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1一、说教材

积的变化规律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今后学习小数乘法等知识铺平了道路,在本节课中,学生要学习积的变化规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经验,能够将新知识转化为已有的知识,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还很弱,在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分析,我将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确定为本节课的重点,将理解其探究过程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并且拟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1.能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正确表述积的变化规律,并能正确运用。

2.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学会观察、猜想、验证、概括的方法,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3.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献爱心的好品质。

二、说教学设想

为了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在实施教学时,我将努力做到以下两个注重:

1.注重探究过程的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从朦胧到清晰的过程,这过程需要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概括等数学活动,从而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注重变与不变思想的渗透:通过将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化,来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为了响应学校“节省零花钱,牵手好朋友”的号召,我们班与希望小学四(1)班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请你计算一下,一盒水彩笔6元,如果买2盒要花多少元?

买20盒,买200盒呢?请同学们拿出草稿纸列式计算一下,学生会列出算式:6×2=12(元);6×20=120(元);6×200=1200(元)。(设计意图:通过创设“买文具”的具体情境,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为探究积的变化规律提供素材,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索,理解规律

第一层次:感知规律。观察这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先独立思考一下,有了想法之后四人一小组相互讨论,之后教师巡视,全班反馈。我会引导学生从上往下进行观察,学生会发现从①式到②式,从②式到③式,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积也乘10;学生也会发现从①式到③式,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0,积也乘100。那如果从下往上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会发现从式③到②式,从②式到①式,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10,积也除以10;学生也会发现从③式到①式,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100,积也除以100。那谁能用一句简洁的话来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先独立说一说,再同桌之间相互说,从而由学生说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第二层次:提出猜想。同学们发现的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呢?我们需要再举一些例子来验证一下,看看会不会出现相同的情况,如果有一个例子出现不同的情况,我们就不

能把发现当成规律。

第三层次:验证规律。请每个同学写出3个算式,同桌相互检查,并交流因数和积是怎样变化的?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让他们在别人的算式后面接着写一些。学生会写出7×12=84、7×6=42、7×3=21;或者6×150=900、6×30=180、6×6=36等等。

第四层次:归纳结论。同学们,黑板上这么多算式,现在你能完整地说一说这个变化规律?先独立地说一说,再同桌两人相互说,最后我会指名学生说,从而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这里除以的数可以为0吗?不能为0,因为0不能作除数。

第五层次:拓展延伸。刚刚大家已经知道了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那么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加(或减)几,积是不是也加(或减)几呢?学生会发现这是不成立的,例如7×(12+1)≠(84+1)。

第六层次:解释应用。我会出示一个神奇缺八数。

12345679×9=111111111

12345679×18=222222222

12345679×27=()

12345679×36=()

12345679×45=()

12345679×()=()

通过这个神奇缺八数的应用来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神奇奥秘。

有效地数学学习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在本环节中,通过让学生观察、猜想、验证、概括等数学活动,从而丰富了学生的体会,加深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学以致用,分层练习

我会将做一做作为基础练,以巩固新知识,检查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我会将“一所小学扩建校园,准备将长方形操场的宽度从8变成24米,长不变,扩建前的面积是560平方米,问扩建后的操场面积是多少?”作为综合练,通过这道题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4×75=1800 36×104=3744

(24○6)×(75×6)=1800 (36×4)×(104○4)=3744 (24○3)×(75○□)=1800 (36○□)×(104○□)=3744 我会将这道题作为拓展练,通过计算这几道题目,让学生发现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他们的积是不变的,从而进行拓展,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四)课堂回眸,内化提升

第四环节:课堂回眸,内化提升。此时,我会请学生来

说说这节课你学习到了什么,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吗?从而结束本节课的课题。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2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这节课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积的一些变化规律,掌握这些规律,为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法运算的理解以及今后自主探索和理解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做好准备。

教材首先出示2×6 =12、20×6=120、200×6=1200 ,让学生依据给出的乘法算式,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会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作出猜想。再列举一些例子,用计算器计算来验证猜想。引导学生观察,学生比较容易发现规律,提出猜想,用计算器进行验证。由于研究的是关于运算的规律,势必涉及较大数的计算,为了将学生的思维从繁杂的计算中解脱出来,使学生更加关注规律的发现过程,所以用计算器作为探索规律的工具。

3.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借助计算器的计算,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2)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正确性,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4.教学重点: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随着乘几(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在探索和发现规律上,能更多的体验一般策略和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5.课前准备:课件、学生每人计算器一个、学生每人一张空白表格。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观察、验证来探索积的变化规律,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法:通过观察交流,让学生经历提出猜想、验证猜想、表述规律、应用规律的自主探索过程,获得探索数

学规律的经验。

三、说教学过程

结合本课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1.情境引入,猜想规律

(1)课件出示我校为福利院捐款献爱心的照片,创设我校师生为福利院捐款买物品的情境,已知每千克橙子6元,买2千克多少元?买20千克?买200千克呢?不仅使学生感知捐款的意义,还为学生学习新知创设熟悉的情景。

(2)引导学生列出第一个问题的算式,计算出结果。并使学生清楚地知道算式中的三个数分别叫做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和积。

(1)6× 2= 12

(2) 6×20=120

(3) 6× 200=1200

(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积会怎样变化。提出猜想: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

『设计理念』这样的设计是想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及提出数学猜想的意识和能力。

2.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1)首先让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计算出每题的`结果并将得到的积与原来的积进行比较,然后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初

步验证猜想,老师进行小结:经过实际计算,发现这里每一题的计算结果都符合先前的猜想。并进一步提出:这个猜想是不是适合所有的乘法算式?

为您提供优质资源!

为您提供优质资源!

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积的变化

(1) 6 × 2 = 12

(2) 6 × 20 = 120

(3) 6 × 200 = 1200

(2)引导学生举例,进一步验证猜想。同桌相互合作,写出任意一组算式: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用计算器或者笔算算出结果,进行比较。全班交流,通过交流进一步确认猜想成立。

(3)语言表述规律,小结探索方法。首先让学生说规律,然后讲出探索的方法:如用计算器计算,提出猜想、验证猜想、不完全归纳等。

『设计理念』新课标当中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来。因此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充分利用计算器,运用不完全归纳法,通过具体丰富的实例验证猜想,让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地描述自己发现的规律。引导学生掌握数学规律与知识的获得方法,充分发

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终生受益。

3.实践运用,巩固规律

(1)课本P83想想做做第1题。采用题组的形式让学生应用规律直接写出乘法算式的积。完成后再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积的变化规律。

(2)用规律解释口算、笔算、和简算。

口算:16×5= 16×500= 16 ×5000=

竖式计算:17×5 17×50 17×500

简便计算:125×48=125×8×6

让学生口头回答,体会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进一步明确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口算、笔算方法,以及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计算中的巧妙应用。

(3)补充题:2008年的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小明的爸爸决定去北京观看一些比赛项目,为中国健儿加油。

如果坐汽车,每小时行使60千米,4小时可以多少千米?

如果坐火车,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2倍,同样的时间可以行使多少千米?

这题的第2个问题中蕴含着两种解题思路,让学生说一说、比一比。一种是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先算出变化了的那个因数是多少,再求积。另一种是根据一个因

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几,原来的积也乘以几解决问题。两种方法得出的积相同,使学生体会积的变化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普遍规律。

『设计理念』在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的练习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填一填、说一说,使学生在规律的应用中逐步加深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

4.拓展练习,升华规律

36×5400=18×24 =

36×540 =180×240 =

36×54 =1800×2400 =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是通过两组题目的计算,让学生用本节课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继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使得积的变化规律的内涵得到延伸,让学生对这一规律有进一步的理解。

5.总结全课,内化规律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设计理念』在回忆中总结全课,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与能力。

四、说板书设计。(见课件)

综观全课,我给学生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主动观察、讨论交流、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通过看、想、

说的过程,逐步探索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这样的探索过程丰富了学生学习的体验,加深了学生的思考,突破了学生思维和经验的障碍,而且为学生创造了猜测与验证、辨析与交流的空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供参考)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积的变化规律》,这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积的变化规律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生的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学习并巩固积的变化规律。它的教学,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下节课学习和理解乘法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算法服务,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应用中较广泛,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根据以上对教材与学生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经历计算、探索级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发现并掌握积的变 化规律,并能应用规律口算相应乘法算式的积。 2、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发现、 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 法,进一步获得探索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 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和确定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 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发现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而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发现并归纳

积的变化规律。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我注意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适时运用直观教具,让学生更直观地学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概括归纳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程序设为:“问题导入,引出新知--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学以致用、巩固新知--课堂总结,拓展延伸”等四个环节。 在第一个环节“问题导入,引出新知”中,我先列出三道口算题,40×8= 6×70= 24×10= 让学生口算得数(板书)提问,上面的这些题是怎样计算的?各按哪道算式口算比较方便? 由学生回答得出(板书:40×8= 6×70= 24×1= ↓↓↓

四年级数学: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课题: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情况。(课文第58页的例4,“做一做”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3、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4、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饿规律。 1、研究问题,概括规律。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怎么变化。 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每组算式的特点接下去再写两道算式吗?试试看 6×2= 8×125= 6×20= 24×125= 6×200= 72×125= 组织小组交流。 归纳规律: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有怎么变化?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有发现了什么?

海燕说课稿(精选3篇)

海燕说课稿(精选3篇) 海燕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海燕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海燕说课稿1尊敬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海燕》。本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中的第九课,高尔基的《海燕》是首著名的散文诗,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具有永久生命力的辉煌。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来自社会底层、深谙人民疾苦的高尔基,触摸到刚刚开始跳动的新时代的脉搏,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来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它有如春天的旋律,时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书。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是教好本文的重要手段,也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的。利用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进入课文展示的特殊情境。

并在头脑中勾勒出那高傲飞翔的海燕形象。从而对本文的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另外,本文写于特殊的历史年代,与学生的社会环境相距甚远,理解象征手法的意义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海燕》的教学环节设计上,我遵循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由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到通过朗读品味句子。分析海燕形象,进而讨论本课教学重点,即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在屏幕上展示乌云密布海浪滔天的图片,选用朗读录音并配以旋律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很快将学生带入朗读情境,在指导第一段的朗读使学生初步了解朗读中须注意的重音语气等之后,其它语段则由学生自主探讨领悟。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教学中我通过示范读、个别读、小组读及齐读等形式,不断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在读中,学生充分感悟到文字之美,海燕形象之美及其精神之美。 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则为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介绍背景知识这是学生理解这一深刻含义的前提,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象征手法的意义,再一次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尝集体智慧的甘甜。 一个多世纪前《海燕》的发表曾被人认为是吹响了的”战斗的号角”,激励着俄国乃至世界众多有识之士积极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时至今日,这部作品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西阳城总校尚庄小学郭彩丽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下面我就《积的变化规律》一课进行说课,我从五个方面说一说。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积的变化规律》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在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利用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时,在乘法运算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是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内容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将为学生今后学习小数乘法奠定基础。教材中的例4以两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究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个探究过程,不但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体会事物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2)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正确性,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积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教学难点: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中,我采用尝试教学法,着重先练后讲,先试后导,练在当堂。学生在学习中运用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结合本课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 激趣导入,猜想规律 本节课算式的呈现我没有以纯算式的方式呈现,而是结合身边的生活资源给算式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例如,每人有两只手,2人有多少只手?5人呢?10人呢?每人有10个手指头,2人有多少个手指头?20人呢?200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 执教人:龙映雪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 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已发现规律、概括规律,进而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应用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同学我们进行口算比赛 6×1= 96×2= 6×10= 48×2= 6×100= 24×2= 2、师提出问题:你们能写下去吗?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 结这就规律。再观察,还有什么规律吗?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一)探索积随因数扩大而扩大的规律 1、师:为方便研究,可以称这三个算式分别为(1)式,(2)式和(3)式。如 果把(1)式作标准,(2)式和(3)式分别与(1)比,因数和积各是怎样变化的? (1)6╳1= 6 (2)6╳10=60 (3)6╳100=600 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分组交流。 3、集体汇报 找各小组代表汇报。 生:(2)式与(1)比,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1扩大10倍是10,积6扩大10倍是60。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积也乘10。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0,积也乘100。 ……

师: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扩大5倍呢?20倍呢? 4、引导学生概括成一句话 汇报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二)探索积随一个因数缩小而缩小的规律 1、师:刚才,我们从上往下观察,发现了这样的积的变化特点,那从下往上观察这几个算式,用刚才比较研究的方法,比一比,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还是乘几吗?积和因数是怎么变化的?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2、学生独立思考(至少1分钟),然后分组交流。 3、集体汇报: 生汇报: 生1:(2)式与(3)比,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2,积也除以2。 生2:(1)式与(3)比,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4 ,积也除以4。 4、同样用一句话怎么概括你发现的规律呢? 汇报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也除以几(0除外)。 (三)验证规律 师:刚才大家发现的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呢?研究数学问题一般不匆忙下结论,要再举一些例子,看看会不会出现相同的情况。如果有一个例子出现了不同的情况,就不能把这种发现当作规律,这就是研究数学问题应该持有的严谨的态度。下面我们一起来验证规律。 (1)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横着用口算验算。 2×48=96 20×4=80 4×48=() 10×4=() 8×48=() 5×4=() (2)学生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每位同学各写两组算式,一组3个算式,其中一组展现积随一个因数扩大而扩大的变化情况,另一组则展现积随一个因数缩小而缩小的变化情况。 (3)同桌互相检查所举的例子和交流因数和积的变化是否与我们发现的规律相符。 (四)整体概括规律 师:既然许许多多的乘法算式中都有这样的积的变化特点,通过验证,发现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它就是今天我们探究的积的变化规律。谁能把这个规律说一说。 同桌先相互间说说什么是“积的变化规律”。 师:数学讲究简洁美,谁能用一句话将上面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师生小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0除外)。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共同探索了“积的变化规律”,现在我们综合运用规律练习几道题,有信心吗? 1、根据8×50=4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58页做一做练习) 16×50= 32×50= 8×25= 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师:你能根据这组算式的特点接下去再写两道算式吗?

5海燕说课稿

《海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海燕》是首著名的散文诗,写于1901俄国革命前夕最黑暗的时期,高尔基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来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自它问世以来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也是中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 《海燕》安排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因为它的文体特点(散文诗)适于单元要求:强调朗读,注重联想与想象,学习抒情性语言。自然这也是顺应新课标“阅读”部分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多层次诵读课文,从整体上领会课文的深刻内涵。 2、了解相关文学常识及背景,探究海燕等形象的象征意义。 3、了解烘托、对比、象征等表现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1、课前搜集有关海燕、高尔基、写作背景等资料,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以朗读为主线,设计精巧的微型话题,通过多层次诵读,探究课文的深刻内涵。 3、通过猜谜语、当翻译的活动感受象征手法,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勇敢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勇敢面对生活暴风雨的乐观、战斗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根据《海燕》的本身特点和语文课的要求,“读”历来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象征、对比和烘托的写作手法是必须掌握的知识;体会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则是作者的初衷,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结合实际,运用发散思维,使学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是我们现在教育的人文目标,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的设计意图: 1、“美文需要美教”,本设计力求通过多层次诵读、多角度发现、个性化体验、艺术性创编等一系列课堂实践活动来带动教学流程的步步推进,并在读、说、写的层进训练中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 2、力求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课文材料,给学生大量的课堂活动时间,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圈点批注、仿句说话练习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所以我采取以朗读为主线,通过设计精巧的微型话题,在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架起和谐的桥梁,进行平等式对话教学。 五、课时安排: 课前预习阶段要求学生搜集资料,掌握字词。课文阅读教学两课时。第二课时主要教学任务是把握散文诗的优美意境,探究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完成作业。以下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自然地导入新课。 导语:如果在一个天昏地暗、电闪雷鸣的天气里,你们喜欢呆在哪里呢? 但是有一种鸟却总是很勇敢的在这样的天气里,在浊浪滔天的海面上穿梭、飞舞。这种鸟叫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规律《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教材安排了积的变化规律的例题学习,掌握这些规律,为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法运算的理解,以及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做准备。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这节课中,我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计算,去比较,再通过我的适时引导,让孩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积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发现积随因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放手探讨积的变化规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积随因数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应用规律。 五教法 我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来自主探索概括出积的变化规律。 六学法 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提出猜想、验证猜想、表述规律、应用规律的自主探索过程,获得探索教学规律的一般经验。 七教学具及相关资料 小黑板 八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猜想规律——验证规律——表述规律,小结探索方法——应用规律——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九教学设计过程 1谈话导入 课的开始我与孩子进行谈话“学校为了奖励参加大扫除的学生,每人发一本笔记本,每本笔记本6元,买2本需要多少元钱?买20本,200本呢?孩子你们算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板书三个算式及其结果: 6×2=12(元) 6×20=120(元) 6×200=1200(元) 设计理念:我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将纯粹的算式赋予一定的生活

四年级数学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整理了: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欢愉!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获得胜利的欢乐,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发现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玩游戏? 生:想 师:好,请听游戏规则:老师说第一句,你们说第二句。看谁的脑子转得快! 师:1只青蛙生:4条腿。 师:2只青蛙生:8条腿。师:( )只青蛙生:( )条腿。 师:你们脑子转得快,太棒了!那么在游戏中藏着什么数学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刚才同学们是怎么算出2只青蛙8条腿的?谁能列式?

生:42=8 师:8只青蛙呢? 生:48=32 师:20只青蛙呢? 生:420=80 师:大家都同意吗?(同意)好,真能干。提问:谁能说说在这几道乘法算式中,等号左边的两个数叫什么?等号右边的数又叫什么?(板书:因数因数积) (评析: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学首先从创设对对子游戏这一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行为产生强健的内张力,并以高昂的情绪投入学习。接着得出的这组算式,是给学困生表现的机会,给他们胜利的体验。) 二、探究活动,发现规律。 师:启发学生:观察这组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那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和积是怎么变化的呢?积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 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交流。 师:小组讨论好了。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的发现? 生:都有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和积都例外。 生:都有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变了,积变了。 生: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变了,越变越大,积越变越大。 师:好样的,观察得真仔细! 为了便当研究,我们先给这三个算式标上序号。如果把①式作为标准,②式与①式比,因数和积各是怎样变化的?① 4 2 = 8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4,(24)(84)

《海燕》说课稿说明

《海燕》说课稿说明 《海燕》说课稿说明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海燕》是首著名的散文诗,本文写于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来自社会底层、深谙人民疾苦的高尔基,触摸到刚刚开始跳动的新时代的脉搏,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来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据此,我以感悟“海燕”形象的精神内涵为切入口,激发学生兴趣,迅速深入文章内容。 2、设计意图: 本文的设计,遵循以下几个思想原则: 1、力求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 2、通过精心设计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以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感受和把握。 3、“美文需要美教”,通过朗读、赏析,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主动感知,探索求真,展现自我。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一

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我将教学目标界定为以下三条: 1、引导学生把握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2、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性,积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3、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结合实际,运用发散思维,使学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第1、2条作为能力训练目标,第3条作为德育训练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设计意图和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1、理清本文的主要形象及其精神内涵,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2、理清本文的.象征意义。 3、结合实际,运用发散思维,使学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四、教学方法的确定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诵读法。对于初中生来说,怎样把实际与作品内容结合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采用诵读法,主要有教师范读和学生自由朗读等形式。 2、提问法。对于形象思维,通过精心设计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形象,并理解主要形象的精神内涵。 3、练习法。练习能够及时反馈课堂教学的效果,我采用仿说练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积的变化规律》,这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积的变化规律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生的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学习并巩固积的变化规律。它的教学,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下节课学习和理解乘法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算法服务,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应用中较广泛,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根据以上对教材与学生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经历计算、探索级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发现并掌握积的 变化规律,并能应用规律口算相应乘法算式的积。 2、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发 现、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 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探索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 性,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和确定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增 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发现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而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发现并归纳积的变化规律。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我注意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适时运用直观教具,让学生更直观地学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概括归纳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程序设为:“问题导入,引出新知--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学以致用、巩固新知--课堂总结,拓展延伸”等四个环节。 在第一个环节“问题导入,引出新知”中,我先列出三道口算题,40×8= 6×70= 24×10= 让学生口算得数(板书)提问,上面的这些题是怎样计算的各按哪道算式口算比较方便

《积的变化规律(李雪芳)》课堂实录

《积的变化规律》课堂实录 武汉市长征小学李雪芳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人教课标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8页例四,59页练习九)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能将这规律恰当地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3、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4、培养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观察事物的辨证思想。 教学重点:发现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屏幕显示:为响应"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持西藏"号召,武汉市长征小学与西藏希望小学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全校学生们捐出自己的零花钱,为西藏小朋友购买一些图书和学习用品。请你们帮忙算一算,一盒美术颜料6元,买2盒花多少钱?40盒呢?200盒呢? 师:谁来帮忙解答第一个问题? 生:6╳2= 12(元) 师:你能说说在这道乘法算式中,6和2是什么?12又是什么? 生:6和2是乘法中的两个因数,12是积。 师:说得好!第二个问题呢? 生:6╳40=240(元) 师:接着说第三个问题? 生:6╳200=1200(元) 师:和他们想法一样的请举举手。(同学们纷纷举起手来) 师:仔细观察、比较这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6╳2= 12(元) 6╳40=240(元) 6╳200=1200(元) 生1:有一个因数都是6。 生2:对,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不同,积也不同。 师:观察得真仔细! 一个因数相同可以说一个因数不变,那另一个因数呢? 生3:另一个因数变了,积也变了。 生4:我看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越变越大,积也越变越大。 师:你是从上往下观察的,还可以怎样看? 生5:倒过来,从下往上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越变越大,积也越变越大。 师: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和积是怎样变化的?积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是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师:为方便研究,可以称这三个算式分别为(1)式,(2)式和(3)式。如果把(1)

【海燕说课稿】《海燕》说课稿范文

【海燕说课稿】《海燕》说课稿范文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晚上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海燕》,选自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下面我就按照说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五个部分向各位评委、老师说课。 一、说教材 1、文本特点及地位。 《海燕》是首著名的散文诗,写于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来自社会底层、深谙人民疾苦的高尔基,触摸到刚刚开始跳动的新时代的脉搏,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来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它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自它问世以来,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它的读者,超越国界,超越时代,超越年龄、性别、种族。即使在今天,也对我们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激励人不惧怕困难,迎着困难前进,与困难斗争,其乐无穷。此外,《海燕》作为一首散文诗,篇幅短小,文字精粹,蕴涵丰富,学习本文对初二学生开阔视野,提高朗读、品味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很有裨益的。

《海燕》安排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因为它的文体特点(散文诗)适于单元要求:强调朗读,注重联想与想象,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这一单元都是作者由寻常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在多情的作家笔下,日月光华,风雨雷电,浪花海燕……这些壮阔而美丽的形象,都能化成充满激情的文字,深深的打动我们的心。而《海燕》一文,作为其中的代表作,一直保留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 2、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我将教学目标界定为以下三条: ①知识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作者及课文背景,学习本文使用的典型写作手法,如象征、对比和烘托等 ②能力目标:抒情诵读。新课标提出:7—9年级的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才能理解诗情、诗理和诗味,体会不同情境下的语气、语调、节奏的变化。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握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散文诗的能力,能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性,积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结合历史背景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同时结合生活实际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3、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 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积的变化规律》,这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下而,我将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VΛL L 一、说教材 积的变化规律是在学生己经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生的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学习并巩固积的变化规律。它的教学,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下节课学习和理解乘法末尾有O的乘法简便算法服务,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应用中较广泛,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根据以上对教材与学生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经历计算、探索级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发现并掌握积的变化规 律,并能应用规律口算相应乘法算式的积。 2、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发现、验证和 归纳等一系列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木方法, 进一步获 得探索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数 学结论的严谨性和确定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 自信心。 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发现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而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发现并归纳积的变化规律。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我注意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适时运用直观教具,让学生更直观地学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概括?归纳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程序设为:“问题导入,引出新知一-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一学以致用、巩固新知一课堂总结,拓展延伸”等四个环节。 在第一个环节“问题导入,引出新知”中,我先列出三道口算题,4 0X8= 6 ×70= 24× IO= 让学生口算得数(板书) 提问,上而的这些题是怎样计算的?各按哪道算式口算比较方便? 由学生回答得出(板书:40X8= 6X70二24X1二 4X8= 6X7= 24 X 1 = 提出问题:口算上面这些算式,为什么要先按下而这些算式计算, 再添

积的变化规律优秀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42、43页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初步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已发现规律、概括规律,进而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统计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信息窗4情境图清理海水浴场】青岛是座美丽的城市,在炎炎夏日,青岛的海水浴场每天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为了让游客在清洁舒适的沙滩上游玩,筛沙车每天都在忙碌着。 “筛沙车每分钟清洁沙滩80平方米”根据图上的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5分钟、10分钟、15分钟、30分钟、60分钟·······筛

沙车能清洁多少平方米沙滩 你们提的问题都非常好!这么多的问题我可以用一个关系式解决,你知道运用哪一个关系式吗(学生回答) 对,就是“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每分钟清洁沙滩的面积×筛沙车的工作时间=筛沙车的工作总量”现在我提一个问题“筛沙车的工作总量是怎样变化的呢”你们能帮我解决吗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填表格(学生每人一张)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 2、小组活动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小组活动时,教师巡视、指导。 如果遇到小组观察统计表有困难时,教师引导学生写出计算的算式再观察发现。 80×5=400

海燕说课稿(精选3篇)

海燕说课稿(精选3篇) 海燕说课稿1尊敬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海燕》。本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中的第九课,高尔基的《海燕》是首著名的散文诗,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具有永久生命力的辉煌。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来自社会底层、深谙人民疾苦的高尔基,触摸到刚刚开始跳动的新时代的脉搏,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来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它有如春天的旋律,时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书。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是教好本文的重要手段,也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的。利用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进入课文展示的特殊情境。并在头脑中勾勒出那高傲飞翔的海燕形象。从而对本文的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另外,本文写于特殊的历史年代,与学生的社会环境相距甚远,理解象征手法的意义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海燕》的教学环节设计上,我遵循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

由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到通过朗读品味句子。分析海燕形象,进而讨论本课教学重点,即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在屏幕上展示乌云密布海浪滔天的图片,选用朗读录音并配以旋律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很快将学生带入朗读情境,在指导第一段的朗读使学生初步了解朗读中须注意的重音语气等之后,其它语段则由学生自主探讨领悟。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教学中我通过示范读、个别读、小组读及齐读等形式,不断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在读中,学生充分感悟到文字之美,海燕形象之美及其精神之美。 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则为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介绍背景知识这是学生理解这一深刻含义的前提,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象征手法的意义,再一次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尝集体智慧的甘甜。 一个多世纪前《海燕》的发表曾被人认为是吹响了的”战斗的号角”,激励着俄国乃至世界众多有识之士积极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时至今日,这部作品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我淡化了本文的政治色彩,而是将其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联系,讨论海燕形象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乐观积极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争做一只勇敢的”海燕”。 四、作业设计

海燕教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海燕》是首著名的散文诗,本文写于xx年,那时正是俄国xx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来自社会底层、深谙人民疾苦的高尔基,触摸到刚刚开始跳动的新时代的脉搏,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来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据此,我以感悟“海燕”形象的精神内涵为切入口,激发学生兴趣,迅速深入文章内容。 2、设计意图: 本文的设计,遵循以下几个思想原则: ⑴、力求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 ⑵、通过精心设计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以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感受和把握。 ⑶、“美文需要美教”,通过朗读、赏析,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主动感知,探索求真,展现自我。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我将教学目标界定为以下三条: 1、引导学生把握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2、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性,积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3、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结合实际,运用发散思维,使学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第1、2条作为能力训练目标,第3条作为德育训练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设计意图和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1、理清本文的主要形象及其精神内涵,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2、理清本文的象征意义。 3、结合实际,运用发散思维,使学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四、教学方法的确定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诵读法: 对于初中生来说,怎样把实际与作品内容结合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采用诵读法,主要有教师范读和学生自由朗读等形式。 2、提问法: 对于形象思维,通过精心设计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形象,并理解主要形象的精神内涵。 3、练习法: 练习能够及时反馈课堂教学的效果,我采用仿说练习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由四大块组成: 1、第一块:导入新课: 运用诗歌和散文的有关知识,出示海燕的有关图片,进入《海燕》散文诗的学习氛围。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积的变化规律》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让孩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积的变化规律。掌握这些规律,为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法运算的理解,以及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做准备。本节课学生通过看、想、说、做等数学活动,去经历主动观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提出猜想——验证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丰富了学生学习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计算,去比较,再通过适时引导,让孩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积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发现积随因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放手探讨积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随因数的变化规律。 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应用规律

四、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猜想规律——验证规律——表述规律,小结探索方法——应用规律——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五、教学过程 1、直接出示例3 观察下面两组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理念:我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将纯粹的算式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从而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猜想规律 (1)提出问题:观察这三个算式,你会发现什么规律呢? 引导学生从上向下观察:因数到因数,积到积有什么规律。 (2)小组交流,集体汇报。让学生把自己发现的规律讲给同伴听,经过小组内交流,学生可以提出猜想: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几,积就乘以几。 (3)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提出新的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就除以几。 设计理念:学生通过独立观察,小组交流,使学生真正体验自主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 3、验证规律

人教版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下面我就《积的变化规律》一课进行说课,我从五个方面说一说。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积的变化规律》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在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利用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时,在乘法运算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是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内容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将为学生今后学习小数乘法奠定基础。教材中的例4以两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究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个探究过程,不但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体会事物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2)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正确性,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积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教学难点: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中,我采用尝试教学法,着重先练后讲,先试后导,练在当堂。学生在学习中运用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结合本课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 激趣导入,猜想规律 本节课算式的呈现我没有以纯算式的方式呈现,而是结合身边的生活资源给算式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例如,每人有两只手,2人有多少只手?5人呢?10人呢?每人有10个手指头,2人有多少个手指头?20人呢?200人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将三个乘法算式写到黑板上。接下来提出问题,观察、比较这三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 2、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此环节我分四步进行,一是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研究一个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人教课标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1页例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能将这规律恰当地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3、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4、培养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观察事物的辨证思想。 教学重点:发现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屏幕显示:为九九重阳节开展的“走进敬老院,浓浓敬老请”活动全校学生都捐出自己的零花钱,为老人们购买一些物品。请你们帮忙算一算,一千克橙子6元,买2千克花多少钱?20千克呢?200千克呢? 列式:6╳2= 12(元) 6╳20=120(元) 6╳200=1200(元) 由三道乘法算式引入课题:积的变化规律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出示自学提示: 认真观察刚才的算式,按下面方法思考研究本节知识: 1、仔细观察三个算式,因数有什么特点?积有什么变化?

2、试试总结出积随因数的变化规律。 2)小组合作探究 3)小组汇报,教师总结: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 师引导学生将两条规律合成一条: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4)即时练习: 根据8 ×50=4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6 ×50= 32 ×50= 8 ×25=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判断: 1、一个因数乘以5,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不变。()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10,积也乘以10。() 3、一个因数扩大4倍,积一定扩大4倍。() 2) 3)一块560平方米的绿地,宽是8米,这块长方形绿地的宽要增加到24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回顾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