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解决城市环境危机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解决城市环境危机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解决城市环境危机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解决城市环境危机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解决城市环境危机

[ 作者:| 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5c17827382.html, | 时间:2005-11-4 21:46:25 ]

摘要:本文从分析我国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危机入手,通过论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优势与形态,以及现阶段我国具备的理论、技术等方面的条件,阐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本文列举了适宜地下空间的建设项目并推荐了规划内容,在文章最后结合实际论述了地下空间规划原则。

关键词:城市环境危机地下空间

Exploiting and Utilizing Underground Space Solving City Enviroment Crisis

Zheng Hong Wang Chenghua(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TIAnjin University300072)

Abstract:Through analyzing crisis of population,resouces and environment of cities in our country,advantage and form of exploiting and utilizing the undergroud space are discussed with theory and technology now avaiable provided.It is presented that undergroud spac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is important for solving this crisis.Construction items suitable for undergroud space are listed and ITS planning recommended.Finally,planning principle is discussed in practical use.

Keywords:City Enviroment crisis Undergroud space

一、概述

一个和谐的城市必须具备合理的产业结构、工业布局和土地利用、管理体制法规保障,以及良好的生产和生活功能相协调关系。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减少、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加重,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提到越来越重要的议事日程,并成为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专家们预测: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它呼唤着下一个世纪——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时代的到来。

然而在现阶段,我国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虽然70年代以来,我国地下空间有了一定发展,但距世界先进水平和实际需要的建设规模都还有很大距离。而且,已开发利用的地下空间由于缺乏统一规划,计划投资分散,工程相互矛盾,地上、地下规划结合不够,地下空间利用不甚合理。本文将以解决城市人口、资源、环境危机为目标,就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与规划浅谈几点见解。

二、我国城市所面临的危机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科学技术的发展史。科技的进步,使人类从菇毛饮血的蛮荒时代,步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今天。但是也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生存的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恶化:臭氧层的破坏,“厄尔尼诺”现象的频繁肆虐,一次又一次向人们敲响了警钟。身居大城市的我们看不到水土严重流失,沙漠化迅速发展,草原加剧退化,森林资源锐减……难道我们生活的城市环境所面临的形势并不严峻吗?答案是否定的。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从1989年的不到20%将提高到2000年的35.7%。城市化水平提高的结果表现为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不计其数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这不仅大量占用了耕地资源,造成了不可估量和难以弥补的耕地损失,而且使城市人口超饱和。超饱和的人口状况使建筑空间拥挤、交通堵塞、城市绿地减少、

垃圾堆积成山、空气污染严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城市的生存空间正面临着危机。这正是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迫切性所在。

三、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优势与形态

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李鹏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经济规模越来越大,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使经济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造福于子孙后代。”可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成为我国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那么,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前面所提到的城市危机呢?笔者通过调查和研究,认为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是解决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危机的重要措施。

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首先来分析一下地下空间的功能特点:

1、节约能源地下空间由于地层集热、蓄热作用,其节能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对人流多或短时间停留的公用地下空间,由于人体或电器散热,不加辅助热源,也能全年正常使用。因此,修建地下影剧院、车库、游乐场、旅馆、商场等地下公共建筑是十分适宜的。一些能源建筑,如冷库、水库、油库、太阳能地下储存库、核热站、核电站等,利用深层地下空间不仅大大节约能耗,而且有利于安全。

2、节约土地利用地下空间,建造生产生活设施,如地铁、道路、多层广场、海底隧道等,不仅可节约大量土地,达到安全快速的目的,还有利于把车流、人行、商业、管网、车库等组成高效地下系统。此外,利用压缩空气运行的地下邮政通道,不仅不占地面,而且有利于快速运输。

3、防灾抗震地下结构由于其位置低,又有周围地层的围护作用,抗震能力较强。加之地下空间有土层隔绝,口部易于密闭,还可按人防要求实施隔绝成过滤通风,对防化学事故、防泄漏、防爆炸、防细菌、防外部火灾等都能起到一定作用。按国际减灾机构估计:人类创造的财富,每年有5%被各种灾难吞噬。按此比例,我国每年灾害损失将达数百亿元。因此,把搞好地下空间规划作为实施防灾规划的一部分,不仅可行,而且是经济的、明智的。

4、改善城市环境把宜放在地下的建设项目放到地下,可腾出土地,扩大城市容量,节约能源,从而降低地面建筑密度,改善地面建筑光照,缓解交通拥挤,减少煤烟、排渣和噪音等污染,扩大绿化面积,有效地改善城市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此外,还能保护历史文化古迹、风景名胜,为后世子孙留下一笔丰厚的财产。同时,还应在地下空间建立下水道和污水收集与处理的统一系统以及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处理的统一设施。利用地下空间的封闭性,就可以把污水、垃圾的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这样不仅解决了污染问题,也可以解决我国缺水的燃眉之急以及物资回收再利用问题。

5、发展地下产业利用地下空间的特点,安排一些适宜建在地下的产业或工程项目。如粮油库、油气库、酒库、易燃易爆剧毒物仓库;需要恒温、恒湿,清洁无尘的工厂;不需光照的种植业、烧伤病房以及毛纺、棉纺等粉尘大的产业等,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劳动条件、缩减基建投资都是有益的。

地下空间的这些特点已引起了各国的兴趣。纽约现已建成世界上最庞大的地铁网;法国在80年代就建成了一条巨大的地下花园商业街;日本从30年代起就开始建设地下商业街及综合地下设施,目前日本人正在研究把飞机也搬到地下运行,在各大城市间开辟地下隧道新航线。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宏观调控,统筹规划,吸取发达国家的经济教训,在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这一方面尽快走到世界前列中去。相信

到那时,地下空间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我们的城市将是一幅“远看山有色,近听水叮咚,四季花常在,人来鸟不惊”的美丽画卷。

四、理论与技术上的可行性

这样美好的“山水城市”应该不再是海市蜃楼。笔者作为土木系结构专业地基与基础方向的研究生,可以很高兴地告诉大家:我国目前在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检测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具有把这幅美丽画卷变为现实的能力。

通过施工实践,国内各项施工技术,如软地层盾构施工技术、地下连续墙与桩墙一体施工技术、盖挖建筑施工技术、大直径钻孔桩技术、浅埋暗挖技术、多跨车暗挖技术及地层化学加固技术等由理论向实用化方向发展。通过实践取得了许多经验,使施工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施工机械方面,向大型化、自动化多方向发展,如采用土压平衡盾构、大型钻孔机、地下连续墙挖槽机、大型砼输送泵、喷砼机、锚杆机及各种大型土方机械等,使施工速度和质量大大提高。由于城市交通流量的增加,城市道路已拥挤不堪。加上城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城市内断道施工已几乎不可能,所以暗挖技术,如盾构法、新奥法、浅埋暗挖法将是今后研究和实践的主攻方向。

实例一应用新奥法原则,采用浅理暗挖法建成的北京地铁复兴门折反线和三拱两柱大跨度地铁西单车站,标志着我国地铁建设在设计理论、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和工程管理等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而且也为我国城市地铁中进一步推广应用浅埋暗挖法积累了宝贵经验。

实例二上海地铁陕西南路等3座车站是我国首次用盖挖逆作法修建的地铁车站,由于施工的封路时间比明挖顺作法少用1年零1个月,从而大大减少了淮海路段因施工造成的商业损失。这3座车站的设计、施工,开创了我国盖挖逆作法修建车站的先例。

实例三天津市东站地下人防工程全部结构位于地下,地下水位高,土层复杂,且工程位于主要交通枢纽地带,场地狭小,基坑无法放坡。天津一建公司采用自撑式双排抗浮护壁工艺,既起到基坑支护作用,又起到抗浮效果,简化了建筑施工程序,节约钢筋砼,减少土方开挖、回填与倒运,从而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该工艺不受建筑物周围的环境限制,不受基础结构平面形式的限制,并可在高水位粉土地区使用,因此本项工艺已获得联合国有关组织授予的发明奖。

这些听起来枯燥的设计、施工理论与技术,实际上已为我们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解决城市环境危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

地下空间开发方兴未艾,日新月异,其规划内容还在不断发展中补充完善。科学家们预言“下世纪末,世界将有1/3人口穴居地下。”因此,地下空间规划的内容,既要结合实际,考虑实施可能;又要有发展眼光,留有发展余地,以免造成遗憾和巨大浪费。

1、近期与长远相结合

从我国当前的经济来看,近期规划应首先着眼于现有的地下空间利用。一是把过去已建成的地下人防工事、地下室或其他地下空间,鉴定分类,能用且符合总体规划的尽快使用;不能用且又影响规划的予以报废。二是结合民用建筑修建平战两用的防空地下室。三是结合经济建设开发地下空间,近期应首先考虑经济上合算,适宜于地下发展的项目,以求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自身良性循环。同时还应放眼需要发展,考虑长远。为地铁等远距离地下快速交通,以及必需的大型引水隧洞、排水道等预留位置,避免任意占用造成的地下空间重复改造。

2、地上与地下相统一

城市规划必须统筹地面和地下规划。地下空间规划离开了城市规划就会无的放矢;城市规划离开了地下规划就会变得残缺不全。因此,地下空间规划必须服从城市规划,要纳入城市规

划。规划中必须充分注意取长补短,去弊存利,建在地下有利就规划在地下,建在地上有利就规划在地上。

3、专业与综合相制约

当前的地下空间是按专业分别规划的,缺乏综合和相互制约,造成即便是同一路段也难一次实施。可在满足各专业规划技术要求的前提下,修建共同使用的综合管沟——“共同沟”。共同沟可与人防输送干道、地下交通道或地铁相结合,各种管网设在其中,既能一物多用,又能在坚固的外壳保护下,提高抗灾、防空能力。同时,还为子孙后代合理进行地下空间规划、管理和开发,创造有利条件。

六、结语

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节省土地资源、缓解中心地区高密度、人车立体分流、疏导交通、扩充基础设施容量、增加城市绿地、保持城市历史文化景观、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的最有效途径。总之,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搞好地下空间规划,对城市发展,对提高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战备效益都具有难以估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童林旭,《地下建筑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2]钱七虎,“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下空间》,V ol.18 No.2,1998 [3]王旭军、王胜利,“论城市地下空间”,《地下空间》,V ol.18 No.2,1998

[4]天津一建公司,“自撑式双排桩抗浮护壁工艺研究”,《天津市软土地基深基坑设计与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1992

[5]陈述、许敬红,“地下空间——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城市开发》,No.2,1998 [6]鲍世行、顾孟潮,《城市学与山水城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前景】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收入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前景】城市地下空间 工程收入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前景】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收入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 班级 学生 完成学号:姓名:时间:专业导论作业073411112 *** xx年12月25日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发展前景 在选专业之前我就对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专业介绍,专业发展方向,专业要求,主干课程等做了深刻的学习,认识到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前景非常广阔。 1、我国地下空间工程发展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愈来愈拥挤,道路交通拥堵现象亦越发严重……有限的土地资源已难以容纳更多的人口和建设、开发活动,于是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成为当前和今后众多城市发

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的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人防工程建设。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目前地下空间利用已涉及:地下商业设施、地下停车场站、地下水库、仓库、地铁、地下街、地下通道、共同沟,等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有利于集约化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已开始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改造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被视作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地下空间开发具有不可逆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城市的相关规划、建设活动必须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通过对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及其各种功能的整合,地下空间的建设每平方米都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开发地下空间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在我国利用地下空间较为典型的是地铁、隧道、地下商业街等地下建筑。我国的第一条地铁始建于1965年。目前,已建成地铁的城市有:北京、天津、香港、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武汉、长春、沈阳、大连、青岛、杭州、成都、西安等城市都在积极建设地铁。北京地铁已经开通了1号线、2号线、5号线、10号线一期、13号线、八通线、奥运支线和机场专线,运营线路总里程200 km,共有123座运营车站。广州地铁已建成开通四条线路,总里程116 km,运营日均客运量超100万人次。在建线路包括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五号线、六号线、二/八号线延长线、三号线北延段,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佛线等。到xx年上海世博会举办之际,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400 km,客流占公共交通客运总量的40%左

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通常是以1863年英国伦敦建成的第一条地下铁道为起点,进入20世纪后,一些大城市普遍陆续修建了地下铁道,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始为改善城市交通服务,交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建设进入一个高潮,在数量和规模上发展很快。日本东京、大阪的地下商业街,美国曼哈顿的高密度空间的出现,都是在这一时期,以1973年石油危机为转折点。从七十年代中期起,发展势头渐趋平缓。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⑴经济方面:高密度市中心区地价的高涨使地下空间开发有利可图(投资上的赢利性);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使地下空间的建设成为可行(投资上的可行性)。 ⑵地理因素:北欧、北美气候寒冷,广泛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形成一个四季温暖的地下世界,人口的无限制增长需要不断地拓展新的生活空间,同时在质量上寻求高密度环境下的秩序性和高效率的交通联系。 ⑶社会和城市方面:节能抗灾的考虑;保护历史性风貌和复苏城市中心活力之间折衷的产物;城市中心凝聚性和吸引力客观上产生建筑和人口的高密度和立体化交通的需要;同时,进入信息化社会,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更为广泛和密切,需要更多功能化和集约高效的综合空间。此外,大型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对有效地使用土地,节省市政,公用设施的投资,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减少城市经营管理费,保护和改善城市景观都具有综合效益。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就较高的是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 1.1.1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卷精编版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试卷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在空间权法制上,以判例形式确立了空间权制度,确立空间可被单独租赁、让与的国家是()。 A .美国 B.德国C.日本 D.中国 用户答案: [A] 得分: 2.上海地下空间开发的区域总体框架是( )。 A.以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动整体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B.改善老城区的人口,交通压力 C.现有地下空间主要有地下店铺和步行街组成 D.以市中心为核心,并辐射到与其相邻的地区 用户答案:[D] 得分: 3.下面关于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体系的主要应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通过对采集的地下空间实时数据分析处理,来时实现对安全隐患的排查。 B.事故发生后能够立马启动相应的事故等级预案并发布信息。 C.通过红外感应器实现对地下空间人、车、物信息的实时精确掌握。 D.通过对地下空间的人员流动、管线运行、出入口、设施巡检的实时监测及数据分析,作出风险预警及评估。 用户答案:[C] 得分: 4.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管理法制建设的关键问题不包括( )。 A .明确地下空间的国土资源属性 B.地下与地上城市规划之间的协调 C.地下空间的建设融资方案 D.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用户答案:[A] 得分: 5.上海市首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法规是于哪一年审核通过的( )。 A.2005年

B.2008年 C.2011年 D.2013年 用户答案:[D] 得分: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下面关于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描述正确的是()。 A.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快速推进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B.人防工程的平战结合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C.城市绿地建设与地下空间的复合开发 D.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将促进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E.深层先进技术广泛应用 用户答案:[ABC] 得分: 2.下面关于专业职能部门牵头管理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不利于城市地下空间发展 B.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牵头部门的专业优势和控制作用 C.可应用于地下空间建设快速发展阶段 D.统筹协调管理能力得到强化,并兼顾了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优势 E.目前表现出来的弊端较少 用户答案:[BD] 得分: 3.综合案例分析,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当注重于()。 A.政策驱动力和商业理念 B.统一规划 C.合理开发 D.综合管理 E.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一体化 用户答案:[BCDE] 得分: 4.国内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主要应用在()。 A.地下研究,试验 B.轨道交通 C.地下街、地下商场 D.应急给水池,贮水池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1.3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著名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制订了21世纪议程,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必然选择,我国也已编制完成并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向世界做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此相随,我国的城市化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从1990年的18.96%提高到2008年底的30.4%。预计到21世纪中叶将达到65%。经济与城市化水平的高速发展导致城市建设的急剧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1.3.1 节约城市土地资源 我国城市发展沿用“摊煎饼”式的粗放经营模式,表现在城市范围无限制地外延发展。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平。据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判断和测算,1986年至1996年10年间,全国31个特大城市城区实际占地规模扩大50.2%。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的监测数据分析,大部分城市占地成倍增长,图1.1位北京市1987年与2001年热岛分布图。根据预测,到21世纪中叶我国设市城市将达到1060个左右,7亿-10亿人将在城市中居住生活。 据统计,1986年至1996年,全国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2963万亩。这比韩国耕地总和还多。平均每年占地相当于我国一个中等县的耕地,这是已经考虑了开发复垦耕地7 366万亩增减相抵后的结果,实际上开发复垦增的新耕地质量较低,3亩以上才能弥补原l亩耕地的损失这一现象到如今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且还有日益加剧的趋势.以2008年为例,全国实有耕地面积18.257 4亿亩,加上复耕补充的耕地,仍净减少29万亩。由于城市一般位于自然条件较好区域,所以耕地减少中优质耕地损失十分惊人。如1991年至1995年,全国水田减1004万亩。按照城市化发展的相关分析,以目前人均城市用地100m2的水平计算,到21世纪中叶,我国的城市发展将再占地1亿多亩,按人口平均,中国是耕地资源小国,人均仅有1.44亩,仅及世界人均值4.65亩的31%,图1.2为北京市1987年与2001年城市绿地比较。图1.3为北京市1993年与2001年用地比较。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概念发展前景

地下工程导论报告 姓名:马敏超学号:*** 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而21世纪应该是地下洞室开发利用的世纪。 在当今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并存的时代,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二十一世纪是地下空间的发展世纪,特别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资源的过渡开发,必然会带来环境污染、能源紧张、交通拥挤和水资源短缺等严重问题,因此人们不得不向地下要生存空间,以缓解土地资源紧张而带来的压力。 面临着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四大挑战,这决非是危言耸听、杞人忧天。它如晨钟暮鼓,告诫人们必须从现在开始认真研究对策 “可持续发展”被作为国策提出来了,摆在每个学科、每个产业的面前,土木工程界也应顺潮流而检讨自己。大量的土建工程拔地而起,每天都看到大片良田被钢筋混凝土所取代,并且无法再生,居住、交通、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把地面活土多留点给农业和环境,使地下空间成为人类在地球上安全舒适的第二个空间,是土木建筑工作者的紧迫课题。国际上已提出把“廿一世纪作为人类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年代”,日本提出要利用地下空间,把国土扩大数倍。中国也开始重视地下空间利用的立法工作,各地区已开始进行地下空间的开发规划。但由于技术立法不够,在这方面出了不少问题,花费了许多不该花的工程费。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城市致命的瓶颈,人们在拥堵中等待、愤怒、绝望,也开始因为渴望速度而寻找方向。当一个名字叫地铁的尤物可以让交通烦恼消却、速度诱惑满足时,几乎所有的中国城市都爱上了她,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地铁建设之旅。地铁的另类空间激发着人们的国际化大都会想象力和商业想象力,地铁天文数字般的投资令城市人痛并快乐着,地铁承载着所有都市人内心的柔软和抒情,令那些对城市失望的人可能重新爱上城市。 1、概述 城市地下工程师从事研究和建造城市各种地下工程规划、勘察、施工和维护的一门应用科学与工程技术,是土木工程的分支。 城市地下工程包括交通运输方面的地下铁道、公路隧道、地下停车场及各种穿越障碍的地下通道;工业与民用方面的各种地下制作车间、电站、各种车房及商店;人防市政地下工程,以及文化、体育、娱乐、与生活等方面的联合体育建筑等。 城市地下工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需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所建造的工程设施应反映出各个不同年代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面貌与水平。

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始于防备空袭而建造的人民防空工程。从1950年开始,我国人防工程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78年,第三次全国人防工作会议提出了“平战结合”的人防建设方针,1986年国家人防委、建设部在厦门联合召开了“全国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了平战结合的主要方向是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实行平战结合,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使人防工程除战略效益外,充分发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成为今天以解决城市交通阻塞和缓解城市服务设施紧缺为动因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体。据2005年统计,平战结合开发利用的人防工程达数千万平方米,年产值和营业总额近千亿元。 国内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情况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始于防空需要而修建的人防工程。目前,除北京、上海等部分城市建设了地下交通和少量共同沟之外,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地下项目主体依然是人防工程。许多城市建设的地下商城和地下商业街,也大都是平战结合人防工程项目。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与经济建设相协调、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建设也实现了一个跨越跃式发展。 一是结合城市广场公园建设修建公用人防工程。 目前,北京比较流行的方式是结合绿地公园修建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契合环境和资源保护的主题。河南省信阳、驻马店、漯河等中小城市引资建设的平战结合人防项目,都是位于城市广场地下。 二是结合城区道路改扩建修建公用人防工程。 著名的长沙市黄兴北路地下商业街,就是抓住了黄兴北路打通的机会而修建的。 三是结合大型场馆建设修建公用人防工程。 青岛市“五四广场”人防工程就是结合奥运场馆建设而修建的。济南市经十一路地下商业街项目,也是结合省体育中心及周边设施改造而同步建设的。四是结合地铁建设修建公用人防工程。 广州市黄沙区地铁站地下综合体,就与地面广场、汽车站、过街地道等实现了有机组合,将商业、娱乐、人员转乘、掩蔽等多种功能集为一体。 在城市交通的改善方面,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地铁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和南京,地铁总运营长度近500余公里,目前,国家还批准了青岛、杭州、武汉、重庆、成都、哈尔滨、苏州、无锡等城市兴建地铁。同时大连、兰州、昆明、西安、长春、鞍山、佛山、乌鲁木齐等城市也正着手筹建地铁的工作。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是未来杭州的中心,是以行政办公、商务贸易、金融会展、文化娱乐、商业功能为主,居住和旅游服务为辅的行政商务中心(CBD)。核心区用地4.02平方公里,其中可开发用地159公顷,地面总建筑面积达650万平方米。规划居住人口3440户,提供就业岗位18万个。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总建筑面积约150万至200万平方米。其重点区域集中位于富春江路与新安江路和奉化路交叉口处的地下轨道交通站之间形成的南北轴;市民中心东部市民公园、杭州大剧院、商务科技馆、高架城市阳台和市民中心西部中央公园、会展中心之间形成的东西轴之间。 新城地下空间功能主要包括地下交通、商业、文化、休闲、停车、防灾等,届时,两条地铁线、两个地铁站将把地下城和其他城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卷.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近20年以来,上海地下空间建设的特点不包括()。 A.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平面布局 B.分层利用的竖向布局 C.人性化的构建形式 D.相互衔接的功能体系 用户答案:[C]得分:6.00 2.标志着国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的世界上第一条地铁是在()建成并通车的。 A.巴黎 B.伦敦 C.东京 D.莫斯科 用户答案:[B]得分:6.00 3.上海市首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法规是于哪一年审核通过的()。 A.2005年 B.2008年 C.2011年 D.2013年 用户答案:[D]得分:6.00

4.上海地下空间开发的区域总体框架是()。 A.以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动整体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B.改善老城区的人口,交通压力 C.现有地下空间主要有地下店铺和步行街组成 D.以市中心为核心,并辐射到与其相邻的地区 用户答案:[D]得分:6.00 5.下面关于地下空间火灾防救的描述错误的是()。 A.防火分区设计面积必须超过500平方米 B.建立监测系统和自动喷水系统 C.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至少要两个 D.提高自救能力 用户答案:[A]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下面关于专业职能部门牵头管理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不利于城市地下空间发展 B.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牵头部门的专业优势和控制作用 C.可应用于地下空间建设快速发展阶段 D.统筹协调管理能力得到强化,并兼顾了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优势 E.目前表现出来的弊端较少 用户答案:[BCD]得分:0.00 2.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战略意义的是()。

地下空间开发

地下空间开发专题 随着城市化水平快速发展,城市可利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开发地下空间成为必然的选择。我国可利用的地下空间约3873.60亿立方,对于构建生态城市,低碳城市意义重大。一:地下空间功能划分 地下空间开发按使用功能可以分为八个领域 1、交通设施:城市地下通道、城市地铁、隧道等。 2、商业设施:地下商城、地下娱乐场所,废弃矿井商业开发等。 3、地下车库:解决城市中心区的公共停车和居住区的个人停车等。 4、市政管廊设施:城市给排水管道,通讯,电缆,供热,供气管道,为以后添加设施提供预留空间。 5、城市灾害防治系统建设:人民防空、抵御自然灾害。 6、军事工程:地下军事指挥中心、重要军事设施(军事光缆、通道、物资储备等)。 7、工业设施:地下核电站,地下电厂,地下车间,厂房,仓库等。 8、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增加建筑面积、抗灾防震。 二:国外地下空间开发现状 1、日本地下空间开发注重分层开发,商业街置于浅层,深层地下空间定义为公共用途,预留设置城市市政基础设施

和共同沟;注重地铁车站与地下商业街,公共中心,停车场综合开发,容积率达到10以上;注重都市圈周围地下排水系统建设。 2、美国注重地铁建设,地下通道建设较多,将主要的大型公共建筑通过地下通道连接起来。 3、瑞典大型的地下排水系统在世界上是领先地位,城市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都在地下。 4、俄罗斯将地铁系统与共同沟系统结合起来,进行分层开发。 5、法国将废弃矿井进行改造,开发为城市下水道,共同沟系统,大力建设地下车库。 三、国内地下空间开发规划 1、北京地下空间开发规划 2、上海地下空间开发规划 3、深圳地下空间开发规划 4、雄安地下空间开发规划 5、山东地下空间开发规划 5.1济南地下空间规划 《济南市中心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 5.2青岛地下空间规划 《青岛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2014-2030年)》青岛人防办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复习大纲.doc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 总复习知识点 1.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本章首先通过国内外城市发展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城市空间发展规律,介绍了全世界城市经过四个阶段实现了城市化,丰富和发展着城市规划理论和城市功能。 城市的发展过程实质是一个城市化过程。全世界城市化的过程中按照发展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四个阶段。城市初期吸纳劳动力的聚集效应,使城市容量外延扩大,完成城市化的第一阶段。城市通过再开发市中心,内涵式扩展完成了城市化第二阶段。城市郊区化和再城市化发展了,外延式和内涵式并存过程完成了城市化第三阶段。目前的泛城市化现象,使世界进入城市化过程的第四阶段。 全世界城市发展过程都面临“城市化病”现象。但是不同的发展历史呈现不同的现状。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面临逆城市化现象,表现为城市郊区化和泛城市化。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是滞后城市化和超前城市化。前者表现为城市人口负增长和出现城市群;后者表现为城市工业化程度与城市化水平不协调。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展动力;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是城市化的关键;现代化的技术、信息及环境要求带动其他城市的发展。 城市容量又称城市空间容量或城市环境容量,是指城市空间在一定时间内,对城市人口、静态物质(建筑物和各种城市设施)和各种城市活动的综合容纳能力。理论容量是一个城市在一定发展阶段,根据城市性质、自然条件和经济地位、发展远景等因素综合确定的。实际容量是一个城市某个阶段实际存在的城市空间容量。城市容量包括人口容量,一般以人口密度衡量;土地容量,表现为各种用地指标。城市容量的计算方法。 理论容量与实际容量间的关系:理论容量大于实际容量,城市发展不充分、有发展潜力或空间。理论容量等于实际容量,城市处于发挥其机能的最佳状态,具有良好的发展活力。理论容量小于实际容量,城市出现恶性膨胀,城市病出现。 城市规划要解决城市的四大功能布局和协调: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城市规划的期限: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5-10年。 城市人口规模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基数。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方法有产值推算法(劳动平衡法),职工带眷系数法,统计分析递推法,数理统计法,城市性质类比法。一般都要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辅助校核,再根据城市环境、最佳经济效益规模决定。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各物质要素在某一时段的空间分布效应、外在形态和演化过程。城市空间结构层次上分为内部空间(城市各功能区)、外部空间(卫星城、郊区、飞地)、群体空间(城市间、城乡间)。城市空间结构内涵用密度、布局和形态评价。 城市密度表现城市内部不同地段土地利用的强度,反映城市不同地段经济活动聚集程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在空间权法制上,以判例形式确立了空间权制度,确立空间可被单独租赁、让与的国家就是( )。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2、上海地下空间开发的区域总体框架就是()。 A.以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动整体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B.改善老城区的人口,交通压力 C.现有地下空间主要有地下店铺与步行街组成 D.以市中心为核心,并辐射到与其相邻的地区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3、下面关于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体系的主要应用的描述,正确的就是( )。 A.通过对采集的地下空间实时数据分析处理,来时实现对安全隐患的排查。 B.事故发生后能够立马启动相应的事故等级预案并发布信息。 C.通过红外感应器实现对地下空间人、车、物信息的实时精确掌握。 D.通过对地下空间的人员流动、管线运行、出入口、设施巡检的实时监测及数据分析,作出风险预警及评估。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4、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管理法制建设的关键问题不包括()。

A.明确地下空间的国土资源属性 B.地下与地上城市规划之间的协调 C.地下空间的建设融资方案 D.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用户答案:[A] 得分:0、00 5、上海市首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法规就是于哪一年审核通过的( )。 A.2005年 B.2008年 C.2011年 D.2013年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下面关于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描述正确的就是()。 A.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快速推进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B.人防工程的平战结合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C.城市绿地建设与地下空间的复合开发 D.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将促进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E.深层先进技术广泛应用 用户答案:[ABC] 得分:8、00 2、下面关于专业职能部门牵头管理模式的描述正确的就是()。 A.不利于城市地下空间发展

开发地下空间的重要性

开发地下空间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建筑拔地而起,大厦密集,城市道路四通八达,但是于此同时,问题也接踵而来:用地紧张、生存空间拥挤、交通阻塞、生态失衡、环境恶化,, 这给人们居住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也制约着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转向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那么,我们可以利用的地下空间资源到底有多少呢?一般说来,地下空间的资源就是城市总面积乘上开发的深度,再乘上4 0%的可开发系数,就是可开发的地下空间的资源。这个量是很大的,一般要达到一个城市的已有空间容量的数倍。有人提出来,地下空间开发造价很高。地下建设的造价确实比地面造价要高,一般高三到四倍,最少也在两倍以上。比如东京地下商业街的造价,每平方米平均是2 5?9 0万日元,是地面同类型建筑的三到四倍。但是地面建设要加上土地的价值--每平方米300万日元的土地费,这样地下建筑的造价反而比地面建筑要低,仅为后者的1/4到1/12。因为地面拥挤,地面土地的价格就猛涨,这个时候来开发地下空间的话,反而便宜。 虽然地下空间的可利用资源很多,但是仍有很多人对地下空间的利用产生质疑,下面我将从3 方面论述开发地下空间的重要性 一、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利处看其必要性。 大力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对于解决城市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是对于缓解土地紧张方面:在当今世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与自然资源的渐趋枯竭,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在城市发展上则表现为人们对城市容量的需求与土地资源缺乏之间的矛盾。这就是所谓的生存空间危机。 地上空间和土地的面积成正比关系。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地上空间往往被垒加起来使用,如多层立交桥。很多城市设施的建设都在争地。越是人口密度大的地方,这种矛盾越显突出,地价也越来越贵,尤其是在旧城区,解决这种矛盾的办法是“发展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可使城市的部分功能由地上转入地下,实现由“二维”向“三维”转变,能够极大地提高城市土地的空间利用率,缓解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 其次是对于缓解城市交通矛盾方面: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交通的需求与日俱增。机动车辆的大量增加和车均道路面积的减少,在城市中产生了交通拥挤、行车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课程设计

1 河南城建学院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课程设计 说明书 课程名称: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 题目:河南某地下停车场的规划设计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开始时间: 2013 年 12 月23日 完成时间: 2014 年 01 月03 日 课程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7) 一、地下停车场总图设计 根据所分配的大致区域和具体方案参数情况特别是周围地面道路和建筑情况,设计地下停车场的总图设计,布置停车场的功能区划分。

1.1 总图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如下: 1)场地的建筑布置、形式、道路走向、行车密度及行车方向;2)是否有其它地下设施;3)周围环境状况;4)工程与水文地质情况; 5)要考虑地面出入口一侧有至少两辆车位置的候车长度;6)停车场应有明显的标志,并按规定设置标线;7)单建式停车场要考虑车库建成后面部分的规划。 1.2 功能区划分及面积说明 根据设计提供的原始条件,对于附建式停车场,附建式停车场受地面建筑的平面柱网的限制,利用的是它的地下部分,其平面布置受地面建筑的影响。 总图设计功能区包括:出入口、停车区、管理区、辅助区等; ⑴、出入口:进出车用的坡道、地面口部及口部防护等

此次设计准备采用直线双车坡道,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表4.1.7中规定,小型车坡度选用15%左右,高长比值约为1:6.67,并且采用由线缓坡道,坡道所占面积大约是170m2左右。地面中部设置挡水段,同时搭建拱形雨篷。 ⑵、停车区:停车间、行车通道、步行道等 此次设计是在建筑物的地下一层设计停车场,因此辅助设施就占据很大的面积,停车区面积大约是1800m2。 ⑶、管理区:门卫、高度、办公、防灾中心、卫生间、楼梯间等 门卫、调度、办公、防灾中心在所提供的原始条件中找不到,可能设置在地面,卫生间所占的面积是30m2左右,楼梯二处。(见附图) ⑷、辅助区:风机房、送风机房、排风机房、低压配电室、防护用的设备间等 据原始数据可知,风机房:54 m2,送风机房:55m2,排风机房:47.5 m2,低压配电室:43 m2。 1.3 总的形状、建筑面积说明 此次设计的停车场的地面建筑的形状基本上是直角梯形,建筑方位台附图所示,停车场的建筑面积2841.1m2,坡道面积170m2,停车区面积1800m2左右,辅助区总面积800m2(包括行人通道) 1.4 防火等级划分、通道数量要求及说明(防火规范) 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表3.0.1

城市地下空间现状及发展前景探析(王士花)#(精选.)

“百年梦想,强我人防”征文活动城市地下空间现状及发展前景的探析 一、当前城市发展现状 1.1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和生态困境 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土地资源锐减,人均土地资源将越来越匮乏。而在进行城市土地开发过程中,有时为了取得更多的生产、生活用地,不惜牺牲绿色用地,不按规划要求的指标保留和建设绿化用地或拆迁破坏的绿化补偿不足,造成许多城市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面积的比例严重不协调,环境自净能力大为降低,导致城市尘土飞扬,噪音倍增,疾病增加,最终制约社会的发展。 1.2 资源集约型社会发展要求对城市空间充分利用 开发地下空间,鼓励土地综合利用,推动老城区地上、地下整体改造,减缓城区扩展速度,提高单位土地产值已成为土地资源,减少人均地面建设用地,将粗放型、平面外延式的增量发展模式转变为节约型、立体内涵式的存量优化发展模式, 正成为马鞍山市今后土地利用新的发展方向。 1.3 环境友好型城市已将地下城市空间的开发锁定为未来的发展重点 当前,中国城市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以现在的发展速度,未来的马鞍山势必面临交通、能源、生态等多方面矛盾。以城市交通为例,道路交通流量的快速增长,,使城市道路交通堵塞、停车供需矛盾等问题更加突出地下空间给各种市政基础设施提供空间,为城市提供安

全有效的生命支持系统。同时地下建筑有助于保护自然植被,与地面建筑相比,,更大程度上维护了生态的平衡。大力发展地下交通、地下物流、地下综合管廊、地下垃圾处理系统等地下基础设施, 对整合人类活动、保护城市环境的整体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合理开发地下空间也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要求。 二、地下人防空间的建设与多样化空间的结合 2.1 地下人防空间的建设大多没有与市场开发相结合,造成人防空间在市场环境下的浪费; 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体是出于备战目的的人防工程。而此类人防工程一般要求空间较小、尽量密闭,而平时状态下作为地下商业空间使用时,又希望空间越大越好、尽量开敞。因此,对现有的人防地下工程而言,尽管在建设前都经过了可行性论证,既考虑到战时防空的需要又考虑到平时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具有双重功能,但在实际情况下,平时利用和战时要求往往存在矛盾。目前的人防工程经常是花费了大量的投资,却无法满足平时的使用要求,人防工程遭遇野蛮改造的事例屡见不鲜造成人防空间在市场环境下的严重浪费。 2.2 部分城市已在尝试将人防空间与地下交通、地下商业等功能性建筑结合利用,扩大利用率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人防工程已经改变了过去的面貌和形象。现在,新建的人防工程严格按建设程序办事,从土建到装修都注重质量。建成投入使用后,取得了显著的战备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DOC)

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 陈孝琼15120992隧道1507班 摘要 地下空间作为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对它进行有序、合理、经济、高效的开发和利用,将其广泛应用于交通仓储、防空、环保、能源、居住、商业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发展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此时地下空间资源应运而生,成为解决现代城市问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地下空间的重点开发地区为地铁线路及车站、城市主干道及交叉点、中心广场(绿地)、商业中心、大型居住区及大型公共设施等。城市以地铁线路为坐标轴线来开发地下空间,能够带动地铁周边地区的发展,通过地铁集聚的巨大人流,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建设,有利于调整城市的整体结构。 本文将在杭州市的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的既有基础上,分析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的特点,同时结合国内外其他其案例,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特点 Abstract Underground space as a kind of precious natural resources, many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to it in the orderly, rational, economic and efficient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t will be widely applied in traffic storage, air defens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residential,commercial, etc. 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trength of the ascension of cities and the demand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trategic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urban space has become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The key development areas for metro lines and stations, urban main road and the junction, central plaza (green), business center, large residential area and large public facilities. The subway line as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xis, the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rea function an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e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features of the underground space based on Hangzhou city.Meanwhile,I will give som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based on examples at home and abroad. Key words:Urban underground space,Features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广州市珠江新城地下空间概念性规划方案 目录 一、珠江新城的概况 (4) 1、珠江新城的定位 (4) 2、珠江新城的分区 (4) 二、珠江新城地下空间规划指导思想 (5) 三、珠江新城城市中轴线建设构想和地下缆车构想 (6) 1、城市中轴线构想 (6) 2、地下缆车构想 (7) 四、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分析 (7) 五、珠江新城地下交通规划 (8) 1、地下交通规划基本原则 (8) 2、地铁规划 (8) 3、过境交通规划 (9) 4、内部车行系统规划 (9) 5、地下快速交通干线APM 线规划 (10) 6、地下步行系统规划 (11) 7、地下公路交通规划 (11) 8、地下停车系统规划 (12) 9、地下公交及旅游大巴系统规划 (13) 10、地下空间静态交通规划 (14) 六、地下商业街规划 (14)

七、地下市政设施规划 (16) 1、地下市政设施规划原则 (16) 2、地下真空管道生活垃圾收集系统 (16) 3、共同沟 (17) 4、共同沟投资与运营管理规划 (18) 5、地下雨水收集和中水处理系统 (19) 6、地下变电站 (20) 八、地下防空防灾系统规划 (20) 1、地下防空系统规划 (20) 2、地下防灾系统规划 (21) 九、地下空间综合体规划 (22) 1、地下综合体建设意义 (22) 2、地下综合体功能组织形式 (23) 3、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分层功能规划 (24) 4、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建筑设计 (24) 5、地下综合体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图 (25) 十、珠江新城地下空间新技术研究及运用 (25)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卷(教学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在空间权法制上,以判例形式确立了空间权制度,确立空间可被单独租赁、让与的国家是()。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2.上海地下空间开发的区域总体框架是()。 A.以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动整体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B.改善老城区的人口,交通压力 C.现有地下空间主要有地下店铺和步行街组成 D.以市中心为核心,并辐射到与其相邻的地区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3.下面关于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体系的主要应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通过对采集的地下空间实时数据分析处理,来时实现对安全隐患的排查。 B.事故发生后能够立马启动相应的事故等级预案并发布信息。 C.通过红外感应器实现对地下空间人、车、物信息的实时精确掌握。 D.通过对地下空间的人员流动、管线运行、出入口、设施巡检的实时监测及数据分析,作出风险预警及评估。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4.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管理法制建设的关键问题不包括()。

A.明确地下空间的国土资源属性 B.地下与地上城市规划之间的协调 C.地下空间的建设融资方案 D.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用户答案:[A] 得分:0.00 5.上海市首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法规是于哪一年审核通过的()。 A.2005年 B.2008年 C.2011年 D.2013年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下面关于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描述正确的是()。 A.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快速推进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B.人防工程的平战结合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C.城市绿地建设与地下空间的复合开发 D.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将促进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E.深层先进技术广泛应用 用户答案:[ABC] 得分:8.00 2.下面关于专业职能部门牵头管理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2020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卷总题量: 13,总分: 100.00分】用户得分:100.0分,用时1360秒,通过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下面关于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体系的主要应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通过对采集的地下空间实时数据分析处理,来时实现对安全隐患的排查。 B.事故发生后能够立马启动相应的事故等级预案并发布信息。 C.通过红外感应器实现对地下空间人、车、物信息的实时精确掌握。 D.通过对地下空间的人员流动、管线运行、出入口、设施巡检的实时监测及数据分析,作出风险预警及评估。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2.下面哪座城市地下空间管理体制现状采取的是职能部门分工管理模式()。 A.上海 B.深圳 C.沈阳 D.北京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3.上海市首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法规是于哪一年审核通过的()。 A.2005年 B.2008年

C.2011年 D.2013年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4.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发展的历史沿革,说法错误的是()。 A.大部分早期所建人防工程的特点是,质量差,渗漏水严重,内部三 防设施不完善。 B.1978年10月,国家人防办和建设部在“全国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 相结合座谈会”上进一步明确了人防工程建设的主要方向是与城市建设 相结合。 C.1997年12月,建设部颁布了国家层面的法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 利用管理规定》,该法规明确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D.1953年11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人民防空工作会议。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5.加拿大蒙特利尔地下城建设的特点不包括()。 A.与地面联系紧密 B.混合功能区取代单一功能地下空间 C.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 D.分层开发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84分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84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上海市首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法规是于哪一年审核通过的()。 A.2005年 B.2008年 C.2011年 D.2013年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2.下面关于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体系的主要应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通过对采集的地下空间实时数据分析处理,来时实现对安全隐患的排查。 B.事故发生后能够立马启动相应的事故等级预案并发布信息。 C.通过红外感应器实现对地下空间人、车、物信息的实时精确掌握。 D.通过对地下空间的人员流动、管线运行、出入口、设施巡检的实时监测及数据分析,作出风险预警及评估。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3.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管理法制建设的关键问题不包括()。 A.明确地下空间的国土资源属性 B.地下与地上城市规划之间的协调 C.地下空间的建设融资方案 D.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4.提升地下空间环境质量主要途径不包括()。 A.控制污染物的发生 B.合理设计地下空间气流组织方式 C.稀释通风和置换通风 D.种植绿色植物,减少垃圾排放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5.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发展的历史沿革,说法错误的是()。 A.大部分早期所建人防工程的特点是,质量差,渗漏水严重,内部三防设施不完善。B.1978年10月,国家人防办和建设部在“全国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座谈会”上进一步明确了人防工程建设的主要方向是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C.1997年12月,建设部颁布了国家层面的法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该法规明确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整版)同济大学地下空间规划知识点摘要

地下空间规划知识点摘要 一.绪论 1.1 城市空间与城市地下空间 1.2 城市规划与地下空间规划 1.3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1.3.1 节约城市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节约化的发展模式。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经验:把一切可以转移到地下的设施转入地下,城市发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地下空间是否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利用。 1.3.2 节约城市能源和水资源 地下空间具有良好的隔热性,热稳定性和封闭性,可用来贮热贮冷,贮藏水资源、电能和工厂精密生产。 1.3.3 缓解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 (1)缓解城市交通矛盾:地下停车库容量大,用地少 (2)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缓解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建筑杂密,绿地减少(3)提高城市的综合防灾能力:抵御战争空袭,地震,风暴,火灾。地下救灾物资(4)有效解决“城市综合征”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 二.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 2.1 国内外地下空间规划理论和方法 2.2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和需求量研究 2.2.1 国外研究成果和实践 2.2.2 国内研究成果和实践 2.3 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后发优势 三.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3.1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任务和原则 3.1.1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任务 根本作用:作为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和管理城市地下空间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手段之一。 核心任务:根据不同的目的进行地下空间安排,探索和实现城市地下空间不同功能之间的互相管理关系。 主要任务:引导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综合布局,协调地下与地上、地下与地下的建设活动,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提供技术依据。基本任务:保护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尤其是城市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地面环境,保障和创造城市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 3.1.2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 (1)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地下空间开发不可逆,一次到位,长远考虑,留有余 地 (2)地上地下相互协调的原则:地下和地上空间形成整体 (3)远期与近期相呼应的原则:统一规划,分期实施。落到实处,切合实际 (4)平时与战时相结合的原则:平时防灾和战时防护相结合 3.2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 3.2.1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等上层次的空间规划要求,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战略,预测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规模,选择城市地下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的要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地下工程设施,并提出近期控制引导措施。步骤如下: (1)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掌握开发利用的现状,勘查地质状况和分析发展条件 (2)研究确定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战略,提出发展规模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确定地下空间开发的功能,进行空间布局,综合确定平面和竖向规划 (4)提出各专业的地下空间规划原则和控制要求 (5)安排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近期建设项目,为各单位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6)根据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老城区以解决城市问题为主, 新城区以解决城市基础设施为主。 3.2.2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特点 (1)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系统性的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