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编码为04762的金融学概论-题库

课程编码为04762的金融学概论-题库

课程编码为04762的金融学概论-题库
课程编码为04762的金融学概论-题库

课程编码为04762的金融学概论

题库

三、填空题(10分,1分×10题,共50题)

1、从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出发,可以把货币定义为()。

2、货币起源于(),货币的基本职能是()和()。

3、本位币在流通中实行()原则,即法律赋予它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

4、一国货币单位的名称往往就是该国货币的名称,如英国的货币单位名称为(),美国的货币单位名称为(),中国的货币单位名称为()。

5、信用的基本特征是()和()。

6、商业票据可以流通转让,在票据背面签字转让的手续就叫()。

7、与商业信用不同,银行信用属于()。

8、信用工具的主要特征有()、()、()和()。

9、利息的计算有()和()两种方法。其中,()的计息方式是将上期利息并入本金统算利息。

10、从金融投资的角度来看,利率结构最主要的是()、()和()。

11、马克思认为,利息率的变化范围是在()和()之间。

12、伴随着货币与信用的相互渗透,金融范畴的外延在不断拓展,首先是向()领域的覆盖,其次是向()领域的覆盖。

13、金融范畴的形成过程,就是()与()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14、金融有两个重要尺度--()与(),两者联系紧密,离开一方,很难阐明另一方。

15、金融市场的主体包括()、()、()与()。

16、金融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呈现出()、()、()、()。

17、按照地域和开放程度不同,金融市场可分为()和()。

18、因为有()作担保,短期国库券几乎没有违约。

19、银行承兑汇票是()信用与()的结合。

20、股票的市场价格根本上取决于股票的()。

21、一般认为,金融机构是专门从事各种()活动、提供特殊的()和()的经济组织。

22、()是为投保人因意外事故或伤亡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金融机构。

23、1999年11月4日美国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这也标志着世界金融业的发展潮流已由()转向()。

24、一般来说,支付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

25、()是在大额支付中最广泛使用的支付媒介。

26、目前我国在使用的电子支付系统是()。

27、一般情况下,国家授权()垄断货币发行权,其发行的纸币是法定货币,在一国范围内具有()能力。

28、基础货币又被称为(),包括()和()。

29、中央银行负债业务的增加,将导致商业银行体系准备金()。

30、一般而言,货币乘数随着()、通货比率和()的变动而变动。

31、单位货币在一年中被用来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平均次数,即为()。

32、货币供给新理论认为,()也具有创造信用和存款货币的功能。

33、货币均衡的两个基本标志,就是商品市场上的()稳定和金融市场上的()稳定。

34、通货膨胀时期对于债务关系中的()有利而对()不利。

35、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是通过削减()和增加()的办法来治理通货膨胀。

36、货币政策理论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37、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是()。

38、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主要标准有以下四种:()、()、()和()。

39、外汇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和()。

40、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和()。

41、按照IMF的规定,国际储备分为四种类型:()、()、()、和()。

42、推动金融创新的国际因素有()、()和()。

43、金融制度创新的发展特点有()、()和()。

44、金融创新()了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45、根据对象不同,金融脆弱性可分为()市场的脆弱性和()市场的脆弱性。

46、金融监管的内容包括()、最后贷款人责任及紧急救助和()。

47、中国目前采用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是一种机构型监管模式,分别设立了()()和()进行监管,()对整个金融体系都具有监督管理的权力。

48、金融结构包括()和()两个方面。

49、金融自由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和()。

50、金融深化的核心内容是()。

四、名词解释题(15分,3分×5题,共16题)

1、货币制度

2、商业信用

3、利率

4、金融

5、金融市场

6、金融工具

7、金融机构

8、电子资金转账系统

9、派生存款 10、基础货币 11、通货膨胀 12、货币政策目标

13、国际收支平衡表 14、金融工程 15、金融危机 16、金融经济

17、无限法偿18、官定利率19、初级市场20、分业经营

21、卡基支付工具22、货币回笼23、菲利普斯曲线

24、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25、计提

五、简答题(20分,5分×4题,共32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对货币本质所作的表述?

2、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3、试述信用的主要形式。

4、试述商业信用的作用与局限性。

5、什么是单利,什么是复利?利息的基本形式是单利还是复利?

6、影响利率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7、如何理解金融范畴及其发展?

8、比较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

9、简述金融市场的定义与功能。

10、比较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11、简要说明货币市场工具的种类及特征。

12、股票和债券有何不同?

13、金融机构如何增强金融工具的流动性?

14、简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15、纸体转账系统有哪些支付工具?

16、说明电子资金转账系统出现的必然性。

17、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因素有哪些?

18、分析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如何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

19、比较分析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并分析其理论的政策含义。

20、金融创新对货币定义和货币层次划分有何影响?

21、什么是货币均衡?它与社会总供求均衡有什么关系?

22、怎样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它有哪些类型?

23、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24、一般性政策工具有哪些?其作用机制分别是什么?

25、简述外汇的特点与汇率的种类。

26、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四大项目。

27、比较西方和中国的金融创新动因。

28、金融创新如何推动金融机构运作效率的提高?

29、请说明什么是金融脆弱性,导致金融脆弱性的原因有哪些?

30、中国的金融脆弱性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如何降低中国的金融脆弱性?

31、哪些指标可以用来衡量金融发展?

32、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会存在金融抑制?

六、计算题(20分,10分×2题,共10题)

1、假设某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该国某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为7%,现金漏损率一般为3%。(1)若原始存款为500万元,则派生存款是多少?(2)若在上述条件下,想使存款总额再增加

1000万元,则需要增加多少原始存款?

2、某种债券票面金额为100元,15年偿还期,年息8元,(1)其名义收益率是多少?该债券某日的卖出价为94元。(2)其当期收益率是多少?若某人以94元购入并持有到期。(3)其实际收益率是多少?

3、某家庭在某商业银行办理一笔10万元的一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当年规定利率一年期为2.96%,(1)一年后该家庭可得多少利息?但该家庭期中到180元天时忽有急用此笔存款,当年的活期利率为1.85%,(2)此时,该家庭可得到多少利息?若该笔存款以5年期,年利率5%,且利息按复利给付,(3)到期该家庭可得利息有多少?

4、某矿业公司的股票流通中,当年国债利率为3.5%,整个市场的预期收益率为9.5%,β值为1.5,那么该股票的投资建议如何表述?

5、某文化创意公司股权市场价值为12亿元,债务市场价值为12亿元,股权成本为13.5%,债券成本8%,公司所得税率31%,那么,对该公司的投资建议如何?

6、某钢铁公司持银行承兑汇票到银行贴现,面额为50万元,距离到期日期还有60天,银行贴现率为6%,该公司可以得多少贴现?

7、某两年期政府债券,面额100元,票面利率8%,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市场利率为9%,(1)该债券价格是多少?(2)若以复利计息。该债券的价格是多少?

8、某一国家银行体系共持有存款准备金300亿元,公众持有的通货是100亿元。中央银行对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为15%和10%。现金漏损率为25%,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为5%,定期存款的比例为50%。

求:(1)派生倍数;(2)基础货币。

9、某银行向某公司发放一笔1000000元的货款,约定3年后偿还,年利率为5%,(1)以单利计息,到期后,该公司需向该银行支付多少利息?(2)以复利计息,该银行又可得到多少利息?

10、某商业银行吸收到一笔600万元现金的活期存款,此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5%,超额准备率为6%,现金漏损率为4%,试计算这笔存款可能派生出的派生存款额。

七、论述题(10分,10分×1题,共11题)

1、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含义是什么?

2、金融体系有哪些构成要素?如何理解金融体系的功能?

3、金融全球化为金融市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和有利影响?

4、如何看待传统银行向现代银行的转变?

5、理解电子资金转账系统的运作原理。

6、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对策有哪些?

7、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有哪些?

8、决定适度外汇储备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9、中国金融工程应用的制约因素和积极因素有哪些?

10、中国金融稳定的现状如何,怎样提高中国的金融稳定性?

11、运用现代金融理论,分析当代中国的经济货币化进程和金融相关率的变动。

八、判断题

1、作为价值尺度,货币解决了在商品和劳务之间进行价值比价比较的难题。()

2、信用货币自身没有价值,所以不是财富的组成部分。()

3、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对立的,银行信用发展起米以后,逐步取代商业信用,使后者的规模日益缩小。()

4、出口信贷是本国银行为了拓展自身的业务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的中长期信贷。()

5、中国的传统习惯,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都用“厘”作单位,“厘”指的是1%。()

6、市场经济国家的利率是完全自由化的。()

7、金融就是指资金的融通。()

8、必要收益率是你要达到满意程度时所需要的收益率,预期收益率是你预期会得到的收益率,实际收益率是你实际所得到的收益率。()

9、直接融资就是指以金融机构作为信用中介而进行的融资。()

10、二级市场的交易量远远不及初级市场。()

11.由于回购协议的标的物是高质量的有价证券,市场利率的波动幅度较小,因此回购交易是无风险交易。()

12.股票是一种没有期限的投资,任何股票持有者都不能向发行公司要求赎回本金。()

13、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负责对银行的监督管理。()

14、我国目前的三家政策性银行是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

15、现代社会绝大部分支付需要通过银行转账来实现。()

16、纸体转帐系统的支付工具就是票据。()

17、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后,这部分资金变成商业银行不能够自由运用的资金,因此降低了商业银行存款创造能力。()

18、存款创造和收缩过程的原理相同,只是方向相反。()

19、按照费雪交易方程式,货币数量变动引起价格水平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动。()

20、财政赤字货币化一般不会导致基础货币的变化。()

21、一般说来通货膨胀有利于债权人而不利于债务人。()

22、隐蔽型通货膨胀没有物价的上涨,因此无法用指标来衡量。()

23、我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经济增长。()

24、币值稳定与物价稳定是同一个概念。()

25、在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的外币折算的本国货币增多,说明本币汇率上升。()

26、股息、红利等投资收益属于资本收支项目。()

27、避险是影响金融创新发展背景的综合因素。()

28、金融创新活动的成功与普及,使中央银行运用选择性政策工具越来越顺利。()

29.经济泡沫就是泡沫经济,两者没有区别。()

30.各国的金融监管机构都是中央银行。()

31、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是以发达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的。()

32、金融相关率就是指一国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商品与服务的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参考答案

三、填空题

1、社会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

2、商品交换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交易媒介)

3、无限法偿

4、英镑美元人民币

5、偿还付息

6、背书

7、间接信用

8、偿还性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

9、单利复利复利

10、风险结构期限结构信用差别结构

11、零平均利润率

12、投资保险

13、货币信用

14、风险收益

15、政府部门工商企业居民个人金融机构

16、资产证券化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金融产品创新的工程化

17、国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

18、政府信用

19、商业银行

20、内在价值

21、金融业务金融产品服务

22、人寿保险公司

23、分业经营混业经营

24、通货支票电子转账

25、电子资金转账

26、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

27、中央银行无限法偿

28、高能货币/货币基数通货商业银行准备金

29、减少

30、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

31、货币流通速度

32、非银行金融机构

33、物价利率

34、债务人债权人

35、财政支出税收

36、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37、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38、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抗干扰性

39、外币性可兑换性普遍性

40、贸易服务收益无偿转移

41、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普通提款权特别提款权

42、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确定经济一体化金融扩张战略

43、以混业经营为方向以高科技手段为基础以收购合并为浪潮

44、降低

45、信贷金融

46、预防性监管存款保险制度

47、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

48、金融工具的结构金融机构的结构

49、价格自由化业务自由化市场自由化资本流动自由化

50、促进实际货币需求的增长

四、名词解释题

1、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组织形式。它由以下四个要素构成: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本位币、辅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金准备制度。

2、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3、利率: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指在借贷期内所获得的利息额与借贷本金的比率,即利率=利息/本金。

4、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5、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它包括如下三层含义,一是它是金融资产进行交易的一个有形和无形的场所;二是它反映了金融资产的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所形成的供求关系;三是它包含了金融资产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运行机制,其中最主要的是价格(包括利率、汇率及各种证券的价格)机制。

6、金融工具:是指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并以此为载体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凭证。

7、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也即金融中介机构。一般认为,金融机构是专门从事各种金融业务活动、提供特殊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现代金融机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机构,是指在间接融资中专门作为资金的盈余者与资金的短缺者之间融通资金的信用中介,包括各类银行类金融机构。广义的金融机构,是指一切为融通资金服务、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交易便利、保障融资效率的各类经济组织。

8、电子资金转帐系统:是大额支付中最广泛使用的支付媒介,包括信用转账和直接借记。

9、派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通过放款、贴现、投资等业务转化而来的存款,也被称为衍生存款。

10、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高能货币,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公众持有的现金。

11、通货膨胀:在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给过度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12、货币政策目标:是指货币政策制定者所期望达到的最终实施结果。

13、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把一定时期的国际经济交易按一定准则用会计方法编制出来的报表。

14、金融工程: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综合地采用各种工程技术方法来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金融问题。

15、金融危机:即发生在货币与信用领域的危机,是指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16、金融经济:是指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的虚拟资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动。

17、无限法偿:是指在货币流通中,法律赋予某种货币具有无限支付能力特性。

18、官定利率:是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

19、初级市场:用于交易以前未发行过的新证券,所以初级市场又称作发行市场,它的主要功能是筹集金融资本。

20、分业经营:是指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业实行分开经营、分开管理。

21、卡基支付工具:包括信用卡、借记卡和电子货币。

22、货币回笼:从商业银行的业务库回到发行库称为货币回笼。

23、菲利普斯曲线: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通过对英国1861年至1957年统计资料分析得到的、反映货币工资率的变动与失业率之间存在此消彼长关系的曲线。

24、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是指从中央银行采取实际行动执行货币政策到这一政策在经济中产生相应效应所耗费的时间。

25、计提:由于担心银行倒闭,大量的存款人集中提取存款的行为,容易引发金融恐慌或金融危机。

五、简答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对货币本质所作的表述?

答:关于货币的本质,马克思从货币的起源出发对其作了最为精炼的表述,认为货币无非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反映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首先,货币是商品,它与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因此,能够在交易中作为一般等价物为人所接受。

其次,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即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2、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1)信用货币制度,是以不兑现的纸币或银行券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二战后,逐步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1970年代初,美国宣布停止向各国中央银行兑换黄金,加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积极推行黄金非货币化政策,纸币与黄金脱钩,从此世界各国普遍实行了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2)在这种货币制度下,纸币由政府授权中央银行发行,由法律赋予无限法偿能力,具有强制流通的性质。政府只是规定各种纸币的面值,不规定对金银的比价。由于纸币不与一定的金银保持等价关系.所以不能要求兑现。货币的发行一般由中央银行控制,不再受金银的约束。

(3)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意味着货币供应量不受金银的控制,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作适当的调节;纸币不与定量的金属相联系,其外汇汇率也不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旦是,由于人类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差距,以及国家采取扩张性经济政策,也使得通货膨胀问题常常困扰着各国政府和人们的生活。

3、试述信用的主要形式。

答: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多种信用形式。其中,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现代经济中最主要的两种形式。典型的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银行信用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通过货币形式,以存放款、贴现等多种业务形式与国民经济各部门所进行的借贷行为,它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信用,和商业信用一起构成经济社会信用体系的主体。

除此之外,还有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和民间信用等形式。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依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形式。国家信用的债务人是政府,债权人是国内外的银行、企业和居民。消费信用,是指企业或金融

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一种信用方式。国际信用,是指跨国的借贷活动,即债务人和债权人不是同一个国家的居民。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使国际信用成为进行国际结算、扩大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手段之一。民间信用,泛指非官方信用,包括民间的货币和实物借贷、民间的商业信用、民间的“合会”等,尤指民间货币的借贷。民问信用在中闰有几千年的历史,过去主要是用于解决非生产性融资,现在开始转向生产性融资。

4、试述商业信用的作用与局限性。

答:商业信用的作用在于:

(1)对经济的润滑和增长作用。商业信用直接为商品生产和流通服务,保证生产和流通过程的连续顺畅,加速了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供求双方直接见面,有利于加强企业之间的横向经济联系,协调企业问的关系,促进产需平衡。

(2)调剂企业之间的资金余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节约交易费用;也是创造信用流通工具的最简单的方式,因而是企业解决流通手段不足的首选方式。因此,就企业间的信用活动而言,商业信用是基础。

(3)商业信用的合同化(或票据化),使自发的、分散的商业信用有序可循,有利于银行信用参与和支持商业信用,强化市场经济秩序。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虽然商业信用在调节企业之间的资金余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他存在着以下的局限性:

(1)严格的方向性。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发生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他严格受商品流向的限制。比如说,纺织厂可向服装厂提供商业信用,而服装厂就无法向纺织厂大量提供商业信用,因为纺织厂不是以服装为生产资料的。

(2)产业规模的约束性。商业信用所能提供的商品或资金是以产业资本的规模为基础的。一般来说,厂商的产业资本的规模越大,其所能提供的商业信用的规模也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商业信用的最大作用不外乎产业资本的充分利用,因此他最终无法摆脱产业资本的规模限制。

(3)融资期限的短期性。商业信用提供的主体是工商企业,工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要循环往复地进行下去,其资金就不能长期被他人占用,否则,就有可能使生产中断。

(4)信用链条的不稳定性。商业信用是由工商企业相互提供的,可以说,一个经济社会有多少工商企业就可能有多少个信用关系环节。如果某一环节因债务人经营不善而中断,就有可能导致整个债务链条的中断,引起债务危机的发生,甚至会冲击银行信用。

(5)增加了政府宏观调控的难度。商业信用是企业间自发分散地进行的,国家难以直接控制和掌握他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当货币政策当局估计不足时,易造成过多的货币投放,引起信用膨胀;而当货币政策当局估计过高时,易造成货币投放不足,引起通货紧缩。

5、什么是单利,什么是复利?利息的基本形式是单利还是复利?

答:单利与复利是计算利息的两种方法。单利就是借贷期内分段计算利息时只计本金利息,利息的部分则不再计息。而复利的计息方式则是将上期利息并入本金统算利息,即民间俗称的“利滚利”。

利息的基本形式是复利:因为单利法的优点在于计算简单,而缺点在于没有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即利息不再计算利息,而复利法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而较单利法更为科学。

6、影响利率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答: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很多,其主要因素有:

(1)决定利率的基本因素。利息来自于利润,是利润的一部分。因此,平均利润率就成了决定利息率的基本因素。

(2)货币资金的供求状况。借贷资金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它同普通商品一样要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其价格也一样要受供求状况的影响。当借贷资金供不应求时,利率会提高,贷者可以得到较多的利润;反之,当借贷资金供大于求时,利率则会下跌,借者可支付较少的利息,获得更多的利润。所以,资金供求状况是影响利率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决定着某一具体时刻利率的高低。

(3)经济周期。在经济发展的一般正常情况下,利率水平的高低主要由平均利润率和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但在经济出现较为明显的危机时期,这时由于商品过剩、价格下降、销路不畅,大多数企业为了生存发展,迫切需要补充发展资金,这时对资金的需求急剧增长;而同时,存款人为在危机时保证自己资金的安全,都愿意把钱提回而不愿存款,这时货币资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致使利率猛烈上涨,甚至超过平均利润率水平。在危机过后的萧条时期,由于生产的停滞、压缩,工商企业的结余资金日益增多,形成大量的资金供给;而同时,由于生产停滞不需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所以资金需求量较小,这样就造成借贷资金利率的日益下降,甚至降到最低水平。

(4)物价水平。虽然利率与物价水平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但是借贷资金体现着与物价水平直接联系的货币购买力。就借者来说,由于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如果名义利率不变,等于实际利率下降了,归还时相当于减少了实际归还的货币量,从中得到了好处,而对于贷者,则受到了相应的损失。因此,物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际利率的水平,也是制定利率时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5)经济政策。由于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很大,各国已把利率作为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各国政府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状况和货币政策的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制定的利息率影响市场利率,调节资金供求、调整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速度。

(6)其他影响因素。除上述因素外,国际市场利率水平、银行经营成本、利率管理体制、传统习惯、法律规定和国际协定等等,均是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他们交错在一起综合影响利率的变化。

7、如何理解金融范畴及其发展?

答:(1)当货币的运动和信用的活动虽有联系但始终保持着各自独立发展的过程时,这是两个范畴;而当两者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时,又增加了一个由货币范畴与信用范畴长期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新范畴--金融。

(2)伴随着货币与信用的相互渗透,金融范畴的外延在不断拓展。首先是金融范畴向投资(investment)领域的覆盖,其次是金融范畴向保险(insurance)领域的覆盖。此外,信托(trust)、租赁(leasing),等等,或几乎完全与金融活动结合,或大部分与金融活动结合,成为了金融所覆盖的领域。

8、比较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

答:(1)现代金融学把企业融资方式按照资金来源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方式。

(2)内源融资又可称再投资,即将本企业的留存利润(retaind earnings)转化为资本投资的过程。留存利润是企业实现的可分配利润中未被作为红利分配给股东而留在公司的部分。企业内源融资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经营规模及盈利能力,同时投资者本身的资金需求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投资人需要通过获取红利支付本身的债务,则客观上限制了内部融资能力。一般地说,只有当内源融资仍无法满足企业资金需要时,企业才会转向外源融资。

(3)外源融资,即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资本,以转化为自己资本投资的过程。外源融资可根据其融资后在企业资本中的位置区分为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债务融资指通过增加企业负债的方式取得的资金,而股权融资指通过扩大公司股本规模的方式取得的资金。

9、简述金融市场的定义与功能。

答:金融市场是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它包括如下三层含义,一是它是金融资产进行交易的一个有形和无形的场所;二是它反映了金融资产的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所形成的供求关系;三是它包含了金融资产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运行机制,其中最主要的是价格(包括利率、汇率及各种证券的价格)机制。

金融市场的功能有储蓄功能、财富功能、流动性功能、信用功能、支付功能、风险功能和政策功能。

10、比较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答: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下的金融资产为交易标的物的短期金融市场。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以便随时转换成现实的货币。货币市场一般没有正式的组织,所有交易特别是二级市场的交易几乎都是通过电讯方式联系进行的。市场交易量大是货币市场区别于其它市场的重要特征之一。

资本市场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资产交易的市场。一般来说,资本市场包括两大部分:一是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市场,另一是有价证券市场。通常,资本市场主要指的是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它与货币市场之间的区别为:(1)期限的差别;(2)作用的不同;(3)风险程度不同。

11、简要说明货币市场工具的种类及特征。

答:货币市场工具包括:短期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商业票据、回购协议。

货币市场工具的特征有:交易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相对较低。

12、股票和债券有何不同?

答:股票和债券的区别如下:

(1)发行主体不同。作为筹资手段,无论是国家、地方公共团体还是企业,都可以发行债券,而股票则只能是股份制企业才可以发行。

(2)收益稳定性不同。从收益方面看,债券在购买时利率已经确定,不管发行债券的公司经营获利如何,到期就可以获得固定利息。股票一般在购买之前不确定股息率,股息收入取决于股份公司的盈利情况和股利政策。

(3)保本能力不同。从本金方面看,债券到期可回收本金。股票没有期限,投资以后本金不能赎回,如果公司破产,还要看公司剩余资产处置状况,在债权人之后获得清偿。

(4)经济利益关系不同。债券和股票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有价证券,二者反映着不同的经济利益关系。债券代表的只是对公司的一种债权,而股票代表的是对公司的所有权。权属关系不同,就决定了债券持有者无权过问公司的经营管理,而股票持有者则有权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

13、金融机构如何增强金融工具的流动性?

答:资产的流动性在瞬息万变的经济活动中显得非常重要。任何一个经济主体都非常关心资产的流动性大小。对于资金盈余者而言,经常面临如何在机会成本和流动性风险之间的两难选择。金融机构不仅为经济主体提供了多元化的、具有不同流动性的资产(如不同期限的银行存款、基金、股票、债券等)供投资者选择,而且还可以帮助投资者建立不同的资产组合模式,既能够以最低的成本满足流动性需求,又能够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更为重要的是,金融机构的存在,能够为不同的金融资产之间的安全、迅速、低成本的转换提供各种交易便利和制度保障。这是其他任何机构所无法比拟的。

14、简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答:目前,中国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

(1)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的中央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是制定和执行国家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的宏观调控部门。

(2)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机构,在中国金融机构体系中居于主体和核心地位,主要包括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外资银行。

(3)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分别在支持国家重点建设、推动机电产品出口和保证国家农副产品收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除上述金融机构外,金融体系中还有其他金融机构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农村和城市信用合作社、中国邮政储蓄机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等。

15、纸体转账系统有哪些支付工具?

答:纸体转账系统依靠纸质媒介实现支付指令的传递,具体支付工具包括票据以及用纸质命令签署的借记指令和贷记指令。

(1)票据。票据中使用最广泛的是支票。支票在流动性上等同于现金,并且可以在经过背书后进行转让。其他票据如汇票和本票在一定范围内也在流通使用。

(2)借记支付。借记支付是指由收款人发出的,指令银行将一定金额从付款人账户转移到其银行账户中去的支付命令。

(3)贷记支付。贷记支付是指由付款人发出的,指令其银行将一定金额转移到指定的收款人账户中去的支付命令。

16、说明电子资金转账系统出现的必然性。

答:随着个人支票的普及和商业信用的发展,票据业务量增加,落后低效的手工处理不能满足需要,纸体转帐系统的缺陷日益暴露,需要新的更高效的支付工具。一些银行开始利用计算机来帮助处理业务,整个清算过程手工与计算机并重,最终的差额凭证由人工或电报传递到央行进行结算,纸体转帐系统开始向电子资金转帐系统过渡。于是在对传统的纸体转账系统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形

成了新的电子资金转帐系统,从支付工具到结算过程都实现了电子化。

17、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因素主要有:

(1)原始存款。

(2)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3)超额准备金:影响超额准备金比率的因素主要有:商业银行经营的风险程度、贷款的需求情况与经济运行大环境、市场利率水平、金融市场发达程度以及商业银行融资渠道。

(4)现金漏损:影响现金漏损的主要因素有:公众的消费习惯与流动性偏好、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银行系统的服务质量。

(5)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能够影响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转化的因素有:定期存款的利率、收入和财富、公众投资渠道的多少。

18、分析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如何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

答:(1)根据资产负债表编制原理,存在以下基本恒等公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针对中央银行的具体情况,上述公式可以表达为:

资产=准备金存款+其他负债+所有者权益

准备金存款=资产﹣其他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个方程式表明:中央银行任何资产的增加(或减少),在资产负债表其他项目不变的情况下,存款机构准备金存款将增加(或减少);中央银行负债的增加(或减少),在其他项目不变的情况下,存款机构准备金存款减少(或增加)。可见,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各项目的变动,决定商业银行体系准备金存款数额。

(2)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的增加,导致商业银行体系准备金增加;反之,则减少。主要包括:购买政府证券;再贷款和再贴现;金证券和特别提款权证券;外汇与黄金占款;中央银行其他资产业务。

(3)中央银行负债项目的增加,将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反之,则增加。主要包括:现金;财政部存款;外国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的其他负债。

总之,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自身资产与负债业务,对商业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数额加以影响,调节金融机构的贷款能力,进而调整货币供给量,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

19、比较分析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并分析其理论的政策含义。

答:(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也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所谓流动性偏好,就是说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不能生利的现金和活期存款,而不愿持有股票和债券等虽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这一流动性偏好便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凯恩斯认为,人们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或人们的货币需求,是由三个动机所决定的,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都是收入的增函数,与利率没有直接的关系。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与利率水平成负相关关系。凯恩斯还提出了著名的“流动性陷阱假说”: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得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产生利率上升从而债券价格下跌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

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利率也不再下跌。

(2)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说并非是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物价的理论,而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是明确货币需求由何种因素决定的理论,他用一个多元函数来表示货币需求: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强调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的主导作用。他认为,货币需求也像消费需求一样,主要由恒久性收入决定。在长期中,货币需求必定要随恒久性收入的稳定增加而增加。尽管,恒久性收入在周期内也发生波动,但其波动幅度比现期收入要小的多,故货币流通速度比较稳定,货币需求也比较稳定。

(3)两个学派的政策主张。凯恩斯认为,货币供给不仅通过价格的变动调节货币需求,而且可以通过利率的变化调节货币需求,根据这一思想,凯恩斯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政策理论,即国家可以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情况下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通过降低利率鼓励企业家扩大投资,以增加就业和产出。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强调货币需求通过货币数量影响总支出和实际产量,他认为现金余额的变化将影响广义的资产和利息率,从而将货币数量的变动传导至对产成品的需求上,因此弗里德曼主张采取稳定货币供应的货币政策,以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波动的原因,只有避免采取剧烈的和反复无常的改变货币政策的调节方向,才能给经济提供一个稳定成长的条件。

20、金融创新对货币定义和货币层次划分有何影响?

答:(1)关于如何对货币下定义,历来就是一个各家学派各持己见的问题,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以“货币性”与“流动性”来定义货币。货币性是指一种资产能作为交换媒介的性质,流动性则是指一种资产能以较低的成本迅速地转换成现金的能力,即转变成交换媒介的能力。金融创新对货币定义的影响,在于它改变了作为交换媒介的资产和具有高度流动性资产的构成。(2)美国货币层次的划分中,狭义货币M1反映能够执行交换媒介职能的资产,M2和M3等广义货币则根据金融资产转变为交换媒介,即转变成狭义货币的难易程度来确定,M2和M3更容易转变为M1。金融创新的品种,如自动转帐帐户、可转让提款通知书等也具有交换媒介的功能,它们的出现,使得M1与M2层次的内容得到进一步扩充。但是,金融创新的品种往往引起人们争论的是:究竟把它们列在哪一个层次。这些工具往往既有交易媒介的职能,有具有一定的支付手段职能。(3)金融创新不仅丰富了各层次货币的内容,使得每一层次货币包含的种类大大增加。层出不穷的新品种提高了多种货币的流动性,使得各层次之间原较为明确的区分界限日渐模糊,关于新品种货币的归属往往引起不一致的意见。(4)金融创新对货币层次划分的影响,也使得各层次货币与经济运行之间的联系有所改变,使中央银行货币供给调控的重点在不断转移。

21、什么是货币均衡?它与社会总供求均衡有什么关系?

答: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若以M d表示货币需求量, M S 表示货币供给量,货币均衡则可表示为:M d= M S。

社会总供求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合称,社会总供给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社会总需求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实际发生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总和,社会总供求均衡是指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相适应的状态。

货币供求的均衡是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前提条件。当货币供求均衡时,币值稳定,货币流通正常,物价稳定,这就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货币环境,为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均衡提供了重要条件。同时,社会总供求的均衡也是货币供求均衡的基础。因为货币供求在根本上取决于社会总供求。社会总供求的规模决定了货币供求的总量,社会总供求的结构决定了货币量的分布与结构。因此,货币均衡实质上是社会总供求平衡的一种反映。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国的经济运行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商品、劳务的运行,由此产生社会总供求;另一方面是货币和货币经济的运行,由此产生货币总供求。这两个方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有商品与劳务的供给都与货币需求有关,而货币供给又形成了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即社会总供给(商品和劳务的供给)决定了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决定了货币供给,货币供给形成有支付能力的社会总需求,社会总需求又影响社会总供给。

22、怎样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它有哪些类型?

答:通货膨胀的定义应该是:在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给过度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在很多时候,人们通常将通货膨胀等同于价格水平上涨。但准确地说,价格水平的上升并不意味着发生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通常是指一定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持续的、较明显的上涨过程。需要明确的是:

(1)通货膨胀不是指一次性或短期的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是物价“持续上涨”的一个过程。季节性、偶然性或暂时性的物价上涨并不能被视为通货膨胀,只有当价格持续的上涨成为不可逆转时,才可称为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局部性的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上涨不能被视为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是指全社会所有商品和劳务的平均价格水平,即所有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加权平均。

(3)通货膨胀是价格总水平的较大幅度的上升。轻微的价格水平上升,比如1%,就很难称之为通货膨胀。不过,通货膨胀是一个主观性较强的概念,价格总水平增长率达到多少可以称为通货膨胀,取决于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敏感程度。

(4)通货膨胀是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特有现象,它的充分条件是货币发行过多,必要条件是物价上涨。

依据不同的标准,通货膨胀可以进行不同的划分。

按照市场机制是否发挥作用,可以分为显性通货膨胀(evident inflation)和隐性通货膨胀(hidden inflation)。显性通货膨胀表现为一般物价水平持续显著上升。隐性通货膨胀是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物价受到管制不能随货币数量变动而自发波动,商品供给短缺不能由物价上涨来反映,表现为商品紧缺,排队购物,凭证供应,黑市猖獗,居民实际消费水平下降。一旦政府撤销管制,物价上涨就会公开暴露出来。苏联、东欧和我国都曾出现过这样的通货膨胀。

按照价格上涨的速度,可以分为爬行式通货膨胀(creeping inflation)、温和式通货膨胀(moderate inflation)、奔腾式通货膨胀(runaway inflation)和恶性通货膨胀(hyper inflation)。事实上,关于这四种通货膨胀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定,通常认为,爬行式通货膨胀是指年通货膨胀率不超过2%——3%,不会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影响;温和式通货膨胀的通货膨胀率高于爬行式通货

膨胀,通常小于10%;奔腾式通货膨胀是指年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字,且发展较快,人们会明显感觉到通货膨胀,而采取抢购商品或其他保值措施;恶性通货膨胀则是物价水平最为猛烈的上升,一般而言年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并且有不断加速的趋势。

23、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从运行实践来看,货币政策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至少包含以下五个内容,即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有效性。

一般说来,货币政策具有如下四个特征:

(1)货币政策是一种宏观经济政策,而非微观经济政策。

(2)货币政策是一种调整社会总需求的政策,而非调整社会总供给的政策。

(3)货币政策是一种间接的控制手段,而非直接的控制措施。

(4)货币政策是一种较长期的经济政策,而非短期的经济政策。

(5)货币政策是一种逆向调节政策,而非顺向调节政策。

24、一般性政策工具有哪些?其作用机制分别是什么?

答: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应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有以下三种:(1)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发挥作用的核心,在于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准备金比率的变动,直接影响到中央银行所掌握的基础货币量和商业银行可用资金量(即超额储备部分)以及货币乘数的大小,最终影响到全社会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变动。假定中央银行要实行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发展,那么中央银行可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就意味着,商业银行在吸收的存款中上缴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减少(或中央银行集中的基础货币量减少)而可直接运用的超额准备金增加,假定其它条件不变,商业银行用足超额准备金,以增加贷款或投资,则会扩大货币乘数,引起存款倍数扩张,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进而导致市场利率降低,刺激投资、消费支出增加,促进经济发展。反之,效果则相反。

(2)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的作用,主要是调节贷款条件的松紧程度和影响资金借贷成本。再贴现率的变动与银行准备金以及市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成反比关系,与市场上长短期利率的变动成正比。具体来说,当中央银行需要适当收紧银根时,中央银行可提高再贴现率,并使之高于市场利率,这样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或申请再贴现的融资成本就会上升,从而减少向中央银行的借款或贴现,商业银行准备金数量的增加就受到了限制。如果准备金不足,商业银行就只能收缩对客户的贷款和投资规模,进而也就缩减了市场的货币供应量。随着市场货币量的缩减,银根收紧,市场利率也就相应上升,社会对货币的需求也相应减少,整个社会的投资支出也减少,最终实现了货币政策目标。反之,效果则相反。

(3)公开市场政策。公开市场政策的核心,在于通过买卖证券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数量,进而调节货币供应量,这可以说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最主动、最直接、最快捷的途径。当金融市场上资金缺乏时,中央银行就可通过公开市场买进证券,无论是从何者手中购入(个人、企业、商业银行),都会导致市场基础货币的等额增加。这些基础货币如果是流入社会大众手中,则会直接增加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如果是流入商业银行,则会引起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的增加,成为商业银行扩张信贷,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并最终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多倍增加。同时,这种购买的结果,

对利率还有一种更直接的影响,促使证券价格上升,市场利率下降,这种影响力使扩张性货币政策更有利得以实施。反之则出现相反的情况。

25、简述外汇的特点与汇率的种类。

答:外汇之所以能够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实现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偿付与资本的国际转移,是由外汇本身所具有的特定所决定的。

(1)外币性:指外汇首先必须以外国货币来表示,这是外汇的基本特点。本国货币及其支付凭证和有价证券等,不属于外汇的范畴。

(2)可兑换性:指一种外币成为外汇必须能够兑换成其他形式的资产或支付手段。如果一种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就不可能将一国的购买力转换为另一国的购买力,也就无力偿还对外债务,不具备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条件,因此该种货币自然构不成外汇。

(3)普遍性:指一种外币要成为外汇,必须被各国普遍接受。一种货币以及这种货币所表示的各种票据或有价证券是否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并不取决于该货币价值的大小,而是以其国际承认并被普遍接受为前提。

汇率的种类:

(1)按国际货币制度演变,划分为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

(2)按制定汇率的不同方法,划分为基本汇率与套算汇率。

(3)按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划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与现钞汇率。

此外,汇率按外汇管理的宽严程度,可划分为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按银行外汇汇付方式,可划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票汇汇率;按外汇买卖交割期限,可划分为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按外汇银行营业起讫时间,可划分为开盘汇率与收盘汇率。

26、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四大项目。

答:国际收支平衡表分为四大项目: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储备资产和平衡项目。

(1)经常项目反映真实资源在一国与他国之间的转移,主要是商品与劳务经常性交易,故称为经常项目。它在国际收支中占最基本、最重要的地位。经常项目通常有四个主要分项目:货物、服务、收益和无偿转移。

(2)资本与金融项目反映资本所有权在一国与他国之间的转移,也即国际资本流动,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个部分。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借方记录资本流出,贷方记录资历本流入,与经常项目不同的是,资本与金融项目不是按借方总额或贷方总额来记录,而是按借贷差额的净值来记入借方或贷方的。其中,资本账户主要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资产、非金融资产的交易。金融账户根据投资类型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四类。

(3)储备资产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拥有的、用以平衡国际收支和外汇汇率的对外资产,包括货币性黄金、特别提款权、在IMF的储备头寸和外汇资产。

(4)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还存在一个平衡或调整项目,也称为错误与遗漏项目。国际收支平衡表在实际汇编过程中,由于涉及的内容多,渠道复杂,统计资料来源程序不一,记录时间不同以及一些人为因素(如虚报出口、保密要求等),会造成借贷方总额不相等,这就需要设置一个抵消账户,来消除上述原因造成的统计偏差。

27、比较西方和中国的金融创新动因。

答: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一般而言,产生金融创新的动因是:(1)顺应需求的变化;(2)顺应供给的变化;(3)规避既有管理法规。

在西方,金融机构的趋利动机是金融创新的核心原因,新技术的应用及金融管制终究是创新的外部条件。

归纳起来,我国金融创新的动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推进”型金融创新;(2)“市场失败”型金融创新;(3)“技术推进”型金融创新;(4)“追逐利润”型金融创新。

28、金融创新如何推动金融机构运作效率的提高?

答:金融创新通过增加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效用,提高支付清算能力与速度,增加金融机构资产与盈利等几个方面,推动了金融机构运作效率的提高。具体表现为:(1)金融商品与服务的效用增加;(3)支付清算能力的提高和速度的加快;(3)金融机构资产和盈利率的上升。

29、请说明什么是金融脆弱性,导致金融脆弱性的原因有哪些?

答:金融脆弱性(Financial Fragility)的概念有多种理解。狭义的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业高负债经营的行为特点决定的更易失败的本性,有时也称为“金融内在脆弱性”。广义的金融脆弱性简称为“金融脆弱”,指一种趋于高风险的金融状态,泛指一切融资领域的风险积聚,包括信贷领域和金融市场领域。也有专家从金融制度、结构的角度,认为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制度和结构出现的非均衡导致风险积聚,金融体系失去部分或全部功能的金融状态。

对金融脆弱性的成因,除了三种主要的解释,即企业角度(在明斯基看来,商业周期的存在将诱使企业进行高负债经营)、银行角度(“安全边界说”和信息不对称性说)和金融市场角度(从价格波动的角度来研究)外,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金融活动的外在性、宏观经济的冲击等也被认为是导致金融脆弱性的重要原因。

30、中国的金融脆弱性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如何降低中国的金融脆弱性?

答:中国的金融脆弱性主要体现在

(1)银行体系的问题: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商业银行所积累的不良资产是中国金融脆弱的最主要标志。

(2)证券市场的问题:资金黑洞庞大,部分券商已经到了崩溃边缘

(3)其他金融机构问题:很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都进行过大量的违规违法经营,管理混乱,累积了大量坏帐。政策性金融机构也困难重重。保险业的问题在于:一是无序竞争,支付高额代理费;二是利率不断调低,保单利差倒挂,存在巨大的资金黑洞。

(4)人民币汇率问题:如果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则有可能对外贸出口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而且升值以后巨额套利资金的外流对中国的国际收支也可能会造成严重不利影响;而如果处理不好人民币汇率问题则有可能引发中美之间的贸易战,给经济金融带来严重后果。

(5)金融业开放问题:中国金融领域对国外资本的全面开放,可能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产生不利的影响,增加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降低中国的金融脆弱性的措施有:一是加快完善国内银行的产权制度、治理结构及管理体制;二是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建立健全证券方面的法律制度。

31、哪些指标可以用来衡量金融发展?

答:对金融发展的程度可以根据对金融发展的释义,通过对金融结构状态的数量指标来度量;也可以通过金融发展状态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指标来度量。

(1)金融内部结构指标:

①主要金融资产如短期债券、长期债券和股票等占全部金融资产的比重;②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与非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之比率,该比率是用以衡量金融机构化程度的尺度;③在非金融机构发行的主要金融工具中,由金融机构持有的份额,该比率是用以进一步衡量金融机构化程度;

④主要金融机构如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储蓄机构及保险组织的相对规模;⑤各类金融机构的资产分别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率,该比率称为“分层比率”,用以衡量金融机构间的相关程度;⑥主要非金融部门的内源融资(如公司本身的资本积累)和外源融资(主要指通过金融渠道的资本融入)的对比;⑦在外部融资方面,国内部门(主要是国内金融机构)和外国贷款人在各类债券和股票中的相对规模,等等。

(2)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指标:

①金融相关率,即指一国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全部实物资产价值(国民财富)的比率。

②货币化率,即指一国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商品与服务的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这个比重越高,说明一国的货币化程度越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用货币作为商品与服务交换媒介的范围越来越广。

此外,还可以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构造适宜的金融发展指标进行实证分析。比如,金融体系的负债(现金+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活期以及有息负债)与GDP的比值,称之为流动性负债比率,可用来衡量金融深度,与金融相关率的用意类似;商业银行一中央银行比率,即商业银行资产除以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资产之和,这是分析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在配置社会储蓄中的规模对比;私人信贷比率,即分配给私人部门信贷与国内总信贷的比率,以及通过金融中介分配给私人部¨的信贷与GDP的比率,来衡量信贷在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之间的分配;股票市场成交量比率(即股票成交量/CDP)以及股票的换手率(即股票成交量/流通股本)来衡量股票市场发展程度,等等。

32、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会存在金融抑制?

答: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都想积极推动经济发展,但面对的现实是经济发展水平低,政府财力薄弱,外汇资金短缺。为获得资金,实现发展战略,政府常常不得不对存贷款利率、汇率、信贷规模和投向、国际资本流动以及金融业的准入等实行全方位的限制和干预。这种抑制性的金融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规定存贷款利率和实施通货膨胀政策。发展中国家通常以设定存贷款利率上限方式来压低利率水平;同时由于依靠通货膨胀政策来弥补巨大的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率则往往居高不下。结果是实际利率通常很低,有时甚至是负数。这就严重脱离了发展中国家资金稀缺从而必然要求利率偏高的现实。过低的实际利率使得持有货币(广义货币M2)的实际收益十分低下,从而降低了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金融资产的实际规模也就无从得到发展。

(2)采取信贷配给的方式来分配稀缺的信贷资金。由于利率低下带来的储蓄低下、投资膨胀,发展中国家通常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短缺。面对这种情形,往往实行选择性的信贷政策,引导资金流

2012下半年金融学概论第一、二次作业

2012年下半年货币银行学第一次作业 名称 2012年下半年货币银行学第一次作业 说明 多次尝试 此测试允许 3 次尝试。这指尝试次数 1。 强制完成 该测试可以保存并在以后继续进行。 1.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 A.实物货币 B.代用货币 C.信用货币 D.电子货币 2.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之后,以( )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建立。 A.英镑 B.法国法郎 C.美元 D.德国马克 3.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是(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4.在我国企业中存在的三角债,是属于(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5.由货币当局确定的利率是( )。 A.市场利率 B.官定利率 C.公定利率 D.实际利率 6.金本位制下外汇汇率上下波动的幅度受制于( )。 A.通货膨胀率

B.铸币平价 C.黄金输送 点 D.购买力平 价 7.以下几种外汇资产,属于狭义外汇的是()。 A.外国货币 B.外币支付凭证 C.外币有价证券 D.特别提款权 8.国际借贷理论认为影响汇率的最重要因素是()。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流动借贷 D.固定借贷 9.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的变化源于()。 A.经济增长率的差异 B.物价水平的差异 C.经济结构的差异

D.利率水平的差异 10.有关利率平价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率平价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 。 B.利率平价理论认为汇率的变动源于投资者的套利 行为 。 C.利率平价理论认为高利率国货币远期汇率会上升, 低利率国货币远期汇率会下跌。 D.利率平价论仅研究了利率对汇率的影响,而没有考 虑汇率对利率的影响。 11.某企业一方面通过发行债券,另一方面通过向银行申请贷 款来解决其扩 的资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者属于直接融资,后者属于间接融资 B.前者属于间接融资,后者属于直接融资 C.两者均属于间接融资 D.两者均属于直接融资 12.某投资者以80元的价格买进一张面值为100元、票面利率为5%的5年期债券,则即期收益率为( )。 A.6.25% B.1.25%

第四次作业答案

第四次作业答案 1. a) Buy IBX stock in Tokyo and simultaneously sell them in NY, and your arbitrage profit is $2 per share. b) The prices will converge. c) Instead of the prices becoming exactly equal, there can remain a 1% discrepancy between them, roughly $0.35 in this case. 2. a) Money market hedge: borrow the dollar now, convert the dollar into the sterling and deposit the sterling. The future dollar cost is fixed. Forward market hedge: buy (long) £ forward contract b) The one-year £ forward rate is: £/$4464.112 .0108.0150.111£$01,0=++?=++=r r S F c) If the market £ forward rate is $1.55/£, there is an arbitrage opportunity. Assuming the contract size is £1 million, then the arbitrageur should borrow the dollars, convert into the pounds and invest in pounds, and sell them at the market forward rate. The details and cash flows (in millions) of the transactions are as follows: 3 . See Lecture Notes and Textbook

金融学概论期末试卷

期末考试 金融学 一、名词解释(5*5=25) 金融: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通货膨胀:货币数量或信用增加,致使物价水平持续上涨。 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利息:指借款人支付给贷款人本金以外的报酬,是贷款人让渡货币使用权所获得的回报,也是借款人获得货币使用权所支付的代价。 股票: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金时向出资人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身份和权益、并据以向投资者分配股息和红利的凭证。 二、简答题(6*5=30) 1、简述金融的分类。 答:1)按照金融活动的运行机制划分:微观金融、宏观金融 2)按照资金融通是否通过中介机构划分:直接金融、间接金融 3)按照金融活动的目的划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 4)按照金融活动是否由政府主导划分:官方金融、民间金融 5)按照金融活动的地理范围划分:国内金融、国际金融 2、简述货币的职能。 答:1)价值尺度:货币具有表现商品价值并能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职能。 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交换媒介,使买与卖不再像物物交换那样必须同时进行,而是可以分别进行。 3)贮藏手段: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在

退出流通领域之后可以被人们贮藏起来,具有保存价值。 4)支付手段: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货币作为清偿债务、赋税、支付租金和工资的时候,发挥支付手段职能。 5)世界货币:货币在国际市场上起到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即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3、社会总供求与货币供求的关系。 答:(1)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但同等的总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货币需求。 (2)货币需求引出货币供给,但也不是等量的。 (3)货币供给成为总需求的载体,同等的货币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总需求。 (4)总需求的偏大或偏小对总供给产生巨大的影响:不足,则总供给不能充分实现;过多,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推动总供给增加,但不可能由此消除差额。 (5)总需求的偏大或偏小也可以通过紧缩或扩张的政策予以调节,但单纯控制需求也难以保证实现均衡的目标。 4、金融市场的功能。 答:1)资金融通:金融市场的资金融通功能是指金融市场可以有效地将资金富余者手里融通到资金需求者手里。 2)资金积累:资金积累功能是指金融市场促使储蓄向投资转化,促进资本形成。 3)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功能是指金融市场可以引导资金的流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4)经济调节:金融市场的经济调节功能是指金融市场本身对经济的调节和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提供渠道和场所。

金融学导论作业1

工作实践一央行行长决策 实践介绍 1、玩游戏者被假设成为美联储主席,任期四年,16个季度(每季度可调整一次利率,因此共可以有16次调整机会) 2、您作为美联储主席,目标是将目标通货膨胀率和自然失业率分别控制在2%和5%左右。您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通过调整利率(最初设置为4.5%)实现这一目标。 3、在任期结束后,如果实现了目标,您将会获得连任,否则,会被解雇。 实践任务 1、观看“走近美联储”视频录像,上网查找资料,了解以下内容。 (1)美联储的发展历史 美联储全称美国联邦储备局,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它是一个联邦政府机构,其办公地点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美联储是由美国国会在通过欧文-格拉斯法案(Owen-Glass Act,又称联邦储备法案)的基础上建立的,由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于1913年12月23日签,正式宣告美联储成立。它的发展历程如下: 历史上,美国曾多次试图成立一个像美联储这样的中央银行,但因为议员及总统担心央行权力过大,或央行会被少数利益集团绑架而没有成功,美国由此也经历了美国第一银行、第二银行和自由金融时期,尤其是20世纪初发生的金融危机,造成普遍的银行倒闭和存款人的存款严重受损,这使美国的政府官员和经济界人士感到有必要建立中央银行制度。1912年,美国国家货币委员会制定了一种既能兼顾美国银行制度传统,又能集中管理商业银行的联邦储备制度。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储备法案》,正式建立了美国式的中央银行制度-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折中,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将美国分为12个区域性的储备区,每个储备区设立一家联邦储备银行,在此基础上设立中央一级的联邦储备理事会。联邦储备理事会是美联储的最高权力机构,有7名理事,其中包括1名理事主席。 (2)美联储的组成、任期、职责、目标 组成和任期 美联储由在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局和分布美国各地区的12个联邦储备银行组成。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包括联邦储备局的7名执行委员和12名联邦储备银行的主席,联邦储备局的7名执行委员由主席、副主席及其他5位委员组成。这7名执行委员必须全部由总统提名,经过国会确认后才能上任。每个执行委员的任期为14年,到任后不能连任(主席和副主席任期为四年,可连任)。 职责

金融学概论模拟试卷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金融学概论》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位1:13,而市场比价位1:15,这时充斥市场的将是() [A] 银币[B] 金币 [C] 金币银币同时[D] 都不是 2、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A] 平等的价值交换[B] 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C] 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D] 无偿的赠予或援助 3、商业信用的主体是() [A] 银行[B] 国家[C] 厂商[D] 消费者 4、下列属于短期资金市场的是() [A] 债券市场[B] 资本市场[C] 股票市场[D] 票据市场 5、下列()不属于政策性银行。 [A] 中国人民银行[B] 中国进出口银行 [C]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D] 国家开发银行 6、下列银行中,()对货币扩张影响最小。 [A] 中国人民银行[B] 浦东发展银行 [C] 中国工商银行[D] 中国进出口银行 7、存款准备率越高,则货币乘数()。 [A]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不一定 8、货币“面纱论”认为,货币的变动只会影响() [A] 价格的变动[B] 储蓄的变动 [C] 投资的变动[D] 经济增长的变动 9、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的调节。 [A] 利率机制[B] 价格机制 [C] 汇率机制[D] 中央银行宏观调控 10、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之间此消彼涨的关系。 [A]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B] 经济增长与失业率 [C] 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D]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金融学概论试卷2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货币政策时滞即( D )。 A. 内部时滞 B. 外部时滞 C. 货币政策制定过程 D. 货币政策制定实施等时间过程 2、公开市场业务可以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 B )而发挥作用。 A. 资金成本 B. 超额准备 C. 贷款利率 D. 存款利率 3、若经济中的潜在资源已被充分利用但货币供给仍在继续扩张,经济体系会出现( C )的现象。 A. 实际产出水平提高 B. 实际产出水平减少 C. 价格总水平上涨 D. 价格总水平不变 4、通货膨胀和失业在长期中存在的关系是(D)。 A. 正比关系 B. 反比关系 C. 交替关系 D. 没有关系 5、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为( D )。 A. 一国政府与工商企业 B. 一国金融机构与工商企业 C. 工商企业与家庭个人 D. 一国政府与金融机构 6、下列中央银行的行为和服务中,体现其银行的银行的职能是( C )。 A. 代理国库 B. 对政府提供信贷 C. 集中商业银行现金准备 D. 发行货币 7、商业银行资产在无损状态下迅速变现的能力是指( C )。 A. 负债的流动性 B. 经营的安全性 C. 资产的流动性 D. 经营的盈利性 8、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货币是因为货币( B )。 A. 是最好的价值储藏手段 B. 具有最强的流动性

C. 可以满足人们的投资需求 D. 是最好的金融资产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紧缩的货币政策实施的手段主要包括(ACD )。 A.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 提高再贷款利率 C. 提高再贴现率 D. 出售政府债券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具备的两个条件是(CD )。 A. 物价稳定 B. 有效的宏观调控 C. 市场利率机制 D. 发达的金融市场 3、中央银行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进行调节时通常采用(ACD )等措施。 A. 消费者信用控制 B. 信用配额 C. 不动产信用控制 D. 优惠利率 4、在集中计划经济国家,货币供求失衡通常表现为(BC )。 A. 物价迅速上涨 B. 商品供应短缺 C. 凭票配给供应 D. 利率下降 5、紧缩的货币政策实施的手段主要包括(ACD )。 A.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 提高存贷款利率 C. 提高再贴现率 D. 央行出售政府债券 6、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是由(AB )等组成的。 A. 现金资产与汇差资产 B. 贷款资产与证券资产 C. 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 D. 现金资产与股票资产 7、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有(AC )。 A. 安全性 B. 社会性 C. 流动性 D. 政策性 8、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是由(AC )等组成的。 A. 存款负债 B. 资本负债 C. 借入负债 D. 现金负债

金融学概论答案1

一、名词解释 货币供给是指货币供给肢体向货币需求主体供给货 币的过程。 信用作为道德层面的信用,指的是信任、声誉、遵 守诺言等,经济层面的信用指的是借贷行为,包含 价值运动的两个侧面,即以偿还为条件的获得,或 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 资本结构指长期负债与权益(普通股、特别股、保留 盈余)的分配情况。 货币均衡货币供应量基本符合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 内所必需的货币量。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 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 和措施的总称。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复合词。 汇率是用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 的比率、比价或价格。 货币需求指社会公众(个人企业政府)愿意以货币 形式(现金和存款货币)持有其拥有的财富的一种 需要。 填空 1、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外汇黄金占款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属于( 资 产)一栏。 3、当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资金短缺或周转不灵时,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对商业银行提供信贷。 4、剑桥方程式是从(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 货币当局可以通过调控基础货币和乘数来间接调控 (货币供应量)。 6、认为货币对实际产出水平不发生影响的典型理论是早期的(商业贷款理论或者真实票据论)。 7、治理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控总需求)是关键。 8、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国家的金融相关率要(高于)经济不发达的国家。 9、以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单位为基准,用折成多少外国货币单位来表示的汇率标价法称为(间接标价 法)。 10、货币运动与信用活动不可分解地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新范畴是(金融)。 一、选择题 1、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以证券交易方式实现的金融交易,已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人们 把这种趋势称为(C )。 A、资本化 B、市场化 C、证券化 D、电子化 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C )。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2、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那种理论是着重强调储蓄与投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的。(D ) A、马克思的利率理论 B、流动偏好理论 C、可贷资金理论 D、实际利率理论 3、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逆差时,会导致下列哪种经济现象。(D ) A、本币汇率贬值,资本流入 B、本币汇率升值,资本流出 C、本币汇率升值,资本流入 D、本币汇率贬值,资本流出 4、超额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缺陷是(B )。 A、适应性弱 B、可测性弱 C、相关性弱 D、抗干扰性弱 5、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的调节机制是(B )。 A、价格机制 B、利率机制 C、汇率机制 D、中央银行宏观调控 6、剑桥方程式重视的是货币的(B)。 A、交易功能 B、资产功能 C、避险功能 D、价格发现功能 7、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矛盾的理论总结称为。(A ) A、特里芬难题 B、米德冲突 C、马歇尔—勒纳条件 D、一体化三难 8、现代经济中,信用活动与货币运动紧密相联,信用的扩张意味着货币供给的(A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9、保持货币供给按规则增长是(A)的政策主张。 A、货币学派 B、凯恩斯学派 C、供给学派 D、合理预期学派 10、短期资金市场又称为(b ) A、初级市场 B、货币市场 C、资本市场 D、次级市场 10、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以证券交易方式实现的金融交易,已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人们把这种趋势称为(C)。 A、资本化 B、市场化 C、证券化 D、电子化 11、下列中央银行的行为和服务中,体现其“银行的银行”的职能是(C)。 A、代理国库 B、对政府提供信贷 C、集中商业银行现金准备 D、发行货币 12、作用力度最强的货币政策工具是(D)。 A、公开市场业务 B、再贴现率 C、流动性比率 D、存款准备率 13、当存在物品和服务销售的完全竞争市场时,不可能产生的是(D)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结构性通货膨胀 C、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 D、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14、名义利率与物价变动的关系呈(A )。 A、正相关关系 B、负相关关系 C、交叉相关关系 D、无相关关系 15、下列货币制度中最稳定的是(C )。 A、银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金铸币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16、如果人们预期利率上升,则会(C )。 A、多买债券、少存货币 B、少存货币、多买债券 C、卖出债券、多存货币 D、少买债券、少存货币 17、本币汇率下跌会引起下列哪个现象。(b ) 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贸易逆差 B、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平衡 C、进出口不发生变化 D、进出口同时增加 四、简答题 1.简述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1)聚敛功能。金融市场引导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汇聚成为可以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集合。(2)配置功能。表现为资源的配置、财富再分配和风险的再分配。(3)调节功能。指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4)反映功能。反映国民经济情况的变化。 2.简述货币形态的演化。(1)一般价值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后,有一个漫长的实物货币形式占主导的时期;(2)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形式的转换,其中贵金属被广泛采用作为币材;(3)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形式的转换,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有银行券、存款货币、商业票据等;

金融学概论知识点复习

《金融学概论》复习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 货币从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货币到电子货币的演变过程。 第二节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1.货币的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特殊性:第一,货币是衡量和使用价值 的统一体;第二,货币具有双重使用价值。 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共五种功能。 3.货币的作用 价值尺度:是货币最早产生的、最基本的职能,货币的其他职能都是以这个职能为基础的。 流通手段:也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为商品世界充当交易媒介,使所有的商品通过它进行交换。 贮藏手段: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蓄水池”功能。即当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是,多余的货币会退出流通而成为贮藏货币。 支付手段:(1)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是一切信用关系得以建立的基础;(2)克服了现款交易对商品生产的限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3)可能使买卖关系进一步脱节,使商品流通增加了爆发危机的可能性。 世界货币:在国与国之间作为商品和劳务流通的媒介,执行货币的各种职能。 第三节货币流通 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R与商品的价格总额Q成正比,与同一货币单位货币速度E成反比.即R=Q/E.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金属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同实际需要量相适应,因而不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纸币流通规律: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决定纸币流通量的规律,即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性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数量。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当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从而引起通货膨胀;反之,也会引起通货紧缩。 第四节货币制度 1.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构成要 素: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货币种类以及发行保障制度共4个要素。 2.货币制度的演变: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以及纸币本位制、 3.人民币制度:(1)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发偿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2)人民币发行权垄断于中国人民银行; (3)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4)人民币正在加快区域化、国际化步伐。 第三章信用与融资 第一节信用 1.信用: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体现的是债权债务关系。 2.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品交易时,以延期付款形式或预付款形式提供的 信用。(是信用制度的基础,是最基本的信用形式) 特点:(1)商业性用与特定的商品买卖相联系; (2)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商品的经营者;

金融学概论练习题以及答案 (2)

金融学概论练习题以及答案单项选择题 1.股票市场下跌造成了。 A.社会财富减少B.股民财富减少,其余的人财富增加 C.社会财富增加D.股民财富减少,其余的人财富不变 2. A C 3. ?A. 4. ?A. 5. A. C. 6. A 7. A? B? C? D? 8. A代理国库 B对政府提供信贷? C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D发行货币 9.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属于:? A.单一银行制?? B.总分行制?? C.代理行制度??? D.银行控股公司制度?

判断题 1.有违约风险的公司债券的风险溢价必须为负,违约风险越大,风险溢价越低。 2.分割市场理论认为收益率曲线的形状取决于投资者对未来短期利率变动的预期。 3.预期理论认为如果未来短期利率上升,收益率曲线下降;如果未来短期利率下降,收益率曲线则上升;如果 未来短期利率不发生变化,收益率曲线也不动,即呈水平状。 4.实行浮动利率,借款人在计算借款成本的难度要大些,但是借贷双方承担的利率风险较小。因此,对于中长 期贷款,一般都倾向于选择浮动利率。 10%,问:(1)该商业银行现在的超额准备金是多少亿元?(2)该商业银行若尽最大可能,能创造出派生存款多少亿元? 9.某国基础货币1000亿元,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10%,定期存款的准备金率为8%,现金漏损率为16%, 银行超额准备金率为6%,定期与活期存款之比为2,求该国的广义货币乘数与广义货币供给量。 10.设原始存款为500万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6%,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6%,提现率为8%,试计算整个银行 体系创造的派生存款总额。

参考答案 选择题:1-5BCBAD6-9ABCB 1.(1 (2 2.2* 3. 由: 则: 4. 答:乙比甲多,选择月薪制 5.解:由于两种汇率的标价方法相同,所以交叉相除可得到交叉汇率。欧元/澳元:1.6606/56 6.?解:? ?美元贴水年率=(7.8190-8.2765)/??8.2765*12/17*100%?=?-3.9019% 人民币对美元的升水年率?=(8.2765-7.8190)/?7.8190*12/17*100%???????????????=?4.1302% 7.解:(1)在纽约外汇市场上,英镑的银行买入价和卖出价均低于伦敦市场。即对客户而言,纽约市场上买卖英镑的价格均低于伦敦市场。所以客户可以在纽约市场买入英镑并在伦敦市场卖出;或者在伦敦市场买入美元并在纽约市场上卖出以获取套汇利润。 (2)客户可以在伦敦卖出英镑买入美元并且在美国卖出美元买入英镑,100万英镑交易额的套汇本利和为:2.2020÷2.2015×1000000=1000227(英镑)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最新)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货币:货币,是指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并体现一定社会关系的特殊商品。 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又称纸币本位制,金银等贵金属不再作为本位币进入流通,流通中的货币是由国家强制发行和流通的纸币;纸币不规定含金量,不能兑现成黄金(银行券规定了含金量)。 信用:道德层面是指:遵守承诺、信任、言而有信等; 经济层面是指:资金的借贷关系和行为,是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 外汇:狭义的外汇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和工具。 广义外汇 = 狭义的外汇(即外币支付凭证)+外国货币+ 外币有价证券 + 特别提款权+ 其他外汇资产 汇率:汇率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外一国货币的比率,或者说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汇率是货币的国际价格、对外价格。 同业拆借: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借贷而形成的市场,参与者为银行等金融机构。 商业汇票:即收款人或付款人(或承兑申请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票据。 银行汇票:汇款人将款项交存当地银行,由银行签发给汇款人持往异地办理转帐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叫做银行汇票。其中,用于转帐结算的叫“转帐汇票”,用于支取现金的称为“现金汇票”. 本票:本票又叫期票,是出票人签发并承诺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票据贴现:是票据持有人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扣除一定利息后,将剩余部分提前支付给持有人的一种融资行为。 期货:期货交易:即买卖双方在合约里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以特定价 格交易特定资产的交易形式. 教材定义是期货是有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特定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期货就是一张标准化的合约,内容是交易所制定的标准化的内容,期货市场买卖的就是这张标准化合约。它是由现货中远期交易发展而来的标准化合约的买卖 期货合约:期货合约是期货公司制定的标准合约,从合约的格式到合约的内容规定,包

北京交通大学 《金融学概论》第三阶段作业

《金融学概论》第三阶段作业 一、名词解释: 1、货币需求 是个人、企业、各种机构愿以货币形式持有其拥有的部分或全部财产的那种需要。所有个人、企业、机构的货币需求,可视为全社会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的实质,是以货币形态存在的潜在的或正在实现的购买力。 2、基础货币 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 3、货币乘数 是指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的扩张倍数。 4、通货膨胀 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二、简答题: (一)如何理解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其特点有: 1、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的概念。它考察的是在特定时点和空间范围内社会各部门在其拥有的全部资产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或份额。 2、货币需求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只有同时满足两个基本条件才能形成货币需求:一是有能力获得或持有货币,二是必须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其资产。 3、现实中的货币需求包括对现金和存款货币的需求。 4、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既包括对货币执行交换媒介的货币需求,也包括了对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 (二)我国货币供给机制如何转变?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资本流动双向平衡将成常态,资本项目甚至出现逆差的大背景下,我国货币供给主渠道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这对央行的传统货币政策是新

的挑战:尽管央行不必如以往那样,通过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创造央票来

“冲销货币”,减小了冲销和财务成本,但在旧有货币供给模式面临改变、原有货币扩张能力出现收敛的新局面下,央行也将无法再借新增外汇占款而维持低利率,市场利率将逐渐回归到接近自然利率的均衡状态。 我国货币供给机制面临新的重大改革,央行不再承担“买卖”和“对冲”外汇的角色,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及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将不再遥不可期,到底是以什么来确定基础货币的投放,提高货币乘数是下一步改革的目标。 (三)货币供求与市场总供求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1、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决定了货币的总需求 2、货币总需求引出货币总供给 3、货币总供给构成对市场总需求的载体 4、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必须与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保持平衡。 (四)货币均衡与失衡的含义各是什么? 货币均衡即货币供求均衡,是指在一定时期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状态。货币均衡是用来说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关系,货币供给符合经济生活对货币的需求则达到均衡。 货币失衡指在一定时期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在动态上不一致的状态,要么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要么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 (五)通货膨胀的分类有哪些? 1、温和的或爬行的通货膨胀 2、疾驰的或飞奔的通货膨胀 3、恶性的或脱缰的通货膨胀 4、隐蔽的通货膨胀 5、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6、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7、结构性通货膨胀 (六)我国通货紧缩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1、体制缺陷。 2、产业结构不合理。

最新金融学概论-复习要点

金融学概论复习要点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人们进行产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若要使交换顺利完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需求 的双重巧合以及时间的双重巧合。 2、货币作为一种人们能够普遍接受的支付工具,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3、货币形式的发展,其动因来自于人们对交换效率的要求。为了提高交换效率,作为货币 的材料被人们普遍接受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价值稳定性、稀缺性、易于分割、易于辨认、易于携带和保存、弹性的供应。 4、货币的形成经历4个阶段:实物货币阶段、金属货币阶段、代用货币阶段、信用货币阶 段。 5、货币制度:简称“币制”,主要包括确定本位货币;货币单位;主币和辅币的制造及流 通程序;货币发行过程及金准备制度等内容。从历史看货币制度大致经历了银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等阶段。 6、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①确定本位货币金属②确定货币单位③确定主币和辅币的制造及 流通程序④确定纸币发行和流通程序⑤规定金本位制度。 7、货币制度类型:⒈银本位制;⒉金银复本位制(①平行本位制:当金银铸币各按其本身 所包含的价值同时流通时②双本位制:国家用法律规定金币与银币的比价③跛行本位制);⒊金本位制(基本特点是①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毁②金币的价值与其所包含的黄金价值保持一致③辅币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④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⑤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⒋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8、金块本位制特点:①以价值符号的流通代替了金铸币流通,并规定价值符号的含金量② 以有限制的金块代替了自由的金币兑换③以买入金块制代替了自由铸造。 9、金汇兑本位制特点:①国内不铸造,也不使用金币,只流通价值符号②价值符号只能购 买外汇,即可兑换金块的外汇③金汇兑本位制国家的通货同一个金块本位制国家的金币保持固定比价。 10、我国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我国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 力②人民币是代表一定价值的货币符号,没有含金量的规定,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③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合法通货④人民币的发行实现高度集中统一,货币发行权集中于中央政府⑤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授权国有银行按国家规定,执行管理⑥由中国人民银行集中统一管理国家金银、外汇储备。 第二章信用

金融学概论试题自考试题

货币的职能1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2购买和支 推动作用。付手段3积累和保存价值。欧洲货币的特点1经营 自由一般不受所在国的管制2资金来自世界各地3 存款利率相对较高4借款条件灵活。国有商业银行 的经营范围1吸收公共存款2发行金融债卷4从事 同业拆借5提供信用证明及服务担保。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的宗旨1通过会员国共同研讨和协商国际间 货币问题,促进国际货币合作2促进国际贸易的扩 大和平衡发展开发会员国的生产资源3促进汇率稳 定和会员国有条不紊的汇率安排避免竞争性的货 币贬值4协助会员国建立多边支付制度5协助会员 国支付国际收支困难。商业银行的作用1充当社会 经济活动中的信用工具2充当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支 付工具3创造信用流通工具4提供金融服务。《新 巴塞尔资本协议》三大支柱1最低资本要求2监管 当局的监管3市场纪律。行的三大制度1单一的中 央银行制度2跨国的中央银行制度3准中央银行制 度。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评价1现代货币信用制度 是最廉价的制度2双层的货币创造结构3连接微观 金融与宏观金融的关节点。公开市场操作的优点1 主动性强2灵活性高,买卖数量大,方向可以灵活 控制3调控效果和缓,震动性小4影响范围大。国 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影响1弥补我国资本不足2引进 先进的技术和设备3扩大出口增加就业机会4可以 改善国际收支。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1生产者 的经营环境进一步恶化2债务人和投资者的实际债 务增加3公众的未来投资预期趋向悲观4金融业面 临更多不良资产5社会就业减少失业率提高6宏观 调控手段效果减弱。金融体系五个构成要素1由货 币制度所规范的货币流通2金融市场3金融机构4 金融工具5国家对金融运行的管理。金融功能归纳 1事件空间上的转移2提供分散转移和管理风险的 途径3提供清算和结算的途径4提供和集中资本和 股份的机制5提供价格息位6提供解决激励。

金融学概论答案

金融学概论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5分) 1 A 2 C 3 B 4 A 5 B 6 C 7 C 8 A 9 B 10 D 11B 12A 13B 14A 15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ACD 2 ACD 3 ABDE 4 ABCDE 5 ABCD 6 ADE 7BCDE 8BDE 9ABCE 10B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格雷欣法则:指在金银双本位制下,由于金银供求形势的变化,金银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往往存在较大差别,导致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逐渐只有市场比价较低的货币而非两种货币同时流通,这种现象亦被称为“劣币驱逐良币”。 2、资本市场:指以期限在1年以上的长期资金为交易对象的市场,具体包括中长期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与交易期限在1年的货币市场相比资本市场具有以下特点:1、资金融通期限长、风险大、流动性低、收益高;2、资金交易借贷量大,主要是为了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供求矛盾; 3、基本功能在于实现并优化投资的同时实现消费的跨期选择。 1、银行信用:指银行及其他信用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款、贷款而进行的信贷活动。主要分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银行以存款负债形式从社会吸收汇集闲散资金,一是以贷款等债权方式将吸收的资金投放给需求者。 2、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控制和调节信用量和货币量的一种手段。当资金短缺时,中央银行为扩大市场信用、放松银根,便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以投放货币,扩大信贷规模;反之,当中央银行信贷过度扩张,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为抽紧银根,便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以收回货币,紧缩信贷规模。 四、判断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 1、对。 2、错。在信用发达的国家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最常用的调控手段。 3、错。商业银行实行分支行制组织形态的代表国家是英国。 4、对。 5、错。货币支付手段重要特征是价值单方面的转移。 五、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银行应付额=20000*(1-10/100*90/365)=19506

金融学概论复习题。

第一章货币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 .金融的本源性要素是【A】 A. 货币 B.资金 C.资本 D.市场 2. 商品价值最原始的表现形式是【D】 A.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3 . 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 时,价值表现形式为【B】 A.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4 ?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是【A】 A.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5 ?货币最早的形态是【A】 A.实物货币 B.代用货币 C.信用货币 D.电子货币 6 ?最适宜的实物货币是【C】 A.天然贝 B.大理石 C.贵金属 D.硬质合金硬币 7 ?中国最早的货币是【D】 A.银圆 B.铜钱 C.金属刀币 D.贝币

&信用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其货币价值的关系是【C】

A.本身价值大于其货币价值B?本身价值等于其货币价值 C.本身价值小于其货币价值 D.无法确定 9.在货币层次中M0是指【C】 A.投放的现金 B.回笼的现金 C.流通的现金 D.贮藏的现金 10 .从近期来看,我国货币供给量相含层次指标系列中观察和控制的重点是【D】 A. M0 B. M1 C. M2 D. M0 和M1 11.从中长期来看,我国货币供给量相含层次指标系列中观察和控制的重点是【C】 A. M0 B. M1 C. M2 D. M0 和M1 12 .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的职能是【A】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13 .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媒介时发挥的职能是【B】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14 .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值化身而保存 起来时,货币发挥的职能是【C】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15 .货币在支付租金、赋税、工资等的时候发挥的职能是【D】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16 .观念货币可以发挥的职能是【A】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17 .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是【A】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金融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金融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临近期末了,以下由YJBYS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关于金融学的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 )职能基础上的。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贮藏手段 2、历史上最早的货币是( ) [A] 金本位制 [B] 银本位制 [C] 金银复本位制 [D] 金块本位制 3、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是( ) [A] 发行政府债券 [B] 短期借款 [C] 长期借款 [D] 自愿捐助 4、一般而言,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与风险性、收益性之间存在( )关系。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不相关 [D] 不确定 5、按资金的偿还期限分,金融市场可分为( ) [A] 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B] 同业拆借市场和长期债券市场 [C]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D] 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6、下列( )是金融市场所具有的主要宏观功能。 [A] 价格发现 [B] 减少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 [C] 提供流动性 [D] 实现储蓄─投资转化 7、短期资金融通市场又称为( ) [A] 初级市场 [B] 货币市场 [C] 资本市场 [D] 次级市场 8、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 )的行为。

[A] 中央银行 [B] 商业银行 [C] 社会公众 [D] 都不是 9、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越大,则货币供应量( ) [A] 越多 [B] 越少 [C] 不变 [D] 不确定 10、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抛售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 ) [A] 放松 [B] 收紧 [C] 不变 [D] 不一定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1、代用货币是指由足值货币的代表物,包括银行券、辅币等执行货币基本职能的货币形态。( ) 12、由于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它最终取代商业信用。( ) 13、金融工具的流动性越强,其收益越高。( ) 14、相对而言,股票的票面收益率比市场收益率更有实际意义。( ) 15、在股份公司盈利分配和公司破产清理时,优先股股东优先于普通股股东。( ) 16、在我国,交通银行属于政策性银行。( ) 17、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可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条件下,影响银行体系的资金投向和不同贷款的利率。( ) 18、货币政策诸目标呈一致关系的是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9、本位币 20、信用风险 21、再贴现 22、存款准备金率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8分,共24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3、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第一次作业

金融学概论 第一次作业 1.折现率为10%时,以下给出的现金流现值分别是多少? A . 从现在起,5年之后得到的100元 B . 从现在起,60 年后得到的1000元 C . 从第一年末起,10年内每年得到100元的收入 D . 从第一年末起,每年获得100元的永续收入 2. a. 求实际年利率 i . 8%的年度百分比收益率(APR ),按月计复利 ii . 8%的年度百分比收益率,按半年计复利 iii . 8%的年度百分比收益率,按日计复利 iv . 8%的年度百分比收益率,连续复利 b. 某存款账户每年利率为12%(按连续复利计息),但是利息是按季度支付的,计算10000 元本金每季度可得的利息收入 c. 某存款账户年利率为12%(按季度复利计息),一笔10000元的本金存期为6个月。投 资者在存款期满后将得到多少钱? d. 某存款账户年利率为12%(按半年复利计息), 但是利息按季度支付。计算10000元 本金每季度获得的利息。 3.计算息票利率为7%,按年付息的10年期财政债券的价格 a. 你被告知到期收益率(yield-to-maturity )为8%(按年计复利),则债券价格是多少? b. 如果利息是每半年支付一次,到期收益率(yield-to-maturity )为每年8%(按年计复利), 则价格为多少? 4.CGC 公司预期下一年的每股盈利为5元。公司以往支付的现金股利为年度盈利的20%,CGC 公司股票的市场资本报酬率为每年15%,而公司未来投资的期望收益率为每年17%。利用固定股利增长率贴现模型, a . 期望的股利增长率是多少? b . 利用该模型得到的股票当前价值是多少? c . 如果模型正确,一年后的期望股价是多少? d . 假设当前市场的股票价格为每股50元。你将怎样调整模型中的参数使得这一价格合理(假设其余参数保持不变) i. 公司未来新投资的期望回报率 ii. 市场资本报酬率 iii. 固定发放率 5.从相关财务数据库中提取深圳成分指数和任一1996年以前上市的公司股票(字段:99230)在1996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期间的数据,并利用任一统计分析软件或Excel : a .计算期间该指数和该股票的月平均收益率(算术平均和几何平均的差别); b . 计算期间该指数和股票月收益率的标准差; c . 作出它们的月收益率柱形分布图(Histogram ); d . 以该股票的月收益率为因变量、该指数的月收益率为自变量,使用如下模型作一次回归:εβα++=X Y 。并解释你的回归结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