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挖掘内涵 辨析概念

挖掘内涵 辨析概念

挖掘内涵辨析概念

——“物质组成与分类”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四川省安岳县双龙街初级中学642357 李良

E-mail:szjsliliang@https://www.doczj.com/doc/5c18935005.html,

近年来,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知识在中考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这部分知识概念较多,而概念的应用是考试的重点。由于部分同学对相关概念理解不透,因此失分现象较严重。为了增强这部分知识复习的针对性,笔者对一些重要概念作了初步的辨析,以帮助同学们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清概念的层次,从而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1.同种元素一定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辨析: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所以同种元素一定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NH3和H2O 的核电荷数相等,都为10,但它们不属于同种元素。

2.混合物一定由多种物质组成,但不一定由多种元素组成。

辨析:空气、溶液是典型的混合物,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多种物质,溶液中也含有溶质和溶剂等多种物质。氧气(O2)和臭氧(O3)混合,属于混合物,但其中只有一种元素。混

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

....(如CO .......组成,与所含元素的种类无必然的联系,它既可由多种元素

和CO2的混合气体)组成,也可由一种元素

....(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组成。

3.单质一定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辨析:O2、H2、Fe、P等都是单质,它们均由同种元素组成;O2和O3的混合物都由氧

元素组成,但它们不是单质,而是混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

...。

....组成的纯净物

4.化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但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

辨析:CO2、KCl、KMnO4等都是化合物,它们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O2和N2的混合

气体中也含有不同的元素,但它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

.....组成的

纯净物

...。

5.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

辨析:H2O、SO2、P2O5等氧化物中均含有氧元素;KClO3、KMnO4等物质中也含有氧

元素,但它们不是氧化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

....组成并含有氧元素

...的化合物。

6.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但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辨析:CO2、SO2等属于酸性氧化物,它们是非金属氧化物;H2O、CO等也是非金属氧

化物,但它们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7.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辨析:CaO、CuO等属于碱性氧化物,它们是金属氧化物;Al2O3、ZnO等也是金属氧化物,但它们不属于碱性氧化物,而属于两性氧化物。

8.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辨析:HCl、H2SO4、H2CO3等酸中都含有氢元素;NH4NO3、NaHCO3、NaOH等物质

中也含有氢元素,但它们不是酸,而是盐或碱。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的化合物。

9.碱中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但含有氢氧根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辨析:NaOH、Ca(OH)2等碱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Cu2(OH)2CO3中也含有氢氧根离子,

但它不属于碱,而属于盐。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的化合物。

10.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盐,但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辨析:NaCl、K2CO3、Ca(HCO3)2等盐中均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4Cl、(NH4)2CO3

等物质中不含有金属离子,但它们也属于盐。盐是由金属离子

.....组成

.....).和酸根离子

....(.或铵根离子

的化合物。

11.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

辨析:C2H5OH、CH4等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CO2、CO2、CaCO3等物质也含有碳元素,但它们不是有机物,它们具有无机物的特点,因此属于无机物。

新基建的内涵概念与实施意义(发展白皮书)

一、“新基建”的概念内涵 “新基建”是与传统的“铁公基”相对应,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特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为经济社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提供底层支撑的具有乘数效应的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新基建”包括 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 二、“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区别 “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区别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更突出支撑产业升级和鼓励应用先试 “新基建”以产业作为赋能对象,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促进产业的数据驱动发展,并在超高清、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等前沿产业领域,完善应用环境,抢占产业发展先机。 (二)更突出政府对全环节的软治理 “新基建”需要加强政府对规划、建设、运营、监管的全环节治理水平,增强投资动员

能力,提升资金运用精准性,加强政策配套保障,实现舆情及时响应和监管开放透明,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治理水平。 (三)更突出区域生产要素整合和协调发展 “新基建”提升覆盖范围内数据资源、电力能源、人才的流动速度和参与程度,削弱了传统要素有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推动技术、劳动等其他生产要素的数字化发展,不仅促进中心城市的产业创新,还有助于中小城市、农村地区的协调发展。 三、“新基建”实施的意义 (一)支撑“两个强国”建设 提供高速泛在的连接能力。5G 以及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强化数据连接能力;高铁、轨道交通、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补足经济社会能源连接。提供通用化平台型支撑服务。通用人工智能平台以及大数据中心建设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需求载体与核心驱动力。打造安全可控的基础网络体系。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补足信息技术短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的自研能力,对于我国抢抓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意义重大。 (二)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加速数字产业化。“新基建”可全面促进信息技术的市场化应用,推动数字产业形成和发展,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最终形成数字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加速产业数字化。 “新基建”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基础改造,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效果。 (三)加速构建智慧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新基建”促进市场监管、环境监管、政府服务、应急保障、公共安全等领域社会治理方式创新。有利于加速构建全面设防、一体运作、精确定位、有效管控的信息化社会治理体系。加快推进民生应用智能化。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基础,促进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智能化公共服务体系共建共享,对于进一步增进人民福祉意义重大。 四、“新基建”建设内容

资产的概念及其分类

资产的概念及其分类 资产的概念及其分类 1、资产的概念 转自环球网校https://www.doczj.com/doc/5c18935005.html, 资产是企业拥有的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资产具有以下特征: (1)资产的实质是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2)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或能够加以控制的经济资源; (3)资产的目的旨在为某个会计主体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基础。 2、资产的分类 转自环球网校https://www.doczj.com/doc/5c18935005.html, 企业资产由各个具体的资产项目所组成,为便于资产的计量,有利于资产的管理,可以根据经济内容,按资产负债表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转自环球网校https://www.doczj.com/doc/5c18935005.html,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存货等。 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 固定资产的定义 转自环球网校edu24ol.cogudignzichan固定资产的 1)凡使用年限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的资产,称为固定资产;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也应列为固定资产。 (2)属于整体之一部分, 不便或不宜划分, 而其整体总值符合固定资产标准者,应列为固定资产。 (3)凡相同种类、规格的设备、器具、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虽然单位价值不足2000元,但数量较多,总值较大,而又集中管理者亦应列为固定资产。(4)单台电动机其功率为30KW以上(含30KW)应列为固定资产。 (5)成套生产装置上的管道、阀门、仪器仪表、线路在竣工时应列为固定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并且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商誉等。

现代设计的概念

现代设计的概念: 以现代主义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简称现代设计。它是基于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计划内容,受现代市场营销、一般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约束,具有高度应用性的设计活动。 内容包括: 1、现代建筑设计 2、现代产品设计 3、现代平面设计 4、广告设计 5、服装设计 6、纺织品设计 7、为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服务的几个特殊的技术部门,摄影,电影与电视制作,商业插图现代设计不仅仅提供人类以良好的人机关系,提供舒适、安全、美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提供人类以方便的工具,同时,也是促进人类在现代社会中能够方便自然交流的重要活动。现代设计是一个不太准确的称谓,与其说是一个设计风格概念,还不如说是一个时间概念来得准确。应该说是它是现代建筑、现代工业产品、现代平面设计的总称。 工业设计史(没有现代工业设计史,因为工业设计本身就是在工业革命之后的新事物,本身就是现代的) 大多数设计史都是以建筑为主线,兼顾一些家具而成书的。 现代主义的定义: 时间上定义:20世纪初期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运动。 意识形态上:革命性,民主性,个人性,主观性,形式主义性,都非常典型和鲜明。 现代主义是一个对于传统意识形态的革命,几乎意识形态的所有范畴,从哲学、心理学、美学、艺术、文学、音乐、舞蹈、诗歌等等都被涉及。 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基础 在20世纪形成,它的组成非常庞杂,既有实用主义、理性主义的内容,也有乌托邦主义的成分,重要人物:勒·科布西耶、沃尔特·格罗佩斯、米斯·凡德洛、弗兰克·赖特、阿尔瓦·阿图。奠定了现代设计思想的基础,影响到全世界设计的发展。 勒·科布西耶 勒·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1917年定居巴黎,柯布西耶是现代主义大师中著书立说最丰富的一个。他的现代主义思想理论集中反映在它的重要论文集《走向新建筑》中代表了他的总体设计思想。这本著作的文章,前后跨越几十年,因此难免有些前后矛盾之处,内容也比较庞杂,但是在否定设计上的复古主义和折衷主义,在强调设计的功能至上方面,他的观点与格罗佩斯基本是一致的。 柯布西耶强调机械的美,高度赞扬飞机、汽车和轮船等新科技结晶,认为这些产品的外形设计不受任何传统式样的约束,完全是按照新的功能要求而设计成的,它们只受到经济因素的约束,因而,更加具有合理性。通过强调机械的重要,柯布西耶成为机械美学理论的奠基人,他认为:“住宅是供人居住的机器,书是供人们阅读的机器,在当代社会中,一件新设计出来为现代人服务的产品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机器”。它们的美学原则是独特的,并不跟随古典艺术的美学原则,只有面对这种新的社会状况,我们才能把握新的美学立场和美学原则,那就是代表二十世纪新时代的机械美学, 勒·柯布西耶的建筑思想可分为两个阶段: 1、50年代以前是合理主义、功能主义和国家样式的主要领袖,以1929年的萨瓦伊别墅和1945年的马赛公寓为代表,许多建筑结构承重墙被钢筋水泥取代,而且建筑往往腾空于地

智慧教育的含义和内涵

智慧教育的内涵 欢迎关注教育技术读研笔记的博客,期待和您交流!概述 (1)智慧的含义具有以下几个观点: 在中文语境中,智慧是“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英文语境中,智慧是用Wisdom一词表示,剑桥词典对智慧的解释是:“利用知识经验作出好的/善的决策和判断的能力”( Ability to Use You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o Make Good Decisions and Judgments)。 学者祝智庭认为,智慧是一种高阶思维能力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智慧的精神内核是伦理道德和价值认同,智慧强调文化、认知、体验、行为的圆融统整。 霍华德·加德纳在《多元智能》提及智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 (2)狭义的智慧教育与广义的智慧教育 我国学者靖国平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智慧教育是以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广义智慧教育是一种更为全面、丰富、多元、综合的智慧教育,它主要包含着三个既相互区分又彼此联系的方面:即理性(求知求真)智慧的教育、价值(求善求美)智慧的教育和实践(求实求行)智慧的教育。 (3)Smart Education 如IBM智慧地球(2009)对智慧教育的描述:灵活交互的学习环境(SMART IS Flexible learning in an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通过教育网站访问世界一流的数字资源的课堂(SMART IS Accessing world class digital content via online education sites);使教师管理者能够、发展高价值的数字教学资源共享(SMART IS Sharing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across Australia and the world)。 从目前国际上用词习惯来看,Smart Education主要是指技术支持的智慧教育(Education for Wisdom with Technology) ,Smart一词首次被解释为“智能型,并具有独立工作的技术设备”。虑及国际用词习惯,用Smart来代替Wise/Wisdom

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6.3 《实数的概念及分类》导学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会对实数进行分类, 2.了解实数与数轴上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过程目标:1.在数的开方的基础上引进无理数的概念,并将数从有理数的范围扩 充到实数的范围,从而总结出实数的分类, 2.通过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的探究,体验“数形结合”思想。 情感目标: 经历探索从有理数到实数的扩充过程,培养探究精神,激发求知热 情;通过实数的分类,培养分类思想,发展分类意识。 教学重点:无理数,实数的概念及实数的分类; 教学难点:无理数概念及实数与数轴上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创设情境】 1、把下列各数按要求填在横线上: 整数 ;分数 ;正数 2、有理数是怎样定义的? 有理数分类有哪两类标准?请与他人交流 。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3= ,35 = ,478= ,911= ,119 = 59= 我们发现,上面的有理数 归纳: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 猜想: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能转化为分数吗? 验证:下列有限小数能化为分数吗? 5、2.3、0.25、1.334 无限循环小数能转化为分数吗? 阅读下列材料 设x=0.3=0.333…① 则10x =3.333… ② 则②-①得9x=3,解得x=1/3,即0.3=1/3 结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能转化为分数 拓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就是有理数 问题:我们在求一个数的平方根或立方根时,发现有些数的平方根或立方 根是这样的小数,如=3.1415926552374 …, 1.101001000100001. …, … 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点?它们是有理数吗?如果不是,它们是什么数呢? .

何谓创新创新的概念及理论(上下提纲)

何谓创新?―创新的概念及理论 在这次八节课内容中间,我们主要给大家探讨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何为创新\第二讲的题目是为什么要创新\第三个专题是如何开展创新\第五个专题探讨一下如何提高创新能力问题,这里提高创新能力也应该是包括两个方面,作为一个组织的创新能力,第二个就做个人的创新能力。 第一讲何为创新\ (一)十八大报告中的“创新”用法. 1把创新作为动词使用\2把创新进行名词化处理\3以创新驱动发展\4技术创新和只是创新的区别\5创新精神的表现\ 一个就是原始创新,第二个是集成创新,第三个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自主创新的三种表现形式 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是两回事,知识创新着重讨论的,而技术创新起的概念,就要比知识创新的概念要窄,它主要是和专利、标准等等相关联的。 一个就是最原初的创新含义,第二个是熊彼特在1912年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创新这个词的,第三个战后创新这个词在西方是如何发展演变的,第四个就是创新在中国的使用和发展情况, (二)创新的概念的发展衍变 1、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的对创新含义的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指创新,抛开旧的,创造新的。第二个是指创造性新意。

2】熊彼特对创新概念的重新界定 他认为,创新就是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的总和。他的创新,并非单纯指代技术创新。 熊彼特五种形势的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驱动创新、新的原材料生产创新、组织创新。 3、后人将熊彼特五种创新形势重新归为三类 一是技术创新,除此之外,就是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 4、熊彼特创新概念的发展 德鲁克一个定义是创新就是改变资源的产出。第二个是创新就是通过改变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价值和满意程度。我们发现他所理解的创新,主要是指系统化的创新。 系统化的创新,主要是指有目的,有组织的创新活动。这里主要的不是技术创新的问题,而是一个管理创新的问题。 5、战后德鲁克对创新概念的重新审视 6、创新研究成果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就是说创新这个词,在1912年,它才开始流行起来的。在中国主要是八十年代以后,通过引进西方的创新的理论,创新一词才开始逐渐在中国流行起来。也就是说在中国,创新往往用来特指技术创新。(三)技术创新 1我们可以看到技术创新和技术发明,不是一个概念。技术创新它是

产品概念与分类

产品概念与分类 在市场营销活动中,企业通过提供一定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顾客需求,企业和市场的关系是通过产品来联结的。产品是市场交易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市场营销组合的核心,或者说4P因素的第一因素就是产品。产品策略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其他市场营销组合因素的决策。因而如何正确确定企业的产品组合结构、开发什么样的产品来满足顾客需求、产品在品牌和包装上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为顾客服务就成为企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决策,也是市场竞争的基础策略。 要作出正确的产品策略,必须先明确产品的概念。所谓产品,是指能提供给市场,用于满足人们某种欲望和需要的任何事物,包括实物、服务、场所、组织、观察、主意等。可见产品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是电视机、空调等实物,也可以是律师、注册会计师等人员,甚至可以是一种观念或主意,如广告公司的广告创意。 一、产品整体概念 在设计和销售产品时,市场营销者必须从产品的整体概念出发考虑产品,即市场营销中所指的产品是一个整体概念。产品整体概念包含核心产品、形式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和潜在产品5个层次。如图3-1-1所示。 1.核心产品层。核心产品又称为实质产品,是指产品能向顾客提供的基本利益和效用。这是产品最基本的层次,是满足顾客需要的核心内容。顾客购买某种产品,不是为了获得它的所有权,而是由于它能满足自己某一方面的需求或欲望。人们购

买化妆品,并不是为了获得它的某些化学成分。而是要获得“美”。同样,人们买空调是为了“凉爽”。 2.形式产品层。形式产品是指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或目标市场对某一需求的特定满足形式。形式产品包含五个要素:包装、品牌、质量、式样、特征。这五个要素,物质产品都具备,而服务也具有相类似的要素,可能具备其中的部分或全部特点。形式产品是呈现在市场上可以为顾客所识别的,因此它是顾客选购商品的直观依据。 3.期望产品层。期望产品是指顾客购买某产品时通常希望和默认的一组属性和条件。例如,旅客在寻找一旅馆时期望干净的床、洗漱用品、衣橱等。对没有特别偏好的顾客来讲,由于大多数企业的营销者都准备了一个期望产品,而且能够满足该类顾客的最低期望,所以获得该类产品的便利性成为选择这一产品的首选考虑因素。 4.附加产品层。附加产品指顾客购买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附加利益与服务,包括安装、送货、保证、提供信贷、售后服务等。如今的竞争主要发生在附加产品的层次,这正如美国学者西奥多·莱维特指出的:“现代竞争的关键,并不在于各家公司在其工厂中生产什么,而在于它们能为其产品增加些什么内容--诸如包装、服务、广告、用户咨询、融资信贷、及时送货、仓储以及人们所重视的其他价值。每一公司应寻求有效的途径,为其产品提供附加价值。”能正确发展附加产品的公司必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概念、含义、定义和涵义的区别复习进程

概念、含义、定义和涵义的区别

概念、含义、定义和涵义的区别 概念、定义、含义和涵义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啊? 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很不在意,但是貌似他们之间又有着很大的区别。 含义是指:(词句等)所包含的具体意义。 含义和涵义的意思具体相同,无异议。 概念的含义比定义广 一、概念----理性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同类事物的许多属性中,概括出其所特有的属性,形成用词或词组表达的概念。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因而能反映同类事物的本质。 二、定义----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确切表述。最有代表性的定义是“属+种差”定义,即把某一概念包含在它的属概念中,并揭示它与同一个属概念下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如“人”在“动物”这一属概念下,人和其他动物的差别是“能制造生产工具”,从而得出“人是能制造生产工具的动物”这一定义。 三、含义----(字、词、话语等)里边所包含的意义。 (在以上这些词语解释中所含有的门派学说里生硬甚至错误的归纳性术语个人是予以否定的)由此可见,“概念”与“定义”的区别是:

1、“概念”抽象普遍,“定义”具体确切。 2、“定义可包含概念”或“定义是概念的细化和引申/延伸。 5 整数集为什么用Z 自然数集为什么用N 实数集为什么用R 复数集为什么用C 有理数集为什么用Q 谢谢了~~ 1.用Q表示有理数集: 由于两个数相比的结果(商)叫做有理数,商英文是quotient,所以就用Q了 2.用Z表示整数集: 这个涉及到一个德国女数学家对环理论的贡献,她叫诺特。 1920年,她已引入“左模”,“右模”的概念。1921年写出的<<整环的理想理论>>是交换代数发展的里程碑。其中,诺特在引入整数环概念的时候(整数集本身也是一个数环)。 她是德国人,德语中的整数叫做Zahlen,于是当时她将整数环记作Z,从那时候起整数集就用Z表示了。 3.用N表示自然数集: 自然数:Natural number 所以就用N了 4.用R表示实数集: 实数:Real number 所以就用R了 5.用C表示复数集: 复数:Complex number 所以就用C了

绿色创新技术的概念特点以及绿色创新技术产业化

精心整理 绿色创新技术产业化 1.绿色创新的概念 绿色创新也常被称为“生态创新”、“环境创新”、“环境驱动型创新”和“可持续创新”等,尽管表述方式不同,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Fussler和James(1996)在其着作《绿色创新驱动: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突破》中最早提出绿色创新的概念,绿色创新驱动能够从新的层面解释企业创新活力的缺失。在此基础上,James(1997)将绿色创新定义为“能够显着减少环境影响,并且使 将绿色 等(2012 2. 效应( 本相符的创新收益,这导致企业投资环境创新活动的动力不足(Rennings,2000)。 在绿色创新中,双重外部性问题是从创新企业视角而言的。它包括传统的研发溢出问题和环境溢出问题。和一般意义上的创新一样,绿色创新也同样有研发溢出问题。它会抑制企业投入研发的积极性,被称之为第一重外部性问题。不同于一般意义上创新的是,绿色创新会因为提高了资源/能源使用效率、减少了资源/原材料的消耗而产生环境收益。对社会来讲,这个溢出是积极的;但是,对于生态创新企业来讲,如果环境友好型产品/服务的市场价格不足以反映出相关环境问题的 1欧盟竞争力及创新框架研究项目 2MeasuringEco-innovationProject(2007),采用了Kemp&Pearson(2008)的定义

外部性问题,企业获得的经济收益低于它投入的环境技术研发成本,这会影响到企业投资环境技术的积极性(杨燕,2013)。 3.绿色创新技术的产业化——产业公地和公私伙伴关系 绿色创新双重外部性的特点导致企业对于绿色技术的研发投资不足,同时双重外部性问题意味着绿色创新技术的培育不能简单依靠一般的技术创新激励方法或传统的环境政策措施,必须使环境政策和技术创新政策紧密协调起来(KlausRennings,1998),寻求其他有效的方式来鼓励绿色创新。即寻找新型的绿色创新技术产业化的组织方式,这种方式既能解决内部化排放的外部性又能解决知识溢出的外部性所带来的研发动力不足问题。 AEPC伙伴关系(AmericanEnergy&ManufacturingCompetitivenessPartnership)在其战略会议中 ( 20 (主( ,而 来源, (GaryP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将产业公地运用于绿色创新的实践,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知识溢出效应来激励创新,同时通过公地内更加集中丰富的“社会收益”,增加每个绿色创新成员的“个人回报”来弥补投入的环境技术研发成本。 实际上,PPPs对于绿色创新的产业化发展方面的潜在作用远远不止于产业公地所做的贡献。PPPs强化了观点—市场(知识—产业)的链条(科学和科技政策的长期挑战),并且通过关联知识创造,资本来源和运用新科技的企业来增加研究与开发支出的回报(Kanter,RosabethMoss,2012)。而且,包括中小型企业和作为成员的大型企业的PPPs增加了创新型中小型企业成功的机会,振兴了企业,加强了当地的供应链——所有的这些都产生了新的工作机会。 参考文献:

第二节-整式的概念及其分类

第二节 整式的概念及其分类 【知识点总结】 一、整式的概念 1、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合称为整式,或者分母中不含有字母的代数式叫做整式。 二、整式的分类 1、单项式:由数和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 ①单独的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称为单项式。 ②单项式中不温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③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2、同类项: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是同类项。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称为多项式 ①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 ②多项式里,次数最高享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典型例题】 考点一:整式的认识 1、(2016·编写)把下列各式分别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 4,21+x ,b a +2,()22r R -π,231x ,32-x ,yz x +-221,212 ++a a 。 单项式:{} 多项式: { } 整式:? ???? ? 2、(2016·编写)当4=a ,2-=b ,1-=c 时,求下列整式的值。 (1)bc ac ab c b a 2222 22+++++ (2)()2 c b a ++

3、(2015·绥化)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一定的规律,按此规律求c b a ++ 的值为 。 4、(2016·编写)某市区自今年1月起,居民生活用水开始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该阶梯式计量水价分为三级(如下表所示) (1)如果甲用户的月用水量为12吨,则甲用户需交的水费为 元; (2)如果乙用户交的水费为2.39元,则乙用户月用水量为 吨; (3)如果丙用户的月用水量为a 吨,则丙用户该月应交水费多少元?(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并化简) 考点二:单项式和多项式 1、下列说法:①a 和0都是单项式;②多项式12732 22 +-+-ab b a b a 的次数是3;③单项式2 9 2xy - 的系数为2-;④222y xy x -+可以读作2x ,xy 2和2y -的和。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个。 月用水量(吨) 水价(元/吨) 第一级 20吨以下(含20吨) 1.6 第二级 20吨~30吨(含30吨) 2.4 第三级 30吨以上 3.2

室内设计的含义

室内设计的含义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渡过的,因此,人们设计创造的室内环境,必然会直接关系到室内生活、生产活动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室全、健康、效率、舒适等等。室内环境的创造,应该把保障安全和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作为室内设计的首要前提。人们对于室内环境除了有使用安排、冷暖光照等物质功能方面的要求之外,还常有与建筑物的类型、性格相适应的室内环境氛围、风格文脉等精神功能方面的要求。由于人们长时间地生活活动于室内,因此现代室内设计,或称室内环境设计,相对地是环境设计系列中和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环节。室内设计的总体,包括艺术风格,从宏观来看,往往能从一个侧面反映相应时期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特征。随着社会发展的历代的室内设计,总是具有时代的印记,犹如一部无字的史书。这是由于室内设计从设计构思、施工工艺、装饰材料到内部设施,必然和社会当时的物质生产水平、社会文化和精神生活状况联系在一起;在室内空间组织、平面布局和装饰处理等方面,从总体来说,也还和当时的哲学思想、美学观点、社会经济、民俗民风等密切相关。从微观的、个别的作品来看,室内设计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又都与设计者的专业素质和文化艺术素养等联系在一起。至于各个单项设计最终实施后成果的品位,又和该项工和具体的施工技术、用材质量、设施配置情况,以及与建设者(即业主)的协调关系密切相关,即设计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最关键的环节和前提,但最终成果的质量有赖于:设计——施工——用材(包括设施)——与业主关系的整体协调。含义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上述含义中,明确地把“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作为室内设计的目的,即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为人的生活生产活动创造美好的室内环境。同时,室内设计中,从整体上把握设计对象的依据因素是:使用性质——为什么样的功能设计建筑物和室内空间;所在场所——这一建筑物和室内空间的周围环境状况;经济投入——相应工程项目的总投资和单方造价标准的控制。设计构思时,需要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即各类装饰材料和设施设备等,这是容易理解的;还需要遵循建筑美学原理,这是因为室内设计的艺术性,除了有与绘画、雕塑等艺术之间共同的美学原则(如对称、均衡、比例、节奏等等)之外,作为“建筑美学”,更需要综合考虑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造价标准等多种因素。建筑美学总是和实用、技术、经济等因素联结在一起,这是它有别于绘画、雕塑等纯艺术的差异所在。现代室内设计既有很高的艺术性要求,其涉及的设计内容又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并且与一些新兴学科,如: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环境物理学等关系极为密切。现代室内设计已经在环境设计系列中发展成为独立的新兴学科。对室内设计含义的理解,以及它与建筑设计的关系,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侧重点来分析,许多学者都有不少具有深刻见解、值得我们仔细思考和借鉴的观点,例如:认为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室内空间和环境的再创造”。认为室内设计是“建筑的灵魂,是人与环境的联系,是人类艺术与物质文明的结合”。我国前辈建筑师戴念慈先生认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内涵的建筑空间,把空间效果作为建筑艺术追求的目标,而界面、门窗是构成空间必要的从属部分。从属部分是构成空间的物质基础,并对内涵空间使用的观感起决定性作用,然而毕竟是从属部分。至于外形只是构成内涵空间的必然结果”。建筑大师普拉特纳(W.Platner)则认为室内设计“比设计包容这些内部空间的建筑物要困难得多”,这是因为在室内“你必须更多地同人打交道,研究人们的心理因素,以及如何能使他们感到舒适、兴奋。经验证明,这比同结构、建筑体系打交道要费心得多,也要求有更加专门的训练”。美国前室内设计师协会主席亚当(G.Adam)指出“室内设计涉及的工作比单纯的装饰广泛得多,他们关心的范围已扩展到生活的每一方面,例如:住宅、办公、旅馆、餐厅的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无障碍设计,编制防火规范和节能指标,提高医院、图书馆、学校和其它公共设施的使用率。总之一句话,给予各种处在室内环境中的人以舒适和安全”。白俄罗斯建筑师E·巴诺玛列娃(E·Ponomaleva)认为,室内设计是设计“具有视觉限定的人工环境,以满足生理和精神上的要求,保障生活、生产活动的需求”,室内设计也是“功能、空间形体、工程技术和艺术的相互依存和紧密结合”。室内装饰、装修和设计室内装饰或装潢、室内装修、室内设计,是几个通常为人们所认同的,但内在含义实际上是有所区别的词义。室内装饰或装潢(Interior Ornament Decoration):装饰和装潢的原义是指“器物或商品外表”的“修饰”(见《辞海》第4387页),是着重从外表的、视觉艺术的角度来探讨和研究问题。例如对室内地面、墙面、顶

新基建的内涵概念与实施意义(发展白皮书)

“新基建”是与传统的“铁公基”相对应,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特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为经济社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提供底层支撑的具有乘数效应的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新基建”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 表1 “新基建”概念发展时间脉络 二、“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区别 “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区别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更突出支撑产业升级和鼓励应用先试 “新基建”以产业作为赋能对象,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促进产业的数据驱动发展,并在超 高清、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等前沿产业领域,完善应用环境,抢占产业发展先机。 (二)更突出政府对全环节的软治理 “新基建”需要加强政府对规划、建设、运营、监管的全环节治理水平,增强投资动员能力,提升资金运用精准性,加强政策配套保障,实现舆情及时响应和监管开放透明,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治理水平。 (三)更突出区域生产要素整合和协调发展 “新基建”提升覆盖范围内数据资源、电力能源、人才的流动速度和参与程度,削弱了传统要素有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推动技术、劳动等其他生产要素的数字化发展,市的产业创新,还有助于中 不仅促进中心城 小城市、农村地区的协调发展。

(一)支撑"两个强国”建设 提供高速泛在的连接能力。5G以及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强化数据连接能力;高铁、轨道交通、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补足经济社会能源连接。提供通用化平台型支撑服务。通用人工智能平台以及大数据中心建设为我国制造业转 型升级提供需求载体与核心驱动力。打造安全可控的基础网络体系。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 抓手,补足信息技术短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的自研能力,对于我国抢抓新一轮产业 变革机遇意义重大。 (二)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加速数字产业化。“新基建”可全面促进信息技术的市场化应用,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最终形成数字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新基建”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基础改造,级,实现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效果。 (三)加速构建智慧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新基建”促进市场监管、环境监管、 安全等领域社会治理方式创新。有利于加速构建全面设防、一体运作、 的信息化社会治理体系。加快推进民生应用智能化。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基础, 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智能化公共服务体系共建共享, 意义重大。 四、“新基建”建设内容推动数字产业形成和发展, 加速产业数字化。 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 政府服务、应急保障、公共精确定 位、有效管控 促进对于进一步增进人民福祉 领域5G 建设内容 1、机房、供电、铁塔、管线等的升级、 改造和储备。 2、5G基站、核心网、传输等的基础网 络设备研发与部署。 3、5G新型云化业务应用平台的部署, 务以及各种垂直行业应用 的协同。 4、围绕5G的工业互联网新型先进制造 网络环境。如物联网云、网、端等新型基 础设施,围绕车联网的车、路、网协同的 基础设施等。 与新业 目标 三大运营商预计年内建设超过 55万个5G 基站1o 2020至2022 年,投 资将逐步上升,到 建成基本覆盖全国的计需要5G基站 个,以每个基站平均直接拉动基站投资约 2025 年, 5G网络,预 500 万-550 万 50万元计, 2.5万亿元。

创新概念

技术创新 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重大的技术创新会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性转变。 发展创业投资是促进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和举措 创业投资(venture capital)系指向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未上市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通过提供创业管理服务参与所投资企业的创业过程,以期在所投资企业发育成熟后即通过股权转让实现高资本增值收益的资本运营方式。创业投资具有高风险、低流动等特点,其主要投资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孵化带动作用。创业投资促进了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创业投资是支持创新及其产业化的融资机制,是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的产物。创业投资既具有对科技成果的筛选、预测和把握能力,又有灵活的孵化机制和高超的金融服务技巧,因而在激励创新和鼓励技术创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创业的内在驱动力是技术创新和知识资本化,其外在驱动力是创业投资。1998年,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利用前30年数据分析了创业投资在美国20个产业领域对创新的潜在影响,其结果是每单位创业资本促进创新的效力比传统方式每单位r&d(研究与开发)投入高10倍。美国创业投资尽管长期以来低于r&d总量的3%,但仍然创造了大约占15%的工业创新。有些专家认为,美国在1991-2001年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全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其秘密武器是创业革命。人们还可以从美国创业投资培育出英特尔、微软等影响世界技术、产业、商业模式的著名大型跨国公司发展中,感受到创业投资的巨大作用。 创业投资对我国经济尤其是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已经显露。到2005年底,我国共有310家创业投资机构,管理的资本总额达到了631.6亿元。中国创业投资机构累计投资3916项,高新技术投资项目达2453项,约占累计投资总数的63%,累计投资额达到326.1亿元,其中累计向高新技术企业投资149.1亿元,约占总投资额的46%。而创业投资项目主要分布在软件业、计算机硬件业、网络产业、通讯、it服务业、半导体、环保工程、生物科技、新材料、资源开发、光电子与光机电一体化、科技服务、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核应用技术、医药保健、媒体和娱乐业等新兴产业领域。这些领域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强,且拥有较多自主知识产权。同时,由于许多高新技术都是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创新发展起来的,而且传统产业本身也具有盈利和发展的稳定性,所以,一些创新能力较强的传统产业也成了创业投资的重要对象,如通讯行业、it服务业、科技服务等。这也说明的创业投资在重点领域对自主创新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可分为全新产品创新和改进产品创新。全新产品创新是指产品用途及其原理有显著的变化。改进产品创新是指在技术原理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基于市场需要对现有产品所作的功能上的扩展和技术上的改进。 企业创新 企业创新,虽然最通常是指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但实际上,企业创新涵盖企业的方方面面。在一个行业中,创新决定一个了企业是引领者还是模仿跟随者。企业创新也是企业家对整个创新过程所涉及的创新目标和创新活动方案进行设计、选择并组织实施的行为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创新的最佳效益。 什么是创新呢?新产品,新的生产方式,新的市场,新的供货渠道,以及建立或打破垄断地位。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创新概念最早是由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来的,他认为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

概念分类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 有效使用多媒体课件 目前,概念教学已成为发展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教学中的一大难关。在数学概念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概念的兴趣。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学生生活中碰到的场景搬进了教学课堂,通过形象、具体的移动变化、动态的图像与音频信息构成了仿真的学习情景;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启发思维。通过多媒体技术把学生思维的过程形象的表达并再现出来,使学生在富有形象生动的展示过程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但是部分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时,兜圈子,绕弯子,华而不实,忽视了概念自身的内容。多媒体运用不当反而会产生“冗余效应”分散学生注意力。究其原因,还是对教材解读不深造成的。如何有效创设多媒体情景,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愿望,又能直截了当地把要讲述的概念信息传授给学生是我们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 要想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必需从最本质的概念入手。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事物及其本质属性在思维中的反映,或者说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某种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是这

种事物所具有的而别的事物都不具有的性质。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 例如,直角三角形有两个本质属性,即它是一个三角形,并且其中的一个角是直角,有了这个本质属性,它就可以和其他概念区别开来。至于边的长短,两个锐角的大小,都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本质属性。由这两个本质属性,就构成了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即“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概念都具有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就是指某个概念所包含的一切对象共同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例如,等腰三角形有两个本质属性,即它是三角形,它的两条边相等。这两个本质属性的总和,就是等腰三角形这个概念的内涵。又如,平行四边形有两个本质属性,即它是四边形,并且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两个本质属性的总和,就是平行四边形这个概念的内涵。 概念的外延,就是适合某个概念的一切对象的范围。例如,平行四边形的外延包括一般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菱形和正方形。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是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的关系。在一个概念中,它的内涵扩大时,它的外延就会缩小;它的内涵缩小时,它的外延就会扩大。例如,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的内涵有三条:1.它是一个三角形;2.有一个角是直角;3.夹直角的两条边相等。如果把“夹直角的两条边相等”这个内涵去掉,它的外延就扩大了,

平面设计 概念

平面设计概念

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的定义泛指具有艺术性和专业性,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作出用来传达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平面设计师可能会利用字体排印、视觉艺术、版面(page layout)等方面的专业技巧,来达成创作计划的目的。平面设计通常可指制作(设计)时的过程,以及最后完成的作品。 基本要素 平面设计除了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外,更重要的是向广大的消费者转达一种信息,一种理念,因此在平面设计中,不单单注重表面视觉上的美观,而应该考虑信息的传达,现在平面设计主要是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A、创意:是平面设计的第一要素,没有好的创意,就没有好的作品,创意中要考虑观众、传播媒体、文化背景三个条件。 B、构图:构图就是要解决图形、色彩和文字三者之间的空间关系,做到新颖,合理和统一。 C、色彩:好的平面设计作品在画面色彩的运用上注意调和、对比、平衡、节奏与韵律。 不管是现在的报刊广告、邮寄广告、还是我们比较经常看到的广告招贴等,都是有这些要素通过巧妙的安排、配置、组合而成的。 平面特征 设计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是商业社会的产物,在商业社会中需要艺术设计与创作理想的平衡,需要客观与克制,需要借作者之口替委托人说话。设计与美术不同,因为设计即要符合审美性又要具有实用性、替人设想、以人为本,设计是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装饰、装潢。设计没有完成的概念,设计需要精益求精,不断的完善,需要挑战自我,向自己宣战。设计的关键之处在于发现,只有不断通过深入的感受和体验才能做到,打动别人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种挑战。设计要让人感动,足够的细节本身就能感动人,图形创意本身能打动人,色彩品位能打动人,材料质地能打动人、……把设计的多种元素进行有机艺术化组合。还有,设计师更应该明

动物福利的概念、意义和内涵

动物福利的概念、意义和内涵 学院:****** 专业:******专业学号:***********姓名:*** 一、动物福利的概念 关于“动物福利”,国内外有种种解释。虽然文字表达不同,但其实质是相同或是相近的。其基本出发点都是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在无痛苦的状态下死亡。 1976 年休斯(Hughes) 将饲养于农场的动物福利定义为“动物与它的环境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1988 年Fraser 提出,动物福利的目的就是在极端的福利与极端的生产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动物福利是保证动物康乐的外部条件。动物康乐就是动物自身感受状态,也就是“心理愉快”的感受状态,包括无任何疾病、无行为异常、无心理紧张、压抑和痛苦等。因此,动物福利反映了动物生活环境的客观条件,福利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动物的康乐。 1990 年,台湾学者夏良宙提出,就对待动物立场而言,动物福利可以简述为“善待活着的动物,减少死亡的痛苦”。美国动物福利专家称,动物应有五大自由: 转身自由,舔梳自由,站起自由,卧下自由,伸腿自由。英国农场动物福利法规定有“五不”:无营养不良,无环境带来不适,无伤害和疾病,无拘束地表现正常行为,无惧怕和应激。我国学者在解释“动物福利”时指出:所谓动物福利,就是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其标准包括动物无任何疾病、无行为异常、无心理紧张压抑和痛苦等。基本原则包括:让动物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痛苦伤害的自由、生活无恐惧感和悲伤感的自由以及表达天性的自由。这与国际上普遍认可的“五项基本福利”是相吻合的,这五项基本福利是: (1) 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清洁饮水和保持健康和精力所需要的食物,使动物不受饥渴之苦。 (2) 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房舍或栖息场所,能够舒适地休息和睡眠,使动物不受困顿不适之苦。 (3) 为动物做好防疫,预防疾病和给患病动物及时诊治,使动物

认知_语境与词语内涵意义

2001年第11期总第152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 eign L anguages and T heir T eaching 2001, 11 Serial 152认知、语境与词语内涵意义 林榕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摘要:探讨了词语内涵意义的性质及其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试图从人类认知和语境的角度寻求对词语内涵意义正确理解的方法。基于内涵意义的隐含性、情感性以及间接的表达方式等特征,要获得对词语内涵的正确理解,就必须利用人类共有的认知系统,充分结合语境,从而使外语教学或语言与文化关系研究更有成效。 关键词:词语内涵意义;理解 Abstract:T 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ature o f wor d connotative meaning and its relations to society and cultur e.I t also attempts to seek ways to its proper understanding in ter ms of human cognition and context in language use.It shows t hat word connotative meaning is usually implied,affectively charg ed and indirectly ex pressed.Because of these featur es,it is proposed that t he universal knowledg e of humans be employed and the context be refer red to in order to achie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word connotation in languag e teaching or in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languag e and culture. Key words:w ord connotative meaning,understanding 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38(2001)11-0055-03 近年来,人们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逐渐形成了热点,在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的呼声也日渐高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词语内涵意义在外语教学、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重要性。因此,探讨词语内涵意义的性质、特征及其产生来源,并进一步寻求如何获得对内涵意义相对正确的理解,应是一项有意义的课题。 一、内涵意义的性质与特征 关于词语内涵意义,!朗曼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Richar ds et al,2000:97)的定义是#词或片语的基本意义之外的意义。表示人们对词或片语所指的人或事物所怀有的情感或所持的态度?。!语言与语言学词典?(Bussmann, 2000:96)指的是#语词所包含的情绪或感情的成分,又称情感、联想或偶然意义?。Leech在其著作!语义学?(李瑞华等译,1987:16-17)中认为:概念意义(又称理性意义或基本意义)是语言不可缺少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具有更多的区别特征;内涵意义则除了具有纯理性内容之外,还在所指这个概念上与理性意义相重叠。这就意味着内涵意义在本质上与概念意义同是人类心理将外部世界进行范畴化切分在语言上的反映。但是词语内涵意义不等同于其基本意义,它不是字面的或客观的意义。内涵意义不独立于概念意义存在,它必须通过概念意义间接表达和反映语言者对事物的褒贬或价值取舍等情感和态度倾向,因而又被称为#附加意义?。 语言是人类文化传递和思想交流的工具,作为语言核心的词汇及其语义系统必然以种种方式表现其语言社会的文化的独特内涵。词语内涵意义也不例外,它来源于文化,表现了文化,也受限于文化。词语内涵本质上是社会文化约定俗成的,并深受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在西方,基督教文化是一种主流文化;在东方,佛教文化为千百年来影响着一些民族行为道德的规范。许多具有宗教内涵的词汇成为交际用语的一部分。文化成了构筑词语内涵意义的一个重要来源。如今,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下,词语内涵意义的运用在许多商品广告或商标招牌上被发挥到了极致:如#宫廷酒?,#皇室麦片?,#飞龙实业?,#曼哈顿大酒店?等等。这些词语中的#尊贵?、#气派?、#奢华?、#财富?等文化内涵意义被用来提高商品或企业品牌的知名度,以达到赢利的目的。 词语内涵意义还是语言社会中自然地理环境、民族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反映。如#美国英语的prairie(大草原),cany on(大峡谷),英国英语的moor(沼泽), heath(荒野),这些都是表示一个国家独有的社会、自然现象的词语?。(汪榕培,2000:30)还有,汉语中由#竹文化引申出来的有关竹的词汇;饮食文化引申出来的有关烹饪和菜款的词汇;农业文化引申出来的有关耕作和稻谷的词汇等?(林汝昌,1996,4:2),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民族感情色彩并会给语言者带来心理联想和情感共鸣。即使到了现代,富有文化内涵的词语仍在源源不断地产生或消亡。英汉语言中许多这样的词语展示了各自民族的不同的社会层面,有着在其他文化中难以寻觅的独特的民族文化的寓意和内涵。人类物 作者简介:林榕(1954 ),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词汇语义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