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验收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完整已排版)

钢筋验收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完整已排版)

钢筋验收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完整已排版)
钢筋验收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完整已排版)

钢筋验收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1、钢筋原材

1.1现象和问题

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转为红色,日久后变成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

图片

1.1.1原因

保管不良,受到雨雪侵蚀,存放期长,仓库环境潮湿,通风不良。

1.1.1.1防治措施

1)钢筋原料应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得直接堆放在地上,场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堆放期尽量缩短。淡黄色轻微浮锈不必处理。

2)红褐色锈斑的清除可用手工钢刷清除,尽可能采用机械方法,对于锈蚀严重,发生锈皮剥落现象的应研究是否降级使用或不用。

3)钢筋品种、等级混杂,直径大小不同的钢筋堆放在一起,难以分辨,影响使用。特别是二级钢和三级钢

图片

1.1.2原因

原材料仓库管理不当,制度不严;直径大小相近的,用目测有时分清;技术证明资料未随钢筋实物同时交送仓库。

1.1.

2.1防治措施

1)原材料堆放,和加工后的半成品均应注明材质和规格。

2)下料加工前应认真核对材质和规格,特别是二级刚和三级钢。

2、钢筋力学试验

2.1现象和问题

钢筋原材力学接头实验不规范:钢筋材质单批号、数量和实验报告单上不符,工程部位不详细。未能按规范要求中的数量批次进行力学实验。

2.1.1原材

2.1.1.1防治措施

拉伸试验每组2根长约500mm。350mm。同一厂别、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盘圆钢筋试件取自不同盘、直条钢筋在任选的两根或两根以上截取)。

2.1.2闪光焊接接头

2.1.2.1防治措施

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级别、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批。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6个试件。其中3根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冷弯试验2根长约350mm。

2.1.3电弧焊接接头

2.1.

3.1防治措施

工程焊接条件:同接头形式、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在现场条件下:每一至两层楼同接头形式、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300个接头也按一批计。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

2.1.4电渣压力焊接头

2.1.4.1防治措施

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中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300个接头也按一批计。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

2.1.5气压焊接接头

2.1.5.1防治措施

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中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300个接头也按一批计。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

2.1.6机械连接接头

2.1.6.1防治措施

钢筋机械连接对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预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中随机截取3个接头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

2.1.7钢筋成品保护

钢筋端部直螺纹丝扣加工好以后,没有对丝扣进行有效保护

图片

2.1.7.1防治措施

钢筋端部直螺纹丝扣加工好以后,套上塑料帽对丝扣进行保护。

2.1.8后浇带、施工缝等部位预留钢筋长时间搁置,未进行防锈保护处理

图片

2.1.8.1防治措施

对后浇带、施工缝等部位预留钢筋长搁置时间超过3个月以上的,必须对预留钢筋进行防锈保护处理(在钢筋表面涂刷水泥浆)。

3、钢筋加工

3.1箍筋弯钩长度不够

图片

3.1.1原因

1)钢筋下料长度不够。

2)加工机械存在偏差。

3)省力,便于安装。

3.1.1.1防治措施

1)认真核对图纸和熟悉规范要求,精确计算配料单。

2)实际放样核对料单无误后批量加工。

3)检查施工机械,校正偏差。

4)先S形拉钩,安装后进行手动回弯至135°。(如图二)。

5)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3.2箍筋弯钩角度小于135°。

图片

3.2.1防治措施

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于抗震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3.3螺纹盘圆钢筋调直,机械内合金顶块过紧,致使钢筋肋有所损伤

图片

3.3.1原因

螺纹盘圆钢筋调直,机械内合金顶块过紧,致使钢筋肋有所损伤。

3.3.1.1防治措施

螺纹盘圆钢筋调直,根据钢筋规格调整机械内合金顶块。确保钢筋只要能调直即可,不得损伤钢筋肋,更不可冷拔瘦身。

3.4箍筋的弯曲半径过大

图片

3.4.1原因

没有根据钢筋规格选择弯曲机械。

3.4.1.1防治措施

1)钢筋末端需做135°弯钩时,HRB335、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于抗震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3)箍筋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构件,不易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于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4、钢筋绑扎

4.1梁底受力钢筋与箍筋绑扎点过少

图片

4.1.1防治措施

要求:梁角部四周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

4.2钢筋绑扎不规范,少扎、漏扎现象较多

4.2.1防治措施

要求:

1)网片绑扎铁丝要交换方向,呈“八”型。

2)绑扎接头应以三道双铁丝扎牢。

3)网片在钢筋绑扎(如梁中穿过)范围内应弧弧扎。

4)双向受力钢筋网片应弧弧扎。

5)钢筋进支座部分应弧弧扎。

注:每根钢筋在搭接长度内必须采用三点绑扎,用双丝绑扎搭接钢筋两端30mm处,中间再绑扎一道。

钢筋位移

4.3墙柱外伸钢筋移位

图片

4.3.1原因

1)模板固定不牢,在施工过程中有时碰撞致使钢筋发生错位。2)箍筋制作有误差,及绑扎不牢固造成钢筋骨架发生变形。3)保护层垫块不均匀。

4)梁柱节点内钢筋密度大,致使墙柱钢筋错位。

5)浇筑混凝土时触动钢筋,没有及时恢复。

4.3.1.1防治措施

1)在外伸部分加一道临时箍筋,按图样位置安好,然后用样板

固定好,浇捣混凝土前再重复一遍。如发生移位则应校正后再浇捣混凝土。

2)注意浇捣操作,尽量不碰撞钢筋,浇捣过程中由专人随时检查及时校正。

3)浇筑混凝土前在板面或梁上用油漆标出柱、墙的插筋位置,然后电焊定位箍或水平引筋(针对板墙插筋)固定。

4)若遇钢筋间距调整(或位移)需弯曲钢筋时,应采用小于1:6角度缓慢弯曲到位。

5、钢筋保护层

5.1结构或构件拆模时发现混凝土表面有钢筋露出

图片

5.1.1原因

保护层垫块垫得太稀或脱落,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或钢筋骨架绑扎不当,造成骨架外形尺偏大,局部抵触模板,振捣混凝土时,振动器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或引起绑扣松散。

5.1.1.1防治措施

1)垫块要垫得适量可靠,竖立钢筋采用埋有铁丝的垫块,绑在钢筋骨架外侧时,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应用铁丝将钢筋骨架拉向模板,将垫块挤牢,严格检查钢筋的成型尺寸,模外绑扎钢筋骨架,要控制好它的外形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值。

2)钢筋保护层垫块选材要保证强度及厚度。保证垫块数量充足,板均应从距梁或墙相交边(角)100mm起双向安装垫块,在板的下部钢筋交叉点下安装纵向、横向间距800mm左右垫块。

6、钢筋连接接头

6.1同截面接头过多:在绑扎或安装钢筋骨架时,发现同一截面受力钢筋接头过多,其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超出规范中规定数值

图片

6.1.1原因

1)钢筋配料时疏忽大意,没有认真考虑原材料长度。

2)忽略了配置在构件同一截面中的接头,其中距不得小于搭接长度的规定。

6.1.1.1防治措施

1)弄清楚规范中规定的同一截面的含义。

2)配料时按下料单进行钢筋编号。

7、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

7.1钢筋直螺纹连接未按规范要求施工

图片

7.1.1原因

钢筋连接采用的直螺纹,所扯丝牙偏长,没有标记,部分节头露丝过多,丝牙是否拧到位无法辨别。

7.1.1.1防治措施

在丝牙上做出油漆标记(1/2套筒长度),作为检查质量的依据。要求:总包、监理对所有直螺纹套筒接头进行100%检查。

1)钢筋下料时,应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口的端面应与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

2)直螺纹接头应使用扭力扳手或管钳进行施工。

3)经拧紧后的直螺纹接头应做出标记,单边外露丝扣长度不应超过2P。

8、钢筋电渣压力焊连接

8.1电渣压力焊轴线偏移,焊包不均

图片

8.1.1防治措施

对不合格的接头全数切除,重新焊接。将钢筋连接施工工艺对操作工人重新交底,并将不合格焊工替换。重新制作电渣压力焊焊接接头试件复试,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9、钢筋搭接

9.1钢筋焊接搭接长度不够

图片

9.1.1原因

钢筋下料长度不够。

9.1.1.1防治措施

1)认真核对图纸和熟悉规范要求,精确计算配料单。2)钢筋安装时核对配料单和构件尺寸。

10、钢筋锚固

10.1钢筋锚固长度不够

图片

10.1.1原因

钢筋下料长度不够。

10.1.1.1防治措施

1)认真核对图纸和熟悉规范要求,精确计算配料单。

2)钢筋安装时核对配料单和构件尺寸。

3)当受力钢筋平直伸入支座长度不符合锚固要求时,可采用弯折形式。

11、钢筋骨架绑扎

11.1结构梁钢筋骨架变形

图片

11.1.1原因

1)钢筋骨架绑扎点绑扎不牢固。

2)混凝土保护层垫块不到位,在外力作用下使其钢筋骨架变形。

3)浇筑混凝土前检查不到位。

11.1.1.1防治措施

1)钢筋骨架绑扎点绑扎牢固。

2、)受力钢筋位置准确,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到位。避免后续工序施工时外力作用影响。

11.2结构梁受力钢筋为多排时,绑扎位置不符合要求

图片

11.2.1原因

1)技术交底不清楚。

2)绑扎点不牢固。

11.2.1.1防治措施

1)加强技术交底和检查力度。

2)钢筋骨架绑扎点绑扎牢固。

3)受力钢筋位置准确,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到位。避免后续工序施工时外力作用影响。

4)吊起第二排负弯矩钢筋,保证与第一排钢筋间距在25mm。

12、结构预留洞口钢筋加固

12.1结构板预留洞割断受力钢筋,加固不到位

图片

12.1.1原因

1)技术交底不清楚。

2)安装工程只顾自己方便,未能和土建工程形成技术衔接。

3)检查验收不到位。

12.1.1.1防治措施

1)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

2)图集04G101-4(P35-36):

①矩形洞边长和圆形洞直径不大于300时受力钢筋绕过孔洞不

另外设置补强钢筋。

②矩形洞边长和圆形洞直径大于300但不大于1000时,当设计注写补强纵筋时,应按注写的规格、数量与长度补强。当设计无注写时,按每边配置两根直径不小于12mm且不小于同向被切断纵向钢筋总面积的50%补强,补强钢筋的强度等级与被切断钢筋相同并布置在同一层面,其间距为30mm。

12.2剪力墙预留洞割断受力钢筋,加固不到位

图片

12.2.1防治措施

图集09G901-2(3-11~3-12):

1)圆形洞:①直径小于等于300时,当设计注写补强钢筋时,按注写设置。当设计无注写时,按每边配置两根直径不小于12mm且不小于同向被切断纵向钢筋总面积的50%补强,补强钢筋的强度等级与被切断钢筋相同。②直径大于300小于等于800时按设计注写设置。

③直径大于800时,洞口上下补强暗梁配筋按设计标注,当洞上边或洞下边未剪力墙连梁时不在重复补强暗梁。

2)方形洞:①洞边尺寸小于等于800时,当设计注写补强钢筋

钢筋验收规范标准和一般常见的问题【精编版】

钢筋验收规范标准和一般常见的问题 钢筋加工 1、箍筋弯钩长度不够 原因 1、钢筋下料长度不够。 2、加工机械存在偏差。 3、省力,便于安装。 防治措施 1、认真核对图纸和熟悉规范要求,精确计算配料单。 2、实际放样核对料单无误后批量加工。 3、检查施工机械,校正偏差。 4、象S形拉钩,安装后进行手动回弯至135°。(如图 二)。

5、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2、箍筋弯钩角度小于135°。 防治措施 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于抗震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3、螺纹盘园钢筋调直,机械内合金顶块过紧,致使钢筋肋有所损伤。 原因 螺纹盘园钢筋调直,机械内合金顶块过紧,致使钢筋肋有所损伤。 防治措施 螺纹盘园钢筋调直,根据钢筋规格调整机械内合金顶

块。确保钢筋只要能调直即可,不得损伤钢筋肋,更不可冷拔瘦身。 4、箍筋的弯曲半径过大。 原因 没有根据钢筋规格选择弯曲机械。 防治措施 1、钢筋末端需做135°弯钩时,HRB335、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于抗震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3、箍筋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构件,不易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于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钢筋绑扎 1、梁底受力钢筋与箍筋绑扎点过少。 防治措施 要求:梁角部四周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 2、钢筋绑扎不规范,少扎、漏扎现象较多。 防治措施 要求: 1、网片绑扎铁丝要交换方向,呈“八”型。 2、绑扎接头应以三道双铁丝扎牢。 3、网片在钢筋绑扎(如梁中穿过)范围内应弧弧扎。 4、双向受力钢筋网片应弧弧扎。

建设工程中钢筋验收常见问题

钢筋验收常见问题45答 1、何谓架立筋? 答:架立筋是指梁内起架立作用的钢筋,从字面上理解即可。架立筋主要功能是当梁上部纵筋的根数少于箍筋上部的转角数目时使箍筋的角部有支承。所以架立筋就是将箍筋架立起来的纵向构造钢筋。 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梁内架立钢筋的直径,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6m时,不宜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时,不宜小于12mm。 平法制图规则规定:架立筋注写在括号内,以示与受力筋的区别。 2、平法图集的最后一页“标准构造详图变更表”何用? 最后一页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并无规范作用。这是给设计院用的。平法的宗旨是不限制注册结构师行使自己的权利,所以,对G101中不适合具体工程的规定与构造,结构师都可以进行变更。需要明确的是经变更后的内容,其知识产权归变更者,因此变更者应当负起全部责任(包括其风险)。 3、何谓通长筋? 答:通长筋源于抗震构造要求,这里“通长”的含义是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受拉承载力,以抵抗框架梁在地震作用过程中反弯点位置发生变化的可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规定: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对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当抗震框架梁采用双肢箍时,跨中肯定只有通长筋而无架立筋;只有采用多于两肢箍时,才可能有架立筋。 通长筋需要按受拉搭接长度接长,而架立筋仅交错150,是“构造交错”,不起连接作用。通长筋是“抗震”设防需要,架立筋是“一般”构造需要。 4、如何正确理解《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第4.0.3条所说“Ⅰ级接头可不受限制”的规定? 答:《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中将接头分为Ⅰ、Ⅱ、Ⅲ级,并对接头的应用做了规定:接头宜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当需要在高应力部位

施工方面常见问题汇总

施工方面常见问题汇总,超经典! 施工方面常见问题汇总,超经典!不需要铭记于心,也要了解这些常见问题! 1、【求助】柱砼为C60,梁板砼为C30,如何施工 答:1、一般必须加钢板网,距柱边300—500,45度斜设.通常固定上工人操作都不太好.方案写细点涉及收措施费. 2、不同标号砼浇筑注意两点 首先,梁柱节点区必须保证是高标号,所以退出柱边300—500,通常节点区砼由塔吊配合浇筑;至于一般必须设钢板网是因为梁高700左右,节点区钢筋密集,浇筑时一定要用振动棒,设了钢板网砼也会流淌相当距离. 其次,梁柱间尽量不留施工缝.一旦监理照章办事,出现施工缝时你就知道什么是焦头烂额. 2、【求助】基础分布钢筋 答:如果是指中间的搭接:就是35D,(分布钢筋也一样),要不你焊接得了(我们一般都是焊接). 如果楼主问的是指基础十字交叉或丁字交叉的时候这种情况,则:基础分布钢筋不需要搭接.具体的情况的确应该由设计院确定,对这个情况有详细的说明,我想你们那里也应该有相应的图集吧. 3、【求助】混凝土道路施工有什么么特别注意的地方吗 答:(1)注意路面交叉处主副路的位置和标高.

(2)一般在交叉处要设置胀缝及传力杆. (3)总之,熟读图纸,按照图纸做就没问题. 4、【求助】请教大虾:做一个工程的技术员要看那些参考书 答:还不清楚你说的技术方向的岗位是指哪些岗位.如果是项目技术负责人,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就要相当的全面:施工、质量、安全,如果在私人老板这里干,技术负责人还要懂预算.我建议你先从技术员做起最好是跟个师傅做施工员.因为施工员面对全局碰到的事情较多,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当然还要加强理论学习,一些必要的专业书还是要看的,学校的教材就不用看的太多了.《建筑施工手册》虽然比较全面,但是内容相对较深.其实并不适合刚毕业参加工作的人看.先看一些岗位性较强的书如《施工员必读》《预算员必读》之类的书. 5、【求助】钢结构求知钢构土建基础中间有挖孔,甲方提供H型钢.H型钢柱底板下有一小H型钢插入基础孔内,底座开了两小孔灌无收缩灌浆料. 1、H型钢焊接拼接有无特别要求, 2、现是要土建将基础找平再安装钢构,还是钢构装好后再进行土建基础的二次灌浆. 答:个人认为:H型钢的焊接就是执行一般的焊接标准,没有什么特殊标准;至于与基础的连接,有先预埋和后预埋两种方式,但如果可能的话,建议采用先预埋的方式,而先预埋是应该有预埋铁件的,H型钢必须和预埋铁件连接才有用,你所说的方法看不出有没有预埋铁件,所以不敢妄加评论.

钢筋验收常见问题49答

钢筋验收常见问题49答 笔者结合XXX工程主体施工监理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解释,大都来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2002》宣贯出版物,限于水平,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具体理解不一定能切中要义,如有不妥,是笔者理解问题,与参考文献无关。 1、何谓架立筋? 答:架立筋是指梁内起架立作用的钢筋,从字面上理解即可。架立筋主要功能是当梁上部纵筋的根数少于箍筋上部的转角数目时使箍筋的角部有支承。所以架立筋就是将箍筋架立起来的纵向构造钢筋。 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梁内架立钢筋的直径,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6m时,不宜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时,不宜小于12mm。 平法制图规则规定:架立筋注写在括号内,以示与受力筋的区别。 2、平法图集的最后一页“标准构造详图变更表”何用? 最后一页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并无规范作用。这是给设计院用的。平法的宗旨是不限制注册结构师行使自己的权利,所以,对G101中不适合具体工程的规定与构造,结构师都可以进行变更。需要明确的是经变更后的内容,其知识产权归变更者,因此变更者应当负起全部责任(包括其风险)。 3、何谓通长筋?

答:通长筋源于抗震构造要求,这里“通长”的含义是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受拉承载力,以抵抗框架梁在地震作用过程中反弯点位置发生变化的可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规定: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对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当抗震框架梁采用双肢箍时,跨中肯定只有通长筋而无架立筋;只有采用多于两肢箍时,才可能有架立筋。 通长筋需要按受拉搭接长度接长,而架立筋仅交错150,是“构造交错”,不起连接作用。通长筋是“抗震”设防需要,架立筋是“一般”构造需要。 4、如何正确理解《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第4.0.3条所说“Ⅰ级接头可不受限制”的规定? 答:《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中将接头分为Ⅰ、Ⅱ、Ⅲ级,并对接头的应用做了规定:接头宜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当需要在高应力部位设置接头时,对Ⅰ、Ⅱ、Ⅲ级接头,接头面积百分率分别为不受限制、不大于50%、不大于25%。所谓“不受限制”,是有条件的(应力较小部位),应慎重对待。 从传力的性能来看,任何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都是对传力性能的削弱,因此并不存在“可以不受限制”的问题。钢筋连接的其他要求,

钢筋绑扎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精编版

钢筋绑扎常见质量问题 及处理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钢筋绑扎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 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钢筋绑扎质量问题分析如下: 一、楼梯梯段部位主筋在楼梯梁内锚固长度不够 1.现象 梯段主筋下滑,在下层楼梯梁内锚固长度超出规范要求,在上层楼梯梁内主筋锚固长度达不到规范要求,或主筋放置位置不准确,一侧梁内长度偏大,一侧梁内长度偏小。 2.原因 (1)下料时,施工人员严格照图计算、下料并制作,而钢筋工在绑扎时,由于主位置放置不准确,造成梯段主筋在楼梯梁内锚固长度有一定的偏差;(2)钢筋未采取防滑措施或由于混凝土的重量作用使钢筋向下位移;(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看筋工作不到位,发现问题未能及时改正、补救。 楼梯梯段主筋下料时,建议钢筋长度可以比图纸尺寸稍长一些,以防出现梯段主筋锚固长度不足的现象;或在钢筋绑扎时,在梯段主筋与楼梁箍筋相交部位附加一根分布筋,将分布筋与梯梁箍筋绑扎连接,以防止主筋下移,同时也能够确保此处钢筋保护层厚度;梯段钢筋不如现浇板钢筋位置容易保证,并且梯段部位混凝土留槎应在梯段长度1/3部位,如果混凝土浇筑中出现主筋下移,使上层楼梯梁内锚固长度不足,应对主筋进行搭接或焊接.这样,不仅费工费料,而且施工也不方便,不易保证工程质量。 二、条形基础钢筋垫块加设不到位 1.现象 (1)基础构造柱钢筋上标高标志点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部分标志点有下降现象;(2)条形基础厚度不足,实测混凝土条基断面厚度,局部厚度比设计厚度小1-3cm。 2.原因 条形基础施工时,标高往往标注在构造柱钢筋上,由于忽视在构造柱钢筋下加设垫块或垫块强度偏低,在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混凝土重量作用使垫块破碎造成钢筋下移,从而使标志点下降,同时造成基础钢筋局部整体下降,使基础断面厚度减小,减小的尺寸基本稍低于垫块的厚度。对这个问题,施工单位应认真制作和加设垫块,使垫块厚度偏差、垫块间距、垫块强度均符合规范要求。 三、吊筋制作、放置位置不符合要求 1.现象 (1)吊筋水平锚固长度不足,底部水平段长度未达到次梁宽度加100mm,弯起角度不准确;(2)吊筋未正确放在次粱正下方,且每侧宽出次粱50mm,或吊筋未放至主梁底部。而放至次粱底部。 2.原因: 钢筋制作绑扎不接图施工,或吊筋制作形状虽然正确,但各部位长度、角度不符合规范要求,放置位置不准确。 四、混凝土二次浇筑部位钢筋绑扎质量差 1.现象

钢筋验收标准和常见问题超全汇总

钢筋验收标准和常见问题超全汇总 一、钢筋原材 1、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转为红色,日久后变成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 原因 保管不良,受到雨雪侵蚀,存放期长,仓库环境潮湿,通风不良。 防治措施 1、钢筋原料应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得直接堆放在地上,场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堆放期尽量缩短。淡黄色轻微浮锈不必处理。 2、红褐色锈斑的清除可用手工钢刷清除,尽可能采用机械方法,对于锈蚀严重,发生锈皮剥落现象的应研究是否降级使用或不用。 2、钢筋品种、等级混杂不表,直径大小不同的钢筋堆放在一起,难以分辨,影响使用。特别是二级钢和三级钢。

原因 原材料仓库管理不当,制度不严;直径大小相近的,用目测有时分清;技术证明资料未随钢筋实物同时交送仓库。 防治措施 1、原材料堆放,和加工后的半成品均应注明材质和规格。 2、下料加工前应认真核对材质和规格,特别是二级刚和三级钢。 二、钢筋力学试验 钢筋原材力学接头实验不规范:钢筋材质单批号、数量和实验报告单上不符,工程部位不详细。未能按规范要求中的数量批次进行力学实验。 1、原材防治措施 拉伸试验每组2根长约500mm。350mm。同一厂别、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盘圆钢筋试件取自不同盘、直条钢筋在任选的两根或两根以上截取)。 2、闪光焊接接头防治措施 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级别、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批。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6个试件。其中3根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冷弯试验2根长约350mm。

3、电弧焊接接头防治措施 工程焊接条件:同接头形式、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 在现场条件下:每一至两层楼同接头形式、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300个接头也按一批计。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 4、电渣压力焊接头防治措施 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中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300个接头也按一批计。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 5、气压焊接接头防治措施 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中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300个接头也按一批计。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 6、机械连接接头防治措施 钢筋机械连接对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预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中随机截取3个接头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 三、钢筋成品保护 1、钢筋端部直螺纹丝扣加工好以后,没有对丝扣进行有效保护。

钢筋验收注意事项

1 钢筋工程构造监督检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钢筋工程构造监督检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把好钢筋隐蔽检查验收关,是确保主体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但在实践中发现,质量检查人员往往偏重于检查钢筋的数量和间距,忽视对钢筋的构造要求,因而返工现象时有发生,或有疏漏时则可能给工程留下隐患和造成工程质量事故。 1 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矩形底板上下筋错位问题 底板在基底净反力作用下,虽两个方向均发生弯曲,但长边力矩较大。所以,长边的受力筋应置于短边的受力筋之下。但在实际施工中,反置情况屡有发生。 2 现浇柱下端节点,纵向受力筋偏移后,任意弯折问题 这个问题是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钢筋偏移的水平距离越大,斜率越大,弯折的纵向筋在受力时,对柱根部表面剪力分力也越大,从而造成柱根部混凝土的裂缝。对此,应按纵向筋的偏移大小,作如下不同处理。 (1)纵向钢筋偏移不大时,可将下筋按折角坡度(斜率)≯1/6平缓地弯折到上柱后搭接绑 扎。 (2)纵向筋偏移较大且已变成弓型,返工难度又较大时,经设计单位同意,可在搭接长度范围内,用Φ8箍筋加密绑扎,并将该长度范围内的混凝土强度提高一级,以增加钢筋弯折处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及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 在柱根部增设封闭箍筋,如同环筒一样,当桩承受荷载时,可以有效地提高被约束混凝土的变形抗力,推迟钢筋弯折处混凝土的劈裂,保证柱中纵向受力筋充分发挥其强度。 3 梁柱节点核心区的箍筋问题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节点是各构件的交汇点,受力复杂。在抗震设防地区,各柱梁端必须采取加密箍筋的抗震措施。但是,不少施工单位往往少放或漏放,造成节点处柱子内很长一段呈无箍筋状态,一旦发生地震,柱的纵向筋由于缺少箍筋的约束,首先会被压曲,并加速节点区混凝土的破坏。因此,节点核心区的箍筋,应是质量检查的重点。施工再难,也要严格按设计要求的间距设置足够数量的箍筋。 4 梁柱中主筋绑扎搭接头的箍筋加密问题 梁柱中受力钢筋的长度,施工图是按构件全长示意的。但在施工中,因钢筋长度的限制,当采用绑扎搭接时,在搭接长度范围内,施工人员不按规范要求规定加密箍筋。在隐蔽验收发现时,通常楼板钢筋已扎好,为了加补几只箍筋,返工难度相当大。因此,在施工图结构说明中应增写该项规定,以提醒施工人员注意。 5 梁中吊筋位置问题 主梁上部设有较大荷载的次梁时,设计一般均加设吊筋。但常因施工人员不重视,造成吊筋的纵向位置及设置高度不准确,致使吊筋不能有效地将次梁荷载传递到主梁上部受压区,而造成主梁下部混凝土产生斜裂缝。 6 主梁、次梁、板在支座处弯起钢筋设置错误问题 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主梁、次梁、板负筋交叉的支座处,较为普遍的质量通病是: (1)板的负筋外露,次梁负筋的保护层严重减薄; (2)板的负筋全露,次梁负筋外露。 由此,影响了钢筋的可靠锚固,削弱了节点强度。主要原因是钢筋翻样人员不熟悉有关规定,翻样时在确定主梁弯起钢筋时,错误地按主梁高度减去上下两个保护层厚度计算,即h=梁高-2×25=梁高-50mm。此时,若主梁负筋直径中心至板上表面距离为1/2d+25mm(设钢筋直径d=Φ25时,则为 25/2+25=37.5mm),小于构造规定的≥55mm,势必造成支点处次梁、板的负筋突出板面。要解决此问题,在钢筋翻样时应进行施工前的预控交底。 7 双向板中的受力筋位置问题

钢筋验收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分享(值得收藏)

钢筋验收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分享(值得收藏)工程建设中,钢筋就是建筑物的骨架,是支撑建筑物的主要结构体系.因此从钢筋入场到加工、绑扎再到加工安装等各个工序,其施工质量是监理的重中之重.在钢筋验收时,常会由于前期施工差错而被监理被挑出毛病. 想顺利通过钢筋验收,那就必须从钢筋进场之后各个流程按照施工规范操作.今天跟着土木君一起学习钢筋验收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看看这些施工技术你是否都掌握了? 钢筋原材 1、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转为红色,日久后变成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 ①原因 保管不良,受到雨雪侵蚀,存放期长,仓库环境潮湿,通风不良. ②防治措施

1、钢筋原料应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得直接堆放在地上,场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堆放期尽量缩短.淡黄色轻微浮锈不必处理. 2、红褐色锈斑的清除可用手工钢刷清除,尽可能采用机械方法,对于锈蚀严重,发生锈皮剥落现象的应研究是否降级使用或不用. 2、钢筋品种、等级混杂不表,直径大小不同的钢筋堆放在一起,难以分辨,影响使用.特别是二级钢和三级钢. ①原因 原材料仓库管理不当,制度不严;直径大小相近的,用目测有时分清;技术证明资料未随钢筋实物同时交送仓库. ②防治措施 1、原材料堆放,和加工后的半成品均应注明材质和规格. 2、下料加工前应认真核对材质和规格,特别是二级刚和三级钢. 钢筋力学试验 现象和问题: 钢筋原材力学接头实验不规范:钢筋材质单批号、数量和实验报告单上不符;工程部位不详细;未能按规范要求中的数量批次进行力学实验. 1、原材 防治措施:

拉伸试验每组2根长约500mm.350mm.同一厂别、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盘圆钢筋试件取自不同盘、直条钢筋在任选的两根或两根以上截取). 2、闪光焊接接头 防治措施: 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级别、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批.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6个试件.其中3根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冷弯试验2根长约350mm. 3、电弧焊接接头 防治措施: 工程焊接条件:同接头形式、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在现场条件下:每一至两层楼同接头形式、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300个接头也按一批计.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 4、电渣压力焊接头 防治措施: 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中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300个接头也按一批计.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 5、气压焊接接头 防治措施:

图片文字讲解钢筋验收通病

图文讲解钢筋工程技术及质量通病防治 1 钢筋加工与堆放 控制要点: 1 切断:连接接头应切平 2 调直:拉伸调直、伸长率和标尺控制,调直机损伤情况 3 弯钩及曲率半径控制:箍筋135°、10d平直长度控制。框架柱、组合柱、钢筋搭接绑扎处的箍筋弯径2d控制 4 控制钢筋位置、保护层措施的卡具、铁马凳加工质量 5 半成品加工堆放、标识及验收 箍筋端头应弯成135度弯钩,其平直段相互平行,长短一致(端头可不用无齿锯切割),且平直段长度不少于10d+5mm

箍筋悬挂于钢管上,利于检查。 2 钢筋连接接头 控制要点: 1 接头型式:直径20mm以上为机械或焊接接头 2 接头质量、资格证书 3 接头位置、错开距离、百分率、同一受力筋不宜有两个接头

电渣压力焊 接头验收合格后应用红漆标识

3 保护层质量 控制要点: 1 钢筋位置准确、保护层厚度符合规范及图纸要求 2 使用的垫块、卡具、支架措施有效,符合规定 板筋上铁铺放在专用马凳上,马凳采用钢筋直径应确保承受荷载不变形,间距不大于1000㎜,马凳位于上下铁之间。 4 钢筋绑扎与安装 控制要点: 1 箍筋加密间距、范围、封闭、锚固、搭接绑扎接头 2 特殊节点:框架梁柱节点、箍筋加密、封闭;主次梁节点箍筋加密及元宝铁,组合柱竖筋搭接范围内箍筋间距5d,100mm双控及弯钩(2d)与搭接筋到位绑扎;剪力墙连梁进暗柱箍筋等

3 安装符合规范和设计做法,牢固。绑扎扣型式符合要求 木质红白相间皮数杆控制钢筋间距

钢筋绑扎时绑扎结向里,将尾丝压向内侧,墙体、柱一律采用八字扣,暗柱四角钢筋用兜扣。水平挂线,竖向吊线,控制垂直度。 防止钢筋工程质量通病的一些措施 ①钢筋的定位措施和钢筋的混凝土 保护层的控制。 ②抗震设防的要求。 ③钢筋的接头设置及接头质量。 ④钢筋安装的外观质量做到横平竖直、间距均匀一致。

建筑工程常见钢筋隐蔽问题汇总

下面是一份非常详细的建筑工程钢筋绑扎隐蔽验收内容,对 实际工作有非常强的执导作用 1暗柱内容: 1.1柱根部钢筋上水泥浆已清理干净。 1.2为保证暗柱主筋位置准确,采用定距框控制 1.3柱钢筋绑扎: 1.3.1柱箍筋的个数根据图纸要求确定,第一根箍筋距两端50mm开始 设置。 1.3.2在立筋上画箍筋位置线,然后从上往下采用缠扣法绑扎。1.3.3箍筋的接头应沿柱子立筋交错布置绑扎,箍筋与立筋要垂直, 绑扣丝头应向里。 1.3.4暗柱箍筋与墙筋绑扎要求:暗柱箍筋与墙水平筋错开20mm以上, 不得并在一起。 2.墙体、暗柱、联系梁钢筋: 2.1墙根部钢筋上水泥浆已清理干净。 2.2墙体钢筋已经调整。即位移过大要求按1:6调整,一级钢筋的弯 钩一律朝里,不垂直的调直。 2.3起步筋要求: 2.3.1暗柱边第一根墙筋距柱边的距离为50mm。 2.3.2墙第一根墙筋距离混凝土板面50mm。 2.3.3暗柱第一根箍筋距离混凝土板面30mm。

2.3.4连系梁距暗柱边箍筋起步50mm。 2.3.5连系梁箍筋如柱一个箍筋50mm。 2.4墙体竖筋搭接要求: 2.4.1搭接长度不小于45d,搭接处保证有三根水平筋。绑扎范围不少于三个扣。墙体立筋50%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小于相邻接头中-中1.3 倍搭接长度。 2.4.2墙体水平筋节点要求相邻绑扎接头错开。 2.5竖向梯子筋要求: 2.5.1采用比墙筋大一个规格的钢筋制作,以代替竖筋。 2.5.2顶模筋等于墙厚减2mm。250mm、300mm、350mm厚的墙顶模筋长 度应为248mm、298mm、348mm。 2.5.3顶模筋自立筋至端头的长度为水平筋保护层加水平筋直径减1mm,如保护层为15mm,Φ12水平筋,长度为15+12-1=26mm,顶模的根数为3根。顶模筋端头刷好防锈漆。 2.5.4非顶模筋每侧长度为水平筋直径。 2.5.5每段墙竖向梯子筋设置数量要求间距为1米,每段墙2个或2个以 上,要求同一标高,绑扎到位。 2.6水平梯子筋要求: 2.6.1采用短斜钢筋制作。 2.6.2水平梯子筋按图制作并符合该段墙体的钢筋间距,专墙专用。 2.6.3 墙体筋绑扎时设在墙模板口以上300mm,并绑扎到位。 2.7柱的定距框:

钢筋验收常见问题30答

钢筋验收常见问题30答 1、何谓架立筋? 答:架立筋是指梁内起架立作用的钢筋,从字面上理解即可。架立筋主要功能是当梁上部纵筋的根数少于箍筋上部的转角数目时使箍筋的角部有支承。所以架立筋就是将箍筋架立起来的纵向构造钢筋。 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梁内架立钢筋的直径,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6m时,不宜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时,不宜小于12mm。平法制图规则规定:架立筋注写在括号内,以示与受力筋的区别。

2、何谓通长筋? 答:通长筋源于抗震构造要求,这里“通长”的含义是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受拉承载力,以抵抗框架梁在地震作用过程中反弯点位置发生变化的可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规定: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对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当抗震框架梁采用双肢箍时,跨中肯定只有通长筋而无架立筋;只有采用多于两肢箍时,才可能有架立筋。通长筋需要按受拉搭接长度接长,而架立筋仅交错150,是“构造交错”,不起连接作用。通长筋是“抗震”设防需要,架立筋是“一般”构造需要。 3、凡是“没有明令禁止”的连接区域,钢筋是否就可以连接呢? 答:事实上,除高抗震设防烈度的重要构件外,没有明令“完全”禁止的非连接部位。只要保证连接质量和控制连接百分率,在任何位置都可以连接。需要注意的是“尽可能避开”这个要求的含义,如尽可能避开节点区、箍筋加密区、应力(弯矩)较大区等等。

超全的钢筋验收标准和常见问题

优路建造师2017-11-01 11:33 一、钢筋原材 1、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转为红色,日久后变成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 原因 保管不良,受到雨雪侵蚀,存放期长,仓库环境潮湿,通风不良。 防治措施 1、钢筋原料应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得直接堆放在地上,场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堆放期尽量缩短。淡黄色轻微浮锈不必处理。 2、红褐色锈斑的清除可用手工钢刷清除,尽可能采用机械方法,对于锈蚀严重,发生锈皮剥落现象的应研究是否降级使用或不用。 2、钢筋品种、等级混杂不表,直径大小不同的钢筋堆放在一起,难以分辨,影响使用。特别是二级钢和三级钢。 原因 原材料仓库管理不当,制度不严;直径大小相近的,用目测有时分清;技术证明资料未随钢筋实物同时交送仓库。 防治措施 1、原材料堆放,和加工后的半成品均应注明材质和规格。 2、下料加工前因认真核对材质和规格,特别是二级刚和三级钢。

二、钢筋力学试验 现象和问题:钢筋原材力、接头学实验不规范:钢筋材质单批号、数量和实验报告单上不符,工程部位不详细。未能按规范要求中的数量批次进行力学实验。 1、原材 防治措施 拉伸试验每组2根长约500mm。350mm。同一厂别、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盘圆钢筋试件取自不同盘、直条钢筋在任选的两根或两根以上截取)。 2、闪光焊接接头 防治措施 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级别、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批。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6个试件。其中3根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冷弯试验2根长约350mm。 3、电弧焊接接头 防治措施 工程焊接条件:同接头型试、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在现场条件下:每一至两层楼同接头型试、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300个接头也按一批计。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 4、电渣压力焊接头 防治措施 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中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300个接头也按一批计。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 5、气压焊接接头 防治措施

钢筋验收要点

钢筋验收要点 钢筋绑扎工程是整个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其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主体结构的构造安全。因此,控制好钢筋隐蔽工程项目的质量验收环节,是保证主体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笔者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发现,施工单位的质检人员较多偏重于检查钢筋的数量和绑扎的间距,而忽略了对钢筋构造的要求,因而造成不符合规范要求而返工的现象时又发生: 1、矩形独立柱基底板上下钢筋的错位 由于底板在基底净反力作用下,虽然两个方向均发生弯曲,但长边的力矩应大一些,所以长边的受力筋应置于短边的受力筋下面,但在实际钢筋施工中,反置现象较多,应引起重视。 2、柱下端纵向受力筋任意弯曲问题 现浇钢筋混凝土节点纵向受力筋偏移后随意弯曲是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钢筋偏移的水平距离越大,倾斜越大,弯折的纵向筋的受力对主根部表面剪力也越大,容易造成柱根部混凝土开裂。对此类问题的处理方法是,应按纵向筋的偏移多少进行处理。当纵向筋偏移量不大时,可将钢筋按折角斜率坡度1:6缓慢弯折到柱内后,绑扎在正确位置;若是纵向筋的偏移较大且已变形,返工要经设计人员同意,宜在纵向筋搭接范围内用Ф8箍筋加密绑扎,并提高该柱长度范围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增加弯折变形较大处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及抗拉强度。 在柱根部增加封闭箍筋如环箍作用,当柱承受荷载时,可以有效地约束混凝土的变形,延缓钢筋弯折混凝土的开裂,确保柱中纵向受力筋发挥最大效率。 3、梁柱主筋搭接绑扎处的箍筋加密问题 梁柱中受力主筋的长度在图纸上是按构件全长标示的,但在施工中因钢筋长度所限,当搭接采用绑扎时,在搭接长度范围内,经常遇到不按规范要求将箍筋加密绑扎的情形。当绑扎完工后进行隐蔽验收时楼板筋已绑扎完,增补钢筋返工处理难度较大。对该节点箍筋加密的要求在施工图结构说明中提出,以防止后期返工处理。 对于梁柱节点核心区域箍筋的处理,由于框架节点处于相邻构件的交汇点受力状态较复杂。在抗震设防区要求各柱梁端必须采用加密箍筋的构造措施,但是部分技术人员对抗震构造要求缺乏认识,往往按习惯做法少设箍筋,导致节点核心区域处于长距离无箍筋的状态。因此,节点核心区域箍筋的绑扎数量及位置是质量检查控制的重点。在施工过程中,箍筋准确就位有一定的困难,但必须按设计要求和相应规范绑扎箍筋。 4、梁中吊筋位置的确定 当主梁上部设有较大荷载的次梁时,构造上一般要求加设吊筋。该吊筋往往不引起施工人员的注意,使吊筋不能有效地将次梁荷载传递给主梁上部受压区,使主梁下部混凝土产生裂缝。同时,在主次梁交接处,次梁两侧箍筋在加密的数量上也满足不了要求。部分工程施工中是按设计要求加密,将该长度扣除后来计算主梁部分的箍筋数量,这种计算方法是不正确的。在整个主梁设计中,要求数量即梁净长-100mm/箍筋间距+1+梁两端加密区数量的基础上加密。 5、主次梁板存在设置支座处弯起钢筋的问题 在混凝土现浇结构中的主次梁、板负筋交叉的支座处,较为普遍的质量问题是板的负筋会外露,次梁负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较薄。该现象影响了钢筋的锚

工程竣工验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工程竣工验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是互相“提携”、“护短”,确保工程竣工验收顺利过关。有人说“工程要顺畅,攻关紧跟上;舍得去投入,各种手段上;确保都满意,成功就有望”。在当前的建筑市场中,这话中含着很多的现实与无奈,作为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要想顺利地参与其中,既会有一些合理合法的做法,也会使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否则,就会在工程施工中步履艰难,因为从工程投资立项到招投标、从施工到结算,每一个环节就如同一道关卡,即便是在工程竣工验收时也不例外。有权负责工程竣工验收的部门和人员能够凭借手中的权力左右工程竣工验收的结果,无权的单位和个人想让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并达到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有时候会不择手段地用金钱等违纪违法手段来进行“投资”,打通“关节”,把和自己一同参加施工、设计、监理的单位一起联合起来,在工程竣工资料上互相“帮助”,甚至在发包方、参加工程验收的建设管理部门等的共同参与下,互相“提醒”、互相“护短”,大家心照不宣地按照要求让工程竣工验收顺利过关;即便是发现一些问题,也是大而化小,或是作为遗留问题善后处理,不影响到验收的通过。这种私下的“权”和“钱”的交易行为,就容易滋生竣工验收中的腐败和不正之风。很多人都不会忘记1998年那场发生在长江沿线的特大洪水,8月7日,被一些人称为“固若金汤”的九江防洪工程大墙发生溃堤,大堤被撕开50多米的口子,江水直扑城区;更出人意料的是,在倒塌的防洪墙里,竟找不到一寸钢筋,这个投资上亿元的“钢筋水泥工程”竟是一个“豆腐渣工程”;要知道,九江作为华东重要交通枢纽,可是被国家防总列为1998年长江防汛“死保死守”的重点之一。“固若金汤”的承诺在溃堤的事实面前显得是那样的不堪一击,不知在施工的时候,发包方和监理在施工现场没有看到钢筋怎么就能闭上眼睛签上自己的名字,不知一些检测机构是否用先进的检测仪器进行过检测,不知当时的竣工验收报告上签字盖章的单位和个人是怎样互相“护短”,让工程通过了竣工验收,但肯定做了这样的共同努力,才得以让这样的工程通过了验收。

钢筋质量常见问题..

钢筋工程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纠正,解决措施和成品保护。1.根据在防水保护层弹好的位置线,先铺东西向层网片的长向钢筋,再铺南北短向钢筋,放好马镫,垫块。绑扎东西向地梁, 再绑扎地梁。,再放南北向短钢筋,再铺东西向钢筋。接头尽量 要求在同一截面相互错头50%,同一根钢筋在35d或500mm 的长度内不得有两个接头,并且尽量减少接头。 2.由于底板钢筋施工要求较复杂,注意保护防水层,以免防水卷材在钢筋施工时被破坏。 3.根据放好的柱和墙体位置线,将暗柱和墙体插筋绑扎就位并和底板钢筋绑扎固定。要求接头均错开50%,根据设计要求,外 墙甩出底板面的长度为50mm+1.2laE。内墙为1.2laE。暗柱线 外墙绑扎七个箍筋,三道水平筋,内墙绑扎二个箍筋,一道固 定水平筋。并绑扎好墙体拉接筋,间距为400MM梅花型布置,保护层采用塑料卡,间距为600MM梅花型布置。 4.在基础底板浇注砼时一定要派专人看筋,不得直接踩踏钢筋,并在(初凝)砼初凝前对甩出的钢筋及时整理,纠整好位置使 柱、墙两边的保护层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5.根据基础底版面上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绑扎前先 按1:6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锈蚀、水泥、砂浆 等污垢清除干净。 6.成型钢筋必须符合配料单的规格、尺寸、形状、数量,并应进

行标识。 7.楼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绑好后,不准在上面踩踏行走,浇筑混凝土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保证负弯矩筋位置的正确性。 8.绑扎钢筋时,禁止碰撞预埋件及洞口模板。 9.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节点边缘50mm处,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必须不大于或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个直径。 10.钢筋的制作差错: 受力钢筋的规格,级别用错;钢筋下料计算错误或成型。切断尺寸长短不一。钢筋安装后因规格,级别,尺寸不合格,锚固长度不足,使得结构出现裂缝或坍塌。 (1)原因分析: 施工队管理混乱,没有严格的检查制度。操作工不经过培训就上岗,不懂钢筋的级别,将钢筋强度等级弄错。工人责任心不强,使下料失控,时长时短。 (2)处理方法: 发现不合格钢筋立即更换,以确保结构安全。 (3)预防措施: 1.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健全的质量检验制度,每道工序都要检查;应严格按设计图样的要求制作出钢筋配料单。

钢筋验收注意事项

钢筋工程构造监督检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把好钢筋隐蔽检查验收关,是确保主体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但在实践中发现,质量检查人员往往偏重于检查钢筋的数量和间距,忽视对钢筋的构造要求,因而返工现象时有发生,或有疏漏时则可能给工程留下隐患和造成工程质量事故。 1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矩形底板上下筋错位问题,底板在基底净反力作用下,虽两个方向均发生弯曲,但长边力矩较大。所以,长边的受力筋应置于短边的受力筋之下。但在实际施工中,反置情况屡有发生。 2现浇柱下端节点,纵向受力筋偏移后,任意弯折问题,这个问题是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钢筋偏移的水平距离越大,斜率越大,弯折的纵向筋在受力时,对柱根部表面剪力分力也越大,从而造成柱根部混凝土的裂缝。对此,应按纵向筋的偏移大小,作如下不同处理。 (1)纵向钢筋偏移不大时,可将下筋按折角坡度(斜率)≯1/6平缓地弯折到上柱后搭接绑扎。 (2)纵向筋偏移较大且已变成弓型,返工难度又较大时,经设计单位同意,可在搭接长度范围内,用Φ8箍筋加密绑扎,并将该长度范围内的混凝土强度提高一级,以增加钢筋弯折处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及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在柱根部增设封闭箍筋,如同环筒一样,当桩承受荷载时,可以有效地提高被约束混凝土的变形抗力,推迟钢筋弯折处混凝土的劈裂,保证柱中

纵向受力筋充分发挥其强度。 3梁柱节点核心区的箍筋问题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节点是各构件的交汇点,受力复杂。在抗震设防地区,各柱梁端必须采取加密箍筋的抗震措施。但是,不少施工单位往往少放或漏放,造成节点处柱子内很长一段呈无箍筋状态,一旦发生地震,柱的纵向筋由于缺少箍筋的约束,首先会被压曲,并加速节点区混凝土的破坏。因此,节点核心区的箍筋,应是质量检查的重点。施工再难,也要严格按设计要求的间距设置足够数量的箍筋。 4梁柱中主筋绑扎搭接头的箍筋加密问题 梁柱中受力钢筋的长度,施工图是按构件全长示意的。但在施工中,因钢筋长度的限制,当采用绑扎搭接时,在搭接长度范围内,施工人员不按规范要求规定加密箍筋。在隐蔽验收发现时,通常楼板钢筋已扎好,为了加补几只箍筋,返工难度相当大。因此,在施工图结构说明中应增写该项规定,以提醒施工人员注意。 5梁中吊筋位置问题 主梁上部设有较大荷载的次梁时,设计一般均加设吊筋。但常因施工人员不重视,造成吊筋的纵向位置及设置高度不准确,致使吊筋不能有效地将次梁荷载传递到主梁上部受压区,而造成主梁下部混凝土产生斜裂缝。 6主梁、次梁、板在支座处弯起钢筋设置错误问题

钢筋绑扎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

钢筋绑扎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 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钢筋绑扎质量问题分析如下: 一、楼梯梯段部位主筋在楼梯梁内锚固长度不够 1.现象 梯段主筋下滑,在下层楼梯梁内锚固长度超出规范要求,在上层楼梯梁内主筋锚固长度达不到规范要求,或主筋放置位置不准确,一侧梁内长度偏大,一侧梁内长度偏小。 2.原因 (1)下料时,施工人员严格照图计算、下料并制作,而钢筋工在绑扎时,由于主位置放置不准确,造成梯段主筋在楼梯梁内锚固长度有一定的偏差;(2)钢筋未采取防滑措施或由于混凝土的重量作用使钢筋向下位移;(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看筋工作不到位,发现问题未能及时改正、补救。 楼梯梯段主筋下料时,建议钢筋长度可以比图纸尺寸稍长一些,以防出现梯段主筋锚固长度不足的现象;或在钢筋绑扎时,在梯段主筋与楼梁箍筋相交部位附加一根分布筋,将分布筋与梯梁箍筋绑扎连接,以防止主筋下移,同时也能够确保此处钢筋保护层厚度;梯段钢筋不如现浇板钢筋位置容易保证,并且梯段部位混凝土留槎应在梯段长度1/3部位,如果混凝土浇筑中出现主筋下移,使上层楼梯梁内锚固长度不足,应对主筋进行搭接或焊接.这样,不仅费工费料,而且施工也不方便,不易保证工程质量。 二、条形基础钢筋垫块加设不到位 1.现象 (1)基础构造柱钢筋上标高标志点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部分标志点有下降现象;(2)条形基础厚度不足,实测混凝土条基断面厚度,局部厚度比设计厚度小1-3cm。 2.原因

条形基础施工时,标高往往标注在构造柱钢筋上,由于忽视在构造柱钢筋下加设垫块或垫块强度偏低,在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混凝土重量作用使垫块破碎造成钢筋下移,从而使标志点下降,同时造成基础钢筋局部整体下降,使基础断面厚度减小,减小的尺寸基本稍低于垫块的厚度。对这个问题,施工单位应认真制作和加设垫块,使垫块厚度偏差、垫块间距、垫块强度均符合规范要求。 三、吊筋制作、放置位置不符合要求 1.现象 (1)吊筋水平锚固长度不足,底部水平段长度未达到次梁宽度加100mm,弯起角度不准确;(2)吊筋未正确放在次粱正下方,且每侧宽出次粱50mm,或吊筋未放至主梁底部。而放至次粱底部。 2.原因: 钢筋制作绑扎不接图施工,或吊筋制作形状虽然正确,但各部位长度、角度不符合规范要求,放置位置不准确。 四、混凝土二次浇筑部位钢筋绑扎质量差 1.现象 (1)钢筋顺直度羞;变形现象存在,漏绑钢筋或锚固长度不足;(2)混凝土小构件成型基且出现裂纹;(3)混凝土接槎粗糙、不密实。 2.原因 此部位钢筋往往是预留钢筋(一部分为混凝土浇筑前绑扎),由于施工或保护措施不到血,造成钢筋变形现象严重,且钢筋修整不到垃,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不均匀;混凝土浇筑时接槎部位清理不干净,不注意混凝土成品养护;再加上施工、监理单位可能对小构件钢筋疏于管理,检查不到位、不细致。 五、现浇梁在支座内箍筋加设不到位 1.现象

钢筋验收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完整已排版)

钢筋验收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1、钢筋原材 1.1现象和问题 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转为红色,日久后变成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 图片 1.1.1原因 保管不良,受到雨雪侵蚀,存放期长,仓库环境潮湿,通风不良。 1.1.1.1防治措施 1)钢筋原料应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得直接堆放在地上,场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堆放期尽量缩短。淡黄色轻微浮锈不必处理。 2)红褐色锈斑的清除可用手工钢刷清除,尽可能采用机械方法,对于锈蚀严重,发生锈皮剥落现象的应研究是否降级使用或不用。 3)钢筋品种、等级混杂,直径大小不同的钢筋堆放在一起,难以分辨,影响使用。特别是二级钢和三级钢 图片

1.1.2原因 原材料仓库管理不当,制度不严;直径大小相近的,用目测有时分清;技术证明资料未随钢筋实物同时交送仓库。 1.1. 2.1防治措施 1)原材料堆放,和加工后的半成品均应注明材质和规格。 2)下料加工前应认真核对材质和规格,特别是二级刚和三级钢。 2、钢筋力学试验 2.1现象和问题 钢筋原材力学接头实验不规范:钢筋材质单批号、数量和实验报告单上不符,工程部位不详细。未能按规范要求中的数量批次进行力学实验。 2.1.1原材 2.1.1.1防治措施 拉伸试验每组2根长约500mm。350mm。同一厂别、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盘圆钢筋试件取自不同盘、直条钢筋在任选的两根或两根以上截取)。 2.1.2闪光焊接接头 2.1.2.1防治措施

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级别、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批。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6个试件。其中3根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冷弯试验2根长约350mm。 2.1.3电弧焊接接头 2.1. 3.1防治措施 工程焊接条件:同接头形式、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在现场条件下:每一至两层楼同接头形式、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300个接头也按一批计。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 2.1.4电渣压力焊接头 2.1.4.1防治措施 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中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300个接头也按一批计。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 2.1.5气压焊接接头 2.1.5.1防治措施 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中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300个接头也按一批计。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 2.1.6机械连接接头 2.1.6.1防治措施 钢筋机械连接对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预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中随机截取3个接头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 2.1.7钢筋成品保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