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下口算乘法1教学设计

三下口算乘法1教学设计

三下口算乘法1教学设计
三下口算乘法1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口算乘法教学设计

一、课题:《口算乘法》备课时间:4月11日讲课时间:4月24日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的习惯。

3、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我们不仅要设计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习两位数的口算乘法是一种需要。因为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

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因此本节课在学习素材的选取和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明确口算算理。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看看同学们的口算能力怎么样?(口算练习)

师:图上是邮递员叔叔和一位门卫叔叔的对话。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生:叔叔问邮递员:你每天送多少份报纸?邮递员说:我平均每天送300份报纸和60封信。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思考问题,列出算式并得出答案.

(二八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1、继续提问:邮递员叔叔工作了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工作30天呢?

2、学生思考问题,列出算式:300X10 300 X 30 (板书出来)师: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300X 10 会口算吗?(估计有部分学生已经报出答案了)多少?3000。

师:这么快就知道了?有什么窍门吗?师:哦!同学们都知道了?那你们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学生在小组相互交流不同的算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预设生1:3X^3后面再添3个0。师:为什么添3 个0? 生:300后面有2个0,10后面有一个0, —共有3个0,所以就添3个0。

师:300里面有3个(百),10里面有1个(十),一百乘十就是一千了。3乘一千就是3000.所以有3个0。师:谁还会说?小组内再说一说。师:还有其他的方法?

生2:300X仁300,后面再添上1个0。师:再添上一个0就是300个十,就是(3000)。不错!还有吗?

生 3: 300X 9=2700,再加一个 300就是 3000 了。

师:他把前面的知识很好的利用起来, 是一个独特的方法。 一个简单的口算式题, 想不到同学们竟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方法!那么这么多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 种?

师:那用你喜欢的方法讨论解决其他的问题: 邮递员工作 10天,要送多少封信? 工作 30 天,要送多少封信?

3、 概括,揭题。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今天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生:都是乘法。生:都是整十整百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 (板书:口算乘法)。 那你认为这些算式怎样口算比较简便?

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先把 0 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 0,就 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

4、 试一试:师:学会口算了吗?想试试吗?(教材第 58 页做一做)

24X 10, 12X 200学生发现这是两位数乘以整十数、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的问题,有别于刚才解决的问题。积极讨论,再一次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请学 生说出口算过程,教师点评每种方法,让学生再次体会成功的喜悦 (三)、闯关练习:

我能行,我会算(教材第 60 页练习十四第 比一比,谁最快(教材第 60 页练习十四第 小老板,会算账(教材第 60 页练习十四第 总结全课

回忆这节课你有收获吗? (五)作业布置 :

教科书 60页练习十四第 4 题

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

300X 10=3000 (份) 300 X 30=9000 (份)

60X 10=600 (份)

60X 30=1800 (份)第一关 第二关 第三关 (四)、

1 题)

2 题)

3 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口算乘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中口算乘法第一课时,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学生已有经验,以及本课在本单元教学中的基础作用,我将教学目标预设为:尝试口算方法探究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体验多种口算方法及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为重、难点。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辅以教师点拨、精讲的方法,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对预设与生成,我觉得有理想方面,也有不足之处。为使今后教学能做到扬长避更进一步,我对本课作出如下总结:

1.借助实际问题学习口算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相应的生活实例和问题情景,如邮递员送信、送报纸的情景、小朋友买邮票的情景等,创设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接着探究口算方法,进而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我发现把探讨口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学习材料饱含生气,对学生有吸引力,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讨口算方法,又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口算,切实体会口算的意义和作用。把数学学习置于现实情境问题之中,是今天数学教学所提倡的,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清这一点,并努力做好。

2.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本节教学,我预设了学生自主、合作、讨论的学习情境,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已有的口算方法,探索新的口算方法。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以完善学生对口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并逐步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课堂教学中,学生均能主动参与学习,只是不太善于根据固有经验迁移运用,对口算方法的表述也不够准确。在这方面,我虽及时为学生指正,但是效果不是十分明显。可见,在这方面,我仍需加强学习、锻炼,以便给学生做好点拨、指导。

3. 提倡、鼓励口算方法多样化。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倡导学生运用、体验多种口算方法,但实际教学中,却发现多数学生方法单一,而且经我点拨后,未见很好的效果。课后,我深入思考,认为本班学生已学习过本节内容,应是教师曾强调:两个因数相乘,可以先把0 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所致。这也给我启示,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多角度思维,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通过比较、交流,培养学生“能为实际问题选择适当方法”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而非简单地教会为止。

《口算乘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两位数的口算乘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编排上以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贯穿始终,以感知、发现、归纳、应用为主线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两位数的口算乘法,同时对后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打基础,也为今后学习乘、除法作好准备。因此,本课时是本单元的基础,对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分析认识,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 )、通过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

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的习惯。

(3)、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体验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明确口算算理。

二、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我们不仅要设计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习两位数的口算乘法是一种需要。因为课标上指出: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因此本节课在学习素材的选取和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三、说教法。

为了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本节课我在教学方法上力求做到以下几方面: (1) 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采用愉快式教学方法,以送报纸这一问题情境导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快乐地去学习。(2) 充分利用情境图直观的进行教学,配合发现法、谈话法、讲授法进行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两位数口算乘法的计算实验过程,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争议,有所创新,互助互学,构建活动化教学过程。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只有将计算教学置于现实问题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问题融于一体,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讨学习计算方法,才能让学生切实的体会到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并且感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说学法。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鉴于这样的认识,在强调教法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学习过程中,我主要指导学生掌握以下的学习方法: (1) 观察法和发现法。本节课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

身感官,在课堂情境中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行发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算法。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所学材料的牢固记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找到获取新知的能力。(2) 合作交流法。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也是当今数学教学提倡的学习方向。本节课设计了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索新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五、说教学过程。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本课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诱发兴趣恰当的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形成问题答案的欲望,从而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提出问题: 同学们,邮递员叔叔遇到一个难题,他想请我们帮帮忙,可以吗?接着让

学生看书邮递员张叔叔购送报纸的情景图和具体问题: 平均每天送300 份报纸和60 封信,5 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多少封信?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接着结合出示情境: 张叔叔10 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啊? 教师巧妙地设置悬念,让学生去列出式子300X 10=()引导学生观察300X 10的计算我们还没学过,该怎么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以此导入课题。问题情境的引入给下面将要学习的内容做了一个情景铺垫,同时复习了已学过的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又自然地引出新知。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以便顺利进入下一步的教学。第二环节:自主参与,探究新知1、探讨300X 10的算法(1) 引导学生用已经掌握的乘法知识,先独立尝试解决问题,后进行小组的合作探讨交流,教师去巡视、观察、发现典型算法,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算法。列出你们小组所有算法。并说清楚你是怎么想的?展示学生算法:可

能是:① 300 X 9=2700 2700+300=3000

② 10X 100X 3=1000X 3=3000 ③3X 1=3 3000 X 10=3000 , (2)同学们,刚才我们在算300X 10 的方法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种呢? 能说说理由吗?这样就进一步地巩固了每一种算法。接着提问:李叔叔

30 天要送多少报纸? 引导学生列出式子300X 30=( )( 元) 总结整百数乘整十数的算法。2 、教学“试-试”。出示问题:如果张叔叔工作10 天,要送多少封信?30 天呢? 你是怎样算的?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1)列式:60 X 10= ( ) 60 X30=( ) (2)学生尝试口算,再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谈出自己的想法。(3) 在班内交流,得出最佳计算方案。

(6X1=6 60X10=600) (6 X3=18 60X30=1800) 如果学生有不同意见,应给予鼓励,然后让他比较几种算法中最简便的方法是哪一种。3.归纳口算的方法。口算方法学生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法中最简便的是哪一种?(引导学生认识到整十整百数相乘,是把0 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这一过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索得出300X10、300X30的算法;同时通过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一种方法说说理由,进一步巩固算法; 又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最简便的算法。整个过程重在学生的“会算”,同时对学有能力的学生进一步要求简便算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都有不同层面的提高。第三环节: 我来闯关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熔练习于生活问题和游戏中,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身边问题的活动经验并在玩乐中进行巩固。而且练习又具有一定的坡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这一环节中,我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四大板块,以闯关的形式出现: 第一关:我

能行,我会算(第1 题)通过这道题的基础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两

位数乘整十数特别是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第二关:比一比,谁最快(第2 题)在比赛游戏的过程既巩固了算法,又加强了简便算法的运用。第三关:小老板,会算账(第3 题)让学生当一回老板,算一算顾客要付多少钱?让学生运用刚学习的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这些练习由易到难,重在加深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并且将练习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注意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于生活的能力。第四环节: 畅谈感受,交流收获: 最后,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再谈谈自己的收获?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巩固。这一部分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补充,使这一节课的内容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完

整的体系。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口算乘法》

教学设计

2014-4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口算乘法》

教学反思

高玉梅

2014-4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口算乘法》

说课稿

2014-4

《口算乘法》精品教案

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第六册P58《口算乘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验和掌握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明确口算算理。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口算:(出示) 10个十是()10个百是() 10个四百是() 10个千是() 10个三千是() 50×5= 3×70= 400×8= 60×9= 100×2=1000×6= 14×2= 400×4= (逐个呈现)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挑选三题说出口算过程:3×70,14×2,400×4) 师:同学们对以前的学习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口算。 (出示课题:口算) (设计意图说明:以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复习口算的计算方法,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新授。 (一)探究一:巩固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师:有一位叔叔他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他每天为我们传递最新的国内外消息和亲朋好友的来信,猜猜他是谁? (生:邮递员叔叔。) 师:是的,图上是邮递员叔叔和一位门卫叔叔的对话。从图上你能得到那些数学信息?(生:老大爷问邮递员:你每天送多少份报纸?邮递员说:我平均每天送300份报纸和60封信。)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学生可能会提:你5天能送多少份报纸呢?你3天能送多少封信呢?……) 师:怎么列式?(出示) (生思考问题,列出算式并得出答案:300×5=1500(份),60×3=180(封)) (设计意图:选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创造生动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探究二: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1、(出示:邮递员叔叔工作了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问:邮递员叔叔工作了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谁来列式?(出示) (生列出算式:300×10) 师:会口算吗?(估计有学生能说出结果是3000) 2、师:你是怎样算的呢?在小组内交流你们的计算方法。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师:你们小组是怎样想的? (预设生1:3×1=3 后面再添3个0。师:为什么添3个0? 生:300后面有2个0,10后面有一个0,一共有3个0,所以就添3个0。 师:300里面有3个(百),10里面有1个(十),300×10可以将300分成3×(100×10)先用一百乘十就是一千(100×10=1000)再用3乘一千就是3000,所以有3个0。师:谁还会说?小组内再说一说。师:还有其他的方法? 生2:因为300×1=300,推算出300×10=3000后面再添上1个0。 师:1个300再添上一个0就是十个300,就是(3000)。还有吗? 生3:300×9=2700,再加一个300就是3000了。 () 师:一个简单的口算式题,想不到同学们竟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方法!那么这么多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选择喜欢的计算方法) 3、学生练习 那用你喜欢的方法讨论解决问题:那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 (学生思考,并交流汇报) (三)探究三:进一步巩固整十数、整百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1、(出示: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呢?) 问:想一想,我们以一个月大约30天来计算,想一想邮递员叔叔要送多少份报纸呢?你是怎样列式的?你是怎样计算的呢?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乘法公开课教案

第1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 第1课时口算乘法 课题:口算乘法 教学目标: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学重难点: 1、体验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2、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口算练习: 30×3 20×6 20×4 13×3 2×4 200×4 9×50 120×2 40×7 2×3 23×2 400×2 让学生任选两题说说口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1页例1. 出示例1.观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要求3筐草莓有多少盒,也就是求3个15是多少,怎样列式呢?生回答,教师板书:15×3 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方法一:将15分成10和5,口算10×3=30.5×3=15.30+15=45. 方法二:根据竖式计算的方法,想5×3=15,个位上的数相乘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十位上的数1和3相乘得3个十,加上个位上进上来1个十,就是4个十,口算结果是45. 教师对学生的口算方法给予归纳总结并板书,在黑板上加以评价,方便全体学生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教师:想一想,150×3= 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看,可以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与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相加,就可以算出结果;还可以利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口算,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即先口算几百几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后面添一个0. 2、学习教材第42页例2. 出示例2. 师:观察图,你从中知道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6×10. 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口算10×6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六九五十四“求出9个6是多少由于算式中要求的是10个6是多少,因此,还要再加上一个6 列式解答:6×10=60(个) 答:10盒有60个。 室:要求20盒有多少个苹果,怎样列式呢? 生答,师板书:12×20 教师:应该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因为可以把20看作2×10,所以口算12×20时,可以先口算出12×2的积,然后再用12与2相乘得积乘10. 列式解答:12×20=240(个) 答:20盒有240个。 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完成后集体订正,每道题各选几名同

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教学设计

《口算乘法》教学设计 五一中心小学陈艳雨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三年级下册第41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是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百以内),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使学生感受到口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百以内)的口算的方法。 难点: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两道题: 1、口算 5×3= 10×5= 4×8= 20×3= 3×2= 40×2= 学生口答。 师:同学们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准呢?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一道题,你有什么发现? 左边这组都是用乘法口诀直接计算出得数的。 右边这组是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0。 2、抢答 (1)5个十是() (2)60是()个十

(3)300是()个百 (4)210是()个十 (5)9个十是() (6)3个30是() 师: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板书:口算乘法) 二、合作探究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 (1)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让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3)让学生将条件和问题完整的说一说。 2、动手操作,探究算理。 (1)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后汇报结果。 (2)汇报口算方法。 师:你是怎么口算出结果的?说说你的想法。(随学生汇报,板书学生的口算方法) 预设1:15+15+15=30+15=45(盒) 假设2:10×3=30,5×3=15,30+15=45。 引导学生说出每筐先算10盒,3筐就是30盒,再算每筐5盒,3筐就是15盒,最后将两次计算的结果相加,算出总盒数45盒。 监控:说说你这样拆的原因?(将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乘另一个乘数比较简便,也不会因为有进位而出错。) 预设3:想竖式口算。 预设4:9×3=27,6×3=18,27+18=45。 监控:引导学生说出这样口算的原因。

(完整版)三年级上册口算乘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68页、69页例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学会口算方法。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经历口算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学会口算方法。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玩吗?你去过哪个游乐场玩?有些什么玩?生:… 师:去没去过都无所谓,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游乐场玩好吗? 学生大声回答:好!(声音能大声点吗?) 出示游乐园主题图。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观察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用乘法计算的) 师:漂亮吗?大家看画面,请同学们擦亮你们的眼睛认真观察一下,你能发现游乐园有什么好玩的吗?你最喜欢玩什么?它的价钱是

多少? … (学生说出许多游乐项目后,表扬其眼睛真厉害) 师:现在看谁爱动脑筋,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生1:玩3次过山车需要多少钱? 生2:玩5次碰碰车需要多少钱? 生3:玩7次旋转木马要花多少钱? 师:大家提的问题非常好!说明同学们爱开动脑筋,真聪明!刚才有很多同学喜欢玩旋转木马,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下面这个问题:【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激发其探索的欲望。】出示例1的第(1)题。 坐旋转木马第人2元,9人要多少钱?10人要多少钱? 2×9=18(元)2×10=20(元) 探究10乘几。 师:我们看这道题,2×10=20,得数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9个2的和是18,再加上一个2是20。 师:很好,其它同学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想一想。 生:可以看成10个2相加,是20。 生:也可以把2×10看成2个10就是20。 … 师:很棒,大家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结果,现在谁能给大家出几道这样10乘几的算式,我们大家来做一做?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乘法(一)》优秀教学设计

《口算乘法(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进位)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探索思考,并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感受算法多样化。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口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百以内)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三、教学准备 主题图、小方块等。 四、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导入新课 出示口算题: 学生口答,并任选两题说说口算的方法。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一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1:每组的第二题都是整十数乘一位数。 学生2:后两组的第三题都是在求前两题的计算结果之和。 教师: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知识!(板书:口算乘法)(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观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出示教材第41页例1主题图。 (1)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先跟同桌说一说,再找学生回答。 (2)根据学生收集的数学信息,进行板书:每筐装15盒草莓,买了3筐。(3)让学生根据刚才收集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4)让学生将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学生独立列式,汇报结果。(板书:15×3=?) (2)小组讨论口算方法,并指定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表述,并板书学生的口算方法。 口算方法预设: 方法一:15×3表示3个15相加,即15+15+15=30+15=45。 利用学具小方块摆一摆,演示计算过程,如下图: 方法二:列竖式进行计算。 教师板书列竖式的计算过程。 方法三:15分成5和10,10×3=30,5×3=15,30+15=45。

三年级口算乘法教案

口算乘法 教学目标 1.理解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区别,什么时候应该进位,怎样进位。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求新知,热爱数学的积极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区别,什么时候应该进位,怎样进位。 正确熟练的口算乘数是整百数的乘法,提高口算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复习导入新课。 1、在大屏幕上出示不进位乘法题目12×4 330×3 1×2 24×2 210×4 11×5 41×2 410×2 2、请同学快速口算出结果,通过提问个别同学回答的方式检查结果,同时注意纠正和强调两个因数之间读“乘”不读“乘以”。 3、对个别题目要求同学们说出算理如13×2(2×3=6写在个位,2×1=2个十写在十位); 还有210×4(先不看210后面的0,用21乘4等于84,再在后面添上一个0)4、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刚才的算理,老师进一步提出提问: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几组算式有什么特点 5、引导同学发现两边的积没有0 ,中间的那一列积有一个0。(老师评价你观察的真仔细)进一步提问:再观察一下为什么中间的积都有一个0 小结:很好,看来同学们对以上的知识都掌握的很扎实,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下面这一道题会不会做。 二、进位乘法的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同学们暑假有去参观过世博吗老师去看来还想买几个纪念品回来送给朋友,我去到商店发现引出例子: 中国馆模型每个16元,每个海宝帆船模型160元,问每个礼物各买3份,分别要多少钱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列式:16×3 大家一起来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钱(复习一下估算知识)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计算(请同学上去书写计算过程) 全班一起检查,看看这样算对不对,你们也是这样算的吗 还有其它的算法吗老师引导学生用口算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并板书:3×6=18 10×3=30 18+30=48 同桌检查是否都能说出算理 2、老师把答案写到式子上,强调单位和答,并引出解答第二个问题。 列式:160×3 =480 学生用笔算和口算出结果,老师进一步问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引出16 ×3 =

口算乘法教学设计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在积极参与和讨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乘法的估算,会说明估算的思路。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估算能力、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 2.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算式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卡片,口算 20×5 30×6 4×70 100×5 3×200 3×200 500×3 1000×6 23×2 12×3

7×11 5×60 50×4 22×3 15×3 2.指明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3.抢答: (1)3个十是()?30是()个十? (2)300是()个百?60是()个十? (3)9个十是()?3个30是()? 小结: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能否用这些知识做铺垫,来学习新知识呢? 板书:口算乘法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邮递员吗?“清晨,邮递员叔叔正在挨家挨户地送报纸,拿到报纸的一个叔叔非常关心地问邮递员:“你每天要送多少份报纸?”邮递员说:“我平均每天要送300份报纸和60封信。你能根据老师所描述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2.分小组讨论交流。 3.指名说说你从老师的叙述中获得什么信息?可以提什么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 问题A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1)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

口算乘法教学设计

《口算乘法》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口算乘法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单元的第一部分,也是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教材从邮递员送信的情境图入手,引出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乘法。目的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乘法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新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因此本课中应提倡学生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 二、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 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2、口算乘法的组成部分: 口算乘法内容:教材第58页的邮递员送信的情境图,从实际生活情境引出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乘法。然后由两个同学向学生提问:“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和多少封信?”使学生体会到他们要学习的内容来自现实生活。 3、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估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地教学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师要注重适当的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是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本课学习是在学生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巩固以前的知识,还要注意沟通本课新知与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把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乘法转化成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来计算。教学时,让学生在300乘1的基础上计算300乘10,这样学生就能够发现和得出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计算规律,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四、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58页例1、做一做及练习十四1——5题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能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主动有效的探索新的口算。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能比较熟练进行口算。 情感与态度方面:培养学生对计算以及相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乐于与同学相互合作并积极进行交流得意识。 六、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难点都是掌握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算理。

人教版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教案

篇一: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教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教学设计 三年级单梅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第 5 册第 6 单元第 56-58 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口算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 2、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主动有效的探索新的口算。 3、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计算以及相关实际问题是否感兴趣,是否乐于与同学相互合作并积极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法学法: 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学生根据画的内容提出教学问题,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 探索,以合作的方式总结出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法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主生和形成的 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孕伏铺垫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 1、组织学生听算练习。 6 ×49×3 5 ×39×7 8 ×57×5 4 ×86×8 ,, ( 教师报题,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直接写答案,再集体订正。) 2、组织学生口答练习。 ①6 个十是多少? 10 个十是多少? 150 是几个十? ②8 个百是多少? 10 个百是多少? 1200 是几个百?二、 合作学习,探讨算法 1.教学主题图。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场玩,高兴吗? (1)出示第 68 页主题图。 谁能说说你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指名汇报) 学生汇报观察到的信息:图上有很多游乐设施,有游乐项目价目表,.. (2)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想好后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怎样列式解决你提出的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再指名汇报) (3)哪些算式是你会计算的?把你会计算的算出来。 学生计算出会算的算式结果。观察不会计算的算式。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学生读课题,了解学习目标。 2.教学例 1。 (1)出示例 1 中的图⑴及题⑴。 从图和题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坐碰碰车每人20 元, 3 人要多少钱?) 你能列式解答这两个问题吗?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把你的算法在小组内说一说。(指名汇报)

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 新知识点: 1、口算乘法: (1)整十、整百的数乘整十数。 (2)估算。 2、笔算乘法: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2)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3)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建议: 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计算方法。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扎起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教材为学生学习计算提供了相应的生活实例和问题情景。让学生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学习材料饱含生气,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讨计算方法,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计算,切实体会到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本单元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乘法口算、估算、笔算方法的具体问题情境,同时也设计了自主探索、合作、谈论鹅学习情境。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索新的计算方法。教学时,要留有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尝试、探讨两位数乘

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恶化笔算方法。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以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经历乘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理解,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学生也能逐步学会用数学手段去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是《课程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单元教材不仅在口算乘法中专门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还在笔算的乘法中展示了估算方法。切实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扎扎实实地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估算的方法。老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估算是机会,让学生运用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估算检查计算结果,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学习估算的必要性,逐步形成估算的意识,提高估算的能力。 第一课时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41页例1、例2和相应“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出口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1、体验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2、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三年级数学下册 口算乘法教案 人教版

口算乘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一位数乘整百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掌握口算的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一位数乘的口算过程. 难点:理解并掌握满十向前一位进“1”的算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投影出示口算题: (用纸板覆盖,一题一题出示) 10×5 14×2 100×7 130×2 20×3 34×2 200×4 210×3 教师提问:14×2请你说一说口算过程.(学生回答10×2=20,4×2=8,20+8=28) 教师追问:那么你能不能说一说140×2又是怎样口算的呢?(同座位的两个小朋友互相说一说)然后请同学回答(把140看成14个十,先用10个十乘以2是20个十也就是200,4个十乘以2是8个十也就是80,200加上80等于280) 教师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整百整十数)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1:板书:口算14×3. 想一想 14×3的意义是什么?(3个14是多少) 根据14×3的意义,用小棒摆出来.

想口算的顺序,先拿出表示10×3=30,3个十的小棒是30,再拿出表示4×3=12,3个4的小棒是12,合起来是42,30+12=42. 板书:14×3=42. 比较14×3与14×2两道口算的异同: (同桌或四人小组的同学互相启发进行讨论)然后请同学回答:两道题口算过程是一样的.都是先乘以被乘数的十位上的数,再乘以个位上的数,只是14乘以3,个位上的数相乘,满了十,最后一步是整十加上两位数. 做一做 投影出示: 16×2= 26×3= 25×2= 要求同学在练习本上直接写出结果.再把这几道题分别写在小黑板上,请几个同学直接写在小黑板上.待同学写完后集体订正. 分别请同学说出口算过程. 16×2:10乘以2等于20,6乘以2等于12,20加上12等于32. 26×3,25×2分别请同学互相说,集体说,个人说.反复叙述口算过程. 出示例2:板书:口算:140×3= 请同学想一想应该怎样做,然后试做.(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一下)做完后,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集中起来说出不同的想法: 因为14×3=42,那么140×3只需在42后面添上一个0得420. 把140看成14个十,14个十乘3得42个十,即420. 3乘14得42,然后再在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 以上这几种算法,要给肯定,尤其第三种方法,给予表扬和鼓励. 做一做 投影出示: 130×5= 380×2= 150×6=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口算乘法》优质教案

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2课时口算乘法(2) 【教学目标】 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体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2、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难点:1、体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2、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下面各题。 13×4 130×4 12×4 43×2 33×3 11×7 2.说一说13×4、130×4、43×2的口算方法。 同学们对上节课的口算乘法掌握得比较好。今天我们学习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乘法。 板书课题:口算乘法(2)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2页例2。 出示例2。 师:观察图,你从中知道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6×10. 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教师板书:

①10×6=60 ②6×1=6 6×10=60 ③6×9=54 54+6=60 学生在汇报时,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这样想呢?要求学生进一步说清算理。 列式解答:6×10=60(个) 答:10盒有60个。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师:要求20盒有多少个苹果,怎样列式呢? 生答,师板书:12×20 教师:应该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因为可以把20看作2×10,所以口算12×20时,可以先口算出12×2的积,然后再用12与2相乘得积乘10。 列式解答:12×20=240(个) 答:20盒有240个。 小结:一位数乘整十数,口算是采用把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这一种方法最为简便。 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完成后集体订正,每道题各选几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教师提问:这几道题和我们前面学过的题有什么区别?引导学习探究计算方法,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说一说你想怎么计算它们的结果吗?(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在教材上完成) 教师板书小结。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70×40 300×4 30×70 24×20

口算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口算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课题口算乘法(例1)课型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类口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思考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图片、题卡 教学课时数共课时 教学过程(分课时备课) 教学活动预设计二次修改方案/设计意图 第课时 一、创设情境: 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 学生看图片 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汇报查找的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一练: 18×4= 24×3= 25×2= 14×6= 2)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练习:130×5= 2×380= 150×6= 7×13=460×2= 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 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六第1题 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 2、、练习六第1题和第2题 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六第4题和第5题 口算练习 四、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第47页6-----9

《口算乘法》教案

《口算乘法》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竞赛。 40×4= 60×=

300×7= 200×8= 6×200= 3×800= 3×30= 4×0= (2)抢答。 (1)3个十是()?30是()个十? (2)300是()个百?60是()十? (3)9个十是()?3个30是()? 二、导入新。 刚才口算的这些题目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内容,今天这节我们就要运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新的内容——口算乘法。(板书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复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相信同学们都喜欢吃草莓,我们知道每箱装1盒草莓,买3箱,那么3箱草莓有多少盒? 生:可以列式为1×3。 师:那么哪位同学知道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1:我可以分步计算,10×3=30,×3=1,30+1=4。

生2:我可以列竖式计算。 师: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10×3该怎样计算呢? (2)师:橙子每盒6个,10盒有多少个? 生1:可以列式为6×10。 生2:6×9=4,4+6=60。所以一共有60个橙子。 师:苹果每盒12个,20盒有多少个呢? 生3:可以列式为12×20。 生4:12×2=24,24×10=240。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指名说说:已知邮递员叔叔每天可以送出300份报纸,若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1)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00×10。 (2)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3)指名汇报口算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 300×10 A.300×9+300=2700+300=3000 00×10×3=1000×3=3000 B.因为10个100是1000,所以10个300是3000, 则300×10=3000(份) .300×10先算3×1=3,接着在3的末尾添上3个0。 所以300×10=3000(份)

口算乘法详细教案复习过程

口算乘法详细教案

口算乘法 主讲者:郑墅苹 单位:陇田镇茆港同源学校一、教学内容: 一、复习学过的口算方法 师:今天,老师要在咱班看看谁是口算大王,不过,这个口算大王不是老师说了算,是大家的实力说了算的。从现在开始到这节课结束,每次当你口算对了,老师将奖励你一颗星星,看看最后谁得到的星星最多,谁就是口算大王。(出示比赛的规则)比赛规则:谁想好就举手,老师就让最快想出来的同学来回答。(注意:举手的同学必须是已经想好的,还没想好不能举手。) 师:同学们,你们做好准备了吗?好,现在我们进入比赛的第一关。 (出示口算卡片) 40×4= 30×3= 200×8= 12×4= 13×3= 11×5= (1)让生举手抢答。 (2)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二、引出课题 师:现在已有六位同学过了“口算大王”第一关,要想获得“口算大王”称号,还须过关斩将,大家有没有信心?好,让我们继续学习“口算乘法”。(板书课题) 三、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你们知道平时的报纸和信一般是谁送的?(出示主题图)教学例1。 师: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能给同学们讲一讲吗?

(清晨,邮递员叔叔正在挨家挨户地送报纸,拿到报纸的一个叔叔非常关心地问邮递员:“你每天要送多少份报纸?”邮递员说:“我平均每天要送300份报纸和60封信。”) 2、老师引导:同学们根据邮递员叔叔说的话能提出什么问题呀? 3、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需要用整十、整百数解决的问题。 师:大家刚才提了很多问题,那如果邮递员工作10天,他要送多少份报纸?如果工作30天呢? (出示例题1:邮递员平均每天送300份报纸,工作了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工作了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4、小组讨论,探究口算方法。 (1)师:通过了解图意,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你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请学生独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老师板书) 300×10 300×30 (2)请同学读题,并说一说,这两道题是什么样的乘法题。(这是两道整百数乘整十数的乘法题) (3)师:你们知道如何计算吗?同学们小组讨论,看看怎样想出得数? (4)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老师对学生的口算方法给予归纳总结,并板书在黑板上加以评价,方便全体同学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300×9+300=2700+300=3000 300×10 100×10×3=1000×3=3000 3×1=3再添3个0。 3×3×100×10=9000 300×30 300×10×3=3000×3=9000

口算乘法教案16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人教新 课标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准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掌握快速计算要领,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3、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法学法:复习法、讨论交流法、分析法 一、复习 1、出示口算题目 2×4= 7×4= 6×7= 9×4= 2×3= 9×3= 7×9= 8×7= 师:做这些题是根据什么做出来的?(生:乘法口诀) 2、我会填 ①6个十是(),10个十是(), 150是()个十。 ②8个百是(),10个百是(), 1200是()个百。 12的个位上是(),表示()个(),十位上是(),

表示()个()。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板书课题) 二、学习目标: 1、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3、会解决实际问题。 三、探究新知 师: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去游乐场,想跟着老师一起去吗?(想) 1、出示游乐园主题图 2、看价目表,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3、学生自由提问题并解答 生1:(1)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2×9=18(元) 师:老师也要玩,10人要多少钱?怎样列式? 生2:2×10=20(元) 师:说说你怎么想的? 生2:两个10就是20。 师:那20人呢?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生3:2×20 20就是2个十,2个十乘2得4个十,4个十就是40。(板书) 师:那200人呢?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生4:2×200 200就是2个百,2个百乘2得4个百,4个百就是400。(板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口算乘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口算乘法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口算乘法》教学设计及反思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第58页例1、做一做、练习十四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准确熟练地实行口算。 2、学会使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口头表达水平、演绎推理水平。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准确实行口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竞赛:(限时1分钟): 40 ×4=60×5=300×7=200×8= 6 ×200=3×800=13×30=11×50= 2、导人新课: 刚才口算的这些题目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内容,今天这

节课我们就要使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新的内容——口算乘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 (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况。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2.同桌讨论交流。 3.指名说说: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你能够提什么数学问题?教师出示问题: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1)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00×10 (2)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3)指名汇报口算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300×10——因为10个100是1000,所以10个300是3000,则 300×10=3000(份) 方法二:300×10——先算3×1=3,接着在3的末尾添上3个0。所以 300×10=3000(份) (4)课件出示另一个问题: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学生独立解决,指名说出口算方法。 4.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邮递员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1)学生独立解答。

《口算乘法》教案

《口算乘法》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准确熟练地实行口算。 2、学会使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口头表达水平、演绎推理水平。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准确实行口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竞赛。 40×4=60×5=300×7=200×8= 6 ×200=3×800=3×30=4×50= (2)抢答。 (1)3个十是()?30是()个十? (2)300是()个百?60是()十? (3)9个十是()?3个30是()? 二、导入新课。 刚才口算的这些题目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使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新的内容——口算乘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复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相信同学们都喜欢吃草莓,我们知道每箱装15盒草莓,买3箱,那么3箱草莓有多少盒? 生:能够列式为15×3。 师:那么哪位同学知道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1:我能够分步计算,10×3=30,5×3=15,30+15=45。 生2:我能够列竖式计算。 师: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150×3该怎样计算呢?

(2)师:橙子每盒6个,10盒有多少个? 生1:能够列式为6×10。 生2:6×9=54,54+6=60。所以一共有60个橙子。 师:苹果每盒12个,20盒有多少个呢? 生3:能够列式为12×20。 生4:12×2=24,24×10=240。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指名说说:已知邮递员叔叔每天能够送出300份报纸,若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1)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00×10。 (2)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3)指名汇报口算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 300×10 A.300×9+300=2700+300=3000 100×10×3=1000×3=3000 B.因为10个100是1000,所以10个300是3000, 则300×10=3000(份) C.300×10先算3×1=3,接着在3的末尾添上3个0。 所以300×10=3000(份) …… 教师点评每一种方法,强化学生对口算方法和过程的了解。同时,用点评的方式给学生以表扬、鼓励,增强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信心。 2、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邮递员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1)学生独立解答。 (2)汇报口算方法,你怎么口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给学生提供思考探索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交流获取新知识,理解新知识。 小组讨论:比较两种方法,哪种口算方法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由总结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水平。 四、巩固应用: 1、做一做。 (1)学生独立计算。 (2)集体订正。(结合订正过程,选择两、三道题让学生说一说口算过程。) 2、生活应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