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员工非满勤月的工资方法

计算员工非满勤月的工资方法

计算员工非满勤月的工资方法
计算员工非满勤月的工资方法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计算员工非满勤月的工资方法

1、员工非满勤月份中,如果如果员工实际出勤天数少于11天,则可以采用计算方式三:实际出勤天数/21.75×月标准工资;

2、员工非满勤月份中,如果如果员工实际出勤天数多于11天,则可以采用计算方式二:月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21.75×(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

3、以上计算方式,《员工手册》或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中进行约定;当然,以11天作为拐点,主要是考虑11天为劳社部发[2008]3号文中规定之计薪日21.75的一半值,当然,各个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约定。

如:2011年2月,应出勤天数(含法定节假日)仅为20天;2011年8月,应出勤天数则为23天。

如果员工甲、乙工资均为10K,分别在2月与8月离职,且均在离职当月缺勤一天。则双方的离职当月工资结算分别为(甲)10000-10000/20×1=9500(乙)10000-10000/23×1=9565.2采用计算方式一一般不大为很多企业的薪资负责人所接受,一来,此种计算方式中日工资的计算方式没有法律支撑,二来会造成不同月份之间的差异,作为薪资负责人也很难向员工进行解释。

按照计算方式二,如果当月的缺勤天数超过21.75天,则员工工资为负数如:员工丙工资为10K,2011年8月1日公司工作最后一天,办理离职手续。当月的工资结算为10000-10000/21.75×(23-1)=(—114.9)

这显然也不合理。

按照计算方式三,上述丙员工员工情况如果此种方式的话,当月工资结算应为1/21.75×10000=459.8元,此种方式尚合理。

但是采用当月实际出勤天数/21.75×月标准工资计算公式时,如果员工实际出勤时间超过21.75,但仍有缺勤的话,其当月工资反而会高于标准工资。

如:员工丁工资为10K,2011年8月30日公司工作最后一天,办理离职手续。

当月工资结算为22/21.75×10000=10114.9,我们发现8/31员工缺勤,但反而当月工资高于标准工资,这种方式显然也不合理。

1、补充一点,21.75、20.83是怎么来的:

21.75 是月计薪天数=(365-104天休息日)/12月

20.83 是月工作日=年工作日250天/12月;

250天年工作日=365-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休假日

2、工资=月薪÷21.75×月计薪天数×(出勤天数比例)

月计薪天数=(月出勤天数+ 法定节假日天数)

出勤天数比例= 21.75÷(当月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3、如何使用excel表从身份证号码中提取出生日期、性别等信息

=DATE(MID(H5,7,4),MID(H5,11,2),MID(H5,13,2))

IF(MOD(MID(H5,17,1),2)=1,"男","女")

DATEDIF(DATE(MID(H5,7,4),MID(H5,11,2),MID(H5,13,2)),NOW(),"y")

招聘分析:

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

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

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

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

出勤:

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

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

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人力成本:

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天×当月考勤天数

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

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1.5倍×平时加班时数

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

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

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8、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

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

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

11、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

成本效用:

1、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1、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

2、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

3、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

4、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

数量比率:

1、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

2、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

3、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

4、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

5、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

6、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

7、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8、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9、应招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10、加班率=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

11、直接间接人员比例=直接人员/间接人员

HR公式:

1、新进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

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

3、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

4、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

5、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

6、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

7、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

8、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

9、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

10、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

11、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100%

12、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21.75天

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当月有效工作天x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

13、当月应工作天数=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

14、当月有效工作日=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

15、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21.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

1、月度绩效奖金计算方法每月从个人该月基本工资中提取10%为个人奖金基准金额,按实

际达成效果之优劣核算奖金金额。

计算方法:个人绩效奖金= 该月基本薪资×10%×部门系数×个人考核等级系数。

2、年度绩效奖金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为:年终奖金= (系数×连续工作月数×基本工资)/12

×评分百分率

3、任期不满1年的特殊情况在公司任期不满1年者,其年终奖考核以连续工作月数计发。

4、考核项目的计算公式:

倒扣型计算方式

统计型计算方式

比例型计算方式

经验型计算公式

员工工资计算方案

员工工资计算方案 1、日薪制 当月工资组成为:日工资×实际出勤天数+绩效工资+加班工资+补贴 若当月有法定节假日,则当月工资组成为:日工资×(实际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 +绩效工资+加班工资+补贴 若当月有法定节假日,且法定节假日当天出勤了,则当月的工资组成为:(日工资×实际出勤天数)+(日工资×法定节假日出勤天数×2)+绩效工资+加班工资+补贴 日薪制主要针对工程部员工,具体薪资标准按照工程部出台的《薪酬核算标准》执行。 工资发放方式: 每月月初由统计员统计每月考勤数,交由人力资源部绩效考核专员处核算,经人力资源部经理同意后交到财务室,由财务室在每月的20号发放到每位员工的工资账户上。 2、计件制 当月工资组成为:基本工资+计件工资+绩效工资+加班工资+补贴 计件制主要针对生产一线的员工,具体的薪资标准按照生产部出台的《生产一线的员工薪酬管理规定》执行 工资发放方式: 每月月初由统计员统计每月工数,交由生产经理审批,经人力资源部经理同意后交到财务室,由财务室在每月的20号发放到每位员工的工资账户上。 3、提成制

当月工资组成为:基本工资+提成工资+绩效工资+补贴 提成制主要针对销售部员工,具体的薪资标准按照销售部出台的《薪酬计算方式》执行。 4、月薪制 当月工资组成为:固定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补贴 固定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根据岗位的不同会有变化,技能工资和绩效工资则属于浮动工资,具体由公司的薪酬绩效委员会评定。 由于公司目前实行的是月休四天的休假方式,因此公司的每月工资计算基数为(一年365天减去52天)÷12个月≈ 26天,每月应出勤天数=当月总天数-4-当月的法定节假日 若当月实际出勤天数少于应出勤天数,则当月的工资计算为:固定工资+技能工资-[(固定工资+技能工资)÷26×缺勤天数]+绩效工资+补贴; 若当月根据工作情况,实际出勤天数多于应出勤天数,则当月的工资计算为:固定工资+技能工资+[固定工资÷26×加班天数×]+绩效工资+补贴; 若当月含有法定节假日且法定节假日加班的情况下,则当月的工资组成为:固定工资+技能工资+[固定工资÷26×加班的法定节假日×2]+绩效工资+补贴工资发放方式: 每月月初由人力资源部绩效考核专员计算当月工资,经人力资源部经理核准同意后交到财务室,由财务室在每月的20号发放到每位员工的工资账户上。

生产车间工资计算方法

薪资计算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计件工资二、计时工资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一、计件工资(分为下列两种) 1、定额计算法 对于定额产量,每位员工应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完成。 定额产量以整月计算 计件工资+ 超产计件工资+ 延时计件工资+ 加班计件工资= 总工资(1)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 以当月正常班(除双休日、节假日外)总产量为准 当月正常班总产量大于月定额产量时,以月定额产量乘以定额工资单价,所得工资为计件工资。 当月正常班总产量小于月定额产量时,以当月总产量乘以定额工资单价,所得工资为计件工资。 (2)超产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 当月正常班总产量大于月定额产量时,所超过的定额产量为超产产量,先由超产产量乘以定额工资单价计算出结果,然后乘上1.5倍,所得工资为超产计件工资。 (3)延时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 (在正常工作时间内确保定额产量完成的情况下)延时产量乘以定额工资单价,然后再乘上1.5倍,所得的工资为延时计件工资。 (4)加班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 双休日、节假日,分别先由它们的产量乘以定额工资单价计算出结果,然后分别再乘上2倍、3倍,所得工资为加班计件工资。 2、系数计算法

对于定额产量,每位员工应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完成。 1、完成规定的定额系数为:1(系数1为32元) 2、完成任务定额每小时回报为:4元(系数:0.125) 定额产量(系数)以整月计算。 计件工资+ 超产计件工资+ 延时计件工资+ 加班计件工资= 总工资(1)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 以当月正常班(除双休日、节假日外)总系数为准 当月正常班总系数大于月定额系数时,以月定额系数乘以32元,所得工资为计件工资。 当月正常班总系数小于月定额系数时,以当月总系数乘以32元,所得工资为计件工资。 (2)超产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 当月正常班总系数大于月定额系数时,所超过的定额系数为超产系数,先由超产系数乘以32元计算出结果,然后乘上1.5倍,所得工资为超产计件工资。 (3)延时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 (在正常工作时间内确保定额产量完成的情况下)延时的系数乘以32元,然后再乘上1.5倍,所得的工资为延时计件工资。 (4)加班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 双休日、节假日,分别先由它们的系数乘以32元计算出结果,然后分别再乘上2倍、3倍,所得工资为加班计件工资。 二、计时工资 正常班工资+ 加班工资= 总工资 每小时基数= (岗位日工资/8小时) 正常班工资= 正常班工时×每小时基数 加班工资:8小时以外加班= 8小时以外工时×每小时基数×1.5倍双休日加班= 双休日工时×每小时基数×2倍 节假日加班= 节假日工时×每小时基数×3倍

实发工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遇到劳动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 问>>https://www.doczj.com/doc/5c12509779.html, 实发工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相比于工资条上的数字,相信大家更关心的是实发工资即每个月到手的钱能有多少?那么,法律是如何规定实发工资计算方法的呢?应发工资中被“扣”掉的那些钱又有什么含义呢?下面由赢了网为您答疑解惑。 一、实发工资计算方法 实付工资 = 税前工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个人所得税 但是,对于高科技企业等法律规定的特殊扶持行业,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有关文件规定,职工的工资可以完全税前扣除,因此不受计税工资税额限制。 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每月应交个人所得税按个人工资薪金计算交纳的个人应交的税额,以每月收入额减除免税的应个人负担的“五险一金”等项目,再减去允许扣除费用3500元(外籍人员按48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公式:每月应交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月应交个人所得税额=(工资-个人交五险一金金额-个人所得税扣除额3500(元)*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五险一金的计算方法 五险一金的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基数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有的企业在发放时有基本工资,有相关一些补贴,但有的企业在缴纳时,只是基本工资,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具体比例要向当地的劳动部门去咨询。 1、养老保险缴费比例 缴费比例分作以企业参保和以个体劳动者参保两类: (一)各类企业按职工缴费工资总额的20%缴费,职工按个人缴费基数的8%缴费,职工应缴部分由企业代扣代缴。

(二)个体劳动者包括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按缴费基数的18%缴费,全部由自己负担。 2、医疗保险缴费比例 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2%,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9.8%其0.8%部分进个人账户;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个人每月缴纳3元,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 1%。个人生病时,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共同费用。超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起付标准,按照比例应当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个人帐户不足支付部分由本人自付。3、失业保险缴费比例 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 0.5%,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 1.5%。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可领取失业保险。 4、生育保险缴费比例 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按月缴费,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用人单位按在职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数作为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基数,按照0.5%到1%的比例缴纳生育保险费。缴费比例可根据经济

工资计算公式列表

例子:工资计算公式列表 1、本月工作天数按30天计算;一天按小时计算 2、i f 实际工作天数> 10 实际工作天数=30天-请假总天数(含事假、病假、婚假、年假等所有种类)-调休总天数-旷工总天数额else实际工作天数=实际出 勤天数 实际工作天数即为员工当月实际的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期间按正常出勤计算) 3、基本工资=工资标准×50% 4、房补=工资标准×13% 5、月奖金标准=工资标准×37% 即工资标准(100%)=基本工资(50%)+房补(13%)+月奖金标准(37%) 6、学历加薪: 学历加薪标准: 1)中专及以下学历无学历加薪; 2)大专学历:(基本工资+房补+月奖金标准)×系数 3)本科学历:(基本工资+房补+月奖金标准)×系数 4)双学士学历:(基本工资+房补+月奖金标准)×系数

5)硕士学历:(基本工资+房补+月奖金标准)×系数 6)博士学历:(基本工资+房补+月奖金标准)×系数 ◆当实际工作天数>20天时,学历加薪=(基本工资+房补+月奖金标准)×学历加薪系数 (即本月缺勤(含请假、旷工等)天数<10天时,学历加薪不予扣除) ◆当实际工作天数≤20天时,学历加薪=(基本工资+房补+月奖金标准)×学历加薪系数/30天×实际工作天数 (即本月缺勤天数≥10天时,学历加薪按实际出勤天数计算,含入职时间少于20天的新员工) 7、加薪补差=(新工资标准-原工资标准)×(1+学历加薪系数)/30天×实际补差天数 加薪补差适用于工资上浮和转正工资调整的补差,实际补差天数从审批同意的开始调整日期算起至当月最后一天的实际天数。 8、加班工资: 现在公司对加班员工只批准调休,不再发放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一栏一般列入的是辞退、离职员工的补薪及上月多扣、错扣的补发。按实际情况核算,无固定公式。 9、事假扣款=(基本工资+房补+月奖金标准)/30天×事假总天数 事假总天数=按天计算的事假数+按小时计算的事假数/小时+按分钟计算的事假数/60分钟/小时 例如:A员工六月份共请了1天3小时零20分钟的事假,则A的事假总天数=1天+3小时/小时+20分钟/60分钟/小时=天当月新员工入职时间不足一个月的,不足天数也按事假计算。

职工工资的计算方法

TCL职工工资制度 (试行方案) 一、总则 1.1为规范职员工资的确定及调整办法等有关事项,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职员(即惠州本部胶驻外工作的职员)。本制度所指工资,是指每月定期发放的工资,不含奖金和津贴事项(技术系列的项目津贴除外)。 二、工资结构 2.1职员工资由固定工资、浮动工资两部门组成。 2.2固定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技能工资、住房补贴、医疗补贴。固定工资是根据职员的职务、资历、学历、技能等因素确定的、相对固定的工作报酬。 2.3浮动工资包括:考勤工资、绩效工资、效益工资,项目开发人员还有项目津贴。浮动工资是根据员工考勤表现、工作绩效及公司经营业绩确定的、不固定的工资报酬,每月调整一次。 2.4项目津贴自研发项目经总经理批准立项后,于相关研发人员当月工资中发放。项目经理每月对相关研发人员进行考核,确定发放比例,最高为工资标准的20%。

2.5项目完成情况由公司技术战略发展委员会进行评估。项目如提前或按期完成,项目津贴自完成当月停发。在预定的截止时间,如项目完成率低60%,项目津贴自当月停发;如项目完成率高于60%,项目津贴继续发放,直至项目完成当月为止。技术战略发展委员会根据项目评估价值、完成的质量、进度情况,确定项目奖的发放。 2.6职员工资扣除项目包括:个人所得税、教育金、缺勤、扣款(含押金、借款、罚款等)、代扣社保费、代扣补充保险费、代扣住房公积金。 2.7职员工资发放如有错漏,或需退还捐款时,将在下月工资“补杂”项补发。 三、工资系列 3.1公司根据不同职务性质,分别制定行政、技术、营销三类工资系列。 3.2行政工资系列适于于从事行政、财务、生产等日常管理或事务工作的职员。 3.3技术工资系列适用于从事产品技术开发、生产技术、品质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3.4营销工资系列适用于从事营销、推广及相关工作的职员,包括市场本部及难驻外机构所有职员。 3.5职员工资系列适用范围详见下表3-1:

员工薪酬管理制度工资计算、核算方案

xx公司员工工资计算方案 现阶段,xx公司员工的工资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加时补贴、公积金补贴、餐补、班组长津贴构成(不同时期其结构有相应的调整,如:6月份有降温费)。为使公司员工薪水计算公平透明,避免因工资发放而引发各种不必要的纠纷和问题,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公司的正常运转,现将员工薪酬计算办法明确如下: 一、管理部门非计件人员基本工资: 管理部门非计件人员工作日需按时上下班,周六根据工作完成情况及部门领导安排上班,实际出勤天数不得少于制度出勤天数=当月天数-当月双休日天数-当月法定节假日天数,如5月份制度出勤天数=31天-8天-1天=22天。 l 无请假,领全额基本工资。 l 有请假,且假期为带薪假,即婚嫁、产假、丧假、带薪年休假等,领全额基本工资。 l 有请假,且假期为非带薪假,基本工资计算为: u 基本工资=核定基本工资-核定基本工资/21.75﹡请假天数 l 有旷工,基本工资计算为: u 基本工资=核定基本工资-核定基本工资/21.75﹡旷工天数 l 未满一个月员工,根据计薪天数,采用“累加法”得出基本工资。 二、管理部门非计件人员绩效工资: 由于暂时未进行员工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所对应的系数均为1。 l 无请假,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基数﹡考核对应系数。 l 有请假,且假期为带薪假,即婚嫁、产假、丧假、带薪年休假等,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基数﹡考核对应系数。 l 有请假,且假期为非带薪假,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基数﹡考核对应系数-绩效工资基数﹡考核对应系数/21.75﹡请假天数。 l 有旷工,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基数﹡考核对应系数-绩效工资基数﹡考核对应系数/21.75﹡请假天数。 l 未满一个月员工,根据计薪天数,采用“累加法”得出基本工资。 三、生产部门非计件人员基本工资: 生产部门非计件人员每周六需要正常上班,实际出勤天数不得少于制度出勤天数=当月天数-星期天的天数-法定节假日,如5月份制度出勤天数=31天-4天-1天=26天。 l 无请假,领全额基本工资。 l 有请假,且假期为带薪假,即婚嫁、产假、丧假、带薪年休假等,领全额基本工资。

工资核算方法

工资核算方法: 我们公司是每天工作7.5个小时,办公室人员每种五天工作制,销售类人员是每周五天半工作制。办公室人员的月工资计算按22.5天,销售类人员按24.5天。 目前新雇员工第一个月工资或离职员工最后一个月工资根据实际出勤天数按这个公式计算:(实际出勤天数/月规定出勤天数)*月工资总额。 按22.5天和24.5天来计算工资是不是不正确呢,是够都得按21.75来计算? 初入职和最后离职的工资计算公式这样有没有问题呢? 当缺勤天数少于半个月, 出勤实得月工资=标准月工资÷21.75×当月实际缺勤天数 当缺勤天数超过半个月, 出勤实得月工资=标准月工资÷21.75×当月实际工作(计薪)天数 绩效核算方法: 应发绩效工资=理论绩效工资×绩效考评分数÷1000(假设绩效考评总分为100分或120分)。说明:如果某员工的理论工资总额为1000元,其基本工资与理论绩效工资的比例是8:2,则其基本工资为800元,理论绩效工资为200元,如果绩效分数为120,则应发绩效工资为200÷100×120=240元。 由于部门经理不同,这样的考评结果将导致部门之间的不公平,显然,员工的绩效与本部门的绩效也没有挂钩,是不利于提高部门团队绩效的,有时还会造成部门之间绩效考评的攀比。同样问题在各级管理人员之间也可能存在。怎样才能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呢? 1.根据部门绩效考评分数确定部门所有员工的可资分配的绩效工资总额。例如:假如A部门有3位员工,他们的理论绩效工资分别为A1(200)、A2(300)、A3 (400),理论绩效工资总额为:A1+A2+A3(900)。假如经上级考评部门的绩效 分数F=90分(以总分100分或120分计算),则A部门可资分配的绩效工资总 额T=(A1+A2+A3)×F÷100=900×90÷100=810元。 2.将该部门可资分配的绩效工资总额按比例分摊给每个人。例如:A部门有3位员工A1、A2、A3,经部门经理的考评,得出的考评分数分别为F1(80)、F1(70)、 F3(60),那么3位员工应发绩效工资的分摊比例是:A1×F2(即200×80):A2 ×F2(即300×70):A3×F3(即400×60)=16:21:24。所以A1的应发绩效工 资额为:T×A1×F1÷(A1×F1+A2×F2+A3×F3),也即810×16÷(16+21 +24)=212.4元。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A2、A3的应发绩效工资额分别为 278.9元、318.7元。这种算法体现出部门活团队的绩效间接地决定了个人的绩 效工资,即团队、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的想想原则,同时将部门成员应发的 绩效工资全部发给了个人,部门经理没有截流也不需要从其他部门去抽调资金。 这种方法解决了不同部门之间员工的绩效考评的不平衡,但是同一个部门员工 之间的平衡需要部门经理准确把握绩效考评的方法、一视同仁。

员工工资计算方法

员工工资计算方法 1、按劳动法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 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法定的公休日为104天/年,法定节假日为11天,并按下述规定方法计算工作时间和加班工资:a.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b.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工作小时 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日工资:月 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c.加班工资的 计算:每天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工资:(实际工作时间-8小时)×小 时工资×150%法定公休日的加班工资:日工资×200%法定节假日的 加班工资:日工资×300% 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89年9月30日国务院批 准1990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令第1号发布)的规定,工资总额由 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 下支付的工资。 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包括:对已做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 工资;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岗位)工资;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学徒的生活费);运动员体育津贴。 计件工资是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包括:实行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定额计件等工资制,按劳动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工资;按 工会任务包干方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 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销售人员考核及薪资计算方案

销售人员考核及薪资计算方案总则:业务员工资=年薪+奖励-扣罚+补贴一.年薪用计提的方式进行计算,计提出的金额包含除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按政策相关规定应由企业承担的部分和补贴以外的所有费用: 1.1 根据上年度业务员的个人掌握的客户资源、销售业绩和业务 能力等,分为A.B.C 三类。 A 类:业务员本年度回款目标值为500 万元。 年薪=Sa1*1.5%+Sa2*1.6%+Sa3*1.8%+Sa4*2.0%+Sa5*2.2% Sal:年度回款资金300万元以下部分(Sai w300万元) Sa2:年度回款资金300 万元至500 万元部分 Sa3:年度回款资金500 万元至800 万元部分 Sa4:年度回款资金800 万元至1000 万元部分 Sa5:年度回款资金1000 万元以上部分 B类:业务员本年度回款资金目标值为400万元 年薪=Sa1*1.5%+Sa2*1.6%+Sa3*1.8%+Sa4*2.0%+Sa5*2.2% Sb1:年度回款资金300万元以下部分(Sb1< 300万元) Sb2: 年度回款资金300万元至500万元部分 Sa3: 年度回款资金500 万元至700 万元部分 Sa4: 年度回款资金700 万元至900 万元部分 Sa5: 年度回款资金900 万元以上部分 C类:业务员本年度回款资金目标值为150万元,不超过150 万元部分不计提成。保底月薪1800 元

年薪=1800*12+Sc1*1.6%+Sc2*1.8% Sc1:年度回款资金150万元至300万元 Sc2:年度回款资金300万元以上部分 1.2 年薪的基本发放: A 类业务员:一季度每月预发3000 元 B 类业务员:一季度每月预发2500 元 C 类业务员:每月发放1800 元,超150 万元计提部分以年终 奖的形式,来年年初一次性发放。 补充说明:每季度根据上季度业务员实际业绩进行调整下季度的预发工资额度。 1.3、计提超额部分的奖励发放: A 、 B 类业务员超额计提部分的奖励发放: 1.3.1 、在4 月5 日前根据前一季度的计提总额—全部已支付部 分的剩余额情况支付第1 季度的计提剩余总额的不超30%; 1.3.2、在7 月5 日前根据前2 个季度的计提总额—全部已支 付部分的剩余额情况支付第1 、2 季度的计提剩余总额的不超30%; 1.3.3、在10 月10 日前根据第1--3 季度的计提总额-全部已 支付部分的剩余额情况支付前3 个季度的应得计提剩余总额的不超30%; 1.3.4、剩余总额(全年的计提总额—全部已支付部分+额 外奖励+特别奖励-特别扣罚)以年终奖的形式,在来年年初一次

最新工资待遇计算公式大全

最新工资待遇计算公式大全 1.休息日加班费的计算公式 2020年8月,小A被一家医药公司聘用为行政专员,双方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刚刚还处在试用期,小A便被告知需要在十一长假加班2天,此后一个周末,小A没有补休,却又被要求加班一天。小A想知道,休息日、法定节假日加班,加班费该如何计算? 点评:在休息日工作的,应当安排其同等时间的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 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200%支付加班工资;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日或者 小时工资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计算加班工资时,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即:节假日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 2.加班工资的计算公式 2020年12月,由于年底公司业务繁忙,小A又需要延长每日工作的时间,晚上8点 才能下班。该年年末几个星期,小A有时候还要值夜班。小A想知道,延长工作时间的加 班费该如何计算? 点评: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 劳动者加班工资:在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小时工资基数的150%支付加班工资。 按小时计算加班工资时,每小时的加班工资,以日加班工资除以8小时。而在确定加 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时,劳动合同对工资有明确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者所在岗位相对应的 工资标准确定。劳动合同对工资没有明确约定的,按集体合同约定执行。 3.医疗期的计算公式 2020年1月,因为连续加班,小A过度疲劳,晕倒在工作岗位上。经住院治疗数日,医生建议小A休医疗期,并开具了相关诊断证明。小A想知道,医疗期的时间,以及期间 的工资该如何计算? 点评: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 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 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二)实际工作年限 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 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 四个月。

员工月工资收入怎么计算方法

员工月工资收入怎么计算方法 工资性收入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那么工资是如何计算的?下面让来带大家了解一下员工月工资收入计算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平均工资”计算:职工平均工资等于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除以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平均工资”的计算一方面取决于职工人数的统计范围,另一方面又取决于工资总额的内涵。 工资是工钱的一种类型,即员工的薪资,是固定工作关系里的员工所得的薪酬,是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是劳务报酬(劳酬)中的一种主要形式。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在中国,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1)社会保险费;(2)劳动保护费;(3)福利费;(4)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5)计划生育费用;(6)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在政治经济学中,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是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法定最少数额的工资叫最低工资,工资也有税前工资、税后工资、奖励工资等各种划分。 工资总收入的基本定义总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价值形态)=社会总产值-已消耗生产资料价值或

国民收入(实物形态)=社会总产品-已消耗生产资料。它是反映整体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因此常被使用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中,亦是国际投资者非常关注的国际统计项目。反映国民收入的两个主要统计数字是本地生产总值(GDP, 即国内生产总值) 及本地居民生产总值(GNP, 即国民生产总值),前者计算一段特定时期本地进行的生产,而后者则计算本地居民的总体收入。 国家工资总收入的基本定义即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一国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在初次分配中主要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生产税及进口税、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非常住单位;同时,国外生产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生产税及进口税(扣除生产和进口补贴)、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总收入的概念。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不同,国民总收入是个收入概念,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个生产概念。 农村工资总收入的基本定义指统计范围内的各生产经营单位当年经营的收入中可以用于抵偿本年开支并可在国家、集体、农民及有关单位之间进行分配的农、林、牧、渔、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各项经营收入和利息、租金等非生产性收入。不包括那些不能用来分配、属于借贷性质或暂收性质的收入,如贷款收入、预购定金、国家投资、农民投资、救灾救济等。国家事业单位在农村兴办的属于集体性质的实体,如养鸡场、养猪场等,如果土地

员工工资计算方案

员工工资计算方案 1.员工级 所有员工的工资组成方式应该为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出勤工资 基本工资底薪(700) 绩效工资1、提成 2、提成奖励(完成所有规定项目提成前5名的)每项第一名100元 第二名80元第三名60元依次向下每层20元递减。 出勤工资1、住房补助50元 2、全勤奖励50元(旷工一天者、事假、病假、超过3次、扣除全部奖金) (事假、病假、超过2次扣除50%) (事假、病假、超过1次扣除25%) 工资发放方式: 每月月初有办公室文员计算出考勤经运营经理核实后报财务室算出工资总额。 提成由各班次运营经理核对后经总经理签字后报财务同工资一起发放。 主管级 1、工资主城结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出勤工资 基本工资底薪(1200) 绩效工资1、提成所有本班次三大项的主管提成部分 2、提成奖励(两班各项提成总和第一者)第一名2名主管各500元第二名奖300元。出勤工资1、住房补助50元 2、全勤奖励50元(旷工一天者、事假、病假、超过3次、扣除全部奖金) (事假、病假、超过2次扣除50%) (事假、病假、超过1次扣除25%) 运营级 1、工资主城结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出勤工资 基本工资底薪(1800) 绩效工资1、提成本月所订销售总额完成后超出部分的20% 2、提成奖励(两班各项提成总和第一者)第一名2名各800元第二名奖500元。 出勤工资1、住房补助50元 2、全勤奖励50元(旷工一天者、事假、病假、超过3次、扣除全部奖金) (事假、病假、超过2次扣除50%) (事假、病假、超过1次扣除25%) 1-2楼保洁员 1、工资主城结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出勤工资 基本工资底薪(700) 绩效工资1、根据岗位情况考虑补助100元 出勤工资1、住房补助50元 2、全勤奖励50元(旷工一天者、事假、病假、超过3次、扣除全部奖金) (事假、病假、超过2次扣除50%) (事假、病假、超过1次扣除25%) 注明:所有员工的加班工资按基本工资的总额*30天(不计算大小月)

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法定假日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 双休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 工作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150% 休息及法定假日规定:每周休息2天,每年11天的法定节假日。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注:休息日的计算方法(365天÷7天/周=52周52周×2天/周=104天) 年工作小时数:250天×8小时/天=2000小时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一年有4个季,3个月/季) 季工作小时数:62.5天/季×8小时/天=500小时/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一年有12个月) 月工作小时数:20.83天/月×8小时/天=166.64小时/月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 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 按照目前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8元计算,如果某劳动者08年春节长假七天都加班,那么前三天是法定节假日(即除夕、春节、初二)拿三薪,每天加班费为3008÷21.75×300%=414.9元,后四天是双休日调休(即初三至初六)拿双薪,每天加班费为3008÷21.75×200%=276.6元。08年该劳动者春节期间的总加班费为2351.1元,而调整前应为2444.5元,降低了3.8%左右。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

最合法工资计算方法

关于解读《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的解答时间:2008年11月10日作者:中国总裁培训网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8]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三、2000年3月17日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8号)同时废止。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二○○八年一月三日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0〕8号 【标题】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内容分类】劳动标准 【颁布单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颁布日期】 【实施日期】 【主题词】劳动工资工时通知 【发文号】劳社部发〔2000〕8号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0〕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规定,全体公

按小时算工资的计算方法

按小时算工资的计算方法 日工资是指当月的计薪日,是指国家规定的制度工作日加法定 休假日。 劳动保障部于2008年1月10日公布了《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在这个通知中提出了“制度工作日”和“制度计薪日”两个概念。 “制度工作日”主要用于加班时间的计算,一些机构无法实行“标准工时制度”(即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但他们 的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超过“制度工作日”规定的工作小时数即为加班。因此,“制 度工作日”这一概念是判断加班的一个重要依据。 制度工作日的计算扣除了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具体计算方法为: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为一年52周的双休日)-11天(法定节 假日)=250天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月、年的工作日×每日的8小时 “制度计薪日”即用于日工资的计算的月计薪天数,在工资发放的时候与许多考勤项目相关,如扣除事假、病假工资,加班费计算,工作不足一个月时的工资计算等等,都与“制度计薪日”及日工资 数相关。 月计薪天数、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方法为: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不扣除11天的 法定节假日)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加班费计算案例: 小王每月工资3000元,春节7天都在加班,那么加班费计算如下: 前3天为法定节假日,每天加班费为3000÷21.75×300%; 后4天为双休日调整的,公司可安排补休,无法补休的,每天加班费为3000÷21.75×200%; 以上两项总计: 3000÷21.75×300%×3+3000÷21.75×200%×4=2344.83元 本月如无其他加班,工资总计:2344.83+3000=5344.83元 加班费只与“制度计薪日”或日工资有关。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法定假日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双休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工作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150%休息及法定假日规定:每周休息2天,每年11天的法定节假日。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注:休息日的计算方法(365天÷7天/周=52周 52周×2天/周=104天)年工作小时数:250天×8小时/天=2000小时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一年有4个季,3个月/季)季工作小时数:62.5天/季×8小时/天=500小时/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一年有12个月)月工作小时数:20.83天/月×8小时/天=166.64小时/月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 21.75× 300% 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 200% 按照目前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8元计算,如果某劳动者08年春节长假七天都加班,那么前三天是法定节假日(即除夕、春节、初二)拿三薪,每天加班费为3008÷21.75×300%=414.9元,后四天是双休日调休(即初三至初六)拿双薪,每天加班费为3008÷21.75×200%=276.6元。08年该劳动者春节期间的总加班费为2351.1元,而调整前应为2444.5元,降低了3.8%左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三、2000年3月17日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8号)同时废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常用100条公式 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 3、月员工离职率:2×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100% 4、月员工新进率:2×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100% 5、月员工留存率:2×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100% 6、月员工损失率:2×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100% 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 二、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 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

仓储部工资计算方案1.doc

仓储部工资计算方案1 仓库部工资计算方案 一、目的: 为提高仓库工作效率,确保帐务一致、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能更好的降低人员的流动性,针对部门员工工资,特提出以下建议: 二、工资等级及计算方式: 1、仓库人员工资计算:等级工资+绩效奖金(考核后实际应得金额)= 应得的综合工资。 2、各岗位均设有等级制、试用期,一级代表为转正工资,二级代表为公司服务1年以上, 二级工资代表为为公司服务2年以上,三级代表为公司服务3年以上,等级越高工龄越长,享受的底薪也将越高,超过8年则另行再计算,试用期则按进公司所谈工资,日前核定为2800元,仓管员转正后为一级工资,则工资计算方式是底薪2500+绩效奖金=应得综合工资,文员转正后为一级工资,工资计算方式是底薪+绩效奖金=应得综合工资,具体工资标准如上图所示。 3、仓管员所订是月薪责任制,在日常工作中如晚上需要加班,则无偿进行加班,如果因工 作需要在周日或节假日加班,则工资计算方法或按公司规定进行调整,未经同意提前下班的,则按公司规定早退处理,如果

是在晚上加班期间未完成发料或补料工作而提前下班,则扣除当天的绩效奖金,同时影响生产进度的,则再追加行政处罚。 4、以上最终的综合工资是包住不包吃,不提供餐补或房补,如因工作需要外出,则按公司 规定进行补助。 5、因工作表现突出、或为公司做出巨大贡献的,由部门主管申请,经公司领导批准后,可 提前领取更高一级别的工资。 6、因工作调整,工资则根据相应的职务进行调整,如果是调离仓库进入其它部门,则仓库 工资核算到调出的当日。 7、试用期员工不在考核范围之内,转正后工资以此方案进行考核计算。 三、绩效考核权限及计算方式 1、考核方式日常由:部门主管直接考核,主管检查工作发现错误+其它部门投诉事实+公司 日常处罚等。 2、仓管员、文员绩效有主管考核、公司领导确认审批,财务、行政执行《具体权限参照考 核明细表》。

最新工资待遇计算公式

最新工资待遇计算公式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律部门;它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法律部门;是一种独立的法律部门。这些法律条文规管工会、雇主及雇员的关系,并保障各方面的权利及义务。 1.休息日加班费的计算公式 2012年8月,小A被一家医药公司聘用为行政专员,双方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刚刚还处在试用期,小A便被告知需要在十一长假加班2天,此后一个周末,小A没有补休,却又被要求加班一天。小A想知道,休息日、法定节假日加班,加班费该如何计算? 点评:在休息日工作的,应当安排其同等时间的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200%支付加班工资;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计算加班工资时,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即: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 2.加班工资的计算公式

2012年12月,由于年底公司业务繁忙,小A又需要延长每日工作的时间,晚上8点才能下班。该年年末几个星期,小A有时候还要值夜班。小A想知道,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费该如何计算? 点评: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在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小时工资基数的150%支付加班工资。 按小时计算加班工资时,每小时的加班工资,以日加班工资除以8小时。而在确定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时,劳动合同对工资有明确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者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劳动合同对工资没有明确约定的,按集体合同约定执行。 3.医疗期的计算公式 2013年1月,因为连续加班,小A过度疲劳,晕倒在工作岗位上。经住院治疗数日,医生建议小A休医疗期,并开具了相关诊断证明。小A想知道,医疗期的时间,以及期间的工资该如何计算? 点评: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的,在病休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根据

仓库人员工资计算方案.doc

仓库人员工资计算方案1 仓库人员工资计算方案 一、目的: 为提高仓库工作效率,确保帐务一致、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能更好的降低人员的流动性,针对部门员工工资,特提出以下建议: 1、仓库人员工资计算:等级工资+绩效奖金(考核后实际应得金额)= 应得的综合工资。 2、各岗位均设有等级制、试用期,一级代表为转正工资,二级代表为公司服务1年以上, 二级工资代表为为公司服务2年以上,三级代表为公司服务3年以上,等级越高工龄越长,享受的底薪也将越高,超过8年则另行再计算,试用期则按进公司所谈工资,日前核定为2800元,仓管员转正后为一级工资,则工资计算方式是底薪2500+绩效奖金=应得综合工资,文员转正后为一级工资,工资计算方式是底薪+绩效奖金=应得综合工资,具体工资标准如上图所示。 3、仓管员所订是月薪责任制,在日常工作中如晚上需要加班,则无偿进行加班,如果因 工作需要在周日或节假日加班,则工资计算方法或按公司规定进行调整,未经同意提前下班的,则按公司规定早退处理,如果是在晚上加班期间未完成发料或补料工作而提前下班,则扣除当天的绩效奖金,同时影响生产进度的,则再追加行政处罚。 4、以上最终的综合工资是包住不包吃,不提供餐补或房补,如因工作需要

外出,则按公 司规定进行补助。 5、因工作表现突出、或为公司做出巨大贡献的,由部门主管申请,经公司领导批准后, 可提前领取更高一级别的工资。 6、因工作调整,工资则根据相应的职务进行调整,如果是调离仓库进入其它部门,则仓 库工资核算到调出的当日。 7、试用期员工不在考核范围之内,转正后工资以此方案进行考核计算。 三、绩效考核权限及计算方式 1、考核方式日常由:部门主管直接考核,主管检查工作发现错误+其它部门投诉事实+ 公司日常处罚等。 2、仓管员、文员绩效有主管考核、公司领导确认审批,财务、行政执行《具体权限参 照考核明细表》。 3、当天考核的结果,被考核人必须在考核记录表《仓库考核记录明细表》上签名确认, 并给予公布,每月底将统计当月扣分的总数,以此记算工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