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课 走进具象艺术 说课稿

第三课 走进具象艺术 说课稿

第三课 走进具象艺术 说课稿
第三课 走进具象艺术 说课稿

第三课走进具象艺术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三课《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阐述。

一、教材分析:通过对具象艺术的特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及社会功能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具象艺术的语言、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的能力。

教学目标:1、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2、怎样鉴赏具象艺术

3、主题性作品的塑造与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关系?

4、具象艺术的功能

教学重点:因为本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对具象艺术有进一步的了解,所以重点讲解具象艺术的特点及鉴赏方法,并让学生了解具象艺术的功能及意义。

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分辨具象艺术的能动性,即具象艺术以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处理——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塑造而区别于摄影。正因为这样,具象艺术不是被动的模拟现实,而是对现实的能动反映。

二、教学方法:新课标倡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提问教学法,采用分层次,分目标地选择学生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教师给予启发和引导,形成互动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学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分组讨论,运用所学鉴赏方法来赏析,判断,作出正确的评价。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首先展示几幅具象艺术作品让学生品评,然后再以古希腊画家宙克斯和帕尔哈西奥斯之间的比赛为例,说明具象艺术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人类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类型,并由此引出具象艺术的特点。

(二)、新授:

第一环节:以五代时期黄荃的一幅中国画《写生珍禽图》为例鉴赏,引出具象艺术的第一个特点:视觉的真实性或客观性。重点以宋代张择端的中国画《清明上河图》分析,作者根据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理解,从反映当时的社会动态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主题出发,选择那些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时代性特点的事物及情节加以表现。《清明上河图》在整个画面的构图方面显示了卓越的艺术才能。中国绘画传统的“散点透视”得到天才的运用,画面组织讲究内在联系,严密紧凑,如同一气呵成,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世界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此得出具象艺术是以客观世界为表现对象,并且把对象表现的就象我们所看到的一样真实。

第二个特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即具象是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的创造来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和观念的。那么请同学们鉴赏作品: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的作品《教皇英诺森十世》分析其典型形象的塑造。

第三个特点:情节性或叙事性,即具象艺术中往往蕴含着一个或多个故事情节,它可以用文字语言直接来讲述和描述。如作品:《货郎图》、《血衣》。

由于具象艺术的这些特点,因此除艺术所共同的审美功能外,它还具有记录的功能和社会干预的功能。同学们可以通过一部分作品来加深了解具象艺术的三个特点及其功能。

第二环节:“怎样鉴赏具象艺术”

在这一环节中运用第一课所学的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又特别兼及了对具象艺术的鉴赏特征,在这节中,从肖像性作品和主题性作品两大类分别说明对具象艺术的鉴赏方法。

在这一环节当中重点讲解典型形象与典型环境的关系,在主题性作品中中,主题的表达

只有通过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才能做到,或者说,它所塑造的形象和环境越鲜明、越典型,对主题的表达就越深刻,也就越能激发观众的共鸣和联想从而产生广泛的影响。具体以作品《血衣》、《田横五百士》、《拿破仑一世加冕》为例赏析、讨论加深理解典型形象与典型环境的关系

第三环节: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其意义与它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我们如何才能判定一件作品的意义呢?具象艺术的记录功能和社会干预功能这两个主要功能就为我们认识和分析它的形象和主题(内容)奠定了基础。具象艺术的意义首先表现在它的记录功能上,它是我们认识当时社会各方面的最重要的形象依据。使我们可以认识当时的社会和艺术的思想与观念。另一方面,具象艺术又以真实、生动而具有个性的艺术形象,直接作用于我们的视觉,并由这些形象构成的故事、情节或主题影响我们的价值判断,从而产生认识和教育意义。

四、课堂小结:把这一节课所学的知识点作一总结,重点强调在具象艺术作品中的典型形象与典型环境的塑造问题。

五、板书设计:通过多媒体直接展示,首先展示本课课题,然后分别展示具象艺术的特点,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并穿插部分美术品图片介绍。

第3课 走进具象艺术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美术教学设计4】: 第3课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 ——走进具象艺术 教学目标:让学生对具象艺术有更加深入、具体的认识,其中主要包括: 1.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2.具象艺术是如何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 3.具象艺术有哪些功能? 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教学,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具象艺术的语言、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的能力。 教学重点:对其三个主要特点及其功能的讲解,以及对美术鉴赏方法的具体运用,并进而认识具象艺术的意义。 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分辨具象艺术的能动性,即具象艺术以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处理——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塑造而区别于摄影。 一、新课导入: 委拉斯凯兹是17世纪西班牙最杰出的画家。他始终担任西班牙画师,为国王、王后、教皇、宫廷贵族等上层人物画了大量的肖像画。1650年他去意大利罗马访问期间,教皇慕名邀请他为教皇本人画一幅肖像画。但是画完之后,教皇本人并不满意这幅作品。为什么呢?难道是委拉斯凯兹徒有其名?画中的人物不像教皇本人?结果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这幅作品画得太像了,从而引起了教皇的不满。这是怎么回事呢?(展示《教皇英诺森十世像》)权势显赫的教皇正襟危坐在一把精致的椅子上,一双凶相毕露的眼睛直盯着观众,威严中包含着贪婪,凶狠中隐藏着狡诈。这个当时已76岁的老谋深算的教皇的面貌和性格特征,被真实地表现出来了,以至于教皇本人看了,也只能用半是不满半是赞叹的口吻说:“画得太逼真了!”甚至后来这幅肖像画挂在一间厅堂里时,从外面经过的几个主教,看到这一肖像还以为真的是教皇坐在里面呢!可见此画的高度写实和逼真。 先请同学们欣赏当代实力派的油画家王沂东和冷军的写实油画作品,看看这些作品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王沂东山东诸城人,中央美院教授,他的肖像画特点,纯古典写实风格,寻求民族特色、古朴凝重而又俏丽灵动的艺术魅力扣人心弦,具有乡土气息和精神内涵。冷军的作品特点极端写实,力求细节与整体的完美统一,千方百计的寻求新的技法,如木纹做旧,模拟物质表面质地生成过程,像这种如实的反映客观世界,真实的描绘世间物象的美术作品,我们称之为具象艺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二、讲授新课: 通过以上两位画家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具象艺术的特点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真实性(客观性)、典型性、情节性 ㈠、具象艺术的特点及其功能 1、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 展示《清明上河图》请同学们回忆以往那些学科中学习过北宋张择端作品清明上河图相关的内容?清明一词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回答)有说是清明时节、也有说是郊外的地名、考证说是《后汉书》中有”固幸得生于清明之时”句中的清明,称北宋首都的太平盛世。我们看一下视频中的讲述吧。 具体讲解清明上河图1、张择端(生卒年不详),是北宋末年画家,字正道,东武人(今山东

高中美术的说课稿(精选3篇)

高中美术的说课稿(精选3篇) 高中美术的说课稿1 教材分析 《传神写照――人物画》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的第十二课。教材前面两课是中国古代墓室壁画和宗教壁画,前两课的鉴赏学生从另一角度对中国人物画有了一定的感知,另外在初中美术教材中也曾经鉴赏过中国人物画。内容设置主要是赏析几件优秀的中国古代人物画,让学生在人物画的鉴赏过程中,了解作品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艺术特点,重点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创作理念,尤其是价值追求的核心理论──“传神写照”。 学生分析 高中的学生对中国人物画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如从画法样式上能分出工笔,写意,白描等,在题材分类中知道风俗,仕女等,但认识不够全面,在本课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有更全面的了解,但这并不是本课的重点。高中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有一定的文学历史知识积累。欣赏是欣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欣赏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的。同时,欣赏允许欣赏者对作品有某种主观态度,需要情感和借助想象。高中学生具有了这样的能力,但显得力不从心。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地去欣赏作品,读懂、理解特定历史时期作品的内涵。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个性化的情感活动。在学生掌握美术作品欣赏方法的同时,也使学

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鉴赏,要求“高于一般的欣赏水平,……是对美术作品的鉴别与欣赏”,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更多的展开自主学习、讨论。本课抛弃了以美术史为线索的教学思路,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取舍,在教学中选择与学生其它相关学科相联系的方式(历史、文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美术鉴赏活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中国人物画独特的艺术特点,了解中国人物画的创作理念。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掌握鉴赏中国人物画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人物画的创作理念,尤其是价值追求的核心理论——“传神写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教学方式 1、比较分析法:通过人物画《古帝王图卷》中人物的比较,学生能够形象地分析并得出结论:画家特别注意人物

第14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教案

第十四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 一、教材分析 本课开篇对中国现代美术予以界定,指1919年“五四运动”起始至今的美术,主要指20世纪的中国美术。其后,课文分别介绍中国现代绘画和中国现代雕塑两大美术门类的概况、代表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1.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第1自然段:介绍中国现代绘画概况。 第2-4自然段,介绍中国画在20世纪形成两种类型,分别介绍传统型中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及其代表画家与代表作品。 第5-6自然段,介绍油画的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7自然段,介绍“创作版画”的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8自然段,介绍“中西结合”的新品种新样式的绘画及其代表画家、作品。 第9自然段,简略介绍近年来绘画的新探索。 2.再塑民族精神的中国现代雕塑 第1自然段:指出中国现代雕塑成就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介绍20世纪50年代雕塑成就及代表作品。 第2-3自然段,介绍20世纪80年代至今雕塑快速发展,并列举一些有影响的作品。 二、学情分析 美术欣赏不是简单的看画,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每个欣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不同,高中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欣赏水平,但在能力上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艺术欣赏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的,需要丰富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而这些对于高一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认知和欣赏难度,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去欣赏作品,读懂、理解特定历史时期美术作品内涵,这样,才能渐渐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近代美术概况,知道中国近代绘画、雕塑的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2、通过作品的比较,了解中国现代美术所具有的时代特征,感受中国现代美术的时代精神。通过欣赏中国现代绘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教案获奖版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若干具象艺术作品掌握具象艺术的特点、作用。 2、掌握鉴赏具象艺术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具象艺术的分析能力,理解美术作 品中对典型形象的塑造。 2学情分析 由于地方教学条件的限制,对美术教育认识不足,美术教学受到忽视,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主动性不高,对本学科的学习目标模糊,偏离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的成长、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讲解具象艺术的特点以及社会功能,,使学生能在此基础上分析具象艺术作品,进而领会具象艺术的社会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鉴赏具象艺术作品,以及对具象艺术作品情节性、典型性的理解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一、导入新课: 出示具象画作并介绍:像这些艺术形象与自然对象基本相似或极为相似的艺术就是具象艺术。(引出课题)幻灯片出示课题——具象艺术 具象艺术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人类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类型,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具象艺术,一起去感受它的风采。教师幻灯片补充--走进。 我们应认识和了解具象艺术的特点、功能;学会鉴赏具象艺术和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这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活动2【讲授】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二、教授新课: (出示幻灯片)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当代实力派的油画家王沂东和冷军的写实油画作品,看看具象艺术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通过以上两位画家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具象艺术的特点有哪些呢? 1、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即具象艺术是以客观世界为表现对象,并且把对象表现得像我们看到的一样真实。 欣赏《清明上河图》生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繁盛景象。内容结构大体分为三段: 开首表现的是------郊野风光。 中段表现的是------繁忙的汴河码头 后段表现的是------市区街道,是纵横交错、店铺鳞次栉比、人流如潮、车水马龙的繁华场面。 虹桥上下发生着什么?(学生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然后教师小结)

第3课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第3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 艺术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从本课开始,具体了解三种主要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及其相关的问题。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具象艺术有更加深入、具体的认识,其中主要包括: 1.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2.具象艺术是如何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 3.具象艺术有哪些功能? 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教学,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具象艺术的语言、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的能力。 (二)内容结构 本课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中国古代画家黄筌,以及古希腊画家宙克斯和帕尔哈西奥斯之间的比赛为例,说明具象艺术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并由此引出具象艺术的特点。 第二部分“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着重通过几件作品具体解释具象艺术的三个主要特点:1.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即具象艺术是以客观世界为表现对象,并且把对象表现得就像我们所看到的一样真实;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即具象艺术是通过典型

的艺术形象的创造来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和观念的;3.情节性或叙事性,即具象艺术中往往蕴涵着一个或多个故事情节,它可以用文字语言直接来讲述或描述。由于具象艺术的这些特点,因此除艺术所共同的审美功能外,它还具有记录的功能和社会干预的功能。 第三部分“怎样鉴赏具象艺术?”这里既运用了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又特别兼及了对具象艺术的鉴赏特征,从肖像艺术和主题性艺术两大分类中分别说明对具象艺术的鉴赏方法。这里涉及到了具象艺术的典型性问题,主要是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这两个概念下面将作具体解释。 第四部分“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主要是从具象艺术的功能——社会记录和社会干预的角度来说明的,这两个功能是它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艺术的主要特征。具象艺术的意义主要就来自于此。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由于本课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对具象艺术有进一步的了解,因此重点就在于对其三个主要特点及其功能的讲解,以及对美术鉴赏方法的具体运用,并进而认识具象艺术的意义。 本课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分辨具象艺术的能动性,即具象艺术以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处理——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塑造而区别于摄影。正因为这样,具象艺术不是被动地模拟(尽管它要“如实”地再现)现实,而是对现实的能动反映,这就要把具象艺术与艺术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处理结合起来讲解和鉴赏,因为这些形象都服务于艺术家的不同目的。

美术《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3 课教学课例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是人民美术出版社高中《美术鉴赏》第三课。综观本课教材以“具象艺术的特点”“如何鉴赏”“如何评价具象艺术”为主要 线索,重点介绍了《清明上河图》《教皇英诺森十世》等经典名作。旨在通过赏析让学生直观清晰地认识到具象艺术的语言和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认识美、感悟美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经过多年的学校课堂美术学习,他们掌握了一些美术知识也积 累了一定的美术学习经验。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具象艺术作品还是比较熟悉的但 是他们对具象艺术的特点,以及如何欣赏和评价具象艺术作品,还只是停留在表 面浅显的层次,知识储备明显不足,因此这就成为本课学习的难点。 我所执教的学校处于市区的中心,学生思维活跃,接触新鲜事物积极主动。另外,我校还紧邻河北省博物馆,因此学生经常参观场馆的展出活动,同时我也在课上 促使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并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和了解具象艺术的真实性、典型性和情节性三个基本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比较、实践体验等方法,感受具象艺术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具象艺术的基本特点。 难点: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且美术课程强调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因此在上课伊始,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景:不同类型的几幅美术作品通过展示给学生。画面中人物清晰的明眸,动物鲜明的色彩、变化的肌理效果无一不在吸引着学生们的兴趣。 学生们认识到这些作品都是对生活物象的描绘,具有写实的特点,因此我们将其称之为“具象艺术”。我们熟悉的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王式廓的《血衣》、维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都是具象艺术的典型作品。通过以上教学活动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了具象艺术的概念,并揭示了本课的 主题。 二、合作探究,赏析研讨 美术学习是自我建构的过程。因此课堂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发挥和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在分析、感悟、实践中实现学习目标,从而提升美术素养。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个环节共分为三个层次。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从本课开始,具体了解三种主要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及其相关的问题。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具象艺术有更加深入、具体的认识,其中主要包括: 1.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2.具象艺术是如何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 3.具象艺术有哪些功能? 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教学,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具象艺术的语言、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的能力。 (二)内容结构 本课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中国古代画家黄筌,以及古希腊画家宙克斯和帕尔哈西奥斯之间的比赛为例,说明具象艺术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并由此引出具象艺术的特点。 第二部分“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着重通过几件作品具体解释具象艺术的三个主要特点:1.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即具象艺术是以客观世界为表现对象,并且把对象表现得就像我们所看到的一样真实;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即具象艺术是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的创造来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和观念的;3.情节性或叙事性,即具象艺术中往往蕴涵着一个或多个故事情节,它可以用文字语言直接来讲

述或描述。由于具象艺术的这些特点,因此除艺术所共同的审美功能外,它还具有记录的功能和社会干预的功能。 第三部分“怎样鉴赏具象艺术?”这里既运用了美术鉴赏的一般方 法和过程,又特别兼及了对具象艺术的鉴赏特征,从肖像艺术和主题性艺术两大分类中分别说明对具象艺术的鉴赏方法。这里涉及到了具象艺术的典型性问题,主要是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这两个概念下面将作具体解释。 第四部分“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主要是从具象艺术的功能——社会记录和社会干预的角度来说明的,这两个功能是它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艺术的主要特征。具象艺术的意义主要就来自于此。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由于本课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对具象艺术有进一步的了解,因此重点就在于对其三个主要特点及其功能的讲解,以及对美术鉴赏方法的具体运用,并进而认识具象艺术的意义。 本课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分辨具象艺术的能动性,即具象艺术以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处理——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塑造而区别于 摄影。正因为这样,具象艺术不是被动地模拟(尽管它要“如实”地再现)现实,而是对现实的能动反映,这就要把具象艺术与艺术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处理结合起来讲解和鉴赏,因为这些形象都服务于艺术家的不同目的。 二、教学内容资料 (一)作品分析

《走进意象艺术》说课稿

《走进意象艺术》说课稿 各位评委,你们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普通职业高中《艺术》课程第4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理念、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十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这几节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种主要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中的第二类型——意象艺术。由于意象艺术介于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之间的综合的艺术类型,兼有两种艺术的特点.构成了美术鉴赏中的重要方面,也为学生后续学习较难理解的抽象艺术打下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意象艺术,大部分学生不大喜欢意象艺术,也不太理解。吸引学生兴趣点,使学生以客观的态度学习欣赏意象艺术是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设计理念 依据高中美术新课程的标准:“通过美术鉴赏学习活动,使学生会用美术知识对意象艺术进行分析、比较,并与生活相联系,学习美术鉴赏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结合我校高效课堂“六环节”教学法的要求“目标引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宗旨,我在设计本节课时,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作为

设计理念。 四、教学目标 我根据新课标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基础情况,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分辨意象艺术,认识到意象艺术是常见的表象形式之一。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中外的意象艺术作品,可激发学生的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重点、难点 在学习新课标准,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本节课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意象艺术的特点。 难点;怎样理解意象艺术? 六、教法 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美术基础,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思想,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美术作品进行直观教学,同时将采用高效课堂所倡导的引导法、提问法、点拨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激发情趣。 七、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以帮助学生形成独立观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

高中美术说课稿模板(共4篇)

篇一:高中美术说课稿:《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优秀说课范文 高中美术说课稿:《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优秀说课范文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2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语言有一个简单而完整的了解,这是美术鉴赏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使用艺术语言上的不同方式,美术作品也由此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形式特征和审美意韵。 2、重点: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概念、内容、形态分类。 3、难点:美术语言既是具体的、可分类的,又是包含在整体美术作品之中的,学生理解会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必须结合具体的美术作品并调动学生既往的美术知识来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手段:课件展示、讲授、练习、 三、教学过程 1、探究导入课题 (1)教师活动:展示相关图片,并引出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然后提出问题:a、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b、在美术作品中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 (2)学生活动:a、感受图片信息,领会本课的意图,轻松的接受课题。 b、思考老师设置的问题,进入求知准备状态。 2、投放目标:教师活动:立足学生实际,投放学习目标。 学生活动:了解学习目标,以良好的状态投入新课的学习。 3、新知探究 (一)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1)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概念:美术所专门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其特征就是具体性和形象性。 教师活动:大屏幕展示美术语言的概念 学生活动:标记知识点 (2)美术语言的内容:基本语言元素(点、线、面、色) 语言表现手段:西方绘画: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 中国画:笔墨、章法、皴法 教师活动:a、展示中国工笔画《捣练图》、中国写意画《泼墨仙人图》及油画《1954》三幅表现形式不同的绘画作品。 b、提出问题:分析三件作品在形象塑造上运用了那些类型的艺术语言形式 学生活动:a、欣赏绘画作品,并用一分钟的时间思考讨论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b、踊跃回答问题,总结出三件作品都运用了点、线、面、色。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出美术语言的内容。 (3)美术语言的形态分类:具象艺术、意想艺术和抽象艺术 教师活动:a、再次展示中国工笔画《捣练图》、中国写意画《泼墨仙人图》及油画《1954》三幅表现形式不同的绘画作品。b、提出问题:从作品写实的程度的角度去对比分析三件绘画作品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学生活动:a、欣赏作品,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踊跃回答问题,《捣练图》中的人物、环境、道具真实具体,《泼墨仙人图》看上去似一个人,但又不是十分的具体准确,只是大笔概括。《1954》让人看不出什么具体的现实形象。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出美术语言的形态分类。

《多彩的生活》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多彩的生活》,本课是江西版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阐述我的教学构思与设计。 首先,第一个方面,说教材。对于教材,我准备分三点来说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第一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明确了本课的课型属于设计·应用领域,同时也是学生认识、感受、理解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重要内容。本课通过对色彩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进行欣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体验色彩搭配与变化的奥妙,使学生学会色彩搭配知识,提高对色彩的观察力及色彩的感受力,并能够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美化我们的生活。本课还是对前面色彩基础知识的一次深化教学,要求学生在了解色彩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把色彩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体会美化生活的乐趣,并为以后相应的课程打下基础。 第二点、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并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一些色彩的基础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观察、想象和审美能力。。 2、技能目标:通过对色彩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色彩表现力,并能把色彩搭配的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美化生活、美化环境。。。 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在应用色彩上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第三点、依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教学重、难点为: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分组学习在应用色彩上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色彩基础知识的运用实践,提高学生色彩表现力,并能把色彩搭配的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第二个方面,学情分析 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本课教学方法。初中生两级分化已形成,个体差异明显,形象思维往抽象思维转化,但形象思维仍然占主体地位,因而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 接下来是第三个方面,说教法和学法: 依据本课实际,我以激发引导、创设情境、鼓励发现、合作学习、探究感知、尝试创作、等方式来完成本课内容,目的在于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另外以多媒体课件贯穿课堂,通过直观、详尽的直观演示,来达到教学目标。 下面我准备重点谈一下教学过程 环节(一)教学准备:教师方面:制作相关教学课件、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和查找相关资料。学生方面:、白色卡纸、彩笔或油画棒、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图实例。 环节(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背景音乐,多媒体展示大自然风景图片大家一起欣赏,教师问:这些图片带给你什么感受?学生回答,美。多媒体展示黑白图片,对比欣赏,教师着问:你认为哪一种画面更充满活力?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接着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的色彩世界里,生活中如果没有色彩将会是多么单调、乏味。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丰富多彩的世界,一起感受生活中充满魅力的色彩。导出课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比较黑白与彩色图片的不同感受,引出课题。) 环节(三)讲授新课 )本课教学由复习回顾、探讨新知、尝试创作、作品展示、课堂总结五个部分组成 1. 复习知识点:(1)什么是三原色?(2)什么是三间色?(3)什么是色彩的三要素?学生复习回忆, 出示课件(设计意图:学生复习回忆中出示课件,强化学生温故而知新的知识积淀。) 2. 观赏色彩:多媒体展示大自然四季色彩变换图片,师生欣赏交流,四季色彩变换产生的不同心理感受。 课件展示,不同色彩的象征意义。小游戏:听音乐,找画面。(设计意图:认识色彩的象征意义。) 3. 实例展示:丝巾、帽子、花束、衣服、陶瓷、水果等,分配到各小组,让学生分小组对这些物品进行 搭配,组成最佳方案。并展示。小组派代表说说,本组的组合搭配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色彩之间的是什么关系?这样的搭配给你什么感觉?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允许争论。

高中美术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精品教案

3、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一:教学类型:美术鉴赏课 二:教学内容: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三:教学目的: 1,从本课开始,具体了解三种主要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及其相关的问题。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具象艺术有更加深入、具体的认识,其中主要包括: ① . 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② . 具象艺术是如何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 ③ . 具象艺术有哪些功能? 2,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教学,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具象艺术的语言、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的能力。 3,要求学生了解具象艺术的特点及其作用,学会具象艺术作品的鉴赏。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由于本课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对具象艺术有进一步的了解,因此重点就在于对其三个主要特点及其功能的讲解,以及对美术鉴赏方法的具体运用,并进而认识具象艺术的意义。 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分辨具象艺术的能动性,即具象艺术以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处理——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塑造而区别于摄影。正因为这样,具象艺术不是被动地模拟(尽管它要“如实”地再现)现实,而是对现实的能动反映,这就要把具象艺术与艺术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处理结合起来讲解和鉴赏,因为这些形象都服务于艺术家的不同目的。 五:教具准备:本课教学课件 六: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中国古代画家黄筌,以及古希腊画家宙克斯和帕尔哈西奥斯之间的比赛为例,说明具象艺术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并由此引出具象艺术的特点。 第二部分“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着重通过几件作品具体解释具象艺术的三个主要特点: 1 .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即具象艺术是以客观世界为表现对象,并且把对象表现得就像我们所看到的一样真实; 2. 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即具象艺术是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的创造来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和观念的; 3. 情节性或叙事性,即具象艺术中往往蕴涵着一个或多个故事情节,它可以用文字语言直接来讲述或描述。由于具象艺术的这些特点,因此除艺术所共同的审美功能外,它还具有记录的功能和社会干预的功能。 第三部分“怎样鉴赏具象艺术?”这里既运用了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又特别兼及了对具象艺术的鉴赏特征,从肖像艺术和主题性艺术两大分类中分别说明对具象艺术的鉴赏方法。这里涉及到了具象艺术的典型性问题,主要是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这两个概念下面将作具体解释。 第四部分“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主要是从具象艺术的功能——社会记录和社会干预的角度来说明的,这两个功能是它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艺术的主要特征。具象艺术的意义主要就来自于此。 七:教学过程:

《抽象的雕塑》说课稿1

《抽象的雕塑》说课稿 《抽象的雕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的内容。 一、课标解读: 本课的课型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课程标准关于该学习领域的阶段目标描述是: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挥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因此在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生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避免学科知识专业化倾向。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造型组合表现方法,运用造型元素,运用泥、纸、泡沫塑料等多种媒材,创作抽象立体造型作品,表达学生的思想和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力求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欣赏生活中的雕塑,引导学生发现艺术家创作抽象雕塑的设计理念与构思,了解不同的雕塑给予我们的各种不同感受,体验现代雕塑的美。本课的表现创作方法以陶泥、瓶盖、吸管等废旧材料为主。易于学生操作,学生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并在操作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 1.95%的学生通过欣赏图片,在教师引领下,能认识我们身边抽象的雕塑作品。 2.50%的学生初步了解艺术家创作雕塑作品的设计理念,能分析抽象雕塑艺术的造型美,能够分析雕塑作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 通过欣赏学生作品,教师示范,学生能知道抽象雕塑作品的制作材料,掌握制作方法。 4、85%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运用折、叠、插、粘贴等方法,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体验创作的成就感。 5、80%的学生掌握小型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个人或者小组合作创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6. 50%的学生通过对作品的评价,能说出部分作品中的美感和不足,并能进行自我思考评价。 学习的重点 教学重点在于了解抽象雕塑作品的特点,了解不同材质的特性。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等多方面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 1、学生特点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造型能力上有一定的基础,但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还不够。学生对雕塑艺术的认识比较模糊,特别是对雕塑形象背后含义的认识比较陌生。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说课稿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语言有一个简单而完整的了解这是美术鉴赏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使用艺术语言上的不同方式美术作品也由此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形式特征和审美意韵 2、重点: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概念、内容、形态分类 3、难点:美术语言既是具体的、可分类的又是包含在整体美术作品之中的学生理解会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必须结合具体的美术作品并调动学生既往的美术知识来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手段:课件展示、讲授、练习、 三、教学过程 1、探究导入课题 (1)教师活动:展示相关图片并引出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然后提出问题:A、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B、在美术作品中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 (2)学生活动:A、感受图片信息领会本课的意图轻松的接受课题 B、思考老师设置的问题进入求知准备状态 2、投放目标:教师活动:立足学生实际投放学习目标 学生活动:了解学习目标以良好的状态投入新课的学习

3、新知探究 (一)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1)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概念:美术所专门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其特征就是具体性和形象性 教师活动:大屏幕展示美术语言的概念 学生活动:标记知识点 (2)美术语言的内容:基本语言元素(点、线、面、色) 语言表现手段:西方绘画: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 中国画:笔墨、章法、皴法 教师活动:A、展示中国工笔画《捣练图》、中国写意画《泼墨仙人图》及油画《1954》三幅表现形式不同的绘画作品 B、提出问题:分析三件作品在形象塑造上运用了那些类型的艺术语言形式 学生活动:A、欣赏绘画作品并用一分钟的时间思考讨论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B、踊跃回答问题总结出三件作品都运用了点、线、面、色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出美术语言的内容 (3)美术语言的形态分类:具象艺术、意想艺术和抽象艺术 教师活动:A、再次展示中国工笔画《捣练图》、中国写意画《泼墨仙人图》及油画《1954》三幅表现形式不同的绘画作品B、提出问

高中美术面试--《走进具象艺术》试讲稿

高中美术面试--《走进具象艺术》试讲稿各位评委老师: 早上(下午)好!(鞠躬) 我是面试高中美术的03号考生,(结构化问答。。。) 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板书)。请问我可以开始了吗? 一.导入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认识大屏幕上的这幅画吗?老师听到好多同学说认识,对,这幅画就是中国古时候五代时期黄荃所画的《写生珍禽图》,传说就是因为黄荃所画的这些栩栩如生的动物引得一只进献的白鹰数次展翅欲啄而受到皇帝的高度称赞。所以我们可以说,黄荃的这幅画达到了高度的写实,生活当中还有很多这样高度写实的画作,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那我们应该如何去欣赏呢?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进入《走进具象艺术》。

二.新授 1.具象艺术的特点之一:视觉的真实性 “首先我们来看PPT上的这一幅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这个局部呢是《清明上河图》这一幅长卷画的高潮部分,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画中的人物在干什么?以及你看到的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衣饰是什么样的?”好,哪位同学来说一下,这位男同学你来说一下,好,请坐!!这位男同学说呀这是船马上要撞到桥的一个情景,船上和船下的人的表情很焦急,桥上有卖百货的,还有挑担的。这位同学观察的非常全面,我们从这幅画中是不是可以看到宋朝的社会、服饰、风俗、技术建筑等等,所以我们可以说,具象艺术它是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它根据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的样子来描绘对象。 2.具象艺术的特点之二: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同学们,我们再来看这一幅《教皇英诺森十世》像,大家仔细观察和体会,画中的人物是怎样性格的一个人?大家思考一下,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好,你来说,你说画中的人物正襟危坐,看起来比较严肃,还有吗?好,你来说,你说给你的感觉比较狠毒,非常好,请坐!!刚才两位同学回答的

走进抽象艺术(教案)

走进抽象艺术(教案) 《走进抽象艺术》教案 课型:欣赏课 教学方法:展示法、探究讨论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和认识抽象艺术的基本概念。 2、区分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即冷抽象和热抽象。 3、理解抽象艺术的表现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4、比较区分具象意象抽象艺术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介绍不同形式的抽象艺术以及代表画家,代表作品;归纳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意象艺术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抽象艺术之美,学会欣赏抽象艺术。 教学用具:挂图,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话题(5-7分钟) 二、提出课题(5分钟) 二、内容讲解(约25分钟) 首先同学们来看两组图片(第3课图片和第五课图片),第3课图片是现实生活中具体存在的,真实的再现现实,即具象艺术。第5课图片在你们的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物体吗, 学生回答:“不存在”。我们称这种没有现实形象的可辨性的作品为抽象艺术作品。怎样去欣赏抽象艺术作品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抽象艺术,去体会其独特的艺术美。

【教师总结】: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意象艺术不同的是,它不直接表现任何 现实中的可视物,但不能因此说它与现实就没有任何关系。 (一)抽象艺术及其两种形态(冷抽象,热抽象) 1、抽象艺术的含义 一种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进行独立创作的美术类型(像音乐的视 觉艺术,无清晰的形象可辨,由纯粹的点、线、面和色彩组成的艺术形式),产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盛行于美国五十年代。 【热抽象代表】 康定斯基,俄国人,居住于法国,抽象艺术的发现者。 【冷抽象代表】 蒙德里安,荷兰人,移居美国,为了把握世界普遍的美和本质,他认为艺术只有简化为最基本的形态,并从他们的内在关系中才能做到,这种基本形态就是直线和纯粹的色彩 【中国著名抽象艺术家】 赵无极,留学并居住与法国,艺术特点:将中国的传统水墨精神跟西方的油彩 艺术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新的有别于西方的艺术形式 (二)典型作品分析和作者介绍 冷抽象代表作赏析《百老汇的爵士乐》,蒙德里安(荷兰) 热抽象代表作赏析《即兴之31》(油画,1931年)康定斯基(俄国)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先鉴赏纽约百老汇夜景的照片,然后一边听爵士乐(爵士乐:《蓝色狂想曲》),一边欣赏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 老师介绍:1、爵士音乐;2、蒙德里安生平简介;3、蒙德里安对百老汇城市面貌的感受及对爵士音乐的感受。 问题思考与探讨:

《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

《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下面,我简要地说一说我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要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就是让学生以读为本,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设身处地地多读多想多悟,理解作者所介绍的内容,了解课文的写法,从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是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朴实、流畅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楚的条理,又饱含着深情,是这篇文章的特点。它通过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 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全文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启迪读者的思想。 二、抓住教材说目标 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三方面: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理解“渺小、矿产、

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等词语;了解地球的特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2.能力目标: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基本的说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按主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三、关注学情定重、难点 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与经验感受,在倾听地球母亲诉说的情境之中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达到教学目标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的要求。 四、关注学情说教法 根据本班学生学习有积极性,但在展开思维时有展开面过广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努力从兴趣入手,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始终围绕着单元训练重点来进行指向性明确的阅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采用以下教法: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本课的导入从《时代周刊》选新闻人物引入,既能激发起学生对地球当选的好奇心,又能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语文与社会、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体现“小语文、大社会”的教育理念。 2.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第三课 走进具象艺术 教案

第三课走进具象艺术教案 一、教材简析本课是人美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本课内容是美术鉴赏基础知识认识的开篇环节,向学生介绍了人类艺术最主要的一种艺术类型——具象艺术,由学生较能“看得懂”的艺术作品,走进美术鉴赏知识的学习,是较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本课着重通过几件作品具体解释具象艺术的特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及社会功能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具象艺术的语言、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授课班级为高一年级学生,高一学生已经过多年的学校课堂美术学习,对线条、色彩、构图等美术语言及这些语言的组织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一般具象绘画的欣赏与分析有了一定的技巧和感悟能力。但由于地方教学条件的限制,美术教育认识的不足,美术教学受到忽视,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主动性不高,对本学科的学习目标模糊,偏离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的成长、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若干中外具象艺术著作,掌握具象艺术的特征、作用。 2.能力目标:掌握鉴赏具象艺术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具象艺术的分析能力,理解美术作品中对典型形象的塑造。 3.情感目标:懂得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怎样塑造的,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关注社会。 (设计意图: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讲解具象艺术的特点以及社会功能,学生能在此基础上分析具象艺术作品,进而领会具象艺术的社会意义。 教学难点:主要是对具象艺术作品情节性、典型性的理解,即具象艺术以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处理——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塑造而区别于摄影。

高中美术优秀说课稿《走进抽象艺术》

高中美术优秀说课稿《走进抽象艺术》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5课《走进抽象艺术》。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作为人类三种主要艺术类型之一,抽象艺术也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只不过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抽象艺术有冷抽象和热抽象两种类型之分,了解抽象 艺术的特点及其独特的艺术美的表现,进而能够创作抽象艺术作品。 [教学目标] 对抽象艺术有更深入、具体的认识,通过欣赏抽象艺术作品了解和认识抽象艺术的两 种基本形态(冷抽象和热抽象),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上的美 的表现。 [教学重点] 抽象艺术的概念和冷热抽象艺术的特点的把握以及冷热抽象艺术作品的辨别。 [教学难点] 1、如何结合原有的美术语言的知识来理解认识抽象艺术的概念。 2、艺术如何发展到抽象的。 二、[教学方法]展示法,讲练结合法,探究讨论法 三、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过程] 新授过程: 导入:首先同学们来看两组图片,第一幅是现实生活中具体存在的,真实的再现现实,即具象艺术。另两幅在你们的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物体吗?学生回答:“不存在”。我们称 这种没有现实形象的可辨性的作品为抽象艺术作品。怎样去欣赏抽象艺术作品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抽象艺术,去体会其独特的艺术美。

教师总结: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意象艺术不同的是,它不直接表现任何现实中的可 视物,但不能因此说它与现实就没有任何关系。 展示:《百老汇的爵士乐》、《即兴之31》两幅作品。 问题思考探讨: 语文新大纲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师生互动性。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到引导和组织 作用。语文教学主要是主题式探研。以上四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这一精神。此外还可灵 活运用提问法、讨论法、练习法和板书图示法。 同学们分两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这两幅作品的感受。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分别请一位同学回答问题,然后找同组同学作补充。 第四步,是引导学生进行练习的环节,我出示三种不同表现“菜篮子”的方法,与学 生一同讨论分析,目的是启发学生用多样的、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表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 和创造思维。我还出示三个不同的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去表现这节课的内容, 这样既符合分层教学和学生的实际要求,又面向了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 教师活动:老师总结后引出:抽象艺术的含义 (一)抽象艺术及其两种形态(冷抽象,热抽象) 注重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在3—6自然段的学习中学生喜欢哪个季节的美景就说哪幅图,并把相应的段落读好。不必按部就班的按课文内容进行,给他们自主选择的空间。 在启发学生理解老爷爷感谢小妹妹的话时,安排了较为充分的时间,设计了这样一组 想象思考题:(1)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2)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 呢(3)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去塑造老爷爷奋力登山的生动 形象,从而既对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又锻炼了语言表达。 情境创设法:幼儿园的孩子,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情景的创设能马上抓住每一个孩 子的视线与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活动做好铺垫与暗示,我创设了“瓶 子变变变”的情景。 1、抽象艺术的含义? 在20世纪初才开始逐步形成的一种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进行独立创作 的美术类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