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仿制药研发中有关物质研究思路之我见 —— 暨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有关物质(上海药检所 谢沐风撰写)

仿制药研发中有关物质研究思路之我见 —— 暨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有关物质(上海药检所 谢沐风撰写)

仿制药研发中有关物质研究思路之我见 —— 暨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有关物质(上海药检所 谢沐风撰写)
仿制药研发中有关物质研究思路之我见 —— 暨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有关物质(上海药检所 谢沐风撰写)

仿制药研发中有关物质研究思路之我见

—— 暨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有关物质

谢沐风

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衡路1500号

邮编:201203 邮箱:xiemufeng@https://www.doczj.com/doc/5d15131855.html,

摘要:本文详尽阐述了进行仿制药研发时有关物质研究思路,并针对目前业内出现的一些研发现状,提出了更为深刻的诠释与理性的观点。同时,从宏观角度解读了药物临床使用时杂质的副作用。

关键词:仿制药研发;有关物质;药物评价;不良反应

现今,有关物质研究已成为仿制药研发的“重中之重”。我国自2007年修订《药品注册管

理办法》以来,国家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发布了大量“有关物质研究指导原则/指

南/电子刊物”等,且该研究也已成为中心较之前评审而言、提高最为显著的一项指标要求、一

个技术“门槛”。同时,各国药典、进口质量标准也对有关物质制订了翔实、充分的质控指标。

再者,前些年国内注射剂不良反应/药害事件层出不穷,众人也将杂质归结为主要因素之一。

所以,在以上背景下,杂质研究成为了近些年业内关注的“焦点与热点”。

但由于专业认知上的局限与偏颇,导致目前业内在进行仿制药研发、药物品质评价、质

量标准提高/修订等时,过分地强调此项研究,陷入“研发过度、用力过猛”的状态,甚至不乏

出现“上天入地、走火入魔”之现象,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与时间上的徒劳。

鉴于以上原因,本人在总结多年审评仿制药研发资料的经验、长期从事药品检验的切身

感受、以及药品品质评价法与临床疗效间的相关认知等基础上撰写了此文。以期能为业内有

关物质研究与评价中出现的“刻舟求剑”之窘境提供一些科学理性思路与哲学客观理念,从而

将有限资源用到实处,并愿与众人研讨共进。

(注:文中杂质和有关物质皆指有机杂质,不包括无机杂质和残留溶剂等)

一、质量标准中制订有关物质检查项的原则

研发时均需进行有关物质研究(除非主成分为无机物),根据研究结果酌情制订质量标准。

1. 原料药质量标准

通常需制订。即便该原料药稳定性良好,在效期内杂质无任何增加/变化,质量标准中也

应制订有关物质检查项。此举是为保证今后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合成工艺杂质的控制与评估,

来保证批间原料药生产稳定性与质量均一性。

2. 制剂质量标准

研发时应研究“原料药制成0天制剂”和“0天制剂在效期内流通(或经加速试验)”这两个

环节的杂质变化情况。只要一个环节有变化(通常为增加),质量标准中就需拟定有关物质检

查项;而当均未有变化时,则可不拟定,因制剂质量标准仅关注降解/变化杂质,原料药中的工艺杂质由于已在原料药质量标准中予以了控制,故制剂中就无需再要求[1,2]。某些进口制剂或国外药典制剂质量标准中未拟定有关物质检查项便是出于以上考虑。

对于注射剂,经研究即便杂质无变化,但由于我国时常发生注射剂不良反应,故建议质量标准中仍旧拟定,且指标可较原料药有所放宽。

二、杂质谱研究逻辑树

目前,全球药品研发皆提出了“杂质谱(impurity-profile 或a list of degradation products)研究”理念,即以原研药杂质谱为出发点进行仿制药的杂质研究,逻辑树如下:

原研制剂杂质谱→仿制原料药杂质谱→仿制制剂杂质谱

图1 杂质谱研究逻辑树

仿制制剂剂型与原研制剂剂型不同时,也可参照该思路[1]。

此处需强调的是:由于临床使用的是制剂,仿制制剂的降解杂质一般情况下与原研制剂相同,而仿制原料药的开发往往是“殊途同归”,工艺杂质与原研原料药可能不一致,所以,该研究逻辑树与原研原料药中的工艺杂质不一定无关,即无需对各国药典原料药质量标准项下罗列的所有杂质逐一进行研究,仅关注其中与制剂相同的降解杂质即可,否则极易陷入“画地为牢”的研发思维。

三、购买数批原研制剂

无论是仿制药研发还是品质评价,皆应获取至少3个不同时间段批号的原研制剂,并最好有近效期的样品,以知晓该时间点时杂质的降解情况和含量。随后,取最新批号样品进行加速或长期试验(至少6个月考察),进一步观测杂质降解情况和增长速率,同市场流通样品做综合比较分析。

仿制药研发工作的启动,建议在原研品上市后即开始,一年购买1个批号,测定其多条溶出曲线(如是口服固体制剂)和杂质谱,并观测近效期时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以更科学合理地指导届时自我仿制品的开发工作。

四、六类/五类仿制药研发思路

1. 解读既有质量标准

针对此类仿制药研发,建议查询所有可及的制剂与原料药质量标准;着重关注制剂质量标准,解读试验条件、杂质种类、杂质质控限度等。至于原料药质量标准,应着重关注与制

剂相同的主成分降解杂质。进口制剂质量标准中杂质往往用代号表示,研究者可根据以上杂质谱研究思路,着重关注降解杂质,对于不增加/变化的杂质应理性考虑、酌情不予研究。

需强调的是:研发时仅是借用既有质量标准的检测色谱条件和目标降解杂质限度值(当然也可根据具体情况,优化色谱参数和修订杂质限度),至于杂质种类和个数等是根据自我仿制品的研发实际情况针对性地研究和拟定,绝非照搬照抄既有质量标准。国家药监局2006年8月发布的《已有国家标准化学药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明确指出[3]:研发宗旨为“必要时应针对研制品种的自身特点,拟定个性化的注册标准以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不同生产单位实现这一目标的药学基础可能不同,即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原料药制备工艺、制剂的处方工艺,这可能导致产品质量控制方法的不同。因此,在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的研究中,不能机械地套用已有的国家标准,需要遵循“仿品种而不是仿标准原则”,即在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的研制中,以研制产品与已上市产品安全性、有效性一致为目标,针对具体品种制定个性化注册标准”。将该理念应用到有关物质研究,即不能过度“迷信”国外药典或进口质量标准,还是应秉承科学客观的理念,以测得的原研制剂杂质谱为出发点。

2. 实践既有色谱条件并予以优化

2.1 色谱柱建议采用25cm长普通色谱柱,以更有效增强分离效能,但也无必要用30cm长

色谱柱。不推荐使用“超高速液相”[4],除非普通液相确实难以达到分离效果,因该试验所受干扰因素较多,难以重现,不便推广。

2.2 流动相对于反相色谱检测,可适当减少有机相比例,使主成分保留时间延长、各峰分离

度增加,或至检出的杂质数不再增加[4]。

2.3 供试品溶液的主成分保留时间推荐在15min~30min间,由此全部检测时间约在

45~90min。如此,既可将各种杂质尽可能分离,又可通过调整峰宽与斜率,使保留时间较长的杂质峰即便展宽也可积分出,不会导致漏检的情况发生。

2.4 流速与柱温以满足上述保留时间为宜,流速无需拘泥于0.8~1.2ml/min间;柱温最好比

室温略高,如35~40℃,且该温度有利于延缓色谱柱使用寿命。

2.5 仪器配置推荐具有自动进样装置的色谱仪,以便下班后仍可继续进行检测,提高工作效

率。

2.6 梯度洗脱时流动相配制方式最科学方式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英国药典皆如

此)”—— 即A相为高比例水相-低比例有机相(建议时间起点时的流动相B最好为0%比例)、B相为低比例水相-高比例有机相(建议其中至少为10%水相);其次是A相为高比例水相-低比例有机相、B相为纯有机相。最不科学的配制方式:A相为纯水相、B相

为纯有机相,即便配制了脱气机,试验时也易造成气泡混入,导致柱压不稳、损伤仪器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既有质量标准为此不合理方式,建议采用数学转换法更改为第1或第2种配制方式。补充说明的是:水相中的无机盐、表面活性剂等的溶解方式最好采用边加热、边搅拌方法,以期达到彻底溶解、不影响液相使用的目的。

2.7 梯度洗脱程序皆可较为灵活地更改,如延长洗脱时间、调整最终两相比例、延缓每分钟

变化率等,已达到分离自我样品的目的。

2.8 目的采用最终优化的色谱条件,能够将仿制原料药/制剂的各工艺杂质 / 降解杂质 / 辅

料干扰等与主成分良好分离(最好还应检验原料药精制前的粗品,以下同)。此时的系统适用性试验用溶液应将杂质:主成分配制成1:100浓度(或杂质界定限度)来验证专属性。

同时,还应进行强制降解试验[5],用以验证各种强破坏试验条件下(高温、光照、高湿、酸、碱、氧化等),主成分与产生杂质的分离检测结果,并应特别关注DAD检测条件下主峰纯度,如不纯,则应适当调整色谱条件参数,将杂质分离出。此处需强调的是:无需检测杂质峰纯度。

2.9 其他如认为既有质量标准拟定的供试品溶液浓度、波长、进样量等参数不甚科学,欲进

行更改,可参照文献[6]进行。同时,基于既有质量标准测定法的系统优化与改进过程应在申报资料中予以呈现,并阐述理由,提供更新的实验条件及样品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等说明材料,绝非仅陈述最终结果[7]。

3. 测定原研制剂杂质谱

3.1 检测时的注意事项

3.1.1 供试品溶液积分时最小峰面积的设定

在对供试品溶液积分时,其中一项重要参数就是最小峰面积的设定,即杂质报告限,ICH 在原料药与制剂中杂质研究指导原则中规定如下[8]:

表1 ICH对杂质研究的报告限要求

主成分每日最大摄入量报告限(%)

>2g 0.03%

原料药

≤2g 0.05%

>1g 0.05%

制剂

≤1g(通常小于1g)0.10%

除非既有质量标准中有低于0.05%限度的杂质要求,通常可根据以上规定予以设定。如仅进行仿制制剂研发,建议积分限度设定为0.10%;如要同时进行仿制原料药研发,遵循杂质谱研究逻辑树,建议将积分限度设定为0.05%。这也同时考虑了方法学中最低检测限和最

低定量限等指标的验证。之所以如此设定,盖因0.05%以下的杂质即便存在多个,对于人体口服或注射,这些杂质的临床药理影响/毒副作用皆可忽略不计,故无需研究。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2008年组织翻译的《非专利药物杂质研究指导原则》[9]中明确指出:“原料药生产商以及制剂开发团队进而对分析方法和质量标准进行协调,以避免出现对于生产能力而言,质量标准限度过于严格等问题”。可目前很多研究者片面追求杂质数或杂质量,将最小峰面积设定得很小(如0.01%),结果大量杂质被检出,进而开展起“无穷无尽的无用研究……”,陷入了缘木求鱼的窘境。

3.1.2 杂质测定结果的记录保留值

小数点后两位即可,如0.25%、0.08%,不可多或少。

3.2 测定原研制剂杂质谱

采用以上色谱条件对原研制剂杂质谱进行测定。

如未能获得临近效期的样品,建议采用获得的最新批号样品进行影响因素试验,此举可更快预知降解杂质的产生和影响产品稳定性的条件;同时,还应进行加速试验,试验时间视效期而定(通常效期两年→加速6个月、三年→9个月、五年→12个月),以观测杂质变化情况,尤关注不断增加的杂质。往往在加速试验3个月时,便可初现端倪。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原研制剂杂质谱测定结果

3.3 解读原研制剂杂质谱

3.3.1 杂质A和B 随时间延长、含量不断增加;加速试验也证明,结果分别为0.15%→0.50%和0.20%→0.68%,故确定为主成分降解杂质。经核对原研制剂质量标准,通过相对保留时间定位推算确定为某代号杂质;再根据既有质量标准,知晓该两杂质限度分别为0.7%和1.0%(数字皆为举例、以下同)。

3.3.2 杂质C和D 随时间延长、含量不变化;加速试验也证明不增加,故推断为主成分原料药工艺杂质或辅料峰。检测结果分别在0.33%~0.35%和0.07%~0.08%间波动。

4. 测定仿制原料药杂质谱

美国FDA发布的《仿制制剂杂质研究指导原则》中明确指明[1]:ICH在新原料药与新制剂中杂质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许多建议完全适用于仿制药研究,故积分限度参照“3.1.1 最小峰面积的设定”项下依据设定为0.05%。测定结果如图3:

图3 仿制原料药和仿制制剂杂质谱测定结果

4.1杂质A和B

研发要求:三批样品0天时的含量不应高于原研制剂起始点含量(即0.15和0.20%),加速试验证实不断增加,但增加速度不快于原研制剂,且未超出限度值。

4.2杂质C

经研究确证为合成中间体、即合成工艺中引入的杂质。研发要求:三批样品0天时的含量不大于原研制剂(如为0.31%~0.33%),加速试验证实不增加。

4.3 杂质D

未检出,说明该杂质为原研制剂特有杂质,勿需再研究。

4.4 杂质E和F

仿制原料药中特有杂质,三批样品0天时含量均分别为0.12%和0.07%。经验证,杂质E为合成中间体杂质,因合成路径与原研原料药不同,加速试验证实不增加;杂质F增加、为新增降解杂质,但至加速试验6个月时未超出0.2%。

表2 ICH对杂质研究的鉴定限要求[8]

主成分每日摄入量鉴定限(%)

>2g 0.05%

原料药

≤2g 0.1%或1mg

>2g 0.10%

10mg ~ 2g 0.2%或2mg

制剂

1 ~ 10mg 0.5%或20μg

<1mg 1.0%或5μg

根据表2,由于以上两杂质均不过0.1%就无需鉴定;但考虑到最终临床使用的是制剂,故可再根据制剂要求,放宽至0.2%(或是0.5%,以下同)。即仿制原料药中的特有杂质只要最终含量未超过0.2%(主成分日剂量10mg ~ 2g),即可不进行结构确认等的进一步研究。

当特有杂质量超出0.2%,则建议对原料药合成工艺进行完善与优化,减少含量至鉴定阈

值以下,否则就需进行结构确认→定量检测→甚至动物毒理试验推算该杂质限度值的深入研究了[3]。此种作法虽说符合科学,但建议研发单位勿采取,这也是中心评审老师不愿看到的,因为之所以要进行杂质谱比对研究,就是希望仿制制剂不具有超出鉴定限的特有杂质。总之,该“技术瓶颈”是衡量药化人员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如研发制剂涉及的原料药为外购时,制剂生产企业可要求原料药企业按既定色谱条件进行检测,若达不到要求,应进行精制优化,直至符合规定[9]。此时,往往会出现国内现行的原料药质量标准达不到要求的现象。

5. 测定仿制制剂杂质谱

测定结果如图3所示。

5.1杂质A和B

研发要求:三批样品0天时的含量不应高于原研制剂起始点含量,加速试验证实不断增加,但增加速率不快于原研制剂,且最终时间点含量未超出既有质量标准的限度值。

5.2杂质C

研发要求:结果同仿制原料药,加速试验证实不增加。

由于原研制剂在该杂质含量的前提下临床已使用了多年,验证了其安全性,且含量未超过原研制剂,故仿制制剂与仿制原料药就可无需再深入研究该杂质[10,11]。只不过、为进一步确认“保留时间相同、物质也一致”的论断,推荐采用液质联用色谱仪做一定性试验予以验证,或者用两种以上色谱系统验证为同一物质即可。

有些研究者错误地以为不增加杂质也不能过鉴定限,导致对原料药过度精制纯化,造成成本的无端增加[1]。

5.3 杂质D

未检出,同仿制原料药。

5.4 杂质E和F

研发要求:加速试验证实杂质E不增加。杂质F增加、但至加速试验6个月时未超出0.2%。由于均未过鉴定限,故无需进行结构确认等进一步研究。

6. 质量标准的制订

6.1 杂质和辅料的定位

对于已知降解杂质A和B,通常采用对照品法或相对保留时间法,前者需制备对照品并供日常检测用,后者简便易行,故推荐后者[1]。考虑到色谱柱的差异性,为确保试验的重现

性,建议在研究时采用一根市场主流品牌、便于购买、价格合理的色谱柱,方法确证后在质量标准中予以详尽标注,以便日后试验的重现[12]。如此,则无需担心多根不同型号色谱柱引发的相对保留时间波动性。

检测制剂时有时会出现辅料峰,保留时间通常较短,可采用“扣除主成分峰相对保留时间多少倍前的辅料峰”的办法;如辅料峰位于中间位置,则只能在质量标准中规定:取某辅料、配制成某浓度进样测定,该辅料峰不计入的办法[13]。

关于质量标准中标注色谱柱型号事宜,很多研究者认为此举“方法耐受性不佳”,其实这种认知是错误的。

6.2 杂质定量法

由于杂质与主成分结构式不同、紫外吸收不同,故在同一波长下采用峰面积代表含量时需引入校正因子。针对杂质A和B的校正因子,如文献报道值已翔实确凿,则可直接采用;如怀疑或不存在报道值,则需验证。方法如下:

采用液质联用仪或其他检测手段,甄别出该两杂质结构式,随后从国外药典会或某实验室购买来(必须有纯度值),测得该杂质校正因子;或通过自我合成制备→结构式确认→获得纯度值→测得校正因子。这里需提醒的是:无论何种途径获得的杂质对照品,纯度值无需很高,只要该值准确、误差范围以内即可。针对特有杂质E和F,也是遵循以上方法获得校正因子后计算含量。

通常,校正因子在0.9~1.1时可忽略,超出0.5~5.0时应考虑改变检测波长,如无法调节,应考虑采用杂质对照品法[14]。

6.3 杂质限度的规定

杂质A和B由于是主成分降解杂质,故其限度值在既有质量标准应有规定,参照即可,(如分别不得过0.7%和1.0%),其他杂质无需再参照既有质量标准,可自行拟定为:其他最大单个未知杂质不得过0.5%(针对共有杂质C而言),其次单个未知杂质不得过0.2%(针对剩余杂质,遵循ICH规定),所有杂质不得过1.5%(参照既有质量标准总杂质限度值)。

针对五类改剂型的研发,当用药途径一致时,仍可参照该限度制订;但如用药途径发生改变,则应具体分析。

6.4 系统适用性试验

系统适用性试验除在方法开发时用到(通常是将多个杂质与主成分混合配制而成),在日常检测中也应被使用,从而保证即时的色谱条件可满足测定需要。英国药典在所有液相法检测有关物质时均有此项规定。通常可采用如下方法:

6.4.1 使用与主成分最难分离的某杂质如方法开发时知晓原料药合成中间体G是最紧邻主

成分峰前的杂质、则可将该杂质拟定入系统适用性试验中(规定分离度不得小于1.5),只要保证了该杂质与主成分峰的分离,便可确保其他所有杂质的分离。由于仅验证分离度,故该杂质纯度无需过高。该法也可采用最难分离的某两杂质峰予以验证[14]。

6.4.2 使用已知杂质对照品如采用对照品法测定杂质A,则可规定该杂质峰与主成分峰具有适当的分离度,以保证位于中间的杂质B与G能与主成分峰分开,而不能仅规定1.5的分离度。

6.4.3 采用破坏试验如主成分在某强破坏试验下较易产生杂质,且该杂质又在质量标准中有所规定限制,则可采用,如图4所示:

图4 系统适用性强破坏试验图谱(下/空白溶剂;上/未破坏的供试品溶液;

中/氧化破坏试验:规定产生一主成分峰前的杂质峰,且分离度应符合规定)

6.4.4 不建议仅规定主成分峰柱效、拖尾因子等的简单作法,因为这些参数无法直接表达出主成分与杂质的分离效果;至于“应使主成分峰与前后杂质峰分离”的规定更被是认为不痛不痒、流于形式。

7. 复方制剂的研究

研究思路同前,仍是主要关注降解新增杂质,来源可能为:各原料间相互作用、原料与辅料间相互作用、原辅料与包材间相互作用等。不同之处为:

7.1 色谱系统

研究阶段,通过确定色谱柱型号加以区域性分离、明确各杂质归属后进行检测的方法是最为常用的[15,16],且当一套色谱系统难以将各主成分与其所有杂质均分离时,完全可建立两套/多套色谱系统进行测定。如色谱系统一测定主成分A及其杂质,色谱系统二测定主成分B与其杂质,并验证在该各自系统条件下彼此互不干扰(可采用主成分原料药定位验证)。

7.2 根据研究结果制订质量标准

如经以上研究,所有杂质均未增加/变化,则可在质量标准中不予制订有关物质检查项。该思路对于氨基酸等大复方制剂更为适用。如仅主成分A的一个已知杂质不断增加,则质量标准中仅制订该杂质测定法与限度,无需考虑其他杂质[17]。

目前,很多研究者为了体现自我对“杂质研究的深入和控制的强大”,将所有杂质均订入了质量标准。这种作法是由于未能充分理解制剂质量标准仅关注降解杂质的理念!对于不变化的杂质由于已在原料药/辅料中加以了制御,故制剂质量标准中便无需再控制。国外药典中有些制剂品种的质量标准、有关物质检测项下杂质拟定得较为简单,就是出于此种考虑,绝非是偷工减料、敷衍搪塞。

五、三类仿制药研发思路

研究思路同前,不同之处为:

1.色谱条件的建立

三类新药的质量标准属高度商业机密,通常无法获得,但可通过查询已发表的文献,寻找到有关色谱条件的一些“蛛丝马迹”,如原研制剂药物代谢分析文献等,随后以此为基础进行拓展。另外,还可参照相似结构化合物的既有质量标准分析方法,或者直接根据产品化学结构式与理化性质等,建立起能够分离仿制原料药的起始物料、各步中间体、反应副产物及降解产物等与主成分的色谱条件。同时,通过各种条件的强破坏试验验证所建立的色谱条件的有效性与客观性。

2.原研制剂购买

必须购得才能进行研发,决不可“天马行空、盲人摸象”。如无法获得,建议研发“休眠”。有时由于购买困难或价格昂贵,购买1批亦可;且往往难以购买到临近效期的样品。如可购买到原研企业临床试验用样品用于自我仿制的早期研究也是可行的,待研发后期再够买原研正式上市品做对比研究。

3.已知降解杂质限度值的设定

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1]:

3.1 查询文献

如该降解产物是主成分的一个重要代谢产物,通常可通过查询文献获得。当然也可按ICHQ3A(R)及ICHQ3B(R)进行杂质鉴定和界定,而对于制剂通用项目如脂肪乳中的甲氧基苯胺、溶血磷脂可参考同类制剂一般限度标准制订。

3.2 测定近效期的原研制剂

获得市场上流通的、临近效期的原研制剂样品,以测得数据为基础设定,这是最为科学与通用的方法,但时常由于购买不到或无法获得该时间点样品,而采用对其进行长期稳定性考察的替代法。

3.3 对原研制剂进行加速试验研究

根据原研制剂有效期,进行针对性的加速试验研究,以终时间点测得的数据为基础进行设定。该法是3.2法的有效补充,但数据有时值得商榷。

3.4 采用软件计算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软件程序(Quantitative structure / activity relationships,简称QSAR):这是一款通过建立于药物有机化合物活性与表征其结构特征的理化参数间的相关性方程,测量或计算出该化合物的理化参数,从而估算出其对生物毒性的软件。但目前见诸于报道应用的还十分少见,尚处于理论阶段。

3.5 进行杂质的动物毒理试验研究

通过该研究推算出限度值(此为不得已、最后选择的方法[11])。实施时,应采用含有一定量降解产物的制剂进行,或是采用分离制备的降解产物纯品进行。

以上方法研究者可酌情采用。同时,这些方法还适用于仿制品中出现特定、最终含量超出鉴定限0.2%杂质的限度设定。针对未知不变化的杂质,根据“四、六类/五类仿制药研发思路”项下思路制订。

六、强破坏试验

该实验于2001年由ICH组织推出。其作用在世界卫生组织编撰的技术报告[18]和美国FDA药品审评部门(CDER)发布的仿制药(ANDA)开发模板中均有明确阐述[19]:(1)探知主成分易受何条件影响、从而指导处方开发与工艺设计,预防杂质生成(如易受热降解,则湿法制粒应予排除,而采用干法制粒);(2)探知主成分降解途径,旨在验证所建立色谱条件的系统适用性,尤三类仿制药研发中的应用。进行该试验的思路如下:

1.对于稳定的强破坏试验条件

如药物在某强破坏试验条件下较为稳定,即便加大破坏强度也无法产生杂质时,此时实事求是阐述即可,无需过于强求[20]。但同时要采用DAD检测器验证主成分峰纯度,确保主峰中不包含杂质峰。客观而言,对于一个有机合成药物,是很少在所有条件下均稳定的[21]。2.对于不稳定的强破坏试验条件

建议以主成分峰面积减少5~10%、杂质量产生5~10%为最佳破坏条件(这也是迄今为止破坏方法与破坏强度不做硬性规定的原因)[21];同时采用DAD检测器验证主成分峰纯度。

现今,有些研究者陷入了“剧烈破坏→产生某较大杂质→确证结构式→获得杂质对照品→进行动物毒理研究→(结论往往是该杂质无毒理作用、限度可很宽泛;检测最终样品,结果是“未检出”)……”这种“走火入魔”的研究思路,应予静心思量。

3.强破坏试验条件的“质量守恒 / 物料平衡”

近些年,该观点在业内可谓甚嚣尘上,如何判定也是众说纷纭。笔者查询了截至2013年7月底,药审中心颁布的所有指导原则、电子刊物和《药品审评论坛杂志》,仅1~2篇涉及此观点。持这种思考的个别学者,猜测是与“稳定性考核”中含量与有关物质的相辅相成性混淆了。同时,如此剧烈的破坏。有时还会产生二级、甚至三级降解产物,如非要守恒,也许只能采用“全波长、全梯度”的洗脱方式,且所有杂质还都要有紫外吸收,但这是完全不现实、脱离实际的。所以笔者认为:若“守恒”意为着破坏前后总峰面积比在90%~110%,则只要“温柔破坏”、使其产生5~10%杂质量,则便“肯定守恒”了,呵呵~~。

4.制剂辅料的强破坏试验条件

辅料的强破坏试验其实为“主成分与辅料的相容性试验”,用以判断两者间的兼容性,从而为处方筛选、制剂工艺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如某辅料不稳定,应摒弃或最后着附),故应属工艺研究部分,不应在有关物质测定法的方法学验证中出现。

5.强破坏试验的结论

据笔者自身试验与交流所得,只要保证主成分保留时间在15min后,则几乎没有推翻既有色谱条件,最终均是“本色谱条件可分离出各种强破坏试验产生的杂质,故色谱条件系统适用性良好”的“形式化结论”。

总之,我们应清醒客观地看待该实验,科学正确地理解实验目的,不要将其“神圣化与妖魔化”。

七、稳定性考核中含量与有关物质的相辅相成性

在进行稳定性考核时,通常需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及“中间试验”,其目的是模拟药物在市场流通期间有可能遭遇到的较为苛刻环境时,其内在品质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此时,含量结果与有关物质结果间应具有“呼应性”,以此来说明所建立的有关物质色谱条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该呼应性应在以上三项试验中有所体现,尤在后两项试验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如加速试验6个月较0个月时含量下降5.0%,则有关物质增加量应在4.5~5.5%间,否则说明所建立的有关物质测定法未能准确测得降解杂质量,属“研发中的原则性错误”。反之,亦然。所以研发者应着重关注该点。

同时,也不应出现前一时间点杂质量明显大于后一时间点的情形。

八、杂质谱研究的总结归纳

杂质谱研究不仅要体现在图谱上,还应采用列表方式予以表述,以做到条理清晰,使评

审老师一目了然,并将列表结果置于稳定性考核资料中。列举如下:

表3 原研制剂杂质谱研究结果一览表

样品杂质A 杂质B 杂质C 杂质D 杂质E 杂质F

批号-1 0.15% 0.20% 0.34% 0.08% 未检出未检出

批号-2 0.14% 0.19% 0.35% 0.07% 未检出未检出

批号-3 0.15% 0.21% 0.33% 0.07% 未检出未检出

批号-1(加速试验1个月)0.26% 0.34% 0.35% 0.08% 未检出未检出

批号-1(加速试验3个月)0.37% 0.48% 0.33% 0.07% 未检出未检出

批号-1(加速试验6个月)0.50% 0.68% 0.34% 0.08% 未检出未检出

表4 仿制原料药杂质谱研究结果一览表

样品杂质A 杂质B 杂质C 杂质D 杂质E 杂质F 批号-10.13% 0.18% 0.31% 未检出0.12% 0.07% 0个月

批号-20.15% 0.19% 0.33% 未检出0.11% 0.08%

批号-30.14% 0.20% 0.32% 未检出0.12% 0.08%

批号-10.25% 0.32% 0.33% 未检出0.12% 0.10% 加速试验1个月

批号-20.26% 0.32% 0.33% 未检出0.12% 0.11%

批号-30.25% 0.31% 0.34% 未检出0.11% 0.12%

批号-10.38% 0.47% 0.33% 未检出0.13% 0.14% 加速试验3个月

批号-20.37% 0.46% 0.31% 未检出0.11% 0.14%

批号-30.38% 0.47% 0.33% 未检出0.12% 0.15%

批号-10.48% 0.63% 0.32% 未检出0.11% 0.16% 加速试验6个月

批号-20.49% 0.63% 0.32% 未检出0.11% 0.17%

批号-30.48% 0.65% 0.31% 未检出0.12% 0.17%

表5 仿制制剂杂质谱研究结果一览表

样品杂质A杂质B杂质C杂质D杂质E 杂质F

批号-1 0.14%0.19%0.32%未检出0.11% 0.12%

0个月

批号-2 0.15%0.20%0.31%未检出0.12% 0.13%

批号-3 0.13%0.20%0.33%未检出0.10% 0.11%

批号-1 0.24%0.32%0.33%未检出0.10% 0.13%

加速试验1个月

批号-2 0.24%0.33%0.34%未检出0.11% 0.14%

批号-3 0.24%0.32%0.33%未检出0.10% 0.13%

加速试验3个月批号-1 0.36%0.48%0.33%未检出0.11% 0.15%

批号-2 0.38%0.48%0.33%未检出0.11% 0.15%

批号-3 0.36%0.49%0.32%未检出0.12% 0.14%

批号-1 0.49%0.66%0.32%未检出0.11% 0.18%

批号-2 0.48%0.67%0.32%未检出0.11% 0.17% 加速试验6个月

批号-3 0.49%0.66%0.33%未检出0.12% 0.18%

表6 各杂质研究结论一览表

杂质来源仿制品研究结论

A 降解杂质增加、且增速同原研制剂

B 降解杂质同杂质A

C 工艺杂质不增加、含量未超出原研制剂、无需研究

D 工艺杂质原研制剂特有,仿制品中均无,无需研究

E 工艺杂质原研制剂无,仿制品特有。研究结果不增加,且未超出鉴定性(0.2%),故无需研究

F 降解杂质原研制剂无,仿制品特有。研究结果增加,但加速试验6个月和长期试验24个月(已至效期)均未超出鉴定性(0.2%),故无需研究

(注:杂质量在0.03%间波动,则认为无变化)

以上仿制制剂批间数据如出现较大波动,则说明制剂工艺不稳定(此时,多条溶出曲线研究也往往出现批间波动较大的情形),认为研发失败,应重新进行[1]。为确保合成工艺稳定、原料药质量均一,就要确保原料药的杂质谱稳定;而为达到该要求,则应针对性地研究仿制品中特有杂质的来源(如杂质E),从而引申至对起始物料和关键中间体的质量控制。

九、试验技巧与注意事项

1.归一化法的妙用

ICH组织自2000年在有关物质检测中推出了自身对照法,旨在针对那些稀释50~200倍后,主成分峰面积不呈线性的药物而言,因此时归一化测定结果有误。但此种情形在实际检测中并不常见,仅为“小概率事件”。

笔者总结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不呈线性:(1)主成分为满足杂质检出限要求,在进样量过大的情况下发生色谱柱或检测器超载;(2)主成分结构式较为怪异,如唑来膦酸,磷原子与氧原子间形成双键结构(结构式见图6),导致线性范围很窄;(3)梯度洗脱,此情形下色谱峰已呈非正常性能,柱效高达上万也是此种表现。(4) 供试品溶液浓度过低,导致1.0%自身对照已接近最小定量限。

图5 唑来膦酸结构式

所以,建议研究者验证两法,如结果一致(绝对值差不超过0.03%),可在质量标准中拟定自身对照法,而对研发中的大量样品检测均采用归一化法[14],从而做到活学活用、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能。目前,印度等一些制药公司在研发与制订质量标准时仍是均采用归一化法,便如此。

2.针对申报资料中所附的有关物质研究图谱要求

2.1 整齐划一所附图谱均应采用同种色谱仪,即色谱图模板一致;且所有图谱的X轴与Y 轴均应一致,以便评审老师进行直观的杂质谱比对与结果核查。Y轴的设定以1%自身对照液中主成分峰峰高约10%~20%为宜。

2.2 图谱标识与摆放每张图谱的标识建议采用打印机在图谱空白处打印出来(如“仿制制剂批号2样品加速试验3个月有关物质测定”),字号至少3号,再进行加深复印,随后按试验时间顺序摆放。不建议:建立一大列表、置前,图谱上仅标注图谱号,如此查找起来极为繁琐,且不直观。

2.3 图谱基线的稳定性无论何种洗脱方式,均应确保空白溶剂基线平稳后再行检测(以上述Y轴设定的范围为准)。如无法满足,应从仪器硬件性能与操作等环节入手加以解决。该点充分展现分析人员液相操作的基本功。

2.4 申报材料中应附图谱有关物质研究的代表性图谱均应附上,尤方法探索过程、方法学验证、典型样品测定、稳定性考核等图谱;至于非有关物质图谱,由于仅关注主成分峰,故象征性地附几张典型图谱应可。

2.5 积分参数的统一性各稳定性考核时间点的积分参数均应一致,以便系统性地观察杂质变化情况。

3.溶液稳定性

供试品溶液稳定性的验证至关重要,验证法详见参考文献[22]。一般情况下应至少考察24小时,以保证当日配制的样品在当晚自动进样情况下测定完毕。如不稳定,应制订“立即

进样”或“配制后X小时内进样测定”的明确规定,以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

主成分对照品溶液、杂质对照品溶液及贮备液的稳定性,可根据稳定性试验结果适当延长,如冰箱冷藏3~6月。

4.杂质校正因子测定法

关于杂质校正因子测定法,文献报道有单点法、三点法、多点法及标准曲线法等多种。其实,采用最为简便易行的单点测定法即可:取杂质对照品与主成分对照品均配制1.0%浓度,连续进样6次,测得平均峰面积,计算校正因子;如此测得结果也必在误差范围内。

5. 研究测定与制订质量标准时测定法的变更

研发时为分离杂质有可能采用较为复杂的色谱条件(如梯度洗脱)或系统(如两套液相系统或液相、薄层2个方法),但制定质量标准时,应根据研究测定结果(杂质增加改变与否),酌情采用较为简化的测定条件去针对性仅测定相关杂质,而非全盘照搬照抄研究时的方法。

十、讨论

1. 效期的确定

原研制剂的效期往往通过观测货架期间,降解杂质A和B临近限度值时的时间而定。仿制药研发时,可能会出现杂质降解速度快于原研制剂的情形,从客观和合理的角度,可通过缩短效期来保证仿制制剂在临床使用时的安全性。

但现今,随着对药品质量的日益关注,效期长短愈发作为评价品质的一个核心指标受到重视。由于仿制药研发在全球的迅猛开展,各国纷纷提高了“技术门槛”:仿制制剂的效期应等同或大于原研制剂。由此,研发时应做到:仿制制剂中与原研制剂相同的降解杂质A和B,在0个月测得值和加速试验中的增加速率均不应超过原研制剂,且应通过“降解速度曲线外推法”来预测效期[23],如此才可满足内在品质不劣于原研制剂的要求[3,19];如超出,应考虑优化处方工艺或采用密封性更好的包装[9]、或是其他办法予以解决。

2. 杂质研究的“度”

现今业内普遍存在杂质研究过度的状况,以为研究得越深、质量标准制订的杂质数量越多(杂质罗列甚至已排满26个英文字母;手性异构体杂质高达10多种等)、要求越高越好。其实,这种认知是片面的。

2013年5月,国家药典委员会网站发布了“国家药品标准工作研讨会议纪要[24]”,其中明

确提出:药品质量标准的关键在于临床,标准的提高不是一味追求某个单一杂质控制;过去我们忽略了临床药学评价,今后要加强质量标准的提高与临床用药的有机结合。标准的制/修订还应考虑社会和经济因素,应科学合理、不宜过度追求高指标,科学的标准不一定都是高精尖的,还应当从药物经济学角度予以客观考虑……。

正如文中3.1.1所述,当我们科学客观地引入“ICH报告限”概念后,便可将杂质研究的“度”清晰化、明朗化。该理念在英国药典贯彻得最为彻底:在所有采用液相法检测有关物质时,均做出了“Disregard(不计)……”规定:小于1.0%自身对照峰面积1/10~1/20的杂质峰不计,即0.1%~0.05%含量以下的杂质峰勿需积分,因为这些微量杂质即便存在了多个,对人体的临床毒理作用也完全可忽略不计。只不过,我国药典2010年版中仅有25个品种有此规定,其他几百个液相法检测有关物质均未意识到该点,导致实验者忽略了该报告限的关键要素。

又如杂质C,只要仿制药含量不过原研制剂,即便超过鉴定限0.2%,也无需再研究。再如杂质F,此处列举了较为极端情形:为新增降解杂质,但在效期内含量未过鉴定限0.2%,故无需开展针对性研究,最终质量标准中笼统限定即可。

因此,研发者一定要把握好杂质研究的“度”,切忌陷入“疑神疑鬼、谨小慎微的误区”中。

3. 客观分析杂质量多寡、品质评价和临床疗效三者间的关系

现今业内普遍存在“杂质越少、药品质量越佳”的看法。笔者认为:这种理念仅片面关注了杂质量,没有与临床疗效客观结合,故是局限的。如杂质B限度1.0%,就不应认为0.2%含量的样品品质高于0.8%含量的样品品质,因只要在1.0%以下,杂质量的多寡就与临床安全性和对主成分的影响性无关、无需担忧。否则,一旦陷入“好大喜功”的思维模式,就会导致原料药和制剂的生产成本无端增加,而该增加对临床疗效又无丝毫意义,造成“华而不实、大而无当”的结果。故对杂质评价一定要站在一个科学客观的立场上。

4. 从宏观上看待杂质研究的重要性。

制药行业为高科技行业、高端制造行业、高附加值行业,这“三高”决定了本行业在发达国家被严格掌控和保密。而在各国药典上,原料药项下的杂质信息可谓毫无保留、全部陈列,同时还可花钱购买,由此可见,杂质研究就不应是高科技!因真正的高科技是绝对不可能全球公开的。

那本行业的高科技在何处?在制剂上→在配方与工艺→在工业药剂学的各项参数上[19],而这些绝对是高度的商业机密。跨越这道门槛的办法就是“殊途同归”:原料药与制剂皆如此。所以笔者再次强调:既有进口/国外药典质量标准中那些杂质列表,并不完全适用于我们自行的仿制药研发(仅有降解杂质是共性的),众人决不能墨守成规、生搬硬套,还是应理性研发、科学审评,将重点关注于药物的临床有效性上。

笔者在日本国家药检所进修期间,深刻体会到ICH组织国家们在药物有效性上的严格要求与深入研究,如针对口服固体制剂而言体外溶出最为关键,该指标与临床疗效最为密切相关;且因口服,安全性大大增强,故杂质研究仅是“锦上添花”。所以,该国对上市药品进行质量评价与上市抽查时皆是仅测定多条溶出曲线,以考核企业是否具有持续生产高品质药品的能力[25]。

5. 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是“杂质所为”吗?

由于静脉注射剂不存在主成分生物利用度问题,故很多学者“一边倒地”将注意力聚焦到杂质上,更是认为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是“杂质所为”。此处笔者“斗胆”提出: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在排除质量因素后(即与原研制剂杂质谱相当以及其他质量指标没问题的前提下),绝大部分是主成分“缺点”所致,而非那些微量杂质所为。

简述如下:世界卫生组织很早就指出“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用药原则,因“是药三分毒”,药物(主要指主成分)是把“双刃剑”,即有七分优点、三分缺点,口服时通过消化道屏障,则可实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功效;且生物利用度也说明一个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速度与程度十分关键(有些需要慢吸收的药物就一定要慢,绝非越快越好,否则会引起毒副作用)。而静脉注射时,由于无任何人体屏障,主成分的优缺点(当然还有少量辅料、也夹带着微量杂质、不溶性微粒等)被人体“一股脑儿”地全部吸收,此时就会出现因人体机能的千变万化、林林总总,导致主成分缺点大于优点的“小概率事件”必然发生!这是完全符合科学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26,27]。所以,为使该发生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在发达国家严格控制静脉滴注的临床使用,而我国由于注射剂临床使用量较大,导致该小概率事件被增加、不良反应偏高。具体论述请详见参考文献[28]。此时,如我们将大量学术研究集中于该点、就是剑走偏锋、甚至误入歧途。

很希望通过此文,与阅读者展开研讨,共为祖国制药行业呈上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仿制制剂的杂质研究指导原则》美国FDA药品审评中心仿制药审评办公室2010年11月发布网

址:https://www.doczj.com/doc/5d15131855.html, → Drugs →Guidance, Compliance & Regulatory Information →Guidances (Drugs) → Generics →ANDAs: Impurities in Drug Products(11/26/2010发布)

2.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X F药品杂质分析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年1月。

3. 关于印发已有国家标准化学药品研究等6个技术指导原则的通知(2006年8月29日发布)中的《已

有国家标准化学药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5d15131855.html,/WS01/CL0055/10613.html

4 国家药品标准(化学药品)有关物质检查指导原则《国家药品标准工作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3年7月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写

5. 《化学药物(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摘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

品审评中心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5d15131855.html, →指导原则→化学药物→ 2013-02-06上网征求意见;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5d15131855.html,/zdyz.do?method=largePage&id=184)

6. 谢沐风. 如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关物质的方法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7, 1(38), 45-48.

7. 基于杂质谱分析、多环节关联思考——通用技术文件申报资料中杂质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国家食

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 张哲峰, 成海平, 宁黎丽, 田洁《中国医药报》2013年8月15日研发平台专栏

8.Q3A(R2) Impurities in New Drug Substances 和Q3B(R2) Impurities in New Drug Products(新

原料药中杂质研究指导原则和新制剂中杂质研究指导原则)。【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委员会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5d15131855.html, →Work Products / ICH Guidelines →Impurities Q3A - Q3D)】

9. 蒋煜, 马磊. 非专利药物杂质研究-1 摘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5d15131855.html, →电子刊物→20080716 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5d15131855.html,/dzkw.do?method=largePage&id=2584)

10. 蒋煜, 吕东. 非专利药物杂质研究-3:非专利药物申请(ANDA)管理透视摘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5d15131855.html, →电子刊物→20080804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5d15131855.html,/dzkw.do?method=largePage&id=3041)

11. 蒋煜, 吕东. 非专利药物杂质研究-4:非专利药物申请(ANDA)管理透视摘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5d15131855.html, →电子刊物→20080804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5d15131855.html,/dzkw.do?method=largePage&id=311148)

12. 姜雄平, 李慧义, 陈桂良等. 药品标准中有关物质HPLC测定的几点意见中国药品标准杂志 2013

年第3期 163-168.

13. 审评三部成海平, 张星一, 高建青. 皮肤外用制剂申报资料存在问题分析摘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5d15131855.html, →电子刊物→ 20061117)

14. 张哲峰. 色谱法在药品研发中的应用及常见问题分析摘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网

站(https://www.doczj.com/doc/5d15131855.html, →电子刊物→ 20061130)

15. 张震, 张玉琥. 化学药品复方制剂中有关物质的定性归属方法中国新药杂志

2008,17(21),1898~1900.

16. 张玉琥. 化学药物复方制剂杂质来源归属研究的基本思路摘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

心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5d15131855.html, →电子刊物→ 20060704)

17. 世界卫生组织编撰金少鸿主译世界卫生组织药品标准专家委员会第41次技术报告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第1版(2010年9月)第43页附录1 《国际药典》——有关物质检查:制剂指南说明。

18. 世界卫生组织编撰金少鸿主译世界卫生组织药品标准专家委员会第39次技术报告(由WHO召集

的国际专家组就药品质量保证、原料药及其制剂质量标准等相关问题的建议)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第1版(2006年10月1日)第140页附件3 药品研发(或处方前研究)

19. 《QbD:仿制药研发模板》美国FDA药品审评中心仿制药审评办公室发布. 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5d15131855.html, → Drugs →Development & Approval Process (Drugs) → How Drugs

are Developed and Approved → Types of Applications → Abbreviated New Drug

Application(ANDA): Generics →Generic Drugs: Information for Industry → quality by design(QbD) for an immediate release(2012年4月发布)和quality by design(QbD) for a modified release dosage form(2011年12月发布)

20. 《化学药物杂质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摘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5d15131855.html, →指导原则→化学药物→ 2007-08-23颁布;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5d15131855.html,/zdyz.do?method=largePage&id=2060)

21. 成海平. 杂质检查分析方法建立过程中破坏性试验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摘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

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5d15131855.html, →电子刊物→ 20071120)

22. 谢沐风. 药物溶液稳定性试验的验证方法与重要性药物分析杂志, 2005, 1(25), 107-109.

23. 世界卫生组织编撰金少鸿、宁保明主译世界卫生组织药品标准专家委员会第43次技术报告中国

医药科技出版社第1版(2010年10月)第100页 2.2.8 评价

24. 国家药典委员会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5d15131855.html,/cms/newscenter/attachments/000113.html。

25. 谢沐风、张启明等. 国外药政部门采用溶出曲线评价口服固体制剂内在品质的情况简介. 中国药事,

2008,3(22):257-261.

26.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2012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3年3月14日发布)国

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5d15131855.html,/WS01/CL0051/79058.html

27.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醒关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严重过敏反应(2013年8月2日发布)国

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5d15131855.html,/WS01/CL0051/82921.html

28 谢沐风. 从药品检验专业视角解读我国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频发现象药品评价杂志,

2013,8(10):6-7.

对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生的忠告

对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生的忠告 一、计算机学习: 大一: 1、Visual Basic:最适合入门的计算机语言,功能很强,而且用起来无比方便。对我们专业的学生来说也很实用,可以在以后的各种与计算机相连的项目中用来设计界面。但不宜过于深入,掌握基本的东西,能做基本的界面即可。还应注意其在数据库程序设计方面的用法。 2、C语言:这个基本不用介绍了,可以说它之于我们专业就如嗓子之于歌唱家。你说你能不好好学学吗?强烈建议精通! 3、业余适当学习一些业余软件,费时不多,受益多多,比如:Photoshop、Flash等等。这些东西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帮助,但请记住我们的方向,不要沉迷,不要过于深入。 大二: 1、MATLAB:理工科学生不可不知的软件,功能实在是无比强大,因此也就很难掌握。但需注意与自己专业相连,因此我们重点学习其在数值计算、信号处理、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的应用。(配套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等) 2、Multisim:主要用于电路仿真,当我们学习数电、模电时如果能用其模拟一下课本或作业中的电路,绝对会对我们的学习有不小的帮助。而且操作简单,结果直观,实乃精品。(配套课程:《电工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等) 3、LabVIEW:又一款不可不知、不可不学的经典软件,很多电子工程师都在用它来帮助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相信每一个用过该软件的人都能真正体会到软件编程的快乐。(配套课程:《数据采集》、《自动检测系统》等) 4、Protel:制作电路板的最经典和最为普及的软件。为了我们以后的发展,为了以后设计系统以及做各种项目的需要,此软件我们必不可少。(配套课程:《电路CAD》) 大三: 1、单片机:如果我们专业需要吃饭,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就是我们的饭碗所在!专业的核心也正在此,如果你想找一份好工作,想幸福地生活,单片机你不能不精通。当然,此处我们默认是指课程中广泛学习的MCS-51系列单片机。(配套课程:《单片机基础》) 2、Keil C:学习单片机除了课本上的汇编语言以外,很明显,我们更重要的还要精通单片机开发的C语言,而学习用于单片机开发的C语言,我们当然离不开Keil C!(配套课程:《单片机基础》) 3、Proteus:我们学习单片机最需要的是什么?当然是开发板、编程器,然而这些东西价钱又不是那么便宜,对我们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很多学生都会被学习单片机的昂贵的开销所吓怕。然而,当你拥有了这款软件,你就会很惊奇的发现那一切都将成为历史;你会

初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思路

初中政治(政治)主观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以帮助同学们提升主观题的答题能力。 一、题型特点 主观题是除选择题之外考查学生的一种重要题型,在我们政治中考中占据近60%的分值。它的类型多样,可以是言行评析题、观点辨析题、材料分析题等;它的信息容量大,答案的综合性要求强。 一般来说,主观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提取信息能力、归纳能力和演绎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迁移能力等。 主观题的考查形式是:给出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表格材料等。涉及的范围广泛,可以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层次的生活),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二、一般的解答步骤: 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题意”;这是解题的基础。 第二步“回归教材,寻找知识”;这是解题的关键。 第三步“理清思路,规范表述”。这一步是解题的必要保证。 下面以例题1为例,用“三步法”解题: 例题1:一名年轻人一直是同学们心目中的领袖人物,但在他身上丝毫不见一些“佼佼者”的孤傲与盛气凌人。一次有人问起他为何总能谦和有礼,他回答:“我有一个世上最好的妈妈,为了让我上大学,她做了巨大的牺牲。妈妈从小就教导我,什么时候也别忘记,国家第一,别人第二,你永远只是第三。”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件事的认识。 第一步需要做到“仔细审题,明确题意”;那么正确的审题方法是什么呢?一般的审题步骤是什么呢? 一般的审题步骤是:先审设问,再审材料。审设问就是要明白题目要求我们回答什么,解决什么问题,明确这道题目考查的方向和要求是什么。在读懂设问的基础上,我们再审材料。这时,是根据设问的要求阅读材料,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筛选材料,提取出相关的有效信息,排除一些干扰信息。 在审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个小方法,一边读题,一边用笔勾画设问和材料中一些关键信息。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审题的准确性,也有利于我们答卷后的检查。 根据这样的方法,我们找出题目中有效信息有4个方面: 题目中有效信息对应的书本观点 年轻人谨记妈妈正确的教导 年轻人总能谦和有礼 年轻人能牢记并践行“国家第一,别人第二” 妈妈为了让年轻人上大学,做出巨大的牺牲,并对年轻人进行教导 第二步“回归教材,寻找知识”;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我们要根据审题的结果,建立起材料和书本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准,找全答题所需要的知识点。 题目中有效信息对应的书本观点

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许多学子为撰写毕业论文而绞尽脑汁发愁,论文东拼西凑应付差事,实在不行,在网上另请高手代写论文通关,其实掌握了撰写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巧,揭开毕业论文的神秘面纱,一切会变得简单而明了。下面分享常用的撰写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二、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 ②启发人们的思维。 ③导致新的发现。 三、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 第二、控制性。 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 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四、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 其作用有: 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 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 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1500字)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通过对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书,更重要的在于培养人的能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牢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推动我们的教育工作迈向新台阶具有重大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同毛泽东和邓小平和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有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内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科学人才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树立科学人才观,对于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努力开创新时期的用人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和新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我们要随时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应对可能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一定要把握好科学发展观这条正确的理念。不能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理一些问题。对于学生的教育我们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无论是优等生还是中等生还是后进生我们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颇,只有让每一个同学都融入到班级的这个大集体中,才能发挥班级乃至学校的整体力量,才能有长期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应当是“创造一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二、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教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现在社会是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不能满足现状,而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在教学过程中实践,争做教学改革的领导者和示范者。 三、教育发展,德育先行。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反映了学生的心里特征。教书育人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他们最终要走向社会,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力,思想是最主要的因素。我们要加强知识中渗透德育,要努力成为教学与德育并举的多功能型教师。德育需要教师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地探索,还要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成功的教师。才能成为创新型教师。 四、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很大的位置,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一个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及处境思考问题,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与发展需要摆在第一位。良好的师德在学生和家长心中都是受到十分的钦佩和尊敬的。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接受教育,我们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教师还要有奉献精神,要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教师这一职业只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半。把科学发展观和奉献精神结合在一起,那么就是一个成功的、高尚的、受人尊敬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在教育局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把我教育工作推向前进。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丰泽区环清小学曾焕然 在学区召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启动的动员大会以后,我按照局党委的安排部署,认真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则,紧紧抓住学习提高、解放思想、联系实际、完善体制机制、作风建设学习实践活动。下面我谈谈第一阶段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提高认识,增强搞好科学发展观学习的责任感、紧迫感。 科学发展观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能否开展好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首先取决于思想认识的深度。目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国际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考研方向和学校排名

这是一篇关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前景,电子信息的文章。不但决定于结果明了的一刻,最初的选择在一定意义上也已经决定了这场战斗的最终结果。专业的选择主要考虑两个方面: 一是正确的为报考专业定位二是正确的认识自身的能力水平专业选择的具体注意事项: 1.认真分析专业发展前景……考研是一场心理战。只有那些有很好的时间观念并能坚持不懈的人,最终才会取得成功。随着考研热愈演愈烈,致使这场无形的战场背后是竞争与淘汰更加激烈。胜利,不但决定于结果明了的一刻,最初的选择在一定意义上也已经决定了这场战斗的最终结果。 专业的选择主要考虑两个方面: 一是正确的为报考专业定位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一起去留学https://www.doczj.com/doc/5d15131855.html,转载请保留出处。 二是正确的认识自身的能力水平 专业选择的具体注意事项: 1.认真分析专业发展前景 2.冷静评析个人能力 3.学校研究生培养目标及能力 4.个人实际情况 1、通信与信息系统 2、电路与系统 3、信号与信息处理 4、物理电子学 5、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6、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7、跨专业考研 注:通信与信息系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一直以来都稳居全国同业系冠军位置。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方向作为二级学科,在全国工学类高校中排名第一。近些年电子工程系平均每个

方向招生计划都在3-4人,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这个专业激烈的竞争现实。 清华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如下:统考政治、201英语、数学一、信号与系统;初试指定书目《信号与系统》(上册下册郑君里等高教出版社 2000年第二版);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现代通信原理或电子电路(含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二选一)。 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和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是国家列入“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作为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创建起来的以电子科技类人才为主要培养方向的综合性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作为其主要优势学科代表之一,多年来一直在专业科研领域遥遥领先。 需要注意一点,虽然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但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才能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3、北京邮电大学 想必很多人对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早有耳闻。这所高校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科研实力是京都所有同类专业中,仅次于清华大学的。每年这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也很高,与清华大学不分上下,但是,相对来讲,录取率高一些。而且,目前就业情况也很不错。 4、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有着悠久历史的成都老城。电子科技大学不但风景宜人,而且学校非常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性。这也是很多走出电子科技大学的学子在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引以为自豪的地方。电子科技大学为研究生提供了很多与外界交流、学习、探讨的机会。该校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很受国家重视。从科研实力到科研经费的支持都占有很大的优势。 5、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成立,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汉。每年报考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考生甚是火爆。但你的分数一定要高。如果你的成绩确实很高,你本身实践能力也较强,建议你事先拜访导师,这一环节很重要!提前亲自去看一看导师,看一看学校,这个费用一定要舍得。 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初中政治答题技巧

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答题技巧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附带讲解答题技巧,提高答题能力。初中政治试题的题型大致可分为选择题、建议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四类。每一类都有自己的答题要求和答题步骤。 一、选择题: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有两类:直选法和排除法。直选法指根据课本知识直接选出正确答案。但是,如果遇到难题,最好用排除法。即先选择好一个或几个最容易发现的完全正确或错误的序号作为解体的基础,然后再推出正确答案。做题时,要找出无关选项和错误选项,这样就能很快地找出正确答案。 1.审清题干、题肢,抓关键词语。 2.一眼看下去就知错误的选项,首先要排除(逆向选择除外) 3.题肢本身无错,但不符合题干者,亦排除。 4.相信第一选择,除非的确搞错,否则不要随便改动。 二、建议题:这类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里的主人公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考察的是考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解答这类题应注意如下几点: 1、明确要求。通过认真分析材料,了解题目要求,确定材料里的主人公属于哪一类问题,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写出答案,答案不可离题万里,泛泛而谈,必须能够解决问题。 2、辨明对象。通过仔细审题,明确建议的对象是哪些人或什么部门。 3、答案力求完整。建议应多层次,多角度,力求完整,不能片面。 4、根据分值答题,分多则多答,分少则少答。 三、材料说明题:这类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材料(往往是名言警句)写出书中的观点、道理。做这类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深刻理解所给材料的意思,找出书中与此相似或相同的观点,写出答案。这就要求考生平日学习时要搜集和理解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名言警句,做到有备无患。 四、材料分析题:这类题是考题中的重要题型,遇到此类题,有些考生要么是无从下手,要么是答非所问,往往失分较多。材料题虽然多种多样,但还是有共同点的。 要答好这类题,基本都要做到三点:一是分析材料,找出关键信息;二是要明确答题的方向,看看是属于哪一类型、哪一部分内容的题目,与课本的那些基本道理、观点有关;三是整理答案,分清层次,找出这一类问题有关的知识点。 做这类题的关键在于确定答题的方向,方法有三:一是找材料中的关键词,看看与课本的哪些基本道理、观点有关;二是看材料后面的问题,辨清答题的角

课题研究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思路 (1)探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有益的教学模式和适合的教学方法——牙克石市综合高中“四环”教学模式,结构为:自学、合作、展示、检测。 (2)应用信息技术,通过数字化校园网络,为学生营造愉快的活动氛围,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优化活动质量,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创造质疑问题、探索创新的活动氛围。 (4)在丰富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中促进师生间积极的情感交流,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研究过程 (1)酝酿准备阶段(2016年9月—2017年1月) 构思、规划、制订出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及各阶段的实施要点,组建实施组织机构,建立课题管理制度,组织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教师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学习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做法。 2016年9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成员及分工,坚持理论先行的原则,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培训,使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目标和任务。 2016年10月—11月,课题组集中讨论开题研究的情

况,撰写《开题报告》,对初步形成的《开题报告》进行审订和修改补充,对研究的内容和课题进行初步的探讨,结合教师教学的实际,在总结的基础上达成课题研究的共识。 2016年12月,为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扎扎实实做好各项研究工作,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组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安排,对课题的实施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步骤、研究成效等。 (2)课题实施阶段(2017年2月—2018年2月)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建立子课题组,使教师能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进行有侧重点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级研讨活动(公开课、评课、论文交流、专题研讨、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教师的总结和交流,为进一步研讨提供有效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研究方案。 2017年2月—2017年7月,课题组运用调查法了解和掌握高中生对学习情况的调查,收集材料,以问题为中心,讲述教师在开展有效教学过程中有价值的案例。课题组根据调查反馈,调整有效教学设计方案。 2017年7月—2017年10月,根据既定计划进行实践研究,积累分析活动案例,定期开展活动,记录并分析活动过程。 2017年10月—2017年12月,课题组集中讨论研究进

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推动

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推动 多种经营不断上水平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多经局领导班子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基础上,全体班子成员分别进场(厂)入户,进行分析调查研究,营造科学发展环境,为全局多种经营产业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一、产业发展基本概况 1、生产规模、经营管理、经济效益情况 近几年来,绥棱局审时度势,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多种经营产业发展思路,2000——2002年期间,确定了“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 山上山下协调发展’’的战略,在加强基地建设和发展加工产业的同时,2003年初,把发展庭院经济,壮大私营经济,实现产业化经营列为重点工作,2005年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几年来的发展,使绥棱局多种经营产业逐渐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现已初具产业规模,多种经营产值达22235万元,比2000年增加11965万元,利润达3550万元。较2000年增加2825万元。在种植业上,绥棱局现有耕地15.5万亩,已全部施行承包经营,粮豆总产达15万吨,全年投入农业生产资金2400万元,职工收入800万;在食用菌产业上,全局生产食用菌200万袋,生产投入资金200万元,职工收入100万元;在畜牧生产上,不断优化区城布局,突出发展特色养殖。目前,全局生猪饲

养总量达30000头,千头以上猪场7处,百头以上猪场40处,貉饲养总量1000只,獭兔饲养总量达10000只,禽饲养总量17.2万只;在加工业上,绥棱局相继组建白马石食品有限公司,福瑞德超微粉碎中心、马铃薯淀粉加工厂等龙头企业,通过龙头带基地、基地连万家的经营形式,形成产业链,带动职工群众就业增收;在旅游产业上,一是招商引资300万元,于2001年建成了绥棱林业局白马石山庄,可接待游客近百人,是集餐饮、娱乐、住宿、体闲度假、举行会议于一体的旅游景区。二是投资250万元于2002年7月28日正式建设了绥棱林业局森林旅游,诺敏河浪漫漂流项目,开通了75公里森林旅游水火车,铁路、公路并行直达景区。修建了一次可供200人就餐的漂流水上餐厅、蒙古屋、风情屋及一些必要的旅游服务设施。三是经省政府支持,协同绥棱县有部门,修整了张家湾白马石抗联遗址,建设了遗址纪念碑,陈雷同志新笔撰书提词为“白马石遗址纪念碑文”它将成为绥棱地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亮点。四是初步打造了绥棱局五一石塘沟、跃进跃秀峰森林生态旅游风景区。以上景区景点年平均接待游客达10000人以上,产值达100万元以上,利润近10万元。 2、已建和拟建产业园区和加工园区情况 一是拟建草柳柳编加工园区,以鑫泽公司为龙头,依靠草柳编厂制作出工艺品,开发利用树皮、树枝、柳条、青苔、松塔、塔头草等丰富的林区资源,拉动职工就业增收。 二是食用菌加工园区,以东股流林场食用菌基地为龙头,开发市场,进行食用菌加工,现通过招商引资,现加工企业与绥棱局已达成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阅读、翻阅与本文相关的著作、论文、期刊等理论成果,来学习前人的分析研究思路和写作手法,吸取宝贵经验、开拓本文的写作分析思路,丰富理论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2.调查问卷法。我根据J公司员工是否愿意宣传自己的公司、员工是否自愿留在公司为公司效力和员工等方面设计问卷,收集分析相关数据,同时运用所学理论,做到理论与数据相结合,科学分析。 3.访谈法。我在J公司三个部门中各选取了1~2名员工,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并根据他们的回答进行归纳整理。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收集文献等相关资料,丰富更多的理论知识,吸取宝贵经验,开拓研究分析思路。 2.调查分析。通过收集h公司管理人员针对工作压力的调查问卷,运用SPSS分析法分析数据,同时运用所学理论相结合,做出科学的研究结果。 3.总结归纳。对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得出最终的结论,提出相对的建议。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文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和招聘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的目标、任务、胜任力模型理论、结构化面试理论和人才测评,用以上理论作为基础,结合哲博百众(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管理和人才甄选的现状,对其招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优化的建议。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文献研究法。 文献阅读:阅读期刊、著作、论文等文献,研究相关知识理论,学习理论基础,并思考论文的内容核心和写作方式,寻找书籍间内容的相互联系,总结出共通点,加入自己的思考,打开思路。结合实际:收集与研究相关的实际案例,跟阅读总结的文献理论相结合,同时积极做出个人思考,根据实例分析理论。总结归纳:得出最终的结论,从不同方面进行优化和总结,加以个人的观点和意见。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大量阅读、仔细翻阅与本文相关的著作、论文、期刊等理论成果,来学习前人的分析研究思路和写作手法。吸取宝贵经验、开拓本文的写作分析思路,丰富理论知识。2.问卷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理论所需相关数据,同时运用所学理论,做到理论与数据相结合,科学支撑。 3.总结归纳。对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得出最终的结论,提出个人看法与建议。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大量阅读、仔细翻阅与本文相关的著作、论文、期刊等理论成果,来学习前人的分析研究思路和写作手法。吸取宝贵经验、开拓本文的写作分析思路,丰富理论知识。2.问卷调查。进行问卷的设计和发放,以及后期的数据处理,从得到的数据中得出结论分析问题。 3.总结分析。除了分析已知数据外还要对其提出建议和参考,为其发展提供信息参考。

初中政治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及技巧(通用)

选择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单项选择题和复合选择题是政治考试试卷中通常使用的客观性题型之一。它由题干和选项组成。主要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分析能力。对选项和题干之间的联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部分同学的解题方法 1 直接选择法 2 排除法 3 把问题中的各个选项带入实际应用中比较 4 先选出绝对正确的,再排除绝对不正确的,把剩下的和原题读一读是否通顺, 然后做出选择。 5 还有拿不准的,可以看看在试题的题面上有没有提示。 6 想想与题目类似的课本知识,再深入思考,把离题意明确的选项选出来 7 先看清题意,认真审题 8 根据背题思路去选择 一命题特点

1.直接引用教材中的知识点,设置题目 例题1 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是() A.学习 B.交友 C.交往 D.玩耍 2. 引用与知识点相关的现实生活材料,尤其是发生在身边的事例,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例题2 丽丽是七年级学生。她最近很不开心,因为她把自己与班内其他同学作了一番比较,发现自己学习成绩不如学习委员阿好,组织管理能力不 如班长强,跑步不如体育委员快,长相不如文娱委员漂亮,越比越觉 得自己事事不如别人,她这样做的结果是() A.正确的看待自己 B.产生了自卑心理,缺乏自信 C.产生了自傲心理 D.心理非常平衡 3. 对名人名言加以理解,用教材中的知识点说明,设置题目 例题3 “今日之我优于昨日之我,明日之我优于今日之我”是说 () A.用全面的观点认识自己 B.只看到自己的长处 C.任何人的今天都比昨天优秀 D.用发展的眼光认识 二.失误原因 1 审题能力差,造成错选、少选和多选

2.知识点混淆,造成理解上的错误 3.不善于借助实例提炼观点 三.审题与解题方法 1.抓关键词法:要仔细审题,读懂题意,明确题干的要求,答题指向是什么,特别要抓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 例题4 人生命的独特性表现在:() ①与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相比,人类的生命具有智慧和创造力 ②人的外貌、性格、意志、人生道路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具有多样性 ③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无能为力 ④人的生命是不可重复的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③④ 这道选择题的题干关键词是“独特性”答案应为A 2.直接选择法:就是应用教材中相关知识来判断各个备选项命题是否正确 例题5 马克思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其才能的手段。”这说明良好的班集体() ①是我们成长的乐园 ②有利于我们良好的品德的形成 ③有利于我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特长、陶冶情操 ④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解码中国基本方略④:坚持新发展理念

解码中国基本方略④:坚持新发展理念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条基本方略,即14个“坚持”。其中第4条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在中国,新发展理念已经成为指挥棒、红绿灯。 内涵是什么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要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坚持绿色发展,就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化人文交流,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对外贸易布局、投资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坚持共享发展,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新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为什么要坚持 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提出的,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按照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的总要求和大趋势。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光电子技术、光通信技术等领域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技术基础以及宽广的专业知识与较强的实验技能,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跟踪掌握本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光电子技术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制造及管理方面工作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工程数学、电子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在光电子器件方面受到设计、制造及测试技术的基本训练,掌握文献资料检索的基本方法, 具有较强的本专业领域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初步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会综合设计实验方案,熟悉常用的实验仪器设备,会总结和分析实验结果,初步具备工程设计和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能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掌握数值计算方法、演绎推理法、数学归纳法等,具有初步的理论推导、演绎和证明能力; 4.具有通过网络或其它检索工具获取信息的能力,会利用文献信息资源分析课题、评价检索结果,初步具备科技写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 四、专业主干课程 专业的主干课程由学科基础课与专业方向课组成,体现了厚基础与宽口径的指导思想。学科基础课围绕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理论物理的基本知识设置。主干课程为: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物理光学、原子物理、量子力学、电动力学、激光原理、光电子器件与技术、光电信号探测、光纤光学及应用等。 五、修业年限、授予学位及毕业学分要求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修满167.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类课程 66.5学分,专业教育类课程68.0学分,实践环节33.0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初中政治答题思路

中考政治试题解题方法与思路 一:选择题 1.审清题干、题肢,抓关键词语。 2.一眼看下去就知错误的选项,首先要排除(逆向选择除外) 3.题肢本身无错,但不符合题干者,亦排除。 4.相信第一选择,除非的确搞错,否则不要随便改动。 附:十种情况不选 (1)表述有错者不选(2)肢干不符者不选(3)肢干双重者不选(4)因果相悖者不选 (5)正误相混者不选(6)肢干矛盾者不选(7)间接联系者不选(8)范围不符者不选 (9)要求单一者不选(10)反向选择者不正选 二:简答题 1.弄清题目的蕴涵性。通常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2.把握题目的限制性 3.从紧扣题目中的关键词人手,揭示出题眼 4.分层 5.注意答题的全面性 6.行文过程可简洁明了。 三:辨析题 通常考学生辨证的或阶级分析的知识。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有本质有现象。 (1)用全面观点分析,抓关键词,力求找到合理的地方和不合理的地方。 (2)凡牵涉资本主义,国家、民主的,必须注意阶级性。 答题时注意: (1)发现过程中下结论 (2)运用课文原理 合理的:原理+扼要分析(说明为什么合理) 不合理的:原理+分析(说明为什么不合理,并指出合理的是什么) 四.论述题: 审题 (1)逆向审题:先搞清楚题目问什么?有几问?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材料。 (2)抓关键词语,力求搞清每段材料的中心含义。 (3)一大段材料的要分层并弄清每层意思。 (4)材料的注释包含很多信息,不能忽视。 答题时注意: (1)凡问现象的,看到什么,就回答什么,不展开。 (2)凡是“分析”、“评述”的,就要求用原理扣材料分析,如是哲学部分的,还要在原理后加方法论要求。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即要分析和解决问题。 (3)要分层回答,注意行文规范,答案准确。 中考政治常见题型解题技巧 随着中考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政治试题,联系政治重点、热点紧密,灵活性增强,答题形式往往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与过去靠死记硬背相比,难度明显增大,很多考生感到很难适从。因此,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是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作为政治答题,要求答案是多元不唯一,但对于答案的语言的凝练,观点的正确表达程度,内在的逻辑和条理的要求是相当高的(特别是对于使用准确的政治术语的要求的扣分是相当严的)。一般来讲,正确而又成功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1、语言要凝练,说话紧扣知识点,切忌空洞无物。

研究思路和方法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⑴观察法.⑵调查法.⑶测验法.⑷行动研究法.⑸文献法⑹经验总结法.⑺个案研究法.⑻案例研究法. ⑼实验法(在一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会用到两种以上方法) 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观察法 1.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 (2)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 (3)确定观察对象 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 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 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 (4)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 (5)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最新篇)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关键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我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因为我省是最后一个撤出计划经济阵地的,解放思想对我省更有典型性和针对性。解放思想要立足于从破除封建传统文化,破除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破除极“左”的传统思潮等三个方面,着重解决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旧理念、旧观念,破解体制性的障碍和结构性的矛盾,寻求更快更好地发展。 通过调查分析和梳理,我省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解放思想要着力解决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破除因循守旧、自满自足、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树立敢闯敢试,更快更好发展的新理念 联系我省干部思想实际,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旧观念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老守田园、不思进取的惰性。二是不少干部群众观念上封闭、保守、落后,缺乏全面大开放的意识和市场经济的观念,不善于主动创新,不敢承担责任,不愿冒风险,缺乏南方地区干部群众中那种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三是习惯于纵向与自己的过去比,自满自足。我省经济增长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很

大。我们要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要落后的理念。勇于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 二,破除官本位、物本位的狭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注重民生的新理念 首先从官本位转向民本位。我省实施计划经济体制的时间最早、最长,影响也最深,官本位思想很有市场。政府部门仍习惯于用计划手段和行政干预,一些部门管住、管死的手段多,扶持、搞活的办法少。为此要通过改革与转变政府职能,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新理念。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大力削减行政审批权力和程序,减政放权,服务基层,提高行政效率。 其次从物本位转向人本位。受计划经济影响,我们在评价发展标准上还存在很多见物不见人的现象,表现为对经济发展重数量、轻质量;重产值、轻效率;重速度、轻效益。患有gdp崇拜症,严重背离了科学发展观。要解放思想,改革政绩观,倡导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 三,破除片面的、短期的发展观念,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 科学发展强调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联系我省实际就是要解放思想,实行“两个转变”: 一是由过去重资源开发、依赖生产要素的投入、谋求数量扩张的粗放式发展,转向注重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减少资源消耗,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发展循环经济,改善人民生产、生活和居住环境,把黑龙江真正建成生态大省。

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步骤

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步骤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我校学生主要来源于县城学校及其周边农村的学校,城区学生与乡下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多方面都有明显区别。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乐学、善学、会学,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体验学习的成功与欢乐。防止出现优生“吃不饱”,学困生“难消化”,厌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我们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兼顾学生个体差异,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分别到达其思维最近发展区,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探索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帮助教师掌握专业发展策略。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对初中住校生和走读生基础知识、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差异,对数学学习能力影响进行现状调查、成因分析和优化分层教学策略研究。(2)探求初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数学与个体差异的有效结合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们之间的差异互补来促进合作学习数学的有效开展。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研究本课题旨在引导教师注重学生差异、合理利用差异,探寻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创造出更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数学课堂分

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将此实践经验推广到学校其它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和学校的管理工作中。 三、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1、研究的准备阶段。 时间安排:2010.4—2010.8 (1)设计课题方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查阅大量文献,掌握国内外关于学生个体差异对学习数学影响的研究概况,确定研究课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设计了课题研究方案,修订、论证研究方案,集中讨论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使课题研究具有明确的目标。(2)进行课题组建设,使课题研究处于科学、规范的组织管理之中。把课题组成员分为三个小组。明确课题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制定课题组阶段性计划。完善课题研究制度和组织纪律,包括理论学习制度、培训制度、研究制度和档案资料管理制度。(3)进行预备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修改、完善调查问卷,进一步明确研究的思路和目标。 2、研究的实施阶段。 时间安排:2010.9—2011.6 (1)设计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能力的调查问卷。三个小组分头在实验班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掌握大量真实的第一手资料。(2)组织课题组成员对问卷调查资料进行认真统计,着眼差异,进行现状分析和成因研究,形成全面而详细的分析报告。依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 该专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很广,就业率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工作上手快,可以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主要面向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还可以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一些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 企业需求 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据推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此类人才仍将供不应求。 据调查,现阶段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要量十分巨大,“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对缓解当前该类人才的供需矛盾是非常必要的。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的热点。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十五”期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等。目前,信息技术支持人才需求中排除技术故障、设备和顾客服务、硬件和软件安装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统操作、监视与维修等四类人才最为短缺。此外,电子商务和互动媒体、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未来展望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