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业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日渐加强

金融业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日渐加强

金融业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日渐加强
金融业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日渐加强

金融业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作用日渐加强

1月8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市金融办主任霍学文介绍了2008年首度金融业发展总体情况、“六大金融”开展情况、金融功能区建设进展情况、金融机构向北京集情况、要素市场建设和股权投资发展情况及首都金融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取向和建议。

一、2008年首都金融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08年是首都金融成功服务奥运的一年,也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年。首都金融战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国家和北京市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各项政策措施,首都金融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金融业规模持续扩大,金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金融组织体系日益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企业直接融资取得新进展。

2008年1-9月,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062.07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4%,创历史新高。1—11月,金融业实现税收1958.5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37.4%。

金融机构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截至2008年10月,在京金融机构总数已达4649家,其中法人金融机构633家。

金融资产量居全国首位。截至2008年11月,全市金融资产达45.5万亿元,比同比增长30.6%。

截至2008年11月,辖内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32万亿元,贷款余额2.26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9.1%和7.2%。

截至2008年11月,北京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535.8亿元,同比增长18.2%,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都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8年,北京地区企业通过境内股票市场累计筹资934.94亿元,其中首次发行上市

的四家企业融资546.8亿元。2008年市属企业共发行企业债券110亿元。

截至2008年底, 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公司股份报价转让系统已挂牌企业总数达到45家,共有8家公司向特定对象融资4.34亿元。

二、大力推动实施“六大金融”,支持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

在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首都金融业越来越注重打组合拳,从六个方面来支持首都重点领域和产业的发展。

(一)发展“综合金融”,多举措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一设立了规模10亿元的北京市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公司,致力于推动信用担保机构扩大担保规模,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加快发展步伐。

二是设立了规模8亿元的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主要目标是引导和支持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初创期中小企业的投资,计划带动社会投资30亿元。

三是“信贷快车”项目即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小企业信用贷款计划得到有效运作。截至2008年12月,有关银行共为43家企业发放了59笔信用贷款,总额4亿元,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贷款抵押难问题。

(二)发展“科技金融”,推进科技和金融融合发展。

1.将高新技术企业贷款相关指标纳入商业银行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体系。2008年,人行营管部设计了《北京辖区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方案》,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占总分值的8%。

2.通过金融创新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2007年10月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以来,截至2008年6月底,已累计向29家企业发放贷款39笔,共

3.1亿元。

3.通过保险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切实保障。2008年设立了1500万元的科技保险专项资金,并为70亿元科技保险发放政府补贴562万元,补贴比例达到70%。

(三)发展“农村金融”,加大金融支农工作力度。

1.推动金融机构增设农村网点。2008年,北京银行、交通银行和华夏银行在门头沟、怀柔、房山、通州和大兴共设立了6家支行。涉农银行的12家分理处升格为支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在区县设立了6家自助银行,在延庆八达岭长城、怀柔慕田峪景区等地安装了ATM机,并在周边十余家商户安装了POS机。北京延庆村镇银行已于2008年12月10日正式开业。北京密云汇丰村镇银行已于2008年12月30日获得开业批复。

2.加大信贷支农力度。截至2008年9月底,北京农贷款余额为775.9亿元,较年初增长39.4亿元,同比增长5.3%。银农合作进一步增强,2008年上半年银农合作银行新增贷款余额

3.5亿元,支持项目190多个。

3.政策性农业保险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08年11月底,参保农户16.4万户,实现保费2.5亿元,总保额63.3亿元。三家保险公司简单赔付支出1.9亿元,共赔付农户7.89万户。

4.大力推进农村“三信”工程。截至2008年6月,信用户评定面为10.8万户,比年初增长8.13%;评出信用户3.7万户,同比增长52.3%;评出信用村253个,同比增长27.1%;评出信用乡镇17个,同比增长6.3%;共为4.1万户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

5.构建北京市农业投融资平台。2008年12月,市政府出资10亿元设立了北京市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以此为基础和核心,将陆续设立北京市农业担保公司、北京市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形成农投、农担、农基三位一体的农业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撬动和放大作用,引导资本下乡,聚集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三农”领域。

(四)发展“绿色金融”,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1.建立了北京环境交易所,通过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该交易所已成功运作了新疆和四川农业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该项目产生的约31万公吨二氧化碳减排量由美国AIG

公司以200万美元购买。交易所还与三家零排放工程项目方达成协议,通过交易所进行零排放项目模型展示。

2.动建立节能环保信息共享机制。人行营管部、北京银监局、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发《关于加强“绿色信贷”建设支持首都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银管发[2008]184),首次提出建立本市节能环保信息共享体系,逐步将北京市节能环保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

3.将节能减排项目贷款相关指标纳入《北京辖区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方案》。2008年,人行营管部设计了《北京辖区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方案》,节能减排项目贷款占到总分值的15%。

4.积极落实中国银监会《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有序压缩落后生产能力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信贷规模。

(五)发展“区域金融”,促进区域金融一体化发展。

加强与环渤海区域各省市在政府金融服务部门、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三个层面上的合作,积极搭建政府推动区域金融合作的服务平台。2008年,组织召开了环渤海地区金融合作与发展论坛,确立了促进区域金融合作和发展的政府推动机制与合作协调机制,启动了京津冀、环渤海区域金融发展和区域金融一体化进程。

(六)发展“民生金融”,提高金融服务社会民生水平。

一是积极推动“三通”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6项代缴费业务,包括网通电话费、电信电话费、铁通电话费、移动手机费、联通手机费、歌华有限宽带费。

二是支持棚户区改造。在中国人民银行支持下,国家开发银行发放50亿元中长期贷款,支持本市4大棚户区(门头沟棚户区、丰台南苑镇、长辛店、通州老城区)实施改

造。

三是支持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研究制定了“收费权质押加专项账户监管”的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模式试点方案,选定了3个试点项目,试点方案已上报有关部门审定。

三、金融功能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金融后台服务区土地一级开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其中,海淀稻香湖金融后台服务区大部分地块已完成一级开发,路网建设基本完成,市政配套管线基本到位。通州新城金融后台服务区外围道路基本打通,相关地块土地一级开发工作已经启动。朝阳金盏金融后台服务区1、2号地块一级开发已获批立项,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推进。目前,4个后台服务区已有12家企业正式签订入驻协议,9家企业签订入驻意向书协议,9家企业有入驻意向。

金融街拓展工作稳步推进。西城区政府成立了金融街拓展工作指挥部,负责具体工作的规划和协调;组建北京华融基础设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金融街拓展区项目开发建设。金融街拓展区一期土地一级开发已通过了四委联席会的审核。

丽泽金融商务区建设已经启动。丰台区成立了丽泽金融商务区开发建设指挥部,综合协调丽泽金融商务区的规划、土地一级开发、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工作。为实现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丰台区政府和市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推进丽泽金融商务区发展战略和金融产业发展规划、完善支持丽泽金融商务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快区域内B6、B7地块土地一级开发等相关工作。有关招商宣传工作已全面开展,并大力吸引新华08等有影响力的金融类项目落地。

四、金融机构进一步向北京市聚集

2008年北京各个部门继续大力贯彻落实促进金融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金融业发

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尤其是2008年4月30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京发〔2008〕8号),明确了首都金融业发展定位和目标,从各个方面提出了优化首都金融业发展环境的举措。2008年,有25家各类金融机构在我市新注册或新迁入,其中银行类6家,证券期货类3家,保险类16家,金融机构向北京聚集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规模大。25家新机构中,有12家机构的平均注册资本金超过了10亿元,其中法国兴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高达40亿元。

二是种类全。银行业新机构中,既包括法国兴业、新韩银行等外资法人银行,也包括财务公司,还有北京延庆村镇银行这一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类新机构中,既有证券公司,也有期货公司;保险类新机构中,既包括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也有政策性的保险客户保护公司。

三是质量高。25家新机构中,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公司是保监会设立的全国性保险客户保护公司;银河期货经纪公司是中国银河证券的子公司;瑞信方正是按照新颁布的《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设立的第一家合资证券公司;保利财务、中化集团财务、首都机场财务、英大泰和财险、中邮人寿等公司的股东都是国有大型企业集团。

金融机构向首都的聚集,进一步强化了首都金融业的地位,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要素市场建设和股权投资发展加快

(一)要素市场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

北京石油交易所于2008年1月注册成立,其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依托北京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战略地位,打造成为全国石油石化定价中心;北京环境交易所于2008年8月5日设立,是我国第一家国家级环境权益交易机构;中国林权交易所于2008年10月组建,

作为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林权交易平台,将主要开展林地产权、林木产权、森林景观权及与林权相关的衍生产品交易。

(二)股权投资发展加快。

2008年1-6月份,北京地区共有16家企业,共获得17.25亿美元投资,占企业家数和投资额的21.9%和32.5%,吸引股权投资额位居全国第一。

2008年6月成立了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协会。截至2008年12月,已经或有意向在京设立的股权投资基金已超过百家,其中有意向在京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的机构达34家,计划募集资金总额达1520亿元,其中已经注册或进入注册程序的16家,注册资金15亿元,计划募集资金总额达500亿元。

六、首都金融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取向和建议

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国家发布了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九项措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26号)。金融业作为首都经济的支柱和龙头产业,将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政策,充分发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和支持作用。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研究北京市贯彻国务院关于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意见的措施。

(二)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推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建设。

(三)加快推进金融功能区建设。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政府投资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土地一级开发和城市主干道路、电力、通讯、供热等市政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改善提升金融功能区发展承载能力。

(四)积极推动组织机构创新。出台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的政策,鼓励股权投资机构落户北京。加快推进村镇银行设立。加快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

(五)搭建新的投融资平台。加快设立市农业担保公司和农业产业投资基金,与市农业投资公司形成点、线、面相结合、政府资金引导和撬动社会资金投资三农的新格局。

加快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作,充分发挥引导和支持创业投资企业投资中小企业的作用。

(六)加快要素市场建设,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重点推进石油交易所、林权交易所、地权交易所、存量房交易市场等。

(七)继续深入发展“六大金融”,全面提升金融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进一步发展“综合金融”,采取综合配套措施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发展“农村金融”,建立和完善政府、金融机构、农业企业、农户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加快建设现代农村金融,缓解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矛盾;进一步发展“区域金融”,加快区域金融一体化进程,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进一步发展“民生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金融上实现“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举措。

北京新航城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研究

□ 郭

图1 临空经济区空间布局模式 枢纽机场航空运输服务;全价值链配套 航空与临空高科技制造;综合保税物流服务;航空相关研发与培训 总部经济与全球性战略资源商贸服务;世界文化创意与高端休闲娱乐服务 都市生活配套服务 枢纽机场自生产业 典型临空经济产业 世界城市战略产业 都市生态配套服务产业  领域重点方向 表1 北京新航城产业发展方向 者面临的重大挑战。综观荷兰史基辅、韩国仁川、迪拜国际中心等全球知名航空城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一个具有国家战略高度的、统一完整的综合性发展规划是推动航空城发展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2北京新航城发展规划 北京新航城发展规划依据我国临空经济区(航空城)的规划体系要求,结合新机场及区域的特点,以综合性发展战略规划为指引,对战略定位、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生态建设和交通体系等专项规划展开研究。 2.1战略定位 战略定位是北京新航城本质特点的体现,也是其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在发展规划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在北京新航城的定位研究中,详细分析了世界航空城的典型案例,剖析了新航城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背景下担当的角色,总结出新航城在未来发展中应承担的角色:不仅是世界交通枢纽,更是以拥有科学有序的产业体系、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及中西结合的时尚氛围为特色的,世界科技、信息、资本、人才、物流的枢纽,以及中国对外交流的门户和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为此,从国家战略层面考虑,新航城的定位为“世界枢纽、中国门户、区域引擎、生态新城”。这种宏大的战略定位承载着国家的战略意图。新航城的建设发展将对“首都经济圈”乃至整个京津 冀地区产生重大影响,在促进区域经济、 城镇化、社会事业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方 面发挥巨大作用。 2.2产业发展 新航城产业发展的重点是解决临空 经济区产业“发展什么、怎么发展”的问 题。 “发展什么”重点解决产业体系、产 业定位、产业发展类型和发展方向等方面 的问题,其中,产业体系的构建是重中之 重。新航城产业发展规划须充分依托枢纽 机场,重点发展临空产业,并结合国家战 略及区域自身特点,发展国家和区域战略 导入的特色产业,从而构建既能体现国际 化、高端化特点,又有鲜明的临空指向性 和区域特色的科学合理的产业体系。 新航城产业发展主要在四个产业领 域展开,分别是枢纽机场自生产业、典型 临空经济产业、世界城市战略产业和都 市生态配套服务产业(表1)。 “怎么发展”重点解决新航城产业提 升和产业发展时序的问题。通过实施高 端化的国际产业发展、产业与资源环境 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综合服务平台构建、 产业与文化驱动发展等措施来提升新航 城产业的竞争力。新航城产业发展时序 结合新机场的建设进程及北京世界城市 整体战略部署,从初期的临空典型产业、 衍生临空产业到形成成熟的产业链集群, 进而发展壮大新航城,从而使得新航城 临空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 在新航城产业发展规划中,特别注 重从全局出发,整体把握新航城在京津 冀经济圈中的功能定位,协调与区域特 别是北京与河北环首都经济圈的产业分 工,形成良好互动。积极发挥新航城的辐 射带动作用,引导新航城产业、人才及经 济向区域实现“正外溢”,在更广泛的领 域和更高的层次上与其他区域实现产业 联系与协作,营造新航城与区域双赢的 发展环境。 2.3空间布局 根据临空经济不同单元与机场之间 联系紧密程度的不同,不同产业在机场 周边空间中表现为不同的区位选择,使 得产业空间布局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圈层 结构特点,通常包括四个圈层区域,即空 港区、紧邻空港区、空港相邻地区与空港 交通走廊沿线区、外围辐射区。但该结构

2020年(发展战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发展战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 要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来源:管委会办公室发布时间:2009-03-20 编制单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 2006年3月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十五”发展回顾与“十一五”形势分析 6 第一节“十五”发展回顾 6 一、经济高速增长,“十五”计划圆满完成6 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在“首都经济”中的战略地 位得到提升 7 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7 四、生态环境日益改善,配套设施逐步齐全7 五、“十五”期间的主要措施和经验总结8 第二节“十一五”期间形势分析8 一、发展机遇与挑战8 二、面临形势与问题10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10 第一节指导思想10 一、指导思想10

二、发展思路11 第二节战略目标11 一、总体目标11 二、具体目标12 第三部分战略重点和政策取向13 第一节突出一个目标:全面打造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心13 一、打造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14 二、做强做大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14 三、培育壮大汽车产业15 四、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 15 五、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15 第二节实现二种提升:全面提升开发区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开发区城市化水平16 一、全面提升开发区综合竞争力16 1、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实施“三业”建设17 2、促进新的发展格局,加强“三园”建设17 3、完善配套服务设施,突出“三带”建设 17 4、面向综合产业新城,推进“三中心”建设18 二、全面提升开发区城市化水平18

1、构建便捷交通体系18 2、保障生产要素供给19 3、推进水资源利用与开发20 4、有序完善城市环境20 5、加速发展信息化21 第三节实施三大战略:引入各类创新要素,努力保持产业平稳快速发展22 一、创新发展战略22 1、发挥在首都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带头作用22 2、积极引导机制创新,安排落实产业创新工程22 3、建设人力资源高地,将创新发展引向深入23 二、产业融合战略24 1、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延伸产业链24 2、促进二、三产业的融合,培育大产业、大品牌24 3、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25 三、区域发展战略25 1、加强与中关村的互动发展25 2、推进与滨海新区的协同发展 25 3、发挥京津冀产业战略节点的引领作用26

第一季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

2011年第一季度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9日 “十二五”开局首季本市深入调结构转方式初见成效 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内外部因素相互交织情况下,北京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着力调结构、促创新、稳运行、惠民生,“十二五”开局首季,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重点领域调控初见成效,部分领域好于预期,“十二五”重大任务开局良好,民生保障不断加强,社会运行平稳有序,调结构、转方式迈出坚实步伐。 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增长10%和1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7.4%、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增长38.9%,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1.5%的低位。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调结构、转方式取得积极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坚持首都经济发展方向,产业结构加快优化升级 本市始终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牢牢把握首都功能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意见,加快构建具有首都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使产业结构与首都功能定位相一致,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一批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项目加快落地。一季度,本市下决心完成首钢主流程停产,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工业增加值仍增长8.6%,与前两年平均速度持平。与此同时,加快引进和落地一批高端、高效、高辐射产业项目,为本市产业升级和调整积蓄了力量。 文化创意产业引领产业结构加快升级。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文化创意项目纷纷落户本市。中国动漫游戏城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启动。国家时尚创意中心项目落户通州。星光影视园新媒体信息管理与服务公共平台投入运营。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二期工程开工建设。艺术品拍卖持续火爆,北京已成为全球第四大艺术品市场。 新兴业态成为推动结构调整的新生力量。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发展迅速,骨干企业超过30家,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占据优势,与数字出版、视频搜索、云计算、数字内容、新媒体等融合互促发展。电子商务持续升温,网上消费已逐渐成为新兴消费时尚。 二、坚持有保有压调控方向,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发展战略)首都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最全版

(发展战略)首都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首都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壹、北京和首都经济圈地区合作的主要途径 以北京举办奥运会为大背景,形成北京和首都圈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格局,应当是合作的基本原则。具体的合作途径,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1.产业合作 产业合作的主要领域有: (1)周边地区为北京市场提供农副产品生产的合作 目前北京的绿化美化工程,对林木、花草、草皮等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北京庞大的消费人口,对鲜活农副产品的需求也很大。首都圈地区利用地理位置接近的优势在这方面将有比较大的作为:大力发展花木种植业,发展无公害蔬菜、瓜果的种植,发展现代养殖业,为北京提供优质的肉禽蛋奶等农副产品。 (2)首都圈地域间旅游业的合作 北京是国内旅游热点城市之壹,去年仅接待国际游客就达310万人次。延伸旅游、构筑首都圈旅游的大市场,是首都圈区域合作的当务之急。天津、承德、秦皇岛和迁安、涿州、易县等地,原来就是旅游胜地,抓住这壹历史性机遇,本着“开放大市场,发展大旅游,构建大产业”的原则,整合旅游资源,把发展“奥运”旅游作为未来5年的大目标,使首都圈能够扩大旅游经济的受惠面。 (3)首都圈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的合作

利用北京工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企业外迁的机遇,促进首都圈内落后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北京现有壹些和首都功能不相符、特别是和首都严格的环保要求不适应的工业企业,退出北京是历史的必然。例如,首钢X公司将壹部分钢铁的生产转移到河北迁安,就是壹个很好的例证,而北京类似的企业仍有很多。首都圈的壹些有条件的地区,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有选择地接收退出北京的企业,建立和京津等发达地区互补的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当地的工业化进程。笔者曾建议在秦皇岛建立隶属北京市的滨海特区,其中的工业区能够专门用来吸引北京的转移企业。[i] 2.市场合作 首都圈的核心区域京津唐地区,在经济上的互补性很强,但经济协作水平不高,这是事实,也是首都圈发展的最大的制约因素之壹。加强首都圈区域经济合作的中心点,应当是进行相互之间的市场合作。 都市经济圈的形成,是市场化和城市化的结果。对北京而言,开放市场以吸引各类资源向城市中心的集中,是北京能够持续发展的保证。北京作为中心城市,同时作为壹个巨大的市场,有着极强的消费能力,而这个市场的需求又是北京自己所不能满足的。为了北京本身的发展,也为了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北京必须更加开放市场,给予周边地区平等的竞争机会,以市场来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对首都圈的周边地区而言,充分利用和首都空间联系的优势,抓住市场机遇,选择合适的产业、企业和产品,占领首都市场。

2020年(发展战略)首都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发展战略)首均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首均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壹、北京和首均经济圈地区合作的主要途径 以北京举办奥运会为大背景,形成北京和首均圈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格局,应当是合作的基本原则。具体的合作途径,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1.产业合作 产业合作的主要领域有: (1)周边地区为北京市场提供农副产品生产的合作 目前北京的绿化美化工程,对林木、花草、草皮等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北京庞大的消费人口,对鲜活农副产品的需求也很大。首均圈地区利用地理位置接近的优势于这方面将有比较大的作为:大力发展花木种植业,发展无公害蔬菜、瓜果的种植,发展现代养殖业,为北京提供优质的肉禽蛋奶等农副产品。 (2)首均圈地域间旅游业的合作 北京是国内旅游热点城市之壹,去年仅接待国际游客就达310万人次。延伸旅游、构筑首均圈旅游的大市场,是首均圈区域合作的当务之急。天津、承德、秦皇岛和迁安、涿州、易县等地,原来就是旅游胜地,抓住这壹历史性机遇,本着“开放大市场,发展大旅游,构建大产业”的原则,整合旅游资源,把发展“奥运”旅游作为未来5年的大目标,使首均圈能够扩大旅游经济的受惠面。 (3)首均圈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的合作 利用北京工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企业外迁的机遇,促进首均圈内落后地区的工业化

进程。北京现有壹些和首均功能不相符、特别是和首均严格的环保要求不适应的工业企业,退出北京是历史的必然。例如,首钢XX公司将壹部分钢铁的生产转移到河北迁安,就是壹个很好的例证,而北京类似的企业仍有很多。首均圈的壹些有条件的地区,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有选择地接收退出北京的企业,建立和京津等发达地区互补的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当地的工业化进程。笔者曾建议于秦皇岛建立隶属北京市的滨海特区,其中的工业区能够专门用来吸引北京的转移企业。[i] 2.市场合作 首均圈的核心区域京津唐地区,于经济上的互补性很强,但经济协作水平不高,这是事实,也是首均圈发展的最大的制约因素之壹。加强首均圈区域经济合作的中心点,应当是进行相互之间的市场合作。 均市经济圈的形成,是市场化和城市化的结果。对北京而言,开放市场以吸引各类资源向城市中心的集中,是北京能够持续发展的保证。北京作为中心城市,同时作为壹个巨大的市场,有着极强的消费能力,而这个市场的需求又是北京自己所不能满足的。为了北京本身的发展,也为了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北京必须更加开放市场,给予周边地区平等的竞争机会,以市场来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对首均圈的周边地区而言,充分利用和首均空间联系的优势,抓住市场机遇,选择合适的产业、企业和产品,占领首均市场。其中,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吸引大企业来此建立以北京为市场的产品生产基地,

怀来建设一城四区四基地 全力打造京北新城

怀来建设一城四区四基地全力打造京北新城 近日,记者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了解到,该县为加快推进环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建设京北新城,按照河北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依据《关于加快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确立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京畿科学发展强县”为总目标,充分发挥环首都经济圈的政策、地缘优势,主动融入、借力提升,把怀来建设成繁荣、宜居、时尚,极具国际化大都市卫星城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特色的京北新城,并制定《怀来县环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暨建设京北新城实施方案》,全力建设“一城四区四基地”,力争“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 据介绍,怀来县建设的“一城”即以县城沙城镇为主城区,东花园生态新城区域和桑园温泉区域为副城区,其他建制镇为节点的京北新城,城市区总面积19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52万人,(其中:沙城城区达5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35万人;桑园温泉区域1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万人)。 一城周围的“四区”即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工业聚集区、新兴产业示范区和现代物流园区。 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选址于沙城经济开发区北部区域及与之相连的土木镇镜内,总规划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重点吸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人或机构的成果进行转化,以及吸引各类高职称、高学历专业技术研发人员从事生产实践。主要提供标准厂房和相关研发设施,设想以华美光电子有限公司、中科院半导体所电子器件工程研究中心为引领,扩大连锁效应和聚集功能。预计到2012年,园区实现:“九通一平”;2015年项目容量达到60%以上。工业聚集区位于东花园区域,近期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远期规划40平方公里,包括新能源装备产业、低碳产业聚集、洁净产业孵化三个基地,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休闲度假等产业,预计到2015年,建成高端产业集聚中心,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亿元,总产值达到75亿元以上。 新兴产业示范区位于东花园区域,规划总面积5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文化创意等产业,预计2015年,实现产业集聚目标,总投资达到500亿元以上,总产值达到750亿元以上。现代物流园区。位于县域110国道、京藏和京新高速沿线两侧,以沙城、鸡鸣驿、沙城东三个高速出口为主要集结地,由果蔬、汽车农机、建材、煤炭、粮油石油等专业市场和仓储基地组成,规划占地面积5000亩,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50亿元,预计到2015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亿吨,交易额达到100亿元,实现利税2亿元。

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支撑体系的构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c8826146.html, 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支撑体系的构建 作者:张春雷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年第06期 摘要: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工 程。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建立一流规划体系、现代交通系统、优良生态环境、高端高新产业、优质公共服务、创新体制机制、绿色智慧城市、独特历史文化等,共同构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支撑体系。 关键词:雄安新区;非首都功能;集中疏解;支撑体系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17)06-0058-05 DOI:10.3969/j.issn.1005-6378.2017.06.009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是雄安新区的首位功能,只有把这个事情做好、做扎实,才能为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打造全国创新驱动新引擎、加快构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这一长远战略意图积累经验、闯出新路[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规划建设雄安新区, 既要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也要拿出奋勇担当的实干精神,扎扎实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构筑起雄安新区坚如磐石、稳如泰山的“四梁八柱”。 一、科学先进的规划体系 规划是城市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忌讳。”[2]雄安新区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做好这一历史性工程,必须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做到先谋后动,规划引领,把每一寸土地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 1.突出新区核心功能定位。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重点承接北京疏解出的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目标是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这就决定了雄安新区的规划必须立足这一基本功能定位,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科学布局城市空间结构,做到疏密有度、绿色低碳、返璞归真,建设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

环首都经济圈

一、政策相关动态信息: 2010年10月21,河北省政府日出台《关于加快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在紧邻北京、交通便利、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县(市、区)打造“环首都经济圈”。 (1)设想与范围 总体设想是,在紧邻北京、交通便利、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县(市、区) 打造环首都经济圈,简称“13县1圈4区6基地”: 13县(市、区)即: 保定市的涿州市、涞水县; 张家口市的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 承德市的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 廊坊市的三河市(包含燕郊镇)、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 区、安次区、固安县。 1圈:即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环首都经济圈(全长999.5公里,面积27060平方公里,人口485.65万人,2010年区域GDP1196亿元、全部财政收入200 亿元)。 4区:即在环首都经济圈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 6基地:即在环首都经济圈内建设养老、健身、休闲度假、观光农业、绿色有机蔬菜、宜居生活基地。

(2)目标与任务 坚持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加强与首都地区在发展空间、产业功能、资源要素、基础设施、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对接融合,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升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规模、现代服务业上水平、现代农业提质效,将环首都经济圈建成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对接首都的新兴产业带、环绕首都的明星城市带。 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比2010年翻两番,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196亿元达到4784亿元,年均增长31%以上;全部财政收入由2010年的200亿元达到800亿元,年均增长32 %;城区总人口由2010年的165万人达到300万人、年均增长12.7%,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33%上升到60%、年均增长5.4个百分点。 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比2015年再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568亿元,全部财政收入达到1600亿元,城区总人口达到40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0%。 (3)重点与举措 坚持吸纳承接、融合提升、重点突破,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生活环境、政策环境,加快建设一批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培育发展一批养老、健身、休闲度假、观光农业:绿色有机蔬菜、宜居生活基地。 (一)加快建设“四区”。 1、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以筑巢引凤为平台,在环首都13个县(市、区) 各规划建设一个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每个园区规模不低于5平方公里,从项目扶持、企业培育、产业推进等方面提供配套服务;以人才家园为载体,每个县(市、区)建设一个以廉租房为主体的“人才家园”(总量不低于10000套、每套80平方米以上,总计13万套),为高层次人才来冀创业提供住房和生活配套服务。 2、科技成果孵化园区:以完成科技成果中试阶段为主要目标'在广阳、安次、涿州、三河、涿鹿5个县(市、区),各规划建设一个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每个园区规模不低于10平方公里,构建多元化的科技创业孵化平台。 3、新兴产业示范园区: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等为重点,在13个县(市、区)分别规划建设新兴产业示范园区,每个园区面积30至50平方公里。促进创新要素和产业项目向园区聚集,形成各具特色的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4、现代物流园区:以北京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物资需求为依托在涿州、三河、香河、广阳、怀来、丰宁等县(市、区)规划建设一批面向首都、辐射全国的仓储、配送、运输等现代化物流园区。积极发展城市配送、消费品供应、空港物

经济圈 百度百科

“环首都经济圈”是在北京周边的十余个区县,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圈。 包含范围 1圈 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环首都经济圈。 环首都经济圈示意图 4区 在环首都经济圈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 6基地 在环首都经济圈内建设养老、健身、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有机蔬菜、宜居生活基地。13+1 县(市) 环绕北京的涿州市、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兴隆县(增补) 建设意义 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释放首都优势,形成首都经济圈,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城市化发展的一条规律。首都经济圈作为优质生产要素富集的特殊载体,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活跃的区域经济中心。几乎任何一个国家都有首都经济圈,目前,许多国家的首都经济圈创造的生产总值占国家的三分之

一以上。而京津冀三省市,2009年GDP合计为36600亿,占全国的比重仅为10.9%,距离达到全国1/3还差75180多亿。加快京津冀区域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放大首都辐射效应。 疏解首都的城市压力 由于城市功能过度集中,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像许多国家的首都一样,出现了人口膨胀、交通拥挤、资源紧张、房价高涨、发展空间受限、改善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等突出问题。借鉴国际经验,分散首都功能势在必行。河北环抱首都,有责任、有义务,也有便利条件为首都疏解压力。 打造河北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增长极 从燕郊、涿州等地的经验看,建设环首都经济圈,能够有效承接首都产业转移和功能分散,接受首都人才、技术、信息等高级要素的溢出,迅速提升河北省发展水平。同时,随着环首都经济圈的成型和发展,我们还可以将其打造成为整合全球资源的战略平台,广泛承接全球产业和技术转移,建设成为全省最开放的地区,并通过梯度辐射带动河北全省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目标 坚持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加强与首都地区在发展空间、产业功能、资源要素、基础设施、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对接融合。 环首都经济圈 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比2010年翻两番,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196亿元达到4784亿元,年均增长31%以上;全部财政收入由2010年的200亿元达到800亿元,年均增长32%;城区总人口由2010年的165万人达到300万人、年均增长12.7%,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33%上升到60%、年均增长5.4个百分点。 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比2015年再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568亿元,全部财政收入达到1600亿元,城区总人口达到40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0%。 建设任务 规划体系建设 环首都经济圈13个县(市、区)高标准做好园区和基地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与北京相关规划的对接,明晰产业承接方向及发展重点。 交通体系建设 以建设快速通道为重点,以同城化为目标,推进13个县(市、区)交通基础设施与北京全面对接。 通讯体系建设 将通讯基础设施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加强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网络通信、固话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张映红老师《企业战略管理》闭卷题库3套解答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必修课 《企业战略管理》试题(一)(5+4+2)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计20分) 1、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常用于战略分析、竞争分析之中,是一种能够相对客观地分析和研究现状与对策的方法。SWOT分析法是根据公司的目标和拥有的资源,进一步地分析公司内部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公司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进而选择适当的战略。 2、企业愿景 愿景是对企业未来乐观而又充满希望的描述,是企业为之奋斗的意愿。它回答的是企业要成为一个什么类型的公司,要占领什么样的市场位置,具有什么样的发展能力等问题。 3、波士顿矩阵 波士顿矩阵是一种用来分析和规划企业产品组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要解决如何使企业的产品品种及其结构适合市场需求的变化,只有这样,企业的生产才有意义。同时,如何将企业有限的资源有效地分配到合理的产品结构中去,以保证企业收益,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 4、规模经济 在给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的时期内,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随着生产规模和产量的增加而下降,我们就说该产品或企业存在规模经济,反之则为规模不经济。产品和服务的规模经济可以构成行业的进入障碍。 5、成功关键因素 指在行业中占优势地位,对企业总体竞争地位有着重大影响的条件、变量或

能力。它们既可以是一种价格优势,一种资本结构或消费者组合,也可以是一种垂直一体化的行业结构。 二、简答题(每题10分,计40分) 1、简述企业购并的动机与原则。(5+5) 答:收购吞并简称购并。企业购并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说可以把它们划分五种类型:效率性动机、战略性动机、功利性动机、国家政策性动机和机会性动机。 原则:一致性原则、优势性原则、文化相融原则、增值性原则、整合优先原则。 2、阐述企业国际化经营市场进入的模式。(7) 答:根据产销活动的布局和组织协调方式的不同,企业进入国外市场的模式一般有:出口产品、许可协议、契约式生产(OEM)、成立战略联盟、收购、成立全资子公司、合资。 3、简述企业的主体(基本)活动与支持活动。 答:企业的基本活动是产品的生产运营、物流(内部后勤和外部后勤)、市场和营销、支持和服务;支持活动是指企业的基础结构、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等。 4、如何判断公司的资源是有价值的、可以使公司获得竞争优势? 答:在评价一个公司拥有的资源时,必须知道哪些资源是有价值的,可以使公司获得竞争优势。其主要的判断标准如下: (1)资源的稀缺性。如果一种资源是所有的竞争者都能轻易取得的,那么,这种资源便不能成为公司竞争优势的来源。 (2)资源的不可模仿性。资源的不可模仿性是竞争优势的来源,也是价值创造的核心。资源不可模仿性主要有以下4种形式:

雄安新区——非首都功能转移规划思路分析

雄安新区—非首都功能转移规划思路分析*石坚韧 罗秋骅 摘 要: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功能高度融合对首都发展产生了一定弊端。通过分析北京及京津冀区域发展现状、困境,说明新区建立已经迫在眉睫。同时通过在分析国内外疏散首都功能相关案例以及新区建设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表明雄安新区的设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此之后,从新区建设定位、新区发展力量依靠、新区发展目标以及新区建设关键所在4个方面对新区规划思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雄安新区;北京;非首都功能;非首都功能承接地 Abstract:Beijing as the capital of China, the function of a high degree of integ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pital produced a certain drawback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ilemma of Beijing and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nd shows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area is imminent.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ase of evacuation of capital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areas on the basis of the situation, it shows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Xiong'an New District has a certain feasibility. Since then, this article from four aspects of the new district planning ideas were analyzed: the new district construction, new district development, new development goals, focus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areas. Key words:Xiong'an New District ; Beijing ; non-capital function ; non-capital function bearing ground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7)-11-12(5) 作者简介 石坚韧,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罗秋骅,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北京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生活压力不断增加。现实问题以及历史经验教训的警戒,都表明疏散非首都功能对于首都城市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雄安新区建立的必要性以及合理性的基础之上,提出雄安新区设立的创新所在、动力来源,及其在规划过程中的重点所在,对新区规划思路进行了分析。 1 京津冀发展困境解析 1.1 北京负荷的增长压力困境 1.1.1 人口增长压力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改革开放之际还未进入超大城市行列,人口并未达至千万。1978年后,经济快速发展,北京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加强,外来人口不断涌入,致使上世纪90年代北京人口急剧增加,成为超大城市。2011年北京市总人口超过2000万, 2014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51.6万人(姜玉,陈英姿,庄亚儿,等,2016),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近年来人口增长率有所下降,由于人口基数过于庞大,人口数量的增加量相比较于前一年,仍然在上涨。人口的快速增加使得北京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截止至2015年北京市人口密度已经达到1500人/km2,远大于国际上同等规模城市。人口的爆炸性增长,不断缩小了人们的生活、工作等空间,带来了诸多不便。 1.1.2 生态环境愈加恶劣 绿色环保、生态宜居是世界城市和其它经济发达国 * 基金项目:浙江工商大学2017年度校高等教育研究课题“面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商业空间数字化仿真教学实践”(编号:Xgy17024);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度课堂教学创新项目“以翻转课堂、微课及仿真模型为平台的建筑初步课程改革”(编号:1040XJ2915074)。 12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 一、良好基础 二、发展趋势 三、历史机遇 四、主要挑战 第二部分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原则 二、主要目标 三、战略重点 第三部分发展任务和政策取向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二、扩展社会公共服务 三、增强基础设施能力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优化城市功能配置 六、加强社会和谐建 七、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 八、科技创新与人力开发 九、体制改革与管理创新 十、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 第四部分办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 一、扎实推进奥运前期筹备 二、精心实施奥运组织安排 三、保持后奥运期平稳发展 第五部分启动重点新城建设 一、总体要求 二、顺义新城 三、通州新城 四、亦庄新城 五、实施保障 第六部分规划实施 一、配套政策制订 二、专项规划落实 三、重大项目实施 四、规划实施管理

序言 从2006年到2010年的“十一五”时期,是首都抓住本世纪头20年这一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关键时期,在全市现代化进程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首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本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期间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集中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施政方针和决策意图,是各级政府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编制实施年度计划和制定各项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 一、良好基础 2001年2月,北京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创新体制、调整结构、优化环境、全面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9%,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符合首都功能特点的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取得长足的发展,第三产业比重达到67.7%。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3%,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年均分别降低5.4%和13.3%。 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全市研发经费年均增长22.1%,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教育体系日趋完备,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3%。公共文化服务健康发展,建成一批有影响的重大公共文化设施。成功战胜“非典”疫情,公共卫生体系和综合减灾应急处理机制逐步健全。奥运筹办进展顺利,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水平实现新的提升。 城市发展初现新格局。中关村科技园区、商务中心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重点功能区建设加快,成为提升首都服务功能、吸引高端产业集聚、扩充经济总量的重要载体。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力度加大,郊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制定实施了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指导意见。区县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环首都经济圈发展路径建议

环首都经济圈发展路径建议 我们一直在思考整个环首都经济圈各类园区未来的发展路径,尤其是后发园区的发展。 “对接北京,承接转移”,融合共生发展,这些口号已呐喊多年,但现在的局势依然不甚理想,京津周边的科技园区难以对接高端创新资源。 相反,北京更多的是“虹吸效应”——唐山、秦皇岛等地企业的研发中心纷纷设立于中关村。 另外,对于北京需要转移出去的高端制造大多流向苏南等发达地区,而转移到环首都周边地区的基本为产业的低端环节。 这不外乎以下两点原因:一是地方经济阶段差异太大。北京市服务业比重都已达到70%,而周边地区尚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他们的产业投资环境落后,因此缺乏吸纳能力。 另外,两地产业结构不同。中关村都为高科技产业,周边地区的主要产业却是装备、建材传统。如此这样,怎能对接? 那么未来环首都经济圈各个层级的园区,究竟该如何发展?对于不同层级园区,发展路径完全不同。 第一梯队的中关村,一方面应搭建技术大市场,繁荣技术成果交易,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另一方面该园区应优化发展环境,促进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加强金融和载体支撑,扩大创业质量,积极培育原创新兴产业发展。 第一梯队的另一成员——天津泰达,则应推进存量企业转型升级,加大技术改造和“精益管理”,提升企业家运作能力;强化招商选资,完善产业链条,推进研发型、服务型、高端型项目入驻;该园区应优化服务环境,加强资本运作,积极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 对天津滨海高新区而言,应以滨海未来科技城为重要载体,积极推进创新资源集聚,引进与产业密切相关的应用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培育产业技术源头,促进衍生企业发展,奠定新兴产业发展基础。 那么,在第二梯队的老牌国家级高新区中有保定和石家庄高新区等。 如保定高新区应充分依托英利、天威等龙头骨干企业,以智能电网全产业链为目标,强化孵化器、留创园等载体的支撑作用,在资本、人才、土地等方面给予企业全力支持,切实解决企业发展困境。 第三梯队是以燕郊、承德为代表的新晋的国家级高新区。 比如,燕郊高新区应利用毗邻北京优势,梳理分析燕郊人口结构,选准产业发展方向,营

河北环首都经济圈景区旅游形象塑造及数字化传播知识

河北环首都经济圈景区旅游形象塑造及数字化传播 摘 要:环首都经济圈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的优质场所。塑造和推广能体现区域品格和文化的旅游形象,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河北环首都经济圈旅游形象的塑造进行分析,得出塑造具有独特文化个性和精神内涵的旅游形象的途径。最后,分析了旅游形象数字化在环首都经济圈旅游资源传播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河北环首都经济圈;旅游形象;数字化传播 河北环首都经济圈景区旅游形象塑造及数字化传播  姚远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欧新菊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要:环首都经济圈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的优质场所。塑造和推广能体现区域品格和文化的旅游形象,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河北环首都经济圈旅游形象的塑造进行分析,得出塑造具有独特文化个性和精神内涵的旅游形象的途径。最后,分析了旅游形象数字化在环首都经济圈旅游资源传播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河北环首都经济圈;旅游形象;数字化传播

the Creating and Digital Communication of Tourism Image in the Economic Circle around the Capital Yuan Yao, Xinju Ou (Art and Design College in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066004) Abstract: the economic circle around the capital is a high-quality site for leisure and tourism with rich tourism resources,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The creating and promotion of tourism image that can reflect regional culture character, is urgent and need to solve. Firstly, it is analyzed that how to create the tourism image of the economic circle around the capital.The way of creating the tourism image is establish with a unique cultural identity and spiritual meaning. Finally, the strategy of the digital communication tourism for the tourism image is analyzed in the economic circle around the capital. Key words: the economic circle around the capital; tourism image; digital communication 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紧邻北京,在承接产业转移、吸纳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已经成为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环首都经济圈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宜居宜游,建设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基地是环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首都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首都经济圈区域协调发 展研究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首都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一、北京与首都经济圈地区合作的主要途径 以北京举办奥运会为大背景,形成北京与首都圈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格局,应当是合作的基本原则。具体的合作途径,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1.产业合作 产业合作的主要领域有: (1)周边地区为北京市场提供农副产品生产的合作 目前北京的绿化美化工程,对林木、花草、草皮等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北京庞大的消费人口,对鲜活农副产品的需求也很大。首都圈地区利用地理位置接 近的优势在这方面将有比较大的作为:大力发展花木种植业,发展无公害蔬 菜、瓜果的种植,发展现代养殖业,为北京提供优质的肉禽蛋奶等农副产品。 (2)首都圈地域间旅游业的合作 北京是国内旅游热点城市之一,去年仅接待国际游客就达310万人次。延伸旅游、构筑首都圈旅游的大市场,是首都圈区域合作的当务之急。天津、承 德、秦皇岛和迁安、涿州、易县等地,原来就是旅游胜地,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本着“开放大市场,发展大旅游,构建大产业”的原则,整合旅游资源, 把发展“奥运”旅游作为未来5年的大目标,使首都圈能够扩大旅游经济的受 惠面。 (3)首都圈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的合作 利用北京工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企业外迁的机遇,促进首都圈内落后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北京现有一些与首都功能不相符、特别是与首都严格的环保要求不 适应的工业企业,退出北京是历史的必然。例如,首钢公司将一部分钢铁的生 产转移到河北迁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而北京类似的企业还有很多。首都

圈的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有选择地接收退出北京的企业,建立与京津等发达地区互补的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当地的工业化进程。笔者曾建议在秦皇岛建立隶属北京市的滨海特区,其中的工业区可以专门用来吸引北京的转移企业。[i] 2.市场合作 首都圈的核心区域京津唐地区,在经济上的互补性很强,但经济协作水平不高,这是事实,也是首都圈发展的最大的制约因素之一。加强首都圈区域经济合作的中心点,应当是进行相互之间的市场合作。 都市经济圈的形成,是市场化和城市化的结果。对北京而言,开放市场以吸引各类资源向城市中心的集中,是北京能够持续发展的保证。北京作为中心城市,同时作为一个巨大的市场,有着极强的消费能力,而这个市场的需求又是北京自己所不能满足的。为了北京本身的发展,也为了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北京必须更加开放市场,给予周边地区平等的竞争机会,以市场来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对首都圈的周边地区而言,充分利用与首都空间联系的优势,抓住市场机遇,选择合适的产业、企业和产品,占领首都市场。其中,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吸引大企业来此建立以北京为市场的产品生产基地,是更加实际的选择。例如,在牛奶生产领域,上海的光明、内蒙古的伊利、蒙牛等企业,为在北京市场站稳脚跟,都在京郊的顺义、密云、延庆等地建立生产基地,客观上带动了这些地区的发展。 3.人力资源开发合作 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是目前首都圈区域合作的薄弱环节,应当下大力气加强。北京、天津是有全国意义的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人力资源开发的能力很强,开发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全国。但是,近在咫尺的首都圈地区,却是人力资源开发十分不均衡的地区:中心城市的发达与周边地区的落后同时存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