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暂行办法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暂行办法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暂行办法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暂行办法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暂行办法

作者:来源:浏览次数:文字大小:【大】【中】【小】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文件

西地调发〔〕号

关于印发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中心各部门:

为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规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工作,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要求,中心制定了《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印发执行。

附件:《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暂行办法》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规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简称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工作,根据国家和陕西省有关博士后管理工作的规定,结合中心具体情况,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与高校或相关科研院所流动站联合招收和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三条成立博士后工作领导小组和博士后工作办公室(以下称办公室),领导小组负责人由中心领导担任,成员由中心领导、总工程室负责人、人事处负责人等组成。办公室挂靠人事教育处,由专人负责。

第四条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全面负责博士后日常管理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负责办理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出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等有关事宜;

2.负责组织博士后研究人员中期与出站考核、在站期间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3.负责组织进行博士后合作导师的遴选与博士后科研工作指导小组的组建,会同中心确定博士后研究人员具体福利待遇,会同物业管理处落实博士后研究人员住房等事项;

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对地光谱探测重点实验室 施 工 环 境 保 护 措 施 方 案 江苏苏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七日

施工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一、施工现场总体规划 1、施工现场总体规划必须满足施工生产和环保需求,考虑对周围相关方的影响及消防安全的需要,并满足南京市的规定,以及考虑成本方面的要求。 2、项目部按施工、办公等功能将施工现场划分为施工区、办公区。地面进行硬化处理,以保证交通畅通现场文明卫生。 二、土方作业环保措施 (一)施工机械使用时的环保措施 使用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打夯机等施工机械时,应注意其粉尘、尾气的排放,以免污染大气。 应注意机械油箱是否是否有跑、冒、滴、漏油现象,以免流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 3. 机械噪音量应控制在范围之内,以免对社区造成噪音污染。 4. 机械用油应节约使用,节约能源。 5. 机械冲洗时应节约用水,节约水资源。 6. 带油机械冲洗水应合理排放,以免污染市政管道。 7. 带油棉纱、手套应做处理后弃置垃圾堆,以免污染土壤

(二)土方运输、渣土堆放、消纳时的环保措施 1. 渣土应分类,有利于垃圾处置,渣土沉坑深层填埋,以节约土地资源。 2. 渣土中有用固体废弃物应回收利用,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3. 有害渣土应处理排放,以免污染土壤及社区。 4. 清运渣土应注意粉尘排放问题,以免污染大气。 5. 土方运输车在从土源出场时将松土拍实、整形,并加以覆盖;现场存土点用绿色密目网覆盖。 土方外运时应注意避免遗撒及粉尘污染路面及大气。施工道路每天安排洒水车进行洒水降尘。注意运输土料、渣土过程中的遗撒问题,避免影响污染市容。 (三)施工机械作业时的环保措施 1.为避免重型机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防止周边建筑物被震裂,在采用较大几吨位压实机械静压的同时,在路基与居民区及建筑物间挖防震沟。 2.依据《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工作人员应轮流操作筑路机械,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或穿插安排高噪声和低噪声的工作。对距噪声源较近的施工人员,除采取戴防护耳塞或头盔等劳保措施外,还应适当缩短其劳动时间。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原始资料检查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保证地质调查项目(以下简称地调项目)原始资料真实、可靠,提高成果报告质量,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质量监督办法(试行)》,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检查的地调项目原始资料围包括: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探矿工程、测绘印制、实验测试、信息技术等专业。 第三条地调项目原始资料检查工作依据国家有关技术标准、技术要求、项目设计和中国地质调查局(以下简称地调局)有关要求进行。 第四条地调局负责组织地调项目原始资料的检查工作。集中检查一般每年一次,特殊情况随时抽查。地调局组织检查项目的比例一般不低于当年实施地调项目总数的10%。检查工作由地调局或地区地调中心(地区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组进行。专家组一般由3~5名地调局聘任的相关专业监督审查专家组成,实行组长负责制。 第五条地调项目实施单位,应当自觉接受并积极配合检查工作,把原始资料的经常性检查工作纳入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责任制和检查验收制,包括自检(100%)、互检(100%)、上一级负责单位专检(20~30%)等方面。经常性检查必须在现场进行,并做好经常性检查情况的记录。 第六条专家组对地调项目原始资料的检查重点放在野外。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工作精度,野外实地检查比例要达到5~10%。相关专题研究及信息工程项目也应进行原始资料检查。 第七条地调项目原始资料检查的容包括:工作部署和工作量的使用是否合理得当;采集、记录到的原始资料是否真实、齐全、清晰,符合野外实际地质情况;原始资料管理是否规,日常整理、登记是否及时;阶段性综合整理是否及时、完整等。 第八条地调项目原始资料检查实行打分制。检查结果分四个等级:优秀(100~90分);良好(89~75分);合格(74~60分);不合格(59~0分)。 优秀:地调项目原始资料经检查完全符合技术标准及要求; 良好:地调项目原始资料经检查符合技术标准及要求; 合格:地调项目原始资料经检查无重大质量问题,基本符合技术标准及要求; 不合格:地调项目原始资料经检查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不符合技术标准及要求,必须返工重作。 各专业原始资料检查的具体容和评分标准,见附件。 第九条专家组对地调项目原始资料检查结束后,应及时向地调局或地区地调中心(地区项目管理办公室)提交检查报告或专题报告,如实反映检查情况。 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始资料,提出修改补充意见; 对存在重大质量问题的原始资料,在查清原因后,写出专题报告,提出处理意见。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设计编写要求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目前正在进行调查试点和研究总结阶段,其技术要求也正在编写之中。本要求暂时供1:250000和1:50000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书编写时参考。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是为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基础地质资料而进行的一项新的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是为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基础性地质调查。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是在区域地质调查和区域水文地质普查的基础上,采用地质学、土壤学、地貌学、生态学及其它有关地球科学的方法、理论,调查人类和生物群体赖以生存的岩石圈、地下水圈和地表水圈。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岩石、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植被群落及其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环境下发生变化的地球动力作用、地球化学作用和其它现代地质作用等。 1.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任务 (1)基本查明测区内的基础地质、水资源(包含地下水和地表水)、土地资源、地质灾害、生物多样性等的存在状态、性质与特征; (2)综合评价测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其变化趋势和对人类生存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3)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的措施、建议等。 2.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 (1)充分收集测区内已有的基础地质、“水、工、环”地质、地球化学、遥感、气象水文、土壤、资源开发、生态等方面的资料和综合研究成果,进行调研、野外踏勘等工作,在综合分析研究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编写项目设计书。 (2)进行野外调查工作,主要包括:(A)基础地质调查,以收集已有资料为主,补充必要的野外调查;(B)地貌与第四纪地质调查;(C)水文地质(包括地表水)、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包括地质灾害)调查;(D)土地资源调查;(E)植被群落、生物多样性调查;(F)人类经济-工程活动调查;(G)其它有关的调查工作,包括放射性生态调查、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引起的环境效应等。 (3)样品采集、实验测试、室内综合研究及数字图库的建立。 在以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新方法技术,动态评价人类活动影响下生态地质环境的变化及发展趋势、评价地质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评价测区内的生态地质环境容量与质量现状,提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建议等。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审查要求

附件四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审查要求 为规范地调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以下简称设计)审查工作,保证设计质量,特制订本要求。 一、审查工作组织 地调项目的设计审查工作由地调局统一领导,分级实施。计划项目设计审查由地调局或由地调局委托大区地调中心组织审查;工作项目由实施单位组织审查。 二、审查依据 1.设计审查依据的有关标准必须是现行的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国家标准,有关部门颁布的行业标准以及地调局制定的《地质调查项目设计编写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暂行标准》等相关规定和要求。 2.项目任务书。 三、审查程序 1.设计书编写单位按规定自收到项目任务书之日起30日内,向组织审查单位提交项目设计书(或年度工作方案)的送审稿。设计书应附项目任务书和初审意见书。 2.组织审查单位接到设计书后,根据地调局和大区地调中心统一要求落实设计审查工作,并把设计审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实施单位和承担单位。 3.组织审查单位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设计评审组,并预先把设计书(送审稿)送达审查组成员审阅。 4.组织审查单位自收到设计书之日起30日内,完成设计的审查工作。审查工作包括设计书的评审和审批。 5.设计评审采取会审或函审形式。 会审形式,评审组通过听取设计编写人员的介绍、提问和答辩,并经认真讨论,形成设计评审意见,同时填写设计质量评分表(附表1-表12)。 函审形式,函审专家成员应认真审阅设计,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设计书进行评审,提出存在的问题、修改意见和建议,向组织审查单位提交书面评审意见,同时填写设计质量评分表(附表1-表12)。函审组织单位根据专家提交的书面评审意见,负责整理形成评审意见。 6.组织审查单位根据评审工作情况和专家评审意见,签署组织审查单位意见,并向提交设计书单位下发评审意见书(附格式1),评审意见包括技术和预算两部分。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水文地质勘查技术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水文地质勘查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需要,人们利用地下水的程度也逐渐变高,但矿业、工业、农业等各行业对环境及地下水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环境问题逐渐恶化,如土壤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周边水资源也受到影响,如水资源受到污染后,其治理费用及其高昂,污染后对水资源的影响久远,对周边区域的生存环境危害极大。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土十条”、“水十条”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一、污染场地环境调查概况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其目的是通过专业地质人员进行的现场调查,对场地的污染源、污染类型、污染程度、污染范围及污染原因等进行分析评价,最终结合调查结果制定出相对应的预防、治理的措施。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污染识别阶段,就是调查人员通过收集、查阅与污染场地相关的文献论著、报告资料等,对目标区域进行走访调查,对污染场地的情况做到比较详实的了解,初步圈定污染场地范围,为后继场地环境调查做好准备,第二,采样分析阶段,由专业调查人员对初步圈定的可能受到污染的区域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污染源等进行分别采样测试,综合确定污染场地的地质环境、污染程度情况,第三,风险评价阶段,就是对前面的调查、取样分析中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有效可行的污染防治方法,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水文地质勘查技术在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中的应用 水文地质,是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变化运动规律,水文地质在工程建设、矿山开采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水文地质勘查,是指对水文地质的勘查活动。在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中,水文地质勘查是及其重要的环节。通过水文地质勘查,可以查明周边污染源对土壤、地下水造成的污染程度、影响范围、污染类型等,及时修复污染场地的环境,从而有效避免污染的持续恶化。 2.1 污染场地调查及水文地质勘查内容 在实际的场地环境调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污染场地进行初步的调查工作,确定基础的调查数据,确定污染源的类型、污染范围、污染程度等,其次,水资源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下水的勘查工作对勘查技术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要根据水资源的类型和分布,综合确定最终的勘查内容和技术要求,再次是在实际勘查工作完成后,需提交相应的勘查资料和成果报告,报告中应明确的提出对污染场地的有效的防治建议,为后续的污染场地治理提供依据。污染场地调查中水文地质勘查的主要内容有:一是污染场地的历史活动及变迁状况,污染场地的使用现状,污染源的范围、种类及污染的途径等,二是污染场地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如地下水的分布情况、补径排条件、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情况、地下水的流向和流速等,三是对污染场地的土壤和污染分清情况、特征等进行调查,四是对污染场地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应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提出有效可行的防治措施。 2.2 水文地质勘查技术要点 (1)水文地质监测点。 水文地质勘查程度的高低,与水文地质监测点的选定息息相关,为了保证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合理的布置水文地质监测点,我们需要做好下面三个方面:一是已经明确污染场地的情况下,在同一范围内需将勘查点的数量保持在三个或三个以上,选择可靠的监测点分布方式,才能准确反映出场地的实际污染情况。二是合理的布置监测井,避免出现监测井无效等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为了对场地污染进行有效的监测,需在地下水上、下游设置相应数量的监测井,三是监测井的数量及深度,一般监测井的数量根据污染场地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监测井的深度应结合场地的地层情况,以揭穿主要含水层为宜。

中国地质调查局业务中心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地质调查局业务中心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2012年5月31日印发) 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时间:2012-06-0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5年)》,为了推进地质调查业务发展,规范和加强中国地质调查局业务中心(以下简称“业务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业务中心是在地质调查工作重大业务领域从事调查研究的非法人学术性组织,通过凝聚国内外一流科学家,瞄准重大地质科技问题和国际地学前沿,围绕国家需求和地质调查业务发展需求,开展综合研究、信息服务、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引领本业务领域的学科发展,使其成为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专业研究中心。 第三条业务中心的主管部门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以下简称“地调局”)。地调局根据地质调查工作需要,结合局属单位的总体定位、业务优势和区位优势,对业务中心进行合理布局和建设。 第二章基本条件 第四条业务中心的发展方向必须是地调局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业务领域。 第五条业务中心原则上依托局属单位建设。依托单位必须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和运行条件,具有引领本领域发展的实力或潜力。近五年内,同时在该领域具备以下条件: 1. 承担过地质调查计划项目; 2. 承担过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 3. 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过省部级以上奖励; 4. 公开出版或完成过有重大影响的专著、成果报告,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篇以上; 第六条依托单位拥有3名以上有影响力的专家,包括地调局青年英才计划、国土资源部百人计划等人选,地学领域学术性个人荣誉奖的获得者以及国外重要奖项获得者等; 第七条依托单位拥有相对稳定,且有影响的核心业务团队,在职固定科研人员在10人以上,60%为研究生以上学历。 第三章职责

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规范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 D D2008-03 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规范 中国地质调查局 2008年10月

目 次 前言..............................................................................................................................................................III 引言..............................................................................................................................................................I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2) 4.1 目的 (2) 4.2 任务 (2) 4.3 基本要求 (2) 5 设计书编写与审批 (2) 5.1 设计书编写 (2) 5.2 设计书审批 (3) 6 调查内容 (3) 6.1 地质环境背景调查 (3) 6.2 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调查 (4) 6.3 城市地质资源开发利用调查 (8) 7 调查方法 (9) 7.1 一般要求 (9) 7.2 资料搜集与整理 (9) 7.3 遥感调查 (9) 7.4 野外调查 (9) 7.5 地球物理勘查 (10) 7.6 槽探和浅井 (10) 7.7 钻探 (10) 7.8 样品采集与测试 (11) 8 地质环境评价 (11) 8.1 地下水环境评价 (11) 8.2 土壤污染评价 (12) 8.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12) 8.4 特殊类土评价 (13) 8.5 垃圾处置场适宜性评价 (13) 8.6 矿山固体废弃物的环境效应评价 (13) 8.7 地质资源评价 (13) 8.8 建设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14) 9 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的影响评估 (15) 9.1 评估内容 (15) 9.2 评估方法 (15) 10 图件编制 (15)

野外地质调查计划

野外地质调查计划 篇一:地质调查项目野外验收要求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野外验收要求 一、为搞好野外验收工作,提高地质调查工作项目的质量,特制订本要求。 二、地调局组织实施的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等专业的地质调查项目执行本要求。 三、有野外实物工作量的地质调查项目野外验收工作应在野外工作现场进行,其依据是项目设计书及有关技术标准和要求。 四、野外验收工作原则上由实施单位组织,部分工作项目可委托承担单位组织;大地区地调中心派人参加,重要项目的野外验收地调局派人参加。 五、承担单位在项目野外工作结束前一个月,向实施单位提出项目野外验收申请(格式见附件7-1)。 六、申请野外验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已完成设计规定的野外工作; (二)原始资料齐全、准确;

(三)原始资料(含实物资料)已经进行整理,并进行了质量检查和编目造册; (四)进行了必要的综合整理,编写了项目工作总结。 七、实施单位在收到野外验收申请10日内,确定野外验收组织单位和专家组成员,并与承担单位协商确定验收时间、地点。野外验收组一般由3—7人组成,组成人员应覆盖野外工作涉及的主要专业。 八、野外验收组成员实行回避制度。该项目的参加人员和顾问,以及其他有可能影响验收工作公正的人员应当回避。 九、项目提供野外验收的资料包括: (一)全部野外实际资料 1.野外原始图件; 2.野外记录本、原始野外记录卡片、原始数据记录、相册、表格等; 3.野外各类原始编录资料,及相应的图件; 4.样品鉴定、分析、测试送样单和分析测试结果; 5.各类典型实物标本;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1 定义 矿山地质环境是指矿床及其周围地区矿业活动影响到的岩石圈部分(岩石、矿石、土壤、地下水及地质作用和现象),与大气、水、生物圈之间相互联系(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环境系统。 1.1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指矿业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所产生的地质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2 总则 2.1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实施省(自治区)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的技术工作依据。 2.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针对生产矿山和闭坑矿山环境保护服务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为矿山环境整治、矿山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规划提供基础资料,为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则提供科学依据。 2.3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要求基本查明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遇到和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破坏,摸清底数,做出现状评价、预测分析。 2.4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不能局限于矿山用地面积之内,应将矿业活动影响范围作为调查区范围。 2.4.1 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区范围应包括区域地质单元和影响的流域。 2.4.2 矿区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应根据矿区矿业活动对周围地质环境的整体影响确定其范围。 2.4.3 单个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应根据矿山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确定其范围。 2.5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任务: 2.5.1 调查矿山地区社会经济概况和矿业活动。 2.5.2 调查研究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其特征。 2.5.3 查明矿山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影响与危害。 2.5.4 调查、总结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治理的经验与教训。 2.5.5 对矿山地质环境作出综合评价,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建议。 2.5.6 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 3 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框图

综合物探反演解释方法在南京横溪 示范区中的应用

第36卷第2期地质调查与研究 Vol.36No.22013年06月 GEOLOGICAL SURVEY AND RESEARCH Jun.2013 综合物探反演解释方法在南京横溪-小丹阳 示范区中的应用 黄宁1,刘国辉2,刘一1 (1.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南京210016;2.石家庄经济学院,石家庄050031) 摘 要:基于南京横溪-小丹阳示范区区域重磁数据、CSAMT 和地形、地质资料,并综合区内物性特征,建立了初始地 质-地球物理模型。在地质、钻孔资料的约束下,利用重磁电数据处理与反演软件系统,对区内典型重力、磁法、电法测线数据进行综合物探联合反演,通过不断修改地质-地球物理模型,使重、磁正演拟合数据和实测异常数据达到最佳拟合状态。结果表明,利用多种物探方法相互验证和综合解释方法,开展地质异常体的联合反演,能有效提高重、磁解释精度。 关键词:重磁电联合反演;综合物探;地质找矿中图分类号:P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135(2013)02-0146-05 收稿日期:2013-01-23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项目:长江中下游地区深部矿勘查方法技术示范(1212011120854)作者简介:黄宁(1983-),女,硕士,助理工程师,2009年毕业于石家庄经济学院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主要从事地球物理勘探方 向的工作和研究,Email:wtgz2012@https://www.doczj.com/doc/5b9094590.html,。 地球物理勘探具有应用范围广、信息量大和高效快捷等特点,可以多层次、多角度提供大量有用的地下隐伏地质信息[1],因此,它在地质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地质工作中,由于单一的某种地球物理异常场的分布可能对应于地下多种地质现象,因此,当对地球物理场的观测资料进行推断解释时,应注意反演问题的多解性[2-3]。在资料解释过程中,我们除了应用已有的各种物探资料外,还要综合分析工区内的其他资料,如钻孔、地质等资料,尽可能地增加已知条件和约束条件,以避免或减少反演问题的多解性或得到唯一解[4],提高解释精度。此外,还应充分考虑到异常目标体沿走向的端点效应,才能有效地通过物探资料的解释精度,发挥物探方法在地质找矿中的优势。为此本文利用RGIS 重磁电数据处理与解释软件系统对南京横溪-小丹阳示范区某条重力、磁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简记CSAMT 法)剖面进行了联合反演解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该区处于宁芜断陷盆地,地质构造比较复杂。由于磁测受地面干扰如电线、房屋等影响较大,在资料解释中容易存在干扰异常而造成判断上的错误,而重磁存在纵向分辨率比较低、对浅部地质体的解 释精度不高等缺点,浅部的密度不均匀体或磁性不均匀体对深部有意义的异常影响很大,深部的地质体往往得不到很好的异常反应,为了获取较为真实的地下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常采用联合反演的方法,定性和定量解释相结合,可有效限制反演问题的多解性,对产生异常的地质体从空间上做出合理而正确的地质解释和推断。 1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 1.1地质概况 横溪-小丹阳示范区是长江中下游深部矿勘查方法技术示范找矿实践的示范区之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西南郊,在南京市与安徽省当涂县交接地区,距南京市区约35km 。区内主要为第四系覆盖,局部有侏罗系上统龙王山组地层出露。区域内发育较多的地层有侏罗系的中下统象山群(J 1-2X n ),上统西横山组(J 3x )、龙王山组(J 3l )和大王山组(J 3d );白垩系下统姑山组(K 1g )和上统娘娘山组(K 2n )、浦口组(K 2p )。 该区处于宁芜北东-北北东向构造岩浆带上,主要受方山-南山断裂、方山-小丹阳断裂及其伴生的纵向断裂以及晚期的横向断裂控制[5]。区内所见岩

17-DD 2019-09 生态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试行)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 DD 2019-09 生态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试行) A guide for ecology geological survey(1∶50 000)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 2019年1月

目次 前言 (i) 引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2) 4.1目的任务 (2) 4.2基本要求 (2) 4.3工作量定额 (2) 5 设计书编制与审查 (2) 5.1资料收集 (2) 5.2资料整理分析 (4) 5.3野外踏勘 (4) 5.4设计书编写的主要依据 (4) 5.5设计书编制内容与要求 (4) 5.6设计书审查 (4) 6 生态地质调查 (4) 6.1一般调查内容 (4) 6.2不同类型区特殊调查内容 (5) 7 调查技术方法与要求 (5) 7.1遥感调查 (5) 7.2地面调查 (6) 7.3剖面测量 (6) 7.4地球物理勘探 (7) 7.5钻探.. (7) 7.6钻探... (8) 7.7动态监测 (8) 8 生态地质评价 (8) 9 数据库建设 (9) 9.1基本要求 (9) 9.2建设内容 (9) 10 成果编制 (9) 10.1图件编制 (9) 10.2报告编制 (9) 11野外验收与审查 (9) 11.1野外验收 (9) 11.2成果审查 (10) 11.3资料归档 (10)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生态地质调查设计书编写提纲 (11)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生态地质调查成果报告编写要求 (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附录A~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 本标准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郝爱兵、林良俊、聂洪峰、尹立河、罗为群、叶思源、胡秋韵、张春虎、肖春蕾、张俊、张连凯、侯国华、朱立峰、郭兆成、成杭新、徐宏根、崔放、李小磊、李仰春等。 本标准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地质信息技术实验室 基于IP技术的多点单边会商野外地质调查场景流媒体管理关键技术研 究成果报告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二○一二年七月

基于IP技术的多点单边会商野外地质调查场景流媒体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成果报告 项目名称:基于IP 技术的多点单边会商野外地质调查 场景流媒体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负责人:诸云强 项目联系人:诸云强 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起止时间:二O 一一年八月~二O 一二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课题基本情况 (1) 第一节课题背景 (1) 第二节目标与任务 (1) 第三节主要工作量及成果 (2) 第二章项目实施及数据源 (2) 第一节项目组织与实施 (2) 第二节数据来源 (3) 第三章工作内容与实现 (4) 第一节系统分析与功能设计 (4) 第二节系统功能实现 (5) 第四章质量监控体系与质量保证 (11) 第一节组织保证 (11) 第二节质量评述 (12) 第五章取得成果与建议 (13) 第一节主要成果 (13) 第二节问题与建议 (14) 附件 (15)

第一章课题基本情况 第一节课题背景 为满足现代化野外地质工作管理服务需求,基于已经建立的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及野外地质调查数据实时传输系统,进行基于IP 技术的多点单边会商野外地质调查场景流媒体管理核心技术研究,为地质调查信息网格服务平台提供可行的实时多源(点)音视频调度、管理、存储、实时广播及历史点播流媒体发布解决方案,开 发视频管理及流媒体发布原型系统,进行野外试点应用,初步实现远程野外工作验收的多点调度管理及全网实时广播。 通过本项目课题研究,依托已有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和卫星资源网络体系,在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管理及远程验收等应用场景,专家组通过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就可以观看现场工作组汇报,实时了解野外地质工作情况,实现各野外节点视音频的调度管理及实时发布,提升野外地质调查信息化服务水平及管理能力。 目前基于双向视频会商的管理调度技术和流媒体发布已较成熟,而本课题现阶段选用的多点单边会商是利用编解码设备实现的,编解码设备在基于卫星传输的多级网络上的管理调度及流媒体发布尚无成熟技术平台支持,本课题在对现有编解码设备通信控制及传输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管理调度平台开发,选用成熟的流媒体发布技术,解决单边会商视音频在多级网络上的调度管理、实时发布及存储点播,搭建基于IP 技术的多点单边会商音视频管理及流媒体发布原型系统。 第二节目标与任务 基于已经建立的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及野外地质调查数据实时传输系统,为地质调查信息网格服务平台提供可行的实时音视频调度、管理、存储及流媒体发布解决方案,开发基于IP 技术的多点单边会商音视频管理及流媒体发布原型系统,进行野外试点应用,初步实现远程野外工作验收的多点调度管理及网络实时发布。

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规范

1、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 0078-93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2、D 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 0020-2002 《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 3、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 007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4、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 0033-2002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5、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 0205-2002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 6、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 0214-2002 《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 6、《探矿工程地质编录讲义》 编写:陈子裘山西省地矿局二一四队总工办 7、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3908-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8、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9、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958-89 《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 GB/T17412.1-1998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GB/T17412.2-199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GB/T17412.3-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质图用色标准( 1 ∶ 500000 ~、 1 ∶ 1000000 )( GB6390-1986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区域地质图图例(1 ∶ 50000 )( GB 95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1 定义 矿山地质环境是指矿床及其周围地区矿业活动影响到的岩石圈部分(岩石、矿石、土壤、地下水及地质作用和现象),与大气、水、生物圈之间相互联系(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环境系统。 1.1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指矿业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所产生的地质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2 总则 2.1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实施省(自治区)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的技术工作依据。 2.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针对生产矿山和闭坑矿山环境保护服务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为矿山环境整治、矿山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规划提供基础资料,为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则提供科学依据。 2.3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要求基本查明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遇到和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破坏,摸清底数,做出现状评价、预测分析。 2.4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不能局限于矿山用地面积之内,应将矿业活动影响范围作为调查区范围。 2.4.1 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区范围应包括区域地质单元和影响的流域。 2.4.2 矿区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应根据矿区矿业活动对周围地质环境的整体影响确定其范围。 2.4.3 单个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应根据矿山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确定其范围。 2.5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任务: 2.5.1 调查矿山地区社会经济概况和矿业活动。 2.5.2 调查研究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其特征。 2.5.3 查明矿山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影响与危害。 2.5.4 调查、总结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治理的经验与教训。 2.5.5 对矿山地质环境作出综合评价,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建议。 2.5.6 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 3 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框图 4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 4.1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内容:包括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概况、矿山基本情况及远景规划、矿山(区)地质环境条件、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破坏、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恢复治理等。 4.1.1 矿山地区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概况:包括矿山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区域条件及环境功能规划要求;区域生产力布局,城镇、重要工程及特殊保护地区的分布;矿山所在地社会,经济状况及远景规划。 4.1.2 矿业活动远景规划:包括矿产资源特点、矿山建设规模及分布、矿业工程布局;矿业开采方式、开采深度、厚度及采动范围,原地选矿、冶炼的生产工艺、规模、强度;矿业开发远景规划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等(各省地矿行政管理部门编制)。 4.1.3 矿山(区)地质环境条件:包括区域地质概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矿床开采条件和地质环境背景等。

施工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对地光谱探测重点实验室 施 工 环 境 保 护 措 施 方 案 江苏苏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零一七年十二月七日

施工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一、施工现场总体规划 1、施工现场总体规划必须满足施工生产和环保需求,考虑对周围相关方的影响及消防安全的需要,并满足南京市的规定,以及考虑成本方面的要求。 2、项目部按施工、办公等功能将施工现场划分为施工区、办公区。地面进行硬化处理,以保证交通畅通现场文明卫生。 二、土方作业环保措施 (一)施工机械使用时的环保措施 使用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打夯机等施工机械时,应注意其粉尘、尾气的排放,以免污染大气。 应注意机械油箱是否是否有跑、冒、滴、漏油现象,以免流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 3. 机械噪音量应控制在范围之内,以免对社区造成噪音污染。 4. 机械用油应节约使用,节约能源。 5. 机械冲洗时应节约用水,节约水资源。 6. 带油机械冲洗水应合理排放,以免污染市政管道。 7. 带油棉纱、手套应做处理后弃置垃圾堆,以免污染土壤

(二)土方运输、渣土堆放、消纳时的环保措施 1. 渣土应分类,有利于垃圾处置,渣土沉坑深层填埋,以节约土地资源。 2. 渣土中有用固体废弃物应回收利用,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3. 有害渣土应处理排放,以免污染土壤及社区。 4. 清运渣土应注意粉尘排放问题,以免污染大气。 5. 土方运输车在从土源出场时将松土拍实、整形,并加以覆盖;现场存土点用绿色密目网覆盖。 土方外运时应注意避免遗撒及粉尘污染路面及大气。施工道路每天安排洒水车进行洒水降尘。注意运输土料、渣土过程中的遗撒问题,避免影响污染市容。 (三)施工机械作业时的环保措施 1.为避免重型机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防止周边建筑物被震裂,在采用较大几吨位压实机械静压的同时,在路基与居民区及建筑物间挖防震沟。 2.依据《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工作人员应轮流操作筑路机械,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或穿插安排高噪声和低噪声的工作。对距噪声源较近的施工人员,除采取戴防护耳塞或头盔等劳保措施外,还应适当缩短其劳动时间。

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

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 高原寒区典型地区地质环境调查评价 成果报告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三十日

高原寒区典型地区地质环境调查评价 成果报告 项目编码:12120113038100 任务书编号:水[2014]02-009-007 工作起止年限:2014年1月—2014年12月 项目负责人:郭彦威 报告主编人:郭彦威耿昕 报告编写人:郭彦威耿昕肖兴平任涛王旭清 主管业务负责人:李铁锋 单位负责人:李文鹏 提交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提交时间:2015年12月30日 计划项目名称:青藏高原重点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实施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目录 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项目概况 第二节提交的成果 第三节工作依据 第四节调查区以往研究程度及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调查工作情况与完成工作量 第六节工作方法与质量评述 第七节参加工作人员及报告分工 第二章格尔木幅(J46E022020)1:5万水文地质调查第一节区域地质环境背景概况 第二节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第三节地下水资源及质量评价 第四节小结 第三章工程地质条件及环境地质特征 第一节岩土体类型及工程地质特征 第二节不良工程地质现象 第三节地震 第四节工程地质分区 第五节建设场地适应性分区及评价 第六节环境地质特征 第四章数据库建设 第一节标准规范体系 第二节数据库结构 第三节数据库内容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结论 第二节建议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附图目录 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01 01 格尔木幅(J46E022020)综合水文地质图 1:5万 附件目录(单独成册) 附件一:格尔木幅(J46E022020)1:5万综合水文地质图编图说明书

地质环境试题

地质环境科试题 一、填空题 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明确的有几种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 2、按地质体变化的速度可划分为缓变性地质灾害和突发性地质灾害。 3、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将地质灾害分为四个等级: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 4、“一划两案”指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5、地质灾害防治“三查”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按照《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在辖区内组织汛前排查、汛中检查、汛后核查。 6、“两卡”是指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 7、形成崩塌的内在条件有:岩土类型、地质构造、地形地貌。 8、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网络体系,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要建立县、乡、村三级群测群防监测网络。 9、共分为4级应急响应,按照灾情、险情级别,分别由省、市、县人民政府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 10、对经评估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建设工程,应当配套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同时进行。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 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11、地质灾害报告制度规定了发生不同规模地质灾害灾(险)情的报告时限、程序和报告内容。 12、地质灾害防治费用和群测群防员补助资金纳入地方财政保障范围、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目的就是减少因工程选址不当或不适当的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 14、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5、《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的防治原则中,明确了地方政府的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 二、单选题 1、在对辖区内地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依托技术单位选定临时避让场所,即可选择在地形平坦开阔, A 。 A:没有地质灾害发生史的区域 B:有地质灾害发生史的区域 C:即将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城市地质调查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属性表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属性表 C.1 地下水监测 C.1.1 地下水观测井基本情况表 记录地下水观测井(点)的基本情况,每一个观测井(点)作为数据库的一条记录。该表向上与调查点基础数据表关联,向下与一系列的检测表关联。具体数据表结构见表C.1。 表C.1地下水观测井基本情况表(JCDSGCJB) 192

表C.1(续) C.1.1.1 地下水自动监测记录表 记录地下水监测的原始数据,主要作为资料性数据保存,每一次监测数据是数据库的一条记录。该表向上与地下水观测井基本情况表关联,具体数据表结构见表C.2。 表C.2地下水自动监测记录表(JCDSZDJC) 193

C.1.1.2 地下水位观测记录表 记录地下水位观测数据,数据库的每一条记录为观测井某一时间的观测数据。该表向上与地下水观测井基本情况表关联,具体数据表结构见表C.3。 表C.3地下水位观测记录表(JCDSSWGC) C.1.1.3 地下水位观测成果汇总表 记录经过计算、汇总的地下水位观测值,每年某一特定日(5,10,15,20,25,30)观测的数据作为数据库的一条记录。该表向上与地下水观测井基本情况表关联,具体数据表结构见表C.4。 表C.4地下水位观测成果汇总表(JCDSSWHZ) 194

C.1.1.4 地下水温观测记录表 记录地下水温观测数据,每一次观测数据是数据库的一条记录。该表向上与地下水观测井基本情况表关联,具体数据表结构见表C.5。 表C.5地下水温观测记录表(JCDSWDGC) C.1.1.5 地下水温观测数据汇总表 记录经过计算、汇总的地下水温度观测值,每年某一特定日(5,15,25)观测的数据作为数据库的一条记录。该表向上与地下水观测井基本情况表关联,具体数据表结构见表C.6。 表C.6地下水温观测数据汇总表(JCDSWDHZ) 195

成都市及周边地矿单位

成都市及周边地勘单位 604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成都市人民北路1段25号区域地质调查甲级;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地球化学勘查甲级;遥感地质调查甲级。 605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探队成都市金牛区西安中路枣子巷15号固体矿产勘查甲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甲级;地球物理勘查甲级;地球化学勘查甲级;地质坑探甲级。 606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四川省双流县华阳镇通济桥下街198号区域地质调查甲级;固体矿产勘查甲级。 607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O三地质队四川省峨眉山市绥山镇兴隆街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地质钻(坑)探甲级。 608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零七地质队四川省乐山市人民西路51号区域地质调查甲级;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地质钻(坑)探甲级。 609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四川省德阳市天山南路2段79号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地球化学勘查甲级。 610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五地质工程队四川省都江堰市奎光路250号固体矿产勘查甲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甲级。 611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攀西地质队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三岔口东路45号固体矿产勘查甲级。 612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O六地质队成都市温江县柳城镇东大街47号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地质钻(坑)探甲级。 613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O九地质队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龙泉镇长柏路78号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地质钻(坑)探甲级。 614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西北地质队四川省绵阳市剑门路西段88号固体矿产勘查甲级。 615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0八地质队四川省崇州市金带街199号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地质钻探甲级。 616 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成都市西青路119号液体矿产勘查甲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甲级;地质钻探甲级。 617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四地质队四川省西昌市顺河街8号固体矿产勘查甲级。 618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成都市一环路北2段3号液体矿产勘查甲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甲级;地质钻探甲级。 619 四川省地质矿产公司成都市金牛区蜀汉路532号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地质坑探甲级。 620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一三地质队泸州市江阳区江阳南路21号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地质钻探甲级。 621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0二地质队宜宾市南岸戎州路西段2号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地质钻探甲级。 622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0一地质工程队四川省广汉市安阳街28号固体矿产勘查甲级。 623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一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苏祠路液体矿产勘查甲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甲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