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情国力土地调查实习报告范文

国情国力土地调查实习报告范文

国情国力土地调查实习报告范文
国情国力土地调查实习报告范文

( 实习报告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国情国力土地调查实习报告范

Model text of practice report on land investigation of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national strength

国情国力土地调查实习报告范文

时间如流水,漫长而有短暂的实习期终于结束了,重返校园的感觉真好,实习期间,每天发生的每一件事对于我的思想都是强烈的冲击,每天都可以学到新知识,感觉很累的同时也很充实。

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学生们将对地籍测量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有全面的理解,使学生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融合,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从事地籍测量工作,不但要有精湛的技术能力,还需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政策意识、社会意识,这些非技术素质也作为实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具有这些素质与具有良好的技术素质同等重要.通过实习,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让学生学到比书本上更多、更具体的东西.

实习时间、地点

一)内业实习

时间:2015年6月29日--11月15日

地点:陕西天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实习意义

第二次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土地调控、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农民权益、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三)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和严格管理土地资源的重要支撑.

三)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和严格管理土地资源的重要支撑.

(四)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满足土地管理方式和管理职能转变的重要措施.

2.城镇土地调查

城镇土地调查是指对城镇范围以内的土地开展大比例尺调查.依据地籍调查技术规程,充分利用已有地籍调查成果,查清城镇内部建设用地的使用权状况,确定城镇内部每宗土地的界址、范围、界线、数量、用途等.通过汇总分析,掌握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金融商业服务用地、房地产用地、开发园区等土地利用状况5.成果汇总

(1)数据汇集

在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基础上,逐级汇总各级行政辖区内的各类土地利用数据以及基本农田和城镇建设用地等数据,增加非调查区域的港澳台地区的土地数据,形成国家及各级行政辖区内的综合及

专题调查汇总成果.

(2)图件编制

利用数据库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制图等技术,采用缩编等手段对全国土地调查图形数据进行整理缩编,编制出国家、省、地(市)、县级系列土地利用图件、图集和各种专题图件(集)等.五)实习地的宅基地利用现状图的绘制

地籍原图是通过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的数据资料绘制而成的,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地籍要素:包括行政界线、街坊界线、宗地的界址点、界址线、地籍号、用途、面积、坐标、土地使用者或所有名称及土地等级等.

(2)图廓线、坐标格网、控制点等数学要素.

(3)河流、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地物要素.

地籍原图是土地权属法律凭证的原图.在地籍原图的基础上,量算宗地面积及其他要素的面积,并蒙绘、复制宗地图,作为土地证书和宗地档案的附图.

新《统计法》考试

1. 下列关于重大国情国力的普查的表述,错误的是( C)?(3分) A. 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是国家专门组织的、全国性的、对全体统计调查对象进行的统计调查 B. 重大国情国力普查对于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C. 我国实行的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有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和农业普查三类 D. 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个人在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活动中拒绝提供普查资料的,应当给予罚款 2. 下列关于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具有的权利的表述,错误的是(D )?(3分) A. 就与统计有关的问题询问有关人员 B. 要求有关人员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资料 C. 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改正其提供的不真实、不真确的资料 D. 即使统计员未出示工作证件,调查对象也无权拒绝调查 3. 下列对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的表述错误的是(B ) (3分) A. 属于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保密范畴 B. 仅指可以直接表明当事人身份的有关资料 C. 如果泄露能够对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权利造成侵害 D. 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4. 下列对统计资料保存、管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3分) A. 统计资料包括原始统计资料、汇总资料、有关说明、分析材料以及统计报告 B. 妥善保存和管理统计资料能保障统计资料的完整性 C. 政府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建立统计资料保存、管理制度 D. 妥善的保存和管理统计资料不能防止数据失真的发生 5. 下列关于国家统计标准与部门统计标准的表述,错误的是(C )?(3分) A. 国家统计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执行的标准 B. 部门统计标准是在本部门管辖系统内强制执行的标准 C. 部门统计标准不可在国家统计标准的基础上制定 D. 部门统计标准不得与国家统计标准相抵触 6. 下列关于周期性普查的表述,错误的是(C )?(3分) A. 周期事先确定 B. 调查统计对象都在一定时间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经济活动情况 C. 统计数据全面、不准确 D.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7. 下列关于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3分) A.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是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专业统计调查项目 B. 统计对象属于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备案 C. 统计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备案 D. 搜集的数据专业性较强

蒙古国地缘特性及其国际关系

文章编号:1003—2398(2000)04—0038—04 蒙古国地缘特性及其国际关系 陆俊元 (江南社会学院国际关系系,苏州 215124) 提 要:在国际关系格局中,从力量和影响来看,蒙古不是一个十分有地位的国家。然而,由于蒙古国的地缘政治位置的特殊性,在大国战略关系中,蒙古就象一个砝码,它能使亚太战略结构的天平产生倾斜。 蒙古对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大国均有重大战略价值,它的对外政策取向将对这些大国之间构成的复杂的战略关系产生深刻影响。同时,蒙古处于有关大国之间形成的地缘政治结构中,蒙古的国家战略和对外关系受到大国关系的严重制约,具有清晰的地缘政治特点与模式。 关键词:蒙古;地缘政治;战略;国际关系 中国分类号:K912.311 文献标识码:A ON MONGOLIA S G EOPOLITICAL FEATURES AND IT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U Jun-y uan (J iangnan Social College,S uz hou215128,China) Abstract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M ong olia is not a pow erful country in terms of its national pow er and influence.How ever,due to its particular g eopolitical location,Mongolia play 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rategic relations betw een leading powers,w hich can tip the scale of the Asian-Pacific strateg ic structure.Therefore,the inclination of its foreig n policy will have an effect on the strateg ic relations between leading pow ers.Meanw hile,positioned in the geopolitical structure of related leading powers,M ong olia receives restrictions from relations betw een leading pow ers as to its national strategy and foreig n relations.After a g eneral account of M ongolia s geopolitical fea-tures,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ffect of these features on the strategies of such leading powers as China,Russia,the US and Japan.It also elaborates the feature and the pattern of M ong olia s for-eign strateg ies. Key words:M ongolia;g eopolitics;strategy;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 蒙古地缘环境的特殊性 1.1 内陆国家,对外交通依赖邻国 蒙古是一个高原内陆国家,面积156.6万平方公里,其领土完全被中国和俄罗斯所包围,人们经常以“蒙古是中俄之间的一个楔子”来形容蒙古与中俄两国的位置关系特征。作为一个不具有出海口的内陆国家,其对外联系完全受邻国控制,对外经济贸易来往、战略交通都必须经过邻国的领土与领空进行。这在战略关系上是被动的,在对外关系中,蒙古必须通过与邻国保持友好,获取一条通向海洋和外界的出口将是其对外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第15卷 第4期 2000年8月 人 文 地 理 HUMAN GEOGRAPHY Vo l.15,N o.4  A ug.2000  收稿日期:1999—10—08;修订日期:2000—03—16 作者简介:陆俊元(1963—),男,江苏苏州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发表专著1部(合著),论文40余篇。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专项复习讲义:第九章 中国国情与重庆市情

第九章中国国情与重庆市情 第一节中国的国情国力 一、自然资源 1. 国土资源 (1)东西跨经度约62°,南北跨纬度约50°,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15,亚洲面积的1/4。 (2)陆地疆界从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起,到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止,长约两万多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 (3)海岸线总长度为32 000多公里,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海域的面积为473万平方公里,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六个(4)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世界人均的1/3 2. 水资源 (1)我国河流总长达43万公里 (2)水资源的人均、亩均占有量不丰富,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3)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相差悬殊 3. 矿产资源 4. 生物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 5. 能源资源:我国是世界第三能源生产大国 6. 海洋资源 二、人口概况: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2.99%,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 57.01%

三、民族概况:大杂居,小聚居 四、宗教概况 五、我国的综合国力 1. 我国对外贸易额居世界第三位 2. 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 3. 我国的工业品钢、煤炭、水泥、花费、棉布、电视机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发电量居世界第2位;主要农产品谷物、肉类、棉花、油料、水果产量居世界第1位 4. 目前中国的综合国力排世界第6位 第二节重庆市情 一、自然地理 1. 重庆处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辖区面积82 403平方公里 2. 重庆下辖40个行政区县,有15个区,4个县级市,21个县 二、重庆的民族人口 重庆市总人口3144.23万人,以汉族为主体,有49个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175万人,其中土家族人口最多,有113万人,其次苗族52万人 三、重庆的物产资源

统计201801文字:2018年统计法治考试试题及答案教学文案

2018年浙江省统计法治相关知识考试考试时间:60 分钟总分:100.0分考生: 单选题多选题 1.行政机关应当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在互联网上公开行政处罚结果信息。(1分) A. 5 B. 10 C. 15 D. 20 正确答案:D 2.下列不属于统计调查表法定标识的是()。(1分) A. 表号 B. 制定机关 C. 批准或者备案文号 D. 批准机关正确答案:D 3.根据《统计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应当()。(1分) A. 设立统计机构 B. 设置统计工作岗位 C. 指定统计负责人 D. 定期公布统计资料正确答案: 4.下列哪项证书或职称已被取消()(1分) A. 统计师 B. 高级统计师 C. 统计从业资格证 D. 注册会计师正确答案:C 5.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在失信公示期间,再次被发现存在统计违法行为的,公示期限延长至()(1分) A. 2年 B. 3年 C. 5年 D. 7年正确答案:A 6.《统计法实施条例》属于()(1分) A. 法律 B. 行政法规 C. 行政规章 D. 规范性文件正确答案:B 7.除有重大统计违法嫌疑外,对同一统计调查对象,一年内原则上不进行()次及以上统计执法检查。(1分) A. 1 B. 2 C. 3 D. 4 正确答案:B 8.《统计法实施条例》规定,统计调查中取得的汇总性统计资料,应当至少保存10年,重要的汇总性统计资料应当保存的期限是()(1分) A. 15年 B. 20年 C. 30年 D. 永久正确答案:D 9.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向政府统计机构提供统计调查所需资料时统计调查对象的

()(1分) A. 职责 B. 权利 C. 义务 D. 责任正确答案:C 10.在经国务院批准的周期性的普查项目中,每隔5年进行一次的普查项目是()(1分) A. 经济普查 B. 人口普查 C. 农业普查 D. 平安调查正确答案:A 11.统计执法监督检查机构在进行执法检查时,执法检查人员应当出示国家统计局统一颁发的统计执法证,未出示统计执法证的,有关单位和个人()(1分) A. 必须接受检查 B. 有权拒绝接受检查 C. 在统计机构说明情况后必须接受检查 D. 有义务接受检查正确答案:B 1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不得组织实施()统计调查。(1分) A. 部门 B. 地方 C. 国家 D. 营利性正确答案:D 13.当事人到期不缴纳行政处罚罚款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第(一)项的规定,每日按罚款数额的()加处罚款。(1分) A. 1% B. 2% C. 3% D. 5% 正确答案:C 14.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1分) A. 5 B. 10 C. 15 D. 20 正确答案:C 15.现行的《统计法》是()年颁布的。(1分) A. 1932 B. 1983 C. 2009 D. 2010 正确答案:B 16.企业统计人员由于疏忽大意,致使上报的统计数据在原数据后面多了一个0,从而上报数据远远大于实际数据,其行为属于()(1分) A. 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 B. 提供不完整统计资料 C. 工作失误但不构成违法 D. 伪造统计资料正确答案:A 17.《统计法》适用范围主要是()(1分)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的统计调查 B. 政府统计 C. 民间统计 D. 涉外统计正确答案:B

习题答案(1)

第一章 1.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2.数据分为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用途是什么? 根据计量方法的不同,可将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三种。分类数据用来研究事物的构成状况。顺序数据既可用来研究事物的构成状况,也可用来研究事物构成的等级顺序特点。 根据数据的收集方法的不同将数据分为观测数据和试验数据两种。社会经济现象的统计数据几乎都是观测数据。自然科学领域的数据大多数都为试验数据。 根据时间状况的不同可将数据分为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截面数据往往用来描述某一时刻不同单位、不同地区等的差异情况。时间序列数据往往用来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和规律特点。 3.举例说明总体和个体、标志和变量等概念。 总体是同类事物的集合。如人口普查中的全国人口就是一个统计总体。总体中的个别事物为个体或称为总体单位。如人口总体中的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个体。 标志是说明个体某种特征的概念。某个个体在某特征上的具体表现称为标志表现。例如对于人口总体,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都是标志。变量可以看作是取不同数值的量。比如年龄、性别、产值等都可看作是变量。 4.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区别和联系 描述统计学研究如何取得反映客观现象的数据,并通过图表的形式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显示,进而通过综合、概括与分析得出反映客观现象的规律性数量特征。其内容包括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加工处理方法、数据的显示方法、数据的分布特征与分析方法等。 推断统计学则是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他是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统计总体的未知数量特征做出以概率形式表述的推断。 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划分,一方面反映了统计方法发展的前后两个阶段,同时也反映了应用统计方法探索客观事物数量规律性的不同过程。描述统计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推断统计学则是描述统计的进一步深入。

2019年统计继续教育在线考试《统计法》解读试题答案

2019年新《统计法》解读 考试时间:60 分钟总分:100.0分考生:考生 1.下列关于重大国情国力的普查的表述,错误的是( )?(3分) A. 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是国家专门组织的、全国性的、对全体统计调查对象进行的统计调查 B. 重大国情国力普查对于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C. 我国实行的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有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和农业普查三类 D. 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个人在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活动中拒绝提供普查资料的,应当给予罚款 正确答案: D您的回答:D 本题得分: 3' 2.下列关于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具有的权利的表述,错误的是 ( )?(3分) A. 就与统计有关的问题询问有关人员 B. 要求有关人员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资料 C. 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改正其提供的不真实、不真确的资料 D. 即使统计员未出示工作证件,调查对象也无权拒绝调查 正确答案: D您的回答:D 本题得分: 3' 3.下列对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的表述错误的是( ) (3分) A. 属于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保密范畴 B. 仅指可以直接表明当事人身份的有关资料 C. 如果泄露能够对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权利造成侵害 D. 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正确答案: B您的回答:B 本题得分: 3' 4.下列对统计资料保存、管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3分) A. 统计资料包括原始统计资料、汇总资料、有关说明、分析材料以及统计报告 B. 妥善保存和管理统计资料能保障统计资料的完整性 C. 政府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建立统计资料保存、管理制度 D. 妥善的保存和管理统计资料不能防止数据失真的发生 正确答案: D您的回答:D 本题得分: 3' 5.下列关于国家统计标准与部门统计标准的表述,错误的是( )?(3分) A. 国家统计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执行的标准 B. 部门统计标准是在本部门管辖系统内强制执行的标准

世界各国军事实力排名

世界各国军事实力排名 最新各国军力排名 1、 美国:全球战略进攻型军队,公认的超级大国,其建立在最发达的工农业生产上,地缘环境好,抗制裁能力超强,其良好的硬件和形象对世界各地精英有强大的吸引力。凭借2战和战后中东地区的冲突,在5大洲都有驻扎大量精锐部队,控制了欧亚多国的政局。(海军和空军武器质量总体领先全球,数量是西欧和日本的总和),信息技术先进,空间技术一流,具有太空战实力,海空军实力优势明显,作战理念先进,特点是先发制人,深入敌国作战,把威胁(包括对本土利益和海外利益的威胁)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中俄实行谈判-遏制政策,尽量避免直接作战,对其他国家,实行非友即敌政策,设法尽量军事打击敌对国,此战略在911后在国内受到更多支持。在做为头号强国的几十年内,在全球范围内多次发动中小规模的军事行动,胜多败少,有时陷入泥潭,但对其自身利益不构成致命影响。 2、 俄罗斯:亚欧大陆战略进攻型军队,技术基础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数量上仍跟美国不相上下,但是工农业生产相对落后,国内资源非常丰富,抗制裁能力超强,军人素质一流,且能吃苦耐劳,纪律严明,空间技术优势明显,但近年落后于美国。本土外作战的能力一直偏弱,海空军因为多国的战略包围而活动受限制。 3、 法国:全球性军队,微型超级大国,工农业非常发达,体系完整,但因为国小人少,战略资源缺乏,抗制裁能力较弱,北约内部独立的军事大国,海空军队战斗力强而灵活,空间技术在欧洲优势明显,国内精英渴望制定政策协调欧盟各国的利益使欧洲一体化最终统一,以遏制大国对西欧的控制,(2004-2005年独力控制非洲一个跟伊拉克实力相当的国家, 这点较美国成功)。 4、 英国:全球性军队,但军工业体系欠完整,太空作战发展相对落后,故常担当美、法等国的追随者,工业发达,国内战略资源比较丰富,抗制裁能力在西欧各国中最强,20世纪90年代以后英国空间、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总体实力有回升势头,军队作战思想非常先进,文化底蕴深厚,重视情报收集,持久战、反游击战历史悠久。 5、 德国:欧洲地区性的军队,工业生产力非常强,技术尖端,但因美、法的双重控制体系欠完整,因为国小封闭,抗制裁力很弱,其国民素质一流,文化深厚,战斗意志和战术思想闻名世界而富有创造力,陆军战斗力在欧洲首屈一指。 6、 日本:地区性军队,战后在美国的重点支持下,工业生产非常发达,门类齐全,技术先进,但抗制裁能力较弱,在未被完全孤立的情况下能在短时间内武装为亚洲超强的战斗

2011年4月24日联考申论真题与答案解析

2011年4月24日公务员联考《申论》试卷(贵州、四川、福建、黑龙江、湖北、山西、重庆、辽宁、海南、江西、天津、陕西、云南、广西、山东、 湖南、江苏)十七省 一、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包括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总时间为150分钟,建议阅读资料为40分钟,作答时间为110分钟,总分100分。 2.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填涂准考证号。 考生应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作答,未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该立即停止作答,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资料 1.2010年7月16日,国务院召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依法普查、科学普查,客观摸清人口信息,全面把握基本国情,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据悉,本次人口普查的调查表比上一次普查增加了一些项目,如“本户住房建筑面积”和“本户住房间数”。国家统计局表示,要充分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获取住房空置情况的相关信息,将持续统计和发布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住房代售率,在部分城市抽选一批住宅小区,进行空置房调查。 2.许多城市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中部某市的常住人口达到350.18万人,流动人口大幅增加。流动人口的增长,为该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也加重了该市公共资源的承载负担,对城市的发展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该市的人口密度居全省前列,已达501人/平方公里,是全省人口密度的2.28倍,其中某市辖区为4467人/平方公里,是上海市的1.5倍。 “入园难”、“入园贵”已成为时下M市年轻父母们的热议话题。走后门、托关系,父母、爷爷、奶奶连夜排队,为的是给宝宝在幼儿园里要一个名额。“入园难”、“入园贵”到底是怎样的情况?一方面,公办幼儿园一位难求,公办幼儿园一般都是由教育部门或者其他政府部门开办,享受政府财政拨款,教师属于事业单位编制,而且基本上都获得“省市级幼儿园”的最高评级,在市民中享有收费低、教学质量好的声誉;另一方面,大型小区的民办幼儿园也出现了“入园难”的状况,每逢招生报名,都会出现家长通宵排队的盛况,还有一些特殊幼儿园报名也很紧张,如一些由高校、企业办的幼儿园。 T社区地处某市远郊区,很多居民住在这里,工作却在中心城区,由此,引发交通拥堵等长期难以解决的矛盾。为改变该社区“睡城”的特点,政府大力扶植本地的就业创业,建设咨询产业园区,目前已有80多家企业进驻。短短十年间,这里从一个乡村小镇,发展成为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城市规模的居住区。该地区办事处原来只管理两万多人,现突增到40多万。而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干部人事制度、财政管理制度等仍沿用原有的乡镇管理模式,政府能力有限,只好依靠发展各类社区自治组织参与管理。

2019新《统计法)解读考试试题和答案

1.下列关于重大国情国力的普查的表述,错误的是( )? (3分) A.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是国家专门组织的、全国性的、对全体统计调查对象进行的统计调查 B. 重大国情国力普查对于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C. 我国实行的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有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和农业普查三类 D. 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个人在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活动中拒绝提供普查资料的,应当给予罚款 正确答案: D 2.下列关于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具有的权利的表述,错误的是( )? (3分) A.就与统计有关的问题询问有关人员 B. 要求有关人员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资料 C. 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改正其提供的不真实、不真确的资料 D. 即使统计员未出示工作证件,调查对象也无权拒绝调查 正确答案: D 3.下列对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的表述错误的是( ) (3分) A.属于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保密范畴 B. 仅指可以直接表明当事人身份的有关资料 C. 如果泄露能够对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权利造成侵害 D. 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正确答案: B 4.下列对统计资料保存、管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3分) A.统计资料包括原始统计资料、汇总资料、有关说明、分析材料以及统计报告 B. 妥善保存和管理统计资料能保障统计资料的完整性 C. 政府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建立统计资料保存、管理制度 D. 妥善的保存和管理统计资料不能防止数据失真的发生 正确答案: D 5.下列关于国家统计标准与部门统计标准的表述,错误的是( )? (3分) A.国家统计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执行的标准 B. 部门统计标准是在本部门管辖系统内强制执行的标准 C. 部门统计标准不可在国家统计标准的基础上制定 D. 部门统计标准不得与国家统计标准相抵触 正确答案: C 6.下列关于周期性普查的表述,错误的是( )? (3分) A.周期事先确定 B. 调查统计对象都在一定时间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经济活动情况 C. 统计数据全面、不准确 D.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正确答案: C 7.下列关于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3分) A.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是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专业统计调查项目 B. 统计对象属于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备案 C. 统计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备案 D. 搜集的数据专业性较强 正确答案: C 8.下面关于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保密义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3分) A.统计人员在统计工作中,能知悉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负有保密义务 B. 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C. 统计人员应该保守公民的财产信息和行为特征,身份信息可对外公布 D. 泄露商业秘密,将对权利人的利益造成损害 正确答案: C 9.《新统计法》对如何提高统计的科学性作了哪些要求( )? (3分)

中日甲午战争军力对比

中日甲午战争军力对比:中弱日强 2014-07-24 16:45:36 [来源:中国网] [作者:迟云飞] [责编:蒋俊] 字体:【大中小】 甲午战争之时国力中强日弱,军力中弱日强,中国之弱不在武器,而是在组织制度、官兵素质和对近代战争规律缺乏了解上。国情中劣日优,日本准备充分,中国仓促应战;日本政权稳固,中国政权动摇;日本民族统一,中国一盘散沙。由于军力和国情因素,导致日胜中败。 古往今来的战争史上,不乏以极少胜极多、以极弱胜极强的战例,但更多的是战争双方实力及各种条件的较量。1938年,当抗日战争爆发还不到一年的时候,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就断言,这场战争中国不会速胜,也不会灭亡,而是一场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华民族。后来的战争进程证明毛泽东的判断完全正确。毛泽东据以分析的,有双方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有中日两国国情的对比,有国际关系的影响等等,总之是双方实力及各种条件。毛泽东就是从这些条件的对比,得出持久战的结论,他的分析方法,对我们研究甲午战争是很好的启示。 “战争是力量的竞赛”,首先是军力的竞赛。军队是战争的基本工具,我们不能不首先比较双方的军事实力。 1893年,日本陆军有7个师团,将近7万人。甲午战争中,日本动员了预备役,总共动员的兵力为24万人,另有伕役15万多。派到中国和朝鲜作战的兵力是17万多。 中国军队名目复杂,很难找到确切的统计,但总数应有100余万。旧八旗、绿营不堪一击,有作战能力的只占军队总数的1/3。日本参谋本部曾估计中国军队的有效实力是35万人。甲午战后的1898年,兵部和户部曾统计各省练军防军为36万人。就数量而言,中国军队显然占优势,但是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单由数量决定,特别是近代工业革命以后军队的战斗力。装备、编制、训练、官兵素质和教育程度、士气、战略战术等方面影响更大。 装备方面,大体上是日军优于中军,但并不是象许多人想像的那样相差悬殊。一方面,日军的装备还远远比不上西方列强;另一方面,中国在30年的洋务新政中武器装备也有很大改进。中国陆军武器装备的最大弱点是武器的种类、规格过于混杂,给后勤供应和实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其他方面,中国军队确实较日军相差甚远。甲午战争时,日本军事制度、组织都已近代化,但是中国军队却沿用原湘军的营制,兵种单一,这种编制适合于双方都没有多少新武器的湘军对太平军的作战,但用在对外战争上,指挥不灵、配合不好的弱点就充分暴露出来,与日军的师团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中国军队没有严密的指挥系统,没有司令部,没有参谋官,战斗部署只凭最高指挥官一拍脑袋。诸军平时各驻一地,互不隶属,缺乏训练,也从未配合进行军事演习。日本人事后总结:“清军指挥错乱,其龃龉冲突百出,而内部相摩擦,结局减弱对敌之战斗力几何,未可知也。” 中日军人教育水平相差悬殊。日本陆军高级军官有一半或进过本国军事学校、或到西欧学过军事、或到欧洲考察过军事。而中国陆军高级将领没有一个进过新军事学校,他们大多是行伍出身的旧式武夫。中国武备学堂虽也培养出一些学生,却没有给他们指挥军队之权。日本教育普及率很高,因此日本士兵的教育程度也比中国士兵高得多。近代的战争不仅需要新的武器,更需要近代的战略战术,需要懂得近代战争的规律,而近代战争的知识要有知识的人并且要专门研究才能掌握。清军战术上策略上屡屡失误,决非偶然,是因为中国军官不懂近代战争,其受教育的水平太低。 我们再看海军。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有军舰32艘,鱼雷艇37艘,总吨位59000余吨;北洋海军有军舰22艘,鱼雷艇12艘,总吨位41200吨;另外北洋战舰的功率、航速、舰龄、火炮等均劣于日本,只有定远、镇远两铁甲舰可对日军造成较大威胁。海军的编制、军官教育程度比陆军较为近代化,与日本差别不大,但与日本相比,尚有几个不可忽视的弱点。 其一,是海军首脑部门的缺陷。虽然1885年成立了海军衙门,但该衙门的五大臣奕闇、奕劻、李鸿章、善庆、曾纪泽都另有要职,无一人为海军衙门专官,海军衙门几乎等于空设。不仅如此,海军大臣中无一人出身海军或受过海军训练,担任北洋水师提督的丁汝昌也没有受过海军专门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实在难以制定正确的战略,也难以与陆军协同作战。 其二,海军不统一。北洋海军实力虽已逊于日本,但若加上南洋和广东的几艘能胜任海上作战的舰只,实力便可与日本海军接近。但海军未形成统一指挥,互不统属,结果力量分散。黄海海战后,李鸿章试图调南洋舰来加强力量,但没有成功。威海海军投降时,还发生了降将牛昶昞要求返还原属广东的广丙舰的笑话。 其三,正是由于首脑部门的缺陷,使中国海军缺乏明确、周密的计划与战略,缺乏争夺制海权意识。事实上采用的是守势战略消极防御战略。日本则在开战前就按海军胜利、僵持和失败三种情况制定陆海军作战战略,明确争夺制海权。因此中国海军处处被动。 人、武器、组织制度是军队战斗力的三个要素,缺一不可。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只偏重武器的更新、偏重军事技术,而忽视了制度和人的改变,这成为清军的基本弱点。

2018年继续教育统计法考题

1.《统计法》颁布纪念日是每年的12月8日 2.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向作出行政处罚统计机构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 3.处罚对象对统计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期间,统计行政处罚继续执行。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不得组织实施营利性统计调查。 5.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6.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 7.某企业统计人员王某,因未按企业总经理的意图多报统计数据,被辞退。该总经理的行为属于侵犯《统计法》赋予统计人员的独立统计职权。 8. 某企业由于统计人员变动,新的统计人员不熟悉统计制度,上报工业总产值时将增值税计入了。当地统计局不可以对该公司处以25万元的罚款。 9. 《统计法》适用范围只要是政府统计。 10.统计资料施行的公布制度的方式是定期。 11.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 12.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接受政府统计调查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13.统计机构收到信息公开申请,不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内予以答复。 14.制定机关修改统计调查项目的时间,不计算在审批期限内。 15.根据《企业统计信用管理办法(试行)》,有下列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或者提供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情形之一的企业,认定为统计严重失信企业。 16. 《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应当及时公开,供社会公众查询。 17.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认定为统计一般失信企业: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违法数额占应报数额比例较低,违法数额较小。 18.国务院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数据,有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已批准或者备案的统计调查制度公布。 19.对具有严重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情形的,应当依法认定为统计上严重失信。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公示和惩戒。 20.对个体工商户做出2千元以上的行政处罚前,应当告知处罚对象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21.境外的一家企业需要在上海、浙江范围内开展一项社会调查活动,应当委托中国境内具有涉外调查资格的机构进行。 22.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提供的统计资料,应当由本单位领导或统计负责人。 2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物质利益或者职务晋升。 24. 《统计法》规定,对于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 25.经济普查的频率和标准时点分别是每5年一次,普查年份的12月31日。 26. 《统计法》规定,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应当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27.《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制定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8.某企业收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拟对其作出罚款人民币6万元整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时,可以在3日内提出举行听证的申请。 29.行政机关决定予以听证的,应当在听证举行7日前书面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时间、地点等有关事项,由当事人在送达回证上签字。

甲午海战前中日海军建设比较

甲午海战前中日海军建设比较:起点相同结局迥然 胡彪黄宁 2014年10月11日13:05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 同是源于外族侵略、为抵御外侮而建立起来的近代中日两国海军,犹如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两位选手,沿着看似相同的路线竞跑,初期领先的清政府却在最后关键时刻止步不前,结果输得一塌糊涂。甲午一役日胜清败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本文仅从海军建设方面的建设目标、人才培养使用和装备建设发展三个角度,探讨中日海军建设之不同,以期为当前我国海军发展提供借鉴。 一、中日海军建设目标比较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原本倚之为屏障的海洋如同毫不设防的洞开大门,任凭西方列强来去自如,“无人,无兵,无船”的清廷有海无防,形势危急。尤其1874年日本进犯台湾,更让清政府朝野震动,感到“以一小国之不驯,而备御已苦无策”。为“纾目前当务之急,裕国家久远之图”,防止“一朝猝发,弭救无凭”的局面发生,清政府不得不面对严峻形势,筹划海防问题,由此开始了现代海军建设的步伐。此时的清政府虽然对海军的战略性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却极为浮浅,整个朝野上下都是从舰炮的角度看海军,把海军当成海上炮兵。这说到底还是守疆护土的陆军意识,根本谈不上海军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建设海军,根本目的当然只为守,就连李鸿章、梅启照等能够“睁眼看世界”的人物也不例外。1874年12月10日,李鸿章在《上奏筹议海防折》中引用查布国《防海新论》说,“若将本国所有兵船径往,守住敌各海口,不容其船出入,由为防守本国海岸之上策。其次莫如自守……只保护紧要数处,即可固守。”把自己的舰船开到别人家门口,想到的也只是个守!7年后,他又在《议复梅启照条陈折》中再次明确指出了创建北洋水师的防御性目的:“今之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驭日本起见。”梅启照也在奏折中多次指出,筹建水师则“海疆便有藩篱”。 四面环海的日本,是天然的海洋国家,曾经在中国进行过数百年的海盗掠夺,与西方的海盗文化有着极其相似的基因,因此向西方那样发展外向型、进攻型海军以图谋对外扩张侵略是其必然选择。日本现代海军从诞生第一天起,就将“海外雄飞”当作最终目标。早在幕府末期日本思想家和教育家吉田松阴就主张“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可开拓虾夷,封立诸侯,乘隙夺取勘察加、鄂霍次克海,晓谕琉球......北割满洲之地,南收台、吕宋诸岛,以示渐进之势。”幕府军舰奉行胜海舟也提出海军建成以后“进而攻敌国,终成东海一大强国,与西洋各夷争天下之要冲”。1868年,明治天皇颁布《安抚万民之亲笔诏书》明确提出,今后将要“拓万里之波涛,扬国威于四方”,主管海军的军务官也指出“耀皇威于海外,非海军莫属,当今应大兴海军”。

2011公务员联考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1年4月24日公务员联考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贵州、四川、福建、黑龙江、湖北、山西、重庆、辽宁、海南、江西、天津、陕西、云南、广西、山东、湖南、江苏、宁夏、青海、西藏)20省 (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包括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总时间为150分钟,建议阅读资料为40分钟,作答时间为110分钟,总分100分。 2.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填涂准考证号。 考生应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作答,未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该立即停止作答,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资料 1.2010年7月16日,国务院召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依法普查、科学普查,客观摸清人口信息,全面把握基本国情,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

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据悉,本次人口普查的调查表比上一次普查增加了一些项目,如“本户住房建筑面积”和“本户住房间数”。国家统计局表示,要充分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获取住房空置情况的相关信息,将持续统计和发布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住房代售率,在部分城市抽选一批住宅小区,进行空置房调查。 2.许多城市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中部某市的常住人口达到350.18万人,流动人口大幅增加。流动人口的增长,为该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也加重了该市公共资源的承载负担,对城市的发展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该市的人口密度居全省前列,已达501人/平方公里,是全省人口密度的2.28倍,其中某市辖区为4467人/平方公里,是上海市的1.5倍。 “入园难”、“入园贵”已成为时下M市年轻父母们的热议话题。走后门、托关系,父母、爷爷、奶奶连夜排队,为的是给宝宝在幼儿园里要一个名额。“入园难”、“入园贵”到底是怎样的情况?一方面,公办幼儿园一位难求,公办幼儿园一般都是由教育部门或者其他政府部门开办,享受政府财政拨款,教师属于事业单位编制,而且基本上都获得“省市级幼儿园”的最高评级,在市民中享有收费低、教学质量好的声誉;另一方面,大型小区的民办幼儿园也出现了“入园难”的状况,每逢招生报名,都会出现家长通宵排队的盛况,还有一些特殊幼儿园报名也很紧张,如一些由高校、企业办的幼儿园。 T社区地处某市远郊区,很多居民住在这里,工作却在中心城区,

地理国情普查实习总结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 1、地理国情 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国情是国情的一部分。狭义来看,是指与地理空间紧密相连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基本情况和特点的总和;广义来看,是指通过地理空间属性将包括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科技教育状况、经济发展状况、政治状况、社会状况、文化传统、国际环境和国际关系等在内的各类国情进行关联与分析,从而得出能够深入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演变和内在关系的综合国情。 2、地理国情普查 开展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系统掌握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和应急保障服务的重要保障,也是相关行业开展调查统计工作的重要数据基础。为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于2013年至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3、普查的对象和内容 普查对象: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 普查内容:一是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二是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的类别、位 置、范围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现状。 4、普查的时间安排 普查标准时点为2015年6月30日。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为普查工作准备阶段,主要完成普查方案和技术规程制定,开展试点试验和技术培训,资料收集与获取等前期准备工作。2013年7

地理国情普查基本要素内容

地理国情普查基本要素内容 [摘要]在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地理国情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部分,通过地理信息的调查可以全面掌握资源的分布情况。本文就地理国情普查基本要素内容进行阐述。 [关键词]地理国情;普查;基本要素 一、前言 通过对地理国情的普查能准确的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生态环境的状况、人类的活动及分布。因此,在我国地理国情普查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和全面。 二、“地理国情监测”的内涵 地理国情指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本国土自然与经济社会状况以及和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相关联的周边与全球自然和人文地理状况。监测一词在这里应广义的理解为包括历史与现状调查,变化动态检测、资料整理加工及提供社会服务的一系列业务工作。从业务内容上讲,监测工作的服务性质可以分成三种类型;一是为国家或区域(地方)的长期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宏观决策的基础信息;二是为经济社会的日常运转提供地理信息技术支持;三是为防灾救灾和应急时间处置提供现场指挥信息。也就是说,监测业务包括长远、日常和应急三个方面。 三、“地理国情监测”整体框架 地理国情监测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涉及的业务领域众多,相应的业务主管部门也差别巨大;在测绘系统内部也涉及到国家、省区、地市等不同层次的测绘生产和管理。通过地理国情监测业务的开展,使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组织保障体系适应地理国情监测业务化运行需求,技术保障实现服务流程化、网络化、实时化、个性化,生产工艺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工业化,服务模式实现规范化、常态化,管理模式实现全员参与、专业分工精细化。使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测绘服务方式由基础服务,转变成基础与定制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从工程实现角度出发,地理国情监测包括国情监测信息的采集、处理、管理、分析应用、分发服务等过程。在地理国情监测相关研究成果、相关文件要求等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以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为主导的地理国情监测整体框架体系。 四、地理国情的重要意义 地理国情是国情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情国力,安邦之基。做好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认识国情、把握国势、制定国策的基础性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多次开展经济、农业、人口等方面的普查、调查工作,为科学规划、制定国策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全面客观地掌握我国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

统计执法证考试题库2019

统计执法证考试题库2019 一、单选题 1.统计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 C )。 A.没收违法所得 B.责令停产停业 C.警告和罚款 D.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2.伪造、篡改统计资料违法行为的主体是( C )。 A.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及其统计人员 D.统计调查对象中的个人 3.下列可作为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适用对象的是( A )。 A.国家工作人员 B.所有统计违法者 C.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 D.统计调查对象中承担经常性政府统计调查任务的人员 4.《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颁布的机构是( B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家统计局 D.国务院 5.统计法明确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提供统计资料必须( D )。 A.真实、及时 B.准确、及时 C.准确、完整、及时 D.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6.《统计法》明确要求,统计调查对象不得( D )。

A.提供不真实、不系统的统计资料 B.提供不正确、不系统的统计资料 C.提供不正确、不全面的统计资料 D.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7.《统计法》第七条规定,统计调查对象不得( B )。 A.屡次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B.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C.屡次漏报、不报统计资料 D.漏报、不报统计资料 8.统计监督检查的实施必须( D )。 A.遵循法定的时间和范围 B.局限于法定的对象 C.遵守一定的规律 D.按照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 9.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统计部门对给于某种处罚的案件应当依照当事人的申请组织听证。该种处罚是指( C )。 A.警告 B.罚款 C.较大数额罚款 D.通报批评 10.在统计执法中,被处罚单位在接到处罚通知后,如果既不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又拒不执行的,由查处机关依法( C )。 A.强制执行 B.起诉 C.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D.与相关人协商解决 11.统计行政诉讼的受理机关是( B )。 A.统计部门 B.人民法院 C.法制部门 D.监察部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