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系统 考试 复习笔记 - 副本

信息系统 考试 复习笔记 - 副本

信息系统 考试 复习笔记 - 副本
信息系统 考试 复习笔记 - 副本

1.计算机基本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并行性是指计算机系统具有可以同时进行运算或操作的特性,包括同时性与并发性。

3.基本思想:时间重叠、资源重叠、资源共享。

4.传统串行方式:优:控制简单,节省设备缺:执行指令速度慢,功能部件利用率低。

5.流水线处理机:优:程序执行时间短,功能部件利用率高缺:增加硬件,控制过程较复杂。

6.并行处理机SIMD 一个控制器CU,N个处理单元PE,一个互连网络IN 。

7.并行处理机主要特点:

⑴单指令流多数据流方式工作。

⑵采用资源重复方法引入空间因素。

⑶以某一类算法为背景的专用计算机。

⑷并行处理机的研究必须与并行算法研究密切结合。

⑸异构型多处理系统。

8.多处理机系统组成MIMD:N个处理机+1个处理机存储器互联网络(PMIN)。

9.多处理机系统特点:

⑴结构灵活并行处理机处理单元很多;多处理机有较强通用性,适用多样算法,处理单元数量较少。

⑵程序并行性并行处

11.RISC与CISC比较主要特点如下:

⑴指令数目较少,一般选用使用频度最高的一些简单指令。

⑵指令长度固定,指令格式种类少,寻址方式种类少。

⑶大多数指令可在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

⑷通用寄存器数量多,只有存数/取数指令访问存储器,其余指令无关寄存器之间进行操作。

两者主要区别在于设计思想上。

12.存储系统分类: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双极半导体)主存储器(MOS半导休,又称内存储器,包括高速缓存和主存)辅助存储器。

13.存储器的层次:高速缓存-主存主存-辅存

14.主存的基本组成:双极型 MOS型(由存储体、地址译码器、驱动器、I/O控制、片选控制、读/写控制)。

15.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存储容量、存取速度(访问时间、存储周期TM)TM》TA、读出时间 TM》TW、写入时间、可靠性、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16.计算机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信息管理、计算机图形学与多媒体技术、语言与文字处理、人工智能。

17.操作系统的重要作用:

⑴通过资源管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效率

⑵改善人机界面,向用户提供友好的工作环境。

18.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性、共享性、异步性。

19.操作系统的功能:

⑴处理器管理⑵存储管理⑶设备管理⑷文件管理⑸作业管理⑹网络与通信管理

20.操作系统的类型: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

⑴批处理操作系统主要特征:用户脱机工作、成批处理作业、多道程序运行、作业周转时间长。

⑵分时操作系统主要特征:同时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

⑶实时操作系统主要特征:数据采集、加工处理、操作控制、反馈处理。

21.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⑴进程的属性:结构性、共享性、动态性、独立性、制约性、并发性。

⑵进程的组成:进程程序块、进程数据块、系统/用户堆栈、进程控制块。

⑶进程控制块包括三类信息:标识信息、现场信息、控制信息。

22.死锁产生的条件:互斥条件、占有和等待条件、不剥夺条件、循环等待条件。

23.存储管理的功能:主存储空间的分配和回收、地址转换和存储保护、主存储空间的共享、主存储空间的扩充。

24.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分为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磁盘缓存《(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固定磁盘、可移动存储介质《(设备管理)7个层次结构。

25.程序在执行和处理数据时存在顺序性、局部性、循环性和排他性。

26.程序运行时必须把程序和数据的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这一工作称为地址转换或重定位。包括静态重定

位和动态重定位。

27.分区存储管理:固定分区管理、可变分区管理(最先适用分配算法大作业、最优适应分配算法、最坏适应分

配算法中小作业)。

28.分页式存储管理:以段为单位进行存储分配。段号:段内地址。

29.虚拟存储器:具有部分装入和分部对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在容量进行大幅度扩充,使用方便的一种存储

系统。

30.计算机外围设备分存储型和输入输出型两大类。

31.设备管理具有以下功能:外围设备中断处理、缓冲区管理、外围设备的分配、外围设备驱动调度。

32.I/O设备可分为输出型外围设备、输入型外围设备、存储型外围设备。

33.输入/输出控制方式分询问方式、中断方式、DMA方式、通道方式。

34.I/O软件原理:输入/输出中断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与硬件无关的操作系统I/O软件、用户空间的I/O 软件。

35.Spooling系统用一类物理设备模拟另一类物理设备的技术,使独占使用的设备变成多台虚拟设备的一种技术,也是一种速度匹配技术。

36.输入井中4种状态:输入、收容、执行、完成。

37.磁盘调度分移臂调度和旋转调度。

38.文件是由文件名字标识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文件是一个抽象机制。

⑴文件存取分顺序存取、直接存取、索引存取

⑵文件目录项包括的内容:有关文件存取控制的信息、有关文件结构的信息、有关文件管理的信息

①一级目录结构缺点:重名、难以实现文件共享

②二级目录结构:主文件目录+用户文件目录优:检查访问者存取权限。

③树型目录结构:较好反映现实世界、不同文件可重名、便于文件保护、保密、共享。

⑶文件逻辑结构:流式文件、记录式文件(定长记录、变长记录,与数据库的区别是记录间不存在除顺序排列的其他关系)。

⑷文件物理结构:

①顺序文件优:顺序存取较快好缺:建立文件需要预先确定文件长度,修改、插入、增加文件记录有困难,对直接存储器作连续分配,会造成空闲块浪费。

②连接文件(串联文件)、索引文件夹优:直接读定任意文件,便于文件增加、删除、修改缺:增加了索引

表的空间开销和查找时间。

⑸文件保护:防止系统崩溃造成文件损坏,防止其他用户非法操作造成文件损坏。

⑹文件的保密目的是防止文件被窃取。主要方法有设置密码和使用密码

39.作业是用户提交给操作系统作系统计算的一个独立任务。作业管理采用脱机和联机两种方式运行。4态:输入、后备、执行、完成。

40.常用作业高度算法:先来先服务、最作业优先、响应比最高者优先HRN、优先数法。

41.操作系统中引入多道程序的好处:

⑴提高了CPU的利用率

⑵提高了内存和I/O设备的利用率

⑶改进了系统的吞吐率

⑷充分发挥了系统的并行性

主要缺点是作业周转时间延长。

41.程序语言分低级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面向过程、面向问题)。

42.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数据成分、运算成分、控制成分(顺序、选择、循环)、函数。

43.系统架构:C/S、B/S、多层分布式(瘦客户、业务服务、数据服务)。

44.多层系统的主要特点:安全性、稳定性、易维护、快速响应、系统扩展灵活。

45.系统配置方法:双机互备(两机均为工作机)、双机热备(一工一备)、群集系统、容错服务器。

46.群集系统中各个服务器既是其他服务器的主系统,又是其他服务器的热备份系统。

47.群集服务优点:高可用性、修复返回、易管理性、可扩展性

48.系统处理模式:集中式和分布式(桌上计算、工作组计算、网络计算)、批处理及实时处理(联机处理)、Web计算。

49.Web计算特点:统一的用户界面,经济性、可维护性,鲁棒性,可伸缩性,兼容性,安全性,适应网络的异构、动态环境。

50.事务4特性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永久性)。

事务是并发控制的基本单位,并发操作带来的不一致性包括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

排它锁X锁写锁,共享锁S锁读锁,强行回滚(rollback)事务撤销(undo)、强行撤销(undo)、重做(redo)。

51.系统性能定义的指标MIPS指令数、MFLOPS浮点指令数。

52.系统性能评估:分析技术、模拟技术、测量技术(实际应用程序、核心程序、合成测试程序)。

53.分析和模拟技术最后均需要通过测量技术验证实际的应用程序方法、核心基准程序方法、简单基准测试程序、综合基准测试程序。

54.计算机可用性:MTTF/(MTTF+MTTR)X100%,可用性要求低于可靠性要求。

55.算法有5个特性: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输入、输出。

算法评价:正确性、可读性、健壮性、效率和低存储量需求。

56.多媒体特性: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数字化。

⑴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多媒体主机、多媒体输入设备、多媒体输出设备、多媒体存储设备、多媒体功能卡、操纵控制设备。

⑵多媒体计算机的软件系统是以操作系统为基础的。

⑶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组成:各种媒体信息的处理技术和信息压缩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⑷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关键技术6:视频和音频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技术;多媒体专用芯片技术;多媒体系统软件技术;大容量信息存储技术;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

⑸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应用:5教育与培训;桌面出版与办公自动化;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多媒体通信;多媒体声光艺术品的创作。

57.数据压缩技术评价标准4:压缩比、压缩后多媒体信息的质量、压缩和解压缩的速度、压缩所需的软硬件开销。

58.无损(冗余)压缩法:哈夫曼编码、算术编码、行程编码。

59.有损(熵)压缩法: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子带编码、矢量量化编码、混和编码、小波编码。

60.预测编码常用的是差分脉冲编码调制法(DPCM)和自适应的差分脉冲编码调制法(ADPCM)。

61.编码的国际标准:JPEG、MPEG、H.261、DVI。

62.数字图像优点:精确度高,不受电源、电磁场等环境干扰,不限信息源都可计算机处理。

63.数字图像类型:二值图像、黑白灰度图像、彩色图像、活动图像。

64.彩色表示空间:RGB、HIS、CMYK、YUV 。

65.图像格式分为位图、矢量图形。

66.⑴静态图像格式:BMP、GIF、TIF、JPG、PCX、PCD。

⑵动态图像格式:AVI、MPG 。

67.常用图像处理技术:改善像质(锐化、增强、平滑、校正),图像复原、识别分析图像、重建图像、编辑图像、图像数据的压缩编码。

68.彩色电视制式:PAL、NTSC、SECAM 。

69.影响数字视频质量的因素有:帧速、分辨率、颜色数、压缩比和关键帧,视频信号的播放过程中要做到图像与声音同步。

70.视频卡分类:视频叠加卡、视频捕捉卡、电视编码卡、电视选台卡、压缩/解压卡。

71.⑴声音主要有三种类型:波形声音、语音、音乐。

⑵声音三要素:音调、音强、音色。

72.实现计算机语音输出有:录音/重放、文语转换。

73.数字音频信息编码:波形编码法、参数编码法、混和编码法,常见格式:WAVE、MOD、MPEG-3RA、CDA、MIDI 。

74.MIDI文件包含音符、定时和16通道的演奏定义及每个通道的演奏音符信息。

下列情况MIDI文件优于波形音频:

⑴长时间播放高质音;

⑵需要以音乐作背景音响效果,同时装载图像文字;

⑶需要以音乐作背景音响效果,同时播放音频,实现音乐和语音同时输出

75.计算机网络涉及三个方面:至少2台计算机互联、通信设备与线路介质、网络软件、通信协议和NOS。

76.计算机网络逻辑结构:资源子网与负责数据转发的内层通信子网。

77.用户子网指的是由主计算机、终端、通信控制设备、连网外设、各种软件资源等组成。

78.通信子网分为点对点通信和广播式通信子网,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结合型、专用型、公用型。

79.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80.TCP/IP协议:远程登录协议(Telnet)、文件传输协议(F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81.TCP是传输控制协议,IP为互连网络协议,POP协议负责将邮件通过SLIP/PPP协议连接传送到用户计算机上。

82.终端设备把数字信号转换成脉冲信号时,这个原始的电信号所固有的频带称为基本频带,简称基带。在信道中直接传送基带信号时,称为基带传输。采用模拟信号传输数据时,往往只占有有限的频谱,对应基带传输将其称为频带传输。

83.⑴数据通信系统包括:数据终端设备、通信控制器、通信信道、信号变换器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⑵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波特率、比特率、带宽、信道容量、误码率、信道延迟。

⑶数据通信编码一般采用基带方式和4B/5B编码。

84.主要的数据交换技术有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数字语音插空技术DSI、帧中继、异步传输模式(ATM)。

85.差错控制编码有两类:循环冗余码(CRC)、奇偶校验码。

86.流量控制三种方式:X-ON/X-OFF、DTE-DCE流控、滑动窗口协议。

87.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法(CSMA/CD)非-坚持CSMA、P-坚持CSMA、1-坚持CSMA 、令牌环访问控制方式、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方式。

88.局域网组网技术:以太网、快速以太网、令牌环网络IEEE802.2 IEEE802.5、FDDI光纤环网(光纤、工作站、集线器、网卡)。

89.网络管理包含5部分:网络性能管理、网络设备和应用配置管理、网络利用和计费管理、网络设备和应用故障管理、安全管理。

⑴IETF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远程监控(RMON)

⑵ISO通用管理信息协议(CMIP)

⑶网络管理软件包括2部分:探测器Probe(代理)、控制台Console 。

⑷网络管理软件:体系结构、核心服务、应用程序。

90.集中管理子网和分布式管理主网

常见网管软件的应用程序主要有:高级警报处理、网络仿真、策略管理、故障标记。

91.网络的安全层次:物理安全、控制安全、服务安全、TCP/IP协议安全。

92.密码技术提供信息加密解密、信息来源鉴别、保证信息的完整和不可否认。

⑴对称数字加密:加密算法够强、密鈅保密优:实现速度快,算法不用保密,大规模应用缺:密鈅分发管理困难,不能电子签名。

⑵非对称数字加密:优:分发管理简单,易实现电子签名缺:计算机复杂,实现速度慢

93.防火墙分类:包过滤型、应用级、代理服务器、复合型。

⑴典型的防火墙包括过滤器、链路级网关、应用级网关或代理服务器。

⑵防火墙局限:绕过防火墙的攻击、来自内部变节者和不经心的用户带来的威胁、变节者或公司内部存在的间谍复制数据、传送感染病毒的软件或文件。

94.网络安全协议:SSH、PKI(SET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SL安全套接层协议)。

95.服务质量QoS:QoS识别和标志技术、单一网络单元中的QoS、Qos策略。

与人工管理和文件系统相比,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在于: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高、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 统一管理和控制。

98.常用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99.信息安全是对信息、系统以及使用、存储和传输信息的硬件的保护。

信息的三个特性: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100.鉴别的方法:用拥有的、用所知道的、用不可改变的特性、相信可靠的第三方建立的鉴别、环境。鉴别分为单向和双向

101.内部控制和访问控制的共同目标是保护资产

102.实现访问控制的三种方法:要求用户输入一此保密信息;采用物理识别设备;采用生物统计学系统。

103.访问控制的特性:多个密码;一次性密码;基于时间的密码;智能卡;挑战反应系统。

104.对称密钥体制分为序列密码和分组密码。

105.密钥管理8内容:产生、分发、输入和输出、更换、存储、保存和备份、密钥的寿命、销毁。

106.⑴完整性是指数据不以未经授权的方式进行改变或毁损的特性。包括软件完整性和数据完整性。

⑵数据完整性的常见威胁5:人类、硬件故障、网络故障、灾难、逻辑故障。

⑶完整性机制保护数据免遭未授权篡改、创建、删除和复制。

可采取的技术:备份、镜像技术、归档、分级存储管理、转储、系统安全程序、奇偶校验和故障前兆分析。

⑷DBMS的完整性机制应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定义、检查、如发现用户操作违背完整性约束条件则采取一定动作保证。

107.灾难恢复措施包括:灾难预防制度、灾难演习制度、灾难恢复。

108.提供容错的途径:使用空闲备件、负载平衡、镜像、复现(延迟镜像)、热可更换。

109.网络冗余:双主干、开关控制技术、路由器、通信中件。

110.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摧毁计算机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且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⑴计算机病毒预防包括对已知和未知病毒的预防。行为封锁软件。

⑵病毒检测技术:特征分类检测、文件或数据校验技术。

111.风险分析的方法与途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112.控制风险的方法:对协作进行优先级排序,风险高的优先考虑;评估风险评估过程的建议,分析建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施成本/效益分析、结合技术、操作和管理类的任分配;制定一套安全措施实现计划、实现选择的安全控制。

113.我国的信息安全管理基本方针:兴利除弊,集中监控,分组管理,保障国家安全。

114.安全人员的管理原则:从不单独一个人、限制使用期限、责任分散、最小权限。

115.技术安全管理包括:软件、设备、介质、涉密信息、技术文档、传输线路、安全审计跟踪、公共网络连接、灾难恢复。

116.网络管理:故障、配置、安全、性能、计费。

117.信息系统:输入输出类型明确(输入数据,输出信息);输出的信息必定是有用的;信息系统中处理意味转换或变换原始数据,也意味计算、比较、变换或为将来使用进行存储;反馈用于调整或改变输入或处理活动的输出,是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计算机不是信息系统所固有的。

118.信息系统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数据及相信介质;通信系统;非计算机系统的信息收集、处理设备;规章制度;工作人员。

⑴信息系统结构: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

⑵信息系统分层:战略层、战术层、作业层。

⑶信息系统的主要类型:面向作业处理的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OAS)、事务处理系统(TPS)、数据采集与监测系统(DAMS)。

119.面向管理控制的系统: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知识工作支持系统(KWS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120.面向决策计划的系统:决策支持系统(DSS)、战略信息系统(SIS)、管理专家系统(MES)。

121.信息系统对企业的影响4:促使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结构更加灵活有效;虚拟办公室;增加企业流程重组的成功率。

122.信息系统工程的特点3:研究方法的整体性;技术应用上的综合性;管理上的科学化。

123.信息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以3:技术方法;行为方法;社会技术系统方法。

124.信息系统开发阶段: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维护。

125.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系统分析与方法(SSA&D)、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OO)、原型方法以(Phototyping)。

⑴原型方法运用方式分类: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⑵面向对象方法4要点:客观世界由各种对象组成;把所有对象划分成各种对象类;按照子类、父类关系,若干对象组成层次结构的系统。

⑶对象彼此之间仅能通过传递消息互相联系。

126.项目是在既定资源和要求的约束下,为实现某种目的而相互联系的一次性工作任务。一定的资源约束、一定的目标、一次性任务。

⑴项目的基本特征8:明确的目标;独特的性质;有限的生命周期;特定的委托人;实施的一次性;组织的临时性与开放性;项目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结果的不可逆转性。

⑵信息系统项目的特点3:目标不精确、任务边界模糊,质量要求主要由项目团队定义;开发过程中,客户需求不断激发,不断地被进一步明确,或者客户需求随项目进展而变化,从而导致项目进度、费用等计划的不断更改;智力密集、劳动密集型项目,受人力资源影响最大,项目成员的结构、责任心、能力和稳定性对信息系统项目的质量以及是否成功有决定性影响。

⑶信息系统中的项目管理基本特点4:是一项复杂工作;具有创造性;需要集权领导并建立专门的项目组织;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⑷信息系统定义:用以收集、处理、存储、分发信息的相互关联的组件的集合。

127.⑴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了解用户需求/确定系统逻辑模型,形成系统分析报告。

⑵系统分析的基本任务:系统分析员和用户在一起,充分理解用户的要求,并把双方的理解用书面文档(系统规格说明书)表达出来。

⑶系统分析的主要困难:问题空间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环境的不断变化。

⑷结构化分析方法的主要工具: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实体关系图/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和判定树

128.⑴数据流图基本成分:外部实体/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

⑵数据字典的条目6:数据项(离散/边缘)/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外部实体。

⑶数据字典的作用:按各种要求列表/相互参照,便于系统修改/由描述内容检索名称/一致性检验和完整性检验。

⑷数据字典的编写有手工编写和计算机辅助编写两种方式。

129.实体联系图的基本成分:实体、联系、属性。

130.结构化语言使用的语句类型只有三种:祈使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

131.系统说明书的基本要求:全面、系统、准确、详实、清晰地表达系统开发的目标、任务和系统功能。132.⑴UML特征:可视化、构造、文档化,目的是建模,建立的模型有三要素:事物/关系/图。

⑵UML中的事物:①结构事务:类、接口、协作、用例、活动类、组件、结点。

②行为事务:交互、状态机。

③分组事务:

④注释事务:

⑶UML中有种关系:依赖、关联、泛化、实现。

⑷UML中的图:用例图、静态图、行为图、交互图(时间-顺序图上下级关系-合作图)、实现图(依赖关系-组件图物理体系结构-配置图)。

133.信息系统设计

⑴系统设计目标:

①可靠性: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可靠性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平均维护时间(MTTR)↓

②较高的系统运行效率:体现在处理能力/处理速度/响应时间影响因素系统硬件结构影响/计算机处理过程的设计质量影响

③可变更性、④经济性

⑵系统设计的原则:系统性、简单性、开放性、管理可接受、其他

⑶系统设计内容

①总体设计:系统总体布局(系统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系统资源配置设计方案)、系统模块化结构设计

②详细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处理过程设计

③其他设计任务:系统标准化设计、描述系统设计结果、拟定系统实施方案。

⑷模块包括输入和输出、逻辑功能、内部数据、运行程序4部分。

模块特点:抽象性、信息隐蔽性

⑸结构图组成部分:模块、调用、数据、控制信息。

①深度:模块结构图的层数,反映系统大小。

②宽度:一个层次上的模块总数,反映系统的复杂程序。

⑹系统总体布局指系统的平台设计,即系统类型、信息处理方式设计、网络系统结构、软硬件配置、数据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设计。

①系统总体布局要求:易用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变更性、可靠性好。

②系统总体布局考虑方面:系统类型(集中式或分布式)、处理方式、数据存储(分布或集中)、网络结构、硬件配置、软件配置。

134.计算机处理方式:批处理、联机实时处理、联机成批处理、分布式处理方式、混合使用各种方式。

135.软件系统结构设计的原则:分解-协调原则、信息隐蔽和抽象的原则、自顶向下原则、一致性原则、面向用户原则。

136.功能模块设计原则

系统分解有层次/适宜地系统深度和宽度比例/模块大小适中(50-100,《500)/适度控制模块扇入扇出(3-4,《7)/较小的数据冗余。

137. ⑴代码功能:唯一标识/分类/排序。

⑵代码种类:顺序码/区间码/助忆码/缩写码。

⑶代码设计的原则:唯一性/标准化/规范化/合理性/可扩展性/简单性/实用性。

138. 数据库设计基本要求:

⑴符合用户需求,能正确反映用户的工作环境

⑵设计与所选用的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式匹配

⑶数据组织合理,易操作、易维护、易理解

⑷数据库设计步骤:用户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设计

139.⑴输入设计原则:输入量最小/输入延迟最低/输入数据早校验/输入步骤少转换/输入过程简单化。

⑵输入设计内容:确定输入数据内容/确定的输入方式/确定输入数据的记录格式/确定输入数据的正确性校验机制。

⑶数据校验:输入错误的种类/数据校验方法(重复/视觉/分批汇总/控制总数/数据类型/格式/逻辑/界限) /差错的纠正/设计出错表。

140.⑴接口界面设计原则:统一/简明易学/灵活/美观/宽容/严谨

⑵接口界面设计内容:定义界面形式/定义基本的交互控制形式/定义图形符号/定义各种操作方式/定义信息反馈的策略/定义Help策略

⑶接口界面类型:菜单式/填表式/对话式/图形式/窗口式

141. ⑴程序流程图(程序框图):程序设计的基本依据

⑵基本成分:加工步骤/逻辑条件/控制流

142.系统实施阶段特点:工作量大,投入人力、物力多。

主要内容提要:硬件配置/软件编制/人员培训/数据准备。

143.系统实施的关键因素:进度安排/人员组织/任务分解/开发环境的构建。

144.程序设计的质量要求:程序的正确性/源程序的可读性/较高的效率

程序的标准:正常工作/调试代价低/易于维护/易于修改/设计不复杂/运行效率高。

145.程序设计语言的特性:歧义性/简洁性/局部性与顺序性/传统性/源程序的可维护性。

146.可维护性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否易于从设计变为源程序/语言本身的某些规定。

147.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内容:限制使用GOTO语句/逐步求精的设计方法/自顶向下的设计、编码和调试/主程序员制的组织形式。

148.对象的三个性质: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

149.测试的目标是希望能以最少的人力和时间发现潜在的各种错误和缺陷。

⑴信息系统测试包括软件测试、硬件测试、网络测试

⑵测试的类型:模块/联合/验收/系统

⑶黑盒测试又称功能测试,白盒测试又称结构测试

150.单元测试从模块的5个特征进行检查:模块接口/局部数据结构/重要的执行路径/出错处理/边界条件。

⑴确认测试的内容:有效性测试/软件配置审查/验收测试

⑵系统测试内容:恢复/安全性/强度/性能/可靠性/安装

151.调试的方法:试探法/回溯法/对分查找法/归纳法/演绎法。

152.新旧系统转换方式:直接转换(节省人员、设备费用)/并行转换(安全可靠,费用工作量大)/分段转换(逐步转换/向导转换/试点过渡)(保证了可靠性,费用也不至于太多,要求子系统之间有一定独立性)。

153.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6个要素:信息资源、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

154.信息化建设的24字方针: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通互联、资源共享。

155.企业信息化分类按行业:金融业信息化按企业运营模式:离散型和流程型。

156.流行的企业信息化: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知识管理系统(ABC)。157.电子商务分4种类型:B2B、B2C、C2A、B2A 。

158.标准化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标准化的目的是“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159.标准化具有抽象性、技术性、经济性、连续性(继承性)、约束性、政策性。

160.标准化分类

⑴根据适用范围分类:国际标准(ISO/IEC)、国家标准(GB/ANSI/BS/NF/DINJIS)、区域标准(EN)、行业标准(ASTM/API/ASME/LR)、企业标准、项目规范。

⑵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4级。

⑶根据标准性质分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⑷根据标准化的对象和作用分类: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标准、服务标准。

⑸根据法律的约束性分类:强制标准、暂行标准、推荐性标准。

161.EDI电子数据交换

16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标准化(IEC)、国际计量局(BIP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163.区域标准化组织: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欧洲电信标准学会(ETSI)、太平洋地区标准大会(PASC)、泛美技术标准委员会(COPANT)、非洲地区标准化组织(ARSO)。

164.行业标准化组织: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

165.国家标准化组织: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英国标准学会(BSI)、德国标准学会(DIN)。

166.企业IT管理的层次:运作层、战术层、战略层。

用于管理的关键IT资源:硬件、软件、网络、数据

167.系统管理的通用体系架构分为三个部分:IT部门管理、业务部门(客户)IT支持、IT基础架构管理。

⑴企业IT预算三方面:技术成本、服务成本、组织成本

⑵IT服务理念追求的目标:以客户(企业的业务部门)为中心提供

⑶IT服务/高质量、低成本的IT服务/提供的服务可度量、可计费

168.IT财务管理的三个环节:IT投资预算、IT会计核算、IT服务计费

⑴IT会计核算包括以下活动:IT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投资评价、差异分析和处理

以上活动分别实现了对IT项目成本和收益的事中和事后控制

⑵IT项目投资评价的指标:投资回报率(ROI)、资本报酬率(ROCE)

⑶IT会计人员需要注意的差异:成本差异、收益差异、服务级别差异、工作量差异

169.IT部门的具体职责:IT战略规划、企业应用系统规划、网络及基础设施、数据库管理、安全管理、IT日常运作、终端用户支持。

170系统管理分类

⑴按系统类型分类:信息系统、网络系统、动作系统、设施及设备

⑵按流程类型分类:侧重于IT部门、侧重于业务部门的IT支持及日常作业、侧重于IT基础设施建设

171.系统管理的规章制度:日常作业调度手册、系统备份及恢复手册、性能监控及优化手册、输出管理手册、帮助服务台运作手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终端用户计算机使用制度服务级别管理手册、安全管理制度、IT财务管理制度、IT服务计费及成本核算、IT资源及配置管理、新系统转换流程、IT能力规划管理。

172.系统运作报告:系统日常操作日志、性能/能力规划报告、故障管理报告、安全审计日志。

173.IT组织设计考虑因素:客户位置、IT员工工作地点、IT服务组织的规模、IT基础架构的特性。

173.企业IT管理的三个层次:IT战略及投资管理、IT系统管理、IT技术及运作支持。

174.对外包商的资格审查应从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发展能力三方面着手。

175.根据客户与外包商建立的外包关系可以将信息技术的外包划分为:市场关系型外包、中间关系型外包、伙伴关系型外包。

176.企业用户管理的功能主要包括:用户帐号管理、用户权限管理、外部用户管理、用户安全审计。

授权通常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角色由资源和操作构成。

177.常用的身份认证方式:用户名/密码方式、IC卡认证、动态密码、USB Key认证。

178.网络管理和监控是整个IT系统管理的基础。

⑴日常作业管理应实现的功能包括:进度安排功能、作业的监控、预测和模拟、可靠性和容错性管理。

⑵安全管理功能包括:用户帐号管理、系统数据的私有性、用户鉴别和授权、访问控制、入侵监测、防病毒、对授权机制和关键字的加/解密管理。

⑶存储管理包括:自动的文件备份和归档、文件系统空间的管理、文件的迁移、灾难恢复、存储数据的管理。

⑷系统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建筑费用及场所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外包服务成本)、运行成本。

179.完整的成本管理模式应包括:预算、成本核算及IT服务计费、差异分析及改进措施。

⑴预算的编制方法主要有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其选择依赖于企业的财务政策。

⑵IT服务计费的目的:防止成本转移带来的部门间责任转稼、系统确定的转移价格作为一种价格引导业务部门采取明智的决策。

180.TCO总成本管理试题指标基本要素: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181.常见定价方法:成本法、成本加成定价法、现行价格法、市场价格法、固定价格法。

计费数据收集流程的顺利运行需要以IT会计核算子流程为基础。

成本核算最主要的工作是定义成本要素。

182.ITIL有6个主要模块:服务管理、业务管理、ICT基础设施管理、应用管理、IT服务管理实施规划、安全管理。

COBIT主要是实现商业的可说明性和可审查性(可靠性可测试性)。

183.4个流程划分为4个独立域:规划和组织、采购和实施、交付和支持、监测。

HP ITSM Reference Model(惠普ITSM参考模型)

(企业IT服务规划与管理、企业IT服务的开发及利用、企业IT日常运作、业务与IT战略整合)

微软MOF(管理运营框架)

两者不同主要表现为MOF是特地针对微软产品的服务而被开发的,HP勤工作ITSM是惠普公司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提出的该公司使用的ITSM实施方法论。

184.分布式环境中的管理系统应具备的特性:跨平台管理、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可视化的管理、智能代理技术。185.配置管理中最基本的信息单元是配置项(CI)。

COBIT定义的IT资源:数据、应用系统、技术、设备、人员

186.配置是在技术文档中明确说明并最终组成软件产品的功能或物理属性,包括了即将受控的所有产品属性。187.基线是一个CI或一组CI在其生命周期不同时间点上通过正式评审而进入正式受控的一种状态,这一过程被称为基线化。

基线的属性:基线是进一步开发和修改的基准和出发点、第一个基线包含了通过评审的软件需求,称为需求基线。188.软件开发中的生命周期包括下面两方面的内容:项目就包括哪些阶段;这些阶段顺序如何。

⑴一般软件开发过程包括:需求分析(RA)、软件设计(SD)、编码(Coding)、单元测试(Unit Test)、集成及系统测试、安装、实施

⑵软件的维护包括:纠错性维护、改进性维护

⑶构件的基本属性:可独立配置的单元(自包容)、强调与环境和其他构件的分离、可以在适当的环境中被复合使用、不应当是持续的(即没有个体特有的属性)。

189.软件分发管理包括;软件部署、安全补丁分发、远程管理和控制。

190.网络资源分为以下几类:通信线路、通信服务、网络设备、网络软件。

191.网络维护管理有5大功能:网络失效管理、网络配置管理、网络性能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网络计费管理。

192.现代计算机网络维护管理的4个要素:若干被管理的代理、至少一个网络维护管理器、一种公共网络维护管理协议、一种或多种管理信息库,其中网络维护管理协议是最重要的。

193.网络值班可分为现场值班和呼吸(BP机、手机)值班

194.网络配置管理一般采用网络设备配置图与连接图,网络配置管理的目标是节约用户时间并降低网络设备误配置引起的网络故障。主要配置工具有设备供应商提供和第三方公司提供两类。

195.网络管理包含5部分:网络性能管理、网络设备和应用配置管理、网络利用和计费管理、网络设备和应用故障管理、安全管理

196.认证过程包含认证和自主访问控制两步骤。

197.常见的网络管理协议:

⑴由IETF定义的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扩展协议为远程为监控(RMON)

⑵由ISO定义的通用管理信息协议(CMIP)

198.典型的网络管理系统包括探测器Probe(或代理)--负责收集网络结点上的数据、控制台Console--主要负责集合并分析探测器收集的数据。

199.对于安全机制,主要包括接入管理、安全监视、安全恢复。

200.数据安全性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用户登录时的安全性、网络数据的保护、存储数据以及介质的保护、通信的安全性、企业和Internet网的单点安全登录。

201.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关键是从事信息资源管理的人才队伍建设,其次是架构,技术,环境要素。信息资源管理最核心的基础问题就是信息资源的标准和规范。

202.信息资源规划主要概括为:两种模型(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一套标准(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

203.数据的不一致性主要表现:数据名称的不一致性、数据长度的不一致性、数据表示的不一致性、数据含义的不统一性。

204.数据标准化主要包括业务建模阶段、数据规范化阶段、文档规范化阶段3个阶段。

数据规范化阶段是关键和核心。

205.业务建模是数据标准化的基础和前提;数据规范化及其管理是数据标准化的核心和重点;文档规范化是数据标准化成果的有效应用的关键。三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206.信息系统审计员可以从数据库本身、主体、和客体三方来审计。

207.供电电源技术指标应按GB2887《计算机站场地技术要求》第9章执行。变压器执行GBJ《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规范》,用铜芯线,严禁混用。不可避免时用铜铝过渡头。

208.结构化布线系统包括6个子系统:工作区、水平、主干、设备室、建筑群、管理。

209.hc--水平交叉连接\ic--中间交叉连接\mc--主交叉连接线路交连和直连

210.相关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211.防护设备管理A:1301自动消防系统+卤代烷121(1)1301灭火器

B:121(1)1301自动消防系统+卤代烷121(1)1301灭火器

C:卤代烷1211或1301灭火器

212.故障是系统运转过程中出现的任何系统本身的问题,或者是任何不符合标准的操作、已经引起或可能引起服务中断和服务质量下降的事件。

⑴故障处理是指发现故障之时为尽快恢复系统IT服务而采取必要的技术上或者管理上的办法。

⑵故障的特征:影响度、紧迫性、优先级

⑶故障管理目标:尽可能快地恢复服务级别协议规定的水准,尽量减少故障对业务运营的不利影响,以确保最好的服务质量和可用性。

⑷常见故障:硬件及外围设备故障(主机宕机、设备无故报警、电力中断、网络瘫痪、打印机无法打印)。

⑸应用系统故障:服务不可用、无法登录、系统出现Bug

⑹请求服务和操作故障:忘记密码、未做来访登记

213.故障原因分类:

⑴3类:技术因素、应用性故障、操作故障

⑵7类:按计划的硬件、操作系统的维护操作时引起、应用性故障、人为操作故障、系统软件故障、硬件故障、相关设备故障、自然灾害

214.故障调研过程:故障信息搜集、故障查明和记录(确认影响、问题管理、密切跟踪进展)。

215.故障定位分析:解决方案、新增的和修改的分类、对所有相关事件的更新、花费的时间。

216.主机故障必得措施:热重启T、暖重启2-3T、冷重启10-100T。

217.数据库故障主要分为事务故障、系统故障(软)和介质故障(硬)。

218.问题是存在某个未知的潜在故障原因的一种情况,这种原因会导致一起和多起故障。

⑴已经错误是指问题经过诊断分析后找到故障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制定出可能的解决方案时所处的状态。

⑵问题控制流程是一个有关怎样有效处理问题的过程,其目的是发现故障产生的根本原因(如配置项出现故障)并向服务台提供有关应急措施的意见和建议。

⑶错误控制是解决已经知识的一种管理活动。

⑷问题预防是指在故障发生之前发现和解决有关问题和已知错误,从而使故障对服务负面影响其与业务相关成本降到最低的一种管理活动。

⑸相关逻辑:

①故障是任何不符合标准操作,并且已经引起或可能引起服务中断和服务质量下降的事件。

②问题是导致一起和多起故障的潜在的、不易发现问题原因。

③已知错误是一个故障和问题,而且产生这个故障和问题的根据原因已查明,并已找到它的临时办法和永久性的替代方案。

④变更请求适用于记录有关变更内容的局面文件和电子文档。

219.问题管理流程涉及问题控制、错误控制、问题预防、管理报告。

220.问题分类标准:目录、影响度、紧迫性、优先级。

221.问题分析方法主要4种:Kepner&Tregoe法、鱼骨图法、头脑风暴法、流程图。

⑴Kepner&Tregoe法:定义问题、描述问题(标识、位置、时间、规模和范围)、找出产生问题的可能原因、测试最可能的原因、验证问题原因。

⑵应用头脑风暴法4原则:畅所欲言、强调数量、不做评论、相互结合。

⑶头脑风暴法常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前三步:明确问题、原因分析、获得解决问题的创新性方案。

222.错误的控制包括:发现和记录错误、评价错误、记录错误解决过程、终止错误、跟踪监督错误解决过程。223.问题预防主要包括两项活动:趋势分析和制定预防措施。

224.损害指数:故障出现次数、受影响的客户数、解决故障所需时间和成本、业务损失。

225.管理报告包括以下几方面:事件报告、产品质量、管理效果、常规问题管理与问题预防管理之间的关系、问题状态和行动计划、改进问题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226.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措施:安全策略、安全组织、安全人员、安全技术、安全运作。

⑴灾难恢复措施包括:灾难预防制度、灾难演习制度、灾难恢复。

⑵备份策略: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

227.安全管理系统包括管理机构、责任制、教育制度、培训、外部合同作业安全性等方面的保证。

228.项目风险是可能导致项目既定计划的不确定事件、不利事或弱点

风险是指某种破坏或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风险管理是指识别、评估、降低风险到可接受的程度,并实施适当机制控制风险保持在此程度之内的过程。

⑴三个层面:管理(包括策略与组织)、技术、运行。

⑵风险分析的途径可分为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⑶风险分析、风险评估、控制风险

229.物理安全包括环境安全、设施和设备安全、介质安全。

⑴IDS是实时监测和防止黑客入侵系统检测器和人为漏洞检测(误用检测)器。

⑵介质不安全分三类:损坏、泄露、意外失误。

⑶容灾方案核心技术:数据容灾(数据复制)和应用的远程切换。

⑷信息泄露包括:电磁辐射、乘机而入、痕迹泄露。

230.技术安全措施包括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两方面。

231.系统安全

⑴系统管理过程:软件升级、薄弱点扫描、策略检查、日志检查、定期监视。

⑵系统备份三阶段:单机备份、局域网备份、远程备份。

⑶备份方法:文件备份、服务器主动式备份、系统复制、跨平台备份、SQL数据库备份、分级式存储管理、远程备份。

⑷计算机病毒预防包括对已知/未知病毒的预防。预防技术包括磁盘引导区保护、加密可执行程序、读写控制技术和系统监控技术。

⑸入侵检测系统的功能:

①实时监视网络上的数据流,分析网络通信会话轨迹,反映内外网的联接状态。

②通过内置已知网络攻击模式数据库,查询网络事件并响应。

③根据所发生的网络安全事件,启用配置好的报警方式。

④提供网络数据流量统计功能,分析数据包,对统计结果提供数表与图形方式显示结果,为事后分析提供依据。

⑤默认预设网络安全事件,保障客户基本安全需要。

⑥提供全面的内容恢复,支持多种常用协议。

⑦提供黑名单快速查看功能。

⑧支持分布式结构。

232.要实现对数据库的安全保护,一是选择安全的数据库系统,二是以现有数据库系统所提供的功能为基础构作安全模块。

终端识别又称为回叫保护。

233.访问控制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限制访问系统的人员,二是限制进入系统的用户所能做的操作。

234.管理安全措施

运行管理:出入管理、终端管理(事件管理、配置管理、软件分发)、信息管理。

235.相关法律法规

《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公安部2000.4.26 22条

236.反映计算机系统负载和工作能力的常用指标有三类:系统响应时间、系统吞吐率、资源利用率。

⑴MIPS(每秒百万次指令)、MFLOPS(每秒百万次浮点运算)、BPS(位每秒)、PPS(数据报文每秒)、TPS (事务每秒)

⑵其他综合性指标:环境适应性

⑶定量:可靠性、可维护性、可用性、功耗

⑷定性:兼容性、安全性、保密性、可扩展性

237.性能评价的方法分为两类:模型法(分析、模拟)、测量法。

⑴分析模型法中用得最多是排队模型,排队模型包括3部分:输入流、排除规则、服务机构。

⑵模型法要解决的三个问题:设计模型、解模型、校准和证实模型。

⑶测量法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系统评价目的和需求,确定测量的系统参数;选择测量的方法和工具;在测量时工作负载的选择。

⑷常用的测量工具可分为硬件测量工具、软件测量工具、固件测量工具、混和型测量工具。

⑸测量法、分析模型法和模拟模型法三者得出的结果可以相互起到证实的作用。

238.用基准程序测试系统性能:实际应用程序方法、核心基准程序方法(Kernel Benchmark)、简单基准测试程序(Toy Benchmark)、综合基准测试程序(Synthetic Benchmark)、整数测试程序(Dhrystone)、浮点测试程序Linpack、Whetstone基准测试程序、SPEC基准测试程序、TPC基准程序。

239.性能评价指标有两个:峰值性能、持续性能。

⑴实际性能往往只有峰值性能的5%-35%。

⑵持续性能常用的三种平均值是算术性能平均值、几何性能平均值、调和性能平均值。

240.规划构建能力管理数据库时应当考虑以下问题:

⑴用于集中式数据存储的硬件和软件的可用性

⑵指定专人负责能力数据库的更新和维护,其他人只有查阅权限。

⑶定期对能力数据库的内容进行审查和核对。

地理信息系统笔记整理_全解剖

第一章:地理信息系统概说 数据与信息 数据(data):是未经过加工的原始材料,是客观对象的表示。 信息(information):是对数据的解释、运用与解算,是数据内涵的意义。 数据处理:对数据进行收集、筛选、排序、归并转换、存储、检索、计算、分析、模拟和预测等操作。 信息的特点:客观性、适用性、传输性、共享性。 地理信息:是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地理信息的特征体现在区域性、多层次性和动态变化上: 空间位置:通过公共地理参考来描述地物所在位置,如大地参照系、地物间的相对位置。多维结构:在二维空间的基础上,实现多专题的第三维的信息结构。 时序特征:指地理数据采集或地理现象发生的时刻/时段。 地理信息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物理外壳: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 操作(处理)对象:空间数据。 技术优势:在于它的混合数据结构和有效的数据集成、独特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快速的空间定位搜索和复杂的查询功能、强大的图形创造和可视化表达手段、以及地理过程的演化模拟和空间决策支持功能等。 对GIS的三种认识: 地图观点:强调GIS作为信息载体与传播媒介的地图功能。 数据库观点:强调数据库系统在GIS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工具的观点:强调GIS的空间分析与模型分析功能,认为GIS是一门空间信息科学,这是其有别与其它系统的唯一特征。 GIS概念框架和构成 ---数据库建立和数据库输入 用户界面----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 ---产品生成和输出 地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地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自然地理学家可以担任水资源和其他资源分析师、气象气候学家、土壤学家等工作。最近有一个需求量很大的领域是环境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环境研究为专业的地理学家在公共机关和私人机构都可以找到工作。他们的工作包括对拟建项目对于空气、水质和濒危物种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以及编写动工所必需的环境影响报告。 地理学关注的领域就业机会 制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联邦政府各个部门(例如国防制图局、美国 地质勘探局、环境保护署)私营部门的制图 师(例如环境系统研究所、ERDAS公司、 Itergraph公司、或本特利公司)地图管理员; 为规划师、土地开发师、房地产局、设备公 司、地方政府服务的地理信息系统专家、遥 感分析师、测量师 自然地理学天气预报员、户外向导、海岸岛管理员、水 文学家、土壤保护与农业推广员 环境研究环境管理员、林业技术员、公园保护员、有 毒废料规划师 文化地理学社区开发师、美国和平部队志愿者、卫生保 健分析师 经济地理学企业和工业选址分析师、市场研究员、交通/ 路线调动管理员、房地产中介/经纪人/评估 师,经济开发研究员 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与区域规划师、交通运输规划师、住房、 公园与休闲规划师、医疗保健规划师 区域地理学联邦政府区域专家、国际业务代表、旅行社、 旅行作家 地理教育小学、初中教师,普通地理学高校教授,海 外教师 地理学家使用空间一词作为框定问题和构成概念的修饰语。他们说:地理学是一门空间科学,它关注的是空间分布的现象、区域的空间范围、人类的空间行为、地球表面各个地方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那些行为和关系后面的空间过程。地理学家利用空间数据界定空间格局和分析空间系统、空间交互、空间扩散,以及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空间变化。 对于世界农业格局的研究可能涉及到全球的气候状况、文化上对事物的偏爱、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和世界贸易格局。 一个地方的自然特征是指这样一些自然面貌:气候、土壤、供水情况、矿物资源和地形特点等等。这些自然景观的属性提供了人类社会发生的背景条件。他们有助于形成----而不是支配---人类的生活方式。例如,资源基础是受自然决定的,但资源如何被认识利用是受文化决定的。 人类活动那些可见的印记称为文化景观。 空间扩散就是一种观念或食物从一个来源中心向比较遥远的各个地点的扩散,这种扩散,的速度和规模还受到分隔新观念或新技术的来源地与最终接受地之间的距离的影响。扩散的速度还受到如人口密度、交通方式、新发明的优势、以及始发节点的重要性或声望等因素的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书笔记

机电工程学院 读书笔记 站在时代前列的祖 学号: XXX 专业:机械工程学生姓 名: xxx 2012 年11 月 站在时代前列的祖国 XXX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正式召开,站在这个时间去看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会让人就得振奋、感激、感慨。从一个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到一个

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巨大变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历史奇迹,是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的所在。放眼回顾几十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每次的回顾,会让每个人的心中都如同窒息般的疼痛,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现在的中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也有着惊天动地的奋斗。鸦片战争以后, 列强的侵入使祖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封建统治日益腐败,祖国山河 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才鼓起亿万人民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的勇气,才有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到社会变革,都是在寻找适合中国的道路,一次次的失败与教训奠定了我们重要翻身的基础,我们对新的社会力量的渴望,对建设新社会的寻求,迫使我们找到新的发展方向一一中国共产党。它的诞生,使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再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奋斗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更加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我们这一代人只能通过历史去感知祖国的伟大,但我们的成长也见证了祖国的发展,祖国的进步,在我们内心中国是世界中的一个奇迹,我们时刻充满着骄傲与自豪。我眼中的祖国是如何? 一、回顾波澜壮阔的历史,我们始终坚信的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此道路上接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它们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 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

信息读书笔记

信息读书笔记 第一篇:网络 读书笔记 1. b to b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 基本框架:文章通过分析b to b 电子商务的发展优势,提出发展b to b 电子商务要素,具体包括信息标准化用户身份认证网络交易的整合处理受控的操作性等,明确了企业建立 b to b 电子商务战略时应考虑的细节问题,以求更好的推动和完善电子商务的发展。 心得体会:电子商务的类型多种多样,按照交易的双方划分就 有企业对企业 ,企业对消费者 ,企业对政府机构,消费者对政府机构等等。这段话充分说明了电子商务的类型。 购买者与供应商交易是利用互联网还是电话;买者是否可以通过多种 b to b 电子商务渠道进行交易;购买者是通过现存的网络还是原有的系统与供应商交易;购买者与供应商交易是通过商业网络还是电子化市场进行交易。上述情况是供应商在建立b to b电子商务发展战略时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购买者可能与供应商用上述的一种、一些或全部共同指导企业的运行和经营。无论企业实施什么样的电子商务战略,本质上都是

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利用可靠的工具搭建交易平台,保证企业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生存和发展。 2. 从美国的电子商务看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基本框架:文章主要介绍了电子商务含义界定,美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原因分析以及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心得体会:目前, 电子商务的基本含义有两个层次: 狭义的电子商务和广义的电子商务, 狭义的电子商务是指包括b2b、 b2c、 b2g、 g2c 在内的通过开放的网络进行的电子交易活动。广义的电子商务是指利用 intranet 和internet 等网络方式将顾客、销售商、供应商和企业员工联系在一起的一种全社会的网络计算环境, 并以此实现信息资源在全社会中的充分应用。这段话解释了电子商务的基本含义,主要包括两个层次。 加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技术基础;完善我国的商业信用机制;政府的有效支持和引导。这些是从美国发展电子商务的经验来看, 并结合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总结出来的应对对策。 21 世纪是电子商务为主导的全新贸易时代, 借鉴美国电子商务发展经验, 发展我国的电子商务必须从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商业信用机制以及政府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引导等方面入手, 积极主动地抢占下个世纪经济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点大全

绪论 简述GIS的理解(需具体说明)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科学、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解决方案 GIS的概念 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用户、空间数据和不同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用来支持空间数据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GIS是以一种全新的思想和手段来解决复杂的规划、管理和地理相关问题,例如城市规划、商业选址、环境评估、资源管理、灾害监测、全球变化。 地理信息的定义 理解1: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 理解2:表征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理解3:一切与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都叫做地理信息。它起源于地图,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具有存储、分析与显示地理信息的功能。 地理信息的特点 空间分布性:地理信息的定位特征多维性:单点多重属性信息动态性(时间性):随时间动态变化数据量大:具有空间特征、属性特征、时间特征 地理信息含义 “有地理参照的信息”(Geographically Referenced Information)或者,“与地理位置有关的信息”GIS的定义、特点 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具有采集、存储、查询、分析、显示和输出地理数据功能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以地理坐标为骨干的信息系统。 GIS的组成 ①系统硬件 GIS主机:大型、中型、小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微型计算机 GIS外部设备:输入设备:数字化仪、扫描仪、解析和数字摄影测量设备、全站仪等;输出设备:绘图仪、打印机、图形显示终端等;数据存贮与传送设备:磁带机、光盘机、活动硬盘、U盘、MP3等 GIS网络设备:布线系统、网桥、路由器、交换机等 硬件的三种应用模式 单机模式: 由基本外设、处理设备和输出设备构成 适用于小型GIS建设 数据传输与资源共享不方便 局域网模式: 部门或单位内部GIS建设 专线连接 资源共享较方便 广域网模式: 用户分布地域广泛,不适合专线连接 公共通讯连接 资源共享方便 局部范围为局域网,通过若干通道与广域网连接 ②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主要是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以及各种标准外设的驱动软件,目前流行的有DOS、Windows98/Nnt/2000/XP、UNIX 等。系统软件关系到GIS软件和开发语言使用的有效性,是GIS软硬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软件 数据库软件 流行数据库软件主要有Oracle、Sybase、Informix、DB2、SQL Server、Ingress等。 Oracle、Informix、Ingress等关系数据库管理软件都相继增加了空间数据类型。而ESRI公司的SDE(Spatial Database Engine)也是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空间数据管理平台。 图形平台 某些GIS软件中图形处理平台。如AutoDesk公司开发的基于AutoCAD的AutoMap GIS软件、Intergraph公司的基于MicroStation的MGE GIS软件 ③空间数据是GIS的血液 GIS的操作对象为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特征:空间参考、属性、时间数据; 空间数据组织:矢量结构、栅格结构。 ④管理人员 GIS的开发是以人为本的系统工程。 业务素质与专业知识是GIS工程及应用成功的关键。 不但对GIS的技术和功能有足够的了解,而且要具备组织管理管理的能力。 技术培训、硬件维护与更新、系统升级、数据更新、文档管理、数据共享建设等。 GIS 功能:采集、处理、分析、查询、管理、显示、输出空间查询:位置查询、属性查询、拓扑查询 空间查询是最基本的分析功能,包括从空间位置检索空间物体和从属性条件检索空间物体 空间分析:地形分析、网络分析、缓冲区分析、几何量测、地图分析、叠置分析、统计分析、决策分析 缓冲区分析:解决近邻度问题 缓冲区分析就是对一组或一类地物按缓冲的距离条件,建立缓冲区多边形图,然后将这个图层与需要进行缓冲区分析的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得到所需要的结果。 网络分析:解决路径分析和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 GIS中的网络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线状要素组成的,是对城市网络的抽象。 叠加分析:解决设施的选址问题 把同一地区的两幅或两幅以上的图层重叠在一起进行图形运算和属性运算,产生新的空间图形和属性的过程。 GIS的产生和发展(选择或判断) 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Tom linson创造了GIS系统 ①60年代起步阶段②70年代巩固阶段③80年代突破阶段④90年代产业化阶段⑤21世纪网络化阶段 简述GIS的建模过程:了解目的(实际问题);准备所需数据,建立所需空间数据库;建模;查询和分析;生成报表。 举例说明GIS可应用的行业 所谓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就是人们应用GIS对地球表层人文经济和自然资源及环境等多种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以掌握城乡和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联系和空间过程的演变规律,使它成为国家宏观决策和区域多目标开发的依据,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气象部门、环境评估、宏观决策、规划决策、A VHRR、城市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电信资源管理、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公安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医疗机构信息查询 GIS的地学基础 GIS中为什么要考虑地图投影 地理坐标为球面坐标,不方便进行距离、方位、面积等参数的量算与分析。 地球椭球体为不可展曲面 地图为平面,符合视觉心理,并易于进行距离、方位、面积等量算和各种空间分析 地球椭球体是不可展曲面,而地图是一个平面,当球面展开为平面时必然产生破裂或褶皱。“地图投影”就是要解决球面不可展的矛盾。 地图投影 由于球面上一点的位置是用地理坐标(经度、纬度)表示,而平面上是用直角坐标(纵坐标、横坐标)或者极坐标(极径、极角)表示,所以要想将地球表面上的点转移到平面上,必须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来确定地理坐标与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之间的关系。这种在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是保证地图精确度的重要的数学基础之一。 地图投影变形:面积变形、角度变形、长度变形 地图投影分类 投影面及球面的位置:圆锥投影、圆柱投影、方位投影

测绘学概论_读书笔记(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总论 1什么是测绘学?它是研究什么的? ?测绘学的概念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对他进行测定和描绘的科学 ?测绘学是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及其外层空间点的几何位置,确定地球形状和地球重力场,获取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以及与其属性有关的信息,编制全球或局部地区的各种比例尺的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以及地学研究服务的科学与技术 2测绘学包含几个子学科?每个子学科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大地测量学: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外层空间点位的精密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地球整体与局部运动,以及它们的变化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几何法(三角测量-水平控制网;水准测量-高程控制网) 物理法(大地水准面差距、扁率等)】 ?摄影测量学:利用摄影或遥感的手段获取目标的影像数据,研究影像的成像规律,对所获取影像进行量测、处理、判读,从中提取几何的或物理的信息,并用图形、图像和数字形式表达测绘成果的学科 【航空摄影、航空摄影测量(地形图)、地面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 ?地图制图学:研究地图制作的基本理论,地图设计、地图编制和制印的技术方法及其应用的学科 【地图设计、地图投影、地图编制(制图资料的分析与处理、地图原图的编绘及图例、表示方法、色彩、图型和制印方案等编图过程的设计)、地图制印、地图应用】 ?工程测量学:研究在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各个阶段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是测绘学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因此包括【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施工建设阶段的测量、运行管理阶段的测量 高精度工程测量(毫米级)】 ?海洋测绘学:研究以海洋水体和海底为对象所进行的测量和海图编制理论和方法的学科3测绘学中发展了哪些新技术?这些新技术对测绘学科发展有何影响? 由于传统测绘学的相关理论与测量手段的相对落后,是的传统测绘学具有很多的局限性。随着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各行各业中的不断渗透和融合,测绘学这一古老的学科在这些新技术的支撑和推动下,出现了一“3s”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测绘科学技术,从而使测绘学科从理论到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目前世界上正在运行的有美国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俄罗斯的GLONASS、中国的北斗,另外欧盟的伽利略Galileo正在研制中。 ?航天遥感技术RS(remote sensing) ?数字地图制图技术DC(digital cartography)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 ?3S集成技术integration of GPS、RS and GIS technology)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复习笔记

概论 一、基本概念 数据:是指对某一目标定性、定量描述的原始数据。包括数值,字符,图像,图形,视频等,在计算机中数据按符号进行存储和处理。 信息:狭义的信息指两次不定性之差,即人们在获取信息前后对事物认识的差别;广义的信息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切有用的信息或知识,是表征事物性质、特征和状态的一种普遍形式。 信息和数据不可分离。信息是数据的内涵,而数据是信息的一种表达方式,数据是客观对象的表示,数据在得到解释后才能成为信息。 系统: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系统不仅指计算机信息系统,而且还包括其他系统,比如一个学校就是一个系统。 信息系统:是指具有处理、管理和分析数据能力,能够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系统,信息系统不一定是计算机信息系统。 GIS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的类型:工具型(GIS开发平台,供其它系统调用或二次开发)、应用型(专题GIS和区域GIS)、大众型GIS. GIS的设计方法原型化(优:需求表示清楚,用户满意度较高;降低开始风险和开发成本;缺:不适合开发大型的信息系统;系统难于维护;带有一定盲目性)、面向对象(优:加强了对问题域和系统责任的理解;改进了与分析有关的各类人员的交流;对需求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贯穿软件生命周期全过程的一致性、实用性;有利于用户参与。缺:需要一定的软件支持环境;不太适应大型的mis开发)、结构化程序设计(优:组成清晰,层次分明,便于调试和修改,是系统研制较为理想的工具;缺:结构化分析不适合需求经常改变的系统,因此结构化分析的前提是:面临静态需求) GIS二次开发模式自、委、联,开发方式:独、宿、集。 GIS设计内容系统总体设计、数据模型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功能设计、应用模型设计、输入/输出设计 GIS设计过程系统分析{需求分析(需求调查[用户情况、数据源、数据评价,方式:面谈、电话访谈、现场参加、调查问卷、索取资料、GIS专题报告等]、需求分析、需求文档编写[包括表和清单])、可行性分析(经济因素[效益分析、经费问题]、技术因素[技术水平]、社会因素[有关部门和用户的支持程度])、进度预测}、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第二章 GIS系统分析 需求分析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过程。 系统分析工具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的内容: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外部实体。 功能:①给管理者和用户提供关于可利用数据的线索;②为系统分析人员提供数据是否存在的信息;③为编程工作提供数据格式及数据位置。 第三章应用型GIS总体设计 系统设计过程中确定目标的原则:针对性;实用性;预见性;先进性。 系统总体设计的原则:完备性、标准化、系统性、兼容性、通用性、可靠性、实用性、可扩充性。 系统组网方案:B/S模式(浏览器/服务器)、C/S(客户/服务器)模式、混合模式。C/S:系统维护要求高、操作复杂;对网络要求高。B/S:胖服务器、瘦客户端。(表示层、应用层、数据层)。目前一般都采用以B/S为主,C/S为辅的网络结构模式。 地理编码:在地理数据分类基础上,以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的代码来唯一地标识地理实

古代社会摩尔根的读书笔记

古代社会摩尔根的读书笔记 篇一:《古代社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法学1101班刘春竹 学号1111040111 《古代社会》 路易期?亨利?摩尔根,是美国著明的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据了解,摩尔根是历史上少见的在东西方世界都广受尊重的科学家之一。他曾于1856年当选为美国科学进步委员会会员并于1875年入选美国科学院。关于《古代社会》这本书,也是社会学和历史学领域中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摩尔根的研究主要来源于他对印第安人的实地考察、对从朋友手中获得的资料的整理及对一些历史典籍的阅读。摩尔根的艰辛研究为后人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例如

恩格斯就是在摩尔根的研究基础上写下了著名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的。 《古代社会》的第一编是《各种发明和发现所体现的智力发展》,作者认为:“发明、发现是互相建立在累进的关系之中的,各种制度则是立于展开的关系之中的”,并且指出:“政府的一切形式都可以归纳于两个一般行的方案之内:第一个方案是一个人为基础,是纯粹一人的关系为基础的东西,组织单位为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第二个方案是一领土及财产为基础的,可以区别的一种国家。”作者在后来的论述中也是延续着这种思想来论证人类文明的进程的,从第一方案过渡到第二方案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人类社会也从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摩尔根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七个阶段,即低级蒙昧社会,中级蒙昧社会,高级蒙昧社会,低级野蛮社会,中级野蛮社会,高级野蛮社会,文明社会。从而体现出

人类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体现出作者的进化论观点。在《生存的技术》一章中,摩尔根提出了人类食物的五种类型:在有限的住地上以果实草根为为食物的自然生活——天然食物;鱼类生活(最早的人工食物)——鱼类食物;借栽培而来的淀粉性食物生活——淀粉食物;肉类及乳食的生活——肉类和乳类食物;由农业而发生的无限制的食物之生活——通过田野农业而获得无穷食物。 第二编为《政治观念的发展》,在此张摩尔根真的是煞费苦心。本章的主要研究方法:1、田野调查。对易洛魁部落联盟进行考察,收集了许多可靠、翔实、丰富的资料。因为摩尔根曾为塞内卡部落与白人地产投机公司打官司,维护了该部落的土地权利,从而赢得了印第安人的信任,并被该部落的鹰氏族认作义子,赐予“裂缝间的桥”的名字。这就便利了他对印第安人社会组织、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婚姻家庭的研究。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读后感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读后感 信息管理是人类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简单地说,信息管理就是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信息管理是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们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的信息的总称。信息管理的过程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加工和信息 知识管理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 知识管理的步骤主要分为五类 1.认知认知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第步,主要任务是统一企业对知识管理的认知,梳理知识管理对企业管理的意义,评估企业的知识管理现状。 2.规划知识管理的推进是一套系统工程,在充分认知企业需求的基础上,详细规划也是确保知识管理实施效果的重要环节。 3.试点此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延续和实践,按照规划选取适当的部门和流程依照规划基础进行知识管理实践。并从短期效果来评估知识管理规划,同时结合试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 4.推广和支持在试点阶段不断修正知识管理规划的基础上,知识管理将大规模在企业推广,以全面实现其价值。

5.制度化制度化阶段既是知识管理项目实施的结束,又是企业知识管理的一个新开端,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要完成这一阶段,企业必须重新定义战略,并进行组织构架及业务流程的重组,准确评估知识管理在企业中实现的价值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对知识管理而言,信息管理已有了较长的发展历史,尽管人们对信息管理的理解各异,定义多样,至今尚未取得共识,但由于信息对科学研究、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作用,信息管理一词一度成为研究的热点。知识管理这一概念最近几年才提出,而今知识管理与创新已成为企业、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重要原因就在于知识已取代资本成为企业成长的根本动力和竞争力的主要源泉。有人将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对立起来,强调将两者区分开;也有不少人认为知识管理就是信息管理;多数人则认为,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虽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两者关系密切,正是因为知识和信息本身的密切关系。明确这两者的关系对两者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有重要意义。从本质上看,知识管理既是在信息管理基础上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也是对信息管理的扬弃,两者虽有一定区别,但更重要的是两者之间的联系、谁也离不开谁。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在工作中尤为重要 因为它们会对纷杂的知识内容和格式分门别类管理,让知识查询调用更加简单,充分利用知识成果,提供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依据知识库构建各部门各岗位的学习培训计划,随时自我充电,成为“学习型团队”。提供知识问答模式,将一些知识库中缺少的经验性知识,从员工头脑中挖掘出来,支持异地协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点大全

简述GIS 的理解(需具体说明)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科学、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 解决方案 GIS 的概念 GIS 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用户、空间数据和不同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用来支持空间数据 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GIS 是以一种全新的思想和手段来解决复杂的规划、 管理和地理相关问题,例如城市规划、商业 选址、环境评估、资源管理、灾害监测、全球变化。 地理信息的定义 理解1: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 理解2:表征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 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理解3: 一切与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都叫做地理信息。它起源于地图,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具有存储、分析与显示地理信息的功能。 地理信息的特点 空间分布性:地理信息的定位特征 多维性:单点多重属性信息 动态性(时间性):随时间动 态变化 数据量大:具有空间特征、属性特征、时间特征 地理信息含义 “有地理参照的信息" (Geographically Referenced Information ) 或者,“与地理位置有关的信息" GIS 的定义、特点 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具有采集、存储、查询、分析、显示 和输 出地理数据功能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 种以地理坐标为骨干的信息系统。 GIS 的组成 ① 系统硬件 GIS 主机:大型、中型、小型机,工作站 /服务器、微型计 算机 GIS 外部设备:输入设备:数字化仪、扫描仪、解析和数 字摄影测量设备、全站仪等;输出设备:绘图仪、打印机、图 形显示终端等;数据存贮与传送设备:磁带机、光盘机、活动 硬盘、U 盘、MP3等 GIS 网络设备:布线系统、网桥、路由器、交换机等 硬件的三种应用模式 单机模式: 由基本外设、处理 设备和输出设备构成 适用于小型GIS 建设 数据传输与资源共享不方便 局域网模式: 部门或单位内部 GIS 建设 专线连接 资源共享较方便 广域网模式: 用户分布地域广泛,不适合专线连接 公共通讯连接 资源共享方便 局部范围为局域网,通过若干通道与广域网连接 ② 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主要是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以及各种标准外设的 驱动软件,目前流行的有 DOS 、Windows98/Nnt/2000/XP 、UNIX 等。系统软件关系到 GIS 软件和开发语言使用的有效性,是 GIS 中为什么要考虑地图投影 地理坐标为球面坐标,不方便进行距离、方位、面积等参 数的量算与分析。 地球椭球体为不可展曲面 地图为平面,符合视觉心理,并易于进行距离、方位、 面 积等量算和各种空间分析 地球椭球体是不可展曲面,而地图是一个平面,当球面 展 开为平面时必然产生破裂或褶皱。 地图投影”就是要解决球面 不可展的矛盾。 地图投影 由于球面上一点的位置是用地理坐标 (经度、纬度)表示, 而平面上是用直角坐标(纵坐标、横坐标)或者极坐标(极径、极 角)表示,所以要想将地球表面上的点转移到平面上, 必须采用 一定的数学方法来确定地理坐标与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之 投影变形性质: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 常见变形性质的确定 ① 同纬度带内梯形面积不等的投影肯定不是等积投影 ② 经纬网不是处处正交的投影肯定不是等角投影 ③ 投影为直线的经线(中央经线)上纬距不等的投影肯定不是等距投影 地理空间实体 的三要素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点:由单个栅格表达。 线:由沿线走向有相同属性取值的一串相邻栅格表达。 面:聚集在一起的具有相同属性取值的一片栅格表达。 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属性特征:描述空间对象的特性,即是什么,如对象的类别、等级、名称、数量等。 空 间特征:描述空间对象的地理位置以及相互关系,又称几何特征和拓扑特征,前 者用经纬度、坐标表示,后者如交通学院与电力学院相邻等。 时间特征:描述空间对象随时间的变化 地理坐标:采用经纬度(0,入)来确定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的 平面直角坐标系:首先定义一个原点(0,0)及x ,y 轴方向, 然后通过(x,y )值确定某个地理实体的位置。 常用地图投影 中国图 全国图:正轴圆锥投影 海图:墨卡托投影 地 形图: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分带) 大洲图:亚洲图:斜轴方位投影 欧洲图:彭纳投影 半球图:南北半球(或两极)图:正轴方位投影 东西半 绪论 GIS 软硬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软件 数据库软件 流行数据库软件主要有 Oracle 、Sybase Informix 、DB2、SQL Server 、Ingress 等。 Oracle 、Informix 、Ingress 等关系数据库管理软件都相继增加 了空间 数据类型。而 ESRI 公司的 SDE ( Spatial Database Engine ) 也是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空间数据管理平台。 图形平台 某些GIS 软件中图形处理平台。如 AutoDesk 公司开发的基 于 AutoCAD 的 AutoMap GIS 软件、In tergraph 公司的基于 MicroStation 的 MGE GIS 软件 ③ 空间数据是GIS 的血液 GIS 的操作对象为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特征:空间参考、属性、时间数据; 空间数据组织:矢量结构、栅格结构。 ④ 管理人员 GIS 的开发是以人为本的系统工程。 业务素质与专业知识是 GIS 工程及应用成功的关键。 不但对GIS 的技术和功能有足够的了解, 而且要具备组织 管理管理的能力。 技术培训、硬件维护与更新、系统升级、数据更新、文档 管理、数据共享建设等。 GIS 功能:采集、处理、分析、查询、管理、显示、输出 空间查询:位 置查询、属性查询、拓扑查询 空间查询是最基本的分析功能,包括从空间位置检索空间物体和从属性条件检索 空间物体 空间分析:地形分析、网络分析、缓冲区分析、几何量测、地图分析、叠置分析、 统计分析、决策分析 缓冲区分析:解决近邻度问题 缓冲区分析就是对一组或一类地物按缓冲的距离条件, 建立缓冲区多边形图,然 后将这个图层与需要进行缓冲区分析的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得到所需要的结果。 网络分析:解决路径分析和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 GIS 中的网络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线状要素组成的,是对城市网络的抽象。 叠加分析:解决设施的选址问题 把同一地区的两幅或两幅以上的图层重叠在一起进行图形运算和属性运算, 产生 新的空间图形和属性的过程。 GIS 的产生和发展(选择或判断) 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 Tom linson 创造了 GIS 系统 ①60年代起步阶段②70年代巩固阶段③80年代突破阶段④90年 代产业化阶 段⑤21世纪网络化阶段 简述GIS 的建模过程:了解目的(实际问题);准备所需数据,建立所需空间数据库;建模;查询和 分析;生成报表。 举例说明GIS 可应用的行业 所谓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就是人们应用 GIS 对地球表层人文经济和自然资源及环境等多种信息 进行管理和分析,以掌握城乡和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 空间结构、空间联系和 空间过程的演变规律,使它成为国家宏观决策和区域多目标开发的依据, 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 服务。 气象部门、环境评估、宏观决策、规划决策、 AVHRR 、城市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电信资源管理、 GIS 的地学基础 间的关系。这种在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 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是保证地图精确度的重要 的数学基础之一。 地图投影变形:面积变形、角度变形、长度变形 地图投影分类 投影面及球面的位置:圆锥投影、圆柱投影、方位投影

ArcCatalog读书笔记

第一章ArcCatalog简介 欢迎使用ESRI ArcCatalog 软件,它将使地理数据访问和管理更为容易。首先,将所操作的地理数据连接添加到Catalog中,可以连接本地磁盘上的文件夹、网上的共享文件夹和数据库,或地理信息系统(GIS)服务器。建好Catalog后,就可以用不同视图查找所需要的数据和浏览查找的结果。ArcCatalog对不同格式数据的处理方法是一样的。它提供的一些工具可以帮助用户组织和维护数据。对于一个制图者来讲,确保将正确的数据加入地图中一直都不容易。但是,无论是分析管理个人数据,还是管理大型机构的数据,ArcCatalog 都可以使工作简化。 第二章快速入门教程 ArcCatalog可用于浏览和管理数据。连接数据后,即可使用Catalog浏览其内容。当找到想要使用的数据后,可以将其添加到地图中。通常获取到项目所需数据后,不能立即使用它,可能需要改变它的投影或格式,修改属性,或者将其他表中存储的属性与地理要素进行链接。数据最终准备完毕后,需要把数据内容和所作修改存档。这些数据管理的工作可以采用Catalog中提供的工具来完成。 第三章Catalog基础 无论是查找指定地图,归档其内容,还是修改一个coverage,都可以在ArcCatalog 中完成。在开始工作前,请阅读本章内容。主要包括:ArcCatalog启动后可以看到什么,如何使用它浏览手头现有数据,解释如何使用在线帮助(提供了解ArcCatalog窗口中每个元素的信息)。此外,帮助主题还提供逐步指导功能,为用户演示怎样完成任务。 第四章Catalog内容 ArcCatalog集中了所有要用到数据的连接。选中一个连接后,可以访问它链接的数据。连接可以访问本地磁盘上的文件,网络上的数据库或一个ArcGIS服务器。总的来说,这些连接创建了地理数据源的目录。在目录中,单个的文件夹和Coverages都是数据项。如果使用过ArcInfo Workstation,当提到一个coverage属性时,习惯使用术语item(数据项)。本书中,item仅指Catalog树中的一个元素,例如文件夹。本章简要描述了Catalog 中缺省显示的数据项。要了解数据格式以及这些数据如何模型化地球表面要素的更多信息,参阅《Modeling Our World》一书。ArcCatalog 支持的数据源可由程序员来扩充,以包含更多的数据格式,关于这方面的信息,可参阅《Exploring ArcObjects》。 第五章创建Catalog 当用户首次打开ArcCatalog时,就会看到文件夹连接(folder connections), 它能让用户访问计算机本地磁盘上的数据。不过,通常用户需要的数据不一定在本地计算机上。用户可以通过连接到其它磁盘或网络上的文件夹,以及添加到数据库和互联网服务器的连接来建立自己的地理数据目录。也可以添加文件类型和隐藏暂时不需要的数据项(item)。当所有数据都集中在一个地方时,所能获得的就不只是一个清单。它使查找数据更加简单。因为用户可以用同一方式操作所有类型的地理数据源,而不管这些数据的格式,所以数据

武大地理信息系统笔记(制作:武汉大学教学队伍)

武测地理信息系统笔记(制作:武汉大学教学队伍) 武测地理信息系统笔记 制作:武汉大学教学队伍: 胡鹏程雄李建松吴艳兰郭庆胜杜清运游涟 第一章绪论 §1-1 GIS概念 一、信息与数据 1、信息 1)定义: 信息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以文字、数据、符号、声音、图象等形式记录下来,进行传递和处理,为人们的生产,建设,管理等提供依据。 2)信息的特性: A、客观性:任何信息都是与客观事实相联系的,这是信息的正确性和精确度的保证。 B、适用性:问题不同,影响因素不同,需要的信息种类是不同的。信息系统将地理空间的巨大数据流收集,组织和管理起来,经过处理、转换和分析变为对生产、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的有用信息,这是由建立信息系统的明确目的性所决定的。 如股市信息,对于不会炒股的人来说,毫无用处,而股民们会根据它进行股票的购进或抛出,以达到股票增值的目的。 C、传输性:信息可在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传输信息的传输网络,被形象地称为“信息高速公路”。 D、共享性:信息与实物不同,信息可传输给多个用户,为用户共享,而其本身并无损失,这为信息的并发应用提供可能性。 2、数据 指输入到计算机并能被计算机进行处理的数字、文字、\符号、声音、图象等符号。 数据是对客观现象的表示,数据本身并没有意义。数据的格式往往和具体的计算机系统有关,随载荷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而改变。 3、两者关系(有人认为,输入的都叫数据,输出的都叫信息,其实不然)。 数据是信息的表达、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形与质的关系。

只有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才成为信息,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才有意义,成为信息。 例如“1、”“0”独立的1、0均无意义。 当它表示某实体在某个地域内存在与否,它就提供了“有”“无”信息,当用它来标识某种实体的类别时,它就提供了特征码信息。 二、地理信息与地学信息 1、地理信息 1)定义:指与研究对象的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它表示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图、文、声、像等的总称。 2)特点: A、地域性:(是地理信息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的最显著标志)。 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位置的识别与数据相联系,它的这种定位特征是通过公共的地理基础来体现的。 B、多维结构: 指在同一位置上可有多种专题的信息结构。如某一位置上的地理信息包括(例图) C、时序特征: 时空的动态变化引起地理信息的属性数据或空间数据的变化。因此,一实时的GIS系统要求能及时采集和更新地理信息,使得地理信息具有现势性。以免过时的信息造成决策的失误或因为缺少可靠的动态数据,不能对变化中的地理事件或现象作出合理的预测预报和科学论证。例如98年龙王庙特大洪水险情正是武汉勘测设计院利用先进的摇感、GPS技术测得实时数据为抗洪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显然,如果用过时数据,这将造成多大的损失,这就是地理信息的时序特征。 2、地学信息 与人类居住的地球有关的信息都是地学信息。 3、两者信息源不同 地理信息的信息源是地球表面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人类活动等; 地学信息所表示的信息范围更广泛,不仅来自地表,还包括地下、大气层甚至宇宙空间。它是人们深入认识地球系统、适度开发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和保证。 四、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1、信息系统( Information System ,IS )

13《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社会学的想象力》 一、作者简介 C·赖特·米尔斯(1916~1962),美国社会学家,文化批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前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米尔斯在知识社会学和美国社会阶层研究这两个方面都有杰出的成绩,代表作有《白领:美国中产阶级》(1953)、《权力精英》(1956)和《社会学的想像力》(1959)等。50年代初他以《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举成名,而《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他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二、全书概述 《社会学的想象力》全书共分为十章,在第一章米尔斯简述了本书的核心观 点: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以及社会学家应该如何想象。在第二到六章,米尔斯考察了社会科学久而成习的一些偏向,展开了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批判,主要涉 及宏大理论、抽象经验主义与科层制。在评述了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后,在第七到十章,米尔斯提出了自己对未来社会学发展的展望,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应该注 重人的多样性、对历史的运用、理性与自由,以及应该保持独立自主的政治角色。 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学的中心从欧洲移向了美国,芝加哥学派在美国独树一帜。在米尔斯所处的时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美国社会科学得到了极大繁荣,同时许多社会学家跻身政府名门。米尔斯表示,写作此书的目的是“要界定社会科学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使命所具有的意义。具体确定有哪些努力在背后推动着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发展,点明这种想象力对于文化生活以及政治生活的连带意涵,或许还要就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必备条件给出一些 建议。通过这些方面来揭示今日社会科学的性质与用途,并点到即止地谈谈它们 在美国当前的境况。” 总的来说,米尔斯认为,任何社会研究都应该探讨人生、历史以及两者在社会中的相互关联,他反对将社会科学当作一套科层技术,靠方法论上的矫揉造作来禁止社会探究,以晦涩玄虚的概念来充塞这类研究,或者只操心脱离具有公共相关性的议题的枝节问题,把研究搞得琐碎不堪。他认为,“可以被称为经典社夏 日之阳新闻传播广 告 考研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材读书笔记NEW

一、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基础 1.1 项目 1.1.1定义及特征 项目(Project)是为提供某项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所进行的临时性的一次性努力。更具体的解释是用有限的资源、有限的时间为特定客户完成特定目标的一次性工作。 资源:指完成项目所需要的人、财、物。 时间:指项目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客户:指提供资金、确定需求并拥有项目成果的组织或个人。 目标:满足要求的产品、服务或成果,并且有时它们是不可见的。 项目的特点:临时性、独特性、渐进性。 1.1.2项目和运作 两者的主要区别:日常运营是持续不断和重复进行的,项目是临时性的,独特的。项目的目标是实现其目标,然后结束项目;而运作的目标一般是为了维持经营。 两者的相同:由人员执行;受制于有限的资源;需要计划、执行和控制。 1.1.3项目和战略 项目经常当作实现组织战略计划的一种手段使用。 以下一项或多项的战略考虑是项目被批准的典型依据: 市场需求; 营运需求; 客户要求; 技术进步; 法律要求;

1.1.4项目目标 成果性目标(也称为项目目标):通过项目开发出的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系统、服务或成果; 约束性目标(也称为管理性目标):完成项目成果性目标需要的时间、成本以及要求满足的质量; 项目目标要求遵守SMART原则: Specific 具体的; Measurable 可测量的; Agreeto 相关方同意的; Realistic 现实的; Time-oriented 有时间要求的; 项目目标特征:多目标性、有不同的优先级、具有层次性。 1.1.5信息系统集成项目 信息系统项目是根据用户需求,优选各种技术和产品,进行设计开发,将各个分离的“信息孤岛”连接成为一个完整、可靠、经济和有效的整体,并使之能彼此协调工作,发挥整体效益,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信息系统是以信息的集成为目标、功能的集成为结构、平台的集成为基础、人的集成为保证。 典型的信息系统项目有如下特点: 目标不明确; 需求变化频繁; 智力密集型; 设计队伍庞大; 设计人员高度专业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