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剖学》关节学学习资料

《解剖学》关节学学习资料

《解剖学》关节学学习资料
《解剖学》关节学学习资料

第三节关节学

一、骨连结概述

分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滑膜关节)

(一)直接连结:分纤维连结(韧带连结、缝)、软骨连结(透明、纤维)和骨性结合三种。两骨间由纤维结缔组织或软骨相连接,活动小或不活动。

(二)间接连结:又称关节,可灵活运动。

(三)关节的构造

构造:由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和其他附属结构构成(韧带、关节盘、关节唇、关节半月板)

关节面——骨与骨接触的光滑面,分关节头和关节窝。

关节囊——围绕在关节周围的结缔组织囊,分内外两层,外为纤维层,内为滑膜层。

关节腔——为滑膜层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

(四)关节的运动

屈和伸:是骨绕关节冠状轴进行的运动。一般说,两骨之间角度变小的动作为屈;角度变大的动作为伸。

内收和外展:是骨绕关节矢状轴进行的运动。骨向正中矢状面靠拢的动作称内收;远离正中矢状面的动作称外展。

旋转:是骨绕关节垂直轴进行的运动。骨的前面转向内侧的动作叫旋内;转向外侧的动作称旋外。

环转:是屈、伸、外展和内收四种动作的连续运动。

移动:腕骨间、跗骨间关节的运动(滑动)

(五)关节的类型

A、按构成关节的骨数,分单关节和复关节。

B、按运动可分单轴关节、双轴关节和多轴关节。

二、椎骨的连结及肋与胸椎、胸骨的连接

椎骨由关节、韧带和椎间盘连接

(一)椎体间的连接

借椎间盘、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相连接。

1、椎间盘:位于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由周围呈同心圆排列的纤维环和中央部富有弹性的胶状物髓核构成。

2、前、后纵韧带:分别位于椎体和椎间盘的前面和后面,连结推体和固定椎间盘。为长韧带,接近脊柱全长。

(二)椎弓间的连接

借关节突关节、棘上韧带(为长韧带)和三种短韧带(黄韧带、横突间韧带、棘间韧带)相连接。

黄韧带:连于上、下两椎弓板之间。与椎弓板共同围成椎管的后壁。

(三) 肋与胸椎、胸骨的连接

1、肋椎关节:肋头关节、肋横突关节

2、胸肋关节:2—7肋软骨各与胸骨侧缘构成。1肋与胸骨柄构成不动连接。

三、颅骨的连结

四、四肢骨的重要关节组成、构造特点和运动

(一)上肢骨的连接

1、胸锁关节

组成:锁骨的胸骨端与胸骨的锁切迹

特点:关节囊坚韧,有关节盘

2、肩锁关节

3、肩关节

组成:由肱骨头和关节盂连组成;

构造特点:肱骨头大,关节盂浅小;关节盂周缘附有关节唇;关节囊薄而松弛;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

运动:能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

4、肘关节

组成:由肱骨下端和桡、尺骨的上端组成;

构造特点:关节囊内有肱桡、肱尺、桡尺近侧三个关节;三个关节具有一个共同的关节腔;关节囊的前、后壁较薄而松弛,内、外侧壁较紧张,并有韧带增强;关节囊的下部有桡骨环状韧带,从前方、外侧和后方环包桡骨头;

运动:能作屈、伸运动。

(小儿的桡骨头发育尚末完成,突然用力向前牵引小儿手或前臂时,桡骨头可部分从下方脱出,致成桡骨半脱位。)

5、桡尺骨的连接

6、手关节

(1)桡腕关节(2)腕骨间关节(3)腕掌关节(4)掌骨间关节(5)掌指关节(6)指骨间关节

(一)下肢骨的连接

1、骶髂关节:两骨耳状面构成,微动关节。

2、髋骨与脊柱间的韧带连结

3、耻骨联合:由两侧耻骨联合面借耻骨间盘(纤维软骨)构成

4、骨盆的组成和分部及骨盆界线的概念

组成:由骶骨、尾骨和髋骨组成;

分部:以骨盆界线为界,分为大骨盆和小骨盆两部分。

骨盆界线: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嵴和耻骨联合的上缘连成。以此为界,将骨盆分为大骨盆和小骨盆两部分。

(小骨盆有上、下两口,上口由界线围成,下口由尾骨、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下支和耻骨联合的下缘共同围成。两侧的坐骨支和耻骨下支连成耻骨弓,其间的夹角称耻骨下角。大骨盆的内腔是腹腔的一部分,小骨盆的内腔称骨盆腔)

5、髋关节

组成:由髋臼和股骨头组成;

构造特点:髋臼深陷,股骨头全部纳入髋臼内;

关节囊厚而坚韧,股骨颈除外侧部之外,都被包入囊内,股骨颈骨折,有囊内和囊外之分;关节囊表面有韧带增强,髂股韧带最为强大,可限制髋关节过度后伸;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

运动:能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

4、膝关节

组成: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及前方的髌骨组成;

构造特点:关节囊宽阔而松弛,韧带发达;

关节囊内,有膝交叉韧带和关节半月板;膝交叉韧带连可阻止胫骨向前后移位;关节半月板位于股骨和胫骨的同名髁之间,可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固性;膝关节周围的滑膜囊较发达。

运动:能作屈、伸运动;半屈位时,还可作轻度的旋内和旋外运动。

5、胫腓连结

上端:胫腓关节——由胫骨外侧髁的腓关节面与腓骨头构成

两骨干间:小腿骨间膜

下端:胫腓前、后韧带

6、足关节:踝关节(距小腿关节)、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趾关节、趾骨间关节。

7、足弓:内侧纵弓、外侧纵弓、横弓

解剖学名词解释精选

解剖学名词解释 1.骺软骨与骺骨:幼年时干骺端处保留的一片软骨称骺软骨;成年后,骺软骨 骨化,骨干与骺融为一体,其间残留有骨线称骺线。 2.钩椎关节(Luschka关节):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的两侧唇缘相接,形成钩 椎关节,又称Luschka关节。 3.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 4.椎间盘:是连接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第1及第2颈椎之间除外),成 人有23个椎间盘。 5.腹股沟管:为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的一条肌和腱之间的裂隙, 位于腹前外侧壁的下部,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由外上斜贯向内下,长约4.5cm。 6.咽峡:由鄂垂,鄂帆游离缘,两侧鄂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它是口腔和咽之 间的狭窄,也是口腔与咽的分界。 7.角切迹:是胃小弯最低点弯度明显折转处。 8.Meckel憩室:约2%的成人,在距回肠末端0.3-1m范围的回肠游离缘上,有 一囊状突起,称为Meckel憩室,是胚胎时期卵黄囊管未完全消失形成的。 9.胆囊三角(Calot三角):由胆总管、胆囊管及肝脏面围成的三角区,有胆囊 动脉通过。 10.肝胰壶腹(Vater壶腹):在十二指肠降部中份后内侧壁内,胆总管与胰管汇 合,形成一略膨大的共同管道,称为肝胰壶腹,又称Vater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11.迈氏点(McBumey点):为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位于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 的中、外1/3交点处。 12.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又称Treitz韧带,由十二指肠悬肌和包绕 于其下段表面的腹膜皱襞共同构成,是确定空肠起始的重要标志。 13.肝胰壶腹括约肌(Oddi括约肌):包绕在肝胰壶腹周围的肌组织。 14.上、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指鼻咽喉;下呼吸道指气管和各级支气管。 15.易出血区(Little区):鼻中隔前下方血管丰富、位置浅表,外伤或干燥刺 激均易引起出血。90%左右的鼻出血发生于此区,故称为易出血区即Little 区或Kiesselbach区。 16.纵膈:是两侧纵膈胸膜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 17.肋膈隐窝:左右各一,由肋胸膜与膈胸膜返折形成,是诸胸膜隐窝中位置最 低,容量最带的部位。胸膜腔积液首先积存于此。 18.支气管肺段:是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分布区的全部肺组织的总称,构成 了肺的形态学和功能学的基本单位。 19.气管隆嵴:气管内在胸骨角平面有一向上凸出,并略偏向左侧的半月状嵴称 气管隆嵴,是支气管镜检查的重要标志。 20.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界沟上1/3的心外膜下,呈长梭形, 为心脏的正常起搏点。 21.动脉韧带:在肺动脉分叉处稍左侧有一纤维结缔组织索连于主动脉弓下缘, 它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称为动脉韧带,若生后不闭锁有血液流

解剖学平面

解剖学平面 平面的定义是经过人体全部或部分作一切割(假设的或真正的)所形成的扁平的面。放射线造影时要用许多平面作为参考点,有助于为人体一些区域定位,得以有规可循。放射学体位摆置所用的主要解剖学平面如下: Longitudinal Plane 纵切面沿人体全部或部分的长轴(纵轴)切成的面。站立位时此面称为垂直面(Vertical),与水平位垂直。 Transverse Plane 横切面通过人体全部或部分横切(与长轴成直角)而成。站立位时此面称为水平面(Horizontal),即与水平线平行。 Midsagittal Median Plane 中矢状面或正中面 由前向后沿人体正中线并沿颅骨矢状缝切成的纵切面。 Sagittal Plane 矢状面 由前向后在矢状缝的两侧与中矢状面或正中面平行切成的纵切面。 Coronal Plane 冠状面通过头部与人体全部或部分沿颅骨冠状缝或与之平行从一边到另一边长切成的纵切面。冠状缝位于额骨之后向颅骨两侧延伸。 Transpyloric Plane 经幽门面在第九肋软骨水平从一边到另一边横切人体所成的横切面。此面约位于胸骨上缘(胸骨上切迹) 与耻骨联合(两块耻骨的前上部会合处)之间的中点。顾名思义此面应切经胃幽门。 Midcoronal (Midaxillary) Plane 中冠状或腋中面 通过头部与人体沿头的冠状缝并向下延伸切成的纵切面。

体部术语学 Anterior 前在前(向人体或体内某结构的前方); 有时称为腹侧(Ventral)。 Posterior 后在后(向人体或体内某结构的后方); 有时称为背侧(Dorsal)。 Medial 内侧向人体的中线。 Lateral 外侧离人体的中线(向一边)。 Proximal近侧接近附着点或起源处; 在肢体上, 最接近躯干。 Distal远侧离附着点或起源处较远; 在肢体上, 距躯干最远。Cephalad, Cephalic, Superior 头向向着头或在某结构的上部。 Caudad, Caudal, Inferior 尾向离头部或在某结构的下部(字面涵义是“向尾部”)。

解剖学

1.2.简述牛肾的位置、形态与结构。 位置:位于腹腔上部,腰椎腹侧;形态:一般呈椭圆形,红褐色,左、右各一。结构:牛肾由被膜和实质构成。被膜是致密结缔组织的纤维囊。实质由若干肾叶组成,每个肾叶分为外部的皮质和内部的髓质。肾皮质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髓质由若干肾锥体组成,肾锥体尖端指向肾窦是肾乳头,肾髓质包含小部分肾小管集合管和乳头管。 1.试述公畜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生殖腺(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2)生殖管:附睾:具有贮存、转运、浓缩和成熟精子等功能。 输精管:输送精子、稀释、营养精子。 雄性尿道:排尿和输精的双重功能。 (3)副性腺:分泌精清、稀释、营养精子、改善阴道环境、利于精子的生存和运动、内分泌功能。(4)交配器官:阴茎:交配;包皮:具有容纳、保护阴茎头和配合交配等作用。 (5)阴囊:保护睾丸、附睾等,调节其里面的温度略低于体腔内的温度,有等于精子的生成发育和活动。 2.1.简述躯干骨由哪些骨组成。 脊柱:一系列椎骨: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借软骨、关节和韧带连续而成 肋:由肋骨和肋软骨组成 胸骨 2.简述胸廓的组成。由胸椎、肋骨。肋软骨和胸骨组成。 3.简述前肢自上而下有哪些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 4.从近端到远端,分别写出牛前肢、后肢骨的名称。前肢骨:肩胛骨、肱骨、前臂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指骨(近、中、远指节骨)、籽骨(近、远籽骨) 后肢骨:髋骨、肌骨、髌骨、小腿骨(胫骨、腓骨)、跗骨(距骨、跟骨)、跖骨、趾骨、籽骨 5.试述骨的一般结构。骨由骨膜、骨质、骨髓构成,此外尚含有血管和神经等。 3.简述牛的消化管包括哪些器官。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2.简述猪的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胰 4.1.比较牛、猪、马肺的分叶。 牛:分叶明显:左肺:前叶、后叶;右肺:前叶、中叶、后叶、副叶 马:分叶不明显:左肺:尖叶、膈叶;右肺:前叶、后叶、副叶 猪:左肺:前叶(前部和后部)、后叶;右肺:前叶、中叶、后叶、副叶2.简述家畜的呼吸系统的组成。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5.试述牛瘤胃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6.瘤胃的(1)形态:容积最大,占据胃总容积的80%,呈略扁的椭圆形。(2)位置:占据腹腔左半部,前方与网胃相通,约与第7、8肋间隙相对;后端达骨盆前口,左侧面与脾、膈及左腹侧壁相接触;右侧面(脏面)与瓣胃、皱胃、肠、肝、胰等接触。(3)结构:前沟、后沟、左纵沟、右纵沟,肉柱,瘤胃背囊、瘤胃腹囊、后背盲囊、后腹盲囊、瘤网口、瘤胃前庭。瘤胃壁的

首都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学教材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学教材介绍 《人体解剖学》教育教学 (一)理论课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在医学院校中,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阐明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配布形式,为学生学习后继医学课程和临床实践打下基础。人体解剖学课程分为系统解剖学,神经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三部分。前二者是按功能系统,阐述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各器官系统之间的联系;后者则是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按部位探讨人体各部的层次结构和各器官的配布组合及位置毗邻关系,它是衔接临床课程重要的桥梁和纽带。 解剖学课程的理论课其教学内容既应反映知识性、系统性、基础性,又要体现出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注重教授经典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外,还会根据当前国内外解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随时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向同学们介绍解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另外,将解剖学理论与临床疾病进行有机结合地讲解,也是本教研室授课的特色之一,使学生对解剖学的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医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本室教师平时从事的科研工作也为教学提供了新的内容,授课过程中注重引入一些学术上有争议的学说和观点,启发学生思考,达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 理论课授课形式为由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影像资料、板书等形式在大多媒体教室授课。 (二)实验课 解剖学与临床手术科室联系密切,历来受到医学生、临床工作者和学校的普遍重视。在实验教学中侧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基本技术的操作能力,使其掌握基本的科研手段。我们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如视频展台、局部解剖学操作录像、多媒体课件等,与传统的局部解剖学中的尸体操作及直观性教具,如模型、标本等相结合。

解剖学

一、填空题 1、光镜下观察模式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2、细胞质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它是由基质、细胞器、和内含物三部分组成。 3、组织由形态结构相似和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构成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是组织和神经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 4、被覆上皮根据细胞排列的层数和表层细胞的形态主要分为单层变皮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浅瞀复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变移上皮六种。 5、结缔组织由细胞、纤维和细胞外间质组成,结缔组织分布广泛,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多种功能。 6、根据软骨组织的纤维种类和组成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弹性软骨、纤维软骨和透明软骨三种类型。 7、骨质可分为两种,即骨松质和骨密质。,短前者主要分布于骨骺和其它扁骨、短骨的内部,由片状、针状的骨小梁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即为骨髓腔,其中充满;后者主要分布于骨干和其它的表面,骨板排列紧密,有外环骨板、内环骨板、哈佛氏骨板和间骨板四种。 7、肌组织主要由肌细胞和少量结缔组织、血管神经组成,细胞间有丰富的肌丝。 8、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骨骼肌和三部分组成。 9、正常成年人共有块206骨。按部位可分为上肢骨64块;下肢骨

62块;颅骨29块;和躯干骨51块;其中全身骨可根据形态分为长骨、短骨和扁骨、不规则骨四类。此外,部分骨内部有含气的空腔,能减轻骨的重量,起共鸣的作用,这类骨叫骨。同时,存在于肌腱和韧带内成结节状的小骨块,叫籽骨。 10、人体的每一块骨都是一个器官,骨的构造是由骨膜、骨质和骨髓和血管、神经三部分组成。 骨质可分为骨松质和骨密质两种,其中由规则排列骨板构成的是骨密质; 心肌细胞为短柱形,有分支并吻合,细胞之间的连接处叫闰 盘。 11、骨髓可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其中红髓内含有网状组织,黄骨髓主要由脂肪组织构成。 12、骨的化学成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有两类物质。前者使骨具有硬度的物理性质,后者使骨具有韧性的物理性质。 13、骨的发生有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两种。 14、儿童青少年骨的长长依靠软骨内成骨方式,骨的长粗靠膜内成骨方式。 15 、骨的主要功能是支架作用、保护作用、杠杆作用、造血作用和钙磷仓库 16 、响骨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有种族、遗传、激素、营养、机械因素和生物活性物质 17 、骨连结可分为无腔隙骨连接和有腔隙骨连接,其中又有腔隙骨

系统解剖学—关节学

关节学笔记 <一>总论 ①骨连接:分为直接连接(额、顶、枕骨的连接)和间接连结(关节)。 直接连接分为 ·纤维连结: (1)韧带连结:纤维结缔组织相连结,连接两骨的纤维结缔组织呈条索状或膜板状。如椎骨棘突之间的韧带连结。 (2)缝连接:如果缝骨化,则成为骨性结合。 ·软骨连接: (1)透明软骨联合:长骨骨干和骺之间的喉软骨,蝶骨和枕骨之间形成的结合等。幼年多见,成年多已骨化。 (2)纤维软骨联合:椎骨椎体之间的椎间盘,及耻骨联合等。 ·骨性连接:骶骨,髋骨等之前由纤维结合,后骨化形成连接。 (1)韧带:一种致密结缔组织是弹性结缔组织和胶原纤维彼此交织成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2)软骨:一种半透明的弹性结缔组织,构成幼体主要的骨骼成分,成体大多已骨化。 (3)椎间盘:中央部的髓核,周围的纤维环,由纤维软骨接同心圆排列。 ②间接连结(称为关节或滑膜关节) ·关节的基本结构: (1)关节面:关节面一般为一凸一凹,凸者为关节头,凹者为关节窝。关节面上被覆关节软骨。 关节软骨多数为透明软骨,少数为纤维软骨。 主要作用:让粗糙的关节面变光滑,同时在运动时减少对关节面的摩擦,缓冲震荡和冲击。 (2)关节囊:外层为纤维膜,厚而坚韧,若经常运动,则纤维膜薄而松弛。内层为滑膜,由薄而柔润的疏松结缔组织膜构成,衬贴于纤维膜的内面。 滑膜内髁产生滑液,滑液是透明的蛋白样液体,为关节腔内提供了液态环境。 (3)关节腔 为关节囊滑膜层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腔内含有少量滑液。

·关节的辅助结构 (1)韧带:连接与相邻两骨之间的致密结缔组织,加强关节的稳固性。 位于关节囊外的称为囊外韧带,关节囊内的为囊内韧带,有滑膜包裹。 (2)关节盘和关节唇 关节盘位于两骨关节面之间,将关节腔分为两部,有的关节盘呈半月形,称关节半月板。 将关节腔分为两部可以增加关节运动的形式。 关节唇是附着于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环,它加深关节窝,增大关节面如髋臼唇等,增加了关节的稳固性。 (3)滑膜襞和滑膜囊 关节囊的滑膜表面积大于纤维层,滑膜重叠卷折突入关节腔称为滑膜襞。有时此襞含有脂肪,呈滑膜脂垫。 滑膜襞在关节腔内扩大了滑膜的面积,有利于滑液的分泌和吸收。 有时滑膜也从关节囊滑膜纤维膜的薄弱或缺口处作囊状膨出,充填于肌腱与骨面之间,形成滑膜囊,减少肌肉与骨面的摩擦。 ·关节运动 (1)移动:一个骨沿着另一骨滑动,概念过于广泛,少用于描述关节运动。(2)屈伸:相关节两骨夹角变小称屈,夹角变大称伸。

解剖学名词解释

1.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视正前方,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2. 内侧和外侧----是描写人体各局部或器官与人体正中矢状面相对距离大小而言的术语,距正中面近者为内侧,反之为外侧。 3. 骺线----成年后,长骨体与骺之间的骺软骨骨化后的遗迹。 4. 板障----颅骨顶内外板之间的骨松质,含有丰富的板障静脉。 5. 椎管----各锥孔贯通,构成容纳骨髓及其被膜等的管道。 6. 椎间孔----由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共同围成,其间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7. 隆椎----第7颈椎,棘突较长,末端不分叉,体表易于触及,常作为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 8. 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交界处向前微突的横嵴,两侧平对第2肋软骨,常作为计数肋的标志。 9. 肋弓---第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接而形成,是重要的体表标志。 10. 翼腭窝----为上颌骨体,蝶骨翼突与腭骨之间的窄间隙,深藏于颞下窝的内侧,内有神经,血管经过。 11. 颅囟----新生儿颅顶骨的骨缝间较大的未骨化的膜性部位,主要有前(额)囟和后(枕)囟。 12. 翼点----为颅侧面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的H形交界处,此处骨质薄弱,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 13. 蝶筛隐窝---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体间的间隙,内有蝶窦的开口。 14. 鼻旁窦----是上颌骨,额骨和蝶骨以及筛骨内的骨腔,位于鼻腔周围并开口于鼻腔。 15. Luschka关节----即钩椎关节,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突起为椎体钩,椎体沟与上位椎体下面两侧的唇缘相连接而成。如果过度增生肥大,可致椎间孔狭窄而压迫脊神经。 16. 腕骨沟----8块腕骨弧形排列而形成的掌面凹陷的浅沟,参与腕管的构成。 17. 桡神经沟----肱骨中部后面自内上斜向外下的浅沟,有桡神经和肱深血管经过。

解剖学基础教学计划 (1)

《解剖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所教学的对象是高一新生,一共三个班级。大部分学生均为应届初中毕业生,基础差,理解能力不强,所以学习人体解剖学有一定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用朴实的话语、大量的图片、生活的例子来讲解。再者,对于学习积极性而言,尽量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另外,对于依赖性较强的学生,尽量引导学习,使其慢慢地改善不足。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解剖学基础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属生物科学中形态学的范畴。其与医学各科的联系密切,是医学科学的一门重要先修基础课。人体解剖学的任务是阐明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及其发生发展,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后续临床课程提供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三、课程目标: 1.掌握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脉管系统的主 要器官的形态、位置和功能;神经系统常用的神经走向;脉管系统主要血管的走行。 2.熟悉感觉器和内分泌系统。

3.了解生殖系统和人体胚胎发育。 4.具有规范、熟悉的基本实践操作技能。 5.具有应用基本知识分析、简析生活现象和临床问题的能力。 6.具有严谨求学的态度、科学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四、本学期重难点章节 第二章运动系统 第七章脉管系统 第九章神经系统 五、教学时间分配: 序号授课内容理论实验备注 1 绪论 2 2 细胞与基本组织11 3 运动系统26 4 消化系统8 5 呼吸系统 4 6 泌尿系统 4 7 生殖系统0 8 脉管学系统15 9 感觉器 1

10 神经系统12 11 内分泌系统 1 12 人体胚胎概要0 合计84 84

《解剖学》教学大纲

供三年制助产专业使用《解剖学》教学大纲(网络版)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解剖学》是供三年制助产专业使用,由人体解剖学、细胞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合并而成的一门医学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或了解人体各部的形态、位置和毗邻,学会正确运用人体结构学知识和术语,为正常人体功能学、病理学、药理学及各门临床、助产相关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课程依照护临床助产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和国家护士执业标准而设置,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学习具有指导意义。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解剖学中最基本的知识,如器官的名称、位置、形态、结构等。2熟悉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大纲、助产士大纲中常见疾病的发生与结构改变之间的关系。3.了解与助产及护理操作相关的解剖知识。(二)能力目标1.具有按系统进行归纳、总结提高的综合能力,并通过有选择的病例讨论,初步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2.养成对所解剖的结构进行细致观察的习惯,并不断培养

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3.能运用解剖知识进行助产应用技术操作。(三)态度目标1.具有敬业爱岗,忠于职守;奉公守法,维护消费者权益;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工作质量;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团结互助,积极协作的良好职业道德。2.具有细心、能吃苦、持之以恒的开拓能力。 3.具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吃苦耐劳、严谨慎独的系统性思维能力。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单元教学内容教学教学活动参考学时要求与参考理论实践熟悉 理论讲授2第一章绪论一、解剖学的定义及在医学中的地位熟 悉二、解剖学的分科了解三、学习解剖学的观点和方法掌握四、人体的构成掌握五、人体结构的常用方位、术语第一节细胞的 结构第二章细胞理论讲授2掌握一、细胞膜掌握二、细胞质熟 悉三、细胞核了解第二节细胞增殖了解第三节细胞的运动性理 论讲授2第一节上皮组织第三章基本熟悉一、被覆上皮组织了 解二、腺上皮及腺理论讲授4第二节结缔组织掌握一、固有结 缔组织熟悉二、软骨组织和软骨熟悉三、骨组织和骨掌握四、 血液和血细胞的发生理论讲授2第三节肌组织熟悉一、骨骼肌 熟悉二、心肌熟悉三、平滑肌理论讲授2第四节神经组织熟悉一、神经元掌握二、神经元间的联系了解三、神经胶质细胞了 解四、神经纤维和神经了解五、神经末梢学会实践6实验一显

右冠状动脉的解剖学分支组成

右冠状动脉的解剖学(分支组成) 右冠状动脉(Right Cor on ary Artery )绝大部分(约94%)自升动脉右前方的右冠窦内发出,约90%开口于右冠窦中1/3 部分,其中65.2% 开口距窦底的距离在12-16mm 之间。右冠状动脉开口直径多在0.41-0.50cm 之间,发出后行走于右房室沟内,在肺动脉的始部与右心耳之间沿冠状沟向右下行,绕过心右缘至心脏隔面,继续沿冠状沟向左行走,多数(约占88.12%)在后室间沟与房室沟的交叉点(后十字交叉)附近分为左室后支和后降支,少数右冠状动脉(约占7.24%)只达到后十字交叉,左房和左室后壁由左回旋支供血。极少数右冠状动脉终止于右室隔面( 2.85%)或锐缘部( 2.07%)而不达到后十字交叉。右冠状动脉在房室交点处往往突向深方,形成“ U” 形弯曲,并分为终支、后降支和左室后支。右冠状动脉一般分布于右房、右室前壁大部分、右室侧壁和后壁的全部、左室后壁部分和室间隔后1/3,包括左束支的后半及房室结(93%)和窦房结(60%)。[1][2] (图1-1)(图1-2)

图1-1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造影所见 # C02523 伽* p*i ii?n Agr 6S jears- U* JIANGMEN CENTRAL HOSP. CT EE

解剖学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毗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基本功能的形态科学,是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重要基础课。要求学生通过人体解剖学的学习,一方面牢固而熟练的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正确使用解剖术语,掌握常用解剖学英文词汇; 另一方面培养自学、观察、综合判断、思维表达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毗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基本功能的形态科学,是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重要基础课。 (二)能力目标 要求学生通过人体解剖学的学习,牢固而熟练的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正确使用解剖术语。 (三)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自学、观察、综合判断、思维表达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绪论 【教学内容】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任务和分科。 二、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三、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 四、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的轴和面。 【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的解剖学术语,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方法。 2、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发展概况与分科,体型、变异与畸形的概念。【教学内容】 一、人体结构概述

二、人体解剖学的分科 三、形态学研究方法 四、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五、人体形态学描述的标准 【重点与难点】 重点:常用的解剖学术语 【学时】理论2学时,实践2学时 运动系统 第一章骨学 骨学总论 第一节概述 【重点与难点】 重点: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功能。 【教学目标】 1、掌握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功能。 2、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教学内容】 一、骨的形态 二、骨的构造 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四、骨的发生和生长 五、骨的表面特征 【学时】 2学时(理论) 第二节躯干骨 【教学目标】 1、掌握躯干骨的组成,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掌握胸骨的形态、分部及胸骨角的临床意义,掌握肋的一般形态和分类,掌握躯干骨的体表标志。

解剖学

图2-45 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实验一、人体基本组织(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观察了解人体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的基本结构、分类和特征; 2、仔细比较人体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的分布与结构特点; 3、绘制显微结构图2幅。 [实验内容] 1单层上皮组织切片观察;2复层上皮组织切片观察;3疏松结缔组织观察;4致密结缔组织观察;5 骨组织观察;6血细胞观察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实验器材:显微镜 2、试剂和材料: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相关切片若干 作业:绘图:1、复层上皮组织 2、疏松结缔组织 实验二、人体基本组织(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观察了解人体肌肉组织与神经组织的基本结构、分类和特征; 2、仔细比较人体肌肉组织与神经 组织的分布与结构特点;3、绘制显微结构图2幅。 [实验内容] 1三种肌肉组织观察2神经组织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实验器材:显微镜; 2、试剂和材料: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相关切片若干 作业:绘图:1、平滑肌组织 2、神经组织 实验三、运动系统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熟记人体骨骼的形态结构; 2、掌握人体骨骼系统的组成及其重要的骨连接; 3、观察颅骨 的组成与结构特征。 [实验内容] 1、脊柱观察 2、胸廊观察 3、四肢骨观察 4、骨连接观察 5、颅骨观察 6、骨骼肌观察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实验器材 脊柱、胸廊、上下肢骨与连接、颅骨、头颅肌、 躯干肌、上下肢肌等标本与模型。 2、实验试剂与材料 擦镜纸;香柏油;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相关切片若干。 作业:绘图:1、滑膜关节的构造(2-2) 2、腰椎上右面(2-3 E ) 实验四 坐骨N--腓肠肌标本制备 目的: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作方法;肌肉单收缩描 记。 潜伏期 收缩期 舒张期

解剖学知识最全总结

解剖学知识总结 绪论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其任务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奠定基础。 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分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部分进行。系统解剖学是按照人体各器官、系统来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局部解剖学则是按照身体局部来研究各器宫的形态结构和相互间的位置关系。 要运用进化发展的观点,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和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观点来观察和研究人体的形态与构造。学习时要重视标本、模型的观察和活体触摸要学会用工具书,如图谱。 掌握人体的轴、面和方位术语: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对人体结构描述,均以此姿势为标准。 人体的轴——根据标准姿势,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的轴。即: (1)矢状轴:由前→后,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的轴。 (2)冠状轴:由左→右,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的轴,又称额状轴。 (3)垂直轴:由上→下,与身体长轴平行的轴。 人体的切面——亦分三种: (1)矢状面:以前后方向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若将身体分成相等的左右两半,称为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以左右方向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3)水平面:与垂直轴相垂直,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断面。 常用方位术语: 腹侧——近腹面背侧——近背面 上(颅侧)——近头下(尾侧)——近足 内侧——近正中面外侧——距正中面较远 内——近内腔外——距内腔较远 浅——近体表深——距体表较远 近侧——近肢根远侧——距肢根较远 第一篇运动系统 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运动系统构成了人体的支架和基本形态,起保护、支持和运动的作用。

解剖学名词解释汇总

解剖学名词解释 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两眼平时前方,上肢在躯干两侧自然下垂,手掌向前,两足并拢,趾尖向前。 冠状面(额状面):按左右方向,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纵切面。此面与水平面、矢状面垂直。 隆椎:第七颈椎(C7),棘突较长。末端不分叉,直接隆起于皮下,易于触及。是计数椎体棘突的标志。 翼点(太阳穴):在颞窝前下部,由额、顶、颞、蝶四骨汇合后形成的H形缝,称~。此处骨质薄弱,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损伤后可致硬脑膜外血肿。 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相接处所形成的微向前突的横嵴,称胸骨角。后平对第四胸椎椎体下缘,两侧平对第二肋。 是计数肋的标志。 肺循环:血液从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干及其各级分支到达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再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称肺循环 体循环:血液经左心室搏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再经过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及心冠状窦返回右心房的循环途径称体循环。 上消化道:从口腔至十二指肠的这段消化道称为~。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和十二指肠。 下消化道:空肠、回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 骨性胸廓:由12块椎骨、12对肋、一块胸骨借连接装置共同构成。成人近似圆锥形,前后扁平,上窄下宽。有上下口、前后侧壁。上口由第一胸骨柄上缘、第一肋、第一胸椎构成;下口由第十二胸椎、第十二肋、第十一肋前端、肋弓、剑突共同构成。功能:支撑、保护、参与呼吸运动——吸气时,肋骨前部提高,胸骨上升,加大了胸廓的前后径,肋体外翻,加大胸廓的横径,使胸腔容积增大。呼气时,与之相反。 肋弓:第8~10对肋的肋软骨依次与上位肋软骨相连而形成的软骨弓。软骨之间可形成软骨间关节。是肝、胆囊和脾的触诊标志。 浮肋:第11~12对肋的前端游离于腹壁肌层中,称为浮肋。 胸膜:被覆于肺表面、胸壁面、膈上面和纵隔表面的浆膜。 脏胸膜(肺胸膜):紧贴于肺表面并伸入肺叶间裂的胸膜; 壁胸膜:覆盖于胸壁面、膈上面及纵隔侧面的胸膜。根据其所贴附部位,可分为肋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和胸膜顶。 胸膜顶:包被在肺尖上方的壁胸膜称为胸膜顶,突入颈根部,高处锁骨侧1/3上方2-3cm,其上面的胸膜上膜对胸膜顶有固定和保护作用。是肋壁胸膜与纵隔胸膜的移行部 胸膜腔:脏壁胸膜之间围成的潜在间隙称为胸膜腔 纵隔:两侧纵隔胸膜间全部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肺门:肺的侧面与纵隔相对,其中部凹陷,称为肺门。 肺韧带:肺根下方脏壁两层胸膜相互移行成为~连于肺与纵隔间,固定肺。

解剖学

解剖学 3、淋巴道转移: 宫颈癌向间质浸润可侵入淋巴管形成瘤栓,随淋巴液流达邻近淋巴结,在淋巴管内扩散。宫颈癌转移途径: ①宫颈癌灶基底淋巴管→宫旁淋巴结一闭孔区淋巴结→髂内、外区淋巴结→髂总区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锁骨上窝淋巴结。 ②宫颈癌灶淋巴管→骶前区淋巴结→主动脉下淋巴结。 三,下肢浅静脉 下肢浅静脉包括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图1)。大隐静脉是全身最长的皮下浅静脉,在足背内侧起自足背静脉,在下肢内侧上行,直至腹股沟处汇入股总静脉。小隐静脉在足背外侧沿小腿后外侧上行至膝关节后部,汇入静脉。 浅静脉位于皮下疏松的组织之间,没有象肌肉那样的组织的支持,在浅静脉压力持续增高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变形而扭曲或曲张。 浅静脉最终汇入深静脉,因此深静脉是下肢的主要回血通道。在深静脉通畅的情况下,切除浅静脉,一般不影响下肢静脉血的回流。因此,在动脉有病变时,常常切取相应长度的大隐静脉来替代有病变的动脉。 1、大隐静脉系统:大隐静脉自足背静脉弓的内侧开始直向上行,经内踝前方沿胫骨缘而抵达股骨内侧髁后部,再向上外行,位于大腿内侧面在卵圆窝处注入股静脉。在大隐静脉进入股静脉之前的5~7cm一段中接纳许多属支,它们分别是:①旋髂浅静脉,接受腹壁下外侧和大腿外侧近端皮肤的血液;②腹壁浅静脉,接受腹壁下内侧皮肤的血液;③阴部浅静脉,引流男性之阴囊与阴茎部血液以及女性之大阴唇血液;④股外侧浅静脉,它位于大隐静脉的外侧;⑤股内侧浅静脉,它位于大隐静脉的内侧。 2、小隐静脉系统: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外侧,在跟腱和外踝后缘之间上行,在小腿下1/3段,位于深筋膜的浅面处受皮肤和浅筋膜覆盖;在小腿中1/3段,在腓肠肌腱覆盖下进入筋膜下组织;在上1/3段,穿过深筋膜,进入腘窝注入腘静脉。上段小隐静脉处于较深位置,又受筋膜支持,一般无明显曲张静脉可见。 四,牵涉性痛当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痛觉,这种现象叫做牵涉性痛(reffered pain). 临床上将内脏患病时体表发生感觉过敏以及骨骼肌反射性僵硬和血管运动、汗腺分泌等障碍的部位称为海德带HEAD ZONES,该带有助于内脏疾病的定位诊断。牵涉性痛的一个合理解释之一是,发生疾患的内脏和被牵涉的皮肤的传入纤维都由

解剖学名词解释

1.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视正前方,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 掌心向前。 2. 内侧和外侧是描写人体各局部或器官与人体正中矢状面相对距离大小而言的术语,距正中面近者为内侧,反之为外侧。 3. 骺线- 成年后,长骨体与骺之间的骺软骨骨化后的遗迹。 4. 板障- 颅骨顶内外板之间的骨松质,含有丰富的板障静脉。 5. 椎管- 各锥孔贯通,构成容纳骨髓及其被膜等的管道。 6. 椎间孔- 由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共同围成,其间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7. 隆椎-- 第7颈椎,棘突较长,末端不分叉,体表易于触及,常作为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 8. 胸骨角Sternal angle - 胸骨体与胸骨柄交界处向前微突的横嵴,两侧平对第 2 肋软骨,常作为计数肋的标志。 9. 肋弓---第8-10 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接而形成,是重要的体表标志。 10. 翼腭窝为上颌骨体,蝶骨翼突与腭骨之间的窄间隙,深藏于颞下窝的内侧,内有神经,血管经过。 11. 颅囟新生儿颅顶骨的骨缝间较大的未骨化的膜性部位,主要有前(额)囟和后(枕)囟。 12. 翼点Pterion --- 为颅侧面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的H 形交界处,此处骨质薄弱,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 13. 蝶筛隐窝Sphenoethmoidal recess ---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体间的间隙,内有蝶窦的开口。 14. 鼻旁窦是上颌骨,额骨和蝶骨以及筛骨内的骨腔,位于鼻腔周围并开口于鼻腔。 15. Luschka 关节- 即钩椎关节,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突起为椎体钩,椎体沟与上位椎体下面两侧的唇缘相连接而成。如果过度增生肥大,可致椎间孔狭窄而压迫脊神经。 16. 腕骨沟8 块腕骨弧形排列而形成的掌面凹陷的浅沟,参与腕管的构成。 17. 桡神经沟- 肱骨中部后面自内上斜向外下的浅沟,有桡神经和肱深血管经过。 18. 髋臼由髂,坐,耻三骨的体构成,是髋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19. 关节囊Joint capsule --- 为附着于关节面周缘以及附近骨面的结缔组织囊,由外层的纤维膜和内层的滑膜构成。 20. 屈和伸是关节围绕冠状轴的运动,运动时相关节的两骨之间的角度变小称屈,反之角度增大称伸。 21. 关节盘是介于关节面之间的纤维软骨板,可适应关节面,起弹性缓冲作用和增加运动轴。 22. 环转骨的近端在原位转动,远端作圆周运动,其实质是屈、展、伸、收的依次连续运动。 23. 关节又称滑膜关节,是关节的相对骨面间相互分离,借周围结缔组织相连结,其内充满滑液的腔隙。 关节是骨连结的最高形式,一般具有较大的活动性。 24. 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 -- 是连于相邻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中央的髓核和外周的纤维环组成。 25. 足弓是跗骨与跖骨连结而成的凸向上的弓,具有支撑,保护和缓冲的作用。 26. 胸廓- 由胸椎,肋,胸骨以及骨连结形成的圆锥形骨性框架,具有支持,保护胸腔脏器和参与呼吸运动的功能. 27. 脊柱- 由躯干的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借骨连结而形成,构成人体的中轴,上承托颅,下接下肢带骨。 28. 喙肩弓由喙突、肩峰、喙肩韧带共同构成,架于肩关节上方,有防止肩关节向上脱位的作用。 29. 旋内是关节沿垂直轴进行的运动,骨沿中心轴向前内侧进行的旋转称旋内。 30. 对掌运动- 是拇指指尖掌面和其他四指的掌面相对的运动,可加深手掌的凹陷,是人类进行握持和精细运动必需的主要动作。 31. 坐骨大孔Greater sciatic foramen -- 由骶棘韧带和坐骨大切迹共同围成,内有血管神经通过。 32. 骨盆--由骶骨,尾骨和两侧髋骨相连结而成的骨环,具有传导重力,支持,保护盆腔脏器的作用。 33. 界线—由耻骨联合上缘,耻骨结节,耻状梳,弓状线和骶骨岬围成,是大小骨盆的分界线。

解剖学

说明:未注明者=(专业课or 专业基础课)未明确 By:大米 中山医博士试题1992解剖学 一、试述腕前结构的排列(外到内),该处正中神经损伤有何症状,为什么? 二、手掌筋膜间隙有哪些?叙述其临床意义。 三、试述腹股沟管淋巴结分群、位置、收纳范围、回流方向。 四、试述面神经机能成分、行程、分支、分布范围。面神经膝状节损伤后表现? 五、试述甲状腺形态、位置、毗邻、血液供应,静脉回流。 六、试述胫神经来源、行程、支配范围,损伤症状,为什么? 七、试述咽的分部、位置、鼻咽部重要结构,临床意义。 八.试述心脏冠状动脉起源、行程、分支及分布范围。 中山医博士试题1993解剖学 一、试述眼瞳孔对光反射途径及各个部位损伤后的表现 二、试述内囊的位置、分部、各部传导束名称,损伤症状。 三、试述胃形态、位置、分部及胃的比邻(何谓胃床) 四、试述腋窝(腔)的构成及内容。 中山医博士试题1994解剖学 1、试述眼瞳孔对光反射途径及各部位损伤后的表现。 2.试述内囊的位置、分部、各部传导束名称,损伤症状。 3.试述胃形态、位置、分部及胃的毗邻(何谓胃床)? 4.试述腋窝(腔)的构成及内容(臂丛的组成、分支,腋动脉分段及分支)。中山医博士试题1995解剖学(专基) 1.心脏的血供。 2.胃的静脉淋巴回流。 3.眼的神经支配。 4.颈部淋巴回流。 中山医博士试题1995解剖学(专业) 1.试述内囊的构成、分部、传导束名称及损伤症状。 2.试述眼眶内的重要结构。 3.试述心脏的形态特征,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 4.何谓尿生殖膈,试述会阴深、浅隙的构成及内容。 5.试述胃的形态、分部及胃后壁毗邻。 中山医博士试题1996解剖学(专基)

解剖学 名词解释汇总

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两眼平时前方,上肢在躯干两侧自然下垂,手掌向前,两足并拢,趾尖向前。 冠状面(额状面):按左右方向,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纵切面。此面与水平面、矢状面垂直。 隆椎:第七颈椎(C7),棘突较长。末端不分叉,直接隆起于皮下,易于触及。是计数椎体棘突的标志。 翼点(太阳穴):在颞窝前下部,由额、顶、颞、蝶四骨汇合后形成的H形缝,称~。此处骨质薄弱,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损伤后可致硬脑膜外血肿。 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相接处所形成的微向前突的横嵴,称胸骨角。后平对第四胸椎椎体下缘,两侧平对第二肋。 是计数肋的标志。 肺循环:血液从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干及其各级分支到达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再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称肺循环 体循环:血液经左心室搏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再经过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及心冠状窦返回右心房的循环途径称体循环。 上消化道:从口腔至十二指肠的这段消化道称为~。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和十二指肠。 下消化道:空肠、回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 骨性胸廓:由12块椎骨、12对肋、一块胸骨借连接装置共同构成。成人近似圆锥形,前后扁平,上窄下宽。有上下口、前后侧壁。上口由第一胸骨柄上缘、第一肋、第一胸椎构成;下口由第十二胸椎、第十二肋、第十一肋前端、肋弓、剑突共同构成。功能:支撑、保护、参与呼吸运动——吸气时,肋骨前部提高,胸骨上升,加大了胸廓的前后径,肋体外翻,加大胸廓的横径,使胸腔容积增大。呼气时,与之相反。 肋弓:第8~10对肋的肋软骨依次与上位肋软骨相连而形成的软骨弓。软骨之间可形成软骨间关节。是肝、胆囊和脾的触诊标志。 浮肋:第11~12对肋的前端游离于腹壁肌层中,称为浮肋。 胸膜:被覆于肺表面、胸壁内面、膈上面和纵隔表面的浆膜。 脏胸膜(肺胸膜):紧贴于肺表面并伸入肺叶间裂的胸膜; 壁胸膜:覆盖于胸壁内面、膈上面及纵隔侧面的胸膜。根据其所贴附部位,可分为肋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

标准解剖学姿势

1、标准解剖学姿势:又称标准姿态,即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两足并立,两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足尖,掌心向前。 2. 骨按其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四类。 3.骨主要由骨质、骨膜、骨髓构成,此外还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等,骨髓分为红骨髓、黄骨髓。 4、成人有206块骨按部位:颅骨、躯干骨、四肢骨 躯干骨组成:椎骨24、骶骨1、尾骨1、胸骨1、肋12对 椎骨颈椎 7 、胸椎 12、腰椎 , 5骶椎 1(5), 尾椎 1(3-4) 5.椎骨的一般形态椎体组成:椎弓、椎弓、突起、椎孔→椎管、椎间孔 颈椎、胸椎、腰椎各自的特征。 颈椎:椎体较小,椎体上面在横径上凹陷,下面在矢状径上凹陷,椎孔相对较大,呈三角形。第2~6颈椎的棘突分叉,横突上有横突孔,关节突的关节面近似水平位。第一颈椎,又名,寰椎,呈环形,无椎体、棘突;第二颈椎,又名枢椎,椎体上有齿突;第七颈椎,又名隆椎,它的棘突长而末端不分叉。 胸椎:有肋凹和横突肋凹,棘突较长,向后下倾斜,呈叠瓦状互相掩盖,关节突的关节面呈冠状位。 腰椎:椎体较大,棘突短呈板状,水平后伸,关节突的关节面呈矢状位。 6.胸骨组成:胸骨柄(颈静脉切迹)、胸骨体、剑突(名)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所形成的微向前突的横嵴,称胸骨角,其两侧平对第2肋,是记数肋的标志。 7.(名)肋弓:第8~10对肋的肋软骨依次与上位肋软骨相连而形成的软骨弓,软骨之间可形成软骨间关节 8.肋是由肋和肋软骨组成,共十二对,第一到七是真肋,第八到第十二是假肋,十一到十二是浮肋 9.翼点:在颞窝前下部,由额、顶、颞、蝶四骨汇合后所构成的“H”形的缝,称翼点。此处骨质薄弱,内面恰好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损伤后可致硬脑膜外血肿。 10.颅以眶上缘和外耳门的上缘为分界,分为脑颅和面颅 颅骨23块脑颅骨 8块(顶骨2、颞骨2、额骨1、筛骨1 、枕骨1蝶骨1)面颅骨(15块鼻骨 2、泪骨 2、颧骨 2、上颌骨 2、下鼻甲 2、腭骨 2、下颌骨 1、犁骨 1、舌骨 1)、听小骨3 10颅前面观分为额区,眶,骨性鼻腔和骨性口腔。 眶的形态:眶腔:底朝前外锥体形 1)底—眶上孔、眶下孔 2)尖—视神经管口 3)上壁—泪腺窝 4)内侧壁—泪囊窝、鼻泪管 5)下壁—眶下裂、眶下沟眶下管 6)外侧壁 11.骨性鼻腔;由梨骨,和筛骨垂直板构成的骨性鼻中隔分成左右两半。12.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开口部位及功能。 额窦位于额骨体内,眉弓深方,开口于中鼻道;上颌窦位于上颌骨体内,开口于中身道;蝶窦位于蝶骨体内,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位于筛骨迷路内,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鼻旁窦协助调解吸人空气的温湿度,对发音有共鸣作用。 13 骨性鼻中隔由犁骨和筛骨的垂直板构成;鼻腔外侧壁上有上、中、下3个鼻甲,及上中下开道和副鼻窦的开口。上鼻道:筛窦后群开口。中鼻道:筛窦前中群,上颌窦,额窦开口。下鼻道:鼻泪管开口。 14.髂骨:髂臼是由髂,坐和耻三骨合成。窝内半月形的关节面称月状面,窝的中央未形成关节面的部分,称为髂臼窝。 关节 1骨与骨之间籍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相连,形成骨连结。直接连结: 纤维连结、软骨连结、骨性结合;间接连结:关节 2关节的基本构造1.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 囊(纤维膜滑膜滑膜绒毛滑液)关节腔(滑液负压) 关节的辅助装置1.韧带(囊内韧带囊外韧带)2.关节盘 3.关节唇 4.滑膜襞 (滑膜脂垫滑膜囊 ) 前纵韧带作用:防止脊柱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向前脱出 后纵韧带作用: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黄韧带作用:协助围成椎管,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3脊柱侧面观 4个生理性弯曲: 颈曲胸曲腰曲骶曲 4胸锁关节构成:锁骨的胸骨端胸骨的锁切迹第一肋软骨的上面 胸锁关节是上肢骨与躯干骨间连结的唯一关节。 5a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借连接装置共同构成。成人近似圆锥形,有上口、下口和前、后、左、右四壁。上口由胸骨柄上缘、第一肋、第一胸椎构成;下口由第十二胸椎、第十二肋、第十一肋前端、肋弓、剑突共同构成。胸廓容纳胸腔脏器。 7.颞下颌关节,有关节盘存在 8.肘关节组成: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 9. 说明肩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 答: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关节盂构成。其结构特点是:关节盂浅小,肱骨头大,有关节盂缘;关节囊薄而松弛,是全身运动最灵活的关节。关节外侧有喙肱韧带加强。 可作屈、伸、收、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 10.骨盆的分界线:骨盆可由骶骨岬向两侧经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状界线,分为上方的大骨盆或又称假骨盆和小骨盆或又称真骨盆。 11.大骨盆,由界线上方的髂骨翼和骶骨构成。 12.小骨盆,可分为骨盆上口,骨盆下口和骨盆腔。骨盆上口由 第 1 页共12 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