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

第十五章案例评析

一、学校实施方案: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

一、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简称省常中),创办于1907年,1953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首先办好的十四所中学之一,1960年在全国文教群英会荣获“全国先进单位”称号,1984年成为全省12所大改试点学校之一,是江苏省首批创建的国家级示范高中,先后多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现有班级34个,学生1565人。

多年来,省常中向国家和社会输送了4万多毕业生,其中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瞿秋白、张太雷、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10多人,部省级领导、人民解放军将领10多人,专家、教授、学者不胜枚举。省常中桃李满天下,校友遍中华。李岚清同志曾为学校题词:“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培养跨世纪优秀人才作贡献”。

省常中的办学理念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确立先进的教育价值取向,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符合教育自身规律的现代办学体制,实施品牌教育,提高学校的发展力和凝聚力。崇尚民主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建设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兼优的教职工队伍、塑造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兼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存、具有较强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的优秀人才,把学校办成和谐发展的开放型学习化组织。校风:严谨、活泼、创造。教风:勤奋、厚实、爱生。学风:好学、求实、攀登。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学有特色,是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全国、省体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单位。学校重视教育现代化硬件建设,提高数字化的利用效率,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加强与国内外高校、教育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重视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发挥重点中学的实验、示范、辐射作用。学校向教改要质量,向科研要效益,重视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开展和评价,努力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严谨、科学的教育教学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多年来,各学科竞赛和高考本科进线率均在全省名列前茅,2000年、2001年分获第41届世界中学生数学奥赛金牌和第13届世界中学生信息学奥赛铜牌。

(二)课程改革基础

早在八十年代,就采用了男女分班上课形式,后来进行过按体能分班上课,在高三年级还试行过打乱教学行政班学生选项教学的实践。九十年代我校部分教师参加了《国家八五课题——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和《国家九五课题——运动处方》的实验研究。为了能更有针对性的开展体育教学,从那时起为了有利于学校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学校体育竞赛训练的有效、有序、合理、正常开展,学校行政不成文的规定全校教育教学活动课表的排定,首先安排体育课和

课外体育活动课课时,每天上午安排体育教学工作(按年级集中在同天上午的两节教学课时进行),每天的下午安排课外体育活动和学校体育竞赛训练工作,此传统做法一直延用至今。

1987年学校开始组建体育后备人才班,培养了13名一级运动员,132名二级运动员,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了124名高水平运动员,在省市各级各类比赛中成绩前茅。篮球、足球、健美操(先前的艺术体操)项目的学校代表队也有着良好的竞训传统,专项业余竞赛成绩在省、市均获优胜。

2005年9月随着新课程实验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推广和深入,根据常州市教育局、市教研室提出的“提前启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为其他学科课程改革积累经验”的部署,学校和常州市其他兄弟学校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常州市第二中学、常州市第三中学、金坛直溪高级中学、溧阳南渡高级中学等作为大市高中新课程提前启动实验学校,建立“大市联动、校际联合开发”机制,进行先期实验;2005年3月-9月进行了4次“大市联动、校际联合开发”的专题研讨。分专题就高中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研讨,挖掘成功经验,逐步走向成熟,形成基本特色。

(三)教育资源分析

学校是地处常州市中心,占地面积为90亩,现有一块标准400米塑胶田径场,一座体育馆,一个综合训练馆,4片室外篮球场,2块室外排球场和单、双杠各六副的器械体操运动区。

学校体育组现有在职体育教师8位(6男2女),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5位,一级职称教师1位和2位刚分配来校的新教师,一位常州市体育学科带头人,8位教师共涉及4个运动专项(田径4人、足球1人、篮球1人、健美操2人)。历年来,教研组共有几十篇论文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奖励或在各级专业刊物上发表。

学校历任领导都非常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无论从经费投入、场馆建设、师资配备、队伍建设上,学校都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校运动队在历年的省市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校男子足球队、女子排球队、男子篮球队在市比赛中曾多次荣获冠军,校田径队、健美操队在历届省市比赛中均位居前列。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目前,学校体育组已经成长为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全部本科以上学历,在教学、科研、群体、训练工作上都能独当一面的、通力协作的、团结向上的、优秀团队。

(三)学情分析

学校作为常州市的一所老牌重点中学,高一学生入学分数历来是常州市的最高分,学生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并来自全市各初级中学和部分完中,少部分生源来自省内其它地域。学校现有3个年级39个普教班和3个体育后备人才班。

由于受当前初中教育应试教育现象日趋严重的影响,学校入学新生体育运动认知、运动技能储备、运动体能水平明显不足。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认识带有很大程度的片面性。男生普遍对球类项目比较感兴趣,主要集中在篮球、足球、乒乓球上,女生则喜欢羽毛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等项目。通过对高一学生体育学习需求进行调查发现,男生对球类项目比较感兴趣,篮球占了64%,足球有21%的学生喜欢,有9%的学生喜欢乒乓球,还有6%的学生喜欢羽毛球。有51%

的女生喜欢羽毛球,有23%的女生喜欢排球,有12%的女生喜欢健美操,有9%的学生喜欢乒乓球,有5%的女生喜欢篮球和足球。

二、课程改革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在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的基础上,立足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从课程方案的设计到模块计划建构,充分发挥教师能动性作用,积极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精选受学生喜爱、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作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爱好在学校确定的范围内选择学习项目,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基础上,体现课程的选择性特征。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使教学过程更趋科学化、合理化。在教学评价上,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突出过程评价,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优化教学管理。

三、课程改革目标

1. 总体目标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立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学校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选择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基本能力发展要求的运动项目构建教学模块,增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培养学生运动爱好和个性特长。改革教与学的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完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学习的发展性评价和过程评价,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运动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在心理健康、运动参与、社会适应等各个领域目标上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2. 具体目标

(1)对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体育实践能力,培养其健康的心理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夯实体育基本技能基础;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促进体育特长生更好发展。

(2)对教师。引导体育教师建立良好的课程意识,学会课程开发、参与课程开发,提高专项运动技能和专业素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学会用现代教育教学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行为,并在实践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从课程的执行者,走向课程的参与者、开发者和设计者,与学生共同成长。

(3)对学校。强化学校领导的课程意识,促进学校形成良好的课程建设文化,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推动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和特色建设。

四、课程改革实施原则

1、整体性原则。对学校能够开设的各项运动项目模块进行统一设计、统筹安排,力求在实施过程中实现教育整体优化,形成教育合力,发挥其最优功能和使整体效益达到最大程度。

2、主体性原则。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发展需求,体现受教育者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

造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运动爱好和个性特长。

3、基础性原则。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体育学习学力基础,加大基础性运动项目的限制性学习,提高学生体育认识水平,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4、从实际出发原则。要考虑学校的场地器材、师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寻找学校教育资源与学生发展需求的最佳结合点。

5、发展性原则。在学生学习评价中发展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点关注发展性评价,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6、创新性原则。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来抓,重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结构

(一)课程结构设计说明

根据学校体育传统文化与学校体育工作习惯性做法,兼顾学生、家长、社会的需要,以满足不同学力层次学生的需求,立足学校教育资源条件。确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模块为:田径、男子、篮球、男子足球、男子乒乓球、男子羽毛球;女子排球、女子健美操、女子乒乓球、女子羽毛球;健康教育以主题内容形式穿插在各模块学习中。具体的课程结构请参见表一,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表。

表一: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表

六、组织形式与管理体制

1、学校成立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王定新;副组长:张焕平、稽国平、许可正、叶文英;顾问:章国兰;组员:薛东波、郭海力、夏志伟、胡静、金建平、石建峰、张勐等。

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组长王定新全面协调,分管校长张焕平和分管教导处主任稽国平进行具体监督和指导,教科室主任许可正进行课程开发理论指导。体育组全体成员参与新课程实施,体育教研组长定期向分管校长汇报实施情况。制定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如,体育与健康学分管理制度、选项学习申请制定、模块教学指导建议等。

七、课程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

学校于2004年9月开始着手准备,先后多次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级培训及外出考察学习,实地考察兄弟学校的一些先进经验,结合学校实际,动员全体教师积极投身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

(二)课程结构设计

首先对学校教师资源、学生需求、体育设施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拟定开设选项内容,构建课程结构。

(三)课时安排与教学班级编排

每周2节体育课。每一节体育课采用相对集中分段开设的办法,把学校13轨39个教学行政班级按年级分2-3段开设体育课。每节体育课安排4~5个教学行政班级同时授课,进行选项编班,开设男、女各三个项目共6个模块供学生选择,并分别由6位教师按专项进行执教。个别年级一节体育课安排6~7个教学行政班级同时授课,进行选项编班,开设8个模块供学生选择,分别由8位教师按专项进行执教。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安排具体情况请参见表二,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安排表。

表二: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安排表

(四)教学的组织形式与管理

高一年级(六单元)

1、教学组织形式:以行政班组成男、女同质教学班,教师按模块走班上课的教学形式。

2、教学管理与具体工作内容:第一模块的任课教师为所任班级的管理责任人(课程教学班主任)。具体工作内容有:教学常规内容的督促、学习出勤的督促与管理、单元学习成绩汇总、学分的记录与评定;学期、学年成绩的评定;学生成长记录册的建立与登记。

高二年级(四模块)

1、教学组织形式:同一学时单元的行政班按男、女选项编班,进行选项教学。第一模块教学结束后,按第二选项模块重建教学班。

2、教学管理与具体工作:模块教学管理,由各选项任课教师负责本模块选学学生的学习管理。具体工作内容有,教学常规内容的督促、学习出勤的管理、选项模块学习评价、学期成绩汇总。学期、学年成绩的评定与学分认定由高二任课教师集体评定。

高三年级(两模块)

1、教学组织形式:按学生选项编班,进行选项教学。第一学期选择一次两模块内容的学习,第二学期选一次一模块内容的学习。

2、教学管理与具体工作:由各选项班任课教师负责本选项班学生的学习管理。具体工作内容有,教学常规内容的督促、学习出勤的督促与管理、选项学习评价、学期成绩评定。学年成绩的评定与学分认定由高三年级任课教师集体评定。

八、课程评价

(一)对体育教师的评价

1.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综合评价。主要由学校领导和教师本人进行,同时采用同行评价的形式,一般可每学年进行一次。

2.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采用体育教师自我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学生评价和学生成绩分析等多种评价形式进行。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

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对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二)对学生体育学习评价建议

1.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2.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3.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

在具体的评价方式上,体育学习评价可以采用观察、口头评价、测验、技能评定、展示、成长记录、量表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进行。例如,体能的评价可采用测验、成长记录等方式;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可采用观察、展示、口头评价、测验、技能评定等方式;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的评价可采用观察、口头评价、量表评价等评价方式。在强调评价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的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以真正体现评价的公平性和教育功能。

(三)学生学习评价方法

1、学生体育学习评价包括对学生体能发展、知识与技能掌握的评价,以及学生自主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各个评价的具体内容请参见表三(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学习评价表)。学生学期、学年学习成绩评定具体办法以高一、高二为例,具体可参见表四和表五。

表三: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学习评价表

执笔:江

苏省常

州高级

中学叶

文英)

案例分析:

该方案是该校本着“认真研究、精心准备、慎重实施、积极推进、逐步改善”的课改工作思路,在总结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于2005年初率先启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验,经过教学实践,达成共识,结合学校师资配备、场地设施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才精心构建的。

该方案应该说是一份结构比较完整,设计比较科学,能够较好地体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开发的理念的课程开发方案。这一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该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效实施和学校体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该方案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依据高一年级新生普遍存在体育运动能力、体育运动认识水平不足,体育运动习惯不

力基础的大胆设想。设计六个单元,第一、第二学期各三单元,保持行政班同质组班

的教学组织形式,按水平五要求设立必修(田径)和限制性选项学习(体操、篮球、

排球、足球、健美操),采用教师按模块内容走班教学的形势,帮助学生适应高中模

块教学,培养体育运动爱好和特长。

2、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课程建设的结合。在课程设计、内容选择、教学组织安排等方

面都给予教师广泛的权力,促使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课程开发,有力的丰富了教

师课程开发经验,提高了教师的课程执行能力。

3、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选择的原则。能够根据学生学习兴趣设计课程,选择内容,并使

之成为学校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学校的选项内容的确定和选项教学班的产生基本上

根据学生自主选择决定。

4、逐步明晰办学的特色与优势。从学校课程的设置及其效果来看,学校在特色课程方面

的建设已显端倪,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也都学会了一、二种体育运动技

能,学校运动水平和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健身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不过,此方案也只能仅供参考。方案中也存在许多不足或有争议的问题,需要设计者或我们大家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案例分析:甘亦农)

2011江苏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评审通过人员名单

附件 江苏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 评审通过人员名单 一、南京市(17人) 高淳县湖滨高级中学夏季云物理 溧水县教学研究室黄本荣语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蒋国和政治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孙小红地理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李晓晖音乐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徐险峰英语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张桂宁体育 南京市第一中学尤小平数学 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胡云信语文 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局研究室叶平物理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官思渡音乐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杨昭政治 南京市金陵中学陈益化学 南京市金陵中学蒋桂林生物 南京市科利华中学高建君信息技术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马春生化学 南京外国语学校谢嗣极语文

二、无锡市(5人)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王汉权物理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张克中语文无锡市滨湖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吴伟昌语文无锡市第一中学顾军生物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李树民地理 三、徐州市(10人) 江苏省丰县中学王素芬政治徐州高级中学秦晓华语文徐州市第八中学徐明物理徐州市第三十五中学赵伟数学徐州市第三中学张裕琴英语徐州市第一中学郭军英生物徐州市第一中学陈美兰政治徐州市贾汪区英才中学肖桂林化学徐州市铜山区铜山中学姚焕成历史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徐永峰语文 四、常州市(8人) 常州市第一中学房宏化学常州市第一中学李金蛟数学

常州市第一中学陶兆宝物理 常州市第一中学陈宝祥语文 常州市教育教研室龚国胜政治 常州市教育教研室顾润生政治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教研室徐惠仁政治 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仇定荣语文 五、苏州市(7人)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钱家荣心理健康苏州市草桥中学校蒋玉红体育 苏州市第一中学校汪慧琴物理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徐祥宝物理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袁卫星语文 苏州外国语学校曹伦华英语 张家港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袁建中语文 六、南通市(13人) 海门市东洲中学陈铁梅美术 江苏省海门中学黄晏物理 江苏省南通中学姚天勇物理 江苏省南通中学周建民政治 江苏省启东中学陈仲刘语文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纲要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纲要 一、高中体育教学的基本性质 (一)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是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成部分。也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的核心构成部分。 (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教学必须紧紧围绕这一定性展开。 (三)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特点。教学必须紧扣这一特点展开。 1、基础性:相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相对于终身锻炼和保持健康。 2、实践性: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在全面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健康水平的过程中实现课程多元价值。 3、综合性: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多种价值整合;以体育为主,融合健康教育内容。(区别于义务教育的手段与目的,强调健康知识的习得) 二、高中体育教学的理论背景 (一)教学指导文件 1、原教学大纲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水平五、水平六) 3、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二)课程改革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0xx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工作实施方案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2972 (方案范本系列) 20xx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工作实施方案详细版 The Common Structure Of The Specific Plan For Daily Work Includes The Expected Objectives, Implementation Steps,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Other Item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20xx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工作实施 方案详细版 提示语:本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规划,常见结构包含预期目标、实施步骤、实施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培训目标 xx年暑期普通高中新课程全员培训,通过远程研修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在学科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引领下,以教师为主体开展学科教学案例分析和问题研讨,帮助广大教师整体把握、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和有效实施高中新课程,促进我省高中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培训对象与条件 培训对象为全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师,以学校为单位集体组织报名,全员培训,原则上不得缺额。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中“落

实课程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活动,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的要求,对学校尚未开设的课程,也要选派教师参加培训。 高中学校要提供教师上网学习条件,教师要具有上网学习交流的能力,能够坚持全过程的远程学习。培训期间平均每天学习视频课程2学时,每天参与学校及区域组织的面对面研讨和在线交流研讨时间不少于4小时。 三、培训时间 全省高中教师按市地分两批培训。 第一批:7月13日—25日(淄博、烟台、东营、枣庄、潍坊、泰安、临沂、聊城) 7月13日,完成公共课程的学习,6学时; 7月14日—25日:完成各学科6个专题的研修。

2016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

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形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人们逐渐接受了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都保持良好状态的观念。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至关重要,而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精神制订的。在学生达到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的基础上,《标准》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体现课程的整体健康观和育人功能,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建立较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培养高中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以及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它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育文化和健康素养,为学生终身锻炼身体和保持健康奠定基础的课程。本课程强调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掌握适应终身体育和健康生活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的能力;形成敢于迎接挑战的积极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健康体魄;初步具备规划健康人生的能力。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本课程关注学生在全面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运动

中学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中学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中学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一七五中学也由课程改革的试点年级进入全面课程改革阶段。新的课程改革给本xxx学校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新的舞台。 近年来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始终坚持全面育人的方针,以培养现代化人才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方向,形成了“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宗旨。带领全体教师认真学课程改刻的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师培训,不断研究和探索开发校本课程的新路子,特别是在艺术、体育校本课程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引领了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教师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为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

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校本课程内容 学校目前安排如下内容作为校本课程: 1、音乐:声乐的基本常识通俗歌曲 2、体育:篮球技能训练校园健美操 3、美术:版画装饰画 四、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以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我校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提出了选修课和活动课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2、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五、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上应注意以下原则:

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XX年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 XX年暑期普通高中新课程全员培训,经过远程研修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在学科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引领下,以教师为主体开展学科教学案例分析和问题研讨,帮助广大教师整体把握、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和有效实施高中新课程,促进我省高中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培训对象与条件 培训对象为全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师,以学校为单位集体组织报名,全员培训,原则上不得缺额。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中“落实课程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活动,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的要求,对学校尚未开设的课程,也要选派教师参加培训。 高中学校要提供教师上网学习条件,教师要具有上网学习交流的能力,能够坚持全过程的远程学习。培训期间平均每天学习视频课程2学时,每天参与学校及区域组织的面对面研讨和在线交流研讨时间不少于4小时。 三、培训时间 全省高中教师按市地分两批培训。 第一批:7月13日—25日(淄博、烟台、东营、枣庄、潍坊、泰安、临沂、聊城)7月13日,完成公共课程的学习,6学时;

7月14日—25日:完成各学科6个专题的研修。 第二批:7月27日—8月8日(济南、青岛、济宁、日照、威海、莱芜、滨州、菏泽、德州)7月27日,完成公共课程的学习,6学时; 7月28日—8月8日:完成各学科6个专题的研修; 高中政治学科课程学习时间为10天,每天6学时,共计60学时。其它学科课程学习时间为12天,每门学科课程分为六个研修专题,每个专题2天,每天学习6小时(其中观看视频2小时,其余时间为教师面对面研讨、提交作业和参与网上研讨时间),共计72学时。 每个专题第一天学习经过高中新课程的视频案例分析,引导学员进入情景,直面问题和不同观点,各抒已见,互动交流,并以作业或讨论等形式,发表看法,分享智慧。第二天学习,经过视频讲课、专家文稿、相关、评论、课程简报,学员提交作业及互动交流,获得相关理论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各学科研修进度以课程团队制定的课程表为准。 培训期间,研修平台24小时开放;集中培训结束后,所有参训教师仍可凭个人账号和密码登陆研修平台参与讨论。 四、培训方式 采取远程网络研修和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网络远程培训的优势,经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管理与互动研讨。充分发挥行政和学校管理优势,推动

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1)

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Implementation plan of promoting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Middle Schools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前言:公务文书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又称公务文件。本文档根据公文写作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扎实稳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按照市、县主管部门要求,积极组织课改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手段,改革单一评价模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积极稳妥地探索课程改革的新路子. 二、课改组织机构 课改组长:张延成副组长:窦兴民、聂炳法、段连学成员:曹林、丛临香、马玉明、教研组长 三、目标任务 1、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2、了解新教材的内容,体例结构、特点、使用策略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校本研究,开发乡土课程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 3、开展教学方式的研究。科任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摒弃一支粉笔“满堂灌”的现象,积极探索教师的角色意识,当好课堂的“导读”,而不是“演员”,研究课堂教学结构、流程,教师要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4、开展学习方式的研究。积极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展个性潜能,转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5、开展形成科学的评价观,建立一套适合本校的评价体系。 四、措施方法 1、大力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任何改革,先要过思想关, 即是思想观念要先行,这是改革的保障。我们组织的三级培训,第一级即上层培训,选派优秀教师到省、市参加骨干培训,第二级即组织全体教师的通识性培训和学科培训;第三级是由学校组织培训,定时间反复强化学习,特别是观摩实验区的示范

最新《体育与健康标准》版)—课程理念说课材料

《体育与健康标准》2017版 一、课程的性质 二、基本理念 现阶段我国幼儿园课程中仍存在忽视幼儿作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忽视幼儿园课程本身丰富性和动态发展的错误的价值取向。要想破解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固步自封”的狭隘课程价值观念,唯有寻求以整体性、丰富性、开放性和发展性为特征的生态主义价值理念来建构当前幼儿园课程①。 动态课程 未来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发展仍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本课程的目标。 《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强调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 《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培养高中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和增进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不是先天形成的,主要是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获得和形成的;学科核心素养不仅仅指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还包括与知识和技能同样重要的价值观念、品格和能力;学科核心素养不仅需要体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 ①以生态主义视角审视当前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

与)的共性要求,更强调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后学生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性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既有助于促进学生价值观念、品格和能力的形成,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身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高中学生体育品德培养的重点是勇于进取、遵守规则、社会责任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自尊自强,主动克服内外困难,具有勇敢顽强、积极进取、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正确对待比赛的胜负,胜不骄、败不馁;胜任不同的运动角色,表现出团队合作与负责任的行为;遵守规则,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 现代成长取向的儿童教育观确立的同时确立了现代儿童教育的基本范式。并以同样的方式确定了现代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范畴。在现代幼儿园教育中,既要求幼儿园生活是一种即时的真实生活,同时又要保证幼儿成长的自由、自然和充分。这种要求下只有幼儿园混龄教育与其存在着完全的无条件耦合性。在幼儿园混龄教育中,幼儿的需要和兴趣是原初动力,各种主体之间的互动是教育发生的基本机制,同时也是幼儿园混龄教育的最基本单位②。 《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 2.2.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与全面发展 2.2.2 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喜爱 2.2.3 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优良品格 2.2.4 注重学生运动专长的培养,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2.2.5 建立多元学习评价体系,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学科核心素 “运动能力是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是人类身体活动的基础。运动能力分为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基本运动能力是从事生活、劳动和运动所必需的能力;专项运动能力是参与某项运动所需要的能力。运动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与比赛。健康行为是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是提高健康意识,改善健康状况并逐渐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关键。健康行为包括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作息和卫生习惯,控制体重、远离不良嗜好,预防运动损伤和疾病,消除运动疲劳,保持良好心态,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等。健康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体育品德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对维护社会规范、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积极作用。体育品德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3个方面:体育精神包括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等;体育道德包括遵守规则、诚信自律、公平正义等;体育品格包括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正确的胜负观等。体育品德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 课程目标 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喜爱运动,积极主动地参与运动;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和锻炼,增强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体育实践能力;树立健康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发扬体育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规则意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3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协调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应具备的体育与健康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新时代健康文明生 ②幼儿园混龄教育:理论演绎及其作用机制探析

新课程改革实施计划方案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按照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规划要求,我省将从今年秋季起,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为保证我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现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新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精神和《河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立足我校实际,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高中新课程体系,以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实现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为培养和造就适应21世纪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新课程实施基本目标和任务 (一)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实施的过程中,促进全体教职工努力学习新课程理论,认真研究新课标和新教材,并在实践中加强教学研究,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探索高中新课程管理制度

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推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方式转变。加强教学管理的研究,构建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三)探索新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发展性评价制度和教育教学水平检测体系;推进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导向功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构建校本培训机制 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做好新课程实验的师资培训工作。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科“课程标准”,提供各种机会让教师参与国家、省、市组织的新课程培训,掌握高中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及《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基本特点,掌握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及必修、选修模块的基本内容、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等。同时推进校本培训,实施以课例为载体,以问题为中心,以研讨为主要形式的培训活动,引导教师从教学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 (五)建立和不断完善校本管理制度 通过课程改革实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逐步建立适应新课程要求和本校实际的管理体系,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逐步建立起以校为本、与时俱进、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品位。 三、新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

2020中小学最新课改实施方案

2020中小学最新课改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改变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和提高课堂效益为重点,实现在新课改中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及教师自身可持续发展,构建达标课堂。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具体目标: 1、以导学案编写和使用作为本期课改的重点,一方面抓导学案的编写,要求教师动手编写导学案,另一方面,很抓导学案的使用落实情况,通过常规检查,跟踪听课评课等,最大限度的发挥导学案的作用,体现导学案的价值。 2、课堂基本要求: A、教师主导:民主授课,教师前后累计讲授时间不超过20分钟左右,师生互动带动生生互动。 B、学生主体:学生在课堂内表现积极主动,情绪热情饱满,勇于自我表现。 C、课堂活动:学生能积极动脑、动手、动口、,体验知识获得和能力形成的全过程。 三、建立健全组织,明确互相分工 组长:郭 职责:负责全校课改工作的总体规划及协调 副组长:肖 职责:负责全校课改的具体事务的组织筹划 成员:语文学科数学学科 组长:谭组长:周 成员:全体语文教师成员:全体数学教师 英语组 组长:崔 成员:代、谢 职责:负责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课改的相关材料及工作的实施

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在学习中进步,在研究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这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也是时代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挑战。素质教育呼唤着高素质的教师,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需要。为此,在新的阶段下,我校将立足于新课改的实施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培养力度,派教师去参加上级安排的新课改培训,多去听上级组织的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 五、初步尝试 由于我校教师队伍年龄上呈两极分化,年纪大的近五年陆续退休,再就是近几年招聘的年轻老师,中间层次的没有几人,因此,可以想象我校实施课改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学校领导班子经过认真讨论,觉得我校实施课改步子不宜过大在去年五年级实施课改的基础上,新增六年级参与课改,逐步实施。 1)、召开课改专题会议,让教师了解新课改意义和方法。通过网络观看别人的授课方式,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 2)、授课模式供参考: 数学: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观察实践(或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发散思维,拓展应用,发散思维,,课后,畅谈感受 语文:创高情景,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解决问题,读写结合,总结升华,词句,巩固检测。 英语:创高情景,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单词,读写结合,词句,巩固检测。 进一步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馈交流,拓展升华”的和谐课堂模式,形成师生共同参与学习,相融共济的课堂气氛。 六、实施途径 1、在去年五、六年级实施课改的基础上,今年全校(一年级和六年级不作要求)参与课改。每位教师精心准备一节新课改教案,准备讲公开课。从低年级开始到高年级。通过听课的形式让所有老师了解新课改的要求。 2、领导平时经常推门进教室听课,起督导作用,对课改有进步的老师予以表彰,对没进步的老师给予鼓励和帮助。

【考试必备】2018-2019年最新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初升高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含解析】【4套试卷】

2018-2019年最新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自主招生 语文模拟精品试卷 (第一套)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连累(lěi) 角(ju?)色河间相(xiàng) 冠冕(miǎn)堂皇B专横(hang) 忖(cǔn)度涮(shuàn) 羊肉妄加揣(chuāi)测 C.笑靥(ya) 顷(qīng)刻汗涔(c?n)涔休戚(qì)相关 D慨叹(kǎi) 俨(yǎn)然刽子手(kuàì) 刎(wěn)颈之交 2、下列各项中字形全对的是() A、橘子州偌大急躁光阴荏苒 B、蒙敝犄角慰籍书生意气 C、敷衍磕绊笔竿艰难跋涉 D、翱翔斑斓屏蔽自怨自艾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 ..的一项是() ⑴虽然他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能住对方凌厉的攻势,痛失奖杯。 ⑵那些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人,不仅为正人君子所,还很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 ⑶我认为,真正的阅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A.遏制不耻必需 B.遏止不耻 必需 C.遏制不齿必须 D.遏止不齿 必须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应接不暇。 B、任何研究工作都必须从积累资料做起,如果不掌握第一手资料,研究工作只能是空中楼阁 ....。 C、电影中几处看来是闲笔,实际上却是独树一帜之处。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大学毕业选择工作那年,我瞒着父母和姑姑毅然去了西藏支援边疆教育。 B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C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 D科学家们推测,650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后,引起了一次强力爆炸,形成了一个170公里大小的陨石坑。 6.下面一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破晓或入暮,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②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 ③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山后退了一些。④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 ⑤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A.①③②④⑤B.①④③②⑤ C.⑤③② ①④D.⑤③②④① 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4题。(24分,7—12每题2分) 勾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欲用以报吴。大夫逄同谏曰:?今夫吴兵加齐、晋,怨深于楚﹑越,名高天下,实害周室,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为越计,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吴之志广,必轻战。是我连其权,三国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勾践曰:?善。? 其后四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形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人们逐渐接受了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都保持良好状态的观念。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至关重要,而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精神制订的。在学生达到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的基础上,《标准》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体现课程的整体健康观和育人功能,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建立较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培养高中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以及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它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育文化和健康素养,为学生终身锻炼身体和保持健康奠定基础的课程。本课程强调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掌握适应终身体育和健康生活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的能力;形成敢于迎接挑战的积极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健康体魄;初步具备规划健康人生的能力。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本课程关注学生在全面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体育实践能力,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它强调课程的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是以体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本课程在关注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同时,充分发挥课程的教育功能,高度重视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精神。

中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实验背景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创新精神的倡导、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教材的整合、通识人才的短缺,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和人们的广泛关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社会和自然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新型人才,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作为集中体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整个基础教育核心的课程体系,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依据新世纪社会的变革来探索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从源头上、从根本上革除基础教育的弊端。 我校作为一所农村初中,也一直十分重视教育教学改革。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以课程革新为突破口,构建活动教育体系”的课题研究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改革实验,通过课程的革新、活动教育体系的构建,已探索出了一条素质教育的新途径。近年来,为了转变观念和及时领会国家教育改革的精髓,我校多次派骨干教师参加了省、市级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和学术研讨会,外出学习的领导和老师先后在校内举办培训讲座,帮助全校教师了解国家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推动了全校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探索教育改革实践的热潮。观念的转变,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校的实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根据牡丹江市制订的《初中课程改革方案》的要求,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教学模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使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学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三、实验目标: (一)按照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达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要求。在实验过程中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主动、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学科整合,促进学科间的联系与沟通,设置综合课程,形成新型的课程体系。 (三)优化课程实施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开拓创新的能力。 (四)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五)探索新课程的评价机制,发挥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构建与国家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六)加快信息技术教育,引导教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途径和规律,实现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七)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引导教师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从而培养—支高水平、有影响的具有课程研究和开发能力的教师队伍。 (八)以学校为本,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家庭、学校、社区各种课程资源,开展新课程的校本课程开发、校本培训、校本管理的实验研究,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形成多样化的办学特色,以适应社会、学校、学生发展的需要。

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三月阶段测试卷

高一数学3月阶段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已知向量(2,3),(3,2)a b ==,则||a b -= ( ) A B .2 C . D .50 2.已知向量,a b 的满足||1,1a ab ==-,则(2)a a b -=( ) A .4 B .3 C .2 D .0 3.已知单位向量,a b 的夹角为60°,则在下列向量中,与b 垂直的是 ( ) A .2a b + B .2a b + C .2a b - D .2a b - 4.在ABC △中,AD 为BC 边上的中线,E 为AD 的中点,则EB =( ) A . 31 44AB AC - B . 13 44AB AC - C .31 44 AB AC + D .13 44 AB AC + 5.已知非零向量a ,b 满足||2||a b =,且()a b b -⊥,则a 与b 的夹角为 ( ) A . π 6 B . π3 C . 2π3 D . 5π6 6.设2 0π θ<<,向量() ()θθθcos 1cos sin 22 ,,, b a =,若b a //,则=θtan ( ) A .0 B . 1 3 C . 1 2 D .2 7.在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P 满足PA PB PC PB PA PC ?=?=?,则点P 是ABC 的( ) A .重心 B .外心 C .内心 D .垂心 8.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120,AB BC AD CD BAD ⊥⊥∠=1,AB AD ==若点E 为边CD 上的动点,则AE BE ?的最小值为 ( ) A .3 B . 32 C .2116 D .2516 B C D E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方案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方案

注:除田径外,体操/排球和游泳项目是我校的传统项目,学校定为学生必修系列项目。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分认定方案 随着我校体育课程的实施和课程资源的开发、拓展的日趋丰富,有必要建立和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分管理办法和学习评价体系,切实地把学分的评价作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

学生学习评价涉及三大块,一是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二是学分认定(授予),三是学分认定结构中比例较重的课堂学习评价。关于学生体质健康个体评价,国家已有具体的实施意见和管理办法,本节重点对于学分的结构作出规划。 体育与健康课程(高中)学分认定评价结构: 备注: ·将每一学分视为100分,学生个人对每一选项学习模块,修满18学时(请假不多于两节课)综合测评达60分以上即获得该选项学分。

·在选项学习时,要优先保证对必修项目学分的获取,每一学期允许学生重新选项一次。 ·学分认定由各项目执教教师审定,根据各项测评数据记录入学生学习状况、健康评价挡案。 ·身体残障及重疾病患者可申请免修,由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在本校应达成的目标: 具有良好的运动参与态度(包括体育课、游泳课、课外体育活动习惯、早操、课间操、体育竞赛、社区的体育活动实践)做到:保证出勤、积极投入、获取一定水平的运动技能与技术,形成运动习惯。提高健康水平,《体质健康个体评价》测评达到良好以上。 具有与同学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共同提高的意识:在体育课程的学习活动中,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团结合作;在多元的活动中遵守竞赛规则,尊重对手和裁判;在参与校内竞赛和社区体育竞赛中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自尊自爱,带动他人在合作性学习中提高团队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形成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在体育活动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对待竞赛、生活或学习中所获得的成功、失败、挫折,能有理性的认识和调整舒缓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在克服主客观的困难中锻炼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成熟自我。 通过体育课程的探究性学习,选项和必修课程的要求:掌握一种或多种泳姿、能游50─100M以上,并能了解一些水上救生方法;掌握田径跑跳投技术技能,有坚持长跑(耐力游泳)的意识和行动;学会一套武术(拳、器械或搏击术),了解中华养生术的优点;掌握一定的体育舞蹈知识与技巧和交往要素;选择、掌握一项体操项目的锻炼技巧作为自己常年进行养护的手段;广泛掌握健康知识和必要的安全防范手段和救生救护知识,掌握评价自我和评价他人的方法技巧;能通过网络和传媒学习、获取体育信息、发表个人见解。选项课要求:学会和掌握一两项球类运动的技术技能、规则和裁判知识、竞赛以及组织方法,形成自己的终身爱好和特长项目,关注国家和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 每年至少参加一项或一次小组、班级、年级的正式课外体育竞赛;坚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和利用双休日、节假日锻炼的习惯;参与学校一个项目的俱乐部(单项协会)活动,能陪同家人观看体育比赛和参与休闲体育活动。 通过体育课等形式的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体质个体评价测评达到良好以上。 二、选项学习办法:

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设计(试行)

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行)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落实教育部的有关要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要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按照必修课程统一安排、选修课程自主选择的基本思路,构建具有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 1.科学性原则。遵循教育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我省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基础教育改革实际出发,按照不同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的特点和必修、选修的具体要求,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合理设置和安排课程容。 2.系统性原则。全面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整体构建普通高中阶段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的课程,整体设置和安排必修和选修课程,构建相互衔接、层次递进、具有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3.均衡性原则。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为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在达到国家课程方案和

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基础上学有所长,促进普通高中学校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呈现办学特色。 4.实效性原则。充分考虑我省不同地域学校在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从普通高中的整体水平和大多数普通高中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普通高中在新课程实验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和调动学校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普通高中均能够顺利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并取得实效。 二、培养目标 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应全面落实国家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过程中,要特别强调以下具体培养目标: 1.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 3.具有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 4.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高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高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即实施“三级课程”的设想。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修订稿)》,特制定本方案。 一、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1、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意志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2、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提倡取长补短互帮互助; 4、学会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5、学会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6、学会健体,掌握一项运动技能或健身技能; 二、校本课程的总体结构 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修订稿)》的规定与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拟定了学校高中阶段三年的课程计划,校本课程划分为必修课程、任选课程两大类,以课堂教学、综合指导、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实施。计划从2001年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施。

6、身心健康类:如心理辅导、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等。 7、生活技能类:声乐、摄影、书法、美术、绘画等。 五、校本课程实施 本课程方案确定后,要对教师进行适当培训,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方面。 申请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写出一份简要的《课程纲要》,交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审定,审定后列入《选修课科目目录》,提供给学生选择,如果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人数少于15人,则该选修课予以取消。 六、校本课程的考核。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校本课程的成绩评为四个等级,即A、B、C、D,D为不合格。凡不合格者不得该门课程的学分,未达到50分的学生不予毕业。 鞍钢高中研究型课程管理条例 总则 1、为了使校本课程管理规范化,以适应校本课程体系的需要,特制定本条例。 2、本条例适用于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年级。 3、本条例的内容与上级有关规定抵触时,以后者为准。 校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和考核 1、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学生实际设定的课程,它与国家、地方课程一样是鞍钢高中课程结构的组成部分,但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实际要求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在自主选择学生的基础上,围绕某些课题或专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开放式、探究式的学习。 2、校本课程不进行考试,但要考核学生参加活动次数,活动质量、学生学习情况由指导教师负责记录,活动内容由本人记录在校本课程学习综合记录表上,每个课程结束后需有论文、作品或制作、发明、产品等成果,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有关材料。 3、指导教师对学习过程、学习成果进行分析、评价。评价分为A、B、C、D四个档次,其中D为不合格。对每12~16课时内完成并合格的课题记学分(出勤需达3/4以上学时,否则不记学分)。在高中期间,学生需完成学分。 4、学校对学习成果进行评比、奖励。优秀作品汇编,向有关部门介绍、推荐、发表。每学年组织一次优秀作品成果报告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