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奉节县明堂小学: 薛承安
教材分析
本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字里行间的意思,更要让学生透过朴实的文字感受乡村人们走搭石的情景,感受山里的人朴实、善良的人性之美。
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四年级共有43人。其中男生26名,女生17名。四年级的同学各个聪明活泼,乐观好动,善于学习,乐于思考。学习气氛浓厚,大部分同学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积极性高,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不足的地方就是学习比较浮躁,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不少同学在学习上好胜心强,乐于学习,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好的学习方法;但也有不少同学非常贪玩,厌倦学习,畏惧困难,或是学习方法不当,或是学习习惯不好,致使作业不能及时上交,书写不规范,学习基础薄弱,成绩不理想。
设计理念:
小学语文实验教材,新增了许多图文并茂,极富人文性的精美短文,编者的用意不言而喻,就是要让教师作为孩子“学习的引领者”,引导孩子去“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本节课的设计,以“寻找美的风景”为教学出发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情景创设和教师的语言渲染,让孩子在感受“搭石”这一生活中的寻常事物所蕴含的不寻常的美的同时,受到心灵的启迪和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紧扣中心句,想象画面,寻找由搭石构筑的风景,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发现美,感受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重点: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自然美和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法学法:朗读体会读议结合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板书:
21、搭石
搭石========风景!
摆助人美
走协调美
过谦让美
尊老美
赞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