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教版化学中考复习资料全集

沪教版化学中考复习资料全集

沪教版化学中考复习资料全集
沪教版化学中考复习资料全集

2009年沪教版化学中考复习资料全集

目录

一、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基础材料 (1)

二、初中化学涉及的化学反应中的先后问题 (19)

三、推断专题 (20)

四、实验与数据 (31)

五、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 (37)

六、常见物质的鉴别方法 (42)

七、根据化学式计算 (46)

八、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51)

九、整体计算的思想 (57)

十、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59)

十一、科学探究 (64)

一、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基础材料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⑴物理变化:同一种物质的三态变化(如:水结成冰);挥发(如:浓盐酸、浓氨水的挥发);蒸馏(如: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炼制石油);灯泡发光;活性炭、木炭的吸附作用;导电、导热;(蒸

发或冷却)结晶等

⑵化学变化:一切燃烧;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金属生锈(氧化);炼钢、炼铁、煤的干馏;酸碱指

示剂变色(如: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食物腐败、酒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生米煮成熟饭、

衣服穿久了褪色,变质、腐蚀、中毒等

⑶不能确定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的:爆炸(火药爆炸是化学变化,蒸汽锅炉爆炸是物理变化),

石灰水变浑浊(通CO2变浑是化学变化,加热析出Ca(OH)2是物理变化)

⑷两种变化的关系:

①宏观区别:是否生成了新物质(或原物质是否改变了)

②微观区别:是否产生了新分子(或原分子是否改变了)

③联系: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有物理变化发生。

⑸碳酸氢铵(化学式NH4HCO3)受热易分解,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处;

CO2和SO2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SO2能使KMnO4溶液褪色而CO2不能。

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镁是银白色固体,但在空气中久置的镁带表面呈黑色。

氯化氢气体(HCl)和氨气(NH3)接触,会立即产生大量白烟(因为反应生成了NH4Cl白色固体)

硝酸银溶液(无色)与碘化钾溶液(无色)混合,产生黄色沉淀(因为生成了碘化银)

⑹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⑺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酸碱性等。

⑻两种性质的区别:物性与化学变化无关,化性与化学变化有关。

⑼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制法。

⑽佛来明发现青霉素、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我国首先研制出结晶牛胰岛素、门捷列夫创制周期表、居里夫妇发现钋和镭、诺贝尔研究炸药、200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研究导电塑料。

⑾探究面粉、葡萄糖等有机物是否含碳元素的实验方法(烧焦)

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镁带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

烟生成,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

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

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

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5、捕捉空气(获得某处气体样品)的实验方法:①用一个集气瓶,装满水,到某处后,将水倒掉,盖好集气

瓶即可。②用一个干瘪的气囊,到某处后撑开、扎紧口即可。③用一个注射器到某处吸取即可。

(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

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

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

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电解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O2↑实验可证明: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②在化

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

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直流电。

6、硬水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Ca2+、Mg2+)的水。

检验硬水的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若泡沫很少,还形成白色垢状物,则为硬水。

用玻璃棒蘸取硬水,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一定会留下白色固体;但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后留下白色固体的不一定为硬水。

使硬水软化的方法:①煮沸,②蒸馏。(方法①更简便,方法②更彻底)

(O2、H2、CO2、CO、C)

1、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碳酸气)。干冰是CO2固体。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甲烷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的单质,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的不同。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3、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难或不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CO2、HCl、NH3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NH3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CO、N2、(NO)只能用排水法

4、①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方程式)

H2O2——,KMnO4——

工业上制制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原理:利用N2、O2的沸点不同,N2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②实验室制H2的方法是:常用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

(不能用浓硫酸和硝酸,原因:氧化性太强与金属反应不生成H2而生成H2O)(也不能用镁:反应速度太快了;也不能用铁:反应速度太慢了;也不能用铜,因为不反应)Zn+H2SO4——

Zn+ HCl——

工业上制H2的原料:水、水煤气(H2、CO)、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化学变化)

③实验室制CO2的方法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产生的气体不纯含有HCl),

不能用稀硫酸(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大理石粉末和稀硫酸可以反应)。CaCO3+ HCl—工业上制CO2的方法是:煅烧石灰石CaCO3—

5、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是SO2,但在叙述现象时不能说出来)。

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是P2O5,不能说)。(用于发令枪)

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是氧

化镁,不能说)。(用于照明弹等)

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是Fe3O4,不能说),

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⑥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⑦CO和O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⑧CH4和O2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酒精燃烧C2H5OH+ O2—

6、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

①可燃性H2+ 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H2的爆炸极限为4~74.2%

CO+ O2—

C+ O2—(氧气充足)C+ O2—(氧气不足)

②还原性H2+CuO—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出现

C+ CuO—黑色变成红色,同时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CuO—黑色粉末变成红色,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7、CO2①与水反应:CO2+H2O—(紫色石蕊变红色)

②与碱反应:CO2+Ca(OH)2—(检验CO2的方程式)

③与灼热的碳反应:CO2+C高温2CO

①除杂:CO[CO2] 通入NaOH溶液CO2+NaOH—

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O+CuO—(不能用点燃的方法)

CaO[CaCO3]只能煅烧CaCO3—

②检验:CaO[CaCO3]加盐酸CaCO3+ HCl—

③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

H2、O2、CO2: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SO2用紫红色的KMnO4溶液

[(H2、CO2),(O2、CO2),(CO、CO2)]用石灰水等

8、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氮气的用途:(充入灯泡或膨化食品袋中)做保护气、生产氮肥等;

稀有气体用途:充入霓虹灯、充氦气球、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二氧化碳的用途:温室肥料、灭火、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用作致冷剂,进行人工降雨、制造云雾、食品保鲜。

9、“烟”由固体小颗粒形成;“雾”由小液滴形成;

“火焰”由气态物质燃烧形成,固体直接燃烧只发光无火焰。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

小粒子。

例如: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D(氯分子)(A、Cl B、Cl-C、2Cl D、Cl2)。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离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离子所带电荷(分正负)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一般的氢原子无中子)。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也可用“该分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求出,其单位同样是“1”。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2、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

可能是化合物。)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

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

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⑤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⑥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

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如:Fe 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单质。

⑦要表示几个粒子(不论是分子、原子还是离子),在粒子符号前加系数。

化学式中的下标表示每个分子中含几个这种原子或原子团。

离子带电量标在符号右上角,元素化合价标在符号正上方。

⑧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H2、O2、N2、Cl2等、酸和多数氧化物[非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组成]如CO2、H2O、SO3、HCl、H2SO4、一些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磷、硫等。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碱与盐(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组成)如NaOH、CaCl2、MgS、NaF、ZnSO4。

构成高锰酸钾的微粒是K+、MnO4-。

3、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即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者核

电荷数不同);元素的分类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分为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化合价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相对原子量由质子数+中子数决定。

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e、HF、H2O、NH3、CH4。

已知RO32-有32个电子,则:R+8×3+2=32 ∴R的质子数为:6

4、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均按含量由高到低排列):地壳中氧、硅、铝、铁、钙;海洋中氧、氢;人

体中氧、碳、氢、氮;太阳上氢、氦。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铜、锰、锌、钴、碘等。缺钙会骨质疏松,易得佝偻病;缺锌会智力低下,易得侏儒症;缺钴、铁易得贫血症;缺碘会得甲状腺疾病。

5、试写1—18号元素的符号和名称:

符号:名称:

6、默写常见原子团的符号和化合价:

名 称 铵 根 氢氧根 硝酸根 硫酸根 碳酸根 磷酸根 符 号 NH 4 OH NO 3 SO 4 CO 3 PO 4 化合价

+1

-1

-1

-2

-2

-3

7、默写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1 K 、Na 、Ag 、H ;+2 Ca 、Mg 、Ba 、Zn 、Hg ;+3 Al ;+4 Si ;+1、+2 Cu ;+2、+3 Fe ; +2、+4 C ;+4、+6 S ; -1 F 、Cl ;-2 O 、S ;-3 N 、P 。

第四章 燃烧与燃料

(燃烧)

⑴要使物质燃烧的条件:

物质必须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⑵灭火的三种方法:

隔离可燃物与火源、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⑶火灾中逃生的方法: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伏下身体迅速逃离。

⑷氧气充分时可燃物发生完全燃烧,C 、H 元素转化成H 2O 和CO 2 。燃料利用充分。

氧气不充分时可燃物发生不完全燃烧,C 、H 元素转化成CO 和C 、H 化合物,燃料利用不充分。

(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判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小结:在化学反应中:

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②元素的种类③元素的质量④原子的种类⑤原子的数目⑥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②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①分子的数目②元素的化合价.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化石燃料)

⑴煤:“工业的粮食”,由古代植物遗体变成,主要成分C 元素;石油:“工业的血液”,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变成,主要成分C 、H 元素;

⑵煤的燃烧,可以造成①烟尘污染②SO 2大量排放引起酸雨③CO 2大量排放引起温室效应加剧④热电厂的热污染等。

⑶S 的氧化物、N 的氧化物污染空气会引起酸雨;空气中CO 2含量增加会引发温室效应;白色污染指塑料垃圾的污染;氟里昂泄漏到空气中会破坏臭氧层;植被遭到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引发沙尘暴;

第五章 金属与矿物

(铁)

1、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

2、铁生锈实际上是铁、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 2O 3(红棕色)。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10。

3、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⑴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⑵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具体操作是:①在其表面刷油漆,②在其表面涂油,③金属制品表面镀上其它金属,④通过化学反应使铁制品的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5、合金(混合物):是由一种金属与其它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铁的合金有:生铁和钢(混合物)

生铁的含碳量在2%—4.3%之间,钢的含碳量在0.03%—2%之间。

6、炼铁的主要设备是高炉,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的氧化物中将铁还原出来。 如:3CO+ Fe 2O 3

高温

2Fe + 3CO 2(不能当成置换反应)

炼钢设备:转炉、电炉、平炉。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氧气或铁的氧化物把生铁中所含的过量的碳

和其它杂质转变为气体和炉渣而除去。如:C + O2 点燃

CO2(百炼成钢的反应)

7、常见矿物:铁矿石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黄铁矿(FeS2);

铝矿石铝土矿、水铝石(主要成分Al2O3);铜矿石孔雀石(主要成分Cu2(OH)2CO3)等8、不锈钢中合金元素为铬、镍,抗腐蚀性好;硅钢中合金元素为硅,导磁性好;黄铜是铜、锌合金;青铜

是铜、锡合金;武德合金可作保险丝。

9、合金的硬度比各成分高,熔点比各成分低。

⒑、导电性:银>铜>铝,铝和锌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可阻止进一步氧化;铝在高温时还原性很强。铜生锈是铜和水、氧气、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钛耐腐蚀性好。

(石灰)

1、大理石、石灰石、钟乳石、白垩、珍珠、贝壳、水垢等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

2、石灰浆、石灰膏、石灰乳、石灰水、熟石灰、消石灰:Ca(OH)2;生石灰:CaO;石灰石:CaCO3

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CaCO3→CaO→Ca(OH)2→CaCO3→CO2→CaCO3(要求:不准重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章溶解现象

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混合物。

溶液的基本性质:①少量固体物质溶于水,会使溶液(与水比)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

所以可以撒盐融雪

②酸、碱、盐溶于水,溶液导电(因为电离产生离子)。蔗糖、酒精溶于水溶液不导电;

③NaOH固体、浓H2SO4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CaO与水反应溶液温度也升高),

NH4 NO3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乳化:本来互不相溶的两种物质,在某种物质的作用下,形成乳浊液的现象。洗洁精能使食用油在水中乳化,所以可以用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①加水②升温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熟石灰对温度例外

①增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

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_______________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①加水②降温

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20℃时,易溶物质的溶解度为﹥10g,可溶物质的溶解度1g—10g,微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1g,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3、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

(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

(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NaCl;

(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a(OH)2 。

4、分离KCl和MnO2方法为过滤,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分离NaCl和KNO3方法为结晶,步骤:溶解、冷却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NaCl)。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物质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KNO3、CuSO4)冷却饱和CuSO4溶液析出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5H2O。

5、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盐酸中溶质是HCl气体,石灰水中溶质为Ca(OH)2,食盐水中溶质为

NaCl,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Ca(OH)2,三氧化硫溶于水溶质为H2SO4,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溶质为CuSO4,医用酒精中溶质为C2H5OH。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

6、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

溶液加水稀释或蒸发水浓缩时,溶质质量不变:M前×a% =(M前±水)×b%

规律: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加倍,所蒸发的水等于原溶液质量的一半;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半,所加的水等于原溶液的质量。

7、往溶液中加溶质时要注意:①溶质质量、溶液质量都增加;②所加固体能否完全溶解(看溶解度大小);

③能否与水反应(如CaO、CuSO4都会反应消耗水),如:温度不变时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

钙,则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变小,而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

8、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S)与质量分数(a%)的关系(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无关)

①S>a ②a% = S÷(100克+S)×100%

9、将A克某物质溶于水形成100克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可等于A%,可大于A%,也可小于A%.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其溶质质量分数等于A%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其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其溶质质量分数小于A%

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1、固体NaCl、KNO3、NaOH、Mg(NO3)2等不能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所以酸碱盐溶液能导电,但有机

物溶液大多不导电(如酒精、蔗糖)。

2、氯酸钾溶液中是否含有自由移动的氯离子?(没有,只含有自由移动的氯酸根离子)

3、导电的溶液中,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所以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例如某溶液中共含四种离子,其中Na+︰Mg2+︰Cl-=3︰2︰5,如Na+为3n个,求SO42-的个数。

(此类题要会)解:3n+2×2n=5n+2x,则x=

4、盐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或金属元素(×)

碱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

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

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酸中一定不含金属元素(×)

正盐中一定不含H元素(×)

碱放入酚酞试液中一定能使酚酞变红(×)

盐溶液一定呈中性(×)

5、①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但一定是酸性溶液;(如CuSO4溶液是盐溶液,但

溶液显酸性)

②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但一定是碱性溶液。(如Na2CO3溶液是盐溶液,但

溶液显碱性)

③苹果、橘子、食醋等有酸味的食物常呈酸性;肥皂、洗洁精等洗涤剂常呈碱性(因为碱性溶液能溶

解油脂)。

6、酸溶液的通性:(如:X-和Cl-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出HX的化学性质)

i.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遇HX变红色,无色酚酞不变色。

ii. 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条件:①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在H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②酸除了HNO3和浓H2SO4,氧化性强,与金属反应时,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H2CO3酸性太弱)

iii.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一定反应)

iv.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一定反应)

v. 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条件: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

7、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7时溶液呈中性,pH<7时呈酸性,pH>7时呈碱性。

pH=0时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

①蒸馏水的pH=7(正常雨水的pH<7显弱酸性因为空气中有CO2,pH<5.6的雨水才被称为酸雨),

②SO3溶于水,溶液pH<7,CO2溶于水,溶液pH<7;CaO溶于水,溶液pH>7,Na2O溶于水,溶

液pH>7,NH3溶于水,溶液pH>7,Na2CO3溶于水,溶液pH>7;NaCl溶于水,溶液pH=7。

③要使溶液pH升高可加pH更高的溶液,要使溶液pH降低可加pH更低的溶液。

pH=3和pH=4混合溶液一般3<pH<4,

④往碱性溶液中加水可使溶液pH降低,往酸性溶液中加水可使溶液pH升高,往中性溶液中加水溶液

pH不变。

⑤测定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本色常为黄色),测定时,用玻璃棒把待测溶液滴在pH

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溶液的pH。

用pH试纸测出的pH数值是整数。

8、碱的通性(由于碱在水溶液里都能电离而生成OH-离子,所以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1) 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条件:碱必须可溶)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

碱变红色。例如Fe(OH)3中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石蕊不变色。

(2) 碱能跟多数非金属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条件:碱必须可溶,例如Cu(OH)2+CO2不反应

(3) 碱能跟酸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4) 碱能跟某些盐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条件: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有沉淀。

9、盐的性质

①跟某些金属反应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条件:①盐可溶②在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

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太活泼,不和盐置换)

②盐与酸反应(与前面相同)

③盐与碱反应(与前面相同)

④盐与盐反应条件:反应物均溶,且生成物中有沉淀。

10、氧化物

①定义:凡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除A l2O3、ZnO外)

凡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

(除CO、H2O外)

②性质:与水反应(碱可溶)

碱性氧化物大多数不溶于水中,除了Na2O、K2O、BaO、CaO外,所以Na2O+H2O=2NaOH,

而CuO+H2O=不反应。

酸性氧化物大多数溶于水(除了SiO2外)SO3+H2O=H2SO4,CO2+H2O=H2CO3,SiO2+H2O=不反应。

11、物质的检验

酸溶液(H+):常用紫色石蕊试液

碱溶液(OH-):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均可。

盐酸和Cl-:用AgNO3溶液和稀HNO3

硫酸和SO42-:用Ba(NO3)2溶液和稀HNO3

区别Cl-和SO42-:只能用BaCl2、Ba(NO3)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

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的白色沉淀,此溶液中可能有Ag+也可能有SO42-。

碳酸盐和CO32-:用稀盐酸和石灰水

铵盐(NH4+):用浓NaOH溶液(微热)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12、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分、化学式:

氢氯酸(俗名为盐酸);HCl 氯酸HClO3;氢硫酸H2S;硫酸H2SO4;硝酸HNO3 ;磷酸H3PO4氧化钙CaO (俗名生石灰);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Ca(OH)2水溶液(俗名石灰水);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氯化钠NaCl(食盐);

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杂质而易潮解;尿素CO(NH2)2

工业盐中含有亚硝酸钠NaNO2;亚硫酸钠Na2SO3;碳酸钠Na2CO3(纯碱)(水溶液呈碱性,但不是碱);纯碱晶体Na2CO3·10H2O ;波尔多液CuSO4和Ca(OH)2 ;硫酸铜CuSO4(白色);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蓝矾、胆矾);碳酸氢钠NaHCO3;硫酸氢钠NaHSO4;氨水NH3·H2O(属于碱类);

过磷酸钙是混合物。

有关物质的颜色:

Fe(OH)3红褐色沉淀Fe2O3红(棕)色Fe2(SO4)3、FeCl3 、Fe(NO3)3溶液(即Fe3+的溶液)黄色;

FeSO4、FeCl2 、Fe(NO3)2、(即Fe2+)浅绿色Fe块状是白色的,粉末状是黑色,不纯的是黑色

Cu(OH)2蓝色沉淀CuO黑色CuCl2、Cu(NO3)2、CuSO4溶液(即Cu2+的溶液)蓝色、无水CuSO4是白色CuSO4·5H2O是蓝色Cu(紫)红色Cu2O红色

BaSO4、AgCl是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

CaCO3 BaCO3 Ag2CO3Mg(OH)2是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

KClO3白色KCl白色KMnO4紫黑色MnO2黑色Cu2(OH)2CO3绿色

13、用途、性质

⑴浓HCl、浓HNO3具有挥发性,放在空气中质量减轻,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⑵浓H2SO4:吸水性,放在空气中质量增重,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使纸张变黑(碳化)是硫酸的脱水性。

⑶粗盐(因含有CaCl2、MgCl2杂质而潮解),放在空气中质量增重。

⑷NaOH固体(白色)能吸水而潮解,又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所以NaOH必须密封保存。

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NaOH中含有的杂质是Na2CO3。

⑸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由于在常温下失去结晶水(叫风化),放在空气中质量减轻且变质。

⑹无水CuSO4:能吸水(检验水的存在),遇水变蓝色。

⑺铁、白磷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

⑻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

⑼需密封保存:浓HCl、浓HNO3、浓H2SO4、NaOH、CaO、Ca(OH)2、铁、白磷、纯碱晶体。

⑽稀HCl、H2SO4用于除锈。

⑾NaOH不能用于治疗胃酸(HCl)过多,应用Al(OH)3 、NaHCO3、CaCO3

⑿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农业上农药波尔多液[CuSO4和Ca(OH)2]

⒀粗盐中含有杂质是CaCl2、MgCl2工业用盐中含有杂质是NaNO2(亚硝酸钠)有毒

工业酒精中含有杂质是CH3OH有毒久置的NaOH中含有杂质是Na2CO3

久置的CaO中含有杂质是CaCO3生理盐水一般是0.9%的NaCl溶液

医用酒精中酒精的体积分数常为70%~75% 。

⒁制取NaOH用:Ca(OH)2+ Na2CO3—

制取Ca(OH)2用:CaO+H2O—

波尔多液不能使用铁制容器是因为:CuSO4+Fe—

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KNO3、NaCl

14、制碱

(1)可溶性碱①碱性氧化物溶于水CaO+H2O= Ca(OH)2

②碱和盐反应Ca(OH)2+ Na2CO3=CaCO3↓+2NaOH

(2)不溶性碱碱和盐反应2Cu+O2△2CuO,CuO+2HCl=CuCl2+H2O,

CuCl2+2NaOH= Cu(OH)2↓+2NaCl

不溶性碱可受热分解:Cu(OH)2△CuO+ H2O

制金属铜:两种方法①还原剂还原CuO ②金属与盐反应如:CuSO4+Fe

制盐例如MgCl2:①Mg+HCl ②MgO+HCl ③Mg(OH)2+HCl ④MgCO3+HCl ⑤MgSO4+BaCl2

15、化学肥料

⑴农作物生长需要多种元素,但土壤里常缺少氮、磷、钾元素,所以常施含N、P、K元素的盐作为化学肥料。

⑵氮肥能使植物的叶肉肥厚、叶色浓绿。

常用氮肥有:铵态氮肥(如NH4Cl、NH4HCO3、NH3·H2O)、硝态氮肥(如含NO3-的盐)、有机氮肥(如尿素CO(NH2)2)

①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合施用,否则会降低肥效(因为反应放出氨气)。

②“雷雨发庄稼”:因为雷雨时常使土壤里产生少量的硝态氮肥。

⑶磷肥能使植物根系发达、籽粒饱满。

常用磷肥有: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钙Ca(H2PO4)2、

⑷钾肥能使植物茎杆粗硬、抗早病虫害、抗倒伏。

常用钾肥有:草木灰(含K2CO3)和含K+的盐

⑸复合肥料:同时含有N、P、K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的肥料。(如KNO3等)

⑹农家肥优点:营养元素种类多,不会破坏土壤结构,缺点:营养元素含量少,见效慢。

化学肥料优点:营养元素含量高,见效快,缺点:营养元素种类单一,有些化肥会破坏土壤结构。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物

一、有机化合物

1.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即含碳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即不含碳的化合物.

2.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多数含有氢元素,其次可能还含有氧、氮、氯、硫、磷等。

3.有些含碳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和碳的金属化合物等,因它们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仍属于无机化合物。

4.由于有机化合物在结构和组成上的特点,使其种类繁多。现在人们知道的有机物有1千万种以上,而无机物的种类还不足10万种。

5.不同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差很大,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为甲烷(CH4),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达到上万的有机化合物。如聚乙烯就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一般很多有机材料都是有机高分子。

书写有机物的化学式,元素符号一般是C、H、O、N、Cl等顺序。

二、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1.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物质:水、糖类(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其中,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为有机物。

2.淀粉(糖类)主要存在于大米、面粉等面食中;

油脂主要存在于食用油、冰激凌、牛奶等;

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等;

蛋白质主要存在于鱼、肉、牛奶、蛋等;

纤维素主要存在于青菜中,有利于胃的蠕动,防止便秘。

其中淀粉、脂肪、蛋白质、纤维素是有机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一)淀粉:

1.淀粉的来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在光照及叶绿素的共同作用下,能生成氧气和葡萄糖

2.淀粉的检验:使用碘酒(或碘水)淀粉与碘作用后使之变为蓝色。

3.淀粉的存在:大米、面粉、玉米、土豆等食品中,富含淀粉。

4.淀粉的转化:淀粉、纤维素等经过在酶等物质的催化作用下,与水作用逐渐转化为葡萄糖

(二)葡萄糖:

1.葡萄糖:是一种有甜味、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状固体。

葡萄糖在体内经缓慢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热量,提供人体活动的能源。

酿酒的过程:淀粉先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发酵生成酒精

C6H12O6?

?→

?发酵2C2H5OH(乙醇)+ 2CO2;

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或C2H6O),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和实验室燃料。75%酒精是常用的消毒剂。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或者在体内完全氧化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C2H6O + 3O2 == 2CO2 + 3H2O

工业酒精中含有少量的甲醇(CH4O),有毒,少量使人失明,较多会致人死亡。

2.糖类物质的作用:

(1)糖类: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等有机物,称为糖类,习惯上称为碳水化合物。

单糖:不能水解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如葡萄糖、果糖等。

(2)糖类二糖:水解后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如蔗糖、麦芽糖等。

多糖:能水解生成许多分子单糖的糖。如淀粉、糖原、纤维素等。

(3)糖类常根据其来源而用俗名,糖类不一定都有甜味。

正常人每天要摄入一定量的淀粉等化合物,在血液中也要维持一定浓度的葡萄糖。如果摄入的这些化合物不够,就会造成血糖含量太低(医学上称为“低血糖”),出现乏力、疲倦、昏迷、休克等症状。

葡萄糖在体内代谢不正常,会造成“糖尿病”。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

3.葡萄糖的检验:(配制氢氧化铜时,要注意氢氧化钠溶液要大大过量,使溶液呈碱性)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滴加至待测溶液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如果看到红色沉淀(氧化亚铜,Cu2O),则说明原来溶液中含有葡萄糖。如果没有产生红色沉淀,则原来溶液不含有葡萄糖。

现象可能会生成黑色物质[Cu(OH)2==CuO + H2O],

(三)油脂:

1.油脂的存在:猪油、牛油、奶油、花生油、豆油、菜油、椰子油等。

2.油脂的作用:油脂在人体内被消化,氧化分解,释放出热量。

3.油脂与淀粉的区分:

油脂的组成元素与淀粉相同,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但是它们的分子组成及结构不同,所以其性质也有所不同。

4.油脂的分类:

动物性油脂:如牛油、猪油等来自动物体的脂肪层,常温下通常呈固态;

植物性油脂:如花生油、豆油等来自于某些植物种子的油脂,常温下呈液态。

5.油脂的溶解性:

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如汽油、己烷、氯仿等)

6.大豆中提取油脂

(1)用研钵将大豆碾碎,放入试管中,加入10mL己烷,振荡后,静置一段时间;

(2)过滤;

(3)将滤液转移至烧杯中,用热水浴蒸发己烷;

(4)得到的液体便是大豆油

注意: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过程。

(四)蛋白质:

1.蛋白质的存在:人体及动物的肌肉、血液、毛发和各种酶中,

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有肉、鱼、牛奶、豆类及豆制品(如豆腐)、虾、酱油等。

2.蛋白质的作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如果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会使人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发生贫血。

3.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主要是碳(C)、氢(H)、氧(O)、氮(N)等。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胃、肠中的酶及体内水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生成可被小肠吸收的氨基酸。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再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一部分蛋白质和氨基酸在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会生成含氮的尿素等物质。

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松花蛋(皮蛋)表面的松花即谷氨酸钠。

4、蛋白质在盐溶液中,其溶解性变小,该过程又称为盐析,属于物理变化。

蛋白质在受热或者遇到浓硝酸、重金属盐(如铜盐、铅盐、钡盐、汞盐)等化学物质后,会发生变性,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是化学变化。

除此之外,蛋白质遇到70%酒精溶液及甲醛等也会发生化学变化而变质。

注意:人如果重金属中毒后,应该立即食用鸡蛋清或牛奶来解毒。

在许多食品中,都容易霉变,注意,该类物品发生霉变后,能产生一种毒性较大的物质——黄曲霉素。故,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食用霉变的食品。

实验内容:鉴别棉线、羊毛线、化纤

实验方法:取样,点燃后,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棉线燃烧后,没有气味,产生灰烬松脆。

羊毛线燃烧后,产生一股烧焦羽毛的气味,产生的灰烬松脆;

化纤燃烧后,没有气味,燃烧剩余物产生熔球现象,较硬。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该方法进行简单的鉴别。

(五)维生素:

1.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及制剂:蔬菜、水果、鱼肝油、复合维生素含片等。

2.维生素的作用:保证人的正常发育,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3.维生素的来源:人体所需的大部分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故不能偏食4.维生素的组成:维生素是分子组成和结构都较为复杂的有机物。

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几种能源:

⒈电池充电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池放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⒉氢能是一种极其理想的新能源。

优点:①无污染②热值高③资源丰富;

待解决的问题:①廉价的制备方法②经济的运输、储存手段③安全隐患

⒊其它新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等。

二、几种材料:

⒈金属材料:各种金属及合金;

⒉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玻璃;

⒊合成材料:

⑴合成纤维:锦纶、涤纶、腈纶、尼龙等。

(注意:与之对应的是天然纤维①棉、麻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②动物的毛、蚕丝等主要成分蛋白质)

⑵合成橡胶,(注意:与之对应的是天然橡胶)

⑶合成塑料;[聚乙烯(无毒可用于食品包装,燃烧时无刺激性气味)、聚氯乙烯(有毒,燃烧时有刺激

性气味,不可用于食品包装)、有机玻璃不是玻璃,是合成塑料的一种、电木也是塑料,绝缘。](注意:没有与之对应的是天然塑料)

⒋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玻璃钢、机动车的轮胎、碳素纤维复合材料。

三、环境问题:

1、几种标志:

2、几种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⑴二氧化硫: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生产硫酸等工厂排放的废气;

⑵一氧化碳:化石燃料等不完全燃烧;

⑶二氧化氮:机动车等排放的废气;

⑷可吸入颗粒物:地面扬尘、燃煤排放的粉尘等。

3、酸雨:

⑴我国主要是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形成硫酸型酸雨。

反应:2SO2+O2+2H2O=2H2SO4

⑵酸雨的危害:①进入湖泊、江河会导致鱼类死亡,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②进入农田会使土壤酸

化,矿物营养元素流失,破坏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③还能使桥梁、艺术品、建筑物、机器等腐蚀、损坏;④酸雨更会危害人体健康。

实验部分

1:常用的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

A: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漏斗、温度计、滴瓶、表面皿、广口瓶、细口瓶等

B:能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C:间接加热(垫上石棉网):烧杯、烧瓶、锥形瓶

(1)试管常用做①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③或用于组装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

(2)烧杯用于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3)烧瓶----有圆底烧瓶,平底烧瓶;①常用做较大量的液体间的反应②也可用做组装气体发生器

(4)锥形瓶常用于①加热液体,②也可用于组装气体发生器和洗瓶器③也可用于滴定中的受滴容器。(5)蒸发皿通常用于溶液的浓缩或蒸干。

(6)胶头滴管用于移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注意:①使用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体试剂进入胶头而使胶头受腐蚀或将胶头里的杂质

带进试液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③用过后应立即洗涤干净并

插在洁净的试管内,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④滴瓶上的滴管必须与滴瓶配套使用(7)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

不能①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也不能②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

注意: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错误操作时:“眼高读高取得少”。“眼高”指俯视,“读高”指测量液体体积时会使读数偏大(高),“取得少”指量取一定量液体时所取液体偏少。(仰视时情况相反)

(8)托盘天平是一种称量仪器,一般精确到0.1克。注意: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放在右盘,取用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天平不能称量热的物体, 被称物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要在两边先放上等质量的纸,易潮解的药品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错误操作时:若右物左码,则药品=砝码-游码

(9)集气瓶(瓶口是磨砂的)①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的气体②也可用于进行某些物质和气体的反应。(10)广口瓶(瓶颈内壁是磨砂的)常用于盛放固体试剂,也可用做洗气瓶

(11)细口瓶(瓶颈内壁是磨砂的)用于盛放液体试剂,棕色的细口瓶用于盛装需要避光保存的物质,存放碱溶液时试剂瓶应用橡皮塞,不能用玻璃塞。

(12)漏斗用于向细口容器内注入液体或用于过滤装置。

(13)长颈漏斗用于向反应容器内注入液体,若用来制取气体,则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斗中逸出)

(14)分液漏斗主要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也可用于向反应容器中滴加液体,可控制液体的用量

(15)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给试管加热,使用时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16)铁架台用于固定和支持多种仪器,常用于加热、过滤等操作。

(17)酒精灯①使用前先检查灯芯,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②也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以免失火)

③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应在外焰部分加热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④要防止灯芯与热的玻璃器皿接触(以防玻璃器皿破裂受损)

⑤实验结束时,应用灯帽盖灭(以免灯内酒精挥发而使灯芯留有过多的水分,不仅浪费酒精而且不易点燃),决不能用嘴吹灭(否则可能引起灯内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⑥万一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18)玻璃棒用做搅拌(加速溶解)转移如PH的测定等。

(19)燃烧匙装固体药品做燃烧实验。

(20)温度计刚用过的高温温度计不可立即用冷水冲洗。

(21)药匙用于取用粉末或小粒状的固体药品,每次用前要将药匙用干净的滤纸揩净。

2:基本操作

(1)药剂的取用:“三不准”①不准用手接触药品②不准用口尝药品的味道③不准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

注意:已经取出或用剩后的药品不能再倒回原试剂瓶,应交回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的容器内)。

A: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具体操作: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的竖立起来);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具体操作: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

B: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较少量时可用胶头滴管,取用较多量时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注意:把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向着手心,防止试剂污染或腐蚀标签,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2)物质的加热给液体加热可使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

给固体加热可使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坩埚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一般与桌面成45°角,先预热后集中试管底部加热,加热时切不可对着任何人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防止产生的水倒流到试管底,使试管破裂)先预热后集中药品加热

注意点:被加热的仪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热前擦干,以免容器炸裂;加热时玻璃仪器的底部不能触及酒精灯的灯芯,以免容器破裂。烧的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应放在石棉网上。

(3)溶液的配制

A:物质的溶解加速固体物质溶解的方法有搅拌、振荡、加热、将固体研细

B:浓硫酸的稀释由于浓硫酸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在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倒入水中,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酸入水)

C: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①固体物质的配制过程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用到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

玻璃棒

②液体物质的配制过程计算、量取、溶解用到的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4)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方法(即一种溶,一种不溶,一定用过滤方法)如粗盐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分离。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漏斗壁;

“二低”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②滤液液面稍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指①烧杯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边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5)蒸发与结晶A、蒸发是浓缩或蒸干溶液得到固体的操作,用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注意点:①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液滴飞溅,②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③使用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持,后放在石棉网上

B、结晶是分离几种可溶性的物质①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②

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的,则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6)仪器的装配装配时,一般按从低到高,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7)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浸入水中,后用手掌紧物捂器壁(现象:管口有气泡冒出,当手离开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8)玻璃仪器的洗涤如仪器内附有不溶性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可加稀盐酸洗涤,再用水冲洗。如仪器内附有油脂等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也可用洗衣粉或去污粉刷洗。清洗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上的水即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时,就表明已洗涤干净了。

(9)常用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A:使用酒精灯时,不慎而引起酒精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

B:酸液不慎洒在桌上或皮肤上应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C:碱溶液不慎洒在桌上应用醋酸冲洗,不慎洒在皮肤上应用硼酸溶液冲洗。

D:若浓硫酸不慎洒在皮肤上千万不能先用大量水冲洗。

3、气体的制取、收集

(1)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

A:固体之间反应且需要加热,用制O2装置(NH3、CH4);一定要用酒精灯。

B:固体与液体之间且不需要加热,用制H2装置(CO2);一定不需要酒精灯。

(2)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A:排水法适用于难或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气体,导管稍稍伸进瓶内,(CO、N2、NO只能排水)B: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CO2、HCl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瓶底

4、气体的验满:

O2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证明O2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

CO2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证明CO2的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

5、常见气体的净化和干燥一定先净化后干燥

(1)气体的净化(除杂)

H2(HCl)用NaOH溶液CO(HCl)用NaOH溶液CO(CO2)用氢氧化钠溶液

CO2(HCl)用NaHCO3溶液CO2(H2、CO)用CuO CO(O2)用灼热的铜网

O2(CO2、HCl、H2O)用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

(2)气体的干燥(除去水)

干燥剂有浓硫酸(酸性)、碱石灰(碱性)、固体氢氧化钠(碱性)、氧化钙(碱性)、五氧化二磷(酸性)、无水氯化钙(中性)、无水硫酸铜(中性)

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

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氧化硫、氯化氢等。

注意:证明时,一定要先证明水再证明其它物质,证明水一定要用无水硫酸铜;

除去水时,先除去杂质,再除去水。证明二氧化碳一定要用澄清石灰水。

6、指示剂的使用使用指示剂只能说明溶液呈酸性或碱性,不能确定溶液一定是酸或碱。

使用试纸的操作方法:用玻璃棒沾取少量被测溶液滴在试纸上,绝不能将试纸伸入待测试液中,更不能将试纸投入到待测溶液中去。

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显红色,遇碱性溶液显蓝色;

无色酚酞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显红色。

8、证明碳酸盐(CO32-):用盐酸和石灰水

证明铵盐(NH4+):用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9、(1)试管夹应夹在的中上部,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

(2)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反应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3)使用烧瓶或锥形瓶时容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1/2,蒸发溶液时溶液的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酒精灯内的酒精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其容积的1/4。

(4)在洗涤试管时试管内的水为试管的1/2(半试管水);在洗气瓶内的液体为瓶的1/2;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取少量,液体取用1——2毫升,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加热试管内液体时,试管一般与桌面成45°角,加热试管内的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还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银>铜>铝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地核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1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氯化物是氯化氢

17、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8、当今最理想的能源是氢能源。 19、 20、

默写内容:

1、默写1—18号元素的符号和名称:

符号: 名称: 2、默写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1K 、Na 、Ag 、H ;+2Ca 、Mg 、Ba 、Zn 、Hg ;+3 Al ;+4 Si ;+1、+2 Cu ;+2、+3 Fe ; +2、+4 C ;+4、+6 S ; -1 F 、Cl ;-2 O 、S ;-3 N 、P 。

3、默写常见原子团的符号和化合价:

4、、默写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5、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1、酸: 全部溶于水 ;

2、碱: 大多数不溶于水,NH 3·H 2O 、KOH 、NaOH 、Ba (OH )2溶于水,Ca (OH )2微溶;

3、盐:a 、 钾盐 、钠盐 、铵盐 、硝酸盐 四类盐都易溶于水;

b 、盐酸盐(即氯化物) 绝大多数溶于水 , 只有AgCl 不溶于水 ;

c 、硫酸盐 绝大多数溶于水, 只有BaSO 4不溶于水 ,Ag 2SO 4 、 CaSO 4微溶于水 ;

d 、碳酸盐 绝大多数不溶于水, Na 2CO 3 、K 2CO 3 、(NH 4)2CO 3溶于水 , MgCO 3微溶于水

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 2

点燃

2MgO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白色信号弹 照明弹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 2

点燃

Fe 3O 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4Fe + 3O 2△

2Fe 2O 3 )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 2 加热

2CuO 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 2

2Al 2O 3 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 2 + O 2 点燃

2H 2O 淡蓝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 4变蓝的液体(水) 高能燃料、最理想的燃料(资源丰富,热值高,无污染).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 2 点燃

2P 2O 5 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证明空气中

氧气含量 烟幕弹 发令枪子弹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 2

点燃

SO 2 剧烈燃烧、放热、刺激味气体、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

中蓝紫色火焰

名 称 铵 根 氢氧根 硝酸根 硫酸根 碳酸根 磷酸根 离子符号 NH 4+ OH - NO 3- SO 42- CO 32- PO 43- 化合价

+1

-1

-1

-2

-2

-3

叶绿素

8. 碳在氧气充分时燃烧:C + O 2

点燃

CO 2 剧烈燃烧、白光、放热、使石灰水变浑浊 9. 碳在氧气不充分时燃烧:2C + O 2 点燃

2CO 产生能量少,污染大; 煤炉中常见反应、生成物是空

气污染物之一、煤气中毒原因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 2 点燃

2CO 2 CO 还原金属氧化物实验中,尾气处理的反应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 4 + 2O 2 点燃

CO 2 + 2H 2O 明亮的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

气体和使无水CuSO 4变蓝的液体(水) 甲烷和天然气的燃烧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 2H 5OH + 3O 2 点燃

2CO 2 + 3H 2O 清洁能源、绿色能源

13.光合作用:6H 2O +6 CO 2 光照

C 6H 12O 6+O 2↑

14.呼吸作用:C 6H 12O 6+O 2 6H 2O +6 CO 2↑ 二.几个分解反应:

15.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 2O 通电

2H 2↑+ O 2 ↑ 初中唯一的一个条件为“通电”的反应。

16. 加热碱式碳酸铜:Cu 2(OH)2CO 3 加热

2CuO + H 2O + CO 2↑ 绿色变黑色、试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

浑浊气体 铜绿加热

17. 加热氯酸钾:2KClO 3

MnO2

2KCl + 3O 2 ↑ 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18. 加热高锰酸钾:2KMnO 4

加热

K 2MnO 4 + MnO 2 + O 2↑ 紫色变为黑色、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

体 实验室制备氧气

19.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 2CO 3 Δ

H 2O + CO 2↑ 石蕊试液的红色褪去

20.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 3 高温

CaO + CO 2↑ 制备生石灰的反应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 2O 2

MnO2

2H 2O+ O 2↑ MnO 2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变大

加热氧化汞:2HgO Δ

2Hg+O 2↑ 红色变为银白、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拉瓦锡实验

加热碳酸氢氨:NH 4HCO 3 Δ

NH 3↑+ H 2O +CO 2↑ 白色固体消失、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

体 碳酸氢铵长期暴露空气中会消失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21. 氢气还原氧化铜:H 2 + CuO 加热

Cu + H 2O 黑色固体逐渐变红色,试管口出现小液滴 22.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 2↑

23.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 2O 3

高温

4Fe + 3CO 2↑

24.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 3O 4 高温

3Fe + 2CO 2↑

2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 2

2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 2O 3 高温

2Fe + 3CO 2 红色固体逐渐变黑色,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

石灰水变浑浊 CO 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27.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 3O 4 高温

3Fe + 4CO 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8. 锌和稀硫酸Zn + H 2SO 4 = ZnSO 4 + H 2↑ 有大量气泡产生、锌粒逐渐溶解 实验室制备氢气,金属质量渐小,溶液质量渐大.

29. 铁和稀硫酸Fe + H 2SO 4 = FeSO 4 + H 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金属质量渐小,溶液质量渐大.(下同)

30. 镁和稀硫酸Mg + H 2SO 4 = MgSO 4 + H 2↑ 31. 铝和稀硫酸2Al +3H 2SO 4 = Al 2(SO 4)3 +3H 2↑ 32.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 2 + H 2↑ 33.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 2 + H 2↑ 34.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 2 + H 2↑ 35.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 3 + 3H 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6.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 4 === FeSO 4 + Cu 银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蓝色溶液逐渐变成很淡的浅绿色 古代湿法炼铜、镀铜.金属(含覆盖物)质量渐大,溶液质量渐小. 37.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 4 == ZnSO 4 + Cu 金属(含覆盖物)质量渐小,溶液质量渐大. 38.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 3)2 == Cu(NO 3)2 + Hg 金属(含覆盖物)质量渐大,溶液质量渐小.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9.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棕黄色铁器除锈

40.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41.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无色溶液变蓝色

42.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3.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4.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5.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溶液质量渐大.

46.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7.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8.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溶液质量渐小.49.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5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无明显现象,常用酚酞试液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51.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2.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3.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4.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5.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6.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8. 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9.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60.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盐 -------- 新酸 + 新盐

6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CO2的实验室制法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固体逐渐减少

6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模拟泡沫灭火器里的反应

63.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4.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HNO3

65. 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6.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BaCl2 ==== BaSO4↓+ 2HCl

67.硫酸和硝酸钡溶液反应:H2SO4+Ba(NO3)2====BaSO4↓+ 2H NO3

(7)碱 + 盐 -------- 新碱 + 新盐

68.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产生蓝色沉淀

69.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3NaCl 产生红褐色沉淀

70.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2NaCl 产生白色沉淀

71.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2NaCl

72. 氢氧化钠与氯化铵:NaOH +NH4Cl==== NaCl+ H2O+NH3↑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用纯碱制取烧碱

74. 氢氧化钡与硫酸铜:Ba(OH)2 + CuSO4 ==== Cu(OH)2↓+ BaSO4↓产生淡蓝色沉淀

75.氢氧化钡与硫酸铁:3Ba(OH)2+ Fe2(SO4)3 ==== 2Fe(OH)3↓+ 3BaSO4↓产生浅红褐色沉淀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6.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NaNO3白色沉淀

77.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2NaCl白色沉淀

五.其它反应:

78.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79.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煮石灰反应放热

80.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81.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82.硫酸铜晶体受热:CuSO4·5H2O 加热CuSO4 + 5H2O 蓝色晶体变白色

8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白色粉末变蓝色证明水(或水蒸气)的存在

84. 碳与二氧化碳反应:C+CO2高温2CO

85. 生产水煤气的反应:C+ H2O高温CO↑+ H2↑锅炉中烧煤时加些水可使火焰更旺。

二、初中化学涉及的化学反应中的先后问题

第一类、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时的反应先后:

1、向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稀HCl。

稀HCl能与Na2CO3反应生成CO2气体,也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但实际反应时,NaOH先和HCl中和,等NaOH被反应完后,Na2CO3才能和HCl反应放出CO2气体。因为CO2会被NaOH溶液吸收。

小结:溶液中有碱时,不可能从里面放出酸性气体(CO

2、SO

2

等)

2、向NH4Cl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NaOH溶液能与NH4Cl反应生成NH3气体,也能和HCl发生中和反应,但在实际反应时,HCl先和NaOH反应,等HCl被反应完后,NH4Cl才能和NaOH反应放出NH3气体。因为NH3会被HCl溶液吸收。

小结:溶液中有酸时,不可能从里面放出碱性气体(NH

3

等)

3、向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NaOH溶液能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沉淀,也能和H2SO4发生中和反应,但在实际反应时,H2SO4先和NaOH反应,等H2SO4被反应完后,CuSO4才能和NaOH反应生成Cu(OH)2沉淀。因为Cu(OH)2沉淀会被H2SO4溶解。

小结:溶液中有酸时,不可能在里面产生碱的沉淀 [Cu(OH)

2、Mg(OH)

2

等]

4、向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

Na2CO3溶液能与CaCl2反应生成CaCO3沉淀,也能和HCl发生反应,但在实际反应时,HCl先和Na2CO3反应,等HCl被反应完后,CaCl2才能和Na2CO3反应生成CaCO3沉淀。

小结:溶液中有酸时,不可能在里面产生碳酸盐的沉淀(CaCO

3、BaCO

3

等)

第二类、吸收气体或溶解沉淀时的反应先后:

5、把CO2和HCl的混合气体通入碱溶液[NaOH、Ca(OH)2等]

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溶液,HCl也会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但在实际反应时,HCl先和NaOH反应,等HCl被反应完后,CO2才能和NaOH反应。因为Na2CO3会与HCl反应放出CO2气体。

小结:酸性强的气体比酸性弱的气体更容易被碱溶液吸收。

6、向混有Cu(OH)2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稀H2SO4。

Cu(OH)2会与稀H2SO4反应而被溶解(生成CuSO4溶液),NaOH溶液也会与稀H2SO4

发生中和反应,但在实际反应时,NaOH先与稀H2SO4反应,等NaOH被反应完后,Cu(OH)2才能被稀H2SO4溶解。因为CuSO4溶液和NaOH溶液会再反应生成Cu(OH)2沉淀。

小结:易溶性碱比难溶性碱更容易和酸溶液发生中和。

7、向混有CaCO3沉淀的Na2CO3溶液滴入稀HCl。

CaCO3会与稀HCl反应而被溶解(生成CaCl2溶液),Na2CO3溶液也会和稀HCl反应,但实际反应时,Na2CO3先和稀HCl反应,等Na2CO3被反应完后,CaCO3才能被稀HCl 溶解。因为C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会再反应生成CaCO3沉淀。

小结:易溶性碳酸盐比难溶性碳酸盐更容易与酸溶液发生反应。

第三类、金属与酸溶液、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先后:

8、金属Fe和Zn同时放入一份CuSO4溶液中。

Fe可以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生成FeSO4溶液),Zn也可以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但实际反应时,Zn先与CuSO4溶液反应,等Zn被反应完后,Fe才能与CuSO4发生反应。因为Zn会把FeSO4溶液中的Fe元素再置换出来。

9、金属Fe放入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

Fe可以从Cu(NO3)2溶液中置换出Cu ,Fe也可以从AgNO3溶液中置换出Ag ,但在实际反应时,AgNO3溶液先与Fe反应而被置换出Ag ,等AgNO3溶液被反应完后,Cu(NO3)2溶液才能和Fe反应而被置换出Cu 。因为AgNO3溶液会把生成的Cu再反应成Cu(NO3)2溶液。

小结: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中的金属元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距离越远越先反应。

(第一类反应的图像)(第二类反应的图像)

三、推断专题

一、必要的知识:1.离子对的关系

2.特征:特殊色的物质

A.固体:

①生成物:Cu(OH)

2、Fe(OH)

3、CaCO3、BaCO3、Ag2CO3、Mg(OH) 2、Fe(OH)2、BaSO

4、AgCl、Ag2SO4

气体或沉淀质量

所加试剂的质量所加试剂的质量

蓝色沉淀红褐色沉淀

溶于稀HNO3不溶于稀HNO3

白色沉淀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 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

最新沪教版化学高一上复习资料

第一章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论和实心球模型,都是错误的 汤姆孙: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结构行星模型 质子决定元素种类;质子和中子决定原子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种元素的原子 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电子式的书写 熟练背出1-18号元素 第二章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 过滤的操作(p24页的思考题) Ca2+、Mg2+、SO 42-离子除杂顺序:Na 2 CO 3 在BaCl 2 之后 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H 2O→(通电)2NaOH+H 2 ↑+Cl 2 ↑ 阴极:H 2和NaOH(酚酞变红) 阳极:Cl 2 (检验: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Cl-的检验:加AgNO 3,产生不溶于稀HNO 3 的白色沉淀Ag++Cl-→AgCl↓ 氯化氢不使干燥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盐酸使干燥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前者无H+) 制HCl和Cl 2 方程式及实验装置系列(注意:1微热方程式2除杂3尾气吸收)氯气的物理性质:黄绿色,与水不能喷泉,HCl可以(1:500) 氯气与铁反应方程式现象,条件;注意与Fe与HCl反应产物区别 氯气与钠,铜,氢气反应方程式,现象,条件 氯气与水反应方程式(注意可逆符号) 新制氯水成份:三分子四离子;久置氯水成份。 HClO a.强氧化性(氯水滴在紫色石蕊试纸的现象) b.不稳定性(HClO见光分解方程式) c.弱酸性Ca(ClO) 2+2CO 2 +2H 2 O→Ca(HCO 3 ) 2 +2HClO 氯气与NaOH,漂粉精(制法,使用,失效)方程式;漂粉精主要成份,有效成份 溴和碘的提取:2I-+Cl 2→I 2 +Cl-。 Br 2 深红棕色液体,密度>水,易挥发,有毒,水封。 I 2紫黑色固体,蒸气呈紫红色,易升华用于分离碘,I 2 的检验:淀粉。 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氯水,溴水,碘水。 Br 2和I 2 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大,用于萃取,仪器:分液漏斗

沪教版初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全集

初三化学(沪教版)知识点全集 (江苏省涟水县时码中学薛鸿美收集整理)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 毫升。(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 克。) 注意点: (1 )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 )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 为宜。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固体药品的取用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 形纸槽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沪教版2020年中考英语语法专练(一):名词(I)卷

沪教版2020年中考英语语法专练(一):名词(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 Thanks, but I don't want ________ any ________. A . drink; drink B . to drink; drinks C . to drink; drinking D . drink; drinks 2. (2分)Mr. Jackson keeps lots of __________ on his farm. A . sheep B . chicken C . goose D . pandas 3. (2分)Now more and more schools care for the full of the students' talents. A . development B . agreement C . preparation 4. (2分)-- How _______ is it from Nanjing to Hongkong? -- It's more than 2 _______ flight. A . long; hour's B . far; hour's C . long; hours' D . far, hours' 5. (2分)A is a structure that is built over a road or a river so that people can come across from one side to the other side. A . guide B . puddle C . bridge

沪教版高三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整理

沪教版高三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整理 一、氮气和氮氧化物 1、氮气: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空气中78%(体积分数)是氮气。 氮分子(N 2)为双原子分子,结构稳定,决定了氮气性质的稳定性,常温下氮气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因此,生产上常用氮气作保护气。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温、放电等),也能跟某些物质(如氧气、氢气等)发生反应。 N 2 + O 2 2NO N 2 + 3H 2 2NH 3 2、固氮作用:游离态氮转变为化合态氮的方法。 自然固氮 → 闪电时,N 2 转化为NO 生物固氮 → 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 2 转化为化合态氮 工业固氮 → 工业上用N 2 和H 2合成氨气 3、氮氧化物(NO 和NO 2):氮元素有+1、+2、+3、+4、+5等五种正价态,五种正价对应六种氧化物:N 2O 、NO 、N 2O 3、NO 2、N 2O 4、N 2O 5。其中N 2O 3和N 2O 5分别是HNO 2和HNO 3的酸酐。NO 是一种无色还原性较强的气体,易被O 2氧化为NO 2,NO 2是一种红棕色的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的气体,氧化性强,能氧化SO 2,能使湿润的KI 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气体,常用碱液(NaOH 溶液)吸收。 二、氨和铵盐 1、氨的合成: N 2 + 3H 2 2NH 3 2、氨气的物理性质: 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0.771g.L -1 ,比空气小。氨易液化,液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下降,所以液氨可作致冷剂。 氨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大约可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氨的水溶液称氨水。计算氨水的浓度时,溶质应为NH 3 。 放电 催化剂 高温高压 催化剂 高温高压

上海市初中英语语法汇总

Chapter1词类和词类转换 1.1词的分类 n. pron. adj. num. v. adv. art. prep. conj. interj. 1.2词类转换 1.派生词(词根+词缀) 2.兼类词(词形不变,多个词性) 3.合成词(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合成) Chapter2名词 2.1名词的数 1.名词复数的构成(规则变化、不规则变化) 2.惯用单数或复数的名词 如sports meet,take notes等 2.2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 1.可数名词量的表示 基数词+可数名词,如twenty cups; 可数名词可与(a)few,many,a large/small number of,some等连用表示不定数量。 2.以复数形式出现的名词量的表示 如a pair of shoes. 3.不可数名词量的表示 如a piece of news. 2.3能兼用作可数与不可数名词的物质名词

如sheep,ice cream等. 2.4同一名词用作可数与不可数名词时的意义差别 如change(零钱、变化). 2.5名词所有格 1.名词所有格的构成 2.- ’s所有格的主要用法 3.of结构表示的所有关系 Of+名词,如the end of the term. 4.双重所有格 Of+名词所有格,如a friend of Mr.White’s =one of Mr. White’s friends. Chapter3代词 3.1人称代词 1.人称代词主格与宾格形式 2.人称代词的用法 3.it的用法

(1)it作代词代替上文中提到的无生命的事物或幼儿、动物。(2)作“这、那”解,指心目中的人。 (3)作无人称动词的主语,表示时间、天气和距离。 (4)作先行词,引导非谓语动词如动词不定式。 3.2物主代词 1.物主代词形式 物主代词分为形容词性和名词性。 2.物主代词的用法 3.3反身代词 1.反身代词形式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基础材料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⑴物理变化:同一种物质得三态变化(如:水结成冰);挥发(如:浓盐酸、浓氨水得挥发);蒸馏 (如: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石油分馏、大豆油脂提取);灯泡发光;活性炭、木炭得吸附作用;导电、导热;(蒸发或冷却)结晶等 ⑵化学变化:一切燃烧;光合作用、动植物得呼吸作用;金属生锈(氧化);炼钢、炼铁、煤得干 馏;酸碱指示剂变色(如: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食物腐败、酒醋得酿造、农家肥得腐熟;生米煮成熟饭、衣服穿久了褪色,变质、腐蚀、中毒等 ⑶不能确定就是化学变化还就是物理变化得: 爆炸(火药爆炸就是化学变化,蒸汽锅炉爆炸就是物理变化), 石灰水变浑浊(通CO 2变浑就是化学变化,加热析出Ca(OH)2就是物理变化) ⑷两种变化得关系: ①宏观区别:就是否生成了新物质(或原物质就是否改变了) ②微观区别:就是否产生了新分子(或原分子就是否改变了) ③联系: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有物理变化发生。 ⑸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 附性等。 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酸性, 碱性等。 补充: 物质得俗名或主要成分、化学式: 氢氯酸(俗名为盐酸); HCl 硫酸H 2SO 4; 硝酸HNO 3 ; 氧化钙CaO (俗名生石灰); 氢氧化钙Ca(OH)2 (熟石灰 消石灰); Ca(OH)2水溶液(俗名石灰水); 石灰石得主要成分就是:CaCO 3 ; 氢氧化钠 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氯化钠NaCl(食盐) ; 尿素CO(NH 2)2 工业盐中含有亚硝酸钠NaNO 2 ; 碳酸钠Na 2CO 3(纯碱)(水溶液呈碱性,但不就是碱); 波尔多液CuSO 4与Ca(OH)2 ; 碳酸氢钠NaHCO 3 ;氨水NH 3·H 2O(属于碱类)。 有关物质得颜色: Fe(OH)3红褐色沉淀 Fe 2O 3红(棕)色 Fe 2(SO 4)3、FeCl 3 、Fe(NO 3)3溶液(即Fe 3+得溶液)黄色; FeSO 4 、FeCl 2 、Fe(NO 3)2、(即Fe 2+)浅绿色 Fe 块状就是白色得,粉末状就是黑色 Cu(OH)2蓝色沉淀 CuO 黑色 CuCl 2、 Cu(NO 3)2、 CuSO 4溶液(即Cu 2+得溶液)蓝色、Cu(紫)红色 Cu 2O 红色 BaSO 4、AgCl 就是不溶于 HNO 3得白色沉淀 KMnO 4紫黑色 MnO 2黑色 Cu 2(OH)2CO 3绿色 第二章 我们身边得物质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得测定: 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镁带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 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得水约占集气瓶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得原因可能就是:

沪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液体试剂的滴加法: 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20304050607080 溶解度/g3*******.5110138170 甲是80℃含有100 g水的KNO3溶液,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饱和溶液只有2种 B.甲到乙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C.甲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25: 34 D.甲溶液冷却时,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在60℃~70℃之间 【答案】A 【解析】 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A、由题中信息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2g,所以80g水的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为25.6g,所以可推知硝酸钾的总质量为25.6g+110.4g=136g,80℃时,80g水中溶解136g硝酸钾刚好饱和,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所以丁是饱和溶液,所以乙、丙、丁都是饱和溶液,错误;B、甲到乙的过程中,没有溶质析出,溶质质量没有改变,正确; C、甲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100g:136g=25: 34,正确。故选A。 2.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

B.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 C.转化b中一定有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改变 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转化a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比如过滤可以将固体物质和溶于水中的物质分开。故选A. 3.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氯化钠、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3)另称取 14.9 g 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 28.7 g 白色沉淀。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杂质中可能含有硝酸钾、氯化钠 B.杂质中肯定不含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 C.杂质中肯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钠 D.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 【答案】D 【解析】 A、氯化钾、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KCl+AgNO3═AgCl↓+KNO3, 74.5 143.5 14.9g 28.7g NaCl+AgNO3═AgCl↓+NaNO3, 58.5 143.5 11.7g 28.7g 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因此杂质中含有碳酸钠,由计算可知,14.9g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11.7g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杂质中含有碳酸钠,氯化钾质量小于14.9g,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质量小于28.7g,因此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钠,错误;B、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因此杂质中含有碳酸钠,则杂质中不含有硝酸钙,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说明杂质中不含有氯化铜,错误;C、由A知,杂质中肯定含有碳酸钠、氯化钠,错误;D、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 点归纳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1、碳酸氢铵(化学式NH 4HCO 3 )受热易分解,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分 ①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如同一种物质的三态变化;挥发;蒸馏; 灯泡发光;活性炭、木炭的吸附作用;导电、导热等 ②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如一切燃烧;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 吸作用;金属生锈(氧化);食物腐败、酒醋的酿造、农家肥 的腐熟;腐蚀;中毒等 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等,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某一已知的化学变化是否发生了,而不能作为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 变化的依据。 ④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 变化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分 ①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 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延展性、挥 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等。 ②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 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 性、酸性、碱性等。 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Ⅰ、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若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 时,必须集气瓶先装少量的碱液,用来吸收生成的CO 2、SO 2 )②冷却后,打开 止水夹,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 Ⅱ、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药品用量不足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Ⅲ、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还可得出有关氮气的性质:①无色 ②氮气难溶于水③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是一种还是多种 6、铜绿:碱式碳酸铜〔Cu 2(OH) 2 CO 3 〕绿色粉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式碳酸铜能与稀盐酸反应: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7、CO 2 能使__________________变浑浊

沪教版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doc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变化与性质) 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2、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3、化学性质——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组成与结构)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该物质由何种微粒构成,就由何种微粒保持其化学性质)。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X Kb1 .C om 例如:氯气是由氯气分子构成的,则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微粒就是氯气分子(Cl 2)。 金属镁是由镁原子直接构成的,则保持金属镁化学性质的微粒就是镁原子(Mg)(质量守恒定律) 1、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S 大部分固体 ①原子(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适合降温结晶) 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③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和反应中生成的质量总和相 NaCl 等。(适合蒸发结晶)(溶液) 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a(OH) 2、气体 (适合升温析出溶质)0 2、悬浊液:有不溶的固体t 乳浊液:有不溶的液体 ①加水②溶解度变大(升温)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①增加溶质②溶解度变小(降温)③蒸发溶剂 2、20℃时,易溶物质的溶解度为﹥10g,可溶物质的溶解度1g— 10g,微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1g, 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3、混合物分离的方法:①过滤—固液分离② 结晶—分离可溶性固体③蒸馏—分离不同沸点的液体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NaCl )。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物质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KNO 3)

2018-2019学年牛津英语沪教版中考英语语法专题复习 名词

牛津英语沪教版中考英语语法专题复习 词类一名词 一、定义 名词,顾名思义,是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的词。 二、名词的分类 名词可以分为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可数名词可以用数字来进行计算;分为名词单数 与名词复数;不可数名词就不能用数字进行计算。 三、可数名词的单复数 1.名词复数的规则变化★重点 一般名词复数构成法 构成法例词 一般情况下,在名词单数形式的词尾加s book-books, day-days, desk-desks 以s,x,,ch,sh,结尾的名词,在词尾加es class-classes, match-matches, wish- wishes 1. 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名词,改y为i再加es 2. 元音字母+y 结尾的名词变复数时,直接加s(特殊)city-cities,country-countries, factory-factories monkey---monkeys, holiday--holidays 1. 以f或fe结尾的名词,一般将f/ fe改为v,再加es 2. 少数直接加s(特殊)leaf-leaves, wife-wives, life- lives, thief-thieves belief---beliefs, roof---roofs, proof---proofs 1. 以辅音字母加o结尾的,有4个单词在词尾加es(特殊) 2. 其余的直接加s potato-potatoes,tomato-tomatoes, hero--heroes, Negro--Negroes photo---photos, piano---pianos, zoo---zoos; 练习: 1. turn green in spring. a.leaf b. leave c, leaves d, leafs 2.are very useful to pupils. a. radio b. radios c. radioes d. a radio 3. Many ___ __ are playing on the playground. a. boyes b. boys c. a boy d. boies 2.名词复数的不规则变化★难点 1)child---children foot---feet tooth---teeth goose--geese mouse---mice man---men 注意:由一个词加man 或woman构成的复合词,其复数形式也是-men 和-women 如:an Englishman,two Englishmen。 由man或woman加一个其他名词构成的复合名词时,两个都要变复数 例:woman doctor-women doctors(女医生) 2)单复同形,如deer,sheep,fish,yuan,等。但除人民币的元、角、分外,美元、英镑、法郎,千米,英里,米等都有复数形式。如:ten dollars, five pounds, two dollars, two meters, three miles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1、碳酸氢铵(化学式NH4HCO3)受热易分解,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处; NH4HCO3NH3↑+ CO2↑+ H2O 2、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途:作保护气、制氮肥、液氮用作冷冻麻醉剂等 3、(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分 ①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同一种物质的三态变化;挥发; 蒸馏;灯泡发光;活性炭、木炭的吸附作用;导电、导热等 ②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一切燃烧;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 吸作用;金属生锈(氧化);食物腐败、酒醋的酿造、农家肥 的腐熟;腐蚀;中毒等 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等,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某一已知的化学变化是否发生了,而不能作为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 ④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 变化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分 ①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 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延展性、挥 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等。 ②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 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 性、酸性、碱性等。 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Ⅰ、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若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时,必须集气瓶先装少量的碱液,用来吸收生成的CO2、SO2)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 Ⅱ、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药品用量不足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Ⅲ、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还可得出有关氮气的性质:①无色②氮气难溶于水③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是一种还是多种 6、铜绿: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绿色粉末 (1)加热易分解Cu2(OH)2CO3CuO + H2O + CO2↑ 现象: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试管口出现小水珠,③生成的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2)碱式碳酸铜能与稀盐酸反应:①溶液由无色变成绿色,②产生气泡 7、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沪教版化学方程式全书

一. 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1.碳在空气中燃烧:C + O 2 点燃 CO 2 2.碳的不完全燃烧:2C + O 2 点燃 2CO (O 2 不足) 3.镁带燃烧: 2Mg + O 2 点燃2MgO 4.硫在空气中燃烧:S + O 2 点燃 SO 2 5.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 2 点燃 2P 2O 5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 2 + O 2 点燃 2H 2O 7.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 2 点燃 Fe 3O 4 8.铝片在空气中表面氧化:4Al + 3O 2 ==2Al 2O 3 9、铜丝在火上灼烧:2Cu + O 2 △ 2CuO 10、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O 2 + H 2O == H 2CO 3 11、生石灰投入水里:CaO + H 2O == Ca(OH)2 13、点燃一氧化碳(煤气点燃):2CO + O 2点燃 2CO 2 14、高温下碳与二氧化碳反应:CO 2 + C 高温 2CO 15、酸雨的形成: (1)S + O 2 点燃 SO 2 2SO 2+ O 2 2SO 3 SO 3 + H 2O == H 2SO 4 (2) S + O 2 点燃 SO 2 SO 2+ H 2O == H 2SO 3 2H 2SO 3+ O 2== 2H 2SO 4 16、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在尘埃的作用下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硫酸 2SO 2+2 H 2O+ O 2 2H 2SO 4 二.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2KMnO 4 △ K 2MnO 4 + MnO 2 + O 2↑ 2.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 2H 2O 2 MnO 2 2H 2O + O 2↑ 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2KClO 3 2KCl +3O 2↑ 4.电解水: 2H 2O 通电 2H 2↑ + O 2↑ 5.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 3高温 CaO + CO 2↑ 6.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H 2CO 3 △ H 2O + CO 2↑ 7.加热碳酸氢铵: NH 4HCO 3 △ NH 3↑ + H 2O + CO 2↑ 8.加热碱式碳酸铜:Cu 2(OH)2CO 3 △ 2CuO + H 2O +CO 2↑ 9.小苏打加热 2NaHCO 3 △Na 2CO 3+H 2O+CO 2↑ 三、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 种化合物的反应。 1. 湿法炼铜(曾青得铁化为铜): Fe + CuSO 4 == FeSO 4 + Cu 2. 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 4 == ZnSO 4 + Cu 3.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 2AgNO 3 == 2Ag + Cu(NO 3)2 4. 实验室制取氢气: Zn + H 2SO 4 == ZnSO 4 + H 2↑ 5. 铁与稀硫酸反应: Fe + H 2SO 4 == FeSO 4 + H 2↑ 尘埃 尘埃

沪教版2020年中考英语语法专练(十):动词的时态A卷

沪教版2020年中考英语语法专练(十):动词的时态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Christmas season ________ from Thanksgiving through the beginning of January. A . last B . lasts C . lasted D . lasting 2. (2分)- Could you go out for a walk with me after dinner? - I ____ with you if it ____ rain. A . will go; isn't B . go; isn't C . will go; doesn't D . go; doesn't 3. (2分)—Who kept so many chickens? —My aunt________. A . is B . was C . does D . did 4. (2分)I drink a lot of coffee, I think I sleep tonight. A . will lose B . lose C . will be lost D . will am lose 5. (2分)Be quiet! A bird something on the window. A . ate B . eats

C . is eating 6. (2分)— you ever 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Not yet. A . Did; visit B . Are; visit C . Have; visited 7. (2分)It _______ over ten days since the dog _______ . A . is; has been dead B . has been; died C . has been; has been dead D . was; has died 8. (2分)The last time I __ Jane she ___ cotton in the fields. A . had seen, was picking B . saw, picked C . had seen, picked D . saw, was picking 9. (2分)—your father a newspaper when you got home? — No,. A . Was; reading; he was B . Did; read; he did C . Was; reading; he wasn't D . Did; read; he didn't 10. (2分)However, no one __________ any life in space yet. A . has been discovered B . has discovered C . have discovered D . discovered 二、句型转换 (共10题;共24分)

沪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 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大后小)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 3、绿色化学(1 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4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外焰温度最高(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O(3)检验产物H: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4) 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2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 烧。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1/3处;用手拿住H的量减少,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CO 和O的量增多222(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评价(一)药品的取用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1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一)用于加热的仪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