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反应技术最新进展及其在精细化学品合成中的应用

微反应技术最新进展及其在精细化学品合成中的应用

精细化学品合成实验类型

精细化学品合成实验类型 一、基础性实验: 实验一基本操作和实验技术工业有机溶剂的纯化 一、实验目的: ?练习玻璃管的简单加工; ?掌握薄板层析中薄板的铺制方法和检测原理; ?掌握纯化工业有机溶剂的方法。 二、仪器及药品: 1. 实验台面: 煤气灯,锉刀 16 把,石棉板 16 块, 2 米长玻璃管 64 根( 16 组,每组 4 根), 1 米长玻璃棒 16 根,石棉网 16 个,火柴 16 盒; [ 乳胶帽 32 个, 30mL 试管 16 个, 500mL 烧杯 16 个, 50mL 烧杯 16 个,药勺 16 个,载玻片 160 片(每组 10 片共 4 × 50 片 / 盒)] → 直接发给每组的学生; 500mL 单口圆底烧瓶 16 个,直形冷凝管 16 支,蒸馏头 16 个,接尾管 16 个,100 ℃ 温度计 16 个,温度计套管 16 个, 250mL 单口圆底烧瓶 32 个, 500mL 试剂瓶 32 个,乳胶管若干,沸石若干; 2. 实验测台: 电子天平 2 个,称量纸 5 张 5 ‰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 1000mL ,工业用有机溶剂(乙酸乙酯和石油醚)若干, Gf254 硅胶。 三、实验装置: 蒸馏装置

薄层色谱及计算 Rf 值示意图 四、实验原理: 薄层色谱可用于精制样品、化合物鉴定、跟踪反应进程和柱色谱的先导。根据有机样品在吸附剂和洗脱剂间多次交换,将样品进行分离测定。 主要药品的物理常数: 石油醚:沸点 60 -90 ℃ ;乙酸乙酯:沸点约77.06 ℃ 五、实验步骤 1. 拉制内经 1mm 、长 10cm 的毛细管 10 根;分别制作 15 cm 长的玻璃滴管、玻璃棒各 2 根; 2. 铺制薄层色谱板 10 块; 3. 蒸制纯溶剂 1000mL 。 六、注意事项: 1. 在切割玻璃管时注意不要割伤; 2. 在拉制毛细管时不要烧伤和烫伤; 3. 铺制薄层色谱板时要均匀,厚度不超过 1mm ,不要将液体洒到桌面上。 实验七气相色谱法定性测定有机化合物 一、实验目的:

(完整word版)精细化学品化学复习题..

第一章概论 1. 精细化学品的特点有哪些? 生产量不大;制造技术高;应用需要专门的知识;产品的市场寿命短、更新快;附加值高。 2. 精细化工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1)具有特定的功能和实用性特征。 (2)技术密集程度高。 (3)小批量,多品种。 (4)生产流程复杂,设备投资大,对资金需求量大。 (5)实用性、商品性强,市场竞争激烈,销售利润高,附加值高的特点。 (6)产品周期短,更新换代快,多采用间歇式生产工艺。 3. 精细化学品的定义:能增进或赋予一种产品以特定功能,或本身拥有特定功能的小批量、高纯度的化学品 4. 精细化工产品的门类:日本:30类;美国:38类;我国:11类 1.农药; 2.染料;3.涂料(包括油漆和油墨);4.颜料;5.试剂和高纯品;6.信息用化学品(包括感光材料、磁性材料等);7.食品和饲料添加剂;8.黏合剂;9.催化剂和各种助剂;10.化学原料药和日用化学品;11.功能高分子材料 5. 助剂又分为: 印染助剂、塑料助剂、橡胶助剂、水处理剂、纤维抽丝用油剂、有机抽提剂、高分子聚合物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农药用助剂、混凝土添加剂、机械及冶金用助剂、油品添加剂、炭黑(橡胶制品的补强剂)、吸附剂、电子用化学品、造纸用化学品及其他助剂等19个门类。 第二章基础理论 6. 物质间的溶解与共混规律有哪些? 一、极性相似相溶 聚合物与溶剂的化学结构和极性相似时,两者是相互溶解的。 二、溶解度参数相等相溶 内聚能,内聚能密度,溶解度参数。非(弱)极性高分子材料,它与某一溶剂的溶解度参数相差不超过1.5时便相溶。 三、溶剂化原则 溶剂-溶质间作用力大于溶质间作用力时,溶质将发生溶解,含亲电基团的高分子易和含亲核基的溶剂相互作用而溶解。 四、混合溶剂原则 混合溶剂具有协同作用和综合效果。 7. 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加入很少量即能显著降低溶剂(一般为水)的表面张力,改变体系界面状态、从而产生润湿、乳化、起泡、增溶等一系列作用(或其反作用),以达到实际应用要求的一类物质。 8. 表面活性剂的特点有哪些?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双亲性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亲水基:易溶于水,具有亲水性质。亲油基:易溶于油,具有亲油性质 9.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有哪些?可以起乳化、分散、增溶、润湿、发泡、消泡、保湿、润滑、洗涤、杀菌、柔软、拒水、抗静电、防腐蚀等一系列作用

精细化学品合成

精细化学品合成--酒精蒸馏 精细化学品化学是系统阐述各类精细化学品的定义、分类、制备方法、构成关系等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涉及有有机合成、无机材料、物理化学、分析分离技术、生物学、材料学等诸多学科专业,学科的交叉及目标产品的商品化两大特征体现的尤其明显,精细化学品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化学工业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一、设计题目 乙醇—水溶液连续精馏塔优化设计 二、任务要求 提取高浓度乙醇 三、主要设计内容 1.设计方案的选择及流程说明 2.工艺计算 3.主要设.备工艺尺寸设计 (1)塔径及提馏段塔板结构尺寸的确定 (2)塔板的流体力学校核 (3)塔板的负荷性能图 (4)总塔高 4.设计结果汇总 5.工艺流程图及精馏塔工艺条件图 四、工业流程 实际生产中,在精馏柱及精馏塔中精馏时,上述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是同时进行的。对理想液态混合物精馏时,最后得到的馏液(气相冷却而成)是沸点低的B物质,而残液是沸点高的A物质,精馏是多次简单蒸馏的组合。精馏塔底部是加热区,温度最高;塔顶温度最低。精馏结果,塔顶冷凝收集的是纯低沸点组分,纯高沸点组分则留在塔底。 1.2精馏塔对塔设备的要求 精馏设备所用的设备及其相互联系,总称为精馏装置,其核心为精馏塔。常用的

精馏塔有板式塔和填料塔两类,通称塔设备,和其他传质过程一样,精馏塔对塔设备的要求大致如下: 1生产能力大:即单位塔截面大的气液相流率,不会产生液泛等不正常流动。2效率高:气液两相在塔内保持充分的密切接触,具有较高的塔板效率或传质效率。 3流体阻力小:流体通过塔设备时阻力降小,可以节省动力费用,在减压操作是时,易于达到所要求的真空度。 4有一定的操作弹性:当气液相流率有一定波动时,两相均能维持正常的流动,而且不会使效率发生较大的变化。 5结构简单,造价低,安装检修方便。 6能满足某些工艺的特性:腐蚀性,热敏性,起泡性等。 常用板式塔类型有很多,如:筛板塔、泡罩塔、舌型塔、浮阀塔等。而浮阀塔具有很多优点,且加工方便,故有关浮阀塔板的研究开发远较其他形式的塔板广泛,是目前新型塔板研开发的主要方向。近年来与浮阀塔一直成为化工生中主要的传质设备,浮阀塔多用不锈钢板或合金。实际操作表明,浮阀在一定程度的漏夜状态下,使其操作板效率明显下降,其操作的负荷范围较泡罩塔窄,但设计良好的塔其操作弹性仍可达到满意的程度。浮阀塔塔板是在泡罩塔板和筛孔塔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吸收了两者的优点。所以在此我们使用浮阀塔,浮阀塔的突出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制造方便;塔板开孔率大,生产能力大等。 乙醇与水的分离是正常物系的分离,精馏的意义重大,在化工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对于提纯物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生产能力大,由于塔板上浮阀安排比较紧凑,其开孔面积大于泡罩塔板,生产能力比泡罩塔板大 20%~40%,与筛板塔接近。 2.操作弹性大,由于阀片可以自由升降以适应气量的变化,因此维持正常操作而允许的负荷波动范围比筛板塔,泡罩塔都大。 3.塔板效率高,由于上升气体从水平方向吹入液层,故气液接触时间较长,而雾沫夹带量小,塔板效率高。 4.气体压降及液面落差小,因气液流过浮阀塔板时阻力较小,使气体压降及液面落差比泡罩塔小。

精细化学品化学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简述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的区别? 答:精细化工产品分为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两大类,精细化学品为无差别 化学品,属于化学型,例如,而专用化学品 为差别化学品,属于功能型。 二精细化工产品的知识密集度高,资本密集度低,构成了精细化工的经济效益的基础。 三精细化学品的特性: (1)生产特性(选择)小批量,多品种,复配型居多,技术密集度高,采用间歇式多功能生产装置。 (2)经济特性(填空)投资效率高,附加价值高,利润率高 (3)商业特性(选择)独家经营,技术保密,重视市场调研,适应市场需求,配有应用技术和技术服务。 习题: 3.简述表面活性物质和表面活性剂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同点:都能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 不同点:表面活性物质降低容积的表面张力少且自身用量大,而表面活性剂降 低容积的表面张力大且自身用量小。 4.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是什么? 表面活性剂典型的不对称双亲结构,表面活性剂都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 易溶于水,具有亲水性,叫作亲水基,一部分易溶于油,具有亲油性,称之为 亲油基。 5.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特性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一)表面吸附,指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亲水端插在水中真正的溶解,而憎水端 整齐的排列在界面上。 (二)溶液内部胶团的形成 6.举例说明胶团聚集数的影响因素.

7.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8.高能固体表面和低能固体表面有何特征,简述表面活性剂在高能和低能固体表面的吸附方式及作用. 9.乳状液有_____ 和_____ 两种基本类型. 10.欲形成水包油型的乳状液可采用哪些措施? 11.电沉降法破乳主要用于_____类型乳状液的破乳? 12.画图说明增溶作用的几种模型并比较其增溶作用的大小.

实用精细化学品实验指导书

实用精细化学品实验指 导书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实用精细化学品实验》指导书 化学与材料工程系

目录 1.啤酒瓶标签胶的制备和贴标试验 (1) 2.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制备和胶合试验 (4) 3.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及废水处理试验 (7) 4.磷化液的配制和锌合金表面黑色钝化试验 (10) 5.环保固体酒精生产工艺和燃烧试验 (13)

啤酒瓶标签胶的制备和贴标试验 【实验目的】 1. 掌握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粘剂制备的原理及方法。 2. 掌握回流、搅拌的操作。 3. 了解啤酒生产线的贴标工艺流程及对标签胶性能的要求。 【实验要求】 本实验要求学生通过查阅文献,了解目前国内外啤酒瓶标签胶产品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进入实验室前递交实验预习报告,实验结束后以小论文形式撰写开放实验报告。 本实验建议16学时,其中实验8学时,查阅文献、撰写实验预习报告和开放实验报告8学时。 【实验原理】 第一阶段缩醛反应是聚乙烯醇与甲醛在酸催化作用下反应,得到聚乙烯醇缩甲醛,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第二阶段为尿素改性反应,在酸性环境中,尿素与未反应的甲醛发生反应生成一羟甲基脲和二羟甲基脲,如下式所示: CH 2CH CH CH 2OH OH CH 2CH CH CH 2HCHO OCH 2OH 酸 半缩醛CH 2CH CH CH 2OH CH 2CH CH CH 2 CH 2 CH CH CH 2O O CH 2 分子内缩醛 分子间(或链段间)缩醛 O CH 2O

由于羟甲基脲分子中存在活泼的羟甲基,它还可以进一步与聚乙烯醇缩甲醛分子中的羟基缩合,生成聚乙烯醇缩脲甲醛。 【仪器与试剂】 1. 仪器 数显恒温水浴锅HH-2型;JJ-1型定时电动搅拌器;NDJ~79型旋转式粘度计;GZX~DH型电热恒温干燥箱;四口烧瓶等。 2. 试剂 名称规格用量/克 PVA 1799,工业级 甲醛37%~40%,分析纯 4 盐酸36%~38%,分析纯适量 尿素分析纯 3 氢氧化钠分析纯适量 淀粉工业级 改性剂分析纯 3 水自来水120 【实验步骤】 1. 将一定量的水、聚乙烯醇和淀粉加入到四颈烧瓶中,在不断搅拌下升温至95℃以上,使聚乙烯醇完全溶解。 2. 降温至85℃以下约15min,用盐酸调PH约2~3,然后将计量好的甲醛在20min 内滴加完毕,保温反应一个半小时。 3. 加入尿素,继续反应半小时,然后再加入改性剂搅拌半小时。 4. 降温至60℃,滴加氢氧化钠,调节PH=7左右,冷却至室温,出料即为成品。 5. 啤酒瓶的贴标试验与产品性能评价。 【结果与讨论】

精细化学品复习题及答案

一、精细化工的定义及其特征,精细化率, 精细化工:生产精细化学品(fine chemicals)的工业 1.具有特定功能: 2、大量采用复配技术 3.小批量多品种 4.技术密集 5、附加值高 精细化工产值率(精细化率)=精细化学产品的总值/化学产品的总值×100% 二、精细化工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二十一世纪精细化工的发展现状: 20世纪人们合成和分离了2285万种新化合物,新药物、新材料的合成技术大幅度提高,典型的单元操作日趋成熟,这主要当归属于精细化工的长足发展和贡献。21 世纪科技界三大技术,即纳米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实际上都与精细化工紧密相关。 精细化工还将继续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其核心作用,并被新兴的信息、生命、新材料、能源、航天等高科技产业赋予新时代的内容和特征。 发展方向: 1 高尖端、高技术、功能化、专用化,与快速发展的高科技时代接轨。 2 绿色化发展方向,与“全球变化科学”和现行政策接轨。 3 开发新能源,与日趋紧张的能源形势接轨。 4 开发新方法、新路线,完善传统化工产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三、涂料用合成树脂种类,形成涂料的哪五大系列。 合成树脂占主导地位:形成了醇酸、丙烯酸、乙烯、环氧、聚氨酯为主的五大系列。 四、涂料分类:按形态分粉末涂料、液体涂料(溶剂、分散型、水性), 按使用层次(作用):底漆、腻子、二道底漆、面漆, 1.按形态分:粉末涂料、液体涂料(溶剂、分散型、水性) 2.按成膜机理分:非转化型(挥发型、热熔型、水乳型等) 转化型(热固性、氧化聚合、辐射固化) 3.按施工方法:刷漆、辊漆、喷漆、烘漆、电脉漆、流化床 4.按使用层次(作用):底漆、腻子、二道底漆、面漆 5.按用途:建筑用漆、船舶漆、汽车漆、绝缘漆、皮革涂料、防锈漆、 耐高温漆、可剥离漆。 五、涂料的组成,命名。 答:组成:成膜物质、颜料、溶剂和助剂 命名:(1)全名=颜色名称+成膜物质名称+基本名称如铁红醇酸防锈漆 (2)对特殊用产品,必要时在成膜物质加以说明,如白硝基外用漆。 型号分三部分如C04-02 F53—33 铁红酚醛防锈漆 C—成膜物质(醇酸)04—基本名称(瓷漆)02—序号(用来区分同一类型的不同品种,表示油在树脂中所占的比例) 六、催干剂的种类主要有那些 答:Co、Mn、Pb、Zr、Zn、Ca等金属的有机酸皂类,同作制造催干剂的有机酸主要有环烷酸,辛酸、植物油酸等

精细化学品的概述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综述 --种精细化学品的概述 【摘要】精细化学品化学合成始于1856年,由Perkin第一次合成出精细化学品苯胺紫。目前世界上人工合成化合物约1000万种以上。专用化学品是化工产品精细化后的最终产品,专用化技术是精细化工最重要的标志,专用化学品的附加值要比精细化学品高得多,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专用化技术,如:分离纯化、复配增效和剂型改造等技术。现代精细化工是生产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工业的总称;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及人们越来越大的需求,精细化学品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一种精细化学品--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结构、合成方法及用途进行综述,让人们更具体的了解精细化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精细化学品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合成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细化学品的应用。表面活性剂是由两种截然不同的粒子形成的分子,一种粒子具有极强的亲油性,另一种则具有极强的亲水性。溶解于水中以后,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并提高有机化合物的可溶性。因此,表面活性剂在精细化学品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属于表面活性剂的一种,主要应用于洗涤方面,对人们的生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精细化学品的定义及分类 1.1 国内外许多学者的专著对“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 Indust ry ) 和“精细化学品”( Fine Chemicals) 的定义都有论述, 并且不断地补充新的内涵, 它是发展的, 逐步趋于完善的。兹把各家论述的要点综述如下: (1)多品种、小批量; (2)采取分批方式间歇生产; (3)产品具有特定功能和特殊指标; 高纯度; 配方技术可以规定产品性能; 大量采用复配技术; (4)生产规模小, 适宜柔性生产线; (5)高附加值, 商品性能强; (6)多数为终端产品, 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和消费; (7)投资小, 见效快, 利润大; (8)技术密集度高, 竞争激烈。生产精细化学品的行业, 通称精细化工工业, 简称精细化工。凡能增进或赋予一种产品以特定功能, 或本身拥有特定功能的小批量、高纯度的化学品, 称为精细化学品, 这是国内较为一致的意见 1.2 中国精细化工产品包括11个产品类别: 1.农药; 2.染料; 3.涂料(包括油漆和油墨); 4.颜料; 5.试剂和高纯物质; 6.信息用化学品(包括感光材料、磁性材料等能接受电磁波的化学品); 7.食品和饲料添加剂; 8.粘合剂; 9.催化剂和各种助剂;10.(化工系统生产的)化学药品(原料药)和日用化学品;11.高分子聚合物中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包

微反应器介绍及其研究进展

化工学术讲座课程论文 题目微反应器介绍及其研究进展 学号 姓名 成绩 老师签名 定稿日期:2015 年12 月20 日

微反应器介绍及其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微尺度下“三传一反”研究的进展,微尺度流体的性能得到了深入揭示,微反应器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领域。本文系统介绍了微反应器的结构特点、性能优势、研究进展,进而分析了微反应器的发展方向。 关键字:微反应器;微反应技术 1 引言 进入21世纪,化工过程向着更为绿色、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而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开发对于化工过程的进步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微化工系统的出现吸引了研究者和生产者的极大关注。微化工系统并非简单的微小型化工系统,而是指带有微反应或微分离单元的新型化工系统。在微化工系统中,微反应器是重要的核心之一。 “微反应器(microreactor)” 最初是指一种用于催化剂评价和动力学研究的小型管式反应器,其尺寸约为10 mm。随着本来发展用于电路集成的微制造技术逐渐推广应用于各种化学领域,前缀“micro”含义发生变化,专门修饰用微加工技术制造的化学系统。此时的“微反应器”是指用微加工技术制造的一种新型的微型化的化学反应器,但由小型化到微型化并不仅仅是尺寸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一系列新特性,随着微加工技术在化学领域的推广应用而发展并为人所重视。 现在所说的微反应器一般是指通过微加工技术制造的带有微结构的反应设备,微反应器内的流体通道或者分散尺度在微米量级[1],而微反应器的处理量则依据其应用目的的不同达到从数微升/分钟到数万立方米/年的规模。近年来与微反应器相关的流动、混合、反应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发展十分迅速,带动了微反应器技术的快速发展。 微反应器内流体的存在状态不同于传统的反应器,其内部流体的流动或分散尺度在1μm到1mm之间,这种流体被称为微流体。微流体相对于常规尺度的流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主要体现在流体力学规律的变化、传递过程的强化、固有的安全性以及良好的可控性等。目前,微反应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化工、

精细化学品实验指导材料

精细化学品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洗洁精的配制 一、目的要求 1.了解主要洗涤用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2.掌握洗洁精的基本配方原理及各种原料在配方中的作用; 3.掌握洗洁精的基本配制工艺。 二、基本原理 洗洁精是常用的家用洗涤剂,主要其起清洁去污及除菌杀菌等作用,其主要成分是去污作用较好、安全性高、价格适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烷基苯磺酸钠、AES-Na等,一般还要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6501或6502,起协调性和增稠作用,另外还必须加入金属离子螯合剂、防腐剂、香精等成分。 三、主要仪器与试剂 主要仪器:烧杯、搅拌器 主要试剂:烷基苯磺酸钠、AES-Na、6501、EDTA、卡松、柠檬香精 四、实验配方及配制工艺

五、思考题 1、配方中各成分分别起和作用? 2、洗洁精的最佳pH值范围是?偏高、偏低是该如何处理?

实验二沐浴露的配制 一、目的要求 1.了解主要洗涤用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2.掌握沐浴露的基本配方原理及各种原料在配方中的作用; 3.掌握沐浴露的基本配制工艺。 二、基本原理 沐浴露是常用的个人皮肤清洁用品,主要其起皮肤的清洁去污及除菌杀菌等作用,其主要成分是去污作用较好、安全性高、性质温和、价格适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AES-Na、K12NH4、AESNH4、MAPK、肥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6501、APG,两性表面活性BS-12、CAB、咪唑啉等,另外还必须加入金属离子螯合剂、防腐剂、香精、柠檬酸、珠光剂等成分。 三、主要仪器与试剂 主要仪器:烧杯、搅拌器 主要试剂:AES-Na、6501、CAB、柠檬酸、金属离子螯合剂、防腐剂、香精、珠光剂等。 四、实验配方及配制工艺 配方名称:沐浴露(Ⅰ型) 1

化工进展微反应器综述

微反应器研究进展与应用 龙立 S141101059 摘要:微反应器作为微化工系统的核心设备,是实现化工过程强化的重要技术基础,近年来逐渐成为国际化工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微反应器的原理及其研究进展,阐明了微反应器技术的特点,列举微反应器的应用范围与实例,说明了微反应器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微反应器,微反应系统。 1绪论 微化工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初顺应可持续发展与高技术发展的需要而兴起的多学科交叉的科技前沿领域。它是集微机电系统设计思想和化学化工基本原理于一体并移植集成电路和微传感器制造技术的一种高新技术,涉及化学、材料、物理、化工、机械、电子、控制学等各种工程技术和学科。主要研究对象为特征尺度在微米到数百微米间的微化工系统,常贵尺度的化工过程通常依靠大型化来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而微化工过程则注重于高效、快速、灵活、轻便、易装卸、易控制、易直接放大及高度集成等方面[1]。 将部分核心化工装备小型化、微型化的方法是促进化工过程强化的有效手段,它是实现化工过程安全、高效和绿色的重要方法之一[2]。化工设备的微小型化是现代化工技术发展的一种新理念,它以微尺度流动、分散和传递的基本原理为核心,能够有效强化反应和分离过程,提升生产效率并且大幅缩小设备的体积,有利于化工新过程的快速开发和产业转化。微型化工器件已成为微型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微混合器、微型反应器、微型换热器、微化学分析、微型萃取器、微型泵和微型阀门等。 作为微化工技术核心部件的微反应器,其内部通道特征尺度在微尺度范围(10-500μm),远小于传统反应器的特征尺寸,但对分子水平而言已然非常大,故利用微反应器并不能改变反应机理和本征动力学特性,而是通过改变流体的传热、传质及流动特性来强化化工工程的。 2微反应器 微结构反应器(简称微反应器)是重要的微化工设备之一,是实现化工过程微小型化的核心装备。在微化工过程中微反应器担负起了完成反应过程、提

精细化学品化学参考习题

第一章绪论 名词:精细化学品通用化学品投资效率附加价值 简答: 1、何谓精细化学品、通用化工产品?英文名称?特点? 2、何谓投资效率、附加价值?简述附加价值与利润之间的关系。 3、简述精细化学品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表面活性剂 名词: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 乳化分散增溶气泡膜HLB值浊点等电点 1、何谓表面活性剂?按其在水溶液中的离子状态分类,表面活性剂可以分成哪几类?各举一例说明。 2、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是什么?请简述其性质? 3、简述表面活性剂的发泡原理。 4、简述表面活性剂的洗涤去污作用原理。 5、简述表面活性剂的润滑柔软性、抗静电、匀染性、防水作用原理。 6、表面活性剂的发展经历了哪四代?为什么表面活性剂会有“工业味精”之称?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何性质,其最广用途是什么? 7、写出LAS、K12、AES、1231、AEO、OP-10、BS-12的名称及其结构式,说明说明其所属类别及特点 9、合成LAS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10、含氟表面活性剂具有何特性,请简述之? 第三章日用化学品 日用化学品化妆品SPF NMF 1、人体皮肤由哪几部分构成?正常皮肤的pH值范围? 2、护肤用化妆品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请指出以下是什么日用化学品的配方,并说明配方中各组分的作用(香精、防腐剂及水除外)。 A、硬脂酸15.0% 单甘酯 1.0% 十六醇 1.0% 白油 1.0% 甘油10.0% KOH 0.6% 防腐剂适量

香精适量 去离子水加至100%(均为质量分数) B、LAS 16.0% STPP 16.0% 纯碱12.0% AEO-9 3.0% 泡花碱 6.0% 芒硝40.0% CMC 1.0% 荧光增白剂0.1% 香精0.1% 水余量 C、LAS 16.0% 纯碱10.0% 泡花碱 5.0% 芒硝40.0% 4A沸石20.0% PAANa 3.0% CMC 1.0% 荧光增白剂0.1% 香精0.1% 水余量 D、磷酸氢钙45.0 % 十二烷基硫酸钠 1.5% CMC 1.0% 糖精钠0.1% 甘油15.0% 二氧化硅 2.0% 香料适量 防腐剂适量 水余量 4、烫发剂对头发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其主要成分是什么? 5、防晒霜的防晒成分有哪两类?请简述其防晒机理,并各给出一个常用的防晒成分。 第四章造纸化学品 制浆抄纸涂布蒸煮助剂漂白助剂脱墨剂消泡剂絮凝剂施胶剂总留着率单程留着率涂布胶黏剂微胶囊 1.造纸的主要原料有哪几种?有效成分是什么? 2.造纸过程的主要工序有哪些? 3.何谓造纸化学品?按造纸过程分类,造纸化学品共分为哪几大类?各举三例说明。

精细化工实验室建设计划

精细化工实验室建设计划 一、实验教学理念与教学定位 实验教学是高职高专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精细化学品实验是在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精细有机合成技术和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的基础上为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应用化学工技术等相关专业学生的开设的实验,选择了一些精细化学品的实验,其中包括合成实验和配方实验,使学生在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中学到的一些精细化学品在实验中能制备和应用,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基础实验课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同时使学生了解精细化学产品的生产和开发手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精细化工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验教学的地位更加突出,通过实验教学环节,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为了使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型学习向主动型学习过渡,我们在探索转变学生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形成了如下教学理念:在重视科学理论的前提下,更注意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开发能力。 在上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精细化工实验室坚持化工教育既传授知识和技术,更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将教学定位为:开放式教学,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进行科学研究的工作平台。所谓开放式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将实验室的门打开,将实验时间延长,而是将实验室为实验教学、实验技术研究、科学研究所能提供的必要条件向学生有目的的开放,由学生自己根据实验题目的要求,独立拟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技术路线,完成实验过程。指导教师只负责对实验方案进行审查,在实验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启发与引导,实验完成以后对实验结果和报告进行评价。 1、根据学生培养方案要求,重新审定实验课程的设置和实验教学内容,改变实验课程完全附属于理论课的传统,形成实验内容科学合理、相对独立、系统的实验教学新体系。 2、调整实验室的设置,减少验证性实验比例,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增加开放实验、综合化学实验、专业实验内容,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技能及全面素质,提高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3、建立“基础实验—综合实验—专业实验—开放实验”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 4、实验装置的技术具有专业领域的先进性,是学生在实验、科研及实训过程中,学到和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路线。 5、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应用研究,努力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化工进展-微反应器综述

化工进展-微反应器综述 微反应器研究进展与应用 龙立S141101059 摘要:微反应器作为微化工系统的核心设备,是实现化工过程强化的重要技术基础,近年来逐渐成为国际化工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微反应器的原理及其研究进展,阐明了微反应器技术的特点,列举微反应器的应用范围与实例,说明了微反应器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微反应器,微反应系统。 1绪论 微化工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初顺应可持续发展与高技术发展的需要而兴起的多学科交叉的科技前沿领域。它是集微机电系统设计思想和化学化工基本原理于一体并移植集成电路和微传感器制造技术的一种高新技术,涉及化学、材料、物理、化工、机械、电子、控制学等各种工程技术和学科。主要研究对象为特征尺度在微米到数百微米间的微化工系统,常贵尺度的化工过程通常依靠大型化来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而微化工过程则注重于高效、快速、灵活、轻便、易装卸、易控制、易直接放大及咼度集成等方面⑴。 将部分核心化工装备小型化、微型化的方法是促进化工过程强化的有效手段,它是实现化工过程安全、高效和绿色的重要方法之一[2]。化工设备的微小型化是现代化工技术发展的一种新理念,它以微尺度流动、分散和传递的基本原理为核心,能够有效强化反应和分离过程,提升生产效率并且大幅缩小设备的体积,有利于化

工新过程的快速开发和产业转化。微型化工器件已成为微型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微混合器、微型反应器、微型换热器、微化学分析、微型萃取器、微型泵和微型阀门等。 作为微化工技术核心部件的微反应器,其内部通道特征尺度在微尺度范围 (10-500卩m),远小于传统反应器的特征尺寸,但对分子水平而言已然非常大, 故利用微反应器并不能改变反应机理和本征动力学特性,而是通过改变流体的传热、传质及流动特性来强化化工工程的。 2微反应器 微结构反应器(简称微反应器)是重要的微化工设备之一,是实现化工 过程微小型化的核心装备。在微化工过程中微反应器担负起了完成反应过程、提高反应收率、控制产物形貌以及提升过程安分离回收难度和成本、减少过程污染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不同过程特点开发出的微反应器不仅形式多样,其配套的工艺技术也与传统化工过程存在一定区别,利用集成化的微反应系统可以实现过程的耦合,因此微反应技术的发展也同时带动了化工工艺的进步。 微反应器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叶是微尺度反应技术的快速发展 期。在基础研究方面,随着对微尺度多相流动、分散、聚并研究的不断深入,微反应器内多相流型,分散尺度调控机制以及微分散体系的大批量制备规律等问题逐渐被人们深入理解。基于微反应器内微小的流体分散尺度、极大的相间接触面积等特点可以有效强化相间传质和混合过程,从而为反应过程的强化奠定基础。 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微反应器能够有效强化受传递或混合控制的化学反应过程,而这类过程在传统的反应装置内往往难以精确控制,极易产生局部热点、浓度分布不均、短路流和流动死区等问题,微反应器具有的高效混合和快速传递性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 微反应器的分类。对于不同相态的反应过程,微反应器可以分为气固催化微反应器、液液催化微反应器、气液微反应器和气液固三相催化微反应器等。根据输入能量的不同,可分为非动力式微反应器和动力式微反应器。按照微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微通道反应器、毛细管微反应器、降膜式微反应器、多股并流式微反应器、微孔阵列和膜分散式微反应器以及外场强化式微反应器等⑷。 2.1微反应器的微混合机理 微反应器具有与大反应器完全不同的几何特性:狭窄规整的微通道、非常小的

精细化学品化学习题解答

第一章绪论 1、何谓精细化学品、通用化工产品?英文名称?特点? 精细化学品(Fine chemicals) :精细化工产品具有深度加工、技术密集度高、小批量生产、高附加价值、一般具有特定功能的化学品。 通用化工产品(Heavy chemicals):从廉价、易得的天然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和农副产品等)开始,经一次或数次化学加工而制成的最基本的化工产品。 精细化学品的特点 a)多品种、小批量、大量采用复配技术 b)一般具有特定功能 c)生产投资少、产品附加值高、利润大 d)技术密集度高 e)商品性强、竞争激烈 2、按照本教材分类,精细化学品分成那几类? 本书:18类。 1.医药和兽药。 2.农用化学品。 3.粘合剂。 4.涂料。 5.染料和颜料。 6.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油墨。 7.塑料、合成纤维和橡胶助剂。 8.香料。 9.感光材料。10.试剂与高纯物。11.食品和饲料添加剂。12.石油化学品。13.造纸用化学品。14.功能高分子材料。15.化妆品。16.催化剂。17.生化酶。18.无机精细化学品。 3、何谓精细化率、附加值?简述附加值与利润之间的关系。 精细化率=精细化学品总产值/化工产品总产值。 附加值:在产品的产值中扣除原材料、税金、设备和厂房的折旧费后剩余部分的价值。 关系:附加值≠利润。附加值高利润不一定高,附加值不高利润一定不高。 原因:产品加工深度大,工人工资、动力消耗、技术开发费用也会增加。因此附加值高利润不一定高,附加值不高利润一定不高。 4、简述精细化学品的发展趋势。 1)精细化学品的品种继续增加,其发展速度继续领先。 2)精细化学品向着高性能化、专用化、系列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3)大力采用高新技术,向着边缘化、交叉学科发展。 4)调整精细化学品生产经营结构,使其趋向优化。 5)精细化学品销售额快速增长、精细化率不断提高。 第二章表面活性剂 1、何谓表面活性剂?按其在水溶液中的离子状态分类,表面活性剂可以分成哪几类?各举一例说明。 定义:在浓度很低时,能显著降低溶剂的界面力、改变体系的界面性质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 分类:根据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电离的离子类型分为四类型:阴离子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阳离子型(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231)、两性型(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非离子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表面活性剂。

精细有机化学品的合成与工艺学

精细有机化学品的合成与工艺学

第一章绪论 1.1 精细化工的范畴 生产精细化学品的工业,通称精细化学工业,简称精细化工。所谓精细化学品,一般指的是批量小、纯度或质量要求高,而且利润高的化学品。最早的精细化工行业,例如染料、医药、肥皂、油漆、农药等行业,在19世纪前就已出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兴的精细化工行业正在不断出现。例如,到1981年列入日本《精细化工年鉴》的精细化工行业共有34个即医药、兽药、农药、染料、涂料、有机颜料、油墨、催化剂、试剂、香料、粘合剂、表面活性剂、化妆品、感光材料、橡胶助剂、增塑剂、稳定剂、塑料添加剂、石油添加剂、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高分子凝聚剂、工业杀菌防霉剂、芳香防臭剂、纸浆及纸化学品、汽车化学品、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稀土金属化合物、电子材料、精密陶瓷、功能树脂、生命体化学品和化学促进生命物质等。由此可见,精细化工的范畴相当广泛。 1.2 精细化工的特点 精细化学品在量和质上的基本特点是小批量、多品种、特定功能和专用性质。精细化学品的全生产过程除了化学合成(包括前处理和后处理)以外,还涉及到剂型(制剂)和商品化(标准化)两部分。这就导致精细化工必然要具备以下特点: (1)高技术密集度因为精细化工涉及到各种化学的、物理的、生理的、技术的、经济的等多方面的要求和考虑。 (2)多品种例如,根据《染料索引》(Colour Index)1976年第三版的统计,共包括不同化学结构的染料品种5232入其中已公布化学结构的1536个。主要国家经常生产的染料品在2000个以上。 (3)综合生产流程和多用途、多功能生产设备由于精细化工品种多、批量小,并经常更换和更新品种,为了取得高经济效益,目前许多工厂已采用上述

化工进展-微反应器综述

微反应器研究进展与应用 龙立 S141101059 摘要:微反应器作为微化工系统的核心设备,是实现化工过程强化的重要技术基础,近年来逐渐成为国际化工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微反应器的原理及其研究进展,阐明了微反应器技术的特点,列举微反应器的应用范围与实例,说明了微反应器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微反应器,微反应系统。 1绪论 微化工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初顺应可持续发展与高技术发展的需要而兴起的多学科交叉的科技前沿领域。它是集微机电系统设计思想和化学化工基本原理于一体并移植集成电路和微传感器制造技术的一种高新技术,涉及化学、材料、物理、化工、机械、电子、控制学等各种工程技术和学科。主要研究对象为特征尺度在微米到数百微米间的微化工系统,常贵尺度的化工过程通常依靠大型化来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而微化工过程则注重于高效、快速、灵活、轻便、易装卸、易控制、易直接放大及高度集成等方面[1]。 将部分核心化工装备小型化、微型化的方法是促进化工过程强化的有效手段,它是实现化工过程安全、高效和绿色的重要方法之一[2]。化工设备的微小型化是现代化工技术发展的一种新理念,它以微尺度流动、分散和传递的基本原理为核心,能够有效强化反应和分离过程,提升生产效率并且大幅缩小设备的体积,有利于化工新过程的快速开发和产业转化。微型化工器件已成为微型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微混合器、微型反应器、微型换热器、微化学分析、微型萃取器、微型泵和微型阀门等。 作为微化工技术核心部件的微反应器,其内部通道特征尺度在微尺度范围(10-500μm),远小于传统反应器的特征尺寸,但对分子水平而言已然非常大,故利用微反应器并不能改变反应机理和本征动力学特性,而是通过改变流体的传热、传质及流动特性来强化化工工程的。 2微反应器 微结构反应器(简称微反应器)是重要的微化工设备之一,是实现化工过程微小型化的核心装备。在微化工过程中微反应器担负起了完成反应过程、提高

精细有机合成原理期末模拟题

精细有机合成原理期末 模拟题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精细有机合成原理期末模拟题1 一、填空题 1、精细化工产品的特点是(小批量、多品种)、(高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综合生产工艺流程和多用途)、(商品性强); 2、石油是由(碳)、(氢)、(氧)、(氮)、(硫)五种元素组成的,这五种元素可以构成(烃类)和(非烃类)两类化合物; 3、化学反应器按催化剂运动状态可分为(固定床)、(流化床)和(移动床); 4、全混流反应器的基本假设之一是,器内各处浓度、温度(相同),且等于(出口)的浓度和温度; 5、单层绝热床反应器适用于热效应(小)的化学反应,否则用(多层)绝热床反应器; 6、精细有机合成中,溶剂的作用主要有(溶解作用)和(影响化学反应); 7、催化剂的使用要求有(活性)、(选择性)、(寿命)和(机械强度); 8、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有(热失活)和(中毒)两种; 9、均相配位催化反应的优点是(活性高)、(选择性好)、(有体系预见性); 10、卤代苯(氟苯、氯苯、溴苯、碘苯)的一硝化是一个(亲电取代)反应,由于氟的电负性最大,其负的(吸电诱导)效应也最大,一硝化时异构产物中(对)位的比例大。 11、常用磺化剂有(浓硫酸)、(发烟硫酸)、(氯磺酸)和(三氧化硫)。 12、写出三种不同类型的氢化催化剂(铁粉)、(硫化钠)、(NaBH )。 4

13、天然石油中含有(烷烃)、(环烷烃)、 (芳烃)三种烃类化合物; 14、催化剂寿命指的是保持其(平衡活性a e )的时间。 二、 单选题 1、下列试剂哪一个不是亲电试剂 (a)NO 2+ (b)Cl 2 (c)Fe 2+ (d)Fe 3+ 2、按极性分类,下列溶剂中哪一个是非极性溶剂 (a)丙酮 (b)环己烷 (c) 水 (d)甲醇 3、下面哪一个不是自由基生成(链引发)的方式 (a)加压 (b)加热 (c)加过氧化苯甲酰 (d)光照 4、下面哪一个化合物最容易发生硝化反应 (a)苯 (b)一硝基苯 (c) 二硝基苯 (d)苯胺 5、1摩尔硝基苯还原生成1摩尔苯胺,理论上需要铁粉的摩尔数为 (a) (b) (c) (d) 6、下面哪一个是H 酸(b) 7、某化学反应的计量方程式为: 2P A S 已知:n A0=10mol,n A =1mol,n P =12mol,则: (a)Sp=1/3 (b)Sp=2/3 (c)Yp=3/10 (d)Yp=1/10 8、最常用的胺基化剂是: (a)氨水 (b)气氨 (c)液氨 (d)碳酸氢氨

精细化学品化学习题与问题详解(高等学校教材-周立国)

精细化学品化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 精细化学品的定义 所谓精细化工产品(即精细化学品)是指那些具有特定的应用功能,技术密集,商品性强,产品附加值较高的化工产品。 2 简述精细化学品的特点。 (1)具有特定的功能和实用性特征。 (2)技术密集程度高。 (3)小批量,多品种。 (4)商品性强,竞争激烈。 (5)生产投资少,产品附加价值高,利润大。 3 精细化学品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精细化学品的品种继续增加,其发展速度继续领先。 (2)精细化学品将向着高性能话,专业化,系列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3)大力采用高新技术,向着边缘,交叉学科发展。 (4)调整精细化学品生产经营结构,使其趋向优化。 第三章日用化学品 1、化妆品的作用有哪些? 化妆品是对人体面部,皮肤,毛发,口腔等处起到清洁,保护,美化等作用 2、化妆品的安全性主要有哪些方面? 化妆品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来自原料的安全性、制备过程、环境、包装材料等方面。 3、防腐剂在化妆品中起何作用?写出三种常用的化妆品用防腐剂名称。 防腐剂是指可以阻止微生物生长或阻止产品反应的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常用防腐剂有苯甲醇,尼泊金甲酯,山梨酸等 4、抗氧剂在化妆品中起何作用?写出两种常用的化妆品用抗氧剂名称。 可延缓或抑制聚合物氧化过程的进行,从而阻止聚合物的老化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常用的化妆品抗氧剂为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 5、胶质原料在化妆品中的作用有哪些? 可使固体粉质原料黏和成型,作为胶合剂,对乳状液或悬状剂起到乳滑作用,作为乳化剂,此外还具有增稠或凝胶化作用。 9、改善护肤霜涂抹性的油质原料有哪些? 油脂类、蜡类、高级脂肪酸、醇、酯 10、列举8-10种化妆品中常添加的油性成分 硬脂酸、橄榄油、小麦胚胎由、沙荆油、霍霍巴油、羊毛油、角鲨油、水貂油、蛇油 11、说出至少6种化妆品常用的保湿剂 甘油、聚乙烯吡咯烷酮、丙二醇、山梨醇、甜菜碱、芦荟、胶原蛋白、透明质酸12、防晒乳液中起到防晒的有效成分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化学性成分:辛-甲氧肉桂酸、辛-水酸

微通道反应器

微流控反应器制备纳米磷酸铁锂相关研究进展微流控反应器是利用精密加工技术制造的、特征尺寸在10~1000微米之间的微型反应器。微反应器有着极好的传热和传质能力,可以实现物料的瞬间均匀混合和高效的传热,因此许多在常规反应器中无法实现的反应都可以微反应器中实现。但是微反应器最大的缺点是固体物料无法通过微通道,如果反应中有大量固体产生,微通道极易堵塞,导致生产无法连续进行。目前这一问题主要是通过改进反应器的设计来解决。例如拜耳-埃尔费尔德微技术公司开发的阀式混合器(反应器)可以用于快速沉淀反应,基于这一技术,拜耳公司成功开发了商业化生产工艺,用于生产高性能的纳米材料。纳米材料在能源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但是在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能够大规模生产并且可控的手段并不多,而微反应器能够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未来将在能源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杨晖老师课题组首次利用微反应器在能源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hemical Communication (2013)49:5396-5398;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2013)1:10429-10435;Rsc Advances(2014)4:25625 -25632。在Chem. Commun.报导中,课题组利用微反应器合成了纳米FePO4,再通过后期Li源的加入,得到了纳米级的LiFePO4/C正极材料,并且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0.5C的放电倍率下,首次放电容量达到了167 mAh·g-1(理论容量170 mAh·g-1),即使在10C和40C的放电倍率下,放电容量也分别达到了150 mAh·g-1和127 mAh·g-1。此外,在10C的倍率下循环100次以后,容量损失只有1.7%,表现出了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微反应器工作示意图LiFePO4/C在不同倍率下的首次放电容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