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执业医师内科复习指导- 常见症状与体征(三)

执业医师内科复习指导- 常见症状与体征(三)

执业医师内科复习指导-  常见症状与体征(三)
执业医师内科复习指导-  常见症状与体征(三)

第一单元常见症状与体征(三)

引起振动而产生。

(2)第二心音:S2主要是由于心室舒张开始时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突然关闭引起的瓣膜振动所产生

(3)第三心音:S3的产生是由于心室快速充盈时,血流冲击心室壁振动所致。仰卧位和左侧卧位听诊最清晰. 高抬下肢可增强、坐位或立位可减弱或消失.

(4)第四心音:S4的产生与心房收缩有关。

3.听诊特点

(一)第一心音①音调较低(55~58Hz);②强度较响;③性质较钝;④历时较长(持续约

0.1s);⑤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⑥心尖部听诊最清晰。

(二)第二心音①音调较高(62Hz);②强度较S l为低;③性质较S l清脆;④历时较短

(0.08s);⑤在心尖搏动之后出现;⑥心底部听诊最清楚。

歌诀:第一心音音调低,强调响,性质钝,历时长,心尖部听诊最为强。

【真题库】11.第二心音听诊的特点是

A 音调较低

B.强度较响

C.历时较长

D.不如第一心音清脆

E.心底部听诊最清楚

答案:E

【真题库】18心尖部听到隆隆样舒张期杂音伴第一心音亢进提示

A 二尖瓣关闭不全

B 二尖瓣狭窄

C 室间隔缺损

D 三尖瓣狭窄

E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答案:B

第十八节第二心音分裂

【考纲要求】常见第二心音分裂的种类、听诊要点、临床意义。

【考点纵览】注意第二心音分裂的种类、听诊要点及临床意义。

第二心音S2分裂即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关闭时间的间距延长,导致听诊时闻及其分裂为两个声音。临床较常见,可有四种种情况:生理性分裂、通常分裂、固定分裂、反常分裂。

1.生理性分裂

深吸气时出现分裂,青少年常见。

2.通常分裂

吸气、呼气时均可听到第二心音分裂,但吸气时更明显。可出现于右室内排血时间延长的情况,如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等;也可出现于左室射血时间缩短的情况,如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等。

3.固定分裂

分裂的第二心音不受吸气、呼气的影响,分裂的两个成分时距较固定,可出现于房间隔缺损。

4.反常分裂

又称为逆分裂。分裂的第二心音以呼气时更加明显。可出现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主动脉瓣狭窄或重度高血压时。

54.[真题]关于第二心音分裂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生理性分裂在青少年中更多见

B.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通常分裂

C.固定分裂可见于房间隔缺损

D.反常分裂可见于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E.逆分裂可见于主动脉瓣狭窄

答案:D

试题点评:反常分裂又称逆分裂,指主动脉瓣关闭迟于肺动脉瓣,吸气时分裂变窄,呼气时变宽,见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及主动脉瓣狭窄或重度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和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时,右室排血时间延长,使肺动脉瓣关闭明显延迟,出现通常分裂。固定分裂指第二心音分裂不受吸气、呼气的影响,第二心音分裂的两个成分时距较固定,见于先心病房间隔缺损。

第十九节额外心音

【考纲要求】额外心音常见原因、产生机制、听诊特点、临床意义。

【考点纵览】额外心音分收缩期和舒张期两类,掌握其常见原因、产生机制、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一.舒张期額外心音

奔马律

由出现在S2之后的病理S3或S4,与原有的S1.S2组成的节律,在心率快时(>100次/min),极似马奔跑时的蹄声,故称奔马律。奔马律是心肌严重受损病变的重要体征。

按出现时间的早晚,奔马律可分为3种:

1.舒张早期奔马律

为最常见的一种奔马律。由于发生在舒张期较早期即在S2之后,故通常称为舒张早期奔马律。也叫室性奔马律。因为它实际上是由病理性S3与S1、S2所构成的节律,故又称第三心音奔马律。

(1)常见病因:常见于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二尖瓣关闭不全、高血压性心脏病等。

(2)产生机制:一般认为是由于舒张期心室负荷过重,心肌张力减低,心室壁顺应性减退,在舒张早期心房血液快速注入心室时,引起已过度充盈的心室壁产生振动所致,故也称室性奔马律。

(3)听诊特点:①音调较低;②强度较弱;③出现在舒张期即S2后;④听诊最清晰部位,左室奔马律在心尖部,右室奔马律在胸骨下端左缘;⑤呼吸的影响,左室奔马律呼气末明显,吸气时减弱;右室奔马律吸气时明显,呼气时减弱。

(4)临床意义:舒张早期奔马律反映左室收缩功能严重低下,左室舒张期容量负荷过重。

协和习题45.舒张早期奔马律的组成的是

A S3与S1、S2

B 病理S3与S1、S2

C S4与S1、S2

D 病理S4与S1、S3

E S4与S2、S3

45.答案:B

2.舒张晚期奔马律

由于发生较晚,在收缩期开始之前即S1前0.1s出现,故常称为收缩期前奔马律或房性奔马律。由于它实际上是其病理性S4与S1.S2所构成的节律,也称为第四心音奔马律。

(1)病因:多见于压力负荷过重引起心室肥厚的心脏病,如高血压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等。

(2)产生机制:由于舒张末期左室压力增高和顺应性降低,左房为克服来自心室的充盈阻力而加强收缩所致,因而也称为房性奔马律。

(3)听诊特点:①音调较低;②强调较弱;③距S2较远,距S1近;④听诊最清晰部位:在心尖区稍内侧;⑤呼吸的影响:呼气末最响(如来自右房者则在吸气末加强)。

(4)临床意义:反映心室收缩期压力负荷过重或心肌受损所致的室壁顺应性降低。

3.重叠奔马律

当同时存在舒张早期奔马律和舒张晚期奔马律时,听诊呈四个音响,宛如火车头奔弛时轮机发出的声音,称为四音律,又称“火车头”奔马律。当心率增至相当快(>120次/min)时,是舒张早期奔马律的S3与舒张晚期奔马律的S4互相重叠,称为重叠奔马律。当心率减慢时,又恢复为四音律,常见于左或右心衰竭伴心动过速时。

协和习题46.室性奔马律的组成是

A S3与S1、S2

B 病理S3与S1、S2

C S4与S1、S2

D 病理S4与S1、S3

E S4与S2、S3

46.答案:B

协和习题48,房性奔马律的组成是

A S3与S1、S2

B 病理S3与S1、S2

C S4与S1、S2

D 病理S4与S1、S3

E S4与S2、S3

48.答案:C

开瓣音

1.常见病因:常见于二尖瓣狭窄。

2.产生机制

二尖瓣狭窄时,S2后0.07秒出现的一个高调而清脆的额外音。产生机制是在舒张早期,血液自左房快速经过狭窄的二尖瓣口流入左室,弹性尚好的二尖瓣迅速开放到一定程度又突然停止,引起瓣叶张帆式振动,产生拍击样声音。

3.听诊特点

音调高、历时短促而响亮、清脆,呈拍击样,听诊最清晰部位在心尖部及其内侧,呼气时增强。

4.临床意义

听到开瓣音提示轻至中度狭窄,瓣膜弹性和活动性尚好,常作为二尖瓣分离术适应证的参考条件。

心包叩击音及肿瘤扑落音

1,心包叩击音

指缩窄性心包炎时,在S2后约0.1s出现的一个较响的短促声音,主要见于狭窄性心包炎,也可见于慢性心包渗液、心包增厚、粘连等,单纯心包积液时偶可闻及。其产生机制系心包增厚,粘连,使心室舒张受限,在心室快速充盈时,心室舒张受心包阻碍被迫骤然停止,使室壁振动产生的声音。此音可在心前区听到,以心尖部和胸骨下段左缘最清晰。

2.肿瘤扑落音

此音为心房粘液瘤常见体征。

产生机制为:带蒂的心房粘液瘤(多在左心)于舒张期随血流进入左室,冲击二尖瓣叶,由于粘液瘤蒂柄突然紧张而产生振动,故称为肿瘤扑落音。

听诊特点:与开瓣音相似,音调不及开瓣音响,在S2后,较开瓣音出现晚,常随体位改变而变化。听诊部位在心尖部及胸部左缘3.4肋间,在S2后约0.08~0.12秒。

二、收缩期额外心音

1.收缩早期喷射音

亦称收缩早期喀喇音,按发生部位,收缩早期喷射音可分为肺动脉喷射音和主动脉喷射音。

(1)肺动脉收缩期喷射音常见于肺动脉高压、原发性肺动脉扩张、轻中度肺动脉瓣狭窄和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疾病。

主动脉收缩期喷射音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2)产生机制:主动脉、肺动脉由于某种原因扩张或压力增高,在左右心室射血时张力突然升高发生振动,当存在主、肺动脉瓣狭窄而瓣膜活动尚好时,在左右心室射血起始时瓣膜凸向主、肺动脉,而产生振动。

(3)听诊特点:出现时间紧跟在S1之后,音调高而清脆、时间短促,在心底部听诊最清楚,肺动脉喷射音在胸骨左缘第2,3肋间(肺动脉瓣区)最响,主动脉喷射音在胸骨右缘第2.3肋间(主动脉瓣区)最响;肺动脉喷射音吸气时减弱,呼气时增强,主动脉喷射音可向心尖传导,不受呼吸影响。

2.收缩中、晚期喀喇音

出现于S1后0.08s者称收缩中期喀喇音,0.08s以上称收缩晚期喀喇音,见于二尖瓣脱垂。

第二十节心脏杂音

【考纲要求】心脏杂音的常见原因、产生机制、听诊要点、临床意义。

【考点纵览】掌握心脏杂音听诊的部位、时期、性质、传导、强度、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掌握杂音强度的影响因素、分级及临床意义。体位、呼吸、运动对杂音的影响。功能性杂音和器质性杂音的鉴别要点。二尖瓣区收缩期杂音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注意以功能性、相对性杂音多见。各瓣膜及收缩期杂音的临床特点,注意主动脉瓣收缩期杂音以器质性多见。掌握二尖瓣舒张期杂音的特点,器质性和相对性杂音的鉴别要点。二尖瓣区、主动脉瓣区杂音多为器质性的。连续性杂音见于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等。

一、定义:

心脏杂音是指除心音和额外心音之外,由心室壁、瓣膜或血管壁振动产生的异常声音。

二、产生机制

正常人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呈层流状态,不产生声音。虽有少量湍流,但产生的声音微弱不会传出血管和心腔之外。如果血流速度加快、瓣膜口狭窄和关闭不全、血管腔异常扩大和狭窄、心腔内出现漂浮物以及血液粘稠度降低,则血流由层流为湍流,进而形成旋涡,撞击心壁、瓣膜、腱索和大血管壁使之产生振动,在相应部位可听到声音即杂音。

1.最响部位

如杂音在心尖部最响提示二尖瓣病变;

杂音在主动脉瓣区最响,提示主动脉瓣病变;

在肺动脉瓣区最响,提示肺动脉瓣病变;

在胸骨下端最响,提示三尖瓣病变。

如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到响亮而粗糙的收缩期杂音,首先应想到室间隔缺损;

胸骨左缘第2.3肋间有连续性机器样粗糙杂音,应想到动脉导管未闭。

2.时期

不同时期出现的杂音,常反映不同的病变。同在心尖部听到的杂音,如在收缩期出现,提示二尖瓣关闭不全,在舒张期出现,则提示二尖瓣狭窄,故听诊时一定要区分杂音出现的时期。

按心动周期的变化,一般分为收缩期杂音、舒张期杂音和连续性杂音三种。收缩期和舒张期均出现杂音时,称为双期杂音。

3.性质

一般而言,功能性杂音常较柔和,器质性杂音多较粗糙。

典型的粗糙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常提示二尖瓣关闭不全。

隆隆样杂音为低调,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是二尖瓣狭窄的特征。

叹气样杂音见于主动脉瓣区,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特点。

机器样杂音主要见于动脉导管未闭,杂音如机器转动声样粗糙。

乐音样杂音为高调、具有音乐性质的杂音,多由于瓣膜穿孔、乳头肌或腱索断裂形成,见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梅素性心脏病等。

鸟鸣声是一种特殊的收缩期乐性杂音,调高而尖,似某种鸟鸣,常见者如鸥鸣,可见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4.传导

杂音可沿血流方向或经周围组织传导。杂音越响,传导越广。

二尖瓣关闭不全时收缩期杂音向左腋下、左肩胛下区传导;狭窄时舒张期杂音较局限。

主动脉瓣狭窄时收缩期杂音主要向颈部、胸骨上窝传导;关闭不全时舒张期杂音主要沿胸骨左缘下传并可到达心尖。

三尖瓣关闭不全时收缩期杂音可传至心尖部;三尖瓣狭窄少见,其杂音亦可传导至心尖部。

【真题库】13心脏杂音较局限不传导的器质性病变是

A二尖瓣关闭不全

B.二尖瓣狭窄

C.主动脉瓣狭窄

D.肺动脉瓣狭窄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答案:B

5.强度

(1)影响因素:杂音的强度取决于①狭窄程度:一般来说狭窄越重,杂音越强;但极度狭窄时,通过的血流极少,则杂音反而减弱或消失;②血流速度:速度越快,杂音越强;

③压力阶差:狭窄口两侧压差越大,杂音越强;④心肌收缩力,心力衰竭时,心机收缩力减弱,杂音减弱,心衰纠正后,收缩力增强,压力阶差增大,杂音增强。

(2)杂音形态:常见的有5种形态:

①递增型杂音:杂音开始较弱,逐渐增强,如二尖瓣狭窄时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②递减型杂音:杂音开始较强以后逐渐减弱,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舒张期叹气样杂音;

③递增递减型杂音:又称菱形杂音,即杂音开始较弱,逐渐增强又逐渐减弱,如主动

脉瓣狭窄时收缩期杂音;

④连续性杂音:杂音由收缩期开始(S1后)逐渐增强,至S2时达最高峰,在舒张期逐渐

减弱,直至下一心动周期的S1前消失。如动脉导管未闭时的杂音;

⑤一贯型杂音:杂音的强度始终保持大体一致,如二尖瓣关闭不全时的收缩期杂音。

(3)强度分级

6.体位、呼吸的运动对杂音的影响

(1)体位改变:

左侧卧位可使二尖瓣狭窄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更明显;

前倾坐位时,易于闻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叹气样杂音;

仰卧则二尖瓣、三尖瓣与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杂音更明显。

从卧位或下蹲位迅速站立,使瞬间回心血量减少,从而使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杂音均减轻,而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杂音则增强。

(2)呼吸的影响:深吸气时,胸腔负压增加,回心血量增多,从而使与右心相关的杂音(如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狭窄与关闭不全)增强。深呼气时,胸腔内压上升,回心血量减少,经瓣膜产生的杂音一般都减轻,而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杂音则增强。

(3)运动的影响:使心率增快,心搏增强,在一定范围内杂音亦增强。

三、杂音的临床意义

1.功能性和器质性杂音

2.各瓣膜区杂音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1)收缩期杂音

①二尖瓣区:杂音可分3种。

功能性:常见。可见于发热、轻中度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剧烈运动等。

听诊特点:呈吹风样,性质柔和,2/6级,时限较短,较局限,原因去除后,

杂音消失;

相对性:由于左室扩张,引起二尖瓣相对关闭不全而产生杂音,

见于扩张型心肌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

听诊特点是:杂音呈吹风样柔和,不向远处传导。

器质性:主要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等。

听诊特点是:杂音呈吹风样,高调,性质较粗糙,强度常在3/6级以上,持续

时间长,占据整个收缩期,可遮盖第一心音,常向左腋下传导,

吸气时减弱,呼气时加强,左侧卧位时更明显。

②三尖瓣区

相对性:多见。大多数是由于右室扩大引起三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产生杂音。

听诊特点与二尖瓣关闭不全相似,但杂音吸气时增强,呼气时减弱。此杂音随

右室增大可传导至心尖区,易误为二尖瓣关闭不全;

器质性:三尖瓣器质性关闭不全极少见,杂音特点与二尖瓣器质性关闭不全相同。

③主动脉瓣区

器质性:多见。主要见于主动脉瓣狭窄。

听诊特点:杂音为喷射性、吹风样,杂音呈菱形,与第一心音之间有间隔,不

掩盖第一心音,性质粗糙,常伴有震颤,杂音顺血流方向向颈部传

导,伴A2减弱;

相对性:主要见于主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扩张、高血压等。

听诊特点是杂音较柔和,一般无震颤,杂音常可沿胸骨右缘向下传导,常有

A2亢进。

④肺动脉瓣区

功能性:多见。尤以健康儿童或青少年常见听诊特点为柔和、吹风样杂音,音调低,不向远处传导,常为2/6级以下,卧位时明显,坐位时减轻或消失;

相对性:在二尖瓣狭窄、房间隔缺损时,引起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扩张,出现肺动脉瓣相对关闭不全而产生此杂音。其特点与功能性杂音略同;

器质性:见于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杂音呈喷射性,响亮而粗糙,强度为3/6级或3/6级以上,呈菱形,常伴有震颤,P2常减弱并有S2分裂,向上下肋间、左上胸及背部传导。

①他部位:室间隔缺损时,可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到响亮而粗糙的收缩期杂音,

强度3/6组成以上,常伴有震颤,向心前区传导。

(2)舒张期杂音

①二尖瓣区:器质性:主要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听诊特点是:杂音最响部位在心尖区,时期为舒张中晚期,性质为隆隆样,先递减后递增,音调较低,较局限,不向远处传导,常伴有震颤及S1增强,杂音前可有开瓣音。这些特点是确定二尖瓣狭窄极为重要的根据;

相对性: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引起的相对性二尖瓣狭窄。现代研究表明,左室血容量多及舒张期压力增高,使二尖瓣膜处于较高位置,呈现相对狭窄,因而产生杂音称为Austin-Flint杂音。此杂音应与器质性二尖瓣狭窄杂音相鉴别,详见下表:

②三尖瓣区:舒张张杂音局限于胸骨左缘第4.5肋间,亦为隆隆样,吸气时增强。可见于三尖瓣狭窄,但极少见。

③主动脉瓣区:主要见于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梅素性心脏病。听诊特点是杂音呈递减型,舒张早期即出现,性质为叹气样,胸骨左缘第3肋间听诊最清楚,向下传导,可达心尖区,坐位前倾更易听到,呼气末屏气时杂音增强。

④肺动脉瓣区:多由于肺动脉扩张引起瓣膜相对关闭不全,产生舒张期杂音。

听诊特点是:杂音呈递减型,性质为吹风样或叹气样,胸骨左缘第2肋间听诊最响,向第3肋间传导,平卧位吸气时增强。此杂音称为Graham Steell杂音。常见于二尖瓣狭窄、肺源性心脏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

(3)连续性杂音

是由同一异常血流引起,常见于动脉导管未闭。

听诊的特点是杂音从第一心音后不久开始,持续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期,高峰在第二心音处,呈大菱形杂音,第二心音常听不到。杂音性质粗糙、响亮而嘈杂,类似旧式机器转动的噪音,故又称机器样杂音或Gibson杂音。杂音最响部位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向上胸部和肩胛间区传导;常伴有震颤。

四、杂音的听诊要点

瓣膜听诊区收缩期杂音(SM)舒张期杂音(DM)

心尖部

(M:二尖瓣区)二闭(MI)杂音呈吹

风样,高调,向左腋

下传导

二狭(MS):隆隆样,局

限不传导

常考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A:主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三肋间(A2:主动脉瓣区)主狭(AS)喷射性、

性质粗糙,常伴有震

颤,向颈部传导,

主闭(AI) 叹气样、向下传

导,可达心尖区,

常考

胸骨下端最响

(T:三尖瓣)

三闭(TI)三狭(TS)很少考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P:肺动脉瓣区)肺狭(PS) 喷射性,响

亮而粗糙

肺闭(PI) 吹风样或叹气

常考

胸骨左缘第2、3肋间

粗糙杂音

动脉导管未闭(PDA):连续性机器样常考

胸骨左缘第2、3肋间房间隔缺损(ASD):

P2固定分裂

常考

胸骨左缘第3、4肋间室间隔缺损(VSD):

P2固定分裂

常考

Austin—Flint杂音(奥-佛杂音):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引起的相对性二尖瓣狭窄。左室血容量多及舒张期压力增高,使二尖瓣膜处于较高位置,呈现相对狭窄,因而产生杂音称为Austin—Flint 杂音。

Graham Steell杂音(格-斯杂音): 二尖瓣狭窄、肺源性心脏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疾病导致的肺动脉扩张引起肺动脉瓣相对关闭不全,产生舒张期杂音。

听诊特点是:杂音呈递减型,性质为吹风样或叹气样,胸骨左缘第2肋间听诊最响,向第3肋间传导,平卧位及吸气时增强。此杂音称为Graham Steell杂音。

真题.心尖区闻及隆隆样舒张期杂音,应考虑为

A.二尖瓣关闭不全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二尖瓣狭窄

D.肺动脉瓣狭窄

E.三尖瓣狭窄

答案:C (2004)

真题(2002) .患者男性,12岁,肺动脉瓣区听到3/6级收缩期杂音,同时听到不受呼

吸影响的明显第二心音分裂。该患者可能是

A.正常人

B.肺动脉瓣狭窄

C.房间隔缺损

D.二尖瓣狭窄

E.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答案:C

试题点评:固定性第二心音分裂为房缺典型表现。

真题.重度主动脉瓣返流时心尖部可存在

A. Graham SteeⅡ杂音

B. Austin-Flint杂音

C. Durozier征

D. Traube征

E. DeMusset征

答案:B

解析:1.Austin-Flint杂音: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以产生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是在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心尖部闻及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类似二尖瓣狭窄所致的杂音,但二尖瓣完全正常。60%以上的中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可出现Austin Flint杂音,但在轻度患者中却很少闻及。2.Graham-Steel杂音:肺动脉瓣舒张期杂音,由肺动脉扩张引起的相对性关闭不全所致。

第二十一节心包摩擦音

【考纲要求】心包摩擦音的听诊特点、临床意义。

【考点纵览】心包摩擦音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心包摩擦音是指由于炎症或其他原因导致心包纤维蛋白沉着,使脏层和壁层心包表面粗糙,在心脏搏动时发生摩擦而出现的声音。

1.听诊特点

音质粗糙,搔抓样,与心搏一致,在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均可出现,与呼吸无关,屏气时摩擦音仍出现。心前区均可听到,但以胸骨左缘3,4肋间最易听到。

2.临床意义

常见于各种心包炎,也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尿毒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第二十二节周围血管征

【考纲要求】周围血管征的常见原因、产生机制、检查方法、临床意义。

【考点纵览】注意周围血管征产生原因、机制、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脉压增大产生周围血管征。

周围血管征是指由于脉压增大而导致周围动脉和毛细血管搏动增强的一组体征,如水冲脉、明显颈动脉搏动、点头运动、毛细血管搏动、枪击音和双重杂音等。

1.原因

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患。

2.产生机制

上述疾患均导致主动脉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周围血管内的压力迅速上升后又迅速下降,搏动幅度增大,从而产生一系列周围血管体征。

真题.导致脉压增大的疾病是

A.主动脉瓣狭窄

B.心力衰竭

C.低血压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缩窄性心包炎

答案:D (2002)

解析: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血液返流使动脉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

2006-419.导致脉压增大的疾病是(D)

A.主动脉瓣狭窄

B.心力衰竭

C.低血压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缩窄性心包炎

3.检查方法

(1)水冲脉:(跳脉、速脉)(water hammer pulse)脉搏骤起骤落,有如潮水冲涌,故名水冲脉或陷落脉。

常见于重症发热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情绪激动等疾患。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者此征尤为明显。检查时,可用手环握病人对侧手腕部,将食、中、无名指按于桡动脉上,先在与病人心脏水平一致触感脉搏,然后将病人手臂抬高过头并触感脉搏的动态。

(2)明显颈动脉搏动

安静状态下出现颈动脉的明显搏动则为异常,常见于脉压增大的上述疾患。

(3)毛细血管搏动征

当脉压增大时,则可出现毛细血管搏动。

检查方法:用手指轻压病人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病人口唇粘膜,引起局部变白,而在心脏收缩期又变红,这种有规则的红白交替现象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又称为Quincke 征。

(4)枪击音

指在四肢动脉处听到的一种收缩期短促的如同射枪时的声音,故称枪击音。听诊部位常选择股动脉和肱动脉,足背动脉处也可听到。此体征又称为Traube征。

(5)双重杂音

将听诊器体件置于股动脉上,稍加压力,即可听到收缩期和舒张期内均出现的杂音,呈吹风样,不连续。这是由于脉压增大,听诊器加压造成人工动脉狭窄,血流往返于动脉狭窄处形成杂音。此征又称为Duroziez征。

(6)点头运动

病人取坐位,由于脉压增大,头部血管搏动增强,病人出现随每次心搏头部上下摆动的体征。此征又称为De Musset征。

添加内容:

交替脉(pulses alternans)其特点为节律正常而脉搏的强弱出现交替的改变。

此乃因心室收缩强弱交替引起,是心功能损害的一个重要体征。

可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及冠心病。

21.提示左心功能不全的脉搏是(2003)

A.奇脉

B.迟脉

C.交替脉

D.水冲脉

E.重搏脉

答案:C (2003)

解析:交替脉是左心衰竭的重压体征。

奇脉(paradoxical pulse)(吸停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而在呼气终末时变强则称为奇脉。

在正常人吸气时由于胸腔内负压增大,体循环血液向右心的灌注亦相应地增加,此时肺能容纳的血量亦随之增加,因此,由肺循环向左心回流的血量没有明显改变。心包积液或缩窄性心包炎病人吸气时肺循环血容量有所增加,但由于心脏受束缚,体循环的血液向右心回流不能相应地增加,结果是肺静脉血流入左心的量较正常时减少,左心室搏出量亦因之减少,脉搏变弱甚至不能触及;在呼气时,较多的血液从肺流入左心,则脉搏变强。

真题.奇脉最常见于

A.急性心衰竭

B.动脉导管未闭

C.大量心包积液

D.高血压病

E.室间隔缺损

答案:C (2002,2003)

解析:奇脉是心包填塞的重要体征之一。

协和习题49.周围血管征不包括

A毛细血管搏动

B明显颈动脉搏动

C奇脉

D水冲脉

E点头运动

答案:C

第二十三节恶心与呕吐

【考纲要求】恶心与呕吐的发生机制、常见原因和临床特点,伴随症状和诊断意义。

【考点纵览】恶心、呕吐常见原因,胃、肠源性多见,其次是中枢性的;注意呕吐的时间,与进食的关系,呕吐物的性质;掌握呕吐的伴随症状对临床鉴别诊断的重要意义。

一、概述

恶心是一种可以引起呕吐冲动的胃内不适感,紧迫欲呕吐的感觉。呕吐是通过胃强力收缩迫使胃内容物(可含小肠内容物)经口排出的病理生理反射。从某种意义上说呕吐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作用,它可把对机体有害的物质排出体外。

二、发生机制

呕吐是一个复杂的反射动作,其过程分三个阶段,即恶心、干呕与呕吐。

中枢性呕吐由中枢神经系统化学感受器触发区的刺激引起呕吐中枢兴奋而发生呕吐;

反射性呕吐由内脏末梢神经传来的冲动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呕吐。

三、常见原因和临床特点,伴随症状和诊断意义

1.常见的中枢性呕吐

(1)颅内压增高:脑水肿、颅内占位病变、脑炎、脑膜炎等,呕吐呈喷射性而且可相当严重。多不伴有恶心、但有剧烈头痛。呕吐与饮食无关。

(2)化学感受器触发区受刺激:此见于代谢障碍如酮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钠、低血氯、尿毒症。

(3)脑血管运动障碍:如偏头痛可发生严重的恶心、呕吐。

(4)第Ⅷ颅神经疾病:临床常见者为梅尼埃综合征、晕车、晕船等,多伴有眩晕,(5)神经性呕吐:多有神经官能症症状,呕吐的发生或加重与精神及情绪因素有关。

虽有较频繁的呕吐但体重无明显的改变。

2.常见的反射性呕吐

(1)腹部器官疾病

①胃及十二指肠疾病: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幽门梗阻等;

②肠道疾病:急性肠炎、急性阑尾炎等;

③胆道疾病: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④肝脏疾病:肝炎、肝硬化;

⑤胰腺疾病:急性胰腺炎时;

⑥腹膜疾病:急性腹膜炎时;

⑦尿路结石:肾绞痛发作时;

⑧妇科疾病:宫外孕破裂,卵巢肿肿蒂扭转。

(2)胸部器官疾病:如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和右心功能不全可引起恶心、呕吐。

(3)头部器官疾病:如闭角型青光眼。

了解下列伴随症状,对恶心、呕吐的病因诊断有一定帮助。

1.伴腹泻者多见于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霍乱等;

2.呕吐大量隔宿食物,且常在晚间发生,提示有幽门梗阻、胃潴留或十二指肠淤滞; 3.呕吐物多且有粪臭者可见于肠梗阻;

4.伴右上腹痛及发热、寒战或者黄疸者应考虑胆囊炎或胆石症;

5.呕吐后上腹痛缓解常见于溃疡病;

6.伴头痛及喷射性呕吐者常见于颅内高压症或青光眼;

7.伴眩晕、眼球震颤者,见于前庭器官疾病;

8.正在应用某些药物如抗菌药物与抗癌药物等,则呕吐可能与药物副作用相关;

9.已婚育龄妇女伴停经,且呕吐在早晨者就注意早孕;

10.有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电解质紊乱、重症甲亢等病史、呕吐伴有明显的恶心者,应考虑尿毒症、酮症酸中毒、低钠、低氯、甲亢危象。

【真题库】3 女性,50岁,B超健康查体发现胆囊内多发小结石,一天前吃烤鸭后突发右上腹痛,向右肩放射伴恶心。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胃炎

B.急性十二指肠炎

C.急性胆囊炎

D.急性胰腺炎

E.急性阑尾炎

答案:C 试题点评:患者既往有胆结石病史,发病前有进食油腻食物诱因,出现右上腹痛,向右肩放射,为急性胆囊炎典型临床表现。

第二十四节腹痛

【考纲要求】腹痛的常见原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临床意义。

【考点纵览】急慢性腹痛的原因,引起腹痛的三种机制:内脏性腹痛、躯体性腹痛、牵涉痛;注意急性腹痛的常见病因,其中最常见病因为急腹症。慢性腹痛的常见病因及特点。腹痛部位、性质、程度、诱因发作时间与体位关系以及伴随症状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一、常见原因

1.急性腹痛

有起病急、病情重和转变快的特点,常涉及是否手术治疗的紧急决策。

(1)腹膜炎症:多为胃肠穿孔引起,少部分为自发性腹膜炎。

(2)腹腔器官急性炎症:如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等。

(3)空腔脏器阻塞或扩张:如肠梗阻、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泌尿系结石梗阻等。

(4)脏器扭转或破裂:如肠扭转、卵巢扭转、肝破裂、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等。

(5)腹腔内血管阻塞:如缺血性肠病、夹层腹主动脉瘤等。

(6)胸腔疾病所致的腹部牵涉性痛:如肺炎、肺梗死、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7)腹壁疾病:如腹壁挫伤、脓肿及腹壁带状疱疹。

(8)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腹痛:如腹型过敏性紫癜、腹型风湿热、尿毒症。

2.慢性腹痛

起病缓慢、病程长,疼痛多为间歇性,以钝痛或隐痛居多。

(1)腹腔内脏器的慢性炎症:如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及胆道感染、慢性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等。

(2)空腔脏器的张力变化:如胃肠痉挛或胃肠、胆道运动障碍等。

(3)胃、十二指肠溃疡。

(4)腹腔内脏器的扭转或梗阻:如慢性胃、肠扭转。

(5)脏器包膜的牵张:肝淤血、肝炎、肝脓肿、肝癌等。

(6)中毒与代谢障碍:如铅中毒、尿毒症。

(7)肿瘤压迫及浸润:以恶性肿瘤居多。

(8)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如胃肠神经症。

二、发生机制

腹痛发生可分为三种基本机制,即内脏性腹痛、躯体性腹痛和牵涉痛

1.内脏性腹痛

是腹内某一器官受到刺激,信号经交感神经通路传入脊髓,其疼痛特点为:

(1)疼痛部位含混,接近腹中线;

(2)疼痛感觉模糊,多为痉挛、不适、钝痛、灼痛;

(3)常伴恶心、呕吐、出汗等其他自主神经兴奋症状。

2.躯体性腹痛

是来自腹膜壁层及腹壁的痛觉信号,经体神经传至脊神经根,反映到相应脊髓节段所支配的皮肤。其特点是:

(1)定位准确,可在腹部一侧;

(2)程度剧烈而持续;

(3)可有局部腹肌强直;

(4)腹痛可因咳嗽、体位变化而加重。

3.牵涉痛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内科学》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内科学》2020年中医医师考试大纲-《内科学》 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 细目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要点: 1.病因与发病机制 2.临床分级与临床表现 3.并发症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 6.治疗 细目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要点: 1.病因与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并发症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治疗 细目三:支气管哮喘

要点: 1.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治疗 细目四:肺炎 要点: 1.概述 (1)概念 (2)分类 2.肺炎链球菌肺炎 (1)病因与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并发症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治疗 3.肺炎支原体肺炎 (1)病因与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治疗 细目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要点: 1.病因 2.病理与分类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治疗原则 细目三:急性心力衰竭 要点: 1.临床表现 2.诊断与鉴别诊断 3.治疗 细目四:心律失常 要点: 1.分类 2.发生机制

3.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细目五:快速性心律失常要点: 1.过早搏动 (1)病因 (2)临床表现 (3)心电图诊断 (4)治疗 2.阵发性心动过速 (1)病因 (2)临床表现 (3)心电图诊断 (4)治疗 3.心房颤动 (1)病因 (2)临床表现 (3)心电图诊断 (4)治疗 细目六:缓慢性心律失常要点: 房室传导阻滞

排尿异常常见症状与体征

排尿异常常见症状与体征 【考纲要求】多尿、少尿、无尿的定义及临床意义,夜尿增多的定 义及临床意义。 【考点纵览】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1000?2000ml,多尿〉 2500ml,分肾源性和非肾源性、少尿v 400ml、无尿v 100ml,分肾前性、肾性及肾后性;夜尿增多指夜间尿量超过白天或夜间尿量持续超过750ml,多为肾浓缩功能减退及提示肾脏疾病的慢性进展。 1.尿量异常 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1000?2000ml。每日尿量〉2500ml 称为多尿。每日尿量少于400ml或少于17ml/h称为少尿。尿量每日少于 100ml则称为无尿。 (1)多尿:正常人大量饮水可致多尿,称为水利尿。病态性多尿分为肾源性和非肾源性两类。前者产生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小管功能不全,慢性间质性肾炎和急性肾衰多尿期,肾性尿崩症;后者见于溶质利尿,如糖尿病、应用甘露醇、中枢性尿崩症、神经性烦渴、癔病性多尿等。 (2)少尿或无尿:少尿分为肾前性、肾性及肾后性。前者常为产量不足、排血量下降所致;后者包括各种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尿中梗阻。如: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间质性肾炎、急进性肾炎等。诊断少尿时应除外尿潴 留。 【真题库】少尿的定义是24小时尿量 A.V 100 ml

B.V 150 ml C.V 300 ml D.V400 ml E.V 600 ml 答案:D 【答疑编号:30010932针对该题提问】 【真题库】无尿是指成人24小时尿量不足 A.150毫升 B.100毫升 C.80毫升 D.50毫升 E.10毫升 答案:B 【答疑编号:30010933针对该题提问】 2.夜尿增多 夜尿量超过白天尿量或夜间尿量持续超过750ml称为夜 尿增多。除其他原因如精神性夜尿等外,夜尿增多大都为肾浓缩功能减退及提示肾脏疾病的慢性进展。 协和习题:女,40岁,慢性肾盂肾炎史8年,2年来乏力,24小时尿量为2100ml,夜间尿量800ml。该患者排尿异 常的诊断符合哪项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第七节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第五节心脏检查 一、视诊、触诊、叩诊心脏 【学习要求】 ?掌握心脏视诊、触诊、叩诊的内容与方法 ?掌握正常心脏视诊、触诊、叩诊 ?掌握心脏视诊、触诊、叩诊异常情况的临床意义 【内容精要】 基本概念 ?负性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称负性心尖搏动。见于粘连性心包炎或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重度右室肥大致心脏顺钟向转位,使左心室向后移位也可引起负性心尖搏动。 ?震颤:为触诊时手掌感到的一种细小的震动感,与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又称猫喘。为心血管器质性病变的体征。 ?心包摩擦感:在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4肋间为主,于心动周期的收缩和舒张期可触及双相的粗糙摩擦感。见于急性心包炎。 ?靴型心:左心室增大时,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腰加深,心界似靴型。常见于主动脉瓣病变或高血压性心脏病。 ?二尖瓣型心:当左心房与肺动脉段增大时,胸骨左缘第2、3肋间浊音界增大,心腰更为丰满或膨出,心界型如梨。常见于二尖瓣狭窄,故称为二尖瓣型心。 一、视诊 ?心前区隆起 胸骨下段及胸骨左缘3、4、5肋骨与肋间的局部隆起,为心脏增大,尤其是右室肥厚挤压胸廓所致。常见于先心病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或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心尖搏动

?正常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直径2.0~2.5cm。 ?心尖搏动移位:心尖搏动向左移位,甚至略向上,为右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向下移位,为左心室增大的表现;当左、右心室均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但常伴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 ?负性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称负性心尖搏动。见于粘连性心包炎或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重度右室肥大致心脏顺钟向转位,使左心室向后移位也可引起负性心尖搏动。 ?心前区异常搏动: ?剑突下搏动:可能是右心室收缩期搏动,也可能为腹主动脉搏动产生。鉴别搏动来自右心室或腹主动脉的方法有二种。一是深吸气后搏动增强为右心室搏动,减弱则为腹主动脉搏动;二是用手指平放从剑突下向上压入前胸壁后方,右心室搏动冲击手指末端,而腹主动脉搏动则冲击手指掌面。 ?心底部异常搏动:胸骨左缘第2肋间收缩期搏动多见于肺动脉扩张或肺动脉高压;胸骨右缘第2肋间收缩期搏动多见于主动脉弓动脉瘤或升主动脉扩张。 ?胸骨左缘3、4肋间搏动:多见于右心室搏出的压力负荷增加所致的右心室肥大。 二、触诊 ?心尖搏动:用触诊确定心尖搏动的位置比视诊更为准确。触诊感知的心尖搏动冲击胸壁的时间即心室收缩期的开始,有助于确定S1。心尖区抬举性搏动为左室肥厚的体征。 ?震颤:震颤是触诊时手掌感到的一种细小的震动感,与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又称猫喘。为心血管器质性病变的体征。一般情况下触诊有震颤者,多数也可以听到杂音。临床上凡触及震颤均可认为心脏有器质性病变。常见于某些先心病及狭窄性瓣膜病变。而瓣膜关闭不全时较少有震颤,仅在房室瓣重度关闭不全时可扪及震颤。 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部位时期常见病变 胸骨右缘第 2肋间收缩期主动脉瓣狭窄(风湿性、先天性、老年性) 胸骨左缘第 2肋间收缩期肺动脉瓣狭窄(先天性) 胸骨左缘 3、4肋间收缩期室间隔缺损(先天性) 胸骨左缘第 2肋间连续性动脉导管未闭(先天性) 心尖区舒张期二尖瓣狭窄(风湿性) 心尖区收缩期重度二尖瓣狭窄(风湿性与非风湿性)

常见症状与体征

常见症状与体征 第1单元发热 1.发热病因多由病毒引起。 2.稽留热24h体温波动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 3.弛热24h体温波动围超过2℃,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 4.发热的体温上升期表现:畏寒、皮肤苍白、皮温下降,可出现寒战。 5.不属于源性致热原的物质是毒素。 6.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的发热常表现为间歇热。 7.引起机体发热的致热原包括外源性致热原和源性致热原,源性致热原也称白细胞致热原,如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 8.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导致的发热的特点是高热无汗。 9.发热伴有皮肤黏膜出血、浅表淋巴结肿大,常见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斑疹伤寒、败血症、急性白血病、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 10.发热伴肝脾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肝及胆道感染、布氏菌病、疟疾、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及黑热病、急性血吸虫病。 11.先发热后昏迷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型菌痢、中暑。 12.发热伴黄疸常见于病毒性肝炎、恶性组织细胞病、胆囊炎、化脓性胆管炎、败血症和其他严重感染、急性溶血等。 第2单元咳嗽与咳痰 1.咳嗽与咳痰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 2.咳嗽伴声音嘶哑,见于声带的炎症或肿瘤压迫喉返神经。 3.咳嗽伴咯血常见支气管扩症、肺结核、支气管肺癌、二尖瓣狭窄。 4.咳嗽伴杵状指(趾)常见于支气管扩症、慢性肺脓肿、支气管肺癌、脓胸。 5.浆液性血性泡沫痰最常见于肺水肿。

6.铁锈色痰见于肺炎球菌肺炎。 7.砖红色胶冻样痰见于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 8.痰白黏稠且牵拉成丝难以咳出提示有真菌感染。 9.咳嗽伴有哮鸣音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心源性哮喘、弥漫性细支气管炎、气管与支气管异物、支气管肺癌。 10.典型病例一:某糖尿病患者,男性,68岁。突发高热、寒战、右胸痛,次日咳痰,为黄脓性带血丝,量多。X线检查显示右下肺实变,其中有多个液气囊腔,最可能的诊断是葡萄球菌肺炎。 11.典型病例二:男性,68岁。高热3d伴咳嗽、胸痛,多量黄绿色脓性痰,白细胞增高,X线胸片示右下角肺实变,期间有不规则透亮区,叶间隙下坠,伴少量胸腔积液,最可能的诊断是克雷伯杆菌肺炎。 第3单元咯血 1.咯血以支气管、肺部、心血管疾病最为常见。 2.咯血量的估计,每日100ml以为小量,100~500ml为中等量,500ml以上或一次咯血100~500ml为大量。 3.大量咯血最常见于支气管扩症、空洞型肺结核和慢性肺脓肿。 4.咯鲜红色血痰见于支气管扩症、肺结核、肺脓肿和出血性疾病。 5.铁锈色痰见于肺炎球菌肺炎。 6.砖红色胶冻样痰见于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 7.因支气管静脉曲破裂所致咯血最常见于二尖瓣狭窄。 8.咯血伴杵状指(趾)多见于支气管扩症、肺脓肿、支气管肺癌。 9.咯血伴脓痰见于支气管扩症、肺脓肿、空洞型肺结核继发细菌感染。 10.典型病例:一青年男子咯血、低热、乏力、消瘦,应首先考虑的疾病是肺结核。 第4单元发绀 1.毛细血管的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0g/L称为发绀。

77 眼科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眼的症状和体征 眼的症状和体征治疗方法眼科疾病论坛 在此论述眼的一些较为常见的症状和体征。眼球突出参见第92节,斜视参见第273节,眼球震颤和眼外肌运动参见第178节神经眼科疾病和第82节前庭器的临床评估。 出血 结膜下出血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通常在轻微外伤,过劳,喷嚏或咳嗽后出现,偶为自发的。结膜下出血会使病人惊慌,但除少数因伴有血液病外,均无病理意义。结膜下出血表现为结膜下的血液外渗,2周内可自行吸收。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抗生素,血管收缩剂和绷带包扎对加速出血吸收皆无多大价值,使病人消除疑虑就是适当的治疗。 玻璃体积血是血液渗入玻璃体,检眼镜检查时呈黑色反射。玻璃体积血可发生在下列情况中: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视网膜裂孔或眼外伤。后五种情况还可发生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吸收很慢。视网膜血管引起的局限性出血常可用光凝控制。血管性视网膜病变,特别是糖尿病,由眼科医师定期观察实属重要。

视网膜出血在表浅神经纤维层者呈火焰状,如高血压或静脉阻塞中所见;出血在深层者则呈圆形(点状和斑状),见于糖尿病和脓毒性梗塞中。所有视网膜出血都反映全身性血管疾病,故有重要意义。 飘浮物 一眼或两眼前看到飘浮物(斑点)是成年人常有的主诉。当眼不动时,在白色背景下通常最易发现飘浮物在缓慢移动。随着眼的运动,飘浮物在视野中保持相应的位置。这些飘浮物是玻璃体凝胶收缩及其从视网膜表面分离的结果(玻璃体后脱离)。此引起肉眼可见的玻璃体纤维的不透明集合物,能见其在玻璃体内飘浮。因为玻璃体凝胶紧密附着于视神经,故飘浮物通常在此区较显。虽然飘浮物通常无意义,但在少数病人可能表明视网膜有裂孔。飘浮物在高度近视和老年人中较为常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逐渐不为病人所注意。 少量玻璃体积血或玻璃体炎(玻璃体内炎症)亦可出现飘浮物。视网膜脱离的先兆可有一阵"火花"或闪光并可出现飘浮物,只有当视网膜真正和他下面的组织(视网膜色素上皮)分离后才会在视野中产生帷幕状的视觉缺损区。 虽然飘浮物不常伴有严重的疾病,但应在作用短暂的散瞳剂或睫状肌麻痹剂(例如1%环戊通1滴,5~10分钟重复1次;如需充分散大瞳孔,而病人无高血压和未口服β受体阻滞剂者,则滴用2.5%去氧肾上腺素1滴,5~10分钟重复1次)散大瞳孔下仔细检查整个视

贵州内科学:常见症状与体征的试题

贵州内科学:常见症状与体征的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7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尸检室及其附设用房应包括 A.尸检准备室B.尸检室C.淋浴室D.标本储藏室E.以上均是 2、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中过氧化氢液的作用是 A.提高抗原抗体的识别能力B.减少内源性过氧化酶的活性C.修复抗原D.提高敏感性E.激活抗原 3、不符合APUD细胞的描述是 A.来源于神经嵴细胞B.具有摄取胺前体脱羧的功能C.胞质内有神经内分泌颗粒D.存在于内分泌腺体内E.不存在于皮肤黏膜 4、下述疾病属于出血性炎的是 A.钩端螺旋体病B.肺结核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D.病毒性肝炎E.肠伤寒 5、不符合尤因肉瘤特点的是 A.可形成Codman三角B.肿瘤坏死液化呈化脓样C.肿瘤细胞为弥漫分布的小圆细胞D.瘤细胞间有花边状肿瘤性骨组织E.瘤细胞NSE(+),Vimentin(+) 6、外显子是指__。 A.编码基因的5’侧翼序列 B.编码基因的3’侧翼序列 C.不被转录的序列 D.被转录但不被翻译的序列 E.被转录又被翻译的序列 7、患者,男,28岁,5年来反复低热、腰痛、伴尿频、尿痛,血压160/100mmHg,多次尿常规尿比重为1.000,尿蛋白(+),红细胞0~2个/HP,白细胞15~20个/HP,血尿素氮6.5mml/L,内生肌酐清除率80ml/L,尿培养大肠杆菌一次阳性,二次阴性,其可能的诊断为 A.慢性肾小球肾炎B.慢性间质性肾炎C.肾结核D.慢性肾盂肾炎E.肾病综合征 8、巴宾斯基征阳性提示____ A.大脑皮质有病损B.病损必定在内囊C.皮质丘脑束损害D.皮质脊髓束损害E.皮质脑干束损害 9、文化与心理卫生的交叉融合,形成了民族学、民俗学、文化哲学、文化精神病学等交叉学科,在这些学科中,最核心的概念是 A.文化心理学B.文化C.文化心理D.民族E.民族心理10、某女。28岁。因持续高热伴皮下出血1周,查血常规结果红细胞3.0×1012/L,血红蛋白75g/L,白细胞3.2×109/L,血小板15×109/L,拟为再障而收住入院。在入院病人评估的过程中,此病人突然诉说头痛,烦躁不安,此时要警惕病人A.急性焦虑发作B.癔病发作C.颅内出血D.并发脑膜脑炎E.高热状态下的精神错乱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 内科学 考试试题库 以及答案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内科学)考试试题库(一)以及答案 内科学模拟试题 [A1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以下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诊断慢支的标准是 A.有咳嗽、咳痰症状,每年发病持续三个月 B.有咳嗽、咳痰症状,每年发病二个月连续三年 C.有咳嗽、咳痰伴喘息症状,每年发病持续三个月,连续四年 D.有咳嗽、咳痰伴喘息症状,每年发病三个月,连续三年,除外其他心、肺疾患 E.有咳嗽、咳痰症状,每年发病持续三个月,连续两年,并除外其他心肺疾患 2.下列哪一个选项是阻塞性肺气肿气肿型的特点 A.多发生于青年人 B.有紫绀 C.咳嗽较轻 D.痰量大、粘液脓性 E.桶状胸不明显 3.下列哪一项是引起肝豆状核硬化的原因 A.铁沉积 B.铜沉积 C.酒精作用 D.药物作用 E.胆汁淤积 4.Rotch征是指 A.心浊音界向两侧增大,呈绝对浊音 B.心尖冲动微弱,位于心浊音界左缘的内侧或不能扪及 C.背部左肩胛角下呈浊音,语颤增强和支气管呼吸音 D.胸骨右缘第3-6肋间出现实音 E. 心音低而遥远 5.环磷酰胺的毒性作用是 A.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出血性膀胱炎、肝损害 B.胃肠道反应、口腔溃疡、骨髓抑制、巨幼红样变 C.骨髓抑制、心脏毒性、胃肠道反应、口腔粘膜炎、脱发 D.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粘膜炎、肝功能损害 E.发热等过敏反应、高尿酸血症、低血浆蛋白、出血、白细胞少、高血糖、胰腺炎、氯质血症 6.如骨髓中以多颗粒的早幼粒细胞为主,此类细胞在非红系细胞中≥30%,则为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常见症状(体征)与诊断练习题及答案

常见症状(体征)与诊断练习题及 答案 发热 1、先昏迷后发热,常见于B A、流行性出血热 B、脑出血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败血症 2、正常成年人在清晨安静状态下,口腔温度应为C A、35 ?36 °C B、36 ?37 C

C、36.3?37.2C D、36.6?37.7C E、37.5?38 C 3、发热的患者伴口唇疱疹,不应出现于D A、大叶性肺炎 B、流行性脑脊髓膜热 C、流行性感冒 D、风湿热 E、间日疟 4、下列不属于感染性发热的是C A、流行性腮腺炎 B、细菌性痢疾 C、药物热 D、钩端螺旋体病 E、阿米巴脓肿 5、一发热患者,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不应属于哪种疾病C A、结核病

B、风湿热 C、疟疾 D、支气管肺炎 E、渗出性胸膜炎疼痛1、老年患者胸骨后疼痛,伴向左肩部放射,其诊断最可能为C A、气胸 B、胸膜炎 C、心绞痛 D、肺炎 E、肋软骨炎2、一青年患者,第二肋软骨局部有压痛,胸片无异常,最可能诊断是E A、气胸 B、胸膜炎 C、心绞痛 D、肺炎 E、肋软骨炎3、腹痛伴里急后重者可见于A A、急性细菌性痢疾 B、伤寒 C、副伤寒 D、肺结核 E、C rohn 病4、根据腹痛部位判断病变部位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上腹痛时病变必然在胃、十二指肠 B、右上腹痛多为肝胆病变 C、右下腹痛多为回盲部病变 D、脐周痛多为小肠病变 E、左上腹痛应想到胰腺病变 5、通过伴随症状推测腹痛原因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腹痛伴发热常提示炎症存在 B、腹痛伴黄疸必然为胆系感染 C、腹痛伴血尿可能为泌尿系结石 D、腹痛伴休克及贫血可能为腹腔脏器破裂 E、腹痛伴腹泻可能为肠道感染 咳嗽,咯痰咯血 1、咳嗽时伴大量脓痰时应除外C A、肺脓肿 B、支气管扩张 C、急性支气管炎初期

常见症状及体征(八)-2 (1)

常见症状及体征(八)-2 (总分:25.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1型题(总题数:0,分数:0.00) 二、A.浮肿以下垂部位明显,晨起较轻 B.浮肿以眼睑、会阴处明显,晨起较重 C.浮肿为全身性,尤以腹水多见 D.浮肿为指凹性 E.浮肿伴皮肤粗糙,无光泽 (总题数:2,分数:1.00) 1.肝源性浮肿 (分数:0.50) A. B. C. √ D. E. 解析: 2.肾源性浮肿 (分数:0.50) A. B. √ C. D. E. 解析: 三、A.心源性水肿 B.肾源性水肿 C.肝源性水肿 D.营养不良性水肿 E.黏液性水肿 (总题数:3,分数:1.50)

3.水肿呈非凹陷性见于 (分数:0.50) A. B. C. D. E. √ 解析: 4.水肿伴颈静脉怒张多为 (分数:0.50) A. √ B. C. D. E. 解析: 5.水肿伴重度蛋白尿常为 (分数:0.50) A. B. √ C. D. E. 解析: 四、A.发作性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B.呼吸困难伴一侧胸痛 C.呼吸困难伴休克 D.呼吸困难伴咳嗽、咳脓痰 E.呼吸困难伴昏迷 (总题数:3,分数:1.50) 6.支气管哮喘可出现 (分数:0.50) A. √ B. C. D.

解析: 7.尿毒症常有 (分数:0.50) A. B. C. D. E. √ 解析: 8.支气管扩张症并发感染常出现 (分数:0.50) A. B. C. D. √ E. 解析: 五、A.捻发音 B.两肺野满布湿哕音C.鼾音 D.哮鸣音 E.局限性湿哕音 (总题数:3,分数:1.50) 9.支气管哮喘可出现 (分数:0.50) A. B. C. D. √ E. 解析: 10.支气管扩张可出现 (分数:0.50) A. B.

中医执业医师西医内科学重点

西医内科学 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 细目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 行性发展,主要累及肺部,也可引起肺外各器官的损害。 COPD的病因:吸烟是最主要的病因。 二、临床分级与临床表现 I级(轻度):FEV I/FVC V 70% (最有助于诊断),FEV1A 80濒计值,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 临床表现:气短及呼吸困难为COPD的典型症状。 三、并发症:1)慢性呼吸衰竭:多肺部感染诱发。2)自发性气胸:急性并发症。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OPD的最终结局。 四、治疗 (一)稳定期治疗:支气管扩张药是COPD稳定期最主要的治疗药物。 1?支气管扩张药:1)B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2)抗胆碱能药;3)茶碱类药 2?祛痰药3?糖皮质激素:FEV I V50% 4?长期家庭氧疗:氧流量1?2L/min,吸氧持续时间〉15h/d。 (二)急性加重期治疗:增加抗感染治疗 细目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指由慢性肺、胸廓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 病因:慢性支气管-肺疾病:最常见,80%以上继发于COPD。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是重要病因。 二、临床表现 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多由急性呼吸道感染所诱发。 1?呼吸衰竭1 )低氧血症;2)高碳酸血症 2?心力衰竭以右心衰竭为主。 三、并发症 1?肺性脑病是慢性肺心病首要死亡原因。 2?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其中以呼吸性酸中毒常见。 3?心律失常4?休克5?消化道出血 四、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X线:①肺动脉高压征: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 > 15mm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 > 3mm ②右心室肥大:心界向左扩大。 四、治疗(一)急性加重期治疗 1?控制感染(最基本):联合用药,根据痰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更合理。多采用静脉用药。 2?改善呼吸功能,纠正呼吸衰竭:吸入氧浓度为25%?33%,氧流量为1?3L/min。 3?控制心力衰竭 1)利尿剂宜短疗程、小剂量、间歇、联合使用排钾和保钾利尿剂,常用氢氯噻嗪联合螺内酯。 2)强心剂应用指征:①感染已控制,呼吸功能改善,利尿剂不能取得良疗而反复水肿的心衰患者; ②合并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③以右心衰竭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急性感染者;④出现急性左心衰竭者。 慢性肺心病患者对洋地黄类药物耐受性低、疗效差,且易引起中毒,应用原则为:①剂量宜小,约为常规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试题及答案(卷六)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试题及答案(卷六) 一、A1 1、目前国内治疗Ⅰ、Ⅱ期乳腺癌最常用的手术方式是 A、乳腺癌根治术 B、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 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D、全乳房切除术 E、乳腺癌扩大根治术 2、乳腺癌中,一般分化较低,预后较差的病理类型是 A、浸润性小叶癌 B、髓样癌 C、小管癌 D、乳头状癌 E、粘液腺癌 3、乳腺囊性增生症的临床表现最突出的特点是 A、肿块质韧 B、可有乳头溢液 C、肿块呈颗粒状或结节状 D、肿块大小不一 E、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 4、急性乳腺炎最长发生在产后 A、1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E、6个月 5、关于乳腺囊性增生病,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与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 B、25~40岁妇女多见 C、常见于两侧乳房 D、可以发生癌变 E、基本病变是乳腺腺泡的增生 6、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处理是 A、药物治疗 B、放射治疗 C、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D、全乳腺切除 E、增生部位局部切除术 7、随月经周期疼痛的乳腺肿块可能是 A、乳腺癌 B、导管内乳头状瘤 C、乳房囊性增生病 D、乳腺纤维腺瘤 E、乳房脂肪坏死

8、行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时,下述最重要的依据是 A、病理分期 B、脱落细胞学检查 C、有无转移 D、激素水平 E、ER、PR 9、乳腺癌早期主要的筛查手段是 A、X线+B超 B、X线+活检 C、X线+造影 D、CT E、MRI 10、乳腺癌目前公认的治疗模式主要是 A、手术治疗 B、化疗 C、放疗 D、内分泌治疗 E、靶向治疗 11、乳癌直径4cm腋下扪及3个淋巴结,其治疗原则是 A、乳腺单纯切除 B、单纯切除+放疗 C、仅用化疗

常见症状与体征—咯血

一、概念咯血(hemoptysis)是指喉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经口腔咳出。咯血大多数为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所致。24小时咯血量在10Oml以内为小量咯血,100~500ml为中等量咯血,500ml以上(或一次咯血超过300ml)为大咯血。病变的严重程度与咯血量并不完全一致。鼻腔、口腔、咽部以及消化道出血(呕血)都可能被误诊为咯血,因此首先要确定是否是咯血。呕血和咯血的鉴别要点在于,咯血往往伴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咯出的血多为鲜红色,可以混有痰液或泡沫,常常有喉部发痒的感觉;呕血往往有恶心感,出血外观常常为暗红色或咖啡色,可以混有食物,易凝成块状。大多数咯血来自于支气管循环。咯血的主要机制有:炎症或肿瘤破坏支气管黏膜或病灶处的毛细血管,使得黏膜下的血管破裂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一般咯血量较小,如支气管炎;病变侵蚀小血管引起血管破溃常常出现中等量咯血;病变引起小动脉、小动静脉瘘或曲张的黏膜下静脉破裂,往往表现为大咯血,如支气管扩张或空洞性肺结核;广泛的毛细血管炎症所造成血管破坏和通透性增加,可以引起弥漫性肺泡出血,表现为程度不同的咯血,严重时可以发生大咯血和呼吸衰竭。左心房压力急剧升高可以造成肺毛细血管静水压显著升高,引起严重的肺泡出血,如急性左心衰竭。小量到中等量咯血多可自行终止。体质虚弱的患者在大咯血时容易发生窒息,应保持侧卧位。二、常见病因(一)呼吸系统疾病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急慢性肺脓肿、肺结核、肺栓塞、肺癌、累及肺脏的血管炎(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白塞病、SLE)、Goodpasture综合征、肺血管畸形、支气管结石、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二)心血管系统疾病左心衰竭、二尖瓣狭窄、肺动脉高压、先天性心脏病等。(三)凝血和出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急性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令等)。(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肺吸虫病。三、临床表现 1.咯血量大咯血常见于支气管扩张、肺部空洞出血(如结核、肺脓肿、真菌感染等)、二尖瓣狭窄,少见的情况有肿癌、肺血管炎、主动脉瘤破至大气道、钩端螺旋体病等。 2.咯血的颜色和性状痰中带血常见于支气管炎、肺部良性肿瘤、肺癌、支气管扩张等;粉红色泡沫样痰多见于左心衰竭。四、伴随症状 1.咯血伴发热常见于肺部感染性疾病; 2.咯血伴胸痛常见于肺炎、肺栓塞; 3.咯血伴皮肤黏膜出血可见于血液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4.咯血伴血尿或尿量明显减少见于血管炎、SLE、Goodpasture综合征等。

常见症状(体征)与诊断练习题及答案

发热 1、先昏迷后发热,常见于B A、流行性出血热 B、脑出血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败血症 2、正常成年人在清晨安静状态下,口腔温度应为C A、35~36℃ B、36~37℃ C、36.3~37.2℃ D、36.6~37.7℃ E、37.5~38℃ 3、发热的患者伴口唇疱疹,不应出现于D A、大叶性肺炎 B、流行性脑脊髓膜热 C、流行性感冒 D、风湿热 E、间日疟 4、下列不属于感染性发热的是C A、流行性腮腺炎 B、细菌性痢疾 C、药物热 D、钩端螺旋体病 E、阿米巴脓肿 5、一发热患者,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不应属于哪种疾病C A、结核病 B、风湿热 C、疟疾 D、支气管肺炎 E、渗出性胸膜炎 疼痛 1、老年患者胸骨后疼痛,伴向左肩部放射,其诊断最可能为C A、气胸 B、胸膜炎 C、心绞痛 D、肺炎

E、肋软骨炎 2、一青年患者,第二肋软骨局部有压痛,胸片无异常,最可能诊断是E A、气胸 B、胸膜炎 C、心绞痛 D、肺炎 E、肋软骨炎 3、腹痛伴里急后重者可见于A A、急性细菌性痢疾 B、伤寒 C、副伤寒 D、肺结核 E、Crohn病 4、根据腹痛部位判断病变部位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上腹痛时病变必然在胃、十二指肠 B、右上腹痛多为肝胆病变 C、右下腹痛多为回盲部病变 D、脐周痛多为小肠病变 E、左上腹痛应想到胰腺病变 5、通过伴随症状推测腹痛原因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腹痛伴发热常提示炎症存在 B、腹痛伴黄疸必然为胆系感染 C、腹痛伴血尿可能为泌尿系结石 D、腹痛伴休克及贫血可能为腹腔脏器破裂 E、腹痛伴腹泻可能为肠道感染 咳嗽,咯痰咯血 1、咳嗽时伴大量脓痰时应除外C A、肺脓肿 B、支气管扩张 C、急性支气管炎初期 D、支气管胸膜瘘 E、空洞型肺结核并发感染 2、下列病因中常引起无痰干咳的是C A、肺炎 B、支气管炎 C、胸膜炎

执业医师内科复习指导- 常见症状与体征(三)

第一单元常见症状与体征(三) 引起振动而产生。 (2)第二心音:S2主要是由于心室舒张开始时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突然关闭引起的瓣膜振动所产生 (3)第三心音:S3的产生是由于心室快速充盈时,血流冲击心室壁振动所致。仰卧位和左侧卧位听诊最清晰. 高抬下肢可增强、坐位或立位可减弱或消失. (4)第四心音:S4的产生与心房收缩有关。 3.听诊特点 (一)第一心音①音调较低(55~58Hz);②强度较响;③性质较钝;④历时较长(持续约 0.1s);⑤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⑥心尖部听诊最清晰。 (二)第二心音①音调较高(62Hz);②强度较S l为低;③性质较S l清脆;④历时较短 (0.08s);⑤在心尖搏动之后出现;⑥心底部听诊最清楚。 歌诀:第一心音音调低,强调响,性质钝,历时长,心尖部听诊最为强。 【真题库】11.第二心音听诊的特点是 A 音调较低 B.强度较响 C.历时较长 D.不如第一心音清脆 E.心底部听诊最清楚 答案:E 【真题库】18心尖部听到隆隆样舒张期杂音伴第一心音亢进提示 A 二尖瓣关闭不全 B 二尖瓣狭窄 C 室间隔缺损 D 三尖瓣狭窄 E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答案:B 第十八节第二心音分裂

【考纲要求】常见第二心音分裂的种类、听诊要点、临床意义。 【考点纵览】注意第二心音分裂的种类、听诊要点及临床意义。 第二心音S2分裂即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关闭时间的间距延长,导致听诊时闻及其分裂为两个声音。临床较常见,可有四种种情况:生理性分裂、通常分裂、固定分裂、反常分裂。 1.生理性分裂 深吸气时出现分裂,青少年常见。 2.通常分裂 吸气、呼气时均可听到第二心音分裂,但吸气时更明显。可出现于右室内排血时间延长的情况,如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等;也可出现于左室射血时间缩短的情况,如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等。 3.固定分裂 分裂的第二心音不受吸气、呼气的影响,分裂的两个成分时距较固定,可出现于房间隔缺损。 4.反常分裂 又称为逆分裂。分裂的第二心音以呼气时更加明显。可出现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主动脉瓣狭窄或重度高血压时。 54.[真题]关于第二心音分裂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生理性分裂在青少年中更多见 B.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通常分裂 C.固定分裂可见于房间隔缺损 D.反常分裂可见于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E.逆分裂可见于主动脉瓣狭窄 答案:D 试题点评:反常分裂又称逆分裂,指主动脉瓣关闭迟于肺动脉瓣,吸气时分裂变窄,呼气时变宽,见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及主动脉瓣狭窄或重度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和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时,右室排血时间延长,使肺动脉瓣关闭明显延迟,出现通常分裂。固定分裂指第二心音分裂不受吸气、呼气的影响,第二心音分裂的两个成分时距较固定,见于先心病房间隔缺损。 第十九节额外心音 【考纲要求】额外心音常见原因、产生机制、听诊特点、临床意义。 【考点纵览】额外心音分收缩期和舒张期两类,掌握其常见原因、产生机制、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一.舒张期額外心音 奔马律 由出现在S2之后的病理S3或S4,与原有的S1.S2组成的节律,在心率快时(>100次/min),极似马奔跑时的蹄声,故称奔马律。奔马律是心肌严重受损病变的重要体征。 按出现时间的早晚,奔马律可分为3种:

2020年中医内科学执业医师常考知识点总结

中医内科学执业医师常考知识点总结第一篇肺系病证 感冒的基本病机:六淫入侵,卫表不和,肺气失宣 咳嗽病位: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 咳嗽痰湿蕴肺证的治法和主方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肝火犯肺证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哮证和喘证的鉴别要点医`学教育网搜集 哮病的病位:主要在肺,关系到脾肾肝心病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 哮病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伏痰) 哮病的治疗原则: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朱丹溪)即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冷哮热哮寒包热哮风痰哮虚哮证的治法和主方 喘证病位:医学教|育网搜集在肺和肾涉及肝脾 喘证辨证要点:首辨虚实,实喘在肺,虚喘责之肺肾 上实下虚喘证的概念治法和主方 喘证表寒肺热痰浊阻肺肾虚不纳证的治法和主方 肺痈的基本病机:邪热蕴肺,热雍血瘀成痈,血败肉腐为脓肺痈四期的治疗原则和主方 肺痨的临床特征: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身体消瘦 肺痨病理性质:主要在阴虚并可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肺痨治疗原则:补虚培元抗痨杀虫 肺痨肺阴亏耗证气阴耗伤证的治法和主方

《十药神书》我国现存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著 肺胀病位: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及于心病理因素:痰浊水饮血瘀 肺胀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治法和主方 第二篇心系病证 心悸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肺肾密切相关 心悸基本病机:虚证:气血阴阳亏耗心失所养实证:痰饮气火扰乱心气心主不安 惊悸和怔忡的鉴别 心悸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病机治法和主方 胸痹的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三脏基本病机:心脉痹阻(阳微阴弦)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气虚阴伤阳衰及肺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标实:瘀血寒凝痰浊气滞痹阻胸阳阻滞心脉)

常见症状与体征(三)-2

常见症状与体征(三)-2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 1.吸气性呼吸困难见于 ?A.脑外伤 ?B.甲状腺肿大 ?C.心肌病 ?D.大量胸腔积液 ?E.有机磷中毒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2.下述哪项不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体征 ?A.心尖部可触及舒张期震颤 ?B.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C.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 ?D.心尖部S1减弱 ?E.心尖部可闻及响亮粗糙3/6级以上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传导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3.下列各疾病的胸痛性质哪项错误 ?A.带状疱疹呈刀割样痛或灼痛 ?B.食管炎为烧灼痛 ?C.心绞痛为针刺样痛 ?D.纤维素性胸膜炎常呈尖锐刺痛 ?E.肺癌常为胸部闷痛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4.肾性水肿的主要表现是 ?A.水肿从足部开始 ?B.发展较缓慢 ?C.静脉压升高 ?D.疾病早期,晨间有眼睑与颜面水肿 ?E.水肿比较坚实,移动性小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5.关于舒张晚期奔马律下列哪项错误 ?A.又称收缩期前奔马律或房性奔马律 ?B.为增强的第四心音 ?C.该奔马律的发生与心室收缩有关 ?D.见于高血压心脏病 ?E.音调较低,强度较弱,距S2较远,较接近S1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6.呕吐宿食常见于以下哪种原因 ?A.幽门梗阻

?B.食物中毒 ?C.颅脑外伤 ?D.妊娠 ?E.急性胰腺炎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7.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时,产生水肿的主要始动因素是 ?A.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 ?B.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C.水与钠的潴留 ?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E.淋巴液回流受阻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8.常见的呼吸频率变化有 ?A.呼吸过速 ?B.间歇呼吸 ?C.潮式呼吸 ?D.叹气样呼吸 ?E.暂停呼吸 (分数:1.00) A. √ B. C. D.

18种常见症状的体征

18种常见症状对应的体征 对于患者出现的有关健康问题的反应,究竟哪些资料可以作为一组,提出相应的护理诊断,主要的是症状和其相对应的体征应该是该护理诊断的诊断依据。 序号症状相应体征相应的护理诊断诊断依据(临床表现) 1 发热:自觉发热(1)T>37.2℃ (2)皮肤苍白、无汗;皮肤潮红、 灼热 (3)呼吸深快 (4)体重下降 (5)脱水体征(1)体温过高 (2)体液不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4)潜在并发症:意识障碍;惊厥 (5)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 主要依据:体温升高,皮温升高、 心率加快 次要依据:皮肤发红、皮肤温度升 高,呼吸频率加快,心动过速、寒 战、立毛肌收缩、出汗、全身肌肉 酸痛、头痛、食欲不振、疲乏不适、 小儿惊厥 2 疼痛:头痛、胸 痛、腹痛(1)血压升高,呼吸和心率增快, 痛苦面容、面色苍白,大汗、休克 (2)呻吟、哭泣,强迫体位 (1)急性/慢性疼痛 (2)睡眠型态紊乱 (3)焦虑 (4)恐惧 3 水肿脉搏增快,血压升高颈静脉怒张、 肝大;消瘦、体重减轻(1)体液过多 (2)皮肤完整性受损或有皮肤完整 主要依据:(1)水肿、颈静脉怒张、 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2)肺淤血、

性受损的危险 (3)活动无耐力 (4)潜在并发症:急性肺水肿胸腔积液;(3)肺动脉压改变、中心静脉压增高 次要依据:(1)液体摄入量大于排出量、短期内体重增加;(2)呼吸困难、气短、端坐呼吸、呼吸音异常(干湿啰音);(3)血压改变,可闻及第三心音;(4)少尿、氮质血症;(5)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降低、电解质紊乱、尿比重改变;(6)精神状态改变、烦躁不安、焦虑 4 脱水:体位性低血压(1)体液不足 (2)潜在并发症:意识障碍主要依据:经口摄人液体不足、水的摄入与排出呈负平衡、皮肤粘膜干燥、体重下降 次要依据:尿量减少或过多、尿液浓缩、皮肤弹性差、口渴、恶心、畏食 皮肤弹性下降、眼窝凹陷、静脉塌 陷、心率增快、血压下降 脉搏细弱、收缩压显著下降、谵妄、 烦躁、嗜睡、昏迷 5 皮肤粘膜出血:(1)焦虑

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内科学》试题及答案.doc

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抗甲状腺药物硫眠类主要的作用机制是 A减弱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B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 C干扰碘的吸收 D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E拮抗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2?甲亢在以下何种情况时使用碘剂治疗 A应激 B甲亢危象、妊娠 C甲亢危象、术前准备 D甲亢性心脏病、甲亢危象 E Graves眼病、术前准备 3?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中,下列哪一种物质的浓度降低A氨基酸 B葡萄糖 C服固醇 D血钙 E尿酸 4 ?临床诊断甲亢最有意义的体征是 A心率加快,第一心音亢进

B突眼 C弥漫性甲状腺肿伴血管杂音 D胫前粘液性水肿 E脉压增大伴周围血管征 5.甲亢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 A房室传导阻滞 B室性期前收缩 C交界性期前收缩 D房性期前收缩 E阵发性房颤 6?下列哪项不是浸润性突眼病理改变 A血管丰富、充血、水肿 B脂肪及结缔组织中含有较多的粘多糖与透明质酸而水肿C淋巴细胞浸润 D眼球肌水肿增大 E浆细胞浸润 7?下列哪种情况符合淡漠型甲亢表现 A常见于老年人,易发生甲亢危象 B突眼彳IF明显 C甲状腺肿大明显 D T4不增咼,而只有T3增咼 E心悸、多食、多汗、无力明显

8?放射性1311治疗甲亢,应至少观察多长时间才能第二次治疗A 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半年 E 1年 9下列哪项不是抗甲亢治疗的副作用 A浸润性突眼 B全血减少 C甲状腺功能减低 D中毒性肝炎 E粒细胞减少 10 ?垂体疾病所致甲减鉴别试验是 A血清TSH B血清FT4I C血清FT4 D FT3 E FT3 参考答案 l.B 2.C 3.C 4.C 5.E 6.A 7.A 8.D 9.B 10.A 1 ?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TSH降低、FT3升高、FT4升高

常见症状与体征—发热

一、发生机制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上限。人体正常体温范围随测量部位不同而不同,腋温36℃~37℃,口温36.3℃~37.2℃,肛温36.5℃~37.7℃。正常人上午体温较低,下午略高,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女性在月经周期中、排卵后体温较高。发热的主要机制为:外致热原(细菌外毒素、内毒素等)和某些体内产物(抗原抗体复合物、某些类固醇、尿酸结晶等)等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免疫系统的一些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产生内生性致热原,主要是一些炎性细胞因子,包括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等。这些内生性致热原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升高。然后机体出现骨骼肌收缩、寒战,产热增加,同时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出现发热。发热可以增强机体吞噬细胞的活动及肝脏的解毒功能。但严重发热可对器官和组织造成严重的损害,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因心率快而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体温在42℃以上可使一些酶的活力丧失,使大脑皮层产生不可逆的损害,最后导致昏迷,直至死亡。二、常见病因发热的病因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发热更为常见。(一)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全身性或局灶性感染性疾病均可导致发热。(二)非感染性发热包括多种不同的疾病: 1.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炎、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风湿热、成人Still病等。 2.恶性肿瘤:包括各种恶性实体瘤(以消化道肿瘤、肝癌、肾癌、前列腺癌等多见)及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3.无菌性组织坏死:如心肌梗死、肺栓塞、脾梗死、大面积烧伤、大手术所致组织损伤、内出血、急性溶血等。 4.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包括甲状腺危象)、嗜铬细胞瘤等。 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出血、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丘脑病变等。 6.物理因素:如中暑、放射线病等。7.其他: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体温调节,可产生功能性发热,包括感染后发热和功能性低热。三、临床表现 1.发热的分度按发热的高低(以口腔测量为准)可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2.发热的诱因、起病缓急、病程、加重或缓解因素急性起病,病程少于两周者为急性发热,主要由感染引起;两周以上体温超过38℃为长期发热,常由感染、肿瘤和结缔组织病引起,但仍以感染为主要原因;体温在38℃以内的非生理性发热,持续1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低热,可见于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低热。 3.热型对发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帮助。常见的热型包括:(1)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以上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伤寒、肺炎球菌肺炎等;(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达2℃以上,最低体温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和化脓性炎症等;(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持续数小时后,骤降至正常。经过1天或数天后又骤然升高,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发作。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4)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数天后又逐渐上升,如此反复多次。见于布氏杆菌病;(5)回归热:体温骤升达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降至正常,数天后又骤升,持续数天后又骤降,如此反复。见于回归热、霍奇金淋巴瘤、周期热等;(6)不规则热:发热无明显规律。见于结核病、风湿热等。四、伴随症状与体征 1.伴有寒战病程中只有一次寒战,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病程中反复于发热前出现寒战,见于疟疾、败血症、急性胆囊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钩端螺旋体病和恶性淋巴瘤。 2.伴出血现象见于肾综合征出血热、某些血液病(如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钩端螺旋体病、炭疽、鼠疫等。 3.伴明显头痛:见于颅内感染、颅内出血等。 4.伴有胸痛: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胸膜炎、肺脓肿等。也可见于心包炎、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 5.伴有腹痛:见于各种原因的消化道感染,如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肝脓肿、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腹膜炎,以及腹部恶性实体肿瘤和恶性淋巴瘤。 6.伴尿痛、尿频、尿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