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

《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

《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
《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

《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

第一章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

一、判断题

1、孔子提出了学思结合的教学原理,他认为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2、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的论著《学记》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 )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善喻”的教学思想是《学记》提出的。(√)

4、《学记》发展了孔子的启发诱导思想,特别强调教师要“善喻”。(√)

5、《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

6、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出了“勤、博、眼、实”的学习思想。(√)

7、朱熹在《进学解》一文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8、“博学、审问、审思、明辨、笃行”说的就是“朱熹读书法”。( )

9、“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居敬持志”,这是朱熹最为著名的“五步读书法”。( )

10、朱熹读书法是指“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

11、朱熹把《论语》、《中庸》中的有关教育思想纳入到教育活动中,对于教育活动提出了“博学、慎思、明辨、笃行”。( )

12、在教育上提出要“学思相资”的思想家是王夫之。(√)

13、陶行知教学思想的核心是行以求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

14、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为“形真、情切、意远、理蕴”。( )

15、“八字教学”又被称之为“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

16、针对注入式教学造成了小学语文的“呆板、繁琐、片面、低效”的弊端,特级教师李吉林提出了“形真”、“情切”、“意远”、“理蕴”为特点的情景教学。(√)

17、邱学华的“尝试教学”采用的是“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方式。(√)

18、主张“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家是杜威。( )

19、柏拉图认为教师的作用就是“知识的产婆”,称他的谈话问答方法是“产婆术”,他的这一思想导致了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形成。( )

20、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思想导致了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形成。(√)

2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师的作用就是“知识的产婆”。( )

22、夸美纽斯认为,教学应同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联系起来,要采取直观与循序渐进的思想教学。(√)

23、《大教学论》是由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写的。( )

24、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把教学看成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他认为“用感官去施教”是教学的金科玉律。(√)

25、夸美纽斯认为“知识的开端必须来自感宫”,提出“感知—记忆—理解”为基础的教学。( )

26、范例教学是由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提出的。( )

27、20世纪50年代,为了适应科技发展和“知识激增”对学校教育所提出的挑战,当时联邦德国的克拉夫基等人提出了“范例教学”,即通过对“范例”的接触来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28、“范例教学”就是根据好的,特别清楚的,典型的事例进行教学与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并把科学的系统性与学生的主动性统一起来。(√)

29、在克拉夫基对范例教学内容三个质的规定性中,基础性是强调选择一些基本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

30、赞科夫所认为的“一般发展”是特指儿童智力的发展。( )

31、赞可夫的“一般发展”的教学思想是创造“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

32、赞科夫的“一般发展性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维果斯基的关于“最近发展区”理论。(√)

33、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把“最近发展区”的思想引入到教学中,提出了“一般发展”教学,即使儿童的智力、情感和意志这三方面的个性发展。( )

34、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思想最优化的核心是建立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

35、加涅认为教学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动、激化、维持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一整套条件。(√)

36、在布鲁姆的掌握教学中,教师要使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来进行反馈和纠正。(√)

37、美国教育家加涅认为,教学必须以“儿童为中心”,让儿童“从做中学”。( )

38、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是“分析、综合、联合、系统、方法”。( )

39、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中,道德教育是最根本的任务,而教学是其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教育必须形成学生一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使之成为“完善的人”。(√)P25

40、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认为,道德教育是一种教学的手段,教学必须具有教育性。( )

41、主张对学生进行“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教学的教育学家是赫尔巴特。( )

42、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 )

43、维果茨基提出,教学的任务就是创造“最近发展区”,教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最好的教学。(√)

44、前苏联教育家奥苏伯尔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 )

45、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从学习进行的方式看,可以把学习分成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

46、接受学习等同于机械学习,发现学习等同于有意义学习。( )

47、接受学习和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是等同的两组概念。( )

48、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知识关键在于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而非掌握多少知识,“发现”便是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基本态度或方法。(√)

49、在教学中,如果学生能利用旧知识去同化新知识,那么,“接受式学习”就会是有意义的。(√)

50、布卢姆提出的形成性评价是指在过程中实施评价,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所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51、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提出了“发现式教学”,他认为要重视学科基本结构和直觉思维。( )

52、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得到预期的学习结果,这些学习结果包括言语信息、心智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运动技能。(√)P37

53、对旋律、节奏和音调很敏感的智力是音乐智力。( )

二、单选题

1、我国古代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是( B )。

(A)王夫之(B)孔子(C)朱熹(D)颜之推

2、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C )。

(A)《师说》(B)《颜氏家训》(C)《学记》(D)《进学解》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是出自于中古代哪一部著作?( D )

(A)《学记》(B)《师说》(C)《颜氏家训》(D)《进学解》

4、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是( C )

(A)《学记》(B)《进学解》(C)《颜氏家训》(D)《论语》

5、提出“敏而好学”思想的教育家是( A )。

(A)孔子(B)韩愈(C)颜之推(D)王夫之

6、《颜氏家训》是由( C )写的教育专著。

(A)孔子(B)朱熹(C)颜之推(D)孟子

7、《学记》提出了有价值的教育思想是( B )。

(A)学思结合(B)“善喻”(C)勤学深思(D)博学求精

8、“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守原则是( C )。

(A)因材施教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9、“勤勉、博学、实学、眼学”是我国古代教育家( B )提出的主张。

(A)朱熹(B)颜子推(C)韩愈(D)王夫子

10、( C )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师说》一书中,在该书中他提倡尊师重教。

(A)柳宗元(B)王阳明(C)韩愈(D)朱熹

11、韩愈提出“尊师重教”是在哪本著作中( C )。

(A)《学记》(B)《进学解》(C)《师说》(D)《大教学论》

1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B )。

(A)《礼记·学记》(B)韩愈的《师说》(C)韩愈的《进学解》(D)孔子的《论语》

13、根据我国古代关于“知与行”、“学与思”相结合的教育原理提出“学思相资,因材施教”教学理论的教学家是( D )。

(A)朱熹(B)颜子推(C)韩愈(D)王夫子

14、“师其意不师其辞,宏其中而肆其外”体现了韩愈( B )的教育方法。

(A)知行并进(B)学习与独创相结合(C)博学求精(D)勤劳学深思

15、把“温故知新”作为“人师”前提的学者是( A )。

(A)朱熹(B)韩愈(C)孔子(D)颜之推

16、“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是( B )提出的。

(A)杜威(B)陶行知(C)布卢姆(D)卢仲衡

17、( A )提出了“五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A)陶行知(B)杜威(C)布鲁纳(D)朱熹

18、陶行知提出了“五大解放”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五大解放”分别是解放儿童的双手、儿童的嘴、儿童的时间、儿童的空间和( C )。

(A)解放儿童的眼(B)解放儿童的脚(C)解放儿童的脑(D)解放儿童的思维

19、在中国,陶行知最先把( A )改成了“教学法”,以倡导重视学生的学习。P8

(A)教授法(B)读书法(C)讲授法(D)灌输法

20、在课堂上倡导“读读、议议、讲讲、练练”八字教学法的学者是( A )。

(A)段力佩(B)李吉林(C)卢仲衡(D)顾泠沅

21、在小学语文课开展“情境教学”的学者是( B )。

(A)邱学华(B)李吉林(C)卢仲衡(D)顾泠沅

22、“形真、情切、意远、理蕴”为特点的情境教学是由哪一位我国当代教育家总结的( A )。

(A)李吉林(B)段力佩(C)顾泠沅(D)邱学华

23、( D )根据程序教学的原理对初中数学进行自学辅导教学实验。

(A)邱学华(B)顾泠沅(C)李吉林(D)卢仲衡

24、自学辅导教学是一种( B )。

(A)个别教学(B)班集体和个别化相结合的教学(C)班集体教学(D)学生自定制度的教学25、教学中采用“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方式,让学生先去尝试练习或操作,依靠自己的努力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练习中的难点,有针对性地讲解,这就是( B )。

(A)“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B)尝试教学法(C)自学辅导教学法(D)实践操作法26、上海青浦数学教师顾泠沅同志提出把教学方法的改革作为突破口,提出( D )教学。

(A)尝试教学(B)自学辅导教学(C)情境教学(D)“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

27、( A )又被称为“中国式的掌握教学法”。

(A)尝试指导-效果回授(B)自学辅导教学(C)情境教学(D)八字教学

28、被称为“中国式掌握教学法”是由( A )提出的“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

(A)顾泠沅(B)邱学华(C)李吉林(D)卢仲衡

29、主张通过一系列有技巧的对话(提问、争辩)引导学生自己思索,自己得出结论,谈话问答方式的是( C )。(A)杜威(B)凯洛夫(C)苏格拉底(D)赫尔巴特

30、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 B )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把教学看成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A)《理想国》(B)《大教学论》(C)《教育漫话》(D)《大教育论》

31、将教学看成是“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是哪一位教育家( B )。

(A)杜威(B)夸美纽斯(C)布卢姆(D)布鲁纳

32、夸美纽斯采用的直观教学的程序是( A )。

(A)感知—记忆—理解—判断(B)表演式再现表象—肖像式再现表象—象征式再现表象(C)预备—提示—联合—总结—应用(D)组织教学—复习教学—传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33、赫尔巴特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 C )。

(A)知识(B)兴趣(C)德行(D)能力

34、以下教育家中,( C )认为教育要“以知识、技能和熟练技巧的体系去武装学生,并在这一过程中有计划地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才能得到发展”。

(A)杜威(B)赫尔巴特(C)凯洛夫(D)赞科夫

35、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在他的《普通教育学》和《教育学讲授纲要》两本著作中确立了作为一门独立的教育学理论体系。他提出了一个较有普遍意义的,以教学过程中的四个程序( C )为基础的教学法。(A)预备—提示—联合—总结(B)提示—联合—总结—应用

(C)明了—联合—系统—方法(D)明了—提示—联合—总结

36、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学必须以儿童为中心,提出( A )的主张。

(A)从做中学(B)教学做合一(C)最优化教学(D)发现式教学

37、在西方,把教育学确立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下列哪个教育家及其代表作为标志的?( B )

(A)夸美纽斯《大教学论》(B)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C)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D)洛克《教育漫话》

38、( C )提出了对教学改革影响巨大的“最近发展区”的思想。

(A)赞可夫(B)凯洛夫(C)维果茨基(D)巴班斯基

39、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例的一条是( D )。

(A)高难度原则(B)高速度原则(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40、教育的传统“三中心”,即教学进程中以教师、教科书、课堂为中心,它的提出者是( B )。

(A)赫尔巴特(B)凯洛夫(C)赞科夫(D)巴班斯基

41、“有意义接受教学”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A )提出的。

(A)奥苏伯尔(B)加涅(C)罗杰斯(D)加德纳

42、五十年代倡导范例教学的代表人物是( A )。

(A)克拉夫基(B)凯洛夫(C)赞科夫(D)奥苏伯尔

43、( C )提出了“最优化教学”的思想,它的实质在于运用综合性观点,调动和创设有利于发挥教学最优功能的各种因素,尽力做到以较经济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的效果。

(A)凯洛夫(B)赞科夫(C)巴班斯基(D)维果茨基

44、倾向于整个事物问题进行内隐的感知领悟的思维形式是( A )。

(A)直觉思维(B)逻辑思维(C)形象思维(D)辐射思维

45、教师按教学要求把教材分成各个单元,在每个单元完成之后进行“诊断测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直到学生掌握有关教学内容为止,这种教学称为( B )。

(A)发现式教学(B)掌握教学(C)非指导性教学(D)有意义接受教学

46、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式教学”的教学方法是一种( C )。

(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B)以实际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

(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47、提出必须以“儿童为中心”,让儿童“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 )。

(A)杜威(B)赞可夫(C)凯洛夫(D)奥苏伯尔

48、最在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 C )。

(A)赞可夫(B)布卢姆(C)布鲁纳(D)巴班斯基

49、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基本态度或方法是( A )。

(A)发现(B)探索(C)创新(D)背诵

50、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主张,在正式学习新知识前,向学生介绍一种他们比较熟悉,同时又高度概括性的包含了正式学习材料中的关键内容,称( C )。

(A)先导内容(B)桥梁者(C)先行组织者(D)前言

51、西方教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概念的教育家是( C )。

(A)柏拉图(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杜威

52、“掌握教学”是美国教育家( C )提出的。

(A)布鲁纳(B)加涅(C)布卢姆(D)奥苏伯尔

53、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 A )思想是处理教学与发展关系的理论基础。

(A)最近发展区(B)人的全面发展(C)三中心说(D)最优化教学

54、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来自于( B )。

(A)实验研究(B)心理治疗经验(C)教学实践(D)实用主义教育哲学

55、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意义学习”思想的是( D )。

(A)加涅(B)布鲁纳(C)巴班斯基(D)罗杰斯

56、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最优化是教师有目的地选择一套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保证在规定时间内解决( B )的任务,并取得最大效果。

(A)教学(B)教养和教育学生(C)促进学生个性发展(D)知识传授

57、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了发现教学的思想,与分析性思维相比,他更加突出了( B )。

(A)发散性思维(B)直觉性思维(C)演绎(D)归纳

58、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划分为六个层次,依次是( B )。

(A)知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综合(B)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C)知识、理解、分析、综合、应用、评价(D)知识、分析、理解、应用、综合、评价

59、美国教育家加涅认为,教学主要是由教师确定好让学生获得些什么样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得到预期的学习结果,这些结果包括言语学习、心智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C)。

(A)知识(B)情感(C)运动技能(D)直觉思维

60、罗杰斯提出的“充分发挥作用的人”的显著特征是有洞察力、有创造性、( C )和有选择性。

(A)有记忆力(B)有求同性(C)有建设性(D)有想象力

61、在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中,传统的智力测验能够测出的智力是( C )。

(A)实践性智力(B)创造性智力(C)分析性智力(D)人际交往智力

62、提出成功智力理论的是( A )。

(A)斯腾伯格(B)加德纳(C)罗杰斯(D)加涅

63、多元智力理论是( C )提出来的,反映了对传统智力的批判。

(A)比纳(B)斯腾伯格(C)加德纳(D)高尔曼

64、在下列各类智力中,属于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范畴的是( C )。

(A)分析性智力(B)实践性智力(C)自我反省智力(D)创造性智力

65、以语言和数理逻辑智力为提核心的教育观念,主要评价学生的( B )。

(A)理解能力(B)对知识的掌握情况(C)应用能力(D)创造能力

66、认识和对环境中各种物种、动植物进行分类的能力是( B )。

(A)逻辑数理智力(B)自然观察者智力(C)人际—交往智力(D)个人内省智力

三、多选题

1、以下那些说法属于孔子提出的教学方法思想?( AB )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孔子提出的教育思想主要有( BD )。

(A)循序渐进(B)学思结合(C)长善救失(D)启发诱导

3、《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本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方法,它们是(ABCD)。(A)善喻(B)及时施教(C)循序渐进(D)长善救失

4、朱熹提出的相当有效的教育方法是(BCD)。

(A)知行并进(B)学思结合(C)温故知新(D)循序渐进

5、韩愈的教育思想包括(ACD)。

(A)勤学深思(B)及时施教(C)博学求精(D)学习与独创相结合

6、集中体现韩愈的教育思想的文章是(AC)。

(A)《师说》(B)《学记》(C)《进学解》(D)《论语》

7、提出“学”与“思”相结合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有(ABCD)。

(A)孔子(B)韩愈(C)朱熹(D)王夫之(E)颜之推

8、以下属于韩愈教育思想的是(ABCE)。

(A)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B)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勤学深思)

(C)读书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博学求精)

(D)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E)师其意不师其辞;宏其中而肆其外(学习与独创向结合)

9、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教育思想家,他提出了(ABC)教学思想。

(A)知行并进(B)学思(习)相资(C)因材施教(D)循序渐进

10、陶型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涵义是(ABCD)。

(A)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B)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

(C)在做上教,在做上学(D)先生拿做来教,学生拿做来学

11、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包括(ABC)。

(A)因材施教(B)手脑并用(C)解放儿童的创造力(D)重视情绪生活

12、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强调在教师的指导时,应充分发挥哪些作用(ABCD)。

(A)旧知识的基础作用(B)准备题的引导作用(C)课本的示范作用(D)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

13、凯洛夫的“知识教育”思想中提出了教学的“三中心”,这里的“三中心”分别指(ACE)。

(A)教师(B)学生(C)课堂教学(D)活动(E)教科书

14、杜威认为,教学活动应该以(BDE)为中心。

(A)教师(B)学生(C)课堂教学(D)活动(E)兴趣

15、以下关于赞可夫教学思想的描述正确的是(ABE)。

(A)在教学中引进了“最近发展区”概念(B)主张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C)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D)强调“从做中学”(E)重视学习的“情绪生活”

16、以下属于对夸美纽斯教育教学思想描述的是(ABCD)。

(A)教学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B)提出以“感知—记忆—理解—判断”为基础的教学(C)采用直观教学(D)教学上要井然有序、循序渐进(E)培养学生的多方面兴趣

17、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提出的“一般发展”指的是儿童个性的发展,包括(ABC)。

(A)智力(B)情感(C)意志(D)兴趣

18、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要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必须具备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思想,它们是(ABCD)。(A)以高难度进行教学(B)以高速度进行教学

(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D)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

19、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他把儿童的发展水平分为(AC)。

(A)现有发展水平(B)一般发展水平(C)潜在发展水平(D)最近发展水平

20、实施范例教学要求教师以“教学论分析作为备课的核心”,教师应对教学内容作(ABCD)。P28

(A)基本原理分析(B)智力作用分析(C)未来意义分析(D)内容结构分析

21、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对教学内容三个质的规定性,它们是(ABC)。

(A)范例性(B)基础性(C)基本性(D)思想性

22、巴班斯基提出的“最优化教学”要求是(ABCD)。

(A)用较经济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B)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分析

(C)教学方法最优化(D)教学形式最优化

23、巴班斯基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是建立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包括(AC)。

(A)教学方法最优化(B)教学资源最优化(C)教学形式最优化(D)教学内容最优

24、以下属于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思想的说法有(ABC)。

(A)新旧知识之间的同化使接受学习有意义

(B)强调“先行组织者”对学习新知识的重要作用

(C)强调有意义言语学习中的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的方法

(D)接受学习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机械学习

(E)接受式学习是否有意义决定于学习的外在形式

25、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从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看,可以把学习分成(AD)。(A)有意义学习(B)接受式学习(C)发现式学习(D)机械学习

26、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从学习进行的方式来看,可以把学习分成(BC)。

(A)有意义学习(B)接受式学习(C)发现式学习(D)机械学习

27、奥苏伯尔认为言语学习中简便而实用的方法是(AC)

(A)不断分化(B)先行组织者(C)综合贯通(D)发现学习

28、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教学”措施有(ABC)。

(A)先行组织者(B)不断分化(C)综合贯通(D)发现式学习

29、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三类,它们是(ABC)。

(A)认知领域(B)情感领域(C)动作技能领域(D)感觉领域

30、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认为学习的直接目标在于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还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这一教学理论必须运用以下教学方法(AC)。

(A)合理安排教学序列(B)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材的难度

(C)注意适时强化(D)为掌握而学、为掌握而教

31、掌握教学是通过评价和反馈来实现的,教学评价包括(ABC)。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另类评价

32、在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起到的是(AC)。

(A)顾问作用(B)调节作用(C)咨询服务作用(D)主导作用

33、在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应的态度是(ACE)

(A)真诚(B)民主(C)理解(D)关怀(E)尊重

34、以下关于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A)以学生为中心(B)创设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环境

(C)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D)提倡意义学习

35、罗杰斯在《学习的自由》一书中强调“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具有(ABCE)显著特征。

(A)有洞察力(B)有创造性(C)有建设性(D)有抱负心(E)有选择性

36、斯腾伯格提出了(AB)。

(A)三元智力理论(B)成功智力理论(C)多元智力理论(D)数理智力理论

37、斯腾伯格所提出的三元智力理论主要指的是(ACE)。

(A)分析性智力(B)运动性智力(C)创造性智力(D)内省性智力(E)实践性智力38、学习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于学校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教师确立(ABC)。

(A)积极的学生观(B)灵活多样的评价观(C)“对症下药”的教学观(D)以人为中心的学习观第二章教师

一、判断题

1、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是有条件的,因而也是有限的。( )

2、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美国“教师地位与政府间特别会议”上提出,应当把教师工作看成是一种专业。( )

3、1986年霍尔姆斯小组和卡内基教学专业研究工作组明确了教学专业化这一概念,并将其视为提高功利学校教育质量必要途径。(√)

4、教师职业道德将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成败的关键。(√)

5、“传道、授业、解惑”是对教师所具备的职业道德而言的。( )

6、虽然教师已超出了通常意义上的职业性的特点,但“专业”的性质还不充足。( )

7、在教师教育中采用“基本课程+案例学习”的模式是造就有经验的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 )

8、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体现是教师所具备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 )

9、教师专业化训练的最佳手段是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增强教学能力。( )

10、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专业化训练的最佳手段是让教师参加提高学历的培训。( )

11、教师的知识一般包括二个方面,即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

12、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成长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必要条件。(√)

13、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是决定教师专业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P53

14、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逐步形成的,因而是动态的。(√)

15、作为教师,拥有的本体性知识越多则其教学水平越高。( )

16、学生有没有创造性,关键在中小学,中小学的关键在教师。(√)

17、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要从师范生—职初教师—经验教师—专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其中科研型教师是教师成长的高级阶段。(√)

18、职初教师指的是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一般来说,他们的知识结构以默会知识为主。( )

19、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20、专家型教师除具有明确知识、案例知识外,还具有丰富的策略知识,即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于特殊案例的策略,其核心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

21、微格教学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系统模式,一般包括:事前的学习和研究、提供示范、确定培训技能和编写教案、微格教学实践、修改教案。( )

22、微格教学是为了使师范生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学习。( )

23、微格教学和听课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24、微格教学中的教案与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教案是相似的,都是对教学活动过程的详尽描述。( )

25、非参与型观摩使得被观察者能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体现出观察者所期待的行为。( )

26、参与型观察容易使观察者看到被观察者教学行为的真实性。( )

27、课堂教学理论一直遵循着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一条是以杜威、布鲁纳等人为代表的“接受式教学”理论体系,另一条是以赫尔巴特、凯洛夫等人为代表的“活动式教学”理论体系。( )

28、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从教学技术上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运用反思的结果矫正不良的教学行为,并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运用。(√)

29、反思性教学是立足于自我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 )

30、对反思教学,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简要的公式:“实践+发思=经验”。( )

31、问题筛选是对教育教学中一些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的选择过程。(√)

32、活动式教学十分强调外在动机。( )

33、课堂观察包括参与型观察和非参与型观察。(√)

34、课堂教学理论一直遵循着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一条是以杜威、布鲁纳等人为代表的“接受式教学”理论体系,另一条是以赫尔巴特、凯洛夫等人为代表的“活动式教学”理论体系。( )

二、单选题

1、开创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先河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A)年在巴黎召开的“教师地位与政府间特别会议”。(A)1966 (B)1983 (C)1986 (D)1989

2、最早明确提出教师专业化概念的是霍尔姆斯小组和卡内基教学专业研究工作小组,时间是( C )。

(A)1966年(B)1983年(C)1986年(D)1999年

3、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是( D )。

(A)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B)实施素质教育

(C)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D)以上都是

4、研究表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学生学业成就之间在统计上( A )。

(A)没有显著相关性(B)有显著相关性(C)有高相关性(D)有低相关性

5、( C )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它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前提。

(A)条件性知识(B)理论性知识(C)本体性知识(D)实践性知识

6、教师作为职业的最基本的知识是( A ),它是教师发展的必要条件。

(A)本体性知识(B)实践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7、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是教师应具备的( A )。

(A)条件性知识(B)本体性知识(C)综合性知识(D)实践性知识

8、造成教师学历层次与整体能力脱节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 A )。

(A)实践性知识(B)工具性知识(C)整合性知识(D)技术性知识

9、专家型教师,他们以哪种知识为主( C )。

(A)明确知识(B)案例知识(C)策略知识(D)默会知识

10、( A )是教师在面临实际的课堂情境时,所具有的课堂背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A)实践性知识(B)本体性知识(C)理论性知识(D)条件性知识

11、学科性知识占主导的教师是( B )。

(A)骨干教师(B)职初教师(C)经验教师(D)专家教师

12、以案例性知识占主导的教师类型是( B )。

(A)职初教师(B)有经验教师(C)专家型教师(D)发展性教师

13、专家型教师的核心是( B )。

(A)具有明确知识(B)具有策略性知识(C)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D)具有反思教学的能力14、教师的素养内涵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它主要是指( C )和对教学的监控能力等。

(A)一般的教学能力(B)特殊的教学能力(C)对知识的处理能力(D)课堂组织能力

15、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知识是( C )。

(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经验性知识

16、案例的作用是( D )。

(A)案例是教学理论的源泉(B)案例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源泉

(C)案例是教师成长的阶梯(D)以上都是

17、反馈评价是微格教学环的第( B )个过程。

(A)6 (B)5 (C)4 (D)7

18、( B )是一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训练教师教学技能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方法。

(A)板书(B)微格教学(C)行动研究(D)多媒体教学

19、未来人应具备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一本是职业的,另一本是证明人的事业心、进取精神、创新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而事业心、进取精神等通过( C )实现的。

(A)终身学习能力(B)教育科研能力(C)参与精神(D)文化素养

20、在课堂观察中,主要可以围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对学生来说可以围绕参与状态、思维状况、情绪状态和( A )。

(A)交往状况(B)回答问题的准确性(C)上课的坐姿(D)课堂气氛

21、( C )提出了“经验+反思=成长”的教师成长思想。

(A)维拉(B)布鲁巴赫(C)波斯纳(D)勒温

22、下列反思的类型中属于超前性反思的是( B )。

(A)对实践的反思(B)为实践反思(C)实践中反思(D)以上都是

23、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浩斯提出了( B )的思想,使教师成为能不断进行反思的实践者。

(A)教师即传授者(B)教师即研究者(C)教师即灌输者(D)教师即管理者

24、“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这一思想强调了行动与研究间的密切联系,它是由( D )提出来的。

(A)斯腾浩斯(B)斯金纳(C)波斯纳(D)勒温

25、( D )将“研究”和“实践效果”有机结合,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促进教育教学指令的提高。

(A)反思教学(B)案例教学(C)课堂观察(D)行动研究

26、行动研究始于美国,它把“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的方法,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状况在行动(即教学实践)中研究和解决问题。开展行动研究的基本模式是( A )。

(A)问题筛选——理论优选——运用和反思(B)理论探究——问题分析——行动和反思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D)分析问题——反思和行动——理论归纳

27、行动研究的基本模式是“问题筛选—( D )-运用和反思”。

(A)集体讨论(B)听报告(C)民主讨论(D)理论筛选。

三、多选题

1、教师必备良好的专业品质和素养,至少可归纳包括(ABCD)。

(A)职业道德(B)学科知识(C)教学能力(D)科研意识

2、下列属于世界各国对教师素养研究的内容有(ABCD)。

(A)职业道德(B)文化素养(C)终身学习能力(D)参与精神

3、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BC)。

(A)使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C)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D)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4、下面属于条件性知识的是(ACD)

(A)教与学的知识(B)学科知识(C)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D)班级管理知识

5、专家教师除了具有明确知识、案例知识外,还应具有(ABCD)。

(A)策略知识(B)学科知识(C)默会知识(D)陈述性知识

6、教师的知识结构一般包括(ABC)。

(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学科性知识

7、教师职业的特点包括(ABCDE)。

(A)为公众服务(B)终身投入(C)具有专门的知识与技能

(D)有足够长的受训时间(E)注重服务质量

8、教学案例的作用有(ABD)。

(A)拟真性(B)启发性(C)实践性(D)针对性

9、促进教师教学技能发展的策略主要有(ABCDE)。

(A)开展微格教学(B)从事课堂观察(C)反思教学实践

(D)形成教学案例(E)开展行动研究

10、微格教学能够(ABCD)。

(A)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B)有效培养教师教学技能

(C)简化正规教学程序(D)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得到系统训练

11、斯巴克斯—兰格提出的反思的内容包括(BCD)。

(A)教案(B)认知成分(C)教师的陈述(D)批判的成分

12、美国教育家布鲁巴赫等人从时间的角度把反思性教学实践分为(ABC)。

(A)对实践的反思(B)实践中的反思(C)为实践反思(D)向实践反思

13、教学案例的作用表现在(BCD)。

(A)可以使教师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B)可以缩短与实际教学情境之间的差距

(C)可以开阔教师的思路,探索新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D)可以促进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14、美国学者维拉认为,反思性教学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这样的反思性定向包括(ABCD)。

(A)把理论或以认识为基础的经验同实践联系起来

(B)分析自己的教学和以实现改革为目的的学校情境

(C)从多种角度审视情境

(D)把动机方案当作自己行动的结果,理解教学的广泛的社会和道德的基础

15、“接受式教学”理论体系重视教师的讲授,强调外在动机,注重知识的逻辑体系等,它的代表人物有(BC)。(A)杜威(B)赫尔巴特(C)凯洛夫(D)布鲁纳

16、关于“接受式”教学理论,正确的说法是(ABC)。P74

(A)在学习方式上,重视学习的结果和思维的结果(B)强调外在动机

(C)重视教师的教授(D)学生都是被动地在学习

17、在“活动式的教学”理论体系中,以下陈述正确的是(ACD)。

(A)教师是顾问,咨询者(B)重视掌握知识的量,强调积累知识

(C)强调通过自我发现去掌握知识(D)重视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与热爱

18、行动研究始于美国,教育中的行动研究就是广大教师或科研人员一起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解决日常教学中的问题,从而不断改革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渗透着两个基本的思想观念是(AC)。

(A)从经验中学习(B)民主讨论(C)实践者是研究者(D)集体研究(E)运用和反思

第三章学生发展

一、判断题

1、从教育目标的角度来看,学生发展主要是指身体素质的发展,道德素质的发展以及文化科学素质的发展。( )

2、加强道德教育,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永恒主题。(√)

3、《学会关心》的宣言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来的。(√)

4、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是指认识过程的发展。(√)

5、感觉是认识的感性阶段,知觉是认识的理性阶段。( )

6、知觉是一切知识的源泉,知觉要比感觉简单、完整。( )

7、一般个性心理特征只涉及能力、气质和性格。( )

8、认知和情感是紧密结合的,认知发展是情感的动力,它制约着人的情感,而由情感所构成的心理状态会对当前的信息加工起组织协调作用,可以促进或阻止学习、记忆、推理、操作和问题解决。( )

9、对学生而言,年龄越小,形象思维越占主导地位,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抽象思维也逐步发展起来。(√)

10、研究发现,虽然想象是增长学生知识的有效途径,但不能鼓励学生过多想象,否则就会抑制他们的创造性。( )

11、情感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 )

12、对科学方法的理解,主要是指对一些事实、法则,有关自然世界的理论认识。( )

13、现代脑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开发人脑的关键期是儿童期。(√)

14、学生是具有发展潜力和自身发展需求的人。(√)

15、人的需要说是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 )

16、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两大类。( )

17、马斯洛认为基本需要也称缺失性需要,从低级向高级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 )

18、马斯洛认为,基本需要是由低级到高级按层次排列的,低级需要未得到基本满足难以产生高一级需要。(√)

19、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希望得到他人赞许,属于尊重的需要。(√)

20、学生是具有自身发展需求的人主要体现在能动性和自主性。( )

21、罗杰斯和加涅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

22、罗杰斯的移情性理解是要求教师设身处地去思考学生所思、所虑,从而真正确认学生的尊严和价值。(√)

23、罗杰斯认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个性发展。( )P99

24、人的需要说是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 )

25、另类学生有时会被称为“退学生”,或被称为“偏才”、“怪才”。(√)

26、在教育活动中,师生之间的对话、沟通、理解已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所以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

27、“文化反哺”为学校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和权威,教师向学生学习,和学生共享知识成为可能。(√)

28、促使“文化反哺”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知识经济的出现。( )P109

29、美国人类学家M.米德从文化传逞的角度,把人类社会由古至今的文化分成三种基本形式: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

30、美国后现代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多尔把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称为“文化反哺”。( )

31、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情感交流和一起成长的过程。(√)

32、“向学生学习”是因为学生对新事物的了解使得他们获得了新知识的话语权。(√)

二、单选题

1、学生发展就是通过教育的影响和熏陶,使之发展成为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和质量,其根本目的是( A )。

(A)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B)充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

(C)健全学生个性(D)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2、学生正确的道德态度应是,首先要学会( D )。

(A)对学校的责任感(B)对社会的责任感(C)对家庭的责任感(D)对自己的责任感

3、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一般包括( A )。

(A)道德常识、道德态度、道德行为(B)道德常识和道德行为

(C)道德意识和道德遵守(D)道德认识

4、( D )是认识的感性阶段。

(A)记忆(B)想象(C)实践(D)感知

5、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指的是认识过程的发展,即感觉、知觉、记忆、( A )和想象。

(A)思维(B)判断(C)运用(D)理解

6、夸美纽斯认为,知识的开端来自( D )。

(A)记忆(B)理解(C)判断(D)感官

7、科学素养包括( D )。

(A)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理解(B)对科学事业的理解(C)对科学精神的理解(D)以上都是

8、科学精神指的是对科学所具有的价值标准的认识,主要是指探索、怀疑、( C )和理性。

(A)猜测(B)推理(C)实证(D)想象

9、素质教育的最基本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它的核心要素( A )。(A)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B)培养学生创新精神(C)让学生学会学习(D)提高学生实践能力10、对信息源与信息工具的了解和使用的信息素养主要是指( B )。P90

(A)信息文化素养(B)信息意识(C)信息技能(D)信息处理

11、在个性特征上表现为:自信心强,有较强的独立性,有反抗意识和自我意识,有强烈的自我表达的需要,对不愉快有更大的耐心,情绪表现广泛,这样的学生被称为( B )。

(A)好学生(B)有争议的学生(C)另类学生(D)普通学生

12、按本教材的分类“偏才、怪才、退学生”是属于( A )。

(A)另类学生(B)学习困难学生(C)好学生(D)优等生

13、马斯洛认为人的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人的需要,他把人的需要分成基本需要和( C )。

(A)生理需要(B)认知需要(C)心理需要(D)高级需要

14、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C )。

(A)生理与安全的需要(B)归属与爱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认知与审美的需要15、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关心属于( D )。

(A)尊重需要(B)认知需要(C)安全需要(D)归属与爱的需要

16、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社会交往需要是( B )。

(A)理论与安全的需要(B)归属与爱的需要(C)认知与审美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7、学生需要宽松的家庭和学校环境是( B )。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

18、学生的成就属于( B )。

(A)自我实现的需要(B)尊重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美的需要

19、教师使学生感到自己有才干,有潜力,并且取得一定成功是满足了学生的( D )。

(A)尊重需要(B)认知需要(C)生理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20、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马斯洛、( A )等人。

(A)罗杰斯(B)布鲁纳(C)布卢姆(D)加涅

21、人具有巨大的潜能,研究表明一般人只使用了大约多少的大脑功能( B )。

(A)30% (B)10% (C)20% (D)40%

22、美国学者布莱克斯特等人认为,人类思维方式的第四次革命是( C )。

(A)左脑革命(B)右脑革命(C)全脑革命(D)计算机革命

23、美国人类学家马格丽特米德把人类文化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 A ),后者为教师倾听学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A)后喻文化(B)思想文化(C)历史文化(D)文化差异

24、美国人类学家马格丽特·米德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把人类社会从古到今的文化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倘若对教师在很多方面要向学生学习这一现象进行归类,应属于( C )。

(A)前喻文化(B)并喻文化(C)后喻文化(D)反喻文化

三、多选题

1、从教育目标来看,下列属于学生发展的内容有(ABCD)。

(A)道德素养的发展(B)身体素质的发展(C)认知能力的发展(D)情感的发展

2、情感对认知发展起(BCD)。

(A)组织作用(B)诱导作用(C)驱动作用(D)调节作用

3、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包括(ABC)等方面的发展。

(A)感觉(B)记忆(C)思维(D)情感

4、信息素养包括(ABD)。

(A)文化素养(B)信息意识(C)信息态度(D)信息技能

5、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包括(ABC)。

(A)道德常识(B)道德态度(C)道德行为表现(D)道德品德

6、个性的心理特征包括(ABD)。

(A)能力(B)气质(C)特长(D)性格

7、发展学生的个性必须使学生具备(ABCD)。

(A)积极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B)科学的求知欲与强烈的好奇心

(C)坚强的自信心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D)虚心和合作精神

8、“科学素养”基本上包括(ABCD)。

(A)对科学知识的理解(B)对科学方法的理解

(C)对科学事业的理解(D)对科学精神的理解

9、对科学精神的理解主要指(BCDE)P92

(A)关怀(B)探索(C)实证(D)理性(E)怀疑

10、文化科学素质是由多种不同知识有机结合、互为联系、互为整体、纵横交错、网络化而形成的,它的发展包括(ABD)。

(A)知识的发展(B)信息素养的发展(C)文化的发展(D)科学素养的发展

11、马斯洛认为心理需要包括(ACD)。

(A)认知需要(B)理解需要(C)审美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第四章学习

一、判断题

1、学习者要有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的变化,才能算得上是一种真正的学习。( )

2、对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来说,行为变化只是用来推测学习是否发生的外部指标。这种行为指标有时能反映学习,有时不一定能完全反映学习。( )

3、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看,行为变化的原因在于学习者内部的能力和倾向发生了变化,所以主张用能力或倾向的变化来定义学习。( )

4、从方法论上看,行为主义心理学在研究学习时坚持研究施加的剌激(S)和机体的反应(R)之间的关系,其公式为S-R。(√)

5、“S—R”强调学习的本质是行为的变化,即学习活动发生后,学习者要由可观察、可测量的外在变化,这是认知论学习观的观点。( )

6、认知心理学家坚持通过观察外部的S与R的变化来推测内部的变化(以O代表),其公式是S-O-R。O也称中间变量,包括能力和倾向。所以能力和倾向作为两个中间变量,它们既是学习的结果,又是导致个体行为或反应变化的原因。(√)

7、“学习”的要点主要有:(1)主体身上必须产生某种变化;(2)这种变化能相对持久保持;(3)主体的变化包含由成熟或先天反应倾向所导致的变化。( )

8、教育活动中的学习是指凭借经验产生的,按照教育目标要求的能力或倾向的变化。( )

9、“S—O—R”的学习活动公式中,O称为中间变量,包括能力和倾向,能力和倾向作为两个中间变量,它们既是学习的结果,又是导致个体行为或反应变化的原因。(√)P113

10、对于个体而言,有意义学习就是习得语言文字符号的意义。(√)P117

11、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型是由记忆系统、操作系统、执行控制系统组成的。( )

12、学习类型按内容可分为认知、情感和态度。( )P116

13、奥苏伯尔认为,对个体来说,有意义学习就是习得语言文字符号的意义。(√)

14、奥苏伯尔认为,活动学习强调实践,大大超过了言语学习的范围。(√)

15、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是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适当概念建立人为的和实质联系。(√)

16、接受性学习和活动性学习,是划分学习的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互不依赖,彼此独立。( )

17、有意义接受学习时学生将已有的知识、经验、判断等作为“工具”去理解新问题、实施新任务的过程,学生亲自参与,自行完成从“工具”到任务的策略性整合,从中获得知识和体验。( )

18、无论是接受还是活动的教学方式,都存在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的区别。(√)

19、项目学习是一种有意义活动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但是系统性不如书本学习强,是它的缺陷所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项目学习和书本学习的恰当结合。(√)

20、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由教师选题。( )

21、活动学习大大超过了言语学习的范围,它有别于接受式的主要特征是:(1)强调实践、操作及探索行为;(2)注重对策略性知识的默会;(3)重视人际交往,突出情感体验;(4)教师给以学生大量的辅垫。( )

22、心理学家鲍尔和希尔加德认为,学习的实质不是外在行为的变化,而是内在能力或倾向的变化。(√)

23、现代学者用“知识的冰山模型”说明,只有借助于默会知识的力量,人类所有的明确知识才有可能,人类的知识创新才有可能。默会知识是明确知识的“向导”和“主人”。(√)

24、知识是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贮存于个体内,即个体的知识,贮存于个体外,即为人类的知识。(√)P120

25、当代最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是主体与环境或思维与客体相互交换而导致的知觉建构,知识不是客体的副本,也不是由主体决定的先验意识。”(√)

26、反映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理性知识。( )

27、认知心理学家将知识分为两类,程序性知识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回答如何做的知识。( )

28、命题是陈述性知识的最小单位,一个命题相当于我们头脑中的一个观念。(√)

29、以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的是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系统表征的是陈述性知识。( )

30、一般认为,言语信息以表象的形式来表征。( )

31、线性序列是对一系列元素所作的线性次序的编码,如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等,彼此在脑中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32、程序性知识与陈述知识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表征的方式不同。(√)

33、陈述性知识都可以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

34、知识表征是指知识在头脑中的表象。( )

35、知识表征是指信息在人脑中记载和呈现的方式。(√)

36、在认知心理学家看来,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不同之处在于陈述性知识在人脑中以“产生式”这种动态的表征形式来表示。( )

37、在认知心理学家看来,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在人脑中以产生式这种动态的表征形式来表示。产生式是一种“条件一行动”的规则。(√)

38、根据自动化的程度,程序性知识可以划分为自动化和非自动化。( )P124

39、自动化的程序性知识运转速度极快,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并能用语言来表述。( )

40、一般而言,人可以在同一时刻使用多项可控的程序性知识。( )

41、图式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结构,它涉及人对同一类事物中各成员的一些典型特征及关系的认识。(√)P125

42、使用图式可以简化人对事或物的鉴别,从而一方面减轻了工作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又便于人对环境中自然发生的变异作出解释。(√)

43、能言传的是明确知识,不能言传的是默会知识,在教育实践中,明确知识要远多于默会知识。( )

44、由于默会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一个人的默会知识是不可以传递给另外一个人的。( )

45、默会知识是明确知识的基座,没有默会知识的存在,也就没有明确知识。(√)

46、教育完全是一种认知的或智力的经验,而情感在课堂里并不重要。( )

47、有研究表明,执拗和认知能力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成正比例关系。( )

48、情感上易冲动的孩子,往往选择即时满足,善于控制冲动的孩子往往选择推迟满足。(√)

49、选择即时满足的孩子比选择推迟满足的孩子具有更高的认知水平。( )

50、一般说来,儿童的心理成熟,先于生理成熟。儿童从出生到青年初期,生理上的发展具有迅速增长的特征。( )

51、智力的发展和生理上的发展一样,一般在18岁左右结束。( )

52、执拗是情感未成熟的标志之一,有研究表明,执拗和认知能力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成反比的。(√)P131

53、情感上易于冲动的孩子,往往选择推迟满足;而善于控制冲动的孩子,往往选择即时满足。( )

54、循序渐进型学习者倾向于用有层次的步骤和严格的逻辑来理解课程材料;总体统揽型学习者倾向于以跳跃式,几乎不关注概念间的联系。(√)

55、推理能力的准备状况也对儿童的学习发生影响,推理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儿童是否作好心理准备,直接影响到学习是否能顺利进行。(√)

56、儿童兴趣的发展是渐进的,由对简单事件的兴趣发展到对复杂事件的兴趣;由喜欢实际活动,发展到喜欢更为象征性的活动;由自我中心的兴趣,发展到社会性的兴趣。(√)P131

57、学习风格是指个体在知觉、思维、推理、理解、解决问题和记忆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的、稳定的风格。( )

58、感觉型学习者不喜欢学习那些与真实世界表面上毫无干系的课程,而直觉型学习者不喜欢学习那些需要记忆的零碎课程内容。(√)

59、在教学中直觉型学习者很可能比感觉型学习者更怨恨那些对材料表述不十分清楚的测验,直觉型学习者对细节把握较有耐心,擅长记住事实性的内容,喜欢从事一些动手操作的实验性工作。( )

60、感觉型的学习者倾向于喜欢学习事实性的内容,而直觉型的学习者则常常更喜欢发现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及其相互关系。(√)

61、“让我来尝试一下,看看它是如何工作的”是深思熟虑中学习者的常用语,“让我首先好好考虑一下”是积极主动型学习者的常用语。( )

62、直觉型的学习者倾向于喜欢学习事实性的内容,而感觉型的学习者则常常更喜欢发现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及其相互关系。( )

63、冲动性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低于反省性的儿童。( )

64、冲动性认知方式的儿童在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的能力往往低于反省性认知方式的儿童。( )P135

65、分析性思维是一种以演绎推理过程为特征的思维形式,而直觉思维是一种对问题进行内隐式的感知为特征的思维形式。(√)P136

66、要进行详细分析才能学好的学科,冲动性风格的学生更利于学习;但对于不太需要注意细节或应急的任务,反省性风格的学生往往更利于完成。( )

67、在认知方式上,“辐合思维”又称“发散思维”。( )

68、分析性思维是一种以演绎推理过程为特征的思维形式,它有严密的逻辑,能用言语加以描述,而直觉性思维是一种对问题进行内隐式的感知为特征的思维形式,是非逻辑性的,跳跃式的,没有具体的步骤。(√)69、有场独立性的人更多地注意人的面部,注意社会环境,具较好的社会定向,在形成自己的态度和自己观点时更多地受社会影响。而有场依存性的人,则倾向于更主动,更自尊等。( )

70、人们在认知方式上的差异与智力上的差异相似,不同个体有着明显不同。( )

71、分析性思维是一种对问题进行内隐式的感知为特征的思维形式。( )

72、课堂教学中的竞争无对错之分,教师要根据教学情景来决定是否采用竞争策略,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73、学生的竞争可以分为学生个体之间的竞争、学生个体和学生群体之间的竞争。( )

74、学徒制是一种“做中学”的最早形式。(√)

75、认知学徒制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认知观。它关注学习的社会方面,注重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知识和学习的研究,并将不同的社会实践视为知识的来源。(√)

76、学徒制最初是适合手工发展阶段的职业教育兴起的一种教育形式,所以,学徒制教学是不能适应现代学校教育的教学形式。( )

二、单选题

1、在认知心理学家看来,学习过程中,除了S和R之外,还有一个中间变量0,即形成S-O-R的关系,其中O是指( C )。

(A)教师(B)观察(C)学习者(D)组织

2、认知心理学家主张用什么定义学习( B )。

(A)知识的习得(B)能力或倾向的改变(C)经验的积累(D)信息的加工

3、哪位心理学家的信息加工模型是最有代表性的学习与记忆信息加工模型( D )。

(A)鲍尔(B)希尔加德(C)华生(D)加涅

4、按学习的载体分,学习可以分为( C )。

(A)试误式学习与顿悟式学习(B)个别学习与小组学习

(C)书本学习与项目学习(D)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

5、下列各条中,不属于有意义活动学习特征的是( B )。

(A)注重对策略性知识的默会理解(B)注重对案例知识的理解

(C)强调实践操作及探索行为(D)重视人际交往,突出情感体验

6、项目学习属于( B )。

(A)机械学习(B)有意义学习(C)发现学习(D)接受学习

7、( D )不是项目学习的主要特征。

(A)中心性:项目是课程的中心,而不是课程的外围

(B)驱动问题:项目的焦点是基于一门或多门学科中心概念的本质问题

(C)建构性的调查:项目活动必须使学生参与知识的构建

(D)接受性:以教师提供指导为主

8、一个大的知识单元中既有陈述性知识,也有程序性知识,二者相互交织在一起。许多心理学家用( C )一词来描述这种大块知识的表征和贮存。

(A)知识团(B)统觉(C)图式(D)统合

9、根据皮亚杰的思想和当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贮存于个体外的知识是( C )。

(A)个体的知识(B)群体的知识(C)社会的知识(D)间接知识

10、知识的性质一方面可以作为一种标准区别“知识”与“非知识”或“准知识”,另一方面知识的性质也可以作为比较各种知识价值大小的标准,知识的性质的两个标准影响( B )。P121

(A)教育的目的(B)课程内容的选择(C)教学过程(D)教学对象

11、在认知心理学家看来,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在人脑中以( A )表征形式来表示。

(A)产生式(B)命题(C)表象(D)线性序列

12、20世纪50年代,英国哲学家( C )在其论著中提出“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所能言传的”,将知识分为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

(A)亚当斯(B)尼采(C)波兰尼(D)费希特

13、“学者怎么搞科学研究”属于( B )。

(A)明确知识(B)默会知识(C)直接知识(D)间接知识

14、明确知识向默会知识转化的途径是( B )。

(A)言传(B)内化(C)外显(D)意会

15、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知识进行分类,其中一种分类就是将知识分为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下列关于这两者说法错误的是( D )。

(A)英国哲学家波兰尼将知识分为两类,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

(B)默会知识是不能言传,不能系统表述的知识

(C)没有默会知识就没有明确知识

(D)在量上,明确知识要比默会知识多

16、从明确知识向默会知识转化必须通过( B )。

(A)言传(讲授的方式为主)(B)内化(融会贯通的方式为主)

(C)外显(逐步清晰化的方法为主)(D)意会(做中学的方式为主)。

17、儿童语言的学习和( D )的发展,是智力准备状况的主要标志。

(A)思维能力(B)联想能力(C)记忆能力(D)推理能力

18、个体在知觉、思维、推理、理解、解决问题和记忆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的、稳定的风格是( B )。

(A)学习风格(B)认知风格(C)智慧特征(D)认知模型

19、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学习风格的是( D )。

(A)积极主动与深思熟虑型(B)视觉型与语言表达型(C)循序渐进型与总体统揽型(D)以上都是20、倾向于通过遵循逻辑推理的步骤来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逻辑程序理解课程材料的学习者是( D )。(A)语言表达型(B)深思熟虑型(C)感觉型(D)循序渐进型

21、倾向于通过从事一些与积极主动有关的活动,如讨论、解释等来更好保持和理解信息的学习属于哪种学习类型( A )。

(A)积极主动型(B)深思熟虑型(C)感觉型(D)循序渐进型

22、相对而言,更擅长于抽象与数学推理的学习者是属于( D )。

(A)积极主动型(B)深思熟虑型(C)感觉型(D)直觉型

23、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对学习方法有一定的定向或偏好,倾向于喜欢学习事实性内容的学习者是属于( B )学习风格。

(A)直觉型(B)感觉型(C)语言表达型(D)总体统揽型

24、( C )学习者则常常更喜欢发现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及其相互关系。P133

(A)视觉型(B)语言表达型(C)直觉型(D)感觉型

25、( A )学习者善于记住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如图片、图表、流程图、电影、表演等。

(A)视觉型(B)语言表达型(C)直觉型(D)感觉型

26、具有较好的社会定向,在形成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时更多地受社会影响,这类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 C )类型。

(A)冲动型(B)场独立型(C)场依存型(D)分析型

27、在处境不明、难以作出抉择时,倾向于仔细考虑观察到的现象和面临的问题、与经验相联系、使思维更广阔和系统、行动前致力于把问题考虑清楚的认知风格是( A )。

(A)反省性认知(B)场独立性认知(C)分析性思维(D)直觉性思维

28、在认知时会更多地注意社会环境,并更多地受社会影响的认知方式是属于( B )。

(A)场独立性(B)场依存性(C)冲动性(D)发散性

29、( A )被认为与创造力关系最密切。

(A)发散思维(B)辐合思维(C)求同思维(D)分析性思维

30、学徒制度的优点有( D )。

(A)偏重实际操作技术,忽视基础理论知识

(B)这种培训只限于小范围地教,小范围地学,效率低,不利于大批量培养人才

(C)由于受到师傅个人文化水平的限制,不容易适应新技术变化

(D)在生产实践中有许多默会知识,它们很难转化为明确知识

31、学徒制是适合于手工操作的技术教育形式,它的出现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贡献。但这一些教育形式也存在不足,以下列举了它的一些缺陷,但不包括( D )。

(A)偏重实际操作,忽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

(B)限于小范围的教学,效率低,不利于大批量培养人才

(C)通过师傅传徒弟的形式,师傅个人文化水平的限制将不容易适应新技术变化

(D)口传身授的形式不易于传递默会知识

三、多选题

1、早期的行为论与认知论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活动的要素包括(BCD)。

(A)教育者(B)学习者(C)刺激情境(D)反应

2、“学习”的要点主要有(ABC)。

(A)主体身上必须产生某种变化(B)这种变化能相对持久保持

(C)主体的变化是由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即后天习得的,排除由成熟或先天反应倾向所导致的变化

(D)主体的变化包含由成熟或先天反应倾向所导致的变化

3、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ABD)。

(A)华生(B)桑代克(C)奥苏伯尔(D)斯金纳(E)皮亚杰

4、活动学习有别于接受学习的主要特征是(ABC)。

(A)强调实践、操作以及探索行为(B)注重对策略性知识的默会理解

(C)注重人际交往,突出情感体验(D)学习活动主要在教室以外进行

5、在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型中,把学习看成是以下系统的协同作用过程(ACD)。

(A)加工系统(B)调节系统(C)执行控制系统(D)预期系统(E)反馈系统

6、(ABCD)是项目学习的主要特征。

(A)中心性:项目是课程的中心,而不是课程的外围

(B)驱动问题:项目的焦点是基于一门或多门学科中心概念的本质问题

(C)建构性的调查:项目活动必须使学生参与知识的构建

(D)自主性:项目必须显著地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

7、知识的掌握过程按顺序一般分为(ABC)阶段。

(A)知识的理解(亦称知识的领会)(B)知识的巩固与记忆

(C)知识的运用(D)知识的综合

8、以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的知识是(ACD)。

(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显性知识(D)明确知识(E)默会知识

9、陈述性知识的基本单位包括(ABD)。

(A)命题(B)线性序列(C)概念(D)表象(E)原理

10、下列属于陈述性知识的是( ABE )。

(A)理解学习的相关概念(B)掌握中国各行政区的名称及省会城市的名称

(C)连接一个串联电路(D)打乒乓(E)知道课程的分类

11、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在人脑中以产生式(if-then)的动态表征形式来表示的知识。下列属于程序性知识的是(AC)。

(A)撰写工作计划的方法(B)掌握中国各行政区的名称及省会城市的名称

(C)连接一个串联电路(D)了解地震的成因

12、根据符号表达的意义的复杂程度,奥苏伯尔把知识学习分为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ABC)。

(A)命题学习(B)知识的运用(C)解决问题与创造(D)符号学习

13、知识的性质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活动,它(ABCD)。

(A)制约和影响教育目的(B)影响课程内容的选择(C)影响教学评价的模式(D)影响师生交往14、默会知识远远多于明确知识,且有不同于明确知识的显著特征是(ABD)。

(A)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B)不能以正规形式加以传递

(C)不能转化为明确知识(D)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E)主要是事实和原理的知识

15、(ABCD)是常见的学习风格。

(A)积极主动型与深思熟虑型(B)感觉型与直觉型

(C)视觉型与语言表达型(D)循序渐进型与总体统揽型

16、传统智力测验被认为主要测量(BCD),因为它们提出的问题都有明确限定的答案。

(A)发散思维(B)辐合思维(C)集中思维(D)求同思维

17、一般认为学生的交往存在哪几种基本形式(BCD)。

(A)群体(B)个体(C)合作(D)竞争

18、课堂教学中的合作需要具有以下基础(ABCD)。

(A)有一个共同目标(B)有较接近的思想认识(C)有一定条件(D)有较好的配合行动

19、在引导与帮助学生进行合作方面,教师有必要特别注意的是(ABCE)。

(A)激发学生的合作动机(B)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技巧(C)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

(D)每个儿童都是竞争的优胜者(E)保证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集体学习

20、增强小组学习实效性应注意的问题有(ABCE)。P138

(A)问题具有挑战性,以高质量的学生自主学习作为基础

(B)合理分配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小组研讨具有民主性、超越性

(C)引进竞争机制及激励性评价

(D)扩大小组学习范围,不局限于校园

(E)培养个体交往意识和交往技能

21、认知学徒制是(ACD)。

(A)为克服学徒制的弊端而提出的,是学徒制的现代发展

(B)是与学徒制没有关系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想

(C)认知学徒制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认知观

(D)认知学徒制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

《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5—9章)

第五章课堂教学

一、判断题

1、教学是教师以接受和掌握知识为基础,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教育活动。( )P146

2、广义的教学就是指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各级各类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活动。( )

3、教学既是艺术,又是科学,它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是和谐统一的。(√)P146

4、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教学的“两翼”,只有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成功地迈向理想的彼岸。(√)

5、教学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三个基本要素。( )P147

6、相对静止的要素是教学媒体和心理环境,是物的要素,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载体,它们使教学系统中人和物的要素得以有机运作的文化与情感支撑。( )P147

7、在构成教学活动的各要素中,起制约作用的是学生和教学的心理环境。( )

8、心理环境是控制和制约教学系统运行的关键因素。( )P147

9、在教学系统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宰者,其活动主要包括:计划、组织、辅导和评价。( )

10、教师的一般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学科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与学生学科素养成正相关。( )P149

11、在教学过程中,是“教教科书”还是“用教科书教”不仅反映了教科书在教学中的作用,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观念。(√)

12、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取决于其智力水平的高低。( )P149

13、教材就是指教科书。( )P150

14、“用教科书教”重视的是知识获得的过程,重视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去获得结论。(√)P151

15、广义的教学环境是指班级内影响教学的全部条件,包括班级规模、座位模式、班级气氛、师生关系等。( )P151

16、课堂气氛是指学生在课堂上所知觉到的班级团体中影响其学习的心理氛围。(√)

17、马蹄式的坐位编排方式,全体学生面向教师,教师最易于控制全班。( )

18、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动过程,师生双方都是活动的主体。(√)P158

19、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作用构成的,教师是发展性主体,学生是主导性主体。( )P158

20、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因素有着选择、改造、控制的功能。(√)P158

21、学生的主动性是构成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因素,既是教师活动的任务和内容,也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标志。(√)P158

22、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要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P158

23、肯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否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 )P158

24、学校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主导作用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P158

25、教学模式是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程序及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

26、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P166

27、教学策略是指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措施的综合。(√)P167

28、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包含下列七个要素:教学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实现条件、师生角色、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29、概念获得模式是由美国教育家塔巴提出的。( )P169

30、塔巴为帮助学生学会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而创立的概念形成模式是一种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其教学基本程序是形成概念——诠释资料——应用原理——反思概念形成。(√)

31、探究训练模式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起组织作用的概念与学习材料之间的整合关系和适当程度。( )P173

32、探究训练模式的基本程序是面对问题—搜集资料、确认-搜集资料、实验-组织并提出解释-反思探究过程。(√)

33、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主要反映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P178

34、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着眼于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 )P178

35、角色扮演模式是属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 )

36、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的概念获得模式是建立在布鲁纳发现教学法基础上的。(√)

37、行为控制教学模式依据的主要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

38、凯程序与衍枝式程序不同的是,学生通过支序列的学习不再回到原点,而是前进到主序列的下一个问题。(√)

39、衍枝式程序同样把学习材料分成小的逻辑单元,但每一步比直线式程序的步子要大。(√)

40、教师变换各种角度对知识和技能进行讲授,设计各种例题和变式,这样的教学是探究性理解水平的教学。( )

二、单选题

1、( B )是教育活动最重要的环节,与学生的学习关系最为密切。

(A)学习(B)教学(C)活动(D)教师

2、在构成教学系统的各要素中起制约和控制作用的是( D )。P147

(A)教师(B)教学大纲(C)学生和教学环境(D)学生和教师

3、智力水平对学习数量和质量都有影响,它与学业成绩呈( A )的相关。

(A)中等(B)低等(C)高等(D)没有

第二章习题(市场营销管理哲学)

第二章市场营销管理哲学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1 营销管理的实质是() A.需求管理; B.生产管理; C.销售管理; D.时间管理 2 对产品毫无兴趣或漠不关心的的需求状况是() A无需求.;B.负需求;C.潜伏需求;D.有害需求 3. 对过量需求,营销管理的任务是() A.设法保持现有的需求水平; B.提高价格,减少服务和促销; C.劝说消费者放弃需求; D.提高产品质量 4. 对哪类需求,营销管理的任务是实行反营销?() A.充分需求; B.有害需求; C.过量需求; D.负需求 5.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形成于() A.20世纪初;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6. 构成顾客购买总成本大小的主要和基本因素是() A.货币成本; B.时间成本; C.精力成本; D.体力成本 7. 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强调的是() A.企业利益; B.消费者利益; C.社会利益;D兼顾企业、消费者与社会三方面的利益 8. “我卖什么,顾客就买什么” ,这句口号反映的营销观念是()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市场营销观念 9.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皮尔斯堡面粉公司的口号是“本公司旨在制造面粉”,这句口号反映的营销观念是()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市场营销观念 10. 企业把营销活动的重点放在提高产品质量上,这种营销观念属于()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市场营销观念 11. 强调将消费者需求与企业优势相结合的营销观念是() A.产品观念; B.市场营销观念; C.生态营销观念; D.社会市场营销观念 12. “顾客就是上帝”,这句口号反映的营销观念是()

马原,第五章 习题及答案 (1)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期是( ) A.18世纪末期 B .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资本集中的最直接后果是() 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B.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 C.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D.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 3.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 A.加剧矛盾 B.形成积累 C.导致竞争 D.产生垄断 4.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联合制 B.参与制 C.股份制 D.价格制 5.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金融资本 B.工业资本 C.商业资本 D.借贷资本 6.金融寡头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现的 A.合作参与制 B.个人联合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 7.垄断利润是() A.超额利润 B.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平均利润 D.企业利润加利息

8.垄断价格是() A.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 B.生产成本加超额利润 C.生产成本加垄断利润 D.生产成本加利润 9.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 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 C.自由价格 D.市场价格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是( ) A.国有垄断资本 B.私人垄断资本 C.国私共有垄断资本 D.股份资本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 A.国有企业的存在 B.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 C.私人垄断资本的主导地位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宏观调节,代表着() A.极少数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B.企业的经济利益 C.中小资本家的利益 D.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 ) A.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物 C.资产阶级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产物 D.资产阶级国家管理经济的产物 18.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 A.跨国公司 B.国际卡特尔 C.国际辛迪加 D.国际托拉斯 19.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 A.有利于所有国家 B.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2016马原思考题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如何理解物质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评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答: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就是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中国梦的实现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持正确的方向、道路和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只有我们人人从自己做起,又能紧密团结,万众一心,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中国梦才能实现。、 3、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答:(1)发展是事物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发展观是人们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特别是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4、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答:(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道理,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性,又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体现出中国特色这一个性。在所有制方面,我们坚持以

马原 复习题答案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D) A.物质观 B.联系观 C.发展观 D.实践观 2.列宁同志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B)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3.实践活动的目的是(B) A.改造主观世界 B.改造客观世界 C.改造内心世界 D.改造精神世界 4.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指出了(C)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5.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认识是否同(D) A.已有的理论相符合 B.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 C.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D.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 6.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C) A.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7.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C)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8.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的基础是(A) A.实践 B.理论 C.本质 D.人9.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指(B) A.从实践到认识 B.从认识到实践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D.从物质到精神 10.直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是(D)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真理的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C.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11.宋代诗人陆游在诗《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C)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五章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试题清单(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导致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逐(√) B.资本家的联合 ( ) C.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 ( ) D.资本家对生产技术的改进 ( ) 2.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A.实现了自我否定 ( ) B.发生了根本变化 ( ) C.仍无任何变化 ( ) D.有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 3.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 A.社会化大生产超出国界 ( ) B.商品输出替代资本输出 ( ) C.垄断(√) D.资本输出替代商品输出 ( ) 4.金融资本是:() A.工业资本和农业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 ( ) B.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 ( ) C.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 ( ) D.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在垄断的基础上溶合的而成的资本(√) 5.垄断利润是通过:() A.操纵市场获得的(√) B.改进技术获得的 ( ) C.扩大投资获得的 ( ) D.增加贷款获得的 ( )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能够:() A.消灭私人垄断资本 ( ) B.实行计划经济,消灭危机 ( ) C.消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 ) D.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某些调整(√)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 A.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 ) B.生产高度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C.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全部国有化的结果 ( ) D.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 ) 8.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A.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 ) B.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 ( ) C.从根本上适应了生产的社会化 ( ) D.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 9.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根本目的是 A 获得高额利润(√) B 帮助落后国家() C 替代商品输出() D 达到政治目的() 10.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是 A 利益共同体() B 有共同利益,也有矛盾斗争(√) C 有共同的政治利益,同时也有经济矛盾() D 有共同的经济利益,同时也有政治矛盾() 1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 A 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 B 联合国机构() C 多边贸易机构() D 商业流通联合体() 12.当前世界贫富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是 A 地区局部战争() B 自然资源不均衡() C 国际经济旧秩序(√) D 国际经济新秩序() 13.垄断形成后,价值规律改变了 A 内容() B 作用() C 后果() D 表现形式(√) 二.多选题 1.垄断没有消除竞争是因为:() A.竞争是一切社会生产所共有的 ( ) B.竞争是商品经济一般规律,垄断并没有消灭商品经济(√)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三章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试题清单(含答案)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A.吃喝穿住 ( ) B.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 ) C.物质生产活动(√) D.社会关系的形成 ( ) 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 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 )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 )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 )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3.“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这说明:() A.人的生理需求是社会历史的基础 ( ) B.人的本质决定于人的自然属性 ( ) C.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的物质欲望 ( ) D.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行,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宗教等活动(√) 4.制约人们行为及其动机的根本条件是:() A.生产方式(√) B.传统意识 ( ) C.政治制度 ( ) D.阶级关系 ( ) 5.下列哪一原理可以解释“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这一社会现象:()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 ) B.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C.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 ) D.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 ) 6.社会意识主要是对:() 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B.阶级斗争的反映 ( ) 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 ) D.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 ( )

第二章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彻习题答案

1 第二章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彻 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D 6.A 7.B 8.A 9.D 10.C 11.D 12.B 13.A 14.B 15.D 16.C 17.A 18.C 19.B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正确的答案不少于两个,请准确选出全部 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 1.CE 2.ACE 3.ABCE 4.BCDE 5.ABCE 6.BDE 7.ACDE 8.ABCDE 9.BCE 10.ABCDE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个体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 误的打“×”。)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10.× 11.×12.√13.√14.√15.× 16.√17.√ 四、填空题(请在各小题的画线处填入适当的词句。) 【参考答案】 1.预期的需求水平 2.负需求 3.低营销 4.顾客关系管理 5.市场营销观念 6.营销近视症 7.社会利益8.企业为中心9.关键技术或原料配方 10.产品观念11.绩效12.消费者主权论 13.组织知识14.市场调研15.领先 16.顾客满意17.全面质量管理18.企业价值链2 19.战略环节 五、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 1. 市场营销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目标,创造、建立并保持与目标之间的 互利交换关系的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过程。 2. 市场营销管理哲学是指企业从事营销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它是一种观 念、一种态度,或是一种企业思维方式。 3.社会市场营销观念是一种以实现消费者满意、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长期福 利作为企业的根本目的和责任的企业经营管理哲学。它强调企业的市场营销决策应同时考虑到:消费者的眼前需求与愿望;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企业的营销效益。 4.将企业价值链向外延伸,就会形成由供应商、分销商和最终顾客组成的价

马原试题及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C)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来界定的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B)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B)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C)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有一首描述缺了钉马掌的钉子会导致战争失败、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D)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D)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结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1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C)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D)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马原,第五章 习题及答案 (1)备课讲稿

马原,第五章习题及答案(1)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期是( ) A.18世纪末期 B .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资本集中的最直接后果是() 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B.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 C.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D.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 3.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 A.加剧矛盾 B.形成积累 C.导致竞争 D.产生垄断 4.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联合制 B.参与制 C.股份制 D.价格制 5.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金融资本 B.工业资本 C.商业资本 D.借贷资本 6.金融寡头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现的 A.合作参与制 B.个人联合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 7.垄断利润是() A.超额利润 B.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平均利润 D.企业利润加利息

8.垄断价格是() A.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 B.生产成本加超额利润 C.生产成本加垄断利润 D.生产成本加利润 9.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 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 C.自由价格 D.市场价格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是( ) A.国有垄断资本 B.私人垄断资本 C.国私共有垄断资本 D.股份资本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 A.国有企业的存在 B.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 C.私人垄断资本的主导地位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宏观调节,代表着() A.极少数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B.企业的经济利益 C.中小资本家的利益 D.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 ) A.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物 C.资产阶级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产物 D.资产阶级国家管理经济的产物 18.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 A.跨国公司 B.国际卡特尔 C.国际辛迪加 D.国际托拉斯 19.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 A.有利于所有国家 B.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市场营销学第二章题目

第二章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被大量用于推销那些冷门产品的是()观念。 A、产品 B、生产 C、推销 D、营销 2、下列的( )观念要求企业在制订营销战略和策略时,要权衡企业利益、消费者需要和 社会利益。 A、产品 B、社会营销 C、推销 D、市场营销 3、现代企业的营销观念应该是以()为中心。 A、消费者需求 B、推销产品 C、企业需要 D、生产成品 4、顾客让渡价值越大,顾客感到购买产品或服务所获利益()。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5、绿色营销观念根源于()。 A、市场规模全球化 B、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C、消费者需求多样化 D、人与自然的冲突 6、“我生产什么,就卖什么”属于()。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市场营销观念 7、“我卖什么,顾客就买什么”属于()。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市场营销观念 8、“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典型的()。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市场营销观念 9、关系营销的核心是()。 A 、做好顾客服务工作 B、建立和发展与公众的良好关系 C、做好产品的宣传工作 D、建立一支良好的营销人员队伍 10、形象营销起源于CI,最早产生于()。 A 、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日本 11、生产观念是()条件下的产物。 A、卖方市场 B、买方市场 C、计划经济 D、市场经济 12、推销观念是()条件下的产物。 A、卖方市场 B、买方市场 C、计划经济 D、市场经济

13、“满足消费者需求”是()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营销观念 14、“大市场营销”观念就是()的体现。 A、市场观念 B、权变观念 C、竞争观念 D、战略观念 15、企业营销活动都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归宿,这种观念的核心原则是()才基本定型的。 A、20世纪50年代中期 B、20世纪50年代初期 C、20世纪50年代末 D、20世纪60年代中期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营销观念强调()利益的协调一致。 A、社会 B、银行 C、公众 D、消费者 E、企业 2、大市场营销观念强调的6PS组合包括() A、4Ps B、Power C、Public Relations D、Package E、Probing 3、企业开展“绿色营销”必须在()环节贯彻“绿色原则”。 A、产品 B、价格 C、分销 D、促销 E、营销 4、关于市场营销观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表现是“我生产什么,就卖什么” B、企业应不断致力于产品的改进,设法使包装、价格更具吸引力,改善分销渠道。 C、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和推销什么 D、生产和经营顾客需要的产品,在此基础上实现利润 E、“酒香不怕巷子深” 5、下列()内容是构成“顾客价值”。 A、产品价值 B、服务价值 C、消费价值 D、人员价值 E、形象价值 6、为了提高顾客满意度,培育更多忠实顾客,企业可以采用()。 A、顾客满意调查 B、建立顾客建议系统 C、“幽灵”购物法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一章试题及答案(2018年5月)

第一章试题清单(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哲学是:() A.一切科学之科学( ) B.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 ) 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D.特定时代人们的世界观( ) 2.从哲学上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 A.矛盾现象与和谐现象( ) B.运动现象与静止现象( ) C.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 D.进步现象与倒退现象( ) 3.哲学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 )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 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 ) 4.从哲学上看,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 A.建设活动和破坏活动( ) B.自由活动和不自由活动( ) C.生存活动和发展活动( )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存在性( ) B.结构性( ) C.运动( ) D.客观实在性(√) 6.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 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 7.哲学物质概念与关于具体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物质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A.本源和派生的关系( )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 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继承和汲取了:() A.以往唯物主义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B.以往唯心主义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 C.以往辩证法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 D.以往可知论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 9.我们认识和把握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前提是:() A.对哲学的正确理解( ) B.对物质的正确理解(√) C.对意识的正确理解( ) D.对宇宙的正确理解( ) 10.“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应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这一论断是:() A.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意识的“物活论”观点( ) B.辩证唯物主义解释意识起源的正确观点(√)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观点( ) D.把意识与物质等同的庸俗唯物论的观点( ) 11.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A.人脑的进化( ) B.动物心理的形成( ) C.语言的产生( ) D.劳动(√) 1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 A.思维和存在的统一( ) B.各种实物的总和( ) C.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 D.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13.实践是( )既区分又统一的基础 A.运动和静止( ) B.时间和空间( ) C.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 14.《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时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记载中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 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 )

最新马原第五章试题与答案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D)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2.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C) A.国际卡特尔 B.混合联合企业级 C.跨国公司 D.国际康采恩 3.金融资本是由(C)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4.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D) A.工业资本 B.农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金融资本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 A.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 B.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 C.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 D.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形式是(B) A.国家市场垄断经济 B.国家调节经济 C.公私合营经济 D.国家自然垄断经济 7.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B) A.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 C.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D.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8.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实基础是(C) A.新科技革命 B.生产国际化 C.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 D.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 9.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选项是(D)

A.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 B.区域经济集团日益发展 C.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10.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D) A.寄生的资本主义 B.腐朽的资本主义 C.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 D.过渡的资本主义 11.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B) A.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生产社会化 D.经营管理社会化 二、多项选择题 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ABC) A.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具体原因是(ABCD) A.市场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利用国家力量来扩大

市场营销学复习题第二章战略规划和市场营销管理过程

市场营销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战略规划和市场营销管理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的战略业务单位( D ) A、就是指企业的某个部门 B、就是指企业的某一种产品 C、就是指企业的某类产品 D、A、B都可以 2、波士顿咨询集团对企业战略业务单位分析时使用的工具是( A ) A、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矩阵 B、市场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矩阵 C、相对市场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矩阵 D、多因素投资组合矩阵 3、在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矩阵中,低市场增长率和低相对市场占有率的战略业务单位称为( D ) A、明星类 B、现金牛类 C、问号类 D、狗类 4、在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矩阵中,低市场增长率和高相对市场占有率的战略业务单位称为( B ) A、明星类 B、现金牛类 C、问号类 D、狗类 5、在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矩阵中,高市场增长率和低相对市场占有率的战略业务单位称为( C ) A、明星类 B、现金牛类 C、问号类 D、狗类 6、在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矩阵中,高市场增长率和高相对市场占有率的战略业务单位称为( A ) A、明星类 B、现金牛类 C、问号类 D、狗类 7、现金牛类战略业务单位适用的战略是( B ) A、发展增大 B、保持 C、收割 D、放弃 8、需要采取措施增加投资和发展增大的战略业务单位应处于( C ) A、黄色地带 B、红色地带 C、绿色地带 D、A、B、C都可以 9、在现有市场上扩大产品的销售,这种战略称为(C )

A、产品开发 B、市场开发 C、市场渗透 D、多角化经营 10、在新市场上扩大现有产品的销售,这种战略称为(B ) A、产品开发 B、市场开发 C、市场渗透 D、多角化经营 11、某一汽车制造厂过去向橡胶和轮胎公司采购轮胎,现决定自己生产轮胎,这种做法称为(A ) A、后向一体化 B、前向一体化 C、水平一体化 D、同心多角化 12、某企业在生产冰箱的同时,还生产空调,这种战略称为( B ) A、水平多角化 B、同心多角化 C、集团多角化 D、前向一体化 13、某牙膏公司原来一直生产牙膏,现决定生产牙刷,这种战略称为(A ) A、水平多角化 B、同心多角化 C、集团多角化 D、前向一体化 14、某制药企业在生产要的同时,增加了宾馆服务和房地产开发,该企业运用的战略是 ( C ) A、水平多角化 B、同心多角化 C、集团多角化 D、前向一体化 15、明星类战略业务单位当市场增长率下降到10%以下时,就转为(B ) A、明星类 B、现金牛类 C、问号类 D、狗类 16、对弱小的现金牛类战略业务单位适用的战略是( C ) A、发展增大 B、保持 C、收割 D、放弃 17、市场营销组合的4Ps是指( D ) A、价格、权力、地点、促销 B、价格、广告、地点、产品 C、价格、公关、地点、产品 D、价格、产品、地点、促销 二、多项选择题 1多角化增长的方式有(CDE ) A、前向一体化 B、后向一体化 C、同心多角化 D、水平多角化 E、集团多角化 2、一体化增长战略包括(ABE )

马原,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 1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 17.“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 C.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 D.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 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 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到具体 D.实践到认识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五章试题及答案(2018年5月)

第五章试题清单( 含答案) 一. 单选题 1. 导致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根本原因是:() A. 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逐( √) B. 资本家的联合( ) C. 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 ) D. 资本家对生产技术的改进( ) 2. 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A. 实现了自我否定( ) B. 发生了根本变化( ) C. 仍无任何变化( ) D. 有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 √) 3.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 A. 社会化大生产超出国界( ) B. 商品输出替代资本输出( ) C. 垄断( √) D. 资本输出替代商品输出( ) 4. 金融资本是:() A. 工业资本和农业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 ) B. 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 ) C. 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 ) D. 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在垄断的基础上溶合的而成的资本( √) 5. 垄断利润是通过:() A. 操纵市场获得的( √) B. 改进技术获得的( ) C. 扩大投资获得的( ) D. 增加贷款获得的( ) 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能够:() A. 消灭私人垄断资本( ) B. 实行计划经济,消灭危机( ) C. 消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 D. 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某些调整( √) 7.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 A. 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 B. 生产高度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

C. 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全部国有化的结果( ) D. 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 8.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A. 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 B. 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 ) C. 从根本上适应了生产的社会化( ) D. 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 √) 9.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根本目的是 A 获得高额利润(√) B 帮助落后国家() C 替代商品输出() D 达到政治目的() 10.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是 A 利益共同体() B 有共同利益,也有矛盾斗争(√) C 有共同的政治利益,同时也有经济矛盾() D 有共同的经济利益,同时也有政治矛盾() 1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 A 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 B 联合国机构() C 多边贸易机构() D 商业流通联合体() 12.当前世界贫富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是 A 地区局部战争() B 自然资源不均衡() C 国际经济旧秩序(√) D 国际经济新秩序() 13.垄断形成后,价值规律改变了 A 内容() B 作用() C 后果() D 表现形式(√) 二. 多选题 1. 垄断没有消除竞争是因为:() A. 竞争是一切社会生产所共有的( ) B. 竞争是商品经济一般规律,垄断并没有消灭商品经济( √)

马原,第三章习题及答案.docx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课后练习题) 4 .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 这句话揭示 了( ) 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 产关系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 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 猛发展,这说 明( ) A .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 .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 发展方向 C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10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 A .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关系的变革 C .社会形态的更替 D .科技的进 11 .社会革命根源于( ) A . 人口太多 B .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 . 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12 .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 A . 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 .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实现社会公平 13 . “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 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A . 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 .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 .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 .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14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 一、单项选择题 1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 .生产方式 B .地理条件 2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A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C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 .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生产资料所有制 C .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 ) C .社会意识 D .人口因素 ) B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D .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 B .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 .生产力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上层建筑 是指( .社会的经济制度 .社会生产关 系 8 .社会形态是(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 筑的统一体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9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 .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盾运动规 律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B .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D .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 B .科学技术 D. 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 D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市场营销学》第02章在线测试

市场营销学》第02章在线测试 A B C D 、某业务单位市场增长率为,该业务单位属于 A B C D 、某油漆公司不仅生产油漆,并拥有和控制家以上的油漆商店,这就叫 A B C D 、德国西门子公司的产品从本世纪初的光射线诊断机一种发展到现在的抗磁共振机组、心脏起博器等 A B C D 适应企业界解决问题的需要 A B C D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市场营销组合体现了系统管理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A、整体性 B、多变性 C、协调性

D、超前性 E、客观性 2、对问题类业务单位,适用的投资战略有()。 A、拓展策略 B、维持策略 C、收缩策略 D、放弃策略 E、渗透策略 3、企业一体化成长战略包括________。 A、后向一体化 B、向上一体化 C、水平一体化 D、向下一体化 E、前向一体化 4、以下哪种价格形式属于差别定价? A、公园门票对某些社会成员给予优惠 B、在节假日或换季时机举行的"大甩卖"、"酬宾大减价"等活动 C、对不同花色、不同款式的同种商品所定的不同价格 D、对大量购买的顾客所给予的优惠 E、剧院里不同位置的座位的票价不同 5、公司为销售代表划分销售区域时,选择采用同等销售潜量法还是同等工作量法需要考虑的元素有() A、销售区域的划分能否为每个销售代表提供相同的收入机会 B、不同区域中的顾客密度是否分属不同的省市 C、相邻地区之间的方言是否相似

D、相邻地区的交通便利程度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运动的环节越多,销售渠道越长 正确错误 2、职能型组织的主要优点是行政管理简单。 正确错误 3、生产观念重点考虑生产多少产品 正确错误 4、恩格尔系数表明食品开支占总消费数量的比重越大,生活水平越高。 正确错误 5、企业使命反映企业的目的、特征和性质 正确错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