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广东广州番禺区教育系统招聘教师笔试真题及答案

2014广东广州番禺区教育系统招聘教师笔试真题及答案

2014广东广州番禺区教育系统招聘教师笔试真题及答案
2014广东广州番禺区教育系统招聘教师笔试真题及答案

2014广东广州番禺区教育系统招聘教师笔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社会制约性

B.永恒性

C.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相对独立性

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3.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帮助学生自己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这是指教师充当()角色。A.管理者

B.指导者

C.知识传授者

D.研究者

4.打破传统学科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知识而构成的课程是()。

A.学科课程

B.显性课程

C.综合课程

D.活动课程

5.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论的根本分歧在于是以书本知识为中心还是以()为中心。

A.社会

B.活动

C.儿童

D.经验

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反映了()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A.环境因素

B.遗传因素

C.教育活动

D.个体因素

7.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个人中,建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这句话反映了()。

A.个人本位论

B.教育无目的论

C.社会本位论

D.生活目的论

8.万绿丛中一点红,“红”很容易被人们区分出来,这种知觉特性是()。

A.理解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

9.在教育工作中要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稳定性

10.问题解决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问题解决的心理准备状态,称为()。

A.知识表征

B.原型启发

C.心理定势

D.功能因素

11.“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所描述的心理冲突是()。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单趋冲突

12.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显现()趋势。

A.先慢后快

B.倒U形曲线

C.先快后慢

D.U形曲线

13.小王毕业后成为某中学老师,他要求自己的行为与教师角色行为一致。这时他所处的态度阶段属于()。

A.服从阶段

B.认同阶段

C.内化阶段

D.自动化阶段

14.个体依据对自身能力、环境等方面的评估而为自己确立的发展目标是()。

A.成就动机

B.期望动机

C.抱负水平

D.动机水平

15.一个孩子认为故意打破一个杯子比不小心打破10个杯子应该受到的惩罚更大,他的道德评价能力发展水平所属阶段是()。

A.从他律到自律

B.从评价他人到评价自己

C.从效果到动机

D.从片面到全面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6.我国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的特点。()

17.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18.教学过程就是进行智育的过程,教学任务是发展学生智力。()

19.“知之深,爱之切”说明了认知对情感的促进作用。()

20.“隐性课程”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

21.学习动机强度适中,学习效率才高。()

22.为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师应努力使全班同学的学习风格趋于一致。()

23.相关背景知识的学习有利于长时记忆。()

24.灵感和顿悟属于发散性思维。()

25.教育现代化就是学校设施、设备的现代化。()

三、填空题(每空2.5分,共10分)

26.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我国专门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法律是_______和_______。

27.近年来,广州市番禺区在全区中小学积极开展_______课堂教学改革,中小学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2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_______和规范字。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9.最先获得的信息资料对于人形成印象有重要作用,这一心理效应称为“首因效应”。简述“首因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

30.有学生认为,“实施义务教育是政府的事,与我无关!”请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相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五、案例分析题(14分)

31.一位物理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把一块铁块和一块木块放在水里,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回答:“铁块沉下去,木块浮在水面。”教师接着问:“为什么呢?”学生回答:“因为铁块重。”教师又问:“而钢铁制的巨轮也很重,为什么浮在水面上呢?”这一问,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开始积极地思考。之后,教师引出“阿基米德原理”。

问题:这一教学案例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一原则?

六、教学设计题(20分)

32.近年来,国内中小学流行微课教学,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一般时间为5—10分钟。一节优秀的微课,包括合理的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动感的教学流程和有效的教学评价等。微课设计是中小学教师基本素养的要求和体现。

问题:请你就正在任教或将要任教(应聘职位)的学科,设计一节微课。

要求:1.写出微课的主题(你所选择的学科知识或教学环节);

2.写出微课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分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

3.要体现应聘学科的特点;

4.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从本质属性来说,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因此,正确答案为C。

2.D[解析]德育过程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过程。其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因此,正确答案为D。

3.B[解析]教师的管理者角色是指教师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教师的指导者角色是指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和研究,引导和帮助学生自己学习,自我

管理,自我教育。教师的知识传授者角色是指教师对其所掌握的知识经验与技能精心加工整理后,以便于学习、掌握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教师的研究者角色是指教师要成为教学问题的探索者,新的教学思想的实践者,而不是静态知识的占有者。因此,正确答案为B。

4.C[解析]A项,学科课程是指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B项,显性课程指的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C项,综合课程是指将源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课程内容以一定的方式与一个主题、问题或源于真实世界的情境联系起来的课程。D项,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设计的课程。因此,正确答案为C。5.D[解析]从目的上讲,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掌握知识,传递和发展人类积累的文化精华;活动课程则主要让学生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个体经验。因此,正确答案为D。

6.A[解析]题干句意为,蓬草生长在丛麻中,不用扶持就长得挺直;白色的细沙混在黑色泥土中也会随之变黑。这句话反映了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因此,正确答案为A。7.C[解析]社会本位论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涂尔干的叙述即表达出社会这种观点。因此,正确答案为C。

8.B[解析]环境是复杂多样的,人们进行知觉时总是选择少数事物作为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这种把对象从背景区别出来的特征即知觉的选择性。从“万绿”中马上分辨出“一点红”,正是知觉选择性的表现。因此,正确答案为B。

9.A[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选择有效的教育途径、方法和手段。“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表明教育要因材施教。因此,正确答案为A。

10.C[解析]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对某一特定活动所形成的心理状态准备,它影响问题解决的倾向性。因此,正确答案为C。

11.A[解析]双趋冲突指个体同时想追求两个目标,但由于条件所限只能选择其一,必须放弃另一目标的心理冲突。双避冲突是指个体同时面临两件不受欢迎或令人讨厌的事情,要回避其一,就必须遭遇另一件时产生的心理冲突。趋避冲突指个体对同一目标产生两种不同的情感:喜欢某方面又厌恶另一方面的心理冲突。心理学中没有单趋冲突的说法。题干中描述的鱼与熊掌都想得到的心理状态是典型的双趋冲突。因此,正确答案为A。

12.C[解析]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因此,正确答案为C。

13.B[解析]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要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其中,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的特点。题干中小王“要求”自己的行为与教师角色行为一致,故其还处于认同阶段,未达到内化阶段。因此,正确答案为B。

14.C[解析]抱负水平是个人依据对自身能力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的评估而为自己确定的发展目标。因此,正确答案为C。

15.C[解析]道德评价能力发展过程是从他律到自律,从客观的效果到内在的动机,从他人到自己,从片面到全面。孩子能通过判断“打破杯子”的动机,来确定受罚的大小,这说明他的道德评价能力发展到从客观效果到内在动机的阶段。因此,正确答案为C。

二、判断题

16.√[解析]我国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义务性)、免费性(公益性)、普及性(统一性)的特点。

17.√[解析]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18.×[解析]教学过程,即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而不仅仅是智育的过程。教学任务是学校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发展学生智力只是任务之一。

19.√[解析]“知之深,爱之切”这句话表明情感的发展水平是与认知水平相联系的,认知的发展会促进情感的发展,而情感的变化反过来也会影响认知。

20.×[解析]隐性课程是指那些不在课程规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又不可避免地会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实现的因素。隐性课程在教育中的作用有时比正规课程还要重要,尤其在促进儿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的作用更不可忽视。

21.√[解析]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成倒U形曲线关系。也就是说,学习动机的强度有一个最佳水平,即动机水平适中,此时的学习效率最高。如果动机水平过低,学习效率会低;但如果动机的强度超过最佳水平,也会对学习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使学习效率下降。

22.×[解析]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即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这样才能达到最达教学效果。

23.√[解析]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是把新的信息纳入已有的知识框架内,或把一些分散的信息单元组合成一个新的知识框架。学习相关背景知识有利于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

24.×[解析]灵感和顿悟是一种带有突破性的创造性思维认识活动,属于创造性思维。25.×[解析]教育现代化,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学校设施、设备的现代化只是教育装备现代化的内容之一。

三、填空题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7.“研学后教”

28.普通话

四、简答题

29.[参考答案]在现实生活中,首因效应所形成的第一印象常常影响着我们对他人以后的评价和看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好“第一印象”,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命题之一。

“首因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可利用“首因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教师可利用“首因效应”在言语与行为上给学生以示范作用;

(3)教师可利用“首因效应”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4)教师可利用“首因效应”合理分配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5)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首因效应”带来的消极影响。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尽量避免受“首因效应”的影响,仅凭第一印象就简单地给学生定性,要做到对学生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否则很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同时也容易在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30.[参考答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该同学认为“义务教育是政府的事情,与个人无关”的观点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错误的。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

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作为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在获得接受教育的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具体要求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第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第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五、案例分析题

31.[参考答案]案例中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贯彻启发性原则,应做到以下几点:(1)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4)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5)发扬教学民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

六、教学设计题

32.[参考答案]

一、微课主题

如何快速高效做好高考古诗鉴赏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古诗鉴赏必备的阅读与答题的思维。(属于第二轮复习策略或高考考前指津) 三、教学内容

高三学生第二轮复习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古诗鉴赏的知识储备,对高考试题的题型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对阅读、答题以及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地完成题目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本节微课首先归纳古诗鉴赏读题与答题的基本步骤与要求,并结合示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最后以“口诀”结束。

四、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好,本节微课重点是讲解做高考古诗鉴赏题时,应注意的读题和答题思维要点,简明扼要地把握鉴赏古诗的基本流程。

正文讲解:

第一部分读题。审读,读什么。以示例明确“读”的内容及步骤。

第二部分答题。“答”什么,怎样“答”。以示例明确,答题应注意出题的角度,题型的规律。第三部分归纳小结。以一首“口诀”的形式记忆高考古诗鉴赏题做题时应学会的思维流程。

五、教学评价

学生对古诗鉴赏试题的解答,关键点有二:一是知识的积累;二是读诗的全面性及答题的规范性。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第二轮复习已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以示例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在高考有限的时间内读诗的基本要求,力求做到全面,从标题、作者、原诗及注释多方面学会答题时牢记做到合乎出题“角度”和题型“规律”。最后以口诀形式使学生把古诗鉴赏的做题规律形象具体地、深深地记忆在脑海中。

[要点提示]设计一节好的微课要注意的事项有:

(1)了解微课的定义及作用

(2)选择和分析处理知识点

①知识点尽量选择教学的重点、难点。

②知识点的选择要细,要在10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

③知识点的表述要准确无误,不允许有文字、语言、图片上的知识性错误或误导性的描述。

④要将知识点按照一定逻辑分割成很多个小知识点。

(3)构建完整精炼的教学过程

①切入课题要新颖、迅速,微课教学设计中,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切题:A.设置一个题目引入课题。

B.从以前的基本内容引入课题。

C.从生活现象、实际问题引入课题。

D.开门见山引入课题。

E.设置一个疑问、悬念等引入课题。

②讲授线索要鲜明。

③结尾要快捷。

④力求创新,亮点耀眼。

(4)制作实用的微课教学课件

①要具有美感、动静结合。

②合理安排信息量,易操作。

小学英语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英语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小学教师业务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分值:100分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下面每题四个选择中只有一个答案,请选出,并填入答案卡内。(1—30小题,每小题1分,计30分) 1. Binbin gets up ____ about 8:30 _____ Saturdays. A. on, at B. in , onC.at, on 2. —What’s he like —. He likes beef. B. He’s Mr Carter C. He’s short. 3. How is the cinema from here A. much B. many C. far 4. I'd like Kate soon.A. to write B. to write to C. to writing to 5. ---What Amy ---She's writing an e-mail to her pen-friend. A. did…doB. is…doing C. is…going to do 6. ---Your homework is very good. . Yes, it is B. Thank you C. No , thanks 7. I'm eleven years old. My little sister is nine. So .A. She 's older than me. B. She's taller than me. C. I'm two years older. 8. You and I like swimming . We have the same .A. both…hobbies B. are…hobbies C. both…hobby 9. --- _____ is this walkman ---______ my daughter’s.A. Who, It’s B. Whose, Its C. Whose, It’s 10. ---Would you like _____ tea --- Yes, just . some, little B. any, a little C. some, a little 11. Come in and have a look. This is ________ . Lucy’s and Lily B. Lucy’s and Lily’s C. Lucy and Lily’s

2014年青岛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4年青岛市教师招聘真题及答案(免费) 一、判断题 1、成长也是一个不断犯错改错的过程。√ 2、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属于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本体性知识。× 3、我国现行教育基本法是《教育法》。√ 4、教育的发展必然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 5、神曲是博卡丘的著作。分为《地狱》《天堂》《炼狱》。× 6、魏源是最早的科学家。× 7、“春风化雨”体现了德育的说服教育法。× 8、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书面材料分析法。× 9、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之一。√ 10、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老虎是哺乳动物,所有老虎也是胎生的。这是归纳推理。× 二、单选题 11、近代被誉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的教育家,其代表作是( ) A、《民主主义与教育》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大教学论》 C、不正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不正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3、提出“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的是() A、亚里士多德 B、阿基米德 C、开普勒 D、伽利暗 1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经验( ) A、马卡连柯 B、加里宁 C、乌申斯基 D、苏霍姆林斯基

15、小学阶段课程设置的特点是( ) A、分科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C、综合课程为主 D、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 16、《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 ) A、学思结合 B、教学相长 C、因材施教 D、循序渐进 17、尊重的需要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属于( ) A、第二层次 B、第三层次 C、第四层次 D、第五层次 18、社会态度三要素包含( ) A、需要、动机、认知 B、认知、情感、行为 C、需要、情感、行为 D、认知、动机、行为 19、教育史上的新三个中心是( ) A、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B、教材中心教育中心课堂中心 C、教师中心教学中心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学生中心 20、首倡班级制教学的是( ) A、杜威 B、卢梭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21、美国心理学家艾尔克森认为,童年期的主要任务是( ) A、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c)。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b)。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说不清楚

小学语文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精华版(终审稿)

小学语文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精华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小学语文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试题 小学语文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5分)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表达艺术是非常丰富的,它一般要通过体态、手势、 头语、眼神、嘉许等来表达。 2.努力建设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程。 3.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语文课程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 对 ) 2.1--2年级将“大纲”中偏于实践性要求的表述(“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改为偏于学习过程的表述(“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 结构)。( 错 ) 3.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错 ) 4.“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对 ) 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讨论法和实践法。( 错 )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B )。 A .拜谒./枯竭. 冲.锋枪/冲.击波 恣.意妄为/千姿. 百态 B .陨.石/功勋. 倒.胃口/倒.栽葱 崇山峻.岭/怙恶不悛. C .梗.概/田埂. 迫.击炮/迫.切性 瓜熟蒂.落/啼. 笑皆非 D .篆.书/椽.子 空.白点/空.城计 愚.公移山/向隅. 而泣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C )。 A .以逸待劳 分庭抗理 信口雌黄 哄堂大笑 B .漫不经心 和颜悦色 见微知着 推心至腹 C .突如其来 接踵而至 精妙绝伦 浑然一体 D .张灯结彩 休戚与共 不知所终 估名钓誉 3.“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 C )。 A .答应别人的事能不守信用吗 B .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 C .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 D .答应别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 4.下面的诗句中依次填入的花名是( B )。 ①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出墙来。 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无处寻。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④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A .桃花 红杏 菜花 梨花 B .红杏 菜花 梨花 桃花 C .桃花 梨花 红杏 菜花 D .菜花 桃花 梨花 红杏

2014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2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D)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A) A.教育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社会学 D.教育经济学 3.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A) 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4.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D) A.美育 B.劳动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 D.美育、劳动教育 5.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的(D) A.目的 B.内容 C.方法 D.功能 6.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C) A.演示法 B.练习法 C.实验法 D.实习作业法 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C) A.桥梁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9.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B)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10.“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C)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1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C)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12.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A)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3.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起伏变化的现象是(A)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 D.实践活动影响 14.脑神经属于下列哪一类神经?(D) A.交感神经 B.副交感神经 C.中枢神经 D.周围神经 15.有预定目的,用专门方法的识记是(A)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 16.长系列的材料,中间部分记忆的效果差,两端效果好,这是由于中间部分要受哪种抑制干扰?(D) A.前摄 B.倒摄 C.单一 D.双重 17.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B)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试卷(2)

得分评卷人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综合知识专家押题试卷(二)(满分100分 时间15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核分人 题分3016202014100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 3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 ) A.《教育学》 B.《论共产主义教育》 C.《新教育大纲》 D.《民主主义与教育》 2.心理断乳期是指( )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3.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 ) A.民主型、惩罚型、放任型 B.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 C.放任型、监督型、正义型 D.惩罚型、正义型、权威型 4.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 ) A.班、课、室 B.师、生、课 C.师、生、时 D.班、课、时 5.当面对挫折时,有的人奋发拼搏,而有的人一蹶不振,这是人格的( )

A.独特性 B.稳定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6.“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的是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7.学生入学后,教师会自然地成为他们亲近、尊敬甚至崇拜的对象,把教师作为获取知识的智囊、解决问题的顾问、行为举止的楷模。这说明学生具有( ) A.可塑性 B.依赖性 C.向师性 D.定向性 8.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重点是( )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9.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但( )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A.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抓好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开展多种多样的班级活动 10.学习英语单词“house”时,用中文“耗子”来帮助记忆,这是一种( )。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精加工策略 1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 )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逻辑记忆 D.动作记忆 1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3.把学习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是一种(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生理性内驱力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10题,每题分,共8分。) 你认为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 教育的特殊矛盾表现为社会要求与受教育者个体之间的矛盾。( ) 2.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正确决策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的一种管理方式是班级平行管理。( ) 3. 人们在认知活动中,评价认识事物的时候所产生的情绪体验称为道德感。( ) 4. 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叫做首因效应。( ) 5. 人的心理活动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比较紧张的状态,这属于注意的维持功能。( ) 6. 要培养学习者观察的精准性,最关键的是教育者要引导学习者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培养学习者的观察兴趣。( ) 7. 在新课程改革中,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 8. 在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中,认知过程中的各种价值冲突和矛盾的解决是在内化阶段完成的。( ) 9. 中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从初中开始的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到高中阶段形成抽象逻辑思维。( ) 10. 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学校党组织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 二、不定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满分,少选且每选对一个正确答案得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1. 主张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知识和规范的是:( )。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文化本位论 D. 生活本位论 12. 古代有个叫方仲永的,少年时聪明伶俐,5岁时就能作诗。他成名后,其父经常带他游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2015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一、选择题: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C.希腊 D.罗马 ( B)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A.斯巴达 B.埃及C.希腊 D.雅典 ( D) 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 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D ) 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 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C ) 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 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 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 10、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A ) 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 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 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A ) 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b ) 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2014-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历年各地真题试卷练习

2011年佛山禅城区教师招聘笔试真题 一、选择题(1.5*20=30) 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学校事故处理办法等,有部分教育时事题 1.我国国家教育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2.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3、所谓“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指德智体美劳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主要针对传统课程内容的 5、教学工作的五个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课外作业、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7、在中小学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目的是素质教育、新课改 8、十多年来,一直作为国家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两基”是指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9、教育公平是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指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十七大提出的) 11、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 12、下面的描述最可能代表专家型教师特征的是()。案例分析题,挺简单的 13、根据学习心理学原理,可以将教师反思过程最恰当地概括为()。不肯定 14、下列难以受教育影响的素质是()。案例分析,不肯定 A 爱玩电子游戏 B考试老是看错题 C不爱和同学交往 D总是写错别字 15、在一个不好的集体里,不良行为很少有市场;在一个不好的群体里,好学生也会附和不良行为,这一现象的恰当解释是()。案例分析,好像是从众 16、假如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行为,最恰当的安排是()。做过的,先有行为,后有强化。以前外公都是这样激励我考试考第一的,看来外公也是一个激励高手 17、下面哪个报告具有学习评价意义?不肯定 18、表扬的使用原则?我是选择一有进步就表扬,不知道对不 19、老师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任务应该是()不肯定,但觉得应该会对的 二、判断题(一题一分)15分 15道。都是客观题判断,比较国家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正确与否等等,不难 三、简答题(5分*4题=20分) 1、谈谈你对当前强调“教育均衡”、“教育公平”的理解 2、怎样衡量教学是否有效? 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对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可锻炼了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 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是对面上来说,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没有效率就不算是好课。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是有内容的课。 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情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对下面的汉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字”的笔顺是,先写宝盖头“宀”,再写“一”横,最后写“了”。 B.编字典时将“机、床、村、极’’等字编在一起,这些字都以“木”为部首,因此“木”也可称做义符字。 C.“休”,人倚木(树),表示休息,是个形声字。 D.节,“艹”字头,与植物有关,如“节约”;结,“吉”字旁,与吉庆有关,如“张灯结彩”。 2.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许多高中毕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B.5月4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了《红色箴言》大型诗歌朗诵会,通过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炉火纯青的朗诵艺术,在场的大学生热血沸腾,深受震撼。 C.大观园旅游纪念品商场里摆满了名人字画、根雕作品、导游地图、古玩、佩饰等多种工艺品,琳琅满曰,美不胜收。游客们精挑细选,讨价还价,热闹极了。 D.冬天日短,等到干完活儿回来。已是夕阳西下,薄雾给村子罩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母亲像往日一样,从灶屋里端出了热腾腾的饭菜,招呼我们赶紧吃。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书刊要装帧,门面要装潢,居室要装修,营造一个舒适温馨而又品味高雅的家可以说是工薪阶层中许多人的梦想。 B.舞台上,弟弟的朗颂声情并茂,姐姐的伴奏锦上添花;母亲心中的那丝担忧很快便烟消云散了。 C.2008年1月以来,中国居民物价指数CPI出现了明显的涨幅,不少低收人家庭倍感通货膨涨的压力。 D.在骄阳的曝晒下,牵牛花堰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矜持的牡丹也耷拉下了高贵的头颅,失去了先前的神采。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十套)

真题1 2009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D;2、A;3、C;4、C;5、D。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B 转变旧的学习方式C倡导建构的学习D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做到()。 A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B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充分地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3、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C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 4、“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 5、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 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是(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3、新课程改革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并将错误的改正) 1、开发校本课程就意味着要编写教材。() 2、教学实施中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教师。() 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审定制”改为“国定制”。() 5、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的结果和学生的收获。()1、×。改为:开发校本课程意味着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2、√。3、×。改为: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4、×。改为: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押题卷 1.下列不属于课外教育活动的是()。 A.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 B.学校开展“小发明”活动,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C.语文老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赏析 D.学校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看望老人 2.()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精神关怀的基本内容。 A.关心、理解、尊重与信任 B.爱护、理解、尊重与信任 C.关心、理解、爱护与信任 D.爱护、理解、关心与信任 3.班主任以教学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和评论,班主任的这项工作是()。 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4.不少班主任请学生轮流当班长,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及班级事务,成为班级的主人。这种班级管理的模式是()。 A.班级常规管理 B.班级平行管理 C.班级民主管理 D.班级目标管理 5.班级管理的模式中,()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这种管理思想是由彼得·德鲁克提出的。 A.平行管理 B.民主管理 C.目标管理 D.常规管理 6.王老师在上课时发现两名男生互相打闹,王老师的处理方式不恰当的是(多项选择题)。 A.立刻制止,当众批评 B.不予理睬,继续上课 C.当着全班的面将两位同学叫出去批评

D.眼神示意,下课后处理 7.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课外活动是课堂教育的必要补充,以下属于课外活动的有(多项选择题)。 A.参观访问 B.参加社会公益劳动 C.实验课 D.课外阅读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有哪几种类型?(多项选择题) A.权威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果断型 9.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需要做到(多项选择题)。 A.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重视培养学生集体意识 B.通过集体教育教会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 C.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D.利用规章制度疏导、启发学生,并选择适当机会进行表扬和批评

2007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教育综合真题答案解析

2007年安徽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整套卷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干括号内。不选、错选、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壬戌学制中学阶段采取【】 A.三三分段 B.4年一贯制 C.5年一贯制 D.6年一贯制 2.我国近代由国家颁布并实施的第一部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子学制 C.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3.1905年清政府设立,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A.教育部 B.学部 C.国子监 D.大学部 4.我国大规模引进西方教育理论开始于【】 A.20世纪前 B.20世纪初 c.20世纪2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5.“文翁兴学”的旧址在现在的【‘】 A.南京市 B.北京市 C.洛阳市 D.成都市 6.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最具有决定作用的是【】 A.规章制度 B.思想观念 C.优秀师资 D.物资设备 7.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 A.科学实验 B.社会经验 C.生产劳动 D.学校教育 8.科学的体制化始于下列哪个时期【】 A·十一二世纪 B.十三四世纪 C 十七八世纪 D.十八九世纪 9·据1995年统计我国800多所高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 A.60% B.50% C.40% D.30%’ 10.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形成于二十世纪哪个年代【】。 A.60 B.70 C.90 D.80 ‘ 11.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29条第2款强调的是【】 A:教育应培养儿童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B.教育应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C.教育应致力于国际理解与沟通 D.教育应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2014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4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江西教师网https://www.doczj.com/doc/5c4939215.html,/ ) 【江西教师资格证笔试课程钜惠-80元优惠券免费领】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阻挠(ráo) 恶劣(lia) 朦胧(lòng) 泛滥(làn) B.因为(yīn) 苏醒(xǐng) 甚至(shan) 婴儿(yīn) C.急躁(zào) 霎时(shà) 参差(cēn) 趁机(chang) D.兴奋(xīng) 血液(xua) 看守(kān)似乎(sì) 2.“语文课程”四个字按音序排序顺序正确的一项是(A) A.程、课、文、语 B.课、程、文、语 B.文、程、课、语 C.课、文、语、程 3.下列词语的后一音节不读轻声的是(B) A.衣裳 B.计划 C.头发 D.姑娘 4.“万、乃、及、巨”的第二笔分别是(C) A.撇横折折折钩撇竖折 B.横折钩横折折折钩撇竖折 C.横折钩撇横折折折撇横折 D.撇撇横折折折撇横折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A.邋遢发誓懒洋洋无精打采 B.分歧遥控泪潸潸奔流不息 C.恐怖顺利慢吞吞迫不急待 D.点啜书籍明晃晃穿流不息 6.“休、羊、蜻、本”的造字方式是(C) A.形声象形会意指事 B.形声象形形声指事

C.会意象形形声指事 D.会意象形形声会意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A.“匠”用音序查字法先查“j”,再查“jiang” B.“级”用部首查字法先查“纟”,再查三画。 C.“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S“,再查“shi” D.“好”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女”再查三画。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D) A.“主、恍、感、赏”都是第三声。 B.“拼、印、津、神”都是前鼻音。 C.“挂、家、间、恰”都是三拼音。 D.“章、主、脂、邹”的声母相同。 9.与“这、日、伯、若”字体结构分别相同的一组是(A) A.间母媚贷 B.房田牧围 C.国刃藻实 D.世羽薇木 10.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B) 熟透()白里透红()透过()透露() 1穿通 2泄漏 3彻底 4露出 5极度达到充分的程序 A.3412 B.5421 C.3421 D.4512 11.“操场上响起了嘹亮的歌声,(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里的省略号表示(C) A.说话断断续续 B.语意未尽 C.引文的省略 D.列举的省略 12.祥林嫂是(C)中的人物 A.《家》 B.《围城》 C.《祝福》 D.《雷雨》 13.和“临危不惧、勇往直前”表达的情感色彩相同的是(C) A.无影无踪 B.耀武扬威 C.力王狂澜 D.筋疲力尽 14.与“一样”中“一”字读音相同的是(D) A.管一管 B.一成 C.统一 D.一块儿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整理(重点)

一、教育学概念 教育: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他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终身教育: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全民教育: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义务教育:国家用法律的形式规定的,对一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人力资本: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以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学校文化: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 教育现代化:基于传统教育,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教育的历史变化。 教育内容:学校向学生传授的人类优秀经验的综合,它包括学校的课程、教材和教学辅导资料所含有的一切内容。课外活动: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教育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人的身心发展: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地方面变化的过程。 年龄特征: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发展关键期:身体和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环境:围绕在人们的周围并对人的生存和生活发生作用的因素,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儿童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 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人的心理发展的差异90%是由教育决定的。 教育目的:指国家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的总要求,他规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特定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教育方针: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 素质教育:①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广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含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 分,计20分) 1.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称为(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问卷法 2.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 .布伦塔诺 B .弗洛伊德 C .亚里士多德 D .冯特 3.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 ) A .小学阶段 B .初中阶段 C .高中阶段 D .大学阶段 4.当—个人的思维发展处于“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时,其思维发展处于( ) A .二元论阶段 B .多元论阶段 C .相对论阶段 D .约定论阶段 5.心理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流派“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是德文“gestal t ”的译音,其含义是( ) A .行为 B .精神 C .整体 D .人本主义 6.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赫尔巴特 B .裴斯泰洛齐 C .杜威 D .夸美纽斯 7.在日常生活情况下,适当控制条件并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以引起某种心理活动而进行的心理研究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自然实验法 C .实验室实验法 D .教育心理调查法 8.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的群

体是( ) A.松散群体 B.联合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集体 9.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特性叫做( ) A.品德 B.道德 C.个性 D.人格 10.操作性条件反射说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的条件是( ) A.模仿 B.认知 C.期待 D.强化 11.教师采用图片、幻灯、电视录像、模型等的直观教学形式属于( ) A.模像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操作直观 12.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荣格 D.斯普兰格 13.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保证学生身体的正常发展 B.促进现代大工业生产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4.由于数学老师讲课很生动,激发了某小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低级的动机 C.高尚的动机 D.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1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6.当人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状态是( ) A.忧愁感 B.无助感 C.抑郁感 D.无趣感 17.当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情时,教师能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失时机地巧妙处理,这表现了教师的( ) A.组织管理能力 B.教育机智 C.独创能力 D.表达能力18.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

公开招聘新教师考试公共知识真题试卷(四)附参考答案

公开招聘新教师考试公共知识真题试卷(四)附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本试卷共4页,共30题,满分6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2.用钢笔或圆珠笔(蓝色或黑色)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答题前请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原型正式发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为核心,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A.全面发展的人 B.自由发展的人 C.和谐发展的人 D.健康发展的人 2.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指出应该把教师职业视为一种()

A.独立的社会职业 B.非独立的社会职业 C.非专门化职业 D.专门化职业 3.“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句话的理论依据是() 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 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 C.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 D.类发展具有共同性 5.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一办学理念的著名教育家是() A.蔡元培 B.陈鹤琴 C.陶行知 D.胡适 6.“优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句话主要体现情绪具有()。 A.动机功能 B.感染功能 C.信号功能 D.组织功能 7.2016年10月,由住建部权威部门认定了127个镇为第一批特色小镇,江苏第七个镇人选,其中南京唯一上榜的是()

A.江宁区汤山镇 B.六合区龙袍镇 C.浦口区汤泉镇 D.高淳区桠溪镇 8.以下四个图形中,为世界卫生组织会徽(logo)的是() 9.()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A.诊断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10.根据学习理论,掌握了“苹果、桔子和梨子等概念,再学习“水果”这个概念属于()。 A.强化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拓展学习 11.奥苏贝尔根据“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这两个教学原则,提出了() A.“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专家命题预测试卷 教育理论综合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4分) 1. ( )是我国近代第一个由政府颁布的,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制。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2. 加涅提出的学习效果,即学习类型不包括( )。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情绪因素 3.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军民,教学为先。”这段话出自下哪篇文章?(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学记》 4. 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 )。 A.布置作业 B.检查作业 C.课外辅导

D.课后练习 5. 以下属于教育本体功能的是( )。 A.人的培养功能 B.人口功能 C.政治功能 D.经济功能 6. 常用的记忆术不包括( )。 A.位置记忆法 B.死记硬背 C.缩简和编歌诀 D.语义联想法 7. 吃过梅子的人一见到它的外形、闻到香味,就会有“望梅止渴”的反应,这是一种( )。 A.非条件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 D.生来的反射 8. 学生看黑板时,白色字体往往成为知觉对象,而黑色板面成为了背景。这是( )。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9. 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所创造的是人类所期望的未来的事物形象。这是一种( )。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10.学习兴趣、求知欲属于什么动机?( ) A.外部动机 B.内部动机 C.远景性动机 D.辅助性动机 1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廖世承于( )年编写的。 A.1903 B.1908 C.1913 D.1924 12.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 )。 A.社会实践 B.遗传 C.教育 D.成熟 13.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 )。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辐合型

(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题目及答案

甘孜园丁导航教育基础知识考试 一、选择题(共80题。本部分包括两种类型的题目,一类是单项选择题,另一类是多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1-50题(在下列各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在相应的题号里填涂。) 1.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B )。 A.教学方法改革 B.课程改革 C.教育评价制度改革 D.教育结构改革 2.教师职业相比其它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其职业角色的( D )。 A.社会化 B.知识性 C.稳定性 D.多样性 3.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B )。 A.思想品德工作 B.教学工作 C.教务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4.思想品德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其中属于基础要素的是( A )。 A.知 B.行 C.意 D.情 5.下列关于教育家及其著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1903年出版的《实验教育学》的作者是德国的梅伊曼 B.孔子的《论语》是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D.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 6.依据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理论,儿童早期哪个内驱力最为突出( A )。 A.附属内驱力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情感内驱力 7.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为( B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持续平缓 D.呈倒U型 8.提出平行教育的的教育家是( C )。 A.夸美纽斯 B.凯洛夫 C.马卡连柯 D.孔子 9.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表明教育具有( C )。 A.依赖性 B.继承性 C.相对独立性 D.历史性 10.马克思认为,正确的教育起源论是(C )。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宗教起源论 1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主要以传授( B )为主。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生活知识 D.生产知识 12.目前世界各国主要采取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C )。 A.活动课时制 B.个别教学制 C.班级授课制 D.小队教学制 13.利用图形表格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C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计划策略 14.在教育制度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是( D )。 A.社会教育制度 B.企业教育制度 C.家庭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D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6.要使“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变成“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其必要条件是( A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