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0年代以来台湾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潮

90年代以来台湾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潮

90年代以来台湾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潮
90年代以来台湾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潮

90年代以来台湾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潮

朱立立

9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主义”概念在中国台湾地区的学术研究、文化教育、文化政策以及文学批评乃至政治家的诸多说辞中频繁出场。为什么台湾知识界会对“多元文化主义”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多元文化主义”对台湾社会文化有何影响?它在台湾的传播和演绎存在哪些问题?“多元文化主义”的意义与局限在台湾文学领域又是如何体现的?从现实角度看,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多元文化主义”真正有助于台湾建构宽容多元的社会文化形态吗?抑或走向与其初衷相悖的反面,对真正的宽容、民主和多元的文化构成某种伤害?

“多元文化主义”概念在台湾的出现和形构

对于“多元文化主义”概念在台湾的历史发展脉络,张茂桂和庄胜义等人都作出了一些具体阐释。张茂桂把“多元主义”的形成上溯到80年代的“多元化”论述。他认为,最早提出“多元化”或类似理念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大学杂志》刊物。但这个“多元化”概念并不等同于当代的“多元文化”;当时的“多元化”是因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化的现代化论述典范,其功能在于提出一种知识阶级、中产阶级的“中间反对论述”。这一新兴的反抗论述经过90年代的“社区总体营造”“、原住民运动”“、教育改革”和文化与政治民主化运动的改造,并且结合北美澳洲的文化经验,形成了90年代以来台湾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潮。庄胜义则把影响“多元文化主义”思潮出现的原因概括为四大方面:1“.

政治解严与本土化运动”;2.“欧美多元文化教育风潮之影响”;3.“国际原住民(族)运动”的启发;4.台湾社会对“族群和谐的期待”①。的确,多元文化主义在台湾的兴起有其必然性,它曾经是反抗威权统治的一种力量,也是威权体制解体后台湾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在文化思潮上的直接体现。

台湾人文知识界对“多元文化主义”涵义的理解王俐容在《当代多元文化主义概念与问题的发展》一文中,把“多元文化主义”涵义区分为四种:1“.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2“.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的意识型态”;

3.“多元文化主义作为公共政策”;

4.“朝向多元文化公民权(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并提出“多元文化权力”的概念,这是一个很有建设性意义的提法。在她看来,“多元文化权力”包括“文化认同权”、“文化生活参与权”、“文化发展权”和“文化再现权”。而潘英海则把“多元文化”概念放在纵向历史脉络中考察,认为“多元文化论”经历了三次变迁:“现代”脉络下的多元文化“;后现代”脉络下的多元文化和“全球化”脉络下的多元文化。而更多学者则倾向于从族群的角度理解“多元文化主义”,如洪泉湖认为,“多元文化主义”的内涵在于“理解各群体之不同的社会身份与主体位置,并且探讨因此不同位置而产生的权力运作关系,进而希望透过行动得以改变此权力运作产生的压迫结构,让各文化的各种主体性得以真正的共存”。这样,“多元文化主义”的具体内涵就由三大方面构成:1.破除“他者”的迷思,呈现多元的文化样貌;2.追求积极的差异性对待,而非一视同仁的消极式平等;3.强调行动的积极展开②。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台湾人文学界更重视在文化政策的层面和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具体行动中来理解“多元文化主义”的涵义。

关于建构“多元文化论述”的思想资源

台湾知识界的“多元文化论述”所引入的资源也颇为多元,至少包括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等欧美理论。

1.自由主义的多元价值理论。如罗尔斯的“合理多元主义的事实”概念、德沃金对自由主义宽容特质的理想政治社群的认可、葛雷的价值多元主义、迈可尔·沃尔泽的多元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秦力克自由主义多元文化论等。

2.社群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理论资源。如迈克·桑德尔和查尔斯·泰勒等的社群主义思想,以及Kymlicka和Young的多元主义思想都进入了台湾“多元文化主义”的知识视野。

3.台湾的“多元文化主义”结合了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对本质

主义的批判,质疑一种同质化的“文化差异”概念,并且以“混杂的文化”概念来丰富和批判“多元文化主义”,从而形成非本质化的真正多元的“多元文化主义”。

对“多元文化主义”的反思与批判

台湾人文知识界对“多元文化主义”的反思和批判主要有四种观点:

其一“,多元文化主义”变成了政治的修辞和装饰,并未产生实质性的结果。“台湾原住民族在社会经济上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恐怕不会因族群不同而有所差别。至少在现阶段,原住民族所要共同面对的是突破被压迫、被漠视的困境,而不是在‘多元’文化的烟幕之下,一再地细分你我,一再地划清界限。”③的确,“多元文化主义”在对抗政治经济的实质不平等上是无能为力的,多元文化的界限区隔甚至还可能对被压迫者的团结构成负面影响。其二,“多元文化主义”缺乏普遍的社会正义作为基础,“因而许多问题往往讨论到后来变成只是身份差异的问题”④。没有普遍的社会正义论述作基础的“多元文化主义”显然是有问题的,而把实质的社会不平等问题仅仅归结为身份问题,这样的多元文化的承认政治有可能遮蔽了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其三,台湾的“多元文化论述”关涉族群和社区文化,而忽视甚至遮蔽了阶级和性别压迫问题,乃至常常被统治意识形态所收编,转变成为“省籍路径民主化”的合法化理论之一。这是“多元文化主义”为什么对台湾形成真正宽容多元的社会文化形态没有产生实质性作用,反而走向与其初衷相悖的反面,对真正的宽容、民主和多元有所伤害的原因之所在。其四,由于缺乏阶级分析的观点或者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的缺失,“多元文化主义”常常被资本主义的文化工业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所收编,变成具有各种文化风味和异族/异国情调的文化商品,蜕变为一种不具批判性和反思功能的文化消费品。

“多元文化主义”与台湾文艺思潮

当然“,多元文化主义”对台湾文学思潮存在正面影响。

第一“,多元文化主义”促进了少数和弱势族群文学的发展,尤其对原住民文学的复兴有所帮助。一方面,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勃兴和国际原住民运动的影响及后殖民论述的推波助澜下,原住民的文化自觉与权利争取合流成为台湾原住民文学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在“多元文化主义”的思潮下,原住民文化逐渐被纳入公众讨论,有助于台湾社会改变对原住民文化的歧视或漠视态度,使原住民的文学与文化再现权力获得了一定空间。

第二“,多元文化主义”促进了台湾文学史研究的开放性和多元化发展。台湾文学史研究开始理解和接受多元语言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打破了传统的文学典律体系和一体化的文学史典范。而“多元典范”和文学史的“复系统”观念有可能使台湾文学史研究变得更宽容多元,为原住民文学、客家文学、闽南语文学、马华旅台文学和“同志文学”以及其他各种弱势群体的文学表述等打开了空间。的确,文学史典范的形成往往是一个严密而又隐蔽的排除过程,只有打捞出被传统典范所压抑和排除的异质性元素,建构“多元经典系统”和历史演变的“复系统”观念,才能真正走向开放、多元和宽容的文学史。第三,从理论上看,“多元文化主义”也有助于台湾文学批评的宽容与对话关系的形成。从文学研究突破乡土文学与现代主义在美学上的二元冲突,瓦解纯文学与流行文化之间不能兼容的观念藩篱以及对弱势社群文学的重视与接纳等等方面,都可以看出批评的“宽容与对话”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第四,“多元文化主义”促进了人们对文艺政策的认识和反省。如洪淳琦和林于湘等人提出“:借着补助文化艺术之活动,便是增加人民多元的选择机会及文化表现机会,并积极地承认每个人文化的独特性,维持个人自主。”⑤这对“多元文化主义”与文艺政策之关系的研究颇有参考价值。第五,“多元文化主义”还被视为一种“去殖民良方”。有论者认为李有成《文学的多元化轨迹》的论述进路之所以在台湾具有参考价值,“在于他继承查尔斯·泰勒(Charle Taylor)对平权和差异的折衷。在民粹政治论述当道的台湾,平权论述高举的‘平等’标准,容易隐藏着主流势力的霸权;至于差异论述和主流社会之间的对话基础又不见得健全”。在平权之路尚遥远,差异政治也还只是奢谈的台湾,“折衷平权和差异的认同政治策略”,其必要性不言而喻⑥。第六“,多元文化主义”思潮在台湾教育理论与实践中产生了明显影响,也逐渐渗透到文学艺术教育领域。许多成果表明,这一认知已经成为台湾艺术教育

研究者的一项共识,一方面,“多元文化主义”形塑了文艺教育的多元文化观念,另一方面,由于文艺作品本身含有“多元文化表现”的丰富内涵,文艺教育也是培养“关怀接纳他人,分享对生命共同体”的多元文化观念的一种良好途径。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这些年来,由于“多元文化主义”的高度意识形态化和族群议题的政治操作化,导致了台湾版的“多元文化主义”的异化和畸形:对话变成了对抗,宽容变成了排外,“承认的政治”异化为敌我划分的“仇恨的政治”。在文学和文化领域,“本土主义”话语已经取得了唯一政治正确的文化霸权,另外一些声音则被压抑排除。这样,“多元文化主义”必然走向文学的一元主义和文化的不宽容。近来,对构建台湾文学“本土论”贡献突出的陈芳明也认识到“文学本土论”极端化发展已经演变为封闭的本质化的排除异己的政治教条,开始反省并重新阐释本土论的内涵,提出了“开放的本土主义”论述,即“进步的本土精神,宽容的多元文化”。在一个被撕裂的社会,在一个貌似追求多元实则二元对立的时代,文学和文学批评必须承担起社会核心价值和“宽容的多元文化”重建的使命,因而迫切需要黄春明小说世界所体现出的那种开阔深刻的宽容精神,需要陈芳明对“宽容”真谛的重新领悟和阐发。诚如启蒙主义哲学家伏尔泰所言:“倾轧不和系人类之大恶,而宽容则是唯一的治疗之道。”

【注释】

①庄胜义:《多元文化与台湾社会》,2005年6月30日,

https://www.doczj.com/doc/5013922626.html,.tw/~cge/new_page_73_images/07.doc

②洪泉湖等著:《台湾的多元文化》,7—11页,台湾五南出版社2005年版。

③林深靖:《文化主义架构下的权力关系———再谈失窃的一代》,见主灵之邦网,https://www.doczj.com/doc/5013922626.html,.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492。

④李雪菱:《多元文化论述在台湾———张茂桂老师专访》,载《教育研究月刊》117期,101—106页,2004年1月出版。

⑤洪淳琦:《从多元文化观点论文化艺术之补助》,台湾大学法律学院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5年。

⑥大圈仔:《去殖民良方:多元文化主义》,载台湾《破报》第374期,2005年8月26日。

朱立立,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年度规划基金项目,编号:05JA750.11-4400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7BZW054。)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形成之背景及原因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形成之背景及原因 摘要:“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是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主要是美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出现的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它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超越,其概念最早在建筑领域出现,而后扩展到文学艺术的其他领域。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艺术设计 “后现代主义”本身是一个含混复杂、矛盾纠合的文化现象,不但中国对其没有具体的定论,就连国外对“后现代”的认识也还处在不断发展阶段。其实,在很多艺术领域“后现代”作品与设计作品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所以总的说来,探究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可以从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谈起。鉴于本人近来对一些有关后现代主义的文字记载及理论、评论文献稍微有所涉猎,加之自己对艺术及艺术设计颇有兴趣,因而决定借此机会谈一点很不成熟的想法。可能当中会有些偏激或不全面的观点,但正如伊娃?赫斯所说:“走极端总要比创造一些普通的、平凡的、标准尺寸的东西有趣得多。”虽敝帚千金,但难免粗陋,权作抛砖引玉之言。https://www.doczj.com/doc/5013922626.html, 一 20世纪50~60年代是历史上较为痛苦的时期:残酷的二次世界大战以及苏美霸权和冷战留给世人以难以名状的恐惧,新一轮科学技术革新一方面带来了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另一方面却又给予人们倍受煎熬的心灵以巨大的苦闷、压抑、疯狂和动荡。技术其实已揭开其神秘主义者及恐怖制造专家的面纱,“于是,在一个地面铺满灰尘落叶、空气和水受到污染、资源大大损耗、充满着化学物品、放射性气体和太空碎石的世界上,进步已不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人类在未来能否生存下去”。①各式各样的哲学和美学思潮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但遗憾的是它们在激活人们思维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混乱。泛滥的运动及主义昙花一现式的各种论调使艺术丧失了所谓的恒定性客观标准。以崇尚理性为特征的现代主义在此间拖着疲惫的步伐缓慢移动着。自印象主义以来,科学的方法论和逻辑的推理形式就已开始在艺术界蔓延开来,现代主义也由此被断言“有光辉的、崭新的和更好的未来”。但到了60年代末及70年代初,现代主义前进步伐嘎然而止,越南战争、种族骚动、暴力冲突、示威游行成为以美国为首现代西方社会挥之不去的鬼魅,如影随形。“绘画不作自然的奴仆”,“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绘画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也由于底气不足而越发软弱无力,好象所有的艺术家都陷于痛苦挣扎之境地,同时彼此心中渴望着另一扇大门的开启,以便使来自不同世界的一缕曙光能早日来临。 直到这时,也就是70年代的十年间,这扇大门终于被一些先知先觉的艺术家打开了——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已在德国、意大利、美国的艺术领域悄然兴起,并不失时机地冲击和影响着所谓的主流文化艺术。而它们的名称也不相同:“如德国:‘新表现主义’(Neo-Expressionism e),意大利:‘超前卫’(Trans-Avantgarde),法国:‘新自由形象’(Nouvelle Figu ration Libre),英国:‘新精神’(New Spirit),美国:‘新意象’(New Image)、‘新表现’(New Expression)、‘新具象’(New Figuration)、‘涂鸦艺术’(Graffi ti)、‘图案与装饰’(Pattern-Deccration)等”。②但总的来说用最具概括及折衷色彩的“后现代”(Post-ModernArt)一称来统范这些新绘画则可谓最合适不过的了。 二https://www.doczj.com/doc/5013922626.html, 但是,“后现代主义”并不只这么简单!如果说将黑暗的中世纪看作人性的抑制和封闭,以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浅析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105班魏鹏 2010220872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以其对传统的反叛而对西方哲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形成强大冲击,甚至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也引起了强烈的文化震荡。多以否定性的形式展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文化矛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正在影响着中国社会,我们应本着批判和借鉴想结合的原则关注它、研究它,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结合的和谐社会。 【论文关键词】: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传统文化;现代文明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标志着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它于本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美国和法国兴起,70、80年代在欧美达到巅峰。后现代主义思潮首先形成于建筑和文化领域,后来扩展到艺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虽然自命或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者的人并不很多,但其影响却相当深远。后现代主义自8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之后逐渐成为一种时髦的文化现象。《后现代的生存》中阐述:后现代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许多迹象表明,这种状态“正在以种种方式进入中国社会”。 由于后现代主义自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进而它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后现代主义是不能模仿的,它属于复杂、特殊的传统,早已现代化的、发达的工业、后工业西方社会奠定了后现代想象的基础,而处在从前现代到现代过渡的中国社会对后现代主义的进入,则应本着批判与借鉴的原则,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融合的和谐社会。 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如果从总体上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进行解释,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倾向。 1. 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哈贝马斯认为非理性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而非理性主义则是以对传统理性的“非难”和批判为表征的,它反对任何人为设定的理论前提和结论,否认人能达到对事物总体本质的认识。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正是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的泛滥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人类的灾难,因而批判、否定、解构理性主义,推崇非理性,成为后现代主义所致力的目标。 2. 解构现代主体性。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主体性采取解构策略。首先,后现代主义抨击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赋予人与自然关系以浓厚的“生态意识”,以消除人对自然的统治欲和占有欲。其次,反对“自我中心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性中,个人主义是一切合理性的基础。个人主义的极度膨胀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后现代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 3. 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在对“现代性”的审慎反思中,后现代主义把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的一套整体性、同一性的叙述,对现代性中许多不言自明的真理持怀疑态度。与反对“同一性”、“整体性”相适应,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化。对他们来说,异质的、矛盾的东西完全可以拼贴在一起,不需要统一与综合,差异不应该消除,而应保留,分析和表述问题应从微观入手,反对所谓的“宏大叙事”,主张多元主义。由此派生的是后现代主义对于确定性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保守主义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保守主义 本堂课所讲的主题是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之保守主义,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保守主义的特征;二、保守主义的内涵;三、保守主义的类型;四、当代保守主义。 近代以来的主要意识形态或政治思潮为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无政府主义、女性主义、环境主义、宗教基本教义派。 保守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出现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文艺复兴以来的乐观主义认为:第一,世界的存在是有序的;第二,人类痛苦的来源并不是人的原罪,而是罪恶的社会。只要改造社会,痛苦就会最终从人类消失。保守主义的内涵指出,人类理解以及改变世界能力有限;罪恶,痛苦不仅仅是人类生活中暂时的因素,不仅仅产生于不公正的社会组织,而是人类生存中永恒的,不可消除的现象。保守主义两个基本涵义是:不完美主义和政治的有限性。保守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不完美是内在的,永久的,而不是暂时的。在这点上,保守主义不同于激进主义,也不同于反动派。保守主义,不是改变现状,也不是怀恋过去,而是保持现状。历史上的保守主义有:法国式,以梅斯特尔为代表的极端保守主义以及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温和保守主义;德国式,发端可以追溯到早期政治浪漫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诺瓦利斯;英国式,代表人物是柏可,其理论展示了保守主义的一些一般特性,如尊重传统,强调社会是有机体,是自然的产物,而不是人为设计的产物。保守主义的类型有,政治保守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社会保守主义。政治保守主义,反对激烈变革,反对革命,维持现状。文化保守主义,强调传统文化的价值,反对自由主义的普遍主义理念,拒绝所有文化都会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的预测,拒绝承认某种文化代表了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社会保守主义,在德国浪漫主义时期表现得最为典型。保守主义者厌恶现代化带来的社会后果,如人与人关系的淡漠,城市化,环境污染等,他们憧憬田园诗般的生活,憧憬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没有一个自由主义者具备自由主义者的所有特征,其他主义者亦同。从1950年开始,出现了一场持续的保守主义革命,特别是美国。构成这种保守主义革命有多重势力:经济上的新自由主义;形形色色的文化保守主义;基督教右派;新保守主义。这些即为当代保守主义。在非西方国家中,则是世界范围的宗教与传统文化的复兴以及对启蒙运动的反动。当然在这些西方政治中的各种思潮,无所谓好亦无所谓坏,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在现代西方人眼中,我们不是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而是共产主义。对于这些过

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评析

中国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评析 摘要: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主要的思潮,本文对近代史上的文化保守主义的产生环境和根源加以分析,对“非典型”和“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进行了简单的评价和区分,这其中“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可以看做是儒家中庸思想的独特体现,是民族文化惰性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对“典型文化保守主义”在当代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进行了阐述。 关键字:文化保守主义;文化变革;国粹派;现代新儒学;文化惰性;文化态度 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一面是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古老中国的大门,中国的民族危机和国内矛盾的不断加深使中国所面临的“亡国灭种”的危机;一面是中华民族“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的思想、器物,与列强抗争、争取民族解放的英勇历程。其中,中华民族为争取自身的解放和寻找建国的航向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主流。文化思潮的探索成为这一主流中的中流砥柱。不论是清末时期的洋务派思想、康有为的保皇思想、还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全盘西化思想,亦或是后期的国粹派思想和新儒学思想。可谓是流派众多、“百家争鸣”,让人联想到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的繁荣。 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思想的流变,其背后的主要推动力是社会环境所决定的,清末一场场对外反抗战争的失败和民初的政局动乱,封建割据势力纵横中国。在近代中国多灾多难的状况下,国人不得不一步步的反思,尝试过学习西方器物的方式却依然没有保全民族,仁人志士们开始尝试进行思想和文化上的反思和探索,一场遍及各各领域的文化运动在中国兴起。总结近代以来的各路思潮、流派,根本上都是在围绕对中西方文明或文化在中国体制和文化革新中所占的比重所做的探索,虽然各种思潮的立场不同、激进或温和,仁人志士都是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为国家的出路思考。 在笔者看来,不同的只是“思变”的程度,当代评价顽固派思想,几乎是以“迂腐”、“冥顽不化”毫无生机可言。例如清末理学名臣倭仁,深受理学的影响,对于以恭亲王奕欣为代表的的洋务派痛加斥责,依然主张这“重人心轻技艺”,重谈“夏夷之防”①而对于以陈独秀和胡适的“全盘西化”思潮的评价也是“忘本”、“崇洋媚外”过于激进式的评论。现在分析则不难看出这两股思想处在了近代文化思想变革流变中的两极,在这两极两端也没有出现第三种文化变革的主张。 “思变”的程度在于思潮流派中代表人物对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心理接受程度。在以上两种思潮的特例中,其文化的根都是接受中国传统式的文化教育,而大相径庭的在于表现出来的视野和思想的开放度,这种现象可以归结为文化的根意识,在当代被解释为“我族中心主义”,中华民族的我族中心来源于狭隘的民族主义,过度的民族自信和优越感。中华民族的优越感古来有之,翻看每个民族的历史记录也都有表现,正像殷海光在《中国的文化的展望》所说的:“在通常情形下,一般民族或文化单位对于自己的风俗、习惯、制度、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理想,当期继续发挥功能时,总是有意无意持爱护的态度。笼统的说,如果一个国度就是一个文化单位而且这个文化单位就是这个国度,那么一国的国人爱护其国的文化毋乃一件自然而然的事。”②我国的仁人志士虽一直抱

台湾历史与文化选择试题

【单选题】台湾原住民是属于那种语系的民族? ?A、 ?B、 ?C、 ?D、 我的答案:C 2 【单选题】下列哪个山脉是台湾五大山脉之一? ?A、 ?B、 ?C、 ?D、 我的答案: 3 【单选题】排湾族的图腾是 ?A、 ?B、 ?C、 ?D、 我的答案:D 4 【单选题】雅美族居住在兰屿岛上,是以什么生产方式为主的族群??A、 ?B、 ?C、 ?D、 我的答案:B 5 【单选题】请问长滨文化在哪里发现的? ?A、 ?B、 ?C、 ?D、 我的答案:D

【多选题】下列名称哪些是历史上台湾曾经的名称? ?A、 ?B、 ?C、 ?D、 我的答案:AB 7 【多选题】台湾史前文化遗迹中的长滨文化有那些原始社会生活型态? ?A、 ?B、 ?C、 ?D、 我的答案:ABC 8 【多选题】台湾邵族有六个部落组成,下列部落名称哪些是与邵族部落有关的??A、 ?B、 ?C、 ?D、 我的答案: 9 【多选题】以下名称有哪些是台湾少数民族不同时期的叫法? ?A、 ?B、 ?C、 ?D、 我的答案:ABCD 10 【多选题】下列山脉哪些是属于台湾的? ?A、 ?B、 ?C、 ?D、 我的答案:ABCD

【单选题】安平古堡在何地 ?A、 ?B、 ?C、 ?D、 我的答案:A 2 【单选题】南明政权永历皇帝,对郑成功寄予厚望,封他为 ?A、 ?B、 ?C、 ?D、 我的答案:D 3 【单选题】郑氏时期,郑成功的继位者是 ?A、 ?B、 ?C、 ?D、 我的答案:D 4 【单选题】郑成功收台过程中,荷兰殖民者坚守的最后一座台湾城堡是?A、 ?B、 ?C、 ?D、 我的答案:B 5 【单选题】1665年_____建议,在台建孔庙,设学校,极力发展文教事业?A、 ?B、 ?C、 ?D、 我的答案:C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 文化保守主义作为一种世界性与自觉性并存的文化现象,是对现代化过程所衍生的精神世界的迷失,是传统文化日渐衰落等现象的历史性反應。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是近代以来,面对西方文化冲击而形成的捍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价值的思想潮流。本文结合改革开放之后的时代转向与传统文化的特征,分析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对文化建设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提出规避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消极影响的措施,在开放的大格局中理性对待并创新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本民族特色,在现代化进程中保留传统韵味。 标签:文化保守主义;中国传统文化;思潮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质与内在发展的需要,开放的格局吸引了众多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国的文化主体面临着主流价值选择、民族根性和民族认同感加强的形势。在此文化背景下,文化保守主义学派捕捉契机重整旗鼓,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全国性“国学热”,“崇儒反马”思想理论甚嚣尘上,试图以儒教代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并出现反对中国文化的“西方化”等思潮。 一、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分析 改革开放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再次兴起对社会的影响,不能简单地持肯定或者否定态度,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与社会现实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要警惕文化保守主义对社会和个人的消极影响。对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评价全面而深刻,温和不偏激,防止陷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困境。 (一)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有利影响分析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引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注重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有利资源来重构自身与社会的精神家园,尤其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文化素质的培养以及情操的陶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预防“急性病”与“人失其性”的危机。文化保守主义学者的倡导不仅有利于塑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以助于社会稳定与幸福,而且促进了在新时代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有利于对民族根性和民族身份的强化,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豪感,形成自身的文化软实力,抵御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侵略,使西方霸权主义以及西方文化殖民主义成为泡影,在全球文化浪潮中保持自己民族特色与传统,避免文化“失语症”,拥有自己的文化话语权。 (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分析 首先,文化保守主义学者宣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引起对传统文化的回

什么是保守主义_

度。德国的思想库极大地依赖于政府,这更加突出了它们所具有的趋向。当今,在具有强烈价值倾向性或追随特殊利益的名声方面不存在问题的研究所少之又少。 就官方角度而言,大多数德国的研究所对于树立明确的意识形态形象没有兴趣。严肃的研究和科学方法论被多数研究所认为是它们工作的必要的条件,但自相矛盾的是,即使是附属于某些政治党派的研究所也宣称如此,实际上很难说这些研究所在政治上是中立的。要证实和准确地测量思想库对政治议程所起的作用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即政治家所持的立场可以明确地归因于专家个人或特定研究所的影响。通常能够进行客观衡量的惟一事物是研究所和专家个人的公众形象。 德国思想库的最重要的目标群体是国内和国际的其他研究所和大学,其次是德国联邦议会(G erman Bundestag)的成员、政治群体和各种委员会,然后是政府各部的官僚,此外依次还有一些政治党派、新闻界的特定部门,以及管理委员会、公司经理、行业工会和非政府组织。 德国的研究所明显地表现出对新闻界的偏重,他们最心仪的目标群体包括德国日报、周报的政治与经济版主编。与此相对照,思想库在过去一直与电视保持着较为疏远的关系,但是近年来大型研究所的经济政策专家与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关系有所改善。当然,涉及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的专业研究所在这方面是个例外。除新闻媒体之外,互联网提供了新的机会,使公民可以直接了解专家的见解和信息,无需再借用传统媒体。 德国的思想库具有在未来的政治和公共舞台上发挥更重要作用的潜力。专家的预测和分析在公共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各种各样类似思想库的机构之间的竞争也将变得激烈,大型商业银行的研究部门、专门从事技术和社会问题研究的研究小组也力争在思想交流的场所中占有一席之地。不管是德国的大型咨询机构,还是国外的思想库都准备在德国接受委托。提供建议和需求建议的机构之间的合作是令人乐观的,但思想库必须表现出更多的创新,靠自身的力量开展工作,从事更多的应用研究,而不是极度地依赖于委托的工作。 尽管个别研究所的规模庞大,但是在德国,仍然缺少能够整合多个领域的主题和信息的跨学科的思想库或研究群体,也极为缺少能够将富有远见的勇气与深入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的研究所。思想库和基金会必须缩小它们的规模,以便更加灵活。它们必须明白这样一个事实,即它们所从事的研究不是纯粹的学术研究,而是形成政治决策的基础。 最后,在德国,从事政治咨询工作的思想库应选择哪些地点落脚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政治建议和寻求这些建议的是非常不同和分散的群体。柏林并不是德国思想库和政治对话的首都,虽然柏林有一些从事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方面研究的研究所,但那些更靠近法兰克福的银行和证券交易所,从事商业和金融研究的研究所与柏林的联系同样重要。波恩正在成为政策研究发展的中心,而其他一些机构在思想上和地理上都与布鲁塞尔更加接近,慕尼黑、汉堡和莱茵河与内卡河地区也是有吸引力的地点。 (霓摘自美《社会》2004年第4期) 什么是保守主义? 〔俄〕Б.卡普斯京 保守主义是始于启蒙世纪并一直延续至今的三个最重要的政治派别之一(另外两个是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现时代的特点是资本主义高涨、民族国家形成。保守主义是这一矛盾着的现实的特殊体现,也是参与这一现实形成和发展的特殊方式。 探索什么是保守主义有以下几个条件:(1)不把保守主义与“保守派”等同起来。保守派可以被更准确地形容为“墨守成规”,而保守主义却生活在当代。保守主义保存当代的一些成分而反对另一些成分,从而实现当代生活所必需的稳定的功能。(2)不把保守主义与某种静止状态、社会变化和改革道路上的某种障碍相联系。动态是现时代的基础特征。假如承认了保守主义是现时代的一个政治派别,那么也就承认了保守主义者是变革的拥护者。(3)清楚地意识到保守主义与原教旨主义的区别。原教旨主义为了恢复从前社会制度 001 论著提要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的现代化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的现代化 摘要: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反思和批判现代化负面效应的一种社会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科学技术;理性;现代化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其特征 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社会中,随着现代化进程而来的矛盾和冲突逐渐暴露出来。促使思想家们开始对现代化进程进行反思和批判。后现代主义思潮正是这一反思和批判的结果。总的来说,后现代主义思潮具有以下主要理论特征。 第一,反理性主义。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社会大力颂扬人的理性力量,倡导通过理性去认识客观世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近代自然科学。借助于近代自然科学,西方资本主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把科技推向了极端。然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却使科技和理性走上了人的对立面。这就抽掉了视自由、理性和主体性为生命的西方人的生存根基和价值、信仰根基,把他们抛入了价值、信仰和生存的真空,也促使人们开始用怀疑的眼光审视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工业和现代科技理性。尼采被称为由理性转向非理性的转折点人物,他对理性的攻击动摇了理性主义的大厦,从而

被视为后现代主义的真正先驱。他认为“世界除了强力意志外,什么也不是。”尼采对强力意志的推崇贬低了传统理性主义哲学对理性的崇拜。正如马尔库塞评价道:“尼采揭露了那个作为西方哲学和西方道德基础的巨大谬误;就是把事实当成了本质,把历史条件变成了形而上学的条件。”在尼采看来,理性不是世界的主宰,权力意志才是世界的主宰,真理不过是权力意志的工具,对人是否有利是衡量真理的惟一标准。尼采的反理性主义后来被后现代主义推向极致。 第二,反人类中心主义。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类中心主义在现代西方社会愈演愈烈,这种观念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冲突。人成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主宰,并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在提出了“上帝的死亡”之后,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即“人的死亡”,主张要用对自然的和谐去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反对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征服,从而消解人类中心主义。因此,后现代主义者拒斥人类中心论的观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倡持续发展,重新审视人类所生活的自然界。 二、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兴起的原因及影响 “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尤其是90年代以后,由于后现代主义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后现代主义开始衰落和分化。耐人寻味的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开始衰落并出现分化时,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却成为了知识界关注的热点。”后现

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

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 一、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的发展 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风靡全球。对于后现代主义的定义,哈桑、罗蒂、利奥塔德等分别从艺术、哲学、资本主义发展等角度进行了概括,不可否认,种种言说对后现代概念清理有着不同的助力。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复杂且争论颇多的问题,但就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某些特征,如反传统、反本质、非主流、反理性、多元化等等在一定范围内却已形成某种共识。近年来,后现代主义精神已渗透到哲学、美学、文艺学、社会学等理论研究领域和戏剧、电影、电视、广告等文化产品的制作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经济学和市场营销领域也开始研究经济及消费生活中出现的后现代现象。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后现代主要是指一个以信息、传媒等为主导的新时代。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消费环境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物质丰盈了,人们不再为衣食住行发愁,新技术可以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用来休闲、娱乐,消费占据了人们生活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我们可 以清楚地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消费主义热潮正在社会中涌动。但是消费不再或主要不再是一种物质行为、纯粹的经济行为,而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符号和象征性消费之类的文化行为。正如托夫勒所预言的,消费社会已经到来。这是一个生活同质化与多元化并存的社会,感官享受取代了理性反思,人们满足的源泉和社会理想行为的标准不再是工作劳动本身,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实质上,这种消费社会就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社会。在后现代社会里,人类在物质与文化生产、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则是通常意义上的后现代消费文化。 在消费社会中,后现代主义正影响着人们经历一场文化变迁,这种文化变迁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意识,正因为如此,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消费文化才吸引了更多公众的兴趣。 二、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消费文化的特征 1消费的符号化 在后现代消费社会中,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商品生产不仅充分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而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过剩现象。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再是人们的唯一选择,人们开始追求商品的符号象征意义,即商品作为符号,能够提供声望和表达消费者的个性特征。这一点在服装消费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身着最新潮的服装,人们会产生一种胜过他人的优越感,比如金利来,人们之所以以高出普通服装十几倍的价格来选择这一牌子,主要在于金利来独特的商标符号及它对地位财富的象征和宣示,穿上它,无异于展示自己是上流社会成功人士的一员。后现代消费社会已经从商品形式占主导地位进入到符号形式为主的时代。 2消费价值观发生变化 后现代消费文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看待这个世界和自身的基本态度。消费主义的盛行使人们把追求和占有物质,追求享受作为人生目的的价值观念,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成为消费生活中的主流价值和规范,人变得越来越现实,变得越来越功利。许多人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忙于享乐,忙于购买那些标榜自己身份的物品,而这意味着那些仍然具有使用价值的消费品由于缺少了商品的符号价值而失去了他的消费价值,被纳入废弃品的行列而被扔进垃圾箱,从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挥霍性浪费。而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消费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 3审美平面化 由于追求短暂,即时性的审美趣味使消费文化全然摒弃了对深度意义、永恒价值、理性蕴涵的追求。几句无厘头的广告词,几个非连续、逻辑和时间关系模糊的电视镜头就可以拼接成

文化保守主义与现代新儒家

目前的儒学复兴运动,被指称为“文化保守主义”。我曾撰文谈到,“文化保守主义”这个含混的符号,是对当下的生活本源的一种遮蔽。我的意思是: “文化保守主义”这个标签,并不能揭示当前儒学复兴运动的本质渊源,反而可能将这场运动导向原教旨主义。 现代新儒家也一向是被归入“文化保守主义”的。最近,方克立先生把蒋庆、陈明归入了现代新儒家的“第四代”,也就是把他们归入了“文化保守主义”,因为方先生一向认为现代新儒家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这不仅意味着对现代新儒家的一种定位,而且也意味着对当前的整个儒学复兴运动的定位。我这里并不想谈蒋、陈与现代新儒家的关系,虽然在我看来,蒋、陈并非什么“现代新儒家”,纵然他们在观念上确有某种关联。我想说的是: 这样的定位依然存在着、甚至加深着对当下的生活本源的遮蔽,而这种遮蔽隐藏着某种危险。 当然,“文化保守主义”这个称谓的流行,也自有它的道理: 首先,不论是已经三代的现代新儒家、还是当前的儒学复兴运动,确实存在着一种严重的“文化纠缠”;其次,这种纠缠本质上是民族主义情绪的表达,这种表达恰恰意味着生活本源的遮蔽;最后,正是这种遮蔽,蕴涵着走向原教旨主义的某种必然性。 应该说,现代新儒家本是应运而生的。所谓“应运而生”是说: “顺应”着某种“时运”。这种“时运”正是儒家的“天命”观念,但并不是宿命论意义上的命运观念,而是一种原初意义的“革命”的观念,也就是《易传》所说的“时义”的观念: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所以,“天命”不过是说的生活本身的演流;这种演流被我们领悟为“命”、领悟为“口令”,不过是说的生活本身作为大道的道说,在无声的言说中给予我们的一种“语境”。我们惟有倾听这种“语境”,才能实行真正意义的“革命”: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一个幽灵,后现代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当法国的《世界报》于1981年模仿《共产党宣言》首句句式向其晨报读者宣布这一消息时,也许并未料到这个“幽灵”蔓延得如此迅速,从欧洲大陆到美洲大陆到亚洲大陆,从二十世纪70年代一直持续到90年代。通常认为,其思想先驱向前追溯到尼采、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1897-1962)、海德格尔,甚至马克思;其风云人物则包括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德鲁兹(Gilles Deleuze,1925-1996)、拉康、博德里亚(Baudrillard)、莱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1906-1995)、福柯、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1914-1994)、德里达、罗蒂(Richard Rorty,1931-)等人——但这些人自己罕有标榜自己为“后现代”的,这个名单也只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者或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者“杜撰”出来的。通常认为名单上的这些思想家强调否定性、非中心化、破碎性、反正统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以及多元性,建立起以“反”、“后”和“非”为字头的“主义”:“反基础主义”、“后人道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解释学”、“后哲学文化”、“非理性主义”、“视角主义”、“认识论的无政府主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顾名思义,也许是在现代主义(modernism)之后的思潮,也许是对现代主义的破坏、反动或超越,也许本身就是一种异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和写作风格,甚至不过是绝望的呐喊。现代主义的发端可以追溯到笛卡尔哲学和近代科学的产生。这种现代主义的世界观认为:人是自然的解释者(培根);或人是宇宙的观察者(伽利略),人们可以通过科学改造和控制世界,主体(自我)能自己证明自己,自己肯定自己。现代主义哲学试图成为“科学的”,它诉诣于一种精确的方法,而不是权威。现代主义在康德那里取得了一种新的形式:它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与洛克和休谟的经验主义结合起来。这样哲学中的现代主义便具有了超验的和经验的两个方面。超验的方面通过理性的工具提供经验多样性的统一,“我思”确立知觉的限度。伴随这种主观与客观的协作(同一),现代主义哲学的基础被牢固地奠定了。在此基础上,现代主义哲学家形成了一种主体性的观念,该观念不仅是逃避的场所,而且也是所有知识的条件。笛卡尔、黑格尔和胡塞尔尽管处在不同的时代,代表了三个不同的流派,但在以主体性概念为基础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也正是主体性概念使关于意识的理论成为可能。因此他们的哲学都属于现代主义哲学。简言之,现代主义的特征是对基础、权威、统一的迷恋;视主体性为基础和中心;坚持一种抽象的事物观。[1]而对这一切的质疑便构成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探求绝对真理的惟一的哲学已不复存在,只存在着各种形态的哲学;真理也不复存在,存在的只是话语(discourses)、解释、言谈、思考、写作和传播;“中心”不再存在,只有飞速扩展的边缘;没有纵览一切、总括一切的视角,没有“上帝之眼”(God’s-eye view),有的只是无限多的不可通约(incommensurable)的解释。或许对许多后现代主义者来说,惟一健康的思想态度,是强烈的彻底的怀疑主义。 因此,后现代主义不可能是“哲学”,哲学在后现代思潮中已经死亡了。后现代主义是一只口袋,里面盛满了对传统哲学主张的反对、控诉、戏谑和讽刺。它基本上是否定性的,它欢呼哲学的终结,但并不致力于新的创造;它抛弃了以往哲学的信心和雄心,但大多数后现代主义者也并不是那么谦恭。

关于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以其对传统的反叛而对西方哲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形成强大冲击,甚至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也引起了强烈的文化震荡。多以否定性的形式展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文化矛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正在影响着中国社会,我们应本着批判和借鉴想结合的原则关注它、研究它,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结合的和谐社会。【论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传统文化; 现代文明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一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标志着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它于本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美国和法国兴起,70、80年代在欧美达到巅峰。后现代主义思潮首先形成于建筑和文化领域,后来扩展到艺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虽然自命或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者的人并不很多,但其影响却相当深远。后现代主义自8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之后逐渐成为一种时髦的文化现象。《后现代的生存》的私以为:后现代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许多迹象表明,这种状态"正在以种种方式进入中国社会"。①由于后现代主义自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进而它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后现代主义是不能模仿的,它属于复杂、特殊的传统,早已现代化的、发达的工业、后工业西方社会奠定了后现代想象的基础而处在从前现代到现代过渡的中国社会对后现代主义的进入,则应本着批判与借鉴的原则,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融合的和谐社会。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如果从总体上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进行把握,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倾向。 1. 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哈贝马斯认为非理性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而非理性主义则是以对传统理性的"非难"和批判为表征的。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正是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的泛滥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人类的灾难,因而批判、否定、解构理性主义,推崇非理性,成为后现代主义所致力的目标。 2. 解构现代主体性。张扬主体性,这是现代化的一个特征。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主体性采取解构策略。首先,后现代主义抨击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赋予人与自然关系以浓厚的"生态意识",以消除人对自然的统治欲和占有欲。其次,反对"自我中心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性中,个人主义是一切合理性的基础。个人主义的极度膨胀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后现代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 3. 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后现代主义思想反对同一性和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在对"现代性"的审慎反思中,后现代主义把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的一套整体性、同一性的叙述,对现代性中许多不言自明的真理持怀疑态度。与反对"同一性"、"整体性"相适应,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化。对他们来说,异质的、矛盾的东西完全可以拼贴在一起,不需要统一与综合,差异不应该消除,而应保留,分析和表述问题应从微观入手,反对所谓的"宏大叙事",主张多元主义。由此派生的是后现代主义对于确定性的否定,强调不确定性。 [!--empirenews.page--] 总的来看,后现代主义实际上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的转换和变化。它并未向人们展示一幅完整的现代状态下的社会图像,而强调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解构。二、后现代主义的正面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代表着后现代社会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文化特征。作为一种思潮,它也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比较和反思,对科学与文明的审视,对人生价值的重新评估。 1. 倡导多元论,尊重差异性。后现代主义拒斥人类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东方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反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以一种彻底的相对主义的态度来张扬科学的怀疑精神。在知识领域里后现代主义拒绝对理性、本质和普遍绝对真理的信仰,反对直线进步的价值观,提倡多元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在社会关系领域中拒绝一切普遍主义的社会方案,主张社会关系中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兼容性,拒绝任何囊括世界历史全部内容的理论,强调社会生活中的相对主义、特殊主义和情境主义,要求人们尊重差异,学会宽容。

台湾历史与文化

台湾与大陆同文同种 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本来连在一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相连结的部分陆地沉为海峡,台湾遂成海岛。这从地形上就可以看出来。台湾山脉走向与大陆沿海地区的山脉走向一致,都是有规律地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平行排列,台湾岛西部海岸形状与隔海相望的福建海岸形状基本吻合。台湾海峡最深处不过100米,过半地域深度只有50米,台湾岛与大陆最近处仅130公里。从海底地形来看,台湾海峡海底河谷有向南及向北两大河系,这种海底河谷地形是台湾海峡还是陆地的时候,由陆上河谷侵蚀形成的。这些都说明台湾与大陆原本就是一体的,只是后来由于地球自转向心力作用和地壳运动,相连接部分沉陷成为海峡,台湾遂成海岛。台湾就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 其中有很多方面可以看出来两岸同文同种。例如台湾各地相继挖出的黑陶、彩陶、石器等历史文物就可以证明台湾与大陆同属一脉。漫报板报道:台北地区最近发掘出大批史前文物,与大陆上曹翘出土的一些文物相似,证明台润原始民族的文化,与大陆中原文化是同一系就。台北市《联合报》11月13日的消息靓,“台北县文献委具会”最近在这个县的土城乡大安寮村掘出了史前遗物石器四百多件、陶片六千六百多件。出土的石器有石锄、石凿、石刀等,陶器上有绳救、

条救、刺校、方格救等图案。这家报机税:“从土城大安寮所发掘的史前遣物,可以看出在台北地区的原始民族文化与大陆汉人文化有关”。报抵弓}用“台北县文献会”分析的韶靓,这次出土的“陶器方面如绳胶、方格放等图案,大陆上曾普遍发现。”“所掘出的有段石凿,曾在福建、杭州等地出土;有肩石斧与华北、辽东等地所发现的形状极相似”。(根据新华社n月22日飘)台湾新近发掘大批史前文物——证明原始文化和中原同一系统<正> 据台湾报纸报道:台北地区最近发掘出大批史前文物,与大陆上曾经出土的一些文物相似,证明台湾原始民族的文化,与大陆中原文化是同一系统。如台北县八里乡发掘的以绳纹陶为代表的大坌坑文化在大陆东南沿海各地广泛存在。高雄县凤鼻头出土的以印纹细陶为代表的凤鼻头文化和台北市发掘的圆山文化受到大陆东南沿海地区马家浜——良渚文化的明显影响和福建闽江下游的昙石山文化的浸润,同属闽台地区以几何印纹硬陶和彩陶共存为特征的古文化遗存。这些文化遗存证明台湾的史前文化与大陆同属一脉。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论从历史文献记载、出土文物、民族语言、文化宗教、人伦道德、风俗习惯、以及两岸人民之间的亲属血缘关系等,都证明台湾和大陆是一个整体,台湾与大陆同文同种。 中华海峡两岸客家交流协会理事长饶颖奇在参加第九

西方后现代管理思潮评述_罗珉

【学术时空】 西方后现代管理思潮评述 罗 珉1 [教授 西南财经大学工业经济研究所 成都 610074] 李永强2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成都 610074]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西方后现代管理思潮是一种新思潮和新理论的萌芽。虽然后现代管理还未能在管理理论上建立起一个系统严密的构架,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不能不说它对原有的管理理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有力的挑战。应当说,后现代管理本身有不同的内容与特点,对它们应作具体分析,它们都以不同方式探究或表现了当代西方的企业组织与文化特征,并揭示了西方管理现代化发展模式及其内在矛盾与种种消极后果,这有利于我们认识后现代管理的价值与借鉴。 [关键词]后现代管理 现代管理学 思潮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306(2002)03-0016-05 西方后现代管理理论的发端是从后现代主义哲学理念和方法进入管理学开始的,后现代管理思潮对当今西方各种管理理论有着强烈的冲击和回应。面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管理理论的危机,后现代管理向现代管理学的基本理念发出挑战:否定理性主义作为管理理论的基石,否定传统管理学人性的基本假设,否定管理的普遍主义意义,否定传统管理理论的研究方法。我们认为,应当认真对待后现代管理思潮,因为它不乏对现实管理实践深刻而犀利的见解,不乏提出新问题和新思想的勇气,因此,它不仅仅是叛逆,也是对21世纪管理科学的有益探索。 一、后现代管理思潮 的兴起背景 西方后现代管理思潮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从后现代主义的哲学 理念和方法进入管理理论开始的。1979 年,法国的后结构主义哲学家J·F·利奥 塔(J·F·Lyotard)发表了《后现代状 态》一书,从认识论角度论述了后现代 西方社会的文化特征[1]。这些理论表 明,后现代主义已不限于文学艺术领 域,已成为广泛的哲学与文化思潮。20 世纪80年代初德国法兰克福学派代表 人物哈贝马斯(Jurgen H aber mas)和利 奥塔围绕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进行理论论 战,之后,美国的新实用主义者罗蒂 (Richard M.Rorty)[2]和新马克思主义者 F·詹姆逊(F.Jameson)[3]等人以不同态 度介入论辩与理论研究。后现代主义研 究在社会与人文学科的各领域展开,汇 成强烈冲击欧美传统理论的管理理论热 潮,并向世界辐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 响[4]。 “后现代管理”相对“现代管理” 而言,有两重不同而又相关的涵义。一 是就组织和管理进程与时代特征而言, 现代管理指西方近代以来发展资本主义 造就的现代组织,及其价值观、组织目 标、组织结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确 立的以人为主体中心的理性主义与个体 主义、集权主义等基本价值,这就是现 代性。就此意义而言,后现代管理与后 现代性是指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状态、 管理实践、管理机制与组织文化在当代 有重大变迁、转折。二是就管理形态而 言,现代管理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 初西方出现的反抗近代资本主义传统因 袭式管理的理性主义和管理的普遍主义 的思想,它具有深远影响,如泰罗的科 学管理、亨利·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16 [收稿日期]2002-03-10 [责任编辑]张友树 财经科学2002/3总192 □ □

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保守主义

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保守主义 2007-06-14 07:23 P.M. 保守主义思潮的产生,是为了满足某些人在急剧的社会变迁面前失去平衡,企图通过认同传统来建立新的平衡的一种心理需要。所谓文化保守主义,就是“五四”中出现的保守主义。 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保守主义的背景是: 1、辛亥革命后期若干年,人们并未感受到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于是开始反思辛亥革命失败之因。 2、新文化运动后,西方文化思潮入侵,人们从自己立场对此作出回应。 3、一战爆发以及由此引起的“东方文化救世论”盛行。 文化保守主义的主要观点是: 承认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但他们认为这种差异乃是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别; 反对将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同于新旧文化,主张新旧杂糅,存旧立新; 他们认为中国文化出路是中体西用式的,他们支持折衷调和,“天人合一”主张国粹不失,欧化亦成。 他们重视“人”的历史位置,他们回归儒学,主张以“孔子的人生”为榜样解决文化问题和人生问题。 对文化保守主义的评价: 精华和进步: 当自由主义者主张全盘西化,某些马克思主义者形而上学的对待传统,实行“两个彻底决裂”的时候,他们强调“传统”的重要意义,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阐发;对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两大思潮未涉及或忽视的领域,做了重要的补充,从而丰富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发挥和颂扬了传统文化,强调了文化的民族性。证明中国文化存在的特殊价值,揭示文化变迁中的量变和渐变性,揭露和批判了西方文化的弊端,反对照搬西方文化,强调文化的变迁的原则,必须择善而从。 弊端及局限: 最大的缺陷是,离开经济与政治这个历史和社会的大环境,孤立地对待文化问题;试图以产生于封建社会的儒家学说或经过改造的新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解决现代社会问题,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大方向。 没有很好地反映中西文化的差异;没有很好地揭示文化发展中的质变和飞跃以及新陈代谢的过程;在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阴暗面,说明中国人要向西方学习先进文化等方面有所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马克思主义传播,暴露了文化保守主义落后的一面。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