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报告10网络故障排除

实验报告10网络故障排除

实验报告10网络故障排除
实验报告10网络故障排除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计算机工程技术学院(软件学院)

实验报告

专业网络技术班级成绩评定______ 学号姓名(合作者____号____) 教师签名陈宗仁实验10 题目TCP/IP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第13 周星期第节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综合

网络扫描与网络嗅探 一实验目的 (1)理解网络嗅探和扫描器的工作机制和作用 (2)使用抓包与协议分析工具Wireshark (3)掌握利用扫描器进行主动探测,收集目标信息的方法 (4)掌握使用漏洞扫描器检测远程或本地主机安全性漏洞 二实验环境 Windows xp操作系统平台,局域网环境,网络抓包与协议分析工具Wireshark,扫描器软件:Superscan 三实验步骤 使用Wireshark 抓包并进行协议分析 (1)下载并安装软件,主界面如图1所示。 图1

(2)单击capture,打开interface接口选项,选择本地连接,如图2所示。 图2 (3)使用Wireshark数据报获取,抓取TCP数据包并进行分析 从抓取的数据包来看,首先关于本次分析的数据包是典型的TCP三次握手,如图3所示。 图3

(4)TCP三次握手过程分析(以第一次握手为例) 主机(172.16.1.64)发送一个连接请求到(172.16.0.1),第一个TCP包的格式如图4所示。 图4 第三行是ipv4的报文,网际协议IP是工作在网络层,也就是数据链路层的上层, IPv4报文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是ip地址,版本号TCP是6,其格式为如图5所示。 图5

第四行是TCP报文,从上面两个可以知道,这个TCP包被层层包装,经过下面一层就相应的包装一层,第三段是经过传输层的数据,TCP报文的格式为如图6所示。 图6 TCP的源端口2804也就是宿主机建立连接开出来的端口,目的端口8080。Sequence number同步序号,这里是0x3a 2a b7 bb,但这里显示的是相对值0。Acknowledgment number确认序号4bytes,为0,因为还是第一个握手包。Header Length头长度28字节,滑动窗口65535大小字节,校验和,紧急指针为0。Options选项8字节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答案.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102 学号 109074057 姓名王徽军 组号一组D 指导教师毛绪纹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二○一二年十二月

目录 实验总体说明 (3) 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 (3) 实验三路由信息协议RIP (9) 实验四传输控制协议TCP (11) 实验五邮件协议SMTP、POP3、IMAP (12) 实验六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14)

实验总体说明 1.实验总体目标 配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TCP/IP协议)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实验环境 计算机网络协议仿真实验室: 实验环境: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通用版)一套 硬件设备:服务器,中心控制设备,组控设备,PC机若干台 操作系统:Windows 2003服务器版 3.实验总体要求 ●按照各项实验内容做实验,记录各种数据包信息,包括操作、观察、记录、分析, 通过操作和观察获得直观印象,从获得的数据中分析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 ●每项实验均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可参照实验的具体要求,但总体上应包 括以下内容:实验准备情况,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算法描述,程序段,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思考问题的解答等,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不需要写入实验报告中。 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 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 实验角色:_____________ 同组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一:领略真实的MAC帧 00000000: FF FF FF FF FF FF 8C 89 A5 75 71 10 06 05 14 55 ..q....U 00000010: 85 48 D2 78 62 13 47 24 58 25 00 00 00 00 00 00 .H襵b.G$X%...... 0000002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0000003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练习二:理解MAC地址的作用 ●记录实验结果 表1-3实验结果 本机MAC地址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是否收到,为什么 主机B 8C89A5-7570BB 8C89A5-757113 8C89A5-7570C1 是,主机A与主机B接在同一共享模块 主机D 8C89A5-771A47 8C89A5-757113 8C89A5-7570C1 是,主机C与主机D接在同一共享模块 主机E 8C89A5-757110 无无否,与主机A、C都不在同一共享模块 主机 F 8C89A5-7715F8 无无否,与主机A、C都不在同一共享模块 练习三:编辑并发送MAC广播帧 ●结合练习三的实验结果,简述FFFFFF-FFFFFF作为目的MAC地址的作用。 答:该地址为广播地址,作用是完成一对多的通信方式,即一个数据帧可发送给同一网段内的所有节点。 练习四:编辑并发送LLC帧 ●实验结果 帧类型发送序号N(S)接受序号N(R) LLC 001F 0 ●简述“类型和长度”字段的两种含义 答:一是如果字段的值小于1518,它就是长度字段,用于定义下面数据字段的长度;二是如果字段的值大于1536,用于定义一个封装在帧中的PDU分组的类型。 思考问题: 1.为什么IEEE802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分割为MAC子层和LLC子层? 答:出于厂商们在商业上的激烈竞争,IEEE的802委员会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最佳的局域网标准,而是被迫制定了几个不同标准,如802.4令牌总线网、802.5令牌环网等。为了使数据链路层能更好地适应多种局域网标准,802委员会就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拆成两个子层,即逻辑链路控制

计算机网络基础模拟器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 实验说明:共5个实验,其中前3个必做,后2个选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模拟器软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配置PC、交换机、路由器的方法; 3、掌握为交换机设置VLAN,为端口设置TRUNK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请注意关闭杀毒软件) WinXP/WIN7、HW-RouteSim 2.2(软件请到BB课程资源下 载,下载后直接解压缩运行;下载前请关闭杀毒软件)三、实验步骤及结果 实验一:计算机和交换机基本设置 添加一个交换机,两个计算机,连接A电脑到交换机3号端口,B 电脑到6号端口,双击交换机,进入终端配置: system password: [Quidway]sysname S3026 ;交换机重命名为S3026 [S3026]super password 111 ;设置特权密码为111

[S3026]quit sys password:111 [S3026]display currect-config ;查看当前所有配置 [S3026]display vlan all ;查看当前VLAN设置 观察此时所有交换机端口都在同一个vlan1内。 双击小电脑A: login:root password:linux [root@PCAroot]# ? ;输入?号查看命令提示 [root@PCAroot]#ifconfig eth0 10.65.1.1 netmask 255.255.0.0双击小电脑B: login:root password:linux [root@PCAroot]#ifconfig eth0 10.65.1.2 netmask 255.255.0.0点击A电脑做测试: [root@PCA root]#ping 10.65.1.2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将结果保存为文件net1.txt) [root@PCA root]# ping 10.65.1.2 64 bytes from 10.65.1.1: icmp_seq=1 ttl=128 time=0.207 ms 64 bytes from 10.65.1.1: icmp_seq=1 ttl=128 time=0.100 ms

典型的网络故障分析、检测与排除

典型的网络故障分析、检测与排除 摘要: 网络故障极为普遍,故障种类也十分繁杂。如果把网络故障的常见故障进行归类查找,那么无疑能够迅速而准确的查找故障根源,解决网络故障。文章主要就网络常见故障的分类诊断及排除进行了阐述。根据网络故障的性质把网络故障分为物理故障与逻辑故障。其物理故障也就是网络设备的故障。其逻辑故障是网络中配置管理的错误。也可根据网络故障的对象把网络故障分为线路故障、路由故障和主机故障。本文主要介绍路由器故障、配置故障、及连接故障的诊断与排除。通过运用工具和方法分析出导致网络故障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故障,分析诊断,物理类故障,逻辑类故障 引言 计算机网络故障是与网络畅通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计算机网络故障主要是指计算机无法实现联网或者无法实现全部联网。引起计算机网络故障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物理故障与逻辑故障,或硬件故障与软件故障。采取有效的故障防预措施网络故障目前已经成为影响计算机网络使用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故障的分析和网络维护已经成为网络用户经常性的工作之一。及时进行网络故障分析和网络维护也已经成为保障网络稳定性的重要方式方法。本文从实际出发,即工作中遇到的网络故障,描述了通过运用网络知识进行故障排除。按照故障现象—>故障分析-->故障解决的研究路线阐述了如何在实际中排除网络故障,及其在网络安全的应用中的重要性。 本文着重讲解了网络故障的排除方法,通过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排除故障的思路在故障现场很快的检测出是属于哪种故障然后再基于故障提出方案给予解决。 正文: 一、网络故障 (一)物理类故障 物理故障,是指设备或线路损坏、插头松动、线路受到严重电磁干扰等情况。比如说,网络中某条线路突然中断,这时网络管理人员从监控界面上发现

网络安全技术实验报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专业班级:2014 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班 姓名:孙晓阳 / 学号:

( 目录 实验一java 安全机制和数字证书的管理 (5) 一实验名称 (5) 二实验目的 (5) 三实验内容 (5)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 (6) , 命令输入 (6) 分析 (7) 五小结 (8) 实验二对称密码加密算法的实现 (10) 一实验名称 (10) 二实验目的 (10) 三实验内容 (10) ?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 (10) 说明 (10) 实验代码 (10) 实验结果 (13) 五小结 (13) 实验三非对称密钥 (14) 一实验名称 (14) { 二实验目的 (14) 三实验内容 (14)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 (14)

实验代码 (14) 实验结果 (15) 五小结 (16) 实验四数字签名的实现 (17) — 一实验名称 (17) 二实验目的 (17) 三实验内容 (17)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 (17) 实验代码 (17) 实验结果 (19) 五小结 (19) ? 总结 (19)

实验一java 安全机制和数字证书的管理》 一实验名称 java 安全机制和数字证书的管理 二实验目的 了解 java 的安全机制的架构和相关的知识; 利用 java 环境掌握数字证书的管理 三实验内容 java 安全机制(JVM,沙袋,安全验证码)。 & java 的安全机制的架构 加密体系结构(JCA,Java Cryptography Architecture) 构 成 JCA 的类和接口: :定义即插即用服务提供者实现功能扩充的框架与加解密功能调用 API 的核心类和接口组。 一组证书管理类和接口。 一组封装 DSA 与 RSA 的公开和私有密钥的接口。 描述公开和私有密钥算法与参数指定的类和接口。用 JCA 提供的基本加密功能接口可以开发实现含消息摘要、数字签名、密钥生成、密钥转换、密钥库管理、证书管理和使用等功能的应用程序。 加密扩展(JCE,Java Cryptography Extension) 构 成 JCE 的类和接口: :提供对基本的标准加密算法的实现,包括 DEs,三重 DEs(Triple DEs),基于口令(PasswordBasedEncryptionstandard)的 DES,Blowfish。 ( 支持 Diffie 一 Hell-man 密钥。定义密钥规范与算法参数规范。 安全套接扩展(JSSE,Java Secure Socket1 Extension)JSSE 提供了实现 SSL 通信的标准 Java API。 JSSE 结构包括下列包: .包含 JSSE API 的一组核心类和接口。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 年 月 日 专业 班级 组号 学号 姓名

实验一网线制作及网络设备的配置 3. nslookup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4.检查本地主机的端口占用情况,摘抄部分并解释。 5. 利用ipconfig命令检查本地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配置 6. 使用 Ping 命令,验证本地计算机的 IP 地址是否正确地添加到网络?默认网关是否运行?能否通过路由器通讯?写出验证方法和结果。

7.使用 tracert 跟踪某个网络连接,说明该命令的工作原理。 8. 解释Arp指令的主要用途 9.完成交换机的以下配置,应该用什么命令? 1)由用户视图进入系统视图: 2)进入交换机的端口1: 3)显示交换机端口1的信息: 10.写出交换机端口1的显示信息,并解释交换机端口1所显示信息的含义 11. 完成路由器的以下配置,应该用什么命令? 1)配置路由器的名称为R2: 2)进入路由器的端口1: 3)设置端口1的IP地址和和子网掩码分别为192.168.5.1、255.255.255.248: 4)显示端口1的信息: 12. 写出路由器端口1的显示信息,并解释路由器端口1所显示信息的含义。

13.查看路由表信息,写出相应命令和路由信息 14. 写出在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到192.168.2.0/24,下一跳192.168.1.1)、缺省路由(115.24.92.1)所用的基本命令。 静态路由 缺省路由

实验二组建网络 1、把你在做简单组网实验的连通情况填入下表。 表2-1 配置路由器前的连通情况 2. 配置完路由器后,如何查看路由器的E0及E1的接口状态?将路由器的E0及E1的接口状态信息记录下来。 (1)查看路由器的E0的接口状态命令: 根据显示结果填写E0的接口状态信息: Ethernet0/0 current state : Line protocol current state : The Maximum Transmit Unit: Internet Address: Hardware address: Media type: 是否设置回环(loopback): 是否设置为混杂模式(promiscuous mode): 速率: (2)查看路由器的E1的接口状态命令: 根据显示结果填写E1的接口状态信息: Ethernet0/0 current state : Line protocol current state :

常见网络故障排查

计算机网络故障及其维修方法 目标: 1.常见计算机网络故障检测、分析能力;掌握计算机网络故障维修方法; 2.会配置小型计算机网络系统;了解常见计算机网络故障原因;了解计算机网络故障处理方法; 3.能利用所学知识和经验(灵活性)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 内容: 一、了解常见计算机网络故障原因 (一)硬件故障 硬件故障主要有网卡自身故障、网卡未正确安装、网卡故障、集线器故障等。 首先检查插上计算机I/O插槽上的网卡侧面的指示灯是否正常,网卡一般有两个指示灯“连接指示灯”和“信号传输指示灯”,正常情况下“连接指示灯”应一直亮着,而“信号传输指示灯”在信号传输时应不停闪烁。如“连接指示灯”不亮,应考虑连接故障,即网卡自身是否正常,安装是否正确,网线、集线器是否有故障。 1.RJ45接头的问题 RJ45接头容易出故障,例如,双绞线的头没顶到RJ45接头顶端,绞线未按照标准脚位压入接头,甚至接头规格不符或者是内部的绞线断了。

镀金层厚度对接头品质的影响也是相当可观的,例如镀得太薄,那么网线经过三五次插拔之后,也许就把它磨掉了,接着被氧化,当然也容易发生断线。 2.接线故障或接触不良 一般可观察下列几个地方:双绞线颜色和RJ-45接头的脚位是否相符;线头是否顶到RJ-45接头顶端,若没有,该线的接触会较差.需再重新压按一次;观察RJ-45侧面。金属片是否已刺入绞线之中?若没有,极可能造成线路不通;观察双绞线外皮去掉的地方,是否使用剥线工具时切断了绞线(绞线内铜导线已断,但皮未断)。 如果还不能发现问题,那么我们可用替换法排除网线和集线器故障,即用通信正常的计算机的网线来连接故障机,如能正常通信,显然是网线或集线器的故障,再转换集线器端口来区分到底是网线还是集线器的故障,许多时候集线器的指示灯也能提示是否是集线器故障,正常对应端口的灯应亮着。 (二)软件故障 如果网卡的信号传输指示灯不亮,这一般是由网络的软件故障引起的。 1.检查网卡设置 普通网卡的驱动程序磁盘大多附有测试和设置网卡参数的程序。分别查验网卡设置的接头类型、IRQ、I/O端口地址等参数,若有冲突.只要重新设置(有些必须调整跳线),一般都能使网络恢复正常。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整理版]

一Sniffer 软件的安装和使用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在windows环境下安装Sniffer; 2. 熟练掌握Sniffer的使用; 3. 要求能够熟练运用sniffer捕获报文,结合以太网的相关知识,分析一个自己捕获的以太网的帧结构。 二、实验仪器与器材 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PC机,能互相访问,组成局域网。 三、实验原理 Sniffer程序是一种利用以太网的特性把网络适配卡(NIC,一般为以太同卡)置为杂乱模式状态的工具,一旦同卡设置为这种模式,它就能接收传输在网络上的每一个信息包。 四、实验过程与测试数据 1、软件安装 按照常规方法安装Sniffer pro 软件 在使用sniffer pro时需要将网卡的监听模式切换为混杂,按照提示操作即可。 2、使用sniffer查询流量信息: 第一步:默认情况下sniffer pro会自动选择网卡进行监听,手动方法是通过软件的file 菜单下的select settings来完成。 第二步:在settings窗口中我们选择准备监听的那块网卡,把右下角的“LOG ON”勾上,“确定”按钮即可。 第四步:在三个仪表盘下面是对网络流量,数据错误以及数据包大小情况的绘制图。 第五步:通过FTP来下载大量数据,通过sniffer pro来查看本地网络流量情况,FTP 下载速度接近4Mb/s。 第六步:网络传输速度提高后在sniffer pro中的显示也有了很大变化,utiliazation使用百分率一下到达了30%左右,由于我们100M网卡的理论最大传输速度为12.5Mb/s,所以4Mb/s刚好接近这个值的30%,实际结果和理论符合。 第七步:仪表上面的“set thresholds”按钮了,可以对所有参数的名称和最大显示上限进行设置。 第八步:仪表下的“Detail”按钮来查看具体详细信息。 第九步:在host table界面,我们可以看到本机和网络中其他地址的数据交换情况。

网络故障及排查方法第一篇

先说一些概念: 1、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2、路由器(Router):用于连接多个逻辑上分开的网络。简单地说就是把自己的电脑与互联网相连的设备。 3、网线:由4对双绞线组成的线缆,一般常用的是超五类的百兆网线和六类的千兆网络。 一、常见网络故障 1.1 网络硬件故障 网络的硬件故障,主要是看网络设备有没有被正常的连接,网卡有没有安装到正确位置,网路线路是否出现短路问题。并且网络模块和线路的打线的连接是否正常,路由器的电源和所连接的端口有没有安装正常,网络设备和交换机连接是否正常,CPU的温度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各网络设备的内部板卡有没有出现损害等问题。由此可见,网络设备和线路的工作环境许多的因素都是可能造成网络故障的主要原因。 1.2 网络软件故障 网络软件故障主要体现在网卡驱动程度的问题上,看网络协议是否正确,IP地址分配正确没,路由器和交换机在配置上是否准确,并且看VLAN或子网划分是否正确等。当出现网络软件故障的时候,会出现网页无法正常游览,网速较慢、不稳定,网络连接间间断断。 二、网络故障及排查方法 2.1 线路故障 在日常网络的维护中,线路的故障主要是指线路出现损坏和线路受到电磁的严重干扰。 线路故障采取的排查方法:短距离的范围内,想要正确的判断网线的好坏一个关键的步骤就是将该网络线一端插入一台正常连接局域网的主机的插座中,而另一段则连接到正常的端口上,插好这两端的线路以后,从主线的一端Ping线路另一端的主机或路由器,根据所出现的通断来判断线路的损坏。对于电磁所受到的干扰,可以使用屏蔽性能较强的屏蔽线在该网路上进行通信的测试,如果使用屏蔽线的时候该网络的一切网络通信正常,不使用就无法正常的接受通信,这就表明该线路受到严重的电磁干扰。 2.2 端口故障 端口所出现的故障主要包括端口本身的物理故障、端口关闭和插头松动。 端口故障采取的排查方法:出现端口故障大多数都会影响到与其所连接的其它设备的信号灯,由于信号灯的标志比较明显,网络管理员可以直接通过信号灯来判断故障出现的大致范围和位置,如果不能确定可以使用其他端口来看下线路的连接情况。此外,排除了以上的问题后,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和实验安排,要求学生在掌握网络信息安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设计出相应的软件,并且熟练地运用各种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和手段,发现并解决各类安全问题,维护网络及操作系统的安全。 二、主要内容实验一加密认证通信系统实现设计实现一个通信系统,双方可以通过消息和文件通信,用户可选择一种加密算法和认证算法,对消息和文件进行加密通信和完整性验证。(要实现认证和加密,工具和语言不限,可以直接调用现有模块,认证和加密不限)实验二 综合扫描及安全评估利用常见的一些扫描工具可以检测本系统及其它系统是否存在漏洞等安全隐患,给出全面而完善的评估报告,帮助管理员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弥补,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实验三 网络攻防技术矛与盾的关系告诉我们,在研究网络安全技术时,只着眼于安全防范技术是远远不够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因此,很有必要同时研究攻击与防范技术,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各种威胁。实验四 Windows系统安全配置方案作为网络节点,操作系统安全成为网络信息安全首先应予考虑的事务,然而人们往往忽视了OS的安

全性。其实,OS的安全不只体现在密码口令上,这仅仅是最基本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服务、端口、共享资源以及各种应用都很有可能存在着安全隐患,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设置完善的本地安全策略,并使用防病毒软件、防火墙软件甚至入侵检测软件来加强系统的安全。其中实验一要求编程实现,可直接调用相关功能函数完成。实验二至实验四可在机房的网络信息安全综合实验系统上完成。 三、进度计划序号设计(实验)内容完成时间备注1接受任务,查阅文献,开始实现密码算法和认证算法第一天2完成加密认证通信系统第二至七天3上午完成综合扫描及安全评估实验,下午进行网络攻防实验第八天4上午完成网络攻防实验,下午进行系统安全配置实验第九天5撰写实验报告并验收第天 四、实验成果要求 1、要求程序能正常运行,并实现任务书要求功能。 2、完成实验报告,要求格式规范,内容具体而翔实,应体现自身所作的工作,注重对设计思路的归纳和对问题解决过程的总结。 五、考核方式平时成绩+程序验收+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xx 年6 月13 日实验报告题目: 网络信息安全综合实验院系: 计算机系班级: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完整版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计算机网络 实 验 报 告 姓名: 学号: 学部(系):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朱琳琳 2014年4月

实验1 常用网络命令 1.实验目的 ●掌握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 ●熟悉和掌握网络管理、网络维护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2. 实验前的准备 ●阅读本实验的内容及操作步骤; 3. 实验内容 (1)、arp命令 Arp –a 查看本地局域网内所有用户ip和mac地址绑定关系。 Arp –s 用于在计算机ARP表中添加一个静态的ARP记录。

(2)、ipconfig命令 Ipconfig /all 显示所有适配器的完整TCP/IP配置

Ipconfig /displaydns 显示DNS客户解析器缓存的内容 Ipconfig /flushdns 清理并重设DNS客户解析器缓存的内容。

(3)、Nbtstat命令 Nbtstat -n nbtstat –s ip 通过IP显示另一台计算机的物理地址和名字列表。如nbtstat –s192.168.0.113 (4)、netstat命令 Netstat –a 显示所有有效连接(包括TCP和UDP两种)的信息,如图。

Netstat –n 显示所有活动的TCP 连接以及计算机侦听的TCP 和UDP 端口。 Netstat –r 显示 IP 路由表的内容。该参数与 route print 命令等价。 (5)、ping 命令 Ping后加上ip地址或域名,命令用来检测TCP/IP的安装或运行存在的某些最基本的问题。 可直接键入PING寻求帮助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姓名:杨瑞春 班级:自动化86 学号:08045009

实验一:网络命令操作与网络协议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网络基本命令的操作与功能。 2.熟练使用网络协议分析软件ethereal分析应用协议。 二.实验步骤: 1. 2.协议分析软件:ethereal的主要功能:设置流量过滤条件,分析网络数据包, 流重组功能,协议分析。 三.实验任务: 1.跟踪某一网站如google的路由路径 2.查看本机的MAC地址,ip地址 输入ipconfig /all 找见本地连接. Description . . .. . : SiS 900-Based PCI Fast Ethernet Adapte Physical Address.. . : 00-13-8F-07-3A-57 DHCP Enabled. . .. . : No IP Address. . . .. . : 192.168.1.5

Subnet Mask . . .. . :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 . : 192.168.1.1 DNS Servers . . .. . : 61.128.128.67 192.168.1.1 Default Gateway .. . : 192.168.1.1 这项是网关.也就是路由器IP Physical Address.. . : 00-13-8F-07-3A-57 这项就是MAC地址了.

3.telnet到linux服务器,执行指定的命令

5.nc应用:telnet,绑定程序(cmd,shell等),扫描,连接等。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太原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2020年 6 月 4 日实验时间:10时0分至12时0分 一、实验目标: 1.标准IP访问控制列表配置 理解标准IP访问控制列表的原理及功能; 掌握编号的标准IP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方法; 2.网络地址转换NAT配置 理解NAT网络地址转换的原理及功能; 掌握静态NAT的配置,实现局域网访问互联网; 二、实验原理: 1.标准IP访问控制列表配置 ACLs的全称为接入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s),也称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Lists),俗称防火墙,在有的文档中还称包过滤。ACLs通过定义一些规则对网络设备接口上的数据包文进行控制;允许通过或丢弃,从而提高网络可管理型和安全性; IP ACL分为两种:标准IP访问列表和扩展IP访问列表,编号范围为1~99、1300~1999、100~199、2000~2699; 标准IP访问控制列表可以根据数据包的源IP地址定义规则,进行数据包的过滤; 扩展IP访问列表可以根据数据包的原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协议来定义规则,进行数据包的过滤; IP ACL基于接口进行规则的应用,分为:入栈应用和出栈应用; 2.网络地址转换NAT配置 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Internet 接入方式和各种类型的网络中。原因很简单,NAT不仅完美地解决了IP地址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避免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隐藏并保护网络内部的计算机。

默认情况下,内部IP地址是无法被路由到外网的,内部主机10.1.1.1要与外部Internet 通信,IP包到达NAT路由器时,IP包头的源地址10.1.1.1被替换成一个合法的外网IP,并在NAT转发表中保存这条记录。当外部主机发送一个应答到内网时,NAT路由器受到后,查看当前NAT转换表,用10.1.1.1替换掉这个外网地址。 NAT将网络划分为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两部分,局域网主机利用NAT访问网络时,是将局域网内部的本地地址转换为全局地址(互联网合法的IP地址)后转发数据包; NAT分为两种类型:NAT(网络地址转换)和NAPT(网络端口地址转换IP地址对应一个全局地址)。 静态NAT:实现内部地址与外部地址一对一的映射。现实中,一般都用于服务器; 动态NAT:定义一个地址池,自动映射,也是一对一的。现实中,用得比较少; NAPT:使用不同的端口来映射多个内网IP地址到一个指定的外网IP地址,多对一。 三、实验内容: 1.标准IP访问控制列表配置 新建Packet Tracer拓扑图 (1)路由器之间通过V.35电缆通过串口连接,DCE端连接在R1上,配置其时钟频率64000;主机与路由器通过交叉线连接。 (2)配置路由器接口IP地址。 (3)在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协议,让三台PC能够相互Ping通,因为只有在互通的前提下才涉及到方控制列表。 (4)在R1上编号的IP标准访问控制 (5)将标准IP访问控制应用到接口上。 (6)验证主机之间的互通性。 2.网络地址转换NAT配置 新建Packet Tracer拓扑图 (1)R1为公司出口路由器,其与外部路由器之间通过V.35电缆串口连接,DCE端连接在R1上,配置其时钟频率64000; (2)配置PC机、服务器及路由器接口IP地址; (3)在各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协议,让PC间能相互Ping通; (4)在R1上配置静态NAT。 (5)在R1上定义内外网络接口。 (6)验证主机之间的互通性。 四、实验设备: 1.标准IP访问控制列表配置 PC 3台;Router-PT 2台;交叉线;DCE串口线;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1.跨交换机实现V ALN 1.1 实验环境 (1)Windows 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2)https://www.doczj.com/doc/5c15551840.html,NP.v6.0.Final.Beta (3).NET Framework 2.0 (4)Adobe Acrobat Reader 1.2 实验目的 理解VLAN如何跨交换机实现。 1.3 背景描述 假设宽带小区城域网中有两台楼道交换机,住户PC1、PC2、PC3、PC4分别接在交换机一的0/1、0/2端口和交换机二的0/1、0/2端口。PC1和PC3是一个单位的两家住户,PC2和PC4是另一个单位的两家住户,现要求同一个单位的住户能够互联互通,不同单位的住户不能互通。 1.4 实现功能 在同一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能跨交换机进行相互通信,而在不同VLAN 里的计算机系统不能进行相互通信。 1.5实验设备 Switch2950 2台 Pc 4台 1.6 实验步骤 (1).用Boson Network Designer 完成实验拓补图并连接好

(2).在模拟器重配置交换机和pc 。 先打开‘Boson NetSim’软件,再在‘Boson Network Designer’中点击Load…进行加载,进入Boson模拟器的环境,一边进行相关配置。 1)交换机S1进行配置 Switch>enable Switch#vlan database Switch(vlan)#vtp domain xyz Switch(vlan)#vtp server Switch(vlan)#vlan 2 name jsjx Switch(vlan)#exit

网络安全课设Kerberos实验报告

附件《网络安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格式 2012-2013学年第2学期 《网络安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3 实验名称:实验18 安全协议之Kerberos协议 完成时间: 2014-6-4(练习三) 姓名:石心刚学号:110342124 姓名:何伊林学号:110342106 姓名:白冠军学号:110342101 姓名:尹新来学号:110342136 姓名:饶明艺学号:110342122 指导教师:崔鸿班级:110342A

实验目的 1.了解身份认证的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2.学习Kerberos身份认证全过程 3.学会在Linux下配置Kerberos身份认证系统 系统环境 Linux 网络环境 交换网络结构 实验工具 krb5 v1.6.2 实验步骤 本练习主机A~F为一组。实验角色说明如下: 首先使用“快照X”恢复Linux系统环境。 一.配置主KDC 在此过程中,将使用以下配置参数: 领域名称= https://www.doczj.com/doc/5c15551840.html,LAB DNS 域名= https://www.doczj.com/doc/5c15551840.html,lab 主KDC = https://www.doczj.com/doc/5c15551840.html,lab admin 主体= admin/admin admin主体密码:admin 数据库管理密码:jlcss (1)首先为主KDC改名,编辑/etc/sysconfig/network文件,把HOSTNAME改为kdc1,保存后重启系统。 (2)配置/etc/resolv.conf文件使本机找到DNS服务器,修改内容如下。 其中domain后面用来标识DNS域名,nameserver后面则用来标识DNS服务器的IP地址。在本实验中我们就以“应用服务器”作为DNS服务器,它的全限制域名是https://www.doczj.com/doc/5c15551840.html,lab,IP可以根据实验情况进行调整。 (3)主KDC配置时钟同步服务ntpd。Kerberos服务对于时间同步的要求是很高的,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xx

实验一网络命令与使用 实验要求: 1、在窗口中显示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默认网关 2、向一台电脑无限制的发送数据包,此数据包大小为60000byte 3、查看本地计算机或另一台计算机的ARP高速缓存中的当前内容 4、从一台ftp服务器上下载一份文件 实验过程: 1、在窗口中显示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默认网关 在命令行输入:ipconfig 命令 2、向一台电脑无限制的发送数据包,此数据包大小为60000byte 在命令行格式:ping [-t] [-a] [-n count] [-l length]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j computer-list] | [-k computer-list]] [-w timeout] destination-lis

其中-t表示ping指定计算机直到中断,-l定义发送数据包的长度。 3、查看本地计算机或另一台计算机的ARP高速缓存中的当前内容 命令行格式:ARP -a [inet_addr] [-N if_addr] 4、从一台ftp服务器上下载一份文件 命令行格式:ftp [-v] [-n] [-i] [-d] [-g] [-s:filename] [-a] [-w:windowsize]

[computer]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24学时).doc 实验三网络协议分析 一,使用Ethereal分析软件捕获一段Ping命令的数据流,并分析其工作过程:如图所示: 第一行suorce为172.16.38.5为我的主机名,Destination 为172.16.38.3 为我发送的目的地主机名。后面的request表明我请求发送 第二行suorce为172.16.38.3为目的地的主机名,Destination 为172.16.38.5 为我的主机名。后面的replay表明目的地主机名向我发送信息表明收到了我发的数据包。 下面是命令行的截图: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全

【实验编号】实验一 【实验名称】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 【实验目的】认识PC硬件设备,网卡,网线,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掌握网线的制作和基本的网络设置和命令。 一.实验内容 实验拓扑图如下 1.IP地址配置 2.Ping命令 ping 命令是网络测试及故障检测中使用最为频繁的命令,该命令用户确定两台主机之间能否通信,根据返回的信息,可以推断 TCP/IP 参数是否设置和工作正常。

(1)分别在本地主机插线和不插线的情况下Ping 127.0.0.1 (2)分别在本地主机插线和不插线的情况下Ping 本机的IP地址 (3)分别在远程主机插线和不插线的情况下Ping远程主机的IP地址插线情况下: 不插线情况下:

使用“-l”和“-f”参数测试当先网络的MTU MTU值为1452 (5)修改IP地址和子网掩码,使两台计算机处在不同网段内,使用Ping命令测试 3.arp命令的使用 (1)显示当前ARPcache中的内容,记录下来 (2)测试删除ARPcache中的内容

(3)使用ping和arp命令获取远程主机的MAC地址 (4)在远程主机下使用ipconfig-all命令获取实际的MAC地址 (5)获取本网络默认网关的MAC地址 (6)使用arp -s 参数进行静态ARP映射,防范ARP欺骗

(7)使用arp -s 参数将默认网关的IP地址与错误的MAC地址进行静态ARP映射,记录并分析此时的现象 实验体会: 通过此次实验,我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网络设置和命令,了解了有关网线的制作和一些基本网络设备的相关知识,对计算机网络有了基本的认识。认识了PC硬

网络故障排除思路

锐捷产品网络故障处理总结内部公开 目录 网络故障排除技术总结 (1) 1.网络故障排除技术概览 (1) 1.1在当今日益复杂的网络中进行故障排除 (1) 1.2网络故障的一般分类 (2) 1.3一般网络故障的解决步骤 (2) 2.网络排错常用诊断工具介绍 (8) 2.1 Ping命令 (8) 2.2 Traceroute 命令 (13) 2.3 Show命令 (18) 2.4 Clear命令 (22) 2.5 Debug命令 (23) 3.故障排除常用方法 (26) 3.1分层故障排除法 (26) 3.2分块故障排除法 (27) 3.3分段故障排除法 (27) 3.4替换法 (29) 4. 故障排除对排错技术人员的要求 (29) 4.1对协议要求有精深的理解 (29) 4.2能够引导客户详细描述出故障现象和相关信息 (29) 4.3充分了解自己所管理和维护的网络 (31) 4.4及时进行故障排除的文档记录和经验总结 (32)

网络故障排除技术总结 1.网络故障排除技术概览 1.1在当今日益复杂的网络中进行故障排除 当今的网络互连环境是日趋复杂的,而且随着需求发展的步伐这种复杂性是日益增长的,主要原因如下: ?现代的网络要求支持更广泛的应用:包括内容上的数据、语音、视频的应用;接入方式上有线,光纤,无线,多协议转换器,逻辑链路的应用;网络结构上二层,三层,二三层混合,VPN等的应用。 ?新业务发展使得网络的的需求不断增长,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例如:百兆以太网向千兆、万兆以太网的演进;各种防范攻击技术的出现;提供QoS 能力;IPV6的支持等。 ●新技术的应用同时还要兼顾传统的技术。例如,传统的网络体系结构仍 在某些场合使用。各种协议的发展,使得新网络的建设需要兼容原来的基础而进行改造。 ● 图1-1多样业务的需求和各种先进技术的引入 使网络日益复杂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sniffer,虚拟机

实验一:虚拟机的安装与使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安装、使用虚拟机 2、给虚拟机安装xp操作系统及常用软件 二、实验内容 安装虚拟机步骤: 1.双击VMware-workstation-5.5.3-34685.exe 2.按照流程向导Next> 3.选择安装路径 4.安装完成 可以看到home 5. 6.按照安装向导下一步 7.选择安装的操作系统

8.选择安装路径 9.选择联网方式 10.完成虚拟机的添加 11.可以在看到 点击CD-ROM

12.点击CD-ROM选择我们准备好的windows安装系统,把路径指向windows安装的镜像 文件 13.点start this virtual machine或绿色开始按钮 14.windows安装可选手动或自动 15.最终完成在虚拟机上的windows安装后可以看到 16.可以通过虚拟机上安装一些工具用来直接把主系统的软件拖拽到虚拟机中VM-》 install Vmware tools 17.设置虚拟机中的IP以及DNS等,使其能够上网

18.用ping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三、实验心得 通过这个实验,帮助我们掌握了虚拟机的安装,Windows的安装,以及虚拟机的网络互联,我们以后会在虚拟机中进一步了解其他的网络安全试验,帮助我们为以后的实验创造一个安全的平台。 四、实验反馈 实验中由于刚刚接触VMware Workstation,并不熟练在安装应用时花费了较长的时间。

实验二:TCP,UDP端口扫描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常用的TCP、UDP端口扫描的原理及其各种手段 2. 掌握sniffer等网络嗅探工具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sniffer安装步骤: 1.双击snifferpro.exe 2.进入installshield wizard 3.提取文件后单击Next继续安装,接下来是软件许可协议yes。 4.填入名字公司 5.选择安装路径

实验报告10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十: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班级: 12级数字媒体技术1班 学号: 姓名: 组别:第一组 实验目的: (1)掌握DHCP的报文格式 (2)掌握DHCP的工作原理 拓扑结构:

图10-1 网络结构一 实验内容: 练习一:使用DHCP 获取IP 地址 各主机打开协议分析器,进入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验证网络拓扑的正确性,如果通过拓扑 验证,关闭协议分析器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拓扑验证,请检查网络连接。 本练习每台主机为一组。现仅以主机 A所在组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A所在组的操作。 1. 记下本机的IP地址,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下面的命令: “netsh interface ip set address name=“本机可用网卡的接口名” source=dhcp”。 2. 启动协议分析器捕获数据,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DHCP协议)。 3. 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命令“ipconfig -release”。

4. 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命令“ipconfig -renew”。 5. 察看DHCP 会话分析,填写下表。 表7-1 实验结果 6. 等待时间超过租用时间(上表中的“租借时间”的值)的 50%后,察看捕获的数据包。 ●各报文中字段“操作码”、“DHCP 消息类型”的值分别是多少?该请求报文的作用是什么? 答:操作码为1.DHCP消息类型为8(DHCP通知)。 该请求报文的作用:请求更新租约。DHCP服务器向DHCP客户机出租的IP地址一般都有一个租借期限,期满后DHCP服务器便会收回出租的IP地址。如果DHCP客户机要延长其IP租约,则必须更新其IP租约。DHCP客户机启动时和IP租约期限过一半时,DHCP客户机都会自动向DHCP服务器发送更新其IP租约的报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