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生产力的测定

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生产力的测定

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生产力的测定
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生产力的测定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分析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分析 摘要对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应用效果、存在问题及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紫花苜蓿;营养价值;进展 苜蓿(Medicago Sativa)是世界上种植面积较大的一种多年生豆科牧草,其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重要的营养成分,并且含有动物所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未知生长因子。在相同的土地上,苜蓿比禾本科牧草所收获的可消化蛋白质高2.5倍左右,矿物质高6倍左右,可消化养分高2倍左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苜蓿在畜禽养殖以及动物生产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苜蓿的营养价值 苜蓿草质好,因具有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低、蛋白质含量和降解率高等特性而被重视。它不但单位粗蛋白含量比其他饲草高许多,而且是A、B、c、K 等10种维生素的重要来源,被认为是非常有营养价值的牧草之一。 苜蓿的营养价值很高,其营养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粗蛋白质含量高,初花期刈割的苜蓿,粗蛋白含量为16%~22%,一般为18%左右。苜蓿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叶片中,其中30%~50%的蛋白质存在于叶绿体中。②粗纤维含量一般为25.0%左右,故属优质纤维饲料。③所含蛋白质品质优良,赖氨酸含量高达1.06%~1.38%,较玉米高4~5倍,有利于平衡谷物饲料中赖氨酸的不足。④富含维生素,特别是叶酸、维生素K、维生素E和维生素B12⑤富含矿物质,如磷、钙、铜、铁、锰和锌等。⑥含异黄酮类物质及多种未知促生长因子。 1.1粗蛋白质苜蓿的品种不同,适宜生长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也不同,其蛋白质含量往往有一定的差异。粗蛋白质含量的高低是反映饲草料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表明,苜蓿蛋白质含有20多种氨基酸,包括人和动物全部必需氨基酸和一些稀有氨基酸,如瓜氨酸、刀豆氨酸等。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均以苜蓿生长的幼嫩阶段(萌发期)为最高,而以成熟期(盛花期)为最低。在大多数情况下,生长于高温条件下的牧草,其各种氨基酸的含量都可达最高。研究发现,用钴、铜、锌、锰和硼等无机物处理土壤时,会改变苜蓿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组成。 1.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糖、淀粉、果胶、半纤维索和纤维索等)是一类重要的能量营养素,在动物日粮中占1/2以上。在可消化干物质水平基本相同时,家畜对禾本科牧草的采食量及其日增重都较苜蓿低,这是因为禾本科牧草的可消化养分多来自纤维的消化,其吸收过程比可溶性养分慢,而苜蓿的进食、消化和吸收过程较快。所以2种日粮相比,家畜每天从苜蓿中获得的可消化养分要更多。有证据表明,肥育家畜从高质量饲料中获得的消化能高于由高纤维饲料

紫花苜蓿栽培注意要点

紫花苜蓿栽培注意要点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种植最广的牧草,素有“牧草之王”之称,也是陇东重点发展的牧草。 一、紫花苜蓿的生物学特性及主要特点: 1、生物学特性 在我国,苜蓿属的植物约有十几个种,常见的有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天兰苜蓿、南苜蓿等。除紫花苜蓿无野生分布、为从国外传入外,其它种类的苜蓿在我国均有野生分布。紫花苜蓿是苜蓿属中人类利用历史最悠久、饲用价值最高的一种牧草。因此,通常所说的苜蓿多指紫花苜蓿。 (1)分布和适应性 紫花苜蓿原产伊朗等地。我国栽培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广泛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和西南地区,长江流域栽培面积也较大。紫花苜蓿喜温暖半干旱气候,生长最适温度25℃左右。因根系入土深,故抗旱能力很强。可耐-20℃―-30℃的低温,有雪覆盖可耐-40℃。其适应性广,对土壤要求不严,耐贫瘠,不耐积水,地下水位最好不超过 1.5米,适宜的土壤PH值为6.8―8.1。但以土层深厚、富含钙质的土壤最为适宜。最适宜在年降雨量为500―800毫米的地区生长,我县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均适合苜蓿生长。 (2)形态特征 紫花苜蓿是豆科苜蓿属中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为羽状三出复叶,即每一个复叶上长有三片小叶,小叶多为椭圆形、倒卵形和倒披针形,叶片左右边缘全缘,仅在小叶的顶部边缘有锯齿;总状花序,腋生,每序有小花20―30朵,花紫色或蓝色,蝶形;荚果为螺旋状,旋叠1―4圈,每个荚果内含种子2―9粒;种子呈肾形,黄褐色,千粒重约2克;茎直立或倾斜,基部多分枝,株高60―100厘米;直根系,侧根多,主根发达,多年生的苜蓿主根入土深度可达10余米。通常苜蓿一次播种可多年利用。 2、主要优点 (1)产量高紫花苜蓿是多年生的豆科牧草,利用期少则4~5年,长的可达10年以上。它种植在一般地块可亩产鲜草4000~5000公斤,种植在水肥条件好的田块,可以达到5000~8000公斤,折合干草1.2-2吨。 (2)品质好品质好的重要的一个标志是蛋白质含量高,紫花苜蓿粗蛋白质含量可以达到20%~28%之间,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饲料来源。如果跟玉米相比,紫花苜蓿蛋白质的含量相当于玉米2倍到3倍。 (3)紫花苜蓿是一种重要的能量饲料它跟玉米相比虽然不如玉米热量那么高,但从蛋

紫花苜蓿与土壤之间的关系

紫花苜蓿与土壤的相互影响 摘要: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是陆生紫花苜蓿生活的基质。它提供了 紫花苜蓿生活必需的营养和水分,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由于紫花苜蓿根系与土壤之间具有极大的接触面,在土壤和紫花苜蓿之间进行频繁的物质交换,彼此强烈影响。紫花苜蓿为豆科类苜蓿属多年生草本紫花苜蓿根系发达,能极大疏松土壤底部土层,改善土壤结构。根系生有大量根瘤菌,并有大量的分泌物,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有较大提高。 关键字:土壤紫花苜蓿土壤养分影响 1.土壤的物理性质及其对紫花苜蓿的影响 (1)土壤质地和结构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系统,其中固体颗粒是组成土壤的物质基础,约占土壤总重量的85%以上。根据固体颗粒的大小,可以把土粒分为以下几级:粗砂(直径2.0~0.2mm)、细砂(0.2~0.02mm)、粉砂(0.02~0.002mm)和粘粒(0.002mm以下)。这些大小不同的固体颗粒的组合百分比称为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可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砂土类土壤以粗砂和细砂为主、粉砂和粘粒比重小,土壤粘性小、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强,蓄水和保肥性能差,易干旱。粘土类土壤以粉砂和粘粒为主,质地粘重,结构致密,保水保肥能力强,但孔隙小,通气透水性能差,湿时粘、干时硬。壤土类土壤质地比较均匀,其中砂粒、粉砂和粘粒所占比重大致相等,既不松又不粘,通气透水性能好,并具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是比较理想的农作土壤。 (2)土壤水分土壤水分能直接被紫花苜蓿根系所吸收。土壤水分的适量增加有利于各种营养物质溶解和移动,有利于磷酸盐的水解和有机态磷的矿化,这些都能改善紫花苜蓿的营养状况。土壤水分还能调节土壤温度,但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紫花苜蓿的生长。水分过少时,紫花苜蓿会受干旱的威胁及缺养;水分过多会使土壤中空气流通不畅并使营养物质流失,从而降低土壤肥力,或使有机质分解不完全而产生一些对紫花苜蓿有害的还原物质。 (3)土壤空气土壤中空气成分与大气是不同的,且不如大气中稳定。土壤空气中的含氧量一般只有10~12%,在土壤板结或积水、透气性不良的情况下,可降到10%以下,此时会抑制紫花苜蓿根系的呼吸,从而影响紫花苜蓿的生理功能。土壤空气中CO2含量比大气高几十至几百倍,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在0.1%左右,其中一部分可扩散到近地面的大气中被紫花苜蓿叶子光合作用时吸收,一部分可直接被根系吸收。但在通气不良的土壤中,CO2的浓度常可达10~15%,这不利于紫花苜蓿根系的发育和种子萌发,CO2的进一步增加会对紫花苜蓿产生毒害作用,破坏根系的呼吸功能,甚至导致紫花苜蓿窒息死亡。土壤通气不良会抑制好气性微生物,减缓有机物的分解活动,使紫花苜蓿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减少;但若过分通气又会使有机物的分解速率太快,使土壤中腐殖质数量减少,不利于养分的长期供应。 (4)土壤温度土壤温度具有季节变化、日变化和垂直变化的特点。一般夏季、白天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冬季、夜间相反。但土壤温度在35~100cm 以下无昼夜变化,30m以下无季节变化。土壤温度能直接影响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和实生苗的生长,还影响紫花苜蓿根系的生长、呼吸和吸收能力。大多数作

紫花苜蓿主要病虫害讲解

紫花苜蓿主要病虫害 苜蓿有些病害会造成幼苗死亡、产量降低或利用年限缩短,苜蓿是否会发生病害及病害的严重程度主要受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及生产管理水平的影响。其中,土壤排水不良是导致苜蓿发生病害最主要的原因。苜蓿一旦发生病害,很难找到有效的措施挽回损失,所以日常管理在于防止病害的发生,而不是发生后治愈病害。选择抗性品种是防止病害发生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因而了解苜蓿常出现的病虫害种类,对于种植苜蓿时选择针对性的抗病品种非常有益。 炭疽病 炭疽病容易在湿热条件下发生,可导致苜蓿减产25%甚至以上。感病的枝条会出现较大的卵圆形或棱形病斑,面积较大的病斑呈稻草黄色,边缘褐色(图1)。病斑面积可能逐步扩大,最后相连环茎一周,导致植株的1个或多个枝条枯死。感病的枝条可能迅速枯萎,看起来就像老年人的拐杖。死亡的枯枝散落在地里,颜色呈稻草黄至珍珠白。受感染的苜蓿根颈会变成蓝绿色,生成的新枝条很少,植株最终会死亡。许多苜蓿品种对炭疽病都有很好或至少中等抗性。

图1 感病植株的茎上有稻黄色的病斑图2感病植株(右)根颈呈蓝绿色 丝囊霉根腐病 丝囊霉根腐病是潮湿土壤中最主要的一种病害,幼苗感染这种病害生长缓慢甚至死亡,成株感染后会造成根部缓慢发生病害。受感染的幼苗子叶首先变成黄色,之后其它叶片逐渐枯黄,根部和茎部最初呈水泽状灰色,然后变成浅棕或深棕色。幼苗停止生长,但仍然直立。成株苜蓿感染丝囊霉根腐病后根量会减少,没有根瘤或者只有少量根瘤(图4)。 受感染植株与缺氮症状相似,越冬或刈割后再生缓慢。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既抗丝囊霉又抗疫霉根腐病的品种。

图3感病幼苗,子叶发黄图4感染根系缺少侧根(从左侧数第2对和第4对 为感病植株) 丝囊霉根腐病分为1代和2代,大部分苜蓿品种对1代有抗性,但是2代会在一些地区发生,并且比1代更具破坏性。如果种了抗性品种,但仍感染了这种病害,那就选择抗2代丝囊霉根腐病的品种。 细菌性枯萎病 细菌性枯萎病在苜蓿种植后第二年、三年才开始表现,可能使种植了3到5年的苜蓿地密度严重降低。感染前期,植株变成黄绿色并零散分布在地里。感染严重的植株停止生长,同时茎秆纤弱、叶片小且扭曲变形。病株刈割后很容易发现。病株主根横切面呈现出一个黄褐色圆圈(图5),但目前大多数苜蓿品种都对这种病害具有抗性。 图5 主根横切面呈现不同程度的黄褐色圆晕 褐斑病和叶斑病

紫花苜蓿播种栽植方法及标准

紫花苜蓿播种栽植方法及标准 一.品种概况: 紫花苜蓿是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主根入土深达数米,叶为羽状三出复叶,小叶长圆形或卵圆形,总状 花簇生,种子每千克约30-50万粒,紫花苜蓿抗逆性强,适应 范围广,喜温暖半干旱气候,日均温度15-20度最宜生长,抗 旱性强,连续积水两天即大面积死亡。 二.整地: 紫花苜蓿种子细小,幼芽细弱,顶土力差,整地必须精细,要求地面平整,土块细碎,无杂草,墒情好。其根系发达,入 土深,对播种地要深翻,才能使根系充分发育,结合深耕施足 基肥,一般亩施农家肥2500-3000公斤,普通磷肥50公斤。三.播种: 1、播种时间:春播一般在5月中下旬以后,地温稳定在5 度以上即可播种,北方地区播种一般选择雨季;秋播一般在8 月份进行,北方地区秋播不能迟于8月中旬,否则会降低幼苗 越冬率。 2、播种方法:常见播种方法有条播、撒播和穴播三种,条 播行距一般为15-30厘米,中高肥力土壤可控制在30厘米以上,撒播时加细土进行人工撒播(种子与细土比例1:6-8)。 3、播种量:一般情况下每亩地播种1-1、2公斤,土壤条件 不好时,可加大到2公斤/亩,确保每平方米至少425株幼苗(条

播播种用量1-1、5公斤/亩,人工播种2公斤/亩)。 四、田间管理: 1、中耕苜蓿播种当年苗期长势较弱,中耕作业要以除草为主,应做到二铲二趟或二铲一趟。春季返青后及每次割后进行一次中耕,以破除土壤板结。中耕一般与追肥作业结合进行。 2、施肥是提高苜蓿产量的重要措施。苜蓿施肥方法包括底肥、种肥、和生长期追肥。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可加入肥效期较长的磷肥,农家肥的施用量一般在每亩3000公斤左右,种肥是在播种时施的肥,一般亩施40-60公斤过磷酸钙做种肥。追肥一般在春季返青后、分枝期、现蕾期或是每次割后结合灌溉进行,追肥的方式有行间条施、撒施和叶面喷施等。 3、灌溉及排水:苜蓿是深根植物,根系很发达,能吸收深层水分,所以苜蓿比较抗旱,苜蓿不耐水淹,不适合低洼地和底下水位高的地方生长。在生长过程中遇涝会造成烂根而大量死亡,因此在多雨的季节应及时注意抗涝排水。 五、夏季管理: 1、加强管理,保证苜蓿生长需求。5-6月份降水较多,土壤墒情普遍较好,各地要根据土壤含水量情况适当补水,如果0-20厘米土壤层内含水量低于百分之十,要适当浇灌,但水量不宜过大,喷灌4-6小时即可。返青时没有进行追肥的地块,要结合浇水及时进行追肥。一般每亩追施苜蓿专用肥20-30千克。 2、关注病虫草害,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紫花苜蓿第2茬生

苜蓿种植管理技术

优质牧草——紫花苜蓿栽培技术 一、紫花苜蓿栽培技术 1、选择适宜地块 尽管苜蓿的适应性很广,适合在各类土壤中种植,但要想优质高产,就应按苜蓿的生长习性和适应性去选择理想地块。要选择在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杂草少、土壤酸碱度为中性或微碱性、含盐分不超过0.3%、集中连片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地块上种植。要旱能浇,涝能排,特别是要防止积水,因苜蓿连续浸泡24小时将成片死亡。不能重茬种植。2、精细整地 紫花苜蓿种子细小,幼苗较弱,早期生长缓慢,整地要精细,要做到深耕细耙,上松下实,以利出苗。针对我县南部洼地土壤特点,上茬作物收获后要进行深耕、旋耕,深度20-25厘米,耕后要进行晾晒,然后耥平无土垡,再用钉耙耙平地面,播前要进行一次镇压,以便播种时能够控制播深。在播种之前还要镇压,以便在播种之后容易控制覆土深度。 3、选择适宜品种 在土壤条件好,9月上中旬播种的水浇地上,建议选择金皇后、皇冠、爱菲尼特、牧歌等美国品种,这几个品种生长快,一年可以割四到五茬,但是对水肥要求都比较高;水肥条件较差,播期较晚的地块建议选择阿尔冈金等加拿大品种。建议选用进口

种子,进口种子纯度高、成熟度好,经过检疫,没有检疫性病虫害。 4、搞好种子处理 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最简单的办法是白天摊开暴晒,夜间再将种子转到阴凉处,并经常加一些水使种子保持湿润,2~3天后种皮开裂就可以种植了。另一种方法是变温处理,将苜蓿种子置于60℃的温水中浸泡半小时后捞出,晒干备用。 一般豆科作物根系中有一些棕黑色的瘤状物,这是它们同根瘤菌共生而形成的根瘤,能够将空气中的氮素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物质,但在没种过苜蓿的土地上往往数量很少,需要接种,接种后苜蓿产草量明显提高,并可以提高苜蓿的质量,增产效果可持续两年。接种方法很简单,每公斤苜蓿种子用10克根瘤菌剂充分混合,尽可能使每粒种子都均匀粘到菌剂就行。应当注意的是根瘤菌因为是活菌,不能同杀菌剂同用,存放时避免阳光直射。机械播种的种子,播前每公斤种子加7~10公斤过筛细砂,混匀待播。 5、施足底肥 苜蓿一次播种多年收获,因此在种植苜蓿之前应该施足底肥。首先要施足有机肥,但必须是腐熟的有机肥,没有腐熟,不能使用。一般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其次要施足速效性化肥,一般亩施纯氮4~6kg,速效磷6kg以上,速效钾6kg以上。另外在我县

紫花苜蓿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与开发利用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N at Prod Res D ev 2009,21:3462353,238 文章编号:100126880(2009)022*******      收稿日期:2007212225 接受日期:2008201228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6B08);农业公益性 行业科研专项(nyhyzx072022);农业部948计划项目(20062G38) 3通讯作者Tel:86210262731199;E 2mail:lgzhou@cau .edu .cn 紫花苜蓿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与开发利用 王蓟花1,周立刚 13 ,韩建国2,玉 柱 2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193;2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193 摘 要:紫花苜蓿(M edicago sativa L inn .)为广泛分布在我国的一种牧草植物,含有黄酮、三萜、生物碱、香豆素、蛋白质和多糖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氧化、免疫调节、降低胆固醇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部分活性成分已开发成产品。本文对该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与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关键词:紫花苜蓿;黄酮;三萜;香豆素;抗菌;抗氧化中图分类号:Q946.8;R285;S541 文献标识码:A B i oacti v ity and Utili za ti on of A lfa lfa Chem i ca l Con stituen ts WANG J i 2hua 1,ZHOU L i 2gang 13,HAN J ian 2guo 2,Y U Zhu 2 1College of A grono m y and B iotechnology,China A gricultural U niversity,B eijing 100193,China; 2 College of A ni m 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ina A gricultural U niversity,B eijing 100193,China Abstract:A lfalfa (M edicago sativa L inn .)is a f orage cr op widely distributed in China .The maj or che m ical constituents are flavonoids,triter penoid saponins,alkal oids,cou marins,p r oteins and polysaccharides,which showed a variety of bi o 2l ogical activities such as anti m icr obial,anti oxidant,i m muno 2modulat ory,cholester ol 2l owering effects .Some bi oactive con 2stituents have been devel oped as commercial p r oducts .Advances on che m istry,bi oactivity as well as devel opment and u 2tilizati on of alfalfa constituents were briefly revie wed . Key words:M edicago sativa L.;flavonoid;triter penoid;cou marin;anti m icr obial;anti oxidant 紫花苜蓿(M ed icago sativa L inn .)为豆科(Legu 2 m inosae )蝶形花亚科(Faboideae )苜蓿属植物[1] ,因其产草量高、富含蛋白质、适口性好、适应性强等特 点而被称为“牧草之王”[2] 。紫花苜蓿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和稳定的生产力,同时在抗旱、抗风沙、改良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 环境等方面也起到积极的作用[2] 。紫花苜蓿含有黄酮、三萜皂苷、生物碱、香豆素等多种次生代谢产物[3,4],在抗血栓、镇痛、消炎、抗氧化、抗菌、抗虫、化感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5,6] 。苜蓿在民间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肺热咳嗽、黄疸、膀胱结石等症[7] 。本文对紫花苜蓿的黄酮、萜类、生物碱、苜蓿蛋白和多糖等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与开发利用的进展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了解紫花苜蓿活性成分,高效利用苜蓿资源,开发新产品。 1 化学成分 紫花苜蓿次生代谢成分主要有:黄酮、三萜、生 物碱和香豆素。大分子化合物主要为苜蓿蛋白和多糖。1.1 黄酮(1~28) 已报道的苜蓿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黄酮类(1~21,图1)、异黄烷类(22~24,图2)、medicar p in 类化合物(25~28,图3)。化合物1~11的黄酮苷元为4′,5,72三羟基黄酮(或芹菜配基)(ap igenin ),化合物12的苷元为3′,4′,5,72四羟基黄酮(luteolin ),化合物13~18的苷元为4′,5,72三羟基23′,5′2二甲氧基黄酮(或麦黄酮)(tricin ),化合物19~21的苷元为4′,5,72三羟基23′2甲氧基黄酮(chrys oeri ol )。1.2 三萜(29~59)紫花苜蓿中三萜成分主要为齐墩果烷型(oleanane )五环三萜及其配糖体。3位为β构型的羟基或苷化,28位多连羧基并苷化,23、24位常羟基化或羧基化,其中包含的糖有葡萄糖、葡萄糖醛酸、阿拉伯糖、鼠李糖、木糖、芹菜糖、半乳糖等。根据苷元类型又可将苜蓿三萜化合物细分为苜蓿酸型

紫花苜蓿养羊及种植技术

紫花苜蓿养羊及种植技术 养羊的成本最大的就是饲料成本,现在好多网站宣传种牧草可以有几十吨的产量?真的有那么多么?以我的经验来看,在我们实际中是远远没有那么多的!!只有在试验田温室里,气候,水肥,通风专人及精细的耕种条件下能达到,咱们普通条件还是要回归理性,面对现实。否则就是玻璃板前的苍蝇,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没有的! 一亩紫花苜蓿可以养殖多少只羊呢?一般情况下,一亩紫花苜蓿可以养殖12-15只羊. 适量饲喂成年羊每天需青饲料4千克左右,若食用过多容易引起拉稀。在青饲料充足的情况下,要适当增加精饲料中糠、麸的比例(糠、麸应占精饲料总量的40%左右)。青饲料含水量较高,饲喂时更要适当控制喂量。紫花苜蓿、三叶草单一饲喂易引起羊臌胀痛,应与其他牧草搭配饲喂。苏丹草、墨西哥玉米苗期株内含有氢氰酸,收割后应稍加晾晒再给羊饲喂。

紫花苜蓿的种植技术 紫花苜蓿富含优质膳食纤维、食用蛋白、多种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等)、多种有益的矿物质以及皂苷、黄酮类、类胡萝卜素、酚醛酸等生物活性成分。 播前准备 1. 选地 苜蓿适应性广,喜欢温暖、半湿润的气候条件,对土壤要求不严,除太粘重的土壤、极瘠薄的沙土及过酸或过碱的土壤外都能生长,最适宜在土层深厚疏松且富含钙的壤土中生长。苜蓿不宜种植在强酸、强碱土中,喜欢中性或偏碱性的土壤,以pH7~8为宜,含盐量小于0.3%,地下水位在1m以下。土壤pH为6以下时根瘤不能形成,pH为5以下时会因缺钙不能生长。可溶性盐分含量高于0.3%、氯离子超过0.03%,幼苗生长受到盐害。 2. 前茬 前作以春小麦、油菜、大麦、豌豆为宜。 3. 施肥 为提高产量,增加苜蓿后期生长对磷、钾肥的需求,在耕地前每667平方米施

营养成分综合分析报告

营养成分综合分析报告 ——马铃薯及其加工产品的营养分析 学生姓名班级2007级学号 学院军需科技学院 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卫生检验) 指导教师王二雷

马铃薯的营养成分综合分析 1实验目的 1、掌握测定马铃薯中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粗纤维、还原糖六大类营养成分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并熟悉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3、通过对被测试样中六大成分的测定,评定被检试样的品质。 4、通过对马铃薯,水煮马铃薯,油炸马铃薯中蛋白质、脂肪、还原糖、水分、灰分、粗纤维)的测定分析,比较三种加工工艺营养素的损失情况。 2实验原理 食品样品营养分成的综合分析,主要是针对食品中的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糖类、粗纤维素的成分分析,采用的实验方法为国标(GB)中的标准方法。 (1)食品中的水分的含量测定是采用的常压干燥法,是指在100℃左右直接干燥的情况下,所失去物质的总量; (2)食品中的灰分的测定采用的是恒重法,是指食品经高温灼烧后遗留下来的无机物,主要是无机氧化物或盐类,称取其重量即可求得灰分含量; (3)食品中的脂肪的测定采用的是索氏萃取法,是指食品中的样品经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提取后,蒸后溶剂所得到的物质; (4)食品中的蛋白质的测定采用的是经典的凯氏定氮法,是根据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氮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计算总氮含量,再换算为蛋白质含量; (5)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是指样品在硫酸作用下,样品中的糖、淀粉、果胶质和半纤维素经水解除去后,再用碱处理,除去蛋白质及脂肪酸,遗留的残渣为粗纤维,如其中含有不溶于酸碱的杂质,可灰化后除去; (6)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采用的是斐林显色法,原理为,样品经除去蛋自质后,在加热的条件下,直接滴定已标定过的碱性酒石酸铜液(费林试剂),以次甲基蓝为指示剂,根据样品消耗的体积,计算还原糖量; 3实验设计方案 3.1 样品制备工艺流程

GBT 1996-2017 冶金焦炭

冶金焦炭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冶金焦炭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运输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供高炉冶炼用的焦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对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1997焦炭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GB/T2001焦炭工业分析测定方法 GB/T2005冶金焦炭的焦末含量及筛分组成的测定方法 GB/T2006焦炭机械强度的测定方法 GB/T2286焦炭全硫含量的测定方法 GB/T4000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技术要求 3.1冶金焦炭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3.2经供需双方协商,抗碎强度可按M25或M40供货,未注明时按M40供货。 3.3水分、焦末含量不作为质量考核依据。 表1冶金焦炭的技术指标 指标等级 粒度/mm >40>2525~40 灰分(A d)/%一级 二级 三级 ≤12.0 ≤13.5 ≤15.0 硫分S t ,d (质量分数)/% 一级 二级 三级 ≤0.70 ≤0.90 ≤1.10 机械强度 抗碎强度 (M25)/% 一级 二级 三级 ≥92.0 ≥89.0 ≥85.0 按供需双方协 议 (M40)/% 一级 二级 三级 ≥82.0 ≥78.0 ≥74.0 耐磨强度(M10)/% 一级 二级 三级 ≤7.0 ≤8.5 ≤10.5 反应性(CRI)/% 一级 二级 三级 ≤30 ≤35 - - 反应后强度(CSR)/%一级≥60

二级三级≥55 - 挥发分(V daf)/%≤1.8 水分含量(M t)/%干熄焦≤2.0湿熄焦≤7.0 焦末含量/%≤5.0 注:百分号为质量分数。 4试验方法 4.1水分、灰分、挥发分的测定按GB/T2001的测定。 4.2全硫的测定按GB/T2286的规定进行。 4.3机械强度的测定按GB/T2006的规定进行。 4.4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的测定按GB/T4000的规定进行。 4.5焦末含量及筛分组成的测定按GB/T2005的规定进行。 5检验规则 5.1冶金焦炭的质量检验由供方质量监督部门进行,用户有权按本标准进行验收。 5.2焦炭试样的采制样按GB/T1997的规定进行。 5.3数值修约按GB/T8170的规定进行。 5.4当需方验收产品质量对质量有异议时,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6运输和质量证明书 6.1产品用洁净的火车车箱、汽车或其他运输工具装运。 6.2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质量证明书,证明书内容应包括:供方名称、产品名称、标准编号、质量等级、批号、毛重、净重、车号、发货日期和本标准规定的各项检验结果等。

苜蓿的营养及其饲用与特种用途产品开发

苜蓿的营养及其饲用与特种用途产品开发 孟林张国芳岳俊芳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 100089 1苜蓿的营养价值 苜蓿含有大量的粗蛋白质、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矿物元素及维生素,有“牧草之王”之美誉。在相同土地面积上,种植苜蓿比种植各种禾本科牧草收获可消化总养分高2倍,可消化粗蛋白质高倍,矿物质高6倍;苜蓿蛋白质产量比大豆和谷子籽实蛋白质分别多倍和倍,苜蓿总养分产量比大豆和谷子多倍和倍。 蛋白质营养 粗蛋白质包括蛋白质和非蛋白质(NPN)两种形态。苜蓿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叶片中,其中30—50%的蛋白质存在于叶绿体中。非蛋白质包括游离氨基酸、肽、酰胺、嘌呤、嘧啶和生物碱等,约占苜蓿总氮量的1/3。粗蛋白质含量的高低是反映苜蓿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苜蓿初花期至开花期的粗蛋白质含量一般在17—20%,高蛋白苜蓿品种开花初期的粗蛋白质含量高达22%以上,有的达到28%以上,因此苜蓿具有蛋白质含量高的优点。一般而言,苜蓿不同生长时期或不同植株体部位,粗蛋白质含量不同。随着苜蓿生育时期的推移,其粗蛋白质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如营养期粗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的%,现蕾期 %,初花期%,盛花期%,花后期%。通常苜蓿叶中粗蛋白质含量是其茎中2—3倍(Albrecht,1983)。 苜蓿含有动物需要的各种必需氨基酸,而且含量丰富,品质好,如动物不可缺少的赖氨酸,苜蓿干草中含量比玉米籽实高倍。各种苜蓿中赖氨酸、天门冬氨基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含量都较多,蛋氨酸、酪氨酸、组氨酸的含量较少。但由于苜蓿品种很多,各地栽培条件和气候环境不同,苜蓿中各种氨基酸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 碳水化合物营养 碳水化合物(糖、淀粉、果胶、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等)是一类重要的能量营养素。不同生育期苜蓿草的总糖含量差异不显着,变幅在%—%。苜蓿茎和叶中细胞壁分别由700g/kg 和600g/kg以上的纤维素组成(Albrecht,. 1983; Luckett, . et al 1967)。苜蓿中的粗纤维主要存在于细胞壁上,属结构性糖类,无氮浸出物主要存在于细胞内,属非结构性糖类。细胞壁随苜蓿生育期延迟而不断增厚,粗纤维含量增加,特别是中性洗涤纤维(NDF),开花前苜蓿干物质中含量为30%左右,开花期即达55%以上。粗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变差,营养价值降低,消化率降低。苜蓿草中半纤维素与纤维素之比较禾本科牧草中的要低,苜蓿草中半纤维素的含量大约占细胞壁的150g/kg—300g/kg(Albrecht,. 1983; Luckett, . et al 1967)。葡萄糖是在植物细胞壁中发现的最普遍的糖单元,在苜蓿中占全部中糖的60—70%(Albrecht,. 1983),木糖是细胞壁中第二大中糖。Albrecht(1983)研究发现在苜蓿成熟期葡萄糖和木糖含量增加,而阿拉伯糖和半乳糖却减少;在苜蓿叶细胞壁中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糖和鼠李糖的含量较苜蓿茎细胞壁中要高,木糖却相反。木糖与阿拉伯糖之比在苜蓿茎中随着成熟度增加呈现增加趋势,一般从增加到,而在叶中没有变化。Brice 和

紫花苜蓿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为苜蓿属多年生豆科植物,紫花苜蓿原产伊朗,是当今世界分布最广的栽培牧草,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产区在西北、华北、东北、江淮流域。也是我国分布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豆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 一、紫花苜蓿的生物学特性 1、紫花苜蓿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多年生优质豆科牧草,寿命可达30年之久,田间栽培利用年限达7-10年。 2、根系发达,主根粗大,入土深达2-6米,甚至更深,侧根主要分布在20-30厘米以上的土层中。根上着生有根瘤,且以侧根居多。根颈膨大,并密生许多幼芽。 3、茎直立或斜生、光滑或稍有毛,略呈方形,多分枝,株高60-120厘米,高者可达150厘米。 4、羽状三出复叶,小叶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叶缘上三分之一处有锯齿,中下部全缘。 5、短总状花序,腋生,花冠蝶形,有花20-30朵,紫色或深紫色。 6、荚果螺旋形,一般2-4回,成熟时呈黑褐色,内含种子2-8粒。种子呈肾形,黄褐色,有光泽,千粒重1.4-2.3克。 二、紫花苜蓿的环境条件要求:

1.温度:紫花苜蓿喜温暖半干燥气候,生长最适宜温度在25℃左右。夜间高温对紫花苜蓿生长不利。根系在15℃时生长最好,在灌溉条件下,可耐受较高的温度。紫花苜蓿耐寒性很强。5~6℃即可发芽并能耐受零下5℃和零下6℃的寒冷,成长植株能耐零下20℃和零下30℃的低温,在雪的覆盖下可耐零下44℃的严寒。 2.水分:紫花苜蓿每形成1克干物质需水约800克,但因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很强,在温暖干燥而有灌溉条件的地方生长极好。年降雨量超过1000毫米地方不适宜栽培。夏季多雨,天气湿、热,对紫花苜蓿的生长最为不利。 3.土壤:紫花苜蓿对土壤要求不严,除重粘土、低湿土、强酸碱土外,从粗沙土到轻粘土皆能生长,而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富含钙质的土壤中生长最好。耐盐碱,不耐酸,以土壤pH 值6~8为宜,成长植株可耐受含盐量为0.3%的土壤。地下水位不宜过高,生长期间最忌积水,连续淹水24~48小时即可大量死亡。在盐碱地上种植,有降低土壤盐分的功能。 4.养分:紫花苜蓿对土壤养分利用能力很强,可摄取其他植物不能利用的养分。根部着生根瘤菌,常结成较多根瘤,固氮能力强。施肥应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氮磷钾比例为1∶5∶5。此外根外追施硼、锰、钼等微量元素肥料对紫花苜蓿增产效果显著。

紫花苜蓿高产栽培技术

4.2 催芽播种 种子催芽既可以防止病害,又可以提高发芽率。种子催芽一般采用温汤浸种的方法,在温水中浸种15min,捞出后放于28 30℃的恒温箱中催芽,待种子露白便可播种。一般播种按照每穴播1 2粒,播完后覆土1cm,喷透水后盖上薄膜保温防水流失。温室西瓜砧木比接穗早播3d左右。苗床出苗后,严格按照“白天高晚上低,阴天高晴天低”,昼夜温差保持 8 10℃的幼苗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5 定植及后期管理 5.1 定植 每667m2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1万kg、腐殖酸有机肥25kg、过磷酸钙150kg、硫酸钾30kg,整平耙匀土地,浇足底水,待可以定植时起垄栽培,一般垄高25 30cm、宽80cm、沟宽40cm,垄面中间开有暗灌沟,安装宽10cm、深5cm的滴灌带,覆膜。辣椒定植株距30 35cm,行距40 45cm。西瓜定植株距2 3m,行距1 2m,采取吊蔓种植。 5.2 温度管理 定植后第1阶段为缓苗期,控制温度非常重要,要保持白天温度30℃左右,夜间温度18℃左右,昼夜温差15℃左右。当新叶抽生后缓苗结束。以后为生长阶段,温度可以适当降低,当白天温度超过30℃时,应当放风降温至28℃左右,夜间温度保持在15℃。当外界温度最低温度大于15℃时,夜间可以不用关闭放风口。5.3 水肥管理 定植后,当辣椒门椒开始膨大或西瓜第1个幼瓜坐住便可开始浇水施肥。每667m2随水追施复合有机肥20kg。以后根据墒情浇水,但不能大水漫灌,要保持地面见干见湿。每2水追肥1次,每 667m2每次追施10kg,盛果期用尿素5kg加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 3g/kg叶面喷施。 5.4 授粉 辣椒开花期用20 25mg/L的2,4-D丁酯喷花,保花促果;西瓜一般在8:00 9:00时太阳升起前进行授粉,也可以在温室悬挂3 5个蜂箱,进行蜜蜂授粉。 6 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进行。害虫主要防治蚜虫、烟粉虱,可以用黄板进行诱蚜,也可以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或用异丙威烟剂等烟熏杀虫剂每隔3~5d熏杀1次。辣椒灰霉病发病初期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5~7d喷1次,连喷3~4次。白粉病发病初期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7 适时采收 春提早辣椒采收一般根据市场行情而定,但不宜过晚,防止门椒坠秧。 (收稿日期:2015-01-20) 紫花苜蓿有“牧草之王”的称号,产草量高、草质好、适口性强、营养丰富。紫花苜蓿的茎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及胡萝卜素,特别是叶片中含量更高。紫花苜蓿茎叶柔嫩鲜美,不论青饲、青贮、调制青干草、加工草粉、用于配合饲料或混合饲料,各类畜禽都最喜食,也是养禽业首选青饲料。发展绿色农产品紫花苜蓿的高产栽培,对于促进阿勒泰地区畜牧业绿色畜产品的发展、满足市场需求、增加牧业经济效益、提高广大农牧民的收入,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1 基本要求 生产绿色农产品苜蓿,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规定的要求;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规定的要求;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规定的要求。 2 产量构成指标 不同品种产量有差异。第1茬产量约占50%,第2茬产量约占30%,第3茬产量约占20%,单产干草700kg/667m2以上。 3 主要栽培技术 3.1选地,整地 苜蓿对土壤要求不高,选择总盐< 3.0g/kg、pH值7.0 8.0、排灌系统配套、地下水位深度> 1.5m、地势较平坦、通气性较好的砂壤土、壤土上进行种植。 翻地前,每667m2撒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 紫花苜蓿高产栽培技术 李冬梅 (新疆阿勒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836500 )

苜蓿的营养价值

苜蓿的营养价值 1 苜的营蓿价值养 紫花 苜营养价值蓿高,仅不含丰有的蛋富白质、物矿元素质、碳水合化、物种氨基多、维生酸等营素养质,物同时还含有些一知未生促长因,子品质优良,优质蛋白质是料的饲选首原。 料11 .苜蓿的蛋白质 紫粗苜蓿以粗花蛋质白含高量而著称。相据关道报,紫花蓿粗蛋白质苜量在含孕期达到蕾32左右%,玉是米蛋粗白质含的量2.47。苜蓿倍粗蛋白的中质氨基种类齐全、组成合酸理含有2,0种上以的基氨,酸括人包动和物全的必需部基氨酸以,一些及稀氨基有如酸氨酸瓜刀豆氨、酸(等陈光和曹耀海兵2,003,)中其氨赖含酸约量为玉籽实的米.57倍,而其他必须氨基如酸氨酸、精氨酸等为组玉的米倍左2右,色氨和蛋氨酸也显著酸于高玉米紫花。苜的蛋白蓿质及氨酸比基均衡例,与物体内的蛋白质及氨基酸组成比动相似例转化,效价高。 1较2.苜蓿的碳化合水物 紫花苜蓿中碳的化合水物要主糖类、淀粉、纤维素、以半纤素维、木素为主,是一质重要类的量能养素,在营动物粮中日有占相大的比当例。研究据,着苜随蓿株体植熟成的度加增,苜蓿中碳水的合化物(类糖纤、维、半素纤维)和木质素素变化的势趋恰相恰反且,叶茎比增。近大来相关的年研表明究苜蓿碳水,化物合不能作为反仅动物和一些刍非刍反动日粮物的主中要的源物能,质而给动物饲且喂一量的紫花苜定蓿可,以维持物动胃肠正常动蠕,激刺动胃肠道的物发和消化液育分泌的,降后低肠容物内p的H改,变原病生微物的长生育的发胃道环肠,境抑大制杆肠等菌病菌原的生长繁(张勇殖,198)9显,提著高物动肠胃道内消化的酶物生性活杨(玉等,20芬30)。 .1 苜蓿的维3生素矿物质元素和 苜 蓿草中维生素种的多、类品齐全种,别是特叶、酸绿叶、素VK、生物、素EV、VB2叶黄素、胡、萝素含量较高卜其,维生素中β、-胡卜萝叶、酸、生素物的平均量含分别为946.、4.630.和4m5gk/;苜蓿g草还含中钙、磷、有、铁镁、钾、、铜等锰种多物质矿素元,物矿的含质远量禾比本科牧草中矿物质含高,量、钙镁钾含量较丰、,富其钙中含的在量150.%1.~9%0,磷含不酸植,磷物学生价效。高据道,苜报中含有蓿量的类大胡卜萝素和叶黄,能素改善够鱼类及畜产品的色泽禽,提高商品性其。能詹玉春(0025)曾南美在白虾饲对中添加料蓿苜提物改善其取色,体得出6%苜蓿提了物在着取效色果优上合成于

紫花苜蓿生态施肥技术解析

紫花苜蓿生态施肥技术解析 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生育期可分为苗期、分枝期、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休眠期6个阶段。紫花苜蓿喜温暖半干旱气候,适宜气温15-20度,抗寒性强,夏季耐高温中等,根系深,抗旱性强,喜中性或微酸性土壤PH值6-8为宜。整个生长期对氮、钾需要最多,磷次之。每生产1000千克牧草需要氮12.5千克,磷3.5千克,钾12.5千克。根据土壤养分丰缺情况,针对性的施用有机-无机-微生物肥料,依据最小养分定律,补充决定紫花苜蓿产量的限制元素,并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而且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不仅能最大限度发挥紫花苜蓿的生产潜能,还能均衡营养,改善紫花苜蓿的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施肥效益,还可以减少肥料挥发、流失及地下硝酸盐积累等面源污染,有机肥、无机肥、金宝贝微生物菌肥配合施用,能实现耕地养分投入与产出相平衡,在提高单产的同时,土壤养分不断提高,达到培肥土壤,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现将紫花苜蓿的生态施肥技术阐述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基肥。土壤肥力的高中低情况不同,因此施肥量的多少是有区别的。通常情况下土壤肥力低的地块,亩产600-800公斤的,建议每亩施用腐熟发酵的有机肥600-800公斤,尿素6公斤,磷酸二铵17-22公斤,氯化钾9公斤,金宝贝微生物菌肥3-4公斤。土壤肥力中等的地块,亩产800-1000公斤的,建议每亩施用腐熟发酵的有机肥750-1000公斤,尿素6公斤,磷酸二铵15-20公斤,氯化钾7公斤,金宝贝微生物菌肥2-3公斤。土壤肥力高的地块,亩产1000-1200公斤的,建议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500-750公斤,尿素4公斤,磷酸二铵13-17公斤,氯化钾6公斤,金宝贝微生物菌肥1-2公斤。因未腐熟的新鲜粪便中含有细菌、虫卵很容易将寄生性病毒或其传病害传播给植物根系,造成根系病害,并且养分利用率低,所以建议种植户最好将新鲜粪便经金宝贝微生物发酵剂腐熟发酵处理,这样不仅可以将物料中的臭味、细菌和虫卵除掉,还能将物料中的有机养分充分释放出来,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施肥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二、追肥。苜蓿的整个生长周期对氮肥的需要很高,但是每次刈割后需要氮肥和钾肥同时补充,才有利于地上部分叶和杆的同步生长。钾元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素向上传导从而促进地上部分的生长。实践证明苜蓿施用钾肥可以延长生长期,亩增产10%以上。依据土壤肥力的高低,追肥量也是不同的。通常低产田建议每亩追施尿素4-5公斤,氯化钾4-5公斤,金宝贝微生物菌肥1-2公斤,中产田建议每亩追施尿素3-4公斤,氯化钾4-5公斤,金宝贝微生物菌肥1-2公斤,高产田建议每亩追施尿素3-4公斤,氯化钾3-4公斤,金宝贝微生物菌肥1-2公斤。 基肥和追肥中均配合施用金宝贝微生物菌肥,是因为金宝贝微生物菌肥中的复合菌群在适宜的土壤环境中可以进行繁殖,并产生细胞分裂素、吲哚乙酸等天然激素,不仅可以调节土壤的PH值,提高根系的吸收能力,还能释放深土层中的微量元素,并提高有机质含量,有效的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土质越来越肥沃。 另外,经过金宝贝肥料发酵剂腐熟发酵的有机肥施入土地里不会产生“烧根”、“烧苗”的现象,而且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及有益微生物,可有效的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明显改善土壤的微生态环境,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及保水保肥性能,提高土壤可持续增产增收的潜力。

主要水果营养成分分析(精)

瓜果之王——西瓜的营养成分:每100克可食部分中含有: 水分93.3克, 蛋白质0.6克, 脂肪0.1克, 膳食纤维0.3克, 碳水化合物 5.5克, 钙8毫克, 磷9毫克, 铁0.3毫克, 锌0.1毫克, 胡萝卜素0.45毫克, 维生素B10.02毫克, 维生素B20.03毫克, 尼克酸0.2毫克, 维生素C6毫克等。 秋燥的克星——梨的营养成分:每100克可食部分中含有: 水分90克, 蛋白质0.4克, 脂肪0.1克,

膳食纤维2克, 碳水化合物7.3克, 钙11毫克, 磷12毫克, 维生素B10.01毫克, 维生素B20.04毫克, 尼克酸0.1毫克, 维生素C1毫克, 以及柠檬酸和苹果酸等有机酸。 百果之冠——香蕉的营养成分:每100克可食部分中含有: 水分75.8克, 蛋白质1.4克, 脂肪0.2克, 膳食纤维1.2克, 碳水化合物20.8克, 钙7毫克, 磷28毫克, 锌0.18毫克, 胡萝卜素60微克,

维生素B10.02毫克, 维生素B20.04毫克, 尼克酸0.7毫克, 维生素C8毫克, 以及少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幸福果——苹果的营养成分: 每100克可食部分中含有: 水分85.9克, 蛋白质0.3克, 脂肪0.3克, 膳食纤维0.8克, 碳水化合物12.5克, 钙15毫克, 磷7毫克, 铁0.3毫克, 锌0.06毫克, 胡萝卜素0.6毫克, 维生素B10.01毫克, 维生素B20.02毫克,

尼克酸0.1毫克, 维生素C4毫克, 以及苹果酸、奎宁酸、酒石酸、芳香醇、鞣酸、果胶等。 水果皇后——草莓的营养成分: 每100克可食部分中含有: 蛋白质1克, 脂肪0.6克, 无机盐0.8克, 粗纤维素1.4克, 糖 5.7克, 维生素C50-120毫克,(比西瓜多10倍钙32毫克, 铁 1.1毫克, 磷1毫克, 还含有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鞣质、酚类、苹果酸、柠檬酸、水杨酸等。 春果第一枝——樱桃的营养成分:它既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也含有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尤其 铁的含量,每百克高达6-8毫克,比苹果、橘子、梨高20至30倍。 维生素A的含量比苹果、橘子、葡萄高4-5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