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国医通20182019金匮要略与部分伤寒论试卷答案汇总

(完整版)国医通20182019金匮要略与部分伤寒论试卷答案汇总

(完整版)国医通20182019金匮要略与部分伤寒论试卷答案汇总
(完整版)国医通20182019金匮要略与部分伤寒论试卷答案汇总

《伤寒论》

1、证见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而属表里同病,治当。:C

A、先治表

B、表里同治

C、先治里

D、治表多治里少

E、治里多治表少

2、黄芩汤证见下利,其性质是( ) 。: A

A、胆热迫肠

B、肠中热邪内蕴

C、肠中湿热内阻

D、肝热迫肠

E、表邪内迫大肠

3、霍乱病病程中出现吐利止表现,下列表述中最为确切的是:A

A、既有病向愈,亦有气阴耗竭者。

B、为阳气耗竭,无驱邪外出之力。

C、为阳气来复,病向愈者。

D、为阴血耗伤,无物可下。

E、为阳气耗伤,阴凝阻中

4、阳明病提纲"胃家实 "的涵义下列哪项解释最确切(

): B

A、胃家燥邪亢盛

B、胃肠燥热亢盛

C、胃肠邪气盛实

D、肠中燥结成实

5、下列麻黄汤的煎服法中,哪项是错误的:: B

A、先煮麻黄,去上沫

B、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C、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

D、温覆取微汗

E、禁生冷、油腻、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6、以原文为据,下列脉证,哪项在太阳中风提纲中未予明叙(): C

A、汗出

B、发热

C、头痛

D、浮缓

7、太阴病下利可兼见下列( ) 症状?: C

A、手足厥冷

B、下利清谷

C、手足自温

D、脉微细

E、利下臭秽

8、《伤寒杂病论》作者:: C

A、王叔和

B、成无己

C、张机

D、张景岳

E、张志聪

9、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无汗身痒者,治用:A

A 、桂麻各半汤。

B、桂二麻一汤。

C、桂二越一汤。

D、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E、茵陈蒿汤。

10、太阳中风证发热的特点是:B

A 、蒸蒸发热

B、翕翕发热

C、时发热

D、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E、往来寒热

11、《伤寒论》中厥阴最为全面的概括是( ) 。:E

A 、手厥阴心包

B、足厥阴肝

C、手、足厥阴

D、阴阳学说中的阴尽阳生

E、脏腑经络及阴阳学说两个不同范畴

12、 "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应: A

A 、在发热自汗出之前,用桂枝汤。

B、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柴胡桂枝汤。

C、在发热自汗出之前,用柴胡桂枝汤。

D、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桂枝汤。

E、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小建中汤。

13、白虎加人参汤证出现恶风寒的表现是( ) : D

A 、发热与恶寒并见

B、不发热而但恶寒

C、其背恶寒如掌大

D、时时恶风,或背微恶寒

14、以下除哪项外,均为痞证可见证(): C

A 、痞

B、痞满

C、疼痛

D、呕吐

15、下述汤方均具清上温下之功,能治疗厥阴病上热下寒证的是( ) 。: E

A、黄连汤

B、栀子干姜汤

C、麻黄升麻汤

D、干姜芩连人参汤

E、乌梅丸

16、判断疾病是否传变的依据是。: A

A、脉症变化

B、病程长短

C、病情轻重

D、有否误治

E、体质强弱

17、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的病机是: D

A、表邪未解,脾虚水停

B、胃阳不足,水气内停

C、心阳不足,肾水上逆

D、脾阳不足,水气内停

E、脾肾阳虚,水气泛溢

18、患者平素体弱畏寒,汗多,在大暑之夜,启窗而卧,仍周身汗出,至夜半因觉冷即覆被而睡,其冷不减,反加甚: C

A、桂枝加附子汤

B、桂枝附子汤

C、桂枝汤

D、麻黄汤

E、桂枝新加汤

19、少阳病脉证提纲的机理较确切地说是(): D

A、呕而发热

B、身热恶风,项颈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

C、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

D、口苦,咽干,目眩

20、甘草泻心汤证与半夏泻心汤证、生姜写心汤证比较,主要特点在于(): A

A、以痞利俱甚,谷不化,干呕心烦不得安为主

B、心下痞满而呕,肠鸣下利为主

C、以心下痞,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为主

D、以胃中不和,心下痞,腹中雷鸣为主

1、《伤寒杂病论》作者:C

A、王叔和

B、成无己

C、张机

D、张景岳

E、张志聪

2、《伤寒论》中厥阴最为全面的概括是( ) 。:E

A、手厥阴心包

B、足厥阴肝

C、手、足厥阴

D、阴阳学说中的阴尽阳生

E、脏腑经络及阴阳学说两个不同范畴

3、下述汤证皆可见及烦躁,仲景明确指出用治白天烦躁的汤方是。: D

A、桂枝汤

B、麻黄汤

C、大青龙汤

D、干姜附子汤

E、茯苓四逆汤

4、下利脉症除哪项外,属少阴热化证与寒化证所共有( ) : D

A、口渴

B、下利清谷

C、但欲寐

D、脉微细

5、肝邪乘犯所致厥阴病上热下寒证中,下述 ( )组症状最能反映肝邪乘犯所致的上热特征。:

D

A、消渴

B、吐蛔

C、舌红苔黄

D、气上撞心

E、饥而不欲食

6、 "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 ,治宜( ) :D

A、桂枝甘草汤

B、黄连阿胶汤

C、炙甘草汤

D、小建中汤

7、六经病证总的治则是(): A

A、扶正驱邪

8、 "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应: C

A、先解其表,用桂枝汤。

B、表里同治,用桂枝人参汤。

C、先温其里,用四逆汤。

D、先温其里,用理中汤。

E、先温其里,用小建中汤。

9、桃花汤证的下利特征是( ) 。:E

A、下利清水

B、下利便脓血,腹绞痛

C、下利物色鲜明

D、下利便脓血,发热口渴

E、下利物色晦暗,滑脱不禁

10、 "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主之 " : B

A、白虎汤。

B、白虎加人参汤。

C、柴胡桂枝汤。

D、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E、附子汤。

11、大柴胡汤证的病机是( ) : A

A、少阳郁热,兼阳明里实

B、邪热内陷,与痰饮相结于心下

C、水热互结于胸胁心下

D、以上都不是

12、有下列哪一项见症者,不宜用白虎汤?: D

A、壮热

B、肢厥

C、脉滑

D、恶风寒,身疼痛

E、腹满身重

13、白虎加人参汤证出现恶风寒的表现是( ) : D

A、发热与恶寒并见

B、不发热而但恶寒

C、其背恶寒如掌大

D、时时恶风,或背微恶寒

14、霍乱病病程中出现吐利止表现,下列表述中最为确切的是: A

A、既有病向愈,亦有气阴耗竭者。

B、为阳气耗竭,无驱邪外出之力。

C、为阳气来复,病向愈者。

D、为阴血耗伤,无物可下。

E、为阳气耗伤,阴凝阻中

15、以下除何证外,均可见烦躁的症候( ) :D

A、大陷胸汤证

B、干姜附子汤证

C、茯苓四逆汤证

D、茯苓甘草汤证

16、霍乱病病程中出现" 吐利止 "表现,下列表述中最为确切的是( ) 。: A

A、既有病向愈,亦有气阴耗竭者

B、为阳气耗竭,无驱邪外出之力

C、为阳气来复,病向愈者

D、为阴血耗伤,无物可下

E、为阳气耗伤,阴凝阻中

17、太阴病见腹部"大实痛 " 是: D

A、脾虚寒太甚。

B、脾湿热壅阻。

C、脾虚而兼寒湿阻滞。

D、太阴经络气滞络瘀。

E、阳明腑实已成。

18、小结胸证的病机是():C

A、水热互结于胸胁

B、痰水互结于胁下

C、痰热互结于心下

D、痰热互结于少腹

19、大陷胸汤证腹痛的特点为: C

A、绕脐痛。

B、正在心下,按之则痛。

C、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不可近。

D、腹满时痛。

E、心中结痛

20、寒格证中呕吐的特征是( ) 。: B

A、朝食暮吐

B、食入即吐

C、心中温温欲吐

D、欲吐不吐

E、饮水则吐

1、通脉四逆汤治疗:C

A、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沉微者。

B、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无三阳证者。

C、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身反不恶寒者。

D、四肢厥冷,下利清谷,面色赤者。

E、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细欲绝,唇舌淡白。

2、太阴虚寒证当见:A

A、手足温。

B、手足冷。

C、手冷足不冷。

D、足冷手不冷。

E、手足热。

3、表郁轻证的"如疟状 "概指如疟疾样。: B

A、寒热交替

B、寒热呈发作性

C、寒热呈定时发作性

D、寒热后有汗

E、寒热前有汗

4、枳实栀子豉汤证为热郁气滞之证,其气滞部位在:B

A、胸中。

B、腹中。

C、少腹。

D、两胁。

E、胃脘。

5、以下除何证外,均可见烦躁的症候( ) :D

A、大陷胸汤证

B、干姜附子汤证

C、茯苓四逆汤证

D、茯苓甘草汤证

6、阳明蓄水证不常见的症状表现是( ) 。:B

A、呕逆

B、下利。

C、手足厥冷

D、心下悸

E、小便通利

7、葛根芩连汤证亦可见"协热而利 " ,其病机是: E

A、表热里寒。

B、表里俱热。

C、表里俱寒。

D、表寒里热。

E、里热下利

8、下列方证除哪一项外,均可出现厥逆():B

A、乌梅丸证

B、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C、瓜蒂散证

D、白虎汤证

9、太阳中风证的治法是:B

A、调和营卫

B、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C、发汗解表

D、调和营卫,益气和营

E、解肌祛风,宣肺发汗

10、太阳中风证发热的特点是: B

A、蒸蒸发热

B、翕翕发热

C、时发热

D、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E、往来寒热

11、运用牡蛎泽泻散治疗的差后水肿证属( ) 。:E

A、脾虚水停

B、肾阳虚水停

C、脾肾阳虚水停

D、寒湿停聚下焦

E、湿热壅阻

12、运用牡蛎泽泻散治疗的差后水肿证属: E

A、脾虚水停。

B、肾阳水停。

C、脾肾阳水停。

D、寒湿停聚下焦。

E、湿热壅阻。

13、可辨别湿热发黄证者有( ): C

A、身黄,小便不利,腹满,不能食

B、身黄,少腹硬满,小便利,口渴,不欲饮

C、身黄,小便不利,腹满,渴饮水浆

D、身黄,小便难,胁下不满痛

14、下列证候中,预后好可治的是: D

A、少阴病,燥烦四逆,息高者。

B、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

C、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倦,脉不至,不烦而燥者。

D、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

E、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

15、少阳病脉证提纲的机理较确切地说是():D

A、呕而发热

B、身热恶风,项颈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

C、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

D、口苦,咽干,目眩

16、大青龙汤证中烦躁的机理是():B

A、浊邪上干、犯扰心神

B、寒邪外束,阳热郁于内,无从宣泄

C、太阳中风,热邪内扰

D、营阴郁滞,不得汗解

17、下列不属于栀子豉汤治疗是: D

A、虚烦不眠。

B、心中懊憹。

C、胸中窒

D、心烦腹满。

E、心中结痛。

18、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无汗身痒者,治用: A

A、桂麻各半汤。

B、桂二麻一汤。

C、桂二越一汤。

D、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E、茵陈蒿汤。

19、少阴病的性质是:: D

A、里虚寒证

B、里虚热证

C、表里俱虚证

D、里虚证

E、寒热夹杂证

20、小结胸证的病机是():C

A、水热互结于胸胁

B、痰水互结于胁下

C、痰热互结于心下

D、痰热互结于少腹

《金匮要略》

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A)

A、未病先防

B、既病防传

C、一般治疗

D、以上都不是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 B )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方论》

C、《诸病源候论》

D、《千金要方》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 B )

A、风痹

B、湿痹

C、血痹

D、历节

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 B )

A、甘草泻心汤

B、赤小豆当归散

C、苦参汤

D、雄黄散

水饮停留在胃肠,谓之(B)

A、悬饮

B、痰饮

C、溢饮

D、支饮

“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是用脉象来(B)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

血痹的主要症状是(C)

A、肢体疼痛

B、肢体困重

C、肢体麻木

D、肢体萎软

患者腹满,喜温喜按,辨证当属(C)

A、实热

B、寒实

C、虚寒

D、虚热

虚寒肺痿治疗方选(C)

A 、小半夏汤

B、麦门冬汤

C、甘草干姜汤

D、半夏泻心汤

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何脏证候表现较为明显( C)

A 、心脾

B、肺脾

C、脾肾

D、心肾

胸痹心痛的病机是(C)

A 、百脉一宗

B、胃强脾弱

C、阳微阴弦

D、正气引邪

张某,风湿病四年。现患者身体消瘦,右膝、踝关节肿大

口干欲饮,舌红少苔, C 明显,无明显疼痛,胃纳欠佳,

A 、黄芪桂枝五物汤

B、桂枝附子汤

C、桂枝芍药知母汤

D、乌头汤

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病的证型是(C)

A 、风湿在表

B、寒湿在表

C、风湿兼气虚

D、风湿兼阳虚

百合病的病机是(D)

A 、心脾两虚

B、心肾不交

C、肝肾亏虚

D、心肺阴虚内热

肝着的病机是(D)

A、肝经感受寒邪,痛引少腹

B、肝经湿热

C、肝阳上亢

D、肝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

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D)

A、但臂不遂

B、肢体麻木

C、昏不识人

D、半身不遂

虚劳腰痛,治宜(D)

A、麦味地黄丸

B、六味地黄丸

C、七味都气丸

D、八味肾气丸

下列哪项药物不属于越婢加半夏汤的组成(D)

A 、麻黄、

石膏

B、生姜、半

C、甘草、大枣

D、桂枝、甘草

患者阿某,腹满拒按,按之则痛,心烦口苦,

寒热往来,治宜( D)

大便干结,舌苔黄,脉弦有力。

A 、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厚朴三物汤

D、大柴胡汤

《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复习过程

《金匮要略》试题及 答案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金匮要略》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方论》 C、《诸病源候论》 D、《千金要方》 2、“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是用脉象来()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 3、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 A、未病先防 B、既病防传 C、一般治疗 D、以上都不是 4、《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 A、五脏元真通畅 B、厥阳独行 C、客气邪风 D、五邪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5、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 A、风痹 B、湿痹 C、血痹 D、历节 6、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病的证型是() A、风湿在表 B、寒湿在表 C、风湿兼气虚 D、风湿兼阳虚 7、百合病的病机是() A、心脾两虚 B、心肾不交 C、肝肾亏虚 D、心肺阴虚内热 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 A、甘草泻心汤 B、赤小豆当归散 C、苦参汤 D、雄黄散 9、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 A、但臂不遂 B、肢体麻木 C、昏不识人 D、半身不遂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10、张某,风湿病四年。现患者身体消瘦,右膝、踝关节肿大明显,无明显疼痛,胃纳欠佳,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略数。治疗宜选用() A、黄芪桂枝五物汤 B、桂枝附子汤 C、桂枝芍药知母汤 D、乌头汤 1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 A、肢体疼痛 B、肢体困重 C、肢体麻木 D、肢体萎软 12、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何脏证候表现较为明显() A、心脾 B、肺脾 C、脾肾 D、心肾 13、虚劳腰痛,治宜() A、麦味地黄丸 B、六味地黄丸 C、七味都气丸 D、八味肾气丸 14、虚寒肺痿治疗方选() A、小半夏汤 B、麦门冬汤 C、甘草干姜汤 D、半夏泻心汤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浙江7月自考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金匮要略试题 课程代码:0298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小便不利,如由于瘀血夹热者,可用______或______化瘀利窍泄热;脾肾两虚而夹湿者,可用______益肾健脾渗湿。 2.《金匮要略》共有______条原文,载方______首。 3.奔豚病______,______,______奔豚汤主之。 4.历节疼痛,不可屈伸,用______主之。 5.热利下重者,______主之。 6.麻子仁丸除麻仁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7.早期诊断疮痈发生的症状为______,______。 8.《金匮》中治疗呕,渴并见的方剂有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妇人杂病的三大病因是()。 A.虚、冷、血瘀 B.虚、冷、积食 C.痰、瘀、结气 D.虚、冷、结气 2.《金匮要略》的全称是( )。 A.《金匮要略方论》 B.《金匮玉函要略方》 C.《金匮玉函经》 D.《伤寒杂病论》 3.“膈间支饮……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文中“虚者即愈”是指( )。 A.木防己汤中有人参,用后虚证好转 B.若为虚证用本方即愈 C.若正能胜邪,邪气虚衰即愈 D.用药后心下虚软即愈 4.水分病是指( )。 A.经前断、后病水 B.先病水、后经断 C.水阻气化不行之病 D.气不化水之病 5.下列各组原文,均出自消渴篇,哪一项可以诊断为杂病消渴( )。 A.“渴欲饮水,水入则吐” B.“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 C.“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 D.“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6.茵陈蒿汤诸药的煎煮顺序是( )。 A.先者栀子,后纳二味 B.先者茵陈,后纳二味 C.先者大黄,后纳二味 D.三者同时煎煮 7.薏苡附子散证的病机是( )。 A.胸阳不振,寒痰闭阻 B.胸阳不振,气滞血瘀 1

温病学B答案

《温病学B 》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A 型题 认为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 王安道 B 1、 A 、 2、 A 、 D 3、 A 、 D 4、 A 、 D 5、 A 、 C 、 E 、 6、 A 、 D 7、 A 、 D 8、 A 、 D 9、 A 、 D 、刘河间 A B E 治疗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 C 、叶天士 、王叔和 E 、郭雍 温病的病名首见于: 《黄帝内经》 《肘后方》 下列哪项不属于风热病邪致病特点: 先犯上焦肺卫 B 变化迅速 E 、《伤寒论》 、《诸病源候论》 C 、易于化燥伤阴 、病程中易出现 《外台秘要》 、最易伤气 三焦辨证中,哪种症候表现不会出现在上焦证当中: 发热恶寒 B 咯吐粉红泡沫痰或血水 邪在气分的辨证要点: 身热口苦而渴,舌红苔黄 但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身热,汗多, 以下热型除, 壮热 夜热早凉 证见低热颧红, 足少阴肾病变 足阳明胃病变 斑出色红,艳如胭脂为; 热毒轻浅 B 火郁内伏,气血尚活 、咳嗽喘促 、低热不退,舌干绛而痿 C “逆传心包” E C 、神昏谵语 B 、壮热心烦,口渴汗多 D 、身热汗出,烦渴,咳喘,舌红苔黄 心烦,苔黄燥 外皆属气分病证所见:B B 、寒热往来 C E 、身热不扬 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心烦不寐,口燥咽干,神疲脉虚,此属: 、手厥阴心包病变 、日晡潮热 、足厥阴肝病变 、足太阴脾病变 、血热炽盛 C 、热毒锢结,正气衰亡 、热毒深重,气血尚充 邪热迅速化燥入胃,津液被灼的阴阳腑实证的舌象是: 苔色老黄焦燥起刺 B 、苔黄而干燥 C 白砂苔 E 、以上都不是 B 、苔灰而干燥 10、 温病苔白,厚而干燥的临床意义是: A 、温病兼胃中宿滞挟秽浊郁伏 B C 、脾湿未化而胃津已伤 D E 、表邪未解,肺津已伤 11、 分消走泄法适用于: A C 、秽浊之气内郁而胃气衰败 、湿与热相搏,浊邪上泛 A 、邪留三焦,气化失司,痰热湿浊阻遏 C 、湿热秽浊郁闭气分的 “邪伏募原证” E 、热在气分,郁而化火 B 、邪郁少阳,胃失和降 D 、热传阳明,内结肠腑 A 、轻清宣气法 B 、辛寒清气法 C 、宣气透表法 D 清热宣肺法 E 、清泄郁热法 13、湿温,湿热并重, 郁阻中焦,出现白 宜用: C A.菖蒲郁金汤加味 B. 蒿苓清胆汤加味 C 、王氏连朴饮加苡仁、竹叶 D 化斑汤 E 、三仁汤 14、“增水行舟”法的代表方剂是: D A 、调胃承气汤 B 、增液汤 C 、枳实导滞汤 D 增液承气汤 E 、导赤承气汤 12、温热病邪初传气分,热势不甚,气失宣畅之证,可用: A 15、病在初起,多以上焦肺卫为主,而后顺传阳明或逆传心包,病至后期阶段,多肺胃阴伤 的温病是:A A 、风温 B 、春温 C 、秋燥 D 、温毒 E 、以上都不是

中医外科学考核试卷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晋末出现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著是() A.《肘后备急方》 B.《刘涓子鬼遗方》 C.《金匮要略》 D.《内经》 E.《诸病源候论》 2.皮肤浅表起丘疹、疱疹,破后糜烂的疾病统称为() A.疳 B.疹 C.疮 D.痘 E.疥 3.漫肿宣浮,或游走不定,不红微热,轻微疼痛属于() A.热肿 B.风肿 C.湿肿 D.气肿 E.痰肿 4.手术法中的切开法适用于() A.外疡的阴证 B.外疡的阳证 C.一切外疡,不论阴证、阳证,确已成脓者 D.疡脓未成者 E.以上均不对 5.阳证疮疡可() A.玉露膏 B.风油膏 C.冲和膏 D.生肌玉红膏 E.生肌白玉膏 6.疮疡和营法的活血化瘀代表方为() A.四物汤 B.桃红四物汤 C.四君子汤 D.二陈汤 E.八珍汤 7.三陷证是指()A.内陷、火陷、虚陷 B.火陷、干陷、虚陷 C.内陷、火陷、干陷 D.内陷、干陷、虚陷 E.以上都不对 8.痛与肿结合辨,先肿而后痛者其病()A.浅在肌肤 B.深在筋骨 C.毒已渐聚 D.毒邪四散 E.以上均不是 9.乳房病检查的最佳时间是()A.月经后15天 B.月经后3~5天 C.月经后7~10 D.月经前3~5天 E.月经前7~10天 10.乳癖肝郁痰凝证选方宜用()A.二陈汤 B.二仙汤 C.四物汤 D.逍遥蒌贝散 E.逍遥散 11.湿疮发于阴囊部者称为()A.旋耳疮 B.脐疮 C.四弯风 D.乳头风 E.肾囊风 12.流注由于疔疖后引起的称()A.暑湿流注 B.余毒流注 C.四弯流注 D.胸胁流注 E.以上均不是 13.褥疮的外治法初起用()A.红灵酒药 B.九一丹 C.红油膏 D.生肌散 E.生肌玉膏 14.疖、痈、发是以什么而命名的()A.疾病特性 B.病势缓急 C.症状 D.形态 E.范围大小 15.蛇腹疔切开时应在()A.患指侧面横切口 B.患指侧面纵切口不超过关节 C.指端掌面纵切口 D.指端侧面纵切口 E.以上都不是 16.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是()

南方医科大学《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doc

单选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方论》 C 、《诸病源候论》D、《千金要方》 2、“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是用脉象来()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 3、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 A、未病先防 B、既病防传 C、一般治疗 D、以上都不是 4、《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 A、五脏元真通畅 B 、厥阳独行C、客气邪风D、五邪 5、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 A、风痹 B、湿痹 C、血痹 D、历节 6、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病的证型是() A、风湿在表 B、寒湿在表 C、风湿兼气虚 D、风湿兼阳虚 7、百合病的病机是() A、心脾两虚 B、心肾不交 C、肝肾亏虚 D、心肺阴虚内热 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 A、甘草泻心汤 B、赤小豆当归散 C、苦参汤 D、雄黄散 9、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 A、但臂不遂 B、肢体麻木 C、昏不识人 D、半身不遂 10、张某,风湿病四年。现患者身体消瘦,右膝、踝关节肿大明显,无明显疼痛,胃纳欠佳, 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略数。治疗宜选用() A、黄芪桂枝五物汤 B、桂枝附子汤 C、桂枝芍药知母汤 D、乌头汤 1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 A、肢体疼痛 B、肢体困重 C、肢体麻木 D、肢体萎软 12、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何脏证候表现较为明显() A、心脾 B、肺脾 C、脾肾 D、心肾

13、虚劳腰痛,治宜() A、麦味地黄丸 B、六味地黄丸 C、七味都气丸 D、八味肾气丸 14、虚寒肺痿治疗方选() A、小半夏汤 B、麦门冬汤 C、甘草干姜汤 D、半夏泻心汤 15、下列哪项药物不属于越婢加半夏汤的组成() A、麻黄、石膏 B、生姜、半夏 C、甘草、大枣 D、桂枝、甘草 16、胸痹心痛的病机是() A、百脉一宗 B、胃强脾弱 C、阳微阴弦 D、正气引邪 17、患者腹满,喜温喜按,辨证当属() A、实热 B、寒实 C、虚寒 D、虚热 18、患者阿某,腹满拒按,按之则痛,心烦口苦,寒热往来,大便干结,舌苔黄,脉弦有力。治宜()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厚朴三物汤 D、大柴胡汤 19、肝着的病机是() A、肝经感受寒邪,痛引少腹 B、肝经湿热 C、肝阳上亢 D、肝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 20、水饮停留在胃肠,谓之() A、悬饮 B、痰饮 C、溢饮 D、支饮 21、《金匮要略》在明确病名诊断的基础上,其杂病辨证的核心是() A、六经辨证 B、八纲辨证 C、脏腑辨证 D、卫气营血辨证 22、“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是以脉象来()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 23、“先表后里”的治法适用于() A、表邪易内陷入里 B、但解表则里证不去,但治里则外邪不解 C、正气虚弱,元阳颓败 D、以上都不是 24、外湿最易侵犯人体的部位是() A、皮肤、经脉 B、皮肤、肌肉 C、皮肤、关节 D、肌肉、关节

中医温病学试题与答案

温病学试题 第一章:绪论 A、型题 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时后方 E.诸病源候论 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 家是:C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刘河间 E.王叔和 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 A.王孟英 B.叶天士 C.余师愚 D.吴鞠通 E.喻嘉言 4.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B A.广温疫论 B.疫疹–得 C.温疫论 D.伤寒温疫条辨 E.临证指南医案 5.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B 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余师愚 6.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C A.罗天益 B.王安道 C.刘河间 D.朱肱 E.汪石山 7.温病学说形成的时代为:B A.宋到元代 B.明到清代 C.新中国成立后 D.战国到唐代 E.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8.(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薛生白 E.吴又可 9.提出”疠气”病因学说的明代医家是: B A.汪石山 B.吴又可 C.李时珍 D.李中梓 E.王肯堂 10.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B A.王安道 B.郭雍 C.刘河间 D.朱肱 E.罗天益 11.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 C A.温热论 B.温热经伟 C.温疫论 D.湿热病篇 E.肘后备急方 12.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C A.湿热病篇 B.温热论 C.温病条辨 D.温热经伟 E.温疫论 13.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E A.吴又可 B.吴鞠通 C.刘河间 D.朱肱 E.王安道 14.被誊为”温热大师”的医家是:B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吴又可 E.薛生白 15.金元时期,在热性病治疗上提出新观点,组创新方的医家是: B A.王安道 B.刘河间 C.张从正 D.李东垣 E.朱丹溪 16.在热病治疗上,首先提出以客寒凉清热为主的医家是:B A.朱肱 B.刘河间 C.汪石山 D.吴又可 E.王安道 17..朱肱首先提倡的是:E A.温病分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 B.古方今病不相能 C.立新论、创新法 D.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E.灵活运用经方 18..温病学发展到什么时候才开始从伤寒论体系中摆脱出来:C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E.清代 1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专著是:A A.温病论 B.温疫论 C.温热经伟 D.疫病篇 E.温病条辨 20.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 E A.唐代 B.宗代 C.元代 D.明代 E.清代 21.(广温疫论)一书的作者是:C A.余霖 B.扬栗山 C.戴天章 D.吴有性 E.俞根初 22.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医家是:C A.吴又可 B.薛生白 C.叶天士 D.吴鞠通 E.陈平伯

《金匮要略》考试试题及答案【2020年最新】

《金匮要略》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其余选项为干扰答案。在五个选项 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按考试规定的方式将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的字母涂黑。)。 1.<<金匮要略>>的辨证方法是: ( E)。 A 卫气营血辨证 B 经络辨证 C 六经辨证 D 三焦辨证 E 脏腑经络病机和四诊八纲进行病与证相结和的辨证 2. 冬至之后,“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中的“未至而至”是指:( E)。 A 以得甲子,天未温和 B 以得甲子,天大寒不解 C 以得甲子,天温和如盛夏五六月时 D 未得甲子,天未温和 E 未得甲子,天因温和 3.“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治宜:(B )。 A 白术附子汤 B 桂枝附子汤

C 甘草附子汤 D 防己黄芪汤 E 麻杏苡甘汤 4.“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该文中“小便反少”的病机(D )。 A 风寒犯肺,肺失通调,津液不布 B 寒邪盛,寒性收引,气不布津 C 无汗邪不外达,气上冲胸,津液随之上行而不下降 D 在里之津液已伤 E 邪闭三焦,津不四布 5百合病的病理“百脉一宗,悉致其病”,其中“一宗”是指:( B)。 A 先天之本肾脏 B 主血脉的心脏 C 朝百脉的肺脏 D 心肺两脏 E 血脉的原动力宗气 6.百合知母汤所治百合病是:( B )。 A 病形如处者 B 发汗后者 C 下之后者 D 吐之后者 E 变发热者

7.据《金匮要略》原文,甘草泻心汤主治狐惑病何证?( D)。 A 前阴腐蚀 B 后阴蚀烂 C 眼部化脓 D 咽喉腐蚀 E 面部变色 8.鳖甲煎丸的作用主要以:( A)。 A 驱邪为主 B 扶正为主 C 截疟为主 D 杀虫为主 E 调和寒热为主 9.寒湿历节的主方是: ( C)。 A 桂枝芍药知母汤 B 麻黄加术汤 C 乌头汤 D 大乌头煎 E 麻杏苡甘汤 10.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选用何方治疗?( D )。 A 风引汤 B 头风摩散方

最新《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

《金匮要略》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B )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方论》 C、《诸病源候论》 D、《千金要方》 2、“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是用脉象来(C)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 3、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A) A、未病先防 B、既病防传 C、一般治疗 D、以上都不是 4、《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D) A、五脏元真通畅 B、厥阳独行 C、客气邪风 D、五邪 5、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B ) A、风痹 B、湿痹 C、血痹 D、历节 6、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病的证型是(C) A、风湿在表 B、寒湿在表 C、风湿兼气虚 D、风湿兼阳虚 7、百合病的病机是(D) A、心脾两虚 B、心肾不交 C、肝肾亏虚 D、心肺阴虚内热 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B) A、甘草泻心汤 B、赤小豆当归散 C、苦参汤 D、雄黄散 9、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 A、但臂不遂 B、肢体麻木 C、昏不识人 D、半身不遂 10、张某,风湿病四年。现患者身体消瘦,右膝、踝关节肿大明显,无明显疼痛,胃纳欠佳,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略数。治疗宜选用() A、黄芪桂枝五物汤 B、桂枝附子汤 C、桂枝芍药知母汤 D、乌头汤 1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 A、肢体疼痛 B、肢体困重 C、肢体麻木 D、肢体萎软 12、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何脏证候表现较为明显() A、心脾 B、肺脾 C、脾肾 D、心肾 13、虚劳腰痛,治宜() A、麦味地黄丸 B、六味地黄丸 C、七味都气丸 D、八味肾气丸 14、虚寒肺痿治疗方选() A、小半夏汤 B、麦门冬汤 C、甘草干姜汤 D、半夏泻心汤 15、下列哪项药物不属于越婢加半夏汤的组成() A、麻黄、石膏 B、生姜、半夏 C、甘草、大枣 D、桂枝、甘草16、胸痹心痛的病机是() A、百脉一宗 B、胃强脾弱 C、阳微阴弦 D、正气引邪 17、患者腹满,喜温喜按,辨证当属() A、实热 B、寒实 C、虚寒 D、虚热 18、患者阿某,腹满拒按,按之则痛,心烦口苦,寒热往来,大便干结,舌苔黄,脉弦有力。治宜()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厚朴三物汤 D、大柴胡汤 19、肝着的病机是() A、肝经感受寒邪,痛引少腹 B、肝经湿热 C、肝阳上亢 D、肝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 20、水饮停留在胃肠,谓之() A、悬饮 B、痰饮 C、溢饮 D、支饮 二、多项选择题(2分*5=10分。有1~5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苓桂术甘汤证除胸胁支满,头晕目眩外,还可见() A、呕恶 B、小便不利 C、舌苔白滑 D、心悸 E、脉弦而滑 2、《金匮要略》中关于水气病的治法包括() A、发汗 B、开鬼门 C、结净腑 D、利小便 E、攻下逐水 3、患者黄疸辨证为寒湿发黄,可选下列何方治疗() A、茵陈理中汤 B、茵陈术附汤 C、茵陈四逆汤 D、茵陈蒿汤 E、栀子大黄汤 4、柏叶汤的组成中除含有柏叶外,还有() A、艾叶 B、干姜 C、赤石脂 D、马通汁 E、附子 5、用桃花汤治疗下利脓血,患者脾肾阳虚甚者,可加() A、肉桂 B、白芍 C、附子 D、肉豆蔻 E、黄芪 三、填空题(1分*20=20分) 1、夫肝之病,补用------,助用------------,益用----------------调之。 2、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 3、邪在于络,----------------;邪在于经,----------------;邪入于腑,----------------;邪入于 脏,----------------,-----------。 4、夫男子平人,脉大为----,极虚亦为----。 5、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主之。 6、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当与--------。 7、积者,------------,------------;聚者,------------,发作有时,----------------,为可治。 8、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名曰--------,------------主之。 四、判断题(1分*10=10分) 1、抵挡汤的组成是:大黄、桃仁、水蛭、虻虫。()

国医通17-18中医必修(温病学)题库最全最新

1、“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的主症是B身痛呕逆。 2、温病证见恶寒微热,头重如裹,身体困重,少汗出胸痞,苔白腻,脉濡缓等。治宜B藿朴夏苓汤。 3、在三仁汤中,杏仁、白蔻仁、生薏仁的作用是C宣上、畅中、渗下 4、白虎汤证与小陷胸加枳实汤证均见口渴,二者的区别在于C饮水解渴与否 5、“暑温、伏暑,三焦均受,舌灰白,胸痞闷,潮热,呕恶,烦渴,自利,汗出,溺短者”,其证候类型属于B湿热并重 6、温病症见身热微渴,心中懊憹不舒,苔薄黄,脉数,治宜A栀子豉汤加味 7、壮热,汗多,渴饮,脉洪大,苔黄燥,为B 足阳明(胃)病变 8、按叶天士所说,温热病表证初起治疗应当用C辛凉轻剂 9、下列非祛湿清热法主要作用的是A轻清宣气 10、小儿暑痫的治疗宜选用A清营汤 11、温病邪留三焦,气化失司,治宜B分消走泄 12、用通下法治疗湿热病阳明里结之证时,停止用药的指征是B大便硬 13、下列哪项热型不出现于气分阶段C身热夜甚 14、温病症见身热口渴,口苦咽干,烦躁不安,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等,治宜E黄芩汤或黄连解毒汤 15、温病治疗中“分消走泄”法属于C和解表里法 16、祛湿清热法没有下列哪项明显作用D清心开窍 17、风温,暑温,湿温,秋燥的命名,主要根据的是A四时主气 18、属伏气温病的病种是B春温 19、温热病气分证后期肺胃津伤的治法是C甘寒法 20、气分热邪炽盛,津液受伤的舌象是C舌红赤而苔黄燥 21、真阴耗损又兼“汗自出,中无所主”者,治疗宜选用C救逆汤 22、温病熄风法的作用是A.肝泄热,滋养肝肾 23、神倦肢厥,手指蠕动,舌干绛而萎,脉虚弱,为B虚风内动 24、下列哪项不属温病泄卫透表法A透热转气 25、温病热入厥阴肝经,动风发痉的舌态是D舌斜舌 26、温病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少痰,咽干唇燥,头痛,27、苔薄白,舌边尖红等。治宜D桑菊饮 28、根据发病季节而命名的温病有B春温 29、下列哪项属于湿热病的转归B从阳化热从阴化寒湿热胶结可稽留中焦或逐渐转入下焦 30、白虎加苍术汤证的证候类型属于A胃热夹脾湿 31、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阶段是C 32、叶天士列举的治疗湿热病邪留三焦的代表药物是C气营 33、三才汤的主治证是B暑温日久,寝卧不安,不思饮食,元气阴液两伤者。 34、温病证见恶寒微热,头重如裹,身体困重,少汗出胸痞,苔白腻,脉濡缓等。治宜 E藿朴夏苓汤 35、舌绛不鲜,干枯而痿的舌象可见于B邪热久留,肾阴欲竭 36、湿热病治疗中的“通阳”是指B宣畅气机,分销走泄而利小便

《金匮要略》试题(A卷)及答案

《金匮要略》试题(A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方论》 C、《诸病源候论》 D、《千金要方》 2、“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是用脉象来()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 3、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 A、未病先防 B、既病防传 C、一般治疗 D、以上都不是 4、《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 A、五脏元真通畅 B、厥阳独行 C、客气邪风 D、五邪 5、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 A、风痹 B、湿痹 C、血痹 D、历节 6、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病的证型是() A、风湿在表 B、寒湿在表 C、风湿兼气虚 D、风湿兼阳虚 7、百合病的病机是() A、心脾两虚 B、心肾不交 C、肝肾亏虚 D、心肺阴虚内热 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 A、甘草泻心汤 B、赤小豆当归散 C、苦参汤 D、雄黄散 9、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 A、但臂不遂 B、肢体麻木 C、昏不识人 D、半身不遂 10、张某,风湿病四年。现患者身体消瘦,右膝、踝关节肿大明显,无明显疼痛,胃纳欠佳,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略数。治疗宜选用() A、黄芪桂枝五物汤 B、桂枝附子汤 C、桂枝芍药知母汤 D、乌头汤 1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 A、肢体疼痛 B、肢体困重 C、肢体麻木 D、肢体萎软 12、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何脏证候表现较为明显() A、心脾 B、肺脾 C、脾肾 D、心肾 13、虚劳腰痛,治宜() A、麦味地黄丸 B、六味地黄丸 C、七味都气丸 D、八味肾气丸 14、虚寒肺痿治疗方选() A、小半夏汤 B、麦门冬汤 C、甘草干姜汤 D、半夏泻心汤 15、下列哪项药物不属于越婢加半夏汤的组成() A、麻黄、石膏 B、生姜、半夏 C、甘草、大枣 D、桂枝、甘草 16、胸痹心痛的病机是()

温病学B答案

《温病学B》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A型题 1、认为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治疗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 A、王安道 B、刘河间 C、叶天士D E、郭雍 2、温病的病名首见于:A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肘后方》 E、《诸病源候论》 3、下列哪项不属于风热病邪致病特点:C A、先犯上焦肺卫 B、易于化燥伤阴 C、最易伤气 D、变化迅速 E、病程中易出现“逆传心包” 4、三焦辨证中,哪种症候表现不会出现在上焦证当中:E A、发热恶寒 B、咳嗽喘促 C、神昏谵语 D、咯吐粉红泡沫痰或血水 E、低热不退,舌干绛而痿 5、邪在气分的辨证要点:B A、身热口苦而渴,舌红苔黄 B、壮热心烦,口渴汗多 C、但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D、身热汗出,烦渴,咳喘,舌红苔黄 E、身热,汗多,心烦,苔黄燥 6、以下热型除…外皆属气分病证所见:B A、壮热 B、寒热往来 C、日晡潮热 D、夜热早凉 E、身热不扬 7、证见低热颧红,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心烦不寐,口燥咽干,神疲脉虚,此属:A A、足少阴肾病变 B、足厥阴肝病变 C、手厥阴心包病变 D、足阳明胃病变 E、足太阴脾病变 8、斑出色红,艳如胭脂为;B A、热毒轻浅 B、血热炽盛 C、热毒深重,气血尚充 D、火郁内伏,气血尚活 E、热毒锢结,正气衰亡 9、邪热迅速化燥入胃,津液被灼的阴阳腑实证的舌象是:B A、苔色老黄焦燥起刺 B、苔黄而干燥 C、苔灰而干燥 D、白砂苔 E、以上都不是 10、温病苔白,厚而干燥的临床意义是:C A、温病兼胃中宿滞挟秽浊郁伏 B、秽浊之气内郁而胃气衰败 C、脾湿未化而胃津已伤 D、湿与热相搏,浊邪上泛 E、表邪未解,肺津已伤 11、分消走泄法适用于:A A、邪留三焦,气化失司,痰热湿浊阻遏 B、邪郁少阳,胃失和降 C、湿热秽浊郁闭气分的“邪伏募原证” D、热传阳明,内结肠腑 E、热在气分,郁而化火 12、温热病邪初传气分,热势不甚,气失宣畅之证,可用:A A、轻清宣气法 B、辛寒清气法 C、宣气透表法 D、清热宣肺法 E、清泄郁热法 13、湿温,湿热并重,郁阻中焦,出现白,宜用:C A.菖蒲郁金汤加味 B.蒿芩清胆汤加味C、王氏连朴饮加苡仁、竹叶 D、化斑汤 E、三仁汤 14、“增水行舟”法的代表方剂是:D A、调胃承气汤 B、增液汤 C、枳实导滞汤 D、增液承气汤 E、导赤承气汤 15、病在初起,多以上焦肺卫为主,而后顺传阳明或逆传心包,病至后期阶段,多肺胃阴伤 的温病是:A A、风温 B、春温 C、秋燥 D、温毒 E、以上都不是

金匮要略试卷及答案

金匮要略试卷及答案 一、? 选择题(共60分) (一)????? 单项选择题(1-40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在《金匮要略》的作者是: A.林亿 B.王叔和 C.张仲景 D.华佗 2、在《金匮要略》中附子配干姜的作用是: A.温散寒邪 B.回阳救逆 C.峻逐阴邪 D.温中止痛 3、《《金匮要略》认为杂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五脏元真不足 B.客气邪风侵袭 C. 七情房劳 D.虫兽灾害 4、《金匮》首篇第一条的“脾能伤肾……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中的“伤”字如何理解 A.制约 B.伤害 C.相侮 D.相乘 5、下列哪一组药物体现了《金匮》肝阴血虚的治疗原则: A.白芍、焦山栀、炙甘草、乌梅 B.焦山栀、黄连、黄芩、黄柏 C.炙甘草、淮小麦、大枣 D.白芍、五味子、酸枣仁、乌梅 6、血痹的典型症状是: A.肌肤麻痹 B.身体沉重 C. 关节疼痛 D.肢体不遂 7、大承气汤主治哪种腹满: A.胀重于积 B.积重于胀 C.胀积并重 D.胀满并见 8、风湿在表,治当发汗,但大汗之后,病仍不愈的原因是: A.汗之不彻 B.汗多伤阴 C.汗后受寒 D.风去湿存 9、甘草泻心汤的药物组成,除了甘草外,还有: A.半夏、生姜、黄芩、人参、大枣 B.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大枣 C.半夏、生姜、黄芩、大枣 D.半夏、干姜、黄芩、黄连、柴胡、人参、大枣 10、依据《金匮》原文,“中风,邪入于经”: A.肌肤不仁 B.肢体重滞 C.角弓反张 D.舌即难言, 口吐涎

11、风湿历节的主方是: A.桂枝芍药知母汤 B.麻黄加术汤 C.乌头汤 D.侯氏黑散 12、“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是: A.痰饮 B.悬饮 C.溢饮 D.支饮 13、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共同的病机是: A.气血亏虚 B.心脾两虚 C.气阴两虚 D.阴阳两虚 14、“缓中补虚”从方药功用看应是哪种含义: A.祛邪 B. 扶正为主,兼以祛邪 C.扶正祛邪并重 D.祛邪为主,兼以扶正 15、虚寒性肺痿没有以下那个症状: A.咳嗽 B.吐涎沫 C.头眩 D.不渴 16、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用何方主之: A.射干麻黄汤 B.皂荚丸 C.越婢汤 D.厚朴麻黄汤 17、治疗肾着病可用: A、甘草干姜汤 B、苓桂术甘汤 C、甘姜苓术汤 D、肾气丸 18、治疗阴寒痼结的“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用: A.大乌头煎 B.大黄附子汤 C.麻黄附子汤 D.乌头赤石脂 丸 19、下列方证中没有表证的是: A.附子粳米汤证 B.厚朴七物汤证 C.乌头桂枝汤证 D.麻黄附子汤 证 20、寒疝属于血虚者,治用: A.大乌头煎 B.当归四逆汤 C.乌头桂枝汤 D.当归生姜羊肉汤 21、外寒内饮挟热的咳喘宜选用: A.小青龙汤 B.小青龙加石膏汤 C.大青龙汤 D. 葶苈大枣泻肺汤 22、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治宜用: A、桂枝加黄芪汤 B、越婢汤 C、防己茯苓汤 D、防己黄芪汤 23、“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以何方主之: A.木防己汤 B.小青龙汤 C.苓桂术甘汤 D.甘遂半夏汤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 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7分) 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 A.朱肱B.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 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D.脉数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A.初起多热象不甚B.易困阻清阳C.易闭郁气机D.易伤肺胃之阴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A.卫分B.气分C.营分D.气营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 A.阳明腑实证B.胃阴大伤C.肾阴耗竭D.阳明腑实兼阴亏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 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 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 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 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 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其治疗处方是() 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 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 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 A.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 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 A.阳明腑实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

《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金匮要略》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方论》 C、《诸病源候论》 D、《千金要方》 2、“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是用脉象来()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 3、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 A、未病先防 B、既病防传 C、一般治疗 D、以上都不是 4、《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 A、五脏元真通畅 B、厥阳独行 C、客气邪风 D、五邪 5、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 A、风痹 B、湿痹 C、血痹 D、历节 6、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病的证型是() A、风湿在表 B、寒湿在表 C、风湿兼气虚 D、风湿兼阳虚 7、百合病的病机是() A、心脾两虚 B、心肾不交 C、肝肾亏虚 D、心肺阴虚内热 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 A、甘草泻心汤 B、赤小豆当归散 C、苦参汤 D、雄黄散 9、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

A、但臂不遂 B、肢体麻木 C、昏不识人 D、半身不遂 10、张某,风湿病四年。现患者身体消瘦,右膝、踝关节肿大明显,无明显疼痛,胃纳欠佳,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略数。治疗宜选用() A、黄芪桂枝五物汤 B、桂枝附子汤 C、桂枝芍药知母汤 D、乌头汤 1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 A、肢体疼痛 B、肢体困重 C、肢体麻木 D、肢体萎软 12、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何脏证候表现较为明显() A、心脾 B、肺脾 C、脾肾 D、心肾 13、虚劳腰痛,治宜() A、麦味地黄丸 B、六味地黄丸 C、七味都气丸 D、八味肾气丸 14、虚寒肺痿治疗方选() A、小半夏汤 B、麦门冬汤 C、甘草干姜汤 D、半夏泻心汤 15、下列哪项药物不属于越婢加半夏汤的组成() A、麻黄、石膏 B、生姜、半夏 C、甘草、大枣 D、桂枝、甘草 16、胸痹心痛的病机是() A、百脉一宗 B、胃强脾弱 C、阳微阴弦 D、正气引邪 17、患者腹满,喜温喜按,辨证当属() A、实热 B、寒实 C、虚寒 D、虚热 18、患者阿某,腹满拒按,按之则痛,心烦口苦,寒热往来,大便干结,舌苔黄,脉弦有力。治宜()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厚朴三物汤 D、大柴胡汤 19、肝着的病机是()

国医通20182019金匮要略与部分伤寒论试卷答案汇总

《伤寒论》 1、证见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而属表里同病,治当。:C A 、先治表 B、表里同治 C、先治里 D、治表多治里少 E、治里多治表少 2、黄苓汤证见下利,其性质是()。:A A 、胆热迫肠 B、肠中热邪内蕴 C、肠中湿热内阻 D、肝热迫肠 E、表邪内迫大肠 3、霍乱病病程中出现吐利止表现,下列表述中最为确切的是:A A 、既有病向愈,亦有气阴耗竭者。 B、为阳气耗竭,无驱邪外出之力。 C、为阳气来复,病向愈者。 D、为阴血耗伤,无物可下。 E、为阳气耗伤,阴凝阻中 4、阳明病提纲"胃家实"的涵义下列哪项解释最确切( ):B A 、胃家燥邪亢盛 B、胃肠燥热亢盛 C、胃肠邪气盛实 D、肠中燥结成实 5、下列麻黄汤的煎服法中,哪项是错误的::B A 、先煮麻黄,去上沫 B、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C、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 D、温覆取微汗 E、禁生冷、油腻、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6、以原文为据,下列脉证,哪项在太阳中风提纲中未予明叙():C A 、汗出 B、发热 C、头痛 D、浮缓

7、太阴病下利可兼见下列()症状?:C A 、手足厥冷 B、下利清谷 C、手足自温 D、脉微细 E利下臭秽 &《伤寒杂病论》作者::C A 、王叔和

B 、 成无己 C 、 张机 D 、 张景岳 E 、张志聪 9、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无汗身痒者,治用: A A 、 桂麻各半汤。 B 、 桂二麻一汤。 C 、 桂二越一汤。 D 、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E 、 茵陈蒿汤。 10、 太阳中风证发热的特 B 占是: A 、 蒸蒸发热 B 、 翕翕发热 C 、 时发热 D 、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E 、 往来寒热 11、《伤寒论》中厥阴最为全面 的概括是 A 、 手厥阴心包 B 、 足厥阴肝 C 、 手、足厥阴 D 、 阴阳学说中的阴尽阳生 E 、 脏腑经络及阴阳学说两个不同范畴 12、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 "应:A 不愈者, A 、 在发热自汗出之前,用桂枝汤。 B 、 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柴胡桂枝汤。 C 、 在发热自汗出之前,用柴胡桂枝汤。 D 、 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桂枝汤。 E 、 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小建中汤。 13、 白虎加人参汤证出现恶风寒的 ():D 表现是 A 、 发热与恶寒并见 B 、 不发热而但恶寒 C 、 其背恶寒如掌大 D 、 时时恶风,或背微恶寒 14、 以下除哪项外,均为痞证可 :C 见证() A 、痞 B 、 痞满 C 、 疼痛 D 、呕吐 ()。: E

《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

《金匮要略》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B) A、《伤寒论》B、《金匮要略方论》C、《诸病源候论》D、《千金要方》 2、“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是用脉象来(C)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 3、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A) A、未病先防B、既病防传C、一般治疗D、以上都不是 4、《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D) A、五脏元真通畅 B、厥阳独行 C、客气邪风 D、五邪 5、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B) A、风痹 B、湿痹 C、血痹 D、历节 6、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病的证型是(C) A、风湿在表 B、寒湿在表C、风湿兼气虚D、风湿兼阳虚 7、百合病的病机是(D) A、心脾两虚B、心肾不交C、肝肾亏虚D、心肺阴虚内热 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B) A、甘草泻心汤B、赤小豆当归散C、苦参汤D、雄黄散 9、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 A、但臂不遂 B、肢体麻木 C、昏不识人 D、半身不遂 10、张某,风湿病四年。现患者身体消瘦,右膝、踝关节肿大明显,无明显疼痛,胃纳欠佳,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略数。治疗宜选用() A、黄芪桂枝五物汤 B、桂枝附子汤 C、桂枝芍药知母汤 D、乌头汤 1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 ) A、肢体疼痛 B、肢体困重C、肢体麻木D、肢体萎软 12、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何脏证候表现较为明显( ) A、心脾 B、肺脾 C、脾肾 D、心肾 13、虚劳腰痛,治宜( ) A、麦味地黄丸 B、六味地黄丸C、七味都气丸D、八味肾气丸 14、虚寒肺痿治疗方选() A、小半夏汤B、麦门冬汤C、甘草干姜汤D、半夏泻心汤 15、下列哪项药物不属于越婢加半夏汤的组成() A、麻黄、石膏 B、生姜、半夏C、甘草、大枣D、桂枝、甘草16、胸痹心痛的病机是( ) A、百脉一宗 B、胃强脾弱 C、阳微阴弦 D、正气引邪 17、患者腹满,喜温喜按,辨证当属() A、实热 B、寒实 C、虚寒 D、虚热 18、患者阿某,腹满拒按,按之则痛,心烦口苦,寒热往来,大便干结,舌苔黄,脉弦有力。治宜()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厚朴三物汤 D、大柴胡汤 19、肝着的病机是() A、肝经感受寒邪,痛引少腹 B、肝经湿热 C、肝阳上亢 D、肝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 20、水饮停留在胃肠,谓之() A、悬饮 B、痰饮 C、溢饮D、支饮 二、多项选择题(2分*5=10分。有1~5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苓桂术甘汤证除胸胁支满,头晕目眩外,还可见() A、呕恶B、小便不利C、舌苔白滑D、心悸E、脉弦而滑 2、《金匮要略》中关于水气病的治法包括() A、发汗 B、开鬼门 C、结净腑 D、利小便 E、攻下逐水 3、患者黄疸辨证为寒湿发黄,可选下列何方治疗( ) A、茵陈理中汤 B、茵陈术附汤C、茵陈四逆汤D、茵陈蒿汤E、栀子大黄汤 4、柏叶汤的组成中除含有柏叶外,还有() A、艾叶B、干姜C、赤石脂D、马通汁E、附子 5、用桃花汤治疗下利脓血,患者脾肾阳虚甚者,可加() A、肉桂 B、白芍 C、附子D、肉豆蔻E、黄芪 三、填空题(1分*20=20分) 1、夫肝之病,补用------,助用------------,益用----------------调之。 2、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 3、邪在于络,----------------;邪在于经,----------------;邪入于腑,---------- ------;邪入于脏,----------------,-----------。 4、夫男子平人,脉大为----,极虚亦为----。 5、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主之。 6、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当与--------。 7、积者,------------,------------;聚者,------------,发作有时,----------------,为可治。 8、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名曰--------,------------主之。 四、判断题(1分*10=10分) 1、抵挡汤的组成是:大黄、桃仁、水蛭、虻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