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艾芙先生

艾芙先生

艾芙先生
艾芙先生

艾芙先生的主要作品:

短篇小说:《山中牧歌》、《南国之夜》、《南行记》、《夜景》、《芭蕉谷》、《海岛上》、《逃荒》、《萌芽》、《荒地》、《黄昏》、《冬夜》、《爱》、《秋收》、《锻炼》、《童年的故事》、《我的旅行》

中篇小说:《春天》、《江上行》、《我的青年时代》、《乡愁》《一个女人的悲剧》、《我的幼年时代》

长篇小说:《山野》、《百炼成钢》、《故乡》、《丰饶的原野》

散文集:《漂泊杂记》、《杂草集》、《缅甸小景》、《欧行记》

评论集:《浪花集》

人物介绍

艾芜(1904~1992年) ,中国现、当代作家,原名汤道耕,笔名刘明、吴岩、汤爱吾等,艾芜是道耕的笔名,他开始写作时,因受胡适“人要爱大我(社会)也要爱小我(自己)”的主张的影响,遂取名“爱吾”,后慢慢衍变为“艾芜”,1921年考入成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1925年因不满学校守旧的教育和反抗旧式婚姻而出走,漂流于云南边疆、缅甸和马来亚等地,当过小学教师、杂役和报纸编辑,并两次差点病得差点死去。

因为同情缅甸的农民暴动,1931年被英国殖民当局驱逐回国到上海。

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开始发表小说。在上海期间,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南国之夜》、《南行记》、《山中牧歌》、《夜景》和中篇小说《春天》、《芭蕉谷》以及散文集《漂泊杂记》等。作品大都反映西南边疆和缅甸等地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及其自发的反抗斗争,开拓了新文学创作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传奇性故事,具有特异性格的人物和边地迷人的绮丽风光,使作品充溢着抒情气息和浪漫情调。

人物履历

祖父设馆教书,父亲是乡村小学教师。家庭贫苦,他小学未毕业。1921年考入免费的成都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因受《新青年》和创造社一些刊物的影响,对蔡元培《劳工神圣》的思想奉为圭臬,为逃避包办婚姻,于1925年夏天离家南行。以后六年间,他徒步到昆明,做过杂役;他流浪缅甸克钦山中

,当过马店伙计;他漂泊东南亚异国山野,与下层劳动者(赶马人、抬滑竿的、鸦片私贩以至偷马贼)朝夕相处。后来,他到缅甸仰光,病倒街头,为四川省乐至县人万慧法师(书法家谢无量的三弟)收留。以后,他当过报社校对、小学教师、报纸副刊编辑。

1930年冬天,因参加缅甸共产主义小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活动被捕。

1931年春,被押送回国,途径香港、厦门,同年5月到上海。不久,巧遇成都一师同窗好友杨朝熙(即沙汀,他与艾芜被誉为中国文坛上双星同曜的双子星座)。当年11月29日,与沙汀联名,由艾芜执笔,写信与鲁迅先生,请教有关小说题材问题。12月25日,鲁迅先生回了信。这次通信,对两位现代文学史上杰出作家的成长起着导航引路的重要作用。

1932年底,他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即终生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开始发表小说。

在上海期间,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南国之夜》、《南行记》、《山中牧歌》、《夜景》和中篇小说《春天》、《芭蕉谷》以及散文集《漂泊杂记》等。作品大都反映西南边疆和缅甸等地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及其自发的反抗斗争,开拓了新

文学创作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传奇性故事,具有特异性格的人物和边地迷人的绮丽风光,使作品充溢着抒情气息和浪漫情调。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理事。

1944年由桂林逃难到重庆,写完著名长篇小说《故乡》,编辑抗敌协会重庆分会会刊《半月文艺》(附在重庆《大公报》上)计60期。

1946年到陶行知担任校长的社会大学任教。

1947年夏,国民党在重庆大捕民主人士,逃到上海。这个时期作品有长篇小说《山野》。解放战争时期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丰饶的原野》。反映了国统区劳动群众的苦难、抗争和追求。艺术表现上严谨沉郁的现实主义格调,取代了以前抒情浪漫的艺术特色。

1949年后,艾芜任重庆市文化局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全国文联委员等职,他曾去鞍山、大庆、小凉山等地体验生活。

1957年有长篇小说《百炼成钢》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1年到云南旧地重游,完成了《南行记续篇》。解放后任四川省文联名誉主席。

1981年以后,艾芜以耄耋之年,壮心不已,仍深入大小凉山,重返云南边疆,笔耕不辍。发表《春天的雾》、《南行记新编》等百余万字,直至1992年与世长辞。

作品风格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在艰苦的条件下,艾芜除陆续创作短篇小说外,还写了多部中篇和长篇小说,作品主要以普通农民、城市苦力、小知识分子的生活为题材,表现了他们的爱国热情、悲惨遭遇、反抗和追求。

抗战前期创作的短篇小说《秋收》和《纺车复活的时候》,反映国民党统

治区的军民关系和农村面貌的变化,在当时颇有影响。1942年前后,艾芜创作上有比较明显的变化,长篇小说《丰饶的原野》(1946)、《故乡》(1947)、《山野》(1948),中篇《乡愁》(1948)、《一个女人的悲剧》(1949),以及短篇小说《石青嫂子》等作品,仍大都以国民党统治区的农村生活为题材,较之30年代和抗战前期的小说,这时期的作品视野更开阔,反映生活的面更广,艺术表现手法也有提高。民族解放战争背景下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面貌在这些小说中得到了真切的反映。尤其是长篇小说《山野》,围绕着一个小山村的生活和人物关系,展现了抗战中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对农村的阶级关系有比较深刻的描绘。《石青嫂子》描写一个劳动妇女倔强的生活意志和艰辛的生活道路,作品人物性格鲜明,语言朴素洗练,揭露了国民党政府在农村的罪恶统治,反映了黎明前的浓重黑暗。

艾芜解放前的作品,大都取材于社会下层的生活。这构成了他创作的一个特色。这样的创作思想,和他早年的流浪生活有密切关系。他曾经和被压迫的劳动人民一道受剥削,遭侮辱,因此对于他们,他不是平平静静着手描写,而是尽量

抒发自己的爱和恨,痛苦和悲愤;对抬滑竿的、赶马的、偷马贼、私烟贩子、城市苦力、穷苦农民、普通兵士和小知识分子等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表示了充分的同情和愤慨。他不仅写出了生活重压所带给他们的精神创伤和生活恶习,还发掘出了他们心灵深处的美好品德:善良、纯朴、正义感、同情心和自发的反抗;从而使人们从丑恶的黑暗现实中,看见了光明和希望。

艾芜是最早把西南边疆地区下层社会的风貌和异国人民在殖民地统治下的

生活,带进现代文学创作中来的作家之一,对于开拓新文学创作的领域作出了贡献。传奇性的故事,绮丽的地方色彩,带有神秘气氛的边疆生活和人物,使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抒情风格和浪漫情调。这是他创作上的又一个特色。艾芜有较强的艺术概括能力与处理题材的魄力,善于把一个平淡的故事写得娓娓动听,以景物和环境,烘托出人物内心的活动,使形象逼真感人。抗战爆发以后的创作,谨严沉郁的现实主义手法,逐渐取代原先的抒情浪漫的艺术风格。

居里夫人

《科学女神——居里夫人》读书报告 一、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一本小传。书中通过对居里夫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的描述,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居里夫人从成长、求学,到成家、立业、为科学奋斗终生的整个过程。 二、居里夫人生平概述: 玛丽·斯科罗特夫斯基·居里(Marie Sklodowska Curie,1867-1934),著名法籍波兰裔女物理学家、化学家,1867年11月7日生于沙俄殖民统治下的波兰首都华沙的一个教师家庭,在家中五个孩子中排行最小,上面有一个哥哥和三个姐姐。父母原是贵族出身,家道中落,过着清贫艰苦的家庭生活。玛丽的母亲和大姐在她不满十岁时就相继病逝,为了维持生计,积攒上大学所需的学费,玛丽在中学毕业后当了多年家庭教师。1891年进入巴黎大学学习物理学,1894年与法国物理学家彼艾尔·居里(Pierre Curie,1859-1906)相识,次年两人结婚。从1896年起,夫妇两人开始致力于放射性元素的研究。1903年6月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居里夫妇由于对放射性研究的成果与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共同获得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4月19日彼艾尔·居里因车祸去世,居里夫人接替丈夫在巴黎大学的教职,成为巴黎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教授。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为发现镭和钋这两种放射性元素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余生致力于镭的应用的研究以及提携后辈。为了能够让镭更多地为人所利用,居里夫妇放弃了申请制镭技术的专利(可获得高额利润),将技术无偿公开。1934年7月4日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导致的白血病病逝。 三、感想: 如果要用四个字来概括居里夫人的人生,我认为“安贫乐道”正是其一生的写照。 居里夫人从儿时就表现出了对知识的强烈渴求,并且这种求知欲伴随了居里夫人的一生,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纵观居里夫人一生,她过的几乎都是十分清贫的生活。居里夫人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师,但母亲由于肺结核病被迫辞去了工作在家养病,父亲则由于顶撞校长(当时俄属波兰的中学校长由沙俄政府指派官员担任,对波兰民众实行思想文化上的专制统治)失去了副督学的职务,家庭失去了大部分收入来源。此后居里夫人的母亲和大姐病逝,父亲独自抚养家中四个孩子长大,为了供几个孩子读书,老斯科罗特夫斯基四处招收学生,打各种各样的零工来积攒学费,几个孩子也通过做家教、省吃俭用来积攒学费。当时波兰的大学不招收女学生,为了能够上大学就必须离开家乡到异国留学。玛丽在中学毕业后当了数年的家庭教师,不仅要攒自己的学费,还要为姐姐的大学学费操心。在巴黎学习期间,她曾经因为贫苦和过于用功饿昏过去。与彼艾尔·居里结婚后,夫妇俩依然因为手头紧迫,长期艰苦度日,在非常简陋困难的条件下工作。这种状况一直到1903年居里夫妇荣获诺贝尔奖后才有所改观。

居里夫人生平简介

居里夫人生平简介 原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文:Mabya Sklodowska) 玛丽亚·居里(Marie Curie)(1867.11.7—1934.7.4),出生于波兰,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世界著名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而且在研究镭的过程中,整整用了有好几年,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儿童时代就听到她的故事但得到的多是一个简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识,因为在她小时候,父亲就经常带她到草地上,但她(他)们搬家后,母亲就让她们在院子里了解大自然。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所影响。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美国传记女作家苏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时间,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没有公开的日记和传记资料。于去年出版了一本新书:《玛丽亚·居里:她的一生》(Maria Curie: A Life),为她艰苦、辛酸和奋斗的生命历程描绘了一幅更详细和深入的图像。她的长女伊伦娜,核物理学家,与丈夫约里奥因发现人工放射性物质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次女艾芙,音乐家、传记作家,其丈夫曾以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总干事的身份接受瑞典国王于1965年授予该组织的诺贝尔和平奖。 居里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她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 居里夫人去世时的事情 1934年7月4日,长期积蓄体内的放射性物质所造成的恶性贫血即白血病最终夺去了居里夫人宝贵的生命。她虽然离开了人世,但是她为人类所作的贡献以及她的崇高品行将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里。 由于居里夫妇的惊人发现,1903年12月,他们和贝克勒尔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夫妇的科学功勋盖世,然而他们却极端藐视名利,最厌烦那些无聊的应酬。她把自己的学金捐献给法国的战争中去,并把自己的奖章给自己六岁的女儿玩。 居里夫人获得的荣誉 居里夫人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人,而且是在两个不同的领域获得诺贝尔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居里夫人倡导用放射学救护伤员,推动了放射学在医学领域里的运用。之后,她曾在1921年赴美国旅游并为放射学的研究筹款。居里夫人由于过度接触放射性物质于1934年7月4日在法国上萨瓦省逝世。在此之后,她的大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获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她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在她母亲去世之后写了《居里夫人传》。在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膨胀中,居里夫人的头像曾出现在波兰和法国的货币和邮票上。化学元素锔(Cm, 96)就是为了纪念居里夫妇所命名的。 除获诺贝尔奖外,她的各种荣誉称号有:会员56个,会长2个,院士19个,院长1个,博士20个,教授1个,荣誉市民3个;另外获得奖金10项,奖章16枚。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荣誉所腐蚀的人。”

居里夫人简介居里夫人简介居里夫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简介-居里夫人简介居里夫 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的故事。玛丽·居里。原名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 通常称为玛丽·居里或居里夫人。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性化学家。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首都华沙。1891年随姐姐布洛尼斯拉娃至巴黎读书。在巴黎取得学位并从事科学研究。是巴黎和华沙“居里研究所”的创始人。她与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之后又发现了元素镭。因此她和丈夫及亨利·贝克勒共同获得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诺贝尔化学奖。

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居里夫人简介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1934年7月4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玛丽·居里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使医学更上一层楼。 书名,居里夫人的故事。作者,王丈卜著。ISBN,9787538544688。页数,182。出版社,女童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4-01。装帧,平装。开本,16开。 2016版。书名:《居里夫人的故事》丛书名:榜样的力量版次:1装帧:平装开本:16开居里夫人。 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名叫玛丽亚。原籍波兰。她一生的伟大贡献在于和丈夫居里一起。在极其简陋。艰苦的条件下炼出了放射性物质——钋和镭。丈夫去世以后。她强忍悲痛。继续对镭和其他多种放射性元素进行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推动了原子核科学的发展。

由于她在放射性现象方面成就显著。1903年她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她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她一生共获得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弱者坐待时机;强者制造时机。科学家的天职叫我们应当继续奋斗。彻底揭示自然界的奥秘。掌握这些奥秘以便能在将来造福人类。——居里夫人第一章成长的历程苦难的童年母亲去世乡村时光家庭女教师第二章漫漫求学路初次恋爱我的大学来到巴黎学习的阻碍学会独立生活认识皮埃尔第三章发现镭元素初人科学殿堂发现未知元素艰难的拼搏诱惑和选择获得博士学位第四章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荣获诺贝尔奖继续探索第五章不幸和挑战飞来横祸漫长的思念独自前行世界大战降临第六章开启新的时代新的生活美国之行放眼整个科学界永恒的道路。 2016版。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居里夫人是哪个国家的人

居里夫人是哪个国家的人 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通常称为玛丽;居里或居里夫人,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下面是为你搜集居里夫人是哪个国家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居里夫人简介居里夫人是一位举世闻名的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她于1867年出生在波兰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父母都是中学教师。后因为嫁给了法国的一位名叫彼埃尔;居里的学者,而被人们称之为居里夫人。她的一生虽然简单而却是非常伟大而精彩的。 早年她与丈夫共同努力,经过艰苦的研究与工作,终于发现了两种具有放射性的元素,镭与钋,并凭借此与贝尔勒尔一同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对于获奖来说,居里夫人并没有太过重视。但是不幸的事情在1906年发生了,她的丈夫因为车祸而去世,可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消沉,更加努力的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去,并且将丈夫在巴黎大学开办的讲座继续下来,并成为了这所学校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教授。 凭借对一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以及关于这种物质的论著,1911年她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了第一位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生活不是总眷顾那些勤劳的人的,由于多年来一直对放射性物质

进行研究,并且早年她的研究环境还非常差,有时需要付出非常艰辛的劳动,长年累月的工作,对居里夫人身体的影响是巨大的,她得了白血病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血癌,在1934年不幸离开了人世,但是她却为我们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科学家居里夫人的成就居里夫人是第一位一生中获得两次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而且还是不同的学科,一次是物理学,一次是化学。在1903年,因为居里夫妇发现了镭这种放射性的物质,与另一位法国物理学家共同获得了物理学奖。但是居里夫人研究的脚步并没有停下,即使她的丈夫兼事业伙伴,在1906年因为车祸而去世,她仍旧忍着悲痛继续工作,而且还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放射性物质的著作,特别是镭与钋,她也因此获得了1911年度诺贝尔奖的化学奖。 科学从来都是为生活服务的,居里夫人为这句话做了做好的诠释,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居里夫人将自己的研究,运用到了医学上,用X-射线设备装备了救护车,而且将其开到了前线,去救治那些受伤的士兵,并且在部队医院里,开设了一门课,就是教医生和护士使用这项新技术,她挽救了上百万战士的生命,可以说这才是她最引以为豪的成就。 居里夫人的成就是伟大的,她的发现时至今日还在许多领域被应用着,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着,而且对人类科学发展的意义也是非常深远的。 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居里夫人小时候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值得庆幸的是,她的父母都是有文化的人,

居里夫人 人物简介玛丽

居里夫人人物简介玛丽·居里,人称居里夫人,波兰裔法国籍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被传为美谈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卓越的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1903年她和丈夫比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她又因在放射化学方面的杰出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艰难的求学之路玛丽·居里原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1867年11月出生在波兰华沙的一个中学教员的家庭里。小玛丽有三个姐姐和一个哥哥。由于子女多,经济来源有限,母亲又长年生病,小玛丽只好交由大姐照顾。后来,母亲和姐姐都相继去世了,家庭生活更加困难。艰难的生活环境不仅培养了玛丽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使她从小就磨炼出坚强的性格。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刻苦,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上小学时,她每门功课几乎都是第一名,并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但是由于家境困难,她无法进入高等学府完成学业。玛丽17岁时开始做家庭教师自食其力。在此期间,她坚持自修高中的各门功课,为考人大学作准备。她24岁时凭借自己自学的知识终于考入了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当时的巴黎大学女学生很少,玛丽这个高额头、蓝眼睛、身材修长的漂亮的异国女子,很快就引起人们关注。对于别人的好奇和议论她不屑一顾,冷若冰霜的外表,拒人于千里之外,令人不敢轻易接近。她用做家教时积攒下来的微薄收入,租了一间阁楼,一天只吃一顿饭,日夜苦读。有时她冻得睡不着觉,就拿把椅子压在身上取暖。这种卧薪尝胆的进取精神,是许多男子汉都难以做到的。由于品学兼优,她26岁时获得了华沙“亚历山大奖学金”600卢布,她得以进一步深造。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她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体而刻苦学习。虽然她体质瘦弱,但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令同学们羡慕,教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就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的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取得物理学学士学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成绩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玛丽在完成钢铁的磁性研究的科研任务时,结识了青年科学家比埃尔·居里。为科学献身、为人类造福的共同理想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婚后的居里夫人在学业上更加优秀,不仅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大学毕业生担任教师的任职考试,第二年又如期完成了钢铁的磁性研究的科研任务。镭的发现居里夫人在物理学上的重要贡献是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在她之前,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就在科学实验中,发现了一些放射性元素的特殊本领。比如铀和铀盐,能自动地、连续不断地放出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能透过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它同伦琴射线也不同,在没有高真空气体放电和外加高电压的情况下,能从铀和铀盐中自动发生。铀及其化合物不断地放出射线,向外辐射能量。放射性元素向外辐射的能量从何而来,居里夫人决心揭开这个奥秘。居里夫人设计了一种不仅能够测出某种物质是否存在射线,而且能够测定出未知的放射性元素的仪器。她的丈夫比埃尔·居里觉得夫人的研究意义重大,停下自己的研究课题,参与进来。夫妇俩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意外地发现了一种放射性强度远远超过了铀的物质。为了表达居里夫人怀念故土波兰的爱国情怀,她将这种物质取名为钋。钋的词根和波兰的词根相同。几个月后,居里夫妇又发现了另一种新的放射性物质:镭。为了提炼出纯净的镭,居里夫人到处寻找含有镭元素的沥青矿石残渣。这种矿石中镭的含量不足百万分之一,他们需要大量的矿石原料。1 898年,他们获得了奥地利政府馈赠的1吨沥青矿石残渣,并在以后的三年零九个月里,千方百计搞到了更多的矿石残渣。他们在极其简陋的工棚里,夜以继日地辛苦工作。1902年底,他们终于从数吨的矿石里提炼出百1克极纯净的氯化镭,并准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镭是一种极难得到的天然放射性物质。它虽然不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放射性元素,但却是放射性最强的元素。这个发现使镭成为治疗癌症的有力手段。1903年,居里夫人向巴黎大学提交了博士论文《放射性物质的研究》,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12月,她获得诺贝尔

居里夫人的生平资料

居里夫人的生平资料 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波兰语:MarieSk?odowska-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通常称为玛丽·居里 或居里夫人,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玛丽·居里 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 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钋(Po)和镭(Ra)。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 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也是 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第一人。但她最终因接触放射性物质,死于白 血病。1995年,她与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移葬先贤祠。 人物简介: 玛丽·居里原名玛丽亚·斯克洛多夫斯卡,生于当时沙俄统治下的华沙,即现在波兰的首都。她在华沙生活至24岁,1891年追随 姐姐布洛尼斯拉娃至巴黎读书。她在巴黎取得学位并从事科学研究。她是巴黎和华沙“居里研究所”的创始人。1903年她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勒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 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她的长女伊雷娜·约里奥- 居里和长女婿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于1935年共同获得诺贝尔 化学奖。玛丽·居里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了分离放 射性同位素的技术,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钋(Po)和镭(Ra)。在她的 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玛丽·居里是 一位积极忠诚法国爱国者,虽然人身在异国,但也从未忘记她的波 兰出身。她以祖国波兰的名字命名她所发现的第一种元素钋,并在1932年在她的家乡华沙建立了由她的姐姐、医生布洛尼斯拉娃主持 的镭研究所(即现在的玛丽亚·斯克洛多夫斯卡-居里肿瘤学研究所,华沙居里研究所)。 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王国华沙市一个中学教师的家庭。 1891年9月,赴巴黎求学,11月进入索尔本大学(即巴黎大学) 理学院物理系。

居里夫人的简介居里夫人和镭的故事

居里夫人的简介居里夫人和镭的故事 导读:居里夫人的简介,居里夫人,是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在短短相隔八年的时间里面就获得两次的诺贝尔奖。居里夫人的一生可以说都是奉献给了科学,而且是无私的奉献,没有收取一份的回报。居里夫人可以说是被我们所敬仰的 居里夫人,是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在短短相隔八年的时间里面就获得两次的诺贝尔奖。居里夫人的一生可以说都是奉献给了科学,而且是无私的奉献,没有收取一份的回报。居里夫人可以说是被我们所敬仰的人物,今天AK 军事网小编就带您一起来看看居里夫人的故事,来了解居里夫人发现镭的全过程。 居里夫人的简介居里夫人成功制取金属镭 1906年,居里先生不幸因车祸而去世,居里夫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她决心加倍努力,完成两个人共同的科学志愿。巴黎大学决定由居里夫人接替居里先生讲授物理课。居里夫人成为著名的巴黎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教授,还是在他们夫妇分离出第一批镭盐的时候,就开始了对放射线各种性质的研究。仅1889年到1904年间,他们就先后发表了32篇学术报告,记录了他们在放射科学上探索的足迹。1910年,居里夫人又完成了《放射性专论》一书。她还与人合作,成功地制取了金属镭。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一位女科学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两次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里获得世界科学的最高奖,这在世界科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事情! 1914年,巴黎建成了镭学研究院,居里夫人担任了学院的研究指导。以后她继续在大学里授课,并从事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工作。她毫不吝啬地把科学知识传播给一切想要学习的人。她从16岁开始,成年累月地学习、工作,整整50年了。但她仍不改变那严格的生活方式。她从小就有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早年她为了供姐姐上学,甘愿去别人家里做佣人。在巴黎求学期间,为了节约灯油和取暧开支,她每天晚上都在图书馆读书,一直到图书馆关门才走。提取纯镭所需要的沥青铀矿,在当时是很贵重的,他们从自己的生活费中一点一滴地节省,先后买了8、9吨,在居里先生去世后,居里夫人把千辛万苦提炼出来的,价值高达100万金法郎以上的镭,无偿地赠送给了研究治癌的实验室。 居里夫人的简介分离出新元素钋 1932年,65岁的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华沙镭研究所”的开幕典礼。居里夫人从青年时代起就远离祖国,到法国求学。但是她时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小时候,她的祖国波兰被沙俄侵占,她就非常痛恨侵略者。当他们夫妇从矿物中分离出新元素以后,她把新元素命名为钋。这是因为钋的词根与波兰国名的词根一样。她以此表示对惨遭沙俄奴役的祖国的深切怀念。 居里夫人的简介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 1937年7月14日,居里夫人病逝了。她最后死于恶性贫血症。她一生创造、发展了放射科学,长期无畏地研究强烈放射性物质,直至最后把生命贡献给了这门科学。她一生中,共得过包括诺贝尔奖等在内的10种著名奖金,得到国际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16枚;世界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授予的各种头衔多达100多个。但是她一如既往地那样谦虚谨慎。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评价说:“在我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 居里夫人,作为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曾在仅隔8年的时间内就分别摘取了两次不同学科的最高科学桂冠——诺贝尔物理学奖与诺贝尔化学奖,并且一生中获得了难以计数的其他科学殊荣,可谓是智慧超群、硕果累累。她的长女伊伦娜,核物理学家,与丈夫约里奥因发现人工放射性物质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不仅继承了居里夫妇的科学事业,也继承了他们的崇高品德。1940年他们把建造原子反应堆的专利权捐赠给了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次女艾

居里夫人传主要内容

居里夫人传主要内容 本文是关于读书笔记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居里夫人传主要内容(一) 《居里夫人传》一书回顾了居里夫人这位影响过世界进程的伟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主要描述的是居里夫人的品质、她的工作精神、她的处事态度。作者艾芙·居里向读者详介了她的母亲除了在科学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外,她还用自己一生为人处世的崇高行为给女儿树立榜样,对女儿的教育也有许多独特的做法。读完这部书,相信居里夫人对困苦和灾难的忍耐和工作精神都会催我们奋发,她的处事态度更可以荡涤我们的心灵。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所以能取得,不仅仅是靠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居里夫人传主要内容(二) 在今天的世界上,不知道居里夫人的恐怕不多。居里夫人,作为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曾在仅隔8年的时间内就分别摘取了两门不同学科的最高科学桂冠--诺贝尔物理学奖与诺贝尔化学奖,并且一生中获得了难以计数的其他科学殊荣,可谓是智慧超群、硕果累累。《居里夫人传》是居里夫人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在母亲去世3年后写成。

该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其丈夫皮埃尔·居里的事迹,并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书中引用了居里夫妇的许多信札和日记,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奖金、奖章的情况以及她所得的名誉头衔,居里夫人年表,是一本很详实的个人记录。全书文字生动流畅,一出版就深受读者欢迎,被译为27种文字在世界上发行。 居里夫人的一生为人类所做出的贡献卓越非凡。作为一位伟大的女性,她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敬仰。居里夫人是女性的楷模,谁也没有认准要让她这么一个美丽而纤弱的女子去背负科学的十字架,而她却是走得如此义无反顾,并在人类的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得以永恒,这个世界该为有这样的女性而骄傲。她的传记女人都应该读,定能从中有所收获。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居里夫人的资料居里夫人的资料居里夫人资料居里夫人档案居里夫人个人简历(图)

居里夫人的资料-居里夫人的资料居里夫人资料居里夫人档案居里夫人 个人简历(图) 居里夫人玛丽·居里。世界著名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用了好几年在研究镭的过程中,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后有同名电影《居里夫人》,另外,网络上居里夫人还有宅女的意思。 中文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

外文名:Maria Sklodowska-Curie 别名:居里夫人 国籍:法国 出生地:波兰华沙 出生日期:1867年11月7日 逝世日期:1934年7月4日 职业: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 毕业院校:索邦大学 主要成就: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居里夫人——个人评价 居里夫人(10张)1903年的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 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演讲:“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许超过通常所

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公平,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居里夫人简介 原名: 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文:Maria Sklodowska-Curie) 介绍 玛丽·居里,出生于波兰。她是法国

居里夫人的简介 居里夫人和镭的故事复习过程

居里夫人的简介居里夫人和镭的故事

精品资料 居里夫人的简介居里夫人和镭的故事 导读:居里夫人的简介,居里夫人,是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在短短相隔八年的时间里面就获得两次的诺贝尔奖。居里夫人的一生可以说都是奉献给了科学,而且是无私的奉献,没有收取一份的回报。居里夫人可以说是被我们所敬仰的 居里夫人,是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在短短相隔八年的时间里面就获得两次的诺贝尔奖。居里夫人的一生可以说都是奉献给了科学,而且是无私的奉献,没有收取一份的回报。居里夫人可以说是被我们所敬仰的人物,今天AK 军事网小编就带您一起来看看居里夫人的故事,来了解居里夫人发现镭的全过程。 居里夫人的简介居里夫人成功制取金属镭 1906年,居里先生不幸因车祸而去世,居里夫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她决心加倍努力,完成两个人共同的科学志愿。巴黎大学决定由居里夫人接替居里先生讲授物理课。居里夫人成为著名的巴黎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教授,还是在他们夫妇分离出第一批镭盐的时候,就开始了对放射线各种性质的研究。仅1889年到1904年间,他们就先后发表了32篇学术报告,记录了他们在放射科学上探索的足迹。1910年,居里夫人又完成了《放射性专论》一书。她还与人合作,成功地制取了金属镭。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一位女科学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两次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里获得世界科学的最高奖,这在世界科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事情! 1914年,巴黎建成了镭学研究院,居里夫人担任了学院的研究指导。以后她继续在大学里授课,并从事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工作。她毫不吝啬地把科学知识传播给一切想要学习的人。她从16岁开始,成年累月地学习、工作,整整50年了。但她仍不改变那严格的生活方式。她从小就有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早年她为了供姐姐上学,甘愿去别人家里做佣人。在巴黎求学期间,为了节约灯油和取暧开支,她每天晚上都在图书馆读书,一直到图书馆关门才走。提取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1867—1934,在极其简),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名叫玛丽亚,原籍波兰。她一生的伟大贡献在于和丈夫居里一起陋、艰苦的条件下炼出了放射性物质——钋和镭。丈夫去世以后,她强忍悲痛,继续对镭和其他多种放射性元素进行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推动了原子核科学的发展。由于她在放射性现象方面成就显著。1903年她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她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她一生共获得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 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故事玛丽1867年出生于波兰的华沙,高中 毕业后,曾患了一年的精神疾病。由于是女性的原因,她不能在俄 罗斯或波兰的任何大学继续进修,所以她做了几年的家庭教师。最终,在她姐姐的经济支持下移居巴黎,并在索邦(巴黎大学的旧名)学习数学和物理学。经过四年的努力后,玛丽于巴黎大学取得物 理及数学两个硕士学位。在那里,她成为了该校第一名女性讲师。 玛丽在索邦结识了另一名讲师——皮埃尔·居里,就是她后来的丈夫。他们两个经常在一起进行以沥青铀矿石为主的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因为这种矿石的总放射性比其所含有的铀的放射性还要强。在 研究过程中,她发现能放射出那种奇怪光线的不只有铀,因此,她 做出大胆判断:还有一种物质能够放射光线,这种新的物质,也就 是还未发现的新元素,只是极少量地存在于矿物之中。居里夫人把 它定名为“镭”,因为在拉丁文中,它的原意就是“放射”。当 时很多科学家并不相信,认为居里夫妇只是一种假设,甚至有人说

道:“如果真有那种元素,请提取出来,让我们瞧瞧!”要提炼镭元素,需要足够的沥青铀矿,而这种矿很稀少,价格又很昂贵,他们根本无法得到。这件事后来传到奥地利,迅速得到奥地利政府的支持,奥地利政府赠送他们一吨已提取过铀的沥青矿残渣,这才开始了提取纯镭的实验。经过3年多的艰苦工作,居里夫妇终于在1902年提炼出0.1克镭盐,接着又初步测定了镭的原子量。由于这种元素的放射性比铀强200万倍,因而它不用借助任何外力,就会自然发光发热。镭的发现,引起科学乃至哲学的巨大变革,为人类探索原子世界的奥秘打开了大门。可以说,它的发现,开辟了科学世界的新领域,并由此诞生了一门新兴的放射学,所以,镭被誉为“伟大的革命者”。正是因为居里夫妇为科学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年,他们便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过后不久,人们又发现镭在医学方面的价值,给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这使本来已经非常昂贵的镭,变得更加珍贵。有人劝说居里夫妇说:“您如果去申请专利,定会成为百万富翁!”“不,镭是一种元素,它应属于全世界!”居里夫妇毫不犹豫地回答。居里夫妇非常信奉“科学是无国界”的,也可以说,这是他们献身科学的共同宏愿。但不幸的是,1906年4月的一天,在一次车祸中皮埃尔·居里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居里夫人强忍悲痛,继续进行自己的科学研究。1910年,居里夫人成功地分离出纯镭,分析出镭元素的各种性质,精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在同年居里夫人出席的国际放射学理事会上,制定了以居里名字命名的放射性单位,同时采用了居里夫

居里夫人生平事迹

鄙视功利居里夫妇发现镭的伟大功绩和获得诺贝尔奖金的荣誉,象一声春雷轰动了整个世界。外国科学界的诚挚邀请电,各地发来的热情贺信,象雪片一样飞来;怀着崇高敬意的来访者络绎不绝;毫不相识的人,请求他们亲笔签名留念;摄影师赶来拍照;新闻记者前来采访……当玛丽·居里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穷学生时,饥饿、寒冷、清贫和冷眼包围着她、侵扰着她,她对这一切曾做出响铮铮地回答:决不屈服!刻苦学习!今天,当百万法郎、灿灿的金质奖章向她微笑的时候;当成功、荣誉、祝贺象潮水般涌来的时候,居里夫妇用坚定的行动,表现了他们具有高贵的品质;毫不夸耀,谦虚忘我!一次,有一位报社记者前来采访这位科学家,想把她的事迹报道出去。她坚定地回答:“在科学上重要的是研究出来的…东西?,不是研究者的…个人?。” 对于研究出来的东西——镭,有几位朋友劝他们申请生产镭的专利权。玛丽·居里代表她的丈夫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不应该这样做。这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不受任何限制。——如果我们的发现可以获利,这只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在这上面我们不应该有什么优先权。何况镭是对于病人有好处的……依我看,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他们把这个伟大的发现交给工业界和医学界广泛利用,并不谋求个人的任何私利。巨额的诺贝尔奖金,对于一向清贫的居里夫人来说,并不希罕它,而是把大量的奖金赠送给波兰的大学生、贫困的女友、实验室的助手、没有钱的女学生、教过她的老师、资助过她的亲属。瑞士的日内瓦大学公开提议,给他们提供优厚的待遇,聘请他们到大学讲学。做为普通中学教师的居里夫妇认为,这样做尽管对自己有利,但会影响甚至会中断他们的研究工作,因而谢绝了,仍旧在他们那间破旧的木板房里作实验。皮埃尔·居里逝世以后,居里夫人把他们共同研究的成果,价值一百万法郎的镭,无偿地赠送给了一个研究治癌的实验室。她说:“只要能治好病,甚至只要能够使病人减轻一些痛苦,那么我们的工作就不算是徒劳的了。”许多朋友责怪她,没有把这笔财产留给自己的孩子。居里夫人却有自己的见解,她说:“贫困固然不大好受”,“但是富裕却也没有必要,甚至是很讨厌的。”她要求自己的孩子,用勤劳的双手去开拓自己的生活道路。而她给孩子们留下的却是那独立不羁的精神和鄙视功利的高尚品德。有名的学者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评价居里夫人:“在我所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 4.英勇献身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当德国侵略军逼近巴黎的时候,居里夫人毅然走上了反侵略战争的战场。她用她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努力为伤员们服务。为了很快检查出受伤者身上的枪弹和弹皮的所在位置,及时为伤员实施手术,解除他们的痛苦和死亡,居里夫人研究用汽车上的发动机发电,在汽车上安上一套爱克斯光射线设备。这种活动的爱克斯射线车,士兵们亲切地叫它“小居里”。一天早晨,居里夫人乘坐的那辆“小居里”突然发生了事故,跌进了路旁的战壕里,居里夫人被擦伤、摔昏了,这可把年轻的司机吓坏了,表示再也不敢开汽车。居里夫人在战争期间开始刻苦学习驾驶技术。几个星期后,她又成了一名合格的司机。从此,居里夫人亲自驾着汽车,不知疲倦地从一个诊疗站跑到另一个诊疗站,一下车,就投入了透视、照像的紧张战斗…… 如果说居里夫人在这炮火连天的战场上,英勇的献身精神是可歌可泣的,那么,她在那无声无响的实验室里,英勇的献身精神。更使人肃然起敬。居里夫人继镭的发现之后,又成为爱克斯光射线学方面的权威,并着手提炼放射性元素“锕”。几十年来,居里夫人由于长期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工作,加

居里夫人简介

玛丽·居里(1867.11.7—1934.7.4)。世界著名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用了好几年在研究镭的过程中,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是一位原籍为波兰的法国科学家。她与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之后,居里夫人继续研究了镭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且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在婚前姓名为曼娅?斯卡洛多斯卡,于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市,当时波兰正在俄国统治之下。曼娅的父母都是教师,在她出生后不久他们就失去了教师职位。为了糊口,他们包下了一些学生的伙食。为此,年轻的曼娅也要协助做饭,每天要工作很长时间。然而她仍获得了中学生的优秀奖章。中学毕业后,她当了家庭教师。1891年她到巴黎进了巴黎大学,攻读物理学和数学,毕业时成绩名列全班第一。1894年她与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相识,第二年他们结了婚从1896年开始,居里夫妇共同研究起了放射性。在此之前,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他因此获得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贝克勒尔发现了铀盐发射出类似的射线。居里夫妇努力寻找,终于在1898年宣布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1906年皮埃尔?居里不幸被马车撞死,但居里夫人却未因此而倒下,她仍然继续研究,于1910年与德比恩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居里夫人用X-射线设备装备了救护车,并将其开到了前线。国际红十字会任命她为放射学救护部门的领导。在她女儿依伦和克莱因的协助下,居里夫人在镭研究所为部队医院的医生的护理员开了一门课,教他们如何使用X-射线这项新技术。20世纪20年代末期,居里夫人的健康状况开始走下坡路,长期受放射线的照射使她患上白血病,终于在1934年7月4日不治而亡。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艰苦过程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居里夫妇拒绝为他们的任何发现申请专利,为的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利用他们的发现。他们把诺贝尔奖金和其奖金都用到了以后的研究中去了。他们研究工作的杰出应用之一就是应用放射性治疗癌症。

居里夫人资料

玛丽·居里(1867-1934)是举世闻名的女科学家,两度获得诺贝尔奖,与其丈夫共同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 中文名:玛丽·居里 外文名: Marie Curie 别名:居里夫人 国籍:法国 民族:波兰 出生地:波兰华沙 出生日期:1867年11月7日(丁卯年)逝世日期:1934年7月4日(甲戌年) 职业:放射性物理学 毕业院校:巴黎大学理学院 信仰:科学 主要成就: 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 发现钋元素 测定了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半 衰期 代表作品:《放射性专论》 人物简介 玛丽在索邦结识了另一名讲师,皮埃尔·居里,也就是她后来的丈夫。他们两个经常在一起进行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以成吨的工业废渣,因为这种矿石的总放射性比其所含有的铀的放射性还要强。1898年,居里夫妇对这种现象提出了一个逻辑的推断:沥青铀矿石中必定含有某种未知的放射成分,其放射性远远大于铀的放射性。12月26日,居里夫人公布了这种新物质存在的设想。 在此之后的几年中,居里夫妇不断地提炼沥青铀矿石中的放射成分。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地分离出了氯化镭并发现了两种新的化学元素:钋(Po)和镭(Ra)。因为他们在放射性上的发现和研究,居里夫妇和亨利·贝克勒共同获得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八年之后的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为成功分离了镭元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出乎意外的是,在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她并没有为提炼纯净镭的方法申请专利,而将之公布于众,这种作法有效的推动了放射化学的发展。居里夫人晚年跟丈夫生前的学生保罗·朗之万有一段韵事,这个事件在法国闹得风风雨雨。1911年巴黎新闻报在11月4日的标题《爱情故事:居里夫人与郎之万教授》,传言皮耶仍在世时,郎之万和居里夫人有密切的来往。爱因斯坦对这件事的看法是,如果他们相爱,谁也管不着,他在1911年11月23日给居里夫人写了封信,以表安慰。 居里夫人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人,而且是在两个不同的领域获得诺贝尔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居里夫人倡导用放射学救护伤员,推动了放射学在医学领域里的运用。之后,她曾在1921年赴美国旅游并为放射学的研究筹款。居里夫人由于过度接触放射性物质于1934年7月4日在法国上萨瓦省逝世。在此之后,她的大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获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她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在她母亲去世之后写了《居里夫人传》。在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膨胀中,居里夫人的头像曾出现在波兰和法国的货币和邮票上。化学元素锔(Cm, 96)就是为了纪念居里夫妇所命名的。 除获诺贝尔奖外,她的各种荣誉称号有:会员56个,会长2个,院士19个,院长1个,博士20个,教授1个,荣誉市民3个;另外获得奖金10项,奖章16枚。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荣誉所宠坏的人。”

居里夫人的简介

居里夫人(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物理学家,最早荣获诺贝尔奖的女性。居里夫人出生在波兰华沙市的一个教师家庭。10岁丧母、家境贫困,造就出她吃苦耐劳、好学不倦的品质。1891年,她只身前往法国巴黎大学理学院求学深造。她珍惜其间艰苦而又“完美”的时光,勤奋努力,于1893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894年又获得数学硕士学位。几乎与此同时,科学之缘将她和彼埃尔·居里吸引到一起。1895年两人结了婚。1897年,居里夫人看到亨利·柏克勒尔发现铀具有放射性的报告,引起她极大兴趣。她悉心探索、反复实验,与居里先生密切合作,终于研究出两种新的化学元素,它们比铀具有更强的放射性。一个是“钋”,它是居里夫人出于对祖国的热爱,以波兰的第一个字母命名的;另一个是“镭”,它倾注了居里夫妇巨大的心血、智慧、体力,甚至生命。为了证实镭的存在,他们在一间夏不避燥热,冬不避寒冷的破旧棚屋内从事起脑力加苦力的劳动,从1898年到1902年四年时间里,坚持不懈,终于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纯镭盐,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1903年,居里夫妇和柏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1906年,居里先生突遇车祸逝世。居里夫人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巨大悲痛,承担起全部家庭责任。很快地,她又继任了居里先生在巴黎大学的课程,并指导实验室工作。1911年,居里夫人参加法国科学院院士竞选,由于有人提出“女人不能成为科学院院士”而以一票之差落选。但这阻挠不住她献身科学的追求。同年12月她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终生为人类的幸福献身科学,从不计较个人的私利和荣誉。她先后获得奖金10种之多、奖章16种之多,以及100多个名誉头衔。1914年,镭学研究所在巴黎落成,她开始在此主持居里实验室工作,培养出许多颇有成就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富于牺牲精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利用X光设备诊救伤病员。她长期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紧张的放射性元素研究,致使有毒物质侵害了她的健康,晚年身患多种疾病。1934年7月4日因白血病逝世。皮埃尔·居里夫人――原子能时代的开创者之一,是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为一位伟大的女性,她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同情、支持和敬仰。居里夫人出生于一个被沙俄占领的波兰教师家庭。民族的压迫,社会的冷遇,生活的贫困,激发了她的爱国热情和发奋精神。1891年,她靠自己当家庭教师积攒下的钱,从华沙到法国巴黎大学求学,三年中她先后获得了物理和数学两个学士学位,并取得进研究室工作的机会。1894年,她结识了居里先生。一位科学献身的理想,把他们永远联系在一起。他们生活清贫,工作、学习却十分紧张。在1896年,法国亨利·贝克勒耳发现了铀的放射性基础上,居里夫人在分娩大女儿依莱娜期间,对当时已知的80种元素一一进行测试,发现了两个比铀的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并用波兰(Poland)命名第一个新发现的元素为“钋”(Polonium),另一个新元素为“镭”。他们的研究工作是在自己修整的简陋“实验室”里。经过整整四年的辛勤劳动,终于第一次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多一点的纯氯化镭,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后来还第一次获得了金属镭。1903年,巴黎大学授予居里夫人国家理学博士学位,她和居里先生、贝克勒耳一起获得了这一年的诺贝尔物理奖。1906年,居里先生因车祸不幸逝世。居里夫人仍然以坚强的意志生活着,工作着,她继任了居里先生在巴黎大学的讲座,指导实验室工作,潜心研究着各种放射性元素;同时,她还全部担负起供养老居里先生和教育两个女儿的责任。居里夫人成了世界公认的卓越科学家以后,还不断受到科学界顽固保守势力的冷遇和压抑。1911年,他接受朋友的劝说,参加了法国科学院院士的竞选,结果却以一票之差落选。反对者所持理由之一是,女人不能成为科学院院士。然而公正的人们敬仰她,就在同年12月,她第二次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不久,法国医学科学院选她为院士。科学不是为了个人荣誉,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人类谋幸福。这是居里夫人和居里先生一贯遵循的原则。在发现镭后,为了使镭尽快地服务于人民,他们拒绝申请专利权,立即公开了提取镭的方法,即使那时他们自己的生活还很艰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救护伤员,居里夫人把X射线设备安装到汽车上,奔走于战场各处进行轮回医疗,挽救了大批受弹伤士兵的生命。在她刚开始从事放

居里夫人英文简介

Maria Curie (born in Warsaw, Poland, on November 7, 1867) was one of the first woman scientists to win worldwide fame, and indeed, one of the great scientists of this century. She had degrees in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Winner of two Nobel Prizes, for Physics in 1903 and for Chemistry in 1911, she performed pioneering studies with radium and polonium and contributed profoundly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radioactivity Maria was born in 1867 in Warsaw. For the tsarist aggression,She is very tired of the oppressive education .After graduating from high school ,She used to suffer from a year of mental illness. Maria met another lecturer in Sorbonne—Pierre Curie—her husband ,In 1895,she married Pierre Curie and in 1897,their first daughter Irène borned Perhaps the most famous of all women scientists, Maria -Curie is notable for her many firsts: ·She was the first to use the term radioactivity for this phenomenon. ·She was the first woman in Europe to receive her doctorate of science. ·In 1903, she became the first woman to win a Nobel Prize for Physics. The award, jointly awarded to Curie, her husband Pierre, and Henri Becquerel, was for the discovery of radioactivity. ·She was also the first female lecturer, professor and head of Laboratory at the Sorbonne University in Paris (1906). ·In 1911, she won an unprecedented second Nobel Prize (this time i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