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服装美学》练习题总汇部分参考答案

《服装美学》练习题总汇部分参考答案

《服装美学》练习题总汇部分参考答案
《服装美学》练习题总汇部分参考答案

《服装美学》练习题总汇部分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美论,美感,艺术。美感,快感,感觉,注意,联想,想像,情感,创作,比例,对称,均衡,主次,对比,和谐,性感,角色,主题,形式,大师。

美的特质,现代美学,自然人化,本质力量,时间艺术,空间艺术,综合艺术,

表情艺术,造型艺术,艺术形象,艺术形式,形象思维,艺术构思,艺术风格,

艺术灵感,艺术夸张,精神分析,形式法则,服装的点,服装的线,服装的面,

艺术设计,姐妹艺术,时装绘画,音乐艺术,戏剧艺术,舞蹈艺术,语言艺术,

诗词艺术,建筑艺术,电影艺术,形象艺术,广告艺术,店铺艺术,以人为本,

人体比例,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职业环境,体型补正,美体标准,服装设计。

伯拉图,真善美,假丑恶,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差异性,共同性,格式塔,

形式美,人体美,服饰美,色彩美,材料美,工艺美,黄金比,形象美,职业装。

二.填空题

1.古希腊是西方古代美学思想的发源地。

2.美学之父鲍姆嘉通在《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中首次使用美学这个概念。3.在蔡元培的大力推动下,美学在我国有了独立学科的地位。

4. 《大希庇阿斯》是柏拉图在 2400 年前的作品。

5.柏拉图得出“美是难的”的结论。

6.美学研究的三大基本问题是美论、美感、艺术。

7.优美和壮美是美的两种主要表现形态。

8.美的形象之所以使人感到可爱并具有感染力,就在于美的形象中蕴涵着人的本质,而人最珍贵的特性就是自由创造。

9.人们欣赏服装的过程,是对艺术作品的再创造。

10.具有美的形式的共同特征被习惯地称作形式法则。

11.真属于哲学范畴,善属于伦理学范畴。

12.合乎规律性就是真,合乎目的性就是善。

13.空间艺术的美学特征,首先表现在形象的可视性,它通过由点、线、面、形、色、质等造型要素组合关系形成的表现力,给人以具有鲜明形式的直观的艺术形象。

14.服装作为生活艺术的一个门类,其艺术方面的独创性必须与其市场功能相协调,这样服装的独创性才能得以最终实现。

15.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是一件艺术作品的两个方面。

16.衡量一部艺术作品,不仅要看内容美,还要看其形式美,更要看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17.服装艺术,是设计师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活动。

18.服装艺术是艺术的一种形态,它生产的不仅是一种精神产品,同时也创造一种物质产品。

19.艺术构思的重要内容是提炼主题。

20.灵感在服装设计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21.服装艺术世界是由设计师、消费者和评论家三者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

22.弗洛伊德在晚期把人格分为三部分,即原我、自我和超我被称为是三个层次的心理结构学说。

三.选择题(附标准答案)

1.公元前六世纪, D 就开始了对美的本质的探索。

A苏格拉底 B亚里斯多德 C柏拉图 D毕达哥拉斯

2.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内容美、形式美属于 C 。

A美的特征 B美的根源 C美的形态 D美的范畴

3.鲍姆嘉通建立了一门崭新的科学,取名为“爱斯特惕克”(Aesthetic)原意是 C 。

A美学 B心理学 C感觉学 D哲学

4.在中国最早接受西方美学的是 B 。

A郑板桥 B王国维 C梁启超 D蔡元培

5.关于美学和科学的关系,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C、D 。

A它们是两门独立的学科,两者互不相关

B它们有一些联系,但不甚密切

C美学是一门特殊的科学

D科学丰富美学,美学升华科学

6.中国服装艺术的正确走向 C、D 。

A模仿外国的服装大师 B改造外国的艺术作品 C“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深层挖掘中国的文化底蕴,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艺

术,演绎中国风情”

D借鉴国外服装艺术,把握世界流行趋势,融入民族元素,走世界大融合

的道路

7.美的两种主要表现形态有 A 。

A现实生活美、艺术美 B自然美、社会美

C社会美、艺术美 D现实美、自然美

8.标志衣装缝制开始的是 A 。

A骨针 B绳带的使用

C织物的产生 D岩石画中的人物着装图

9.《说文解字》中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美与善同意。”这里所说的“美善同意”是指 A 。

A美的事物最初是与实用相结合的 B美和善是同一个意思

C美和善一样是用来形容事物好坏的 D美表达了善

10.对美的形象中的功利性,正确的说法是 A、D 。

A很潜在 B没有功利性 C很突出 D被升华为形象

11.服装心理的研究属于 B 。

A哲学范畴 B伦理学研究 C美学范畴 D社会学研究12.丑与恶的关系是 A 。

A丑不等于恶 B丑等于恶 C丑包含恶 D恶包含丑13.“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此。”体现了自然美的 B 。

A物质属性 B社会属性 C内部要素 D外在形式

15. A 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自然美的美学家。

A黑格尔 B克罗奇 C歌德 D康德

16. C 第一次提出关于生活美的研究课题,为后人认识生产美开辟了一个通道。

A黑格尔 B歌德 C车尔尼雪夫斯基 D克罗奇

17.服装美与生活美的关系是 A、C、D 。

A服装美源于生活美 B生活美源于服装美

C服装美高于生活美 D服装美作为生活时尚,服务于生活美18.生活美是美的第一个层次,通常包括 A 和 D 。

A自然美 B艺术美 C现实美 D社会美

19. D 作为美的第三个层次,更加集中地表现和更加鲜明地体现了美的本质特征。

A自然美 B生活美 C服装美 D艺术美

20.服装上各种各样的线具有不同的性格,女装的重要表现手段是 C 。

A直线 B斜线 C曲线 D折线

21.优美的服装效果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A、B、C 。

A含蓄内秀的女性化性格 B女性化的款式设计

C优美的穿着环境 D难以扼制的激动情绪

22.文艺复兴将人体美的艺术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其主要作品有 A、B、C 。

A波提切里的《维纳斯的诞生》和《春》

B米开朗基罗《创造亚当》和《逐出伊甸园》

C乔尔乔内的《入睡的维纳斯》

D罗丹的《思想者》

23.服装的形式美分为外形式和内形式,其特点是 A、B、C、D 。

A形式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

B形式美概括了美的形式所具有的某些共同特征

C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D形式美与大自然的属性及其规律有着密切联系

24.给人以运动、轻盈、兴奋、骚乱、不稳定的感觉以及危机和空间变化感觉的是 B 。

A水平线 B斜线 C垂直线 D曲线

25.作为形式美的点,与几何学里的点不同,它的构成与以下哪些方面有关 A、B、C、D 。

A点的大小 B点的位置 C点的色彩 D点的排列及主观感受26.作为美学概念,并作为美感的一种形态, B 和 C 含有不清晰的、不分明的、难以穷尽的审美意味。

A含蓄美 B朦胧美 C模糊美 D逼真美

27. A和B 是美学中重要的审美范畴与美的具体表现形态之一。

A优美 B秀美 C崇高 D壮美

28.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把崇高列为审美范畴的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代表是B 。

A朗吉努斯 B博克 C狄德罗 D康德

29.美感是 B、C、D

A一种概念的逻辑判断 B由强调情感的中介的一种具有审美趣味的判断

C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 D人对美的认识、评价与欣赏30.美感产生的心理过程有 A、B、C 。

A美感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审美对象的感觉

B对审美对象个别属性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综合的知觉

C过去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的调动,在头脑中产生组合新形象的创造性想像活动

D人对审美对象在整体上进行把握,形成主观印象。

31.获得审美能力的途径有 A、B、C、D 。

A通过实践体验,在创造活动中培养

B通过静观欣赏,对艺术美、自然美欣赏感受,不断积累

C通过不断积累经验

D多接触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陶冶自身审美水准

32.快感是 A、B 。

A人在生理上的快适之感 B美感的初级阶段

C一定社会关系的心理活动 D味觉、嗅觉、触觉所产生

33.美感的美学观点认为 A、B、C 。

A认为美感是纯粹主观的产物

B认为美感是审美对象的反映

C是客观对象的美引起主体愉悦的心理状态

D审美感官激发审美能力的产物

34.美感以哪种认识方式为基础 B 。

A理性认识 B感性认识 C逻辑思维 D分析判断

35.美感进行方式是 C 。

A精神愉悦性 B潜伏功利性 C形象的直接性 D想像创造性36.美感表现方式为 A 。

A精神愉悦性 B形象直接性 C潜伏功利性 D想像创造性37.美感功利性的实质为 B、D 。

A对物质欲望的占有和消耗 B精神上的需要和享受

C与功利性相对立而存在 D与功利性有关系

38.服装美感的差异性 A、B、C 。

A由审美主体的境遇、性格、职业、文化修养、成长环境和实践活动等不同

B造成审美主体观点、标准、能力的不同

C对同一审美对象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评价

D受特定审美趣味与审美观念的指导和制约

39.美感差异性表现在 A、B、C、D、E 。

A时代差异性 B民族差异性

C阶级差异性 D因人而异的差异性 E自身差异性

40.美感共同性的特点有 A、B、C、D、E、F 。

A在阶级社会中,某些对立阶级在特定历史时期与社会条件下,产生共同审美

B社会生活现象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使得审美并非都与阶级相联系

C同一阶级不同阶层、不同爱好的共同性,甚至超越自身的阶级而站在另一阶级立场上审美

D自然美一般没有阶级性

E文学作品中,同情人民疾苦,揭露和抨击统治者的昏庸腐败、贪婪的作品,能够引起不同阶级的美感

F共同性与差异性有着辩证的关系

41.下列关于服装艺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D 。

A服装艺术是艺术的一种形态,从属于艺术,具有艺术属性

B服装艺术本质上属于一种精神劳动

C服装艺术是一种实践活动,它生产的是一种物质产品

D服装艺术源于生活,具有双重文化的性质,即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42.按照艺术的物化结构可把艺术分为 A 。

A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

B实用艺术、造型艺术、综合艺术

C语言艺术、表情艺术、空间艺术

D时间艺术、造型艺术、实用艺术

43.美学中的艺术形象是 C

A泛指人或事物形体外貌的“形象”

B源于人类现实生活并具有具体性

C艺术作品中渗透着艺术家审美意义的、反映客观事物审美属性的具体而生动的形象

D艺术创作的直接结果

44.关于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且 B 。

A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是一件艺术作品的两方面,它们各自独立地存在于

艺术作品之中

B艺术形式是艺术作品中内容诸多要素的组织结构和存在方式,它与艺术

内容共为艺术作品的两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C艺术内容决定艺术形式,同时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D艺术形式表现艺术内容

45.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重要区别是 B 。

A形象思维是一种心理活动

B形象思维中包含着情感

C形象思维能够启迪理性

D形象思维不脱离具体形象

46.艺术构思活动的中心内容是 B 。

A提炼主题 B创造典型形象

C构建结构布局 D创造审美情感

47.不属于形象思维特点的是 D 。

A形象思维不脱离具体形象

B形象思维始终贯注着艺术家强烈的感情

C形象思维在整个审美过程和创作过程中受情感的诱导和推动

D形象思维可以脱离具体形象

48.艺术家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A 。

A艺术风格的形成 B艺术构思的形成

C艺术结构的完整 D艺术情感的饱满

49.格式塔心理学所谈到的“形”,非常强调它的 A 。

A整体性 B感观性 C客观性 D局部性

50.美学的首要任务是描述和阐述审美对象所产生的 C 。

A一般效果 B实际效果 C特殊效果

51.在绘画透视中所造成的“近大远小,近实远虚,近暖远冷”都属于 B 。

A空间距离 B象征空间距离 C现实空间距离 D时间距离52.弗洛伊德的哪部代表作被称为是一部与《物种起源》、《天体运行论》并列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著作 C 。

A《西方美学史》 B《美学散步》 C《梦的解析》 D《诗学》53.格式塔的形指的是 C、D

A它是一种静态的和不变的形

B它是“完形”,是由一个整体的各个要素或部分简单地相加。

C它是由一个整体的各个要素或部分组成,但又不等于它的所有部分简单地相加之和。

D它认为整体性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原有的,而是由知觉活动组成的经验整体。

54.格式塔心理美学认为有两种力在支配着审美知觉 B、C 。

A一种是外在世界对审美对象心理上的力

B一种是外在世界的物理的力

C一种是内在世界的心理上的力

D一种是内在世界的物理的力

55.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原我、自我和超我,以下有关三种人格的说法正确的是D 。

A“原我”是心理的第一个层次,是在潜意识状态下进行的

B“超我”的大部分是在意识状态下进行的

C“超我”对“自我”和“原我”施行压制和监督

D三个人格层次,经常处于矛盾斗争之中,既统一又对立

56.男性身长较高,宽肩窄臀,女性肩宽较窄,以胸部为明显的性特征,请指出这句话描述的是 B

A第一个审美层次 B第二个审美层次

C第三个审美层次 D都不是

57.审美距离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 A、B、D 。

A时间距离 B空间距离 C心理距离 D功利距离

58.将国外T型台上引起轰动的时装系列,搬到国内市场上就会造成一种离现实很远的感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B 。

A官方的学院派只注重抒发自己的思想,而没有设计适应市场销售的服装,所以觉得很远。

B设计时把“度”放在高层次上,当面对低层欣赏者时,距离变远。

C运用审美学说不恰当。

D以上都不对

59.黄金比用公式可表示为:A﹕B=(A+B)﹕A,其计算结果是 A、B、C、D 。

A 1:﹕1.618 B3/5 C2/3 D5/8

60.事物中相同或相似的形式要素之间,相称组合关系所构成的绝对平衡称为B、C 。

A平衡 B对等 C对称 D均衡 E和谐

61.人体是左右对称的,下列属于对称的人体结构要素是 A、B、C、E 。

A足 B鼻 C乳 D口 E耳

62.在服装款式设计及人体造型方面,对称具有 A、B、C、E 等美学特征。

A稳定 B朴实、大方 C严肃、传统 D感性 E理性63.对称的形式一般有 A、C、D 。

A多轴多称 B上下对称C左右对称 D回转对称

64.均衡的特点有 A、B、C 。

A在支点两侧的造型要素不必相等或相同

B它富有变化,形式自由

C它的造型方式具有活泼、跳跃、运动、丰富的造型意味

D严肃、稳定、大方、传统

65.均衡与对称之间的关系有 A、B、D 。

A均衡和对称都应属于平衡的概念

B都属于形式美法则

C参考支点或轴线两侧的造型要素必须是相同或相似的

D均衡可以看作是对称的变体,对称也可看作是均衡的特例

66.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出比例安排的是 A、C、D 。

A“天圆地方” B“羊大为美”

C“立七、坐五、盘三半” D“丈山、尺树、寸马、分人”67.东方人的正常比例为 A 。

A人的身高大约为七个头长 B人的身高大约为八个头长

C人的身高大约为九个头长 D人的身高大约为六个头长

68.双排扣西装中的纽扣配置属于 D 。

A回转对称 B左右对称 C上下对称 D双轴对称

69.以一根轴线为基准,在轴线的两侧进行造型因素的对称构成,称为 B 。

A回转对称 B左右对称 C多轴对称 D上下对称

70.整齐又称为 B、C 。

A整洁 B单纯齐一 C整齐一律 D有序排列

71.下列属于整齐一律法则应用的是 A、B、C、D 。

A企业中统一的职业服 B城市中规划有序的电线杆

C统一着装,步调一致的军人仪仗队 D街道两侧成线形排列的树木72.声音要素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形式称为 B 。

A旋律 B节奏 C韵律 D音符

73.在美学史上,最早发现节奏的表现力与和谐美相联系的是 B 。

A古埃及人 B古希腊人 C英国人 D德国人

74.“人一生下来就有喜爱节奏的天性,节奏是艺术所必须的。”这是C的观点。

A鲍姆嘉通 B柏拉图 C亚里斯多德 D布洛

75.在服装造型与表现方面的内容对比有 B、C、D、E 。

A松与紧 B甜与酷 C成熟与幼稚

D职业与休闲 E浪漫与保守

76. C 是指审美对象各组成要素及部分之间处于矛盾统一相互协调的一种状态。

A优美 B整齐 C和谐 D对称

77.服装设计方面的整体性表现在 A、B、C、D、E 。

A衣服造型要素构图的整体性

B衣服与服饰搭配组合的整体性

C衣饰与特定相貌的穿着者所组成的整体性

D着装状态与穿着环境的整体性

E服装主题与社会文化思潮及流行的整体性

78.在平面造型艺术中,艺术作品的空间是根据 C 通过构图等造型手段在平

面空间中创造出来的立体效果。

A虚实原理 B意境创造 C透视原理 D构图原理

79.在服装艺术实践中,面对艺术作品,以下不属于我们应有的艺术态度是B 。

A鉴赏 B提炼 C创作 D欣赏

80.艺术设计的核心问题是 A 。

A利用并充分发挥特定材质的艺术效果

B提高生产过程的技艺

C利用环境因素的影响表现产品效果

D在保证产品实用性的前提下提高其审美性

81.以下不属于时装画主要目的的是 D 。

A传达设计信息和方案 B指导消费

C指导生产 D展示着装效果

82.在姐妹艺术的音乐和舞蹈中,常被服装所引用的一种基本要素是C 。

A抒情性 B比例 C节奏 D情感

83.演员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因素的是 B 。

A服装 B表演 C装饰 D化妆

84.在进行舞台服装设计时,应注意 A、B、D 。

A根据导演意图,认真理解人物在不同情况下的角色,分析人物性格和外部形象特征

B区分人物年龄、性别、身份、生活趣味等

C强化夸张效果,以加强舞台的视觉效果

D显示剧情发生的时代、民族和地区等各方面特征

85.以下不属于建筑与服装设计共同点的是 A 。

A都是以人体为灵感来源进行创作的

B以物质资料和生产技术为基础,旨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

C以艺术审美的对象,是人们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之一

D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理想在形式上的反映

86.进行电影服装设计时,应注意的是 A、B、C、D 。

A年代的变迁 B地区的民族特征 C剧情的发展要求 D人物的性格特征

87.以下属于人的社会属性的是 A 。

A性格 B年龄 C性别 D人体

88.以下不属于人的社会属性的是 A 。

A人体 B身份 C爱好 D性别

89.各类艺术形式中,与情感联系最为直接、最能直接表现和激发欣赏者情感的是 D 。

A文学 B绘画 C戏剧 D音乐

90.下列不是音乐基本要素的是 B 。

A旋律 B曲式 C调式 D力度

91.以下要素中服装设计师在运用时最能够与音乐构成默契的是 A 。

A造型要素之间数的关系 B线条 C色彩 D肌理92.建筑通过多种因素构成自身的节奏感,而以下不属于此因素的是 C 。

A比例 B结构 C实用 D色彩

四.简答题

第一章:现代美学的探索

1.苏格拉底所说的“美的本身作为一种特质”是什么意思?2.《大希庇阿斯》是否有讽刺现实人类之嫌疑?3.鲍姆嘉通为什么要鲍姆嘉通创立“美学”?4.鲍姆嘉通的职业背景,决定了他的美学体系必然带有什么特点?5.举例说明美学三大研究课题之间的关系?6.如何理解美学与其他社会形态之间的关系?7.结合服装设计作品,谈谈学习服装美学的目的?8.结合服装设计作品,理解服装美学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基础美论

1.谈谈你对“美的定义”的理解?2.前人对美的探索途径有哪几个方面?

3.如何理解“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是形式的和谐”等定义?4.试述服装美的四个基本特征?5.请简要评析什么是“美的功利性”,它有哪些特征?6.如何理解“美的规律”?7.请结合服装设计示例,分析什么是

“真”、“善”、“美”?8.请分析“善”在服装美中有哪些特征和意义。9.请列举一个失“真”的例子。10.请简要叙述丑的三个特征。11.举例说明真善美之间的矛盾关系。

12.什么是丑?丑与美有什么关系?13.结合大学生剪旗袍的示例,分析真善

美与假丑恶的关系及时代性?14.试述服装的艺术美与艺术丑。15.结合着装实例说明丑的三个特征是什么?16.以服装搭配为实例,分析“丑的形式”?

17.试术“美的种类”中四个概念的三个层次关系?

提示: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艺术美。18.收集艺术作品(图片),分别讨论美的各个“种类”?19.举例说明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在服装上的表现。20.试述服装美与生活美的关系。

第三章:美感与审美心理

1.试述人们获得审美能力一般是通过途径?2.举例说明美感与快感的关系?3.什么是审美的差异性?4.举例说明美感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哪六个方面?5.什么是审美的共同性6.如何理解差异性与共同性之间的辩证关系?7.举例说明知觉与表象之间的关系?8.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举例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9.举例说明审美心理与服装设计的关系?10.如何对服装进行审美评价?

第四章:服装与艺术创作

1.结合艺术示例,分别说明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综合艺术的定义和属性?

2.选择时装设计图片,理解并描述其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区别?3.分析艺术的一般属性和服装艺术的特殊属性?4.谈谈服装艺术的独创性与普通艺术独创性的相同和不同之处?5.结合实例,叙述服装艺术的目的性表现在哪些方面?6.按照艺术创作的步骤,尝试设计一个系列的表演性时装?

7.获取艺术创作灵感的必要条件有哪些?8.收集表现“性”的时装图片,分析具体的表现方法?9.结合时装图片实例,谈谈阿恩海姆的“完形”是什么意思?10.艺术美具有哪几方面的特征11.一件艺术作品包含哪两方面?

两者的关系如何?12.服装艺术与生活实践的关系如何?13.服装艺术中包含哪些艺术门类的内容?14.试述服装设计中的形象思维及其作用。15.举例说明服装的艺术风格及各种风格之间的关系。16.灵感光顾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17.艺术作品为什么需要夸张18.艺术构思有哪些重要特征19.简述格式塔的

“完形”。20.试用弗洛伊德的“三我”解释服装。

第五章:服装与形式美法则

1.用图例分析服装上的各种比例。

2.对称与均衡各有什么美的意义?3.什么是形式?什么是形式美?4.什么是服装美的“内容”?5.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是什么?6.试列举点、线、面在服装上的应用?7.什么是黄金分割比?8.对称与均衡的同异点各是什么?9.结合示例说明主次原理的应用?10.结合示例说明对比原理的应用?11.古希腊人提出的“美是和谐与比例”是什么意思?12.试述不同色彩的情感联想?

第六章:服装与姊妹艺术1.时装画与传统绘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音乐的基本要素有哪些?3.简述为什么音乐能够传情。4.邓肯与罗丹的故事说明了什么?5.解释戏剧服装的“应穿破,不穿错”6.散文的特征是什么7.诗词艺术的特点是什么?8.绘画艺术如何应用于服装?9.音乐与服装设计有什么关系?10.试述舞蹈与服装造型的关系。11.设计戏剧服装的原则是什么?12.为什么说文学家应该懂得服装穿着知识?13.如何以中国古代诗词为题设计时装?14.建筑艺术与服装设计有何关系?15.试述电影服装设计的要点与方法。16.分析各种传统姐妹艺术与服装行业的联系?

17.什么是企业形象? 18.分析3~5个服装品牌企业的标志设计?19.广告与艺术的关系是什么?20.分析3~5个服装广告(刊物平面广告或影视广告)?21.从建筑艺术的角度,评价一间时装店?22.如何鉴赏一组生活性系列时装设计的作品?23.你在服装表演现场能“看到”哪些角色的人?

第七章:服装穿着艺术1.结合示例讨论服装的三属性?2.试述服装的艺术性中包含的功利性?3.服装的经济性是否与艺术性相矛盾?4.什么是艺术的风格?风格是如何形成的?5.服装的风格有哪些类型??6.如何解决设计师风格和品牌风格的矛盾?7.什么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8.《履园丛话》中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9.什么是人体美?在服装设计中,人体美表现哪些方面?10.如何欣赏人体美?11.试述服装造型中的人体表现。12.试述服装艺术与人体美的关系。13.用图例说明优美的形式表现出哪些特点?14.什么是服装的壮美?

第八章体形与穿着1.如何利用发型和衣领,修饰短粗脖子的效果2.如何利用服装服饰修饰胸部偏小的视觉缺陷?3.如何修饰女性腿部的视觉缺陷?4.高胖女士着装的基本原则是什么?5.高瘦女士着装的基本原则是什么?6.矮胖女士着装的基本原则是什么?7.矮瘦女士着装的基本原则是什么?8.所谓“标准人体”是什么意思?9.按照书中介绍的公式,计算自己的人体尺寸?

10.提炼特殊体形穿衣打扮的一般原理?11.试述“穿衣戴帽各有所好”。

12.试述体形与服装的关系?

第九章职业与场合着装1.试述白领、蓝领、灰领、粉领、花领、金领各包含哪些职业?2.白领职业有哪些共同的着装规则?3.艺术设计类的职业人员应该如何着装?4.请总结大学生着装的环境要求和一般规律?5.商界女老板穿着的误区有哪些?6.各种销售人员应如何穿着?7.试述大学生面试求职着装的误区?8.结合自己的情况,设计求职着装的方案?画出简易效果图9.选择一种场合,设计着装方案?画出简易效果图10.分组针对场合的种类,收集图片并分析。11.女性求职应如何穿着?12.你认为教师应如何穿着?

第十章:服装大师人物1.沃斯被成为“现代时装之父”的原因有哪些?2.卡布瑞勒·夏奈尔对历史的卓越贡献有哪些?3.皮尔·卡丹是如何进入中国的?4.分析伊夫·圣·洛朗退出时装界的原因?5.当娜泰拉·范思哲是如何继承家族事业的6.通过进一步收集素材,分析3~5个设计师的发展历程。7.设计通用表格,给每一位设计大师建立档案。8.分析马克·雅各布斯的“坏孩子”风格的形成9.通过学习服装大师的简历,总结规律性的成功因素,写出个人职业发展的体会?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 第四章 基本概念:潜在GDP,总供给,总需求,AS曲线,AD曲线。 思考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写出每个主要目标的简短定义。请详细解释 为什么每一个目标都十分重要。 答:宏观经济学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的本义是指所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主要用人力资源作为充分就业的标准;充分就业本不是指百分之百的就业,一般地说充分就业允许的失业范畴为4%。只有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一国经济才能生产出潜在的GDP,从而使一国拥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 (2)物价稳定,即把通胀率维持在低而稳定的水平上。物价稳定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即总物价水平)的稳定;物价稳定并不是指通货膨胀率为零的状态,而是维持一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的经济状态,一般指通货膨胀率为百分之十以下。物价稳定可以防止经济的剧烈波动,防止各种扭曲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3)经济增长是指保持合意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是指单纯的生产增长,经济增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带来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率一般是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来衡量的。只有经济不断的增长,才能满足人类无限的欲望。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既无赤字又无盈余的状态。国际收支平衡是一国对外经济目标,必须注意和国内目标的配合使用;正确处理国内目标与国际目标的矛盾。在开放经济下,一国与他国来往日益密切,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才能使一国避免受到他国经济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3,题略 答:a.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作为一种不利的供给冲击,将会使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使总供给减少,总供给曲线AS将向左上方移动。 b.一项削减国防开支的裁军协议,而与此同时,政府没有采取减税或者增加政府支出的政策,则将减少一国的总需求水平,从而使总需求曲线AD向左下方移动。 c.潜在产出水平的增加,将有效提高一国所能生产出的商品和劳务水平,从而使总供给曲线AS向右下方移动。 d.放松银根使得利率降低,这将有效刺激经济中的投资需求等,从而使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AD向右上方移动。 第五章 基本概念:GDP,名义GDP,实际GDP,NDP,DI,CPI,PPI。 思考题: 5.为什么下列各项不被计入美国的GDP之中? a优秀的厨师在自己家里烹制膳食; b购买一块土地; c购买一幅伦勃朗的绘画真品; d某人在2009年播放一张2005年录制的CD所获得的价值; e电力公司排放的污染物对房屋和庄稼的损害;

普通物理实验思考题及答案

实验一. 1求λ时为何要测几个半波长的总长? 答:多测几个取平均值,误差会减小 2为何波源的簧片振动频率尽可能避开振动源的机械共振频率? 答 当簧片达到某一频率(或其整数倍频率)时,会引起整个振动源(包括弦线)的机械共 振,从而引起振动不稳定。 3弦线的粗细和弹性对实验各有什么影响,应该如何选择? 答 弦线应该比较细,太粗的话会使振动不明显,弹性应该选择较好的,因为弹性不佳会造 成振动不稳定 4横波在弦线上传播的实验中,驻波是由入射波与反射波迭加而成的,弦线上不振动的点称 为波节,振动最大的点称为波腹,两个波节之间的长度是半波长 5因振簧片作水平方向的振动,理论上侧面平视应观察不到波形,你在实验中平视能观察得 到吗?什么情况能观察到,为什么? 答 平视不能观察到,因为。。。。。。 6为了使lg λ—lgT 直线图上的数据点分布比较均匀,砝码盘中的砝码质量应如何改变? 答 每次增加相同重量的砝码 实验二. 1.外延测量法有什么特点?使用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 当需要的数据在测量数据范围之外而不能测出,为了求得这个值,采用作图外推求值的 方法,即先用已测的数据绘制出曲线,再将曲线按原规律延长到待求值范围,在延长线部分 求出所需要的值 使用时要注意在所要值两边的点要均衡且不能太少并且在研究的范围内 没有突变的情况 2.物体的固有频率和共振频率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答 物体的固有频率和共振频率是不同的概念,固有频率指与方程的根knl=4.7300对应的振 动频率,它们之间的关系为f 固= f 共2^4/11Q 前者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由其结构,质量材质等决定,而后者是当外加强迫力的频率等于物 体基频时,使其发生共振时强迫力的频率 实验三. 1.为什么实验应该在防风筒(即样品室)中进行? 答:因为实验中的对公式 要成立的条件之一是:保证两样品的表面状况相同,周围介质(空气)的性质不变, m:强迫对流时m=1;自然对流时m=5/4; (实验中为自然冷却即自然对流) 所以实验要在防风筒(即样品室)中进行,让金属自然冷却。 2.用比较法测定金属的比热容有什么优点?需具备什么条件? 答:优点是可以简单方便测出待测金属的比热容。如果满足下列条件:两样品的形状尺寸都 相同(例如细小的圆柱体);两样品的表面状况也相同; 于是当周围介质温度不变(即室温恒定),两样品又处于相同温度时,待测金属的比热容为: 3.如何测量不同的金属在同一温度点的冷却速率? 答:法一:测出不同金属在该温度点附近下 降相同的温度差Δθ以及所需要的时间Δt,可 得各个金属在该温度点的冷却速率。 法二:通过实验,作出不同金属的θ~t 冷却曲线,在各个冷却曲线上过该温度点切 线,求出切线的斜率,可得各温度点的冷却速率。 4、可否利用本实验中的方法测量金属在任意温度时的比热容?

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Fe(OH)3胶体的制备、破坏、分离 1.常压过滤时滤纸为什么要撕去一角?答:使滤纸紧贴玻璃漏斗,有利于排出滤纸与玻璃漏斗之间气泡,形成液柱。 2.抽滤时剪好的滤纸润湿后略大于布氏漏斗的内径、或剪的不圆周边凸出部分贴在布氏漏斗内壁上,对抽滤有何影响?为什么?答:会造成漏虑。滤纸大于布氏漏斗内径会造成滤纸折叠,不能紧贴布氏漏斗。 3.抽滤时,转移溶液之前为什么要先稍微抽气,而不能在转移溶液以后才开始 抽气?答:使滤纸紧贴布氏漏斗,以免造成漏虑。 4. 沉淀物未能铺满布氏漏斗底部、滤饼出现裂缝、沉淀层疏松不实,对抽干效果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如何使沉淀抽得更干爽?答:固液分离效果不好;漏气使压差变小;用药勺铺平、压实沉淀物再抽滤。 由胆矾精制五水硫酸铜 1.结晶与重结晶分离提纯物质的根据是什么?如果被提纯物质是NaCl 而不是CuSO4·5H2O,实验操作上有何区别? 答:根据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不能用重结晶的办法提纯,要用化学方法除杂提纯。 2.结晶与重结晶有何联系和区别?实验操作上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均是利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提纯物质;结晶浓缩度较高(过饱和溶液),重结晶浓缩度较低(饱和溶液),且可以进行多次重结晶。结晶一般浓缩到过饱和溶液,有晶膜或晶体析出,冷却结晶;重结晶是在近沸状态下形成饱和溶液,冷却结晶,不允许浓缩。

3.水浴浓缩速度较慢,开始时可以搅拌加速蒸发,但临近结晶时能否这样做? 答:搅拌为了加快水分蒸发;对于利用晶膜形成控制浓缩程度,在邻近结晶时不能搅拌。否则无法形成晶膜。 4.如果室温较低,你准备采用什么措施使热过滤能顺利进行?答:预热漏斗、 分批过滤、保温未过滤溶液。 5.浓缩和重结晶过程为何要加入少量H2SO4?答:防止防止Fe3+水解。 粗盐提纯 1.为什么说重结晶法不能提纯得到符合药用要求的氯化钠?为什么蒸发浓缩时 氯化钠溶液不能蒸干? 答: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不能用重结晶的办法提纯,药用氯化钠不仅要达到纯度要求,还要符合药用要求。不能浓缩至干NaCl 溶液,是为了除去KCl。 2.用化学法除去SO42-、Mg2+ 、Ca2+的先后顺序是否可以倒置过来?为什么? 答:不能,除杂要求为除去杂质引入的离子必须在后续的除杂过程中除去,先除去Mg2+ 、Ca2+后除SO42-,无法除去Ba2+。 3.用什么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依据是什么? 答:不溶性杂质用过滤方法;可溶性杂质用化学方法除杂。依据:溶度积。 醋酸解离度和电离常数测定 1.不同浓度的HAc 溶液的溶解度α是否相同?为什么?用测定数据说明弱电解质解离度随浓度变化的关系。 答:不同,因K a,θ AH 。c↑,α↓。 c 2.测定不同浓度的HAc 溶液的pH 值时,为什么按由稀到浓的顺序?答:平衡块,减小由于润洗不到位而带来的误差。

2018版毛概重点章节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5.1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5.2如何把握理论的主要容 1、解放思想、实事的思想路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党的基本路线 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5、三步走战略 6、改革开放理论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9、一国两制 10、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5.3如何认识理论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8.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 对社会主义矛盾的科学判断,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的基本依据。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深化。 1、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

要矛盾作了科学表述“我国需要解决的矛盾,已经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之间产生的矛盾” 3、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依据有下面三个方面: ①经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②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 ③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8.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新时代的涵: ○1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注意伟大胜利的时代。 ○2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 ○3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新时代的意义 ○1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社会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从人类文明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完整版)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第2章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在AT89S51单片机中,如果采用6MHz晶振,一个机器周期为。答:2μs 2. AT89S51单片机的机器周期等于个时钟振荡周期。答:12 3. 内部RAM中,位地址为40H、88H的位,该位所在字节的字节地址分别为 和。答:28H,88H 4. 片内字节地址为2AH单元最低位的位地址是;片内字节地址为A8H单元的最低位的位地址为。答:50H,A8H 5. 若A中的内容为63H,那么,P标志位的值为。答:0 6. AT89S51单片机复位后,R4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地址为,因上电时PSW= 。这时当前的工作寄存器区是组工作寄存器区。答:04H,00H,0。 7. 内部RAM中,可作为工作寄存器区的单元地址为 H~ H。答:00H,1FH 8. 通过堆栈操作实现子程序调用时,首先要把的内容入栈,以进行断点保护。调用子程序返回指令时,再进行出栈保护,把保护的断点送回到,先弹出的是原来中的内容。答:PC, PC,PCH 9. AT89S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的寻址范围是由程序计数器PC的位数所决定的,因为AT89S51单片机的PC是16位的,因此其寻址的范围为 KB。答:64 10.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P0~P3口的各引脚为电平。答:高 11. AT89S51单片机使用片外振荡器作为时钟信号时,引脚XTAL1接,引脚XTAL2的接法是。答:片外振荡器的输出信号,悬空 12.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堆栈指针SP中的内容为,程序指针PC中的内容为 。答:07H,0000H 二、单选 1. 程序在运行中,当前PC的值是。 A.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前一条指令的地址 B.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地址。 C.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 D.控制器中指令寄存器的地址。 答:C 2. 判断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大学物理实验预习及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预习思考题】 1.列出计算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n、电导率σ及迁移率μ的计算公式,并注明单位。 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电导率,迁移率。 2.如已知霍尔样品的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如何判断样品的导电类型? 以根据右手螺旋定则,从工作电流旋到磁感应强度B确定的方向为正向,若测得的霍尔电压为正,则样品为P型,反之则为N型。 3.本实验为什么要用3个换向开关? 为了在测量时消除一些霍尔效应的副效应的影响,需要在测量时改变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因此就需要2个换向开关;除了测量霍尔电压,还要测量A、C间的电位差,这是两个不同的测量位置,又需要1个换向开关。总之,一共需要3个换向开关。 【分析讨论题】 1.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按式(5.2-5)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大还是小?要准确测定值应怎样进行? 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则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偏小。要想准确测定,就需要保证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完全正交,或者设法测量出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 2.若已知霍尔器件的性能参数,采用霍尔效应法测量一个未知磁场时,测量误差有哪些来源?

误差来源有:测量工作电流的电流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器件厚度d的长度测量仪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电压的电压表的测量误差,磁场方向与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影响等。 实验二声速的测量 【预习思考题】 1. 如何调节和判断测量系统是否处于共振状态?为什么要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 答:缓慢调节声速测试仪信号源面板上的“信号频率”旋钮,使交流毫伏表指针指示达到最大(或晶体管电压表的示值达到最大),此时系统处于共振状态,显示共振发生的信号指示灯亮,信号源面板上频率显示窗口显示共振频率。在进行声速测定时需要测定驻波波节的位置,当发射换能器S1处于共振状态时,发射的超声波能量最大。若在这样一个最佳状态移动S1至每一个波节处,媒质压缩形变最大,则产生的声压最大,接收换能器S2接收到的声压为最大,转变成电信号,晶体管电压表会显示出最大值。由数显表头读出每一个电压最大值时的位置,即对应的波节位置。因此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可以容易和准确地测定波节的位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2. 压电瓷超声换能器是怎样实现机械信号和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的? 答:压电瓷超声换能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压电瓷环。压电瓷环由多晶结构的压电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在受到机械应力,发生机械形变时,会发生极化,同时在极化方向产生电场,这种特性称为压电效应。反之,如果在压电材料上加交变电场,材料会发生机械形变,这被称为逆压电效应。声速测量仪中换能器S1作为声波的发射器是利用了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压电瓷环片在交变电压作用下,发生

大学化学试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 一、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而在络合滴定中应保持酸度不变,H故需加因为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反应放出1、入缓冲溶液稳定溶液的pH值。若溶液酸度太高,由于酸效应,EDTA的络合能力降低,若溶液酸度太低,金属离子可能会发生水解或形成羟基络合物,故要控制好溶液的酸度。 2、铬黑T在水溶液中有如下: 2-3--(pKa=6.3 In pKa=11.55)HIn ? HIn ?322紫红兰橙 从此估计,指示剂在pH<6.3时呈紫红色,pH>11.55时,呈橙红色。而铬黑T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显红色,故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铬黑T指示剂本身接近红色,终点变色不敏锐,不能使用。根据实验结果,最适宜的酸度为pH 9~10.5,终点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变色很敏锐。 3+3+2+2+2+有干扰。、、CuNi、3、Al、FeCo2+2+2+,加入三乙醇胺掩蔽Ni掩蔽Cu、、CoS在碱性条件下,加入Na或KCN23+3+。、AlFe实验二原子吸收法测定水的硬度 一、思考题参考答案: 1.如何选择最佳的实验条件? 答:通过实验得到最佳实验条件。 (1)分析线:根据对试样分析灵敏度的要求和干扰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线。试液浓度低时,选最灵敏线;试液浓度高时,可选次灵敏线。 (2)空心阴极灯工作电流的选择:绘制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灯电流曲线,选出最佳灯电流。(3)燃助比的选择:固定其他实验条件和助燃气流量,改变乙炔流量,绘制吸光度—燃气流量曲线,选出燃助比。 (4)燃烧器高度的选择: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燃烧器高度曲线,选出燃烧器最佳高度。(5)狭缝宽度的选择:在最佳燃助比及燃烧器高度的条件下,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狭缝宽度曲线,选出最佳狭缝宽度。 2.为何要用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作光源? 答:因为空心阴极灯能够发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而且为了保证峰值吸收的测量,能发射出比吸收线宽度更窄、强度大而稳定、背景小的线光谱。 3+含量测定Fe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实验三 四、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本实验在制备FeSO的过程中为什么强调溶液必须保证强酸性?4答:如果溶液的酸性减弱,则亚铁盐(或铁盐)的水解度将会增大,在制备2+(NH)S0·FeSO·6HO的过程中,为了使Fe不被氧化和水解,溶液需要保持足够的酸22444度。 2 、在产品检验时,配制溶液为什么要用不含氧的去离子水?除氧方法是怎样的? 2+3+,影响产品Fe使用不含氧的去离子水配溶液,是为了防止水中溶解的氧将Fe氧化为供参考.质量。水中除去氧的方法是:在烧杯中将去离子水加热煮沸10分钟,用表面皿盖好杯口,冷却后使用。 3、在计算硫酸亚铁和硫酸亚铁铵的理论产量时,各以什么物质用量为标准?为什么? 答:计算FeSO的理论产量时,以Fe屑的参加反应量为标准。4计算(NH)SO·FeSO·6HO的理论产量时,应以(NH)SO的用量为标准。42442244决定计算标准的原则是,以反应物中不足量者为依据。(详见讲解与示范中的3)。

生物化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生化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加入高浓度的中性盐,当达到一定的盐饱和度时,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并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____。 2、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___。 3、____RNA 分子指导蛋白质合成,_____RNA 分子用作蛋白质合成中活化氨基酸的载体。 4、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质,可将维生素分为两类,即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是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方式。 6、糖酵解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中进行 7、糖类除了作为能源之外,它还与生物大分子间识别有关,也是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碳骨架的共体。 8、脂肪是动物和许多植物主要的能源贮存形式,是由甘油与3分子_____________酯化而成的。 9、基因有两条链,作为模板指导转录的那条链称 _____________链。 10、以RNA 为模板合成DNA 称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2、糖的有氧氧化: 3、必需脂肪酸: 4、半保留复制: 三、问答题 1、蛋白质有哪些重要功能?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以及二硫键的位置。 2、糖的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3、必需脂肪酸:为人体生长所必需但有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事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在脂肪中有三种脂肪酸是人体所必需的,即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4、半保留复制:双链DNA 的复制方式,其中亲代链分离,每一子代DNA 分子由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组成。 三、问答题 2、DNA 分子二级结构有哪些特点? 答:按Watson-Crick 模型,DNA 的结构特点有:两条反相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互绕;碱基位于结构的内侧,而亲水的糖磷酸主链位于螺旋的外侧,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核酸的骨架;碱基平面与轴垂直,糖环平面则与轴平行。两条链皆为右手螺旋;双螺旋的直径为2nm,碱基堆积距离为0.34nm,两核酸之间的夹角是36°,每对螺旋由10 对碱基组成;碱基按A=T,G=C 配对互补,彼此以氢键相连系。维持DNA 结构稳定的力量主要是碱基堆积力;双螺旋结构表面有两条螺形凹沟,一大一小。 3、怎样证明酶是蛋白质? 答:(1)酶能被酸、碱及蛋白酶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证明酶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2)酶具有蛋白质所具有的颜色反应,如双缩脲反应、茚三酮反应、米伦反应、乙醛酸反应。 (3)一切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如热、酸碱、紫外线等,同样可以使酶变性失活。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 1 1- 1 回答以下问题: ( 1)半导体材料具有哪些主要特性? (2) 分析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的来源; (3) P 型半导体中空穴的数量远多于自由电子, N 型半 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数量远多于空穴, 为什么它们对外却都呈电中性? (4) 已知温度为15C 时,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 I s 10 A 。当温度为35 C 时,该PN 结 的反向饱和 电流I s 大约为多大? ( 5)试比较二极管在 Q 点处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的大小。 解: ( 1)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会随着温度、光照的变化或掺入杂质浓度的多少而发生显着改变, 即半导体具 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和掺杂特性。 ( 2)杂质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由杂质原子提供的,例如 供一个自由电子,P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供一个空穴, 浓度;少数载流子则是由热激发产生的。 (3) 尽管P 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远大于自由电子浓度,但 P 型半导体中,掺杂的杂质原子因获得一个价电子而变成带负电的杂 质离子(但不能移动),价 电子离开后的空位变成了空穴,两者的电量相互抵消,杂质半导体从总体上来说仍是电中性的。 同理, N 型半导体中虽然自由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浓度,但 N 型半导体也是电中性的。 (4) 由于温度每升高10 C ,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约增大 1倍,因此温度为 35C 时,反向 饱和电流为 (5) 二极管在 Q 点处的直流电阻为 交流电阻为 式中U D 为二极管两端的直流电压, U D U on ,I D 为二极管上流过的直流电流, U T 为温度的 电压当量,常温下 U T 26mV ,可见 r d R D 。 1- 2 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题 1- 2图所示。试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 各电路的输 出电压。 解 理想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为零, 截止时的反向电流为零。 本题应首先判断二极管的工 作状 态,再进一步求解输出电压。二极管工作状态的一般判断方法是:断开二极管, 求解其端口 电压;若该电压使二极管正偏, 则导通; 若反偏, 则截止。 当电路中有两只或两只以上二极管时, 可分别应用该方法判断每只二极管的工作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 当多只二极管的阳极相连 (共阳 极接法)时,阴极电位最低的管子将优先导通;同理,当多只二极管的阴极相连(共阴极接法) 时,阳极电位最高的管子将优先导通。 (a) 断开二极管 D ,阳极电位为12V ,阴极电位为6V ,故导通。输岀电压 U O 12V 。 (b) 断开二极管 D 1、D 2, D 1、D 2为共阴极接法,其阴极电位均为 6V ,而D 1的阳极电位 为9V , D 2的阳极电位为5V ,故D 1优先导通,将 D 2的阴极电位钳制在 7.5V ,D 2因反向偏置而 截止。输岀电压 U O 7.5V 。 N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 因此 多子浓度约等于所掺入的杂质 P 型半导体本身不带电。因为在

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物理实验全解 实验一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预习思考题】 1.列出计算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n、电导率σ及迁移率μ的计算公式,并注明单位。 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电导率,迁移率。 2.如已知霍尔样品的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如何判断样品的导电类型? 以根据右手螺旋定则,从工作电流旋到磁感应强度B确定的方向为正向,若测得的霍尔电压为正,则样品为P型,反之则为N型。 3.本实验为什么要用3个换向开关? 为了在测量时消除一些霍尔效应的副效应的影响,需要在测量时改变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因此就需要2个换向开关;除了测量霍尔电压,还要测量A、C间的电位差,这是两个不同的测量位置,又需要1个换向开关。总之,一共需要3个换向开关。 【分析讨论题】 1.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按式(5.2-5)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大还是小?要准确测定值应怎样进行? 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则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偏小。要想准确测定,就需要保证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完全正交,或者设法测量出磁感应强度B 和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 2.若已知霍尔器件的性能参数,采用霍尔效应法测量一个未知磁场时,测量误差有哪些来源? 误差来源有:测量工作电流的电流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器件厚度d的长度测量仪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电压的电压表的测量误差,磁场方向与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影响等。实验二声速的测量 【预习思考题】 1. 如何调节和判断测量系统是否处于共振状态?为什么要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 答:缓慢调节声速测试仪信号源面板上的“信号频率”旋钮,使交流毫伏表指针指示达到最大(或晶体管电压表的示值达到最大),此时系统处于共振状态,显示共振发生的信号指示灯亮,信号源面板上频率显示窗口显示共振频率。在进行声速测定时需要测定驻波波节的位置,当发射换能器S1处于共振状态时,发射的超声波能量最大。若在这样一个最佳状态移动S1至每一个波节处,媒质压缩形变最大,则产生的声压最大,接收换能器S2接收到的声压为最大,转变成电信号,晶体管电压表会显示出最大值。由数显表头读出每一个电压最大值时的位置,即对应的波节位置。因此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可以容易和准确地测定波节的位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2. 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是怎样实现机械信号和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的? 答: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压电陶瓷环。压电陶瓷环由多晶结构的压电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在受到机械应力,发生机械形变时,会发生极化,同时在极化方向产生电场,这种特性称为压电效应。反之,如果在压电材料上加交变电场,材料会发生机械形变,这被称为逆压电效应。声速测量仪中换能器S1作为声波的发射器是利用了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压电陶瓷环片在交变电压作用下,发生纵向机械振动,在空气中激发超声波,把电信号转变成了声信号。换能器S2作为声波的接收器是利用了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空气的振动使压电陶瓷环片发生机械形变,从而产生电场,把声信号转变成了电信号。

第三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三章思考题 刚体一般是由n (n 是一个很大得数目)个质点组成。为什么刚体的独立变量却不是3n 而是6或者更少 何谓物体的重心他和重心是不是 总是重合在一起的 试讨论图形的几何中心,质心和重心重合在一起的条件。 简化中心改变时,主矢和主矩是不是也随着改变如果要改变,会不会影响刚体的运动 已知一匀质棒,当它绕过其一端并垂直于棒的轴转动时,转动惯量为23 1 ml ,m 为棒的质量,l 为棒长。 问此棒绕通过离棒端为l 41且与上述轴线平行的另一轴线转动时,转动惯量是不是等于2 24131?? ? ??+l m ml 为什么 如果两条平行线中没有一条是通过质心的,那么平行轴定理式(3.5.12)能否应用如不能,可否加以修改后再用 在平面平行运动中,基点既然可以任意选择,你觉得选择那些特殊点作为基点比较好好处在哪里又在(3.7.1)及()两式中,哪些量与基点有关哪些量与基点无关 转动瞬心在无穷远处,意味着什么 刚体做平面平行运动时,能否对转动瞬心应用动量矩定理写出它的动力学方程为什么 当圆柱体以匀加速度自斜面滚下时,为什么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不能求出圆柱体和斜面之间的反作用力此时摩擦阻力所做的功为什么不列入是不是我们必须假定没有摩擦力没有摩擦力,圆柱体能不能滚 圆柱体沿斜面无滑动滚下时,它的线加速度与圆柱体的转动惯量有关,这是为什么但圆柱体沿斜面既滚且滑向下运动时,它的线加速度则与转动惯量无关这又是为什么 刚体做怎样的运动时,刚体内任一点的线速度才可以写为r ω?这时r 是不是等于该质点到转动轴的垂直距离为什么 刚体绕固定点转动时,r ω ?dt d 为什么叫转动加速度而不叫切向加速度又()r ωω??为什么叫向轴加速度而不叫向心加速度 在欧勒动力学方程中,既然坐标轴是固定在刚体上,随着刚体一起转动,为什么我们还可以用这种坐标系来研究刚体的运动 欧勒动力学方程中的第二项()21I I -y x ωω等是怎样产生的它的物理意义又是什么 第三章思考题解答 答:确定一质点在空间中得位置需要3个独立变量,只要确定了不共线三点的位置刚体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故须九个独立变量,但刚体不变形,此三点中人二点的连线长度不变,即有三个约束方程,所以

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管理? 管理:协调工作活动过程(即职能),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2、效率与效果 效率:正确地做事(如何做) 效果:做正确的事(该不该做) 3、管理者三层次 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4、管理职能和(或)过程——职能论 计划、组织、控制、领导 5、管理角色——角色论 人际角色:挂名首脑、领导人、联络人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6、管理技能——技能论 用图表达。 高层管理概念技能最重要,中层管理3种技能都需要且较平衡,基层管理技术技能最重要。 7、组织三特征? 明确的目的 精细的结构 合适的人员 第二章 泰罗的三大实验: 泰罗是科学管理之父。记住3个实验的名称:1、搬运生铁实验,2、铁锹实验,3、高速钢实验 4、吉尔布雷斯夫妇 动作研究之父 管理界中的居里夫妇 5、法约尔的十四原则 法约尔是管理过程理论之父 记住“十四原则”这个名称就可以了。 6、法约尔的“跳板” 图。 7、韦伯理想的官僚行政组织组织理论之父。6维度:劳动分工、权威等级、正式甄选、非个人的、正式规则、职业生涯导向。 8、韦伯的3种权力 超凡的权力 传统的权力 法定的权力。 9、巴纳德的协作系统论 协作意愿 共同目标 信息沟通 10、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之父。职业经理人的先驱 11、福莱特冲突论 管理理论之母 1)利益结合、 2)一方自愿退让、 3)斗争、战胜另一方 4)妥协。 12、霍桑试验 1924-1932年、梅奥 照明试验、继电器试验、大规模访谈、接线试验 13、朱兰的质量观 质量是一种合用性 14、80/20的法则 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15、五项修炼 自我超越 改善心智 共同愿景 团队学习 系统思考 第三章 1、管理万能论 管理者对组织的成败负有直接责任。 2、管理象征论 是外部力量,而不是管理,决定成果。 3、何为组织文化 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和信念体系。这一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成员的行为方式。 4、组织文化七维度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精心整理)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精心整理) 实验1 1.不能,因为溶液随着温度的上升溶剂会减少,溶液浓度下降,蒸气压随之改变。 2.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蒸气压变化大,导致误差愈大。 实验3 实验5 T----X图 1蒸馏器中收集气相冷凝液的袋状部的大小对结果有何影响 答:若冷凝管下方的凹形贮槽体积过大,则会贮存过多的气相冷凝液,其贮量超过了热相平衡原理所对应的气相量,其组成不再对应平衡的气相组成,因此必然对相图的绘制产生影响。 2若蒸馏时仪器保温条件欠佳,在气相到达平衡气体收集小槽之前,沸点较高的组分会发生部分冷凝,则T—x图将怎么变化 答:若有冷凝,则气相部分中沸点较高的组分含量偏低,相对来说沸点较低的组分含量偏高了,则T不变,x的组成向左或向右移(视具体情况而定) 3在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中,所用的蒸馏器尚有那些缺点如何改进 答:蒸馏器收集气相、液相的球大小没有设计好,应根据实验所用溶液量来设计球的规格;温度计与电热丝靠的太近,可以把装液相的球设计小一点,使温度计稍微短一点也能浸到液体中,增大与电热丝的距离;橡胶管与环境交换热量太快,可以在橡胶管外面包一圈泡沫,减少热量的散发。 4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来源有哪些 答:组成测量:(1)工作曲线;(2)过热现象、分馏效应;(3)取样量。

温度测量:(1)加热速度;(2)温度计校正。 5.试推导沸点校正公式: 实验12蔗糖水解速率常数的测定 1蔗糖的转化速率常数k 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温度、催化剂浓度。 2在测量蔗糖转化速率常数的,选用长的旋光管好还是短的旋光管好 答:选用较长的旋光管好。根据公式〔α〕=α×1000/Lc ,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L 越长,α越大,则α的相对测量误差越小。 3如何根据蔗糖、葡萄糖和果糟的比旋光度计算α0和α∞ 答:α0=〔α蔗糖〕D t ℃L[蔗糖]0/100 α∞=〔α葡萄糖〕D t ℃L[葡萄糖]∞/100+〔α果糖〕D t ℃L[果糖]∞/100 式中:[α蔗糖]D t ℃,[α葡萄糖]D t ℃,[α果糖]D t ℃ 分别表示用钠黄光作光源在t ℃时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比旋光度,L(用dm 表示)为旋光管的长度,[蔗糖]0为反应液中蔗糖的初始浓度,[葡萄糖]∞和[果糖]∞表示葡萄糖和果糖在反应完成时的浓度。 设t =20℃ L=2 dm [蔗糖]0=10g/100mL 则: α0=×2×10/100=° α∞=×2×10/100×()=-° 4、试分析本实验误差来源怎样减少实验误差 答:温度、光源波长须恒定、蔗糖溶液要现用现配。 1、实验中,为什么用蒸馏水来校正旋光仪的零点在蔗糖转化反应过程中,所测的旋光度αt 是否需要零 点校正为什么 答:(1)因水是溶剂且为非旋光性物质。 (2)不需,因作lg(αt-α∞)~t 图,不作零点校正,对计算反应速度常数无影响。 2、蔗糖溶液为什么可粗略配制 答:因该反应为(准)一级反应,而一级反应的速率常数、半衰期与起始浓度无关,只需测得dC/dt 即可。 实验17电导的测定及应用 1、本实验为何要测水的电导率 () ℃果糖℃葡萄糖〕α〕〔α蔗糖t D t D 0[100]L[21+=

生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1].

生化实验讲义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一淀粉的提取和水解 1、实验材料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答:生化实验的材料选择原则是含量高、来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从科研工作的角度选材,还应当注意具体的情况,如植物的季节性、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等,动物材料要注意其年龄、性别、营养状况、遗传素质和生理状态等,微生物材料要注意菌种的代数和培养基成分的差异等。 2、材料的破碎方法有哪些? 答:(1) 机械的方法:包括研磨法、组织捣碎法; (2) 物理法:包括冻融法、超声波处理法、压榨法、冷然交替法等; (3) 化学与生物化学方法:包括溶胀法、酶解法、有机溶剂处理法等。 实验二总糖与还原糖的测定 1、碱性铜试剂法测定还原糖是直接滴定还是间接滴定?两种滴定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答: 我们采用的是碱性铜试剂法中的间接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间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缺点是在生成单质碘和转移反应产物的过程中容易引入误差;直接法的优点是反应原理直观易懂,缺点是操作较复杂,条件剧烈,不易控制。 实验五粗脂肪的定量测定─索氏提取法 (1)本实验制备得到的是粗脂肪,若要制备单一组分的脂类成分,可用什么方法进一步处理? 答: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 (2)本实验样品制备时烘干为什么要避免过热? 答:防止脂质被氧化。 实验六蛋白质等电点测定 1、在等电点时蛋白质溶解度为什么最低? 请结合你的实验结果和蛋白质的胶体性质加以说明。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等电点时分子所带净电荷为零,分子间因碰撞而聚沉倾向增加,溶液的粘度、渗透压减到最低,溶解度最低。结果中pH约为4.9时,溶液最浑浊,达到等电点。 答: 2、在分离蛋白质的时候,等电点有何实际应用价值? 答: 在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与分子间因碰撞而引起聚沉的倾向增加,所以处于等电点的蛋白质最容易沉淀。在分离蛋白质的时候,可以根据待分离的蛋白质的等电点,有目的地调节溶液的pH使该蛋白质沉淀下来,从而与其他处于溶液状态的杂质蛋白质分离。 实验七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1、如何用纸层析对氨基酸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定? 答: 将标准的已知氨基酸与待测的未知氨基酸在同一张层析纸上进行纸层析,显色后根据斑点的Rf值,就可以对氨基酸进行初步的定性,因为同一个物质在同一条件下有相同的Rf 值;将点样的未知氨基酸溶液和标准氨基酸溶液的体积恒定,根据显色后的氨基酸斑点的面积与点样的氨基酸质量成正比的原理,通过计算斑点的面积可以对氨基酸溶液进行定量测定。 3、纸层析、柱层析、薄层层析、高效液相层析各有什么特点? 答:

第1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 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简单组成规则间有何关系? 答:最基本的三角形规则,其间关系可用下图说明: 图a 为三刚片三铰不共线情况。图b 为III 刚片改成链杆,两刚片一铰一杆不共线情况。图c 为I 、II 刚片间的铰改成两链杆(虚铰),两刚片三杆不全部平行、不交于一点的情况。图d 为三个实铰均改成两链杆(虚铰),变成三刚片每两刚片间用一虚铰相连、三虚铰不共线的情况。图e 为将I 、III 看成二元体,减二元体所成的情况。 2.实铰与虚铰有何差别? 答:从瞬间转动效应来说,实铰和虚铰是一样的。但是实铰的转动中心是不变的,而虚铰转动中心为瞬间的链杆交点,产生转动后瞬时转动中心是要变化的,也即“铰”的位置实铰不变,虚铰要发生变化。 3.试举例说明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的原因。接近瞬变的体系是否可作为结构? 答:如图所示AC 、CB 与大地三刚片由A 、B 、C 三铰彼此相连,因为三铰共线,体系瞬变。设该 体系受图示荷载P F 作用,体系C 点发生微小位移 δ,AC 、CB 分别转过微小角度α和β。微小位移 后三铰不再共线变成几何不变体系,在变形后的位置体系能平衡外荷P F ,取隔离体如图所 示,则列投影平衡方程可得 210 cos cos 0x F T T βα=?=∑,21P 0 sin sin y F T T F βα=+=∑ 由于位移δ非常小,因此cos cos 1βα≈≈,sin , sin ββαα≈≈,将此代入上式可得 21T T T ≈=,()P P F T F T βαβα +==?∞+, 由此可见,瞬变体系受荷作用后将产生巨大的内力,没有材料可以经受巨大内力而不破坏,因而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由上分析可见,虽三铰不共线,但当体系接近瞬变时,一样将产生巨大内力,因此也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4.平面体系几何组成特征与其静力特征间关系如何? 答: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就能分析受力) 有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超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不能全部解决受力分析) 瞬变体系?受小的外力作用,瞬时可导致某些杆无穷大的内力 常变体系?除特定外力作用外,不能平衡 5. 系计算自由度有何作用? 答:当W >0时,可确定体系一定可变;当W <0且不可变时,可确定第4章超静定次数;W =0又不能用简单规则分析时,可用第2章零载法分析体系可变性。 6.作平面体系组成分析的基本思路、步骤如何? 答: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先设法化简,找刚片看能用什么规则分析。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

U 2 I 2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 (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方法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 R = U ,如测得 U 和 I 则可计算出 R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 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 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 1 只,0-5V 电压表 1 只,0~50mA 电流表 1 只,0~10V 电压表一 只,滑线变阻器 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 1 台。 实验步骤 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必要时,可提示学 生参照第 2 章中的第 2.4 一节的有关内容。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 U 值和 I 值。对每一个电阻测量 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1) 由 U = U max ? 1.5% ,得到 U 1 = 0.15V , U 2 = 0.075V ; (2) 由 I = I max ? 1.5% ,得到 I 1 = 0.075mA , I 2 = 0.75mA ; (3) 再由 u R = R ( 3V ) + ( 3I ) ,求得 u R 1 = 9 ? 101 &, u R 2 = 1& ; (4) 结果表示 R 1 = (2.92 ± 0.09) ?10 3 &, R 2 = (44 ± 1)& 光栅衍射 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3) 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 实验方法原理

分析实验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

分析实验实验报告思考题 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实验一、NaOH和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比较滴定 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 答: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和NaOH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 答: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而HCl的浓度不定, 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 答: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 答: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实验二、NaOH溶液的配制及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 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2CO3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 答: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 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有±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有±的误差。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1‰。 2.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20~30ml水,是用量筒量取,还是用移液管移取为什么 答:因为这时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因此加入的水不需要非常准确。所以可以用量筒量取。 3.如果基准物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答:如果基准物质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 4.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 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问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答: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而形成Na2CO3,使NaOH溶液浓度降低,在滴定过程中虽然其中的Na2CO3按一定量的关系与HCl定量反应,但终点酚酞变色时还有一部分NaHCO3末反应,所以使测定结果偏高。 5.如果NaOH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对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有何影响、为什么、 答:NaOH吸收了空气中的CO2,使标准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浓度变小,用来滴定未知醋酸的浓度,会使测得的浓度偏大 6.本实验中为什么选用酚酞做指示剂其选择原则是什么根据选择原则选用其他指示剂可以吗如果可以请举例说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