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升降机设计计算书

汽车升降机设计计算书

汽车升降机设计计算书
汽车升降机设计计算书

汽车升降机

山东镭蒙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装置重量:

a) 升降机总重: G L =1700 kg=17 kN

b) 车 辆总重: G W =2350kg=23.5KN c)

配 重 总重: G a =2800kg=28 kN

一、 起升电机校核:

初定升降直线速度:V P =10 m/min=0.167m/s 电机功率校核:

ηη???-+=???=

1000)(1000n V G G G n V G P P a W L

P

97

.010001167

.01000)285.2317(????-+=

=2.15kw ﹤5.5kw (选用功率)

即升降电机功率符合要求。

升降电机的选用: 功率P=5.5 kw 速比:i=1:86.59

二、链条的强度校核:

a) 前部总载荷:

W

L L G G P ?+=

6.02

5.23

6.0217

?+=

=22.6kN

b) 每根链条载荷:

Pmax=P L /2=11.3kN

c) 链条的强度计算:

初选用24A 链条,查得链条的抗拉强度 Qmin=124.6kN 链条的安全系数:n =

max

Qmin

P

3.116.124=

=11﹥10(人车共乘方式)

结论:起升链条合格。

MQ100门式起重机总体计算书(附cad图)

MQ100 门式起重机总体 设 计 计 算 书 (共16页,含封面) XXX机械工程研究所 2004年4月

一. 总体计算 计算原则:MQ100门式起重机设计计算完全按《起重机设计规范》GB3811执行,并参照下列标准进行设计计算: 《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92 《法国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NFE52081 工作级别 A 5 利用等级 U 5 起升机构 M 5 变幅机构 M 4 回转机构 M 4 行走机构 M 4 最大幅度 13m 最大起重量 8000Kg (一) 基本参数: 回转速度 0.7r/min 回转制动时间 5s 行走速度 12.5/25m/min 行走制动时间 6s 回转惯性力 ()Kg RM M g t R n F 002242.0.60..25.1=?? =π回 其中 g=9.81 n=0.7r/min t=5s 行走惯性力: ()Kg M M g t v F 0106184.0.605.1=?? =行 其中 g=9.81 V=25m/min t=6s

(二) 载荷组合: 自重力矩、惯性力及扭矩 上表中的回转惯性力到轨顶面的力矩总计为:-1971kg.m 上表中的行走惯性力到轨顶面的力矩总计为:5378kg.m

(三)起重小车、吊钩和吊重载荷 起重小车265kg 绳60kg 吊钩230kg 起升动载系数(起升机构用40RD20): =1.136, q=8t V=16m/min时, 2 吊重q=8000kg, 幅度R=13m (1) 吊载 Q=(8000+230+60/2)×1.136+(265+60/2)×1.1 =9708kg M=9708×13=126204kg.m (2) 风载(包括起重小车、吊钩和吊重) 迎风面积A=5.52+1.6×82/3=11.92m2 风力:F=11.92×25=298kg =298×13=3874kg.m 风扭矩:T n 风力到轨道上平面的力矩:M=298×12=3576kg.m (3) 回转惯性力 F=0.002242×(8000+230+265+60)×13=249kg =249×13=3237kg.m 回转惯性扭矩: T n 回转惯性力到轨道上平面的力矩:M=249×12=2988kg.m (4)行走惯性力 F=0.0106184×(8000+230+265+60)=91kg

施工升降机基础承载力计算书

施工升降机基础承载力计算书计算依据: 1、《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谢建民编著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5、《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一、参数信息 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 2.楼板参数

3.荷载参数: 二、基础承载计算: 导轨架重(共需35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75kg):175kg×35=6125kg, 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 P k=((1480×2+1480+1258×2+200+6125)+2000×2)×10/1000=172.81kN; 施工升降机自重: P=(1.2×(1480×2+1480+1258×2+200+6125)+1.4×2000×2)×10/1000=215.37kN; 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2.1 P=2.1×P=2.1×215.37=452.28kN 三、地下室顶板结构验算 验算时不考虑地下室顶板下的钢管的支承作用,施工升降机的全部荷载由混凝土板来承担。根据板的边界条件不同,选择最不利的板进行验算 楼板长宽比:Lx/Ly=3/4=0.75 1、荷载计算 楼板均布荷载:q=452.28/(3×1.3)=115.97kN/m2 2、混凝土顶板配筋验算 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M xmax=0.039×115.97×32=40.71kN·m M ymax=0.0189×115.97×32=19.73kN·m M0x=-0.0938×115.97×32=-97.9kN·m M0y=-0.076×115.97×32=-79.32kN·m 混凝土的泊桑比为μ=1/6,修正后求出配筋。 板中底部长向配筋: M x=M xmax+μM ymax=40.71+19.73/6=43.99kN·m αs=|M|/(α1f c bh02)=43.99×106/(1.00×19.10×3.00×103×525.002)=0.003;

汽车电梯技术参数完整版

汽车电梯技术参数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以上尺寸单位为mm,允许偏差±50mm 汽车土建技术要求: 1.供电电压波动应在±7%范围内。 2.井道及机房温度应在5~40℃之间,相对湿度在25℃时不超过85%。

3.在机房内每台电梯应设一切断该梯的主电源开关,主电源开关应装在机房内入口处距地面1.3~1.5m的墙上。如几台电梯共用同一机房,各台电梯的主电源开关操纵机构应易于识别(供方提供)。 4.机房应设有固定式电气照明,地板表面上的照度应不小于200lx. 5.动力电源(三相五线)和照明电源应由用户提供,并应分开,电缆分别通过线槽或线管铺设至机房门旁墙上1.4m高的位置。 6.规定的电梯井道水平尺寸,是用铅锤测定的最小净空尺寸。 允许偏差值为: 电梯井道高度不大于30m时,允许偏差值为0~+25mm; 电梯井道高度不大于50m时,允许偏差值为0~+35mm; 电梯井道高度不大于80m时,允许偏差值为0~+50mm。 7.井道应为电梯专用,井道内不得装设与电梯无关的设备、电缆等. 8.电梯井道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如果是砖墙结构,应布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布置要求如下:每个电梯停靠站的层门门洞上方均需布置一道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高度尺寸至少为300mm;除门洞侧其余三侧均需布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间距为2000mm,且需在距离井道顶部及底部500mm处各布置一道圈梁,各圈梁高度尺寸至少为250mm。 9.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超过11m时,其间应设置安全门,由用户自理;以确保相邻地坎间的距离不超过11m。 10.采用膨胀螺栓安装电梯导轨支架时应满足下列要求:混凝土墙应坚固结实,其耐压强度应不低于24MPa;混凝土墙壁的厚度应在120mm以上。资深电梯专家一捌一贰一零叁陆玖陆五

汽车吊车计算书-修订稿

庆鼎精密电子(淮安)有限公司 吊 装 计

现场预备吊装构建重量计算图表如下: GJ-01、GJ-02均由五榀钢梁连接成一整体:重量分别L1:5420.27kg、L2:5618.37kg、 L3:6241.16kg、 L4:5613.79kg、L5:5275.76kg 现场钢梁在地面组拼进行3+2吊装法:L1+L2+=11.03T、L3=6.241T、L4+L5=10.89T分三组进 行吊装。 2

GJ吊车自F轴向A轴吊装,100吨汽车吊性能表如下所示: 100吨汽车吊 可以看出100吨汽车吊在主臂32.468m,作业半径为9m时候可以吊装27.87T吨,满足吊装工况要求。

液压汽车起重机工况核算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 2、《起重吊装计算及安全技术》主编卜一德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基本参数 、计算示意图 4

、起重机核算 5 1 = 一一.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以穿过起重臂铰链中心的水平线为X轴,以穿过吊装构件中 心的竖直线为Y轴, A点坐标: X A=R+b3=9+2.67=11.67m y A=Om B点坐标: X B=S/2=2/2=1m y B=h3-h b=24.8-3.3=21.5m C点坐标: x c=Om y c=h 什h2+h3-h b=2+6.798+24.8-3.3=30.298m 直线AC的倾角: a1=arctg(y c/x A)= arctg(30.298/11.67)=68.935 经过点A与(以B点为圆心,f+d/2为半径的圆)相切的点形成的直线的倾角: a=arctg(y B/(X A-X B))+arcsi n( (f+d/2)/ (y B2+(x A-x B)2)0.5)=arctg(21.5/(11.67-1))+arcsi n((1+1/2)/(21.52+(11.67-1)2)0.5)=67.189 起重臂仰角:a =1=68.935 ° 最小臂长:L= X A /cos a =32.468 m 幅度:R=9m 6 J ■ 「

施工升降机基础计算书资料

施工升降机基础计算书 (一)计算参数 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 施工升降机型号:SC200/200;吊笼形式:双吊笼; 架设总高度:98m;标准节长度:1.508m; 导轨架截面长:0.9m;导轨架截面宽:0.6m; 标准节重:140kg;对重重量:1300kg; 单个吊笼重: 1460kg;吊笼载重:2000kg; 外笼重:1480kg;其他配件总重量:200kg; 2、基础参数 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承台底部长向钢筋:8@250; 承台底部短向钢筋:8@250; 基础长度l:6.0 m;基础宽度b:4.0 m; 基础高度h:0.3 m; (二)基础承载计算: 导轨架重(共需65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40kg):140kg×65=9100kg,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P k=(1460.00×2+1480.00+1300.00×2+2000.00×2+9100.00+200.00)×10/1000=203.0kN 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2.1 基础承载力设计值:P=2.1×203.0=426.3kN (三)地基承载力验算 承台自重标准值:G k=25×6.00×4.00×0.30=180.00kN 承台自重设计值: G=180.00×1.2=216.00kN

作用在地基上的竖向力设计值:F=426.3+216.00=642.3kN 基础下地基承载力为:p= 220.00×6.0×4.0×0.30=1584.00kN > F=642.3kN 该基础符合施工升降机的要求。 (四)基础承台验算 1、承台底面积验算 轴心受压基础基底面积应满足 S=6.0×4.0=24.0m2≥(P k+G k)/f c=(203+180.00)/(14.3×103)=0.027m2。 承台底面积满足要求。 2、承台抗冲切验算 由于导轨架直接与基础相连,故只考虑导轨架对基础的冲切作用。 计算简图如下:

电梯设计计算

目录 1.前言 2.电梯的主要参数 3.传动系统的计算 3.1曳引机的选用 3.2曳引机电动机功率计算 3.3曳引机负载转矩计算 3.4曳引包角计算 3.5放绳角计算 3.6轮径比计算 3.7曳引机主轴载荷计算 3.8额定速度验算 3.9曳引力、比压计算 3.10悬挂绳安全系数计算 3.11钢丝绳端接装置结合处承受负荷计算 4.主要结构部件机械强度计算 4.1轿厢架计算 4.2轿底应力计算 4.3轿厢壁、轿门壁、层门壁强度、挠度计算4.4轿顶强度计算 4.5绳轮轴强度计算 4.6绳头板强度计算

4.7机房承重梁计算 4.8补偿链计算 5.导轨计算 5.1轿厢导轨计算 5.2对重导轨计算 6.安全部件计算 6.1缓冲器的计算、选用 6.2限速器的计算、选用 6.3安全钳的计算、选用 7.轿厢有效面积校核 8.轿厢通风面积校核 9.层门、轿门门扇撞击能量计算 10.井道结构受力计算 10.1底坑预埋件受力计算 10.2层门侧井道壁受力计算10.3机房承重处土建承受力计算 10.4机房吊钩受力计算 11.井道顶层空间和底坑计算11.1顶层空间计算 11.2底坑计算 12.引用标准和参考资料

1.前言 本计算书依据GB7588、GB/T10058、GB/T10059、GB10060等有关标准及有关设计手册,对TKJ1600/2.5—JXW(VVVF)乘客电梯的传动系统、主要部件及安全部件的设计、选用进行了计算、校核。 2.电梯的主要参数 2.1额定载重量:Q=1600kg 2.2空载轿厢重量:P1=2500kg 2.3补偿链及随行电缆重量:P2=700 kg 适用于提升高度110m,随行电缆以60m计。 2.4额定速度:v=2.5m/s 2.5平衡系数:?=0.5 2.6曳引包角:α=310.17? 2.7绕绳倍率:i=2 2.8双向限速器型号:XS18A (河北东方机械厂) 2.9安全钳型号:AQ1 (河北东方机械厂) 2.10轿厢、对重油压缓冲器型号:YH2/420 (河北东方机械厂) 2.11钢丝绳规格:8?19S+NF—12—1500(单)右交 2.12钢丝绳重量:P3=700kg 2.13对重重量:G=3300 kg 2.14曳引机型号:GTN2-162P5 (常熟市电梯曳引机厂有限公司)

5吨电梯计算书一

XXXX5000/0.5—J交流调频调压调速载货电梯 计算书

XXXXXXX有限公司 目录 1.前言 2.电梯的主要参数

3.传动系统的计算 3.1曳引机的选用 3.2平衡系数的计算 3.3曳引机电动机功率计算 3.4曳引机负载转矩计算 3.5曳引包角计算 3.6放绳角计算 3.7轮径比计算 3.8曳引机主轴载荷计算 3.9额定速度验算 3.10曳引力、比压计算 3.11悬挂绳安全系数计算 3.12钢丝绳端接装置结合处承受负荷计算 4.主要结构部件机械强度计算4.1轿厢架计算 4.2轿底应力计算资料来源编制 校对 标准化提出部门审定 批准 标 记 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职责签字日期

4.3轿厢壁、轿门壁、层门壁强度、挠度计算4.4轿顶强度计算 4.5绳轮轴强度计算 4.6绳头板强度计算 4.7机房承重梁计算 5.导轨计算 5.1轿厢导轨计算 5.2对重导轨计算 6.安全部件计算 6.1缓冲器的计算、选用 6.2限速器的计算、选用 6.3安全钳的计算、选用 7.轿厢有效面积校核 8.轿厢通风面积校核 9.层门、轿门门扇撞击能量计算 10.井道结构受力计算 10.1底坑预埋件受力计算 10.2层门侧井道壁受力计算 10.3机房承重处土建承受力计算 10.4机房吊钩受力计算 11.井道顶层空间和底坑计算 11.1顶层空间计算 11.2底坑计算

12.电气选型计算(变频器的容量,应急电源容量、接触器、主开关、电缆计 算) 13. 机械防护的设计和说明 14. 轿厢地坎和轿门至井道内表面的距离计算 15. 轿顶护栏设计 16.轿厢护脚板的安装和尺寸图 17.开锁区域的尺寸说明图示 18.操作维修区域的空间计算(主机、控制柜、限速器、盘车操作) 19.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选型计算(类型、质量范围) 20.引用标准和参考资料 1.前言 本计算书依据GB7588、GB/T10058、GB/T10059、GB10060等有关标准及有关设计手册,对KJDF5000/0.25—J(VVVF)载货电梯的传动系统、主要部件及安全部件的

液压汽车起重机工况核算计算书

液压汽车起重机工况核算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 2、《起重吊装计算及安全技术》主编卜一德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基本参数 起重机种类液压汽车起重机起重机型号QY-50 起重臂顶端至吊钩底面最小距离h1(m) 2.5 起重臂宽度d(m) 1.2 起重臂铰链中心至地面距离h b(m) 3 起重机外轮廓线至起重机回转中心距 离b2(m) 2.8 起重臂铰链中心至起重机回转中心距离b3(m) 2 吊钩底面至吊装构件顶部距离h 2(m) 1 吊装构件顶部至地面距离h3(m) 5 吊装构件中心至起重机外轮廓线最小 距离b1(m) 2 吊装构件直径S(m) 6.2 吊装构件与起重臂的间隙f(m) 0.4 幅度R(m) 6 二、计算示意图

参数示意图

起重臂坐标示意图 三、起重机核算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以穿过起重臂铰链中心的水平线为X轴,以穿过吊装构件中心的竖直线为Y轴, A点坐标: x A=R+b3=6+2=8m y A=0m B点坐标: x B=S/2=6.2/2=3.1m y B=h3-h b=5-3=2m C点坐标: x C=0m

y C=h1+h2+h3-h b=2.5+1+5-3=5.5m 直线AC的倾角: α1=arctg(y C/x A)= arctg(5.5/8)=34.509° 经过点A与(以B点为圆心,f+d/2为半径的圆)相切的点形成的直线的倾角:α2=arctg(y B/(x A-x B))+arcsin((f+d/2)/ (y B2+(x A-x B)2)0.5)=arctg(2/(8-3.1))+arcsin((0.4+1.2/2)/(22+(8-3.1)2)0.5)=33.095°起重臂仰角:α=α1=34.509° 最小臂长:L= x A/cosα=9.708 m 幅度:R=6m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

天然地基人货电梯计算书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 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本工程施工图、施工升降机说明书、《货用施工升降机第1部分:运载装置可进人的升降机》(GB/T 10054.1-2014),《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 215-2010),《吊笼有垂直导向的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GB 2655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 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 施工升降机型号:SCD200/200J;吊笼形式:双吊笼; 架设总高度:60m;标准节长度:1.508m; 导轨架截面长:0.9m;导轨架截面宽:0.6m; 标准节重:167kg;对重重量:1300kg; 单个吊笼重: 1460kg;吊笼载重:2000kg; 外笼重:1480kg;其他配件总重量:200kg; 2.地基参数 承台下地基土类型:3:7灰土夯实;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150kPa; 地基承载力折减系数:0.4; 3.基础参数 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承台底部长向钢筋:Ф12@150; 承台底部短向钢筋:Ф12@150;

钢材型号:HRB400;基础高度h:0.3 m; 基础长度l:5 m;基础宽度b:3 m; 二、基础承载计算: 1、设备基本参数 施工升降机型号:SCD200/200J,架设高度:60m, 标准节高度:1.508m,外笼重:1480kg, 吊笼重:1460kg×2=2920kg,对重重量:1300kg×2=2600kg, 吊笼载重量:2000kg×2=4000kg, 导轨架重(共需40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67kg):167kg×40=6680kg, 其他配件总重量:200kg, 2、荷载计算 P k=(2920.00+1480.00+2600.00+4000.00+6680.00+200.00)×10/1000=178.80k N 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2.1 P=2.1×178.80=375.48kN 三、地基承载力验算 G k=25×5.00×3.00×0.30=112.50kN 承台自重设计值G=112.50×1.2=135.00kN 作用在地基上的竖向力设计值F=375.48+135.00=510.48kN 基础下地基土为3:7灰土夯实,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150kPa。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为k c=0.4。 基础下地基承载力为p= 150.00×5.00×3.00×0.40=900.00kN > F=510.48kN 该基础符合施工升降机的要求。

汽车电梯安全技术要求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3342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汽车电梯安全技术要求 标准版本

汽车电梯安全技术要求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从保障人员、乘梯汽车和电梯本身安全的角度出发,结合汽车电梯以上应用特点和现有的相关电梯技术标准,汽车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和检验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对于允许叉车进入轿厢的货梯,其井道和导向系统也应按汽车电梯的技术要求设计和安装)。 1、标志和符号 汽车电梯每层层门楼面地板上宜标明行驶方向。层门入口和轿厢内明显处,应用耐用材料制成长宽高限值标志和限载标志。字体高度不应小于10cm且要醒目。

2、井道 2.1、井道的强度要求 汽车电梯井道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不仅能承受普通电梯运行时具有的载荷,还要承受轿厢装卸载时所产生的载荷。对于曳引式电梯井道应满足 GB7588-2003的相关要求,宜使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井道,或者钢筋混凝土形成框架并以优质实心砖填充井道。对于液压式电梯,也宜采用混凝土结构井道,多缸侧置直顶式允许采用砖墙井道,但应满足表2要求。在实心砖井道壁上安装导轨支架,应使用穿墙螺栓和连续的钢夹板,钢夹板面积要能延伸到所有螺栓横切面圆心外80mm处。钢夹板上螺栓穿孔不应过大。螺栓应采用8.8级高强螺栓,直径不小于14mm,且应配装平垫片并采用弹性垫片或其他防松措施。

小型汽车吊上楼面验算计算书

小型汽车吊上楼面验算计算书 专业:结构 总设计师(项目负责人):__ _ 审核: ____ ____ _ 校对: ____ __ _ ____ 设计计算人: ____ _________ _ ***********所有限公司 2018年1月

汽车吊上楼面施工作业存在两种工况:工况一为汽车吊在楼面上行走的工况,工况二为汽车吊吊装作业时的工况。 一、楼面行走工况 1、设计荷载 根据原结构设计模型,四层楼面设计恒荷载9kN/m2,楼面设计活荷载 8kN/m2,四层楼面楼板厚度120mm,楼板自重恒荷载3kN/m2。因此,汽车吊楼面行走工况下,等效均布荷载不超过(9-3)+8=14kN/m2为宜。汽车吊行走区域如下图所示。 图1汽车吊行走区域布置图 2、吊车荷载及尺寸 质量参数行驶状态自重(总质量)kN 150 前轴荷kN 66 后轴荷kN 84 尺寸参数支腿纵向距离m 支腿横向距离m 3、汽车吊行驶相关参数 15吨小型汽车吊基本尺寸、轮宽及其行驶过程中各轮位置对楼板产生的荷

载如下图所示: 图2汽车荷载参数 4、承载力校核 15吨汽车吊行走时,后两轮居于板跨中为最不利工况,如下图: 图 3 汽车楼面行走计算简图 基本资料 工程名称:局部承压计算 周边支承的双向板,按上下和左右支承单向板的绝对最大弯矩等值, 板的跨度Lx =3250mm,Ly =8000mm,板的厚度h =120mm 局部荷载 第一局部荷载 局部集中荷载N =42kN,荷载作用面的宽度btx =200mm,荷载作用面的宽度bty =600mm; 垫层厚度s =0mm 荷载作用面中心至板左边的距离x =1625mm,最左端至板左边的距离

施工升降机设计计算书

SC200/200型 施工升降机 设 计 计 算 书 1 导轨架(标准节)的设计与校核 主要性能参数及几何参数 标准节重量:140 kg ; 吊笼重:=0Q 1500kg ; 最大吊杆起重量:q = 200kg ; 每个吊笼的额定载重量为:==21Q Q 2000kg ; 提升高度:='H 144m; 最大附着间距:L = 6m ; 标准节高:h = ; 起升速度:v = 33m/min 导轨架最大架设高度:H = 150m ; 标准节主弦杆尺寸:φ76mm ×; 标准节主弦杆中心距:a ×b = 650×650mm ; 吊笼空间尺寸:××; 工作吊笼数:N=2; 主电机额定功率:P = 3×11kW 。 计算载荷 1.2.1 结构自重载荷 图1-1 标准节结构图 650±0.1 650± 0.1 1508 +0.1 13 11 10912 345 678 12

表1-1 标准节自重明细表 序号 材料规格 名称 数量 材料 单重 (k g ) 总重 (k g ) 1 φ76× 主弦杆 4 20 2 ∠75×50×5 前(后)角钢 4 Q235A 11 3 φ× 斜腹杆Ⅰ 4 Q235A 4 短角钢 4 Q235A 5 ∠63×40×5 前后角钢 2 Q235A 6 齿条 2 Q235A 7 齿条连接块 6 Q235A 8 连接弯板 8 Q235A 9 ∠75×50×5 角钢 4 Q235A 10 φ× 斜腹杆Ⅱ 2 Q235A 11 ∠63×40×5 角钢 2 Q235A 12 φ× 斜腹杆Ⅲ 2 Q235A 13 接头 4 Q235A 14 M16×70 螺钉 6 Q235A 15 M16 螺母 6 Q235A 总计 1.2.2 结构(自重)线载荷 140 92.841.508 x q kg q l m === 1.2.3 风载荷 由实际结构计算得出(一个标准节)实际迎风面积为: 2 1.50820.0760.07520.5870.06820.58720.7750.02680.438s A m =??+??+??+??=(应为As=2×+×+×+×+×=0.486m 2) 桁架轮廓面积l A : 21.5080.650.98l A m =?= 结构迎风面充实率0.438/0.450.98 S l A A ?===;(需改) 型钢桁架结构充实系数 φ=~,取 0.5φ=;(φ与φ应一致) 根据安装高度与结构形式确定风载体形系数C ; 型钢构成平面桁架风力系数C = ~,取C = ; 标准节为两桁架并列的等高结构,则总迎风面积为: A = 1122A A μμ+

建筑设计电梯计算

建筑设计电梯计算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电梯 一、电梯的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 GB/T 7025,电梯分为六类,见下表1。 表1 电梯的分类 注:1 本表摘自国家标准《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 VI类电梯》 GB/T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2部分:Ⅳ类电梯》 GB/T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3部分:Ⅴ类电梯》 GB/T 。该标准等效利用国际标准《电梯的安装》ISO/DIS 4190。 2乘客电梯:有完善的安全设计,只用于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 3客货电梯(Ⅱ类电梯):轿厢内的装饰有别于客梯,可分别用来乘客和载物。 4住宅电梯:轿厢装潢较简单,住宅用电梯宜采用Ⅱ类电梯。 5病床电梯:轿厢长且窄,主要用于搭载病床和病人。 6观光电梯:井道和轿厢壁至少有同一侧透明,乘客可观看轿厢外景物的电梯。 7载货电梯(Ⅳ类电梯):有必备的安全装置,主要用于载货。其中,为运送车辆而设计的电梯也称为汽车电梯。 8杂物电梯:额定载重量不大于500kg,额定速度不大于1 m/s,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

二、电梯参数 电梯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额定载重量、可乘人数、额定速度、轿厢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主参数指额定载荷和额定速度。 1.额定载重量。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内最大载荷。乘客电梯、客货电梯、病床电梯通常采用320kg、400kg、600/630kg、750/800kg、1 000/1050kg、1150kg、1275kg、1350kg、1600kg、1800kg、2000kg、2500kg等系列,载货电梯通常采用630kg、1000kg、1600kg、2000kg、2500kg、3000kg、3500kg、4000kg、5000kg等系列,杂物电梯通常采用40kg、100kg、250kg等系列。 2)额定速度。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速度。标准推荐乘客电梯、客货电梯、为适应大交通流量和频繁使用而特别设计的电梯额定速度为、、、、、、、、、、、。医用电梯采用0.63m/s、1.00m/s、1.60m/s、2.00m/s、2.50 m/s等系列,载货电梯采用 0.25m/s、0.40m/s、0.50m/s、0.63m/s、1.00 m/s、1.60m/s、1.75m/s、2.50m/s等系列,杂物电梯采用0.25m/s、0.40m/s等系列。电梯的选型配置时主要参数的确定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具体的电梯配置方案应由业主、建筑师、电梯工程师协商确定。 三、电梯的土建布置方法 (一)电梯的位置布置原则 (l)电梯一般要设置在进入大楼的人容易看到且离出入口近的地方。电梯应尽可能的集中在一个区域设置,以便乘客在同一个地方候梯,从而达到乘客对电梯的均匀化分布;电梯的位置布置应与大楼的结构布置相协调。 (2)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每幢建筑物或每个服务区,乘客电梯不应少于两台(七至十一层住宅可设一台),以备高峰客流或轮流检修的需要。两台宜并排布置,以利群控及故障时互救。 (3)电梯在并列布置时不应超过4台,这是因为电梯的停层时间一般不超过8秒,乘客可能来不及进入电梯。

吊车计算书

鼎轩钢结构工程南通有限公司 吊装计

—一:起重机的选型 1:起重力 起重机的起重力C W Q1+Q2 Q—构件的重量,本工程柱子分两级吊装,下柱重量为30吨,上柱 7.5 吨。 Q2帮扎索具的重量。取2吨 Q=32+2=34屯 2:起重高度 起重机的起重高度为H三h i+h2+h3+h4 式中h i---安装支座表面高度(M),柱子吊装不考虑该内容. H 2---安装间隙,视具体情况定,一般取0.3 —0.5米 H 3帮扎点至构件吊起后地面距离(M); H 4吊索高度(m),自帮扎点至吊钩面的距离,视实际帮扎情况定. 下柱长30.3米.上柱长9.1米 上柱:H=0.3+30.3+3=33.6 米,下柱:H=0.5+30.3+9.1+3=43.9 米3:回转半径 R=b+Lcon a b—起重臂杆支点中心至起重机回转轴中心的距离. L; a分别为所选择起重机的臂杆长度和起重机的仰角 R=16.32米,主臂长选用54.8米 根据求出的Q;H;R查吊机性能表,采用150吨履带吊,其性能能满足吊

装上下柱的要求,在回转半径16米,主臂长54.8米时可吊装35吨二:履带式起重机稳定性计算 1:起重机不接长稳定性计算 履带式起重机采用不原起重臂杆稳定性的最不利情况为车身与履带 成90度,要使履带中心点的稳定力矩Mr大于倾覆力矩Mou,并按下列条件核算. 当考虑吊装荷载以及所有附加荷载时: K1= Mr/Mou= 〔GL1+GL2+GLHG h+Gh2+Gh0+Gh3)sin [3 -G s L s+M+Mg+M〕/(Q+q)(R-L2) > 1.15 只考虑吊装荷载,不考虑附加荷载时: K 2=Mr/Mou=(GL1+GL2+GL o-G3L3)/(Q+q)(R-L 2) > 1.4 式中:G1 -起重机机身可转动部分的重力,取451KN G 2---起重机机身不转动部分的重力,取357KN G 0—平衡重的重力,取280KN G 3---起重臂重力,取85.1KN Q---- 吊装荷载(包括构件重力和索具重力) q---- 起重滑车组的重力 L1—G重心至履带中心点的距离 L2—G重心心至履带中心点的距离 L3—G重心到履带中心点的距离 L0—G重心到履带中心点的距离 H—G重心到地面的距离 2.33 米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 计算依据: 1、《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谢建民编著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5、《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 6、《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 7、SCD200/200J施工升降机使用说明书 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 一、参数信息 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

导轨架重(共需40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67kg):167kg×40=6680kg, 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P k=((1460×2+1480+1300×2+200+6680)+2000×2)×10/1000=178.8kN; 施工升降机自重设计值:P=n×P k=2.1×178.8=375.48kN; 施工升降机基础自重设计值: P j=γ0×1.3×L×d×h×25=1×1.3×4×4×0.4×25=208kN P=P+P j=375.48+208=583.48kN 三、梁板下钢管结构验算

设梁板下Ф48×3mm钢管@0.6m×0.6m 支承上部施工升降机荷重,混凝土结构自重由结构自身承担,覆土重量由混凝土板自身承担,则: N=(N GK+γ0×γL×1.5×N QK)×la×lb=(36.468+1×0.9×1.5×1)×0.6×0.6=13.614kN 1、可调托座承载力验算 【N】=30≥N=13.614kN 满足要求! 2、立杆稳定性验算 顶部立杆段:λ=l0/i=kμ1(h+2a)/i= 1×2.5×(0.6+2×0.2)/0.0159 =157.233 ≤[λ]=210 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λ=l0/i=kμ2h/i= 1×2.1×1.2/0.0159 =158.491 ≤[λ]=210 满足要求! 顶部立杆段:λ1=l0/i=kμ1(h+2a)/i= 1.155×2.5×(0.6+2×0.2)/0.0159 =181.604 非顶部立杆段:λ2=l0/i=kμ2h/i= 1.155×2.1×1.2/0.0159 =183.057 取λ=183.057 ,查规范JGJ130-2011附表A.0.6,取φ=0.214 f=N/(φA)= 13614/(0.214×424)=150.04N/mm2≤ [f]=205N/mm2 满足要求! 梁板下的钢管结构满足要求! 配筋如下图所示:

旧楼加装电梯计算书(结构验算)讲解

黄埔大道中99号电梯加建项目 计算书

目录 1 电梯挂钩横梁设计验算 (2) 2 连廊加梁设计验算 (5) 3 承台梁设计验算 (8) 4 电梯井主体结构有限元分析 (12) 4.1荷载标准组合 (12) 4.2计算结果 (13) 5 基础验算 (17) 5.1 桩基础方案 (17) 5.2筏板基础方案 (18) 6 结论 (19)

1 电梯挂钩横梁设计验算 图1-1 机房天面吊钩主梁受力示意图 图1-1为机房天面吊钩主梁受力示意图。维修设备2t,因此吊钩受到集中力 120F kN =。主梁到受拉力作用。 图1-2 吊钩主梁简支梁简化图 电梯挂钩主梁校核,主梁按照简支梁计算,如图1-2所示。 主梁截面尺寸200300mm mm ?,长度3000mm 。主梁体积0.18 m 3 ,混凝土强度C25,主梁要承受自身重量及维修设备重量,其中主梁自重0.45t ,为梁均布荷载,其中维修设备2t ,为集中力,梁受到均布力和集中力的共同作用,梁承受总重量为2.45t 。最危险点为中间梁的中点,现按简支梁进行强度验算。 梁均布荷载q=梁自重/l=0.45t/3000mm=4.5kN/3m =1.5kN/m 梁集中力F1=维修设备重量=20 kN 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P40,第6.2.10条,公式(6.2.10-1) ()'''''''10000()() 2c y s s p py p p x M f bx h f A h a f A h a ασ? ?≤-+---- ???

横梁按受均布荷载和集中力共同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则: 221 1.5/(3)20331.698282 Fl ql kN m m kN m M kNm ??=+=+= 梁上部纵筋2根,HRB335级,直径14mm ;下部纵筋4根HRB335级,直径18mm ,箍筋HPB235级,直径8mm ,双肢箍,间距100mm 。根据《规范》8.2.1,梁构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mm ,无预应力钢筋,故6.2.10-1变为: '''100()2c y s s x M f bx h f A h a α? ?≤-+- ?? ?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以下简称《规范》)P40,第6.2.10条,公式(6.2.10-2)受压区高度需满足: ''''' 10()c y s y s py p p py p f bx f A f A f A f A ασ=-++- 无预应力钢筋,故 ''1c y s y s f bx f A f A α=- (1) 1α:系数,由《规范》6.2.6条规定,查得,C25混凝土,1 1.0α= c f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由《规范》4.1.4-1条规定,查得, C25混凝土,11.9c f MPa = b:梁截面宽,b=200mm y f :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由《规范》4.2.3-1条规定,查得,HRB335级钢 筋300y f MPa = 'y f :普通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由《规范》4.2.3-1条规定,查得,HRB335级钢 筋' 300y f MPa = s A :受拉区纵向普通钢筋截面面积,21017.36s A mm = 's A :受压区纵向普通钢筋截面面积,'2307.72s A mm = 带入公式(1),得 ''1212.892c y s y s f bx f A f A kN α=-=

载货电梯(5000Kg)设计计算书4.5米

THF5000/0.5-JXW-VVVF 目录 一井道顶层净高及底坑尺寸 二电梯主要参数 三传动系统 1.电动机功率计算 2.曳引机主要参数 3.选用校准 四曳引绳安全计算 五悬挂绳轮直径与绳径比值计算 六曳引条件计算 七比压计算 八正常工况下导轨应力,变形计算 九安全钳动作时,导轨应力计算 十轿厢架计算 十一缓冲的校核 十二限速的校核 十三安全钳的校核 十四轿厢通风面积和轿厢面积计算 十五承重大梁的校核 十六底坑地板受力的计算 一井道顶层净高及底坑尺寸

井道顶层净高4500mm 及底坑尺寸1700mm 缓冲器安全距离200mm ~350mm 取300mm 提升高度4.5m 1. 井道顶层空间计算:单位(mm) OH=H+H1+H2+H3+35V 2 OH=2450+300+175+1000+35x0.52 OH=3664<4500mm 所以井道顶层净高4500mm 满足要求。 OH-顶层高度 H-轿厢高(2500mm) H1-安全距离(300mm) H2-缓冲距离175mm V-速度(0.5米/秒) H3-轿厢投影部分与井道顶最底部分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1000+35V 2 mm) 2. 井道底坑空间计算:单位(mm)

P=L1+H1+H2+L3 P=650+300+175+500 P=1625<1700mm 所以井道底坑深度1700mm满足要求。 P-底坑深度 L1-轿底与安全钳拉杆距离(650mm) H1-安全距离(300mm) H2-缓冲距离(175mm) L3-底坑底与轿厢最底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500mm) 二电梯的主要参数

施工升降机地基基础方案及计算书资料讲解

一、工程安装概况及设备性能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安装单位: 楼层数: 地上 23 层、地下 2 层 安装高度: 96 m 安装位置:地下室顶板面 2、设备安装平面 施工升降机安装平面图

二、编制依据 1、《施工升降机》GB/T 10054—2005 2、《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GB 10055—2007 3、《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 215-2010 4、《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2010 5、《机械设备防护安全要求》GB8196—2003 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CJ33—2001 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CJ59—2011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CJ46—2005 3、施工升降机使用说明书

三、基础施工方案 按照使用手册的要求,工地现场的的升降机地基承载力不得小于0.15Mpa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结合现场的地形、开挖土质情况,场地土为原土,表层在前期施工受到一定的扰动,经过夯压后能基本够满足要求。 根据现场需要,升降机基础采用混凝土基础与安装地面持平的方案,地面与吊笼间的门坎高采用填高部分外地面高度来解决。SC200/200施工升降机基础规格采用3800×4400×300(厚度),砼强度等级采用C35;钢筋采用双层双向Φ12@200。如下图: 施工电梯基础 升降机采用II 型附墙架,基础中心离墙根距离L=3200mm 。 基础座应全部埋入砼内,并校正水平,等基础砼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即可进行安装。 四、 升降机基础验算 升降机自重: 18790kg 砼基础承载力:F=375.8kN 基础自重:G =3.8×4.4×0.3×25KN/m 3=125.4KN 1、验算基底压力 W M A G F P ±+=) (min max,

汽车吊车计算书稿.doc

庆鼎精密电子(淮安)有限公司 吊 装 计 算 书

现场预备吊装构建重量计算图表如下: GJ-01、GJ-02均由五榀钢梁连接成一整体:重量分别L1:、L2:、L3:、L4:、L5: 现场钢梁在地面组拼进行3+2 吊装法:L1+L2+= 、L3=、L4+L5=分三组进行吊装。

GJ吊车自F轴向A轴吊装,100吨汽车吊性能表如下所示: 可以看出100吨汽车吊在主臂,作业半径为9m时候可以吊装吨,满足吊装工况要求。 液压汽车起重机工况核算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 2、《起重吊装计算及安全技术》主编卜一德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基本参数 起重机种类液压汽车起重起重机型号AC100 机 起重臂顶端至吊钩底面最小距 2 起重臂宽度d(m) 1 离h1(m) 起重臂铰链中心至地面距离h b( 起重机外轮廓线至起重机回转m) 中心距离b2(m) 起重臂铰链中心至起重机回转 吊钩底面至吊装构件顶部距离 中心距离b3(m) h2(m) 吊装构件顶部至地面距离h3(m 吊装构件中心至起重机外轮廓 2 ) 线最小距离b1(m) 吊装构件直径S(m) 2 吊装构件与起重臂的间隙f(m) 1 幅度R(m) 9 二、计算示意图

三、起重机核算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以穿过起重臂铰链中心的水平线为X轴,以穿过吊装构件中心的竖直线为Y轴, A点坐标: x A=R+b3=9+= y A=0m B点坐标: x B=S/2=2/2=1m y B=h3-h b= C点坐标: x C=0m y C=h1+h2+h3-h b=2++ 直线AC的倾角: α1=arctg(y C/x A)= arctg= ° 经过点A与(以B点为圆心,f+d/2为半径的圆)相切的点形成的直线的倾角:α2=arctg(y B/(x A-x B))+arcsin((f+d/2)/ (y B 2+(x A-x B)2)=arctg)+arcsin((1+1/2)/+2)= ° 起重臂仰角:α=α1=° 最小臂长:L= x A /cosα= m 幅度:R=9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