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香港住区规划

香港住区规划

住区规划原理报告

——香港

目录

第一部分:香港住区背景

香港的土地制度

香港住区开发建设相关政策

“香港模式”

住区发展历程

第二部分:案例分析

秀茂坪

牛头角上邨

香港凯旋门

第三部分:保障性住宅

保障性住宅政策

城市中的空间分布

规划设计方法

保障性住房案例

第四部分:对我国住区发展建设的启示

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与

离岛三大区,其中约有80

%的土地属于丘陵山地。

唯一较广阔的平地位于新

界西北部。

?现有建成区大多位于维

多利亚港狭长的南北面。

?由于可供发展的土地严

重缺乏,人口密度高,

整体人口密度每平方公

里6480人

香港维多利亚港景色(太平山视角)

香港的土地制度

?一、土地使用权制度

?香港的土地是leasehold制度,即香港所有土地拥有权,除了位于中环的圣约翰大教堂是唯一私人拥有的土地外,则全部由香港政府所拥有,再由政府出租予居民,除一次性收取「卖地」金额以外,居民则需向政府缴交地租。

?二、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

?香港在1997年经历金融风暴后,开始调整批地政策,至2004年全面采用「勾地」制度,即是由有意土地使用者从政府的土地储备表中,提出对某地块所愿意支付出的「最低价格」,该有兴趣发展商需向政府提交相等于「最低价格」5%款项的按金,再经过公开拍卖或招标形式,由政府批出土地。以这种「勾地」方式卖出土地,既能配合有意发展商之土地实际需求,在拍卖过程中又能体现自由经济下公平竞争的原则,政府亦可以控制土地之批出及价格。

?三、土地使用权转让制度

?由于香港实行高地价政策,除了开发成本外,也要计算机会成本,受让方的出价要相当高,经过私人协商由原土地使用权人把土地使用权年期卖给另外之发展商,所以在香港并不常见。

香港住区开发建设相关政策——“香港模式”

?说起房地产开发模式,就不能不提到“香港模式”。?所谓香港模式,简单说就是高地价、高房价、高公屋居住率的“三高”发展模式

“香港模式”

?1、高密度开发

?2、中小户型住宅

?3、多一个功能房间,减少类似于过道、走廊这样的面积浪费将房间,客厅功能也会大大弱化,但居住的实用功能大大增强,六七十平方米户型也能做到套三(三室)

?4、香港政府为解决民众的居住问题及保持城市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善用土地资源是城市开发的基本原则之一。

?5、大量的城市开敞空间

香港整体城市开发密度极低,这原本是香港的大部分山地不适合建设造成的,但这促成了生态学上的意义。今天,香港80%的土地是自然郊野区,并且在新界留有可观的适合开发的土地作为维护环境平衡的需要和土地战略储备的需要。

香港住区发展历程

香港住区发展历程

年代40年代50年代60年代7、80年代90年代

社会状况社会动荡、大

批难民涌入、

无家可归,战

后人口激增大量非法僭建的

房屋、火灾雨灾

造成大量人口无

家可归

50万人入住徙

置大厦,但仍有

60万人住寮屋

香港经济起飞,

市民生活水平大

大提高

楼价飙升、金

融风暴,不少

物业成负资产

市民对房屋需求一个「有瓦遮

头」的栖身之

寮屋不是长久居

所,希望较为优

质永久居所

已入住徙置大厦

的渴望更优质环

市民对住房要求

提高渴望购买物

轮候公屋人数

众多,且周期

政府配合社会欠缺足够

的资源优先处

理房屋问题兴建临时建筑安

置灾民、开展徙

置计划

推出临时住房计

划,加快徙置大

厦兴建

兴建大规模公共

屋村、推出低价

屋苑供市民置购

宣布十年房屋

计划,轮候周

期缩短

房协配合成立香港房屋

协会,协助解

决香港的房屋,

提供大量寮屋成立第一个租屋,

容纳近1900租户、

标志着香港公共

房屋发展的雏型

兴建了8个出租

屋邨,提供

18000单位

旧楼拆迁,改善

居住环境

协助推出夹心

阶层住屋计划,

帮助其购置住

私人发展商地产世道日渐兴

旺,开始建设大

型私人屋苑

一个个大型私人

屋苑落成

金融风暴,地

产世道下滑

香港住区发展历程

香港住区发展历程

提供大量寮屋

寮屋在香港是指非法占地而建的临时

居所,其建筑通常相当简陋,大多以

铁皮及木板等搭建而成,所以又俗称

铁皮屋、木屋。

香港住区发展历程

香港住区发展历程

香港住区发展历程

香港住区发展历程

香港住区发展历程

自置居所貸款計劃於一九八八年四月推出,提供免息貸款

或每月按揭還款補助金予合資格租戶,以協助他們自置居所。

香港住区发展历程

租置計劃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推出,目的是在未

來十年內協助最少250000 個居住在租住公屋的家庭以

負擔得來的價錢購買其現居單位。

香港住区发展历程

香港住区发展历程

?千禧年至今

?社会状况:经济下滑至复苏

?市民对房屋需求:楼价不断的上升,令市民难以置业。

 不合资格申请公屋的中低收入家庭,亦难以负担市场上的合适居所。

?政府、房协及私人地产商:2011 年10 月,政府发表施政报告,宣布推

出「新居屋计划」,回应中低收入家庭的置业诉求;又提出开拓土地资源,确保有足够土地供应,以达致每年平均可提供40,000 个各类型住宅单位。

2010 年,房協分批出售「夾心階層」住屋計劃餘下的800 多個單位。

?私人发展商:大量內地資金開始投資香港的物業市場,在熾熱的炒風下,香港

的物業價格不斷上漲,有新落成的豪宅單位曾創出70,000 元一平方呎的天價。

楼价比天高

香港住区发展历程

香港城市规划条例中文.pdf

章:131 《城市規劃條例》憲報編號版本日期 詳題 30/06/1997 本條例旨在為有系統地擬備和核准香港各地區的布局設計及適宜在該等地區內建立的建築物類型的圖則,以及為擬備和核准某些在內發展須有許可的地區的圖則而訂定條文,以促進社區的衞 生、安全、便利及一般福利。 (由1991年第4號第2條修訂) [1939年6月23日] (本為1939年第20號(第131章,1950年版)) 條: 1 簡稱 30/06/1997 本條例可引稱為《城市規劃條例》。 條:1A 釋義L.N. 50 of 2005 10/06/2005 在本條例中,除文意另有所指外─ “土地或建築物用途的實質改變”(material change in the use of land or buildings) 包括在任何土地上放置物料,而不論該土地的全部或部分是否已經用作放置物料,只要放置物在面積、高度或數量上 有所增加; “土地擁有人”(land owner) 的涵義與《建築物條例》(第123章)第2(1)條中“擁有人”的涵義相同; “上訴委員會”(Appeal Board) 指根據第17A條組成的上訴委員會; (由1991年第101號第2條增補) “中期發展審批地區”(interim development permission area) 指在根據第26條擬備的圖則中指定為中期發展審批地區的地區; “佔用人”(occupier) 包括任何土地擁有人的租客(不論該租客有否繳付租金)、居於任何建築物內的人,以及於任何建築物內作持續全時間佔用的人; “訂明費用”(prescribed fee) 就任何事宜而言,指根據第14(2)條訂立的規例就該事宜而訂明的費用; (由2004年第25號第2條增補) “建築物”(building) 包括任何構築物或構築物的部分; “財產”(property) 包括載於任何車輛或貨櫃內的任何東西,但不包括不動產; (由1994年第22號第2條增補) “現有用途”(existing use) 就某發展審批地區而言,指緊接該發展審批地區的草圖的公告在憲報刊登前已存在的建築物用途或土地用途; “貨櫃”(container) 包括改作居停地方或貯物之用或改作任何其他用途的貨櫃; (由1994年第22號第2條增補) “發展”(development) 指在任何土地之內、其上、其上空或其下進行建築、工程、採礦或其他作業,或作出土地或建築物用途的實質改變; “發展審批地區”(development permission area) 指在根據第3(1)(b)及20條擬備的圖則中指定為發展審批地區的地區,但不包括中期發展審批地區的圖則中所包括的土地; “違例發展”(unauthorized development)─ (a) 就發展審批地區的圖則中所包括的土地或第20(7)條所描述的土地而言,指違反本條例 的發展;及

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新理念

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新理念---《滕绍华》作者:卜一峰.Cute.? 住宅在规划、建筑、装修设计等方面都有完备的国家规范,在这些方面也有不胜枚数的成功实例和典范,这都是我们在实践中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学习的楷模。本文拟就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新理念、住宅建筑设计的细节思考、住宅装修设计的本源等问题进行探索,以寻觅住宅建设的新趋向,研讨住宅设计的超前性和适用性。 住宅区的规划设计因经济社会、自然历史、风土民情、地域气候、政治宗教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在此仅对当代大中城市的住宅区规划设计中新的取向、一般性的发展规律,略举其中的一些较为普遍关注的观点,与同业专家讨论。 1、规划理论的创新 居住区在整体结构的架构上有了许多新的突破。首先,“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的三级组织结构的单一模式已被打破,依业主的生活水平、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特点为主题的居住社区受到欢迎,尤其是健身、健康型的社区楼市红火;其次,单一居住的区域规划遇到挑战,居住与从业相结合的区域规划开始萌生,这种模式可以解决一部分居民就近就业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所设产业的就近招工问题,并可减小城市人流交叉对交通的压力;再有,对集中规划大面积的居住区提出质疑,居住区过小配套项目发挥不出作用,但居住过大也会造成上、下班时城市干道的单向交通负荷过重,以及商品房销售困难等问题;高层和超高层不应作为居住区的景观点缀,因为高层不但居住不方便,还会将高空强风引至地面及热岛效应等环境灾害问题。为此,许多城市已不再建造高层住宅;住宅区的交通组织影响居住质量,

路网规划应给住宅建筑以好的朝向,干道应以东西向为主,使楼间距加大,居民的视界开阔。甬道以南北向为主,山墙间距小不影响使用与视觉。进入居住区的机动车应适当限制,庭院中应“人车分流”,车不进庭院,但在需要时车可以到单元门前,如病人救护、搬家等情况。居住区的干道应“人车混行”,但要通而不畅,既照顾乘车者方便,又保障居住区安全和安静。 城市元素的利用与引进。所谓城市元素是指构成城市功能的诸多因素,具体的如医疗卫生、环卫环保、道路交通、供水供气供热供电、邮电通信、商业购物、体育健身、就学就业等等,抽象的如繁华景致、商贸环境、文化氛围、民风民俗等等。概括起来说就是我们常说的配套设施及城市气氛,这些都是城市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加速,城镇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居住区郊区化已在大中城市开始,为满足居民的需求与生活方便,一个居住区的规划首先应考虑周边可利用的城市元素,以节省投资,并繁荣现有业界,再考虑居住区内的配套设施完善,所引进的业界应注意选优的原则,如重点学校、知名医院、热销商场等等。住宅区的配套项目一定要列入规划,包括选择对象的洽谈,并且应先于住宅工程建设,以利居民入住后的生活,这也会促进住宅的销售。同时,规划中应注意营造城市氛围,以尽快形成“人气”足的社区。 住宅区规划与国际接轨的趋势。我国近几年引进国外设计,规划出一些学习发达国家住区的实例,但在理论上还缺少研究。首先,我们应充分注意到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国情,坚持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研究应用不能耕种的荒地建住宅的措施。并要限制大量占用土地的“豪宅”,反对恣意扩大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2040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 编者按:创新、生态、人文!响应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展望2040年,上海将成为一座怎样的城市?目前正在编制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已经形成了一些初步设想。下面我们节选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的部分内容为您一一展现。 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 Striving for the Excellent Global City 城市愿景: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一座创新之城、生态之城、人文之城。城市性质: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的基础上,到2040年将上海建设成为综合性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1、城市目标 The Primary Objective 1.1更具竞争力:一座繁荣创新之城GlobalCompetitiveness: a City of Prosperity and Innovation 以建设国际经济、金融中心为支撑,以建设国际贸易、航运中心为基础,以建设自由贸易区为契机,提升上海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和影响力,建立上海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领先地位。 进一步提升上海作为国际门户和国家交通枢纽的功能,强化综合交通的服务能力,提高对内对外两个扇面的辐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上海在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的支点作用,更好地促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 聚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集聚创新资源,吸引创新人才,建立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使上海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重要枢纽和主要科技策源地之一,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城市的全面创新。 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生活、出行、交流交往模式,促进城市生活的信息化、产业发展的智能化和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建设高效互联的智慧城市。 打造新型产业体系和良好创新体系,充分发掘传统行业、创新经济的增长潜力,实现经济多样化发展,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机会,建设适合各类人才成长创业的宜业城市。

城乡住区规划

城乡住区规划住 区 规 划 的 任 务 与 编 制 住区的 概念与 类型 概念 住区:市城乡居民定居生活的物质空间形态,是关于各种类型、各种规 模居住及其环境的总称。可划分为城市住区和独立工矿企业和科研基地 的住区 城市住区:是指在城市、镇范围内居住空间形态的总称。 城市住区居住户数和人口规模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 住 区 的 类 型 按城乡区划范围不同: a)城市住区 在住区内可只设置主要为住区服务的公共设施 b)独立工矿企业和科研基地住区 居住对象单一,远离城市,有较强独立性。除一般所需的公共服务 设施外,还要设置食品、豆制品加工厂、综合性医院等。公共设施 兼顾服务农村,项目和指标应比市区的有所增加 c)乡村住区 位于农村范围的居住用地,如村庄,与农业生茶经营有较紧密的联 系 按建设条件不同划分:新建筑去和旧住区 按住宅层数不同:低层住区、多层住区、中高层住区、高层住区、混合层数住 区 住 区 规 划 的 任 务 住 区 规 划 编 制 的 内 容 1)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 a)在城乡尺度范围内考虑选址,满足城市功能布局、就业岗位和公共设施配置的总体要求 b)用地适宜性分析 2)确定住区要实现的功能和目标 3)确定居住人口和用地规模 4)拟定居住建筑的布置方式 5)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标准、分布和布置方式 6)你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对外出入口位置、停车辆和停车方式 7)拟定绿地、活动、休憩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8)拟定有关市政工程设施的规划方案 9)拟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和造价估算 10)对不同阶段的方案进行公众参与和专家咨询,满足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协调

基于低碳理念的住区规划模式研究

基于低碳理念的住区规划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气候变化己逐渐引起全世界的重视,大幅增加的碳排 放量已经成为学术界认为主要的诱因之一。我国正处于工业社会,快速城市化和 经济快速增长伴随着大量的碳排放,所以现在是减少碳排放的关键时刻。下面就 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低碳理念下的住宅建筑区的规划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低碳理念;住区规划;模式研究 1 绿色交通体系模式设计 1.1 倡导绿色交通出行的道路交通组织 第一,复合住区模式设计。低碳住区的设计理念通过降低交通碳排放领域, 就可以转为探索有利于减少出行以及鼓励低碳出行的规划模式设计。住区功能、 混合程度与居民的就业岗位成正比,功能多、混合程度高相对来说提供的就业岗 位就越多,因此住区内居民获得就近的工作几率就会越高。居民如果在住区周边 工作,就可以直接将上下班的距离缩减,有利于采取通过低碳出行方式来降低交 通的碳排放量。住区未来设计的重点将会放在混合住区的设计方面,这样不仅符 合了居民对便利生活的要求,又可以使能源依赖和消耗得以降低。 第二,降低小汽车使用的道路交通组织。我们的城市交通拥堵症结所在是由 于城市道路网系统不完善,大间距,宽马路,虽然风驰电掣,但一旦产生拥堵, 会在很短的时间聚集大量车辆,由于缺乏衔接转移分支系统,车辆转向选择性小,交通拥堵是很难疏散。住区小尺度街坊式布局模式将有助于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公共交通引入住区,对于私家车实行分时段禁行或者划定“交通平静区”。这 些措施可能显著改善住区的公共区域和休闲质量,以及在与外部世界的优先级的 公共交通,以确保交通需求的解决,从而实现住区居民的内部慢行优先。 1.2 建立连续的慢行系统 住区慢行交通系统包括步行和非机动车系统的结构,慢行交通体现了公平和谐,以人为本,低碳发展。构建完善的慢行系统有助于提高慢行出行的比例,减 少车辆的使用。一个有效的慢行交通运输网络的主要指标是距离,第二个是连续性,连接和高安全性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尤其人行道和行人路径的目的地的应 该是相连最短距离。 2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模式 《城市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中将公共服务设施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8类。按照所 有权属和经营模式总体可以分为商业服务设施、社会公益性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商业服务的设施主要是由开发商所出资建设的,开发商可以采取出售或者租赁等 方式来收回建设所花费的成本,但是此费用不计入居民所需要的购房成本当中。 社会公益性的设施普遍情况下是由政府来委托开发商所建设的,但是这些设施的 最终所有权仍然归政府所拥有,这些设施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同时由政府出面 进行统一管理,这种设施有为居民服务定居点服务于全社会的特点。市政的基础 设施是由开发商来负责建设的,并将这些成本计入到居民所购房屋的成本当中, 但是是由指定或者特定行业所负责经营。从设施本身,社会福利设施和商业设施 的功能吸引了居民出行的特点,市政基础设施是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的设施。 3高碳汇的住区绿地景观环境设计 绿地是在碳汇方法中唯一的不消耗城市能源的,同时也是市区唯一的自然碳汇,并且在低碳住区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住区绿化空间且间接排放的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土地使用建筑管理) (2003年10月1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2号发布,自2003 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第四章建筑间距 第五章建筑物退让 第六章建筑物的高度和景观控制 第七章建筑基地的绿地和停车 第八章特定区域 第九章附则 表一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 表二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控制指标表 表三建筑容积率折减率表 附录一名词解释 附录二计算规则 附录三建筑间距和离界距离图示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本市旧住房综合改造、零星建设工程、临时建设、郊区村民建房等按有关

规定执行。 特定区域内的建设工程,适用本规定第八章的规定。 第三条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按中心城分区规划、新城总体规划、中心镇总体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编制详细规划涉及建筑管理内容的,应当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第四条本市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分类如下: (一)居住用地; (二)公共设施用地; (三)工业用地; (四)仓储用地; (五)市政设施用地; (六)绿地。 第五条居住用地(R),指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用地。居住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绿地。 (一)第一类居住用地(R1),指以低层住宅为主、建筑密度较低、绿地率较高且环境良好的用地; (二)第二类居住用地(R2),指以多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三)第三类居住用地(R3),指以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住区规划布局形式

住区规划布局形式自古至今,住宅在人们的生活中始终扮演了一个承载生活的角色。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产力水平和生活面貌往往通过住宅建设及其相关问题的解决而体现出来,因此居住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建筑界和规划界所重点关注的对象。同时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解决日益增多的城市人口的居住问题,提供满足人们身心需求的住区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整个国民经济开始进入适度快速和相对稳定的发展轨道,而中国城市经历了革命性的变化,经济的转轨和社会的变革也在居住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住区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阶段。一方面,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了迅猛发展的轨道,大量的人口向城市聚集。以北京为例,人口规模已超过现有各项公共设施的承载能力,出现过度拥挤,交通阻塞,水资源匮乏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衣食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已经转向了住房,人们迫切需要尽快改善和提高居住条件。因此住区建设已不仅仅是解决住房问题,它已经同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息息相关。 改革开放 20 年,中国城市建设和乡镇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经济发展和政策的主导和推动下,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近 10 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平均每年大约以 0.6%的速度增长。按照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当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处于 30%的时候,将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在《2001 至 2002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专家预测,到 2020 年,50%的中国人口居住在城市,到 2050 年,将有 75%的中国人居住在城市。可以说,21 世纪是中国的“城市世纪” 城市住区建设水平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而住区作为构成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规划是城市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注重生态价值、社会原则和人文关怀的住区规划理绪论与空间模式的研究,在我国起步不久,是规划与建筑学科的重要前沿,反映了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总趋势。 住区建设对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住区建设是城市化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居住作为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块,关系到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因此良

原居安老模式下的寒地住区规划模式分析

原居安老模式下的寒地住区规划模式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25T10:07:28.77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作者:王玥 [导读] “原居安老” 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北欧国家,由于当时老人以机构养老为主。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 原居安老模式解析 “原居安老” 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北欧国家,由于当时老人以机构养老为主,例如护理之家或养老院,机构的非人性化让许多老年人有回到家庭和小区的愿望。1956年,埃里?鲍格格林博士再给瑞典皇家老年问题委员会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原居安老。在美国,“原居安老”体现在老年人法的条款中,并在2005年白宫老龄化会议上得到推荐。 原居安老早期主要应用在老年学领域,主要有两种含义。其一多表示为一项理想的政策,而不是老年人与其居住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这种理想政策认为老年人更愿意居住在自己家里,如《老年学词典》中是这样定义的:“让老年人待在自己早些年居住过的地方养老”,后来原居安老是一个老年人居住的静态空间,是老年人在老化过程中对居住空间的一个选择。另外一种对原居安老的理解是让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保持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体现的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一系列复杂的调整过程,是一种反映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变化的理念[8]。 原居安老模式并不仅限于让老年人居住在自己原有家庭环境中安度晚年的浅层认识,它也是将原有居住者,既老年人过去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以及社会关系的一种延续,这样的居住模式可最大程度上对老年人过去生活进行保留,有效降低环境及生活习惯变化所带来的孤独感和精神压力,从心理层面满足了老年人生活的需要和诉求[5]。 原居安老模式与其他众多养老模式在设计目的上是相同的,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老年人,从物质、精神、情感等多个方面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事宜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安度晚年。但原居安老模式与其他模式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主要差异表现在前者通过采用适老化设计将老年人回归至过去熟悉的生活空间环境,这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当下养老模式中成员关照不足、社区服务设施不齐全等问题,让原有空间成为老年人与社会联系的物质介质和情感纽带。总体来看,原居安老是一种可最大程度降低老年人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关系变化对老年人生活所产生影响的一种养老模式,让老年人能够在熟悉的空间和社会环境中度过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6]。 1.1 原居安老住区的构成要素 住区要实现原居安老,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满足老年人的生活空间,满足老年人的社会生活和老年人的养老生活。具体来说,首先满足空间功能,需要空间的老人,不仅是指通过建立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形成的室外公共空间,还包括经济工业空间,充分协调与老年人的与居住空间各个关系,达到原居安老的目的。第二,老年人比年轻人更有可能参与社交活动,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做,需要更多的社交交流来弥补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空虚。在社区建设中,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沟通空间,利于老年人与其他人沟通,增强与同龄人群和其他年龄群体的老年人沟通交流的机会,从而在心理层面上弥补老年人的空虚和孤独。第三,老年人是社会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弱势群体,他们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会显示社会的福利保障水平。目前,养老服务在中国还没有足够的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中国大,政府应提供适当的福利政策,促进旧住宅区建设的地方,满足老年人根本的心理惯性。 由此,原居安老住区的构成要素应满足老年人的上述需求,可大体分为三个要素: (1)交通系统要素。老年人的出行模式决定了旧社区交通空间和传统住宅社区的地点不同。从安全的角度看,道路交通应该以人车和车辆的方式使用,以确保老年人在住宅空间步行的安全[52]。从方便起见,考虑到近年来老年患病率增加,提供无障碍进入空间步行对老年人和老年人轮椅不方便,即使在区内设置了特殊的轮椅通道,方便老人享受户外阳光,与同龄人正常的社交互动。同时,老年人更容易出现紧急情况,如急性疾病,意外跌倒,需要救护车和其他社交车辆快速进入细胞内。因此,住宅区车库系统应能够快速到达每个单位建筑住宅区方便的社会救济车辆,并保持住宅入口畅通。 (2)景观空间要素。原居安老的居民不仅包括老年人,而且是各个年龄段的居民,因此,户外空间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开展活动的需要。从这个角度来看,旧的和现代的聚落的室外空间应该是多样化和综合性的,并且随着居民年龄的增加,可以提供不同的场所和活动类型。老人和儿童都是弱势群体在定居点,室外空间应提供足够的安全措施,以适应不同年龄的人谁不互相干扰,同时[45]。剧烈的运动场地应该从老年人和儿童的娱乐场所或隔离增加护栏防止碰伤的老人或小孩。同时,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趋势,将被安排在不同的活动领域,如老年人更倾向于开展活动,在阳光下,在居住区户外空间,更中心的位置可以安排老年人,适合他们的活动空间[53]。 (3)公共服务设施要素。根据中国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来看,社区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管理、行政管理和其他八类。现有旧的设施一般是老人活动室,并且多是包括在其它设施中。但从现有的情况来看,配套设施情况普及与经营的状况并不理想。特别是,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在原有社区老年人的生活中对服务设施的需求将越来越高,不再局限于一些基本的服务设施,娱乐设施、医疗服务和生活服务的需求将逐步扩大,在满足服务设施配置的同时,也应考虑到配套服务设施的距离问题,即服务半径。为了最大程度满足老年人在原有社区生活的需求,全面提高和改善老年服务设施尤为重要,从多个角度和层面给予老年人最大的关怀和服务,例如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学校、医疗健康服务中心,一方面既可以为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也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丰富老年人的晚年文化生活[54]。 1.2原居安老居住模式的类型 原居安老模式不仅要融合和改善过去居家生活的方式,同时还应在保留原有环境的基础上对社区环境进行二次扩展更新,使得老年人既生活在熟悉的空间环境,同时也可以满足当今社会环境所带来的对老年人关照不足等问题。因此,老年人在选择居住在家里的同时,即使老年人不能照顾自己,也可以进入社区的养老机构,依然保留他们原有的生活习惯,此外,在选择养老院时,在经济上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老年人的开支,还可以获得服务质量较好的社区服务,群体生活还能满足老年人心理上的需求[50]。然而,原居安老也有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模式,可以更有效地维持老年人和社区环境的感情。原居安老可以弥补缺乏家庭或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缺乏家庭成员照顾模式,也可以满足社区护理模式在老年社区护理机构需要时的需要,而且可以避免老年养老机构的与社会的割裂而造成的负面影响,满足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以及熟悉的地理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满足的渴望,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方式老年人的需要。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姓名:韩忠强 班级:城乡规划2015级 学号:1563166104 指导老师:赵勇强

互利共生居住区规划设计 地理位置: 基地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北一街以西,南至规划外环路,西至西河槽,该块基地近似梯形,用地面积为266315.95平方米,基地三面邻路,西面为干涸的河槽,北面挨着一个工业厂区和110国道,基地离乔家金街较近,缺乏其他商业设施。交通较发达。 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住宅设计规范 (3)、《包头市总体规划》 (4)、基地地形图 总体想法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1)、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条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园林式、环保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小区。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及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立面造型,更好地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得需求,创造了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设计了流畅而经济实用的贯通式小区主道路系统,在汽车驶入小区后,能就近地停靠,使小区内部靠近中心的道路做到了“人车分流”,保证了小区内部中心区的人流的安全与便捷。小区路及宅间小尽量做到流畅且方便使用,以满足人们对于小区内部的步行的要求。 主题 互利共生从字面理解是两个小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也离不开谁,虽然分成了两个小区来设计,但是两个小区之间还是互相联系,并且共用一套公共建筑,例如幼儿园、商场、物业。并且从景观和广场方面来相互呼应。 设计构思 一条南北的直线形城市道路将小区分隔成两个次级小区,道路为车行道,上下班高峰期更方便。沿街商业,中心公建,住宅居中。建筑布置北高南低,有利于冬季保温,夏季通风,节能环保,造型上丰富天际线。建筑色彩提取周围建筑,和谐暖调。 交通系统 “道路开放,人车分流,步行优先” 首先在每个小区单位都设置了一个外环车行道,使汽车进入不到小区内部,小区内全部为人行道,关键时刻可以使消防车进入,平时坚决不让进车,保证小区内不进车。 曲线形道路宽度为9m,且从一个小区一直延续到另一个小区,每个小区被这条道路划分为两部分,定义为次级小区,两4个次级小区地上部分只能通过步行通达,无法行车。次级小区内部均设环形的车行道,为小区级道路,道路宽度为9m。组团级道路和宅间路只能人行,道路宽度分别为6m和3m,但组团级道路在特殊时候可作消防车道,满足消防需求。同时在两个次级小区车行入口处均设置地下停车场入口,降低地面行车数量,最大限度实现人车分流,居民可以从各个入口进入小区,营造和谐小区。

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

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 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实施《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范本市城市更新活动,建立科学、有序的城市更新实施机制,制 定本细则。 第二条(工作原则) 城市更新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规划引领,有序推进。落实区域评估、整体更新的要求,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依法推进试点,实现动态、可持续的有机更新。 注重品质,公共优先。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都市活力,提升城市品质和功能,优先保障公共要素,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魅力。 多方参与,共建共享。搭建实施平台,创新规划土地政策,使多元主体、社会公众、多领域专业人士共同参与,实现多方共赢。 第三条(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 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组成, 负责领导全市城市更新工作,对全市城市更新工作涉及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规 划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工作机制,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工作,完善配套政策。 第四条(市规划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职责) 市规划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办法》及本细则的规定负责城市更新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制定技术规范、管理规程,组织、

协调和监督全市的城市更新工作,指导城市更新的实施,开展城市 更新政策的宣传工作。 第五条(区县人民政府的职责)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办法》及本细则的规定,负责本辖区内的城市更新工作,包括制定城市更新区域评估报告和实施计划;指定 相应部门作为专门的组织实施机构,协调本辖区内的城市更新工作; 定期评估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情况,督促更新项目依法合规并按计 划落实。 第二章城市更新区域评估 第六条(区域评估的工作要求) 区县规划和土地管理部门应会同区县相关部门、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组织开展区域评估,确定地区更新需求,进行地区公共要素评估,划定城市更新单元(以下简称“更新单元”),明确适用更新政 策的范围和要求,形成区域评估报告报审稿。 区域评估工作包括基础准备、编制区域评估报告、审批三个阶段。 (一)基础准备:区县规划和土地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和规划编制单位,启动开展区域评估工作,依据上位规划,以控制性详细规 划为基础,研究区域发展背景和趋势,确定评估范围、完成资料整 理和汇总工作。 (二)编制区域评估报告:区县规划和土地管理部门组织意见征询,就评估区域的发展需求、公共要素建设需求等,征询各方意见,形 成区域评估报告初稿。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就区域评估 报告初稿出具意见,编制单位据此完善区域评估报告,形成报审稿。 (三)审批:由区县规划和土地管理部门将区域评估报告报审稿报区县人民政府,经区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由区县人民 政府批准并送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第八条(区域评估的范围)

香港城市设计导则

1.引言 城市设计 2.背景 3.地理设计环境 4.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和特点 5.应用范围 6.城市设计指引 6.1一般的城市设计考虑因素核对表 6.2特定的主要城市设计课题的指引 ( 1 )市区边缘地区和乡郊地区的结集程度和密度 ( 2 )发展建筑高度轮廓 ( 3 )海旁用地 ( 4 )公共空间 ( 5 )街景 ( 6 )文化遗产 ( 7 )观景廊 ( 8 )建筑物的外露支柱 7.特定的主要土地用途的指引 8.实施 空气流通 9.背景 10. 整体目标、应用范围 11. 空气流通意向指引 11.1主要原则 11.2地区层面 ( 1 )地盘布局 ( 2 )通风廊/风道 ( 3 )街道布局的定向、模式及扩阔街道 ( 4 )海旁用地 ( 5 )高度轮廓 ( 6 )休憩用地及行人区的绿化和分布 11.3地盘层面 ( 1 )平台建筑 ( 2 )建筑物的排列 ( 3 )建筑物的透风度 ( 4 )建筑物的高度和外形 ( 5 )园景美化设施 ( 6 )外伸的障碍物 ( 7 )冷质物料 12. 空气流通评估 13. 结论 二零零六年七月版本 1.引言

1.1为了提升香港作为世界级城市的形象,以及改善我们建设环境的 质素,规划署先在二零零三年完成了「香港城市设计指引」研究 ( 下称「城市设 计研究」 ) ,再在二零零五年完成了「空气流通评估方法可行性研究」。 1.2本章所载的城市设计指引,是根据上述两项研究的结果和建议制 订的。内容涵盖主要的城市设计及空气流通课题,旨在从宏观及微观层面上缔 造美感和功能兼备的环境。 城市设计 2.背景 2.1简单来说,城市设计犹如艺术创作,可以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亦 是城市规划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对于香港这类人烟稠密的动感之都,城市设计 尤为重要。它关乎建筑群整体的视觉影响、人与环境之间的连系、活动空间的建 立、 容和公共空间,以及改变整体城市景观的过程。城市设计就实体和空间的 配置,以及建筑形式的组合及其与四周空间和环境的立体关系,制定一个大纲, 以达致环境美化和高质素的社会文化。 2.2要为香港建立一个高质素、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优质建设环 境,在规划和发展过程中,须充分考虑城市设计的概念和原则。 2.3规划署于二零零三年完成「城市设计研究」。目的是拟备一套城市 设计指引,推动市民认识城市设计上的考虑因素,并作为评核城市设计的大体 纲领。下文各节详载根据「城市设计研究」的结果和建议而制订的参考性城市设 计指引。 3.地理设计环境 3.1香港山峦环抱,海滨蜿蜒伸展,并有天然海港横贯其间。这地理环 境对城市形貌有以下重要的影响: (a)围绕维多利亚港和背靠鲜明山脉的发展,树立了我们城市的面貌; (b)香港的陡峭地形促使各区的城市发展集中在平地和填海土地上,绵延 的山脉则构成城市的天然背景;以及 (c)山脉将香港分割成数个各具特色的景色区。虽然这些景色区的发展 形式或密度各不相同,但不一定影响毗邻的景色区。 4.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和特点 4.1城市设计应着重表现香港优美特色的基本设计要素。改善香港建 设环境中未如人意的部分,并保存和巩固香港的特色,是整体城市设计的方向 和概念。 4.2 香港的城市设计要素包括: 宏观层面:都市形象 ?天然环境 ?海港 ?山脊线 ?基础设施 ?环境保育 ?地区特色和市容?轴线规划 ?都市模式和外形?门廊 ?功能分区 ?土地用途和活动 中观层面:建筑物和空间 ?建筑物的组合?结集程度和高度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03年10月1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2号发布,自2003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第四章建筑间距 第五章建筑物退让 第六章建筑物高度和景观控制 第七章建筑基地的绿地和停车 第八章特定区域 第九章附则 表一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 表二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控制指标表 表三建筑容积率折减率表 附录一名词解释 附录二计算规则 附录三建筑间距和离界距离图示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本市旧住房综合改造、零星建设工程、临时建设、郊区村民建房等按有关规定执行。 特定区域内的建设工程,适用本规定第八章的规定。 第三条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按中心城分区规划、新城总体规划、中心镇总体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编制详细规划涉及建筑管理内容的,应当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

第四条本市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分类如下: (一)居住用地; (二)公共设施用地; (三)工业用地; (四)仓储用地; (五)市政设施用地; (六)绿地。 第五条居住用地(R),指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用地。居住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绿地。 (一)第一类居住用地(R1),指以低层住宅为主、建筑密度较低、绿地率较高且环境良好的用地; (二)第二类居住用地(R2),指以多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三)第三类居住用地(R3),指以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第六条公共设施用地(C),指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一)行政办公用地(C1),行政、党派和团体等机构用地; (二)商业金融业用地(C2),商业、金融业、服务业、旅游业和市场等用地; (三)文化娱乐用地(C3),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团体、广播电视、图书展览、游乐等设施用地; (四)体育用地(C4),体育场馆和体育训练基地等用地,不包括学校等单位内的体育用地;(五)医疗卫生用地(C5),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康复和急救设施等用地; (六)教育科研设计用地(C6),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科学研究和勘测设计机构等用地。不包括中学、小学和幼托用地,该用地应归入居住用地(R)。 第七条工业用地(M),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 (一)第一类工业用地(M1),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二)第二类工业用地(M2),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三)第三类工业用地(M3),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

住区规划-组团路网

1 将城市道路分为4级:快速路主干路坎干路和支路 一.居住区规划设计内容,原则及目标 1.居住区详细规划的内容 ?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 ?确定规模(及人口数量和用地大小); ?拟定居住建筑类型,层数比例,数量,布置方式; ?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布置和布置方式; ?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 ?拟定公共绿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拟定有关的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 二. 住宅规划设计 住宅选型 2.住宅的合理间距和朝向 ?日照间距 ?住宅侧面间距 ?朝向选择 3.住宅群体组合形式 ?行列式 ?周边式 ?点群式 ?组合式

三.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 1.片块式布局 住宅建筑在尺度,形体,朝向等方面具有较多相同得因素,并以日照间距为主要依据建立起来的紧密联系所构成的群体,他们不强调主次等级,成片成块,成组成团地布置,形成片块式布局形式。 2.轴线式布局 空间轴线可见或不可见,可见者常为线性的道路,绿带,水体等构成,但不论轴线的虚实,都具有强烈的聚集性和导向性。一定的空间要素沿轴布置,或对称或均衡,形成具有节奏的空间序列,起着支配全局的作用。

将一定空间要素围绕占主导地位的要组合排列,表现出强烈的向心性,易于形成中心。这种布局形式山地用的较多,顺应自然地形布置环状路网造就了向心的空间布局。 4.围合式布局 住宅沿基地外围周边布置,形成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并共同围绕一个主导空间,构成后的空间无方向性,主入口按环境条件可设于任一方位,中央主导空间一般尺度较大,统率次要空间,也可以其形态的特异突出其主导地位。

香港的城市规划发展史

香港的城市规划与发展史 摘要:香港作为一个完全殖民资本促动型城市规划发展的典型城市,从一个边陲渔村迅速崛起为一个世界知名的国际性大都市,它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精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港城市风貌。国际流变中的香港,经历了特殊的城市演变,以世界瞩目的速度实现了城市的繁荣,展示出充满特色的发展轨迹,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典范。本文就以时间为脉络,对香港开埠以来城市发展历程及不同阶段城市规划进行了一个梳理,分析了香港城市发展演变过程和主要特点。 关键词:香港城市规划发展制度转型 一、香港城市概况 香港自1842年开埠后,从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贸易商港。1997年回归后,香港特区继续其亚太金融中心的地位,截至2011年底,全港本地生产总值达到1.89万亿港元。香港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地区,也是世界上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人多地少一直是香港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香港特区总土地面积为1108平方公里,已建成区面积仅有265平方公里,占比约24%。剩余土地以林地、草地、灌丛为主,且有41.9%的土地属于郊野公园及其他受法定保护的土地,大量自然用地得到很好的生态保育。截止2011年,全港人口为710.81万人,主要集聚在都会区和新市镇,是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如何使香港更好地适应全球竞争格局的同时,满足本地居民的发展需求,是香港的城市规划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香港城市发展综述 香港全境的土地约有80%的地域属于丘陵山地,唯一较广阔的平地位于新界西北部,主要建成区位于维多利亚港狭长的南北面。据估计,香港人口的大多数居住于港九市区及新市镇,仅有约5%居住在新界乡郊地区,其增长以大规模移民为主,从开埠之初的5000余人猛增至1997年的650余万人。二次大战后的人口激增,加上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对香港的城市发展提出了紧迫的要求。 40~50年代的香港移民聚居在港岛和九龙市区,且大部分居住在自己搭建的简陋寮屋,没有完备的市政设施,居住环境十分恶劣。在60年代末,香港政府采取措施,大量清拆寮屋,并通过公屋政策,把人口迁移到市区外围地带,使香港城市发展向郊区延伸。至70年代,香港各主要市区渐趋饱和,城市发展只有向新界扩展,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新市镇计划。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成功地把35%的居民分散到8个新市镇。这项计划增加了香港的城市建成区,人口密

乡镇居住区规划模式探析

第1卷◆第5期◆版本1.0◆2017年5月文章类型:论文|刊号(ISSN ):2425-0082 Builking Developments 建筑发展 乡镇居住区规划模式探析 季津津1常伟2 1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2100932南京慧龙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江苏210014 DOI 号:10.18686/bd.v1i4.345 [摘 要]居住区规划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不仅涉及工程技术,还涉及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及行为等领域,关系到千家万 户的生活质量。在新型城镇化下,居住区从城市走向乡镇,渐渐取代独门独户的自建房,成为了乡镇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反应一个乡镇形象的重要名片。因此,探索乡镇居住区的规划模式,为乡镇居民找回"归属感",也成了目前小城镇规划中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乡镇居住区;以人为本;开放式住区;人文环境;乡镇肌理;生态文明建设 1.目前乡镇居住区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1.1机械式布局 我国小城镇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乡镇居住区开发仍停留在满足安置等基本居住问题。住房的商品化,使开发主体过分注重经济利益,忽略了乡镇的传统人文特色和社会关系。目前的乡镇居住区开发模式单一,功能及空间结构层次单一,主要面向中低端的消费群体,环境设计趋于底线,极力压缩成本,居住区成了简单的“方块块”,对很多乡镇居民来讲,拆迁安置后的人居环境并未得到改善,甚至比之前的自建房更差。 1.2服务设施低配化 很多乡镇居住区的配套设施过于简单,有些居住区甚至没有所谓的公共服务配套,部分居住区的儿童仍去镇区私立幼儿园上学,更没有所谓的图书室、体育设施等。 1.3居住环境肌理破坏 目前很多乡镇居住区设计忽略了地方人文特色及原有乡镇肌理的保护。19世纪末的西谛曾在他《城市建筑艺术》中强调,建设“是自然而然、一点一点生长起来的”,不是在图板上完成设计后再到现实中去实施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只依靠直觉及工具,甚至不进行现场调研分析就设计,结果必然是“僵死的规则性、无用的对称以及令人厌烦的千篇一律”。乡镇的自然环境比起城市有更多的水系支流,植被也多样复杂。目前很多开发商在建居住区时对原有的环境毫无保留,使居民失去了熟悉的场所感。 2.乡镇居住区规划模式探讨2.1以低、多层为主的低容积率开发 乡镇居民传统的居住模式为宅基地自建房,一般不超过三层,这样的居住方式使居民习惯了亲近土地和大自然的生活模式。安置于居住区后原本已丧失部分的“归属感”,如果居住区再以高层或者高容积率开发(意味着高密度的居住人口),会导致居民的生活舒适度下降,从而影响居住的生活环境与品质。乡镇的建设用地存量相对较多,人均 建设用地有很大的调配空间,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偏向于以低层、多层为主的低容积率开发模式有助于乡镇人居环境特色的保护。 2.2以人为本的功能布局 乡镇居住区规划建设应保留以往亲切自然融合的邻里关系和人地关系,只在居住方式上发生改变。 2.2.1居住的“分而不离” 乡镇居民以中老年居多,他们需要亲友邻里的广泛联系、交往、慰藉和帮助,所以“分而不离”的居住模式比较理想。因此,居住区规划中提倡两代居或邻居式的住宅设计,使其相对集中居住。比如老年人住宅设置在一二层,年轻一代设置在三四层。另外也可考虑横向混合布局,比如设置以低层建筑为主的老年居住组团,组合方式采用院落式等,布置在小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之处,靠近社区生活服务网络,便于其自助、自娱、自我服务,并应靠近居住区主要道路,使机动车方便到达单元门口。在该组团的外围则可适当布置供青中年居住的多层甚至小高层,形成错落有致的居住区形态。 2.2.2集中的公共空间与服务设施 乡镇居住区同城市居住区一样,应有适当的集聚效应。将服务设施集中布置,便于提高服务设施的使用效率,也利于居民的相互交往。新建或已有的居住区应考虑不同的居住方式进行规划布局或更新改造,设置一定比例的亲子活动空间和交往空间,实施无障碍设计,保证老幼容易辨认方便到达,针对老年人应增加生活援助中心、托老所、医疗保健站等。另外,基于乡镇传统的人地关系,居住区内可考虑设置一定比例的集中种植区,让乡镇居民回归自然回归以往的劳作状态。 2.3开放式结构及部分土地混合利用模式 2016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开放式住区消除了割裂空间的围墙,意味着更开放的公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