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逻辑

小逻辑

小逻辑
小逻辑

小逻辑

篇一:逻辑的世界读《小逻辑》有感

逻辑的世界

——读《小逻辑》有感

内容摘要:逻辑学是哲学的基石,黑格尔的逻辑世界由三部分组成: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但是这套逻辑体系并不是最完美的,他也有着自己的缺点及不足。关键字:存在本质概念反思

在拿到这本书后,看到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可能是世界上最深奥但也是我们最需要读的书”。起初有些不以为然,这本书有这么好吗?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的好奇,这是一本怎样的书,能得到编译者如此高的评价?于是我翻开了它,在这些较为晦涩难懂的字眼里开始了我的哲学旅程。

在我的眼里,逻辑是一个很不平凡的字眼,记得高中时我的老师曾说过,“逻辑”源于希腊词“logos”,最早出现于赫拉克利特的著作中。指的是世界的普遍规律性,是“支配一切的原则”。而黑格尔的逻辑世界与我的认知相比又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说是更全面,更严密,更令人信服。

在这本书的开始,黑格尔首先谈到了哲学的性质。哲学可以定义为对于现实事物的思维者的考察,人之所以为人,全凭思维在起作用,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对于我而言。映像最为深刻的当属哲学是

个圆圈的理论,这个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观点不谋而合。紧接着,黑格尔为我们解释了一些他眼中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如精神、思维、理念以及思想与客观性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在这之后,这位伟大的哲人开始向我们描述属于他的逻辑世界。

黑格尔的逻辑体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存在的概念是直接的、抽象的,他认为包括质、量、度三个环节。质是指事物直接存在的规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的外在规定性。质与量的统一便是度,度是有质的量。本质的概念是间接的矛盾的,包括本质自身、现象和现实三个环节。概念表现为成双成对、相互联系的反思关系,对立双方互相排斥、相互转化,表现为直接性和间接性的统一。包括主观性、客观性、理念三个环节,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对立统一。这就是黑格尔思考世界的逻辑体系大厦。

如何认识事物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哲学所共同面临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说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观点与黑格尔的是基本一致的。什么叫本质?

本质,是存在背后的。是靠反思才能得到的。是事物的过去或曾经萌芽状态。同时也是事物内部所涵有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追问本质,如现象,物,社会,精神等。亦即追问其起源或内涵。那么怎么去认识本质,或本质的方法是什么呢?首先与别于存在,存在背后的,就是本质。但是存在背后的就跟存在就彻底决裂

了吗?显然还不是,所以本质就是在存在内,又与存在同一的。但是这样说能够满足我们的要求么?不能,因为我们要了解现象,现实,

还有物,是怎么来的。物的来源,我认为是反思,看得见摸得着是物,可是物的背后靠思维来确定。就是实存的根据。我们触摸大理石,我们能够感到硬度和体积,那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物。形式本身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圆或方,都不影响质料,但是反过来形式可能摆脱质料么?不可能。对吧。所以形式包含质料,所以它要更高级。形式不是抽象的那形式,那种形式是几何。但物理学的形式就丰富化多元化了。由此形式扬弃自己,并形成另外的形式这一系列动作,都是形式范围。而且一个物的持存的实在性,即说我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范畴,就必须依赖这个形式所及的范畴,那么我有理由给他新的独立的界说——现象。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感知世界里,我们发现,其自身无论怎么变化,都是现象的变化。因为他本身就不是纯形式,而是包含质料的形式界。本质作为反思,存在作为直观,是直观还是反思,是直接接受还是先怀疑一下等等,都是主观取舍的问题。

但在文中也有许多令人费解的东西,比如说黑格尔的这个观点:“凡是合乎理性之物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之物都是合乎理性的”。理性代表着秩序、法则、公理和规范,但是现实之物却存在着许多不合乎公理,不遵守法则之物,如何将其看成理性的产物?对于现下的各种社会现象,如几天前的小悦悦事件中所看到的世态炎凉,这是社会的现实没错,但如果这也是合理的,那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社会还有什么继续呆下去的意义?再比如说之前一直比较火的网络流行语“我爸叫李刚”,他生生的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腐败无处不在!这样的现象如果也是合理的,那叫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情何以堪?

除此之外,上帝是黑格尔哲学中一直不变的一个存在,这体现了黑格尔坚定的宗教信仰,但与此同时也令我比较困惑。对于一个没有宗教教信仰的人来,这些有关上帝的观点都比较没有说服力。许多人都说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民族,这种观点真的有失偏颇,没有宗教信仰并不代表着没有信仰,一种理念就是一种信仰。

哲学是一个很奇妙的世界,探讨哲学永远不会索然无味。哲学因为多样而精彩,哲学的世界因为不同的观点而变得奇妙。黑格尔的哲学观点是深奥的,难懂的,发人深省的,但我依然无法完全认同他的观点,这就是我眼中哲学的秘密。

篇二:初读《小逻辑》

读黑格尔《小逻辑》(节选)

说起《小逻辑》,不得不说起本书的作者黑格尔及其在历史上

尤其是思想史上的地位。

黑格尔出1870年出生于斯图加特的一个公务员家庭,文科中学毕业后上进入图宾根大学,学的是神学和哲学专业。后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先是家庭教师,后任中学校长,最终病逝时,是柏林大学校长。

黑格尔40岁时结婚,迎娶的是小他20岁的贵族姑娘。为征得姑娘父母同意,他颇费了一番周折。婚后生活幸福,算是对他的极大安慰。他的生活大致如此,没有多少起伏。不过,他的思想却波

澜壮阔。黑格尔著述极丰,且每一本都体大思精、意蕴深厚。当然,和大多数哲学家一样,他的书极为晦涩难懂。

在导言部分,黑格尔对哲学这一概念做出了自己的规定,即“哲学可

以定义为对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不过,他也指出,思维并不和情绪截然分开,思维所浸透的情绪和关于情绪的思想又是必须区分的。为了满足思维着的考察的要求,“对于思维的内容必须指出其必然性,对于思维的对象的存在及其规定,必须加以证明”。

遗憾的是,在哲学上,一般存在着两种不合理的现象。一是,

哲学经常被认为难懂,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求知者没有耐心”,另外,他们也并“不惯于紧抓住纯粹的思想,并运行于纯粹思想之中”,因此,不能够“深一层理解表象所表现的的思想和概念”。二是,“常有人将哲学这一门学问看的太轻易,他们虽未致力于哲学,然而他们可以高谈哲学,好像非常内行的样子”。目前,后者是更值得注意的问题,因为从传统思想中逐渐解放出来的人们更加倾向于对无论什么东西持有轻佻的怀疑,对任何严肃的事业加以无端的轻视,似乎这样就是自由,这样就是独立,事实上,这和无条件固守传统一样,是盲目的、狭隘的,是需要同情和批判的。

哲学,就内容来说,就是现实,“亦即意识所形成的的外在和内心的世界”。哲学的最好目的则在于“确认思想与经验的一致,并“达到理性与现实的和解”。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现实并不是一般所认为的现实,“现实是本质与实存或内与外所直接形成的统一”,“作为一般的同一性,现实首先只是可能性”。偶然性则是

现实性的另一个环节,“可能性和偶然性,构成现实事物的外在性”。错误、罪恶、腐败、等一切坏东西并不配享有现实之名,现实必须与偶然性的事物加以明确区分。“社会状况、简章制度等,只不过是现

实性的浅显外在的方面而已”。

近代哲学,相比于初期希腊哲学,“一开始就不是单纯抽象的思想”,而要求“必须与对象有亲密的接触,不论是用我们的外部感官,或是较深邃的心灵和真切的自我意识”,而且,“主观的理

性,按照它的形式,总要求进一步(比经验知识所提供的)满足”。另外,黑格尔还对思辨的科学和别的科学的关系进行了解释。思辨科学承认并应用经验科学的普遍原则、规律和分类等,以充实自身的内容;哲学上的一些范畴也被引入到科学的范畴之内,以使它们行有效。为说明求得哲学知识的概念式思维,黑格尔从逻辑和历史两个大的方面对哲学的起源和发展作了说明。他首先对康德的“在探究上帝和事物的本质等问题之前,现对于认识能力本身,作一番考察功夫”进行了反驳,他指出,“要执行考察认识的工作,却只有在认识的活动过程中才可进行,考察所谓认识的工具,与对认识加以认识,乃是一回事”。其次,黑格尔认为:“精神,作为感觉和直观,以感性事物为对象;作为想象,以形象为对象;作为意志,以目的为对象。但就精神相反或仅是相异于它的这些特定存在形式和它的各个对象而言,复要求它的最高的内在性——思维——的满足”。为达到这一点,思维“首先对经验开始的状态采取疏离、否定的关系”。这样,思维才能得到自身的满足,反之,经验也给思维一种激励,使其克服经验的繁杂散漫,而提升自己到必然性并进而依靠自身去发展。

从历史的角度出发,黑格尔认为“真正名副其实的哲学体系,必定是最渊博、最丰富、最具体的哲学体系”,“真正的哲学是以包括一切特

殊原则于自身之内为原则”的,“因为真理作为具体的,它必定是在自身中展开其自身,而且必定是联系在一起和保持在一起的统一体,换言之,真理是全体”。因此,“哲学史上所表现的种种不同的哲学体系,只是一个哲学体系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罢了”。

这样的体系,它的开端又是什么呢?黑格尔认为,“哲学是独立自为的,因而自己创造、提供自己的对象。哲学开端所采取的的直接的观点,必须在哲学体系发挥的过程里,转变为终点,亦即成为最终的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讲,“哲学便没有与别的学科同样意义上的起点”,不过,从哲学研究主体方面说,这个无关紧要的起点也是可以有的。由于这样的体系是全体,因此我们无法予以初步的概括的观念,而只能进行某种设想。但是,对理念自身来说,还是可以初步进行划分的,不过,这样的划分万不可静止的看待,因为“理念完全是自己与自己同一的思维,并且理念同时又是借自己与自己对立以实现自己”,理念所显示的每一规定,只是理念的一个过渡或流逝的环节。这样,哲学这门学科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研究理念自在自为的逻辑学,研究理念异化或外在化的自然哲学,研究理念由它的异在而返回自身的精神哲学。

在自然界和精神世界中,所意识到的无非是理念,只不过,阶段不同而已,而整个自然和精神的发展,也无非是理念这一发展过程的表现。黑格尔的关于理念的思想,就理念始终是一最高的、最根本的范畴而言,他必定是吸收了柏拉图关于理念的学说;从理念是不断运动的这一本性而言,他应该汲取了赫拉克利特“万物皆流”的观念;从理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