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经济学核心理论框架研究

产业经济学核心理论框架研究

产业经济学核心理论框架研究
产业经济学核心理论框架研究

2013年第9期(总第435期)上

一、研究出发点

1.产业经济学的进步有目共睹

由于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我国的产业经济发展情况越来越明朗。当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用产业经济的发

展规律来完善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尤其是这些年来产业经济学的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科研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被授予了硕士以及博士学位点。1998-2002年,四年间产业经济学家出版了大量有关产业经济理论的书籍,并撰写了大量教材供学生选择。

2.学科内容涵盖较广,与类似学科重复性较高

在历史上的经济工作当中,人类往往重复地建设生产,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在这样不断的重复中,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就被白白浪费了。当下,人类开始重视对资源的节约,也开始制止上述情况的发生。

因此,制定了大量行业相关的规章制度。在当前的产业经济学著作与教材当中,有大量与兄弟学科相冲突的内容。大量著作中与政治经济学、管理学、生产力、经济学、政治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有较大的重叠之处。为了确保产业经济学的健康发展,应当切实减少上述重复的内容。

3.事物的本质主要受到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影响

在以往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事物的本质主要分成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所以往后的研究中应当重视产业经济学的主导作用,这样才能够摆正产业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二、指导思想与学科定位

在我国,由于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必须要以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结合当代中国的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教授,才能准确无误的揭示出产业经济行业的发展规律。因此,在高校的教学当中应当充分重视实践的益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外国的经验教训来完善我国的教学。只有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定性与定量分析的运用,采众家之长,并融合到自己的教学当中,才能自成一派。

在我国的学科建设上,必须要重视其核心内容,以此为出发点来展示学科的长处。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学科教学真正的重点所在,确保与其他的学科没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只有明白了在整个学科教育中所处的位置,才能够切实发挥教育的长

处。因此,在教学中突出产业经济学的定位就成了当务之急。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当中,往往分成理论与应用两大种类。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内,主要囊括了社会生产关系等内容,并且包括产业经济学在内。笔者认为,无论自然科学的种类

是什么,都围绕着生产力的发展开展研究。因此,需要生产力经济学以及应用经济学对社会生产力开展研究。

作为经济学原理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经济学主要对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

我国的社会主义要想尽快实现现代化,就要大力发展产业经济的研究。产业现代化主要分成两个部分,其中之一是产业现代化,主要通过高新科学技术以及灵活的管理模式来提升产业的建设水准。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现代产业的技术指标,并且能够有效地实现产业技术、产

业管理的现代化。作为现代产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研究在其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当前阶段,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就要在保证完善的经济体制的同时,兼顾到经济增长。传统的经济体制主要以计划经济为主,而当前正在慢慢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并且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方式不再适用。因此,

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改变现有的经济体制,这也是政治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研究的重点所在。自古以来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之间就充满的辩证关系,在实际生产当中,生产关系一般由生产力来决定,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情况也由生产力的发展来决定。因此,要想彻底改观现有的经济体制,就应当从经济增长方式下手,加强产业管理学的研究工作,确保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应用到上述研究成果。

三、核心理论框架设计

相关硕士的培养要以“宽口径,厚基础”为原则,尤其是在产业经济学方面有建树的高精尖人才。对于产业经济学的深度发掘,不应只在其定义以及核心方面下功夫。如果想要真的深入掌握其核心,就一定要吃透其核心内容以及相关理论和整体经济走势的互惠关系,其核心内容如何使用,还有核心规律在

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定等。不仅如此,一定要切记重点不可以偏差,必须要以核心内容作为重点。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硕士生使用教材《产业经济学》,全书绪论以外共有五篇分别29章,约

收稿日期:2013-08-08

作者简介:毕小升(1989-),女,山东日照人,本科。研究方向:金融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核心理论框架研究

毕小升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摘要:当前形势下,产业经济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由于涵盖了大量的知识,所以其内容往往与其他学科有重叠的地方。

为了使产业经济的发展更加健康,应当切实加强有关产业经济学思想的研究,并确保其学科定位始终正确。在此基础上,优化现有的产业经济学核心理论中有关理论框架的研究,以完善学科的主题思想。

关键词:核心理论框架;产业经济学;学科定位;指导思想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24-0243-02

【探索带】Explor at ion Zone

243

2013年第9期(总第435期)上

六十万字。2002年出版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类核心教程—产业经济学》教材,全书绪论之外共四篇约四十万字。在将这两本书阅读之后,笔者认为:产业经济学的核心大致可以概述为几个大类: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以及产业组织这三部分,但是产业政策不适合独立成一篇。这是由于产业政策是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以及产业组织运用的一个方面,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其均拥有各自并不相同的产业政策。我们要把产业政策以不同的形式加入到各个独立篇章的实行部分里面,这样不仅仅可以防止文章中出现重复,还可以方便将相关部门修订产业政策的行为以及修订相关规定所必须要注意的相关事项之间所存在(即产业经济发展诸客观规律性)的关系,表达的更加明确。各篇章内容具体设计如下所示。

1.第一篇产业发展

产业经济学的重中之重是相关的产业发展。不管是产业组织亦或者是产业结构,其根本目标就是为了给相关产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如果想要让产业组织以及产业结构的整合提升效果最大化,就一定要将产业发展规律放在第一位。

产业构成与归类是该篇的第一章,需要表达明确的是由社会分工从而导致产业的诞生,这是科技带动的功劳,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然需求。本片还会对于种种各不相同但是各有适用对象以及使用价值的分类方法进行详细的讨论以及研究,来讲解如何在适当的时机使用最恰当的分类方式。

笔者认为产业发展的自然需求以及客观规律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十五条左右,基本可以使用“三、七、五”来进行概括,即“三化、七并存以及五取代”。一是逐渐全球化的产业经济;二是稳步现代化的产业经济;三是逐步认识化的产业经济;四是共存的构架调控以及产业经济;五是共存的垂直分工以及水平分工;六是并行的军火相关工业产业以及民生工业产业;七是两者相互依存的轻工业以及重工业等。这十五条充分具体的说明了共存的现状以及未来的走向,并对于产业经济结构的构成进行了相当具体的解释说明。

2.第二篇产业结构

产业的构成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如今逐渐增长的金融环境下,产业构架与金融发展有着紧密关联。产业构架的情况以及金融构架的现状二者共同显示出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并且与一国的经济发展速率有着相当大的关联,可以说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的产业构架是不是合理,在某种程度对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经济能力和国际影响力有着很大的影响。

产业发展的进一步扩大设计两个关键点,量和质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不同的时间点对于两者的重视程度也是不尽相同。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五”计划已进行产业结构的操控为主要目标。所以,我国的产业以及经济的发展,均必须要以量为主以质为辅由量变达到质变,使两者共同提高,进而优化产业构架。这一篇要重点说明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变化、相关投资与回报;产业关系、产业构架优化升级以及产业构架政策等。

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产业构成有了很大的改变。其作为经济进步的主要动力,依旧存在着很多构架不合理以及产业低水平的缺陷,给产业全面升级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为产业升级找出适合的方向,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稳步增长有着重要意义。我国产业的提升大方向应该是优先让各个产业均衡,而后在均衡的条件下进一步推进产业高度,达到产业结构完美与产业水平提高的目的。

3.第三篇产业组织

产业组织是产业经济学的核心。科学的产业组织是资金合理利用的先决条件。这一篇张要重点说明产业组织理论、市场构架、产品差距化以及规模经济与区域化经济以及产业组织政策等相关资料。产业组织的相关理论是以规模化金融经济以及市场竞争力之间的问题为基础从而演变的,其相关理论主要分为四大类。

一是马歇尔首先产生在区域化经济或的巨大收获的企业中,企业为了自身的

经济收益势必会进行扩建,产业内的密集程度非常容易发展到可以对经济市场进行调控的程度。一旦造成了垄断,指定的价格就不会再随着供需关系的变化而产生波动,也不具有对于货币流动方向进行调整的能力,也不再具有变相增加生产效率的功能。由于垄断方最大的目的就是单方面获得最大的利润所以当其能力足矣垄断市场的时候,定价就成为满足垄断者最大化利润目标的工具。

二是哈佛大学的贝恩将市场的构成部分总结商品市场的聚集、产品差异、生产整体化等等。在这之中,在对于市场的聚集发展进行解析研究的过程中,贝恩认为企业对于规模经济的渴望当做促使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还在同时指出,高度的聚集会造成必然的垄断。

三是芝加哥学派并不支持反托拉斯政策,不支持丈夫过多的参与经济的自然发展,认为应当放任经济自由发展等待市场体制进行自我调控,认为市场进行的自我调控是最高效的。

四是新奥地利的学者们觉得,市场是一个经济连续的表现,这个过程的特性不能从市场的构架体现出来。产业组织论的研究手段一般采用:显示证据以及规范研究并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将两相结合、比较辩证分析并存等手段。

参考文献:

[1]曹轶,魏建平,许世光,等.产业选择与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耦合——

—以广州南沙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为例[J].规划师,2012,(2):34-38.

[2]王琳琳.产业经济学视角下“华谊兄弟”创业板上市的内涵及影响[J].新闻大学,2011,(4):105-111.

[3]袁长征.基于产业经济学视角的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分析[J].学术交流,2011,(7):115-118.

[4]詹晓峰,徐峰.基于产业经济学和城乡规划的湖南省小城镇产业发展规划研究[J].华中建筑,2012,(12):87-91.

[5]颜爱民,马箭.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J].系统管理学报,2013,(3):385-393.

[6]惠陈隆.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浅析我国的职业篮球发展[J].价值工程,2012,(13):318-319.

[7]施华珺.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基于产业经济学的分析[J].商,2013,(10):134.

[8]严三九,樊凡.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发展与改革的产业经济学分析——

—写在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实施"二次创业"之际[J].现代传播,2010,(12):100-102.

(责任编辑:王兰爽)

【探索带】Explor at ion Zone

244

产业经济学习题汇总精选

《产业经济学》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1. 产业2产业布局 3.产业分类 4.主导产业 5.基础产业 6.瓶颈产业7支柱产业8先导产业9.产业生命周期 10.产业发展战略11产业调整12产业结构优化 13产业结构合理化14产业结构高级化15产业结构 16区域产业结构17区位熵18高技术19高技术产业 20传统产业21技术进步22经济增长23投入产出法 24.产业关联25.产业波及26.影响力系数27感应度系数 28直接消耗系数29完全消耗系数30列昂惕夫逆矩阵 31.产业组织32有效竞争33市场结构34市场绩效 35沉没成本36马歇尔冲突37完全竞争市场 38完全垄断市场39垄断竞争市场40寡头垄断市场 41.集中度42产品差别化43市场行为44产业集群 45企业兼并46产业融合47.市场协调行为48产业结构政策 49战略产业 50产业组织政策 51产业规制 52.规模经济 53.范围经济 54.绝对集中度指数 55.赫芬达尔指数 56.勒纳指数、

二、单项选择题 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D ) A国民经济总量 B 企业C家庭D产业 2..产业经济学就学科性质而言属于:(C ) A.宏观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 C. 应用经济学 D.理论经济学 3..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创始人是(B ) A.霍夫曼 B.克拉克 C. 费希尔 D.库兹涅茨 4.产业的雁行发展模式的提出者是( B ) A.泰勒尔 B.赤松要 C.贝恩 D.梅森 5..根据霍夫曼定律,当霍夫曼比例小于1时,意味着:(D) A国家已实现工业化; B. 国家还远未实现工业化 C.国家处于工业化中期 D.国家处于后工业发展阶段 6.霍夫曼比例是指(A) A. 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 B. 消费品工业净产值C 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与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之比 D资本品工业净产值. 7.马克思两大部类分类法中第一部类是指(B)

产业经济学论文选题

学生论文的选题: 对本书和我讲授的观点和任何一个结论都可以质疑,并提出新的证据,既可以以新的数据,也可以用过去的数据得到现在的观点。比如: 1、在界定市场时,最合适的方法和证据是什么, 2、一家公司的市场份额通常代表其垄断程度吗, 3、价格协议真的是不稳定的吗,什么因素会影响不稳定的程度, 4、对三个行业,评估其进入壁垒的高低,考察真实的进入行为的数量。 5、垂直一体化能增进市场力量吗,或分析一桩垂直并购案。 6、自然垄断的电力、电话和邮政行业其真正的机会何在, 7、了解一桩反垄断案的经济影响,比如微软、电信、联通的互联网、滕讯、360。 8、公司的支配地位会衰落吗,考察自1978年或1990年至今的三家企业。分析其衰落速度的影响因素。理论研究选题: 有些学生擅长于抽象分析和技术细节。对他们来说,许多理论性问题可以作为合适的学期论文题目。你可以试着分 析寡头模型,分析战略性价格行为的特点,分析竞争的效率特征等等。 行业研究: 选择一个有趣的行业,分析其结构或行为或绩效,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或者对三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然后 1、判断其竞争状态 2、比较行业中一个支配公司和一个较小的公司,哪一个更具盈利能力,更有效率,创新速度更快等等。解释两家公司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差别。 经验研究:

有些学生倾向于收集经验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数量分析。这使得学生们对经验研究结果的意义有了更好的理解。 利用我们后面学到的市场集中度和赫芬德尔指数和其他一些统计指标分析: 1、对范围已知的市场,修正其指数以反映该行业真实的集中度(比如制药、奶业、报纸、汽车、服装、运动器材等行业) 2、计算平均集中度水平。 3、哪个行业的集中度变化最为剧烈,分析原因。或者:利用行业指南或产业报告的数据 1、分析最赚钱的公司。他们拥有市场力量吗,在这些公司 中存在规模经济吗, 2、自然的或竞争性的回报水平是多少, 或者分析1978年到现在的企业合并 1、评价合并的趋势和数量。 2、选择三桩合并案,分析其类型,所属水平、垂直合并,还是企业聚集。 3、研究一个行业中的合并,评价合并对该行业结构的影响。 选其中一个写成二三千字的论文 打印稿上交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1、FDI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 2、FDI路径下的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的产业承接 3、产业安全理论的研究 4、产业集群成长机理研究 5、产业集群论 6、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协作模式研究 7、产业集群中人力资本效应研究 8、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9、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应用 10、产业竞争力因素分析 11、产业链竞争力理论研究 12、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13、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演化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14、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15、城镇住房分类供应与保障制度研究 16、创意产业发展与中国经济转型的互动研究 17、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发展研究 18、促进中部崛起研究 19、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20、低碳经济范式下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1、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管研究 22、东北地区区域城市空间重构机制与路径研究 23、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与能源合作研究 24、都市旅游发展与政府职能研究 25、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研究 26、非线性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27、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机制研究 28、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 29、甘肃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研究 30、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31、高等学校绩效工资战略及实施策略研究 32、高速公路经济论 33、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地方政府利益研究 34、关于中国低碳城市及其营建的初步研究 35、国际能源合作的稳定性研究 36、国际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37、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研究 38、河南省节能减排政策研究 39、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 40、户籍制度与我国劳动者平等就业研究 41、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 42、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升的收入再分配研究 43、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研究

产业经济学重点知识整理·苏东水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第一节产业 1.产业的含义:(1)社会分工和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 (2)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①需求角度,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或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 ②供求角度,具有类似生产技术、工艺、过程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 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 (3)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2.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目的:制定产业政策,调节产业结构 (1)关联方式分类法 ①技术关联分类法: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等; ②原料关联分类法 ③用途关联分类法 ④方向关联分类法:单向、双向、环向关联;(纵向关联的前向、后向关联) ⑤战略关联分类法:主导、先导、支柱、重点、先行产业。 (2)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一阶段(初级生产阶段):农业、畜牧业; 第二阶段(18C60.英国工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纺织、钢铁; 第三阶段(20c)大量资本和劳动力流入非物质生产部门,商业、旅游、娱乐、文化等。(3)生产要素分类法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资本、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活劳动特别是 体力劳动所占的比重较大的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零售、餐饮等。 ②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活劳动、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资本的有机 构成水平较高,产品物化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如交通、钢铁、机械、石油化学等基础工业和重工业。 ③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对知识的依赖程度大,即知识含量高、脑力劳动 所占得比重较大的产业。如航天、生物、高分子、信息、计算机等。 3.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 (1)四次产业分类 (2)产业发展阶段分类:分幼小、新型、朝阳、衰退、夕阳、淘汰产业等。 (3)霍夫曼分类法 消费资料工业(食品、服装、家具)、资本资料工业(金、机、运、化)、其他工业第二节产业经济学 学科领域: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理论、产业政策研究

产业经济学

C 1.策略性行为:指一个企业旨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企业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做出对该企业有利的决策行为 2.产业结构政策:指政府依据本国的产业结构现状,规划产业结构逐渐演进的目标,确定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实现资源的重点配置的政策。 3.产业集群:指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 4.策略性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在位企业为保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获取,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有意识的性行为构筑起的防止潜在进入者进入的壁垒。 5.创造性毁灭: 潜在进入者创新对原有企业造成的致命性打击,迫使他们退出原有的市场。 F 1.范围经济: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2.富有的窘境:在解释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方面存在均衡过多的问题。 G 1.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2.管制:指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 H 1.混合并购: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 J 1.进入壁垒:是指潜在进入企业和新企业若与既存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 L 1.掠夺性定价:是指一个厂商将价格定在牺牲短期利润以消除竞争对手并在长期获得高利润的行为。 S 1.市场结构:指市场中各种要素(者、需求者、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 2.水平一体化: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营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 3.市场势力:也称市场权力。是指卖方或买方不适当地影响商品价格的能力。 T 梯度发展理论: 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生命阶段的产业有不同的最优区位。 W 1.网络外部性:指消费的外部性,即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将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2.完全消耗系数:两个产业间的产品直接消耗关系。但一种产品对另一种产品的消耗不仅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本人精心整理的文档,文档来自网络本人仅收藏整理 如有错误 还请自己查证!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一.宏观经济理论: 1.我国财政风险问题研究 2.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 3.我国外债风险问题研究 4.国家宏观调控的内涵与手段研究 5.中国经济周期问题研究 6.宏观调控主要目标研究 7.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货币增长研究 8.失业问题研究 9.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研究 10.人民币升值对浙江省经济的影响

11.影响汇率的因素分析 12.经济发展与社会(伦理、幸福、价值等)关系的分析13.中国经济增长问题研究 14.通货膨胀问题 15.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或增长因素分析)16.新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 17.公共财政政策与可持续发展(或技术创新) 18.中国地方财政体制改革与经济转型 19.中国的县乡财政(或基础教育的财政制度)--以浙江省为例20.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二.区域经济学: 1.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培育研究; 2.杭州(或浙江省)房地产价格分析 3.浙江省资本大量外流原因和对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分析4.浙江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5.浙江省与广东、江苏经济发展能力比较研究 6.浙江省的经济文化分析

7.浙江经济活力研究 8.浙江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9.产业集群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10.浙江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与提升 11.对浙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思考 12.区域经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13.浙江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定位研究 14. 浙江专业化产业区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15.浙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融资方式研究 16.浙江民营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17.浙江传统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方式研究 18.浙江经济融入长三角的对策研究 19.浙江产业孵化器的现状研究 20.浙江工业园区和传统专业化产业区的比较研究21.上海大都市圈的形成对浙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23.浙江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24.浙江欠发达区域的梯度定位和发展路径

国外学生核心素养框架有哪些

国外学生核心素养框架有哪些 2015年10月23日 09:49 阅读 2378 编者按 学生核心素养框架 国民素质决定国家竞争力,国民的核心素养决定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与 国际地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核心素养”就成为全球范围内教育政策、教 育实践、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国际组织与许多国家或地区相继构建学生核心素养框架。核心素养成为一个统帅各国教育改革的上位概念,引领并拉动课程教材改革、教学方式变革、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评价等关键教育活动。 我国《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质量标准是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 重要抓手。而建立质量标准的核心首先是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换句话说,建立核心素养模型是为建立我国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服务。 为认真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中国教育学会将以“核心素养与适合的教育”为主题,于2015年11月28-29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为了让您深入了解“核心素养”对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将会产生的积极作用和重要影响,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国外关于学生核心素养框架的相关知识和类型。 核心素养是个人终身发展、融入主流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需的素养的集合,这些素养是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为儿童和成人过上有责任感和成功的生活所需要,也为社会应对当前和未来技术变革和全球化挑战所需要。 关于素养的研究由来已久,心理学中能力模型可以看做是素养研究的前身。近年来,随着世界教育改革浪潮的推进,世界各国(地区)与国际组织相继在教育领域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以此推进教育目标的贯彻与落实,改革教育评价方式,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国外的诸多核心素养框架并不相同,有的走的是“全面路线”,几乎把学生的所有素养都包括在内;有的走的是“简约路线”,只涉及一些关键的、高层级的素养。核心素养框架的确定必须具有时代性与前瞻性。从全球范围来看,核心素养的选取都反映了社会经济与科技信息发展的最新要求,强调创新与创造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社会参与及社会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素养,内容虽不尽相同,但都是为了适应21世纪的挑战。 自1997年以来,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欧盟(EU)等国际组织先后开展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受其影响,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芬兰、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等也积极开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C 1.策略性行为:指一个企业旨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企业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做出对该企业有利的决策行为 2.产业结构政策:指政府依据本国的产业结构现状,规划产业结构逐渐演进的目标,确定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实现资源的重点配置的政策。 3.产业集群:指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 4.策略性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在位企业为保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获取,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有意识的性行为构筑起的防止潜在进入者进入的壁垒。 5.创造性毁灭: 潜在进入者创新对原有企业造成的致命性打击,迫使他们退出原有的市场。 F 1.范围经济: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2.富有的窘境:在解释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方面存在均衡过多的问题。 G 1.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2.管制:指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 H 1.混合并购: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 J 1.进入壁垒:是指潜在进入企业和新企业若与既存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 L 1.掠夺性定价:是指一个厂商将价格定在牺牲短期利润以消除竞争对手并在长期获得高利润的行为。 S 1.市场结构:指市场中各种要素(者、需求者、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 2.水平一体化: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营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 3.市场势力:也称市场权力。是指卖方或买方不适当地影响商品价格的能力。 T

产业经济学名词解释(精简)

产业经济学 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但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垄断的发展,而垄断将破坏价格机制,扼杀竞争,使市场经济丧失活力,损害资源配置的效率。 产业经济学:是以“产业”为对象,研究产业之间关系结构、产业内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应用经济学科。产业: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彼此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 产业结构: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联系方式。 产业关联: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结构关系。 产业组织:同一产业内各企业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 产业布局:指生产力诸要素在区域空间上的组合而形成的各产业在区域范围内的分布。 主导产业:指对一个产业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引导作用的产业。 支柱产业:指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在一定时期内能支持社会发展的产业。 幼稚产业:指工业后发国家的产业体系中,相对于工业先行国家成熟产业而言,处于幼小阶段的产业。 衰退产业:指某一产业由于技术进步或需求变化等因素致使市场需求减少,生产能力过剩且无增长潜力的产业。 产业结构优化: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相适应的过程。 产业结构合理化:指产业之间协调能力和关联水平的提高。 产业结构高级化:指产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集中成片,形成结构完整的有机体系。 前向关联:一产业通过提供供给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后向关联:一产业通过需求吸收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投入产出法:通过建立投入产出模型,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D ) A、国民经济总量 B 、企业C、家庭D、产业 2、把产业分为主导、先导产业的关联分类法是(B ) A、技术关联方式分类法 B、战略关联分类法 C、原料关联分类法 D、方向关联分类法 3、中国封建时期最重要的产业政策是(A ) A、农本思想 B、工商业思想 C、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思想 D、农工商思想 5、霍夫曼比例是指( A ) A.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B.供给与需求的比例 C.轻工业品净产值与重工业品净产值的比例 D.以上都对。 6、(A)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 A、费歇尔 B、瓦尔拉斯 C、马歇尔 D、霍夫曼 7、SCP理论指的是(B) A、市场结构—市场主体—市场绩效 B、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 C、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市场效果 D 、市场结构—消费主体—产品状况 8、产业组织是指(A) A、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B、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 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 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 9、马歇尔冲突指的是( A) A、规模经济与垄断的矛盾 B、完全竞争与市场的矛盾 C、竞争与垄断的矛盾 D、垄断与市场的矛盾 10、下列说法中对SCP的认识正确的一项(C) A、决定市场行为的主要依据是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壁垒的高低 B、在此体系中,对于市场结构的指标的研究处于重要的核心地 C、市场绩效优劣的评价主要考虑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利润率水平、生产效 D、市场行为的主体指的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11、可竞争理论的分析中心是(C) A、SCP理论 B、市场绩效 C、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没成本 D、退出壁垒 12 、HHI指数的优势在于(C) A、必须收集到该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信息 B 、计算量不大 C 、HHI对规模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变化反映特别敏 D 、便于收集资料 13、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有(D) A、两者都不是建立在不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 B、两者都建立在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 C、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易取得 D、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难取得 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有(A)

发展经济学课程论文选题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经济论文的切入点要小,分析最好能透彻,从基本原理的阐述到现实各方面因素的分析,最后最好有自己的精到的见解,要一语中的的那种。 1.经济学论文选题应注意前沿性。 2.经济学论文选题要切实结合中国的实际问题。虽然国外经济理论发展比较完善,但如果直接拿来用于分析中国的经济问题,问题很可能无法得到解决。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市场状况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只有结合中国市场经济的特殊状况才能找出研究经济问题的有关变量,从而进行问题的进一步分析。 3.经济学论文的选题要有一定的创新空间。国内外有研究经济问题的学者不计其数,就一个经济问题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分析,正因为同一问题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所以为创新提供了可能。创新需要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具体经济学科相交叉。比如做有关金融学的论文,可以将经济学的定量分析与金融学前沿相交叉进行问题的研究。各种经济理论、经济分析方法与经济问题相交叉也为形成广阔的创新空间提供了可能。 经济学专业论文选题 前言:这里把经济学论文大致分为十大类,每个大类包含若干小类,每一小类下面的提示有些可以作为一类论文题,有些也可以作为具体的论文题目,其中的例题是例举了别人写过的论文的题目,并给出他们的论文摘要,大家可以借鉴一下。当然,这些论文的分类只能是大致的,因为它们之间有时候是互相联系的,比如:产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国际资本、国际金融问题都是有联系的,鼓励大家在参考这些题目的同时,充分发挥创新能力。 一、产业经济 1.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问题研究 提示: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可持续发展 例题1:中国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 摘要:近10多年来,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文章分析了中国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指出目前制约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阐述了建设布局与区域分布特征,提出沿海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途径及对策建议,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例题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与实证分析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

总体框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5.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6.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主要表现 那么,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具体包括哪些要点呢?小编也很好奇。仔细一看,原来六大素养还具体细化为人文积淀、国家认同、批判质疑等18个要点,各要点也确定了重点关注的内涵。 文化基础——人文底蕴 1、人文积淀 重点是: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2、人文情怀 重点是: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3、审美情趣

产业经济学课程论文范文2篇

产业经济学课程论文范文2篇 产业经济学课程论文范文一:资源型城市发展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资源型城市;新经济时代;可持续发展;对策 论文摘要:煤炭工业城市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城市类型,在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等新的经济形态和经济现象的出现,煤炭工业城市由于其自身发展的特征正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分析煤炭工业城市的发展特征、新经济时代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上,以邯郸峰峰新市区为案例,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0前言 煤炭工业城市是因当地的煤炭资源开发而形成、发展,并且煤炭资源型产业在当地经济结构中占重要地位的城市,这些城市在我国分布面广,数量多,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减少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使过去曾经辉煌一时的煤炭工业城市,现在面临如何持续发展的困扰。 峰峰新市区位于冀南平原、太行山东麓的邯郸市西南部,是一座因煤炭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地跨一区两县,面积1260kni。

峰峰境内煤炭资源丰富,不仅储量大,而且埋藏浅、品位高、宜开采,这些优势条件为峰峰的煤炭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市区主要企业峰峰集团有限公司下设45个子公司,在册职工4.6万人。现已发展成为集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煤化工、电力、机械制造、基建施工、建材、现代物流等以煤为基础,多产业综合发展的国有特大型煤炭企业。和全国许多资源型工矿区一样,峰峰矿区在为支援国家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积淀了许多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受煤炭资源日益枯竭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资源型工矿区所特有的产业结构单一与综合经济的矛盾、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恶化与城市人居环境的矛盾使峰峰的发展面临举步维艰的局面,如何使城市持续发展、保持城市的持久活力成为相关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分析 1.1经济可持续问题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立市之本是煤炭资源,城市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对煤炭的开采和初加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取决于其资源的品种、质量和储量。因此峰峰的城市的发展表现出对资源的高度依赖性。于是城市会因矿业开发的周期性而表现出明显的成长周期性。表现为在资源开发初期,城市发展较慢;到了发展、繁荣期,城市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到了资源衰退期,煤炭煤炭资源必然会随着开采规模的扩大和开采时间的延长而逐渐走向枯竭,仅峰峰集团17家国有大矿中就有8个矿井资源枯竭,注销了生产能力。这样下去,如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将逐渐失去依托,必将出现“矿竭城衰”的局面。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解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解读 要说这两年教育流行语排行榜,“核心素养”一定榜上有名。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关注“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最根本的教育问题。这是当前全社会都在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社会的发展,也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未来,尤其是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必须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人的发展不仅仅是考个高分数,上个好大学。而是需要人的核心素质和核心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回顾素质教育改革的历程,我们不禁要思考,教育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培养学生哪些关键性的核心素养,才能让孩子们将来能够更好地健康发展、幸福生活,才能够使他们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 一、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和价值定位 为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有三个背景:(二屏)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党的教育方针从宏观层面规定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对于我国的人才培养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把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更有利于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二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各国都在思考21世纪的学生应具备哪些核心素养才能成功适应未来社会这一前瞻性战略问题,核心素养研究浪潮席卷全球。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也必须解决这一关键问题。三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迫切需要。近年来,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宜性不强,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等具体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进一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建立以“学生核心素养”为统领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产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产业经济学》试题 专业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产业经济学是一种() A、微观经济理论 B、中观经济理论 C、宏观经济理论 D、古典经济理论 2、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 A、国民经济总量 B、企业 C、家庭 D、产业 3、有效竞争理论是由()提出 A、克拉克 B、马克思 C、贝恩 D、霍夫曼 4、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 A、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 B、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 C、促进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D、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 5、产业组织是指() A、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B、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 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 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 6、广告的作用() A、有利 B、有弊 C、有利有弊 D、无利 7、掠夺性定价的特征有() A、定价一般长期性的 B、所有企业都可以采用此战略 C、价格一般定在低于平均利润之下 D、对市场结构产生有利的影响 8、以下哪种联系方式不属于按照产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联系分类的方式() A、前向联系 B、后向联系 C、环向联系 D、价格联系 9、从产业发展生命周期角度看,“夕阳”产业是指() A、处于成熟期阶段的产业 B、处于衰退期的产业 C、处于调整期的产业 D、市场容量渐趋饱和的产业 10、下列不属于SCP分析框架内容的是()

A、市场行为 B、市场绩效 C、市场结构 D、市场竞争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以下属于三次产业分类法中第一产业的有() A、农业 B、渔业 C、畜牧业 D、林 业 2、产业结构政策通常包括() A、幼小产业保护政策 B、主导产业选择政策 C、战略产业扶植政策 D、贸易保护政策 3、影响市场集中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A、企业规模 B、进入壁垒 C、市场容量 D、产品差别化 4、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包括() A、供给结构的优化 B、需求结构的优化 C、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 D、国际投资结构的优化 5、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 A、完全竞争 B、完全垄断 C、寡头垄断 D、垄断竞争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产业的经济活动是某些经济活动或者部门经济活动。() 2、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符合经济与产业发展的需求。() 3、煤炭产业部门和电力产业部门是一种单向联系方式。() 4、产业组织考察的是组织之间的关系。() 5、产品差别化是一种有效的非价格竞争手段。() 6、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 7、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产业转移只具有促进作用。() 8、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比完全垄断更有利于技术进步。() 9、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马歇尔冲突”。()

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doc

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 今天,我讲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什么是产业经济学、为什么要研究产业经济学、怎样研究产业经济学以及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让我们对产业经济学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 第一节产业的含义与分类 研究产业经济首先要理解和把握产业的含义。产业是一种社会分工现象,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产业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理论研究领域有不尽相同的含义。产业作为一个经济单位应该如何理解和把握,是研究产业经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产业的含义 (一)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公社的新石器时代,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公社末期至奴隶社会初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奴隶社会初期,商业逐渐从农业、手工业中分离出来,这一时期,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阶层逐渐形成,商业开始独立出来。三次社会大分工之后,实际上已形成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等产业部门。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18世纪60年代,爆发于英国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使英国的各主要工业部门先后出现了从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的趋势。从此,机器生产的大工业逐渐取代了农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接着在20世纪初又爆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表现在铁路、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社会分工也进一步向深度发展,表现为新兴产业部门不断出现和产业分工越来越细。 (二)产业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在石器时代之前,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是直接取自自然的天然工具,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还没有社会分工。在石器时代,人类使用经过加工和制作的生产工具,生产力水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产业部门。在青铜器和铁器时代,人类开始使用金属制成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大大促进了生

产业经济学简答题答案

1. S-C-P三者间的关系?答:在短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之内的关系是,市场结构从根 本上制约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又直接决定了市场绩效。从长期考察,市场结构也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企业市场行为长期作用的结果,有时市场绩效的变化也会直接导致市场结构发生变化。所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 2. 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内容及政策主张?答:内容:市场内的企业从该市场退出时完全不用负担不可回收的沉没成本,从而企业进入和退出完全自由的市场。衡量可竞争市场的一个方法是看该市场的沉没成本:沉没成本越低,企业退岀就越容易,从而企业进入决策不会太小心谨慎,在位企业面临的进入压力越大,市场就越接近于可竞争。政策主张:潜在的竞争完全可以替代政府的规制。政府的竞争政策与其说重视市场结构,不如说是重视是否存在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而确保竞争压力的存在关键是要尽可能降低沉没成本 3. 试述市场结构的度量指标?答:市场的集中度;产品的差异化;进入和退岀壁垒;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市场需求的增长率;短期成本结构。 4?试述主导产业的作用。?答:1)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获得新的生产函数2)形成持续高速增长的增长 率3)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有决定性的影响。 5.试述古典企业模型?主要从技术角度岀发,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一个产业最佳产岀水平和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问题,以及与此相应的企业最优生产规模和最佳生产范围的决定问题。 6?试述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短期与长期行业均衡及厂商最优规模分别是如何决定的。 答:所谓短期是指这样长的一段时期,在这个时期内的厂商的厂房设备的规模是固定不变的。他只有通过 调整可变要素的使用量来调整其产销。从整个行业来看,在短期内,不仅该行业现有厂商的厂房规模是固定不变的,而且该行业的厂商的数量也是固定不变的。原因是由于时间较短,现有厂商来不及调整其厂房设备等资产,而其他厂商也无法建造岀新的厂房设备从而进入到该行业中来。 长期:所谓的长期是指在这段时期内,厂商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其厂房设备的规模,即厂商能够根据他的准 备提供的产量选择一个所需的总成本为最低的厂房设备规模;而且整个行业的厂商的数量也有足够的时间 发生变化,即只要现有厂商可获得超额利润,就会吸引新的厂商进入该行业,从而引起厂商数量的增加, 反之,不能赚得正常利润而蒙受亏损的厂商势必退岀该行业,从而引起该行业厂商数量的减少。 7?试分析企业的价格歧视策略?答:1厂商必须具有一定的市场力量。价格歧视通常发生在垄断市场或寡 头垄断市场2价格歧视要求厂商能根据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划分顾客。厂商可以从地域、年龄、收入、消费习惯等多方面来划分顾客3厂商必须能够阻止消费者通过转售套利8如何理解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 答:高度化:主要是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向高水平状态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产业结构合理化包括如下三方面内容:(1)三次产业之间以及各次产业内部的比例要相互适应。(2)各次

产业经济学硕士论文

产业经济学硕士论文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产业经济思想是指自中国近代以来,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三次产业发展的态度、认识、观点及思想政策主张。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推荐的产业经济学硕士论文,供大家参考。 产业经济学硕士论文一:新媒体在产业经济学中的定位研究论文 关键词:新媒体产业经济学蓝海战略核心价值 [摘要]:在当今新媒体发展的探索中,由于缺失产业经济学的审视,对新媒体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和错位。本文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运用产业价值链理论对新媒体的构成进行分析,同时借助蓝海战略指向新媒体产业形成的路径,力图为新媒体产业的核心价值创新和商业模式选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当今新闻传播界,新媒体成为一个最热门的话题。业界,忙于圈地烧钱,抢道起跑;而在学界,则忙于发表文章,抄抄拼拼。然而,在这一片熙熙攘攘之下,我们对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媒介形态、运营模式等到底了解多少呢?学界能为新媒体发展提供什么样的理论支持呢?本文试图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来审视新媒体,探讨新媒体产业的构成与形成,期望为新媒体产业化发展提供一种思路。 一、新媒体的经济学观照 20XX年10月24日,据信息产业部的最新统计显示,到9月底,全国手机用户超过亿户,平均约每3人拥有1部手机。我国手机拥有量位居世界第一。20XX年7月,中国互联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表明,目前中国民总人数为12300万人,位居世界第二。由此可见,中国拥有新媒体发展的巨大的潜在市场。 先拿络来说吧,在经历前些年的络泡沫之后,在去年,络媒体似乎又掀起了新一轮风险投资热: 20XX年8月5日,百度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并创下20XX年互联泡沫以来五年间纳斯达克IPO首发上市日涨幅最高的纪录。 20XX年8月11日,雅虎宣布以10亿美元以及雅虎中国的全部资产换取阿里巴巴40%的股份及35%的投票权,开创了国际互联巨头的中国业务交由中国本地公司主导经营的先例。 20XX年11月7日,北京奥组委宣布,搜狐成为北京20XX年奥运会互联内容服务赞助商。这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互联内容赞助类别。 然而,中国互联的盈利情况其实并不喜人,我们不禁担心这些新媒体是否

国外学生“核心素养”框架模式有哪些

国外学生“核心素养”框架模式有哪些 2016-04-09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核心素养是个人终身发展、融入主流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需的素养的集合,这些素养是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为儿童和成人过上有责任感和成功的生活所需要,也为社会应对当前和未来技术变革和全球化挑战所需要。 关于素养的研究由来已久,心理学中能力模型可以看做是素养研究的前身。近年来,随着世界教育改革浪潮的推进,世界各国(地区)与国际组织相继在教育领域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以此推进教育目标的贯彻与落实,改革教育评价方式,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国外的诸多核心素养框架并不相同,有的走的是“全面路线”,几乎把学生的所有素养都包括在内;有的走的是“简约路线”,只涉及一些关键的、高层级的素养。核心素养框架的确定必须具有时代性与前瞻性。从全球范围来看,核心素养的选取都反映了社会经济与科技信息发展的最新要求,强调创新与创造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社会参与及社会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素养,内容虽不尽相同,但都是为了适应21世纪的挑战。 自1997年以来,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欧盟(EU)等国际组织先后开展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受其影响,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芬兰、日本、新加坡等也积极开发核心素养框架。此处主要介绍国际组织、美国(西方国家代表)、新加坡(亚洲国家代表,与我国具有同样的儒家文化背景)所开发的核心素养框架。

三个国际组织的学生核心素养框架 1997年12月,OECD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确定了三个维度九项素养。 (1)能互动地使用工具,包括三项素养:互动地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互动地使用知识和信息;互动地使用(新)技术。 (2)能在异质群体中进行互动,包括三项素养:了解所处的外部环境,预料自己的行动后果,能在复杂的大环境中确定自己的具体行动;形成并执行个人计划或生活规划;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能保护及维护权利、利益,也知道自己的局限与不足。 (3)能自律自主地行动,包括三项素养: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团队合作;管理与解决冲突。 2006年12月,EU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核心素养包括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共计八个领域,每个领域均由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构成。这些核心素养作为统领欧盟教育和培训系统的总体目标体系,其核心理念是使全体欧盟公民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从而在全球化浪潮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中能够实现个人成功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