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方环境物质管理稽核表

供方环境物质管理稽核表

供方环境物质管理稽核表
供方环境物质管理稽核表

供方环境物质管理稽核表

(说明:请供应商自评后回传,评分标准:0分,没有进行该项活动;1分,有进行但存在不足;2分,充分进行且有效。稽核结果判定:≥80分,合格;<80分,不合格并按要求进行整改。)

供应商自评成绩:稽核成绩:

结果:□合格□不合格

稽核成员(签名):

供方确认(签名):

设备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设备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设备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1目的 识别并提供和维护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需要的设备,识别并管理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 2范围 适用于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设备,如工作场所、硬件和软件、工具和设备、支持性服务如通讯、运输设备等的控制;对工作环境中的人和物的因素进行控制。 3职责 3.1生技部负责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设备进行控制。 4程序 4.1生产设备的识别、提供和维护 4.1.1设备的识别 企业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活动所需的设备包括:工作场所(车间、办公场所等)、机械设备和工具(包括工、卡、量具)、软件(计算机网络)、支持性服务(水、电、气供应)、通讯设备、运输设备等。 4.1.2设备的提供 a) 生技部根据使用部门的需求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提出生产设备配置要求,总经理批准后,由市场部具体实施采购;

b)需要自制的设备由使用部门提出,由生技部设计,总经理批准后,组织加工制造。 4.1.3设备的验收 a)采购或自制完成的设备,生技部组织使用部门进行安装调试,确认满足要求后,由生技部和使用部门在《设备验收单》上签字验收,并记录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随机附件及资料等内容。《设备验收单》由生技部保管。低值易耗的工、卡、量具等由使用部门自行验收; b)验收不合格的设备,生技部与供方协商解决,并在《设备验收单》上记录处理结果; c) 生技部对验收合格的设备进行编号,建立《设备管理卡》和设备档案,并在《生产设备一览表》上登记; d)生技部根据验收合格的设备验收单办理登记和建档手续;低值易耗的工、卡、量具等由仓库凭设备验收单办理入库手续。 4.1.4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a)根据生产需要,生技部组织编写设备的操作规程,按《文件控制程序》由管理部发放给使用部门。对于大型、精密设备或关键、特殊过程所用的设备必须有操作规程,相关操作人员应由部门负责人组织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b)生技部制定《设备周保养项目表》,规定保养项目,频次,按有关规定发给使用部门各岗位人员执行,各部门负责人监督检查执行情况。生技部每半年收集《设备日常保养表》,整理入档并作为制定年度检修计划的依据;

ISO9001工作环境管理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

1.0目的范围 本程序文件的目的是通过对工作环境的确定、提供,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本程序文件规定了工作环境的控制要求和方法。 本程序文件适用于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的控制。 2.0引用文件 记录控制程序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3.0术语和定义 工作环境:工作时所处的一组条件。 注:条件包括物理的、社会的、心理的和环境的因素(如温度、承认方式、人体功效和大气成分)。 4.0职责 4.1技术部门 负责根据产品生产工艺要求,制定生产现场所需的工作环境条件(标准)。4.2综合管理部门 负责办公室和成品库房工作环境的控制。 4.3生产管理部门 4.3.1负责生产过程中库房工作环境的控制。 4.3.2负责对生产现场工作环境的控制;负责安全和工作环境的控制。 4.3.3负责原材料、外购成件和辅料等库房工作环境的控制。 4.4承制单位 负责按照工作环境控制要求组织实施。 5.0控制要求和程序

5.1办公室的控制要求 5.1.1办公室物品实施定置管理,文件资料分类管理,标识清楚,易于查找。 5.1.2办公室门窗、墙壁、天花板等设施完好整洁,室内明亮、空气清新,地面平整、干净,通道畅通。 5.2生产现场的控制要求 5.2.1生产现场的环境条件应符合技术条件、标准的规定,以保证产品所需的环境要求。 5.2.2热处理、打磨工作间、锻造生产现场等应配置有效的通风系统,保持通风良好。 5.2.3凡有温度、湿度要求的作业场所、生产现场必须严格按要求控制,并每天在“温度、湿度记录表”中填写实测数据。 5.2.4热处理、锻造等生产现场一般工作温度为常温;生产现场环境噪音应控制在85dB以内。 5.2.5各种理化试验的环境应符合相关标准、理化试验技术条件及设备、仪器说明书的规定,如磁场、震动、高频、灰尘、腐蚀性气体、放射性、噪声、光线、温度和湿度应控制在设备、仪器、仪表、材料和试验方法允许的范围内。理化试验人员应对理化试验规定的理化环境定期进行测试并做好原始记录。5.2.6计量工房等精密工作间应保持恒温、清洁、照明等符合行业标准要求。 5.2.7生产管理部门、物资供应部门和承制单位库房严格按技术资料、工艺流程记录卡等发放原材料和零部件。 5.2.8生产单位操作人员应及时清理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多余物,并按指定位置集中存放,保证产品的清洁度要求。 5.2.9生产现场文明生产 5.2.9.1进入生产、试验场地应按规定穿着工作服、工作鞋、戴工作帽及遵守

生产环境控制程序

欢迎阅读1.0 目的 为保证正常生产需要,确定和实施工作环境所需的人和物理因素,使产品符合要求。 2 范围 3 职责 3.1 行政部定期抽查各车间的工作环境情况。 3.2 各部门主管负责分管范围的工作环境符合要求。 3.3 公司应提供适宜的工作场所。 4 5. 5.1 的环境能够: 满足生产要求,保障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员工归属感及提升企业形象。 5.2 工作环境的要求 5.2.1 人员控制要求 所有参加生产作业的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能够适应其岗位工作的环境和资格要求; a) 进入洁净区的所有人员,应符合人员卫生管理规定的条件; b)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 ,应执行人员进入生产区的规定; c)进入生产区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应符合工作着装管理的规定 5.2.2生产环境的控制

a)根据产品质量要求,针对生产过程中有影响的环境因素,如环境、设备、人员的健康、洁净区及服装等的控制,由生产部编制?洁净区管理制度?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其中对在环境控制区域内临时工作的人员须接受必要的培训或在训练有素的人员的监督下工作,进入洁净区前要在“进入洁净区人员记录表”上记录并有生产科长监督确认签字。 b)行政部按?培训管理程序?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确保所有人员都能正确理解,掌握。 c)生产控制区域与非生产控制区域均需要有明确标识,人员进入生产控制区域后,则严格按规定的要求进行控制。 d)生产车间环境卫生按30万级净化车间环境的要求,严格执行?洁净区管理制度?。 e)空气压力保持正压,没有空气紊流现象。 f)生度, 相对 g)各消毒等动 h)操污染造成 i)车照? j)区域内的定要求, k)员过程中发可进行原 l)生 m)其 n)生 5.2.4 5.2.3 6.0 ? ?洁净 7.0 7.1 7.2 车间菌落数检测记录 7.3 风速检测记录 7.4 员工手、工作台面菌落数检测记录 7.5 净化车间尘埃粒子数检测记录 7.6 净化系统运行记录 7.7 场所清洁消毒记录 7.8 车间设备清洗记录 7.9 管道清洗记录 7.10 工作服清洗记录 7.11 清场记录 7.12 消毒液配置记录

项目环境目标制表及管理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2) 第二章项目部环境目标 (3)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5) 第四章资源、资金 (7) 第五章环保要求及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8) 第一节节能降耗管理要求 (9) 第三节粉尘控制 (13) 第四节噪音、污水、废油等污染物控制 (15) 第五节射线检验环境管理办法 (17) 环境管理方案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功能区划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编制依据 一、有关的国家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见适用法律、法规及其标准一览表) 二、《环境管理体系规X及使用指南》GB/T 24001-1996 idt ISO 14001:1996 三、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管理手册》FCLP-01-03/01 四、质量、职业安全卫生、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程序文件》 五、质量、职业安全卫生、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作业文件》 六、《施工组织总设计》(质量计划)

第二章项目部环境目标 一、公司环境方针 遵章守法节能减耗降低污染文明施工持续改进 二、环境目标 1、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2、最大限度节约能源; 3、最大限度降低材料消耗; 4、实现可回收、不可回收、危险固体废弃物分类存放; 5、杜绝噪声Ⅱ级以上危害,噪声作业点合格率达到70%; 6、杜绝粉尘、毒物Ⅱ级以上危害;生产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不超过10mg/m3,粉尘、毒物作业点合格率达到90%; 7、生产及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8、施工现场夜间无光污染; 9、放射性事故为零; 10、与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关键岗位培训率100%; 11、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发生应急事故,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12、接到相关方投诉或抱怨意见后,回应时间不超过一个工作日; 13、向相关方宣传公司环境方针。

基础设施及工作环境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用于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工具,工装,设备,环境设施,工作场地等资源进行控制,确保生产过程获得有效的支持。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用工装机械,附助用工具设施,对及场地等资源 3 职责 3.1生产部,设备管理员,负责对生产用工装设备的校验、定期保养,异常检修,管理; 3.2管理部,负责对非直接用于生产的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规划安置. 4 程序 4.1 设施的确定 4.1.1 基础设施包括:工作场所(如办公场所)、生产设施(如生产设备、照 明设施、水电气控制设施等)、公司局域网、支持性设备和工具(如维修用设备工具等)。 4.2 设施的提供 4.2.1 设施的采购:一般物资设备的采购,由制造部填写《采购申请表》,具 体按照《采购控制程序》,经审批后实施;办公用品采购,由管理部按《办公用品采购 管理制度》执行,经审批后实施;新开发产品所需生产设施的采购,由技术部门提出 申请,由公司领导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策划确定设施的项目、数量及投入的资金等。 具体按《采购控制程序》进行。 4.2.2 设施的验收: a.新开发产品生产用设备:技术部、生产部、质量部一起负责验收,并填写 《设施验收单》,达不到要求的,应通知设施供应单位整改或退货。验收合格后,设施验收资料由制造部负责保管,设施技术资料由人事行政部存档,生产部借阅 使用。 b.常规产品新购生产设施的验收:由生产部组织安装调试,确认满足要求后,《设 施验收单》上签字,并记录设施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随机附件 及资料等。《设施验收单》由制造部保管。验收不合格的设施,由生产部与供方协商解 决,并在《设施验收单》上记录处理结果。 c.对公司的电子办公用品,包括:公司计算机的软硬件、复印机、电话机等,由 管理部负责验收。验收时应核实备件、附件、资料、配置、数量、性能等。若合格则办理入库,设备资料、图样等管理部存档;若不合格则联系供货商退货或重新供 货。 4.3 设施的维护管理和报废 4.3.1 生产设备的管理、使用维护和报废 4.3.1.1生产部应建立生产设备台帐,在《基础设施一览表》中记录设备的编号、名称、数量、

生产环境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实现我公司环境管理目标,清除事故隐患,实现人、物、场所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优化组合,达到良好工作环境,提高劳动效率之目的,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确保我公司环境管理处于受控状态。 2 范围 适用于我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所覆盖的工程、车间及产品提供过程中所涉及的环境、设施和人员的控制和管理。 3 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持续改进continual improvement:强化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以管理循环(PDCA)实现对整体环境表现(行为)的改进。 3.2 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aspect: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3.3 环境影响environmental impact: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3.4 环境目标environmental objective: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3.5 环境表现(行为)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对它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结果。 3.6 环境指标enviromental target: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环境表现(行为)要求,它们可适用于组织或其公司部,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4 职责 4.1 公司生产运营部是本程序制定、修订和实施的归口管理部门,品质部为本程序的监督、考核部门,其它相关部门为本程序的协管部门。

4.2 公司动力设备部、供应配套部负责与工具、设备有关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和管理;负责施工生产技术、消防、安全有关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和管理。 4.3 人力资源部负责与公司机关办公区域、办公设施、基础设施有关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和管理;负责我公司生产活动中职业病危害部位的环境监视和测量。 4.4 生产运营部、品质部负责所辖生产工具、物料、设备、办公区域环境因素识别、维护、控制措施和验收。 5 运作过程 5.1流程图(见附录) 5.2 行政部是安全的核心组织,要定期组织对全公司员工进行安全政策宣传教育活动。 安全工作的内容是: 5.2.1 大力开展劳动保护工作。 5.2.2 建立与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消防安全制度。 5.2.3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教育。 5.2.4 设置不安全因素控制点。 5.2.5 进行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与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 5.3 文明生产 5.3.1 生产过程安排合理,物品的堆放、存储、装运有条理,工序间流转记录准确,有严明的工作纪律、工艺规范。 5.3.2 技术、安全、质量、教育标准化,人、机、物布置合理,无多余杂物,设备安全运行,整洁完好,工作场地布局合理,工作环境自然条件良好,量具、测仪存放整洁。 5.4 各部门首先要调查现况,再设置目视管理(即看板管理)来缩短管理距离,增加管理透明度,实行自我管理,养成管理主体意识。 5.5 生产各部负责对工艺设备和加工方法进行分析,确定工艺路线和搬运路线,对不同状态物品挂相应标识牌,以引导确认之作用。 5.6 行政部制订《工作环境因素评量表》(见附录2),定期对各部进行“7S”运动、安全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并运用《“7S”检查评分表》(见附录3)对作业现场进行考评。 5.7 工作环境设计与实施 5.7.1各部对现有工作场地进行合理规划,通过“7S”作业使生产现场标准化。 5.7.2 各部组按“7S”、《目视、定置管理实施标准》要求,通过科学的整理整顿使现场人、机、物三者结合状态达到最佳程度。 5.7.3 各部组按产品特性的要求对产品所涉及的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卫生及通风情况等)进行有效管理。 5.8 组织验收考评 成立检查小组,检查小组每月按“7S检查评分表”、“工作环境因素评量表”对各部门进行评比。 5.9 质量记录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3.6素养:透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合理化的改善活动,培养上下一体的共同管理语言,使 全体人员养成守标准、守规定的良好习惯,进而促成全面管理水平的提升。 3.7 5M2E:人员、机器、材料、方法、检测仪器、环境和资讯。 四、职责: 4.1 各部门负责所管辖的工作环境,不定期对员工进行“5S”现场指导和监控。 4.2生产部负责组织对生产作业场所及生产机器进行修整。 4.3生产各部组员工积极配合主管做好安全生产与文明生产工作。 4.4 行政部负责对工作环境的监督工作,同时对公司的消防安全负责。 五、程序内容: 5.1 流程图(见附件流程) 5.2 行政部是安全的核心组织,要定期组织对全公司员工进行安全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安全工作的内容是: 5.2.1 开展劳动保护工作。 5.2.2 建立与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消防安全制度。 5.2.3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教育。 5.2.4 设置不安全因素控制点。 5.2.5 进行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与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 5.3 文明生产 5.3.1 生产过程安排合理,物品的堆放,存储,装运有条理,工序间流转记录准 确,有严明的工作纪律、工艺规范。 5.3.2 技术、安全、质量、教育标准化,人、机、物布置合理,无多余杂物,设 备安全运行,整洁完好,工作场地布局合理,工作环境自然条件良好,设备、仪器存放整洁。 5.4 各部门首先要调查现况,再设置目视管理(即看板管理)来缩短管理距离, 增加管理透明度,实行自我管理,养成管理主体意识。 5.5 生产各部负责对工艺手段和加工方法进行分析,确定工艺路线和搬运路线, 对不同状态物品挂相应标识牌,以引导确认之作用。 5.6 行政部制订《工作环境因素评量表》(见附录1),定期对各部进行“5S”运 动、安全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并运用《“5S”检查评分表》(见附录2)对作业现场进行考评。 5.7工作环境设计与实施 5.7.1各部对现有工作场地进行合理规划,通过“5S”作业使生产现场标准化。

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版次: 受控号: 受控状态: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生产产品的工作现场进行整理、整顿,保持生产设施处于清洁、整齐、有序的状态,并持续不断地改进工作环境的条件,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为确保产品质量创造条件。 2. 范围 凡与本公司产品质量有关的办公场所、生产现场、车间、仓库和厂房区域等均适用之。 3. 职责 3.1.生产现场、车间区域、厂房区域、仓库的工作环境执行、维持和管理:各相关部门。 3.2.生产现场、车间区域、厂房区域的工作环境检查和监督:生产部、安环部。 4. 工作程序 4.1.工作环境管理流程图(见附件)。 4.2.为确保公司的工作环境对人员的能动性、满意程度和绩效/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以提高公司生产、经营的业绩,公司对产品生产现场的工作环境和员工作业的工作环境进行策划和规划;当公司有新的工作环境需求时,由需求部门以书面文件的形式提出,经管理者代表核准后,由部门主管和各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策划和规划,并营造适宜他们的工作环境,如: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组合,同时考虑以下因素: 4.2.1.创造性的工作方法和更多的参与机会,以发挥公司人员的潜力; 4.2.2.安全规则和指南,包括防护设备的使用; 4.2.3.人机工程; 4.2.4.工作场所的位置; 4.2. 5.与社会的相互影响; 4.2.6.热度、湿度、光线、空气流动; 4.2.7.卫生、清洁度、噪声、粉尘、振动和污染。 4.3.工作环境区域划分:

以管理者代表为主导召集相关部门根据各部门实际的工作区域使用情况划分各部门的工作环境、责任区域,明确各部门工作环境责任区域的负责人员,并赋予其职责和权限。 4.4.组建5S检查小组和工作环境卫生定期检查: 以管理者代表为主导召集各部门工作环境责任区域的负责人员组成5S检查小组,选出小组组长,对公司内所有的生产现场、车间、厂房(包括办公室)等工作环境区域按公司工作环境区域规定的项目和内容每周进行至少一次不定期5S检查,并将检查的结果记录于“5S管理检查表”中,对检查发现的不符合事项当场或责令其限期整改,并于下次进行5S检查时对其执行的纠正/预防措施的效果进行确认、验证,直至其符合规定要求,5S管理内容详见集团《5S管理制度》。 4.5.工作区域的环境要求: 4.5.1. 地面上的环境要求: 4.5.1.1.没有“死角”或凌乱不堪的地方; 4.5.1.2.没有闲置或不能使用的叉车、机器、设备、物品等; 4.5.1.3.没有闲置于各生产区域的清扫用具、垃圾桶、包装袋、容器、油桶等; 4.5.1.4.工作场所没有不该有的东西,如:衣服、拖鞋、雨伞、皮包、空盒子、花盆、纸屑、杂物等。 4.5.2.通道的环境要求: 4.5.2.1.通道宽度要求: A)人行通道:1.0米以上; B)消防通道:1.8米以上; 4.5.2.2.通道规划的颜色要求: A)通道线颜色:黄色。 通道线表示法:用黄色胶带粘贴或黄色油漆涂刷。 B)通道线颜色度宽: a)主通道:10; b)次通道或区域线:57。

环境管理方案汇总

文件编号:xxxxxxxxxxx 环境管理方案 编制:安全环保部 审核: 批准: 版本: A/0 受控状态:受控 2015-3-10发布2015-3-10实施

1 目的....................................................... - 1 - 2 范围....................................................... - 1 - 3 制定依据................................................... - 1 - 4 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 2 - 4.1环境方针 (2) 4.2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2) 4.2.1污水排放的控制...................................... - 2 - 4.2.2废气排放的控制...................................... - 3 - 4.2.3固体废物排放的控制 .................................. - 4 - 4.2.4噪音排放的控制...................................... - 5 - 4.2.5化学及危险品泄露的控制 .............................. - 6 - 4.2.6能源消耗的控制...................................... - 6 - 4.2.7其他环境事件(土壤污染、生态破坏、火灾、爆炸事造成的环境污 染)的控制................................................ - 7 - 4.3环境保护检查管理. (8) 4.4环境保护培训管理 (8) 4.5资料规档管理 (8) 5 附则....................................................... - 8 -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_共4页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1.目的 为确保公司基础设施的有效管理和利用,确保公司的工作环境能满足质量管 理体系运行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使用于本公司未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确定、提供及 维护。 本公司的基础设施包括: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设施;支持性服务(通讯或信息系统)。 本公司的工作环境与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条件有关,包括物理的、环境的 和其他因素(如温度、湿度、照明等)。 3.职责 3.1管理部负责公司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归口管理。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所用基础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工作环境的日常管理。 4.程序 4.1基础设施管理 4.1.1管理部负责对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建立基础设施/设备检修维护 台账。 4.1.2基础设施/设备的使用部门应负责设施/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发现问题及 时报告管理部,并有管理部负责安排处理。 4.1.3支持性服务工具如通讯或信息系统设施等由管理部负责其日常管理。 4.2基础设施维护、保养和维修 4.2.1对正常使用的设施,由使用者负责其日常的维护和保养。 4.2.2对出现问题的基础设施,由管理部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作出维修或报废的 决定。对决定维修的设施/设备,由管理部统一安排由公司内部修理或送外部修理,并保存相关记录。检修好的设施应由使用部门负责人签字验收方可使用。 4.3基础设施/设备的添加 4.3.1由使用部门填写《采购申请单》,报管理部审核,由总经理同意方可按《采购控制程序》的控制要求进行购买。 4.3.2购进的设施/设备由管理部负责安排检验和验收。

4.3.3经验收合格的设施/设备报管理部备案后,由申请购买的部门使用和维护。 4.3.4需要自制设施的,由使用部门提出并组织设计。设计结构经总经理批准后由 使用部门组织加工制造,并由管理部安排检验和验收,合格后由管理部备案,并 由使用部门使用和维护。 4.4基础设施/设备的报废: 4.4.1对决定报废的设施/设备,由使用部门填写《设备报废记录表》,报管理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4.2报废的处理方式:有转让、作为废品出卖或作为垃圾处理三种方式。 4.4.3设施/设备报废的处理: 当报废的设施/设备采用转让、作为废品出卖时,由使用部门将转让或作废品 出卖后所得金额交财务部,管理部应在《设备报废记录表》中记录相关处理过程 及结果,并由财务部签字后交管理部备案;当报废的设施/设备作为垃圾处理时, 由管理部安排设施/设备使用部门将报废设备送到合法的垃圾堆放处,并在《设备 报废记录表》中记录后交管理部备案。 5.工作环境管理 5.1各部门应保持部门所属工作区域的环境卫生。应对工作区进行划区标识。工 作区域内工位器具摆放合理有序,现场文件包括图样、工艺文件(工艺说明、工艺卡、作业指导书等)、检验文件(检验规程、检验卡)等应保持清洁、清晰并放在指定位置;工作区域外,不准有工件、废料、杂物、脏物等,确保通道顺畅。 5.2管理部负责安排生产区域以外的环境绿化、卫生打扫等相关事宜。 6.表单 《设备报废记录表》

环境管理物质管控程序

精心整理 《环境管理物质管控程序》 1.目的 确保设计、采购与制造符合环保要求的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并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生产之产品其环境管理物质含量符合国际/区域/国家/客户管制标准,避免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2.2.1 2.2 2.3 2.4 2.5 3.3.1 3.2 3.3 3.4 3.5 3.6 4.定义 4.1环境管理物质(CES):ControlledEnvironmentalSubstance ,是指对地球环境和人体有显著不良影响(含间接影响)的物质。 4.2WEEE(WasteElectricalandElectronicEquipment)﹕欧盟议会和理事会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的指令﹕提出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污染防治和再利用,再循环和恢复的强制要求﹐规定成员国应在2005/8/13前建立允许最终拥有者和销售商将废弃物送回的系统;在2006/12/31前建立回收、和再利用、再回收的新目标。

4.3ROHS(RestrictionofHazardousSubstances)﹕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指令中所指的有害物质主要有﹕铅﹑汞﹑镉﹑六价铬﹑聚溴联苯(PBB)﹑聚溴二苯醚(PBDE)六种。到2006/7/1后﹐含有以上六种物质的产品禁止出现在欧盟市场。 4.4 均质材料:用机械方法拆分到不能再拆分的最小单元。 4.5 WIP:WorkinProcess 在制品。 4.6 SIP:StandardInspectionProcedure 标准检验规范。 4.7 、PCB 料。 4.8 (包4.9 用(含制程)的零部件和副资材满足RoHS及客户要求书面证明。 4.14 不使用证明书(产品用):由生产商提供的产品(含制程)满足RoHS及客户要求书面证明。 4.15 合格品:经确认,满足RoHS及客户要求之零部件和副资材(辅材)。 4.16 不合格品:经确认,没有满足RoHS及客户要求之零部件和副资材(辅材)。 4.17 不符合NC(Non-Compliance) 5 职责:

组织环境和相关方要求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保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的内外部环境;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期望或要求;根据内外部因素与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结合本公司已有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出风险和机会;针对识别的风险和机会,策划应对措施。 2适用范围 适用质量管理体系所有相关的部门与过程。 3职责 3.1策划部:确定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 3.2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对结果进行审核整理。 3.3总经理:批准风险和机会的应对措施。 3.4各部门:配合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4定义 4.1组织环境:经营环境对组织的产品、服务、投资及相关方产生影响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和状况的总和。 4.2相关方:对组织的决定或行为能够施加影响、或受其影响、或者自身感觉到受其影响的个人或者组织。 5工作程序 5.1组织环境管理 a)行政部:内部(公司价值观、企业文化、人员能力、体系运行、过程能力等),外部(地理位置、现存污染、法律、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b)技术部:内部(产品、人员能力、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c)业务部、采购部:内部(产品、活动、服务、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d)策划部:内部(战略、知识、人员能力、业绩表现等),外部(社会和经济环境等)文件、内部管理制度、信息公告、经营计划方案、经营运行数据统计信息、顾客调查和分析报告、外部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法规、标准等。 a)与组织相关的法律规范; b)国家司法机关和执法机关:工商、税务、技术监督、环境保护、安监等部门; c)国际法规定的国际法律环境和目标国的法律环境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讲解

.1工作环境:指对制造和产品质量有影响的过程周围的条件;这种条件可以是人的因素(如: 心理的、社会的)、 物的因素(如:温度、湿度、洁净度、粉尘等),物的因素一 般包括:厂房维护,灯光照明,噪声,取暖、通风、空调、电器装置的控制,以 及与厂房维护有关的安全隐患。 .2 6S:指的是由6S 的日文SEIRI (整理)、SEITON (整顿)、SEISO (清扫)、SEIKETSU (清洁)、 SHITSUK (素养)和英文SAFETY (安全)这六个单词,由于这六个单词前面的发音都是 “S',所以简称为“ 6S' 整理:将办公场所和工作现场中的物品、设备清楚的区分为需要品和不需要品,对需要品进 行妥善保管,对不 需要品则进行处理或报废。 整顿:将需要品依据所规定的定位、定量等方式进行摆放整齐,并明确地对其予以标识,使 寻找需要品的时间 减少为零。 清扫:将办公场所和现场的工作环境打扫干净,使其保持在无垃圾、无灰尘、无脏污、干净 整洁的状态,并防 止其污染的发生。 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的实施做法进行到底,且维持其成果,并对其实施做法予以标准 化、制度化 素养:以“人性”为出发点,透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合理化的改善活动,培养上下 一体的共同管理语 言,使全体人员养成守标准、守规定的良好习惯,进而促进全面管 理水平的提升。 安全:指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能够在工作状态、行为、设备及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给 员工带来即安全又 舒适的工作环境。 4 .权责: 4 . 1 4 . 2 5 .作业内 容: 5 . 1工作环境管理流程图(见附件一)。 5 .2为确保公司的工作环境对人员的能动性、满意程度和绩效 /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以提高公司 生产、经营的业 绩,公司对产品的生产现场之工作环境和员工作业的工作环境进行策划和规 戈农当公司有新的工作环境需求时,由需求部门以“联络单”的形式提出,经部门主管审查、 管理者代表核准后,由部门主管和各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策划和规划,并营造适宜与他们的工 作环境,如: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组合,同时考虑以下因素: 1 .目的:对生产产品的工作现场进行整理、整顿,保持生产设施处于清洁、整齐、有序的状态,并持 续不断地改进工作 环境的条件,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为确保产品质量创造 条件 2. 范围:凡与本公司产品质量有关的办公场所、生产现场、车间、仓储和厂房区域等均适用之。 3. 定义: 3 生产现场、车间区域、厂房区域的工作环境执行、维持和管理:各相关部门。 生产现场、车间区域、厂房区域的工作环境检查和监督:管理部。

环境管理物质管理手册

环境管理物质管理手册 00.目录 00、目录 (1) 01、发布与任命 (2) 02、目的和说明 (3) 03、参考依据 (4) 04、适用范围 (4) 05、定义及说明 (5) 06、管理体系 (7) 07、环境方针 (10) 08、环境目标 (12) 09、文件和记录的管理 (13) 10、管理评审 (14) 11、培训 (15) 12、产品策划 (16) 13、仓库管理 (18) 14、变更管理 (19) 15、采购和供应商管理 (21) 16、生产过程控制 (24) 17、产品检验 (26) 18、内部审核 (28) 19、不合格品管理 (29) 20、纠正和预防措施 (31) 01.发布与任命 XXX公司《环境管理物质管理手册》是依据国家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欧盟 ROHS 指令的有关规定要求制定的,经审核,符合公司的实际和发展的需要,现予以发布实施。 本手册是本公司环境管理物质保证的系统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各部门环境管理物质职能、规范环境物质行为的准则,也是本公司为确保对所有顾客及相关方生产服务质量作出的承诺。公司全体员工自手册发布之日起,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为了加强公司各类活动以及产品与服务的环境管理物质管理,兹任命先生为XXX公司环境管理物质管理体系的环境管理物质管理者代表,其职责与权限如下: 1. 在公司内部发生环境管理物质的异常时,停止产品的发货,并停止原料的使用; 2. 具有查明发生环境管理物质异常的原因和指示采取杜绝再次发生对策的权限; 3. 掌握顾客提出的有关环境管理物质的要求和最新信息,并将其落实到公司内部; 4. 时常监视使用原料、制造工序的环境管理物质管理,并定期实施内部监查;

环境卫生管理实施方案

. 环境卫生管理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审批人: . . 公司 编制时间:2012 年02 月01 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环境管理总体布置 1、指导方针 2、控制目标 3、成立现场环保领导小组 4、项目主要部门的环保职责 四、施工现场环保工作制度 五、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1、噪声排放控制措施 2、施工废弃物及建筑垃圾管理 3、废水管理措施

4、易燃、易爆、油品及化学品的管理 5、施工现场扬尘控制措施 6、光污染控制 7、水污染控制 专业资料word . 8、土壤保护 9、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六、资源利用控制措施 1、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节能与能源利用 4、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5、节电与用电管理 七、应急措施 1、火灾处理措施 2、化学品泄漏处理措施 3、地震、爆炸处理措施 4、暴雨、大风、停水和停电处理措施

环境卫生管理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施工图纸 2、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 4、省环境保护条例 二、工程概况 专业资料word . 1、基本情况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 勘察单位: 施工单位: 建筑数量: 建筑面积: 建设地点: 结构形式: 2、施工现场设施情况

该工程所需所有混凝土均由商品搅拌站负责供应。 钢筋原材料堆放场地及加工场地设在工地的东侧,安装了钢筋切断机、弯曲机、搅拌机等。 职工食堂设立在生活区,由项目后勤部门管理。食堂采用液化气作烹调火源,按环保部门要求设置隔油池,并定期清理。 三、环境管理总体布置 1、指导方针:严格执行和省及地方环保法规,遵循公司的环保方针“遵法守规,全员参与,绿色施工,服务社会”环境管理标准。以此,作为项目实施环境管理和环境行为的纲领性文件和行为标准。 2、控制目标:无集体投诉事件,环境监控达标,环境污染有效控制,土地利用节约资源,节能、环水保护措施落实到位,工程绿化一次性达标,强化施工现场科学管理,满足现场环保要求。 3、成立现场环保领导小组 为保证现场的环境管理达到标准,特成立现场环保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专业资料word .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4、项目主要部门的环保职责 项目经理:对整个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全面负责,并负责安排、监督、检查等工作。 项目技术组:负责编制环境管理计划方案,协助相关部门,做好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并检查其实施情况。

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执行情况对照表

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执行情况对 照表

中建七一公司新乡维多利亚城项目部 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执行情况对照表 对照人: 时间:

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对照 为确保项目部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的实现,我项目部结合本一程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环境管理方案: 一、固体废弃物的控制: (一)环境目标:合理处理固体废弃物 (二)环境指标: 1、分类管理 2、包装材料回收率达80%,有毒有害包装回收率100%。 3、办公室等废弃物回收率达95%。 (三)相关重要环境因素及处理方法技术措施 1、金属废弃物(如钢筋、钢板边料、废钢管等)、包装材 料、办公用纸等分类存放,及时清运。按要求及时处理。 2、危险废弃物(如电池、日光灯管等)有相关责任部门每隔 两个月定期收集分类存放,及时清运。日光灯管等及时处理。 3、对除以上两种废弃物外的其它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在现 场设置砖砌垃圾池,垃圾池设在南边空地,废弃物及时归入垃圾池并及时清运。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归入垃圾池牙及时清运。 4、对不能及时清运的垃圾采用雨布适当覆盖。 (四)监督部门及施一负责人: 1、办公室:何燕虹 2、技术科:刘小辉 3、质安科:孔令奎

二、污水的排放管理方案 一)环境目标:生产及生活废水达标排放 二)环境指标:废水排放达标 三)相关的重要环境因素及处理方法措施: 1、施工废水设沉淀池,沉淀后的合格水可用做道路等除尘用水,禁止向池中乱仍杂物等。施工现场设沉淀池。 2、生活污水:建沉淀池、排水沟,经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施工现场建沉淀池、排水沟。 3、控制水流的方向,保证水顺排水沟流入市政管网。排水沟设有坡度,保证水顺排水沟流入市政管网。 4、对于办公室所用清洁用水,用后可做道路除尘洒水。 5、民工食堂设排油池。 四)管理部门及施工负责人: 1.办公室:何燕虹 2.技术科:刘小辉 三、扬尘控制方案 一)环境目标:现场无扬尘 二)环境指标:现场目测无扬尘,现场主要道路硬化率达到100%三)相关的重要环境因素及方法措施 1、施工扬尘及施工道路扬尘: 1)施工场区主要道路均用砼硬化200MM厚。符合要求。 2)洒水负责人:李东胜、张玉玲。有专人清扫。

产品环境有害物质管理规定

产品环境有害物质管理 规定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1.目的: 识别本公司原材料、辅料以及与产品相关设备的环境有害物质,明确各项有害物质 的 控制要求,确保公司产品环境有害物质得以管控。 2.用适范围: 本组织产品构成的原材料、辅料及供应商环境有害物质的管理。 本组织产品生产过程环境有害物质的管理。 本组织成品出货环境有害物质的管理。 3.权责 总经理:负责环境有害物质管控有效持续运作所需的人员和资源配置以及产品环境紧急事故处理的最终决策。 管理者代表:为产品环境主要负责人,负责公司RoHS管理体系建立和推行,定期对环境有害物质RoHS管控情况,并定期向最高管理者汇报,负责环境有害物质事故的紧急处理,负责组织公司RoHS相关知识培训。 销售部:负责收集客户对产品的ROHS信息要求并传达和订单审查。 资材部:负责对原材料进行采购,按照RoHS要求选择供应商,并协助品管部要求供应商进行第三方RoHS测试;负责对原材料的贮存、标识、发放等进行管制。 生产部:负责对产品的生产过程、存放区域和包装区域进行管制。对生产过程的产品进行批号管理、物料追踪、具备可追溯性。 品管部:负责督促供应商定期进行RoHS测试或第三方测试,负责对所有RoSH材料的进料检验、成品出厂检验把关,发现不合格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处理。 仓库:负责各原材料、辅料、成品的收、发料以及库存管理,负责RoHS相关产品摆放,检查相应的环保标识的张贴。 4.环境有害物质管控 RoHS指令推行小组架构图 公司管理者代表即综合部部长任推行小组组长,为产品环境负责人:

环境管理物质技术标准

1.目的: 通过对本公司产品的原/辅材料等中含有的环保物质采取禁止使用、计划废除、适用对象…等措施,以防其混入产品中,以达到有害物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客户的相关要求等。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或委外的产品所涉及之环保直接材料、间接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等 3.名词定义: 3.1.环境管理物质:包含在产品直接、间接、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中,对地球环境和人体存在着显 著影响的物质。 3.2 管理等级:为管理有害物质,按以下等级进行管理 3.2.1 1 级:立即禁止(此级之物质或用途必须立即禁止使用或对含有物质进行允许浓度要求) 3.2.2 2 级:计划废除(此级之物质或用途,规定一定时期后予以禁止,在达到或超过表中规定的日 期后,此级物质转为"1"级,不能在外购材料及辅材中使用) 3.2.3 3 级:目前没有规定全部废除的目标日期,但是指定并要求努力完全废除使用的零部件和材料 中所含有的物质以及其用途。当判断可以导入其代替的零部件、开发新材料和代替技术时, 即可由3 级提升至2 级,同时逐步实现全部废除的目标。 3.2.4 除外项目:依据欧盟ROHS 排除条款现阶段没有代替技术方案的物质和用途部位。 3.3 含有:系指无论是否有意或无意,在产品里使用的外购模块、零部件或元件,或者为外购模块、零 部件或元件所使用的材料中,添加、填充、混入或粘附该物质。(在产品中无意地加入该物质,或制程中无意地加入,均视为“含有")。 3.4 杂质:包含在天然材料中,作为工程材料使用,在精制过程技术上不能完全去除的物质 (natural impurity) ,或者合成反应过程中产生,但技术上不能完全去除的物质。为改变材料特性而在主原料中所加入之“杂质"物质,及含有“杂质"混入或粘附于外购模块、零部件、元件及设备时,其浓度须遵守本标准中所规定之环境管理物质的允许浓度。制造半导体元件时,有意添加的掺杂物,亦视为“杂质",若于半导体元件中仅有极微量残存,这种情况则不视为“含有" 3.5 禁止供货时期:零组件及材料禁止向本公司供货的时期 3.6 HSPM:(Hazardous Substances Process Management) 危害物质过程管理,所有相关各方有一个统 一而明确的遵循准则,从而达到国际间产品贸易的技术壁垒最小化。为解决上述的危害物质管理标准化的问题,IEC 委托其下属的电子元器件质量评定委员会(IECQ)制订了专门的危害物质过程管理(HSPM)标准-“电子电器元件和产品危害物质减免标准和要求(EIA/ECCB-954)",并为开展这一过程管理体系的认证制定了专门的程序规则-“危害物质过程管理要求(QC001002-5)",从而为危害物质管理和认证提供了权威性选择。 3.7 无害物质HSF:(Hazardous Substances Free) 泛指减少或禁用任何列表于公司HSF 管制标准中的 物质。 3.8 有害物质HS:(Hazardous Subs tances)经公司判断在外购买的原材料及辅材的组成中﹐含有对人体 或地球环境存在显著影响的物质。 3.9 原材料:指列在BOM 表上的所有部件材料。 3.10 辅助材料:系指在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间接材料,包括与公司产品一起交给客户的物品(如PE 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