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教材 精品生物 选择性必修三 模块检测试卷(一)

新教材 精品生物 选择性必修三 模块检测试卷(一)

新教材 精品生物 选择性必修三 模块检测试卷(一)
新教材 精品生物 选择性必修三 模块检测试卷(一)

模块检测试卷(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图装置既可用于生产果酒,又可用于生产果醋。下列有关果酒和果醋生产时的控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果酒时,开关1、2、3始终都要关上

B.生产果醋时,开关1、2、3都要打开

C.生产果醋时,开关1要打开,开关2、3要关上

D.生产果酒时,开关1、3要关上,开关2要间断打开

答案 D

解析果酒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酒精,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生产果酒时,开关1、3要关上,开关2要间断打开,D项正确;生产果醋时,参与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属于好氧细菌,发酵过程中需要氧气,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开关1、2要打开,开关3要关上。

2.在果醋制作过程中,获得较多醋酸菌菌种最简便的方法是()

A.从变酸的葡萄酒表面获得菌膜,再培养分离

B.从葡萄等水果表面获得大量醋酸菌

C.从食醋中分离提取

D.从土壤中分离提取

答案 A

3.下列关于发酵过程产物检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用NaOH来检验

B.检验醋酸的产生可用pH试纸鉴定

C.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能测定

D.测定果酒、果醋的产生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可用品尝法

答案 B

4.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由嗜盐细菌合成的一种胞内聚酯,它具有类似于合成塑料的理化

特性,且废弃后易被生物降解,可用于制造无污染的“绿色塑料”。科学家从某咸水湖中寻找生产PHA菌种的流程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取湖水→②接种在培养基上→③培养→④挑取单菌落,分别扩大培养→⑤检测菌的数目和PHA的产量→⑥获得目标菌株

A.步骤②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到含合成塑料的选择培养基上

B.扩大培养时,接种后需要将培养基放入恒温箱倒置培养,以防杂菌污染

C.④所用到的培养基应加入琼脂,以便挑取单菌落获得纯化菌株

D.挑取菌落时,应挑取多个菌落并分别测定嗜盐细菌的PHA含量

答案 D

解析步骤②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到含盐量较高的选择培养基上,A错误;扩大培养应选用液体培养基,B错误;液体培养基中不应加入琼脂,C错误。

5.下列有关涂布平板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将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到烧红

B.取少量菌液滴加在培养基表面

C.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冷却后再进行涂布

D.涂布时可转动培养皿,使菌液分布均匀

答案 A

解析将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的目的是杀死涂布器上的杂菌,只需引燃即可,不必到烧红的程度,A项错误;取少量菌液滴加在培养基表面,B项正确;引燃的涂布器待酒精燃尽后,需要冷却一段时间,以免温度过高杀死菌种,C项正确;涂布时转动培养皿有利于菌液分布更均匀,D项正确。

6.下列有关常见无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酒精擦拭双手

B.用氯气对水源消毒

C.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D.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可用酒精擦拭

答案 D

解析用酒精擦拭双手、用氯气消毒水源属于使用化学药剂消毒;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等可用干热灭菌法灭菌,

利用酒精擦拭不能将所有微生物杀灭。

7.下列育种过程不能体现细胞或细胞核全能性的是()

A.将悬铃木无菌苗叶片细胞制成原生质体,培养得到再生植株

B.将甲流病毒外壳蛋白诱导的小鼠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培养获得抗甲流抗体C.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兔子卵母细胞中,培养出大熊猫早期胚胎

D.将中华猕猴桃叶肉细胞与狗枣猕猴桃叶肉细胞融合,获得耐寒性提高的新品种

答案 B

8.如图表示某植物的培育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F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B.C中是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

C.植株A和F中的染色体组数不同

D.植株F一般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

答案 A

解析图中所示B→F为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体现了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但A 与F中的染色体组数不同,F一般需经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后才可应用于生产。

9.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中,叙述错误的是()

A.所用的培养基的成分基本相同

B.植物组织培养的结果是培育成植株,动物细胞培养的结果是培育成很多细胞

C.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是为了快速繁殖和获得无病毒的植株,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细胞产物或杂交细胞

D.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增殖

答案 A

解析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中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另外还有动物血清等。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包含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全部营养成分,如矿质元素、有机营养成分、植物激素,但没有动物血清。

10.良种试管牛的繁殖过程是用激素促进甲牛多排卵,然后把卵子在体外与人工采集的乙牛的精子进行受精,在特定培养基中培育成胚胎,再把胚胎送入经过激素处理的丙牛的子宫内,孕育成试管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精、卵结合前都需进行培养

B.“促进甲牛多排卵”的激素是孕激素

C.甲牛、乙牛对试管牛核遗传物质的贡献相同

D.该技术可应用于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

答案 B

解析从大型动物体中采集的卵母细胞,需经体外人工培养成熟后才具备受精能力,精子也需要进行培养使其获能,A正确;促进动物多排卵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B错误;试管牛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甲牛的卵子,一半来自乙牛的精子,C正确;该技术可充分发挥母畜的优良特性,可用于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D正确。

11.下列有关核移植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核移植技术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

B.核移植的受体细胞最好是受精卵

C.核移植技术可以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优良畜群繁育

D.用核移植技术得到克隆动物的过程属于无性生殖

答案 B

解析核移植的受体细胞应该是MⅡ期的卵母细胞,相对受精卵来说,MⅡ期的卵母细胞细胞质所含的物质更有利于细胞核全能性的表达。

12.2018年3月14日物理学家霍金去世,他曾经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渐冻症”。有研究表明该病是由于突变的基因使神经元合成了某种毒蛋白,从而阻碍了轴突内营养物质的流动。也有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制作前驱细胞,然后移植给渐冻症实验鼠,能延长其寿命。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将控制合成破坏运动神经元的毒蛋白基因替换,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B.植入神经干细胞,使受损的运动功能得到恢复,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C.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分化成多种细胞的过程中核遗传物质不完全相同

D.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分化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结果使细胞种类增多

答案 C

解析替换毒蛋白基因,使神经元不能合成毒蛋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A项正确;植入神经干细胞,可增殖分化形成相应的运动神经元,使受损的运动功能得到恢复,B项正确;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分化成多种细胞属于细胞分化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变,C项错误、D项正确。

13.下列方案中不能制备出抗H1N1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是()

A.将H1N1流感病毒抗原的基因导入骨髓瘤细胞,并使该基因表达

B.将抗H1N1流感病毒抗体的基因导入骨髓瘤细胞,并使该基因表达

C.将产生抗H1N1流感病毒抗体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并进行体外大规模培养

D.将骨髓瘤细胞中的癌基因导入能产生抗H1N1流感病毒抗体的B淋巴细胞中,并使癌基因表达

答案 A

14.下列四项中与克隆在本质上最相近的是()

A.将兔的早期胚胎分割后,分别植入两只母兔的子宫内,并最终发育成两只一样的兔子B.将人的抗病毒基因嫁接到烟草DNA分子上,培育出具有抗病毒能力的烟草新品种C.将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D.将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待受精卵在试管内发育到囊胚期时,再植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试管婴儿”

答案 A

15.牛雄性胚胎中存在特异性H-Y 抗原,可在牛早期胚胎培养液中添加H-Y 单克隆抗体,筛选胚胎进行移植,以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进行生物制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H-Y 单克隆抗体由骨髓瘤细胞分泌

B.应选用原肠胚做性别鉴定

C.鉴别后的雄性胚胎可直接做胚胎移植

D.用H-Y 抗原免疫母牛可获得相应抗体

答案 D

解析H-Y 单克隆抗体是由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形成的杂交瘤细胞分泌的,A 项错误;应选用囊胚期的滋养层细胞做性别鉴定,B项错误;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进行生物制药,应选择雌性胚胎,C项错误;用H-Y 抗原免疫母牛可使母牛针对该抗原产生相应抗体,D项正确。

16.基因工程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限制酶、DNA连接酶、载体三种工具。以下有关基本工具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均由6个核苷酸组成

B.所有DNA连接酶均能连接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C.真正被用作载体的质粒都是天然质粒

D.原核生物内的限制酶可切割入侵的DNA分子而保护自身

答案 D

解析大多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6个核苷酸组成,也有少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4个、8个或其他数量的核苷酸组成,A错误;常用的DNA连接酶主要包括E.coli DNA连接酶和T4 DNA连接酶,前者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连接起来,B错误;在基因工程操作中,真正被用作载体的质粒,都是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进行过人工改造的,C错误。17.下图是基因工程中基因表达载体的模式图,若结构X是表达载体所必需的,则X最可能是()

A.荧光蛋白基因B.启动子

C.限制酶D.DNA连接酶

答案 B

18.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同种限制酶切割载体与目的基因可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

B.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依据合成的目的基因与原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

C.检测到受体细胞含有目的基因就标志着基因工程操作的成功

D.用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质粒作为载体是因为其抗性基因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答案 A

解析一种氨基酸可对应多个密码子,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依据合成的目的基因与原基因的碱基序列可能不同,B错误;只有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成功表达才标志着基因工程操作的成功,C错误;用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质粒作为载体,是因为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可用于检测载体是否导入到受体细胞中,D错误。

19.如图表示蛋白质工程的操作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工程中对蛋白质分子结构的了解是非常关键的工作

B.蛋白质工程是完全摆脱基因工程技术的一项全新的生物工程技术

C.过程a、b分别是转录、翻译

D.蛋白质工程中可能构建出一种全新的基因

答案 B

解析蛋白质工程中了解蛋白质分子结构如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等,对于合成或改造基因至关重要,A正确;蛋白质工程的进行离不开基因工程,对蛋白质的改造是通过对基因的改造来完成的,B错误;图中过程a表示由DNA合成mRNA的转录过程,过程b表示由mRNA控制合成蛋白质的翻译过程,C正确;蛋白质工程中可根据已经明确的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构建出一种全新的基因,D正确。

20.(2020·浙江1月选考)下列关于利用胚胎工程培育优质奶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雄性奶牛中采集到的成熟精子遇到卵子即可进入卵子内

B.在体外完成受精后的受精卵,将其植入子宫即可完成着床

C.随着卵裂的进行,卵裂球细胞的体积变小,卵裂球的体积和有机物总量显著增加

D.在含有经辐射处理的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体系中,胚胎干细胞不易发生分化

答案 D

21.下列做法不符合伦理道德的是()

A.基因检测疾病

B.为生男孩而设计试管婴儿

C.治疗性克隆

D.捐献骨髓而治病救人

答案 B

解析设计试管婴儿的性别,会破坏自然状态下的性别比例,有悖于伦理道德。

22.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和菜花均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

B.DNA既溶于2 mol/L的NaCl溶液也溶于蒸馏水

C.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可见玻璃棒上有白色絮状物

D.DNA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冷却后变蓝

答案 C

解析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鸡血细胞会吸水破裂,但在蒸馏水中不会析出DNA,C错误。

23.现有一长度为1 000个碱基对(bp)的DNA分子,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Eco RⅠ酶切后得到的DNA分子仍是1 000 bp,用KpnⅠ单独酶切得到400 bp和600 bp两种长度的DNA分子,用Eco RⅠ、KpnⅠ同时酶切后得到200 bp 和600 bp 两种长度的DNA分子。该DNA分子的

酶切图谱正确的是()

答案 D

解析由题意可知,此DNA分子呈环状,由“用Eco RⅠ、KpnⅠ同时酶切后得到200 bp和600 bp两种长度的DNA分子”可确定只能选D项。

24.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提高了经济效益。如图表示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①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载体

B.图中⑤过程需要的培养基中只需加入无机营养和植物激素

C.将prG导入细胞Ⅰ,细胞Ⅰ是B淋巴细胞

D.要检测抗虫棉的抗虫特性,不需要做抗虫的接种实验,检测毒蛋白即可

答案 C

解析①过程用到的工具酶应该是限制酶、DNA连接酶,A项错误;⑤过程是植物组织培养,在脱分化阶段,由于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还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有机营养,如蔗糖、氨基酸等,B项错误;抗虫特性针对的是虫害,需要做抗虫的接种实验,D项错误。25.(2020·山东师大附中模拟)科学家将4个关键基因植入已分化的肌肉细胞中并表达,使这个细胞成为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如图为该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应用该技术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B.iPS细胞所携带遗传信息与肌肉细胞相同

C.关键基因表达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降低了细胞的分化程度

D.图示过程体现了iPS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 A

解析用iPS细胞诱导分化成需要的器官后进行自体移植,没有免疫排斥反应,故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功率,A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26.(10分)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分离纯化乳酸菌。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回答下列问题:(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________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释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测在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分离纯化时应挑选出____________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3)乳酸菌在-20 ℃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填“蒸馏水”“甘油”或“碳酸钙”)。

答案(1)无菌水泡菜滤液中乳酸菌的浓度高,直接培养很难分离得到单菌落(2)鉴别乳酸菌中和产生的乳酸(或酸)具有透明圈(3)甘油

解析(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无菌水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释的理由是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乳酸菌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菌落。(2)在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有中和乳酸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乳酸和利于乳酸菌的鉴别和分离;分离纯化时应挑选出在平板上有透明圈的菌落作为候选菌。(3)乳酸菌在-20 ℃长期保存时应使用甘油管保藏法,故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甘油。

27.(12分)下面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治疗遗传性糖尿病(基因缺陷导致胰岛B细胞不能正常合成胰岛素)的过程设计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

(2)图中Ⅰ、Ⅲ所示的生物技术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Ⅰ通常用去核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除了它体积大、易操作、营养物质丰富

外,还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过程Ⅲ通常用②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示治病的方法与一般的异体移植相比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细胞核(2)核移植技术基因工程或重组DNA技术(3)细胞质中含有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4)②为胚胎干细胞,这类细胞分化程度很低,具有发育全能性,可以定向诱导分化成各类细胞、组织、器官(5)没有排斥反应

28.(10分)如图为A、B不同物种间体细胞杂交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去除细胞壁而不损伤细胞可用________和________处理。在用促融剂处理时,使用的促融剂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融合细胞中可能包括________种类型(仅考虑细胞两两融合)的情况,其中杂种细胞的遗传物质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杂种细胞经人工诱导培养,经________分裂增加细胞数目并不断分化,逐渐发育成C杂种植株。该植株的性状与亲本植物的性状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整个培养过程应用了细胞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大技术,这种方法培育杂种植株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纤维素酶果胶酶PEG(或聚乙二醇)(2)3A和B植物的遗传物质之和(3)有丝具有A和B两种植物的性状(4)植物体细胞杂交植物组织培养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解析(2)两两融合细胞中可能包括3种类型,分别是A—A、B—B、A—B ,其中杂种细胞的遗传物质组成是A和B植物的遗传物质之和。

29.(8分)随着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一些高龄夫妇借助试管婴儿技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哺乳动物的体外受精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受精等几个主要步骤。

(2)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要移入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再移植到母体内,早期胚胎发育到________阶段的某一时刻,会冲破________,称之为“孵化”。

(3)为了及时检测受孕情况,科学家利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单克隆抗体,制出了早孕试纸。要获得该抗体,需要先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射到小鼠体内,培养一段时间之后,将从小鼠脾脏中提取出的B淋巴细胞和小鼠的________细胞融合,通过________筛选,从而获得阳性克隆的杂交瘤细胞,并最终获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单克隆抗体。

答案(1)卵母细胞的采集精子的获取(2)囊胚透明带(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骨髓瘤两次

30.(10分)(2018·全国Ⅱ,38)某种荧光蛋白(GFP)在紫外光或蓝光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荧光,这一特性可用于检测细胞中目的基因的表达。某科研团队将某种病毒的外壳蛋白(L1)基因连接在GFP基因的5′末端,获得了L1-GFP融合基因(简称为甲),并将其插入质粒P0,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1,其部分结构和酶切位点的示意图如下,图中E1~E4四种限制酶产生的黏性末端各不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推断,该团队在将甲插入质粒P0时,使用了两种限制酶,这两种酶是________。使用这两种酶进行酶切是为了保证________,也是为了保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P1转入体外培养的牛皮肤细胞后,若在该细胞中观察到了绿色荧光,则说明L1基因在牛的皮肤细胞中完成了________和________过程。

(3)为了获得含有甲的牛,该团队需要做的工作包括:将能够产生绿色荧光细胞的____________移入牛的________中、体外培养、胚胎移植等。

(4)为了检测甲是否存在于克隆牛的不同组织细胞中,某同学用PCR方法进行鉴定,在鉴定时应分别以该牛不同组织细胞中的________(填“mRNA”“总RNA”或“核DNA”)作为PCR模板。

答案(1)E1和E4甲的完整性甲与载体正确连接(2)转录翻译(3)细胞核去核卵母细胞(4)核DNA

解析(1)由题意可知,L1基因和GFP基因合成了L1-GFP融合基因(简称为甲),题图中显示了四个酶切位点,当将L1-GFP融合基因插入质粒P0时,可用E1和E4限制酶进行酶切,用这两种酶进行酶切不会破坏甲的完整性,同时能保证甲按照正确的方向与载体连接。(2)若在牛皮肤细胞中观察到了绿色荧光,则说明L1-GFP融合基因得到了表达,即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通过转录和翻译合成了荧光蛋白。(3)为了获得含有甲的牛,可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

胞的细胞核移入牛的去核卵母细胞中,然后进行体外培养、胚胎移植等。(4)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可以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存在。PCR扩增的模板是核DNA。

高中生物必修二综合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二综合测试题 1.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有说服力 C.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D.DNA分子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 2.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标记 3.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 标记一个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结果产生了n个子代噬菌体。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有2个子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32P B.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都含有31P C.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含35S和32S D.噬菌体增殖需要大肠杆菌提供原料、酶等4.下列有关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出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量是n/2 B.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中需要tRNA从细胞质转运脱氧核苷酸 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通过氢键连接 D.DNA分子互补配对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5.将一个有10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其中含有鸟嘌呤20个,放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复制两次,问所有的子代DNA中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为() A.30B.60 C.90 D.120 6.下列关于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信息从碱基序列到氨基酸序列不会损失B.密码子中碱基的改变一定会导致氨基酸改变C.D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决定mRNA的序列D.每种tRNA可以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7.如图为基因表达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DNA,其双链均可作为②的转录模板 B.②上有n个碱基,则新形成的肽链含有n-1个肽键 C.③是核糖体,翻译过程将由3′向5′方向移动 D.④是tRNA,能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 8.核糖体RNA( rRNA)在核仁中通过转录形成,与核糖核蛋白组装成核糖体前体,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一步成熟,成为翻译的场所。翻译时rRNA催化肽键的连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rRNA的合成需要DNA做模板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题

高二生物必修二第二单元复习题---2015.12.21 1、根据基因与染色体的相应关系,非等位基因的概念可概述为( ) A .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不同基因 B .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基因 C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 D .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 2、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下列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的是( ) A .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都只含有成对中的一个 B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自由组合 C .作为遗传物质的DNA 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形成的 D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3、对甲、乙两细胞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细胞都处于四分体时期 B .甲细胞中染色体数是4,没有染色体组 C .乙细胞有两个染色体组,但不含染色单体 D .乙两细胞一定来源于雄性个体 4、菠菜的阔叶和窄叶是一对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阔叶对 窄叶为显性。要判断阔叶和窄叶基因位于片断Ⅱ上还是片断Ⅲ上,现用窄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①雌性为阔叶,雄性为窄叶;②雌性为窄叶,雄性为阔叶,可推断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 A .Ⅱ;Ⅱ B .Ⅲ或Ⅱ;Ⅱ C .Ⅲ;Ⅱ D .Ⅲ;Ⅲ 5、以下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 分裂中期细胞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①③⑤⑥ D .①④⑤⑥ 6、科学家将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烟草,筛选出抗冻蛋白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烟草(假定抗 冻蛋白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某些烟草的体细胞含两个抗冻蛋白基因,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 上的整合情况有图示的三种类型(黑点表示抗冻蛋白基因的整合位点);让这些含两个抗冻蛋白基因的烟草自交,后代抗冻烟草和 普通烟草(不含抗冻蛋白基因)的比值分别是( ) A .1∶0 3∶1 15∶1 B .3∶1 3∶1 9∶6∶1 C .1∶0 1∶1 9∶6∶1 D .1∶1 3∶1 15∶1 7、基因型为XXY 的人发育成男性,但基因型为XXY 的果蝇却发育成雌果蝇,由此推测人和果蝇的性别决定差异在于( ) A .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X 染色体数目,而果蝇取决于Y 染色体数目 B .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是否含有X 染色体,而果蝇取决于X 染色体数目 C .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是否含有Y 染色体,而果蝇取决于X 染色体数目 D .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X 染色体数目,果蝇取决于是否含有Y 染色体 8、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 ,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 。某种鸟(2N =80)的羽毛颜色由三种 位于Z 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如图所示),D +控制灰红色,D 控制蓝色,d 控制巧克力色,D +对D 和d 为显性,D 对d 为显性。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有关推论合理的是( ) A .该鸟种群中共有6种基因型 B .蓝色个体间交配,F 1中雌性个体都呈蓝色 C .灰红色雌鸟与蓝色雄鸟交配,F 1中出现灰红色个体的概率是1/2 D .绘制该种鸟的基因组图至少需要对42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序 9、一对夫妇,其中一人为红绿色盲患者,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 ) 10、将雌性蝗虫某个细胞的染色体中所有DNA 链都用32P 标记,然后将该细胞置于不含32 P 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两次连续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如果是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 P 的染色体数目将有两种且两两相同 B .如果是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 P 的染色体数目将有两种且两两相同 C .如果是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P 的染色体数目将都相同 D .如果是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 P 的染色体数目将都相同 11、如图为某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仅画出部分染色体),图中的现象是什么?若该细胞产生的配子参与受精,会发生何种情况( ) A .交叉互换 囊性纤维病 B .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先天性愚型 C .基因突变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D .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性腺发育不良 12、下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相关基因用B 、b 表示。图中1个体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A .bb B .Bb C .X b Y D .X B Y 13、如图甲乙丙是某高等动物体内发生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丁为某一时刻部分染色体行为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单元测试试卷.doc

必修三第二单元单元测试试卷 (时间:70分钟满分:80分) 一、基础演练(31分) 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掌舵(tuó) 吮血(shǔn)荻花(dí) 环珮(pèi) B.抚膺(yīnɡ) 锦瑟(sè) 恬然(tián) 霓裳(shǎnɡ) C.栈道(zhàn) 嗟叹(jiē) 商贾(ɡǔ) 钿头(diàn) D.溯源(sù) 惘然(mǎnɡ) 悯然(mǐn) 江渚(zhǔ)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砯崖转石万壑雷B.玉露凋伤枫树林 C.使人听此凋朱颜D.猿猱欲度愁攀援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孤舟一系故园心B.凄凄不似向前声 C.艰难苦恨繁霜鬓D.望帝春心托杜鹃 4.下面加线的诗句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这些老屋确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 B.刚退休不久的老王常对老伴抱怨:“你看我才退下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 D.电视剧《大宅门》白景琦从济南返回京城家里时,父亲已去世。在灵堂前,他并没有嚎啕大哭,导演也没有用哀乐来渲染,只是让他做了一个点燃父亲生前所用烟袋跪献灵前的动作。这一场戏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能表现人物的性格。 5.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钩连潦倒地崩山摧群山万壑 B.峨眉谪居冲波逆折蚕从鱼凫 C.咨嗟惘然扪参历井海誓山盟 D.巉岩整顿司马青衫杜鹃啼血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尔来四万八千岁尔:那,指开国之初 B.渚清沙白鸟飞回回:回旋 C.满座重闻皆掩泣泣:眼泪 D.寻声暗问弹者谁暗:悄悄 7.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B.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沧海泣珠”“蓝田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 8.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0分)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检测卷

第七章检测卷 (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 小题,每小题2分,共50 分) 1.关于达尔文学说和拉马克学说的两种学说的区别,正确的说法是() A .达尔文学说认为环境的作用可引起不定向的变异 B?拉马克学说认为不定向的变异是由动物的意愿决定的 C ?达尔文学说认为变异后就能适应环境 D ?拉马克学说认为生物通过变异适应环境 2 ?达尔文进化理论的核心是() A?获得性遗传B?用进废退学说 C?自然选择学说 D ?中性学说 3 ?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选择所保留的变异,都是生物与生物进行斗争的结果 B ?自然选择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个体有的对人有利,有的对人不利,所以,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 C?在自然选择中,人类起着主导作用 D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环境条件 4 ?如图所示,以长颈鹿的进化为例说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长颈鹿个体之间许多性状存在差异,如颈和前肢的长短不同 B ?生物产生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生活环境所能承受的数量而引起生存斗争 C ?颈和前肢长些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得到食物而生存并繁殖 D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使长颈鹿个体朝着符合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 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自然选择学说的关系是() A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就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B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否定 C ?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 D ?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都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6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 ?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 B ?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C ?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 D ?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7?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谓定向是() A ?必须与环境相适应 B ?定向生存斗争 C?能传种接代D?变异是定向的 8. 某种群中AA 、Aa、aa 的基因型频率如图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则该种群经选择之后,下一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的结果最可能是图2中的()

高中数学 - 必修三模块测试卷

高中数学必修三模块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正确的是 (A.3A= B.M M=- C.B A 2== D.0x y+= 2.线性回归方程a bx y +=?表示的直线必经过的一个定点是(A.(x y,B.(0x,C.(0y,D.(00, 3.在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表示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A.23与26 B.31与26 C.24与30 D.26与30 4.下列事件:①连续两次抛掷同一个骰子,两次都出现2点;②明天下雨;③某人买彩票中奖;④从集合{1,2,3}中任取两个元素,它们的和大于2;⑤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90℃时会沸腾.其中是随机事件的个数有( A.1 B.2 C.3 D.4 5.200辆汽车通过某一段公路时,时速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时速在[50,70的汽车大约有(A.60辆B.80辆C.70辆D.140辆

6.为了在运行下面的程序之后输出的y值为16,则输入x的值应该是(IF x<0 THEN y=(x+1(x+1 ELSE y=(x-1(x-1 END IF PRINT y END A.3或-3 B.-5 C.-5或5 D.5或-3 7.同时掷3枚硬币,至少有1枚正面向上的概率是( 1 2 4 2 0 3 5 6 3 0 1 1 4 1 2 时速(km 0.01 0.02 0.03 0.04频率

组距40 50 60 70 80 A. 87 B.85 C.83 D.8 1 8.用“辗转相除法”求得459和357的最大公约数是( A.3 B.9 C.17 D.51 9.右图给出的是计算 20 1 614121++++的值的一个流程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生物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二综合测试卷 1.(2013·郑州一模)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 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2.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 ①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②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③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④为DNA复制机制的阐明奠定基础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3.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色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有关子代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9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wwYy、WwYy的个体表现为白色 B.有9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Wwyy、wwyy的个体表现为绿色 C. 有3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12:3:1 D.有4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9:3:3:1 4.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相对性状。用杂合的灰身雌雄果蝇杂交,去除后代中的黑身果蝇,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其子代果蝇基因型比例为( ) A.4∶4∶1 B.3∶2∶1 C.1∶2∶1 D.8∶1 5.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减数分裂的两个时期的结构模式图,a、b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关于两图叙述错误的是() A.图1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 时期没有遗传物质的复制 B.两图说明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不发生在 两图所处的分裂时期 D.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卵原细胞,且图2是卵细胞,则图1是次级卵母细胞 6.红花蚕豆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黄花的蚕豆植株,推测该黄花表现型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确定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黄花植株与红花植株中()A.花色基因的DNA序列 B.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C.细胞的DNA含量 D.细胞的RNA含量 7.如图表示H5N1病毒、硝化细菌、酵母菌和人体内遗传物质组成中五碳糖、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其中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H5N1病毒B.硝化细菌 C.酵母菌 D.人体 8.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的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9.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35S标记的噬菌体甲组不进行搅拌,32P标记的噬菌体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其结果是( ) A.上清液中,甲组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B.甲组沉淀物中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C.沉淀物中,甲组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D.甲组上清液中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10.(2013·山东一模)如图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两个过程,图丙为其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酶1和酶2是同一种酶 B.图乙所示过程在高度分化的细胞中不会发生 C.图丙中b链可能是构成核糖体的成分

高一语文必修三模块检测试题人教版.docx

高一语文必修三模块检测试题(人教版)(时间: 120 分钟;分值: 15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9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句读(dòu)琵琶(pà)笑靥(yè)扪参历井( měn) .... .... B.吞噬(shì)膏腴( yú)歆享( xīn)鞭笞天下( chī) C.瘦削(xi āo)炮烙( pào)形骸(hái)百无聊赖(l ài)....D.忖度 (c ǔn) 逡巡 (q ūn) 搭讪 (sh àn)间或一轮( ji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孽獐莫衷一是杜鹃啼血沸反盈天 B.斑斓弃甲曳兵涛涛不绝敛声屏气 C.饿莩缠绵悱恻不经之谈揭竿而起 D.聒噪细肢末节自鸣得意相敬如宾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茫然:失意的样子。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疑惑,疑问 C.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朔:北方 . D.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命:命令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 .爱其子,择帅而教之 ..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 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王好战,请以战喻不拘于时,学于余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红楼梦》是一个“异数”,又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小说艺 .... 术高峰。 B.作者对这个贵族家庭饮食起居各方面的生活细节都进行了真切细致的描写, 表现了这个钟鸣鼎食的诗礼之家“树倒猢狲散”的没落过程。 .... C.《红楼梦》不仅思想深邃,在艺术上也巧夺天工,这首先表现在作者善于刻画 .... 人物上。在描写贾府的没落过程中,作者就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艺术形象。 D.王熙凤不仅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在贾府捉襟见肘 ....的衰落局面下,她以病体恃强支撑,终于在后40 回中因心劳力拙而死去。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根据观察的结果,凡是吝啬鬼,野心家,所有执着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 特别贯注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分不开。 B.林黛玉幼年丧母,体弱多病,红颜薄命身世可怜。在与薛宝钗的竞争中,她 所缺乏的,一是没有健康体格,二是不够温柔大气。 C.黛玉的生活正如探春所说,外头看着光鲜,其实十分难熬。但是她也有着青 春少女的活泼热情,并非不是终日都只在哀愁之中。 D.孟子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意 义。他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神的 着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 题。

高中生物模块综合测试题及答案-必修2模块综合检测卷

模块综合检测卷 (必修②)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座号: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2.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3.科学家发现种植转抗除草剂基因作物后,附近许多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野生植物也获得了抗除草剂性状。这些野生植物的抗性变异来源于() A.基因突变B.染色体数目变异 C.基因重组D.染色体结构变异 4.下图中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4号和6号为男性患者,则3号是杂合体的机率为() A.2/3 B.1/2 C.1/3或2/3 D.1/2或2/3 5.有关生物进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繁殖的基本单位 B.种群的基因库一定随个体的死亡而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C.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物进化的本质 D.达尔文进化理论不能正确解释“寒武纪大爆发”等现象 6.下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

限制性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7.以下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突变和基因重组 B.②是生殖隔离 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 D.④是物种多样性等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嗜热细菌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B.基因在细胞中总是成对存在的 C.若一双链DNA 中的A+T =40%,则A+G =60% D.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三、非选择题(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64分) 9.(16分)已知某一植物种群是雌雄同花的纯合相同品系,科研人员在种植过程中偶然发现有两棵植株(甲和乙)各有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下图为甲植株的A基因和乙植株的B基因发生突变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检测题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卵细胞 B.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一般能形成4种精子细胞 C.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D.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比原始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 2.下列关于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个染色单体就是一个四分体 B.一个四分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C.一个四分体就是两对染色体 D.一对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四分体 3.某动物的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四分体、染色体 单体、DNA分子数目分别是() A.32、16、64、64 B.32、8、32、64 C.16、8、32、32 D.16、0、32、32 4.如果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A和a、B和b、C和c,下列哪四个精子是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 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 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 5.一个基因型为YyRr的精原细胞和一个同样基因型的卵原细胞,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各能产 生几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 A.2种和1种 B.4种和4种 C.4种和1种 D.2种和2种 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揭示出() A.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B.同源染色体上不同基因之间的关系 C.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D.表现型之间的数量比接近于9∶3∶3∶1 7.右图的家庭系谱中,有关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X染色体隐性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X染色体显性遗传 8.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下列科学发现与使用的研究方法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运用假说―演绎法 B.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萨顿类比推理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9.右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属于()

外研社必修三模块测试卷(Module 3)

模块测试(Module 3)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did Bob do last night?() A.He stayed up all night. B.He wrote an article. C.He finished some reading. 2.Why do they like to stay at home?() A.They want to watch TV. B.They want to do some reading. C.It’s not a nice day. 3.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the exam?() A.It’s easier than the last one. B.It’s more difficult than the last one. C.It’s the same as the last one. 4.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A.How to make some soup. B.How long it takes to make some soup. C.How long it takes to warm some soup. 5.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In a restaurant. B.In a bar. C.On a plane.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单元检测试题(有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单元检测试题 班级姓名 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2分,总分60分) 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2、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C.一定是黑色的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3、水稻的基因型为Aa,自交后代中的纯合体占总数的 A.25% B.50% C.75% D.100% 4、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连续自交3次,在F3代中纯合体的比例为() A.1/8 B.7/8 C.7/16 D.9/16 5、隐性性状是指() A.杂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B.自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C.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D.杂种后代中未表现出来的那个新性状 6、在遗传学上,把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叫做() A.显性和隐性B.相对性状 C.性状分离D.遗传规律 7、下列鉴定生物遗传特性的方法中恰当的是() A.鉴定一匹白马是否是纯合子用测交 B.区分狗的长毛和短毛这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测交 C.不断的提高小麦的抗病系的纯度用测交 D.检验杂种灰兔F1的基因型用杂交8、家兔的毛色黑色(A)对褐色(a)为显性。要判断一只黑毛兔的遗传因子组成的方法,选用与它交配的兔最好是() A.纯种黑毛兔B.褐毛兔 C.杂种黑毛兔D.A、B、C都不对 9、关于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正确叙述是() A.两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两杂合子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C.杂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D.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 10.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种豌豆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结果符合孟德尔定律。在F2 中与两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一共占全部子代的() A.1/4 B.3/4 C.3/8 D.5/8 11、水稻的非糯性(W)对糯性(w)是一对相对性状。含W的花粉遇碘变蓝,含w的花粉遇碘不变蓝,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F1种子播下去,长大开花后取出一个成熟的花药,取其中的全部花粉,滴一滴碘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花粉() A.全部变蓝B.全不变蓝 C.1/2变蓝D.3/4变蓝 12、如果绵羊的白色遗传因子(B)对黑色遗传因子(b)是显性,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下一只黑色小绵羊,请问:白色公羊、白色母羊和黑色小绵羊的遗传组成分别()A.Bb、Bb、bb B.BB、Bb、bb C.BB、BB、Bb D.Bb、BB、bb 13、人类多指畸形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若母亲为多指(Aa),父亲正常,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女儿的可能性是() A.50% B.25% C.75% D.100% 14、两对遗传因子均杂合的黄色圆粒豌豆与隐性纯合子异花传粉,得到的后代是() A.黄圆:绿皱=3:1 B.黄圆:黄皱:绿圆:绿皱=3:1:3:1 C.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到第五章课堂检测(含答案)

.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到第五章课堂检测 一、单选题 1.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灰身、红眼 B.体色和眼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灰身白眼的概率为3/4 D.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1/8 2.一对夫妇,其中一人为红绿色盲患者,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 )3.如图所示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若表示减数分裂,则cd段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B.该图若表示减数分裂,则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cd段的某一时期 C.该图若表示有丝分裂,则细胞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de段 D.该图若表示有丝分裂,则ef段的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 4.下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该细胞中不可能有X染色体B.该细胞的分裂后期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C.该细胞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D.该生物体内的细胞中最多含有8条染色体 5.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甲到乙的过程属于减数分裂 B.乙到丁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C.甲和丙细胞中发生了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D.乙细胞中大小、形态相同的两条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6.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②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纸层析法 ③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碳的来源 ④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A.①②均使用离心技术 B.②④均使用无水乙醇 C.①③均使用同位素标记法 D.①④均使用光学显微镜 7.在“噬菌体侵染细菌”以及“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实验中,科学家分别用32P、15N标记DNA,所标记部位依次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③ 8.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同位素标记法,重复了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预测实验结果是:沉淀物中放射性强。可是检测实验结果时,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上清液中放射性强。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实验时间过长,细菌解体,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 B.实验时间过短,大量的子代噬菌体没有被释放出来 C.搅拌力度过大,大量的亲代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

2020高考生物必修二模块检测卷二

模块检测卷(二)(教师独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倍镜下可看到人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中含两条X染色体 B.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会出现着丝点分裂 C.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是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D.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从而使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多样性 解析初级卵母细胞虽然已经进行过染色体复制,但染色体数目没变,所以细胞内含有两条X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内存在两条X 染色体,A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不会出现着丝点分裂,着丝点分裂伴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B错误;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但是它们的数量并不相等,一般是精子的数量远远超过卵细胞的数量,C错误;受精作用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错误。 答案 A 2.(2019·湖北稳派教育联考)下列有关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B.沃森和克里克用显微镜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并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 C.在DNA分子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2个磷酸和1个碱基 D.若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丢失了若干个碱基对,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解析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只能证明S型肺炎双球菌体内存在转化因子,但不能证明转化因子是DNA,A错误;DNA的双螺旋结构不能用显微镜观察到,沃森和克里克用模型构建的方法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B错误;在DNA分子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2个磷酸和1个碱基,C正确;若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丢失若干个碱基对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则属于基因突变,D错误。 答案 C 3.(2019·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为确定果蝇A性状和B性状的相对显隐性,某研究者将正常的具有A性状的雄果蝇与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具有B性状的雌果蝇进行杂交,得F1。已知控制A性状和B性状的基因均位于果蝇的Y染色体上且位置相同,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细胞,其两条染色体可移向细胞一极,另一条移向另一极;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个体为可育雌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个体为可育雄性,染色体组成为XXX和YY的个体致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亲本雌果蝇可产生4种配子,F1的雌雄比例为1∶1 B.A性状和B性状的遗传在雌雄果蝇中都可能出现 C.若雄性后代表现为A性状∶B性状=4∶1,则A性状是显性 D.若雄性后代表现为A性状∶B性状=3∶2,则B性状是显性 解析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个体可产生XX、XY、X和Y共4种配子,比例为1∶2∶2∶1,若用A、B分别表示控制A性状和B性状的基因,则具有A性状的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Y A,产生的雄配子为X∶Y A=1∶1,具有B性状的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XY B,产生的雌配子为XX∶XY B∶X∶Y B=1∶2∶2∶1,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如表所示:

2020高考生物必修三模块检测卷(三)

模块检测卷(三)(教师独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9·华中师大附中摸底)某人去外地出差,因生活习惯发生改变而表现出明显的高血压症状,经调查发现其在当地喜食偏咸的食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Na+与神经细胞上的兴奋传导有关,动作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Na+外流 B.过多Na+和Cl-进入血液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 C.过多Na+和Cl-进入人体,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 D.上述现象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解析神经细胞上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神经细胞受到刺激,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A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而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Cl-和Na+,B正确;过多Na+和Cl-进入人体后,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以减少尿量,C正确;高血压症状的出现,说明过多Na+和Cl-进入人体,超过人体自我调节能力,即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D正确。答案 A 2.(2019·福建三明一中月考)如图为人体体液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C、D参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 B.解旋酶可以存在于B内 C.乙酰胆碱和激素可存在于C中 D.D可以运输养料、二氧化碳、尿素和糖原等物质 解析图中A是淋巴,B是细胞内液,C是组织液,D是血浆,其中A、C、D

参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A正确;解旋酶用于DNA复制时DNA双螺旋的解开,可存在于细胞内液,B正确;乙酰胆碱(神经递质)和激素可存在于组织液中,C正确;血浆可以运输养料、二氧化碳、尿素等,糖原存在于肝细胞和肌细胞中,D错误。 答案 D 3.(2019·山东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联考)反射是机体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如图所示为某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都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 B.该图可代表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反射弧 C.若切断A处,刺激F处,D仍能完成反射活动 D.在该反射活动中,B和C所产生的神经递质相同 解析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它们都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A正确;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只有2个神经元,而图中有3个神经元(可表示缩手反射),即A所在的神经元,B、C之间的神经元及F所在的神经元,B错误;若切断A处,刺激F处,传出神经可以将兴奋传至效应器,使之作出反应,但由于参与反应的结构只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能称为反射,C错误;在该反射活动中,B、C处所产生的神经递质不一定相同,D错误。 答案 A 4.(2018·河北衡水武邑中学三调)如图为人体某器官中血液的流动情况示意图, ①②表示物质,①促进或抑制②的产生,②产生后将释放到血液中。下列说法正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必修二模块检测题

(生物科技行业)高中生物必修二模块检测题

生物必修二模块检测题 第Ⅰ卷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玉米的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 B.孟得尔遗传规律不适合原核生物是因为原核生物无基因 C.杂合子中的遗传因子都是成对杂合的 D.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的植物 2.鼠的毛色灰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灰鼠为亲本,接连生下了5只灰鼠,若他们再生第6只小鼠,其毛色 A.一定是灰色的B.是灰色的可能性大 C.一定是黑色的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3.下列各组实验结果将出现性状分离的是 A.BB×BbB.BB×BBC.Bb×BbD.bb×bb 4.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A与b B.Y与y C.E与E D.f与f 5.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设计了测交实验,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验证 A.F1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F1的基因型 C.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D.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6.一般人肤色正常,由显性基因A控制;有极少数人毛发和皮肤呈白色,为白化病,由基因a控制。统计白化家族,若三对夫妇的子女白化各是:25%、50%和100%,则这三对夫妇的基因型最可能是 ①AA×AA②aa×aa③AA×aa④Aa×Aa⑤Aa×aa⑥AA×Aa A.①②③B.④⑤⑥C.④②⑤D.④⑤② 7.一个生物个体产生了一个AB型的配子,该个体 A.是纯合体B.是杂合子C.是雄个体D.以上都有可能

8.基因的自由组合可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 A.产生了新的基因B.改变了基因的结构 C.产生了新的基因型D.改变了基因的数量 9.具有TtGg(T=高度,G=颜色,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的2个个体交配,其后代只有1种显性性状的概率是多少 A.9/16B.7/16C.6/16D.3/16 10.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的功能是贮存、传递、表达、改变遗传信息 B.决定信使RNA中核苷酸的顺序的是DNA分子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C.一种转运RNA能转运一种特定的氨基酸 D.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和结构单位 11.互为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没有下列哪项特征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B.在四分体期共用一个着丝点 C.形态、大小一般相同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联会现象 12.下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的曲线和分裂过程中各分裂相之间的对应关系图,其中错误有()处。

生物必修二12章检测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1、2章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共50分) 1.下列有关推理不正确的是 A.隐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子 B.后代全为显性性状,则双亲必为显性纯合子 C.显性个体的基因型难以确定 D.隐性个体的显性亲本必为杂合子 2.有些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有些植物的花为单性花(即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下列有关植物杂交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父本进行去雄 B.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C.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 D.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 3.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 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4.下列现象中未体现性状分离的是 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 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 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 D.黑色长毛兔与白色长毛兔交配,后代出现比例相等的黑色长毛兔和白色长毛兔 5.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者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B.“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假说内容 C.“F1(YyRr)能产生数量相等的四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 D.“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 6.某植物的花色性状由一系列的基因(a1、a2、a3)控制,且前者相对于后者为显性,其中a1和a3都决定红色,a2决定蓝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B.杂合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2a3 C.若两红花植株杂交后代中红花∶蓝花=3∶1,则亲本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均为a1a2 D.若基因型为a1a2、a2a3两亲本杂交,子代中红花植株所占比例为1/2 7.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研究发现,多对黄鼠交配,后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由此推断合理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