四年级数学括号及简便计算方法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计算(1)48200÷25÷4 (2)(26700×815)÷267分析:(1)把48200先缩小25倍,再缩小4倍,正好等于把48200缩小(25×4)倍,而25×4=100能使计算简便。
(2)按照运算顺序,应该先算乘法,再算除法,积里的一个因数正好是267的100倍,如果先把26700缩小267倍,再扩大815倍,这样能使计算简便。
解:(1)48200÷25÷4 (2)(26700×815)÷267=48200÷(25×4)=26700÷267×815=48200÷100 =100×815=482 =81500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1)14×5×□=4□0 (2)4□0÷3÷7=20(3)360÷1□=□0 (4)2□×14=3□□分析与答案:(1)因为等号左边14×5=70,右边是四百多,所以答案有两个,即左边□填6,右边□填2;左边□填7,右边□填9。
(2)一个数先缩小3倍,再缩小7倍,实际缩小了3×7=21倍,因为被子除数除数×商=21×20=420,所以□里应填2。
(3)按上面的方法可推出左边□里填8,右边□里填2;左边□里填2,右边□里填3。
(4)同样按照上面的方法推出左边□里填2,右边□□里分别填0、8;左边□里填3,右边□□里分别填2、2;……左边□里填8,右边□□里分别填9、2。
3、粮店有面粉96袋,每袋25千克。
卖出一半后,还剩下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做)。
分析:方法一:先求出粮店一共有多少千克面粉,再求出剩下的一半是多少千克;方法二:先求出粮店剩下的一半有多少袋面粉,再求出这么多袋面粉有多少千克?解法一:25×96÷2=25×4×24÷2=2400÷2=1200(千克)解法二:25×(96÷2)=25×48=25×4×12=1200(千克)答:还剩1200千克。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四年级主要出现以下的简便运算的方法,希望对你孩子有所帮助。
提醒:监督孩子在练习过程中,做题时要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验”。
一看指的是看清楚题目中的数字及其运算符号,二想是指想一想题中可不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
三算是在第一、二步的基础上按照方法及规律计算。
四验指的是孩子在做完题目进行口头检验,让孩子平时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一、加法:1、加法交换律:几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a+b=b+a 例如:248+175+252+825引导孩子观察发现248与252相加可以凑成整百,于是交换158和252两个加数的位置,变成248+252+(185+825)。
注意要改变运算顺序得添上括号。
即:248+175+252+825=248+252+(175+825)=500+1000=1500539+572+361引导孩子观察发现539与631相加可以凑成整百,于是交换572和361两个加数的位置,变成539+361+572即:539+572+361=539+361+572小试牛刀158+262+138 375+219+225 276+228+353375+1034+966 378+114+222 732+580+268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例如:365+458+242观察发现后两个加数可以相加成整百数,于是变成365+(458+242)。
即: 365+458+242=365+(458+242)=365+700=1065小试牛刀1034+780+966 375+219+381+225 2214+638+286(181+2564)+2719 378+44+114+242+222 276+228+353+219二、减法的性质1、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也可以先减去第一个减数,再减去第二个减数。
四年级数学下册简便计算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加法交换律简算50+98+50二、加法结合律简算488+40+60三、乘法交换律简算0.25×56×4四、乘法结合律简算99×0.125×8五、含有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算65+28.6+35+71.4六、含有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算25×0.125×4×8七、乘法分配律简算1、分解式25×(40+4)2、合并式135×12.3—135×2.33、特殊题型199×25.6+25.64、特殊题型245×1025、特殊题型399×266、特殊题型45.3×8+35.3×6—4×35.3八、连减简便运算①528—6.5—3.5②528—89—128③52.8—(40+12.8)九、连除简便运算3200÷25÷4十、其它简便运算①256—58+44 ②250÷8×4附:小学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知识点一:四则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大、中、小括号的计算顺序为小→中→大。
括号里面的计算顺序遵循以上1、2、3条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无,a÷0是错误的表达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4、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差是0;字母表示:a-a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 =0(a≠0)知识点三: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在两个数的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一、乘法:1.因数含有25和125的算式:例如①:25×42×4我们牢记25×4=100,所以交换因数位置,使算式变为25×4×42.同样含有因数125的算式要先用125×8=1000。
例如②:25×32此时我们要根据25×4=100将32拆成4×8,原式变成25×4×8。
例如③:72×125我们根据125×8=1000将72拆成8×9,原式变成8×125×9。
重点例题:125×32×25=(125×8)×(4×25)2.因数含有5或15、35、45等的算式:例如:35×16我们根据需要将16拆分成2×8,这样原式变为35×2×8。
因为这样就可以先得出整十的数,运算起来比较简便。
3.乘法分配率的应用:例如:56×32+56×68我们注意加号两边的算式中都含有56,意思是32个56加上68个56的和是多少,于是可以提出56将算式变成56×(32+68)如果是56×132—56×32一样提出56,算是变成56×(132-32)注意:56×99+56应想99个56加上1个56应为100个56,所以原式变为56×(99+1)或者56×101-56=56×(101-1)另外注意综合运用,例如:36×58+36×41+36=36×(58+41+1)47×65+47×36-47=47×(65+36-1)4.乘法分配率的另外一种应用:例如:102×47我们先将102拆分成100+2算式变成(100+2)×47然后注意将括号里的每一项都要与括号外的47相乘,算式变为:100×47+2×47例如:99×69我们将99变成100-1算式变成(100-1)×69然后将括号里的数分别乘上69,注意中间为减号,算式变成:100×69-1×69二、除法:1.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乘积:例如:32000÷125÷8我们可以将算式变为32000÷(125×8)=32000÷10002.例如:630÷18我们可以将18拆分成9×2这时原式变为630÷(9×2)注意要加括号,然后打开括号,原式变成630÷9÷2=70÷2三、乘除综合:例如6300÷(63×5)我们需要打开括号,此时要将括号里的乘号变为除号,原式变为6300÷63÷5小结:简便运算一定要在做题时仔细观察,不可盲目照抄,要多动脑筋哦~一、加法:1.利用加法交换律例如:254+158+246我们首先观察发现254与246相加可以凑成整百,于是交换158和246两个加数的位置,变成254+246+158。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方法归类一、交换律(带符号搬家法)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秦九韶或只有以此类推运算)又没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离”。
适用于于乘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基准:256+78-56=256-56+78=200+78=278450×9÷50=450÷50×9=9×9=81二、结合律(一)提括号法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
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即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基准:345-67-33=345-(67+33)=345-100=245789-133+33=789-(133-33)=789-100=689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
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即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基准:510÷17÷3=51÷(17×3)=510÷51=101200÷48×4=1200÷(48÷4)=1200÷12=100(二)回去括号法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加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加现在还是加,是减还是减。
但是将减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注:去括号是添加括号的逆运算)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秦九韶运算又存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乘号后面的括号轻易换成,原来就是乘坐还是乘坐,就是除还是除。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计算题第一类:加65+73+135 357+288+143 272+68+28 129+235+171+165 17+145+23+35 999+99+9+3 6+7+8+102+103+104 9998+3+99+998+3+9第二类:减400-256-44 517-53-47 284-159-41 258-42-16 545-167-145 478-47-178 344-〔144+37〕236-〔177+36〕45×4×5 23 ×5×2 25×9×48×〔125×13〕〔250×125〕×〔4×8〕88×125 72×125 125×64×25 42×125×8×525×4×88×125第四类:乘〔12+50〕×40 125×〔40-4〕76×10318×125 25×44 42×25 99×9 99×7845×37+37×55 28×21+28×79 17×23-23×738×46+64×38 99×32+32 46+46×59167×2+167×3+167×5 39×8+6×39-39×428×225-2×225-6×225 〔42+25〕×125+〔18+15〕×125 23×2×4+25×4×2+27×1×8+25×8×1 99×22+33×34第六类:除360÷4÷9 250÷5÷2 600÷12÷5800÷5÷8 480÷5÷48 240÷5÷12420÷35 2400÷25 7800÷12第七类:加减92+99 197+102 354-108405-99 127-98 323+189-123248+86-48 672-36+64 〔6467-832〕+〔1832-1467〕1530+〔592-530〕-192 〔2+4+6+……+98+100〕-〔1+3+5+……+97+99〕第八类:乘除960×46÷48 99000÷121×11 3702×38÷1234640÷〔16÷4〕1000÷〔125÷4〕第九类:加减乘除〔98+147〕÷49 〔230-23〕÷23 〔250-25〕÷251736÷28+1064÷28 125×〔860+240÷12〕700+612÷12×4 〔37+15〕×85+1360 2005×20062006-2006×2005200542×125×8×5 25×4×88×125〔12+50〕×40 125×〔40-4〕86×10318×125 25×44 42×2599×9 99×78 45×38+38×5528×21+28×79 37×23-23×7 38×46+64×3899×32+32 46+46×59 167×2+167×3+167×539×8+6×39-39×4 28×225-2×225-6×225〔42+25〕×125+〔18+15〕×125 65+73+135 357+288+143 272+68+28 129+235+171+165 17+145+23+35400-256-44 517-53-47 284-159-41 258-42-16 545-167-145 478-47-178 344-〔144+37〕236-〔177+36〕45×4×5 23 ×5×225×9×4 8×〔125×13〕〔250×125〕×〔4×8〕88×125 72×125 125×64×2542×125×8×5 25×4×88×125 〔12+50〕×40125×〔40-4〕76×103 18×12525×44 42×25 99×9 99×7845×37+37×55 28×21+28×79 17×23-23×738×46+64×38 99×32+32 46+46×59167×2+167×3+167×5 39×8+6×39-39×4 360÷4÷9250÷5÷2 600÷12÷5 800÷5÷8 480÷5÷48 240÷5÷12 420÷35 117+392+608 88×27+27×1287×53+87×47 7×75-7×25 234―66―34 528―53―47 435-〔135+189〕167×25+32×25+25 38×99+38 147+147×99 25×〔4+8〕108×75 35×201 75×98 25×7×4 2×125×8×6 25×32×125 125×88 25×48 3500÷4÷25 420÷35÷2 30+255+70 282+41+15988×27+27×12 6.3 ÷1.8 125×64+125×3664×199+64 528―53―47 158+395+105 4800÷25 〔13×8×5×6〕÷〔4×5×6〕 2.1 ×99 +2.1 0.18 +4.26 -0.18 +4.26 8100÷4÷75 16800÷120 1248÷24 3150÷15 〔10000-1000-100-10〕÷10 138+293+62+107 99+999+9999+99999 66.86-8.66-1.348811÷89 10 -0.432 -2.568 98×19925 ×6.8 ×0.04 355+260+140+245 102×99 2×125 645-180-245 125×32 25×46101×56 99×26 382×101-3824×60×50×8 930 ÷0.6 ÷5 1022-478-42263.4 ÷2.5 ÷0.4 2357-183-317-357 672-36+64 36+64-36+64 500-257-34-143 755-287+871814-378-422 89×99+89 3999+49888×225+225×12 698-291-9 568-〔68+178〕382+165+35-82 155+256+45-98759-126-259 216+89+11 75×99+2×751050÷15÷7 7200÷24÷30 219 ×9958 ×101 76 ×10278×46+78×54 169×123—23×169 129×101—129 56×51+56×48+56 125×25×32 24×25514+189—214 732—254—332 56×25×4×12524×74+26×24 228+〔72+189〕109+〔291—176〕(375+1034)+(966+125) (2130+783+270)+1017简便运算练习:88×27+27×12 87×53+87×47 7×75-7×25 234―34―66 528―53―47 435-〔135+189〕167×25+32×25+25 38×99+38 147+147×99 25×〔4+8〕108×75 35×20175×98 25×7×4 2×125×8×625×32×125 125×88 25×483500÷4÷25 420÷35÷2 30+255+70 282+41+159四年级下册计算题练习第一天学号一、直接写出得数:2.7+6.3= 0.58+3.5= 6-2.2= 5.6-2.8=25×12= 6.68-2.1= 6.38+5.62= 3.92-0.9=0.25×10= 100×2.003= 62÷10= 123.5÷100= 9.025×100= 9-2.3-3.7= 4×31×25= 28×0÷54=65+37×0= 5.5+2.81+4.5= 25×4÷25×4=二、竖式计算并验算:12.65+3.5= 85.6-3.21=三、计算,有些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89×99+89 2.63+5.8+7.37+4.2 52×15-5×52 55×1022.58-1.6+3.42 125×64 45×25+75×45 23.5-2.8-7.258.65-(3.2+8.65) 99×125×8 3200÷25÷4 250÷8×480+〔146-46×3〕48-〔5.2+2.03×10〕32×15+〔32.6+8.09〕四年级下册计算题练习第二天学号一、直接写出得数:3.7+8.4= 0.58+3.2= 6-3.3= 5.4-2.8=25×16= 6.68-2.5= 6.38+8.62= 3.92-0.2=0.225×10= 100×2.03= 6.2÷10= 123÷100=0.025×100= 13-2.3-3.7= 4×28×25= 36×0÷2.55=2.8+58×0= 5.5+4.52+4.5= 100×3÷100×3=二、竖式计算并验算:12.65+7.5= 83.6-4.35=三、计算,有些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99×85+85 5.63+8.8+4.37+1.2 36×19-9×36 55×1012.38-2.4+3.62 125×24 75×55+75×45 27.5-6.8-3.255.83-(3.2+5.83) 29×125×8 5600÷25÷4 250÷8×458+〔124-24×3〕32.3-〔5.02+2.03×10〕32×18+〔32.6+18.09〕四年级下册计算题练习第三天学号一、直接写出得数:3.7+7.3= 0.56+3.4= 6-3.22= 5.4-4.5= 25×28= 6.88-2.8= 0.91+0.09= 3.92-0.2= 0.225×10= 100×2.03= 61.5÷10= 6.5÷100= 0.005×100= 16-5.3-4.7= 4×2.7×25= 36×0÷55=6.8+58×0=7.5+5.52+2.5= 50-25÷5=二、竖式计算并验算:32.7+7.52= 55.6-5.75=三、计算,有些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270-30×9〕÷5.5 36×19-19×26 25×45+75×45 38×101 5.63+8.8+4.37+1.2 750-(550-300)÷25 6.38-2.4+5.62 125×162100÷25÷4 25×〔40+4〕55.83-(8.2+5.83) 99×8.5+8.5 27.5-9.8-0.2 58+〔124-24×3〕8157-(103+157+597)四年级下册计算题练习第四天学号一、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25 + 55 450-130 3.6+7.412×( ) ( ) ÷( )( ) ( )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三、计算,有些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44×12-88 89×32+89×68 6.91-3.4+5.09 125×2475+360÷〔20-5〕1880-〔59+21〕×12 〔75+240〕÷〔20-5〕25×〔40+4〕64.56-(8.2+4.56) 72×99+72 30.5-5.3-1.7四、列式计算。
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技巧:交换律(带符号搬家法,适用于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加括号法、去括号法);乘法分配律;借来还去法;拆分法。
一、交换律(带符号搬家法)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适用于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例:256+78-56=256-56+78=200+78=278 450×9÷50=450÷50×9=9×9=81二、结合律(一)加括号法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
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即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例:345-67-33=345-(67+33)=345-100=245 789-133+33=789-(133-33)=789-100=689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
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即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例:510÷17 ÷3=51÷(17×3)=510÷51=10 1200÷48×4=1200÷(48÷4)=1200÷12=100(二)去括号法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加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加现在还是加,是减还是减。
但是将减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简便计算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我们要注意:同级运算,括号外面是减号的,添上或去掉括号,括号里的符号:加号要变减号【例如:56– (40+12)去掉括号就变成56–40-12】、减号要变成加号【例如:56– (40-12)去掉括号就变成56– 40+12】。
我们必须要知道以下这些常用的简便运算方法。
加法:(1) A + B = B + A 加法交换律 (2)(A + B )+ C = A +(B + C )加法结合律 减法:(1) A -B -C = A -(B + C )(2)A -B+ C = A -(B-C )★例1:运用加法中的凑整,计算(1)98 + 37 [分析与解答]:98接近100,98 + 37可以看成100 + 37,多加了2,所以最后还要减去2。
(2)9999 + 999+ 99 + 9 (2006年第二届“希望杯”数学大赛试题)训练快餐:① 68 + 103 ②109 + 98 + 8★例2:运用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计算 34 + 45 +66[分析与解答]:观察这些数,34和66可以凑成100,所以把他们先加34+66+45=100+45=145。
训练快餐:① 27 + 29 + 21② 83 + 19 + 17 329 + 67 + 233 + 271④345 + 27 + 655 + 373★例3:运用减法中的凑整,计算 (1)400-99[分析与解答]:把99看作100,多减了1,所以得数要加1,即原式=400-100+1=301。
(2)323-98 训练快餐:①562-205 ②534-109★例4:运用减法的性质,计算(1)184-(89 + 84)(2)44 +(146 –89)[分析与解答]:(1)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减去这两个数,所以=184-89-84=184-84-89 =100-89=11。
(2)44和146可以凑整,由于括号前是加号,所以原式=44+146-89=190-89=101。
小学四年级趣味数学之简便计算口诀+练习一、遇到接近整千、整百、整十的数字,可以用凑整法.例1:口诀:多加几减几。
提示:可以变化一个数字,也可以变化多个数字。
184+98=184+100-2=284—2=282练习: 263+1998 3999+498 98+998+9998例2:口诀:少加几再加几。
提示:可以变化一个数字,也可以变化多个数字。
695+202=695+200+2=895+2=897练习: 268+903 328+409 401+502+603+704例3:口诀:多减几加上几。
提示:重点看减数是否接近整千、整百数…可以变化多个减数。
864-199=864—200+1=664+1=665练习: 497—299 1085-999 5000—198—1998例4:口诀:少减几再减几。
提示: 重点看减数是否接近整千、整百数…可以变化多个减数.738-301= 738—300-1=438—1=437练习: 561- 403 1132—904 600—101—202-303二、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简便算法例1:提示:要先观察算式特点都是加法运算,可能是多个加数,运用字母公式a+b=b+a和(a+b)+c=a+(b+c)先交换位置再组合,运算过程中可以拆括号,运算符号不变。
计算过程要遵循运算顺序。
380+476+120 158+262+138 375+219+381+225(569+468)+(432+131)(181+2564)+2719思考题:1+2+3+4+5+6+7+8+9 2+4+6+8+…+18+20例2:用加法拆数组合。
提示:拆数后,运用的仍然是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方法同例1.998+98+4=998+98+(2+2)=(998+2)+(98+2)=1000+100=1100练习: 192+292+392+24三、利用减法中的一些简便算法。
提示:一般使用的简便方法的字母公式:a-b—c=a—(b+c) a-b+c=a—(b—c)例1:使用a-b-c=a-(b+c)使得计算简便,注意使用公式要灵活,既可以正用,也可以逆用。
小学四年级趣味数学之简便计算口诀+练习一、遇到接近整千、整百、整十的数字,可以用凑整法。
例1:口诀:多加几减几。
提示:可以变化一个数字,也可以变化多个数字。
184+98=184+100-2=284-2=282练习: 263+1998 3999+498 98+998+9998例2:口诀:少加几再加几。
提示:可以变化一个数字,也可以变化多个数字。
695+202=695+200+2=895+2=897练习: 268+903 328+409 401+502+603+704例3:口诀:多减几加上几。
提示:重点看减数是否接近整千、整百数…可以变化多个减数。
864-199=864-200+1=664+1=665练习: 497-299 1085-999 5000-198-1998例4:口诀:少减几再减几。
提示:重点看减数是否接近整千、整百数…可以变化多个减数.738-301= 738-300-1=438-1=437练习: 561- 403 1132-904 600-101-202-303二、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简便算法例1:提示:要先观察算式特点都是加法运算,可能是多个加数,运用字母公式a+b=b+a和(a+b)+c=a+(b+c)先交换位置再组合,运算过程中可以拆括号,运算符号不变。
计算过程要遵循运算顺序。
380+476+120 158+262+138 375+219+381+225(569+468)+(432+131)(181+2564)+2719思考题:1+2+3+4+5+6+7+8+9 2+4+6+8+…+18+20例2:用加法拆数组合。
提示:拆数后,运用的仍然是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方法同例1.998+98+4=998+98+(2+2)=(998+2)+(98+2)=1000+100=1100练习: 192+292+392+24三、利用减法中的一些简便算法。
提示:一般使用的简便方法的字母公式:a-b-c=a-(b+c) a-b+c=a-(b-c)例1: 使用a-b-c=a-(b+c)使得计算简便,注意使用公式要灵活,既可以正用,也可以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