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数学能力提高题

八年级数学能力提高题

八年级数学能力提高题
八年级数学能力提高题

2014-2015学年度八年级数学

一、填空题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若△ABC 与△A 1B 1C 1关于E 点成中心对称, 则对称中心E 点的坐标是 .

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3,0),B (0,4),对△OAB 连续作旋转变换,依次得到三角形①,②,③,④…,则第16个三角形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 .

3.如下右图,直线y=﹣43x+4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把△A0B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O ′B ′,则点B ′的坐标是 .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O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到△AB 1C 1的位置,

点B ,O 分别落在点B 1,C 1处,点B 1在x 轴上,再将△AB 1C 1绕点B 1顺时针旋

转到△A 1B 1C 2的位置,点C 2在x 轴上,将△A 1B 1C 2绕点C 2顺时针旋转到△A 2B 2C 2

的位置,点A 2在x 轴上,依次进行下去….若点A (53

,0),B (0,4),则点B 4的坐标为 ,点B 2014的坐标为 .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3,0),B (0,4),记Rt △OAB 为三角形①,按图中所示的方法旋转三角形,依次得到三角形②,③,

④,……,则三角形⑤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三角形⑩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第2015个三角形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

6.把一副三角板如图甲放置,其中∠ACB=∠DEC=90°,∠A=45°,∠D =30°,斜边AB=18,CD=21,把三角板DCE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15°得

到△D

1CE

1

(如图乙),此时AB与CD

1

交于点O,则线段AD

1

的长度为________.

7.在等边△ABC中,D是边AC上一点,连接BD,将△BCD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AE,连接ED,若BC=5,BD=4.则下列四个结论:①AE∥BC;

②∠ADE=∠BDC;③△BDE是等边三角形;④△ADE的周长是9.其中正确的结论是(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8.四边形ABCD、AEFG都是正方形,当正方形AEFG绕点A逆时针旋转45°时,如图,连接DG、BE,并延长BE交DG于点H,且BH⊥DG与H.若AB=4,

时,则线段BH的长是;

9.如图将边长为的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30°后得到正方

形AB′C′D′,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____.

10.如图,△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45°得到△'''

A B C,若∠BAC=90°,AB=AC=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

11.如图,将边长为12的正方形ABCD沿其对角线AC剪开,再把△ABC沿着AD方向平移,得到△A B C

''',当两个三角形重叠的面积为32时,它移动的距离A

A'等于.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

下、向右的方向依次平移,每次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点A

1

(0,1),A

2

(1,1),

A

3

(1,0),A

4

(2,0),…那么点A

2014

的坐标为___ ___.

13.如图,将正方形ABCD沿BE对折,使点A落在对角线BD上的A′处,连

接A′C,则∠BA′C

= 度.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0,3),△OAB沿x轴向右平移后得到△O′A′B′,点A的对应点在直线

3

4

y x

=上一点,则点B与其对应点B′间的距离为 .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顶点A、B、C的坐标分别为(0,0)、(20,0)、(20,10),在线段AC、AB上各有一动点M、N,则当BM+MN为最小值时,点M的坐标是.

16.如图,已知A(0,1),B(2,0),把线段AB平移后得到线段CD,其中C (1,a),D(b,1)则a+b = ;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有一边长为1的正方形OABC ,点B 在

x 轴的正半轴上,如果以对角线OB 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OBB 1C 1,再以对角线

OB 1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OB 1B 2C 2,…,照此规律作下去,则B 2的坐标

是 ;B 2014的坐标是 .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OABC ,边OA ,OC

分别在x 轴、y 轴上,如果以对角线OB 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11OBB C ,再以

对角线1OB 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122OB B C ,……,照此规律作下去,则点2B 的

坐标为_________;点2014B 的坐标为_________.

19.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 1B 1C 1O 、A 2B 2C 2C 1、A 3B 3C 3C 2、…A n B n C n C n ﹣1

的顶点A 1、A 2、A 3、…、A n 均在直线y=kx+b 上,顶点C 1、C 2、C 3、…、C n 在x

轴上,若点B 1的坐标为(1,1),点B 2的坐标为(3,2),那么点B 4的坐标

为 .

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顶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10,0),(0,4),点D 是OA 的中点,点P 在BC 上运动,当ODP △是腰长为5的

等腰三角形时,点P 的坐标为 。

二、解答题

1.设a =21m +1,b =21m +2,c =2

1m +3,求代数式a 2+2ab +b 2-2ac -2bc +c 2的值.

2.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条边长,且满足b 2+ab=c 2+ac ,试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已知|a ﹣b+2|+(a ﹣2b )2=0,求a 2b ﹣2ab 2的值.

4.已知a ,b,c 是△ABC 的三边,且满足关系式a 2+c 2=2a b+2bc-2b 2,试说明△

ABC 是等边三角形.

5.阅读下面材料:

小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点E 、F 分别在正方形ABCD 的边BC ,CD

上,∠EAF=45°,连结EF ,则EF=BE+DF ,试说明理由.

小炎是这样思考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想办法将这些分散的线段相

对集中.她先后尝试了翻折、旋转、平移的方法,最后发现线段AB ,AD 是

共点并且相等的,于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她的方法是将△ABE 绕着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DG ,再利用全等的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如图2). 参考小炎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如图3,四边形ABCD 中,AB=AD ,∠BAD=90°点E ,F 分别在边BC ,CD

上,∠EAF=45°.若∠B ,∠D 都不是直角,则当∠B 与∠D 满足_ 关

系时,仍有EF=BE+DF ;

(2)如图4,在△ABC 中,∠BAC=90°,AB=AC ,点D 、E 均在边BC 上,且

∠DAE=45°,若BD=1, EC=2,求DE 的长.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的坐标为(﹣2,0),等边三角形

AOC 经过平移或轴对称或旋转都可以得到△OBD .

(1)△AOC 沿x 轴向右平移得到△OBD ,则平移的距离是 个单位长度;

(2)△AOC 与△BOD 关于直线对称,则对称轴是 ;

(3)△AOC 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可以得到△DOB ,则旋转角度是 度,在此旋转过程中,△AOC 扫过的图形的面积是 .

7.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点E 在DC 上,将ADE ?经顺时针旋转

后与ABF ?重合,再将ABF ?向右平移后与DCH ?重合.

(1)指出旋转的中心和旋转的角度;

(2)如果连接EF ,那么AEF ?是怎样的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3)试猜想线段AE 和DH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如图,已知Rt △DOE ,∠DOE=90°,OD=3,点

D 在y 轴上,点

E 在x 轴上,在△ABC 中,点A ,C 在x 轴上,AC=5.∠ACB+

∠ODE=180°,∠ABC=∠OED ,BC=DE .按下列要求画图(保留作图痕迹):

(1)将△ODE 绕O 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OMN (其中点D 的对应点

为点M ,点E 的对应点为点N ),画出△OMN ;

H G F E

A C D

B

(2)将△ABC沿x轴向右平移得到△A′B′C′(其中点A,B,C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B′,C′),使得B′C′与(1)中的△OMN的边NM重合;(3)求OE的长.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答案第1页,总1页 参考答案

1.(3,-1)2.(60,0)3.(7,3).4.(20,4),(10070,4). 5.841255

(,),(36,0),402841255(,).6.157.①③④.8.5108. 9.3-

10.2-1 11.4或8

12.(1007,1).

13.67.5°.

14.4.

15.(12,6).

16.5

17.(0,2),(0,﹣

) 18.(﹣2,2),(21007,﹣21007)

19.(15,8).

20.(2,4)或(3,4)或(8,4)。

参考答案

1.4

1m 2 2.等腰三角形

3.0

4..解:∵a 2+c 2=2a b+2bc-2b 2,

∴a 2+c 2+2b 2-2ab-2bc=0.

∴(a 2+b 2-2ab)+(c 2+b 2-2bc)=0.

∴(a -b)2+(b-c)2=0.

由平方的非负性可知,

???=-=-,0,0c b b a ∴???==.

,c b b a ∴a =b=c.

∴△ABC 是等边三角形.

5.(1)∠B+∠D=180°(或互补);

6.(1)2;(2)y 轴;(3)120°, 2π.

7.(1)旋转的中心为点A 和旋转的角度为90°;

(2)△A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

(3)AE=DH ,AE ⊥DH .理由见解析

8.(1)作图见解析;(2)作图见解析;(3)6.

精品 八年级数学上册 全等三角形提高题

全等三角形 例1.如图已知:ΔABC和ΔBDE是等边三角形,D在AE延长线上。求证:BD+DC=AD。 例2.如图,过线段AB的两个端点作射线AM、BN,使AM∥BN,按下列要求画图并回答:画∠MAB、∠NBA 的平分线交于E, (1)∠AEB是什么角? (2)过点E作一直线交AM于D,交BN于C,观察线段DE、CE,你有何发现? (3)无论DC的两端点在AM、BN如何移动,只要DC经过点E,①AD+BC=AB;②AD+BC=CD谁成立?并说明理由。 例3.如图,AD//BC,AD=BC,AE⊥AD,AF⊥AB,且AE=AD,AF=AB,求证:AC=EF。 例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BF是∠ABC的平分线,AF∥DC,连接AC、CF,求证:CA是∠DCF 的平分线。 D A F C B

例5.已知,E 是AB 中点,AF=BD ,BD=5,AC=7,求DC. 例6.如图,D 是△ABC 的边BC 上一点,且CD=AB ,∠BDA=∠BAD ,AE 是△ABD 的中线。求证:AC=2AE 。 课堂练习: 1.如图,在等边△ABC 中,AD =BE =CF,D 、E 、F 不是中点,连结AE 、BF 、CD,构成一些三角形.如果三个全等的三角形组成一组,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的组数是(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C ' B ' A ' F E D C B A 2.如图,已知,等腰Rt △OAB 中,∠AOB=90o ,等腰Rt △EOF 中,∠EOF=90o ,连结AE 、BF .求证:(1)AE=BF ;(2)AE ⊥BF . F A E D C B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专项练习(无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专项练习 一、分解因式 1. xy a axy xy 2 18213--= .2. =-x x 422____________________. 3. 244x y xy y -+= . 4.简便计算:22 7.29 2.71=- . 5. c ab ab abc 249714+--; 6. ()()2 2 169b a b a +--; 7.()2 m x y x y --+; 8. 322 96y y x xy --; 9. 2)(9)(124y x y x -+-+; 10. 42242a a b b -+. 11.x (a+b )+y (a+b ) 12.3(x -y )2 -(x -y ) 13. 3(m –n )3–6(n –m )2 14. (x-y)4+2xy(x-y) 2 15. mn (m –n )2–m (n –m ) 16. 18b(a-b)2-12(b-a) 3 二、解不等式(组) 1.解不等式 ≥4, (1)328212x x -? (2)5724 31(1)0.54 x x x -≥-?? ?--

(5)解不等式组3(21)42 132 1.2 x x x x ? --???+?>-??≤,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并求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三、分式及分式方程 1.114112=---+x x x 2. 86 33 x x =+- 3.255 522-++x x x =1 4. 2 124111 x x x +=+-- 5.222 7461x x x x x +=+-- 6.11 322x x x -+=--- 7.)2(216322b a a bc a b -?÷ 8.93234962 2 2-?+-÷-+-a a b a b a a 9. 2211y x xy y x y x -÷???? ??++- 10. 222299369x x x x x x x +-++++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试卷

八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试题(1) 一、选择题。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 A. 3 26a a a =÷ B.222 2x y x y =?? ? ?? C.1=+++b a b b a a D.y x x xy x x +=+2 2 2.某种感冒病毒的直径为0.0000000031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 A .3.1×10-9 米 B .3.1×10-9 米 C .-3.1×109 米 D .0.31×10-8 米 3、二次根式21x +中x 的取值范围是( ) A、x >-1 B 、x <-1 C 、x ≠-1 D 、一切实数 4、小明用两根同样长的竹棒做对角线,制作四边形的风筝,则该风筝的形状一定是( ) A 、矩形 B 、正方形 C 、等腰梯形 D 、无法确定 5.一元二次方程092 =-x 的根是( ) A. x =3 B. x =4 C. x 1=3,x 2=-3 D.x 1=3,x 2=-3 6.△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下列条件:①∠A=∠B -∠C ;②∠A :∠B :∠C=3:4:5;③))((2c b c b a -+=;④13:12:5::=c b a ,其中能判断△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某市青年排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的情况如下: 则:这个排球队队员的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是 ( ) A .19,20 B .19,19 C .19,20.5 D .20,19 8、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是( ) A 9 x 的取值范围为( ) A 、x ≥2 B 、x ≠3 C 、x ≥2或x ≠3 D 、x ≥2且x ≠3 10.下列有关四边形的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检测试题 姓名:_______ 总分: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要使式子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x>0 B.x ≥-2 C.x ≥2 D.x ≤2 2.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B.对角线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 D.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4 B. + = C. ÷=2 D. =-15 4.根据表中一次函数的自变量x 与函数y 的 对应值,可得p 的值为( ) A.1 B.-1 C.3 D.-3 5.某公司10名职工的5月份工资统计如下,该公司10名职工5月份工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4 A.2400元、2400元 B.2400元、2300元 C.2200元、 2200元 D.2200元、2300元 6.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不能判定这个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AB∥DC,AD∥BC B.AB=DC,AD=BC C.AO=CO,BO=DO D.AB∥DC,AD=BC 7.如图,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若AC=6,BD=4, 则菱形ABCD的周长是( ) A.24 B.16 C.4 D.2 8.如图,△ABC和△DCE都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B,C,E在同一条直线 上,连接BD,则BD长( ) A. B.2 C.3 D.4 9.正比例函数y=kx(k≠0)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 而增大,则一次函数y=x+k的图象大致是( ) 10.如图,函数y=2x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点A(m,3), 则不等式2x D.x>3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计算:-= . 12.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提高训练题 (14)(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提高训练题 (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下列四个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案的是() A. B. C. D. 2.点(2,?13)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是() A. (2,?13) B. (?2,?13) C. (?2,13) D. (2,13)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x+y)2=x2+y2 B. (?1 2xy2)3=?1 6 x3y6 C. x6÷x3=x2 D. √(?2)2=2 4.若4x2+(a?1)xy+9y2是完全平方式,则a的值是() A. 7或?5 B. 13或?11 C. ?13或14 D. ?7或?5 5.3x=4,9y=7,则32y?x的值为() A. 4 7B. 7 4 C. ?3 D. 2 7 6.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把余下的部分剪成两个直角梯形后, 再拼成一个等腰梯形(如图),通过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证了一个等式,这个等式是() A. a2?b2=(a+b)(a?b) B. (a+b)2=a2+2ab+b2 C. (a?b)2=a2?2ab?b2 D. a2?ab=a(a?b) 7.如图,已知∠ABC=∠DCB,添加以下条件,不能判定△ABC≌ △DCB的是()

A. ∠A=∠D B. ∠ACB=∠DBC C. AC=DB D. AB=DC 8.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D是底边BC上的中线,点E在AB 上,若点P是AD上一动点,则PB+PE的最小值为() A. 线段BC的长 B. 线段CE的长 C. 线段AD的长 D. 无法确定 9.如图,△ABC中,AB=AC,BD=CE,BE=CF,若∠A=50°,则 ∠DEF的度数是() A. 75° B. 70° C. 65° D. 60° 10.如图,点D、E是正△ABC的边BC、AC上的点,且CD=AE,AD、BE相交于P点,BQ⊥AD于 Q,已知PE=1,PQ=3,则AD等于() A. 5 B. 6 C. 7 D. 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 11.因式分解:a2b?4ab+4b=. 12.代数式√x 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x?1 13.若m?n=2,m+n=5,则m2+n2的值为______ . 14.如图,将△ABC沿着DE翻折,若∠1=40°,∠2=80°,则∠EBD= ______ .

(完整版)【名师点睛】2018年八年级数学下册-二次根式-计算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2018年八年级数学下册二次根式计算题专项练习1、匸暑匚丨 _匸…厂一匸匸? 4、历+的_屁厲 ~?3 42 5、,J_: 6、.-J < ?':?-;「;

&上; 9 、 (2 - - 1)( 2 '+1)-( 1 - 2 ) 2. 10 、 |-迈|" + (1-咼+点 11、V25 ~ 12 、 屈丰令+IF 13 Jl_ : 14 、 (庞-2辰)廿仝

25 16、 17、 18 19、 21、 15、 Jg +3 ——(打 _ 5)1=1 + 卜一) J — J 力 + V3 — 2 羽 2 "厂丨「F !/' ; 二二-j~~-; 20、 3 3 V32 4- 乂+ 4^.(— — V12

23、翻-屈| + |2希-3巧3-73 + 屈) 24、|l-^p|j2-^3| + |2-V3 a?+Vab+Vab - Tab+t+a" V^b 参考答案 1、原式=-12 .., 2、原式=15-5』.; 27、 城十”一姐|十?击一卡+(2■ 疔)°。 28、:=£-存29 3\8 3 % 30、

3、’ ■■ 4、1 5、4+ 6、 7、答案略; 8 4+ J .- 9、4 在-2. 10、「I 11、4+ : 6 12、1; 13、 3 2 14、 15、’ J 16U'; 17 :-; 18、J—1 19、宀; 20、、I ‘ ; 21、答案略; ,; 22、 :. 23、 24、1; 25、番-爭纟 26、1; 27、朋 + 273 -

28、rj I ' 3 4 29、:;..; 30、W:'F ab

八年级下数学期末测试题

D A B C 八年级下数学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式中,分式的个数有( ) 31-x 、12+a b 、πy x +2、21--m 、a +21、2 2) ()(y x y x +-、x 12-、115-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如果把223y x y -中的x 和y 都扩大5倍,那么分式的值( ) A 、扩大5倍 B 、不变 C 、缩小5倍 D 、扩大4倍 3、已知正比例函数y =k 1x (k 1≠0)与反比例函数y =2 k x (k 2≠0)的图象有一个交点的坐标为(-2,-1),则它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 A. (2,1) B. (-2,-1) C. (-2,1) D. (2,-1) 4、一棵大树在一次强台风中于离地面5米处折断倒下,倒下部分与地面成30°夹角,这棵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 A .10米 B .15米 C .25米 D .30米 5、一组对边平行,并且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 ) A 、菱形或矩形 B 、正方形或等腰梯形 C 、矩形或等腰梯形 D 、菱形或直角梯形 6、把分式方程12121=----x x x 的两边同时乘以(x -2), 约去分母,得( ) A .1-(1-x)=1 B .1+(1-x)=1 C .1-(1-x)=x -2 D .1+(1-x)=x -2 7、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 ,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 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 以上答案都不对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8、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B ∥DC ,AD=BC=8,AB=10,CD=6,则梯形ABCD 的面积是 ( ) A 、1516 B 、516 C 、1532 D 、1716 9、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相交于A 、B 两点,则图中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小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x >2 C 、-1<x <0,或x >2 D 、x <-1,或0<x <2 10、小明通常上学时走上坡路,途中平均速度为m 千米/时,放学回家时,沿原路返回,通常的 速度为n 千米/时,则小明上学和放学路上的平均速度为( )千米/时 A 、 2n m + B 、n m mn + C 、 n m mn +2 D 、mn n m +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1、一组数据8、8、x 、10的众数与平均数相等,则x= 。 12、如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那么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 13、当x 时,分式15x -无意义;当m = 时,分式2 (1)(3) 32 m m m m ---+的值为零 14、已知双曲线x k y = 经过点(-1,3),如果A (11,b a ),B (22,b a )两点在该双曲线上, 且1a <2a <0,那么1b 2b . 15、梯形ABCD 中,BC AD //,1===AD CD AB ,?=∠60B 直线MN A B C D A M N C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

八年级数学单元试题(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 1、方程(x-1)(x+2)=0的根是() A、x1=1 x2=-2 B、x1=-1 x2=2 C、x1=-1 x2=-2 D、x1=1 x2=2 2、下列两个三角形中,一定全等的是() A、有一个角是40°,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两个等边三角形 C、有一个角是100°,底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D、有一条边相等,有一个内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3、方程x2-x+2=0根的情况是() A. 只有一个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4、方程x2+6x-5=0的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后所得方程为() A、(x+3) 2=14 B、(x-3) 2=14 C、(x+6) 2=1 2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如图,D在AB上,E在AC上,且AB=AC,那么 补充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E≌△ACD的条 件是() A、AD=AE B、∠AEB=∠ADC C、BE=CD D、BD=CE 6、如图,△ABC中,AB=BD=AC,AD=CD,则∠BAC 的度数是() A、100° B、108° C、120° D、150° 7、在联欢晚会上,有A、B、C三名同学站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置上,他们在玩抢凳子游戏,要求在他们中间放一个木凳,谁先抢到凳子谁获胜,为使游戏公平,则凳子应放的最适当的位置在△ABC的() A、三边中线的交点 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三边上高的交点 D、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8、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px+q=0的两根分别为x1=3,x2=1,那么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 A、x2+4x+3=0 B、x2-4x+3=0 C、x2+4x-3=0 D、x2-4x-3=0 9、如图所示的图形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 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 的边长为7cm,则阴影部分正方形A、B、C、D的 面积的和是()2 cm。 A、28 B、49 C、98 D、147 10、关于x的方程2x2+mx-1=0的两根互为相反数,则m的值为( ) A、0 B、2 C、1 D、-2 11、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其根据是构造两个全等三角形,由作图可知:判断所构造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A、HL B、ASA C、SAS D、SSS 12、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6x+9=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 A、k<1 B、k≠0 C、k<1且k≠0 D、k>1 二、填空题 13、直角三角形三边是3,4,x,那么x= 14、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4x2+mx+1是完全平方式,则m= 15、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8cm和6cm,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2-12x+20=0的一个实数根,则三角形的面积是。 16、方程(m+1)x|m|+(m-3)x-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17、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230 kx x -+=有实根,则k得取值范围是 18、如图,在Rt△ABC中,∠B=90°,∠A=40°, AC的垂直平分线MN与AB相交于D点,则 B C A

八年级上数学复习题(提高题一)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场号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 ----------------------------------------------------密--------------------------------封--------------------------------线----------------------------------------------- 八年级上期期末数学复习题--提高题(一) 一、选择题 1. .从﹣3,﹣1,,1,3这五个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记为a ,若数a 使关于x 的不等式组 无解,且使关于x 的分式方程 ﹣=﹣1有整数解,那么这5个数中所有满足条件的a 的值之和是( ) A .﹣3 B .﹣2 C .﹣ D . 2.要使二次根式1+a 有意义,且使关于x 的分式方程232 3=-++-x a x x 的解为非负数的所有整数a 的和为( )A.9 ; B.8; C.6 ; D.10. 3.使关于x 的分式方程1212 ++=+-x m x mx 有解,且满足???≤-3 m -25<32m 整数m 的值为( ) A.-1,0,1; B.-1,1,2; C.0,2,3; D.0,1,3; 二、证明题及应用题 4. 已知:如图,AB AE B E =,∠1=∠2,∠=∠.求证:BC ED = . 5. 在?ABC 中,∠C>∠B,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AE ⊥BC 于点E, 试说明:∠DAE=2 1 (∠C -∠B). 6. (1)计算:))(2()(2 y x y x y x +--- (2)先化简,再求值: 222 2 6951222a ab b b a b a ab a b a ??-+÷--- ?--??,其中a ,b 满足42. a b a b +=??-=?, 7. 如果把一个自然数各数位上数字从最高位到个位依次排出一串数字,与从个位到最高位依次排出的一串数字完全相同,那么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数叫做“和谐数”. 例如:

八年级下数学期末测试题(人教版)

1 / 4 八年级(下)数学期末测试题 90分钟完卷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组数据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 A .6,3,10 B .3,2,5 C .9,12,15 D .32,42,52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CD 顶点A 、B 、D 的坐标分别是(0,0),(5,0)(2,3),则C 点的坐标是( ) A .(3,7) B .(5,3) C .(7,3) D .(8,2) 3.在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B .有一个角是直角且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C .有两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4.已知甲、乙两班学生测验成绩的方差分别为S 甲2 =154、 S 乙2 =92,则两个班的学生成绩比较整齐的是( ) A .甲班 B .乙班 C .两班一样 D .无法确定 5.若直线y=-x 与双曲线y=x k (k ≠0,x >0)相交,则双曲线 一个分支的图象大致是( ) 6.已知四边形ABCD 中,AC ⊥BD ,且AC=8,BD=10,E 、F 、M 、N 分别 为AB 、BC 、CD 、DA 的中点,那么四边形EFMN 的面积等于( ) A .40 B .202 C .20 D .102 7.已知,如图,E ,F ,G ,H 分别是正方形ABCD 各边中点,要使阴影 部分小正方形的面积为5,则大正方形的边长应是( ) A .25 B .35 C .5 D .5 8.如图,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 AE ⊥BD 于点E ,∠AOB=45°,则∠BAE 的大小为( )。 A .15° B .22.5° C .30° D .45° 9.如图,已知□ABCD 中,点M 是BC 的中点,且AM=6,BD=12, AD=45,则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 ) A .245 B .36 C .48 D .72 10.如图,E 、F 、G 、H 分别是四边形ABCD 四条边的中点, 要使四边形EFGH 为矩形,四边形ABCD 应具备的条件是( ). A .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B .对角线相等 C .对角线互相垂直 D .对角线互相平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第2题 第5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D C B A H G F E 第10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

————————————————————————————————作者:————————————————————————————————日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多做练习题和试卷,可以使学生了解各种类型的题目,使学生在练习中做到举一反三。在此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提供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希望给您学习带来帮助,使您学习更上一层楼!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式 , , , , , ,中,分式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 (A) (B (C) (D) 3、分别以下列五组数为一个三角形的边长:①6,8,10;②13,5,12 ③1,2,3; ④9,40,41;⑤3 ,4 ,5 .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组 A.2 B.3 C.4 D.5 4、分式的值为0,则a的值为( ) A.3 B.-3 C.3 D.a-2 5、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6、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分别为:AC=6cm,

BC=8cm,现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重合,则CD等于( ) A.2cm B.3cm C.4cm D.5cm 7、已知k10 8、某市在旧城改造中,计划在市内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空地上种植草皮以美化环境,已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售价a 元,则购买这种草皮至少需要( ). (A)450a元 (B)225a元 (C)150a元 (D)300a元 9、已知点(-1, ),(2, ),(3,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某 10、如图,双曲线 (k0)经过矩形OABC的边BC的中点E,交AB于点D。若梯形ODBC的面积为3,则双曲线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 每题3分, 共24分) 11、把0.0000000012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_______ . 12、如图6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若,,将四个直角三角形中边长为6的直角边分别向外延长一倍,得到图2所示的数学风车,则这个风车的外围周长是 .

初二数学上期末能力提高测试题

初二数学上期末能力提高测试题 (120分,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 b a b a += +211 B .a ÷b ×b 1 =a C . 1-=--x y y x D .3 1 31-=- 2.若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分别是3和1,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5 B .7 C .5或7 D .6 3.若将代数式中的任意两个字母交换,代数式不变,则称这个代数式为完全对称式,如c b a ++就是完全对称式. 下列四个代数式:①abc ;②ca bc ab ++;③a c c b b a 222++;④()2 b a -.其中是完全对称式的是( ) A .①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4.若022=-+x x ,则2012223+-+x x x 的值是( ) A .2014 B .2013 C . 2014- D .2013- 5.若n 为整数,则能使 1 1 -+n n 也为整数的n 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湖北仙桃〉如图1,在△ABC 中,AB =AC ,∠A =120°,BC =6 cm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M ,交AB 于点E ,A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N ,交AC 于点F ,则MN 的长为( ) A .4 cm B .3 cm C .2 cm D .1 cm 图1 图2 图3 7.如图2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已知∠ACB =90°,点E 是AB 的中点,且DE ⊥AB ,DE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D 、交BC 于点F ,若∠D =30°,EF =2,则DF 的长是( ) 8.如图3所示,C 为线段AE 上一动点(不与点A ,E 重合),在AE 同侧分别作正△ABC 和正△CDE ,AD 与BE 交于点O ,AD 与BC 交于点P ,BE 与CD 交于点Q ,连接PQ .以下四个结论:①△ACD ≌△BCE ;②AD =BE ;③∠AOB =60°;④△CPQ 是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初二数学下册练习题

1、△ABC 中,∠C=90°,AD 平分∠BAC ,ED ⊥BC ,DF//AB ,求证:AD 与EF 互相垂直平分。 A B C D E F 2、我市某中学举行“中国梦?校园好声音”歌手大赛,初、高中部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组成初中代表队和高中代表队参加学校决赛.两个队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决赛成绩如图所示. (1)根据图示填写下表; (2)结合两队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析哪个队的决赛成绩较好; (3)计算两队决赛成绩的方差并判断哪一个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叫做此一次函数的坐标三角形.例如,图中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则△OAB 为此函数的坐标三角形. (1)求函数3 34y x =- +的坐标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2)若函数3 4 y x b =-+(b 为常数)的坐标三角形周长为16, 求此三角形的面积. 选手编号

4、如图,已知在□ABCD中,E,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BE=DF,点G,H分别在BA和DC 的延长线上,且AG=CH,连接GE,EH,HF,FG.求证:四边形GEHF是平行四边形. F G E H C D B A 5、小聪和小明沿同一条路同时从学校出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学校与图书馆的路程是4千米.小聪骑自行车,小明步行,当小聪从原路回到学校时,小明刚好到达图书馆.图中折线OA-AB-BC和线段OD分别表示两人离学校的路程s(千米)与所经过的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小聪在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时间为________分钟,小聪返回学校的速度为_________千米/分钟; (2)请你求出小明离开学校的路程s(千米)与所经过的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小聪与小明迎面相遇时,他们离学校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6、“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CD的中点,点F是BC边上的一点,且∠FAE=∠EAD, (1)求证:EF⊥AE. (2)将“正方形”改为“矩形”、其他条件均不变,如图2,你认为仍然有“EF⊥AE”.若你同意,请以图2为例加以证明;若你不同意,请说明理由.

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和答案

最新2018年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期末检测试卷 (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小题,满分共30分) 1.二次根式 2 1、12 、30 、x+2 、240x 、22y x +中,最简二次根 式有( )个。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个 2.若式子2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为( ). A 、x≥2 B 、x≠3 C 、x≥2或x≠3 D 、x≥2且x≠3 3.如果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那么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 ) A .7,24,25 B .1113,4,5 222 C .3,4, 5 D . 11 4,7,822 4、在四边形ABCD 中,O 是对角线的交点,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是( ) (A )AC=BD ,AB ∥CD ,AB=CD (B )AD ∥BC ,∠A=∠C (C )AO=BO=CO=DO ,AC ⊥BD (D )AO=CO ,BO=DO ,AB=BC 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 =80°,AE 平分∠BAD 交BC 于点E ,CF ∥AE 交 AE 于点F ,则∠1=( ) 1 F E D C B A A .40° B .50° C .60° D .80° 6、表示一次函数y =mx +n 与正比例函数y =mnx (m 、n 是常数且mn ≠0)图象是( ) 7.如图所示,函数x y =1和3 4 312+=x y 的图象相交于(-1,1),(2,2)两点.当21y y >时,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1<x <2 C .x >2 D . x <-1或x >2 8、 在方差公式( )()( )[]2 22212 1 x x x x x x n S n -++-+-=Λ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n 是样本的容量 B. n x 是样本个体 C. x 是样本平均数 D. S 是样本方差 9、多多班长统计去年1~8月“书香校园”活动中全班同学的课外阅读数量(单位:本),绘制了如图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极差是47 (B )众数是42 (C )中位数是58 (D )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的有4个月 10、如图,在△ABC 中,AB =3,AC =4,BC =5,P 为边BC 上一动点,PE ⊥AB 于E ,PF ⊥AC 于F ,M 为EF 中点,则AM 的最小值为【 】 A .54 B .52 C .53 D .65 M P F E C B A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若关于x 的方程 ()2 m 110x mx -+-=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1≠. B. m 1=. C. m 1≥ D. m 0≠. 2.下列各曲线中,不表示...y 是 x 的函数是( ). A. B. C. D. 3.下列各组数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是( ) A. 7,24,25 B. 3,2,5 C. 2,5,6 D. 13,14,15 4.若一元二次方程x 2﹣2x+m=0有两个不相同的实数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1 B. m≤1 C. m >1 D. m <1 5.《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 数学著作之一,在“勾股”章中记载了一道“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翻译成数学问题是:如图所示,△ABC 中,∠ACB =90°,AC+AB =10,BC =3,求AC 的长.在这个问题中,AC 的长为( ) A. 4尺 B. 92 尺 C. 9120 尺 D. 5尺 6.一次函数42y x =--的图象经过( )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二、四象限 C 第一、三、四象限 D. 第二、三、四象限 7.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 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8.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6,第三边长是方程28150x x-+=的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 11 B. 12 C. 13 D. 11或13 9.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为CD的中点,连接OE,若4 AB=,60 BAD ∠=?,则OCE △的面积是() A. 4 B. 23 C. 2 D. 3 10.学校与图书馆在同一条笔直道路上,甲从学校去图书馆,乙从图书馆回学校,甲、乙两人都匀速步行且同时出发,乙先到达目的地.两人之间的距离y(米)与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速度是60米/分钟 B. 乙的速度是80米/分钟 C. 点A的坐标为(38,1400) D. 线段AB所表示的函数表达式为 40(4060) y t t =剟 二、填空题 11.在函数 2 1 x y x - = -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2.在Rt△ABC中,已知∠C=90°,∠A=30°,BC=1,则边AC的长为_____. 13.若函数y kx b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不等式0 kx b +<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提高题[附答案]

33333333综合题 1.如图(1),直角梯形OABC 中,∠A= 90°,AB ∥CO, 且AB=2,OA=23,∠BCO= 60°。 (1)求证: OBC 为等边三角形; (2)如图(2),OH ⊥BC 于点H ,动点P 从点H 出发,沿线段HO 向点O 运动,动点Q 从点O 出发,沿线 段OA 向点A 运动,两点同时出发,速度都为1/秒。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秒,ΔOPQ 的面积为S ,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t 的取值范围; (3)设PQ 与OB 交于点M ,当OM=PM 时,求t 的值。 解:1)根据勾股定理,AB=2,OA=23,则BO=4=2AB ,所以△ABO 是一个30°60°90°的三角形。 ∵AB//CO ,∠A=90°∴∠AOC=180°-90°=90° ∵∠AOB=30°,∴∠BOC=90°-30°=60°=∠C ∴△OBC 为等边三角形 2)∵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秒,∴OQ=PH=t ∵OH ⊥BC ,∴∠CHO=90°, ∴∠COH=30°,OH=( /2)BC=2 ∴∠QOP=60°,OP=2 -t ∴S=1/2t(2 -t)× /2=3/2t- /4t 2,且(0

初二下册数学分式计算题题目

一、分式方程计算: (1) 21)2(11+-?+÷-x x x x (2)32232)()2(b a c ab ---÷ (3)2323()2()a a a ÷- (4)0142)3()101( )2()21(-++-----π (5)222)()()(b a a b ab ab b a b a b -?-+-÷- (6 )(3103124π--????-?-÷ ? ????? (7)2211y x xy y x y x -÷???? ??++- 二、分式方程 1、(1)3513+=+x x ; (2) 11322x x x -+=--- (4)512552x x x =--- (5) 25231x x x x +=++. (6) (7) (8) 三、1、先化简,再求值)1121(1 222+---÷--x x x x x x ,其中31-=x 1 211422+=+--x x x x x 233321122--=++-x x x x x x x x 231392---++

2、若使 互为倒数,求x 的值。 3、若分式方程 3234=++x m mx 的解为1=x ,求m 的值。 2 3223+---x x x x 与

四、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方程组:

五、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组 56556--=--x x x 22(1)(5)2511 x y x y ?++-=?+=? 226232x x x x +---=0 |a + b + 7| + a 2b 2–10ab + 25=0 2123x x x ++-+2226x x x -+-=2632x x x --+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

八年级数学单元试题(时间 120分钟) 一、选择题 1、方程(x-1)(x+2)=0的根是( ) A 、x 1=1 x 2=-2 B 、x 1=-1 x 2=2 C 、x 1=-1 x 2=-2 D 、x 1=1 x 2=2 2、下列两个三角形中,一定全等的是( ) A 、有一个角是40°,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 、两个等边三角形 C 、有一个角是100°,底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D 、有一条边相等,有一个内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3、方程x 2-x +2=0根的情况是( ) A. 只有一个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4、方程x 2+6x-5=0的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后所得方程为( ) A 、(x+3) 2=14 B 、 (x-3) 2=14 C 、(x+6) 2=1 2 D 、 以上答案都不对 5、如图,D 在AB 上,E 在AC 上,且AB =AC ,那么 补充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E ≌△ACD 的条 件是( ) A 、 AD =AE B 、 ∠AEB =∠AD C C 、 BE =CD D 、 BD=CE 6、如图,△ABC 中,AB=BD=AC ,AD=CD ,则∠BAC 的度数是( ) A 、100° B 、108° C 、120° D 、150° 7、在联欢晚会上,有A 、B 、C 三名同学站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置上,他们在玩抢凳子游戏,要求在他们中间放一个木凳,谁先抢到凳子谁获胜,为使游戏公平,则凳子应放的最适当的位置在△ABC 的( ) A 、三边中线的交点 B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 、三边上高的交点 D 、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8、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px+q=0的两根分别为x 1=3, x 2=1,那么这个一元二 次方程是( ) A 、 x 2+4x+3=0 B 、 x 2-4x+3=0 C 、 x 2+4x-3=0 D 、 x 2-4x-3=0 9、如图所示的图形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 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 的边长为7cm ,则阴影部分正方形A 、B 、C 、D 的 面积的和是( )2 cm 。 A 、28 B 、49 C 、98 D 、147 10、 关于x 的方程2x 2+mx -1=0的两根互为相反数,则m 的值为( ) A 、 0 B 、 2 C 、 1 D 、 -2 11、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其根据是构造两个全等三角形,由作图可知:判断所构造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 A 、 HL B 、ASA C 、 SAS D 、 SSS 12、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6x+9=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 ) A 、 k <1 B 、 k ≠0 C 、 k <1且k ≠0 D 、 k >1 二、填空题 13、直角三角形三边是3,4,x ,那么x = 14、关于x 的二次三项式4x 2+mx+1是完全平方式,则m = 15、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8cm 和6cm ,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 2-12x +20=0的一个实数根,则三角形的面积是 。 16、方程(m+1)x |m|+(m-3)x-1=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17、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30kx x -+=有实根,则k 得取值范围是 18、如图,在Rt △ABC 中,∠B=90°,∠A=40°, AC 的垂直平分线MN 与AB 相交于D 点,则 B C

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至十三章数学提高题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培优题 1、△ABC中,AB=AC,AC上的中线BD把△ABC的周长分为24㎝和30㎝两部分,求三角形的三边长. 2、如图,AF,AD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BE是△ABC的角平分线,AD、BE交于点O,且∠ABC=36°,∠C=76°,求∠DAF和∠DOE的度数. 3.在边长为3的等边△ABC的AB边上任取一点D,作DF⊥AC交AC于F,在BC的延长线上截取CE=AD,连接DE交AC于G,求FG的值。 4.(1)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试说明 ∠BOC=90°+ 2 1 ∠A。 (2)如图所示,在△ABC中,BD、CD分别是∠ABC、∠ACB的外角平分线,试 说明∠D=90°- 2 1 ∠A。 (3)如图所示,已知BD为△ABC的角平分线,CD为△ABC外角∠ACE的平分线,且与BD交于点D,试说明∠A=2∠D。 F D E B A G

A B C D E 图2 F E C A D 5.已知,AC⊥CE,AC=CE,∠ABC=∠EDC=900,证明:BD=AB+ED. 6.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CD上,AE,BF交于点O,∠AOF= 90°.求证:BE=CF. 7.(1)把一大一小两个等腰直角三角板(即EC=CD,AC=BC)如图1放置,点D 在BC上,连结BE,AD,AD的延长线交BE于点F,求证:(1)ΔACD≌ΔBCE (2)AF⊥BE. A B C O A B C D A B C D (1) (2) (3)

E D C A H F C (2)把左边的小三角板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如图2放置,问AF 与BE 是否垂直?并说明理由. 8. 如图,已知点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ABC 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BE 交AC 于F ,AD 交CE 于H , ①求证:△BCE ≌△ACD ;②求证:CF=CH ; 判断△CFH?的形状并说明理由;④FH||BD. 9.已知:在⊿ABC 中,∠A=900,AB=AC ,在BC 上任取一点P ,作PQ ∥AB 交AC 于Q ,作PR ∥CA 交BA 于R ,D 是BC 的中点,求证:⊿RDQ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 B 10.已知:在⊿ABC 中,∠A=900,AB=AC ,D 是AC 的中点,AE ⊥BD ,AE 延长线交BC 于F ,求证:∠ADB=∠FDC 。 11.已知:在⊿ABC 中BD 、CE 是高,在BD 、CE 或其延长线上分别截取BM=AC 、CN=AB ,求证:MA ⊥NA 。 12、在Rt △ABC 中,AB =AC ,∠BAC =90°,O 为BC (1)写出点O 到△ABC 的三个顶点A 、B 、C 的距离的大小关系(不要求证明); (2)如果点M 、N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移动,在移动中保持AN =BM ,请判断△OMN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