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 教学设计

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 教学设计

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 教学设计
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 教学设计

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生自主欣赏、主动探究等方法,在感受与体验音乐中来提高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还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每首歌曲背后都有一些感人的故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所创设的情景及运用举例分析、感受、体验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到作品的情感内涵,体验到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积极乐观向上的信念。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但他们又对生活经验不足,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因此,在教学中要时不时应用一些小“特技”来提醒孩子,告诫他们要学会知识,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力,是对他们情商提高的很好契机,并且对那些失去信心的孩子要及时抓住机会鼓励他们。

3重点难点

1.欣赏、分析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

2.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感受作品内涵,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4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钢琴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欣赏导入

1、让学生试听两首音乐《金蛇狂舞》《卖报歌》让他们谈谈听后的感受,并问知道这两首曲子的作者是谁吗?(学生对《卖报歌》了解,但对《金蛇狂舞》应该说就不怎么了解了。)(出示课件)

2、放映国歌视频,让学生起立唱国歌。引导学生思考唱国歌时要注意什么?想到了什么?(唱国歌时要立正、严肃,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出示课件)

3、老师:“国歌每个学生都要会唱。大学、中学、小学的重要集会都要唱国歌,那么你们知道《国歌》的作者是谁吗?《国歌》的原名叫什么吗?”

学生回答――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老师:嗯,同学们有人答对了,聂耳是我国著名的人民音乐家,这首《国歌》就是由聂耳所创作的,包括前面我们听到的曲子也都是聂耳作曲的。(初步感知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一定会给人们留下一些脍炙人口的好作品。)

4、那么大家想了解这位作曲家吗?那么他和我们的雄壮的国歌有什么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吧!(板书课题: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

活动2【讲授】二、学习新课

1、聂耳生平介绍

老师:请学生介绍课前搜集到的聂耳相关资料。

学生根据获得的资料信息来回答。

老师:同学们下去准备得很好,老师再来补充一些。聂耳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是享有显赫声誉,他是位传奇般的人物。聂耳原名聂守信,是云南玉溪人。他虽然出生于一个清寒的医家,却自幼爱好音乐,小小的年纪学会了演奏多种民族乐器,被人视为“神童”、“天才少年”。他有极高的音乐天赋,尤其是音乐听觉和音乐记忆力方面,有些音乐一经他的耳朵,就能被他模仿出来,久而久之,就有人送他外号叫“耳朵先生”,后来索性他就更名为聂耳。聂耳的音乐启蒙教师其实是他的母亲。聂耳的童年是在喜爱民歌的母亲的影响下和云南丰富而又优美的民间音乐和

戏曲的熏陶中度过的。在聂耳从事音乐创作之后,他更加注意民间音乐、曲调的收集和整理。他的很多音乐作品中都有民间音乐曲调的运用。除了我们刚才听到的音乐作品,你们还知道聂耳有什么主要作品吗?请同学们来回答一下。

学生:《梅娘曲》,《逃亡曲》,《塞外村女》,《打长江》,《采菱歌》,《铁蹄下的歌女》等。老师:很好,那么重点了解一下聂耳与国歌,即《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吧!

2、《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

课件出示书上的内容,并让学生朗读出来。(课件展示)

①重点说明当时《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是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是一首著名的抗日歌曲。

②讲述《义勇军进行曲》在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义勇军进行曲》被正式确定为国歌。

3、英年早逝的聂耳

1935年7月17日,聂耳因赴苏联途经日本逗留时,在日本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不幸溺水逝世,终年仅为24岁。但他不朽的旋律,至今仍伴随着中华民族继续奋进不息。(为音乐家叹息) 三、唱歌巩固

让学生们怀着对音乐家的崇敬和怀念再次唱响国歌,也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师电钢琴伴奏。

四、故事结语

马克思说过“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那么我们不得不承认语言的讲述者、思想和情感的表达者决定了他们创作的音乐是什么样子。从这个意义上说,聂耳乃至他那些激越高昂的不朽作品,都和那个特定的民族时代息息相关。他那些铿锵有力的音符,正是当时社会环境下民众心声的真实反映和写照。

义勇军进行曲国歌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用雄壮有力的声音自豪地演唱歌曲。 2、了解国歌的全称是《义勇军进行曲》。 3、了解《国歌》的词曲作者、创作背景,体会《国歌》表达的爱国情感。 4能理解附点、三连音、重音记号、渐强记号等音乐符号的音乐表现作用,并将其用歌声恰当表现。 教学重难点:附点、三连音、重音记号、渐强记号等音乐符号的理解与应用。教具准备:多媒体、琴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教学过程: 1、导入:考一考 我们的国旗是什么? 我们的国歌是什么? 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呢?国家的意义: 对于我们来说,国旗和国歌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人民,国旗和国歌是我们身份的象征。每天清晨,天安门广场都会集结很多市民,他们都在等待升旗仪式。当宣布升旗仪式开始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下来,当洪亮的国歌奏起来的时候,人们一面把目光注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一面高唱国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欣赏《升国旗》视频 2、唱一唱 下面我们也一起来唱唱《国歌》 那么你对国歌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国歌的词作者,曲作者是谁吗? 3、国歌探秘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国歌》的秘密,是什么力量是这首歌曲成为抗战时期全国人民战斗的号角,是什么原因是这首歌曲成为一种抗争不息,独立自强的精神?聂耳先生在《义勇军进行曲》中使用了什么秘密武器呢?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探秘行动吧? 1)重音记号“>”“中华民族”聂耳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用带和不带记号来进行演唱对比,体会歌词及重音作用。 运用重音和休止符演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进一步体会聂耳用意。2)对比演唱,讲解“上行”知识 学生唱“起来,起来,起来”的歌谱,并用手势表现旋律走向。 讲解上行知识 为什么聂耳在这里运用上行手法? 用其他旋律走向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谈谈感受。 加上渐强记号演唱,进一步体会这句歌词的情感表达。 3)认识三连音 找找“冒着敌人的炮火”中有什么节奏是我们以前没有学过的? 简介“三连音” 想想“三连音”在战场上像什么声音。 三连音给你什么感觉,为什么聂耳不用其他节奏?用其他节奏代替三连音,比较后回答。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少年聂耳》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少年聂耳》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篇一:《少年聂耳》 教学目标 1.读中感悟和思考,深入学习体会“专心做事”的良好品格。 2.了解聂耳,走近聂耳,拓宽知识视野。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4.认识“创、革”等12个生字,会写“军、代”等1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自主阅读,理解文意,学习聂耳专心做事的精神。 教学准备 少年聂耳和成人聂耳的生平图片资料等。 教学时间 2课时(第2课时略)。 教学过程 一、国歌导入,分步揭题 1.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说出它的原名,词、曲作者。(板书:聂耳) 2.愿意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聂耳吗?学生汇报所收集的相关 资料。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聂耳小时候的故事。(板书:少年)

齐读课题。 (国歌是大家所熟悉的。以大家所热爱并能熟练演唱的国歌引入本课教学,可以迅速拉近学生和聂耳之间的距离,使大家觉得聂耳是那么可亲,可敬。充分挖掘语文课程资源,利用学生收集的有关聂耳的资料,使学生多角度地、更完整地了解聂耳其人。在此基础上顺势导入新课,给人一种水到渠成之感。)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2.同桌分自然段互读、互听,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分段读课文。大家评一评,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4.你认为少年聂耳是一个怎样的人?自由补充课题:少年聂耳 随机板书:喜欢音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每一个年段的学生都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们应该坚持一条理念:阅读教学要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这样,就要保证每一个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初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整体感知。) 三、围绕主线,品味探究 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聂耳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的句子。 2.合作探究,品读重点词句。

《少年聂耳》教学设计

《少年聂耳》教学设计 里木店中心小学吕晓航 教材分析: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以“名人小时候的故事”为专题来组织单元的,《少年聂耳》是该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文章记叙了我国杰出音乐家聂耳小时候酷爱音乐,专心致志学习音乐的故事。内容通俗易懂,围绕“少年时代他就非常喜欢音乐”这一主题记叙了少年聂耳向邻居木匠师傅学吹笛子和在西山大青树下练吹笛子的动人故事。主题鲜明,文质兼美,是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专心做事,学好本领的好文本。 设计理念: 新一轮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课的教学设计旨在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充分地读通、读顺、读懂课文,使学生在感知——感悟——积累——运用这一系列的阅读中实践、整合,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受到语言训练和思想启迪,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读中感悟和思考,深入学习体会“专心致志做事”的良好品质。 2、了解聂耳,走近聂耳,拓宽知识视野。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倒数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内容,学习聂耳专心致志地做事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国歌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义勇军进行曲》 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歌曲吗?是啊!多少次我们听这激昂的国歌奏响,伴着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我们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你们知道它是谁作曲的吗?我国的国歌下是聂耳作曲的,他是我国杰出的音乐家,你们想知道他是

高中音乐鉴赏《聂耳》教案-最新范文

高中音乐鉴赏《聂耳》教案-最新范文 【教材分析】 聂耳——人民音乐家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卖报歌》《码头工人歌》《铁蹄下的歌女》《梅娘曲》《金蛇狂舞》等,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时代精神.这节课主要欣赏的是《金蛇狂舞》和《毕业歌》.《金蛇狂舞》以活泼跳跃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表现了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舟的热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以鲜明的民族色彩,简练的笔墨,勾勒了一幅生动的民间生活风俗画面.全曲由三段构成循环结构,其中第二段采用“螺丝结顶”旋法,上下对答呼应把龙舟比赛你追我赶、交替前行的场面写活了,是同学重点分析的乐段.《毕业歌》是电影《桃李劫》的插曲,此歌作于1934年,该片讲述的是“9.18”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刻画了学生们热血沸腾、勇往直前,担负天下兴亡的坚强意志. 【教学目标】 1.自主欣赏、主动探究、合作创造等方法,在愉悦中感受与体念音乐,并通过学生的主动欣赏和积极创造,来提高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充分地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所创设的情景及运用举例分析、感受、体验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到作品情感内涵,体验到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通过聆听《金蛇狂舞》和《毕业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积极乐观向上的信念. 【教学重点】 欣赏、分析聂耳的两部音乐作品《金蛇狂舞》和《毕业歌》 【教学难点】 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感受作品内涵,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教具】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放映国歌视频,让学生起立唱国歌.引导学生思考唱国歌时要注意什么?想到了什么?(唱国歌时要立正、严肃,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老师:“国歌每个学生都要会唱.大学、中学、小学的重要集会要唱国歌,那么你们知道《国歌》的作曲者是谁吗?” 学生:“聂耳”“冼星海” 老师:嗯,同学们有人答对了,聂耳和冼星海都是我国的人民音乐家,但这首《国歌》是由聂耳所创作的. 3.想起祖国过去受侵略受压迫的苦难,想起拋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斗争,就会激发爱国主义精神.我校每周一早上都要升国旗,在这庄严、神圣的时刻却会看见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在升旗过程中有些人就是跟着国歌伴奏曲“哼哼”而已,有些同学甚至还手插在口袋里,不行注目礼,东张西望或交头接耳.唱国歌是表达爱国感情的一种神圣行为,奏唱国歌时应庄严肃立.我们不仅要学会唱国歌,而且应该唱的准确,唱的有情感. (通过欣赏和提问导出课题“聂耳”) 二.学习新课 1. 介绍聂耳生平 老师:请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聂耳生平资料

高中音乐教案设计五篇

高中音乐教案设计五篇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小编整理了高中音乐教案设计五篇,希望对你有协助! 高中音乐《第九(合唱)交响曲》学案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完整而充分地聆听乐曲,感受西方交响音乐的美,拓宽国际音乐文化视野,理解多元音乐文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赏作品、讲授法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法,学生能够进一步提升音乐鉴赏水平,感受作品背后的人文内涵。 【知识与技能】 能够充分聆听并记忆音乐主题,掌握乐曲的情绪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聆听并记忆音乐主题,结合作曲家生平理解乐曲表达的精神内涵。 【难点】 学唱音乐主题,掌握乐曲背后的音乐史知识。 三、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为同学们展示电视剧的片段,并提问同学们:“刚刚我们在片 段中听到的插曲叫什么名字呢?” 学生自由回答。(《欢乐颂》) 2.教师介绍《欢乐颂》出自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这部交 响曲被认为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高峰和总结,顺势导入本课。 (二)初步感知 1.教师初次播放乐曲《欢乐颂》音频,并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对作品 的理解。 (师:《欢乐颂》是举世闻名的经典乐曲,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对《欢 乐颂》的理解吗?西方的圣诞节和唱诗班都经常演唱;作者是贝多芬。(学生根据已有的常识各抒己见即可。) 2.教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贝多芬的成就及代表作品,随后师生共同总结。(贝多芬是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家、作曲家,被人们称为“乐圣”。一 生最重再现要的贡献在于他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9部交响乐、一 部声乐套曲和一部歌剧,代表作品有《第三(英雄)交响曲》《月光奏 鸣曲》以及歌剧《费德里奥》等等。) 3.再次聆听歌曲,并请同学们思考乐曲选择什么音乐体裁来陈述乐思。(交响乐) 4.教师介绍交响曲的相关知识。(交响曲是按照奏鸣曲的曲式原则创作 而成的一种管弦乐套曲,结构宏大、内容深刻而富于戏剧性、写法复 杂并且音色对比鲜明。) (三)探究学习 1.教师播放歌曲,并提问同学们歌曲的情绪和速度分别是怎样的?(坚定、庄严地;中速)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少年聂耳》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少年聂耳》 【导语】语文教学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教学辅助设备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也可以通过对比创设情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件是激发学生兴趣并给一堂课确定基调的话,要恰到好处,形式活泼,吸引人,打动人,让听课者回味无穷。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少年聂耳》,欢迎阅读与借鉴。【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能边读边思考,画出具体描写聂耳少年时代就喜欢音乐的句子。 2、能感受、认识勤学苦练是事业有成的要素。 3、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4、认识12个字,会写12个字。 教学重点: 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能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准备: 磁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义勇军进行曲》 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歌曲吗?对这就是《义勇军进行曲》,也是我国的国歌,你们知道这首歌的曲作者是谁吗?(聂耳)同学们你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聂耳从很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音乐,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聂耳的少年时代,看看他是如何学习音乐的,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课《少年聂耳》。 二、初读感知 1、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 2、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快速阅读课文画出生字和同桌互认生字。 4、检查认字情况(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小组赛读。 5、现在这些生字宝宝要带我们去读课文了,你们有信心读好课文吗?指名分段读课文。 6、同学们的课文读的非常好,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一段,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过渡:聂耳一生创作了那么多的优秀作品,那么他是怎样学习音乐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2—5段,认真想一想。 1、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聂耳是怎样学习音乐的,并画出写聂耳喜欢音乐的句子。 2、全班汇报 重点句 (1)聂耳常常跑到木匠师傅跟前,坐在石阶上,手托着下巴眼一眨不眨地侧耳倾听。(课件播放当时的画面) (2)迎着滇池上的点点归帆,聂耳用美妙的笛声,赞美家乡的湖光山色。(课件播放当时的画面) (3)聂耳全神贯注地吹笛子,似乎一点儿也没有察觉,解释(全神贯注,删去文中的“似乎”行吗?为什么?)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第五课:三人行,必有我师-word

5 三人行,必有我师 教学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善于发现、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 2.初步学会运用欣赏、倾听、请教、交流等方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教学重点 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取长补短。 教材说明 本单元四课都贯穿着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与传承,这里包括四个要点:谦虚好学、诚实守信、孝敬感恩、和谐宽容。本课是单元的第一课,重点是进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教育。 全课分六个板块: —“探究角”引用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引出课题,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要虚心向别人学习。我们在教学时,不必让学生逐字翻译这句话,只要求让学生说出其中的意思或自己的理解就可以了。、这里的‘‘-三人”不确指“三个人”,而是数字虚用,应理解为“多人”。·“行”本意为“走”,但这里应弓[申为“在一起”。“我师”并非指“我的老师”,应解释为“可以做我的老师”。故全文应解释为:“多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一个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教材中的三个学生分别从三个角度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以弓[起学生思考,让学生说说自已是怎么理解的,并引出课题。这里提到的“孔子”,老师不必详细介绍,因为在第一单元已经介绍过了,教师可以让学生复习学过的孔子生平。 “交流会”呈现的是生活当中的许多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教我本领的人是我师”,是指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技能本领的学会,都需要得到指导和培养,而指导和培养自己各种本领和习惯的人可以作为自己的老师;“指出我缺点的人是我师”,可以是指在自己良好的品德形成过程中,学校的老师、社会上的人们,包括家人都可以成为关心自己的老师;“值得我学习的人是我师”,教材图片上是指居住在自己小区里的大哥哥,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他的坚强意志,是值得“我”学习的,即具有坚强意志的人也可以做“我”的老师。教学时,教师可以由三幅图引出,让学生举例,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我们的 老师,值得我们学习。 “故事园”介绍的故事发生在唐朝时期。这一栏目的要求,是给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知道:什么是“三人行,必有我师”,怎样虚心向他人学习,拜能者为师。老师可以把故事讲给学生听,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故事后讨论:为什么说郑谷是齐己的“一字之师”?听了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故事中郑谷为齐己改了一个字,却让《早梅》这首诗更完美了,可见,善于向别人学习的人,能使自己更完美。 “七色光”中所呈现的内容,主要落脚点是在:只要有虚心的态度,做到生活中善于学习,那么就会有利于自己的进步。教材中列举了三个例子:少年聂耳虚心向木匠学习吹笛,并尊称木匠是他的第一位吹笛老师,奠定了他的音乐基础(中国的例子);饭店经理正在为大楼需要增加一部电梯犯愁,清洁工向他提出可把电梯安装在大楼外墙边,经理从清洁工的建议中得到启发,从此有了观光电梯(外国的例子);为了减轻拆迁的负担,大桥设计师决定采纳少先队员的建议;把大桥的引桥设计成螺旋形状(身边少先队员的例子)。这一栏目的设计比较强调结果,即如果做到善于学习,那么会有利于进步。教学时可以请学生举例

音乐《聂耳》欣赏课教案

《聂耳》欣赏课教案 一、情景导入 (一)、教师活动:设置情景,导入课题 1、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有关问题:经常在什么样的场合出现,有何感想。 2、你们知道它的词曲作者是谁吗? (二)、学生活动:进入状态,接受课题 1、在老师的层层引导下讨论得出:如在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里,在中国健儿勇夺金牌的奥运赛场上,在新学期的开学典礼上……激荡起我们捍卫祖国山河的豪情。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 2、词曲作者:田汉词,聂耳曲。 (三)、教师活动:伴随音乐,展示画面。 导语:当《国歌》响起,它代表一个国家的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传遍中国,传遍世界,永远回荡在故乡的天空。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是:人民音乐家——聂耳及其部分作品欣赏。【评析】:运用学生耳熟能详的能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歌曲《国歌》导入新课,使课堂从情感和求知欲上抓住了学生,由浅入深,起到很好的激发和诱导作用,为进一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奠定基础。 二、确定目标 (一)、教师活动:立足实际,确定目标。

1、立足学生实际,投放学习目标,进行必要提示。 2、指导学生明确重难点。 (二)、学生活动:明确方向,认定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本课的重点、难点和学习关键,以饱满的激情,带着目标投入学习。 【评析】:依据教材特点、《课程标准》、学生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教学目标,宛若路标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指明了方向,克服了教与学活动的被动和盲目。 三、乐曲欣赏:《金蛇狂舞》 (一)、引发探究欲望,制定探究方案。 教师活动:(1)、多媒体展示人民音乐家——聂耳生平。 (2)、聂耳主要作品,并欣赏《卖报歌》视频。(3)、多媒体展示《金蛇狂舞》,欣赏过程中展示与金蛇狂舞有关的石刻、霓虹等,引导学生提出探究问题:看这个曲名《金蛇狂舞》,假如你是一位作曲家,从字面上理解,你会通过怎样的旋律节奏来渲染《金蛇狂舞》? 学生活动:(1)、欣赏画面,激发探究欲望。(2).将好奇、疑惑之处大胆提出。如节奏处理得很快,把旋律写得热烈而欢腾,速度稍快。 拓展:欣赏舞蹈《金蛇狂舞》 【评析】:先让学生发挥想象,从题目字面上探索乐曲将要采用的节奏、速度,为下一步感受和理解乐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教师活动: 1、大屏幕出示“想一想、议一议”:让学生随音乐击拍,感受乐曲的情绪。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1)、情绪、速度和我们设计的一致吗?有何特点?

义勇军进行曲教案教学内容

义勇军进行曲教案

义勇军进行曲(欣赏) 活动目标: 1.感受国歌的庄严、神圣,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能用坚定的声音、铿锵有力的动作表现对国歌的感受。 3.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国的国歌,在听到国歌时行注目礼。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听过《义勇军进行曲》,参加过升旗仪式。 物质准备:搜集与国歌背景有关的资料;音乐《义勇军进行曲》;视频《风云儿女》中的《义勇军进行曲》片断;天安门升国旗时的视频;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初步了解国歌创作的背景。 故事:在1935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这首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近70年的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去建设社会主义。 1931年“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序幕,“不作亡国奴”的吼声唤起了全国人民高昂的爱国热忱。先后于1932年和193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田汉、聂耳,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 1934年春,田汉决定写一个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剧本。在他刚完成一个故事梗概和一首主题歌的歌词时,就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另一位共产党员、戏剧家夏衍接手将这个故事写成了电影剧本,聂耳主动要求为田汉写就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谱曲。

2.初步欣赏音乐《义勇军进行曲》,感受国歌的庄严、神圣。 师指导语:你们在哪里听过这首音乐? 小结: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叫《义勇军进行曲》,它是中国的国歌,和国旗、国徽一样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这一首国歌是很庄严、神圣的。 3.欣赏视频《风云儿女》中的《义勇军进行曲》,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师指导语:这段视频里,对你的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哪里? 小结:这首国歌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刚强性格,显示祖国尊严、充满同仇敌忾、团结御敌豪迈气概的革命情怀。 4.再次欣赏音乐《义勇军进行曲》,尝试用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1)师指导语:你听了这首乐曲时心里有些什么感受? 引导幼儿能用坚定的声音、铿锵有力的动作表现对国歌的感受。 (2)师指导语:你们知道什么时候要正式播放国歌吗? 小结:教师出示各种播放国歌场合的图片,升国旗时、奥运会颁奖时开各种正式会议时、接待外国友人时……都会播放国歌 5.欣赏天安门升国旗的视频,知道听到国歌时要行注目礼。 (1)讨论:你们看天安门升国旗时,解放军叔叔是怎么做的? (2)回忆自己每次在行注目礼时,我们是怎么做的? (3)全体幼儿与教师一起举行升旗仪式。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少年聂耳》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少年聂耳》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少年聂耳》教案1 教学目标 1.读中感悟和思考,深入学习体会“专心做事”的良好品格。 2.了解聂耳,走近聂耳,拓宽知识视野。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4.认识“创、革”等12个生字,会写“军、代”等1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自主阅读,理解文意,学习聂耳专心做事的精神。 教学准备 少年聂耳和成人聂耳的生平图片资料等。 教学时间 2课时(第2课时略)。 教学过程 一、国歌导入,分步揭题 1.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说出它的原名,词、曲作者。(板书:聂耳) 2.愿意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聂耳吗?学生汇报所收集的相关资料。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聂耳小时候的故事。(板书:少年)齐读课题。

(国歌是大家所熟悉的。以大家所热爱并能熟练演唱的国歌引入本课教学,可以迅速拉近学生和聂耳之间的距离,使大家觉得聂耳是那么可亲,可敬。充分挖掘语文课程资源,利用学生收集的有关聂耳的资料,使学生多角度地、更完整地了解聂耳其人。在此基础上顺势导入新课,给人一种水到渠成之感。)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2.同桌分自然段互读、互听,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分段读课文。大家评一评,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4.你认为少年聂耳是一个怎样的人?自由补充课题:少年聂耳 随机板书:喜欢音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每一个年段的学生都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们应该坚持一条理念:阅读教学要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这样,就要保证每一个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初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整体感知。) 三、围绕主线,品味探究 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聂耳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的句子。 2.合作探究,品读重点词句。 (1)小组交流圈画出的句子,每个人都说一说自己选了哪句话?从什么地方体会到聂耳喜欢音乐,为什么? (2)各小组选出自己组内体会最深的句子,由组长当众汇报交流,其他组员作补充。 (3)根据小组汇报情况,集体品味感悟重点词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 一:在欣赏和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能用庄重坚定和清晰准确的声音演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表达一个中国人的信心和决心。三:学会模拟鼓号队的演奏,并能用其中的几件打击乐器编配节奏型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伴奏活动。 教材分析与教法 (一)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田汉词,聂耳曲,作于1935年。随着影片的放映,这首歌在人民群众中激起强烈反响,很快传遍了全国。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深切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曾多次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并灌制唱片,使这首歌的影响遍及全世界。1949年9月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12月被定为正式国歌。歌中那号角式的音调激越高昂,鼓舞人心,催人前进。层层推进的六个乐句一气呵成。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四度跳进、同音反复以及三连音的运用很有特色,使乐曲产生了很大的推动力。歌曲结尾连续三个上行四度音程构成的“前进”,音区虽低,却显得那么顽强有力,有如中华儿女勇往直前、坚定有力的壮阔步伐。 教学方法: 1 .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在感性上积累了欣赏和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初步经验,因此,他们都认为自己会唱《国歌》了,其实学生只是凭听觉上的经验进行哼唱而已,往往学生在演唱《国歌》时,歌词唱不清楚、节奏不准确、情绪懒散等等。这些演唱中的问题在学校每周的升国旗、唱国歌活动中尤其明显。本课是学生首次正式地学唱《国歌》。因此老师可以开门见山地交待本课学习的主题——“我们的国歌”。 2 .欣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用语言相互交流心中对国歌的印象。播放《国歌》,老师请学生仔细欣赏,再谈谈听后的感受。 3 .议论:了解国歌歌词及国歌的作者。请学生参考课本或根据自己平时了解到的信息讲讲《国歌》的由来及创作花絮,老师也联系当今日本政党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中国的丑行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国歌歌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 .比较:用比较法学唱歌曲,学生都认为自己已经会唱国歌了,老师便可以先录下他们的声音,再与原音比较,让孩子们自己一句句找对错,找差距。 5 .提高:《国歌》的难点是要唱准歌曲中的三连音,附点节奏,弱起小节,重音记号,渐强记号。教学中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在歌曲的节奏、情绪上下功夫,唱出坚定勇敢的气势,唱出中国人的精神。 6 .鉴赏:最后再次录音,并与开始的演唱录音进行比较,还可以请个别学生上台学做小指挥,指挥大家演唱。让孩子们享受演唱能力提高后带来的自信与成功,把《国歌》唱得更好。 (二)欣赏军乐等多种形式唱(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习用打击乐器参与乐曲的演奏; 教法: 1 .听:老师提前收集各种形式的国歌资料,如:军乐(吹管乐)、管弦乐、童声齐唱、成人齐唱、男声独唱等,能配上画面更好,让学生比较欣赏。 2 .奏:选择用大小军鼓、钹和合适的打击乐器为军乐《国歌》伴奏。节奏型可按课本要求,也可由学生自己设计。没乐器的同学可演唱。 3 .创:依照上面的谱例模拟一支鼓号队。在我们的课堂上要做到人手一个军鼓、钹是不现实的,并且音响也不美。所以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资源,先用嘴巴、身体发出声响来代替乐器,这是一个十分可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少年聂耳》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少年聂耳》 【导语】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它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使用课件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情绪,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少年聂耳》,欢迎阅读与借鉴,查看更多请点击小编课件频道。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篇一:《少年聂耳》 教学目标 1.读中感悟和思考,深入学习体会“专心做事”的良好品格。 2.了解聂耳,走近聂耳,拓宽知识视野。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4.认识“创、革”等12个生字,会写“军、代”等1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自主阅读,理解文意,学习聂耳专心做事的精神。 教学准备 少年聂耳和成人聂耳的生平图片资料等。 教学时间 2课时(第2课时略)。 教学过程 一、国歌导入,分步揭题 1.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说出它的原名,词、曲作者。(板书:聂耳) 2.愿意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聂耳吗?学生汇报所收集的相关资料。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聂耳小时候的故事。(板书:少年)齐读课题。 (国歌是大家所熟悉的。以大家所热爱并能熟练演唱的国歌引入本课教学,可以迅速拉近学生和聂耳之间的距离,使大家觉得聂耳是那么可亲,可敬。充分挖掘语文课程资源,利用学生收集的有关聂耳的资料,使学生多角度地、更完整地了解聂耳其人。在此基础上顺势导入新课,给人一种水到渠成之感。)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2.同桌分自然段互读、互听,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分段读课文。大家评一评,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4.你认为少年聂耳是一个怎样的人?自由补充课题:少年聂耳 随机板书:喜欢音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每一个年段的学生都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们应该坚持一条理念:阅读教学要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这样,就要保证每一个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初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整体感知。) 三、围绕主线,品味探究 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聂耳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的句子。 2.合作探究,品读重点词句。 (1)小组交流圈画出的句子,每个人都说一说自己选了哪句话?从什么地方体会到聂耳喜欢音乐,为什么? (2)各小组选出自己组内体会最深的句子,由组长当众汇报交流,其他组员作补充。

义勇军进行曲教案

义勇军进行曲(欣赏) 活动目标: 1.感受国歌的庄严、神圣,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能用坚定的声音、铿锵有力的动作表现对国歌的感受。 3.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国的国歌,在听到国歌时行注目礼。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听过《义勇军进行曲》,参加过升旗仪式。 物质准备:搜集与国歌背景有关的资料;音乐《义勇军进行曲》;视频《风云儿女》中的《义勇军进行曲》片断;天安门升国旗时的视频;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初步了解国歌创作的背景。 故事:在1935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这首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近70年的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去建设社会主义。 1931年“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序幕,“不作亡国奴”的吼声唤起了全国人民高昂的爱国热忱。先后于1932年和193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田汉、聂耳,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 1934年春,田汉决定写一个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剧本。在他刚完成一个故事梗概和一首主题歌的歌词时,就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另一位共产党员、戏剧家夏衍接手将这个故事写成了电影剧本,聂耳主动要求为田汉写就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谱曲。 2.初步欣赏音乐《义勇军进行曲》,感受国歌的庄严、神圣。 师指导语:你们在哪里听过这首音乐? 小结: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叫《义勇军进行曲》,它是中国的国歌,和国旗、国徽一样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这一首国歌是很庄严、神圣的。 3.欣赏视频《风云儿女》中的《义勇军进行曲》,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师指导语:这段视频里,对你的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哪里? 小结:这首国歌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刚强性格,显示祖国尊严、充满同仇敌忾、

少年聂耳个案

少年聂耳个案 《少年聂耳》个案 二年级一班 今天我主讲的是小学语文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第五课《少年聂耳》,本课讲述了少年聂耳学吹笛子的故事,表现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执著。课文选取典型事件刻画人物形象,选取了聂耳在雨中吹笛子这件事,把专注、认真、热爱音乐的少年聂耳刻画得生动形象,体现出文章在选材上的以小见大的特点。课文抓住聂耳行动、语言、神态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描写,如听笛子的一段动作和神态描写,恳求认师的语言描写及雨中吹笛子的动作描写,都非常准确传神。另外,人物描写又注重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准确传神,侧面描写事半功倍,从而更全面地刻画人物,深化了课文主题。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能边读边思考,画出具体描写聂耳少年时代就喜欢音乐的句子。 2、能感受、认识勤学苦练是事业有成的重要要素。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趣激情,国歌导入: 老师带来一首大家熟悉的歌曲,你们想听吗,(播放歌曲)(歌曲播

1 放完毕)谁知道它的名字,你们在什么地方听过,(课件,运动员的奖牌、新闻联播,升国旗)那你知道国歌的作者是谁吗, 板书“聂耳。 关于聂耳你知道多少呢,师生共同简介聂耳。(课件出示聂耳图片)今天老师就 带领大家学习聂耳小时候的故事——《少年聂耳)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做到不丢字,不加字,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文章共有几个自然段, 2、同桌互读。(同桌读的好就夸夸他,遇到困难就帮帮他) 3、分自然段指生 朗读课文. 4、查学生读文情况(课件出示字词)指名认读,小组赛读。 5、现在这些生字 宝宝要带我们去读课文了,你们有信心读好课文吗,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就是小评委,认真倾听,对6名同学进行公证的评价。) 读后师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 三、围绕主线,品味探究 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关于聂耳的几件事,小组合作互相讨论。 小组派代表汇报 2、你能看出聂耳是一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知道聂耳是一个喜欢音乐的人) 2 3、那么,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来,聂耳是一个喜欢音乐的人,请同学们再次读文,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聂耳是怎样学习音乐的,并画出描写聂耳喜欢音乐的句子。

高中音乐教案《春江花月夜》全国获奖中学音乐教案.docx

高中音乐教案《春江花月夜》-全国获奖中学音乐教 案 全国获奖教学设计《春江花月夜》 一、教学目标设计: (一)认知目标:熟悉乐曲及主题思想,初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换头合尾”变奏法,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和学生演唱、演奏乐曲主旋律,加深对乐曲各段的理解。(二)能力发展目标:让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引导他们在欣赏中听、唱、思、议、记、看,全方位开拓思维空间,在欣赏中训练学生的形象艺术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启发学生通过音乐欣赏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地发展,达到艺术熏陶与塑造人的目的。(三)情感培养目标: 通过对中国古代名曲的欣赏,了解我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悠久传统,培养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感情,从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增进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懂得继承祖国悠久文化、弘扬优秀音乐文化的意义。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春江花月夜》是人音版教材中“中国民族音乐”“古代音乐”部分的必听曲目。它是一支典雅优美的民族管弦乐曲,是我国古代音乐中的“极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在国际乐坛上享有崇高声誉。它的主题曲调富于歌唱性,旋律古朴、典雅,节奏比较平稳、舒展。主题旋律尽管有多种变化,新的因素层出不穷,但每一段的结尾都采用同一乐句出现,运用民间音乐中“换头合尾”的变奏法,从各个不同角度揭示乐曲的意境,深化了音乐表现的内容,具有

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高中学生的特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地发展,全面提高审美素质,达到艺术熏陶与塑造人的目的。(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初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换头合尾”变奏法。(2)熟悉乐曲及主题思想,演唱、演奏乐曲主旋律,在音乐律动的过程中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简单合奏协作能力与群体意识。2、难点:通过音乐欣赏进行文学艺术的创作,唤起学生潜在的创造想象力。 三、教学对象分析: 1、高中学生已具有初步的音乐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思维分析能力,经过训练能够做到自己识谱视唱。他们对音乐的学习热情很高,充满自信,但对中国民族音乐还缺乏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音乐综合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提高。 2、通过直观教育方法,能够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想象力,进而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创作。 3、在动中学、在乐中学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规律。通过参与教学活动的愉快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加深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更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发挥创造精神。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一)声像呈示行为教学策略: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取其容量大,手段新,刺激感官强度大等优点,灵活再现教学内容,从而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增大课堂信息量,加强视觉享受,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能更高效地学习、掌握音乐知识,并将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引导到理性的分析,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发挥学生创造能力,体现现代教育的效能观。(二)启发诱导式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教师抓住学生对音乐“不完美的音响感知”的心理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音乐教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国歌的原名及其词曲作者,知道国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并能够在此基础上理解歌词的含义。 (2)准确掌握国歌的旋律、节拍、节奏、力度及歌词等要求 2、过程与方法目标:演唱歌曲中,体会国歌的情感并能唱好国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愿意学习国歌及其音乐相关知识,能够体会并用歌声真正表达国歌的神圣与庄严。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国歌及其相关知识的学习,真正体会国歌的神圣与庄严。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新课讲授 (一)、寻找国歌: 请你仔细想想,那些场合会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感受国歌 1.思考 (1)关于国歌,你知道多少诞生时间、背景、词曲作者、国歌

的故事、深刻含义、积极作用。 (2)今天为什么还要学国歌 (3)为什么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2.学生讨论回答,教室补充讲解。 A、《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凝聚着中华儿女“不做亡国奴”的怒吼。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这首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近70年的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去建设社会主义。 B、国歌同国旗、国徽一样,是国家的象征。赋予国歌与国旗、国徽同样的宪法地位,有利于维护国歌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和国家荣誉感。 3.播放国歌,学生聆听,体会反思 (三)、作业 收集关于国歌的音乐知识 第二课时 一、歌曲导入 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新课讲授 1、播放国歌,思考 (1)为什么在“中华民族”四个字上要加上重音记号

高一音乐-音乐的基本要素教案 (1)

课题:音乐的基本要素 教学年级:高一(或高二) 教学目标: 一、能在聆听与感受音乐作品的过程中,用简短的话说出节奏、旋律、音色、和声、速度、 力度等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二、能主动探索音乐的欣赏过程,并在全班交流。 教学重点与难点: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对比、合作、探究、练习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设计意图:在进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时,我们总是感觉到学生的鉴赏水平不高,没有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对音乐的基本要素也是一知半解。所以,在启始课后,我设计了这堂以音乐的基本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为重点的常规课,补充了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为后面的鉴赏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聆听音乐,根据感受选择相应的词语。(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写出相应词语的序号。) (1)欢快活泼(2)优美抒情(3)雄壮有力(4)悲惨凄凉 音乐(1)《乱红》(钢琴与笛子)音乐(2)《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音乐(3)《江河水》音乐(4)《喜洋洋》 2.评价。(自评、互评、师评) 3.导题:为什么会这么选择呢? 二、表现与感受 (一)节奏与旋律 1.请同学把下面这一部分内容表达出来。 3 3 3 2 3 6 5 3 2 3 6 5 2.节奏 问题:假设这是音符,好听的音乐,少了什么?——节奏

3.旋律 (1)有了节奏,数字变成了什么?——旋律 (2)旋律的进行:上行、下行、平行、波浪型(举例说明) 4.探讨:旋律能脱离节奏单独存在吗?反过来呢? (二)和声 1.出示《欢乐颂》曲谱,比较不同处。(有和声) 2.演唱,体验和声。学生唱《欢乐颂》高声部,老师唱低声部。 3.欣赏 (1)歌曲《音乐故事》(蝌蚪合唱团演唱)(和声饱满时用手势引导学生)(2)民乐曲《春江花月夜》主题(感受乐曲的意境美) (3)管弦乐曲《第五命运交响曲》主题(感受乐队的磅溥气势) (三)音色 1.聆听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童声) 问(1)属人声中的哪一类? (2)假如用男中、男低来演唱,表现出来的意境合适吗? 2.人声的分类。(学生回顾) 3.听辨音色(分组抢答) 笛子、二胡、长笛、小提琴、唢呐、大提琴、小号、古筝等。 4.聆听乐器音色。(学生不太熟悉的) 单簧管、双簧管、短笛、大管、大号、圆号等。 (四)速度与力度 1.对比欣赏《隐形的翅膀》与《保卫黄河》。问题;速度与力度能不能换一下?2.请用演唱来证明。 (五)调式、调性、织体等。(在以后的课堂中再学习) 三、巩固。 1.聆听《春节序曲》(片段),你能听到哪些音乐要素? 2.学生分组回答。 四、音乐的欣赏过程 1.说说你欣赏音乐时有怎样的心理过程。 2.音乐的欣赏过程: 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审美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音乐教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教材分析: 《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曲,歌曲为四二拍,一段体,旋律线条起伏,节奏的顿挫、歌词的内容等作相应的力度变化,有层次地表现歌曲的内涵,以表现强烈的战斗性,使歌曲充满革命的激情。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国歌的原名及其词曲作者,知道国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并能够在此基础上理解歌词的含义。 (2)准确掌握国歌的旋律、节拍、节奏、力度及歌词等要求,知道号角音素和出神入化的三连音、附点音符以及休止符给以歌曲音乐的力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演唱歌曲中,体会国歌的情感并能唱好国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愿意学习国歌及其音乐相关知识,能够体会并用歌声真正表达国歌的神圣与庄严。 教学重点:通过对国歌及其相关知识的学习,真正体会国歌的神圣与庄严; 教学难点:体会各种音乐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合作式、比较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体验。 播放法国国歌《马赛曲》,引入中国国歌。 二、新课讲授 (一)、寻找国歌: 请你仔细想想,那些场合会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感受国歌 思考 (1)关于国歌,你知道多少?诞生时间、背景、词曲作者、国歌的故事、深刻含义、积极作用。 (2)今天为什么还要学国歌? (3)为什么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A、《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凝聚着中华儿女“不做亡国奴”的怒吼。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这首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近70年的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去建设社会主义。

少年聂耳教案

少年聂耳教案 少年聂耳教案 教学目标 I.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调”的读音,理解22个词语的意思,能给带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2.能照样子,用“每当……总……”写句子。 3.能概括第4、5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能背诵第5自然段。 4.知道聂耳之所以成为“杰出的音乐家”是和他“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密切相关的,懂得勤学苦练是事业有成的重要原因。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概括第4、1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勤学苦练是事业有成的重要原因。 教学难点:读懂第4、5自然段,既说明聂耳勤学苦练的一方面,又反映他要用音乐来赞美家乡的另一方面。 第1教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调”的读音,理解新的词语。 2.理解第1、2自然段的内容,能用‘每当……总……”口头造句。 3.完成(作业本)第1、5题。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了解大意。 (1)从课题看:写谁写他什么时候从课文看,聂耳是怎样一个人讲了他少年时候一件什么事(默读思考,不要求具体一一回答) (2)带课后第1题默读课文,划出反映聂耳少年时候就喜欢音乐的句子。 2.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自学汇报,教师指点疑难。 字音:“调”在这儿念diào,是“腔调、曲调、小调”的“调”,不含“调解、调皮、调笑”的“tiáo”;“诞dàn”的读音不要与“延yán”混淆。 字形:“偏”与’翩”是形声字,同声同韵同调,要从形旁表示的不同意思加以区别;“诞、降、妙”书写时不要少竖少点。 (2)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3.指导学习第1自然段。 (1)聂耳是怎样一个人从哪里看出来讨论小结:他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这可以从概括写他“创作了许多”革命歌曲中看出来,也可从举例中“国歌”是他谱写中看出来。理解“杰出”:才能(或成就)出众;“谱写”:这里指.写作乐曲;“音乐”的“乐”念yuè,不念“快乐”的“乐lè”。 (2)简介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4。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 (1)开头句写什么其他句写什么讨论小结:开头句主要写“聂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