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妇产科中医服务项目操作规范方案精简版

妇产科中医服务项目操作规范方案精简版

妇产科中医服务项目操作规范方案精简版
妇产科中医服务项目操作规范方案精简版

妇产科十项中医诊疗操作规范

目录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20

二、艾条灸技术操作规程30

三、拔火罐技术操作规程

四、推拿技术操作规程30,40,50

五、耳穴埋籽技术操作规程20

六、刮痧技术操作规程30

七、熏洗疗法技术操作规程30

八、中药外敷技术操作规程

九、中药保留灌肠操作规程

十、穴位敷贴操作规程10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适应症及选穴】参考针灸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中医妇科学》制定。

1.痛经:①气滞血瘀: 太冲曲泉三阴交

②寒凝血瘀:中极三阴交地机

③湿热瘀阻:太冲次髎中极三阴交

④气血亏虚:气海足三里脾俞三阴交子宫

2.崩漏:①血热内扰:三阴交血海隐白曲池

②气不摄血:气海脾俞百会足三里隐白

③肾气亏虚:肾俞关元子宫三阴交

④瘀滞胞宫:中极气冲隐白三阴交血海膈俞

3.带下:①脾虚湿困:气海带脉白环俞脾俞三阴交

②肾阴亏虚:肾俞太溪次髎三阴交

③肾阳亏虚:关元命门肾俞带脉次髎足三里

④湿热下注:中极阴陵泉带脉次髎

4.阴挺:①气虚:百会关元气海维道足三里

②肾虚:关元大赫照海子宫

5.滞产:①气血虚弱:足三里三阴交复溜至阴

②气滞血瘀:合谷三阴交独阴

6.胞衣不下:①气虚:关元三阴交独阴

②血瘀:中极气海合谷三阴交肩井独阴

7.产后腹痛:①血虚腹痛:关元气海膈俞足三里三阴交

②寒凝腹痛:关元肾俞气海三阴交

③血瘀腹痛:中极归来膈俞血海太冲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程序】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3. 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

4. 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5. 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6. 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得气后调节针感,一般留针10~20分钟。

7. 在针刺及留针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晕针、滯针等情况。如出现意外,紧急处理。

8. 起针:一般用左手拇(食)指端按压在针孔周围皮肤处,右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最后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9. 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铺。

10.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患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2. 妇女怀孕后一般不针刺。

4. 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5. 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6. 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

选择适当的体位,严格掌握进针的深度、角度,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7.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

【收费参考】每次20元。

二、艾条灸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形柱形的艾条,点燃后在人体表面熏烤的一种疗法。适用于各种寒性病症。治疗一般选用艾条温和灸。

【适应症及选穴】参考针灸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中医妇科学》制定。

1.痛经:①气滞血瘀: 太冲曲泉三阴交

②寒凝血瘀:中极三阴交地机

③气血亏虚:气海足三里脾俞三阴交子宫

2.带下:①脾虚湿困:气海带脉白环俞脾俞三阴交

②肾阳亏虚:关元命门肾俞带脉次髎足三里

3.阴挺:①气虚:百会关元气海维道足三里

②肾虚:关元大赫照海子宫

4.胞衣不下:①气虚:关元三阴交独阴

②血瘀:中极气海合谷三阴交肩井独阴

5.产后腹痛:①血虚腹痛:关元气海膈俞足三里三阴交

②寒凝腹痛:关元肾俞气海三阴交

③血瘀腹痛:中极归来膈俞血海太冲

【用物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操作程序】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病人合作。

2. 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冬季注意保暖。

3.灸法:①温和灸:点燃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在距离施灸穴位皮肤3 cm左右处进行熏灸,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局部皮肤红晕为度。②回旋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距施灸部位3 cm左右,左右来回旋转移动,进行反复熏灸,一般可灸20~30分钟。

4. 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及时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体位不适。

5. 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烧伤皮肤及烧坏衣物。

6. 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清洁局部皮肤后,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

7.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2. 施灸过程中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

3. 熄灭后的艾条,应装入小口瓶内,以防复燃,发生火灾。

【收费参考】每次20元。

三、拔火罐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的一种疗法。此法具有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作用。治疗一般选用留罐。

【适应症及部位】

1.外感病:大椎肺俞孔最

2.脾胃病:脾俞胃俞大肠俞天枢气海足三里

3.中暑:大椎委中

4.腰痛:肾俞大肠俞腰阳关委中

5.妇科疾病:肾俞肝俞八髎中极关元三阴交血海

6.肥胖症:中脘天枢关元石门足三里阴陵泉巨阙丰隆

三阴交箕门髀关

【用物准备】

治疗盘、火罐(玻璃罐)、止血钳、95%酒精、0.5%碘伏、火柴、小口瓶、必要时备毛毯、屏风、垫枕。

【操作方法】

1. 点火:闪火法:是用长纸条或用镊子夹95%酒精棉球一个,用火将纸条或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中段绕一周(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迅速将火退出,立即将罐按扣在所选部位或穴位上。

2. 拔罐:坐罐法:又名定罐法,将罐吸附在皮肤上不动,直至皮肤呈现瘀血现象为止,一般留置10分钟左右,此法适用于镇痛治疗。

3. 起罐

右手扶住罐体,左手以拇指或食指从罐口旁边按压一下,待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

【操作程序】

1. 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3. 根据部位不同,选用合适火罐,并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

4. 起罐后,如局部有水泡或拔出脓血,应清洁局部皮肤,作常规消毒,外涂所需药物,必要时覆盖消毒敷料。

5. 操作完毕,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病人;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2. 拔罐时应采取适当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3. 拔罐过程中随时观察检查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4. 防止烫伤和灼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如拔罐局部出现较大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外涂龙胆紫,保持干燥,必要时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

5. 凡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清洁消毒,擦干后备用。

【收费参考】每次20元。

四、推拿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推拿疗法又称按摩疗法。术者运用各种手法于病人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

【适应症及部位】

1.痛经:①气滞血瘀: 太冲曲泉三阴交

②寒凝血瘀:中极三阴交地机

2.腰痛:肾俞大肠俞腰阳关委中

3.胃痛:天枢气海足三里

【用物准备】

治疗巾或大浴巾。

【操作程序】

1. 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取适宜体位,协助松开衣着,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

3. 在治疗部位上铺治疗巾,腰、腹部进行按摩时,先嘱病人排尿。

4. 按确定的手法进行操作,操作时压力、频率、摆动幅度均匀,动作灵活。常用操作方法有:

推法: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接摩擦。

揉法: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拇指指腹着力,腕关节或掌指做轻柔缓和的摆动。操作时压力要轻柔,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一般速度每分钟120~160次。

5. 操作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对手法治疗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调整手

法或停止操作,以防发生意外。

6. 操作手法轻重快慢适宜,用力需均匀,禁用暴力。每次推拿时间,一般15~30分钟。

7. 操作完毕后,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操作者在治疗前须修剪指甲,以免伤及病人皮肤。

2.孕妇的腰骶部与腹部、妇女经期均忌用。

3. 年老体衰、久病体虚、或极度疲劳、剧烈运动后、过饥过饱、醉酒均不宜或慎用推拿。

4. 严重心脏病、各种出血性疾病、结核病、肿瘤、脓毒血症、骨折早期(包括颈椎骨折损伤)、截瘫初期、烫伤、皮肤破损部位及溃疡性皮炎的局部禁推拿。

【收费参考】每次40元。

五、耳穴埋籽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耳穴埋籽是采用王不留行籽(或菜籽)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适应症及部位】

1.痛经:子宫屏间下脚端肾

2.不寐:脑下脚端心脾肾屏间神门

3.带下病:子宫膀胱卵巢屏间肝肾脾三焦神门

4.妊娠恶阻:内关足三里

【用物准备】

治疗盘、探针、棉签、0.5%碘伏、镊子、王不留行籽、胶布、剪刀、弯盘等。

【操作程序】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

3. 术者一手持耳轮后上方,另一手持探针由上而下在选区内找敏感点,常规消毒。

4. 埋籽:将王不留行籽粘于7 mm ×7 mm胶布中间,贴于所选穴位上,并用食指指腹按压。

5. 一边按压一边询问病人有无酸、胀、痛等“得气”感。

6. 教会病人或家属按压的方法,根据需要留籽2~3天。

7. 撤籽:撤除胶布和王不留行籽,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破损,并及时给予处理。

8. 操作完毕,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耳廓有炎症、冻伤或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2. 动作轻巧,按压力度适中,使病人有“得气”的感觉即可。

3. 胶布潮湿,脱落应及时更换。

【收费参考】每次20元。

六、刮痧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刮痧是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刮板、瓷匙等物,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瘀斑的一种疗法。此法可疏通腠理,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达到治疗的目的。

【适应症及部位】

适用于夏秋之间的各种急性疾患:主要表现为头昏脑胀,胸闷欲吐,全身酸胀,倦怠无力等。一般刮痧部位有头部、肩背部等。

【用物准备】

治疗盘、刮具(牛角刮板、瓷匙等)、治疗碗内盛少量清水或药液、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操作程序】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刮痧部位,冬季注意保暖。

3. 根据病情,确定刮痧部位。常用部位有头颈部、背部、胸部及四肢。

4. 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有无缺损,以免划破皮肤。

5. 手持刮具,蘸水或药液,在选定的部位,从上至下刮擦皮肤,要向单一方向,不要来回刮。用力要均匀,禁用暴力。

6. 如刮背部,应在脊椎两侧沿肋间隙呈弧线由内向外刮,每次刮8~10条,每条长6~15 cm。

7. 刮动数次后,当刮具干涩时,需及时蘸湿再刮,直至皮下呈现红色或紫红色为度,一般每一部位刮20次左右。

8. 刮治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病情及局部皮肤颜色变化,及时调节手法力度。

9. 刮痧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

10.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病人体形过于消瘦、有皮肤病变、出血倾向者均不宜用刮痧疗法。

2. 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

3. 刮痧后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饮食要清淡,忌生冷油腻之品。

【收费参考】每次20元。

七、熏洗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熏洗疗法是将药物煎汤,趁热在患处熏蒸或浸浴,以达到疏通腠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作用等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阴痒、带下等。

【适应症】适用于阴痒、带下等。

【药物选择】中药熏洗方:

苦参30g 百部20g 地肤子20g 土茯苓20g

黄柏20g 白鲜皮20g 白花蛇草20g

水煎2000ml,先熏后洗,每晚1次,日一剂。

【用物准备】

治疗盘、药液、熏洗盆(根据熏洗部位的不同,也可备坐浴椅、有孔木盖浴盆及治疗碗等)、水温计、必要时备屏风及换药用品等。

【操作程序】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根据熏洗部位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熏洗部位。每次15~30分钟。

3. 坐浴时,将药液趁热倒入盆内,上置带孔木盖,协助患者脱去内裤,坐在木盖上熏蒸。待药液不烫时,拿掉木盖,坐入盆中泡洗。药液偏凉时,应更换药液,每次熏洗15~20分钟。

4. 熏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若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协助患者卧床休息。

5. 熏洗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衣着,安置舒适卧位。

6.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月经期、孕妇禁用坐浴。

2. 熏洗药温不宜过热,一般为50℃~70℃,以防烫伤。

3. 在伤口部位进行熏洗时,按无菌技术进行。

4. 包扎部位熏洗时,应揭去敷料。熏洗完毕后,更换消毒敷料。

5. 所用物品需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收费参考】每次30元。

八、中药外敷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中药外敷法是指将新鲜中草药切碎、捣烂,或将中药末加辅形剂调匀成糊状,敷于患处或穴位的方法称敷药法。

【适应症及部位】

妇产科多采用中药药液及药渣加热后外敷。治疗急慢性盆腔炎、腹、盆腔内炎性包快,异位妊娠包快等。外敷部位为病患部位。

【药物选择】中药外敷方:

丹参15g 赤芍15g 桃仁9g 三棱6g

莪术6g 连翘15g 双花15g 当归9g

五灵脂9g 乌药9g 醋元胡9g 公英15g

透骨草15g

清水泡1小时,装入药袋,高温加热半小时后即用。

【操作流程】

1、物品准备治疗盘、治疗碗内盛适温的中药药液或加热后的药渣布袋、毛巾或纱布块。

2、操作方法

(1)敷药局部作清洁处理。

(2)将毛巾或纱布块浸透药液敷于所需部位;或在所需部位铺一层毛巾或纱布块,将加热后的药渣布袋放上,外层盖以毛巾以保温。

(3)敷药后应询问病人有无瘙痒难忍感觉,并观察局部有无皮疹、水泡等过敏现象,若有过敏反应,应停止敷药。

【注意事项】

1.在敷药过程中,让病人采取适当的体位。

2.应对敷药部位进行清洁。

3.妇女孕期禁用有堕胎及致畸作用的药物。

4.有过敏反应者及时对症处理。

5.如局部出现水疱,应用消过毒的针刺破,外用消毒药物,防止皮肤继发感染。

6.进行热敷时应把握好温度,以免烫伤皮肤。

7.敷药疗法虽然相对安全,但对一些特殊病人,如患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者,要密切注意其敷药后的反应,如有不适感应及时中止治疗,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8.皮肤破损处禁用刺激性药物。

9.外用药物,严禁内服。

10.有些病证不能单纯依靠敷药疗法,应配合其他方法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收费参考】每次30元。

九、中药保留灌肠操作规程

【目的】

将中药煎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适应症】妇科炎性包快、异位妊娠包快等,也可高温降热。

【药物选择】中药灌肠方:

丹参20g 赤芍15g 桃仁15g 三棱10g

莪术10g 公英15g 透骨草15g

水煎100ml,保留灌肠,每晚1次,日一剂。

【禁忌症】急腹症、肠道手术、肠伤寒、严重心脑疾患。

【注意事项】

①操作中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腹部保暖。

②中药保留灌肠前应先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时的卧位和肛管插入的深度,灌肠前让病人排空大便,必要时可先行清洁灌肠。

③药液温度应保持在39℃~41℃,过低可使肠蠕动加强,腹痛加剧,过高则引起肠粘膜烫伤或肠管扩张,产生强烈便意,致使药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吸收少、效果差。

④为使药液能在肠道内尽量多保留一段时间,对所使用药物刺激性强的病人可选用较粗的导尿管,并且药液一次不应超过200ml,可在晚间睡前灌肠,灌肠后不再下床活动,以提高疗效。

【收费参考】每次20元。

十、穴位贴敷操作规程

【目的】

穴位贴敷法是指在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妇产科主要用于治疗痛经。

【适应症及部位】

痛经:关元、中极、气海、足三里、三阴交、次髎; 配穴: 水道, 大赫,地机,太冲, 归来, 脾俞, 血诲, 肝俞,肾俞, 命门。

每次取穴4-6个。

【药物选择】

1.基础方:川乌、草乌、芒硝、生栀子、生大黄、冰片、葛根、赤芍、丹皮、延胡索

2.血瘀为主者:加当归、红花、川芎

3.风湿为主者:加威灵仙、羌活、白芷

4.脾肾阳虚者:加川椒、肉桂

根据中医的辩证,属血瘀者1+2,属风湿者1+3,属脾肾阳虚者1+4。

将所选混合均匀药物打成粉剂备用。

【操作步骤】

1、施术方法

①贴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外覆医用胶布固定;或先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贴。

②敷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涂搽于穴位上,外覆医用防渗水敷料贴,再以医用胶布固定。

③填法:将药粉填于脐中。外覆纱布,再以医用胶布固定。

2、贴敷时间

①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1-2天。

②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3、疗程

连续贴敷5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三个疗程为一个周期,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注意事项】

1、选准穴位,注意体位

2、局部清洁,预防不良反应

3、认真固定,时间适宜

4、精确配方,注意保存

5、综合治疗,提高效果穴位敷贴疗法,充分有机结合其他各种疗法,如针刺、拔罐、刺血、艾灸及中药内服等,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收费参考】每次20元。

您好,欢迎您阅读我的文章,本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也可以直接打印。阅读过后,希望您提出保贵的意见或建议。阅读和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坚持下去,让我们共同进步。

介入超声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介入超声临床技术操作规(一) 第一节概述 介入超声所在超声成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下或引导下,针对体的病变或目标,通过穿刺或置管技术以达到进一步诊断或治疗的目的。介入性超声属于微创技术,相当于用一次精确的小手术来替代大手术。因此,对操作医师素质要求较高,须具备良好的超声成像的基础理论知识,较丰富的超声检查临床经验和较全面的临床诊疗知识。须经过正规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才能上岗。介入超声属于有创操作,应有专门的介入超声室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整个过程须有专门人员密切配合,以保证整个操作过程的顺利完成。 【适应症】 1.诊断性介入性超声 (1)穿刺抽液化验检查。 (2)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 (3)穿刺切割组织病理检查。 (4)穿刺和置管后注药行X线检查。 2.治疗性介入性超声 (1)抽液(注药或不注药)。 (2)引流(单纯、清洗或加注药)。 (3)药物注入(乙醇、抗生素、血凝剂、抗肿瘤药及免疫制剂等)。 (4)物理能量导入(射频、微波、核素、冷冻、高强聚焦超声、激光等)。【禁忌症】 1.灰阶超声显示病灶或目标不明确、不清楚或不稳定者。 2.严重出血倾向者。 3.伴大量腹水者。 4.穿刺途径无法避开大血管及重要器官者(粗针及治疗性穿刺更列为禁忌)。 5.化脓性感染病灶如脓肿可能因穿刺途径而污染胸膜腔或腹膜腔。 【术前准备】 1.在穿刺之前,超声医师必须掌握病人的病史和病情,明确穿刺目的,尤其要明确躔次的目的所诊断性还是治疗性。然后,用超声诊断仪仔细观察病灶或目标,研究穿刺引导是否可行。同时结合具体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规定,确定病人是否适宜做介入性超声并通知病人实际情况。 2.化验与器械 (1)检查血常规和凝血三项。 (2)必要时,检查心功能、肝功能及肾功能。 (3)治疗前1周停服抗凝剂(如阿斯匹林等)。 (4)操作前禁食8h,腹胀明显者应事先服用消胀药或清洁灌肠。 (5)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术前谈话,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6)完成超声引导探头及穿刺针、导管等介入操作器械的清洁、消毒。 3.介入超声室的基本要求 (1)操作间实用面积不<20m2,易于清洁、灭菌,保持低尘,入室换鞋、戴帽、戴口罩。

妇产科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图

妇产科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图

妇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1.耳穴埋豆(籽) 2.刮痧法 3.灸法 4.熏洗法 5.湿敷法 6.涂药法 7.坐药法 8.毫针法 9.中药保留灌肠法

耳穴埋豆(籽) 耳穴埋豆是用菜籽或王不留行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一、评估 1.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耳部前皮肤情况。 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5.心理状况。 二、目标 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临床常用于失眠、便秘、疼痛、腹胀等症状治疗。 三、适应症 各种痛症、炎症、慢性病症,过敏与代谢性疾病,功能紊乱性病症,内分泌代谢病症。 四、禁忌症 耳部有炎症、破溃、冻伤的部位或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五、告知 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六、物品准备 治疗盘:耳豆贴、75%酒精、棉签、镊子、探棒、手消毒剂、污物桶。 七、操作程序 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 2.携至床旁,再次核对,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根据医嘱用探棒探查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热、胀、痛等感觉。

4.用75%酒精擦拭耳廓、消毒操作者手指,用镊子夹取耳豆板上的耳豆贴,贴于选定的穴位上,四角贴牢。 5.观察患者有无不适,为患者逐一按压,按压力度以患者能耐受并产生热、胀、痛为宜。 6.指导患者按此法按压,每日2—3次,每次1—2分钟,并告知相应注意事项。 7.操作完毕,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八、注意事项 1.操作前务必检查耳部皮肤情况,若有炎症、破溃、冻伤的禁用。 2.探穴力度应适度、均匀。 3.耳部酒精消毒待干后,再进行耳穴贴压。 4.根据医嘱确定留置时间,一般可留置3—7天,常规操作以单侧耳朵为宜,两侧交替使用。 5.注意观察患者情况,若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通知医生。

最新妇产科常用操作规程

腹部四步触诊法 腹部四步触诊法:孕妇排空膀胱,取仰卧位,两腿稍屈曲时检查;前3步手法,检查者面向孕妇站在孕妇右侧;第4步手法时,检查者面背向孕妇。 第一步手法:检查者双手置于子宫底部,确定子宫底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妊娠周数是否相符,再以双手指腹交替轻推,分辨宫底处是胎体的哪一部分,圆而硬有浮球感---胎头,宽而软且形状不规则---胎臀。 第二步手法:检查者双手置于腹部左右侧,一手固定,另一手轻轻深按检查,两手交替进行.分辨胎背及胎儿四肢各在母体腹壁的哪一侧,平坦饱满部分---胎背,并确定胎背向前、向侧方或向后.触到可变形的高低不平部分---胎儿肢体,有时感到胎儿肢体在活动。 第三步手法: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进一步查清先露是头还是臀,再左右推动先露部,以确定是否衔接。能被推动,表示尚未衔接入盆。若已衔接,则胎先露部不能被推动。 第四步手法: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先露部两侧,沿骨盆入口向下深按,再一次核对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先露部入盆程度。先露为胎头时,一手能顺利进入骨盆入口,另一手则被胎头隆起部阻挡,该隆起部称胎头隆突。枕先露时,胎头隆突为额骨,与胎儿肢体同侧;面先露时,胎头隆突为枕骨,与胎背同侧。

阴道后穹窿穿刺术 【适应症】 1.疑为异位妊娠或卵泡破裂等引起的腹腔内出血。 2.盆腔炎性积液或积脓,穿刺用于鉴别直肠子宫陷凹积液或贴接该部位的液体性质及病因。 3.若贴近阴道后穹窿疑为肿瘤,性质不明,也可用此法采取标本行细胞学或组织 学检查判定。 若高度怀疑恶性肿瘤,应尽量避免穿刺。一旦穿刺诊断为恶性肿瘤,应尽早手术。 4.在B超引导下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取卵,用于各种助孕技术。 5.B超引导下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或输卵管妊娠部位注药治疗。 【禁忌症】 1.盆腔严重粘连,直肠子宫陷窝被较大肿块完全占据,并已突向直肠 2.疑有肠管与子宫后壁粘连 3.临床高度怀疑恶性肿瘤 4.异位妊娠准备采用非手术治疗时,应避免穿刺,以免引起感染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排尿或导尿后,取膀胱截石位(估计积液量少者可同时取半坐位)一般无须麻醉。 2.外阴、阴道常规消毒,覆以无菌洞巾。 3.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及阴道穹窿,再次消毒。 4.用宫颈钳夹持宫颈后唇向前牵引,充分暴露阴道后穹窿。 5.用18号腰麻针接10ml注射器,于宫颈后唇与阴道后壁之间(后穹窿中央部),取子宫颈平行而稍向后的方向刺入2~3cm,有落空感,然后抽吸。若为肿块,则于最突出或囊感最显著部位穿刺。 6.吸取完毕,拔针。若有渗血,可用无菌干纱布填塞,压迫片刻,待止血后取出

医院放射科全套管理制度汇编

XXXXXX医院 放射科全套管理制度汇编 放射科 二〇二〇年十月八日

目录 一、放射科工作制度 二、放射科接诊登记制度 三、X线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四、医疗仪器管理制度 五、仪器维修保养制度

一、放射科工作制度 1、各项X线检查,须持有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的申请单方可进行,急诊患者随到随检,各种特殊造影检查,应事先预约。 2、重危或特殊造影的患者,必要时应由临床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对不宜搬动之患者应到床旁检查。 3、X线诊断要密切配合临床,报告书应符合有关规定,字迹清楚,描写准切,结论明确。进修生或实习生所写诊断报告须经带班医师签名。 4、X线照片都应由放射科登记、归档,统一保管。借阅照片要办理借片手续,院内借片由经治医生签名负责,院外借片应交纳一定押金,以保证归还。 5、积极与临床医生配合,征求临床科室的意见,遇有疑难病例应邀请经治医生共同阅片,不断提高诊断质量。 6、诊断造影检查应按操作规程进行,注意放射防护。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妥善安排休假。 7、注意用电安全,严防差错事故,X线机应指定专人保养,定期进行检查、维修。

二、放射科接诊登记制度 1、由专人负责登记。 2、放射科各种检查一律分类登记编号,登记时应做到核对X线号、病案号、患者姓名等项目。 3、对受检查者要正确划价、记帐,住院患者要核对X 线号、记帐,杜绝漏帐。 4、负责造影等特殊检查的预约工作,指示患者做好检查前准备。 5、引导患者在何处机房等候检查,负责胶片及报告单核对、发放。 6、负责办理院内外借片,借片押金、催还借片等事宜。 7、对急诊,接申请单后即刻登记,通知有关技术员或医师及时进行检查。 8、做好工作量的统计,每日上报。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第1章总则 一.为提高病理学诊断质量,促进临床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精神,结合医院病理科工作的特点,制定本规范。 二.医院病理科和承担医院病理科任务的医学院校病理教研室的主要临床任务是通过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简称活检).细胞病理学检查(简称细胞学检查)和尸体剖检(简称尸检)等作出疾病的病理学诊断(或称病理诊断)。具有一定规模的病理科,应积极开展教学.培训病理医师和科学研究等项工作。 三. 病理学诊断是病理医师应用病理学知识.有关技术和个人专业实践经验,对送检的患者标本(或称检材,包括活体组织.细胞和尸体等)进行病理学检查,结合有关临床资料,通过分析.综合后,作出的关于该标本病理变化性质的判断和具体疾病的诊断。病理学诊断为临床医师确定疾病诊断.制定治疗方案.评估疾病预后和总结诊治疾病经验等提供重要的.有时是决定性的依据,并在疾病预防,特别是传染病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病理学诊断报告书(或称病理诊断报告)是关于疾病诊断的重要医学文书。当涉及医.患间医疗争议时,相关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具有法律意义。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应由具有执业资格的注

册主治医师以上(含主治医师)的病理医师签发。各医院可酌情准予条件适宜的高年资病理科住院医师试行签署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低年资病理科住院医师.病理科进修医师和非病理学专业的医师不得签署病理学诊断报告书。 五.病理学检查是临床医师与病理医师为确立疾病诊断而进行的合作行为,是有关临床科室与病理科之间特殊形式的会诊。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双方皆应认真履行各自的义务和承担相应的责任。 六.病理学检查申请单是临床医师向病理医师发出的会诊邀请单。病理学检查申请单的作用是:临床医师向病理医师传递关于患者的主要临床信息(包括症状.体征.各种辅助检查结果和手术所见等).诊断意向和就具体病例对病理学检查提出的某些特殊要求,为进行病理学检查和病理学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或依据。病理学检查申请单是疾病诊治过程中的有效医学文书,各项信息必须真实,应由主管患者的临床医师亲自(或指导有关医师)逐项认真填写并签名。 七.临床医师应保证送检标本与相应的病理学检查申请单内容的真实性和一致性,所送检材应具有病变代表性和可检查性,并应是标本的全部。 八.患者或患者的授权人应向医师提供有关患者的真实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史和可能涉及诊断需要的隐私信息)。

妇科细胞学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妇科细胞学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将阴道或宫颈的脱落细胞制成细胞涂片,经过染色及相应处理,观察细胞形态特征,也可用于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内膜及输卵管等部位肿瘤的检测,也是炎症、内分泌状况诊断的一种检查方法。 【适应证】 1.可疑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内膜等部位肿瘤或炎症。 2.阴道排液、可疑输卵管肿瘤。 3.明确机体雌激素水平。 4.宫颈、阴道病毒感染。 5.有性生活女性体检必查项目。 【操作方法及程序】 1.阴道脱落细胞检查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窥器打开阴道后,用刮板在阴道上1∕3侧壁处轻轻刮取黏液及分泌物,均匀涂抹于载玻片上,玻片上放置95%乙醇或置于10%福尔马林液中固定;巴氏染色、阅片。 2.宫颈脱落细胞检查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窥器打开阴道后,用刮板轻轻刮取宫颈黏液及分泌物,均匀涂抹于载玻片上,固定、染色、阅片方法同上。 3.吸片法用吸管吸取后穹隆积液,将其均匀涂抹于载玻片上并固定。可用于阴道、宫颈、子宫内膜及输卵管病

变的诊断,子宫内膜病变者尚可用专门制备的纤维宫腔吸管,伸入宫腔,吸取宫腔内液体、细胞涂片,固定、染色、阅片方法同上。 4.薄层液基细胞涂片技术(TCT)应用特殊毛刷传统的操作方法伸入宫颈管内,旋转一周取样,将所取样本放入特制装有液体的小瓶中,经离心制片,固定、染色、阅片方法同上。该技术使薄片上细胞均匀分布、形态伸展、去除黏液及红细胞的干扰,细胞利于阅片者辨认。 5.计算机辅助宫颈细胞学诊断技术(CCT)将细胞学诊断标准和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相结合,制成计算机细胞学诊断程序,利用计算机阅读细胞涂片,进行诊断。 6.薄层液基细胞涂片技术及计算机辅助宫颈细胞学诊断技术(LCT)将薄层液基细胞涂片技术与计算机辅助宫颈细胞学诊断技术结合,更加方便、快捷,但因价格昂贵,使用不多。 【注意事项】 1.标本采集前3d应避免性交、阴道检查、阴道冲洗及上药。 2.宫颈黏液较多时应使用干棉签将其轻轻拭去。 3.阴道出血时应避免采集标本。 4.可将细胞固定储存于液态储存液中,使用时制备成细胞涂片,特定的固定液可将红细胞及黏液溶解,使细胞形

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管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管理制度 和技术操作规程 篇一: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规章制度 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规章制度 一、从事终止妊娠手术单位房屋、设备和人员配备基本标准 1.终止妊娠手术室房屋要求: (1)手术室应设在门诊或病房一端; (2)手术室的面积与其任务相适应; (3)室内墙面装有1.5~2米高的瓷砖或用油漆粉刷;有水池;有水磨石或水泥地面,并有倾斜度和下水道。 (4)门窗严密,光线充足,装有纱窗、纱门,应有采暖、降温设备。 (5)除手术间外,设缓冲间(更衣、换鞋),并有涮手、敷料准备,污物处理等地方。 (6)设观察室和观察床。

2、终止妊娠手术设备: (1)设手术床、器械台、器械敷料柜,负压吸引器,冲洗设备,照明灯等。 (2)紫外线灯,常用消毒药品或制剂。 (3)必备的抢救设施及备用物品(血压计、体温计、听诊器、注射器、输液器、氧气袋(瓶)、抢救药品)。 (4)手术包。 3、其他必备设施: (1)转送疑难、急重症病人的应急条件(交通工具、电话等)。 (2)供血、配血、输血设备。 (3)供氧、抢救监护条件。 (4)有效消毒设施(高压灭菌锅等)。 (5)有关检验等辅助设施。 4、人员配备: 有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的医师。 二、终止妊娠手术人员标准 1、工作认真负责,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2、从事终止妊娠手术的医师,应接受有关专业的技术培训,经卫生行政部

门考核合格,并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3、具有国家认可的中专及以上医学专业学历证明,已获得医师及以上技术职称,并具有三年以上妇产科或外科临床经验。 禁止非法使用超声诊断技术鉴定胎儿性别的管理制度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安徽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的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医院应加强超声诊断技术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凡从事超声诊断的工作人员均应接受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的法律法规教育并向医院作出不得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的书面承诺。 三、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使用超声诊断技术,禁止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如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当事人应出具市(地)以上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组织的证明,并准确记载其简要情况、适应症、检查结果,并由检查人员签名。 四、在超声诊断工作场所的醒目处

口腔门诊全套制度.doc

口腔门诊规章制度 目录 一、口腔门诊工作制度 二、科室员工沟通协调工作制度 三、口腔医务人员医德规范 四、口腔全程优质服务制度 五、门诊健康教育 六、口腔科绿色通道就诊制度 七、口腔医患沟通工作制度 八、口腔感染控制业务学习制度 九、医院感染在职教育与培训制度 十、医院职工培训制度 十一、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 十二、口腔科感染管理制度 1、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标准预防防护制度 3、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 4、已知传染病患者防护制度 5、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处理及报告制度 6、口腔专科消耗性材料的感染控制制度 7、重复使用器械的感染控制管理制度 8、口腔诊疗器械维护和保养制度 9、口腔模型室规章管理制度 10、化学消毒液监测制度 11、口腔卫生保洁制度 12、诊疗室环境日清洁、消毒常规 13、牙科手机清洗、消毒与灭菌操作指引 14、超声波洁牙手机的清洗、消毒和灭菌的操作指引 15、口腔科小器械清洗、消毒操作指引 16、口腔科可重复使用器械清洗、消毒与灭菌操作指引 17、模型消毒操作指引 18、义齿修整抛光消毒操作指引 19、印模托盘消毒操作流程 20、独立水源式牙椅供水管道的清洁、消毒养护操作指引 21、牙椅排水管道的清洁、消毒操作指引 22、防止手套交叉污染的方法 23、医疗废物内部分类、收集、处置、转运制度 24、医疗废物处理工作指引 25.口腔消毒管理责任制 26、口腔诊疗医院感染管理标准 27、口腔门诊院感管理质量评估细则 一、口腔门诊工作制度 1.口腔诊疗工作有一名分管院长分工负责领导门诊工作,门诊部主任全面负责管理口腔门诊诊疗工作。各科主任应加强对本科门诊的业务技术领导。 2.严格遵守《医院员工守则》;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坚守服务承诺信条。

妇产科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图模板

妇产科技术操作规范及流 程图模板 1

妇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2

目录 1.耳穴埋豆( 籽) 2.刮痧法 3.灸法 4.熏洗法 5.湿敷法 6.涂药法 7.坐药法 8.毫针法 9.中药保留灌肠法 3

耳穴埋豆( 籽) 耳穴埋豆是用菜籽或王不留行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 经过经络传导, 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一、评估 1.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耳部前皮肤情况。 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 有无流产史, 当前是否妊娠。 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5.心理状况。 二、目标 遵医嘱选择穴位, 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经过其疏通经络, 调整脏腑气血功能, 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 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临床常见于失眠、便秘、疼痛、腹胀等症状治疗。 三、适应症 各种痛症、炎症、慢性病症, 过敏与代谢性疾病, 功能紊乱性病症, 内分泌代谢病症。 四、禁忌症 耳部有炎症、破溃、冻伤的部位或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五、告知 4

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六、物品准备 治疗盘: 耳豆贴、 75%酒精、棉签、镊子、探棒、手消毒剂、污物桶。 七、操作程序 1.洗手、戴口罩, 备齐用物。 2.携至床旁, 再次核对,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根据医嘱用探棒探查穴位, 并询问患者有无热、胀、痛等感觉。 4.用75%酒精擦拭耳廓、消毒操作者手指, 用镊子夹取耳豆板上的耳豆贴, 贴于选定的穴位上, 四角贴牢。 5.观察患者有无不适, 为患者逐一按压, 按压力度以患者能耐受并产生热、胀、痛为宜。 6.指导患者按此法按压, 每日2—3次, 每次1—2分钟, 并告知相应注意事项。 7.操作完毕,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八、注意事项 1.操作前务必检查耳部皮肤情况, 若有炎症、破溃、冻伤的禁用。 2.探穴力度应适度、均匀。 3.耳部酒精消毒待干后, 再进行耳穴贴压。 4.根据医嘱确定留置时间, 一般可留置3—7天, 常规操作以单侧耳朵为宜, 两侧交替使用。 5.注意观察患者情况, 若有不适应立即停止, 并通知医生。 5

妇科诊疗技术操作标准规范(DOC 33页)

妇科诊疗技术操作标准规范(DOC 33页)

妇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耳穴埋豆(籽) 耳穴埋豆是用菜籽或王不留行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一、评估 1.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耳部前皮肤情况。 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5.心理状况。 二、目标 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临床常用于失眠、便秘、疼痛、腹胀等症状治疗。 三、适应症 各种痛症、炎症、慢性病症,过敏与代谢性疾病,功能紊乱性病症,内分泌代谢病症。 四、禁忌症 耳部有炎症、破溃、冻伤的部位或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五、告知 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六、物品准备 治疗盘:耳豆贴、75%酒精、棉签、镊子、探棒、手消毒剂、污物桶。 七、操作程序 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 2.携至床旁,再次核对,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根据医嘱用探棒探查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热、胀、痛等感觉。

4.用75%酒精擦拭耳廓、消毒操作者手指,用镊子夹取耳豆板上的耳豆贴,贴于选定的穴位上,四角贴牢。 5.观察患者有无不适,为患者逐一按压,按压力度以患者能耐受并产生热、胀、痛为宜。 6.指导患者按此法按压,每日2—3次,每次1—2分钟,并告知相应注意事项。 7.操作完毕,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八、注意事项 1.操作前务必检查耳部皮肤情况,若有炎症、破溃、冻伤的禁用。 2.探穴力度应适度、均匀。 3.耳部酒精消毒待干后,再进行耳穴贴压。 4.根据医嘱确定留置时间,一般可留置3—7天,常规操作以单侧耳朵为宜,两侧交替使用。 5.注意观察患者情况,若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通知医生。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全套)》目录之令狐文艳创作

令狐文艳创作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全套)》目录 1.《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消化内镜学分 册》¥25.00 2.《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疼痛学分册》¥68.00 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结核病分册》¥27.00 4.《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38.00 5.《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55.00 6.《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整形外科分册》¥33.00 7.《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烧伤分册》¥15.00 8.《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核医学分册》¥45.00 9.《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美容医学分册》¥60.00 10.《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影像技术分 册》¥48.00 11.《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45.00 12.《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计划生育学 分》¥20.00 1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儿科学分册》¥22.00 14.《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物理医学与康 复学分册》¥60.00 15.《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泌尿外科分册》¥32.00 16.《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 分》¥40.00 17.《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手外科分册》¥68.00 18.《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 分册》¥36.00 19.《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76.00 20.《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 册》¥75.00 21.《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病学分 册》¥36.00 22.《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肿瘤学分 册》¥39.00 2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肿瘤学分册》¥42.00 24.《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精神病学分册》¥33.00 25.《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 册》¥65.00 26.《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病学分 册》¥35.00 27.《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妇产科分册》¥69.00 28.《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呼吸病学分册》¥45.00 29.《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分册》¥39.00 30.《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肠外肠内营养 学分册》¥50.00

妇科腹腔镜操作规范方案

妇科腹腔镜 一、腹腔镜检查 (一)适应症 1.各种不明原因盆腔疼痛的鉴别诊断 2.开腹指征不确切的盆腔包块性质的鉴别诊断。 3.原因不明的少量腹腔出血的检查。 4.原因不明的少量腹水的检查。 5.原发不孕、继发不孕或不育的检查。 6.异位妊娠的鉴别和诊断。 7.生殖器畸形的诊断,如子宫畸形、两性畸形、R-K-H 综合征(Rokitansky-Kuster-Hauser syndrome)等。 8.子宫膜异位症的诊断、分期及药物治疗后再次腹腔镜检查评估疗效。 9.分泌疾病的诊断,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等。 10.盆腔恶性肿瘤二次探查的疗效评估,以及卵巢癌的横隔探查或腹腔液抽吸细胞学检查。 11.子宫穿孔的检查及宫腔操作时的监视,如子宫穿孔后的吸宫术、畸形及病理子宫的宫腔操作、宫腔镜下电切。 12.寻找或取出迷路在腹腔的宫节育器或其他异物。 13.复孕手术前的评估。 (二)禁忌症

1.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肺功能不全。 2.各种类型的肠梗阻及弥漫性腹膜炎。 3.脐疝、膈疝、腹壁疝、腹股沟疝或股疝等。 4.腹部肿块大于妊娠4个月或中、晚期妊娠者。 5.凝血功能障碍、血液病等。 6.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有广泛的腹壁疤痕或腹腔广泛粘连者。 7.过度肥胖或过度消瘦者。 8.局限性腹膜炎。 9.年龄大于60岁妇女。 二、腹腔镜手术 Ⅰ类: 1.囊肿的细针穿刺:如黄素囊肿、卵巢冠囊肿的穿刺。 2.活组织检查:如卵巢的或组织检查。 3.局部注药:如异位妊娠或滋养细胞肿瘤局部注射氨甲喋呤(MTX)或5氟尿嘧啶(5-Fu)等药物。 4.轻度盆腔粘连分离,如膜状粘连或少量的索状粘连。 5.美国生育协会(AFS)评分为Ⅰ—Ⅱ级的子宫膜异位症的激光或电凝治疗。 6.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腹腔镜下治疗。 7.黄体破裂的局部止血及腹腔清理。 Ⅱ类: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部分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 第1章总则 一、为提高病理学诊断质量,促进临床工作,依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精神,结合医院病理科工作的特点, 制定本规范。 二、医院病理科和承担医院病理科任务的医学院校病理教研 室的主要临床任务是通过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简称活检)、 细胞病理学检查(简称细胞学检查)和尸体剖检(简称尸检) 等作出疾病的病理学诊断(或称病理诊断)。具有一定规模 的病理科,应积极开展教学、培训病理医师和科学研究等项 工作。 三、病理学诊断是病理医师应用病理学知识、有关技术和个 人专业实践经验,对送检的患者标本(或称检材,包括活体 组织、细胞和尸体等)进行病理学检查,结合有关临床资料, 通过分析、综合后,作出的关于该标本病理变化性质的判断 和具体疾病的诊断。病理学诊断为临床医师确定疾病诊断、 制定治疗方案、评估疾病预后和总结诊治疾病经验等提供重 要的、有时是决定性的依据,并在疾病预防,特别是传染病 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病理学诊断报告书(或称病理诊断报告)是关于疾病诊 断的重要医学文书。当涉及医、患间医疗争议时,相关的病 理学诊断报告书具有法律意义。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应由具有

执业资格的注册主治医师以上(含主治医师)的病理医师签发。各医院可酌情准予条件适宜的高年资病理科住院医师试行签署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低年资病理科住院医师、病理科进修医师和非病理学专业的医师不得签署病理学诊断报告书。 五、病理学检查是临床医师与病理医师为确立疾病诊断而进行的合作行为,是有关临床科室与病理科之间特殊形式的会诊。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双方皆应认真履行各自的义务和承担相应的责任。 六、病理学检查申请单是临床医师向病理医师发出的会诊邀请单。病理学检查申请单的作用是:临床医师向病理医师传递关于患者的主要临床信息(包括症状、体征、各种辅助检查结果和手术所见等)、诊断意向和就具体病例对病理学检查提出的某些特殊要求,为进行病理学检查和病理学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或依据。病理学检查申请单是疾病诊治过程中的有效医学文书,各项信息必须真实,应由主管患者的临床医师亲自(或指导有关医师)逐项认真填写并签名。 七、临床医师应保证送检标本与相应的病理学检查申请单内容的真实性和一致性,所送检材应具有病变代表性和可检查性,并应是标本的全部。 八、患者或患者的授权人应向医师提供有关患者的真实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史和可能涉及诊断需要的隐私

普外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普外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第一章单纯性甲状腺肿 第二章乳腺癌 第三章腹外疝 第四章急性阑尾炎 第五章肠梗阻 第六章胃十二直肠疾病 第一节胃十二指肠溃疡 第二节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第三节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第七章胆囊结石 第八章肝外胆管结石 第九章肝脏损伤 第十章脾破裂 第十一章结肠癌 第十二章直肠癌 第十三章海绵状血管瘤 第十四章痔 第十五章下肢静脉曲张 第十六章技术操作规范—腹膜腔穿刺术 第一章单纯性甲状腺肿 【病因】 1.碘的缺乏。 2.甲状腺素需要量增高,青春发育期、妊娠期、绝经期。 3.甲状腺素合成和分泌障碍。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一般无全身症状 2.甲状腺可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在腺体的一侧或两侧可触及单个或多个结节,增长速度慢,并发囊内出血时短期增大较快,伴有疼痛。

3.较大肿块可压迫邻近器官产生症状,如压迫气管可影响呼吸,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压迫食管产生吞咽困难等,胸骨后甲状腺可引起纵隔内压迫症状。 二、辅助检查 1.甲功全套 2.甲状腺扫描 3.B超 有压迫症状者拍颈部正侧位片,术前请耳鼻喉科会诊检查声带。 三、诊断依据 1.是否甲状腺肿流行地区。 2.甲状腺不同程度肿大,可触及单个或多个结节,随吞咽上下移动。 3.甲功正常。 4.B超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 5.甲状腺穿刺或术中冰冻证实为结节性甲状腺肿。 【治疗】 一、手术治疗 行甲状腺结节或腺叶切除术,术中冰冻病理确诊。 二、术前准备: 1.除术前常规准备外,对有压迫症状者拍吞钡部正侧位片,了解气管、食道受累及有无胸骨后甲状腺肿。 2.术前请耳鼻喉科会诊检查声带。 三、术后处理: 1.注意观察呼吸、声音、伤口渗血等情况。 2.伤口压砂袋24小时。 3.引流条或引流管根据引流量多少在24—72小时拔除。 4.必要时床头备气管切开包。 5.抗炎止血对症治疗。

妇产科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规范

威县中医院妇科 2014年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妇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要求,二级中医医院外科应至少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10种,我科实际开展10种。开展项目如下表: 编号项目名称主要适应症 1 中药熏洗法适用于阴痒、带下等。 2 中药灌肠法妇科炎性包快、异位妊娠包快等,预防术后并发症。 3 拔罐法妊娠而致的腰背酸痛、局部胀痛,下腹部炎性包块等。 4 塞药法用于治疗宫颈、阴道疾病。 5 穴位注射法痛经、更年期综合症、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等。 6 艾灸法痛经,胎位不正,胞衣不下,产后腹痛。 7 中药外敷法慢性盆腔炎、盆腔内炎性包快,产后乳房胀痛,回乳 8 穴位敷贴法痛经等。 9 毫针刺法痛经,崩漏,滞产,胞衣不下,产后腹痛 10 平衡针灸疗法妇科各类疼痛性疾病,术后消化不良等合并症。 注: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细则详见附录

目录 一.中药熏洗法 (3) 二.中药灌肠法 (5) 三.拔罐法 (7) 四.塞药法 (9) 五.穴位注射法 (10) 六.艾灸法 (12) 七.中药外敷法 (14) 八.穴位敷贴法 (15) 九.毫针刺法 (16) 十.平衡针灸疗法 (18) 注意:所有操作前要求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服装、鞋帽整齐。遵照操作规范要求,对患者进行核对、评估正确,全面。均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带好口罩、帽子。术前一定要清点物品。

一、中药熏洗法 熏洗法是将药物煎煮,趁热在患处熏蒸、淋洗,以达到疏通腠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包括熏蒸、洗法。 (一)适应症 适用于阴痒、带下等。 (二)禁忌症 高热、出血疾患、活动性结核、妊娠、月经期,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三)物品准备 治疗盘、药液、熏洗盆、水温计、必要时备屏风及换药用品等。 (四)操作程序 1.核对医嘱,患者信息,做好评估。评估内容:①.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②.患者体质及熏洗部位皮肤情况。③.患者是否经期、妊娠。 2.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遵医嘱配制药液,水温控制在50—700C。 3.携至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熏洗部位, 5.坐浴时,将药液趁热倒入盆内,协助患者脱去内裤,坐在木盖上熏蒸。待药液不烫时,拿掉木盖,坐入盆中泡洗。药液偏凉时,应更换药液,每次熏洗15-20分钟。注意保暖及隐私保护。熏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若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协助患者卧床休息。 5.熏洗完毕,用小毛巾擦干皮肤,协助衣着,安置舒适体位。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五)注意事项 1. 熏洗药液温度适宜,以防烫伤。冬季注意保暖。 2.伤口部位进行熏洗时,按无菌技术操作进行。 3.包扎部位熏洗时,应揭去敷料,操作完毕更换消毒敷料。 4.所用物品需清洁消毒,用具一人一份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我科自拟中药熏洗方: 苦参30克百部20克地肤子20克土茯苓20克 黄柏20克白鲜皮20克白花蛇草20克 水煎2000ml,先熏后洗,每晚1次,日一剂。 后附流程图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全套目录精编版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全套 目录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全套)》目录1.《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消化内镜学分册》 ¥25.00? 2.《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疼痛学分册》 ¥68.00? 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结核病分册》 ¥27.00? 4.《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38.00 5.《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55.00? 6.《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整形外科分册》¥33.00? 7.《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烧伤分册》¥15.00? 8.《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核医学分册》 ¥45.00? 9.《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美容医学分册》¥60.00? 10.《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影像技术分册》 ¥48.00? 11.《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45.00? 12.《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计划生育学分》 ¥20.00? 1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儿科学分册》¥22.00? 14.《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物理医学与康复学 分册》¥60.00? 15.《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泌尿外科分册》¥32.00 16.《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 ¥40.00? 17.《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手外科分册》¥68.00? 18.《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 册》¥36.00? 19.《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76.00?

20.《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 ¥75.00? 21.《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病学分册》 ¥36.00? 22.《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肿瘤学分册》 ¥39.00? 2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肿瘤学分册》¥42.00? 24.《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精神病学分册》¥33.00 25.《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 ¥65.00? 26.《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病学分册》 ¥35.00? 27.《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妇产科分册》¥69.00? 28.《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呼吸病学分册》¥45.00 29.《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分册》¥39.00 30.《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肠外肠内营养学分 册》¥50.0031.《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重症医学分册》 ¥129.00 32.《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电生理和起搏分 册》¥75.00 3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外科学分 册》¥88.00 34.《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辅助生殖技术与精 子库分册》¥56.00 35.《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麻醉学分册》¥92.00 36.《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胸外科学分册》¥68.00 37.《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59.00 38.《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激光医学分册》¥62.00 39.《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急诊医学分册》¥69.00 40.《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器官移植分册》¥60.00 41.《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95.00 42.《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骨科分册》¥150.00 4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营养学分册》¥45.00 全套43分册 人民军医出版社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培训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培训 篇一: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及诊疗指南检查记录_督查整改报告 峨眉山东区医院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及诊疗指南督导检查整改措施 篇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消化内镜分册_1 概论 消化内镜诊疗管理制度 一、内镜室的基本设置 (一)人员配置 1.医师 (1)内镜室必须有专职医师负责日常工作.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内镜室的各项工作.并参加常规诊疗工作。专职医师须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犯 (2)内镜医师必须有坚实的临床基础.应在工作3年以上的住院医师中择优选拔.培训时间不少于3个月。从事治疗性内镜工作的医师,培训时间应适当延长。 (3)内镜医师必须既有操作技能,又有丰富的临床及

理论知识。在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考核上岗制度。 2.护士 (1)内镜室应设有经过培训的专业护士,其护龄至少在 3年以上。每个检查台应设置1名护士(按同一时间内开展 的台数计算)。3台以上的内镜室可设立护理组或配备护士长。 (2)内镜室护士应经过专门技术培训.培训工作应在 三级医院内进行,时间不短于2个月。在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考核上岗制度。 3.技术员 对工作量较大的内镜室.尤其是有x线设备的内镜室应配备技术员,技术员应有(或相当于)中专以上学历.经培训后上岗。 (二)检查室 1.每一检查室面积不小于20㎡,室内主要放置内镜检查设备与清洗消毒设施。2.检查台数与内镜台数应与实际 检查人数相适应.检查台过少必然会导致内镜消毒不严的后果。 3.不允许将不同类型的内镜(如胃镜与气管镜)安排 在同一检查室内进行。4.胃镜和肠镜检查原则上应分室进行。检查人数不多的单位可分不同时间段进行检查,但严格禁止在同一清洗槽内进行胃镜与肠镜的清洗与消毒。 5.检查室应配有空调、相应的水电设施、稳压电源装

妇产科护理.技术规范标准[详]

沭阳仁慈医院 妇产科专科护理技术规范 第一章孕产期护理技术 (2) 一、子宫底高度和腹围的测量 (2) 二、四步触诊 (3) 三、胎心音听诊 (3) 四、胎心电子监测 (4) 五、胎动计数 (4) 六、分娩期护理 (4) 七、外阴部消毒 (5) 八、会阴保护 (5) 九、会阴切开缝合 (6) 十、会阴护理 (7) 十一、子宫复旧护理 (7) 十二、母乳喂养 (7) 十三、乳头皲裂护理 (8) 十四、乳房按摩 (8) 十五、产褥期保健操 (9) 十六、引产术护理 (9) 第二章新生儿及婴幼儿护理技术 (10) 一、眼部护理 (10)

二、脐部护理 (10) 三、臀部护理 (10) 四、沐浴 (11) 五、奶瓶喂养 (11) 第一章孕产期护理技术 孕产期护理是孕产妇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科护士应以良好的护理技术,在孕期促进孕妇健康,预防并发现妊娠期并发症;在分娩期关心和支持产妇,及时发现产程异常,科学接生,避免分娩合并症,促进母婴安全;产褥期及时评估和观察产妇、新生儿状况,按照产科护理常规给予产妇和新生儿护理,实施母乳喂养,指导产妇康复和新生儿护理知识,促进母婴健康。 一、子宫底高度和腹围的测量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孕周、是否为高危妊娠、腹形及腹壁张力。 2.评估环境温度、光线、隐蔽程度。 3.评估孕妇的反应。 (二)操作要点。 1.孕妇排空膀胱,取仰卧屈膝位。 2.皮尺一端放在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另一端贴腹壁沿子宫弧度到子宫底最高点为宫高。 3.皮尺经脐绕腹1周为腹围。 (三)指导要点。

告知孕妇测量宫高和腹围的意义和配合事项。 (四)注意事项。 1.以厘米为单位。 2.注意子宫敏感度。 3.皮尺应紧贴腹部。 二、四步触诊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孕周及是否为高危妊娠。 2.评估环境温度、光线、隐蔽程度。 3.评估孕妇的反应。 (二)操作要点。 1.仰卧屈膝位,暴露腹部。 2.第一步:检查者面向孕妇,双手置于子宫底部,了解子宫外形、子宫底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妊娠周数是否相符,然后以双手指腹相对轻推,判断在宫底部的胎儿部分。 3.第二步:两手分别置于腹部左右两侧,一手固定,另一手轻轻深按检查,两手交替,分辨胎背及胎儿四肢的位置。 4.第三步:右手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拇指与其余4指分开,握住胎先露部,查清是胎头或胎臀,并左右推动。 5.第四步:检查者面向孕妇足端,两手分别置于胎先露部的两侧,向骨盆入口方向下压再次判断,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先露部入盆程度。 (三)指导要点。 1.告知孕妇四步触诊的意义及配合方法。 2.告知孕妇检查前排尿。 (四)注意事项。 1.动作轻柔,以取得配合。 2.注意保暖,保护隐私。 三、胎心音听诊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孕周、胎位及腹部形状。 2.了解妊娠史及本次妊娠情况。 (二)操作要点。 1.仰卧位,暴露腹部。 2.用胎心听诊器或胎心多普勒在相应位置听诊胎心,记录。 (三)指导要点。 1.告知孕妇听诊胎心音的意义和正常值范围。 2.指导孕妇自我监测胎动。 (四)注意事项。

(完整版)安全生产标准化全套资料

安全生产标准化全套资料 第一部分安全生产责任制 1.法人代表安全生产职责 (52) 2.主管安全生产工作领导职责 (53) 3.主管安全生产部门负责人职责 (74) 4.班组长安全生产职责 (85) 5.公司员工安全生产职责 (96) 6.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107) 7.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职责 (118) 8.领导班子其他负责人安全职责 (129) 9.部门安全生产管理员职责 (131) 10.班组安全生产职责 (131) 11.各职能部门和人员安全生产职责 (141) 12.综合办公室安全生产职责 (151) 13.各事业部加工制造部安全职责 (151) 14.财务室安全职责 (1715) 第二部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 .. 18 2.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22) 3.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23) 4.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制度 (24) 5.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25)

6.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识别管理制度 (26) 7.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29) 8.安全设备管理和检修、维修制度 (30) 9.设备、设施变更报废和拆除管理制度 (30) 1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31) 11.安全生产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 (32) 12.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32) 13.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35) 14.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36) 15.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37) 16.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和管理制度 (38) 17.安全逐级监察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39) 18.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40) 19.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41) 20.具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安全管理制度 (43) 21.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44) 22.岗位标准化操作制度 (45) 23.安全生产责任保证金制度 (45) 24.安全生产主管副职持证上岗制度 (45) 25.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 (46) 26.相关方管理制度 (4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