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修改版)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修改版)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修改版)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修改版)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修改版)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设计报告

论文题目:粉末涂料的应用及其发展

学生姓名:窦春燕

所在系部:应用化学系

所在班级:精细0613

指导教师:王世娟

定稿日期: 2011 年 3 月

摘要

粉末涂料是一种新型的不含溶剂100%固体粉末状涂料。介绍了粉末涂料的特性、工艺要求及其粉末涂料的命名。粉末涂料主要分成两大类:热塑性粉末涂料和热固性粉末涂料,这两大类还可以分成很多种粉末涂料,比如:环氧粉末涂料、聚酯粉末涂料等等。

同时,粉末涂料在我国工业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在未来的发展更是不可限量的,粉末涂料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涂料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涂料的消费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键字:应用,发展趋势,粉末涂料

目录

前言 (1)

1.1粉末涂料的简介 (1)

1.1.1粉末涂料的特性 (1)

1.1.2粉末涂料施工工艺要求 (1)

1.2 涂料的结构和命

名 (2)

1.2.1涂料的作用 (4)

1.2.2 涂料的分类与命名 (4)

2 主要粉末涂

料 (6)

2.1 热固性粉末涂料 (6)

2.2 环氧粉末涂料 (6)

2.3 聚酯粉末涂

料 (6)

2.4丙烯酸脂粉末涂料 (7)

2.5热塑性粉末涂料 (7)

2.6聚氯乙烯粉末 (7)

2.7聚乙烯粉末涂料 (7)

2.8尼龙粉末涂料 (7)

3 粉末涂料的发展趋

势 (9)

3.1 粉末涂料在现在工业中的应用 (9)

3.2 未来粉末涂料的发展空

间 (9)

4 总

结 (13)

参考文

献 (14)

谢 (15)

1前言

1.1粉末涂料的简介

粉末涂料是一种新型的不含溶剂100%固体粉末状涂料 。它有两大类:热塑性粉末涂料(PE)和热固性粉末涂料。涂料由特制树脂、颜填料、固化剂及其它助剂,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再通过热挤塑和粉碎过筛等工艺制备而成。它们在常温下,贮存稳定,经静电喷涂、摩擦喷涂(热固方法)或流化床浸涂(热塑方法),再加热烘烤熔融固化,使形成平整光亮的永久性涂膜,达到装饰和防腐蚀的目的。

1.1.1粉末涂料的特性

(1)该产品不含毒性,不含溶剂和不含挥发有毒性的物质,故无中毒、无火灾、无“三废”的排放等公害的问题,完全符合国家环保法的要求。

(2)原材料利用率高,一些知名品牌的粉末供应商生产的粉末,其过喷的粉末可回收利用,最高的利用率甚至能达99%以上。

(3)被涂物前处理后,一次性施工,无需底涂,即可得到足够厚度的涂膜,易实现自动化操作,生产效率高,可降低成本。

(4)涂层致密、附着力、抗冲击强度和韧性均好,边角覆盖率高,具有优良的耐化学药品腐蚀性能和电气绝缘性能。

(5)粉末涂料存贮、运输安全和方便。

1.1.2粉末涂料喷涂施工工艺及要求

所谓粉末静电喷涂就是利用高压静电电晕电场的原理。在喷枪头部金属导流标上接上高压负极,被喷涂工件接地形成正极,使喷枪和工件之间形成一个较强的静电电场。当作为运载气体的压缩空气,将粉末涂料从供粉桶经粉管送到喷枪的导流杆时,由于导流杆接上高压负极产生的电晕放电,在其附近产生了密集的负电荷,使粉末带上负电荷,并进入了电场强度很高的静电场,在静电力和运载气体的双重作用下,粉末均匀地飞向接地工件表面形成厚薄均匀的粉层,再加热固化转化为耐久的涂膜。涂装施工工艺流程前处理一干燥除去水份一喷涂一检查一烘烤一检查一成品施工要求一般粉末喷涂施工要求

(1)为使粉末涂装的特性能充分发挥和延长涂膜使用寿命,破涂物表面首先严格进行表面前处理

(2)喷涂时,被涂物须完全接地,以增加粉末涂装的喷着效率。

(3)对有较大表面缺陷的被涂物,应涂刮导电腻子,以保证涂膜的平整和光滑感

(4)喷涂后物件物件需进行加热固化、固化条件以粉末产品技术指标为准但必须充分保证其固化温度和时间,避免固化不足造成质量事故。

(5)喷粉后立即检查,若发现缺陷应及时处理,若固化后发现缺陷,其范围小仅局部而不影响,被涂物表面装饰,可用同色粉末加丙酮稀释后进行修补,如果范围大又影响表面质量,则用砂纸打磨后,再喷涂一次或用脱漆剂去掉涂层,再重新唢粉。

(6)回收粉须经过筛选除去杂物后,按一定比例与新粉混合作用。

(7)供粉桶、喷粉室及回收系统应避免其它不同颜色粉末的污染,故每次换色时一定要吹扫干净。

(8)美术型粉末喷涂施工要求:美术型粉末,具有美观,立体感强,装饰性效果奸等特点,但对其施工工艺要求严格。

(9)喷粉时输入气压不宜太大,一般控制在0.5—1.5kg/cm2为好。气压太大会造成花纹清晰度差或者产生一些麻点。静电电压也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60-70Kv左右。电压太高,会使附在工件表面的粉末发生反弹现象出现麻坑。流平欠佳等缺陷。

(10)喷粉要注意保证涂膜的厚度,一般控制在70-100μm之间方能有利于形成明显的花纹和较大的花纹,涂膜薄则花纹不明显,而且花纹也小,同时会出现麻点露底等缺陷。

(11)固化时必须按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烘烤。如果温度过低时间过短会造成粉末形不成花纹,同时因固化不彻底机械性能也大大下降。另外,因美术型花纹粉末生产工艺的特殊性,用回收粉末再喷后,其花纹会发生变小或不明显的变化,故一般建议美术型粉末的回收粉不要使用。要用也须经试验。从上述看虽然对其施工要求较严,但相信涂装过程中只要较好地把握以上因素,一定会达到理想的满意效果。粉末涂料的保管和取用

①远离火源、避免日光直接照射,应置于通风良好,温度在35℃以下场所。

②避免存放在易受水,有机溶剂,油和其它材料污染的场所。

③粉末涂料用后勿随意露于空气中,应随时加盖或匝紧袋口避免杂物混入。

1.2涂料的结构和命名

涂料是一种保护、装饰物体表面的涂装材料 。

具体讲,涂料是涂布于物体表面后,经干燥可以形成一层薄膜,赋予物体以保护、美化或其他功能的材料。

从组成上看,涂料一般包括四大组成部分:成膜物质、分散介质、颜填料和各类涂料助剂。

成膜物质是涂料中的只要成膜物质,为高分子化合物,亦称涂料树脂,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两大类。

颜料是涂料中的次要成膜物质,但它不能离开主要成膜物质(涂料树脂)而单独构成涂膜。

颜料是一种不溶于成膜物质的有色矿物质或有机物质。

颜料的来源可分为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无机颜料又可分为天然无机颜料和人造无机颜料。

颜料的来源可分为三种:体质颜料(也称为填料)、着色颜料、防锈颜料。

体质颜料:主要用来增加涂层厚度,提高耐磨性和机械强度。

着色颜料:可赋予涂层美丽的色彩,具有良好的遮盖性,可以提高涂层的耐日晒性、耐久性和耐气候变化等性能。

防锈颜料:这种颜料可使涂层具有良好的防锈能力,延长寿命,它是防锈底漆的主要原料。

分散介质在涂料中起到溶解或分散成膜物质及颜(填)料的作用,以满足各种油漆施工工艺要求,其用量在50%(V/V)左右。油漆涂布成膜后,它并不留在漆膜中,而是全部挥发掉了,因此,溶剂(或分散介质)并非成膜物质,它可以帮助施工和成膜。

不同品种的合成树脂或油漆,其溶剂不同。溶剂的溶解力及挥发率等因素对成漆在生产、贮存、施工及漆膜光泽、附着力、表面状态等多方面性能都有极大影响。

涂料中的溶剂是一种挥发组分,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也是对资源的很大浪费,所以,现代涂料行业正在努力减少溶剂的使用量,开发出了高固体分涂料、水性涂料、无溶剂涂料等环保型涂料。

溶剂的品种类别很多,按其化学成份和来源可分为下列几大类:萜烯溶剂、石油溶剂、煤焦溶剂、酯类溶剂、酮类溶剂、醇类溶剂,以及其他溶剂。

(1) 萜烯溶剂:绝大部分来自松树分泌物,常用的有松节油。

(2) 石油溶剂:这类溶剂属于烃类,是从石油中分馏而得,常用的有溶剂油、松香水。松香水是油漆中普遍采用的溶剂,毒性较小。

(3) 煤焦溶剂:这类溶剂也属于烃类,但由煤干馏而得,常用的有苯、甲苯、二甲苯等。

苯的溶解能力很强,但毒性大,挥发快,一般不用;

甲苯的溶解能力与苯相似,主要作为醇酸漆溶剂,也可以作环氧树脂、喷漆等的稀释剂用;

二甲苯的溶解性略低于甲苯,挥发比甲苯慢,毒性较小。近年来,重芳烃(三甲基苯)类溶剂得到了广泛应用。

(4) 酯类溶剂:是低碳的有机酸和醇的酯化物,一般常用的有醋酸丁酯、乙酸乙酯、醋酸乙酯、醋酸戊酯等。酯类溶剂毒性小,一般用在民用漆中。

(5)酮类溶剂:是一类有机溶剂,只要用来溶解硝酸纤维,常用的有丙酮、甲乙酮、甲异丙酮、环已酮、异佛尔酮等。

(6)醇类溶剂:是一类有机溶剂,能与税混合,常用的有乙醇、异丙醇、丁醇等。醇类溶剂对涂料的溶解力差,仅能溶解虫胶或聚乙烯醇缩丁醛树

脂,与酯类、酮类溶剂配合使用时,可增加其溶解力,因此称它们为硝基漆的助溶剂。乙醇不能溶解一般树脂,而能溶解硝基纤维、虫胶等。

(7)其他溶剂:常用的有含氯溶剂、硝化烷烃溶剂、醚醇类溶剂等。含氯溶剂溶解力很强,但毒性较大,只是在某些特种漆和脱漆剂中使用;醚醇类溶剂是一种新兴的溶剂,有乙醚乙二醇、甲醚乙二醇及其酯类等。近年来,水性涂料发展很快,除极少量水溶性体系外,绝大部分属于水分散体系,水起到分散介质的作用。

助剂在涂料中的用量很少,但作用很大,不可或缺。

现代涂料助剂主要有四大类:

(1)对涂料生产过程发生作用的助剂,如消泡剂、润湿剂、分散剂、乳化剂;

(2)对涂料储存过程发生作用的助剂,如防沉剂、稳定剂、防结皮剂等;

(3)对涂料施工过程起作用的助剂,如平流剂、消泡剂、催干剂、防流挂剂等;

(4)对涂膜性能产生作用的助剂,如增塑剂、消光剂、阻燃剂、防霉剂等。

1.2.1涂料的作用

涂料的作用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1)保护作用。涂料可以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保护各

种制品免受大气、雨水及各种化学介质的侵蚀,延长其使用寿命,

减少损失。

(2)装饰作用。由颜料及成膜物质提供,其它组分协助。当然,

颜料出来使涂膜呈现鲜艳多彩的颜色外,还具有其它作用,,如提

供一定的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以强化保护作用;成膜物质使涂饰

物表面光泽发生变化,丰满度提高,提高质感,提高了装饰效果。

(3)其它作用。保护和装饰性是无聊的基本功能,此外涂膜还

可以提供防静电、导电、防霉、杀菌、热至变色、光至变色等作用。

1.2.2涂料的分类与命名

涂料的分类方法很多:

(1)按照涂料形态分:粉末涂料、液体涂料;

(2)按成膜机理分:热塑性涂料、热固性涂料;

(3)按施工方法分:刷涂涂料、喷涂涂料、浸涂涂料、淋涂涂料、

电泳涂涂料;

(4)按干燥方式分:常温干燥涂料、烘干涂料、湿气固化涂料、光固化涂料、

(5)按涂布层次分:腻子、底漆、中涂漆、面漆;

(6)按涂膜外观分:清漆、色漆、平光漆、亚光漆、高光漆;

(7)按使用对象分:金属漆、木器漆、水泥漆;以及汽车漆、

船舶漆、集装箱漆、飞机漆、家电漆;

(8)按性能分:防腐漆、绝缘漆、导电漆、耐热漆、防火漆;

(9)按成膜物质分:醇酸树脂漆、环氧树脂漆、氯化橡胶漆、

丙烯酸树脂漆、乙烯基树脂漆等;

(10)按分散介质不同分:溶剂型涂料、水性涂料(水溶性涂料、

水分散型涂料和水乳型涂料)。

为了简化起见,在涂料命名时,除了粉末涂料外仍采用“漆”

一词,以后的具体叙述时,各涂料品种也称为漆,在统称时仍用“涂

料”一词。涂料命名原则规定如下:

涂料全名=颜料或颜色名称+成膜物质名称+其本名称。

若颜料对漆膜性能起显著作用,则用颜料名称代替颜色名称。

对于某些有专门用途及特征的产品,必要时在成膜物质后面加以阐明。

2主要粉末涂料

涂料的发展史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1)天然成膜物质的使用;

(2)涂料工业的形成;

(3)合成树脂涂料的生产。

涂料工业的技术发展将主要体现在“四化”——水性化、粉末化、高固体

份化和光固化。

2.1热固型粉末涂料

热固性树脂作为成膜物质,加入起交联反应的固化剂经加热后能形成不溶不熔的质地坚硬涂层。温度再高该涂层也不会像热塑性涂层那样软化,而只能发生分解。由于热固性粉末涂料所采用的树脂为聚合度较低的预聚物,分子量较低,所以涂层的平流性较好,具有较好的装饰性,而且低分子量的预聚物经固化后,能形成网状交联的大分子,因而涂层具有较好防腐性和机械性能。故热固性粉末涂料发展尤为迅速。

热固性聚酯型粉末涂料粉末物理性能:

比重(g/cm3 .25℃): 1.2-1.8

粒度分布:100%小于60微米(可根据涂装的特殊要求进行调整)

固化条件

200℃(工件温度),10分钟

平均覆盖率

15-20平方米/公斤,膜厚35微米(以100%的粉末涂料使用率计算)

2.2环氧粉末涂料

由于具有优异的与金属粘合力、防腐蚀性、硬度、柔韧性和冲击强度,所以是热固性粉末涂料中首先应用的品种。环氧粉末涂料的配制是有环氧树脂、固化剂、颜料、填料和其他助剂所组成。这几种组分对所形成的粉末涂层性能的贡献是互相制约和影响的,一个适宜的配方,实际上是各种组分协调的结果。

2.3聚酯粉末涂料

聚酯粉末涂料与其它类型粉末涂料相比,具有独特性质。表现在耐候性、耐紫外光性能比环氧树脂好。另外由于聚酯树脂带有极性基团,所以上粉率比环氧树脂高,烘烤过程中不易泛黄,光泽度高,流平性好,漆膜丰满,颜色浅等特性,因而具有很好的装饰性。一般多用于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仪表外壳、自行车、家具等领域 。

2.4 丙烯酸酯粉末涂料

丙烯酸树脂粉末涂料有热塑性和热固性两种。热固性丙烯酸树脂粉末涂料最大的有点是具有优良的耐候性、保色性、耐污染性、金属附着力强、涂膜外观优异,使用作装饰性粉末涂料。

2.5热塑性粉末涂料

热塑性粉末涂料是1950年开始出现的,它在喷涂温度下溶融,冷却时凝固成膜。由于加工和碰图方法简单,粉末涂料只需加热熔化、流平、冷却成膜即可,不需要复杂的固化装置。大多使用的原料都是市场上常见的聚合物,多数条件下都可满足使用性能的要求。但也存在某些不足,诸如熔融温度高,着色水平低,与金属表面粘着性差等。尽管如此,常用的热塑性粉末涂料仍表现出一些特有的性能,其中聚烯烃粉末涂料具有极好的耐溶剂性;聚偏氟乙烯涂料具有突出的耐候性;聚酰胺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聚氯乙烯具有较好的价格/性能比;热塑性聚酯粉末涂料具有外观漂亮、艺术性高等优点。这些特性使热塑性

粉末涂料在涂料市场中占有很大比例 。

2.6聚氯乙烯粉末

聚氯乙烯粉末是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最便宜的聚合物之一。它具有极好的耐溶剂性,对水和酸的耐腐蚀性好,耐冲击,耐盐雾,可防止食品污染和对静电喷涂有高的绝缘强度。主要用于涂装金属网板、钢制家具、化工设备等。

2.7聚乙烯粉末涂料

聚乙烯粉末涂料具有优良的防腐蚀性能,耐化学药品性及优异的电绝缘性和耐紫外线辐射性。缺点是机械强度不高,对基体的附着力较差。可用于化工池槽、叶轮、管道内壁、仪表外壳、金属板材、冰箱内网板、汽车零部件等。

2.8尼龙粉末涂料

尼龙(Nylon)又称聚酰胺,由于分子链上氯基的N原子与相邻链段上的氢原子易形成氢键,所以聚酰胺树脂的熔点一般都较高。尼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抗冲击性能、硬度、耐磨性和摩擦系数小、低洗尘等优点,可用于特殊要求的部件。如用纺织机械零部件、柴油机的起动活塞零部件、机帆船推进器叶轮、汽车车轮、摩托车支架、农业机械、建筑和运动器材等。另外,由于尼龙的抗盐水和对霉菌、细菌的惰性,很适于制造浸于海水或接触海水的涂层,同时尼龙粉末涂料无毒、无味,不被霉菌侵蚀,不会促使细菌生长,很适于喷涂食品工业的零部件,饮用水管和食品包装等。

3粉末涂料的发展趋势

3.1粉末涂料在现在工业中的应用

(1)开发低温固化粉末涂料,以解决耐热性差材料的涂装加工,节省能源,使一部分溶剂型烤漆转换成粉末涂料。

(2)预涂钢板用粉末涂料。目前正在工业化。可用于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和空调机的外壳,具有涂装效率高,涂膜均匀,节省能源、减少涂装加工工序的优点。

(3)包层金属粉末涂料。使粉末粒子附着在铬、铝、镍和锌等金属微粒上。使涂装时金属微粒和粉末粒子吸附在工件上,并保证了金属微粒均匀分布在应用的涂层中。这类涂料可用于汽车零部件、仪表及金属架等。

(4)热固型树脂体系粉末涂料。这种新型粉末涂料可获得耐光、耐化学品,

性能极佳的涂层。

(5)无色或透明粉末涂料。

1 粉末涂料的发展概况

粉末涂料是一种由树脂、颜料、填料及添加剂等组成的粉末状物质,其中作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树脂组分可以是一种树脂及其固化系统,也可以是几种树脂混合物。

粉末涂料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人们用火焰喷涂法把聚乙烯粉末以

熔融状态涂覆到金属表面上,这就是粉末涂装的开端。

1952 年德国 Knaspark Griesheine 公司的 Er-coin Gemmer 发明了流化床浸涂法(Fluidzed BedSystem)热塑性粉末涂料有了较快的发展。50年代是以热塑性粉末涂料为主,在管道防腐和电绝缘方面有较多的应用。

1962 年法国 Sames 公司发明了静电粉末喷涂设备。1964 年伴随着热固性环氧粉末涂料的开发和利用,粉末涂料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从 70 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以后粉末涂料作为省资源、省能耗和劳动效率高的新一代涂料产品,受到各国涂料生产和使用部门的充分重视发展相当迅速。

70 年代后期至 80 年代初欧美对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限制法规不断颁布粉末涂料作为最理想的品种更引起世界各国重视但由于粉末涂装的装饰性满

足不了高装饰要求而曾一度徘徊,进入 90 年代后,随着装饰性粉末问世粉末涂料得到极大的发展,世界粉末涂料市场每年以 15%-20%的速度快速递增。

图1

3.2未来粉末涂料的发展空间

在不同的地区使用不同类型的粉末涂料,其在地理区域上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例如:粉末涂料在世界上有三个主要的市场,分别是欧洲、美国和日本,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原材料利用方面的因素,这些地区都发展了各自不同的产品体系。基于羧酸官能团的聚酯/TGIC体系的粉末涂料在欧洲比较流行,以脂肪族聚异氰酸酯为交联剂的聚氨酯体系的粉末涂料在美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现在,聚酯/TGIC/HAA/PT910体系的粉末涂料逐渐与其形成竞争格局。在日本,以二元酸为交联剂和使用含缩水甘油基的丙烯酸树脂为基料的粉末涂料一直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而TGIC体系粉末涂料则几乎从未被使用过。在美国和欧洲,应用于户内的以羧酸聚酯和环氧树脂为基料的“混合型”粉末涂料是最受欢迎的[6]。

金属家具涂料工业也是粉末涂料最先进入的领域之一,其中基材主要以钢为主。混合型粉末涂料体系是应用于该用途的主要产品类型,而聚酯 /TGIC(或其替代物)体系或聚氨酯体系一般主要应用于户外家具领域,如花园设施。在北美,草坪和花园设施产品也是重要的市场,大约占整个粉末涂料市场份额的7%。普通金属表面涂装工业是粉末涂料最大的市场,约占整个市场份额的50%。

家电工业也是粉末涂料重要的应用领域,在美国、在家用电器方面的应用占据整个粉末涂料市场的17%。自从人们接受轻微的橘皮效果以来,混合型粉末涂料体系在欧洲也被用作这种用途的主要产品。在美国,由于优先考虑光滑的涂饰效果,所以聚氨酯体系在家用设备方面的应用更为普遍。作为家电设备的保护性涂料,粉末涂料主要应用于以下典型产品:食品冷冻机、电冰箱、热水器、烤面包机、洗碗机盖、家用厨具,电和煤气加热器等[7]。

汽车工业领域是对保护和装饰性用途的涂料具有最大需求的市场之一。在80年代,日本的Honda开始使用粉末涂料作为汽车车身的底面合一漆,意大利的Fiat也紧跟其后。相比之下,美国的汽车制造商在考虑引入粉末涂料作为汽车面漆的速度方面保持更加谨慎的态度。General Motors于1982年开始在小型载货卡车系列中使用粉末涂料作为汽车车身的底面合一漆,积累了相关经验,并掌握了在其90年代早期在乘用汽车系列中使用粉末涂料的技术。Miller和Kerr同时总结了作为汽车底面合一粉末涂料的特性和优点:整体的平滑效果可

改善后续涂层的外观、无VOC排放、整个车身抗碎裂和耐腐蚀、利用率100%、无废弃物处理问题。从经济性的角度来看,特别是结合粉末涂料所具有的高的利用率和可消除喷房中所聚集的涂料残渣等特性,使底面合一粉末涂料成为一类非常实用的产品,并成为汽车工业涂料技术革新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例如:在1991年到1995年期间,General Motors和Chrysler在超过10种客车系列中使用粉末涂料作为乘用汽车车身的底面合一漆。自九十年代以后,底面合一粉末涂料在美国汽车生产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以下的事实也确认了这一点。在2000年,仅G M和Daimler-Chrysler两家公司每天就有超过10000辆汽车车身采用底面合一粉末涂料进行涂装。目前,欧洲的汽车工业涂料也秉承了这种发展趋势[8]。

多年以来,汽车罩光清漆一直被认为是粉末涂料难以进入的领域。但由于粉末涂料在经济性和环保性方面的优势,最近、至少是底面合一粉末涂料在汽车涂装领域的成功应用以来,汽车制造商和涂料生产商都在这方面展开了广泛的研究。BMW是世界上第一家在其标准产品中使用粉末罩光清漆的汽车制造商,到 2000年底为止,在BMW的德国工厂,粉末罩光清漆已投入商业化生产,共计生产了500000辆汽车[13]。

Toyota一直在选择粉末罩光清漆的供应商,并在其实验性工厂按一定的规则,使用粉末罩光清漆对汽车进行定期的涂装和测试。

汽车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汽车用粉末涂料有环氧聚酯混合型、聚酯型、聚氯酯型和丙烯酸型等。粉末涂料应用于汽车始于上世纪初,1990年底部分汽车零部件上喷涂粉末涂料获得成功,随着技术的日趋完善和粉末涂料性能的提高,现已完全能满足轿车涂装的各项要求,如外观装饰性、耐候性、耐化学品性、抗刮伤性、抗紫外线性等[9]。

目前国内粉末涂料在汽车工业中多用于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轮、滤清器、操纵杆、反光镜、雨刮器和喇叭等零部件的涂装。由于技术的限制,目前汽车用粉末涂料只是单色系列,如中涂和清漆,这是由于粉末涂料不能象液态涂料那样可以迅速换色。今后汽车用粉末涂料的发展,将在进一步提高耐候性、抗紫

外线性、低温化、薄膜化和提高装饰性方面努力。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严和粉末涂料技术的不断提高,粉末涂料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随着欧洲对聚酯/TGIC体系和美国对聚氨酯体系的广泛接受,户外应用粉末涂料市场正不断得以扩大。在欧洲,许多建筑上的铝合金材料是采用聚酯 /TGIC 体系粉末涂料进行涂装,在5到7年后,保光率为65%~85%,在十年后保光率为50%~65%。十年后涂膜厚度仅仅减少2~3μm。虽然已经找到了TGCI的替代品、例如羟基烷基酰氨或二缩水甘油酯体系的粉末涂料已占据了一定的市场,许多人使用这样的体系的粉末涂料可获得满意的结果[10]。

粉末涂料其它的市场还包括应用于管道方面和用于增强螺纹钢筋的的防腐蚀性粉末涂料,该类粉末涂料主要以纯的环氧体系(熔结型)为主。在欧洲螺纹钢筋的市场几乎被忽视,但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这个领域被认为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由于在不同地区统计分类方法的不同,对不同领域粉末涂料的消耗量进行评估将是十分困难的。当用粉末涂料与一些符合选择原则的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涂料进行经济对比时,必须重视包括涂装成本在内的总成本。相对于其它一些环保涂料,在实际涂装过程中,使用粉末涂料的优势是原材料利用率从95%提高到99%;能量损耗则降低30%(与传统低固含量的瓷漆相比);劳动力花费将降低40%~50%;由于表面缺陷而丢弃的物料大约减少4~6倍,因此几乎减少90%的废料[14]。

在涂装设备方面的最新发展是制造了更容易被清洗、换色更快的涂装生产线;开发低温固化和高反应活性粉末涂料的趋势能提高生产线速度、节省能量、使粉末涂料在经济方面的优势更具吸引力[11]。

MDF采用粉末静电喷涂具有涂膜性能优良、施工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固体分100%的粉末涂膜将木制品包封后可防止木材内部有害物质的挥发,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产品。当然,需要改善的,比如粉末的化学贮存稳定性:潜催化剂、或能阻止基料在贮存温度时反应而不影响固化条件的助剂。物理贮存稳定性:提高体系的玻璃温度,但不影响体系反应速度和体系粘度纸张、塑料、木材及家具制造业也是涂料的最大用户之一。粉末涂料已成功地应用于热敏材质的涂装,并且真正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作为一支新兴的具有广阔前景的涂料

化工类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 10000吨甘氨酸的生产工艺设计 作者姓名:乔培国 学科、专业:化工应用技术 学号:091652109 指导教师:郭文婷 完成日期: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年产10000吨甘氨酸的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摘要 甘氨酸是结构最简单的α—氨基酸,它的用途非常广泛,主要用于农药、医药、食品、饲料以及制取其它氨基酸,合成表面活性剂等。甘氨酸的生产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氯乙酸氨解法和施特雷克法。在国内,由于技术、原料等原因,大都采用氯乙酸氨解法。 本设计的目的在于对年产1万吨甘氨酸的车间工艺进行设计和优化,本设计简要介绍了甘氨酸的主要用途,国内外的生产情况,研究进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本设计选用了氯乙酸氨解法,采用间歇式的生产方式,初步设计要求年产量1万吨,参照了许多文献及数据,对整个生产过程做了物料衡算,主要设备进行了热量衡算,并对主体设备氨化合成釜进行了设计,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对车间进行了布置和规划。 设计经多次修改和调整,得到许多数据和能控制的工艺参数,所得到的产品理论上符合设计要求。 关键词:甘氨酸,生产工艺,收率,氯乙酸氨解

ANNUAL OUTPUT OF 1,0000 TONS OF GLYCINE WORKSHOP PROCESS DESIGN ABSTEACT Glycine is the most simple structure of the α-amino acids, it's use is very extensive, mainly for agricultural chemicals, pharmaceuticals, food, feed and other production of amino acids, synthetic surface-active agent. there are many methods of produce Glycine, the main solutions are ammonia and Chloroacetate Streck law. At home, because of technology, raw materials and other reasons, mostly use chloroacetic acid ammonolysis process . The purpose of the design is to optimize the workshop process of an annual output of 1,0000 tons of Glycine ,The design gives a briefing on the process of the main purposes of glycine, at home and abroad, production, research progres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China, the design chose chloroacetic acid ammonolysis process and use intermittent mode of production. preliminary design requirements of annual 10,000 tons, Searched a number of documents and data, to do the material balance of the entire production process, to do the heat balance of major equipment and designed the main equipment amination of reactor , optimize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 After repeated modifications and adjustments, got many data and to be able to get control of the process parameters, which are theoretically in line with the product design requirements. KEY WORDS: glycine, production process, yield, chloroacetic acid ammonolysis process

应用化学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学院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日

应用化学毕业论文题目 本团队专业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仿真编程、数据统计、图表绘制以及相关理论分析等。 应用化学毕业论文题目: 激活心交感传入神经纤维和急性心肌缺血对室旁核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油气资源评价 Asia1型FMDV前导蛋白的BHK-21亚细胞定位及其所致细胞蛋白质组变化研究 吐哈油田污水处理技术评价与对策研究 大豆油的非均相环氧化研究 萨北油田结蜡机理及熔蜡实验研究 罗丹明B-大环多胺缀合物的合成及其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化学计量学速差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在某些食品和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广西兴安稻区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一种分离正常成年大鼠肝脏祖细胞新方法的研究 表面活性剂溶液胶束聚集数与流变特性和减阻效率研究 维生素C诱导人胃癌细胞株MKN45凋亡机制的研究 汉防己甲素对人结肠癌细胞株放射增敏性研究 吉非替尼联合替莫唑胺对人胶质瘤细胞体外抑制作用的研究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东太湖内源氮、磷释放及两种沉水植物净化作用的研究 Tm和Dy掺杂的YSZ涂层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

1,3-二(2-吡啶基)脲对根瘤菌结瘤特性的影响 多肿瘤标记物与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相关性分析安徽省部分地区乙型肝炎分子流行病学初步研究 HBsAg定量检测在慢乙肝自然史中的研究 学习环运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研究 EDTA表面改性增强BiFeO_3活化H_2O_2降解双酚A的研究 含三嗪环磺酸盐阴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性能研究 一维氮化铟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合成与物性研究 相思藤水提物对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羌活的质量评价及药效学研究 有机表面活性剂对FePt纳米颗粒磁性能的影响 绿色高效合成吡喃并喹啉衍生物的研究 荧光探针与药物分析的作用及其应用研究 基于冬小麦产量与蒸发量相关性研究的安阳节水农业探讨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血皮质醇、ACTH、11β-HSD2水平变化的研究卵泡液中抗苗勒氏管激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发育异常相关性研究颅脑创伤后垂体功能减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机制探讨 燃气轮机燃烧室污染生成的数值分析 纳米光纤探针制备及其在基于SPR光纤传感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论90nm以下浅沟槽隔离工艺的实现 超声辐照下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酸雨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 天然产物/中药的代谢相互作用与药效和安全的体外研究 二芳炔硫醚类化合物的一锅合成研究 肝癌HepG2细胞IER5基因低表达细胞系的建立及其辐射效应研究 迷迭香酸抑制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分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白藜芦醇苷对大鼠脑缺血后运动功能恢复作用的研究 精细线路多层刚挠结合印制电路板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大专化工毕业论文范文

大专化工毕业论文范文 一:在工业设计领域应用系统论的思考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工业设计越发现示其重要的行业价值,设计师必须以更 开阔和创新的设计思路去迎接市场挑战。本文分析了系统论的概念、基本思想,通过对系 统设计对工业设计领域的应用实践进行介绍和探究,阐释了系统设计方法在设计过程运用 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系统;系统论;工业设计;应用 所谓系统,就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个有序元素的集合。系统论是以系统整体 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已被广泛地用于科学技术各个领域,工业设计也 不例外,系统论为设计师提供了全面考察和分析解决设计问题的理论依据及分析方法。 1系统论的概念和思维方法 系统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语,即部分构成整体。早在古代,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社 会的过程中,已经萌发了各种各样的对世界进行整体性认识的系统观点和思想,这些观点、思想经过总结、整理和加工上升到了理论化、系统化的层面。现代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是由 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首先提出的。[1]他将系统定义为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一般系统理论是研究系统中整体和部分、结构和功能、系统和环境等等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贝塔朗菲的思想之所以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多样化学 科性质,更重要的是以一种整合之力的深刻洞察的思想,启发着后人用整体的理念来看待 世界及解决问题。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 统的功能、结构及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实现系统的最优化。[2]系统论是一种思维模式,为我们提供解决设计问题的理论依据,并作为探寻设计方法的指 导方向。 2系统论在工业设计的应用与发展 科特勒和拉思是这样评价设计的“:设计师通过对主要设计要素的创造性应用,来寻 求消费者满意度和公司盈利最大化的过程。”商业模式的变化往往要求设计也要有及时的 响应。[3]工业设计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的设计,其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地演化和扩充,下 文就是系统论设计方法在工业设计领域应用的研究总结。 2.1产品系统设计 系统论早期在工业设计的应用就是如何使产品系列化、模块化,既满足市场多样化的 需求又能批量化生产。在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指导下,乌尔姆在早期的设计过程中,尝试将 系统设计分为两种基本的方式:一种是以一个主件为基础,依据用户自身的需求配置部件;第二种是系统单元的组合,单元本身已具有独立的功能,但可以通过增加更多的单元将系 统扩展为更有效的系统。这种模块化、系统化的产品系统设计思想成为设计史上非常重要

2011届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毕业设计[1]

2013届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汽车防冻液的配方以及制备方法设计 班级:精化1001班 姓名:黄垂能 学号:201000191029 指导老师:曾腊梅 完成时间:2013年6月

摘要 内燃车辆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是一个由汽缸、夹套与水箱组成的液冷式密闭循环体系。冷却系统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及车辆的使用寿命。防冻液是内燃机循环冷却系统的冷却介质,主要由防冻剂、缓蚀剂、消泡剂、着色剂、防霉剂、缓冲剂等。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发动机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防冻液具有较低的冰点和较高的沸点,还应具有较好的金属防腐性、防气蚀性、防结垢性,以及对环境污染小或不污染环境,且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等等方面的综合性能。 为了开发研制汽车防冻液,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介绍了汽车防冻液的性能特点、组成;2、分析脲基润滑脂在制备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指出了原料选择、工艺条件和工艺流程;3、讨论了基础油、稠化剂、添加剂、制备工艺和后处理工艺等影响脲基润滑脂性能的主要因素,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汽车防冻液制备性能影响因素

目录 第一章概论 (1) (一)世界润滑脂的发展趋势及我国润滑脂的现状与差距 (1) 1、国外润滑脂的应用现状 (1) 2、润滑脂的发展趋势 (2) 3、我国润滑脂现状及差距 (2) (二)聚脲润滑脂的性能特点及应用 (2) 1、聚脲润滑脂的主要性能特点 (2) 2、聚脲润滑脂的各项应用 (3) (三)聚脲润滑脂的毒性分析及对策 (5) 1、脲基润滑脂的组成 (5) 2、脲基润滑脂的毒性分析 (6) 3、降低脲基润滑脂毒性的对策 (8) 第二章聚脲润滑脂的研制 (9) (一)选择制备聚脲润滑脂的原料 (9) 1、基础油的选择 (9) 2、异氰酸酯的选择 (9) 3、有机胺的选择 (10) (二)探讨脲基润滑脂的工艺条件 (13) 1、反应温度 (13) 2、异氰酸酯的加入速度 (13) 3、炼制温度对脲基润滑脂结构和滴点的影响 (14) 4、研磨条件的选择 (14) 5、复合添加剂的选择 (15) (三)聚脲润滑脂的生产工艺 (15) 第三章影响脲基润滑脂性能的因素 (17) (一)基础油的影响 (17) (二)稠化剂的影响 (17) 1、异氰酸酯的影响 (17) 2、有机胺的影响 (17) (三)添加剂的影响 (18) (四)制备工艺的影响 (18) (五)后处理工艺对性能的影响 (18) 第四章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概论读书报告

绪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邓小平同志很早就指出:“要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 的思想。”他说,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发展农业是我国这个人口大国的永恒主题。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五届三中全会,专门研究农业和农村工作,作出了《关于农业和 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指出:“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 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加强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购买力,有利于扩大内需,保持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增加我国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的回旋余地。在充分利用国外市场的同时,努力 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可见农业对中国经济的重要 性,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农业的 认识将进一步拓宽与深化。但这项工作任重道远将会面临众多挑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 要我们共同努力。 (一)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诸多考古学和生物调查资料表明: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和作物起源中心之一。世界640种最重要栽培作物中就136种是起源于中国的,约占世界总数的五分之一。除粟、黍、豆等重要大田作物外,中国也是桃、李、杏和茶叶的起源地,对世界农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早在2000年前,中国就以世界7%的耕地供养了世界近四分之一的人口。 科学家在中国多处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稻壳、谷壳、稻秆、稻叶等遗存,所以推测距今一万年前,中国南方稻作和北方旱作农业就开始发展。到了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进一步发展,夏周商王朝相继在这里建立了强盛的国家。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经进入铁器时代,铁制农具的使用已经普遍。与铁犁相配,牛马被 用于农业,从而实现了农业动力上由人力耦耕向畜力耕作的革命性变迁。铁器的应用与推广 也为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一些大型水利工程诞生。如中国最早的和 最大的坡塘蓄水工程芍坡”、秦国李冰父子修建的综合性水利枢纽都江堰等等,这些水利工 程为保障当时农业的稳产高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国进入了传统农业阶段。 传统农业继续快速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成型;隋唐宋元时期, 由于发生了多次人口的南迁,给南方带来了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中原先进的农业技术,南方精 耕细作技术体系也趋于成熟。随着南方农业开发的加速,中国经济重心逐渐从北方黄河流域 转移到了南方长江流域,南方生产水平远远超过北方,东南太湖地区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命脉。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农业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扩展,多熟种植遍及全国,为中国经济规模 占据世界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但近代以后,由于晚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经济转型及现代农业科教体系发展的缓慢,中国农业逐渐落后。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农村经济得 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农业才开启了新的篇章。在此期间,中国的农业教育、科学研究与 技术推广体系已普遍建立,并且形成了相当的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生产获得全面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产品的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成功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 饭问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长期贫困落后的农村面貌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一、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名单 序号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学生指导教师专业(方向)学院 1 大学生方程 式电车总体 布置设计 白阳殷德军车辆工程 机械工 程学院 2 膏体推进剂 管道输运仿 真及试验 叶小 兵 陈雄 武器系统 与工程(火 箭弹) 机械工 程学院 3 非接触气隙 隔离DC/DC变 换器设计 朱幸朱丽 测控技术 与仪器 机械工 程学院 4 变支撑约束 下的大型丝 杠旋铣动态 响应特性分 析 顾旻 杰 王禹林 机械工程 及自动化 (机电工 程) 机械工 程学院 5 大学生方程 式赛车悬架 及转向系统 设计与仿真 谢臻殷德军 机械工程 及自动化 (机械设 计) 机械工 程学院 6 轮毂生产系 统分析与优 陶梦刘庭煜工业工程 机械工 程学院

化——布局分析与优化 设计 7 导游机器人 行走功能控 制系统设计 刘雪 松 韩军 机械工程 及自动化 (机电工 程) 机械工 程学院 8 可编程电子 时间引信炸 点控制电路 原理实验系 统开发 宋琦丁立波 武器系统 与工程(探 测制导与 控制) 机械工 程学院 9 119mm脉冲发 动机组设计 姚学 斌 余陵 武器系统 与工程(火 箭弹) 机械工 程学院 10 适用于电磁 脉冲炮弹的 脉冲调制网 络研究 沈杰潘绪超 武器系统 与工程(弹 药) 机械工 程学院 11 5足仿生机器 人机构设计 卜庆 伟 张龙 机械工程 及自动化 机械工 程学院

与运动学分 析 (机电工程) 12 基于正则表达式的NC 程序编译器设计与开发 顾星炜 袁红兵 机械工程 及自动化 (机电工 程) 机械工程学院 13 基于K 型热电 偶的测温系统设计 韩伟 卜雄洙 测控技术 与仪器 机械工程学院 14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壅塞式燃气流 量调节装置 设计 余业辉 陈雄 飞行器设 计与工程 机械工 程学院 15 银改性MIL-101制备及吸附放射性碘研究 陈羽 杨毅 辐射防护 与环境工 程 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16 新型电容除离子(CDI)电极的制备与 王祎 韩卫清 环境工程 环境与生物工 程学院

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

兰州理工大学 本科毕业生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CTAB/正丙醇/环己烷/水微乳液体系参数的测定以及相行为的研究 学院名称: 专业:应用化学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填表时间:年月号 摘要:采用稀释法计算了CTAB/正丙醇/环己烷/水的微乳体

系的结构参数和醇由连续相转移到界面层的自由能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随ω的增大,水内核半径Rw、界面层厚L度,以及表面活性剂和醇在微乳粒子表面的平均聚集数n增加,而醇转移自由能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GθC→i、分散相所占总界面面积Ad和颗粒总数Nd减小,测定CTAB/正丙醇/环己烷/水三相微乳液体系的“鱼状”相图和单相微乳液体系拟三元相图从“鱼状”相图的位置考察CTAB形成单相微乳液的效能。用电导法确定单相微乳液体系的结构(W/O、B.C.、和o/w)。考察微乳液结构和温度对微乳液电导率的影响。 关键词:微乳液;结构参数;稀释法;CTAB;相行为的研究 文献概述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掌握国内外文献查阅的一般方法 2.学习有关文献综述及实验工作报告的写作方法 3.初步了解微乳液的结构与性质及研究方法 4.了解并掌握微乳液的结构参数的测定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1.1微乳液的类型、结构和性质 微乳液是由水(或盐水),油,表面活性剂和主表面活性剂等组成,在适当比例下,自发形成透明或半透明的稳定体 系[1],由于它有很强的增容能力和超低界面张力的特性,由舒 尔曼(Schulman)在1943年首先制得,并在1959年正式命名为

“微乳液”。微乳液可分为单项微乳液和多相微乳液。前者是一个均匀的相体系,它们有三种结构之分,O/W型微乳液型,双连续型微乳液和W/O型微乳液。后者指微乳液存在二相平衡或者三相平衡中。在某些条件下,将发生winsorI型 ,winsor Ⅲ型,winsorrⅡ型,及下相微乳液(O/W型),中相微乳液(双连续性),上相微乳液(W/O型)的变化。单相微乳液,微乳液体系经常用三元相图或三元相图表表示。影响单相微乳液的因素:Bansol碳原子数目相关性,电介质对单相微乳液影响,温度对单相微乳液的影响。单相微乳液组成,除油和水以外,对于单烃链尾巴的离子表面活性剂,还需要加上中碳链长的助表面活性剂(醇,胺,有机酸等),对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双烃尾巴的表面活性剂,往往不需要助表面活性剂。多相微乳液,winsor分类:在水(或盐水)—油—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体系中可能存在许多平衡。winsor将下相微乳液和剩余水,上相微乳液和剩余油,中相微乳液和剩余水,剩余油等三类平衡体系,分别称做winsorⅠ型,winsorⅢ型和winsorⅡ型。 Lindman等人用NMR方法测定了WinsorⅠ,Ⅲ和Ⅱ型中各个组成(油,水,表面活性剂,醇等)的自扩散系数,证明中间微乳液具有双连续结构[2]。 微乳液相对于普通乳状液有两个特点:一是其形成完全是自发的,不需外界提供能量;二是微乳液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存放过不会发生聚结,且离心不分层[3],典型的被称为

化工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化工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每一位大学生在毕业前都要书写自己的毕业设计,化学专业的同学们,大家知道怎么书写自己的毕业设计吗?以下是XX为大家整理好的化工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3,4-亚甲二氧基苯胺,又名胡椒胺,白色至褐黑色固体,是染料、农药、医药的重要中间体。胡椒胺的N—取代衍生物是一种重要的含氮染料,在农药方面,胡椒胺可用于合成除虫菊滞增效剂;医药方面,它又是合成抗菌类药物喹诺酮的重要中间体,合成抗氧化剂和药物中间体芝麻酚(3 ,4 -亚甲二氧基苯酚) ,制备抗菌药奥索利酸和西诺沙星,合成治疗肝脏疾病的药以及抗肿瘤的药。 研究内容: 1、选择胡椒胺最佳的生产工艺流程; 2、进行物料衡算、能量衡算; 3、对关键设备进行设计计算,对其他设备进行选型计算,并进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计算; 4、列出工艺设备一览表(设备名称、规格、数量等); 5、绘出工艺流程图、主要设备图和车间平面布置图。 预期目标: 1、邻苯二酚缩合环化制备胡椒环:将邻苯二酚、过量的二氯甲烷、苄基三乙基氯化铵、KOH溶液同时加入带搅拌

器的反应釜中反应,反应结束后进入蒸馏反应釜中,蒸出二氯甲烷及胡椒环。 2、胡椒环硝化制备硝基胡椒环:将反应釜中加入胡椒环,用稀硝酸进行硝化,过滤,用热水进行重结晶。 3、硝基胡椒环加氢还原成胡椒胺:将硝基胡椒环,乙醇,催化剂加入反应釜, 搅拌下通氮气,升温,间歇加氢气,反应结束后,出料,抽滤,在减压蒸馏反应釜中除去乙醇和水,收集馏分,得产品胡椒胺。 设计(论文)的重点: 1、物料衡算; 2、主要设备的计算,换热设备的能量衡算; 3、经济效益核算。设计(论文)的难点: 设计中最佳工艺流程的确定及反应器的设计计算。 1、XX年1月5日至XX年1月31日查阅文献,撰写开题报告; 2、XX年3月9日至5月14日选择最佳路线,进行物料和能量衡算并绘出工艺流程图,进行设备计算、选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计算,并绘出工艺流程图、关键设备图和平面布置图; 3、XX年5月15日至6月5日撰写并修改毕业设计说明书。

应用化工技术毕业论文

应用化工技术毕业论文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氯化聚氯乙烯树脂的工艺研究以及其供需现状 姓名李程 学号 1201130428 专业应用化工技术 班级 1304 指导教师孙娜 完成时间 2016-1-2

目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前言 (2) 1关于甲烷 (2) 2烷的获取---深冷分离 (2) 2.1工艺流程原理 (3) 3甲烷燃烧 (4) 3.1燃烧反应的反应焓与光子数量、波长之间的关系 (4) 3.2甲烷燃烧反应机理 (4) 3.3甲烷燃烧火焰的反应温度 (4) 4甲烷催化 (5) 4.1甲烷燃烧反应机理 (5) 4.2硫化物和水蒸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5) 4.3催化剂 (5) 4.4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6) 4.5甲烷燃烧催化剂体系 (7) 5结束语 (10) 主要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内容摘要:介绍了氯化聚氯乙烯的生产情况、工艺技术、产品应用以及市场供求情况,分析了该产品的价格趋势及竞争能力,对发展我国氯化聚氯乙烯工业提出了建议。介绍氯化聚氯乙烯树脂的性质特点、生产及加工方法和应用情况,指出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氯化聚氯乙烯聚氯乙烯市场前景

前言: 氯化聚氯乙烯(CPVC)是以氯气和聚氯乙烯(PVC)为原料的耗氯产品,具有抗腐蚀、耐老化、难燃、电性能良好等特点。(PVC)硬制品安全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60而℃,而氯化聚氯乙烯硬制品可在接近100℃的温度下长期使用,氯化聚氯乙烯是能在较高温度和较高压力下长期使用的为数不多的聚合物之一。氯化聚氯乙烯不仅在常温下耐化学腐蚀性能优异,而且在较高温度下仍具有很好的耐酸、耐碱、耐化学药品性,性能优于PVC和其它树脂。另外,氯化聚氯乙烯的机械强度是PVC的1.5倍, pp和ABS 的2倍,特别是在100℃的温度下,氯化聚氯乙烯仍能保持很高的刚性,可充分满足在化工生产中对设备及管道等的要求。并且,氯化聚氯乙烯不受自来水中余氯影响,不会出现裂痕和崩漏。因此,氯化聚氯乙烯管道非常适用于民用冷热水管系统。氯化聚氯乙烯产品在国外主要采用先进的水相悬浮法生产。并已开始在一定范围内取代一些传统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建材、电器和粘合剂等领域,尤其是冷水和热水管线分布系统和配件,以及控制液体化学品的阀体等的生产。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建立起完整的氯化聚氯乙烯应用体系。氯化聚氯乙烯产品在国外主要采用先进的水相悬浮法生产。并已开始在一定范围内取代一些传统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建材、电器和粘合剂等领域,尤其是冷水和热水管线分布系统和配件,以及控制液体化学品的阀体等的生产。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建立起完整的氯化聚氯乙烯应用体系。目前,我国的氯化聚氯乙烯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差,部分企业仍采用污染严重的溶剂法生产。由于不能满足国内工业和民用管材的要求,我国每年需从美、日等国大量进口高质量的氯化聚氯乙烯树脂用于硬制品生产或直接进口管材、阀门等硬制品。另外,受国

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办法

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办法 为规范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工作,激励本科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勤奋钻研、勇于创新,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选时间 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的具体时间由当年相关工作通知的时间而定。 二、评选标准 (一)各院系在评选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公正、公开的原则,认真评选出体现专业培养水平的好作品,杜绝简单摊派完成任务式的现象。院系如认为评选推荐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数量达不到学校分配的指标数,可以少报。 (二)凡推荐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作品,综合成绩应达到优秀等级。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的标准如下: 1、论文类 按期圆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任务。选题新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立论正确,观点新颖,结构合理,内容充实,计算与分析论证可靠、严密,思路、条理清晰,逻辑严密,重点突出,资料翔实,语言流畅,结论正确合理,格式规范。 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一定的创新意识。外文资料翻译通顺正确,毕业论文创作全过程的信息化水平较高。答辩时概念清楚,语言表达准确,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2、设计类 按期圆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任务。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设计说明书完备,设计方案较为科学,计算、实验分析严密、正确,结论合理,数据可靠。艺术类设计版面及其它相应表现手段完整、规范,整体制作效果好。 整个设计过程充分体现出作者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答辩时概念清楚,思维清晰,能正确回答问题。毕业设计创作全过程的信息化水平较高。 三、评优名额和办法 (一)学校根据当年毕业生人数和专业结构情况,确定评优比例(原则上控制在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的3%)。 (二)每届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结束后,由院系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向院系提名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院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委员会应对提名推荐的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讨论评审,择优推荐。 (三)推荐参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作品,由作者按照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要求(见附件1),缩写至4000字左右。 (四)各院系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时,须向教务处实践教学科提交如下推荐材料: 1、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汇总表; 2、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表; 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复印件); 4、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考核评议书(复印件); 5、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缩写文本的打印稿和电子稿。

化学毕业论文设计

泰山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 1,2-二甲苯基二氮烯的合成、单晶培养及结构解析 所在学院化学学院 专业名称化学 申请学士学位所属学科理学 年级二〇XX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完成日期二〇XX年五月

摘要 摘要 醛、酮等具有活泼α-H的化合物(酸、酯、硝基化合物、氰基化合物、末端炔烃…)与甲醛、胺(一级胺、二级胺或氨)在乙醇溶液中回流,使酮的α-H被胺甲基取代。该反应也称为胺甲基化反应,所的产物成为曼尼希(Mannich)碱。 曼尼希碱(Mannich base)和2-甲基苯胺和衍生物浓时具有强烈的粪臭味,扩散力强而持久;高度稀释的溶液有香味,可以作为香料使用。从而引起了人们对该类化合物的浓厚兴趣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2-甲基苯胺衍生物中的NH结构有三阶光学非线性,已经成为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实验以苯甲醛、2-甲基苯胺与丙酸反应,以钼酸铵为催化剂,在石蜡浴并在搅拌条件下回流合成新的化合物,采用溶剂蒸发法在真空干燥箱内28oC的恒定温度下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单晶培养,并获得了其单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曼尼希碱,三阶光学非线性,金属配合物 I

ABSTRACT Aldehydes and ketones is lively and alpha H compounds (acid, esters, nitrocompounds, p-cyanic-benzyl compounds etc. With formaldehyde, amine (level 1, level 2 amine or amine ammonia in ethanol solution), make the backflow testosterone alpha H was amine methyl replaced. This reaction is also called amine methylation, the product of the reaction was named Mannich alkali. Mannich base and 2-p-trifluoromethylaniline and derivatives thick with a strong odor of dung, diffusion of strong power and lasting; Highly diluted solution have fragrance, can be used as a flavoring. This arrised the people with the strong interest in this kind of compounds and studied. And 2-p-trifluoromethylaniline derivatives of NH possess third-order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ies, and has become a hot spot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optics. In this experiments, we performed Mannich reaction using benzaldehyde, 2-p-trifluoromethylaniline and propionic acid as reactant and molybdate as catalyst and obtained a new compound. Using 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 we grown the single crystals of the compound and determined its crystal structure by means of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Key words: Mannich base, third-order nonlinear optics, metal complexes II

应用化工技术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氯化聚氯乙烯的工艺研究以及其供 需现状

氯化聚氯乙烯的工艺研究以及其供需现状 内容摘要:介绍了氯化聚氯乙烯的生产情况、工艺技术、产品应用以及市场供求情况,分析了该产品的价格趋势及竞争能力,对发展我国氯化聚氯乙烯工业提出了建议。介绍氯化聚氯乙烯树脂的性质特点、生产及加工方法和应用情况,指出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氯化聚氯乙烯,聚氯乙烯,市场前景

目录 前言 (1) 1聚氯乙烯的制备方法 (2) 1.1气固相氯化法 (2) 1.2溶剂法 (2) 1.3水相悬浮法 (2) 2 CPVC的性能特征与应用 (3) 2.1 CPVC的性能特征 (3) 2.2 CPVC的应用 (4) 3氯化聚氯乙烯的加工 (5) 3.1干燥 (5) 3.2混料 (5) 3.3成型 (6) 3.3.1挤出成型 (6) 3.3.2注射成型 (6) 4氯化聚氯乙烯的市场与前景 (7) 4.1国内生产能力与产量 (7) 4.2国内需求 (7) 4.3国外状况 (7) 4.4竞争能力分析 (8) 4.5发展建议 (8) 5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 (11)

前言 氯化聚氯乙烯(CPVC)是以氯气和聚氯乙烯(PVC)为原料的耗氯产品,具有抗腐蚀、耐老化、难燃、电性能良好等特点。(PVC)硬制品安全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60而℃,而氯化聚氯乙烯硬制品可在接近100℃的温度下长期使用,氯化聚氯乙烯是能在较高温度和较高压力下长期使用的为数不多的聚合物之一。氯化聚氯乙烯不仅在常温下耐化学腐蚀性能优异,而且在较高温度下仍具有很好的耐酸、耐碱、耐化学药品性,性能优于PVC和其它树脂。另外,氯化聚氯乙烯的机械强度是PVC的1.5倍,pp 和ABS 的2倍,特别是在100℃的温度下,氯化聚氯乙烯仍能保持很高的刚性,可充分满足在化工生产中对设备及管道等的要求。并且,氯化聚氯乙烯不受自来水中余氯影响,不会出现裂痕和崩漏。因此,氯化聚氯乙烯管道非常适用于民用冷热水管系统。氯化聚氯乙烯产品在国外主要采用先进的水相悬浮法生产。并已开始在一定范围内取代一些传统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建材、电器和粘合剂等领域,尤其是冷水和热水管线分布系统和配件,以及控制液体化学品的阀体等的生产。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建立起完整的氯化聚氯乙烯应用体系。目前,我国的氯化聚氯乙烯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差,部分企业仍采用污染严重的溶剂法生产。由于不能满足国内工业和民用管材的要求,我国每年需从美、日等国大量进口高质量的氯化聚氯乙烯树脂用于硬制品生产或直接进口管材、阀门等硬制品。另外,受国际环境公约的约束,四氯化碳溶剂法生产装置将逐渐被淘汰。因此,国内氯化聚氯乙烯工业亟待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加快发展速度,以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民用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化工毕业设计论文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及成绩评定表 题目对苯二甲酰基二硫脲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学生姓名燕中飞 指导教师刘广义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班级化工0405 教务处制

中南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对苯二甲酰基二硫脲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题目类型[1] (2) 题目来源[2] (1) 毕业论文(设计)时间从 2008.1.25 至 2008.6.13 1.毕业论文(设计)内容要求: 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04016”的资助。 (1)多官能团的酰基硫脲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同时可作为贵金属的优良 螯合剂、硫化矿浮选高效捕收剂。论文要求通过系统的文献查阅,了解和掌握酰 基硫脲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2)论文以对苯二甲酰氯、硫氰酸盐、有机胺、相转移催化剂等为原料合 成对苯二甲酰基二硫脲,主要考察溶剂种类、反应时间、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酰基 硫脲类化合物收率的影响,确定较佳工艺条件和工艺路线。在此基础上,考察对 苯二甲酰基二硫脲与铜、铁、铅、锌等离子的作用及其浮选性能。 (3)通过红外光谱对对苯二甲酰基二硫脲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 (4)撰写本科毕业论文。 (5)翻译一篇3000字以上的英文专业论文。 (6)通过毕业论文的研究,要求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综合 运用专门知识分析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1]题目类型:(1)理论研究(2)实验研究(3)工程设计(4)工程技术研究(5)软件开发 [2]题目来源:(1)教师科研题(2)生产实际题(3)模拟或虚构题(4)学生自选题

2.主要参考资料 检索关键词:(中英文) 异硫氰酸酯(isothiocyanate),对苯二甲酰基二硫脲(p-phenylenedicarbonyl bis(thiourea)),对苯二甲酰氯(terephthaloyl chloride),合成(synthesis) 检索途径: (1)中国学术期刊网;(2)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3)Elsevier Science;(4)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5)美国化学会(ACS) 主要参考文献:(给出几篇关键性的具体文献,最多3-4篇即可) (参考文献格式: [1] 李英俊,张治广,靳煜,等. 酰基硫脲衍生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 化学学报,2007,65(9):834-840. [2] Hugo Camenzind,Peter Nesvadba. Lubricant composition[P]. 美国,US5629440,1995-6-7 3.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教研室(所)主任(签名) 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南京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标准格式

附件1 毕业论文(设计)标准格式----供经管文法科专业学生用(使用时请删除本行)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姓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20 年月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顶头空2行)目录(4号黑体,居中)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或绪论) (1) 一、×××××……………………………………………………………………………Y (一)×××××…………………………………………………………………………Y 1.×××××………………………………………………………………………………Y (1)×××××…………………………………………………………………………Y (2)×××××…………………………………………………………………………Y (3)×××××…………………………………………………………………………Y 2.×××××…………………………………………………………………………Y 3.××………………………………………………………………………………………Y (二)×××××……………………………………………………………………………Y 1.×××…………………………………………………………………………………… Y 二、×××××……………………………………………………………………………Y ……………………………………………………………(略) X ×××××(正文第X章)…………………………………………………………………Y 致谢……………………………………………………………………………………………Y 参考文献………………………………………………………………………………………Y 附录A ××××(必要时)…………………………………………………………………Y 附录B ××××(必要时)…………………………………………………………………Y 图1 ××××(必要时)……………………………………………………………………Y 图2 ××××(必要时)……………………………………………………………………Y 表1 ××××(必要时)……………………………………………………………………Y 表2 ××××(必要时)……………………………………………………………………Y 注:1. 目次中的内容一般列出“章”、“节”、“条”三级标题即可; 2.X、Y表示具体的数字;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论文题目

继续教育学院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科毕业设计题目 1. 0.5Mt/a×××焦化汽油加氢精制(裂解原料)工艺设计 2. 1.0 Mt/a×××焦化汽油加氢精制(裂解原料)工艺设计 3. 0.5Mt/a乙烯裂解装置工艺设计 4. 1.0Mt/a乙烯裂解装置工艺设计 5. 2.0Mt/a×××原油常压蒸馏装置工艺设计 6. 3.0Mt/a×××原油常压蒸馏装置工艺设计 7. 10 Mt/a甲醇精馏装置的工艺设计(双塔流程) 8. 15 Mt/a甲醇精馏装置的工艺设计(三塔流程) 9. 40Mt/a甲醇精馏装置的工艺设计(四塔流程) 10. ×××炼厂1.0Mt/a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工艺设计 11. ×××炼厂50kt/a气体分馏装置工艺设计 12. ×××炼厂10kt/a聚丙烯装置工艺设计 13. 2 Mt/a甲基叔丁基醚装置的工艺设计 14. 1.5Mt/a×××油田混合原油常压蒸馏装置工艺设计 15. ×××油田伴生气轻烃回收装置工艺设计 16. 2.5Mt/a×××油田原油常减压蒸馏装置常压系统工艺设计 17. 柴油流动改进剂的研究 18. 300 Mm3/a×××气田采气厂天然气净化方法选择 19. 0.4Mt/a×××油田催化柴油加氢精制工艺设计 20. 3.0Mt/a×××油田混合原油常压蒸馏装置工艺设计 21. 500 Mm3/a ×××气田采气厂天然气净化工艺设计 22. 1.5Mt/a×××油田×××区块混合原油常减压蒸馏装置常压系统工艺设计 23. 2.0Mt/a×××油田×××区块混合原油常压蒸馏装置工艺设计 24. 0.6Mt/a×××油田×××区块焦化汽油加氢精制工艺设计 25. ×××炼厂0.3Mt/a气体分馏装置工艺设计 26. 1.5Mt/a×××油田×××区块混合原油常减压蒸馏装置减压系统工艺设计 27. 1.5Mt/a×××油田×××区块混合原油常压装置工艺设计 28. 0.8Mt/a×××炼厂常压渣油催化裂化装置工艺设计 29. 2.0Mt/a×××油田原油常压蒸馏工艺设计 30. ×××炼厂20kt/a气体分馏装置工艺设计 31. ×××炼厂5kt/a聚丙烯装置工艺设计 32. 3.0Mt/a×××油田原油常减压蒸馏装置减压系统工艺设计 33. ×××炼厂0.8Mt/a常压渣油催化裂化装置工艺设计 34. ×××油田1.0 Mt/a常压渣油催化裂化装置工艺设计 35. 0.8Mt/a乙烯裂解装置工艺设计 36. 0.6Mt/a乙烯裂解装置工艺设计 37. 1.5Mt/a×××油田混合原油常压蒸馏装置工艺设计 38. 1.5Mt/a×××油田混合原油减压装置工艺设计 39. 2.5Mt/a×××油田混合原油减压装置工艺设计 40. 2.5Mt/a×××油田混合原油常减压蒸馏装置常压系统工艺设计 41. 2.0Mt/a×××油田混合原油常减压蒸馏装置常压系统工艺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