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典型的气候类型分析

典型的气候类型分析

典型的气候类型分析
典型的气候类型分析

典型的气候类型分析:

(1)马达加斯加岛东岸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原因:

1.纬度低,临近赤道,气温高,气压低,盛行上升气

2.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气流从海上吹来,地形的抬升作用,降雨多3,马达加斯加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西岸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原因是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

(2)东非高原在赤道附近却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原因;

东非高原是热带草原气候。这里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东非高原没有生成热带雨林的水热条件。这里一年分为旱季和雨季两个时段.每年的小雨季开始于11月初,不会出现连贯和强度降雨,在下年的一、二月细雨过渡之后,才会有延续到五月,平均达到60毫米的大雨。

比较:东非高原和刚果盆地同处赤道附近,但刚果盆地在大陆西部,地势较低,终年处于赤道低气压控制下,吹西南风,高温多雨,成为热带雨林气候。而东非高原位于大陆东部,一月处在非洲热低压中心的东北部,吹北风和东北风,很少降雨;七月大西洋上的西南风越过刚果盆地吹到东非降水已很少了,故东非高原年降水量不如刚果盆地多,且有明显少雨时期。另外东非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1,000~1,500米左右,气温大为降低,故植被则是以间有小林和带状林的热带草原类型为主,热带雨林面积很小,只有在湿润的山麓低坡上和高原西部靠近刚果盆地处才有分布。

(3)几内亚湾北部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原因

1、赤道低压

2、暖流

3、东南信风转过赤道转成西南季风4地形雨

(4)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形成原因

1海拔高1000-1500,气温低,空气对流部旺盛,政法弱,降水少,2.东南信风转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后,经过刚果盆地再到达东非高原后水汽逐渐减少。

(5)南美洲西海岸热带沙漠狭长分布的原因

1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终年盛行下沉气流,年降水量少。2.秘鲁寒流常年西北风向移动,降温减,沿岸为荒漠。3.安第斯山脉南北纵横阻挡了东部的盛行西风,使得其更加干燥。

(6)南美洲东南部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原因;1.东南信风迎风坡2.巴西暖流。

(7)中美洲热带雨林气候形成原因;1.东北信风迎风坡2.墨西哥湾暖流

(8)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形成原因;1.东南信风迎风坡。2.东澳大利亚暖流(9)印度河流域热带沙漠原因

1.冬季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2.夏季受地形影响西南季风无法到达

3.历史上对印度河的破坏。,很多河流干枯.

说明:印度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国家,兼有高原高山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东部恒河平原和南部德干高原的广大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北部靠近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地区为高原和高山气候;西北部靠近巴基斯坦,即靠近印度河平原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这里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有三点: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西南夏季风无法到达这里;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渡开发导致植被破坏)。

(10)索马里附近的热带沙漠气候成因是什么分冬季和夏季讨论:1.冬季:受东北信风和季风洋流影响,刮东北风,由海洋刮向陆地,增温增湿。气候类型大陆性不明显,不是明显的热带沙漠气候。 2.夏季:常吹离岸风,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季风。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底层海水上泛,温度低。多上升流,表现为寒流性质,降温减湿降水少,所以表现为寒流性质(索马里寒流)。在夏季气候大陆性明显,表现为热带沙漠气候(夏季)。

(11)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半环状分布1东北部为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且位于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2东部南回归线至南纬30度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3南纬30至40度由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为地中海气候.4北部受西北季风和东南信风的影响为热带草原气候.5西部由于位于大陆内部且受副高控制为热带沙漠气候!

世界气候类型地分布(详细)

形成气候的四个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影响着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与降水,气温与降水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世界纷繁复杂的气候类型. 二、完成表“气候特点、成因、分布”

5、除了南极洲外,在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 6、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沙 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控制) 冰原气候(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7、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沙漠气候(受信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气候(常 年受西风带控制) 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 风带控制 ) 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 三、读“气候分布模式图”,将气候类型填在下图相应位置 四、气候类型的非地带性分布 1.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 中美地峡大陆东岸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 东岸成因:以上四地虽不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但它们纬度低,气温高且都位于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西侧成因:地处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沿岸有加利福利亚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2.南美洲西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区狭长 成因:①安第斯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岸,使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域狭窄。②西侧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③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3.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 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该地与刚果盆地的区别是它的海拔较高,受到地形的影响。与其相似的是南美圭亚那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4.索马里半岛 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5几内亚湾的北侧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这里与非洲的刚果盆地紧密相连,虽然同为热带雨林气候,但成因却并不相同。 成因: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6.巴塔哥尼亚高原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由于安第斯山的阻挡,地处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体现非地带性的分布规律。 7.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 这些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这些气候区之所以南北延伸,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各气候不能向东深入,局限于沿海一带,从而形成了上述分布特点。 五.各大洲气候类型的分布 六、气候的判读 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是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要素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平衡,以及因时间不同而千变万化的结果。因此,分析判别世界各种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气温、降水的变化数值特征这个主要矛盾进行分析,具体判别方法分三步:1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该地是在“南、北半球”。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因此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 2.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确定“温度带”。 (1)最冷月均温>15℃为带。(2)最冷月均温在0℃~15℃为带。

专题13-世界的气候类型

编号: 班级: 姓名: 【专题13】世界的气候类型 【考点归纳】 ●13种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的判定 ●气候分布 【知识梳理】 一、热带气候类型: 1、如图,A 是( )气候, B 是( )气候, C 是( )气候, D 是( )气候。 2、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 )附近,主要包括有( )平原、( )盆地和( )群岛。为什么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 3、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主要是( )气候,该气候最大的分布区在( )洲。热带草原的代表动物有哪些? 4、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半岛和( )半岛。 6、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规律是( ),以非洲的( )地区最大。 二、亚热带气候类型: 1、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夏季( ),冬季( )。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巴西的( )部。 2、地中海气候: 气候特征:夏季( ),冬季( );具有( )的典型特点。 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的大陆( ),以( )地区最为典型。在地中海气候区,树木叶子较小,表面多蜡质层,形成了( )林景观。欧洲的地中海沿岸形成了以( )、( )、( )为特色的旅游胜地。 三、温带气候类型: 1、读下图,判断气候类型: ( )( )( )( ) 2、亚洲大陆东部属于( )气候,具有夏季( )、冬季( )的气候特征。 3、温带海洋性气候一般分布在( )地区,气候特征是:夏季( )、冬季( ),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大分布区是( )。 4、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属于( )气候,而在其北部属于( )气候。 5、温带气候规律总结: ①亚热带东岸是( )气候 ②亚热带西岸是( )气候 ③温带东岸是( )气候 ④温带内陆是( )气候 ⑤温带西岸是( )气候 ⑥亚寒带地区是( )气候 四、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1、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属于( )气候,格陵兰岛和南极洲属于( )气候。 2、在中低纬度地区的山地高原分布着( )气候,以自然景观的( ) 变化为特色。 【当堂训练】 1、除南极洲之外,其他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 2、甲地气候类型在乙图中的对应地点是【 】 A 、A 地 B 、B 地 C 、C 地 D 、D 地 3、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景观从沿海往内陆由森林变为荒漠的原因是【 】 A 、气温的变化 B 、地势的变化 C 、地形的变化 D 、降水量的变化 4、下图表示北纬30°-60°的大陆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⑴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A , B , C , D 。 ⑵B 、C 中,常年湿润的是 ,冬雨夏干的是 。 ⑶上图反映的是 大陆,C 气候在 洲没有分布。 5、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⑴图中有①到②到③,气温的年较差逐渐 , 而年降水量呈现逐渐 的趋势。 ⑵④地区虽然与长江中下游地处同一纬度,但是夏季 气温却低20℃,原因是 。 ⑶⑤地的气温和降水应该对应着下图中的( ) ⑷小伟上网时,发现一则意大利冬季发生洪水的报道,你认为这一报道可信吗? ,理由是什么?

全球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成因表格

气温带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形成原因 热带:(南北纬30°之间, T最冷月>15℃)1、热带雨 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 雨 南、北纬10o之 间的低纬地区。 非洲刚果河流域、 亚洲马来群岛等 地、南美亚马孙河 流域 纬度低;全年受赤道低 气压带控制下,盛行上 升气流。 2、热带草 原气候 全年高温,干 湿季明显交 替 南、北纬10o~ 南、北回归线之 间 非洲中、南部、澳 大利亚北部和东 部、南美巴西等地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 带交替控制。 3、热带季 风气候 全年高温,夏 季多雨,冬季 少雨 南、北纬10o~ 南北回归线之 间的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 印度半岛等地,中 国的海南岛、雷州 半岛,台湾南部。 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 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影响,即受夏季风和冬 季风交替控制 4、热带沙 漠气候 全年高温少 雨 南、北回归线~ 30 o大陆内部 和西岸 非洲北部地区、亚 洲阿拉伯半岛和 澳大利亚大沙漠 区 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 带控制 亚热带南北纬30°~40°间T最冷月>0℃) 1、亚热带 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低温 少雨 南、北纬25o~ 至35o间的大陆 东岸 我国秦岭以南、北 美大陆、南美大陆 和澳大利亚大陆 东南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 响,即受夏季风和冬季 风交替控制 2、地中海 气候 夏季高温少 雨,冬季温和 多雨 南、北纬30o~ 40o之间的大陆 西岸 地中海沿岸,南、 北美洲大陆西 岸,非洲大陆和澳 大利亚大陆西南 等地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 制下,受热带大陆气团 影响,干旱炎热;冬季 受西风带控制,多气旋 活动,暖湿多雨 温带(南北纬40°~60°之间 T最冷月>0℃)1、温带季 风气候 夏季暖热多 雨,冬季寒冷 干燥 南、北纬35o~ 55o之间的大陆 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 俄罗斯远东地区, 朝鲜半岛和日本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 响,即受夏季风和冬季 风交替控制 2、温带大 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 水稀少 南、北纬40o~ 60o之间大陆内 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 大陆的内陆地区 全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3、温带海 洋性气候 冬温夏凉,四 季湿润,冬雨 较多 南、北纬40o~ 60o大陆西岸及 岛屿 西欧、北美大陆和 南美大陆西海岸 狭长地带、新西兰 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 北纬 60°附近亚寒带大 陆性气候 冬季漫长严 寒,暖季短 促,降水少且 集中夏季 南、北纬50o~ 70o之间 亚欧大陆和北美 大陆的北部 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 寒带(北纬60°~90°T最热月<5℃1、苔原 气候 全年严寒, 降水少 分布在极地附 近 亚欧大陆和北美 大陆的北冰洋沿 岸 地处高纬,太阳高度较 小、受极地气团和冰原 气团控制 2、冰原 气候 全年酷寒分布在极地 南极大陆和格陵 兰内陆地区 纬度高,太阳高度极小, 受极地气团和冰原气团 控制 高山 气候 垂直变化明 显 分布中、低纬度 的高大山地和 高原 青藏高原、南美安 第斯山等地 地势高,地势起伏大

【专题突破】高中地理各种气候类型成因及分布图汇总!

【专题突破】高中地理各种气候类型成因及分布图汇总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 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与季风):气流性质与来向对气温的影响(靠近冬季风的源地,气温低;受来自高纬的气流影响,气温低;) 3.地形(高度、地势、坡向): (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垂直递减率-0.6℃/100米) (2)山间盆地、河谷气温较高(同一热量带内,地形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如:高大山脉阻挡,冬季风难以入侵;盆地地形,冬季不易散热) (3)山地阳坡比阴坡气温高 (4)背风坡处,有焚风出现,气温高 4.海陆位置: (1)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湖泊、湿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小;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大; (2)沿海地区冬季气温较内陆高,夏季气温较内陆低;内陆地区与之相反。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气温日较差(昼夜温差)的因素: 1.纬度:低纬地区>高纬地区(原因:太阳高度高纬低、日变化小) 2.季节:中纬度夏季>冬季 3.地形地势:凹地(如盆地、山谷)>凸地(如小丘、山顶);高原大于海拔低的平原。 4.下垫面性质:陆地>海洋;沙土>粘土、深色土>浅色土、干松土壤>潮湿紧密;旱地>水田。 5.天气状况:晴天>阴天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 1.纬度:低纬小,高纬大(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2.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 3.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世界气候类型教学设计

世界的气候类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重点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的差异及其分布规律。 2.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进一步学会正确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特点。培养学生对资料的对比、分析、综合整理等思维从而自主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3.通过对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的分析,使学生明确科学结论的得出要有前提条件、充分的依据,学会多问为什么,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4、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分布知识如何指导生活实践。 5、世界13种主要气候类型进行总结归纳,进一步明确各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 二、教学重点 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判断气候类型 三、教学难点 从纬度和海陆位置两方面分析各气候类型的分布 四、课前准备 1.学生在课前分小组绘制好印度尼西亚、开罗、罗马、伦敦、莫斯科、上海等城市的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收集一些这些城市的建筑、服饰、自然风景图片等。 2.教学器材:多媒体电脑、自然风景图片 3.教学课件:展示教学过程的课件 五、教学过程

六、课堂检测 读图分析题 1、读下列四副图,回答问题。 ( 1)A图所示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 ,这种气候在世界分布最显著的地区是___________ 。 ( 2)B图是______________ 气候,此种气候分布在__________ ( 3)C图是___________ 气候,此种气候面积最大的分布在__________ 。( 4)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候特征的是图 ___________(填字母),在世界分布最广的地区是_______ 。 2.读图回答问题。(10分) ( 1)写出图中 A、B、C、D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4分)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地区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气候主要特征主要分布地区 1、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潮湿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流域、刚果盆 地、亚洲印尼、马来群岛等地。*南美洲面积最 大。 2、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 湿季之分 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非洲的 面积最大。 3、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亚洲 东南部南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等) *亚洲 面积最大 4、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旱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内部及大 陆西岸地区。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 利亚西部*非洲北部面积最大 5、亚热带季风气候 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 雨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 南、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以及阿根廷、 澳大利亚等东部沿海地区。 6、地中海气候(属于亚热 带)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欧 洲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7、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比较凉爽,冬天不冷, 全年降水较多较潮湿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带的大陆西岸。*欧洲西部 最大、最典型。 8、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 燥,雨热同期 主要分布在中国华北、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 日本及朝鲜半岛*亚洲面积最大。 9、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日夜温差大, 全年降水少,雨热同期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5°~50°的亚欧大陆、 北美大陆的内部。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 亚洲面积最大。 10、寒带气候全年都很寒冷,积雪不会融 化 两极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 11、高山、高原气候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热带亚热带的高大山地(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乞 力马扎罗山、中国的天山、亚洲的青藏高原帕 米尔高原,东非高原,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南 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等。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详细)分析

世界气候 一、气候形成因子 (一)、气温影响因素 1、纬度:纬度影响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2、下垫面:包括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形、洋流等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陆地高于海洋,冬季气温海洋高于陆地。 (2)地形: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阴坡气温偏低,阳坡气温偏高。 (3)洋流:暖流经过的海区,气温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气温偏低。 (二)降水影响因素 1、纬度——大气环流:低压带为多雨带,高压带为少雨带;大陆的迎风一侧降水多,背风一侧降水少;夏季风降水多,冬季风降水少。 2、距海的远近:绝大部分水汽都来自海洋,所以距海越远,降水越少,越近降水越多。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暖流经过的沿海地区降水偏多,寒流经过的降水偏少。 (三)、气候形成主要因素 1、纬度 2、海陆分布 3、地形 4、洋流 (1)太阳辐射:地区气候差异和气候季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影响气候的最根本因素,它决定了全球气候从低纬向高纬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寒带过渡的总体分布特征; (2)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最重要因素,一方面大气环流在海陆间、高低纬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交换,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最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气环流本身也是重要的气候现象,大气环流使同一气候带内由于降水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气候(如亚热带的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温带的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 (3)下垫面(地面状况):使各地气候进一步复杂化.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不同的下垫面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如:海洋与陆地: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变化慢.地形: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4)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温度升高)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 形成气候的四个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影响着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与降水,气温与降水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世界纷繁复杂的气候类型. 二、完成表“气候特点、成因、分布”

气候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专题

气候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专题 一、学习目标 1.能用规范的地理术语描述气候的特征。 2.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地区并找出气候分布的一般规律。 3.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与特征,并学会描述它们特征。 4.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5.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体验高考 1、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10分) 2、左图为北非简略,右图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其差异的原因。3、读下图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 原因。

三、知识归纳 (一)气候特征的描述: 1气温:冷热程度,时间变化(年较差和日较差)。 降水:总量,变化,季节分配。 其他:光照,风等。 2具体分析思路: 气温:根据月均温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气温特征的主要点是:整体的高低;气温的年较差是大还是小(是终年高温、还是终年严寒、还是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具体是哪月气温高(夏)、哪月气温低(冬)。 降水:根据月降水量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降水特征主要点在于:全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年变化是大还是小;以及降水和气温的组合情况(是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

(二)气候成因分析思路 1纬度因素:决定太阳辐射,引起气温差异 2大气环流: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影响气温和降水。大陆东岸为季风环流,大陆西岸受气压带风带控制。 3下垫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包括海陆、地形、洋流、地面覆盖物 (1)海陆——海陆位置——距海远近——气温和降水(比较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2)地形:a 、海拔——水热以及组合状况的差异——高山气候(垂直差异);b 、坡向:迎风与背风,阳坡与阴坡 (3)洋流 (4)地面覆盖物:裸地与植被覆盖地 4、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效应,全球气候变暖,或通过改变下垫面(修建水库、植树造林) 四、能力提升 4、读下图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5、下图中甲省为我国重要中药材基地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到下列问题。 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的主要气候特征。 降水量/mm 甲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降 乙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图8 °

(完整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专题练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一、单项选择题.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某滨海地区某日海陆表面气温日变化曲线和海陆上空气流运动特征。据此完成1~2题。 1.由甲图判断海上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由甲图分析,乙图现象出现的时间是( ) A.6~18时 B.8~16时 C.18时~次日6时 D.16时~次日8时 读某地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空白处为海洋),回答3—4题。 3.造成图中M 、N 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 A .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 .太阳辐射,地形 C .大气环流,下垫面 D .洋流,地形 4.a 岛上等温线的值最有可能为 A .0℃ B .-5℃ C .2℃ D .-8℃ 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5—8题. 5.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 ) A .上海 莫斯科 孟买 B .上海 罗马 孟买 C .北京 罗马 雅加达 D .北京 莫斯科 雅加达 6.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 A .40°~60°大陆西岸 B .25°~35°大陆东岸 C .大陆内部 D .30°~40°大陆西岸 7.城市①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 B .亚寒带针叶林 C .亚热带常绿硬叶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8.城市③河流( ) A .冬季有断流 B .季节变化大 C .有凌汛现象 D .年际变化小 城市 ① ② ③ 平均气温 ℃ 1月 5 11 21 7月 29 27 26 平均降水量(mm ) 1月 47 75 1 7月 150 5 610

根据右图,回答9--10题 9.关于(右图)图中四种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a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 ℃,全年少雨 B.b气候1月降水量大于150 mm,雨热同期 C.c气候年均温高于20℃,降水季节变化大 D.d气候位于南半球,全年温和湿润 10.关于(右图)图中四种气候分布和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是a和b B.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是c和d C.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a和d D.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的是b和c 右图是根据甲、乙、丙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各月平均降水量所作的区间统计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丙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12.甲、乙气候在地区上的分布差异是() A.甲在大陆东岸,乙在大陆西岸 B.甲在亚热带大陆西岸,乙在亚热带大陆东岸 C.甲在内陆,乙在沿海 D.甲、乙同处于温带大陆东岸 读右图,回答13--14题: 13.图示地区气候类型主要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整理版)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整理版)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一般来讲大陆西岸的各气候类型以气压带风带控制为主,其中同学们应区分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和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控制。 2、找出容易混淆的气候类型在特征上的差异

3、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所处的气压带、风带判断其类型。 4、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高大山地、高原地区,气候特征随高度增加垂直变化明显。5.气候类型判断 判断气候类型一般分三步走: A.依据气温的季节分布特点判断南北半球 B.依据气温判断温度带:(月平均气温高于20℃,炎热;低于0℃,寒冷) 最冷月>15℃――终年高温,为热带的四种气候 最冷月>0℃―――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0℃――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最热月<10℃或终年0℃以下――极地气候 C.依据降水量及季节分配特点确定气候类型: 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mm); 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全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6、气候类型特例 A、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山地迎风坡十沿岸暖流”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B、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东岸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内山脉的背风坡”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专题复习:气候及气候类型

专题复习:气候及气候类型 1、影响气候的因素知识结构 纬度 因素 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 (不同纬度、气候不同)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及其季节移动 同纬度陆地与海洋比夏季温 度高,冬季低,内陆降水少 *?季风环流 ?陆因素海* 气温随海拔升咼而降低,背 风坡降水少,迎风坡降水多 大气 环流 暖流:气温较高,降水较多 寒流: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同纬度海洋比陆地冬季气温高 夏季低,近海一般降水多 地形 因素 (1)太阳辐射是影响气候的最根本因素,它决定了全球气候从低纬向高纬由热带向亚热 带、温带、寒带过渡的总体分布特征; 2)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最重要因素,一方面大气环流在海陆间、高低纬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交换,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气环流本身也是 重要的气候现象,大气环流使同一气候带内由于降水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气候(如亚热带的 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温带的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 (3)下垫面(地面状况)则使各地气候进一步复杂化。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 水源,不同的下垫面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如:沿海与内陆、副热带地区的大陆东岸 与西岸、高原山地与平原、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裸地、植被覆盖地与水面等 [海洋与陆地: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海 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差异。 J地形地势: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 ] 迎风坡与背风坡;垂直差异。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反射率:新雪>冰面〉裸露地面>植被覆盖地面 变化慢; 阳坡与阴坡; >海 洋 (4) 人类活动 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02等增多,温度升高)放出大量 人为热 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 ) 下列因素中,造成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 ) 太阳辐射B 、大气环流 C 、下垫面状况 D 、人类活动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 带热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 °间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2、世界气候类型名称、地区分布、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世界气候类型知识点1

世界气候类型知识点一、影响气候因素 对气候的影响 纬度因素(太阳辐射)气温:一般低纬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降水: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海陆因素气温: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降水:近海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地方,降水就多;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降水就少 地形因素气温: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降水: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洋流因素气温:暖流经过海区气温高,寒流经过海区气温低降水:暖流经过海区降水多,寒流经过海区降水少 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三、世界气候类型成因、分布、特点:

四、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五、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图 温度带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特点 主要成因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终年高温多雨 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多对流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回归线之间(雨林两侧)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 信风带和赤道的气压带交替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10°—回归线大陆东岸(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终年高温,雨旱季分明 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 风带的季节移动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30°大陆内部、西岸 终年炎热干燥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海陆热力差异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海陆热力差异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终年温和多雨,降水均匀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 冬冷夏热,全年干旱少雨,降雨集中于夏季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寒带 (极地气候) 寒带苔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终年严寒,降水少 纬度高,接受太阳光热少 寒带冰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内陆地区 终年严寒,降水少 纬度高,接受太阳光热少 高原和山地气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 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地势高,地表起伏大

气候类型分布的记忆口诀

活学巧记:气候类型分布的记忆口诀: 热带雨林南北十 高温多雨皆夏日 注:南北纬100之间的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十归线 干湿季节交替变 注: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0至回归线之间,夏季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炎热多雨为雨季;冬季受信风带控制,炎热干燥为旱季。 热带季风十归东 旱雨来自冬夏风 注: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100至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部;形成的原因主要就是气压带与风带的南北移动。 热带沙漠回归三 终年高温雨不见 注: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0度之间,在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少雨。 地中海、三四西 夏炎燥、冬温雨 注: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0至400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暖多雨。 温带海洋四六西

夏凉冬温水均匀 注:温带海洋气候位于南北纬400至600之间的大陆西岸,终年盛行西风;夏季凉爽、冬季温暖;各月降水均匀。 亚季回归三五东 夏雨冬暖季显著 注:海陆热力差异就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50之间的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与少雨,季节变化显著。 温季风、东部找 夏热雨、冬寒燥 注:海陆热力差异就是温带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50至550之间的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温带大陆内部跨 终年少雨温差大 注: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中高纬度大陆的内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较少,温差较大。 亚寒北纬五七十 冬季长寒夏暖湿 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在北纬500至700之间,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暖湿。 寒带苔原北冰岸 冰原南极格陵兰

气候类型专题复习的感悟

气候类型专题复习的感悟 南陵二中朱银秀 目前地理高考复习已进入专题复习阶段,专题复习既能巩固第一阶段复习所取得的成果,又有助于学生构建更完整、更清晰的知识风格,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题复习在高考复习中是很有必要的,它不仅是对教师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学生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在高三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中,不少教师感到专题不易设计,使用别人的设计往往不顺手:要么是以点带题,要么是以题带点,不少学生觉得专题复习的收获不大,效率不高。有的教师认为:应对高考其实只要把第一轮复习做细致,搞扎实就可以了。 在上星期《气候类型判断方法》的备课中,通过查找资料,不断锤炼设计思路,我从中领悟到了专题教学设计的方法和规律。 案例描述: 气候类型的判断是历年高考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气候类型的成因分析、气候特征的理解和气候分布规律的定位。在备课中我惊奇地发现这三个问题不仅有着内在联系,通过专题可以构筑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平台,以下是专题设计的四个环节: 一、架设框架 气候 成因 规律 判断方法 太阳辐射 定带 空间 气候模式图 分布图 定位法 大气环流 定型 因子 地面状况 定形 气温 文字描述 定性法 人类活动 时间变化特征 降水 数量描述 定量法 师问:影响气候形成的因子有哪些? 生答: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和人类活动。 师问:它们如何影响气候类型的呢? 归纳:太阳辐射 定带 大气环流 定型 地面状况 定形 师说:这些因子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影响,构成不同的组合和特征,从而构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空间上不同的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分布着不同的气候类型:

世界气候类型特点和分布

世界气候类型特点和分布一、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图 二、气候类型比较

气候专题习题训练 【气候成因】 1、图1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000 mm ,乙地年降水量约为500 mm 。图2示意四地气温年 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2)图2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 )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1~2题。 3.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极地高气压带 D .副极地低气压带 4.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 .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 B .受甲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C .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 D .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中海气候 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5~6题。 5.导致N 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 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洋流 C .土壤 D .降水 6.导致P 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 、N 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洋流 C .太阳辐射 D .降水 7.图9是世界某岛屿图,读图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1)比较P 、Q 两地降水的异同点,并分析成因(7分) (2)该岛城市和交通干线的分布有何特点?形成该特点的主导因素是什么?(3分) 8.下图是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气候类型:甲为____________,乙为_________,丙为______________。 (2)甲、丙两地都在近海地区,但降水状况不同,试从大气运动、地形、洋流方面作简要分析。 甲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8 ° 6° 80° 82° 河流 P Q 图9

七年级地理世界各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

1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规律:赤道两侧,(南北纬10度左右) 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呈上升气流.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规律: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南北纬10-20度 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特点:常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闷热多雨,受信风带控制时,干旱少雨. 3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规律:大致在南北回归线附近(20-30度)内陆或大陆西岸 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特点:常年高温少雨,干旱 4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南亚和东南亚(10-25度大陆东岸)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以及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特点: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 5地中海气候 分布规律:30-40度大陆西岸(地中海最为典型) 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特点: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和湿润 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分布规律:亚热带大陆东岸(25-35度)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特点: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7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 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均匀.冬季稍多,气温年变化小. 8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规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40-60度) 成因: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 特点: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大 9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亚洲东部(35-60度)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特点:雨热同期,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变化大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分布规律:北纬50-70度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成因:纬度高 特点: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 11极地气候 分布规律:北冰洋沿岸和南极洲 成因:纬度高

世界主要城市气候类型 欧洲

——欧洲—— 北欧 Northern Europe: 奥斯陆 Oslo(温带海洋性气候)、卑尔根 Bergen(温带海洋性气候)、雷克雅未克 Reykjavik (温带海洋性气候)、哥本哈根 Copenhagen(温带海洋性气候) 斯德哥尔摩 Stockholm(滨海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哥德堡 Goteborg(温带海洋性气候) 赫尔辛基 Helsinki(滨海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坦佩雷 Tampere(温带大陆性气候) 俄罗斯 Russia: 莫斯科 Moscow(温带大陆性气候)、喀山 Kazan(温带大陆性气候)、叶卡捷琳堡 Jekaterinburg (温带大陆性气候)、圣彼得堡 St. Petersburg(滨海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索契 Sochi(地中海气候)、海参崴 Vladivostok(温带季风气候)、摩尔曼斯克 Murmansk(极地气候) 东欧 Eastern Europe: 塔林 Tallinn(滨海型温带大陆性气候)、里加 Riga(滨海型温带大陆性气候)、维尔纽斯 Vilnius (温带大陆性气候)、明斯克 Minsk(温带大陆性气候) 基辅 Kiev(温带大陆性气候)、敖德萨 Odessa(滨海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塞瓦斯托波尔 Sevastopol(地中海气候) 中欧 Central Europe: 华沙 Warsaw(温带大陆性气候)、布拉格 Prague(温带大陆性气候)、布达佩斯 Budapest(温带大陆性气候)、维也纳 Vienna(温带大陆性气候) 柏林 Berlin(温带大陆性气候)、汉堡 Hamburg(温带海洋性气候)、慕尼黑 Munich(温带大陆性气候)、法兰克福 Frankfurt(温带大陆性气候)、科隆 Cologne(温带海洋性气候)日内瓦 Geneva(温带海洋性气候)、苏黎世 Zurich(温带大陆性气候) 西欧 Western Europe: 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温带海洋性气候)、布鲁塞尔 Brussels(温带海洋性气候) 巴黎 Paris(温带海洋性气候)、里昂 Lyons(温带海洋性气候)、马赛 Marseilles(地中海气候)、戛纳 Cannes(地中海气候) 伦敦 London(温带海洋性气候)、曼彻斯特 Manchester(温带海洋性气候)、格拉斯哥 Glasgow (温带海洋性气候)、都柏林 Dublin(温带海洋性气候) 伊比利亚半岛 Iberia: 马德里 Madrid(温带大陆性气候)、毕尔巴鄂 Bilbao(温带海洋性气候)、巴塞罗那 Barcelona (地中海气候)、巴伦西亚 Valencia(地中海气候)、塞维利亚 Sevilla(地中海气候) 里斯本 Lisbon(地中海气候)、波尔图 Porto(温带海洋性气候) 意大利 Italy: 罗马 Rome(地中海气候)、米兰 Milan(地中海气候)、威尼斯 Venice(地中海气候)、佛罗伦萨 Florence(地中海气候)、巴勒莫 Palermo(地中海气候) 巴尔干半岛 Balkan: 萨格勒布 Zagreb(温带大陆性气候)、斯普利特 Split(地中海气候)、贝尔格莱德 Belgrade (温带大陆性气候)、地拉那 Tirana(地中海气候) 布加勒斯特 Bucharest(温带大陆性气候)、康斯坦察 Constanta(滨海型温带大陆性气候)索非亚 Sofia(温带大陆性气候)、瓦尔纳 Varna(地中海气候) 雅典 Athens(地中海气候)、伊拉克利翁 Iraklion(地中海气候)

新整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地理教案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地理教案 在世界气候分布中,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这里全年高温多雨,植物终年常绿,许多地方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地理教案,欢迎参考。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地理教案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图片、地图、图表、阅读材料、搜集的谚语、诗词等地理信息的提取,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善于运用已学知识去分析解决新知识的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通过收听、收看当地天气预报,了解家乡的天气及气候特点,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难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投影:北京地区的四季景观图片。(京郊玉渡山春季、八达岭长城夏季、京郊玉渡山秋季、八达岭长城冬季)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思考:同一地区,为什么会有这样大差异?(季节不同,气候不同所致) 多媒体展示投影:两组不同地区(南北、东西)同一季节景观图片:(二月海南风光、大兴安岭冬景、内蒙古温带草原夏季、我国温带沙漠夏季) (1)让学生读图对比分析回答:影响我国南北方景观差异的因素是什么(气温)?从东到西的景观差异影响因素又是什么(降水)? (2)从以上景观图的变化能得到什么信息? 师生归纳总结:中国气候差异很大,那世界的气候差异会更大。由此导入课题。 环节二:新课教学 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活动一:比一比,贴一贴——认识气候类型的分布(教师提前在黑板上画出世界的轮廓图) 活动要求:参考世界气候分布图,请同学们快速地把写有气

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Climate type

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Climate type 世界各地冷, 热, 干, 湿, 情况千差万别,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气候类型. 一个地方的气候是多年天气的平均状况, 一般变化不大. 全球的气候大致可分为13种类型, 分别为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沙漠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苔原气候, 寒带冰原气候以及高山高原气候.每一种类型都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热带气候类型 1.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又称“赤道多雨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5°~10°之间。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之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图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湾,亚洲印度半岛西南沿海,马来半岛,中南半岛西海岸,菲律宾群岛和伊里安岛,大洋州从苏门答腊岛至新几内亚岛一带。 主要是纬度因素影响: 1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量在100—180千卡/厘米*年范围内。使得全年高温。太阳辐射再强烈的地区将变为沙漠。 2.大气环流:处在赤道低压带,信风在赤道附近聚集,辐合上升,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 3.海陆影响:热带雨林气候所在地都靠海或在大河流域,使其雨量充沛,并使气温差较小。地势较低,适合雨林生长。 4.植被影响:树的蒸腾作用强,使环境更加潮湿。 2.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又称热带干湿季气候、萨瓦纳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热带草原气候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本类型分布区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C。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显的较长干季。自然植被为热带稀数草原。 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形成湿季;受信风控制时,形成干季。其分布规律是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对此学生会产生疑问:“赤道低气压带的移动范围是在南北纬10°以内,它是怎么控制热带草原气候的呢?”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把这种气候的成因归纳为: (1)季风型 盛夏季节,在低纬度地带(特别是在大陆上),往往在南北半球信风带插入一个赤道西风环流。它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另一方面是由于大陆的加热作用,更助长了赤道低压槽移动时在大陆上被加强。 北半球夏季时(7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南半球夏季时(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这一现象,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