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元一次方程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用“ ”规定一种新运算:对于任意有理数 a 和b,规定

.如:

.

(1)求的值;

(2)若=32,求的值;

(3)若,(其中为有理数),试比较m、n的大小.

【答案】(1)解:∵

∴ =

(2)解:∵=32,

∴可列方程为;

解方程得:x=1

(3)解:∵ = ,

∴;

【解析】【分析】(1)利用规定的运算方法直接代入计算即可;(2)利用规定的运算方法得出方程,求得方程的解即可;(3)利用规定的运算方法得出m、n,再进一步作差比较即可.

2.仔细阅读下列材料.

“分数均可化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反之,“有限小数或无限小数均可化为分数”.

例如: =1÷4=0.25; = =8÷5=1.6; =1÷3= ,反之,0.25= = ;1.6= = = .那么,怎么化成分数呢?

解:∵ ×10=3+ ,∴不妨设 =x,则上式变为10x=3+x,解得x= ,即 = ;∵ = ,设 =x,则上式变为100x=2+x,解得x= ,

∴ = =1+x=1+ =

(1)将分数化为小数: =________, =________;

(2)将小数化为分数:=________;=________。

(3)将小数化为分数,需要写出推理过程.

【答案】(1)1.8;

(2)

(3)解:设 =x,则100x=95+x,解得:x= =1+ =

【解析】【解答】(1)9÷5=1.8,22÷7= ;(2)设0. x,根据题意得:10x=5+x,解得:x ;

设0. x,则10x=6+x,解得:x .

故答案为:.

【分析】(1)由已学过的知识可知:分数均可化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是一个

有限小数,是一个无限循环小数;

(2)由阅读材料可求解;

(3)由阅读材料可知,设循环节为x,即 =x,由材料可得方程 100x=95+x,解方程即可求解。

3.某校七年级10个班师生举行文艺汇演,每班2个节目,有歌唱与舞蹈两类节目,七年级统计后发现歌唱类节目比跳舞类节目数的2倍少4个.

(1)七年级师生表演的歌唱与舞蹈类节目数各有多少个?

(2)该校七、八年级师生有小品节目参与,在歌唱、舞蹈、小品三类节目中,每个节目的演出平均用时分别是5分钟、6分钟、8分钟,预计所有演出节目交接用时共花15分钟.若从开始到结束共用2小时35分钟,问参与的小品类节目有多少个?

【答案】(1)解:设七年级师生表演的舞蹈类节目有x个,表演歌唱类节目有(2x﹣4)个,

根据题意,得:x+2x﹣4=10×2,

解得:x=8,

所以2x﹣4=12.

答:七年级师生表演的歌唱类节目有12个,舞蹈类节目有8个

(2)解:设参与的小品类节目有a个,

根据题意,得:12×5+8×6+8a+15=2×60+35,

解得:a=4,

答:参与的小品类节目有4个

【解析】【分析】(1)设七年级师生表演的舞蹈类节目有x个,表演歌唱类节目有

(2x-4)个.根据“七年级统计后发现歌唱类节目比跳舞类节目数的2倍少4个”列方程求解可得;(2)设参与的小品类节目有a个,根据“三类节目的总时间+交接用时=2小时35分钟”列等式求解可得.

4.小明和父母打算去某火锅店吃火锅,该店在网上出售“ 元抵元的全场通用代金券”(即面值元的代金券实付元就能获得),店家规定代金券等同现金使用,一次消费最多可用张代金券,而且使用代金券的金额不能超过应付总金额.

(1)如果小明一家应付总金额为元,那么用代金券方式买单,他们最多可以优惠多少元:

(2)小明一家来到火锅店后,发现店家现场还有一个优惠方式: 除锅底不打折外,其余菜品全部折.小明一家点了一份元的锅底和其他菜品,用餐完毕后,聪明的小明对比两种优惠,选择了现场优惠方式买单,这样比用代金券方式买单还能少付元.问小明一家实际付了多少元?

【答案】(1)解:

∴最多购买并使用两张代金券,

最多优惠元

(2)解:设小明一家应付总金额为元,

当时,由题意得, .

解得: (舍去).

当时,由题意得, .

解得: (舍去).

当时,由题意得, .

解得: .

∴ .

答:小明一家实际付了元

【解析】【分析】(1)根据,即最多购买并使用两张代金券,即可得到答案;(2)设小明一家应付总金额为元,则对应付金额进行分析,然后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5.已知线段AB=60cm.

(1)如图1,点P沿线段AB自A点向B点以2厘米/秒运动,同时点Q沿线段BA自B点向A点以4厘米/秒运动,问经过几秒后P、Q相遇?

(2)在(1)的条件下,几秒钟后,P、Q相距12cm?

(3)如图2,AO=PO=10厘米,∠POB=40°,点P绕着点O以10度/秒的速度顺时针旋转一周停止,同时点Q沿线段BA自B点向A点运动,假若点P、Q两点能相遇,求点Q 运动的速度.

【答案】(1)解:设经过t秒后P、Q相遇,

由题意得:2t+4t=60,

解得t=10,

答:经过10秒钟后P、Q相遇

(2)解:设经过x秒P、Q相距12cm,

当相遇前相距12cm时,

由题意得:2x+4x+12=60,

解得:x=8,

当相遇后相距12cm时,

由题意得:2x+4x-12=60,

解得:x=12,

答:经过8秒钟或12秒钟后,P、Q相距12cm

(3)解:设点Q运动的速度为ycm/s,

∵点P,Q只能在直线AB上相遇,

∴点P第一次旋转到直线AB上的时间为:40÷10=4s,

若此时相遇,则4y=60-20,

解得:y=10,

点P第二次旋转到直线AB上的时间为:(40+180)÷10=22s,

若此时相遇,则22y=60,

解得:y=,

答:点Q运动的速度为10cm/s或 cm/s.

【解析】【分析】(1)根据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即可;(2)分相遇前相距12cm和相遇后相距12cm,分别列方程求解即可;(3)由于点P,Q只能在直线AB上相遇,所以可先求出点P两次旋转到直线AB上的时间,然后分别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6.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某中学在2014年元旦前夕,由校团委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一次书法比赛,为了表彰在书法比赛中优秀学生,计划购买钢笔30支,毛笔20支,共需1070元,其中每支毛笔比钢笔贵6元.

(1)求钢笔和毛笔的单价各为多少元?

(2)①后来校团委决定调整设奖方案,扩大表彰面,需要购买上面的两种笔共60支(每种笔的单价不变).张老师做完预算后,向财务处王老师说:“我这次买这两种笔需支领1322元.”王老师算了一下,说:“如果你用这些钱只买这两种笔,那么帐肯定算错了.”请你用学过的方程知识解释王老师为什么说他用这些钱只买这两种笔的帐算错了.

②张老师突然想起,所做的预算中还包括校长让他买的一支签字笔.如果签字笔的单价为不大于10元的整数,请通过计算,直接写出签字笔的单价可能为元.

【答案】(1)解:设钢笔的单价为x元,则毛笔的单价为(x+6)元.

由题意得:30x+20(x+6)=1070

解得:x=19

则x+6=25.

答:钢笔的单价为19元,毛笔的单价为25元.

(2)解:①设单价为19元的钢笔为y支,所以单价为25元的毛笔则为(60-y)支.

根据题意,得19y+25(60-y)=1322

解之得:y≈29.7(不符合题意).

所以王老师肯定搞错了.

②2或8.

【解析】【解答】(2)②设单价为21元的钢笔为z支,签字笔的单价为a元

则根据题意,得19z+25(60-z)=1322-a.

即:6z=178+a,

因为a、z都是整数,且178+a应被6整除,

所以a为偶数,又因为a为小于10元的整数,所以a可能为2、4、6、8.

当a=2时,6z=180,z=30,符合题意;

当a=4时,6z=182,z≈30.3,不符合题意;

当a=6时,6z=184,z≈30.7,不符合题意;

当a=8时,6z=186,z=31,符合题意.

所以签字笔的单价可能2元或8元.

【分析】(1)设钢笔的单价为x元,则毛笔的单价为(x+6)元.根据买钢笔30支,毛笔20支,共用了1070元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

(2)①根据第一问的结论设单价为19元的钢笔为y支,所以单价为25元的毛笔则为(60-y)支,求出方程的解不是整数则说明算错了;

②设单价为19元的钢笔为z支,单价为25元的毛笔则为(60-y)支,签字笔的单价为a 元,根据条件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就可以得出结论.

7.在数轴上,把表示数1的点称为基准点,记为 .对于两个不同的点和 ,若点 ,点到点的距离相等,则称点与点互为基准变换点.例如:在图1中,点表示数 ,点表示数 ,它们与基准点都是2个单位长度, 点与点互为基准变换点.

(1)已知点表示数 ,点表示数 ,点与点互为基准变换点.

若 ,则 ________;若 ,则 ________;

(2)对点进行如下操作:先把点表示的数乘以2,再把所得数表示的点沿数轴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 .若点与互为基准变换点,求点表示的数,并说明理由.

(3)点在点的左边, 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对点 , 两点做如下操作:

点沿数轴向右移动k(k>0)个单位长度得到 , 为的基准变换点,点沿数轴向右移动k个单位长度得到 , 为的基准变换点,…,以此类推,得到 , ,…, . 为的基准变换点,将数轴沿原点对折后的落点为 , 为的基准变换点,将数轴沿原点对折后

的落点为,…,以此类推,得到 , ,…, .若无论k的值, 与两点之间的距离都是4,则 ________.

【答案】(1)0;4

(2)解:点表示的数是,理由如下:

设点表示的数是,则点表示的数是

则由题意

解得

(3)或

【解析】【解答】(1)∵由题意得a-1=1-b,

∴当a=2, 则2-1=1-b, 解得b=0;

当a=-2,则-2-1=1-b, 解得b=4.

(3)解:设点表示的数是,则点表示的数是

则由题意表示的数是,表示的数是,

表示的数是,表示的数是,…

又表示的数是,表示的数是,

表示的数是,表示的数是=m+8-4×1 ,…

,即,

解得

【分析】(1)由题意得出互为基准点a、b的关系式,分别把a=2,a=-2, 代入关系式求解即可;

(2)设点A表示的数为x, 根据题意得出点A表示的数经过乘以2,向左移动2个单位后得到的点B所表示的数,因为A、B为互为基准变换点,代入互为基准点关系式求出x即可;

(3)根据点P n与点Q n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P4n=m、Q4n=m+8-4n”,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关于n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8.如图,已知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且a、b满足|a+3|+(b﹣

2)2=0.

(1)求A、B所表示的数;

(2)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且x是方程2x+1= x﹣8的解

①求线段BC的长;

②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A+PB=BC?求出点P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解:∵|a+3|+(b﹣2)2=0,

∴a+3=0,b﹣2=0,

解得,a=﹣3,b=2,

即点A表示的数是﹣3,点B表示的数是2。

(2)解:①2x+1= x﹣8

解得,x=﹣6,

∴BC=2﹣(﹣6)=8,

即线段BC的长为8;

②存在点P,使PA+PB=BC,

设点P的表示的数为m,

则|m﹣(﹣3)|+|m﹣2|=8,

∴|m+3|+|m﹣2|=8,

当m>2时,解得,m=3.5,

当﹣3<m<2时,无解,

当x<﹣3时,m=﹣4.5,

即点P对应的数是3.5或﹣4.5.

【解析】【分析】(1)根据绝对值,偶次幂的非负性,即可解答;

(2)①先解方程得到点C表示的数,再结合点B表示的数即可确定线段BC的长;

②设点P表示的数为m,由点A、C所表示的数可得PA=,PB=,根据PA+PB=BC可得|m+3|+|m﹣2|=8,再分m>2、-3<m<2、m<-3三种情况,去绝对值符号解方程即可解答。

9.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为,点B对应的数为,且多项式的二次项系数为,常数项为 .

(1)直接写出: ;

(2)数轴上点A、B之间有一动点P,若点P对应的数为,试化简

(3)若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移动;同时点N从点B 出发,沿数轴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移动,到达A点后立即返回并向右继续移动,求经过多少秒后,M、N两点相距1个单位长度?

【答案】(1)-2|5

(2)解:∴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

∴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为?2,点B对应的数为5,

∵数轴上点A、B之间有一动点P,点P对应的数为x,

∴?2<x<5,

∴2x+4>0,x?5<0,6?x>0,

∴|2x+4|+2|x?5|?|6?x|=2x+4?2(x?5)?(6?x)=2x+4?2x+10?6+x=x+8

(3)解:设经过t秒后,M、N两点相距1个单位长度,

由运动知,AM=t,BN=2t,

①当点N到达点A之前时,

a、当M,N相遇前,M、N两点相距1个单位长度,

∴t+1+2t=5+2,

∴t=2秒,

b、当M,N相遇后,M、N两点相距1个单位长度,

∴t+2t?1=5+2,

∴t=秒,

②当点N到达点A之后时,

a、当N未追上M时,M、N两点相距1个单位长度,

∴t?[2t?(5+2)]=1,

∴t=7秒;

b、当N追上M后时,M、N两点相距1个单位长度,

∴[2t?(5+2)]?t=1,

∴t=8秒;

即:经过2秒或秒或7秒或8秒后,M、N两点相距1个单位长度.

【解析】【解答】(1)解:∵多项式6x3y?2xy+5的二次项系数为a,常数项为b,

∴a=?2,b=5,

故答案为:?2,5

【分析】(1)根据多项式的定义可求出a、b的值.

(2)由于数轴上点A、B之间有一动点P,可得出?2<x<5,从而可得2x+4>0,x?5<0,6?x>0,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将原式化简,即可求出结论.

(3)设经过t秒后,M、N两点相距1个单位长度,由运动知,AM=t,BN=2t,①当点N到达点A之前时,分两种情况:当M,N相遇前,M、N两点相距1个单位长度或当M,N相遇后,M、N两点相距1个单位长度,②当点N到达点A之后时,分两种情况:

当N未追上M时,M、N两点相距1个单位长度或当N追上M后时,M、N两点相距1个单位长度,据此分别列出方程,求出t值即可.

10.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6,B是数轴上一点,且AB=10.动点P从点O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

(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当t=3时,OP=________

(2)动点R从点B出发,以每秒8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若点P,R同时出发,问点R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P?

(3)动点R从点B出发,以每秒8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若点P,R同时出发,问点R运动多少秒时PR相距2个单位长度?

【答案】(1)18

(2)解:设点R运动x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P,则OC=6x,BC=8x,∵BC-OC=OB,∴8x-6x=4,解得:x=2,∴点R运动2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P

(3)解:设点R运动x秒时,PR=2.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当点R在点P的左侧时,8x=4+6x-2即x=1;另一种情况是当点R在点P的右侧时,8x=4+6x+2即x=3.

【解析】【解答】(1)解:OB=AB-OA=10-6=4,所以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是-4,OP=3×6=18

【分析】(1)先求出OB的长,即得点B表示的数;利用路程=速度×时间,可求出OP的长.

(2)设点R运动x秒时,可得OC=6x,BC=8x,由BC-OC=OB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

(3)设点R运动x秒时,PR=2.分两种情况:①当点R在点P的左侧时,②当点R在点P的右侧时,分别求出x的值即可.

11.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a,b满足|a﹣6|+(b+12)2=0

(1)a=________,b=________;

(2)若小球M从A点向负半轴运动、小球N从B点向正半轴运动,两球同时出发,小球M运动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当M运动到OB的中点时,N点也同时运动到OA的中点,则小球N的速度是每秒________个单位;

(3)若小球M、N保持(2)中的速度,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经过________秒后两个小球相距两个单位长度.

【答案】(1)6;-12

(2)2.5

(3)或或32或40

【解析】【解答】(1)∵|a﹣6|+(b+12)2=0,

∴a﹣6=0,b+12=0,

∴a=6,b=﹣12.

故答案为:6,﹣12;

⑵设M运动到OB的中点时所用的时间为t秒,

根据题意,得6﹣2t=﹣6,解得t=6.

设小球N的速度是每秒x个单位,

根据题意,得﹣12+6x=3,解得x=2.5,

答:小球N的速度是每秒2.5个单位.

故答案为:2.5;

⑶若小球M、N保持(2)中的速度,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设经过y秒后两个小球相距两个单位长度.

∵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6、﹣12,

∴A、B两点间的距离为6﹣(﹣12)=18.

如果小球M向负半轴运动、小球N向正半轴运动,

①相遇前:2y+2.5y=18﹣2,解得y= ;

②相遇后:2y+2.5y=18+2,解得y= ;

如果小球M、小球N都向正半轴运动,

①追上前:2.5y﹣2y=18﹣2,解得y=32;

②追上后:2.5y﹣2y=18+2,解得y=40.

答:若小球M、N保持(2)中的速度,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经过或或32或40秒后两个小球相距两个单位长度.

故答案为:或或32或40.

【分析】(1)根据原式中a-6=0,b+12=0求出a和b的值即可;

(2)可设小球运动的时间为x,根据题意,结合路程的等量关系式即可求出x的数值;(3)根据题意可知,两个球相距两个单位长度,可有两种可能的情况,求出符合条件的值即可。

12.如图是一种数值的运算程序.

(1)当n=2时,a=________;当n=-2时,a=________.

(2)当n≠0时,若a=0,求n的值;

(3)当n≠0时,是否存在n的值,使a=10n?若存在,求出n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1;3

(2)解:由图可知:a=-n,

∵a=0,

∴-n=0,

化简得:n(n-1)=0,

∴n=0或n=1,

又∵n≠0,

∴n=1.

(3)解:由图可知:a=-n,

∵a=10n,

∴-n=10n,

化简得:n(n-21)=0,

∴n=0或n=21,

又∵n≠0,

∴n=21.

【解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a=-n,

∵n=2,

∴a=-2=1,

又∵n=-2,

∴a=-(-2)=3,

故答案为:1,3.

【分析】(1)根据图可知a=-n,将n=2、n=-2分别代入即可求得a值.

(2)由图可知:a=-n,将a=0代入,解方程求得n值,再由n≠0可得出答案.(3)由图可知:a=-n,将a=10n代入,解方程求得n值,再由n≠0可得出答案.

WORD试题含答案

试题WORD 的启用(一)Word2000 )1、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工具栏主要包括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 A 、标尺分为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 B 、状态栏可以显示文本的输入方式 C 、滚动条是白色的条子 D )为底色”是以(C 2、“标题栏、黑色 A 、白色 B 、蓝色 C D、灰色(C)3、选择下面的哪一项可以打开word 2000 Microsoft Outlook A、 Microsoft Powerpoint B、Microsoft Word C、Microsoft Frontpage D、B)、4word 2000是哪个公司的产品(IBM A、Microsoft B、Adobe C、SONY D、C)5、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状态栏位于文档的底部,可以显示页号、节号、页数、光标所在的列号等内容A B、滚动条是位于文档窗口右侧和底边的灰色条 、菜单栏中有8个下拉菜单 C D、标题栏可以显示软件名称和文档名称 A)、视图方式按钮位于( 6 A、水平滚动条的左边 B、水平滚动条的右边 C、垂直滚动条的上面 、垂直滚动条的下面 D )7、Word 2000中的标题栏的右边有几个控制按钮(C 4 C、3 D、A、1 B、2 A 8、标尺分为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 B、错A、对选项开始“”菜单的(B)下有Microsoft Word 9、在D、运行、设置 B A、文档、程序 C ) C 10、鼠标指针指向某个工具栏上的一个按钮时,显示按钮名称的黄色矩形是(、帮助信息 C、菜单A、标记 B 、工具提示信息 D 1 (二)新建文档 、新建文档的快捷键是(B)1 D、Ctrl+s 、Ctrl+N C、Shift+N A、Alt+N B 对话框中的选项卡(AC)2、下列哪些选项是“新建”、文档C、报告D A、常用B、Web页)3、下面哪些选项不是新建对话框中常用选项卡的选项(C D、电子邮件正文页C、公文向导A、空白文档B、WEB )图标4、新建文档时,单击新建对话框的常用选项卡中的(B 、电子邮件正文C、公文向导 D A、WEB页B、空白文档 )5、新建命令位于菜单栏的哪个菜单下(A 、插入D、格式A、文件B、编辑C 6、下列关于新建一个空白文档的操作正确的是(A)A、从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命令,单击新建对话框常用选项中的空白文档,然后按确定B、从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命令,单击新建对话框常用选项中的电子邮件然后按确定、从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命令,单击新建对话框常用选项中的WEB页然后按确定 C D、以上说法都不对、下列哪些选项是新建对话框中常用选项卡中的选项(ABC)7 、公文向导、电子邮件正文 D B、WEB 页CA、空白文档 、下面关于新建文档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8 A、新建文档可以直接点击文件菜单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全章测试(一)

一元一次方程全章测试(一) 一、填空题 (1)如果4是关于x 的方程3a-5x=3(x+a )+2a 的解,则a=_______。 (2)已知关于y 的方程 834+=-y a y 的解是y=-8,则a a 12-的值_______。 (3)x=_______时,单项式21231 b a x +与2134b a x --是同类项。 (4)a 是_______时,关于x 的方程01214=+-a x 是一元一次方程。 (5)m 为_______时,2是关于x 的方程)52|(|52142110x m x x -=++-的解。 二、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为()。 (A )3x-7 (B )x x 112= - (C )x x =-32 (D )4x-3=2(x+1) (2)用方程表示“比x 大5的数等于2”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 (A )2+x=5 (B )x-5=2 (C )x+5=2 (D )5-x=2 (3)下列各组的两个方程的解相同的是()。 (A )3x-2=10与2x-1=3(x+1) (B )4x-3=2x-1与3(1-x )=0 (C )13 21=-+x x 与3x+1-2x=6 (D )-4x-1=x 与5x=1 (4)下列方程去括号正确的是()。 (A )由2x-3(4-2x )=5得x-12-2x=5 (B )由2x-3(4-2x )=5得2x-12-6x=5 (C )由2x-3(4-2x )=5得2x-12+6x=5 (D )由2x-3(4-2x )=5得2x-3+6x=5 三、解下列方程 (1) 132 -=x x 。 (2)32221+-=--x x x 。

实数(word版有答案)

2017年七下数学期中复习专题-实数 一、基础知识 1.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0,x 2=a ,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 的___________,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_______,读作“根号a ”,a 叫做______________.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 2.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______或________.这就是说,如果x 2 =a ,那么x 叫做a 的________.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_________. 3.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_______或________.这就是说,如果x 3 =a ,那么x 叫做a 的________.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无理数.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称实数. 6.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 ,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 ,0的绝对值是 . 7.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 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 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 8.一个数的立方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 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5是25的平方根 B .25的平方根是-5 C .125的立方根是±5 D .±5是(-5)2的算数平方根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5是25的平方根 B .25的平方根是-5 C .125的立方根是±5 D .±5是(-5)2的算数平方根 9.估算 11的值在( ) A .1和2之间 B .2和3之间 C .5和6之间 D . 3和4之间 10.已知700.153≈,不用计算器可直接求值的式子是( ) A .350 B .3500 C .35.0 D .3005.0 11.比较大小:43_______7,3; 21-5 0.5 ;33 2 3 12. =3-2 ;2-1= ; 13.求一个正数的立方根,有些数可以直接求得,如38=2,有些数则不能直接求得,如39,但可以利用计算器求得,还可以通过一组数的内在联系,运用规律求得,请同学们观察下表: 已知316.2≈1.293,36.21≈2.785,3216≈6运用你发现的规律求321600000=

(完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

七年级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 【典型例题】 类型一、解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例1.解下列方程 -5x+6+7x=1+2x-3+8x 类型二、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例2.解方程:类型三、解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 例3.解方程: 434343 1 623 x x x +++ ++=.类型四、解较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 例4. 解方程: 112 [(1)](1) 223 x x x --=- 类型五、解含绝对值的方程 例5.解方程|x|-2=0 类型六、解含字母的方程 例6.解方程ax-2=0 ()() 1221107 x x +=+()()() 232123 x x -+=-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方程解相同的是 ( ). A .方程536x +=与方程24x = B .方程31x x =+与方程241x x =- C .方程102x + =与方程102 x += D 方程63(52)5x x --=与方程6153x x -= 2.下列解方程的过程中,移项错误的是( ). A .方程2x+6=-3变形为2x =-3+6 B .方程2x -6=-3变形为2x =-3+6 C .方程3x =4-x 变形为3x+x =4 D .方程4-x =3x 变形为x+3x =4 3. 方程 11 43 x =的解是 ( ) . A .12x = B .1 12 x = C .43x = D .3 4 x = 4.对方程2(2x -1)-(x -3)=1,去括号正确的是 ( ). A .4x -1-x -3=1 B .4x -1-x+3=1 C .4x -2-x -3=1 D .4x -2-x+3=1 5.方程1 302 x -- =可变形为( ). A .3-x -1=0 B .6-x -1=0 C .6-x+1=0 D .6-x+1=2 6.3x -12的值与1 3 - 互为倒数,则x 的值为( ). A .3 B .-3 C .5 D .-5 7.解方程21101136x x ++-=时,去分母,去括号后,正确结果是( ). A .4x+1-10x+1=1 B .4x+2-10x -1=1 C .4x+2-10x -1=6 D .4x+2-10x+1=6 8.某道路一侧原有路灯106盏,相邻两盏灯的距离为 36米,现计划全部更换为新型的节能灯,且相邻两盏灯的距离变为70米,则需更换的新型节能灯 有( ) A .54盏 B .55盏 C .56盏 D .57盏 二、填空题 9.(1)方程2x+3=3x -2,利用________可变形为2x -3x =-2-3,这种变形叫________. (2)方程-3x =5,利用________,把方程两边都_______,把x 的系数化为1,得x =________. 10.方程2x -kx+1=5x -2的解是x =-1,k 的值是_______. 11.如果式子2x+3与x -5的值互为相反数,那么x =________. 12.将方程 11111 24396 x x x x +++=去分母后得到方程________. 13.在有理数范围内定义一种运算“※”,其规则为a ※b =a -b .根据这个规则,求方程(x -2)※1=0的解为________. 14.一列长为150m 的火车,以15m/s 的速度通过600m 的隧道,则这列火车完全通过此隧道所需时间是________s . 三、解答题 15.解下列方程 (1)4(2x -1)-3(5x+2)=3(2-x ) (2)12 323 x x x ---=- (3) 0.10.21 30.020.5 x x -+-= 16.式子12-3(9-y )与5(y -4)的值相等,求2y (y 2+1)的值.

office2010 WORD-题库(含答案)

一、选择题 1.WORD 是一种()。 A.操作系统 B.文字处理软件 C.多媒体制作软件 D.网络浏览器 2.Word 2010 文档扩展名的默认类 型是()。 A.DOCX B.DOC C.DOTX D.DAT 3.Word 2010软件处理的主要对象是 ()。 A.表格 B.文档 C.图片 D.数据 4.Word 2010 窗口界面的组成部分 中,除常见的组成元素外,还新增 加的元素是()。 A.标题栏 B.快速访问工具栏 C.状态栏 D.滚动条5.按快捷键+的功能是()。 A.删除文字 B.粘贴文字 C.保存文件 D.复制文字 6.在Word2010中,快速工具栏上标 有“软磁盘”图形按钮的作用是 ()文档。 A.打开 B.保存 C.新建 D.打印 7.在Word 2010中“打开”文档的作用是()。 A.将指定的文档从内存中读入、 并显示出来 B.为指定的文档打开一个空白窗 口 C.将指定的文档从外存中读入、 并显示出来 D.显示并打印指定文档的内容 8.Word 2010 有记录最近使用过的 文档功能。如果用户处于保护隐私 的要求需要将文档使用记录删除, 可以在打开的“文件”面板中单击 “选项”按钮中的( )进行操 作。 A.常规

B.保存 C.显示 D.高级 9.在WORD中页眉和页脚的默任作用 范围是( ): A. 全文 B. 节 C. 页 D. 段 10.关闭当前文件的快捷键是()。 A.Ctrl+F6 B.Ctrl+F4 C.Alt+F6 D.Alt+F4 11.()标记包含前面段落格式信 息。 A.行结束 B.段落结束 C.分页符 D.分节符 12.在Word2000中,当建立一个新文 档时,默认的文档格式为 ()。 A.居中 B.左对齐 C.两端对齐 D.右对齐 13.Word 2010 的视图模式中新增加 的模式是()。 A.普通视图 B.页面视图 C.大纲视图 D.阅读版式视图 14.在Word的编辑状态,单击"还原" 按钮的操作是指:()。 A. 将指定的文档打开 B. 为指定的文档打开一个空白窗 口 C. 使当前窗口缩小 D. 使当前窗口扩大 15.在Word 2010的编辑状态,执行编 辑菜单中“复制”命令后()。 A.被选择的内容将复制到插入点 处 B.被选择的内容将复制到剪贴板 C.被选择的内容出现在复制内容

新人教版一元一次方程全章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2015年秋季学期) 授课者:蒋宏亮 学校:东兴市京族学校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单元要点分析 教案内容 方程就是将众多实际问题“教案化”的一个重要模型?因此,课本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开始,从算式到方程,展开方程的学习,以使学生认识到方程的出现源于解决问题的需要,体会学习方程的意义和作用. 本章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 ?通过丰富实例,从算式到建立一元一次方程,?展开方程是刻画现实生活的 有效数学模型. 2 .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归纳移项法则,运用分配律,?归纳“合并”、“去括号”等法则,逐步展现求解方程的一般步骤,这些内容的学习不是孤立进行 的,始终从实际问题出发,使学生经历模型化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3 .运用方程解决丰富多彩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展现运用方程解决 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为了使学生经历“建立方程模型”这一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学习方程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等能力,课本内容的呈现都以求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让学生经历抽象、符号变号、应用等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经历形成方程模型,解方程和运用方程解决实际

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2 .过程与方法 (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会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学系数) (2)能以一元一次方程为工具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包括列方程,?求解 方程和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及合理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求实的态度。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重、难点与关键 1 .重点:一元一次方程有很多直接应用,?解一元一次方程是解其他方程和方程组的基础.因此本章重点在于使学生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能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正确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决实际问题. 3 .关键:(1)熟练地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关键在于正确地了解方程、方程解的意义和运用等式的两个性质. (2)正确地列出方程的关键在于正确地分析问题中的已知数、未知数,?并找 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 3.1 从算式到方程 §3.1.1 一元一次方程(一)教案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案重点: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 教案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 教案过程: 一、情境引入 提出教科书第78 页的问题,并用多媒体直观演示: 问题1:从题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可以提示学生从时间、路程、速度、等方面去考虑。)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问题2:你会用算术方法求出A,B两地的距离吗?列算式试试。 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 1、问题涉及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关系; 2、对于客车,1km所用的时间为—h,而卡车所用的时间为—h;所以1km, 70 60 1 1 客车比卡车少用的( ---------- )h。路程多少千M时客车才比卡车少用1h呢? 60 70 1 1

苏教版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 一、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经常把总工作量看成1,存在等量关系: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量的和=1 1、某单位开展植树活动,由一人植树要80小时完成,现由一部分人先植树5小时,由于单位有紧急事情,再增加2人,且必须在4小时之内完成植树任务,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应先安排多少人植树? 2、某车间接到一批加工任务,计划每天加工120件,可以如期完成,实际加工时每天多加工20件,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问这批加工任务共有多少件? 二、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它涉及路程、速度和时间三个基本量,在匀速条件下,它们的基本关系是:路程=速度×时间。 (一)相遇问题 基本关系式:快者路程+慢者路程=两地距离 3、A、B两地相距100 km,甲、乙两列火车从A、B两地相向而行,乙车比甲车早发车1h,甲车比乙车速度每小时快30km,甲车发车两小时恰好与乙车相遇,求甲、乙两车的速度。 (二)追及问题: 同地追及:基本关系式:快者路程=慢者路程 4、一队学生在校外进行军事野营训练,他们以5km/h的速度行进,走了18min 的时候,学校要将一个紧急通知传给队长,通讯员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以14km/h的速度按原路追去,问通讯员用多少时间可以追上学生队伍?

异地追及:基本关系式:快者路程-慢者路程=两地距离 5、A、B两站间的距离为448km,一列慢车从A站出发,每小时行驶60km,一列快车从B站出发,每小时行驶80km,问(1)经过几小时快车能追上慢车?(2)快车追上慢车后,经过多少时间,快车与慢车相距588 km? 三、环形跑道问题 一般情况下,在环形跑道上,两人同时出发,第n次相遇有两种情况:相向而行,路程和等于n圈长;同向而行,路程差等于n圈长 6、小王每天和叔叔去体育场晨练,两人沿400米跑道跑步,叔叔的速度是小王速度的2倍,一天,两人在同地反向而跑,小明看了一下记时表,发现隔了32秒两人第一次相遇,求两人的速度;第二天小王打算和叔叔在同地同向而跑,看叔叔隔多少时间首次与他相遇,你能先帮小王预测一下吗? 四、航行问题 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基本关系式:往路程=返路程 有甲、乙两艘船,现同时由A地到B地顺流而下,乙船到B地到A地逆流 航行,已知甲、乙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每小时7.5km,水流速度为每小时2.5km,A、B两地间的距离为60km,经过多长时间,A、B两船相遇?

(完整word版)Word练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Word练习题 一、单选题 1.选定整个文档可以用快捷键___A___。 A)Ctrl+A B)Shift+A C)Alt+A D)Ctrl+Shift+A 2.在Word的编辑状态,当前编辑的文档是C盘中的d1.doc文档,要将该文档拷贝到软盘,应当使用___A___。 A)“文件/另存为”菜单命令 B)“文件/保存”菜单命令 C)“文件/新建”菜单命令 D)“插入/文件”菜单命令 3.在Word的编辑状态,执行“编辑/粘贴”菜单命令后__D____。 A)被选择的内容移到插入点处 B)被选择的内容移到剪贴板处 C)剪贴板中的内容移到插入点处 D)剪贴板中的内容复制到插入点处 4.利用__B____功能可以对文档进行快速格式复制。 A)自动换行B)格式刷 C)自动更正D)自动图文集 5.在Word的编辑状态,文档窗口显示出水平标尺,则当前的视图方式___C___。 A)一定是普通视图方式 B)一定是页面视图方式 C)一定是普通视图方式或页面视图方式 D)一定是大纲视图方式 6.在Word的__C____视图方式下,可以显示分页效果。 A)普通B)大纲 C)页面D)Web版式视图 7.在Word的编辑状态,设置了标尺,可以同时显示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的视图方式是___B___。 A)普通方式B)页面方式 C)大纲方式D)全屏显示方式 8.在Word主窗口中, D 。 A)可以在一个窗口里编辑多个文档 B)能打开多个窗口,但它们只能编辑同一个文档 C)能打开多个窗口编辑多个文档,但不能有两个窗口编辑同一个文档 D)可以多个窗口编辑多个文档,也可以多个窗口编辑同一个文档9.用Word编辑文件时,利用“插入”菜单中的命令可以__B____。 A)用一个文本块覆盖磁盘文件

新苏教版七年级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 课标要求: (1)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2)会解一元一次方程;(3)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课时1 从问题到方程(1) 一、教材分析: 1.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用方程描述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方程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2.重、难点:理解题意,寻求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二、教材处理: 1.情景创设: (1)天平称球(或硬币、铅笔等),见课本P114. (2)排球联赛,某队胜多少场?见课本P114.…… 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创设较多的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生活动、意义建构、数学理论: 用天平演示实验后,学生思考问题一: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问题二: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借助方程能否解,怎样解? 对排球队胜多少场的问题,学生思考问题一:猜一猜,该队胜了多少场?问题二: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尝试法;枚举法;列方程等)问题三:设该队胜了x场,能用方程来解吗?如何解?从而揭示课题——从问题到方程. 3.数学运用: 例1(补):见教师教学参考资料“某校七年级共有216名师生参加某次活动,用一辆面包车和若干辆客车接送,已知这一辆面包车只能坐16人,还需用多少辆40座的客车?”

学生思考一:设用x辆40座的客车,则客车能接送多少人? 学生思考二:列方程,等量关系是什么? 师提供正确的解题格式“设还需用x辆40座的客车.根据题意,得40x+16=216”. 变式训练一:用四辆轿车和若干辆客车接送,已知一辆轿车只能坐4人,还需用多少辆40座的客车? 变式训练二:用轿车和客车共9辆车接送,已知一辆轿车只能坐4人,还需用多少辆轿车和多少辆40座的客车?…… 思维拓展见课本P115试一试;也可补充题,见教师教学参考资料…… 习题处理,见课本P115练一练1,2,3.学生说清每小题的等量关系式,而后师小结. 建议补充一些能借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形积问题、商品销售问题等,介绍一些名词,为后面的学习作一铺垫,但一定要控制难度. 4.回顾反思: (1)本课只是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是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模型的重要意义,建立方程思想.为第3单元作铺垫,对本章知识的学习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2)教学时,要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上下工夫. 课时2 从问题到方程(2) 一、教材分析: 1.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具体实际生活问题的分析,进一步学会根据实际问题的意义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人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领会方程与现实生活间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建模思想的应用. 2.重、难点:分析问题,探寻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完整版)officeWORD-题库(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选择题 D.滚动条 1.WORD 是一种()。 A.操作系统 B.文字处理软件 C.多媒体制作软件 D.网络浏览器 2.Word 2010 文档扩展名的默认类 型是()。 A.DOCX B.DOC C.DOTX D.DAT 3.Word 2010 软件处理的主要对象 是()。 A.表格 B.文档 C.图片 D.数据 4.Word 2010 窗口界面的组成部分 中,除常见的组成元素外,还新 增加的元素是()。 A.标题栏 B.快速访问工具栏 C.状态栏

5.按快捷键+的功能是( )。 A.删除 文字 B.粘贴 文字 C.保存 文件 D.复制 文字 6.在Word2010 中,快速工具 栏上标有“软磁盘”图形按 钮的作用是()文档。 A.打 开 B. 保 存 C. 新 建 D. 打 印 7.在Word 2010 中“打开”文档的作用是()。 A.将指定的文档从内存中读入、 并显示出来 B.为指定的文档打开一个空白窗 口 C.将指定的文档从外存中读入、 并显示出来 D.显示并打印指定文档的内容 8.Word 2010 有记录最近使用过的 文档功能。如果用户处于保护隐 私的要求需要将文档使用记录删 除,可以在打开的“文件”面板中 单击“选项”按钮中的( )进行 操作。

A.常规 B.保存 C.显示 D.高级 9.在WORD 中页眉和页脚的默任作用 范围是( ): A.全文 B.节 C.页 D.段 10.关闭当前文件的快捷键是()。 A.Ctrl+F6 B.Ctrl+F4 C.Alt+F6 D.Alt+F4 11.()标记包含前面段落格式信 息。 A.行结束 B.段落结束 C.分页符 D.分节符 12.在Word2000 中,当建立一个新 文档时,默认的文档格式为( )。 A.居中 B.左对齐 C.两端对齐 D.右对齐 13.Word 2010 的视图模式中新增加 的模式是()。 A.普通视图 B.页面视图 C.大纲视图 D.阅读版式视图 14.在Word 的编辑状态,单击"还原" 按钮的操作是指:()。 A.将指定的文档打开 B.为指定的文档打开一个空白窗 口 C.使当前窗口缩小 D.使当前窗口扩大 15.在Word 2010 的编辑状态,执行 编辑菜单中“复制”命令后()。 A.被选择的内容将复制到插入点 处

word2010习题集—有答案

Word 2010练习题1:(Word简介和界面) 1. Word 2010默认的文档格式为docx 。 2. Word的版本由2003升级为2007、2010时,操作界面方面大量采用了选项卡加功能区的方式来代替旧的菜单模式。 3. 启动Word 2010的常用方法:①使用桌面上的快捷图标;②使用“开始”菜单→“所有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Word 2010”命令;③打开任意Word文档时启动Word 2010程序。 4. 关闭Word 2010程序窗口常用的方法:①使用“文件”选项卡下的“退出”命令;②使用标题栏右端的“关闭”按钮;③单击标题栏左端的控制图标,选择出现的控制菜单中的“关闭”命令;④双击标题栏左端的控制图标;⑤使用快捷键Alt+F4 。 5. 在Word 2010程序窗口中包含标题栏、快速访问工具栏、选项卡、__功能区、文档编辑区、滚动条、状态栏和标尺等。 6. Word 2010窗口中默认有“文件”、“开始”、“插入”、“页面布局”、“引用”、“邮件”、“审阅”、“视图”等选项卡。 7. 每个选项卡中包含有不同的操作命令组,称为功能区。 8. Word 2010的标尺默认是隐藏的,可以通过单击垂直滚动条上方的“标尺”按钮或者选中“视图”选项卡“显示”功能区中的“标尺”复选框来显示。 9. 状态栏位于Word窗口底部,显示当前正在编辑的Word文档的有关信息。在状态栏右侧有视图切换按钮和“显示比例”调整区。

Word 2010练习题2:(视图方式、显示比例) 1. Word 2010窗口某些功能区的右下角带有↘标记的按钮,称为扩展按钮。单击该按钮,将会弹出一个对话框或任务窗格。 2. 单击Word 2010窗口状态栏的页面区域,会弹出“查找和替换”对话框,用于定位文档;单击“字数”区域,会弹出“字数统计”对话框。 3. Word 2010提供了页面视图、Web版式视图、阅读版式视图、__大纲视图、草稿视图等多种视图方式。 4. 页面视图可以直接看到文档的外观、图形、文字、页眉页脚、脚注尾注等,还可以显示出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可以对页眉页脚进行编辑。 5. Web版式视图以网页的形式来显示文档中的内容。 6. 大纲视图用于显示、修改或创建文档的大纲。 7. 草稿视图类似于Word 2003中的普通视图,该视图的页面布局最简单,不显示页边距、页眉页脚、背景、图形图像。 8. 导航窗格可以用于浏览文档中的标题,还可以浏览文档中的页面,以及浏览当前的搜索结果。打开导航窗格的常用方法:①使用“视图”选项卡“显示”功能区中的“导航窗格”复选框;②单击“开始”选项卡“编辑”功能区的“查找”按钮。 9. 设置文档显示比例的常用方法:①单击“视图”选项卡“显示比例”功能区中的“显示比例”按钮,或单击状态栏右侧的显示比例数值区,在弹出的“显示比例”对话框中设置;②使用状态栏右端的显示比例滑动条设置;③按住Ctrl 键的同时滚动鼠标滚轮可以调整显示比例,滚轮每滚动一格,显示比例增大或减小10% 。 10. Word 2010中显示比例的设置范围为10% ~500% 。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练习 【同步达纲练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1.判断题:(1′+4′=5′) (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 ①-3x-6x 2=7;( ) ② ;31 =+x x ( ) ③5x+1-2x=3x-2; ( ) ④3y-4=2y+1. ( ) (2)判断下列方程的解法是否正确: ①解方程3y-4=y+3 解:3y-y=3+4,2y=7,y= 7 2 ;( ) ②解方程:0.4x-3=0.1x+2 解:0.4x+0.1x=2-3;0.5x=-1,x=-2;( ) ③解方程 15 1 23=--+x x 解:5x+15-2x-2=10,3x=-3,x=-1; ④解方程 12 .015.02-=-+-x x 解:2x-4+5-5x=-1,-3x=-2,x=3 2 .( ) 2.填空题:(2′×8=10′) (1)若2(3-a )x-4=5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a ≠ . (2)关于x 的方程ax=3的解是自然数,则整数a 的值为: . (3)方程5x-2(x-1)=17 的解是 . (4)x=2是方程2x-3=m-x 2 1 的解,则m= . (5)若-2x 2-5m +1=0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 . (6)当y= 时,代数式5y+6与3y-2互为相反数. (7)当m= 时,方程 6 5 312215--=--x m x 的解为0. (8)已知a ≠0.则关于x 的方程3ab-(a+b)x=(a-b)x 的解为 . 3.选择题:(4′×5=20′) (1)方程ax=b 的解是( ). A .有一个解x=a b B .有无数个解 C .没有解 D .当a ≠0时,x= a b (2)解方程 43(3 4 x-1)=3,下列变形中,较简捷的是( ) A.方程两边都乘以4,得3(3 4 x-1)=12 B.去括号,得x-4 3 =3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人教版)(含答案)

学生做题前请先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问题2:在求解应用题时,首先需要审题梳理信息,用什么方式梳理信息? 问题3:跟经济问题相关的六个概念是什么? 问题4:经济问题最常用的两个公式是什么? 问题5:某公司销售一种进价为21元的电子产品,按标价的九折销售,仍可获利20%,如果设该电子产品的标价为x元,请分别表达出售价和利润.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人教版) 一、单选题(共8道,每道12分) 1.某商店销售一种服装的进价是每件498元,按标价的九折销售,设这种服装的标价是每件x元,则这种服装的售价是( )元. A. B. C. D. 答案:A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打折销售 2.某商场购进某种商品的进价是每件20元,销售价是每件25元.现为了扩大销售量,把每件的销售价降低x%出售,降价后,卖出一件商品所获得的利润为( )元. A. B. C. D. 答案:B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打折销售 3.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4米、宽2米的长方形,然后将这个长方形改成正方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丝长度没变 B.正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多1平方米 C.图形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D.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相等 答案:D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等积等容问题 4.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之和是9,若设个位数字为a,则对调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后所得新的两位数可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应用——数字规律问题 5.某年数学竞赛共出了15道选择题,选对一题得4分,选错一题扣2分,若某学生做了全部15道题得了36分,设他选对了x道题,则他选错题目的得分可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B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应用——得分问题 6.一商场购进某种商品的进价是每件8元,销售价是每件10元.现为了扩大销售,把每件的销售价降低x%出售,但要求卖出一件商品所获得的利润是降价前所获得的利润的90%,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Word2010试卷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Word2010 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通常Word 文档的默认扩展名是。 2.字体的特殊效果可以在对话框中设置。 3.在Word 中,删除、复制、粘贴文本之前,应先。 4.在Word 中,文本的对齐方式有五种,它们是对齐、 对齐、对齐、对齐及对齐。 5.文本框有和两种方式。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 3 分,共 60 分) 1.新建一篇文档的快捷键是(),保存文档的快捷键是()。 A、Ctrl+O B、Ctrl +N C、Ctrl+S D、Ctrl+A 2.在Word 中,可以用来很直观地改变段落缩进、调整左右边界和改变表格列 宽的是(). A、工具栏 B、标尺 C、状态栏 D、滚动条 3.在Word 的编辑状态,使用格式工具栏中的字号按钮可以设定文字的大小,下列四个字号中字符最大的是()。 A、三号 B、小三 C 、四号D、小四 4 .在Word 中如需弹出快捷菜单,应将鼠标指向某一对象,再()。 A、单击鼠标左键 B、双击鼠标左键 C、单击鼠标右键 D、双击鼠标右键 5. 在文档中插入特殊符号,则应选择( )。 A、“插入”、“分隔符” B、“视图”、“粘贴”

C、“工具”、“自定义” D、“插入”、“符号” 6.在Word的编辑状态,要想为当前文档中的文字设定行间距,应当单击“开始”选项卡→(),设置字间距,应当单击菜单“开始”选项卡→()。 A、“字体”命令 B、“段落”命令 C、“分栏”命令 D、“样式”命令 7.W ord在正常启动之后会自动打开一个名为( )的文档。 A、1.DOC B、1.TXT C、DOC1.DOC D、文档1 8.在Word的编辑状态,要想为当前文档中的文字设定上标、下标效果,应当单击菜单“开始”选项卡→()。 A、“字体”组中的相应命令 B、“段落”组中的相应命令 C、“编辑”组中的相应命令 D、“样式”组中的相应命令 9.“页眉”和“页脚”命令在( )功能区中。 A、“页面布局” B、“视图” C、“插入” D、“引用” 10.在Word的编辑状态,使插入点快速移到文档尾部的快捷键是()。 A、Caps Lock键 B、Shift+ Home键 C、Ctrl+ End键 D、Home键 11.在文档中,打开“查找”对话框的快捷键是( )。 A、Ctrl+ G B、Ctrl+ H C、Ctrl+ A D、Ctrl+ F 12.给选中的字符设置斜体效果的快捷键是( )。 A、Ctrl+ B B、Ctrl+ I C、Ctrl+ U D 、 Ctrl+ D 13.如果要查看或删除分节符,最好的方法是在 ( )视图中进行。 A、大纲 B、页面 C、Web版式 D、普通

苏教版初一数学上一元一次方程单元练习(附答案)

初一数学(苏教版)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果方程()021=+-x m 是表示关于x 的一次方程,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m ≠0 B.m ≠1 Cm=-1 D=0 2.如果02=--x y ,那么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13-x 为 ( ) 3.由“y 的5倍与-3的绝对值的差是5”可得方程 ( ) A .5)3(5=--y B 535=-y C 535=--y D 5)3(5=--y 4.y=-10是下列方程( )的解 A .17735-=+y y B.319 624=-y C )1(9)14(3)2(2y y y -=--- D.043 2512=---y y 5.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 A .方程x x =??? ??-143 16化为12 x-1=x B .方和131 2=-+x x 化为1223=-+x x C .方程131 41 -=--+x x 化为124433-=+-+x x D .方程()[]2412=---x x x 化为5 x=1 6.在2)53(1--m 取最大值时,方程2345+=-x m 的解是 ( ) A .97 B.79 C.97- D.79 - 7.方程32 21=-x 的解是 ( ) A .23 B .32 C.1 D.31 8. 若单项n m y x 3723-与7455+--n m y x 是同类项,则22m n -的值为 ( ) A .-3 B 。3 C 。-2 D 。-4 9.若方程()???=?????????-6 1 74712131a x 的解为x=7,则a 的值为 ( ) A .-3 B 。3 C 。2 D 。-2 10.甲能在12天内完成某项工作,乙的工作效率比甲高20%,那么乙完成这项工作的天数为 ( ) A .6 B 。8 C 。10 D 。11

word习题集—有答案.docx

Word 2010 练习题 1:( Word简介和界面) 1.Word 2010 默认的文档格式为 docx 。 2.Word 的版本由 2003升级为 2007、2010时,操作界面方面大量采用了选项卡加功能区的方式来代替旧的菜单模式。 3.启动 Word2010的常用方法:①使用桌面上的快捷图标;②使用“开始”菜单→“所有程序” → “Microsoft Office ” → “ Microsoft Word 2010”命令; ③打开任意 Word文档时启动 Word 2010程序。 4.关闭 Word2010程序窗口常用的方法:①使用“文件”选项卡下的“退出”命令;②使用标题栏右端的“关闭” 按钮;③单击标题栏左端的控制图标,选择出现的控制菜单中的“关闭” 命令;④双击标题栏左端的控制图标;⑤使用快捷键 Alt+F4 。 5.在Word2010程序窗口中包含标题栏、快速访问工具栏、选项卡、__功能区、文档编辑区、滚动条、状态栏和标尺等。 6.Word 2010 窗口中默认有“文件”、“开始”、“插入”、“页面布 局” 、“引用” 、“邮件” 、“审阅” 、“视图” 等选项卡。 7.每个选项卡中包含有不同的操作命令组,称为功能区。 8.Word 2010的标尺默认是隐藏的,可以通过单击垂直滚动条上方的“标尺” 按钮或者选中“视图” 选项卡“显示” 功能区中的“标尺” 复选框来显示。 9.状态栏位于Word窗口底部,显示当前正在编辑的Word文档的有关信息。在状态栏右侧有视图切换按钮和“显示比例” 调整区。

Word 2010 练习题 2:(视图方式、显示比例) 1. Word 2010窗口某些功能区的右下角带有↘标记的按钮,称为扩展按钮。单击该按钮,将会弹出一个对话框或任务窗格。 2.单击 Word2010窗口状态栏的页面区域,会弹出“查找和替换”对话框,用于定位文档;单击“字数”区域,会弹出“字数统计” 对话框。 3.Word 2010提供了页面视图、 Web 版式视图、阅读版式视图、__大纲视图、草稿视图等多种视图方式。 4.页面视图可以直接看到文档的外观、图形、文字、页眉页脚、脚注 尾注等,还可以显示出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可以对页眉页脚进行编辑。 5.Web版式视图以网页的形式来显示文档中的内容。 6.大纲视图用于显示、修改或创建文档的大纲。 7.草稿视图类似于Word 2003中的普通视图,该视图的页面布局最简 单,不显示页边距、页眉页脚、背景、图形图像。 8.导航窗格可以用于浏览文档中的标题,还可以浏览文档中的页面,以及 浏览当前的搜索结果。打开导航窗格的常用方法:①使用“视图” 选项卡“显示” 功能区中的“导航窗格” 复选框;②单击“开始” 选项卡“编辑” 功能区的“查找” 按钮。 9.设置文档显示比例的常用方法:①单击“视图” 选项卡“显示比例”功能区中的“显示比例” 按钮,或单击状态栏右侧的显示比例数值区,在弹出的 “显示比例” 对话框中设置;②使用状态栏右端的显示比例滑动条设置; ③按住 Ctrl 键的同时滚动鼠标滚轮可以调整显示比例,滚轮每滚动一格,显示比例增大或减小 10% 。 10. Word 2010 中显示比例的设置范围为10% ~ 500%。

2020年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2.4《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0年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4.2.4《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同步练习 1.依据下列解方程 =的过程,请在前面的括号内填写变形步骤,在后面的括号3x +522x -13内填写变形依据. 解:去分母,得3(3x +5)=2(2x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括号,得9x +15=4x -2.(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得9x -4x=-15-2.(________________) 合并同类项,得5x=-17. (______________),得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52.解方程-1=时,为了去分母应将方程两边同时乘( )3y -143y -73 A .12 B .10 C .9 D .4 3.解方程-1=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x 2x -13 A .3x -3=2x -2 B .3x -6=2x -2 C .3x -6=2x -1 D .3x -3=2x -1 4.下列解方程中,去分母正确的是( ) A .由-1=,得2x -1=3-3x x 31-x 2 B .由-=-1,得2(x -2)-3x -2=-4x -223x -24 C .由=--y ,得3y +3=2y -3y +1-6y y +12y 33y -16 D .由-1=,得12y -1=5y +204y 5y +43 5.方程-=1去分母,得____________.2x +53x -16 6.在公式S=(a +b)h 中,已知S=16,a=3,h=4,则b=________.12 7.当x=________时,代数式6+与的值互为相反数.x 2x -8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