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Fe-C相图与非平衡相转变基础知识讲义(doc 9页)(正式版)

Fe-C相图与非平衡相转变基础知识讲义(doc 9页)(正式版)

Fe-C相图与非平衡相转变基础知识讲义(doc 9页)(正式版)
Fe-C相图与非平衡相转变基础知识讲义(doc 9页)(正式版)

Fe-C相图与非平衡相转变总结

钢通常被定义为一种铁和碳的合金,其中碳含量在几个ppm到2.11wt%之间。其它的合金元素在低合金钢中可总计达5wt%,在高合金钢例如工具钢,不锈钢(>10.5%)和耐热CrNi钢(>18%)合金元素含量甚至更高。钢可以展现出一系列的性能,这些性能依据于钢的组成,相状态和微观组

成结构,而这些又取决

于钢的热处理。

Fe-C相图

理解钢的热处理

的基础是Fe-C相图(图

一)。

图一实际上有两

个图:(1)稳定态Fe-C图(点划线),(2)亚稳态Fe-Fe3C图。由于稳态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特别是在低温和低碳情况下,亚稳态往往引起人们更多的兴趣。Fe-C相图告诉我们,在不同碳含量的组成和温度下,达稳态平衡或亚稳态平衡时哪些相会生成。

我们区别了a-铁素体和奥氏体,a-铁素体在727°C (1341°F)时最多溶解0.028%C,奥氏体在1148°C (2098°F)可溶解2.11wt%C。在碳多的一侧我们发现了渗碳体(Fe3C),另外,除了高合金钢之外,高温下存在的a-铁素体引起我们较少的兴趣。

在单相区之间存在着两相混合区,例如铁素体和渗碳体,奥氏体

和渗碳体,铁素体和奥氏体。在最高温下,液相区可被发现,在液相区以下有两相区域液态奥氏体,液态渗碳体和液态铁素体。在钢的热处理中,我们总是避免液相的生成。我们给单相区一些重要的边界特殊的名字:(1)A1,低共熔温度,是奥氏体生成的最低温度;(2)A3,奥氏体区域的低温低碳边界,也即r/(r+a)边界;(3)Acm,奥氏体区域的高碳边界,也即r/(r+Fe3C)边界。

低共熔温度碳含量是指在奥氏体生成的最低温度时的碳含量(0.77wt%C)。铁素体-渗碳体混合相在冷却形成时有一个特殊的外貌,被称为珠光体,可作为微观结构实体或微观组成物来进行处理。珠光体是一种a-铁素体和渗碳体薄片的混合物,渗碳体薄片又退化为渗碳体颗粒散步在一个铁素体基质中,散步过程发生在铁素体基质扩散接近A1边界之后。

Fe-C相图源于实验。但是,热力学原理和现代热力学的数据的相关知识可以为我们提供关于相图的精确计算。当相图边界不得不被推测和低温下实验平衡很慢达到时,这种计算特别有用。如果合金元素加入Fe-C相图,A1,A3,Acm边界的位置和低共熔组成的位置会变化。值得一提的是,所有重要的合金元素降低了低共熔碳含量。奥氏体的稳定元素锰,镍降低了A3,铁素体稳定元素铬,硅,钼和钨增加A3。平衡相图不能说明的相变动力学过程与亚稳态相,必须用非稳态相转变图来描述。

各种相转变图

在钢的热处理中,相变的动力学因素与平衡图表同样重要。对于

钢的性能特别重要的亚稳相马氏体和形态上亚稳态的微观组成物贝氏体,可以在相对急速冷却至环境温度时产生。这时碳和合金杂质的扩散受抑制或者限制在极小范围内。

贝氏体是一种低共熔组成物,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最硬的组成物马氏体,在极度饱和的奥氏体快速冷却时通过完全转化形成,当碳含量增加至大约0.7wt%时,马氏体的硬度增加。如果这些不稳定的亚稳态产物接下来加热至一个适度的高温,它们分解为更稳定的铁素体和碳化物。这种重新加热的过程有时被称为回火或退火。钢加热奥氏体化是热处理的前提。环境温度下铁素体-珠光体或镇定马氏体的结构到高温下奥氏体或奥氏体-碳化物的结构转变对于钢的热处理同样重要。

钢的热处理涉及的四种相转变条件

我们可以利用相图方便地描述出在相变时发生了什么。四种不同的图可以被区别,它们是:(1)加热过程的奥氏体的等温转变,奥氏体化;(2)冷却过程奥氏体的等温转变,奥氏体的分解;(3)连续加热过程的奥氏体化;(4)连续冷却过程的奥氏体的分解。

加热过程的奥氏体化

这种图展现了当钢在恒温时维持很长一段时间时所呈现的状态。通过维持一些小样品在铅或盐浴中并在依次增加维持时间后每次冷却一个样品,之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在微观结构中生成的相的数量可以了解微观结构随时间的变化。

共析钢加热过程的奥氏体化

在奥氏体的转变中,先从原始的铁素体和珠光体或镇定马氏体转

变为较为紧密的奥氏体,这

种转变中体积减小。在延长

的曲线中,奥氏体形成的开

始和结束时间通常被分别

定义为转变进行至1%和99%

时。

ITh diagrams

冷却过程奥氏体的等温转变,奥氏体的分解,TTT DIAGRAMS 这个过程在高温下开始,通常是在维持长时间获得均一的奥氏体而没有不溶解的碳化物后在奥氏体范围内发生,这之后又通过快速冷却至理想温度。A3边界上没有转变可以发生,在A1边界到A3边界之间只有铁素体可以通过奥氏体形成。

连续加热过程的奥氏体化,CRT DIAGRAMS

在实际热处理情况下,恒温不要求,但要求在冷却或加热时有一个连续变化的温度。因此,如果相图使用的连续增加或减小的温度建立在膨胀计数据之上,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实用信息。如同ITH图,

CRT图在预测发生在感应和之后的变硬过程中的短期奥氏体化的效果很有用。一个典型的问题是在一个规定的加热速率下,达到完全的奥氏体化最大的表面温度有多高。当温度太高时,可引起我们不希望的奥氏体晶粒成长,这些又会导致一个更易破碎的马氏体的微观结构。连续冷却过程的奥氏体的分解,CCT DIAGRAMS

对于加热的图表,清晰地阐述转变图来源于哪种冷却曲线是很重要的。在实验操作中使用一个恒定的冷却速率是很平常的,但是,这种现象在实验状况下很少发生。我们也可以根据牛顿冷却定律找出所谓的自然冷却曲线,这些曲线模拟了大范围内部的行为,例如,在特殊条带上距冷却端一段距离的冷却速率。接近条纹样本的表面冷却速率的特征非常复杂。每一个CCT图包含了一系列在圆柱样本不同深度的冷却速率曲线。最慢的冷却速率曲线代表了圆柱的中心。冷却介质越不均匀,C形状曲线需要越长时间去改变,但M温度不受影响。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转变图不能用于预言那些不同于构建图表的热学历史的反应。例如,在Ms之上第一次冷却从急速到缓慢而后重新加热至高温是一个很快的转变,这种转变快于在TTT图表上所显示的因为在开始的冷却中成核过程大大加速。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转变图对于在一定允许组成范围内精确的合金含量是十分敏感的。

冶金064班学习小组:赖晓寒同学整理完成

机动车驾驶员道路道路安全法规与相关知识必读

《机动车驾驶员道路道路安全法规与相关知识必读》 考试题 第一章考试题 一、选择题 1、北京道路交通的主要特点不包括(A) A、社会公共交通发达 B、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猛 C、路网呈棋盘加放射状格局 2、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的主要职能不包括(C) A、处理交通事故 B、管理车辆和驾驶员 C、规划道路建设 3、北京道路交通的发展方向不包括(B) A、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B、限制购买私家车 C、促进城市交通与城市布局相协调 二、判断题 1、道路交通是指人或物以道路为活动场所,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对) 2、道路交通包括人、车、路和设施四个基本构成要素(错) 3、道路交通具有涉及面广、灵活性强、通行方式混合等特点(对)

4、北京市区内道路呈棋盘式网状结构(对) 5、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通过实施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实现了道路交通执法、事故处理、车辆及驾驶员管理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共享(对) 6、严厉打击肇事逃逸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对)。 7、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对)。 8、市中心区功能集中,交通需求总量超过交通供给,是北京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对)。 9、加快道路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的核心(错)。 10、限制车辆增长是北京道路交通发展的唯一出路(错)。 11、北京将建设以计算机通信网络和智能化指挥控制系统为基础,集高新技术应用为一体的智能化道路交通管理体系(对)。 12、维护交通秩序,参与交通治理,构建交通文明,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对)。 第二章考试题 一、选择题: 1、目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中的法律主要有( A )。 A、《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B、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2、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具体实施工作由( B )负责。 A、公安机关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导游基础知识—全国部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导游基础知识英文名称:BasicofTourGuide 课程编码:课程代码:09120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学分学时数:2学分,52学时(理论讲授48学时,实验教学4学时)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导游基础知识是旅游管理、导游专业及酒店管理等旅游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分为《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和《山东景点》两个部分,主要向学生讲授与中国旅游相关的民族民俗、宗教文化、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饮食文化、风物特产等人文旅游景观、山东17地市主要的旅游景点等基础知识。导游基础知识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为今后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打下一定的人文基础。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和了解与导游工作密切相关的一些人文、自然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加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达到如下目标: 1、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 2、以导游服务规范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导游知识的运用能力,即课堂讲授内容与行业要求接轨,突出实用性、综合性。 3、加强学生口头表达和对知识掌握能力的训练。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地考察。两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联系以便保证课程的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理论讲授4学时)

交通安全基础知识优选稿

交通安全基础知识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一、交通安全基础知识 1、驾驶车辆上路要具备哪些条件 (1)随身携带驾驶证,驾驶准驾车型; (2)车辆定期检验合格;备有注册的机动车行驶证和检验合格标识、机动车交通强制保险标识; (3)车况良好,刹车、转向、灯光、喇叭、雨刮器、后视镜等安全设施和设备要齐全有效; (4)时刻保持交通安全意识。 2、最易发生交通事故有哪些原因 (1)车辆出发前未做安全检查; (2)超速、开快车; (3)长途、长时间开车,精神体力不佳; (4)酒后开车; (5)随意超车、乱换车道、蛇行; (6)在高速公路行使路肩; (7)未保持安全距离; (8)不专心开车,驾驶中与人谈笑,或者车行中打电话,做其它事情等;(9)闯红灯、闯平交道; (10)转弯时未减速慢行。 3、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 (1)在车门、车厢没有关好时行车;

(2)在机动车驾驶室的前后窗范围内悬挂、放置妨碍驾驶人视线的物品;(3)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4)下陡坡时熄火或者空挡滑行; (5)向道路上抛撒物品; (6)驾驶摩托车手离车把或者在车把上悬挂物品; (7)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8)在禁止鸣喇叭的区域或者路段鸣喇叭。 4、有下列情况不要驾驶车辆: 1.饮酒; 2.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镇静或抑制性药品, 3.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 4.过度疲劳。 二、车辆管理和使用规定 (一)车辆管理和使用规定 1、用车与派车原则: 因工作需要、经领导审批、先计划后临时、明确车辆与司机。 2、用车审批程序: 1.提前到少半天写《用车申请表》→部门经理审批→广州市外/在外过夜须总经理审批→车管员。 2.因工作需要,可填写《租车申请单》租外部车辆。 1.驾驶人员为签《车辆驾驶许可及职任协议》司机。 2.遵守交通法规,保持车内整洁、卫生。

导游基础知识重点--烹饪-导游基础知识重点

导游基础知识重点--烹饪|导游基础知识重点 导游基础知识重点——烹饪 1.世界三大烹饪流派的代表: 中国烹饪(东方烹饪流派的代表); 法国烹饪(西方烹饪流派的代表); 土耳其烹饪(阿拉伯烹饪流派的代表); 2.从地域角度划分的菜系: A.四大菜系:山东(鲁),淮扬(扬),四川(川),广东(粤); B.八大菜系:山东(鲁),淮扬(扬),四川(川),广东(粤),浙江(浙),安徽(徽),湖南(湘),福建(闽); C.十大菜系:山东(鲁),淮扬(扬),四川(川),广东(粤),浙江(浙),安徽(徽),湖南(湘),福建(闽),北京(京),上海(沪); D.十二大菜系:山东(鲁),淮扬(扬),四川(川),广东(粤),浙江(浙),安徽(徽),湖南(湘),福建(闽),北京(京),上海(沪),河南(豫),陕西(陕.秦); 3.从原料性质划分: 1)素菜:宫廷素菜,寺院素菜,民间素菜. 2)荤菜; 4.从功用划分: 普通菜和保健医疗菜; 5.从生产者主体划分: 市肆菜,食堂菜和家庭菜; 6.从时代划分: 1)仿古菜:仿宫廷菜,仿官府菜(孔府菜,谭家菜等),仿唐菜,仿宋菜,仿 2)现代菜; 7.地方菜系的分支: 1)山东菜:(分支):济南菜,胶东菜,孔府菜; 2)湖南菜:(分支):湘江流域菜(以长沙,湘潭,衡阳为中心),洞庭湖区菜(以常德,岳阳,益阳为中心),湘西山区菜(以吉首,怀化,大庸为中心); 3)四川菜:(分支):成都菜(上河帮),重庆菜(下河帮),自贡菜(小河帮);

4)江苏菜:(分支):淮扬菜(扬州,淮安),江宁菜(镇江,南京),苏锡菜(苏州,无锡),徐海菜(徐州,连云港); 5)广东菜: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 6)浙江菜:杭州菜,宁波菜,绍兴菜; 7)福建菜:福州菜,闽南菜(以厦门,泉州为中心),闽西菜(客家话区); 8)安徽菜:皖南菜,沿江菜,淮北菜; 9)北京菜; 10)上海菜; 11)西北菜:陕西菜(代表),甘肃菜,青海菜,宁夏菜,新疆菜... 12)东北菜:辽宁菜,吉林菜,黑龙工菜; 8.国大菜系选料,技法,味型特点比较. 1)山东菜:选料特点:注重以当地特产为条件选料; 技法特点:精于制汤和以汤调味.烹调法以爆,炒,扒,熘最为突出. 味型特点:味型以咸鲜为主而善于用葱香调味. 2)四川菜:选料特点:取料广泛; 技法特点:技法中以小炒,小煎,小烧,小烽糙,干烧,干煸见长. 味型特点:味型丰富,百菜百味,以麻辣,鱼香,怪味等擅长. 3)江苏菜:选料特点:取料不拘一格而物尽其用,重鲜活; 技法特点:特别讲究刀工,火工和造型,擅长炖,焖,煨,焐. 味型特点:调味重清爽鲜淡平和(徐海以咸鲜为主). 4)广东菜:选料特点:取料广博奇杂而重 技法特点:烹调方法多而善于变化,长于炒泡,清蒸,煲,尤其独擅局,屈,炊炒等.味型特点:调味香清脆鲜爽嫩滑而突出原味. 9.其他菜系味型特点比较: 浙江菜:口味重鲜嫩清脆; 福建菜:口味福州偏酸甜,闽南多香辣; 湖南菜:口味重辣酸香软脆; 安徽菜:口味以咸鲜香为主; 北京菜:口味以北方浓郁酥烂为主,兼肯南方讲求的嫩脆清鲜; 上海菜:口感以清淡为主,讲求嫩脆酥烂;

道路交通安全基础知识参考文本

道路交通安全基础知识参 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道路交通安全基础知识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道路交通系统的三要素 道路交通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人(包括驾驶员、行人、乘 客等)、车(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等)、路(包括公路、城市 道路、出入口道路及其相关设施)和环境(路外的景观、管 理设施和气候条件等)。在四要素中,驾驶员是系统的理 解者和指令的发出及操作者,它是系统的核心,路和车的 因素必须通过人才能起作用。四要素协调运动才能实现道 路交通系统的安全性要求。 (二)各种车辆的安全运行要求 1.客货运输车辆的安全运行要求

1)运输车辆的安全要求 车辆满足安全行驶要求,是减少交通事故的必要前提。行驶安全性包括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主动安全性指机动车本身防止或减少交通事故的能力,它主要与车辆的制动性、动力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结构尺寸、视野和灯光等因素有关;被动安全性是指发生车祸后,车辆本身所具有的减少人员伤亡、货物受损的能力。提高机动车被动安全性的措施有:配置安全带、安全气囊,安装安全玻璃,设置安全门、配备灭火器等。 为督促车主保持良好的车况、确保行车安全、减少能耗和环境污染,应按有关规定对机动车进行安全检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xx年7月12日发布了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04)。该标准规定了机动车的整车及主要总成、安全防护装置等有关安全运行的基本要求及安全检验方法,还规定了机动车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成人高等教育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试卷 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2、在试卷规定位置填写考生本人信息,并自觉遵守考试纪律。 3、答题要字迹清楚、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 1、封建社会对帝后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崇颂扬性称号为() A、尊号 B、年号 C、庙号 D、谥号 2、下列茶叶中,从加工方法来看,属于不发酵茶的是() A、太湖碧螺春 B、铁观音 C、君山银针 D、祁红 3、新石器时代是指() A、打制石器时代 B、母系氏族时期 C、磨制石器时代 D、父系氏族时期 4、秦代万里长城西起于() A、嘉峪关 B、鸭绿江 C、阴山 D、临洮 5、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彩画的最高等级为() A、旋子彩画 B、和玺彩画 C、苏式彩画 D、杭式彩画 6、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属于哪种地貌景观() A、丹霞风光 B、流纹岩地貌 C、岩溶山水 D、砂岩峰林峡谷地貌 7、在园林建筑中,专供读书之用,环境相当隐蔽清幽,尽可能避开园林中主 要游览路线的建筑是() A、榭 B、轩 C、楼阁 D、厅堂

8、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这种形式的屋顶称为() A、庑殿顶 B、歇山顶 C、悬山顶 D、硬山顶 9、享有“天下神品”之称的是() A、洛阳唐三彩 B、淄博美术陶瓷 C、景德镇名瓷 D、宜兴紫砂 10、云锦产于(),因锦文如云,故名。 A、江苏南京 B、四川成都 C、江苏苏州 D、湖南长沙 二、多项选择题(共5分) 1、下列各组菜肴中属于江苏风味的是() A、清炖狮子头 B、清蒸加吉鱼 C、三套鸭 D、蜜汁火方 E、生熘鱼片 2、下列各风景区中,属于丹霞风光的是() A、安徽的齐云山 B、福建的武夷山 C、湖南的张家界 D、浙江的雁荡山 E、河南的嵩山 3、下列民族中,其民居形式为干栏式的有() A、壮族 B、藏族 C、黎族 D、朝鲜族 E、傣族 4、下列自然保护区中属于综合型自然保护区的是() A、长白山 B、天目山 C、阿尔金山 D、庐山 E、九寨沟 5、历史上曾被命名为天下第一泉的有() A、江西谷帘泉 B、杭州虎跑泉 C、济南趵突泉 D、镇江金山泉 E、北京玉泉 三、名词解释(共20分) 1、天干 第2页/共8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与相关知识复习要点DOC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和规章与相关知识复习要点 1.1 机动车 1、证件 机动车随车应携带(号牌、保险标志、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 2、登记 (1)机动车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行驶。 (2)尚未登记的机动车,需要临时上道行驶,应当(取得临时通行牌证)。 (3)对于准予办理变更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向(车辆管理所)交验机动车。 (4)机动车所有人的住所变更,应向登记该机动车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变更)登记。 3、报废 (1)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不得)上路行驶。 (2)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达到国家规定的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将车辆在报废期满前(交售给机动车回收企业),并由机动车(回收企业)将报废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交给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注销。 4、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保险条例 (1)在我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所有人和管理人)应当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2)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赔偿的责任对象是(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 (3)无违法行为和事故的,下一年度(降低)其保险费率。 (4)签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后,被保险人应当把保险标志(放置在被保险车上);为投保强制保险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其处最低保险金额(2倍)罚款。 (5)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保险期为(1年)。 1.2 机动车驾驶人 驾驶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时(必须携带驾驶证、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和强制保险标志)。

1.3 道路通行规定及机动车通行规定 1、道路通行规定 (1)驾驶机动车必须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但在没有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的,机动车(在道路中间通行)。 (2)在道路上设有专用车道的,(其他车辆不得在专用车道内行驶也不可借用专用车道超车)。 (3)机动车遇有交通警察现场指挥时,应当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在没有交通标志、标线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 (4)机动车通过有管理人员的铁路道口时,应当(按照管理人员的指挥)通行,没有交通信号时应(减速或停车观察)。 (5)机动车在设有最高限速标志的道路上行驶时(不得超过标明的最高车速),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 (6)机动车在夜间或者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以及遇有沙尘、雨、雪等气象条件或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路口,都应(降低速度、减速慢行)。 (7)机动车在车道减少的路段路口或没有交通信号的交叉路口遇到车辆缓慢行驶时,应当(依次交替通行)。 (8)机动车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应当(停车让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遇行人横过道路时,应当(减速或停车让行)。 (9)在划分快速车道和慢车道的道路上,在快速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应当按照快速车道规定的速度行驶;未达到快速车道的行驶速度的,应当在慢速车道行驶。 (10)遇道路限速标志标明的车速与车道行驶车速的规定不一致的,应按照限速标志标明的车速行驶。 2、机动车通行规定 (1)超车:驾驶机动车超车,应当(从前车的左侧超越),前车应当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降低速度,靠右让行),进入左侧道路超车,无法保证与正常行驶前车的横向安全间距时,或别超车无法让出超车空间时,应(放弃超车)。 (2)会车:道路一侧有障碍时,(有障碍的一方让对方)先行;在窄桥上会车时,应当(减速靠右通行);机动车在狭窄的山路会车有困难时,(不靠山体的一方)先行。 (3)路口行车:右转弯机动车挡遇到前车正在等候放行信号时,应当(依次停车等候)。 (4)在没有方向指示信号灯的交叉路口,(转弯的机动车让直行的车辆先行);机动车通过没有信号的交叉路口,应当(让右方道路来车先行),相对方向行驶的(右转弯车让左转弯车先行);遇到前方交叉路口交通堵塞时,应当(依次停在路口以外等候,不得进入路口);在遇有前方机动车停车排队或缓慢行驶时,应当(依次排队)。 (5)(环岛)准许机动车掉头。铁路道口、人行横道、隧道不准掉头。 3、灯光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典型题(二)-中国旅游培训网16年内部课程讲义介绍

科目三:《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典型题(二)

多选题 1.道教全真道三大祖庭是(ACE)。 A.北京白云观 B.江西龙虎山上清宫 C.陕西户县重阳宫 D.陕西周至县楼观 E.山西芮城永乐宫

红宝书——第五大项知识点 十九、道教旅游景观的相关知识★★ 全真道三大祖庭?北京白云观、重阳宫、山西芮城永乐宫。 A.北京白云观 是全真道第一丛林,全真道最大派别龙门派祖庭。现为中国道教协会所在地。 C.重阳宫 位于陕西终南山,山内有楼观、老子墓、重阳宫等道教圣迹。重阳宫是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的埋骨处。 E.山西芮城永乐宫 以960平方米元代道教壁画著称于世,有道教壁画艺术宝库之誉,与佛教壁画艺术宝库敦煌石窟交相辉映。

干扰选项 B.江西龙虎山 为正一道祖庭。它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最初修道炼丹肇基之所。龙虎山天师府是第四代后历代张道陵子孙起居之所。龙虎山上清宫是历代张天师的道场和祀神之处。 D. 陕西周至县楼观 位于陕西终南山,山内有楼观、老子墓、重阳宫等道教圣迹。

2.下列道教宫观中传为老子圣迹的是(BD)。 A. 山西芮城永乐宫 B. 陕西周至县楼观 C. 四川青城山祖师殿 D. 四川成都青羊宫 E. 浙江杭州抱朴道院

红宝书——第五大项知识点 十九、道教旅游景观的相关知识★★ B.草楼观(教材P122) 位于陕西终南山。山内有楼观、老子墓、重阳宫等道教圣迹。 相传西周康王时,老子在说经台上为之口授第一部道教经典《道德经》。故草楼观为中国第一座道观,楼观遂有“道观之祖”之美誉。 D.成都青羊宫。 为成都最大、最古老道观。后世视青羊宫为老子圣迹。

2020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北京-重点知识归纳

北京 11.熟悉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本概况。 12.了解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13.了解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旅游资源;熟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 14.了解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15.了解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饮食特点、主要美食和风物特产。 [地理气候] 1.国家中心城市,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中心 2.曾用名:燕京,大都,京师,北平,顺天府 3.16个市辖区 [交通资源] 4.8条国家级高速公路:G1-7+G45 5.9条国内铁路:承包九通桂原哈+北上广 6.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全球规模最大,旅客吞吐量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亚特兰大机场

7.矿产资源:67种矿种,44种列入国家储量表 8.动物区系:蒙新区东部草原,长白山地,松辽平原,东洋界季风区,长江南北。所以北京的动物区系由古北界向东洋界过渡的动物区系特征。 9.天然河道自西向东贯穿:拒马河、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蓟运河水系 10.大型水库:密云、怀柔、官厅、海子水库 历史沿革] 11.北京历史可追溯到50多万年前的“北京猿人” 1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在世界同一阶段,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是公认的人类发祥地之一 13.新石器时代代表性文化遗址:“东胡林人”墓葬 14.帝都历史:燕辽金元明清。其中,燕(蓟城)、辽(燕京)、金(中都)、元(大都) 文化艺术] 15.京味文学: 老舍——《茶馆》《龙须沟》《四世同堂》《骆驼祥子》 刘绍棠——《春草》《中秋》《地火》《蒲柳人家》

交通安全基本知识

交通安全基本知识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每个家庭新的希望,作为未成年人,学会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学会好好保护自己,避免交通意外的危害和消除危害交通安全的行为,就是对社会、对学校、对家庭最大的贡献。今天,我在此和同学们共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为同学们讲授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 一、《道路安全法》颁布的背景及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路交通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总体上看,我国的道路交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道路交通事故频发。我国不是世界上汽车最多的国家(最多的是美国),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是全世界最多的。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04年,全国人大颁布实施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为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法》通过规范道路交通行为,明确权利义务关系,保护道路交通参与人的合法权益;通过确定法律制度,增强道路交通的有效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通过规范执法行为,增强公民的守法意识,保障道路交通的有序、安全和畅通。 二、与学生交通活动有关的交通规则与安全知识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仍然不可避免地要和交通打交道。为什么,你每天都要上学、放学。上学、放学你就要经过道路,然而就在这看似简单、短暂的一段路程中,却蕴藏着巨大的危险。每发生一次交通事故,所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损失是巨大的。有多少家庭失去亲人,有多少欢乐变成悲剧,有多少幸福化为乌有! (一)骑自行车的基本知识 1、大家都知道“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但有的同学会问,有的道路没有非机动车道,有的道路连划线都没有,那么自行车该怎么走呀?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自行车要靠路边行驶,原则上以路边算起不能超过1.5米。 2、如果在行驶中遇到非机动车道被占了,或者路边有障碍物,比如路边停着一辆汽车,应该怎么办呢?遇以这种情况要特别注意,应该先回头看看后面有没有来车,确认安全后,再从障碍物旁绕过去。如果你连看都不看就直接从路边向路中拐出去,就很有可能会被后面驶来的汽车撞上。

2019《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科目三《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通过本科目的考试,考察考生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中国历史与文化常识、中国民族与宗教知识、中国自然与地理常识和中国主要旅游客源国概况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 (二)考试内容 1.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辉煌成就 熟悉: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重要会议和重大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 掌握:两弹一星、北斗导航、登月工程、FAST大型天文望远镜、大飞机工程等科技成就。成昆铁路、青藏铁路、高速铁路、三峡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港珠澳大桥等建筑成就。 2.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了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概况。 熟悉:中国旅游业的三大市场、中国旅游日和世界旅游组织。厕所革命、全域旅游、旅游扶贫和文旅融合发展趋势。智慧旅游、在线旅游(OTA)、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等新业态。 3.中国历史与文化常识 (1)中国历史文化 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

熟悉:中国历史各发展阶段的主要成就;中国主要科技发明的相关知识。 掌握:中国哲学、文学、戏剧戏曲、中医中药、书画艺术和历史文化常识。 (2)文学艺术 了解:中国汉字的起源及诗词、楹联格律常识。 熟悉:名胜古迹中的著名楹联、历代游记名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掌握:古典旅游诗词名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3)建筑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和基本特征。 熟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成与等级观念。 掌握:宫殿、坛庙、陵墓、古城、古长城、古镇古村、古楼阁、古塔和古桥的类型、布局、特点等相关知识。 (4)园林 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熟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和分类。 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造园艺术、构景手段和代表性园林。 (5)饮食文化 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史及风味流派的形成。 熟悉:中国风味特色菜—宫廷菜、官府菜、寺院菜的特点和代表菜品。 掌握: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特点及代表性菜品;中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道路交通平安法律责任考点汇总.doc

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道路交通安全法律 责任考点汇总 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道路交通安全法律责任考点汇总 2017-10-26 10:08:59 公务员考试网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华图教育网整理了2017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等,希望帮助考生快速顺利的掌握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 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道路交通安全法律责任考点汇总 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拘留。 (一)饮酒和醉酒等的法律责任 机动车驾驶人有饮酒、醉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应当接受测试、检验。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知识链接】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 2004)中规定: 1.饮酒驾车: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且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小于80毫克) 2.醉酒驾车: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克) (二)其他违法驾驶情形的法律责任 1.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1)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2)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徐州中健科技职业技术学校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学时数:60学时(理论讲授30学时,实践教学30学时) 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是旅游管理、导游专业及酒店管理等旅游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向学生讲授与中国旅游相关的民族民俗、宗教文化、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饮食文化、风物特产等人文旅游景观。导游基础知识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为今后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打下一定的人文基础。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和了解与导游工作密切相关的一些人文、自然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加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达到如下目标: 1、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 2、以导游服务规范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导游知识的运用能力,即课堂讲授内容与行业要求接轨,突出实用性、综合性。 3、加强学生口头表达和对知识掌握能力的训练。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地考察。两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联系以便保证课程的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理论讲授4学时) 了解和掌握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相关的基本概念级基本知识;了解什么是旅游活动及其分类,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了解旅游业、旅游市场的概念及构成;

了解旅游组织及其功能,国际上重要的几个旅游组织。 讲授内容: 1、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2、旅游的概念和旅游活动 3、旅游业的含义级构成、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概况 4、旅游市场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5、旅游组织的概念及职能、中国的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 重点:旅游业的产生;旅游组织的概念及职能、中国的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 难点:中国的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 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理论讲授4学时) 掌握中国历史发展概况、与旅游相关的中国历史常识以及中国文化、科技发展概况,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及其在历史上产生的作用,提高文化素养,增强爱国主义信念和民族自豪感。 讲授内容: 1、中国历史的发展概况,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我国历史的发展,在不同时间段的文化、科技对历史所产生的作用。 2、历史文化常识,了解历史上主要王朝国号名称的由来,帝王、皇族、皇戚的称谓,了解年、月、日、辰记录方法,了解四时、节气、阴阳、五行、八卦、生肖等古代基本常识。 重点:与旅游相关的中国历史常识以及中国文化、科技发展。 难点:中国历史的发展、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及其在历史上产生的作用。 第三章中国民族民俗(理论讲授8学时) 了解各民族历史、语言的概况,掌握各民族的人口分布概况,重点掌握汉族的主要传统节日、部分少数民族的民族概况、饮食、服饰、房屋、宗教信仰、代表性食品和主要禁忌等民俗文化知识。 讲授内容: 1、民族、民俗的概况,了解中华民族的人口、分布、语言文字情况,民俗的内涵及属性。

交通设计基本知识点

1?交通设计的基本含义和流程。交通设计:基于规划的理念与成果,以交通的安全、通畅、 便利于协和为目标,以交通系统的时间、空间、经济资源为约束条件,对现有和未来建设的交通系统及其设施加以优化设计,寻求最佳改善交通的方案,最佳地确定:交通系统的时间 与空间因素以及通行规则与管理方案,贯穿于交通规划与交通管理之中,形成交通建设与管理的工程方案,指导交通设施的土木工程设计,具有中微观性质。流程:需求分析T基本对策T方案设计T方案评估与优化 2?交通设计的问题来源。 ①城市规划的不当:土地使用性质、人口的分布不当; ②交通规划不当:交通设施规模、设施分布、设施结构、交通系统结构不当; ③交通设施的设计不当:不重视交通功能的交通实施设计,土木工程为主的设施设计; ④交通设施的使用不当:城市管理和交通管理的技术和手段滞后; ⑤交通政策的不当:不当的决策过程和建设与投资政策,影响上述工作的合理化,影响投资 与运营效益的发挥。 3?交通需求、供给、饱和度。交通需求:交通需求是指出于各种目的的人和物在社会公共空间中以各种方式进行移动的要求,它具有需求时间和空间的不均匀性、需求目的的差异性、实现需求方式的可变性等特征。取决于社会发展、社会活动与管理交通供给:交通供给是指为了满足各种交通需求所提供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取决于交通方式、设施与交通管理,增加 服务能力或降低交通需求可改善交通。饱和度:交通需求/交通供给,饱和度大于1时,交 通阻塞。 4?设计是为了交通系统的安全、通畅、便利。 5?交通阻塞的表现、成因、特征及对策。表现:设施间交通排队、交通方式间阻塞成因:物 理瓶颈、虚拟(秩序)瓶颈、供需矛盾、事故特征:秩序混乱型交通阻塞、交通规划设计不 当型阻塞对策:交通的有序性与无瓶颈化 6?交通事故的表现、成因、特征及对策。表现:碰撞、抛锚、落物成因:当事人控制力失常、 车辆故障、运输管理不当特征:人为事故、质量事故居多对策:预防与诱因及主动安全 7?交通不便的表现、成因、特征及对策。表现:目的地、交通线路、停靠站、换乘点寻找与 利用不便成因:物理与信息障碍特征:信息化程度低、系统功能障碍对策:消除各类障碍,减少出行消耗 8?绘制交叉口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三种交通流之间的冲突点图、冲突点数量、减少交通冲突的方法。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重要知识点教学内容

第二章东北地区各省概况 第一节辽宁省基本概况 [地理与气候]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面积14.57万平方千米,南临黄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东北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辽宁简称“辽”,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辽宁省地形概貌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势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东西两厢,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马蹄形渤海倾斜。辽东、辽西两侧为平均海拔800米和500米的山地丘陵;中部为平均海拔200米的辽河平原;辽西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称“辽西走廊”。 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境内雨热同季,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冬长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雨量不均,东湿西干。全省阳光辐射年总量在100~200卡/平方厘米之间,年日照时数2100~2600小时。春季大部地区日照不足;夏季前期不足,后期偏多;秋季大部地区偏多;冬季光照明显不足。全年平均气温在7℃-11℃,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零下30℃。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地差异较大,自西南向东北,自平原向山区递减。年平均无霜期130-200天,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多。辽宁省是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的省份,年降水量600~1100毫米。 [区划与人口] 辽宁省下设14个省辖市,分别是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丹东市、锦州市、营口市、阜新市、辽阳市、盘锦市、铁岭市、朝阳市、葫芦岛市,下设16个县级市、27个县(其中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57个市辖区。 辽宁省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人口4245万。 [交通与资源] 辽宁铁路营运里程超过了3900千米,密度居全国第一。水运已经形成以大连港为中心,以丹东、营口、锦州港为两翼,同国内沿海诸港口以及世界5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140多个港口通航。辽宁陆路交通比较发达,省内高速公路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枢纽向四周辐射状,已经通车的高速有京沈高速、沈海高速、辽中环线高速、沈丹高速、沈吉高速、沈彰高速、沈四高速、阜营高速、丹大高速、丹海高速、丹通高速、桓远高速等。辽宁主要的机场包括: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丹东浪头国际机场、锦州小岭子机场、朝阳机场、鞍山腾鳌机场、长海机场、营口兰旗机场、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锦州湾国际机场等。 辽宁有各种植物161科2200余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1300种以上。药用类830多种;野果、淀粉酿造类70余种;芳香油类89种;油脂类149种,还有野菜类、杂料类、纤维类等。辽宁动物种类繁多,有两栖、哺乳、爬行、鸟类动物7纲62目210科492属827种。其中,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6种,二类保护动物68种,三类保护动物107种。鸟类400多种,占全国鸟类种类的31%。 辽宁近海生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有3大类520多种。第一类浮游生物107种;第二类底栖生物280多种,第三类游泳生物137种全省开发近海渔业生产潜力相当可观。近海水

道路交通安全基础知识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道路交通安全基础知识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379-21 道路交通安全基础知识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 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道路交通系统的三要素 道路交通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人(包括驾驶员、行人、乘客等)、车(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等)、路(包括公路、城市道路、出入口道路及其相关设施)和环境(路外的景观、管理设施和气候条件等)。在四要素中,驾驶员是系统的理解者和指令的发出及操作者,它是系统的核心,路和车的因素必须通过人才能起作用。四要素协调运动才能实现道路交通系统的安全性要求。 (二)各种车辆的安全运行要求 1.客货运输车辆的安全运行要求 1)运输车辆的安全要求

车辆满足安全行驶要求,是减少交通事故的必要前提。行驶安全性包括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主动安全性指机动车本身防止或减少交通事故的能力,它主要与车辆的制动性、动力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结构尺寸、视野和灯光等因素有关;被动安全性是指发生车祸后,车辆本身所具有的减少人员伤亡、货物受损的能力。提高机动车被动安全性的措施有:配置安全带、安全气囊,安装安全玻璃,设置安全门、配备灭火器等。 为督促车主保持良好的车况、确保行车安全、减少能耗和环境污染,应按有关规定对机动车进行安全检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xx年7月12日发布了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04)。该标准规定了机动车的整车及主要总成、安全防护装置等有关安全运行的基本要求及安全检验方法,还规定了机动车的环保要求。 2)旅客运输安全运行要求 客运班车、旅游客车应当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最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

最新导游基础习题三: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 第三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木构架又包括____、____、____三种结构。
2、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件包括____、木头圆柱、___、大梁、____、____、屋顶、山墙、____、照壁、窗、屋脊装饰等。
3、“间”指的是________的空间;“开间”指的是_____,
开间越多,等级越高。北京故宫太和殿、北京太庙大殿的开间为___间。
4、宋代以后彩画已成为宫殿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可分为三个等级____、____和____。
5、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窗有___、___、___、___、
___五种。
6、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包括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 7、砖石结构建筑的特点主要指建筑与_____、_____、
_____有关。
8、洛阳桥又名乃安桥,是我国最早采用________法建成的石桥,桥为_______主持建造,工程十分困难。
9、佛塔起源于___,它原为埋葬释迦牟尼舍利而建,由__、
____、____、____四个部分组成。佛塔按造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
10、___塔为唐代楼阁式塔的代表。___塔不仅是我国现存最古最高的一座木塔,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古代木结构建筑。
11、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城市形制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大型古城与_____;南方____城市;南方____城市;
西北____城市;东北____城市。 12、我国最早的坎儿井是西汉时关中平原的_______。
13、中国古代宫殿布局设计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前宫后苑。
14、华表起源于原始的____,后来人们将木柱竖于交通要道,作为识别道路的标志,故称____或____。不久,君主又让人们在上面刻写意见,称其为____。
15、石狮有_____的作用和_____的作用。
16、铜龟、铜鹤用来象征____,吉祥缸以防____,日晷借指针所生阴影的位置来显示____。角端置于帝座旁,显示______,仙鹤置于帝座侧是表明_____。 17、沈阳故宫分三路,____路系清太祖努尔哈赤所建,______路是清太宗皇太极所建,乾隆时增建____路。
18、明清两朝皇帝于_____前往天坛祭天,于____前往地坛祭地,在明清以前,历史上许多皇帝都要登五岳之首泰山祭泰山神,称为______。 19、祖庙和社稷坛,建皇城前,按______布局。
20、天坛由内外两重城墙环绕,南边围墙左、右两角成方形,北方围墙左、右两角成弧形,以象征古人“_____”的观念。圜丘用于_______,祈年殿用于___

道路交通基础知识.doc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1988年3月9日国务院发布) 第一章总则第六章车辆行驶 第二章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第七章行人和乘车人 第三章车辆第八章道路 第四章车辆驾驶员第九章处罚 第五章车辆装载第十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道路,是指公路、城市街道和胡同(里巷),以及公共广场、公共停车场等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车辆,是指在道路上行驶的下列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一)机动车是各种汽车、电车、电瓶车、摩托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 (二)非机动车是指自行车、三轮车、人力车、畜力车、残疾人专用车。 第四条凡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行人、乘车人以及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五条机关、军队、团体、企业、学校以及其他组织,应当经常教育所属人员遵守本条例。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任何人都有劝阻和控告的权利。 第六条驾驶车辆,赶、骑牲畜,必须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 第七条车辆、行人必须各行其道。借道通行的车辆或行人,应当让在其本道内行驶的车辆或行人优先通行。遇到本条例没有规定的情况,车辆、行人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第八条本条例由各级公安机关负责实施。 第二章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 第九条交通信号分为:指挥灯信号、车道灯信号、人行横道灯信号、交通指挥棒信号、手势信号。 第十条指挥灯信号: (一)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 (二)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三)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 (四)绿色箭头灯亮时,准许车辆按箭头所示方向通行; (五)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右转弯的车辆和T形路口右边无横道的直行车辆,遇有前款(二)、(三)项规定时,在不妨碍被放行的车辆和行人通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行。前两款规定亦适用于列队行走和赶、骑牲畜的人员。 第十一条车道灯信号: (一)绿色箭头灯亮时,本车道准许车辆通行; (二)红色叉形灯亮时,本车道不准车辆通行。 第十二条人行横道灯信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