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文导游词

中文导游词

中文导游词
中文导游词

中山陵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5A级景区。

1925年孙中山先生去世后,根据他生前的遗愿选定了墓址。你们也许会问:孙先生出生于广东,逝世于北京,毕生为革命奔波于各地,为什么要选择南京作为自己的长眠之地呢?孙先生临终前嘱咐“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为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陵墓建于1926年,于1929年完工,整个陵墓由南向北沿着山势逐级升高,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平台、祭堂、墓室。它的设计者吕彦直匠心独具,将整个陵寝设计为“木铎”之状,寓含警钟长鸣之意。

陵墓主体工程完工后,国民政府为孙先生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将先生的遗体自北京香山碧云寺移出,由专列护送抵达南京,在国民党中央党部举行三天公祭后,于1929年6月1日举行了奉安大典,从此孙先生就一直长眠于此,距今已有80多年。

接下来,我为您简单介绍一下孙先生的生平。孙先生于1866年出生在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年少时学习医学,后来弃医从政。于1905年在日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他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著名纲领,及“民族、民权、民生”的三名主义学说,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被十七省代表一致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于1912年元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此后又经历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风风雨雨。在1924年1月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年11月他应冯玉祥将军之邀抱病北上共商国家大计,因积劳成疾于1925年3月12日病逝在北京。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就来到了中山陵的陵园广场,正南端是一座八角形石台,石台上有一尊三足两耳的紫铜宝鼎,重达五千公斤,高4.25米、腹径1.23米,是中山陵纪念装饰之一。它是由广州中山大学的全体师生于1933年秋捐资建造,在鼎的腹部刻有“智仁勇”三个字,这是中山大学的校训。鼎的上半部还有六角形的铜牌,上面有原中山大学校长戴季陶的母亲黄氏老夫人所书的孝经全文,所以这座鼎又被称为孝经鼎。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半月形博爱广场,由广场踏阶而上,迎面是一座四柱三门的冲天式仿古石牌坊,称为博爱坊,它的高度为12米,花岗岩石柱上盖蓝色琉

璃瓦,柱脚前后夹抱鼓石,牌坊上雕刻莲花瓣及和玺彩画等图案。正中横额有孙中山先生亲手所书的“博爱”两字,语出自韩愈《原道》“博爱之为仁”,孙先生以伟大的博爱精神致力于资产阶级革命,为民族的独立自由奋斗不息,可以说“博爱”二字正是对他一生高度概括的最好写照。

博爱坊向前是墓道,墓道长480米,共有三道,中道最宽为9米,东西两道为4.5米,间隔墓道两侧用两两相对的雪松、荟柏、银杏和红枫取代了古代帝王陵墓神道前的石人、石兽,更能体现中山先生的高风亮节。整个陵前广场部分气势开阔,绿化规整,具有西方园林开阔大气的美感。

穿过墓道,来到陵门平台。根据吕彦直的设计,整个陵墓平面为“木铎”形。木铎的声音洪亮,而且传的很远,有“使天下皆达道”的寓意,其用意也在警示后人。陵门广场的边缘就是当年吕彦直设计的“自由之钟”的下缘。广场东西栽有千头松和银杏。陵门前有汉白玉石狮一对,显得非常的庄严古朴。现在我们看到的单檐歇山式建筑就是陵门,上覆蓝色琉璃瓦。陵门正中的门额上,有孙中山先生亲手所书的“天下为公”四个字,这四个字出自于孔子《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思是国家政权不是哪一家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是老百姓的天下。是与“家天下”相对立的思想。这是对三民主义的极好注解。也是孙中山先生毕生奋斗的崇高理想。

穿过陵门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碑亭,重檐歇山顶,上覆蓝色琉璃瓦,亭内石碑高8.1米,正中镌刻有国民党党徽,上面是原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谭延闿手书的“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24个颜体楷书镏金大字。由此可见孙中山先生的葬礼为“党葬”。

从碑亭往后就是层层叠叠的台阶,碑亭到祭堂这段石阶共有290层,分为八段,象征着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五权宪法是国民政府时期的政权组织形式,即由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合掌权利。第四层平台上,陈列着一对紫铜鼎,是当时上海特别市政府捐赠的,鼎身刻有“奉安大典”四个字,在西侧的鼎上有日军侵华时留下的弹孔。第五层平台上有一对石狮,是福建名匠蒋文子先生的杰作。

堂,我们已经走过了平面大约700米,高度大约70米的距离。

先生的祭堂与墓室依托着钟山气势,更显巍峨,让谒陵者感悟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与浩然正气长留天地之间。

第8层的平台上,有孙先生长子孙科一家敬赠的青石鼎。祭堂前还有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捐赠的一对华表。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祭堂和墓室。祭堂墓室的修建为一期工程,工程开始于中山先生逝世一周年后的1926年3月12日,在祭堂的后面开辟墓包花园,内有中山陵建设史料展,用大量翔实的图片与文字资料展示了中山陵从设计、建设到奉安大典的全过程。

祭堂是陵墓的主体建筑,重檐歇山顶,丄覆蓝色琉璃瓦,坊额正中是中山先生手书“天地正气”四字直额,祭堂正面有三扇拱形大门,在门楣上有国民党元老张静江所书的“民族,民权,民生”六个篆字。

祭堂内采用云南的大理石铺地,十二根黑大理石柱采用四隐八显的手法,左右两侧的护壁上有孙先生手书的《建国大纲》全文。顶上的斗式藻井是用马赛克镶嵌的国民党党徽。祭堂正中孙中山坐像由法国雕刻家保罗.阿林斯基用意大利白石雕刻。孙先生身穿长袍马褂,膝上摊着展开的文卷,双目凝视前方,神情沉思。在坐像底部的四周,还有六幅浮雕,分别是如抱赤子,出国宣传,商讨革命,国会授印,振聋发聩,讨袁护国。反映了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片断。

祭堂与墓室相通。墓门分为两道,外门为两扇对开铜门,门额上有孙先生为黄花岗烈士手书的“浩气长存”四个字。第二道门为单扇铜门,门上刻有张静江纂书“孙中山先生之墓”,墓室为穹隆状封闭式建筑。顶部是用马赛克镶嵌的国民党党徽图案。墓室中央是一大理石石圹,石圹中有孙中山先生的白色大理石卧像,是由捷克雕刻家高琪雕刻而成。孙先生的遗体就安葬在石圹下5米深处。自1929年6月1日到今天墓室从未被打开过。

中山陵周围有许多附属建筑,孙中山先生纪念馆,原名为藏经楼,收藏有孙先生的图片资料及实物,在藏经楼后有三民主义碑廊。藏经楼外有一尊孙中山铜像,是中山先生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捐赠的。

音乐台,是由美国旧金山华侨代表和国民党辽宁省党部捐资建造的。此外还有光华亭、行建亭、流徽榭等社会各界捐建的中山陵纪念建筑。

中山陵的周边还有中山植物园,廖仲恺、何香凝墓,谭延闿墓、紫霞湖、正气亭等建筑,大家有时间可以前去游览。

各位游客,中山陵的讲解就到这里结束,我们接下来要游览的景点是灵谷寺,请各位游客30分钟后在停车场集合上车,谢谢大家!

明孝陵

各位游客,我们即将参观的景点就是位于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的明孝陵。明孝陵始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及其皇后马氏的合葬墓。朱元璋1328年出生于安徽凤阳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 17岁投身皇觉寺,1352年参加了元末郭子兴的红巾军,1356年领兵攻克南京,1368年登基称帝。

明孝陵修建于1381年,1382年葬入皇后马氏,1398年朱元璋病逝后入葬于此,工程直到1413年才完工。取名孝陵,一说是因为朱元璋主张“以孝治天下”,另一说是因为马皇后死后谥号“孝慈”。故此陵明代称“孝陵”,到清代始称“明孝陵”,以示朝代的区别。

明孝陵依托紫金山,陵园依山就势神道蜿蜒曲折,陵寝恪守中国建筑之传统,中轴对称,首创了宝城宝顶,前朝后寝的陵墓形制开创了明清600多年帝王陵墓之先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明孝陵的第一道大门-------大金门,当年明孝陵陵区从大金门的两侧延伸出一道45华里的外墙,把整个紫金山都包括在内。

原大金门重檐歇山顶,顶覆有黄色琉璃瓦,现在屋顶和大门都荡然无存了。只剩城座以及三拱门。

过大金门,我们就来到了四方城,这里原来是一座碑亭,由于顶部毁于清代咸丰年间的战火,只留下了四面墙壁和四个门券,每边长26.86米,犹如一个四四方方的古城堡,所以南京人俗称它为“四方城”,城内有一座“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高6.7米,下面的碑趺高2.08米,称赑屃,传说为龙生九子之一,好负重,这块碑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一块明碑。碑文是由明成祖朱棣所撰,全文有2746个字,共分为七部分,一、叙述其身世,出生句容大族;二、为民请命,发迹定远;三、平定天下,登基称帝、册中宫、立皇太子,分封同姓;四、废中书、设六部,亲掌兵权;五、重人才、建国学;六、生活简朴,嘱死后与马氏合葬孝陵;七、皇族子女57人名号及144句四言颂词一篇,碑文是对朱元璋一生的高度评价。“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的落成是在1413年,这也是明孝陵工程结束的标志。朱棣在大书特书朱元璋功绩的背后其实是在大树特树自己的威信,以此表明继承皇位的正统。他原本在南京东郊的阳山派上万民工凿了一块巨大的碑材,其碑帽、碑身、碑座如果相加高达72米,因为过于巨大无法搬运因而弃之未用。

走过御河桥,我们就来到了明孝陵的神道,神道共分为二段,第一段是石象路,路的两侧从东往西依次排列有六种石兽,每组四只,两立两蹲。狮子是百兽之王,象征帝王的威严;獬豸是传说中的法兽,象征君王的正直不阿;骆驼乃沙漠之舟,展示大明疆域辽阔,国家西域安宁;大象则是象征国泰民安,民心顺服;麒麟是中国神话传说的一种瑞兽,象征帝王的仁德;最后看到的这种动物是马,象征对帝王的忠诚。在神道两侧安置这些石兽的主要目的一是表记朱元璋的功绩,二是展示大明的国力昌盛,三是祈望镇妖辟邪。

走过石像路,前方是神道的第二段,翁仲路。在路口有一对望柱,望柱又称华表,立于陵墓前的神道,又称陵表。在这里有指示道路的作用,从这里开始,神道开始拐向正北方向。翁仲路上有两对武将,身穿盔甲,手执金吾,身材魁梧;两对文臣,身穿朝服,手捧笏板,神情肃穆。他们分别是一对青年的,一对壮年的,预示着大明江山后继有人。神道的尽头,立有一座六柱三门的棂星门,原门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现在看到的这座棂星门是根据史料在2007年修复的。这是谒陵时通行的礼仪之门。

在石象路东侧,有一座小山,叫梅花山,神道围绕梅花山转了一个弯。原来这座山是东吴时孙权的陵墓,在修明孝陵时曾有人建议将此墓移走,但朱元璋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就留下给我看大门吧”,于是神道因此而弯曲,正好成为了明孝陵的天然屏障。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南京著名的赏梅基地了。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金水桥,金水桥的后方就是明孝陵的陵寝建筑,金水桥原本有五座,正对着陵宫的五座大门,后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清代只重新修复了三座,我们可以看到桥面与桥基的石雕任然是明代遗物,桥栏为清代重修。从这里开始,建筑依照中国传统,坐北朝南,中轴对称。

顺坡而上,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文武方门,这是陵宫的大门。它黄瓦,朱门,红墙,相互映衬,尽显皇家的气派。这座门是1988年根据史料重修的大门,在门前在墙外的东侧,有一座特别告示碑,立于宣统元年,上面用日德意法英俄六国文字书写,内容是告诫游人要保护孝陵。

进了文武方门,我们就来到了碑殿,碑殿原为孝陵享殿前的大门,因大门在太平天国的战火中,清同治年间将毁坏的大门改建为碑殿,殿内共有五块碑刻,正中一块上刻“治隆唐宋”,为康熙皇帝手书,意思是赞誉朱元璋治理国家的功绩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作为满清皇帝的康熙如此昭示天下,一方面表示了他对朱元璋的尊重和钦佩之意,另一方面也是有其良苦用心的。康熙

执政之初,汉人不服满人统治。康熙深知,光靠满人高压政策是不行的,还须依靠汉人。他一生六次南巡,五次亲谒明孝陵,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并在1699年第三次南巡谒陵时题“治隆唐宋”,借此笼络人心。作为旁边两块是乾隆皇帝谒陵时所题的诗碑。后面还有两块卧碑分别记叙康熙皇帝第一次和第三次南巡时谒太祖陵的纪事,上面有两江总督陶岱以及江南织造郎中曹寅所书的记录.

出“碑殿”,经过遍植巨柏的院落,前面就是明孝陵的中心建筑—享殿的遗址。现存的台基为三层石须弥座,三层石栏杆,三层龙吐水,三层石丹陛(上陛为“二龙戏珠”,中陛为“日照山河”,下陛为“天马行空”。)

,里面是供奉朱元璋及马皇后的神位。原来的殿宇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我们现在看到台基地面上保留下来的56个巨大的石柱础,每个的直径都有0.91米,看到这里就不难想象当时的享殿是多么的壮观。当年的孝陵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斗拱挑檐,高大森严,当时孝陵的规模远比北京十三陵明成祖的长陵享殿要大。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清代同治年间修复的三开间的小殿,规模已大不如前。

当年孝陵殿前的东西两侧还分别建有东配殿与西配殿,均毁于清代的战火,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两座配殿的基础保存完好。

经过内红门,走过升仙桥,眼前的建筑就是方城,方城是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用大条石与巨大的砖石砌成,方城东西两侧各有八字墙一堵,墙面四角饰有砖雕花纹,这些砖雕是明代初年的代表作品。内容有石榴、万年青、牡丹等,象征子孙繁衍、江山永固、幸福美满。经历600多年,花纹仍清晰完整,因而十分珍贵。

穿过方城正中54级甬道,迎面就是宝城的南墙,正面可见用十三层条石垒筑,上书“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据说这七个字刻于民国初年,是用以回答游人询问的。

从宝城与方城之间的东西夹道折向南拾级而上,可以登上明楼,它原先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的精美建筑,后毁于清代太平天国的战火,仅存四壁,从2008年起对明楼楼顶进行修复,2009年明楼加顶保护工程完成,重现明代原貌的恢弘气势。已修复的明楼于2009年7月正式对游客开放,里面展出了明代分布在全国的十九处帝王陵墓的图片资料。

方城后面就是宝顶,它是一个直径大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宝顶上树木参天,它的下面就是朱元璋马皇后埋葬的玄宫。宝城就是围绕宝顶周长约1100米的砖城。朱元璋所开创的前朝后寝、宝城宝顶的皇陵形制开创了明清500多年帝

陵的先河。明清两代的宝城宝顶的区别主要是明代的宝顶大致为圆形,清代帝陵的宝顶改为椭圆形了。

中国古代的帝王陵墓形制最初为秦汉时的方上,代表陵墓为陕西的秦始皇陵;唐代改为依山为陵,代表陵墓有陕西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唐乾陵;宋代帝王陵为规模比较小的方上,元代帝王陵墓墓而不坟,地表没有任何建筑;明代朱元璋首创了宝城宝顶、前朝后寝的陵墓形式,一直影响和规范着明清500多年的二十多座皇陵。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今天的参观就要这里结束,感谢大家对我的导游工作的配合,欢迎您再次游览明孝陵!

灵谷寺A/B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参观的是南京东郊著名的灵谷寺风景区。灵谷寺的前身是南朝梁代的宝公院,公元514年,高僧宝志圆寂后,梁武帝的女儿在紫金山下独龙阜玩珠峰修建了五层舍利塔安葬其灵谷,南唐时为开善道场。宋为太平兴国寺,明初为蒋山寺。明初朱元璋为自己修建陵墓。将蒋山寺迁建到今天的所在地。朱元璋为寺庙赐名灵谷禅寺,并题写“天下第一禅林”的匾额。当年规模宏大的寺庙不幸在清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只留下了烧不掉的无梁殿。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为纪念北伐牺牲的将士,选定灵谷旧址为阵亡将士公墓。新中国成立后,把这里改名为灵谷公园。

池”,是供香客行善放生之用。相传朱元璋建寺时看到这里有山景无水景,下令一万军工在此筑池,所以也叫“万工池”。

在放生池的后方,我们看到的大门就是灵谷寺的正门---红山门。这里原是寺庙金刚殿旧址,民国时期,被改建成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大门,单檐歇山顶,上覆绿色琉璃瓦,瓦当上有烧制精美的国民党党徽图案。原先门上是蒋介石手书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现在门额上悬挂的是我国著名书法家钱松喦先生所书写的“灵谷胜境”四个大字。门前的这对石狮,是建公墓时北平军分会赠送的。

走过红山门,穿过青石甬道,在42层台阶的原天王殿的旧址上,有一座六柱五门十一楼高10米的大牌坊。它是仿照北京十三陵的大牌坊修建的,牌坊前的石台上,有一对汉白玉石刻,名貔貅,是传说中黄帝阵前猛兽,冲锋陷阵,一往无前。是原陆军十七军赠送,用以象征阵亡将士忠勇威猛。

牌坊五间坊门的额枋上嵌有瓷质国民党党徽的图案,中门夹坊上刻四朵梅花图案,牌坊两面均有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先生所书的题额,正面书有“大仁大义”四个字,背面书有“救国救民”,这座牌坊我们也称为“大仁大义”坊。

前面这座古老的建筑是明代的遗物。最初殿内供奉的是无量寿佛,所以又称无量殿。殿东西长54米,宽38米,高22米,上下都是砖石结构,没有动用一根木头和钉子,所以又称无梁殿。民国时期,成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的祭堂。大家抬头往上看,无梁殿上方重檐九脊,正脊上还有三个喇嘛塔,它建于公元

1381年,从明代保留到今天,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南京灵谷寺的无梁殿与苏州开元寺、山西显通寺、峨眉万年寺的大殿,并称中国四大无梁殿。我们眼前的这座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古老的一座无梁殿。虽然是砖石修筑,但却仿照了木结构建筑的造型。大殿内有横向的三排筒子券,前后两券较小,中券高14米。中券正中有三个券龛,最初这里供奉的是西方三圣,民国时改为石碑。中碑为“国民革命烈士之灵位”,左侧为“国父遗嘱”,右侧为民国时期的“国歌”。

在无量殿四周的墙壁上,镶嵌有110块太湖青石碑,按照民国时期的阵亡将士牺牲的战役地点、军队编制、军阶职务排列,刻有33224位阵亡将士的名字,以示纪念。

九十年代初,这里开辟了“辛亥革命名人蜡像馆”,馆名由前国民党要人陈立夫书写,共展出了22组场景,塑造了孙中山、宋庆龄、黄兴、周恩来、蒋介石等57位人物,真实地再现了辛亥革命时期的人物和历史事件。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封建满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对中国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年正是辛亥革命胜利一百周年,今天我们通过这一组组生动的画面,再次重温那段革命的往事,更是意义不同。

无梁殿的后方是一个大草坪,明代为灵谷寺五方殿的旧址,民国时期改建为阵亡将士公墓的一号公墓。墓园中心花坛中有一棵高大茂盛的桂花树,被称为金陵桂花王,今天灵谷寺以深松桂海而著称,每年秋天的灵谷桂花节的主会场就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庆典。一号公墓原有墓穴1624个,藏入在北伐、抗战、内战中阵亡的将士1029人。采用的是代表葬的形式。其中有1932年在淞沪抗战中牺牲的128位烈士,我们看到的在墓墙前东西两侧立有两块纪念碑,分别为纪念第五路军淞沪抗战阵亡烈士纪念碑以及纪念第十九路军淞沪抗战阵亡烈士的纪念碑,以示不忘“1.28”事变。

绕国西式公墓围墙,后方我们看到的是“松风阁”,重檐庑殿顶,外观古朴典雅,内为走马楼形式。明代这里是寺庙的律堂,清代是观音殿,民国时期改建为“阵亡将士纪念馆”,由蒋介石亲题馆名。1937年南京沦陷后,烈士的遗物遭到破坏,后无法恢复,现在已经变成了游客驻足休憩的场所。

在公墓中轴线的顶端,就是造型精美的灵谷塔。前方在广场的中央还有一座石鼎,鼎身上有“铭鼎垂勋”四个字,是当时安徽省主席刘振华赠送给公墓的。原来这里就是明代灵谷寺修建的宝公塔原址,民国时期造公墓时,因不合时宜,便将宝公遗骨与塔迁移到西侧的密林中。

中轴线最南端的“阵亡将士纪念塔”修建于1933年,后改名为“灵谷塔”塔为钢筋水泥结构,仿照古典楼阁式建造,优美典雅,富有民族特色。塔基是直径30米的平台,台基上的丹陛石,雕有“日照山河”图。

灵谷塔是目前南京地区最高的塔,塔身九层八面,高61米。在塔的四个门楣上,前门有“灵谷塔”三个字,后门题有“有志竟成”,侧门是“成功”“成仁”,外墙壁上还有有蒋介石亲手所书“精忠报国”四个字。

灵谷塔为可以登临的楼阁式塔,塔内有螺旋式石梯252级,请各位游客朋友跟随我一起,登上塔顶,欣赏钟山美景,感受灵谷松风。在塔内2——8层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镶嵌在墙壁上的石碑。2—4层的内壁上,刻有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草书,内容为孙中山先生在黄浦军校北上时的告别词。5---8层的内壁上,是国民党元老吴敬恒的纂书,内容为为孙中山先生黄浦军校开学训词。登临九层,没有碑刻,供游人登高赏景,有“高瞻远瞩”之意。极目远眺,林木葱茏,使您赏心悦目,钟山气势,尽收眼底。

灵谷寺风景区除了我们参观的中线景点之外,还散落着许多历史建筑遗存,在今天的东西线还有当年阵亡将士的二号公墓、三号公墓旧址。有的游客会问:灵谷寺今天的寺庙在哪里?接下来,请大家随我一同参观灵谷寺的东线景区。

景区的东侧是今天的灵谷寺寺庙所在地,庙前大照壁上书“普济圣师应化真身道场”,普济圣师是元文宗皇帝赐给宝志大师的封号表明了灵谷寺与宝志的源脉关系。庙门横额上是于右任所书“灵谷寺”三个字。寺内有大雄宝殿,大遍觉堂等建筑,里面有玄奘法师纪念堂,堂内有一尊玄奘法师的半身像,还有一座十三层的木制密檐塔,塔内藏有唐玄奘的顶骨舍利,被奉为佛家至宝。1988年台湾玄奘大学了中法师向大陆申请分供,取出了2.8863克一粒,用水晶匣盛放,由两岸僧众,护送台湾,是两岸交流促进统一的盛事。

各位游客,除了我们刚刚参观的那些主体建筑外,在灵谷寺的东侧景区还有八功德水,据说此泉水有八种功能,人饮用后可驱除百病,延年益寿。在原第二公墓旧址上,我们看到的是邓演达烈士墓,邓演达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创始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等。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后倒蒋,1931年被蒋介石秘密杀害。解放后由农工民主党在这里举行了安葬典礼。

灵谷深松石碑原为谭延恺墓碑,他曾任原国民政府主席,首任行政院院长,死后蒋介石为他举行了国葬。陵区是融墓园和山水亭台为一体,具有浓厚的江南山水园林风格。

灵谷寺景区,历史渊源深远,山水形胜优美,希望通过我的介绍,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印象!

灵谷寺西侧有宝公塔、志公殿,在志公殿的前面有蟠龙石和飞来剪,据考证均为明代的遗物。蟠龙石其实是一块巨大的碑帽,上刻两条巨龙盘绕,生动精美。另一件是建造寺庙时所用的起重的铁件,成叉状。

志公殿内有宝志大师的塑像,这位才是当年灵谷寺真正的主人。宝志是什么人呢?他生于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元嘉年间,七岁出家为僧,后在宝华山结庐为寺,佛法精深,成为了言有所中的预言家,惩恶扬善,为世人所敬重,是人们传说中“济公”的原型。宝志圆寂后梁武帝以及他的女儿永定公主为大师修建的寺、塔几经辗转,终成眼前所见,让人不禁感叹世事沧桑!

志公殿后的这座覆钵式小塔,就是南朝时期的宝公塔,历经转迁与破坏,现在仅为一象征物。塔前还有一块石碑,上有唐代吴道子所画的宝志像,李白题的赞词由颜真卿书写,人称三绝碑。清代乾隆皇帝又添御笔“净土指南”。

从志公殿向西就是民国时第三公墓旧址,当年戴笠飞机失事后就被国民党埋葬在了第三公墓,今天这里已成为一片草木茂盛的密林。

灵谷寺景区,历史渊源,在景区东侧还能看到现在的灵谷寺的寺庙建筑,此外,东线第二公墓旧址还有邓演达烈士墓,国民党元老谭延闿墓等。

南京东郊山水形胜优美,希望通过我的介绍,古老的灵谷寺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印象!

夫子庙A/B

庙,我们还得先来谈谈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秦淮河又名淮水、小江、龙藏浦,它全长110公里,从东水关入城,西水关出城,流经夫子庙前的这一段长约十华里,因此被称为“十里秦淮”。唐人杜牧诗云: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首诗说尽了秦淮河的繁华。解放以后,经过南京市政府的大力建设,今天的十里秦淮已成为展现江南特有风貌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

夫子庙共包括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东晋年间,始建学宫;宋代在东晋学宫的旧址上扩建了夫子庙;南宋又开设了科举考场——贡院。然而,夫子庙在历史上曾经五毁五建,最后一次是在1937年毁于侵华日军的战火,今天的夫子庙是1984年以后重建的。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孔庙前的广场,庙市合一是夫子庙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广场纵向为庙,横向为市,庙市合一,独具氛围。

大家看到的这堵红墙称为照壁,具有罩气、遮挡、装饰的作用,是我国照壁之最。它长110米,高10米,代表着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全长110公里,流经夫子庙前的内秦淮段全长十里。

照壁前方这个半圆形的池子为泮池,根据周礼当中的记载“天子之学为雍,诸侯之学为泮”,古时候孔庙也叫泮宫,为了沿袭传统,庙前半圆形的水池就这样被称为泮池了。南京夫子庙是利用秦淮河的天然河道作为泮池的,这也是一大特色。西侧的这座桥叫文德桥,因儒家提倡文章道德而得名。相传,每年的农历11月15日晚,每当月到中天的时候,以此桥为界,月亮的影子被平分为两半,这一奇景就是著名的文德分月。

文德桥畔,广场西侧还有一座聚星亭,取“群星聚集、人才汇粹”之意。迎面这个大牌坊,是“天下文枢”坊,造型为仿古三门四柱,斗拱托顶,它的意思就是说这里是天下文化的中心(因为这里是孔庙的所在)。牌坊南侧有魁星阁,里面原来供奉奎星的画像,魁星是天上主宰文运之星,古代参加科举的文人士子喜欢在考试之前来此,沾一沾文气,求一个好运气,期盼科举夺魁。

沿着广场的中轴线向北走,我们来到了棂星门,这座六柱三门的建筑顶部有云纹图案,造型精美。据说进出此门者,都是孔子的门生,当然,中间的门为禁

穿过棂星门,就是大成门。因为孔子对中国文化做了集大成的贡献所称大成门。横额“南京夫子庙”是赵朴初先生手书,直额“大成门”是我国前外交部部长姬鹏飞所提写的。门内有南京夫子庙卧碑一块,背面有《重修夫子庙记》碑文。门内甬道两边有孔子八位弟子的汉白玉塑像,两侧碑廊内有赵朴初、林散之等书法名家的墨宝。

甬道的尽头是露台,是举行祭祀和歌舞的地方,围以石栏,设有二龙戏珠丹陛石,两侧立有石灯。正中是孔子铜像,前方设有铁香炉,上面刻的“至圣先师”是对孔子的尊称。铜像高4.18米,重2.37吨,是全国孔庙中最大的一尊孔子铜像。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夫子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大成殿为重檐歇山顶仿古建筑,海蓝色竖匾上有“大成殿”三个大字。大殿是按照清同治年间的形式复建的。在屋顶正脊上有二龙戏珠的立体砖雕,雕刻十分精美。

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主殿。步入大成殿,迎面看到孔子巨幅画像,大家请看,这幅孔子巨幅画像高6.5米,宽3.15米,是现代画家王宏喜先生按照唐代吴道子的画本绘制完成的,也是我国最大的一副孔子画像。

画像下方有孔子牌位,两侧立有四尊汉白玉雕像,他们是孔子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曾参、颜回、孔子的孙子孔汲,再传弟子孟子,这四位被尊称为四亚圣,所谓亚圣,就是仅次于孔子的圣人,又称四配。在这里还摆放着一些乐器,祭器,是祭祀孔子的时候所用的。两边的楹联是由乾隆皇帝题写的。

在大成殿的四周墙壁有《孔子圣迹图》,这是秦淮区政府在1997年耗资580万元人民币制作的,共有38幅。由浙江乐清的200多工匠花了三年多的时间,用鸡血石,玛瑙、黄金、珠宝等名贵的材料雕刻而成的,生动描绘了孔子万世师表的光辉一生。

殿内最高处还有《万世师表》、《与天地参》、《斯文在兹》三块匾额,分别是康熙、乾隆、光绪三位皇帝题写的。其它的匾额也是由清代的皇帝和民国时

朝考盘费碑》,记录了两江总督李鸿章,左宗棠捐助考生进京会试费用的一段历史。另一侧还有四块古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刻于南朝时期的《孔子问礼图碑》,记载了春秋末期奴隶制度即将瓦解之际,孔子为维护奴隶制度从鲁国到周天子所生活的洛阳寻访典章制度,向老子请教问礼的故事。这块碑的确切历史年代为公元484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中华民国时,由戴季陶命人运到南京。旁边三块碑刻都是刻于元朝的,分别是《集庆孔子庙碑》、《封四氏碑》和《封

大成殿后是学宫的大门,明朝初年,这里曾为大明国子监的所在地,门额上悬挂了“大明国子学”牌匾,是由清朝的两江总督曾国藩亲笔题写的。门内还有一块横额,是由清代乾隆年间文武双科状元秦大士题写的“东南第一学”,这些题词无不显示了学宫的崇高地位。

明德堂是学宫的主体建筑。当年只有参加院试后的童生(也就是民间俗称的秀才)才有资格进入学宫学习。明德堂是学子们在新入学的第一天行拜师礼的地方,在全国其他孔庙的学宫都叫明伦堂,为什么这里却叫明德堂呢?南宋时期这学宫的建筑在重修时,刚刚建成的大殿还差一块匾额。刚好文天祥北上抗元经过这里,大伙就请他题匾。文天祥就题下了明德堂三个字,代表的是忠信,也就是忠于国家,取信与民。为了纪念抗元英雄文天祥,我们就将明德堂的名字沿用至今。现在的明德堂已辟为为“雅乐宫”,是演奏雅乐的地方。

在学宫的院内有两座亭,东侧为习礼亭,西侧为仰圣亭。习礼亭里面摆放的是礼运钟,钟高2.55米,是为了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时铸造的,上面还铸有儒家经典《礼运,大同篇》;仰圣亭中摆放的是圣音鼓,上刻《论语》中有关教育语录16条,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明德堂的后面还有新复建的尊经阁,阁为三层,歇山顶,上面悬挂的檐匾是江苏著名女书法家萧娴题写的“尊经阁”三字,原先这里楼上是摆放儒家的经典书籍,楼下是教谕讲授功课的地方,现在开辟为“夫子庙民间艺术大观园”,里面展出了南京云锦、金箔、秦淮灯彩等南京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尊经阁东原先有供奉孔子父母牌位的建筑崇圣祠,还有一座青云楼,是供奉历代督学使的祠堂和学宫秀才阅览经书的地方。阁后有一座小山,名叫卫山,山上的亭子叫敬一亭,是原先文人举子们登高览胜的地方,现在成为了供游客驻足、休憩的场所。

北朝时,秦淮河上就有金陵灯会,明朝时更是达到了顶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可谓天下一绝。今天的夫子庙沿袭了“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隔窗”的徽派建筑风格,游客来到这里,不仅能够领略传统文化;欣赏迷人的两岸风光和精美仿古建筑;还能品尝到独具风味秦淮风味小吃;探寻秦淮八艳的传奇故事;或者乘上秦淮画舫饱览两岸风光;更可一一探寻乌衣巷、王谢古居、等名人旧居,追寻历史遗迹。夫子庙的讲解到此结束,接下来,给大家2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我会在停车场恭候各位,谢谢!

院试的场所,明清时期为乡试、会试的场所。清代,安徽和江苏合称为江南省,所以,江南贡院就是江苏和安徽两省考生参加乡试的地方。前方就是江南贡院牌坊,坊下的龙门街,东侧立有11块记载贡院历史的碑刻,龙门街的中部设有与江南贡院有关的名人雕像,如唐伯虎、吴承恩、郑板桥、林则徐等。

我们现在看到的明远楼是贡院的中心建筑,共设三层,一层为拱券门,门外有一堵八字墙,二层三层四面开窗。明远二字来源于《大学》中:慎终追远,明德而归厚矣,檐下悬挂的两块明远楼匾额分别是康熙和乾隆皇帝题写的,“中国古代最大科举考场——江南贡院”这块匾集的是颜真卿的字,八字墙上还有曾国藩的墨宝。明远楼是主考官是宣读圣旨,发号施令和监视考场纪律的地方。楼内一层的沙盘模型,展现的是贡院清朝鼎盛时的全景,贡院共有号舍20644间,是

不超过1.5平方米,里面的陈设很简单,一上一下两块板而已,考生要在里面待上9天考上三场,白天他们在案板上答卷,晚上两块板子合起来就是一张简易的床铺,考生们就在板上合衣而眠,三场考试结束走出号舍的考生们无不面黄肌瘦,精神困苦不堪。

号舍所在的巷子叫号巷,它南向成排,以千字文为序,一条号巷里有60-100间号舍。西侧的号巷内用蜡像展示了考生百态,向我们再现了当年科举考试的艰辛;东侧为游客体验区,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也当一回考生,没准儿您还能中个举

平等”,现在是科举考试陈列室,中间的展厅内有一尊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雕塑,旁边的一组模型展示了当年状元高中跨马游街的情形。科举制度就是封建时代选拔官员的制度,它始于隋唐,止于晚清,长达1300年,在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等级的考试。

东侧的状元厅内展出了中国历代状元名录,以及中国封建时代的几位知名状元,其中还有一位是太平天国时期的女状元——傅善祥。在这里,还有一张明代万历年间状元赵秉中的殿试试卷,为今天的专家学者研究科举制度提供了珍贵的佐证。

西侧的是名人厅,里面展出了和江南贡院有关的名人,如考生唐伯虎、吴敬梓,考官曾国藩、左宗棠等人,还有和科举有关的一些图片资料和实物资料。

各位游客,夫子庙的讲解到此结束,接下来,给大家2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我会在停车场恭候各位,谢谢。

南京明城垣与中华门城堡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游览的是南京明城垣及中华门城堡。城是人类社会由野蛮向文明发展的标志之一。在古代是重要的战略、防御工事,同时也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空间屏障。我国有长达三千年的建城史,全国共计有两千多座城池,南京明城垣无疑是中国现存古城的经典代表,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明城墙建于600多年前的明朝,城墙保存较完好,是世界至今保存最好最大的都城城垣。1356年,朱元璋攻下元朝统治下的“集庆路”,改名“应天”,他听取了皖南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前后共花费21年的时间兴建了这座举世无双的城池。

当年朱元璋在修筑明城墙的时候,共用了黄金600万两,如此巨大的造城经费一部分是由国库所拨款,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江南的富户摊派的。据说仅江南首富沈万三一人就认领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建城费用。

这样一座规模宏大的城垣,动用了江南五省152个府县大约20多万工匠,城墙共用城砖大约3.5亿块。这些城砖来自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五省。之所以向这些省份征集城砖,是因为五省都属长江流域,运输城砖比较方便。大家请看,这些城砖的规格大致为长40cm、宽20cm、厚10cm、重约20kg。每块砖的侧面都刻有烧砖工匠、制砖地点、提调官等人的名字以及烧制时间等字样。为什么要在砖上烧制如此多的信息呢,其实,是为了实行责任追究机制,防止用不合格的城砖影响造城的质量。在明朝建城时,这些城砖运来要经过重重的检验,一旦发现不合格城砖,可以按照名字退回重烧,数次检验不合格,不仅要追究烧砖人的责任,还要对监造官员、提调官员加以治罪。正是因为采取了如此严格的责任制,才使南京明城墙历经600多年的战火依然保留完好。今天我们在已经出土的城砖上发现了多种字体、城砖上的字数最少的只有一个“万”字,最多的达69字。

南京城墙的建设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都城建设时期,主要是对六朝和南唐以来遗留下来的部分旧城加以整修和扩建,疏浚河道;第二阶段是与凤阳中都并建时期,对旧城垣维修加固,并向北拓宽到江边;第三阶段是集中力量大规模建造阶段,在此期间改造聚宝、三山、通济等城门;第四阶段是南京城墙建造的后期,这时开始修建了外廓,夯土筑城,周长百里,有外城门十八座,是南京城的又一座屏障,1393年外廓才全部竣工。

朱元璋从1366年开始兴建南京城,城墙直到1386年才完全合拢。中国古代的城池一般是“棋盘式”四方形的格局,而南京城垣打破了传统建筑中轴方位对称的模式,而是因地制宜,负山绕水;利用天然河湖,挖土方填充城墙形成高城

深壕,从军事实战的需要建造明城墙。明城墙形状“非方、非圆”成不规则多边形,也称为“葫芦形”。

南京城由四座城池组合在一起,即宫城、皇城、京城、外廓。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宫城、皇城、外廓早已毁坏,唯有高大的京城任然屹立不倒,所以人们便把京城称为南京城,明代南京城周长33.676公里,现存长度大约为24公里。城墙的高度一般为14-21米,城基宽度约10—24米,顶部宽约4-9米;城墙上分别建有200多座屯兵的窝棚和13616个垛口,这些排列如齿状的矮墙,它是作战时的掩体,也称为箭垛。

城墙修建时采用了许多先进技术,采取沿“岗陇之脊”筑城,利用山体,将制高点掌握在手中,既利于防守和攻击,还可以省时省料,缩短工期。

城墙构筑了坚固的城基与墙基,由于南京地质比较松软,承担不了城墙的压力,就在城基底部采用井字形木构架桥转移法处理地基松软地段,城基的下部大量采用巨型条石为基础,上部砌城砖,砖与砖之间用糯米汁、蓼草浆、石灰、细沙、桐油拌成的夹浆粘合。这种夹浆砌墙坚固无比,明城墙之所以600多年不倒,这也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防止雨水对城墙的侵蚀破坏,南京城垣的城墙顶部用砖砌成外高内低的斜坡,城墙两边内侧有水槽。在女墙上,每间隔60米,就设一个出挑70cm的石水槽,将城墙上的水排到城内石明洞,再由排水沟将水排出城外。这个排水系统同时也可以将城内地面涝水排出城外。

南京明京城共设有十三座城门。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记载了一首歌诀,串联起十三座城门的名字:“三山聚宝连通济,洪武朝阳达太平,神策金川临钟阜,仪风(定)淮清(凉)到石城”。

我们今天参观的中华门便是这十三座城门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门原名叫“聚宝门”,因为正对着城南的聚宝山而得名,1931年因修建中华路,更名为“中华门”。这门上的三个字,还是蒋介石的手书。

南京东有钟山、西有石头山、北有长江天堑,唯有正南面是一片开阔地,中华门成为重点防守之关卡,地势极为险要。

中华门城堡南北长129米,宽118米,占地16512平方米。它由一座主城门、三道瓮城、两条马道、27个藏兵洞组成,高大的内城墙将城堡内三座瓮城相连,形成“目”字型封闭格局。城堡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条登城的马道,是战时运送军需物资登城的快道。

现在我们进入中华门城堡内,大家可以亲身感受瓮城的精妙结构和实用价值。瓮是一种装东西的容器,口小肚大,中华门城堡就如同这样。在古代,当发生战争时,一旦敌军攻破城门,拥入城内,守城的士兵就放下瓮城城门的千斤闸,迅速降落的千斤闸切断敌人退路,将敌军困在瓮城之中,然后藏兵洞中伏兵四出,

从马道迅速登上城墙,守兵可以居高四面向下攻击,或万箭齐放,或礌石滚木齐下,令进入瓮城之中的敌人无处逃生,歼敌于封死的瓮城中,恰如“关门打狗”“瓮中捉鳖”,如果第一道瓮城不慎失守,后面还有第二道、第三道瓮城,终将攻入城门的敌军全军覆灭。

中华门城堡每道瓮城都有一门一闸。门为双扇铁皮包裹的木质大门,非常坚固。城门的门洞内设有可以上下启动的千斤闸,闸虽然不存,但通过门洞两侧的闸槽可以想象到当年千斤闸的规模,大家请看,门洞两侧从底到顶宽20厘米的石槽就是当年设置千斤闸的长槽。那么,如此沉重的闸究竟如何来控制呢?原来,每道瓮城上正中原先都设有绞关车楼,楼内有升降千斤闸的绞盘车,利用绞盘车可以轻松的控制闸的升降,可惜的是,现在升降千斤闸的绞盘车与绞关车楼均已毁,在第一道城门的中层,正中间的藏兵洞洞底,还保存着一对千斤闸绞关石柱,从这里可以窥知千斤闸的机关原理。

中华门瓮城共有27个藏兵洞,这些藏兵洞是如何分布的呢?

步入城堡,我们就可以看到在第一道城门的门洞两侧,各排列着三个较小的藏兵洞,城门上中层则有七个较大的藏兵洞,坐南朝北一字排开,中洞最大,面积大约300平方米,可以容乃千人。在东西两侧的马道下,还各有7个较小的藏兵洞,这些大大小小的藏兵洞平时可供士兵休息和存放军用物资。战时可用于藏兵,总共能藏兵3000人。这些藏兵洞在战争期间对于军需物资的储备和兵源的设伏,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在城门中层的藏兵洞内辟有城墙的建造展以及明城砖的部分实物陈列。

中华门城堡在军事上是古城的一大屏障,对守护南京起着重要作用。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战役在这里发生,1853年太平天国洪秀全率太平天国起义军和清军的一次次激战、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江浙联军司令徐绍桢指挥部队与张勋的清军殊死搏斗、最惊心动魄的是1937年12月在中华门发生的南京保卫战,国民党将领唐生智率领守军88师顶住了日军30多次进攻, 6000多名官兵壮烈牺牲,用血肉谱写了中华民族的正气之歌。

站在城墙上南面看到南京著名的雨花台景区、古长干里遗址、外秦淮河,西面还有沈万三故居、北面有夫子庙、内秦淮河等诸多景点,大家有兴趣不妨去看看。中华门的讲解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雨花台A/B

各位游客,大家好!雨花台风景区,位于南京城南中华门外一公里处,属于江南丘陵,高度约为60米,顶部平坦如台。在历史上,雨花台有过许多不同的名称,这里原名长陵,石子岗,东晋时为了纪念在此屯兵抵御外族侵略的豫章内史梅颐改称为梅岗、梅岭岗。相传南朝时期,云光法师在这里设坛说法,虔诚所至,感动了天上的神灵,顷刻间,天降落花如雨,这些花落下后掉在石头上,这里的鹅卵石就变成了美丽的雨花石,雨花台也因此而得名。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以后,雨花台沦为国民党杀害革命志士和爱国人士的刑场,十万中华儿女为了新中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南京市政府对雨花台的建设提出了:先绿化,后建设的方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规划和营建,今日的雨花台既是庄严肃穆的纪念圣地,又是赏心悦目的旅游景区。景区由烈士陵园区、名胜古迹区、雨花茶文化区、雨花石文化区、游乐活动区、密林生态区六大功能区组成。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雨花台的北大门,北大门两端分别矗立有高大的花岗岩石柱,石柱高度为11.7米,象征着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俄国无产阶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石柱上方镶嵌了两个巨大的石花圈,是由松针和梅花组成的,代表着烈士们坚贞不屈的情怀。

进入北大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位于北殉难处的烈士就义群雕,它是雨花台烈士陵园的标志。雨花台共有三处烈士殉难处,东殉难处位于东岗坡下,是反动派在解放前夕杀害革命志士的场所;西殉难处位于中岗西侧,为烈士丛葬地。北殉难处是1927年到1937年烈士就义最为集中的地方。

群雕像高10.03米,长14.2米,厚5.6米,由179块花岗岩拼装而成,重达1300多吨,群雕像于1980年落成,是由刘开渠设计,雕刻家集体创作完成,是目前国内同类题材花岗岩雕塑之最。整个雕塑共塑造了九位烈士的形象,“9”是阳数中最大的数字,在中国传统民俗中是为大为多的意思,寓意在雨花台牺牲的先烈人数之多,雕塑中有工人、学生、士兵、农民、知识分子、报童等形象,分别代表着不同阶层的革命先烈和爱国志士。整座群雕主题突出、层次分明、上

实下虚,重在表现烈士们的面部表情,雕像的下半部分犹如群山的造型,代表烈士们与群山融为一体,它生动再现了革命烈士在刑场上大义凛然的浩然正气。

沿着东侧的山路南上,我们现在便来到主峰。眼前石阶上立有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纪念碑由碑帽、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造型似红旗、似火炬,它的高度为42.3米,寓意经过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终于换来了南京城1949年4月23日的解放。碑身上方有雨花台的标记——日月同辉图案,象征着烈士的精神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碑身正面是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八个镏金大字,背面有江苏省、南京市政府合著的碑文。由武中奇书写。在纪念碑的前面还屹立着一尊以宁死不屈为主题的青铜雕塑,高度为5.5米,他是众多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象征。

雕像前的长明灯于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点燃,火种取自泰山之巅,寓意烈士生命重于泰山,烈士精神“薪火相传、代代不息”。

纪念碑前方广场的左右两侧,各有5只用花岗岩雕刻的石棺,正中间还有三只巨大的花岗岩石花圈,显得庄严肃穆。

纪念碑的2层平台上是纪念碑廊,建成于1992年,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现代碑廊。长144米,共用180块黑色大理石,镌刻着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等三篇马列经典著作,正文累计47043字,由赵朴初、萧娴、费新我、陈大羽、尉天池、武中奇等36位著名书法家书写。

我们前方看见的是倒影池,建筑学家利用原有地形,运用物理学折光原理,巧妙地将纪念碑、纪念馆的影像在池中南北两端水面上显现出来,形成独特的景致,供人们欣赏。倒影池南北两端各有一块花岗岩和大理石质地的照壁,在北面的照壁上用汉、壮、蒙、维吾尔、藏五种民族文字镌刻着《国际歌》,南面的这块则用五种文字镌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倒影池南端两侧有两座相对肃然矗立高5.5米的圆雕,战士手握钢枪肃立,少女扶手胸前,表达了人民群众缅怀先烈,继承遗志的主题。

前方是纪念桥,桥的每边各设置有12只石质花圈,两侧共24只。

东郊椰林导游词2篇

东郊椰林导游词2篇 本文是东郊椰林导游词2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东郊椰林导游词 各位朋友: 相信大家都知道海南的别称叫“椰岛”。在海南,我们随处 可以看到高大挺拔、四季结果的椰树,所以椰树已经成为了海南的象征,是海南岛的“岛树”。如果我们要去领略椰树那迷人的的神韵时,我觉得最好的去处那就是——东郊椰林风景区了。 东郊椰林风景区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部的东郊 镇,这里三面环海,景色迷人,沿着20多公里的海岸线,到处种满了椰树。据专家考察这里的椰树面积有26.5平方公里,大概有50万棵,各种品种几乎是应有尽有,有青椰、红椰、高椰、矮椰、水椰等。所以这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椰子的王国,是海南着名的椰子之乡。也正如流传于海南民间的一句口头禅所说的:“文昌椰子半海南,东郊椰林最风光”。这句话虽有些夸张,但文昌椰子之多,滨海椰林风光之迷人,却是不争的事实。 介绍了这些可能大家心里会有疑问,在海南为什么文昌的椰树这么多呢?我觉得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从椰树这一植物说起了。 椰树是热带植物,原产于热带的马来群岛。在中国,南部的少数几个省区都生长椰树,但就海南的椰树长满椰子,我觉得,这应该是和海南是中国唯一的一个热带省份,比较适合椰树生长有关吧。 椰树是海南的四大热带作物之一,它全身是宝,据专家介绍,椰树有400多种用途。椰树的树干是很好的建筑材料、家具材料,还是制作特色工艺品和纪念品的原料。椰子是着名的热带水果,水甘甜爽口。肉可榨油,也可制成高级的化妆品,各种各样的椰子糖、椰子粉、椰子糕等。就连椰子壳都在古代早就做成了精美的椰雕工艺品,进贡到皇宫里,被誉为了“南天贡品”。 也正因为椰树的用途广,所以海南人自古就有种椰子的习俗,特别是在东郊一带,椰树就像是当地人的吉祥物,人们红白喜事都会种上一棵椰树来作为纪念,所以人们以椰树为村,结椰而居,有椰树的地方就有人家,有人家的地方就有椰

中文导游词五龙口风景区导游词

中文导游词五龙口风景区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 现在,我们正行驶在通往五龙口风景区的路上,这里到五龙口风景区有15公里的路程,借此机会我先把五龙口风景区的概况给大家作一介绍。 五龙口风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XX市东北15公里的沁河出山处,北部与山西XX市毗邻,东部与XX市接壤,总面积为85平方公里。这里山俊水秀,景色迷人,交通便利,名胜古迹荟萃,是以猕猴、温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特色的旅游观光区。早在2000年前的东汉,皇家即在此建造沁水公主园,历史上就是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历史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我们的车行驶在207国道上,大家往前方看,那座山被称为孔山,孔山状如卧龙,绵延十余里,因山巅有孔而得名。孔山洞与沁阳悬谷山洞东西对应,民间传说,这是二郎神担山撵太阳的扁担孔。据《水经注》载:山上石穴洞开,石上有车辙牛迹,均出白天成,非人工所就。”西有夫子坪,东有老君顶,是儒、道两争胜的地方。 自古以来因沁水之利,这里就是怀庆府各县群众聚会庆丰收的场所,曾有庙宇七百余间,现在人们仍有此游山赶会的习惯。 大家看,前面这座高山,山顶有v”字形缺口,人称箭过顶。相传后羿射日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我们在这里稍作停留,带大家去参观一处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

的秦渠枋口。 秦渠枋口、五龙口古称枋口。因秦时即在沁河出山处开凿秦渠,引水灌田,以核对枋木为闸,故名枋口。它开创了隔山取水之先河,也是最早利用水流弯道原理的水利工程,不淤不塞,利泽至今,因此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和文物价值,是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可与都江堰媲美。从两汉、三国、隋、唐至宋、元都曾扩建,到了明代万历年间,在沁口附近相继开挖了利丰、广济、广惠、永利和兴利五条水渠,形成了五龙分水之势,所以又称五龙口。现在访口遗址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枋口,沁河截山而出,两岸断壁如削,幽谷碧波荡漾,风景十分迷人,东汉明帝刘庄在这里专门为女儿刘致赐建沁园,其精美别致为后世称道,被作为公主花园的代称。隋唐时代,官宦名流来游者甚多,直至金辽时期仍为官僚宴游之地。我国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曾游枋口,写下了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的千古绝唱。这里山水相映,风爽浪低,盛夏如凉秋,沁口秋风”历来被誉为济源九景之一。 好了,请大家上车,我们继续往前走。 大家看到的前面这块地方是温泉,五龙口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地热区域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00米左右,最高水温101℃,水温稳定,储量丰富,是我国内陆水温最高、水质较好的氯化物、硫酸盐、钙钠质医用地热矿泉,含有钙、镁、钠、铁、钾、硫磺等30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适应治疗20多种疾病。现在五龙口镇投资近亿元,正在建

5篇介绍陕西兵马俑的导游词范文

5篇介绍陕西兵马俑的导游词范文 5篇介绍陕西兵马俑的导游词范文(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你们要参观的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我是你们的导游,叫郑任敏,你们可以叫我郑导。我们现在正乘着车子向陕西省西安临潼区驶去,也是秦兵马俑所在的位置。在参观的时候,请你们做一位文明的游客,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别带走。 秦始皇兵马俑共分成3个坑,其中1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 秦俑的造型,运用了模、塑、捏、堆、贴、刻、画等7种传统的泥塑技法,把体、量、形、神、色、质等基本要素表现得淋漓尽致。秦俑不仅体态丰盈、生动逼真,而且其身上各部位都涂上了不同的色彩,显得更加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因此,有人称秦俑艺术是“三分雕塑,七分彩绘”。 秦兵马俑群里的兵马俑数不胜数,分成了好几种: 兵俑阵、跪射俑、陶马、彩绘陶俑、战车俑、牵马陶俑、彩绘车马车俑、将军俑、武士俑等。 这些兵马俑各个神态不一,如果你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这么多的兵马俑,他们的神态没有哪两个是一样的。

5篇介绍陕西兵马俑的导游词范文(二)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我是今天的小导游****,很高兴为大家服务,希望我们合作愉快。今天我们要去参观西安临潼的秦兵马俑,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秦兵马俑是世界文物,请大要文明参观,俑坑内禁止吸烟、乱扔纸屑,参观文物不要大声喧哗。请大家顺序排队,然后跟我走! 说起秦兵马俑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我们小学课本里就有它的介绍,它可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呢!大家猜猜兵马用大概有多大?对!它有19120平方米,大概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呢! 我们今天主要是参观一号坑,一号坑在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大,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看!这就是将军俑,它身材魁梧头戴鹤冠,身上披着铠甲,铠甲甲片小而细,前胸还系着彩色花结,让我们一下就可以看出他们的身份,将军俑手里还拿着宝剑,看它若有所思的样子,好像在考虑如何打败敌人。跪射俑则单腿撑地,另一条腿膝盖向上,眉宇间透出警觉,一副蓄势待发的模样;骑兵俑神情稳重,一手握住牵马的缰绳。远处的那个兵马俑是武士俑,它身穿战袍,披挂铠甲,

营口鲅鱼圈导游词800字精选5篇

营口鲅鱼圈导游词800字精选5篇 辽宁营口鲅鱼圈海滨风景区主要特点是以大海、沙滩、阳光、空气、绿地为主吸引着众多游人。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营口鲅鱼圈导游词800字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学习。 营口鲅鱼圈导游词1 各位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素有“渤海明珠鲅鱼圈,中国北方亚龙湾”职称的鲅鱼圈区,它位于营口市南部,即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沿海十大港口之一的营口港坐落于此,是东北腹地最近、最便捷的出海通道。营口市鲅鱼圈区,又名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位于渤海辽东湾东北岸距市区67公里。面积268平方千米,常驻人口43.1万(20___年)这里依山傍水,海阔水深,气候宜人,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环境。 这里还有一个神话传说故事: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鲅鱼圈是个小渔村,海岸不是像现在这样的月牙形,而是近乎一条直线。传说一位后生在打鱼时,遇到了海风,翻了船;起初,那颗避水珠含在嘴里,可后来一张嘴,避水珠就不知掉到哪里去了。后生乞求着鲅鱼公主,公主非常喜欢后生的那只笛子,便说:“你就把那只笛子送给我吧。”

后生一口答应:“行!我保证于八月十五那一天,拿着笛子在海边上等你。”鲅鱼公主将后生背出来,藏在自己的后花园;然后喊来众姐妹,在渤海里为后生撒开人马,找那颗失落的避水珠。八月十五这天,后生架着横笛,一个曲子连着一个曲子地吹。再过一会儿,这只笛子就要送给鲅鱼公主了,自己再也吹不着了,他有些恋恋不舍。后生正吹得起劲的时候,一位邻舍的老渔夫,突然惊喜地喊道:“后生,你来看,开天辟地。”后生顺着渔夫的手指往海里一看,可了不得了,满海的鲅鱼背,一个挤一个,黑糊糊,干压压,一个个正朝岸上张着圆嘴,大概是高兴地随着笛声唱歌吧,因为鲅鱼公主一会儿就要得到笛子了。可是,老渔夫劝着后生,道:“你把笛子给她们,她们不就远走高飞了吗,后生,你千万别给呀!”说完转身远去了。时间到了,鲅鱼公主等后生前来交笛,可后生没过来;时间过了,公主仍等后生前来交笛子,可后生仍然没过来。公主一看,后生根本没有交笛子的意思,回头给众姐妹一个信号,接着是一阵排山倒海般怪叫,齐声咒骂后生言而无信。 后生揣着横笛,转身往家走。鲅鱼们急了眼,只听公主一声令下,“咯吱,咯吱,咯吱”几百万条鲅鱼一齐吞吃海岸,想追上后生,把后生吞掉。然而,尽管海岸被啃去了一大块,成为月牙形的海湾,水边上躺着一条挨一条的鲅鱼,形成多半个圆圈。那个老渔夫走后驾起船,操鲅鱼后路下了网,想从中发了个大财,没想到鱼多力量大,又在气头上,大家一使劲,把网给带跑了,

三亚大东海导游词3篇

三亚大东海导游词3篇 大东海是三亚名闻遐迩的著名旅游区。距三亚市区三公里,位于兔子尾和鹿回头两山之间。下面是学识网带来的三亚大东海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三亚大东海导游词 朋友们,大家好! 人们常说:“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我们已经感受了三亚南山的秀丽风光,现在,一同去游览有“全国旅游40佳”之称的美丽海湾——大东海。 大东海距三亚市中心3公里,位于榆林港和鹿回头岭之间,是三亚市的著名海湾之一。阳光、海水、沙滩、绿树构成大东海美丽而典型的热带风光。 大东海,月牙型的海湾绵延2公里,平缓宽阔,沙质洁白细腻,且海碧天澄,海水清澈见底,海面风平浪静,四季可浴,海底有美丽的珊瑚景观。 大东海,拥有多家旅游星级酒店,金陵、银泰、明珠、南中国、珠江花园等度假酒店,先后落户美丽的大东海。舒适的环境,浓浓的热带风情,使您的旅游度假时光,温馨而又充满诗情画意。 大东海绮丽的自然风光,极具特色的草亭、酒吧、西式餐厅等配套设施,和已开展的包括潜水、半潜观光、海钓、滑水、帆船、帆板、摩托艇、香蕉船、独木舟、拖曳伞、蹦跳船、沙滩摩托车、水上降落

伞等几十项海上和沙滩娱乐项目,给前来观光和度假的旅游者带来原始、静谧mì、浪漫和动感时尚的休闲体验。 来到海边,您会发现这里的海水不仅是“蓝色”的,可以说是“水分十色”,“光溢七彩”,由浅及深,您可以看到从透明无色到浅绿、到深绿、到浅蓝、再到深蓝直至墨蓝及阳光投射的紫蓝,而且层次分明。 这里的海底世界各种海洋生物繁多,千姿百态,五彩缤纷,是我国其他海域所不具备的。有的像鹿角,有的像灵芝,有的像蘑菇,有的像人脑,有的像面包,在海洋中呈现着红、黄、蓝、绿、白、黑、紫等多种色彩,这些都是绚烂的生命沉淀。 软珊瑚有珊瑚藻和虫黄藻组成,这些海洋中的腔肠类动物附在硬珊瑚上,展现出千姿百态,软软地、绵绵地、细细地、滑滑地随波摇曳。 形态和色彩各异的热带鱼,如小丑鱼、棍子鱼、石斑鱼、马鲛鱼、蓝精灵、西班牙舞娘等,游弋于珊瑚之中,犹如海底美丽的精灵。 大东海,水质一流,是目前世界接待规模最大的体验式潜水胜地。 您也许从未潜过水,甚至不会游泳,不过这不用拍。潜水不需要会游泳,只需要在半小时的培训中学会用嘴巴来呼吸即可。潜水也不用担心安全,体验性的潜水每人都会由一个教练带领,穿着潜水服,配备专用面镜和嘴塞,身背氧气瓶,进入海底,教练在水下会像保姆一样带着您,照顾您。您只需要保持呼吸顺畅,随波逐流,睁大双眼欣赏和感知海底世界就行了。当您潜水时,穿行于珊瑚之中“人鱼共

云浮中文导游词

云浮中文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云浮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DAVID。 云浮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中游以南。东与肇庆市、江门市、佛山市交界,南与阳江市、茂名市相邻,西与广西梧州接壤,北临西江,与肇庆市的封开县、德庆县隔江相望。市区距肇庆60公里,距广州140多公里,水路距香港177海里,上溯广西梧州60海里。全市在北纬22°22′~23°19′,东经111°03′~112°31′的范围内,总面积7779.1平方公里。2010年耕地面积152.36万亩,水田面积103.93万亩。 【土地资源】全市土地总面积7779.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2.36万亩,水田面积103.93万亩。在全市总面积中,山区面积占60.5%,丘陵面积占30.7%,是典型山区市。 【矿产资源】云浮市地域在地质上处于云开隆起带的中部,构造复杂,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好,是全国重要的多金属矿化集中区之一,是闻名全国的石材之乡。硫铁矿的储量尢其丰富,享有“硫都”的美誉。现已发现的矿种有57种,探明有储量的矿种有49种。其中金属矿种有:金、银、铜、铁、锡、铅、锌、锰等;非金属矿种有:硅线石、白云岩、大理岩、花岗岩、重晶石、滑石、高岭土、石灰石、粘土、

砂页岩、钾长石、矿泉水、地热和稀有矿种等。 【植物资源】 云浮市植物资源(本节只记述野生植物)有130科370余属600余种。其中,蕨类植物17科19属23种,裸子植物8科10属15种,被子植物双子叶纲90科260余属460余种,被子植物单子叶纲15科70余属约100种。 蕨类植物,主要分布于山下坡和山谷。木贼、海金沙、蚌壳蕨、乌毛蕨等科多可作药用。里白科芒萁分布于山顶或林下,是构成草地的主要草种。 裸子植物分布面广,是构成云浮市植被、用材林的主要植物。松科和衫科是云浮市的优势树种。 被子植物双子叶纲是云浮市科属种最多的植物,各地均有分布。樟、桑、茶、桃金娘、杜鹃等科是构成阔叶林和灌木林植被的主要成分。优良树种有赤藜、白藜、苦楮、青桐栲、樟树、格木、黄心槁等。果树有荔枝、龙眼、黄皮、番石榴、橄榄、枇杷、杨桃、柑桔、桃、李、梅、柚、树菠萝等。花木有山茶、杜鹃、白玉兰、含笑、九里香、米仔兰等。金银花、鱼腥草、桂枝、白花蛇舌草、金樱子、千斤拔、女贞子等。常用中草药植物分布广泛。 被子植物单叶纲以禾本科、兰科、百合科植物为主。禾本科的黄茅是构成草地植被的主要成分。各种竹的分布较广,在用材林中占有一定比例。兰科、百合科等具有较高的观赏

关于陕西的导游词范文6篇

关于陕西的导游词范文6篇On the model of tour guide words in Shaanxi 编订:JinTai College

关于陕西的导游词范文6篇 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陕西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关于陕西的导游词范文 2、篇章2:陕西天台山的导游词范文 3、篇章3:陕西天台山的导游词范文 4、篇章4:陕西天台山的导游词范文 5、篇章5:陕西天台山的导游词范文 6、篇章6:陕西天台山的导游词范文 篇章1:关于陕西的导游词范文 陕西的导游词无从下笔?先看看小泰为你们准备的范文吧,是关于陕西的导游词哦,欢迎阅读观赏。

西安碑林导游词 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 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有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西安碑林内容丰富,它既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 又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 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因而驰名中外。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人所称的石经,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书写的>和公元837年刻成的>。 碑林第一陈列室前是专为陈列>修盖的碑亭。>是碑林最 大的石碑,刻于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书写的。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编篡,专门讲孝道的。前面一部分是李隆基为孝经作的序。玄宗为孝经写序的目的是表示自己要以孝”治理天下。后面是孝经原文。小字是玄宗为孝经作的注释。底座由3层石台组成,上刻有生动的线刻画,有蔓草、狮子花等,是唐中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上面是浮雕卷云瑞兽。此碑由4块石头组成,底下有石台,因而称石台孝经”。

最新陕西景点导游词5篇

最新陕西景点导游词5篇 陕西是个好地方,计划旅游的朋友,可以把陕西纳入旅行清单。X给你们分享一下陕西导游词的学习素材,希望你们喜欢,供大家阅读借鉴。 陕西景点导游词1 亲爱的旅客们: 大家好!我叫陈怡萌,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叫我小陈就行了。今天,由我带着大家参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秦兵马俑。 兵马俑作为守卫陵园的强大军团,被分置在三个俑坑内。根据发现的顺序,定为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 一号坑最大,它是一个由战车和步兵混合组成的军阵。一号坑是一个呈东西向的长方形军阵,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是最大的兵马俑军阵。一号坑是一种“方阵”的布防,由前锋主体侧翼后卫组成。前端有三列车持弓弩的轻装步兵俑组成的横队,每列68个,计204个,这是军队的前锋。 兵马俑以前有武器,但现在却没有了,因为当时项羽知道这里有真武器,并且很锋利,所以项羽就来抢兵器,拿不走的,都放火烧了,所以兵马俑就没有兵器了。

二号坑是一个车兵步兵骑兵弩兵混合编组的方阵,如果前方有人牺牲,他们就会随时补充前方步队。三号坑最小,是两个坑的指挥部。 好了,下面的时间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但是大家不要把果皮等垃圾扔到坑中哦!祝大家在这里玩得开心。 陕西景点导游词2 小雁塔建于唐景猪年间,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献福寺的佛塔,位于大荐福寺内。荐福寺的原址在唐长安城的开化访,创建于公元684年,原名献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宗生日,宗室皇族为他“献福”而建造的。唐代高僧义净曾居此译经。她曾是唐太宗的女儿香橙公主的住宅,睿宗文明元年立为大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改称大荐福寺。 唐中宗再次登基后,在开化坊南面的安仁坊西北角修建了寺塔,塔园大门向北开,正好与荐福寺门隔街相望。后荐福寺搬到了塔院中,塔寺和一,也就是今天的小雁塔所在地。这座密檐式砖塔略呈梭形,原高十五层,现余十三层,高米,共15级,现存13级,其平面呈正方形,底边各长米,每层迭涩出檐,南北两面各开一门。底层南北各有券门,上部各层南北有券窗。底层南北券门的青石门相。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尤其门媚上的天人供养图像,艺术价值很高。塔身从下面而上,每一层都依次收缩,愈上则愈细,整体轮廓呈自然圆

5篇有关辽宁望儿山的导游词范文

精品导游词,欢迎参使用 5篇有关辽宁望儿山的导游词范文望儿山,位于营口市熊岳镇东两公里处,山峰陡立,平地拔起,高82米,海拔高106米,山顶有一藏式青砖塔,名曰望儿塔,建于明末清初,远看如一位母亲伫立山头日夜守望大海,盼望远方的儿子归来。下面收集整理的5篇有关辽宁望儿山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有关辽宁望儿山的导游词范文(一)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营口望儿山! 望儿山风景旅游区,位于闻名的遐迩的营口市熊岳城境内,离天然良港鲅鱼圈港仅15公里。望儿山风景旅游区现己是辽宁省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于20xx晋升为国家AAA级旅游区,已被载入《中国名胜辞典》。望儿山是辽南第一名山,也是以母爱为主题而命名的天下独有之山,与台湾的慈母崖遥遥相望。 望儿山形成于距今约三千多万年前。海拔106米,山上有海蚀平台和海蚀拱桥,可见它原是海中一个小岛,因受海水侵蚀和大自然的神力形成它独有的奇姿。望儿山不但外形气势雄伟,令人叹为观止,而且还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母爱胜地,在这里有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望儿山下是一片大海。靠山的海边上,有一个小小渔村,住着一个母亲和他年幼的儿子,丈夫赶海死于风暴,母亲纺线织布,决心供儿子读书,母贤儿孝,相依为命,日子十分清苦,几多岁月,母亲送儿进京赶考,海滩泪别,儿去不返,遇难海中,母登山望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望到眼枯泪干,头发象芦花一样苍白,寒暑交替,冬去春来,一日母亲终于化成一个石人,高高立在山头,任凭风吹雨打,岿然不动,日夜守望大海,盼儿归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慈母,就把这山叫望儿山。

气势雄伟的山峰,美丽动人的传说,赋予了望儿山先天的旅游资源;加上开发建设以来,望儿山风景旅游区现有三十多个景点。好,现在就请各位随我一同观赏望儿山的景色吧! [慈母像]现在我们来到慈母像前,它是纪念天下所有慈母修建的。大家看到这位母亲多么慈祥,多么端庄,她是我们大家的母亲,我们可以在这里和母亲一起和影留念。后面屏风上“慈母盼儿归”的题字,是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朱乃正题写的,它道出了中国母亲的心理话,伟大的品格刻画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这里是爱的世界,情感的海洋,人们可以在这里畅游,净化心灵,是颂扬、纪念母亲的基地。 [步母石]现在来到步母石景观,大家看到这石阶上有两行脚印您知道这是谁留下的吗这是当年望儿老母和她孩子留下的脚印,这也是我们回忆一下当初跟母亲学会走路的情景,从而引起我们对母恩的怀念。 [母恩池]我们现在看到的这荡漾在山下的一池碧水叫母恩池,山上流下的川流不息的泉水叫报母泉,这两处虽是人文景观,但却寓意深长,表现母恩浩荡、报答母恩要似水绵长。 [母子桥]看这一高一低的两座水泥桥叫母子桥。当年母子俩曾经常在此走过,但当时是破旧的独木桥,现在是经过我们望儿山人重新修建的。 [哺乳轩]现在大家看到顶处那个仿古建筑叫哺乳轩,相传有一年夏天天气非常炎热,而这个亭子里却很凉快,母亲就抱着儿子在这里纳凉喂奶,故取名哺乳轩,游人登山来到此处,在歇脚的同时,也会亿起母恩。 [望儿塔]现在我们来到望儿山顶,这边这个塔叫望儿塔,它建于明末1620xx年,是后人为纪念这位老母修建的一座藏式青砖塔,远看有如一位老母伫立山颠。塔高8.18米,分塔基、塔座、塔身、塔顶四个主要部分。塔基为八角形,塔座下部为八面,大多施以砖雕花草和云纹,上部为圆形,全是砖雕莲花瓣;塔身似圆形鼓腹的枣核大缸;塔顶竖一塔葫芦。

介绍海南景点导游词大全

介绍海南景点导游词大全 海南岛轮廓形似一个椭圆形大雪梨,地势四周低平,中间高耸,呈穹隆山地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海南景点导游词,欢迎阅读。 海南景点导游词1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要去的景区是有海口“城市名片”之称的假日海滩旅游区。来到海南,你就来到了海的世界,看海,听海,玩海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假日海滩就是这么一处可以让我们与大海亲近的地方。它可是我省唯一的开放性,公众性的国家4A景区。假日海滩旅游区位于海口市西北部;北部和我国第三大海峡——琼州海峡相邻,眼力好的朋友说不定能看到雷州半岛哦;它的东边起源于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帆板冬训基地——西秀海滩;而南边与滨海大道相依。海滩全长7公里,陆地面积约33公顷,距离海口市中心只有十分钟的路程。是海口人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哦。整个旅游区由西秀海滩公园、“印象海南岛”剧场、假日海滩这三个部分所组成。 西秀海滩公园 在我们的游览过程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遮天蔽日的“海滩卫士”——木麻黄林,这里就是我们的西秀海滩公园了。海滨沙滩平缓,海水清澈。在这里曾经举行过全国帆板运动会,更有一大批亚运冠军、世界大赛奖牌得主都在此训练过,可以说,他们的“军功章”里也有西秀海滩的一半。不单单是训练基地,还是大众游泳场。水上运动休闲和海滨烧烤为一体的海滨度假胜地。 在西秀海滩,不懂水性的,可以在浅水区纵情嬉戏,躺在水面上任由海浪抚捋;水性好的,尽可走到水深的地方,让海浪把你轻轻地托起放下,使你体味到一种若浮若沉、若虚若实、若定若惊的异趣。在海湾的怀抱里,击浪于碧波之间,浮沉于银浪之上,的确令人身心舒畅。玩累了,你可以躺在洁白如银的沙滩上,倾听大海的欢歌笑语,或是坐下来悠闲的烧烤聊天,看孩子们在朱红色的户外轮滑道上留下的飒爽英姿。 “印象海南岛”剧场

中文导游词:吉林陨石导游词

中文导游词:吉林陨石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接下来我们要去游览的景点是吉林市的陨石博物馆,到那里去看一位来自遥远外星的神秘朋友--吉林陨石。 吉林陨石是我们江城世界级的旅游资源被称为”宇宙使者,天外来客”。它是在1976年3月8日陨落到吉林市的,这次陨石的坠落相当于1.7级的地震。 当天有众多的百姓亲眼目睹了陨石降落的一幕,据他们回忆说,最处是在天空东北部突然出现一个红色的火球,光芒四射,极为耀眼,此满月还要大。在火球的后面拖着一束光带,夹杂着滚滚的浓烟。 火球在远行过程中,由于巨大的温度以及受外力作用,陨石体产生过多次爆炸,当陨石的主体在吉林市龙潭区金珠乡上空发生爆炸时,一个黄色的大火球突然发出强烈的闪光,随之冲出三个小火球,带着光束鱼贯向西南飞行,这就是吉林陨石中最大的三块陨石。现在被命名为吉林一号、二号和三号陨石。吉林陨石降落在了吉林市和永吉县附近方圆近五百平方公里的平原区域内。 吉林一号陨石落在了吉林市永吉县桦皮厂镇靠山村十社,3月8日在北方,天气刚刚变暖,一号陨石穿透了1.7米的冻土层,遁入地下6.5米,坑口直径为2.1米,当时距事发现场最近的目击者亢永春老人回忆,吉林一号陨石落地后,从远处看,翻滚的烟尘逐渐形成小磨菇云,高约50米,烟尘浓度极大。被溅出的碎土块,最远可达150

多米。 吉林陨石雨刚一降落,吉林省吉林市中科院组织了”陨石雨考察小组”,对它进行调查,当时共收集到较大陨石138块,总重量为2616公斤,现已被吉林市博物馆收集展出,从一号陨石坑内取出的陨石净重是1775公斤,体积为117x93x84立方厘米,是目前石陨石中最重的一块。 陨石带来丰富的太阳系天体形成演化的信息,对它们的实验分析将有助于探求太阳系演化的奥秘。 太阳系是由恒星太阳、行星、慧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组成太阳系的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等九大行星和数量众多的小行星,小行星大多数集中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时常会有一些特殊轨道的小行星偏离轨道。 因为有这些特殊轨道的小行星,宇宙间便产生了一些星球间的碰撞,有爱好天文学的朋友一定知道,在每年十一月中旬的时候,按照地球的运行规律,地球应穿过坦普尔慧星轨道,由慧星尾部喷发出细小的尘粒而散落在轨道上,正好与地球迎面相撞,同一时间,在地球上我们就可以看到一场十分壮观的流星或流星雨。 吉林陨石就是因为这种星与星的碰撞,而陨落到地球上的,据天文学家推算,吉林陨石这位”宇宙使者,天外来客”,本是47亿年前形成的,直径约为440千米的一个小行星的一部门。它的运行轨迹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在大约八百万年前的一次剧烈的天体碰撞中瓦解了,于是诞生了吉林陨石的母体。吉林陨石在第一次碰撞诞生之后,

陕西旅游导游词

陕西旅游导游词 陕西西安导游词 今天我们将去参观西安城墙、钟楼和鼓楼。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它是我国中世纪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 之一,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防御设施。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我们现在看到的城墙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 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 长治久安”。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历时8年修筑完的 城墙外形是一座长方形。城墙高15米,顶宽12—14米,底宽16— 18米,周长13.9公里。最底层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 干燥之后,异常坚固。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好了,现在让我们亲自来感受这 座科学、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城墙最外围是护城河,也叫“城壕”,是城墙的第一道防线。它 可以阻滞敌人进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敌人趁机消灭。环绕西 安城墙的护城河宽20米,跨过护城河就是城门,而连接护城河与城 门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桥。平时,守城士兵听从晨钟暮鼓的指挥,早 晨降下吊桥,开启城门;晚上升起吊桥,断绝交通。一旦发生战争, 吊桥升起,城门紧闭,城门就成为坚固封闭的战斗堡垒。 城门是城防体系的重点,也是薄弱点。平时,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战争时,又是攻守双方争夺的首要目标。因此,明代十分重视 完善城门防御设施。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术突破是采用了券拱式 城门,以防止敌人火攻。明西安城的城门非常坚固,门扇用厚达16 厘米的木板制成,一扇城门用木材2.8立方米,门扇上下横匝着铁

关于陕西景点导游词5篇汇总

关于陕西景点导游词5篇汇总 陕西可以说是我国古城遗迹最多的城市了,不知道大家是否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雁塔。我是你们的导游,希望大家能记住小雁塔这个景点。 小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的荐福寺里。它建于公元720_ 义净法师建的,为了存放义净法师从印度带回来的经书。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小雁塔的外部结构。小雁塔的外部全是砖建的,是一座密檐式结构的塔。如果你在空中俯瞰小雁塔,会觉得它像一枚倒放着的螺丝钉。小雁塔经历过三次大地震,结果被震掉了最上面的两层。在没有破损的时候,小雁塔的高度是46米,地震后,它就变成43米了。

现在我们去里面看看吧!里面有石制的台阶和木制的扶手,别看它现在完整,其实它受过很多损伤。1965年时,梁思成提出了“以旧修旧”的方法,他找来了与青砖相同的砖来修补小雁塔,最后小雁塔终于和以前一样了。 小雁塔历史悠久,经过了70次地震,它依然屹立不倒。更神奇的是,在公元1487年的地震中,小雁塔被震出了一条大裂缝,可到了1520_年,经过又一次地震,小雁塔的裂缝又合拢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古代的工匠在建造小雁塔时,把它的地基做成了碗状,这样,不管经历多大的地震都不会被挤压变形。古代的工匠真是太聪明了! 祝大家玩得开心。再见! 陕西景点导游词2 半坡遗址分为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作坊区。居住区由一条大的人工壕沟围绕,区内被1条小沟分为2片,每片中心有1座大房子,周围是小居室。房屋形制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2种,房子之间有储藏东西的窖穴。房子周围还发现长方形家畜圈栏、小孩瓮棺葬和幼儿土坑墓。大沟外北边是公共墓地,东边是窑区。从出土的石斧、石锛、石铲、石刀、石碾等生产工具和陶罐、陶盆、小口尖底瓶等生活用具来看,半坡人过着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的生活。他们具有较强的审美观念,在彩陶上绘着人面、鱼、

望儿山英文导游词

Ladies and gentlemen: Everybody is good! Welcome to Yingkou wangershan mountain scenic sightseeing. I'm Annabell Xing, the tour guide for you, I feel very happy. Wish you can be in sight, happily spend this a good time. Wangershan mountain scenic area, located in Yingkou city in Xiong yue cheng, scenic spot position is superior, the traffic is very convenient. Here four seasons, mild climate, with a long history, rich products. Famous apple cultivation Xiong Yue hot spring is here and the well-known absorbing two major tourism brand. In addition, the beach and Asian plant specimen garden also has its unique charm. Wangershan mountain scenic area is the most striking a odd coloured different grass. It is a provincial scenic spot, provincial patriotism education base, in 2001 promoted to national AAA level tourist area. Wangershan formed in Yanshan mountain fold and movement , more than about 3000 years ago. Wangershan mountain at an altitude of 106 meters, the relative height of 82 meters. Wangershan mountain is the southern mountains, also named after the famous mountains in a mother's love as the theme. Wangershan mountain not only imposing appearance, impressive, but also a fascinating love the holy land. About the origin of the name, with a beautiful legend. According to legend a long time ago, Wangershan mountain is a sea. Backer of the sea, there was a small fishing village. Home to a charity of the mother and her young son. Her husband died in hard sea. She can only rely on spin

一些关于海南的导游词

一些关于海南的导游词 海南,简称“琼”,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海南的导游词,喜欢你们喜欢哦。谢谢阅读。 东郊椰林位于文昌市东郊镇海滨,从清澜港乘船过渡即到,是海南著名景区之一。这里椰树成片,椰姿百态,有红椰、青椰、良种矮椰、高椰、水椰等品种,共50多万株。正如人们所说"文昌椰子半海南,东郊椰林最风光"。风景区环境优美,海水清澈,是天然海水浴场,可开展各种沙滩运动和水上活动。区内已建成旅游码头、海滨度假村、海鲜坊等多处。浅海盛产龙虾、对虾、石斑鱼、鲍鱼等名贵海鲜。该景区以典型的椰风海韵、椰香特色饮食和多种海鲜吸引众多游客。 步入林区,只见大小、高矮、直弯、斜曲的各态椰树参差错落,土生土长、蔚然成林。林下路随树转,曲折盘旋。信步于弯曲的椰林小道,只觉凉风习习、林涛沙沙,处处阴凉舒适。椰林下,风情小木屋错落于椰树间,座座背林朝海,屋里陈设古色古香,朴素而自然,具有套房的设施功能。悠然自得坐于屋檐下品茗赏海,朝见蓝洋托霞,雾消峙现,鸥群南翔,渔舟出洋;夕观碧波耀金,彩云缀空,归鸥双飞,归渔划浪;夜赏巨壁铺银,渔火聚散,星缀蓝空,北斗蠕行;雨时则见万顷迷朦,雨打椰叶,碎玉落盘……东郊椰林,让你真正享受到椰乡大自然的温馨和甜蜜。

在传说中,大东海是三亚落笔峰落笔洞黑龙戏水的地方。相传黑龙看中了大东海晴空丽日,碧波万顷,风平浪静,央求南海龙王将大东海借给他戏水解闷。南海龙王同意了。谁知黑龙一来便带来台风,弄得大东海浪高流急,影响人们打鱼和生活。南海龙王看着太不像话,采取了限制措施,只准黑龙偶尔来大东海活动筋骨。 如今,大东海不仅建设了一批海滨度假酒店,旅游休闲和各种水上活动项目也开展起来,有潜水观光潜艇、海上摩托艇等。黑龙没来,大家尽可以放心戏水逐浪。如果想刺激,可到嬉水乐园,从那高高的滑水道冲进水池。不过,更刺激、更紧张有趣的还是驾摩托艇到海上兜风,在潜水员指导下潜水或者乘"航旅一号"观光潜艇去领略热带海底世界的神奇。"航旅一号"是我国研制的第一艘观光潜艇,最大耐压深度50米,可载客40人。由于观光舷窗之间装有大功率照明灯,水下光线明暗均可照常观赏。借助水下摄像机,"航旅一号"还将更远处的海底景致凸现在您的眼前。 晚间灯火阑珊时,到美丽的热带雨林广场赏景,在柔软的沿岸沙滩上散步,听一听大东海的浅唱低吟,将会令您十分惬意。 如今,大东海不仅建设了一批海滨度假酒店,旅游休闲和各种水上活动项目也开展起来,有潜水观光潜艇、海上摩托艇等。黑龙没来,大家尽可以放心戏水逐浪。如果想刺激,可到嬉水乐园,从那高高的滑水道冲进水池。不过,更刺激、更紧张有趣的还是驾摩托艇到海上兜风,在潜水员指导下潜水或者乘"航旅一号"观光潜艇去领略热带海底世界的神奇。"航旅一号"是我国研制的第一艘观光潜艇,最大耐压

最新中文导游词:日升昌讲解词

中文导游词:日升昌讲解词 在历史的上大清国共有51家票号,山西有43家,而在平遥这左玲珑小城之内就有票号22家,中国的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就诞生在平遥县城西大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记录一代票商辉煌历史的票号博物馆。掀开历史的面纱.目睹昔日的风采。 今天,我们参观的日升昌票号博物馆总占地面积为1604平方米,院落分为三进:前院为营业大厅,中院为内部办公机构,后院属于生活区,您可别小瞧了这座院落,它可是当年平遥操纵全国各家分号的中心枢纽,这里作为总号要起发布指令的作用而分号在它的指挥下把源源不断的钱财取回来汇集于此。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营业大厅,想当年这里的窗户都糊着一层厚麻纸,这个是起到保密的作用,当时的票号具有今天瑞士银行替客户保密洗钱的功效。在我们走出营业大厅时,我们可以看到门楣上的条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这句话是山西商人的经商原则,告诉我们要想在商海永远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商家有如炬的目光。做别人不做的独门生意,不凑热闹,不一哄而上,要善于不断创新,勇于不断开拓,才能在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日升昌票号在一百多年的经营中,始终坚持着存款自愿,取款自由,严格为客户保密的经营理念,所以才有后来的“东西汇兑。一纸风行”的说法。这既是对日升昌票号生意兴隆,营业范围宽广的见证,也充分显示了日升昌票号在汇票防伪工程上所具有的特殊能力。 汇票长1尺2寸,宽8寸,填好的汇票从中折好,一撕为二,由

客户和票务各持一半,票号这一半由汇票通过政府邮政部门寄到客户指定的提款地的票号分支机构,客户及其亲属持另一半汇票可到那里提取银两。汇票防伪的措施有很多,一般主要是靠:笔迹(专人书写)、印章、水印(四个角都有日升昌防伪水印)和汉字密押防伪标识。通过以上这些防伪措施的实施,日升昌票号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经营过程中未发生过一起误领、冒领的事件。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票号的综合办公机构,它就是上传下达信息的指挥部。这里设置有信房、帐房等办公地。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信房的相关情况。当年信房共有4个人主持工作:可以说是精兵简政,减员增效的楷模。这4个人有1人担任办公科长,过去称为文牍,另有3人为录信员。文牍的要求条件是这样的:需由中了举人的科甲中人担任,即学历要相当与今天的大学本科毕业。文牍的主要职责就是把大掌柜的意图和经营理念,思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写出来传给各地分号。文牍实际上就是现代传真机的功能。可是这样一来文牍对票号的各方面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为了限制规范文牍的行为,所以票号只给文牍工资(年薪200两银子),而不允许文牍参与经营和分红, 看过了信房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帐房,钱赚回来了,该怎么分?这就归帐房先生分配了。票号每年年底都会把全年的经济情况汇兑到帐房,再由帐房做出详细的统计汇报给掌柜和东家。但是不是每年都要进行分红,而是每四年进行一次分红,这叫“大帐清”。分红时也不会把钱分干吃净,而会留出一部分作为风险金备用,他们称其为“护

关于陕西的导游词大全合集

关于陕西的导游词大全合集 要想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陕西是必去之地,你知道为什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陕西的导游词大全,欢迎阅读。 关于陕西的导游词大全1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被誉为世界中华第一陵的---黄帝陵。我是你们本次旅游的导游,我姓蒋,也可以叫我蒋导。如果在旅游中遇到了问题,大家可以向我提出,我会帮助大家。祝大家旅游愉快!为了让大家对黄帝陵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申华民族的始祖——黄帝。 黄帝,是距今5020_年左右的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据古籍记载,黄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封于有熊,号有熊氏。曾居于轩辕之丘,又号轩辕。因崇尚土德,土色黄,所以又称为“黄帝”。 传说中,黄帝不但是一位英雄的领袖人物,而且也是智慧的化身。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黄帝或他的妻子、臣下。如造舟车、制衣冠、务蚕桑、创医学、定音律、造文字、布五谷、烧彩陶及政治生活中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中的婚丧礼仪等,后人以黄帝时代作为中华民族迈人文明社会的开始,所以,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

关于黄帝埋在哪里?现在有很多说法。但是,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以及历代政府的态度上看,大家马上就要看到的黄帝陵就是黄帝百年后唯一的安寝之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明确说“黄帝崩,葬桥山”。而黄帝陵历史上就称为“桥陵”,1944年才改称今名。在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黄帝是在黄陵县的桥山骑龙升天的,后人们将黄帝衣冠埋葬在这里,起冢为陵,这就是黄帝陵的由来。另外,黄帝陵一带被考古证明曾经是这一带原始氏族的聚居地,出土的陶器和石器,带有鲜明的仰韶文化的特征。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北距西安约180公里。黄陵县原名中部县,1944年经呈请原民国政府批准,更名为黄陵县。1997年6月,黄帝陵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大家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轩辕广场。这里是谒陵的起点。轩辕广场的地面是用秦岭天然河卵石铺就而成的,共计5000块,含义是代表着中华民族5020_年的悠久历史。眼前的池子叫印池,相传是黄帝洗笔的地方。印池之水来自沮河。在古汉语中,沮通“祖”,故而沮河也被看成是祖先之河。夜晚来临,这里会出现“沮水月夜”的美丽景观。 现在,我们所经过的这座桥叫轩辕桥。这座桥横跨印池,为全花岗岩石材建造,被誉为“中国近代全石材第一桥”。轩辕桥北端通向庙院的龙尾道共有95级台阶,寓意黄帝“_之尊”的崇高地

大连鲅鱼圈的导游词3篇.doc

大连鲅鱼圈的导游词3篇 鲅鱼圈区位于辽东半岛中部的渤海之滨,隶属营口市,称之为渤海明珠鲅鱼圈北方亚龙湾。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大连鲅鱼圈的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大连鲅鱼圈的导游词范文1: 游客朋友们,欢迎到鲅鱼圈海滨风景区来旅游观光!我是XX旅行社的导游员XX,由我陪同大家一起游览。我愿竭诚为大家服务,与各位一起度过这一段美好的时光。 在游览风光之前,我先把营口和鲅鱼圈的自然概况向大家做以简略介绍,使大家更加了解营口、了解鲅鱼圈。 营口市位于辽东湾东北岸、大辽河的入海口处,是全国重点沿海开放城市。现辖站前、西市、老边和鲅鱼圈4区以及大石桥、盖州2个县级市,总面积5402平方千米,现有人口229万人。 营口市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依山傍海、山海田滩并存,自然资源中菱镁矿储量十分丰富,为世界四大镁矿基地之一,大石桥市有"中国镁都"之誉。年产优质水果40万吨,是全国重点苹果产区。水产品中以海蛰、对虾闻名,海蛰产量、质量均居全国首位。另外,营口市交通便利、工业发达。 早在28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营口市区所在地原称"没沟营",简称"营子",后因这里地处辽河入海口,故在清代咸丰年前改为"营口"。营口市的旅游景观十分丰富,月牙湾、仙人岛等5个大型海

滨浴场如珍珠般撒落在96千米长的海岸线上;望儿山及母亲节声名远扬;东北四大禅林之一的楞严台温泉、金牛山古人类活动遗址和亚洲最大的植物标本园等都尽人皆知,闻名遐迩。 我们将要浏览的鲅鱼圈是营口市一处重要的海滨风景区。它距营口市70千米。这里傍山依海,风光秀丽,海域辽阔,有长达20千米的海岸线。金色的河滩平坦宽阔,浪缓水清,人称"辽宁的黄金海岸"。 鲅鱼圈海滨风景区主要特点是以大海、沙滩、阳光、空气、绿地为主吸引着众多游人。浴场、海边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及其错落有致的各式建筑塑造出景色迷人的海滨风光。海泳、滑水、冲浪、帆板、游艇等多种海上游乐项目使人乐而忘返、陶醉其间。优美的传说故事、丰盛的水果水产品为游人增添无限乐趣。 这里主要景点有:墩台山、望儿山、仙人岛、钟楼银杏、望海飞龟、兔岛怒潮、石棚古庙、喇嘛古洞、标本树园等。 朋友们,听完我的介绍,大家一定会同意这样一个观点:鲅鱼圈一游不虚此行。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喷泉广场",这是游览鲅鱼圈风景区的"第一站"。这座广场是伴随着鲅鱼圈这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广场中心是一处直径为80米的音乐喷泉,它置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灯光系统,喷射高度可达38米。整个广场由草坪、花圊、树木、灯光、喷泉等组成,这里环境幽雅,空气清新,伴随着美妙悦耳的音乐、观赏着多彩的喷泉,使游人充分体验到海滨城市之夜的恬静与秀美。 下面我们将乘车来到另一个景点游览,那就是仙人岛旅游度假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