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名称:观察草履虫

实验名称:观察草履虫

实验名称:观察草履虫

实验名称:观察草履虫

实验目的:1、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

实验准备:

材料用具: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少许棉花纤维

实验过程:

1、让学生自己培养草履虫培养液,锻炼动手能

力。

2.、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

3、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如果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观察,可以现在先在载玻片的培养液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再盖上盖玻片。然后寻找一只运动相对缓慢的草履虫进行观察。

4、小组讨论观察到的结果,并学习草履虫各结构的作用。

草履虫应激性观察实验

动物行为实验草履虫应激性的观察 目的观察草履虫对一些物理、化学刺激的反应,理解草履虫的应激性。 实验前的思考 1.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尽管没有脑和神经,也能表现出一定的行为方式。 2.革履虫对环境中的各种理化因素的刺激,有些表现为正趋性,有些表现为负趋性。 材料器具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放大镜,解剖显微镜,小型温度计,试管,试管架,滴管,载玻片,3~6伏电池,两根带电极的导线,手电筒,铝箔,脱脂棉化球;0.01~0.02%乙酸溶液,5%蔗糖溶液。 步骤 1.观察草履虫对地心引力的反应取一支试管,倒入草履虫培养液(占试管容积约1/4),把试管直立在试管架上。静止15分钟后,用放大镜观察试管中的草履虫在试管中聚集的部位。然后用橡皮塞塞紧管口,倒置试管,静放在试管架上,马上用放大镜观察管内虫体运动的趋向。静放1~2小时以后时观察草履虫聚集的区域。 2.观察草履虫对电流的反应吸取草履虫密度较高的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使培养液成一条状。把载玻片放在解剖显微镜观察。取3~6伏的电池,两端连接电线,把负极的端部插入培养液的一端,把正极的端部插入培养液的另一端(见图),

通电后观察草履虫移动的方向。如果对换两电极的位置,再观察草履虫的移动方向有没有变化。 3.观察草履虫对化学物质的反应把草履虫密度较高的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使水滴的直径略小于载玻片的宽度。取一小团脱脂棉,蘸少量0.01~0.02% 乙酸溶液(也可以用5%的蔗糖溶液)。把这团棉团放在载玻片水滴的一侧,然后用低倍镜观察草履虫的反应。 4.观察草履虫对光的反应取一支试管,装入草履虫培养液(占试管容积约1/4),用试管塞把试管管口塞紧。用铝箔或黑纸片把试管除底部外全部包住。把试管水平放在桌上,用手电筒照试管底部。静置15分钟后打开铝箔,立即用放大镜观察试管中的草履虫聚集的部位。 5.观察草履虫对温度的反应取一片载玻片,架在两个小培养皿的边上,使城玻片的两端各伸入培养皿的边缘内1厘米左右。在一个培养皿内加碎冰,碎冰可以接触载玻片,在另一培养皿内加60~80℃的热水,热水不能接触载玻片,只须以热水的蒸气烘热载玻片一端。然后吸取密度较高的草履虫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静放数分钟,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分布情况。最后用小型温度计测量载玻片两端草履虫密集处的水温。

《实验:观察草履虫》的教学设计-观察草履虫实验

《实验:观察草履虫》的教学设计I观察草 履虫实验 . 《实验:观察草履虫》的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本节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了解草履虫的生活,认识到单细胞生物依靠一个细胞就能够完成它的各种生命活动,从而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因此,我的设计思路是:首先给学生草履虫培养液,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探讨如何观察草履虫; 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草履虫的运动及形态结构,形成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生物的概念; 然后通过视频展示和课本中草履虫的结构图,让学生知道草履虫是怎 样取食、呼吸、排出废物的; 最后引导学生分组设计探究实验,证明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二、实验内容分析由于单细胞生物个体极小,通常用肉眼无法观察它们的结构,而且它们是通过一个细胞完成生命活动,七年级的学生对这些内容是比较陌生的。因此,依据生物课标要求的“通过观察某种原生动物(例如草履虫)的取食、运动、趋性,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活动建议,本节实验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了解草履虫的生活,认同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基于以上考虑我设计出本实验课一共有四个内容:1、探讨如何观察草履虫,由此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草履虫的运动及形态结构。这样设计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由于学生刚刚制作过动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并利用显微镜观察了动植物细胞,学生已初步具有了制作临时装片,操作显微镜及观察的技能,所以观察草履虫不是很困难; 二是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时期,思维活跃,喜欢参与,乐于动手,而且有极强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可以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提供给他们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的机会。只是由于草履虫是活的小生物,运动速度很快,这样不利于观察,还需要老师的进一步的指导。另外当学生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草履虫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提供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和草履虫的显微图片,帮助每一个学生学会操作并观察到草履虫的运动及形态结构,从而落实“面向全体学生” 的课程理念。 3、通过视频展示和草履虫的结构图,了解草履虫的取食、呼吸、排泄等生理活动。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毕竟是有限的,尤其是有关草履虫的取食、呼吸、排泄等生理活动,通过视频展示和草履虫的结构图可以更好、更直观地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 4、设计实验,证明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在原本课本的实验设计中,只要求学生进行草履虫的形态及运动观察,有条件者可做外界刺激对草履虫的反应。我这样设计,既可以加深了学生对草履虫作为一个单细胞生物,个体虽小,但可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印象,又能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充分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三、实验目标知识目标: 1、说出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活动。

观察草履虫实验教案

观察草履虫实验教案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观察草履虫实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教学设计 (1)描述观察到的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说明草履虫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2)认同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技能目标: (1)熟练使用光学显微镜,学会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的技能。 (2)尝试利用光学显微镜跟踪观察活体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 (3)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草履虫生命活动的观察和学习,感受微观生命的美妙,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敬畏自然的健康心态;同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识别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解释草履虫的生命活动。 难点:1、把握草履虫的结构与生命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认同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探究草履虫应激性实验的设计

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 教学工具:显微镜、放大镜、多媒体 教学实验设计思路 新的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倡导探究性学习,而实验教学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本节课从课前培养草履虫入手,通过课上实际观察,逐步展开对核心问题的探究。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补充了探究草履虫应激性实验。以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学生在不断的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中,逐渐转变学习方式,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一、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草履虫的采集与培养方法,并熟悉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2、观察草履虫的取食、运动和趋性。 3、认识和理解原生动物的单个细胞是一个完整的能独立生活的有机 体。 二、实验器材 显微镜、放大镜、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牙签、小麦胶体液、白糖、盐、醋酸、牛肉汁、面巾纸、培养皿、小烧杯、碘酒 三、实验操作步骤 1、草履虫的采集和培养。 采集:选择有枯草腐烂的稻田或池塘,进行舀水采集。 培养:取干稻草切成小段,和水样一起放入瓶中,放在阳光下即可,温度22-28℃。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_共10篇.doc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_共10篇 范文一: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报告单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2015年秋季上学期 学校三台花园初中班级七年级姓名 目录 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2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3三、练习使用显微镜 (4) 四、观察植物细胞........................................................................5五、观察动物细胞 (6) 六、人体的基本组织........................................................................7七、观察草履虫 (8) 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9九、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0) 十、植物茎内水分的运输...................................................11十一、观察叶片的结构 (12) 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实验报告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名称: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实验目的:1、尝试调查的方法,初步学会调查记录 2、描述身边生物和生活环境

实验器材:调查表、笔、望眼镜、放大镜实验设计: 1、选择调查范围。校园、公园或农田 2、分组。8人一组,确定组长 3、设计调查路线。选择生物多、环境变化多得路线。 4、调查记录。 5、归类。 6、进行整理,系在笔记本上。 7、汇报调查结果。 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实验报告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名称: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 实验目的: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器材:10只鼠妇、湿土、铁盘(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实验设计: 1.取一个方形的月饼盒,清洗干净,用记号笔在盒内画一条中线。【已做】 2.将10条大小形同,健康状况良好的黄粉虫放入一个纸杯,然后倒扣在月饼盒中线中间静置2分钟。绝对保持安静,不要大声说话和拍打桌子(为什么?),待黄粉虫适应一下环境。 3.2分钟后拿走纸杯,让黄粉虫自由活动,然后迅速用黑卡纸将月饼盒的一半遮起来,另一半有光线照射。明暗反差越大越好。 4.从黄粉虫自由活动算起,每隔一分钟统计一次明处和暗处的黄粉虫数目。共统计10次填入下表。 三、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报告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 1、_____:右手拿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放置于身体正前方偏左侧; 2、______:从镜头盒取出目镜和物镜,安装在镜头上;(拿物镜时手拿橡胶部位) 3、对光:转动转换器和遮光器,使物镜和遮光器较大孔对准通光孔,调节________使镜筒下降适当距离,转动__________,直到从目镜中看到一片白亮的视野。 4、放装片并固定:将永久玻片标本(有盖玻片一面向上)观察部分正对通光孔,压片夹固定; 5、观察: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与玻片靠近(下降过程眼睛注视物镜),通过目镜观察,_________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物像,最后调节___________,使物像更加清晰。

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执教:新罗区白沙中心小学陈秋虎 指导: 【教材分析】 显微镜的发明不仅使人们看到了细胞,还看到了身边的许多微生物。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在前面几课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的基础上,本课重点指导学生观察草履虫。微生物在地球上分布很广,种类和数量极多,和人类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本课仅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在水中的草履虫的样子、运动和颜色等,主要活动为“观察微生物”、“记录微生物”两部分。 【学情分析】 乡下孩子接触显微镜的机会少,对显微镜的使用较为陌生,为了上好这节课,首先要先教会孩子熟练地使用显微镜。可以通过观看微课,学习显微镜的使用,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由听课教师手把手协助教学,做到规范使用。草履虫玻片的制作不属于小学生应掌握的内容,教师可以课前预先制作好草履虫的玻片标本,降低教学难度,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索微观世界,去交流感受。 【设计意图】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草履虫的研究感兴趣,会用画图、文字的形式,记录观察到的内容,学会追踪观察活的草履虫的方法,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发现。六年级的孩子对显微镜以及未知的微观世界有着深深的好奇心,满足他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欲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会他们探索微观世界的方法是本节课的宗旨,激发培养他们对世界的探索精神是我们的目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清楚的草履虫。 2.认识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熟练使用显微镜。 2.学会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草履虫,用图文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微生物进行研究的兴趣,培养生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意识,激发培养他们对世界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活着的草履虫。 教学难点:追踪观察活的微生物,并记录它们的样子、运动和颜色。 【教学准备】 显微镜、擦镜纸、手电筒、含有微生物的水、含有微生物的生物玻片、记录单、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观察水瓶中含有草 履虫的水。询问学生想观察草履虫的什么? 2.引出学习使用显微镜的话题。 二、学习使用显微镜(播放使用显微镜的微课) 1.认识显微镜的构造。 2.显微镜使用要点: (1)先用低倍物镜对光(明亮光圈)。 (2)把标本放在通光孔中心。 (3)眼看物镜,把镜筒降到最低。 (4)眼看目镜,调节粗准焦螺旋, (5)慢慢抬升镜筒,直到看到清晰的图像为止。 三、利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1.教师把制作好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 2讲解实验记录单的使用方法。

观察草履虫实验教案

观察草履虫实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教学设计 (1)描述观察到的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说明草履虫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2)认同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技能目标: (1)熟练使用光学显微镜,学会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的技能。 (2)尝试利用光学显微镜跟踪观察活体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草履虫生命活动的观察和学习,感受微观生命的美妙,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敬畏自然的健康心态;同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识别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解释草履虫的生命活动。 难点:1、把握草履虫的结构与生命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认同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探究草履虫应激性实验的设计 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 教学工具:显微镜、放大镜、多媒体 教学实验设计思路 新的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倡导探究性学习,而实验教学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本节课从课前培养草履虫入手,通过

课上实际观察,逐步展开对核心问题的探究。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补充了探究草履虫应激性实验。以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学生在不断的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中,逐渐转变学习方式,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一、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草履虫的采集与培养方法,并熟悉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2、观察草履虫的取食、运动和趋性。 3、认识和理解原生动物的单个细胞是一个完整的能独立生活的有机体。 二、实验器材 显微镜、放大镜、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牙签、小麦胶体液、白糖、盐、醋酸、牛肉汁、面巾纸、培养皿、小烧杯、碘酒 三、实验操作步骤 1、草履虫的采集和培养。 采集:选择有枯草腐烂的稻田或池塘,进行舀水采集。 培养:取干稻草切成小段,和水样一起放入瓶中,放在阳光下即可,温度22-28℃。 2、草履虫活体观察和实验。

草履虫实验论文

草履虫 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它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物,雌雄同体。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体长只有180—280微米。它和变形虫的寿命最短,以小时来计算,寿命时间为一昼夜左右。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 草履虫paramecium 草履虫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体内有一对成型的细胞核,即营养核(大核)和生殖核(小核),进行分裂生殖时,小核分裂成新的大核和小核,旧的大核退化消失,故称其为真核生物。其身体表面包着一层表膜,除了维持草履虫的体型外,还负责内外气体交换,吸收水里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膜上密密地长着近万根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中旋转运动。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供其慢慢消化吸收。残渣由一个叫肛门点的小孔排出。草履虫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细胞器及功能 草履虫细胞器的功能分工如下:口沟:取食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因此,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000个细菌,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大核:营养代谢小核:生殖作用食物泡:食物泡是草履虫进行胞吞作用产生的,进入细胞后将与初级溶酶体融合形成次级溶酶体。伸缩泡及收集管:收集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并排出体外胞肛:排出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纤毛:辅助运动,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注意:草履虫中没有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以及细胞壁。 [编辑本段]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它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因此,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200个细菌,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草履虫的种类 草履虫的分类:草履虫属于纤毛纲,膜口目,草履虫科。世界上已经报导过的草履虫有22种草履虫结构我国常见种至少有下述几种。1.大草履虫又叫尾草履虫,长180—280微米,后端圆锥形,锥顶角度约45至60度。两个伸缩泡均有收集管。有小核一个,致密型,椭圆形。生活在有机质较多的死水或缓流中。2.双小核草履虫长80-170微米,形似尾草履虫,但后部较前部更宽,后端锥形,顶角近90度。有伸缩泡两个,收集管较短。有两个小核,很小,泡型。生活环境和尾草履虫相同。3.多小核草履虫长180—310微米,形似尾草履虫,有时有三个伸缩泡。小核泡型,有3—12个。生活环境和尾草履虫相同。4.绿草履虫体长80—150微米。细胞质内有绿藻共生,在见光处培养后通体呈绿色。小核一个,致密型。生活在清水池塘。 养殖与纯化 养殖 草履虫是鱼幼苗生长必需的一种饵料。但其不易被发现,也很难捕捉,因此为补充其不足,应当人工饲养。其方法是:取干稻草切成小段,直接浸泡于水中或煮后浸泡,用稻草浸出液作培养液。然后将浸过的稻草与水放进玻璃容器内,

实验报告

&1 走进生物实验室 【实验目的】:识别本校生物实验室器具,结合各种器具辨认并说明其用途。【课前准备】放大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烧杯、试管夹、培养皿、刀片、滴管、三脚架和石棉网等。 【实验步骤】*认识材料和用具引导学生观察 (一)图1中是生物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器具,你能把它们按各自的用途进行归类吗? (1)属于观察器具的是____;(2)属于解剖器具的是____; (3)属于加热器具的是____;(4)属于通用器具的是____。 图1 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器具 (二)1.认识显微镜的主要结构, 写出显微镜主要部分的名称。 ⑴______⑵______⑶______⑷ ______⑸_____(6)_ ⑺______⑻_______⑼_______⑽ _______⑾______⑿_______⒀ _______⒁_______ 【教学反思】这是学生第一次走进实 验室,第一次接触生物实验,所以必 要的实验规则是要强调的,实验秩序 虽然有些乱,但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到 了生物学科的奥妙,对生物学稀罕生 了浓厚的兴趣。

&2 练习使用显微镜 【实验目的】:正确说明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 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三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写有数字的透明纸;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擦镜纸,纱布,显课前每班培训几名学生,以便课上帮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 【实验步骤】 *认识材料和用具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桌上显微镜、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等。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指导学生看书37页:取镜和安放。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显微镜的构造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之后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教师利用课件,点击即显示各部分名称) *显微镜的使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介绍三种观察标本: (1)写有“上”字的玻片;(2)印有数字的透明纸;(3)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对光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按照先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放入标本→-看到清晰像的顺序(建议先观察2号标本)。 (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左眼看,右眼睁。(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观察学生边看书自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强调:⑴用低倍物镜(10×或8×,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⑵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⑶镜茼先下降后上升,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压碎标本。 ⑷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是为了画图。引导学生继续观察。 【教学反思】上好本节课的关键是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和操作,教师最好课前培训几位学生作助手,这样看似麻烦,实际在上课时解决了不少问题,以后的学习中还会用到显微镜,所以在开始就要强调规范操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3 练习测量

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

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摘要: 伸缩泡是草履虫体内水分调节细胞器,是一种规律性伸缩的液泡。在草履虫的内质与外质之间有2个伸缩泡,一前一后。每个伸缩泡向周围细胞质伸出放射排列的收集管。在电镜下,这些收集管端部与内质网的小管相通联。在伸缩泡及收集管上有由一束微管组成的收缩丝。由于收缩丝的收缩使内质网收集的水分(其中也有代谢废物)排入收集管,注入伸缩泡,经由表膜小孔(排泄孔)排出体外。前后两个伸缩泡交替收缩,不断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以调节体内渗透压平衡。 本周动物生物学实验课上我们小组进行了草履虫伸缩泡的观察实验,我们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研究,设置了浓度梯度(生理盐水% 、 % 、 % 、 % 、% 、蒸馏水)记录不同浓度下一分钟内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研究外界环境浓度对草履虫伸缩泡收缩运动的影响。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是蒸馏水状态下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5次,原液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2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3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1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2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1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0次。大致可以看出草履虫所处外界环境浓度越高时收缩次数越少,在浓度过高时伸缩泡不再收缩。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草履虫的基本特征,探究了其伸缩泡的活动机理,进一步掌握观察了微小活动目标的技巧。 关键词:草履虫,伸缩泡,收缩次数,不同浓度 正文 一、实验材料准备 采集的原生动物培养液、秒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镜头纸、棉纤维、牙签、不同浓度生理盐水(%、%、%、%、%)、蒸馏水、纱布。 二、实验方法 1.分组安排 本实验组组共六人,分别负责观察并记录在蒸馏水,浓度为%,%,%,%,%的生理盐水中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最后大家观察原液状态下草履虫伸缩泡伸缩情况,每人选取5个观察对象(样本),每个样本计数 3 个计时单位,以一分钟为一个计时单位。最后求平均值,计算出每个时间单位(一分钟)内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 2.实验操作 (1)临时玻片制作 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或蒸馏水)。 ②用牙签挑取培养缸边或稻草杆上的膜状粘腻物,蘸入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水滴中。 ③将小片棉纤维撕得很薄,轻轻覆盖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水滴上。* ④盖上盖玻片(用镊子夹取,45o角盖盖玻片)。 ⑤轻压盖玻片,同时用吸水纸在盖玻片四周边缘处轻轻吸去多余水分。当虫体被压,运动困难,略有变形时伸缩泡运动较易观察。 (2)观察临时玻片 ①把玻片放在载物台上,转动光圈调亮视野,将物镜转换到4×,转动粗准焦螺旋直至视野清晰,将草履虫聚集的部分移至视野正中央。 ②转换到10×的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视野清晰,可观察到草履虫大致形态,寻找运动不剧烈的草履虫(以困在棉纤维中的草履虫为宜)作为样本,将其移至视野中央。 ③转换至40×的物镜,转动光圈将视野稍稍调暗(便于观察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转动细准焦螺

动物学草履虫实验报告doc

动物学草履虫实验报告 篇一:草履虫的系列实验 草履虫的系列实验 纪星宇(XX4) 一、目的与内容 1.学习原生动物的采集、单克隆培养和鉴种 2.探究原生动物的应激性,理解原生动物应激性的原始性 3.观察原生动物的无性生殖过程和规律 4.观察草履虫食物泡的变化,研究食物泡中的PH变化 5.比较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组织细胞对刺激反应的异同 6.学习常用试剂的配制和使用 *7.了解原生动物有性生殖的方式和决定因素,研究接合生殖前后大核系的变化内容:草履虫的采集与鉴种草履虫横二分裂的观察草履虫食物泡的观察草履虫趋性的实质 后生动物激素对原生动物的影响常用生物学试剂对原生动物的作用草履虫相对接合型的鉴定光线对接合生殖的影响 草履虫接合生殖前后接合型的变化 二、材料与用品 新鲜稻草、烧杯、滤纸、酒精灯、玻璃棒、过滤漏斗、玻璃导管、广口瓶、标签纸、台灯、表面皿、

微吸管、试管、PH试纸、镜台尺、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离心机、棉球、恒温箱、托盘天平、量筒、温度计、中性红纯乙醇溶液、2%秋水仙素溶液、1%乙醚溶液、0.02%詹纳斯绿B染液、20%丙酮溶液、碳酸氢钠、蒸馏水、0.01%肾上腺素、0.01%胰岛素、碘液 三、操作与观察 (一)草履虫的采集与鉴种 1.配制稻草培养液 取新鲜稻草(注意清洗以除去肥料和农药)10g和碳酸氢钠1g,加入1L 清水于烧杯中 煮沸10~15min,直至液体成为清亮的黄褐色。趁热过滤后煮沸10min,在烧杯上蒙上双层洁净纱布,保温在20~30℃,培养3d 直至液面出现灰白色薄膜。通入充足空气备用。 2.采集自然水体中的草履虫 在水流缓慢,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取带有微小白色浮渣的自然水。取池塘、下水道、 水田、湖沼各一处,分别采水250ml(注意水样不要混入泥沙渣滓,运输时不要封口)。依次编号为A、B、C、D。水面上20cm处施加垂直光照24h。 3.草履虫的单克隆培养 在表面皿中放适量蒸馏水,在体视显微镜下吸取单个草履虫(可利用其趋电性分离以

初中生物知识讲解:观察草履虫

观察草履虫 实验图解 实验过程 1.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滴在载玻片的中央,在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盖上盖玻片。 2.将临时装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选择一只运动相对缓慢的草履虫进行观察)。 结果分析 1.基本形态: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形状像一只倒转的草鞋。 2.主要结构与生理功能 纤毛: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来完成。 口沟: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 胞肛: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 收集管和伸缩泡: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 细胞核:包括大核和小核,通常认为大核与营养代谢有关,小核与分裂生殖有关。 细胞质:可以进行物质交换,加速食物泡内食物的消化。 食物泡:随着细胞质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和吸收。 材料用具 处理 观察 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 擦净玻片,滴加培养液,放几丝棉花纤维, 盖上盖玻片 显微镜观察草履虫临时装片

名师点睛 1.用吸管吸取含有草履虫的培养液时不能太多;观察时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进行观察。 2.草履虫具有趋光性、趋氧性,一般聚集在培养液的表层,所以取液时从表层吸取。 3.草履虫在水中运动较快,为便于观察,可以在载玻片的培养液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适当阻碍草履虫的运动,再盖上盖玻片进行观察。 4.草履虫的纤毛细且薄,在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若要清楚观察,需将视野调暗。 典型例题 下列关于草履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表膜 B.观察时,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把载玻片上的水吸干 C.为了看清其体表上的纤毛,往往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使光线减弱

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与生命活动

一、目的与内容 (一)目的 1.学习对运动活泼的微型动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 2.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原生动物的单个细胞是一个完整的能独立生活的动物有机体。 3.认识原生质具有应激性;了解草履虫的科学研究价值。 (二)内容、 1.草履虫活体观察和实验。 2.生殖装片的观察。 二、材料与用品 (一)材料 大草履虫培养液,草履虫横分裂及接合生殖的装片。 (二)用品 显微镜、体视显微镜、秒表、镊子、漏斗架、试管架、载玻片、盖玻片、试管、滴管、毛细滴管、玻棒、烧杯、量筒、1ml移液管(吸管)、漏斗、滤纸、精密pH试纸(pH值范围0.5一5.0和5.0一7.0)、吸水纸、脱脂棉、橡皮吸球。 蓝黑墨水、冰醋酸、5%醋酸、洋红粉末(天然品、非化学合成)、1%氯化钠溶液、蒸馏水。 三、操作与观察 (一)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与运动 1.草履虫临时装片的制备

为限制草履虫的迅速游动以便观察,先将少许棉花纤维撕松放在载玻片中部,再用滴管吸取草履虫培养液滴1滴在棉花纤维之间,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如果草履虫游动仍很快,则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一侧吸去部分水(注意不要吸干),再进行观察。 2.草履虫的外形与运动 在低倍镜下,将光线适当调暗点,使草履虫与背景之间有足够的明暗反差。可见草履虫形似倒置草鞋底,前端钝圆,后端稍尖,体表密布纤毛,体末端纤毛较长。从虫体前端开始,体表有一斜向后行直达体中部的凹沟称口沟,口沟处有较长而强的纤毛。 游泳时,草履虫全身纤毛有节奏地呈波状依次快速摆动,由于口沟的存在和该处纤毛摆动有力,而使虫体绕其中轴向左旋转,沿螺旋状路径前进。★当遇到阻挡物时,虫体如何游动? 3.内部构造 选择1个比较清晰而又不太活动的草履虫转高倍镜观察其内部构造。虫体的表面是表膜,★注意当草履虫穿过棉花纤维时,其体形可否改变,为什么?紧贴表膜的1层细胞质透明无颗粒,称外质,外质内有许多与表膜垂直排列的折光性较强的椭圆形刺丝泡;外质以内的细胞质多颗粒,称为内质。 虫体腹面口沟末端有一胞口,胞口后连一深人内质的弯曲短管,称胞咽,胞咽壁上生有由长纤毛联合形成的波动膜。★注意观察口沟纤毛和胞咽波动膜的波动,其波动有何功用? 内质内大小不同的圆形泡,多为食物泡。在虫体的前、后端各有

2015年省初中生物实考题 观察草履虫

四川省二O一五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生物学科实验操作试题(五) 观察草履虫(或其他单细胞生物) (考试时间:10分钟) 一、实验目的 1.观察草履虫(或其他单细胞生物)的外形及运动。 2.描述草履虫(或其他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特征或运动特点。 二、实验材料用具 草履虫(或其他单细胞生物)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少许棉花纤维。 三、实验操作要求 1.检查实验材料用具。 2.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或其他单细胞生物)。 3.制作草履虫(或其他单细胞生物)临时装片。 4.用低倍物镜观察临时装片。 5.描述草履虫(或其他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特征或运动特点。 6.整理器材。

四川省二O一五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生物学科实验操作试题(五) 《观察草履虫(或其他单细胞生物)》评分表 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分值得分 1.检查实验材料用具检查草履虫(或其他单细胞生物)培养液,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 棉花纤维等是否齐备。 1分 2.用肉眼观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或其他单细胞生物)A.用纱布擦净载玻片、盖玻片。1分 B.从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放在载玻 片上,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或其他 单细胞生物)。 1分 3.制作临时装片盖上盖玻片。1分 4.用低倍物镜观察临时装片A.显微镜的取放、对光、调焦。1分B.在低倍物镜下观察临时装片。2分 5.描述草履虫(或其他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特征或运动特点根据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草 履虫(或其他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特征或者 运动特点。 2分 6.整理器材把显微镜擦净收好放回原处;将载玻片、盖 玻片擦净;将用品整齐地摆放到实验桌前方, 擦净桌面。 1分合计10分 监考教师:确认成绩学生签字:

观察草履虫实验的改进

观察草履虫实验的改进 作者:杨荣 (初中生物贵州黔东南生物四班) 评论数/浏览数: 9 / 97 发表日期: 2010-12-03 07:58:04 草履虫的培养和观察是动物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做实验,尽管草履虫很容易采集得到,但自然状态下草履虫的密度太小,不利于观察和实验 观察草履虫实验(原来实验) 实验目的: 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 实验材料和用具: 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少许棉花纤维等。 实验方法和步骤: 1、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 2、盖上盖玻片,在底倍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如果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观察,可以先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上几丝棉花纤维,再盖上盖玻片,然后寻找一只运动相对缓慢的草履虫进行观察。 众观以上课本实验,我以为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具体的改进实验如下:

观察草履虫实验的改进(改进实验) 草履虫是原生动物门单细胞的代表动物,是生物实验的重要材料。因此,草履虫的培养和观察是动物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做实验,尽管草履虫很容易采集得到,但自然状态下草履虫的密度太小,不利于观察和实验。要想得到良好的实验效果,一般在将进行该生物实验时,生物的实验教师都要进行人工培养。而实验指导上一般采用稻草栽段水煮液来做培养液进行培养。可有些地方有些时候确实很难找到稻草杆,给实验造成不便。我们在实践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多次反复的对比,我乡对该实验进行了两点改进,方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培养液的制备: 利用玉米面粉来制备草履虫的培养液。具体的配制方法如下: 1、将5克的玉米粉置于1000毫升的水中加热至沸腾。 2、然后改用文火加热10分钟左右。 3、趁热用2~3层的纱布过滤,滤去较大的颗粒。 4、盖好静置24小时待用。 最后将从野外采集的草履虫提纯后,放入事先制备好的培养液中,在26~28℃的恒温箱中进行培养,按草履虫初始的培养密度。一般在3~5天就

实验二原生动物门—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与生命活动(综合实验)

实验二原生动物门—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与生命活动(综合实验) 原生动物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动物,一个原生动物体就只由1个细胞构成,但原生动物的单个细胞不同于多细胞动物体内r的1个细胞,它们可以其细胞质分化形成的各种细胞器来行使多细胞动物的全部生命活动,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动物有机体。 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充分地展现了原生动物的这些特征,并且草履虫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也说明应激性是原生质的普遍特性。 草履虫个体较大,结构典型,观察方便,繁殖快速,易采集培养,是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理想材料,尤其在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研究中更具科学价值。 一、实验目的 ⑴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⑵学习对运动活泼的微型动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 ⑶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原生动物的单个细胞是一具完整的能独立生活的动物 有机体。 ⑷认识原生质具有应激性;了解草履虫的科学研究价值。 二、实验内容提要 ⑴活体观察和实验。 ⑵生殖装片的观察。 三、实验材料与用品 (一) 材料 大草履虫培养液,草履虫横分裂及接合生殖的装片。 (二)用品 显微镜、体视显微镜、秒表、镊子、载玻片、盖玻片、试管、滴管、毛细滴管、玻棒、烧杯、量筒、1ml移液管(吸管)、漏斗、滤纸、精密PH试纸(PH值0.5~5.0和5.0~7.0)、吸水纸、脱脂棉、橡皮吸球。 蓝黑墨水、冰醋酸、5%醋酸、洋红粉末(天然品、非化学合成)、1%氯化钠溶液、蒸馏水。 四、操作与观察 (一)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与运动 1.草履虫临时装片的制备 为限制草履虫的迅速游动以便观察,先将少许棉花纤维撕松放在载玻片中部,再用滴管吸取草履虫培养液滴1滴在棉花纤维之间,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如果草履虫游动仍很快,则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一侧吸去部分水(注意不要吸干),再进行观察。 2.草履虫的外形与运动 在低倍镜下,将光线适当调暗点,使草履虫与背景之间有足够的明暗反差。可见草履虫

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

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 摘要: 伸缩泡是草履虫体内水分调节细胞器,是一种规律性伸缩的液泡。在草履虫 的内质与外质之间有2个伸缩泡,一前一后。每个伸缩泡向周围细胞质伸出放射 排列的收集管。在电镜下,这些收集管端部与内质网的小管相通联。在伸缩泡及 收集管上有由一束微管组成的收缩丝。由于收缩丝的收缩使内质网收集的水分(其中也有代谢废物)排入收集管,注入伸缩泡,经由表膜小孔(排泄孔)排出体外。前后两个伸缩泡交替收缩,不断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以调节体内渗透压平衡。 本周动物生物学实验课上我们小组进行了草履虫伸缩泡的观察实验,我们采 用分组的方式进行研究,设置了浓度梯度(生理盐水0.1% 、 0.3% 、 0.5% 、 0.7% 、0.9% 、蒸馏水)记录不同浓度下一分钟内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研究外界 环境浓度对草履虫伸缩泡收缩运动的影响。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是蒸馏水状态下伸 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5次,原液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2次,在0.1%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3次,在0.3%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1次,在0.5%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2次,在0.7%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1次,在0.9%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0次。大致可以看出草履虫所处外界环境浓度越高时收缩次数越少,在浓度过高时伸缩泡不 再收缩。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草履虫的基本特征,探究了其伸缩泡的活动机理,进一步掌握观察了微小活动目标的技巧。 关键词:草履虫,伸缩泡,收缩次数,不同浓度 正文

一、实验材料准备 采集的原生动物培养液、秒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镜头纸、棉纤维、牙签、不同浓度生理盐水(0.1%、0.3%、0.5%、0.7%、0.9%)、蒸馏水、纱布。 二、实验方法 1.分组安排 本实验组组共六人,分别负责观察并记录在蒸馏水,浓度为0.1%,0.3%,0.5%,0.7%,0.9%的生理盐水中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最后大家观察原液状态下草履虫伸缩泡伸缩情况,每人选取5个观察对象(样本),每个样本计数 3 个计时单位,以一分钟为一个计时单位。最后求平均值,计算出每个时间单位(一分钟)内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 2.实验操作 (1)临时玻片制作 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或蒸馏水)。 ②用牙签挑取培养缸边或稻草杆上的膜状粘腻物,蘸入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水 滴中。 ③将小片棉纤维撕得很薄,轻轻覆盖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水滴上。* ④盖上盖玻片(用镊子夹取,45o角盖盖玻片)。 ⑤轻压盖玻片,同时用吸水纸在盖玻片四周边缘处轻轻吸去多余水分。当虫体被 压,运动困难,略有变形时伸缩泡运动较易观察。 (2)观察临时玻片

草履虫实验报告

草履虫研究实验报告 一、研究目的: 1挑选出草履虫较适宜的培养液 2探究草履虫生存及繁衍的最适PH值 二、草履虫简介: 草履虫隶属于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是一种典型的单细胞生物。个体较单细胞生物来说较大,且容易培养繁殖。是草履虫是原生动物门的代表性动物,是一种良好的实验材料,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中都有很重要的应用。 三、实验步骤 1草履虫的野外采集和纯化 在野外的水池当中去取一定量的水样,用滴管在载玻片上地两至三滴水样,盖上盖玻片,(提前在滴水样之前在载玻片上放置少量棉花纤维)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没有草履虫则再从水样中取,重复上述过程。将取到草履虫的载玻片在500ml煮沸的玉米汁中涮洗,将玉米汁放置于温暖的地方(约20度)。维持1天的时间。然后再从培养液中(吸取之前要将)吸取1ml的培养液观察,若有少量的草履虫则再次用新的培养液涮洗,重复2次。得到较为纯净的草履虫培养液。 2备选培养液的配置 目的一:我们一共配置了3种的培养液以供选择 (1)大米培养液:取1000ml蒸馏水水再加入l0g大米煮沸15分钟后,玲却、过滤、定容后分装。 (2)大麦培养液:100ml水加2g大麦煮沸15分钟,冷却、过滤、定容后分装。 (3)鸡蛋黄培养液:用托盘天平称取0.6g煮熟的鸡蛋黄,用玻璃棒磨碎.加入到装有100mL 蒸馏水的烧杯瓶中搅拌均匀。 每种培养液分别制备5组。一共是15个培养基,每组100ml培养液。 目的二:我选取稻草培养液 取1000ml的蒸馏水加20g的干稻草煮沸10分钟,冷却,过滤。将上述培养液分装在12个烧杯中,共分为4组,每组3个,选用缓冲溶液将4个组PH值分别调成5、6、7、8。每组3个烧杯。 3接种培养液 从纯化好的草履虫培养液(摇匀的)中先吸出0.1ml培养液滴在血球计数板上,在滴加几滴浓盐酸,以便杀死草履虫,防止草履虫四处游动,不便于计数。用显微镜观察,计算出草履虫的浓度。重复3次,取平均值。 分别向所有的培养液当中滴加1ml的玉米汁培养液,将其都放置与同一地点,温暖的地方(约20度)。每隔12小时计数一次。 4.结果记录与分析 最初接种的培养液(玉米汁)浓度约为162个/ml 目的一:由于大米培养液和大麦培养液可能不适合培养草履虫,从始至终每次计数的时候数量少的以至于无法进行统计。在每次统计时,几乎只有几只小的草履虫,有时甚至多次取样都看不到。 而鸡蛋黄的培养液效果较前两种来说非常好。数据记录如下:

观察草履虫

观察草履虫实验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观察到的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说明草履虫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2)认同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技能目标: (1)熟练使用光学显微镜,学会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的技能。 (2)尝试利用光学显微镜跟踪观察活体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对草履虫生命活动的观察和学习,感受微观生命的美妙,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敬畏自然的健康心态;同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识别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解释草履虫的生命活动。 难点:1、把握草履虫的结构与生命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认同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探究草履虫应激性实验的设计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

四、教学工具:显微镜、放大镜、多媒体 五、教学实验设计思路: 新的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倡导探究性学习,而实验教学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本节课从课前培养草履虫入手,通过课上实际观察,逐步展开对核心问题的探究。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补充了探究草履虫应激性实验。以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学生在不断的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中,逐渐转变学习方式,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一)、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草履虫的采集与培养方法,并熟悉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2、观察草履虫的取食、运动和趋性。 3、认识和理解原生动物的单个细胞是一个完整的能独立生活的有机体。(二)、实验器材 显微镜、放大镜、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牙签、小麦胶体液、白糖、盐、醋酸、牛肉汁、面巾纸、培养皿、小烧杯、碘酒 (三)、实验操作步骤 1、草履虫的采集和培养。 采集:选择有枯草腐烂的稻田或池塘,进行舀水采集。 培养:取干稻草切成小段,和水样一起放入碗中,放在阳光下即可,温度22-2 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