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明代文人书房陈设:室雅翰墨香

【文化】明代文人书房陈设:室雅翰墨香

【文化】明代文人书房陈设:室雅翰墨香
【文化】明代文人书房陈设:室雅翰墨香

【文化】明代文人书房陈设:室雅翰墨香

明代文人笔记里对于书房家具的陈设有着具体的记载,对住宅的要求是:“市声不入耳,俗轨不至门。客至共坐,青山当户,流水在左,辄谈世事,便当以大白浮之。”

中国古代文人无不重视书房的设置,尽管各自经济状况迥异,但皆讲究书房的高雅别致,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特别是到了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开始形成,其中文人士大夫成为主流群体,他们崇尚高雅,讲究品味,不仅长于绘事,而且对于书房的陈设布置格外重视,皆讲究书房的高雅别致,布局格调独具匠心,充满着闲情雅趣,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文人雅士们在这样的静室雅斋里读书评史、下棋对弈、吟诗作画、抚琴待友、烹茶款客……使精神得到超脱,陶然心醉。

陈洪绶吟梅图内外清雅的文人书房环境沈津为《长物志》写序说:“几榻有变,器具有式,位置有定,贵其精而便,简而裁,巧而自然也。”这是对文人居室陈设的评价,也表达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那么,明代的文人书房里究竟具有哪些陈设呢?据传世于今的大量的明代刻本的绘画插图

及明代文人绘画中,可以看到当时文人书室雅斋内部的陈设,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为我们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提供了详实直观的资料。

明代文人笔记里对于书房家具的陈设有着具体的记载。首先,书斋外的环境要极富有诗情画意,雅气十足,令人洗尽俗肠。古人对住宅的要求是:“市声不入耳,俗轨不至门。客至共坐,青山当户,流水在左,辄谈世事,便当以大白浮之。”然后,进入宅门内,则给人一种幽静雅趣的感觉:“门内有径,径欲曲;径转有屏,屏欲小;屏进有阶,阶欲平;阶畔有花,花欲鲜;花外有墙,墙欲低;墙内有松,松欲古;松底有石,石欲怪;石后有亭,亭欲朴;亭后有竹,竹欲疏;竹尽有室,室欲幽。”最后,到了文人的书斋的内环境,高濂在《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里这样描述他的书斋环境,“书斋宜明静,不可太敞。明净可爽心神,宏敞则伤目力。窗外四壁,薜萝满墙,中列松桧盆景,或建兰一二,绕砌种以翠芸草令遍,茂则青葱郁然。旁置洗砚池一,更设盆池,近窗处,蓄金鲫五七头,以观天机活泼。”

唐代刘禹锡虽只有一间简陋的书房,但《陋室铭》中有云,“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还有明代的归有光,在年少时代曾厮守于一间极窄小的书斋,名曰项脊轩,“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却“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明代文人李日华,他理想中的书斋环境是:“在溪山纡曲处择书屋,结构只三间,上加层楼,以观云物。四旁修竹百竿,以招清风;南面长松一株,可挂明月。老梅寒蹇,低枝入窗,芳草缛苔,周于砌下。东屋置道、释二家之书,西房置儒家典籍。中横几榻之外,杂置法书名绘。朝夕白饭、鱼羹、名酒、精茗。一健丁守关,拒绝俗客往来。”(见《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卷一》)

张瀚致仕后在杭州家居,屏居陋巷,营造小楼三间,在此饮食,往来应酬。虽处城市,足迹不及公府。小窗杂植花卉,四时常新。初春,水仙开,金心玉质,梅花同放,清香幽远。蔷薇满架,如红妆艳质,浓淡相间。入夏,石榴吐焰,蜀葵花草木高挺,花舒向日。莲花二种,并头、合莲。绿叶亭亭,红花艳艳,香芬馥郁,芳妍可爱。更有茉莉,馨香无比,花朵繁茂。入秋,花茶花开,红浅二色;梅花虬枝如铁,苔鲜翠碧,点铺老干;菖蒲名荃,四时常青,历岁寒而不凋。

张岱在绍兴城内造梅花书屋、不二斋。梅花书屋内,设卧榻,对面砌石台,插太湖石数峰。内植花草树木。大牡丹三株,花出墙上;梅骨古劲,岁寒而花;滇茶数茎,妩媚动人;窗外修竹,修影婆娑。非高流佳客,不得入内。不二斋,图书四壁,充栋连床,鼎彝尊罍,不称而具。春时,四壁下全是山兰,槛前芍药半亩,多异木;夏日,建兰、茉莉香泽浸入,沁人衣裙。重阳前后,移菊北窗下。入冬,梧叶落,腊梅开,

暖日洒窗,红炉正旺。

明代著名的藏书家胡应麟的藏书之室自称为“二酉山房”,书房的匾额由黎惟敬用古隶书题写。书房之中,除藏书外,只有一榻、一几、一博山、一笔、一砚、一丹铅之缶而已。每当亭得深夜,坐榻隐几,焚香展卷,就笔于砚,取丹铅而雠之,倦则鼓琴以抒其思,如此而已。书房雅致生活,于此可见一斑。

书房内的家具器玩陈设

书房室内的家具器玩陈设,最能体现文人的精神内涵。他们崇尚自然,讲究“精雅”,对于起居坐卧之具亦颇多关注,有的甚至亲操斧斤制作家具,注入了闲适淡雅、随遇而安、简而不繁的文人审美内涵。传统的明代书房陈设是:“斋中长桌一,古砚一,旧古铜水注一,旧窑笔格一,斑竹笔筒一,旧窑笔洗一,糊斗一,水中丞一,铜石镇纸一。左置榻床一,榻下滚凳一,床头小几一,上置古铜花尊,或哥窑定瓶一,花时则插花盈瓶,以集香气,闲时置蒲石于上,收朝露以清目。或置鼎炉一,用烧印篆清香。冬置暖砚炉上。壁间挂古琴一,中置几,如吴中云林几式最佳。壁间悬画一,书室中画惟二品,山水为上,花木次,鸟兽人物不与也……上奉乌斯藏佛一,或倭漆龛,或花梨木龛居之。否则用小石盆一……几置炉一,花瓶一,匙箸瓶一,香盒一……壁间当可处悬壁瓶,四时插花,坐列吴兴笋凳六,禅椅一,拂尘、搔背,棕

帚各一。竹铁如意一。右列书格一,上置周易……备览书,书室中所当置者:画卷……各若干轴,用以充架。”此处谈到书架上陈设的书籍,应大多为禅宗道学和医药本草等有关养生之道的书策,此外,还应有一些传世法帖。作者最后讲到,“此皆山人适志备览,书室中所当置者。画卷旧人山水、人物、花鸟,或名贤墨迹,各若干轴,用以充架。斋中永日据席,无事扰心,阅此自乐,逍遥余岁,以终天年。此真受用,清福无虚,高斋者得观此妙。”综上所述,明代文人士大夫的书房里的陈设极为讲究,有几、桌、椅、屏帷、笔砚文具、琴、书几样,稍为风雅一些的会增加前代法书名帖,及一些古董时玩,这些元素构成了别具特色的明代文人书房。仇英《临宋人画轴》仇英的《临宋人画轴》就展示了一个并不奢华却意境别致的明代文人书房。画面中心一屏一榻,屏是独扇的山水插屏,榻上坐一个文人,脚下是一个脚踏;床右侧置一靠几,既可靠在身后,又可搭放脚足。画面右侧的书案、绣墩显然并非名贵木材制成,但案上书卷琴棋整齐有序。床榻旁站一童子,手持注子向盏中注酒。酒盏边除了果盘之外,又设砚台一方。画面左下角是一个茶炉,纱罩下放着饮茶用的托盏。明代文人经常在书房内召集文友,进行雅集活动。在文人聚会时,通常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琴,因为要携琴访友;一是茶炉,要烹茶待客。

《养正图解:李太白匹配金钱记》《养正图解:李太白匹

配金钱记》,是一个典型的明代文人书房的内景,画面右侧正中,一位年轻文人正倚在一张画桌旁,一手执笔,一手抚纸,正准备挥毫泼墨,画桌做成四面平式,内翻马蹄足直落到地,造型简洁素朴,桌上摆着笔墨纸砚、文房清供。文人背后是一架绘有山水花鸟的独扇大插屏,画面上芦荡深处,芦苇随风摇弋,水禽飞起,意境悠远,屏风后面是一张垂有幔帐的架子床,架子床后最里侧隐约可见一个顶箱立柜。目光再转向室内左侧,可以看到由近及远依次为一张条桌,一个书格,小条桌上面放着茶壶茶具,书格高大宽敞,格分为四层,每一层上面都错落地摆着图书卷轴。清乾隆皇帝也爱明式书房弘历鉴古图“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在明代文人手中,书房变成了一个兼及修身、怡情和养生的美好天地。明代文人书房的传统一直延续到清代。清代文人书房布局略微繁琐,但和明代文人书房保持了一种延续性。上文提到仇英的《临宋人画轴》中,屏风的一边挂有一轴人物像,是图中主人公的写真,与主人公形成一高一低、神情如一的“二我”像。清代乾隆帝大约很欣赏其中的文人雅趣,命宫廷画家以乾隆为模特儿绘制了一幅相似的作品,画中文士变成了方巾道袍的帝王。乾隆题词“是一是二,不即不离;儒可墨可,何虑何思”,这就是《弘历是一是二图轴》(也称《弘历鉴古图》)

与仇英作品相比,《弘历是一是二图轴》中的陈设细节有了

不小的变化。画中,乾隆帝坐在一个罗汉床上,身后屏风上的《汀洲芦雁图》换作了一幅“四王”风格的山水,靠几换成了如意;纱罩下饮茶用的托盏,变成了玉璧和青铜觚。原图平视的视角也变成了微微的仰视,前朝文士风流逸趣的书房,摇身变作堂皇富丽的宫廷书斋。但是,房中家具摆放的总体格局没有变化,只是画屏对面的小盆景因为视角的关系,湮没在珍稀古董的光芒之中。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明代建筑时期的对比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明代建筑时期的对比 放眼世界建筑史,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七个主要建筑体系,这些体系所使用的主体材料不外石、木、土三大类。其中,古埃及建筑、古代欧洲建筑、古印度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以石为主;而使用木材作为主体结构材料的,是以中国为核心的古代东亚建筑。 如今,东亚建筑和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三大建筑体系。他们当中,又以东亚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的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成就也最为辉煌。东亚建筑体系以古代中国为中心,影响遍及亚洲东部众多国家,如今日本、朝鲜、韩国、越南、蒙古等,做个体系的建筑既有统一风格,又表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东、西方建筑特色鲜明、各有不同且时间延续都很长,下面我就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明代建筑时期为出发点,通过时代背景,宗教与代表建筑,建筑技术、结构与施工,建筑类型与服务对象,建筑装饰,建筑师及著作,园林,建筑体量、空间与造型,感性、理性与理论传承,建筑与环境关系等多方面的阐述与对比,总结两者的特点,让我们以小见大,了解东西方建筑史的不同。 1时代背景 “文艺复兴”一词来源于意大利语Rinascimento,本意为再新或复兴。13——14世纪,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萌芽,资本主义关系逐渐形成,资产阶级悄然崛起。在文化艺术领域,代表新兴政治力量的知识分子开始认为,中世纪文化是一种倒退,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才是文明发达的典范。于是,他们掀起了一场气势磅礴的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动发端于14世纪的意大利,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鼎盛。在这期间,人们力争通过“复兴”古典文化中的人文主义来发扬新的时代精神;以人性的复苏来反对中世纪的教会禁锢一切的统治。提倡尊重人和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世界观,是文艺复兴的鲜明宗旨。这场运动实际上就是一次对人类知识和精神的空前解放和再生创造。中国明代1368~1644年,明朝是在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基础上建立的汉族地主阶级政权。其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元末农民大起义时期奉行“明教”,后国号为“明”,起初由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其子朱棣通过“靖难之变”夺得皇位后定都北京。 2宗教与代表建筑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史开始的标志,是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它的设计和建造过程、技术成就和艺术特色,都体现着新时代的进取精神。佛罗伦萨在13世纪是意大利最强大的城市共和国之一。1293年,行会发动起义,把封建贵族完全摒弃在政权之外。为了纪念这场平民斗争,市政当局决定新建“和市民的财富相称”的主教堂,并将其名正式定为“圣母百花大教堂”。虽然欧洲奉行是基督教,但他们没有提到宗教的热情。大教堂在1296年动工,平面虽然大体还是拉丁十字形,但已突破教会的禁制。它的圣坛被设计成八边形,其对边的距离和大厅的宽度相等,大约高42米多一点;而圣坛的东、南、北三面又各凸出大半个八角形祭室,这样一来,整座建筑便明显带有以圣坛为中心的集中式教堂的特点。此外,圣坛上部还建有一个明显具有拜占庭风格的穹顶。这又是一个重要而大胆的创新。其设计师伯鲁乃列斯基为这座主教堂的穹顶呕心沥血,主教堂完工时其已去世20余年。为了表达对这位伟大建筑师的越久纪念,人们把他的墓穴

书斋名大全

书斋名大全 古今不少文人学者喜欢给自己的书屋(又称书斋)命名,以表明志向,寄托情怀,或自警自勉。这些饶有情趣的室名,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陋室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居室兼书房名。诗人曾专门写了篇脍炙人口的《陋室铭》,以描绘自己书斋的简陋,表现自己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老学庵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的书屋名称。此名表达了诗人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而不止的精神。 七录斋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年幼时酷爱读书,凡是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写,诵读数遍后烧掉,然后再抄,再读,再烧,这样反复六七次,因此他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七录斋”。 聊斋相传,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常设烟、茶在路边,过路人只须到此讲讲故事、传闻,或聊聊天,便可免费享用。一旦听到有用的“材料”,蒲松龄就回去整理成文,因此他取书屋名为“聊斋”。 瓶水斋清代诗人舒位的诗作很有成就,可他非常谦逊,把自己的知识和创作成就比作大海中的一瓶水,所以命名自己的书斋为“瓶水斋”。 北望斋著名作家张恨水,在抗日战争中欣闻平型关大捷,看到了中国反侵略的希望,命屋名为“北望斋”,寄托他对党的希望和对故乡的怀念。 梦草斋上海作家谢冰心在学生时代,读了许多中国古典名著,对爱打抱不平、落草为王的“绿林好汉”十分敬慕,于是她把自己的书屋起名为“梦草斋”。 四步斋上海作家赵丽宏1988年喜得新居,书房只有四步之长,却也自得其乐,因而命名为“四步斋”。 积微居语言学家杨树达曾说:“小是大的基础,大是小的发展;多是少的结果,少是多的积蓄。学问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来的。”因此,他给书屋取名为“积微居”。 马虎居社会学家邓伟志的居室取名为“马虎居”,其一是他的生肖是马,妻属虎;其二是他提倡生活上简单、马虎一点。 泥土巢擅长农村题材的著名作家浩然,给自己在河北三河县居住的农家小院取名为“泥土巢”,表明了他长期扎根农村的决心和对农村的热爱。 静虚村这是作家贾平凹的居室名。他说:“我刚从山里搬到西安时,住城北新村,地方虽小,却很安静,我就取名'静虚村’。静是心静,虚是心宽,包容大”。 此外,自古以来,许多学者名流在钻研学问、攀登事业高峰之余,还喜欢集藏以怡情悦目,调剂精神。兴之所至,往往以所藏之物来命名居室、书斋,说来颇有情趣。 抱残守缺斋清代著名小说家刘鹗取室名“抱残守缺斋”,并非给自己脸上抹黑,而是因为他生平“嗜古成痴”,人称“竭其力之所至,不以营田宅,治生产,惟古器物是求”。他集藏“上自殷及隋碑,巨若鼎彝,纤如泉珍,旁罗当壁,广及罂登”。这些千年古董,因历经沧桑,难免残缺不全,但刘视若珍宝,因此,他的书斋名表达了甘心一辈子与这些残缺不全的文物为伴的志向。 周敦商彝秦镜汉剑唐琴宋元明书画墨迹长物之楼清代文人李盛铎爱收集古墨,他的书斋里珍藏文物历朝尽有,各种各样齐全,因此他自署室名曰“周敦商彝秦镜汉剑唐琴宋元明书画墨迹长物之楼”,其室名之长,堪称历代之最。

古代读书人雅号

古代读书人雅号 古代读书人雅号 书痴指古代专心读书之人。如陆游诗云:“白头尚作书痴在,剩乞朱黄与校雠。” 书库指博学饱识之士。《隋书·公孙景茂传》载:他“少好学,博涉经史”,“时人称为书库”。 书淫指好学不倦、嗜书入迷的人。《晋书——皇甫谧传》称皇甫谧“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 书癫指读书入迷、忘形似癫的人。如陆游在《寒夜读书》一诗中曾用“书癫”一词自我解嘲,诗云:“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 书橱指学问渊博之人。《宋史·吴时传》载:“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立地成橱。”宋代的李纲以博览群书、博学强记闻名,人号“书橱”。 书迷指一心迷恋于书的人。元末宋濂,因家贫无力购书,只好到处借阅,读后还把书全抄下来,即使天冷砚台结冰,手指僵硬,也抄书不止。被称为“书迷”。

书城唐代李泌,不但看书多,而且家中藏书汗牛充栋,被誉为“书城”。 书仓后汉的曹平,积石为仓以藏书。号曰“曹氏书仓”。书窟五代人孟景翌,一生勤奋读书,出门则藏书跟随,终日手不释卷,读书所坐之处,四面书籍卷轴盈满,时人谓之“书窟”。 书巢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山荫家居时建造了一个书房,自命为“书巢”。 书柜明代文人丘琼勤奋好学,才思敏捷,故有“书柜”的美称。 小儿学士称北周宗懔。据《北史·宗懔传》:“宗懔,字元懔,南阳涅阳人也。少聪敏,好读书,昼夜不倦,语则引古事,乡里呼为小儿学士。” 斗酒学士指唐代王绩。《新唐书·王绩传》记:“王绩性简放嗜酒,武德初,待诏门下省。依定例,官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诏何乐耶?”答日:“良酿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酒一斗。时人遂送王绩“斗酒学士”的谑称。尺二秀才古文“盡”字的俗写字为“尽”(现用作简化字),由于“尽”字由尺下二点构成,故而戏称书写俗字的读书人作“尺二秀才”。这名称首见于南朱孙奕《履斋示儿编·声画押韵贵乎审》:“初,诚斋先生杨公(杨万里)考校湖南漕试,同寮有易义为魁。先生见卷子上书‘盡’字作‘尽’,

名人书斋名趣话

名人书斋名趣话 从古至今,书斋一直就是读书人放牧思想的精神家园,历代文人雅士都很讲究自己书斋的命名,但这种风气开始蔚为大观则源于北宋。这些文人雅士,给自己的书斋命名,或以言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或以明愿,意味隽永、饶有情趣的书斋名,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 老学庵。南宋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的书斋题名“老学庵”。他说:“予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名庵。”以此激励自己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 桂斋。宋代名相李纲常以桂花品格自勉,亲植桂花以明志,并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桂斋”。 七录斋。明代著名学者张溥的书斋取名“七录斋”。他自幼好学,所读之书一定要亲手抄录,抄了再读,读了烧毁,接着再抄,反复七次,达到“胸有成竹”为止。 聊斋。清人蒲松龄应试落第后,喜欢请人到书斋闲谈,然后根据闲谈讲的故事加工整理成小说。所以,他称自己的书斋为“聊斋”。《聊斋志异》就是在“聊斋”里写成的。 饮冰室。近代学者梁启超的书斋名叫“饮冰室”。“饮冰”一词出自《庄子?人世间》:“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比喻自己内心的忧虑。当年,梁启超受光绪皇帝圣命,

竭力变法维新,面对国家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梁启超内心的焦灼和困窘可想而知,如何解其“内热”?唯有“饮冰”方能解之。 何妨一下楼。闻一多先生曾多年埋头于古代文化典籍《楚辞》与《诗经》的研究,除了吃饭上课之外,难得下楼一次,轻易不出门。饭后大家都去散步,闻一多却不去,邻居劝他说何妨一下楼呢,大家笑了起来,于是闻一多得了一个雅号“何妨一下楼主人”,他的书斋从此便成了“何妨一下楼”。 梅花诗屋。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1930年左右曾得金农书法“梅花诗屋”一幅,他视为珍宝,挂在斋壁,朝夕揣摩,后来他将书斋命名为“梅花诗屋”。 龙虫并雕斋。语言学家王力说:“古人有所谓雕龙、雕虫的说法,在这里,雕龙指专门著作,雕虫指一般小文章。龙虫并雕,两样都干。”所以他把书屋命名为“龙虫并雕斋”。

古代文人居室的名字

凌烟阁: 凌烟阁是原本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当时已有数位辞世,还活着的也多已老迈),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褚遂良题之,皆真人大小,时常前往怀旧。 唐白居易《题酒瓮呈梦得》诗:“凌烟阁上功无分,伏火炉中药未成,更拟共君何处去,且来同作醉先生。” 唐李贺《南园十九首》诗:“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雅居寄情——雅声郎朗发文儒 情曲徐徐源书房 陈寿.万卷楼 陶渊明.归去来馆 陈子昂.读书台 杜甫.浣花草堂 薛涛.吟诗楼 刘禹锡.陋室 白居易.庐山草堂 欧阳修.非非堂 曾巩.南轩 司马光.读书堂 王安石.昭文斋 苏轼.谷林堂 黄庭坚.滴翠轩 米芾.宝晋斋

周邦彦.倾曲堂陆游.老学庵 范成大.石湖别墅朱熹.达观轩 辛弃疾.稼轩 赵孟?松雪斋 王冕.梅花屋 李东阳.怀麓堂唐寅.梦墨堂 归有光.项脊轩徐渭.青藤书屋项元汴.天籁阁王世贞.尔雅楼董其昌.画禅室钱谦益.绛云楼傅山.霜红龛 顾炎武.堡中书斋侯方域.壮悔堂吴嘉纪.陋轩 朱彝尊.静志居张英.双溪草堂

蒲松龄.聊斋 石涛.大涤草堂查慎行.槐簃 沈德潜.归愚斋郑燮.板桥书屋曹雪芹.悼红轩袁枚.所好轩 纪昀.阅微草堂李调元.万卷楼邓石如.铁砚山房洪亮吉.更生斋林则徐.云左山房杨以增.海源阁龚自珍.羽陵山馆魏源.古微堂 俞樾.春在堂 翁同稣.瓶庐 刘铭传.盘亭 任伯年.颐颐草堂吴昌硕.缶庐 黄遵宪.人境庐

康有为.游存庐 丘逢甲.念台精舍齐白石.百梅书屋谭嗣同.莽苍苍斋章太炎.膏兰室 梁启超.饮冰室 沈寿.天香阁 沈钧儒.与石居 于右任.鸳鸯七志斋黄炎培.非有斋 何香凝.双清楼 李叔同.晚晴山房陈垣.励耘书屋 鲁迅.绿林书屋 冯玉祥.抗倭楼 苏局仙.水石居 马一浮.蠲戏斋 沈尹默.秋明室 刘文嘉.契园 周作人.苦茶庵 黄侃.量守庐

我的书房高中作文

我的书房高中作文 我的书房高中作文一:我的书房我快乐 (701字) 我的书房普普通通,却是个古色古香的书的海洋。步入书房,到处弥漫着书的香味。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成天与我做伴的大书柜了。 我好像是一条书虫,成天爬行在书堆中,《四大名著》,《资治通鉴》,《雾都孤儿》等名著早已是我的手下败将,被我啃得滴油不剩,吸取了知识的甘霖就好像挖掘到无穷无尽的宝藏,不亦乐乎。 书记不仅是我的良师益友,还是我解闷的工具。 一天,天气炎热,知了有气无力地趴在树根上鸣叫,我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便气急败坏地从床上跳出来,拿起空调遥控器,“啪”,没反应,糟糕了,一定是没放电池,我立刻翻箱倒柜,把整个房子找了个底朝天,可还是没找到电池的踪迹,它是不是在人间蒸发了?我声嘶力竭地喊着,但每一个人回答我。此时的我已汗如雨下,我控制不住冰棍的诱惑,便从书房飞奔向厨房,当我以百分之百的热量降到了百分之五十之时,门突然被反锁上了,此时此刻,我脑海中浮现出两个字:完了!没想到,我要在这个没有空调的书房里待上一整天,冰棍随气而化了。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椅子上。一本书进入了我的视线,咦,这是什么书呀?封面还包了起来,想必内容一定会精彩有趣的,我二话没说,捧起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原来这就是

大名鼎鼎的《骆驼祥子》,果然名不虚传,情节曲折生动,跌宕起伏,立刻把我带入一个静谧的意境中,我恍如身临其境,身上的汗珠也随之而散。光陰似箭,转眼已是下午四点半了,我再一次收服了一本名著,使自己在暑热的上午以平静的心态坚持到了下午。虽然,外婆已经回家,但再大的动静也没能影响我。我至今仍意犹未荆 在幽静的书房里,书香仍在弥漫,有淡香,有淳香,有浓香。书房里,有我学习的身影,有我玩耍的身姿。我的书房,我快乐! 我的书房高中作文二:我的书房文雨轩 (780字) 文雨轩,是一个隐秘的书房。据老一辈讲,它是曾曾曾祖父为了让儿子能够静下心来读书而修建的。它很静,只要踏入此地就可以同外界隔绝。祖上传下来的规矩:只有长女或长子才能独自拥有它。因为是家中的独子,我便很荣幸地拥有了我的第一个书房文雨轩。 文雨轩位于我家的阁楼上,面朝南,夏天有嗖嗖的凉风穿过窗户吹进来,冬天有暖和的陽光射进来。它的确是一个潜心修学的好地方。书房伴我度过了六个春夏秋冬,书柜上的书本给了我力勇气,信念和力量。 文雨轩,是个地地道道的古文名。轩,《词语大典》上记载,是指有窗的廊子或小屋子(旧时多用为书斋名或茶饭馆的字号)。读着诗书,聆听雨点敲在树叶上的声音,在黄昏的灯光下,幽暗的书房里氤氲着

名人书斋趣谈

名人书斋趣谈 中国的名人在写作之余多有为自己的书斋命名的雅趣。这些书斋的名字,有的反映了作者的志向,有的寄托了自己的情怀,或自勉,或自嘲,让人不禁大开眼界,涉之成趣。 ⒈老学庵:南宋诗人陆游晚年的书屋叫“老学庵”。据陆游在《老学庵诗》自注中说:“予取师‘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名庵”,意为要活到老学到老。 ⒉苦斋:明朝文学家章溢晚年隐居在龙泉县一间陋室学习和创作,尽管生活条件很艰苦,但他以苦为乐,在陋室中发愤学习,写出不少著名的诗文。他曾说:“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苦。”刘基被这种精神所感动,写了《苦斋记》这篇文章,把章溢的书斋取名为“苦斋”。 ⒊七斋录:明代著名学者张溥的书斋。张溥幼年勤奋好学,所读之书都要亲自抄写,抄好朗读后烧掉再抄,一直要抄六七遍,因此他的书斋起名为“七斋录”。 ⒋项脊轩:明朝文学家归有光的书斋。其远祖归隆道曾在太仓(今江苏太仓)项脊泾居住,以地名作室名,有纪念先祖之意。 ⒌聊斋: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书屋。他一生仕途不幸,晚年以和别人闲说的故事为素材,写成了《聊斋志异》,书斋因此得名。 ⒍贼者居:清代戏曲家李渔的书斋。他虽富有文采,但生活随便,不大讲究读书人的礼节,他寓居北京时,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贼者居”。 ⒎抱残守缺斋:清末小说家刘鹗的书斋。他在政治上保守,集古籍来寻求心理的安慰,故把自己在北京寓所的一间小屋命名为“抱残守缺斋”。 ⒏人境庐:清代学者黄遵宪的书斋名。陶渊明诗歌语言质朴自然、精炼,颇受黄遵宪推崇,进而提出“我手写我口”的主张。黄遵宪尤其喜欢陶渊明诗中《饮酒·结庐在人境》一首,故以“人境庐”命名书斋。 ⒐饮冰室:近代学者梁启超的书斋。“饮冰”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形容心情焦虑,内心烦躁,故而饮冰。以此命名,暗示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 ⒑缀玉轩:著名戏剧家梅兰芳室名“缀玉轩”,是诗人李释戡给起的,寓意为博采众家之长。 ⒒绿林书屋:1924年,鲁迅寓居北京阜城门外西三胡同,由于鲁迅支持学生运动,被当时的“正人君子”诬蔑为“学匪”,所以鲁迅就把自己的书屋命名为“绿林书屋”来反击反动文人对他的诬蔑。 ⒓何妨一下楼:现代诗人闻一多在云南昆明研究《楚辞》《诗经》时,常常旬日不下楼,

《书斋》阅读答案

《书斋》阅读答案 导读:书斋 凝石 书斋,顾名思义,是读书的房间,同时也是藏书的地方,还是书写的地方。读书、藏书、书写是书斋的基本功能。后来,文物古玩的收藏和鉴赏常在这里进行,诗词歌赋和书法绘画乃至篆刻的切磋和研讨也常常在这里进行。书斋是以个人名义建立,以主人和密友为主体,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书斋姓“文”,所以别名称作“文房”。 早在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大兴私人讲学之风,诸子家中的讲学之处往往白天是课堂,晚上就成了读书的地方。这应该就是书斋的雏形。汉代儒家学者和诗赋作家,均有自己的书斋从事文化艺术活动。因此,可以说汉代是书斋兴起的时期。唐代文化艺术繁荣而发达,学术氛围也比较宽松,是书斋成熟的时期。 书斋是文化传承的汇集点。书斋的主体——读书人或做学问的人,在这里藏书,在这里读书,在这里思索;以往优秀的文化,在这里以 研读、考证、校注、阐发的方式得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在这里化整为零,熊熊燃烧,然后又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使文化得到最好的传承和发展。书斋是个性创造的发酵池。书斋是个人的领地,是书斋主人个性得以施展的空间。在这里,他们的创造力得以进发,从而产生出新的思想,创造出新的艺术,使得文化发展的链条上,不断有闪动的灵光。书斋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书斋宜明朗、清净,不

可太宽敞。明净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神气清爽,太宽敞便会损伤目力。窗外四壁,藤萝满墙,中间摆上松柏盆景,或剑兰一二盆。石阶周围种上青翠的芸香草。书斋中宜设长桌一张,放古砚一方,置笔筒一个,墙壁上挂古琴一把;书斋右边设一书架,书架上陈列《周易古占》等书及字帖画卷。人独坐于书斋之中,或对日吟诵,或秉烛夜读,于书斋里享受一份清福,从学问中得到一份快乐。 进入21世纪,人们对传统的兴趣在逐步衰减。有些人认为,作为传统文化标志的书斋也将被“读图时代”的电脑和网络所替代。然而,从文化发展的宏观趋势上看,在新的时代,书斋仍将成为现代社会持续存在的文化现象。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的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必然促进精神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这为书斋的普及提供了基础。 今天,历史传统和科技时尚在现代书斋已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书斋永远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转引自《新华文摘》,有改动) 《书斋》阅读习题 20.请结合本文内容,概括书斋具有哪些特点?(3分) 21.根据本文内容和下面提供的两话,给“书斋”下定义。(可适当增减词语)(3分) A.书斋兴起汉代,盛于唐代,具有读、藏、写的基本功能。 B.书斋是以个人名义建立,以主人与密友为主体,进行文体艺术活动的中心。

浅谈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明清时期雕塑艺术品的比较 2

浅谈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明清时期雕塑艺术品的比较先从社会大背景来看。14世纪后, 腐败的教会利用基督教为他们的权利扩张 服务, 越来越多的人因而对基督教产生失望情绪。与此同时, 由于商业经的发展, 在与外界的交往中, 发现了许多的现世生活的乐趣, 对苦行生活方式产生厌烦情绪。人们意识到1000多年的基督教没有给他们带来实际好处,天堂的美好和地狱的苦难也是个悬案。他们从上帝那里空手而归后, 便返回人间寻找出路。具有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的意大利人, 又怀念起古希腊人的自由生活, 开始像古代人那样追求世俗享乐, 争取个人生活的健全和完美。 因此文艺复兴时期整体的艺术特点即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的恢复和发扬。这个时期的雕塑也不例外。我们在这些雕塑作品中看得到很多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影子:古希腊雕塑通常以古希腊神话作为创作源泉,古希腊神话体现了“神人同形同性”的观念,在这种观念支配下,艺术家们都按现实中的人的形象来塑造神。古希腊人爱好体育,运动员毫不介意地脱掉衣服参加竞赛,健美的身体得到观众的赞美。因此对男女人体美的欣赏爱好便自然地在古希腊人的心目中培养起来,融合成了精心表现人体美、将理想与现实融为一体的雕塑艺术。这一点在文艺复兴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诸如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塑造的人体形象健美、匀称, 全身肌肉处在绷紧鼓胀状态, 加强了力量感。 在此基础上,文艺复兴的雕塑还对古希腊罗马进行了发扬光大。其创作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基础,表现出与在宗教神学思想笼罩下的中世纪雕塑截然不同的特征。首先是对人体美的歌颂。从多纳泰罗到米开朗基罗,这些大师们创造了一尊又一尊完美的人体雕像,一次来肯定人多存在,赞美人的力量。 其次是人物形象的世俗化。尽管这一时期许多作品仍取材于《圣经》,但他们充满了人情味和现实主义色彩,表现出艺术家对生活得热爱。此外,作者在创作中还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使作品饱含生命的激情。在艺术处理上,雕塑家们以古希腊罗马雕塑的表现形式为基础,用文艺复兴时期特有的求实精神,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和实际观察的写实技法,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等等,使雕塑艺术无论在圆雕还是浮雕方面都达到古典艺术之后的一个新的高峰。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以完美和规范化为原则,追求对称、协调、均衡、稳重。它的基本风格和表现技法,构成了西方近代雕塑的主要传统,影响极其深远。 而与此同一时间正是中国的明清时期。 中国明清雕塑艺术的制作活动,在空前丰厚的社会物质财富基础上和不断改进工艺技术条件下,首先是适应封建统治阶级宗教的、精神的以及奢侈豪华生活等方面的需要,普遍地活跃起来。其中的陵墓雕刻与宗教雕塑,特别是在朝廷官府直接控制下所产生的作品,规模大,材料贵重,制作精细,但大多缺乏创造性和生命力。而一些与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市民群众及知识阶层有着较密切关系的各种小型的案头陈设雕塑和工艺品装饰雕刻,则有显著的发展,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代表着这一历史时期雕塑艺术的新成就。 明、清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各种制度已经相当完备。两朝跨越了600多年的时间,国家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加,因而用于陵墓、寺庙、道观建设的雕塑需求很多,现有大量的实物存世。明清两代雕塑虽仍沿着古代传统发展,但作品大多面貌单一,式样多模仿前人或用

书斋永远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书斋永远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书斋有三大特点:一是文化传承的汇集点;二是个性创造的发酵地;三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 书斋——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何为书斋 书斋,顾名思义,是读书的房间,同时也是藏书的地方,还是书写的地方。书画同源,中国古代书写绘画全用毛笔,写出来、画出来即是书法和绘画艺术。读书、藏书、书画是书斋的基本功能。后来,文物古玩的收藏和鉴赏常常在这里进行,诗词歌赋和书法绘画乃至篆刻的切磋和研讨也常常在这里进行。所以,书斋是以个人名义所建立,以主人和密友为主体,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书斋姓“文”,所以别名称作“文房”。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古代的书斋和西方的书房除了布置和装饰上的地域和民族风格不同以外,在本质和功能上有很大的区别,中国传统的书斋是功能多样的文化综合体,而西方的书房则只相当于小小的私人图书馆,具有藏书和读书的功能。 书斋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重文、重史的传统。历朝历代非常重视文化的传承,这表现在朝廷不仅重视编史修志,而且重视以才取士,其中的“才”主要是指诗书的文才,留下了“文章千古事”、“惟有读书高”、“腹有诗书气自豪”格言警句。还有更重要的,是知识分

子可以通过读书成为贤达,进入品级,或科举及第,从而进入国家的行政机关,进而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和理想。所以,中华大地读书的风气绵绵不绝,这是书斋产生的深厚基础。读书需要一个清静的环境,需要配备相关的文化和生活用品,久而久之,书斋便逐步从居室之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功能和格局。 早在春秋时期,与朝廷兴建的学校——“官学”不同,诸子百家大兴私人讲学之风,诸子家中的讲学之处往往白天是课堂,晚上就成了读书的地方。这应该就是书斋的雏形。 汉代司马迁身受宫刑的奇耻大辱,满怀孤愤,足不出户,在家中读书、整理资料,“究天人之变”,终于写出了鸿篇巨制的《史记》。实际上,司马迁的“工作室”,就是一个独特的、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书斋”,这可以说是中国书斋正式形成的标志,只不过当时尚无“书斋”的称谓而已。至此,儒家的学者和诗赋的作家们,均有自己的书斋而从事文化艺术活动。因此,可以说汉代是书斋兴起的时期。 三国战乱频仍,两晋崇尚空谈,学问和艺术之风稍逊,可谓书斋的低潮期。唐代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多元化的时期。这一时期,尤其是盛唐,文化艺术繁荣而发达,学术氛围也比较宽松。可以说盛唐是书斋成熟的时期,如杜甫在成都的“草堂”,就是典型的文人书斋。 在这一时期,书斋的标志——书斋印也应运而生了。 书斋印起源于从作为信证的官印和私印之中分离出来的专

书斋名

陈寿.万卷楼陶渊明.归去来馆 陈子昂.读书台 杜甫.浣花草堂 薛涛.吟诗楼 刘禹锡.陋室 白居易.庐山草堂 欧阳修.非非堂 曾巩.南轩 司马光.读书堂 王安石.昭文斋 苏轼.谷林堂 黄庭坚.滴翠轩 米芾.宝晋斋 周邦彦.倾曲堂 陆游.老学庵 范成大.石湖别墅 朱熹.达观轩 辛弃疾.稼轩 赵孟?松雪斋 王冕.梅花屋

李东阳.怀麓堂唐寅.梦墨堂 归有光.项脊轩徐渭.青藤书屋项元汴.天籁阁王世贞.尔雅楼董其昌.画禅室钱谦益.绛云楼傅山.霜红龛 顾炎武.堡中书斋侯方域.壮悔堂吴嘉纪.陋轩 朱彝尊.静志居张英.双溪草堂蒲松龄.聊斋 石涛.大涤草堂查慎行.槐簃 沈德潜.归愚斋郑燮.板桥书屋曹雪芹.悼红轩袁枚.所好轩

纪昀.阅微草堂李调元.万卷楼邓石如.铁砚山房洪亮吉.更生斋林则徐.云左山房杨以增.海源阁龚自珍.羽陵山馆魏源.古微堂 俞樾.春在堂 翁同稣.瓶庐 刘铭传.盘亭 任伯年.颐颐草堂吴昌硕.缶庐 黄遵宪.人境庐康有为.游存庐丘逢甲.念台精舍齐白石.百梅书屋谭嗣同.莽苍苍斋章太炎.膏兰室梁启超.饮冰室沈寿.天香阁

沈钧儒.与石居 于右任.鸳鸯七志斋黄炎培.非有斋 何香凝.双清楼 李叔同.晚晴山房 陈垣.励耘书屋 鲁迅.绿林书屋 冯玉祥.抗倭楼 苏局仙.水石居 马一浮.蠲戏斋 沈尹默.秋明室 刘文嘉.契园 周作人.苦茶庵 黄侃.量守庐 夏丐尊.平屋 张钫.干唐志斋 柳亚子.磨剑室 柳亚子.上天下地之庐陈寅恪.不见为净之室陶行知.不除庭草斋胡适.藏晖室

周叔弢.寒在堂 朱屺瞻.梅花草堂 毛泽东.菊香书屋 梅兰芳.梅花诗屋 徐悲鸿.八十七神仙馆张恨水.待漏斋 周瘦鹃.紫罗兰庵 林语堂.有不为斋 郑逸梅.纸帐铜瓶室郁达夫.风雨茅庐 刘海粟.存天阁 徐志摩.眉轩 潘天寿.听天阁 张伯驹.平复堂 张伯驹.展春园 朱自清.犹贤博弈斋邓散木.厕简楼 丰子恺.缘缘堂 林散之.散木山房 闻一多.何妨一下楼张大干.大风堂

闲话书斋联

闲话书斋联 读书人都有自己的书房,过去书房叫做书斋。书斋是读书人自己的一片天地。除了外出云游,除了吃喝拉撒,书斋几乎成了读书人消磨时光的唯一所在。读书人钟爱自己的这方天地,于是为自己书斋命名或者题写书斋联,以表明心志就成了古今书斋史上的一道雅致的风景了。 古人读书大多和功名相关,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所以不少的书斋联以苦读励志为内容,其中最直白的当属清代张英的一幅书斋联:保家莫如择友;求名最好读书。苦读求名,果然成功,官至康熙朝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不过张英也是个豁达之士,官至一品,却不以权势压人。老家为了宅基地和邻居争执,驰书京城求援,而张英回书说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读书求名世代相传,其子大名鼎鼎的张廷玉后来也成了一品大臣。安徽安庆流传的“父子宰相府”、“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说法,指的是张家。 如果说张英的书斋联不加掩饰,直截了当,那么乾隆进士彭元瑞的书斋联则更加花哨和隐晦了,有点弯弯绕: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古代各省乡试均在八月,称为“秋闱”。正是桂花飘香时节。而礼部会试在二月,称作“春闱”,正是杏花盛开季节。为了八月二月的科举考试,十年寒窗,三更灯火,五更鸡鸣,废寝忘食。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果然一举中的,步步高升,做官做到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彭元瑞也是个读书人中的幸运者。 读书人中的金榜题名者不过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人饱受科举煎熬,最终抱恨众生,百般无奈,甘守平庸。然后便聊以清雅自慰,仿佛从来就无意功名。晚清文人徐照的一幅书斋联:志不求荣,满架图书成小隐;身虽近俗,一庭风月伴孤吟。功名不成,心如死灰,虽以风月自娱,孤芳自赏,清高之中透露着万般无奈。 家境不错之读书人尽管科举不就,衣食无忧还可以读书自乐,吟弄风月。对于清贫之士来讲就不那么潇洒了。清代有个贡生叫黄荔,他的书斋联就写的凄凄惨惨,悲悲切切:住三间老屋东头,安一榻,欹一几,煮一茶灶,随身一

名人书房对联欣赏

名人书房对联欣赏 人淡似菊;屋小如舟。鲁迅故居三味书屋联 斧藻其德;竹柏之怀。梁同书学士集句楹联 小楼容我静;大地任人忙。杨大司马(应琚)读书楼联 门前桂花落;阁中笔墨香。陈雪松(锦衣居士)书斋联 学贵运时策;友交立德人。魏源题书斋 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 [明]左光斗题书斋 文情生若春水;弦咏寄之天风。集王右军兰亭序字为楹联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清]郑夔题书斋联 看儿曹整顿乾坤;任老子婆娑风月。 王海日(王文成之父华)自题书室联 高山流水诗千首;明月清风酒一船。曹雪芹题砚联 删繁就简三秋树;立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与韩生镐论文联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五“冯御史静山家” 为学深知书有味;观心澄觉室生光。集欧阳率更书醴泉铭字成联 一室图书自清洁;百家文史足风流。集欧阳率更书醴泉铭字成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题书斋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彭文勤(元瑞)题书房联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小疑必问大事必闻才算学生。 陶行知题晓庄学校联 大本领人当时不见有奇异处;敏学问者终生无所谓满足时。 清人集圣教序字作楹帖 学古之志未衰每日必拥书早起;干世之心已绝无夕不饮酒高歌。 申凫盟(涵光)题书室联 毋忘孤苦出身看诸儿绕膝相依已较我少年有福; 切莫奢侈过分闻到处向隅而泣试问你独乐何心。 黄炎培自题书斋 酒阑兴倦事往情迁祗不忘游过名山别来旧友; 春去仍归人老难复更休诧殿前起草海外题诗。 费西墉京兆(锡章)自撰书室联 书斋对联有两种,一种是与斋主、书斋无关,纯粹作为装饰点缀,以示风雅的,如名家手迹、历代名联等;另一种是与斋主有关的,或描写书斋景象,或抒发壮志情怀,这类对联大多出自斋主手笔,亲自题写,也有友人赠予的。我们这里讲的是后一种对联。 读文人学士的书斋对联,可以明了他们的心迹志向。苏东坡早年书斋中悬一联:“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咀嚼这副对联,可明晓他日后之所以能成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其真谛即源于此。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上世纪三十年代居住在上海忆定盘路(今江苏路)的一幢花园洋房里。他在洋房的楼下辟有一间书房“有不为斋”,布置得非常幽雅。书架上洋装书和线装书并存,显眼处挂着梁启超亲笔书赠的一副对联:“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

书斋名

陈寿.万卷楼 陶渊明.归去来馆陈子昂.读书台杜甫.浣花草堂薛涛.吟诗楼 刘禹锡.陋室 白居易.庐山草堂欧阳修.非非堂曾巩.南轩 司马光.读书堂王安石.昭文斋苏轼.谷林堂 黄庭坚.滴翠轩米芾.宝晋斋 周邦彦.倾曲堂陆游.老学庵 范成大.石湖别墅朱熹.达观轩 辛弃疾.稼轩 赵孟?松雪斋 王冕.梅花屋 李东阳.怀麓堂

唐寅.梦墨堂 归有光.项脊轩徐渭.青藤书屋项元汴.天籁阁王世贞.尔雅楼董其昌.画禅室钱谦益.绛云楼傅山.霜红龛 顾炎武.堡中书斋侯方域.壮悔堂吴嘉纪.陋轩 朱彝尊.静志居张英.双溪草堂蒲松龄.聊斋 石涛.大涤草堂查慎行.槐簃 沈德潜.归愚斋郑燮.板桥书屋曹雪芹.悼红轩袁枚.所好轩 纪昀.阅微草堂李调元.万卷楼

邓石如.铁砚山房洪亮吉.更生斋 林则徐.云左山房杨以增.海源阁 龚自珍.羽陵山馆魏源.古微堂 俞樾.春在堂 翁同稣.瓶庐 刘铭传.盘亭 任伯年.颐颐草堂吴昌硕.缶庐 黄遵宪.人境庐 康有为.游存庐 丘逢甲.念台精舍齐白石.百梅书屋谭嗣同.莽苍苍斋章太炎.膏兰室 梁启超.饮冰室 沈寿.天香阁 沈钧儒.与石居 于右任.鸳鸯七志斋黄炎培.非有斋

何香凝.双清楼 李叔同.晚晴山房 陈垣.励耘书屋 鲁迅.绿林书屋 冯玉祥.抗倭楼 苏局仙.水石居 马一浮.蠲戏斋 沈尹默.秋明室 刘文嘉.契园 周作人.苦茶庵 黄侃.量守庐 夏丐尊.平屋 张钫.干唐志斋 柳亚子.磨剑室 柳亚子.上天下地之庐陈寅恪.不见为净之室陶行知.不除庭草斋胡适.藏晖室 周叔弢.寒在堂 朱屺瞻.梅花草堂 毛泽东.菊香书屋 梅兰芳.梅花诗屋

徐悲鸿.八十七神仙馆张恨水.待漏斋 周瘦鹃.紫罗兰庵 林语堂.有不为斋 郑逸梅.纸帐铜瓶室郁达夫.风雨茅庐 刘海粟.存天阁 徐志摩.眉轩 潘天寿.听天阁 张伯驹.平复堂 张伯驹.展春园 朱自清.犹贤博弈斋邓散木.厕简楼 丰子恺.缘缘堂 林散之.散木山房 闻一多.何妨一下楼张大干.大风堂 俞平伯.永安居 冰心.力构小窗 石评梅.荒斋 胡风.四树斋 梁实秋.雅舍

文艺复兴时期中西艺术文化比较

文艺复兴时期中西艺术文化比较 一、文化和中西文化比较概述 在介绍文艺复兴时期中西文化比较之前,先阐述文化与中西文化比较的简单概念:特定文化是特定民族的本质的表现。不同的民族所表现的文化内容是有差异的。“文化”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它是一个民族作为具体的人类所创造出来的,所以文化有类型之分,例如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等等;其次“文化”是在历史上产生的,因此,文化又可以成为传统、现代,所以说特定文化是特定民族的本质的表现。 文化比较就是把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开展文化比较的系统研究。文化比较的前提是文化接触与交流,没有文化的接触,就谈不上文化的比较。从中西文化比较角度看,早在汉代两类文化就有接触,时至元代,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遍游中国,从文化的意味上对中国有了初步了解。在绘画艺术文化中,西方艺术的引入在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绘画出现了第一次的接触。 二、文艺复兴时期中西艺术文化比较 文艺复兴时期在西方是指在古典文化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等的复兴。它的主要的思想是确立个人精神价值,提倡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西方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最早发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方的艺术表现为:反映世俗的生活为主的艺术家为了正确的表现人体的比例,对解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为了准确的变现空间的结构特征,掌握了严谨的透视画法。出现了绘画艺术和科学相结合的创新手段。 文艺复兴时期相当于中国的明代。在明代时期,由于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中、西两种完全不同观念的艺术在明代擦出了了第一次火花。在艺术上表现为师承古人,以地域实景为绘制对象具有诗意表达艺术家自己的情感。在中国明代艺术表现为:有宫廷美术的再度复兴;有文人派别的持续发展;有世俗文化美术的推进;有西方艺术影响下的美术引进。不同风格形式的表现呈现出绘画艺术的百花齐放,争相斗艳的格局。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最为著名、最有说服力的代表人物——文艺三杰之一的达·芬奇,他的典型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西方很多的艺术家都曾以不同的手法描绘基督形象,但在达·芬奇的笔下却把基督的形象描绘成为普通的世俗外表。画面上的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面部表情来凸显出其各自不同的内心世界,门徒们表现的心情有的非常愤怒、有的忐忑不安、有的内心充满疑虑、有的表现的极其无辜,门徒们的心情和基督表现出的平静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基督的头部后面展现的是窗外的恬静景象,整个画面的空间感被进一步推后。表现出惟妙惟肖的空间透视技法。

书斋——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共12分) 书斋——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凝石 在中国传统宅院中,除祖堂外,另一个重要的精神场所便是书斋,但祖堂大多和中堂合一,所以,大体上书斋是民居之中惟有的精神场所。书斋一般位于宅院的僻静之处,如有后花园,必与之相邻,形成营造书斋高雅恬淡的良好环境的重要因素。 书斋是文化传承的汇集点。书籍是前人社会经验的总结,书籍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书斋的主体——读书人或学问人,在这里藏书,在这里读书,在这里思索。文化在这里汇集,文化在这里传承。之所以有“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之说,就是因为以往优秀的文化,在这里以研读、考证、校注、阐发的方式得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在这里化整为零,熊熊燃烧,然后又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程,使文化得到最好的传承和发展。可以这样比喻:因为当时国家没有社会科学院,而许多个体存在并发挥作用的书斋联合起来,实际上就起到了社科院的作用,而且国家不用投资。诸葛亮的“茅庐”,造就了蜀国鞠躬尽瘁的宰相。刘备“三顾茅庐”,获得了人才和天下大计,才丰富了经天纬地、威武雄壮、扣人心弦、传播不息的“三国演义”。同时,许多民族的文化经典在这里得到了继承和弘扬。 书斋又是个性创造的发酵池。书斋是个人的领地,在封建社会,无论是官场还是社会,乃至家庭,一定要遵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的约束。当一个知识分子回到书房,虽然仍有强大的封建社会的伦理规范融合在书籍的字里行间,但躯体和大脑毕竟属于自己,书斋的主人得到了个性施展的空间,于是,他们的创造力得以迸发,从而产生出新的思想,创造出新的艺术。可以说,知识分子在继承前人精华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现实经历,加上自己的文学艺术创造,在书斋里融合、发酵,最后,酝酿出崭新的、清醇的、甘洌的美酒。这些美酒不断地融进整体的民族文化,使得文化发展的链条上,不断有闪动的灵光。如王维在“辋川山庄”写就的如画诗歌、黄公望开山水画之宗的《江山万里图》、曹雪芹的堪称百科全书的《红楼梦》、严复启迪国人的《天演论》、鲁迅振聋发聩的《狂人日记》、徐悲鸿歌颂民族精神的《愚公移山》,真是不胜枚举。 【题文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书斋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的。(2分) 小题1:细读文中画线的语句,联系上下文作答。(5分) ①文明之光“熊熊燃烧”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书斋里“融合、发酵”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酒”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知识分子在书斋里“创造力得以迸发”的原因是什么?(2分) 小题3:文章结尾说:“这些美酒不断地融进整体的民族文化,使得文化发展的链条上,不断有闪动的灵光。”请从王维、曹雪芹、鲁迅三个例子中任选一个,说说他的作品在文化发展的链条上闪动着怎样的灵光。(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书斋是文化传承的汇集点;书斋又是个性创造的发酵池或:书斋是文人汇集文化传承文化的地方;书斋是文人施展个性的地方。

论古希腊文明和文艺复兴的异同

论古希腊文明和文艺复兴的异同 经过欧洲中世纪的黑暗时期,佛罗伦萨的诗人找到了遗失的古希腊文化火炬,重新点燃了西方的文明之火。古希腊文明和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化的两个顶峰,两者虽然年代不同,地域迥异,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因素促成文化的繁荣。 首先,古希腊和意大利小国寡民的城邦制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体制的保证。文艺复兴产生于城邦林立的意大利,而古希腊文明也萌生于雅典等城邦。城邦制对于山脉广布的意大利和希腊十分适合,松散的政治同盟也为文化的自由提供了基础。雅典的民主制使公民的自由达到最大,而意大利各自独立的贵族统治也使教皇的宗教影响降到最低。从政治上看,城邦制最能调和人类社会两个敌对而又被动的要素——秩序与自由。而这两者之间的竞争促成了文化的兴盛。 宗教推崇的秩序与人类的理性相互碰撞,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对宗教的信奉都很一致。虽然雅典信奉雅典娜,而斯巴达信奉阿波罗,但都会向包括宙斯、赫斯提等十二个神进行礼拜,而伊索克拉底、柏拉图等思想家则试图以理性的方式来解释超自然力量。宗教中对秩序的追求和思想家对自由和真理的探索相互碰撞,极大地丰富了古希腊的文明。宗教主题的艺术创作繁荣了文化,比如古希腊时期由宗教仪式带来的

“挽歌”这一文学形式的兴起,又比如达芬奇的宗教题材作品是文艺复兴辉煌的篇章,但同时体现了他对宗教的怀疑和对人文主义的推崇。同时非宗教创作也同样兴盛,波提切利创作的《维纳斯的诞生》体现了文艺复兴时人们崇拜理性美和对人文主义的日益浓厚。这也体现了文艺复兴时中产阶级的兴盛和城邦财富的积累。我认为文艺复兴对古希腊文明的本质区别即在于人文主义的发展。较之古希腊文明,文艺复兴的创作更多的带有对宗教的怀疑和对科学的严谨的标签。对人自身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公民自由也是古希腊文明所不及的。 与东方的交流也促进了希腊和意大利的文化繁荣。近东的腓尼基人将字母带到希腊,为希腊字母提供了蓝本,东方国度如非利士王朝、以色列的繁荣文化影响了希腊,同时腓尼基人领先的航海技术也为海上商路提供技术保证,东方文化从塞浦路斯传播到希腊,从而最终引起一个世纪后的希腊文化复兴。而意大利作为丝绸之路的欧洲大门,更是凭借地理位置的优势率先开始了文艺复兴。航海技术的发展使意大利与东方贸易更为方便,并将意大利的财富积累推向顶峰。意大利的城邦诸如威尼斯因为商业的繁荣而大量赞助艺术家,这使得艺术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作画,与此不同的是古希腊无需劳作的“平等公民”要靠农奴的供养,自然也只有公民才会去进行创造艺术。与东方的交流不仅带来了商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文化的交融。 总之,城邦制的统治和广泛的和平、宗教与理性的竞争海上

名人书斋及意义

陋室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居室兼书房名。诗人曾专门写了篇脍炙人口的《陋室铭》,以描绘自己书斋的简陋,表现自己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老学庵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的书屋名称。此名表达了诗人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而不止的精神。 七录斋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年幼时酷爱读书,凡是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写,诵读数遍后烧掉,然后再抄,再读,再烧,这样反复六七次,因此他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七录斋”。 聊斋相传,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常设烟、茶在路边,过路人只须到此讲讲故事、传闻,或聊聊天,便可免费享用。一旦听到有用的“材料”,蒲松龄就回去整理成文,因此他取书屋名为“聊斋”。 瓶水斋清代诗人舒位的诗作很有成就,可他非常谦逊,把自己的知识和创作成就比作大海中的一瓶水,所以命名自己的书斋为“瓶水斋”。 北望斋著名作家张恨水,在抗日战争中欣闻平型关大捷,看到了中国反侵略的希望,命屋名为“北望斋”,寄托他对党的希望和对故乡的怀念。 梦草斋上海作家谢冰心在学生时代,读了许多中国古典名著,对爱打抱不平、落草为王的“绿林好汉”十分敬慕,于是她把自己的书屋起名为“梦草斋”。 四步斋上海作家赵丽宏1988年喜得新居,书房只有四步之长,却也自得其乐,因而命名为“四步斋”。 积微居语言学家杨树达曾说:“小是大的基础,大是小的发展;多是少的结果,少是多的积蓄。学问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来的。”因此,他给书屋取名为“积微居”。 马虎居社会学家邓伟志的居室取名为“马虎居”,其一是他的生肖是马,妻属虎;其二是他提倡生活上简单、马虎一点。 泥土巢擅长农村题材的著名作家浩然,给自己在河北三河县居住的农家小院取名为“泥土巢”,表明了他长期扎根农村的决心和对农村的热爱。 静虚村这是作家贾平凹的居室名。他说:“我刚从山里搬到西安时,住城北新村,地方虽小,却很安静,我就取名…静虚村?。静是心静,虚是心宽,包容大”。 此外,自古以来,许多学者名流在钻研学问、攀登事业高峰之余,还喜欢集藏以怡情悦目,调剂精神。兴之所至,往往以所藏之物来命名居室、书斋,说来颇有情趣。 抱残守缺斋清代著名小说家刘鹗取室名“抱残守缺斋”,并非给自己脸上抹黑,而是因为他生平“嗜古成痴”,人称“竭其力之所至,不以营田宅,治生产,惟古器物是求”。他集藏“上自殷及隋碑,巨若鼎彝,纤如泉珍,旁罗当壁,广及罂登”。这些千年古董,因历经沧桑,难免残缺不全,但刘视若珍宝,因此,他的书斋名表达了甘心一辈子与这些残缺不全的文物为伴的志向。 周敦商彝秦镜汉剑唐琴宋元明书画墨迹长物之楼清代文人李盛铎爱收集古墨,他的书斋里珍藏文物历朝尽有,各种各样齐全,因此他自署室名曰“周敦商彝秦镜汉剑唐琴宋元明书画墨迹长物之楼”,其室名之长,堪称历代之最。 百梅书屋书法家陈叔通得到父亲所藏唐伯虎一幅墨梅,引为奇迹。为纪念他父亲的嗜梅之癖,以这幅唐画为基础,千方百计搜求,共购得历代名家画梅一百幅,最后又得到高澹游的《百梅书屋图》,珍爱非常,故取斋名“百梅书屋”。 平复堂书法家张伯驹购得西晋文学家、书法家陆机手书的《平复堂》,当他知道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书法真迹,高兴万分,遂自题斋名曰“平复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