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平面几何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平面几何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平面几何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平面几何练习题及答案

在△ABC中,AB=AC,P是△ABC内部的一点,且∠APB﹥∠APC。求证:PB<PC

由于AB=AC,可将△ABP旋转至AP'C。

∵AP‘=AP,∴∠APP'=∠AP'P

∵∠AP’C = ∠APB > ∠APC

∴∠PP'C > ∠P'PC

∴ BP=CP' < PC

在△ABC中,∠C=90°,M在BC上,且BM=AC,N在AC上,且AN=MC,AM与BN相交于点P,求证:∠BPM=45°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M在BC上,N在AC上,且BM=AC,AN=MC,求证∠BPM=45°。

证明设AC=b,BC=a, 则CM=AM=a-b,CN=2b-a。

过N点作NH∥AM,过M点作MH∥AC,交于H.连BH.

则四边形ANHM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MH=AN=CM=a-b,AM=NH.

由勾股定理得:

BN^2=BC^2+CN^2=a^2+(2b-a)^2=2(a^2-2ab+2b^2);

AM^2=AC^2+CM^2=b^2+(a-b)^2= a^2-2ab+2b^2;

BH^2=BM^2+MH^2=b^2+(a-b)^2= a^2-2ab+2b^2.

所以得 AM=BH,AM^2+BH^2=BN^2。

故三角形BH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因此∠BPM=∠BNH=45°。

这里的O 点相当于你们作业上的G 点 将边长为1+n/2(n=1,2,3,……)的正方形纸片从左到右顺次摆放,其对应的正方形的中心依次为A1A2A3,……

2011-2-19 10:16

提问者: 兔兔漂亮吗 | 浏览次数:1369次

(1)若摆放前6个正方形纸片,则被遮盖的线段长度和为( ),(2)若摆放前n (n 为大于1的正整数)个正方形纸片,则被遮盖的线段长度之和为( )

答案为:10 1/4*(n+2)(n-1)

①过A 1作A 1A ⊥EF 于A ,A 1D ⊥FG 于D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推出∴∠A 1AB=∠A 1DC=∠EFG=90°,A 1A=A 1D ,求出∠AA 1B=∠DA A C ,证△BAA 1≌△CDA 1,得到AB=DC ,求出虚线部分的线段之和是1,依次求出其它虚线之和,相加即可;

②根据①的结论求出

1

2

×(2+3+4+…+n )即可.

①解:过A 1作A 1A ⊥EF 于A ,A 1D ⊥FG 于D ,

∵正方形EFGH ,

∴∠A 1AB=∠A 1DC=∠EFG=90°,A 1A=A 1D ,

∴∠AA 1D=∠BA 1C=90°,

∴∠AA 1B=∠DA A C ,

∴△BAA 1≌△CDA 1,

∴AB=DC ,

∴BF+FC=FA+FD=

1+1

2

=1,

同理第2个虚线之和是

1+2

2

=

3

同理第3个虚线之和是2,

同理第4个虚线之和是

5

同理第5个虚线之和是3,

∴1+

3

2

+2+

5

2

+3=

1

2

×(2+3+4+5+6)=10,

②若摆放前n个(n为大于1的正整数)个正方形纸片,则图中被遮盖的线段(虚线部分)之和为

1

2

×(2+3+4+…+n)=

n2+n-

2

4

故答案为:10,

n2+n-

2

4

S△DEF+S△CEF= 12S△ABC 仍然成立.

证明:当∠EDF绕点D旋转到DE⊥AC于E时,

连接CD.∵Rt△ABC中,AC=BC,即△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D为AB边的中点,

∴CD=BD,∠ECD=∠FBD=45°,∠CDB=90°,

又∵∠EDF=90°,

∴∠EDF-∠CDF=∠CDB-∠CDF,即∠CDE=∠BDF,

∴△CDE≌△BDF,

∴S△CDE=S△BDF,

∴S△DEF+S△CEF=S△CDE+S△CDF=S△BDF+S△CDF=S△BCD= 12S△ABC,

得证.

当∠EDF绕点D旋转到DE和AC不垂直时:

猜想 S△DEF+S△CEF= 1/2S△ABC,

证明:连接CD,

同理易得△CDE≌△BDF,

∴S△CDE=S△BDF,

∴S△DEF+S△CEF=S四边形

DECF=S△CDE+S△CDF=S△DBF+S△CDF=S△BCD,

又S△BCD= 12S△ABC,

则S△DEF+S△CEF= 12S△ABC.

故答案是:S△DEF+S△CEF= 12S△ABC,S△DEF+S△CEF=

12S△ABC.

一位同学拿了两块45°的三角尺△MNK、△ACB做了一个探究活动:将△MNK的直角顶点M 放在△ABC的斜边AB的中点处,设AC=BC=a.

解:(1),

(1+)a;

(2),2a;

(3)猜想: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理由如下:

过点M分别做AC、BC的垂线MH、MG,垂足为H、G。

为说明方便,不妨设MN与AC的交点为E,MK与BC的交点为F。

由于M是△ABC斜边AB的中点,AC=BC=a

所以MH=MG=

又因为∠HME=∠GMF

所以 Rt△MHE≌Rt△MGF分

因此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正方形CGMH的面积。

而正方形CGMH的面积是MG?MH=×=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正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正方形EFGH的边HE、HG与正方形ABCD的边AB、BC交于点M、N,顶点在对角线BD上移动,设点M、N到BD的距离分别是HM、HN,四边形MBNH的面积是S;

(1)S=1/4, HM+HN= √2/2

(2)S=1/16,HM+HN= √2/4

(3)S=(BH*BH)/2=n2 /2,HM+HN=n

过H点分别作AB、BC的垂线HI和HJ

在三角形HMI和三角形HNJ中

因为∠HMI=∠HBM+∠MHB=45°+∠MHB

∠HNJ=180°-(∠HBN+∠BHN)=180°-(45°+∠BHN)

∠BHN+∠MHB=90°

所以∠HMI=∠HNJ

又HI=HJ

△HMI≌△HNJ

S△HMI=S△HNJ

MBNH的面积是S=正方形HIBJ的面积=(BH*BH)/2=n2

MBNH的面积是S=1/2*(BH*HM)+1/2*(BH*HN)=(BH*BH)/2 点M、N到BD的距离和=HM+HN=BH的长度=n

已知:如图1在Rt△ABC中,∠BAC=90°,AB=AC,点D、E分别为线段BC上两动点,若∠DAE=45度.探究线段BD、DE、EC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小明的思路是:把△AE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E′,连接E′D,使问题得到解决.请你参考小明的思路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

(1)猜想BD、DE、EC三条线段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式,并对你的猜想给予证明;(2)当动点E在线段BC上,动点D运动在线段CB延长线上时,如图2,其它

条件不变,(1)中探究的结论是否发生改变?请说明你的猜想并给予证明.

(1)猜想:DE2=BD2+EC2,

证明:根据△AE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E′,

∴△AEC≌△ABE′,

∴BE′=EC,AE′=AE,

∠C=∠ABE′,∠EAC=∠E′AB,

在Rt△ABC中,

∵AB=AC,

∴∠ABC=∠ACB=45°,

∴∠ABC+∠ABE′=90°,

即∠E′BD=90°,

∴E′B2+BD2=E′D2,

又∵∠DAE=45°,

∴∠BAD+∠EAC=45°,

∴∠E′AB+∠BAD=45°,

即∠E′AD=45°,

∴△AE′D≌△AED,

∴DE=DE′,

∴DE2=BD2+EC2.

(2)结论:关系式DE2=BD2+EC2仍然成立.

证明:将△ADB沿直线AD对折,

得△AFD,连接FE,

∴△AFD≌△ABD,

∴AF=AB,FD=DB,

∠FAD=∠BAD,∠AFD=∠ABD,

又∵AB=AC,

∴AF=AC,

∵∠FAE=∠FAD+∠DAE=∠FAD+45°,

∠EAC=∠BAC-∠BAE=90°-(∠DAE-∠DAB)=45°+∠DAB,

∴∠FAE=∠EAC,

又∵AE=AE,

∴△AFE≌△ACE,

∴FE=EC,∠AFE=∠ACE=45°,

∠AFD=∠ABD=180°-∠ABC=135°,

∴∠DFE=∠AFD-∠AFE=135°-45°=90°,

∴在Rt△DFE中,

DF2+FE2=DE2,

即DE2=BD2+EC2.

在等边△ABC的两边AB、AC所在直线上分别有两点M、N,D为△ABC外一点,且∠

MDN=60°,∠BDC=120°,BD=DC.探究:当M、N分别在直线AB、AC上移动时,BM、NC、MN之间的数量关系及△AMN的周长Q与等边△ABC的周长L的关系.

解:(1)如图1,BM、NC、MN之间的数量关系 BM+NC=MN.

此时

Q

L

. (2分).

理由:∵DM=DN ,∠MDN=60°,

∴△MDN 是等边三角形,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60°,

∵BD=CD ,∠BDC=120°,

∴∠BDC=∠DCB=30°,

∴∠MBD=∠NCD=90°,

∵DM=DN ,BD=CD ,

∴Rt △BDM ≌Rt △CDN ,

∴∠BDM=∠CDN=30°,BM=CN ,

∴DM=2BM ,DN=2CN ,

∴MN=2BM=2CN=BM+CN ;

∴AM=AN ,

∴△AMN 是等边三角形,

∵AB=AM+BM ,

∴AM :AB=2:3,

Q L

= 2

3

(2)猜想:结论仍然成立. (3分).

证明:在CN 的延长线上截取CM 1=BM ,连接DM 1.(4分)

∵∠MBD=∠M 1CD=90°,BD=CD ,

∴△DBM ≌△DCM 1,

∴DM=DM 1,∠MBD=∠M 1CD ,M 1C=BM ,

∵∠MDN=60°,∠BDC=120°,

∴∠M 1DN=∠MDN=60°,

∴△MDN ≌△M 1DN ,

∴MN=M 1N=M 1C+NC=BM+NC ,

∴△AMN 的周长为:AM+MN+AN=AM+BM+CN+AN=AB+AC ,

Q

L

(3)证明:在CN 上截取CM 1=BM ,连接DM 1.(4分)

可证△DBM ≌△DCM 1,

∴DM=DM 1,(5分) 可证∠CDN=∠MDN=60°,

∴△MDN ≌△M 1DN ,

∴MN=M 1N ,(7分).

∴NC-BM=MN .(8分).

在四边形ABCD 中,AB=AD ,∠B=∠D=90o,E 、F 分别是边BC 、CD 上的点,且∠EAF=1/2∠BAD ,求证:EF=BE+FD

证明:(1)延长EB 到G ,使BG=DF ,连接AG .

∵∠ABG=∠ABC=∠D=90°,AB=AD ,

∴△ABG ≌△ADF .

∴AG=AF ,∠1=∠2.

∴∠1+∠3=∠2+∠3=∠EAF=

1

2

∠BAD.

∴∠GAE=∠EAF.

又AE=AE,

∴△AEG≌△AEF.

∴EG=EF.

∵EG=BE+BG.

∴EF=BE+FD

(2)(1)中的结论EF=BE+FD仍然成立.

(3)结论EF=BE+FD不成立,应当是EF=BE-FD.证明:在BE上截取BG,使BG=DF,连接AG.

∵∠B+∠ADC=180°,∠ADF+∠ADC=180°,

∴∠B=∠ADF.

∵AB=AD,

∴△ABG≌△ADF.

∴∠BAG=∠DAF,AG=AF.

∴∠BAG+∠EAD=∠DAF+∠EAD

=∠EAF=

1

2

∠BAD.

∴∠GAE=∠EAF.

∵AE=AE,

∴△AEG≌△AEF.

∴EG=EF

∵EG=BE-BG

∴EF=BE-FD.

习题11

习题12

∠BAE+∠DCF=45度.

证明:连接AF,则∠DAF=∠DCF.

作DM垂直DB,使DM=BE=3,连接AM,FM.

则∠ADM=∠ABE=45度;又AD=AB.

故⊿ADM≌⊿ABE,AM=AE.

又DM^2+DF^2=9+16=25=FM^2,FM=5=EF;AF=AF.得⊿

EAF≌⊿MAF,∠EAF=∠MAF.

∠DAM=∠BAE.得:∠DAM+∠DAE=∠BAE+∠DAE=90度.

所以∠EAF=∠MAF=45度,则∠BAE+∠DAF=∠BAE+∠DCF=45°.

这里的O点相当于你们作业上的G点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M在BC上,N在AC上,且BM=AC,AN=MC,求证∠BPM=45°。

证明设AC=b,BC=a, 则CM=AM=a-b,CN=2b-a。

过N点作NH∥AM,过M点作MH∥AC,交于H.连BH.

则四边形ANHM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MH=AN=CM=a-b,AM=NH.

由勾股定理得:

BN^2=BC^2+CN^2=a^2+(2b-a)^2=2(a^2-2ab+2b^2);

AM^2=AC^2+CM^2=b^2+(a-b)^2= a^2-2ab+2b^2;

BH^2=BM^2+MH^2=b^2+(a-b)^2= a^2-2ab+2b^2.

所以得 AM=BH,AM^2+BH^2=BN^2。

故三角形BH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因此∠BPM=∠BNH=45°。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几何题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习题练习 四、证明题:(每个5分,共10分) 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BC 于E ,CF ⊥AD 于F ,求证:BE = DF 。 2、在平行四边形DECF 中,B 是CE 延长线上一点,A 是CF 延长线上一点,连结AB 恰过点D ,求证:AD ·BE =DB ·EC 五、综合题(本题10分) 3.如图,直线y=x+b (b ≠0)交坐标轴于A 、B 两点,交双曲线y=x 2 于点D , 过D 作两坐标轴的垂线DC 、DE ,连接OD . (1)求证:AD 平分∠CDE ; (2)对任意的实数b (b ≠0),求证AD ·BD 为定值; (3)是否存在直线AB ,使得四边形OBCD 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直线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A B C E O D x y F E D C B A F E D C B A

4.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2,CD=1 ,∠A=60度,∠D=∠B=90度,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S 5.如图,梯形ABCD 中,AD//BC,AB=DC. 如果P 是BC 上任意一点(中点除外),PE//AB ,PF//DC ,那么AB=PE+PF 成立吗?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证明题 1、证△ABE ≌△CDF ; 2、 ??? ?∠=∠?∠=∠?A BDE AC DE B ADF BC DF △ADF ∽△DBE BE DF DB AD =? 综合题 1.(1)证:由y=x +b 得 A (b ,0),B (0,-b ). ∴∠DAC=∠OAB=45 o 又DC ⊥x 轴,DE ⊥y 轴 ∴∠ACD=∠CDE=90o ∴∠ADC=45o 即AD 平分∠CDE.

初中数学几何题及答案

经典难题(一) 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 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 CC 1、DD 1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 求证:∠DEN =∠F . 经典难题(二) A P C D B A F G C E B O D D 2 C 2 B 2 A 2 D 1 C 1 B 1 C B D A A 1 A N F E C D B

P C G F B Q A D E 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为外心,且OM ⊥BC 于M . (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 2、设MN 是圆O 外一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引圆的两条直线,交圆于B 、C 及D 、E ,直线EB 及CD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 3、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 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设CD 、EB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 4、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 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 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初二) 经典难题(三) 1、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 求证:CE =CF .(初二) · A D H E M C B O · G A O D B E C Q P N M · O Q P B D E C N M · A A F D E C B

初二数学经典几何题型及答案

A P C D B 初二数学经典几何题型 1.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 证明如下。 首先,PA=PD ,∠PAD=∠PDA=(180°-150°)÷2=15°,∠PAB=90°-15°=75°。 在正方形ABCD 之外以AD 为底边作正三角形ADQ , 连接PQ , 则 ∠PDQ=60°+15°=75°,同样∠PAQ=75°,又AQ=DQ,,PA=PD ,所以△PAQ ≌△PDQ , 那么∠PQA=∠PQD=60°÷2=30°,在△PQA 中, ∠APQ=180°-30°-75°=75°=∠PAQ=∠PAB ,于是PQ=AQ=AB , 显然△PAQ ≌△PAB ,得∠PBA=∠PQA=30°, PB=PQ=AB=BC ,∠PBC=90°-30°=60°,所以△PBC 是正三角形。 2.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延长线交 MN 于E 、F .求证:∠DEN =∠F . 证明:连接AC,并取AC 的中点G,连接GF,GM. 又点N 为CD 的中点,则GN=AD/2;GN ∥AD,∠GNM=∠DEM;(1) 同理:GM=BC/2;GM ∥BC,∠GMN=∠CFN;(2) 又AD=BC,则:GN=GM,∠GNM=∠GMN.故:∠DEM=∠CFN. A N F E C D M B

P C G F B Q A D E 3、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 证明:分别过E 、C 、F 作直线AB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 、O 、N , 在梯形MEFN 中,WE 平行NF 因为P 为EF 中点,PQ 平行于两底 所以PQ 为梯形MEFN 中位线, 所以PQ =(ME +NF )/2 又因为,角0CB +角OBC =90°=角NBF +角CBO 所以角OCB=角NBF 而角C0B =角Rt =角BNF CB=BF 所以△OCB 全等于△NBF △MEA 全等于△OAC (同理) 所以EM =AO ,0B =NF 所以PQ=AB/2. 4、设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内部的一点,且∠PBA =∠PDA .求证:∠PAB =∠PCB . 过点P 作DA 的平行线,过点A 作DP 的平行线,两者相交于点E ;连接BE

八年级数学下册几何知识总结及试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几何知 识总结及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图形的旋转 概念:将图形绕一个顶点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图形的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只改变图形上点的位置 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旋转所得到的图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距离相等,两组对应点分别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相等。 基本画法:将图形上的一些特殊点与旋转中心连接,以旋转中心为圆心,连线段长为半径画图,按照旋转的角度来找出对应点,再画出所有的对应线段。 典型题:确定图形的旋转角度、确定图形的旋转中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作图题、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 1、中心对称的概念一个图形绕某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 形关于这点对称,也称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2、中心对称的性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 分。 3、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把一个图形绕某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 角线互相平分。 3、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条件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概念) (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4)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5、反证法 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的方法,不是从已知条件出发直接证明命题的结论成立,而是先提出与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由这个“假设”出发推导出矛盾,说明假设是不成立的,因而命题的结论是成立的。 常见题型:运用性质求值、添加条件题、实际问题相结合、体现数学思想的题型、 例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BC,BC=6cm,点P、Q分别以A、C点同时出发,P以1cm/ s 的速度由点A向点D运动,Q以2cm/s的速度由C出发向B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秒.则当x=时,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 §矩形、菱形、正方形 1、矩形的概念和性质 有一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矩形也叫做长方形。矩形是特殊的平时行不行,它除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外,还具有的性质: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判定矩形的条件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菱形的概念与性质

八年级数学几何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F 八年级数学几何经典题【含答案】 1、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M 、N 分别就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求证:∠DEN =∠F. 2、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与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与正方形CBFG,点P 就是 EF 的中点. 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 3、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AE =AC,AE 与求证:CE =CF. 、 4、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且CE =CA,直线EC 交DA 延长线于F. 求证:AE =AF. B E

5、设P 就是正方形ABCD 一边BC 上的任一点,PF ⊥AP ,CF 平分∠ DCE. 求证:PA =PF. 6、平行四边形ABCD 中,设E 、F 分别就是BC 、AB 上的一点,AE 与CF 相交于P ,且 AE =CF.求证:∠DPA =∠DPC. 7如图,△ABC 中,∠C 为直角,∠A=30°,分别以AB 、AC 为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ABE 与正△ACD,DE 与AB 交于F 。 求证:EF=FD 。 8如图,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EC 与DF 相交于G,连接AG,求证:AG=AD 。 9、已知在三角形ABC 中,AD 就是BC 边上的中线,E 就是AD 上的一点,且BE=AC,延长BE 交AC 与F,求证AF=EF , D F E P C B A F P D E C B A

初二数学下册几何题

初二数学下册几何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等腰梯形的周长为22cm,中位线长是7cm,两条对角线中点连线长为3cm,则梯形各边的长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梯形的一条对角线将中位线分成两部分的比是3:7,则中位线将梯形分成两部分的面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菱形的周长20cm,一边上的高是4.8cm,较短的对角线长6cm,较长对角线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AD=4,P为AD上一动点, PE⊥AC于E,PF⊥BD于F,则PE+PF的值为____________ 5、分别连结矩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各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6、8、10,则由它的中位线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周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等腰梯形的中位线长为6cm,腰长为5cm,则周长为_____________。 8、菱形ABCD中的一边与两条对角线夹角的差是20°,则该菱形各内角度数是_____ 9、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等腰梯形的高为5cm,则梯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已知菱形的面积为96cm2,对角线长为16cm,则此菱形的边长为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已知:如图,D为△ABC的边AB的中点,E在AC上,CE= 1/3AC,BE、CD交于O点,若OE=2,则OB=() A、2 B、4 C、6 D、8 12、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B+∠C=90°,E、F分别是 AD、BC的中点, 若AD=5cm,BC=13cm,则EF=()cm. A、4 B 、5 C、6.5 D、9 13、已知:△ABC的周长是a,D、E、F分别是△ABC三边的中点,在△DEF的内部再作这样的三角形……,则作出这样的第n 个三角形其周长为() A、a B、2a C、1/2a D、(1/2)n a 14、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cm和8cm,则菱形的高为() A、24/5 B、48/5 C、6/5 D、12/5 15、如图,AB∥CD,,AE⊥CD,AE=12,BD=15,AC=20, 则梯形面积为() A、130 B、140 C、150 D、160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如图,MN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BC=5AD, 求四边形AMND与四边形ABCD的面积之比 2、等腰梯形的一个底角为45°,高为h,中位线长为m,求梯形下底的长

初二数学几何试题含答案

初二数学几何试题含答 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一、细心填一填 3.在数轴上与表示3的点距离最近的整数点所表示的数是 . 4.如图,△ABC 中,∠ABC =38,BC =6cm ,E 为BC 的中点,△ABC 平移得到△DEF ,则∠DEF = ,平移距离为 cm. 5.正九边形绕它的旋转中心至少旋转 后才能与原图形重合. 6.如图,若□ABCD 与□EBCF 关于BC 所在直线对称,且∠ABE =90°,则∠F = °. 7.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以BC 为边在正方形外部作等边三角形BCE ,连结DE ,则∠CDE 的度数为 . 8.如图,在□ABCD 中,∠ABC 的平分线交AD 于点E ,且AE =DE =1,则□ABCD 的周长等于 . 9.在梯形ABCD 中,AD ∥BC 10.如图,在△ABC 中,AB =两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1.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12.矩形ABCD 的周长为24 . 13.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其中AC +BD =28,CD =10. (1)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则△OCD 的周长为 ; (2)若四边形ABCD 是菱形,则菱形的面积为 ; (3)若四边形ABCD 是矩形,则AD 的长为 . 二、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有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A D C E F 第4题 A B C D F 第6题 第10题

八年级下数学几何题(有答案)

八年级下期末复习5 如图1,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E在CD上,∠DAE的平分线交CD于F,BG⊥AF于G,交AE 于H. (1)如图1,∠DEA=60°,求证:AH=DF; (2)如图2,E是线段CD上(不与C、D重合)任一点,请问:AH与DF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3,E是线段DC延长线上一点,若F是△ADE中与∠DAE相邻的外角平分线与CD的交点,其它条件不变,请判断AH与DF的数量关系(画图,直接写出结论,不需证明).

证明:(1)延长BG交AD于点S ∵AF是HAS的角的平分线,BS⊥AF ∴∠HAG=∠SAG,∠HGA=SGA=90°又∵AG=AG ∴△AGH≌△AGS ∴AH=AS, ∵AB∥CD ∴∠AFD=∠BAG, ∵∠BAG+∠ABS=∠ABS+∠ASB=90°∴∠BAG=∠ASB ∴∠ASB=∠AFD 又∵∠BAS=∠D=90°,AB=AD ∴△ABS≌△DAF ∴DF=AS ∴DF=AH. (2)DF=AH.

同理可证DF=AH. (3)DF=AH 如图,在△ABC中,点O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点O不与A、C两点重合),过点O作直线MN ∥BC,直线MN与∠BCA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与∠DCA(△ABC的外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1)OE与OF相等吗?为什么? (2)探究: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3)在(2)中,当∠ACB等于多少时,四边形AECF为正方形.(不要求说理由) 解:(1)如图所示:作EG⊥BC,EJ⊥AC,FK⊥AC,FH⊥BF, 因为直线EC,CF分别平分∠ACB与∠ACD,所以EG=EJ,FK=FH, 在△EJO与△FKO中,

初二数学几何证明初步练习题含答案

几何证明初步练习题 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推理过程: ○ 1 作CM ∥AB ,则∠A= ,∠B= ,∵∠ACB +∠1+∠2=1800( ,∴∠A+∠B+∠ACB=1800. ○ 2 作MN ∥BC ,则∠2= ,∠3= ,∵∠1+∠2+∠3=1800,∴∠BAC+∠B+∠C=1800 . 2.求证: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大于或者等于60°。 3、.如图,在△ABC 中,∠C >∠B,求证:AB >AC 。 4. 已知,如图,AE 5. 已知:如图,EF ∥AD ,∠1 =∠2. 求证:∠AGD +∠BAC = 180°. 反证法经典例题 6.求证: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7.如图,在平面内,AB 是L 的斜线,CD 是L 的垂线。 求证:AB 与CD 必定相交。 8.2 一.角平分线--轴对称 9、已知在ΔABC 中,E为BC的中点,AD 平分BAC ∠,BD ⊥AD 于D .AB =9,AC=13 求DE的长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分析:延长BD交AC于F.可得ΔABD ≌ΔAFD .则BD =DF .又BE =EC ,即D E为Δ BCF 的中位线.∴DE=12FC=12 (AC-AB)=2. 10、已知在ΔABC 中,108A ∠=,AB =AC ,分ABC ∠.求证:BD 平BC =AB +CD . 分析:在BC上截取BE=BA,连接D E.可得ΔBAD ≌ΔBED .由已知可得:18ABD DBE ∠=∠=,108A BED ∠=∠=, 36C ABC ∠=∠=.∴72DEC EDC ∠=∠=,∴CD =CE ,∴BC =AB +CD . 11、如图,ΔABC 中,E是BC 边上的中点,DE ⊥BC 于E ,交BAC ∠的平分线AD 于D , 过D 作DM ⊥AB 于M,作DN ⊥AC 于N .求证:BM =CN . 分析:连接DB 与DC .∵DE 垂直平分BC ,∴DB =DC .易证ΔAMD ≌ΔAND . ∴有DM =DN .∴ΔBMD ≌ΔCND (HL).∴BM =CN . 二、旋转 12、如图,已知在正方形ABCD 中,E在BC 上,F在DC 上,BE +DF =EF . 求证:45EAF ∠=. 分析:将ΔADF 绕A顺时针旋转90得ABG .∴GAB FAD ∠=∠.易 证ΔAGE ≌ΔAFE . ∴ 1452FAE GAE FAG ∠=∠=∠= 13、如图,点E 在ΔABC 外部,D 在边BC 上,DE 交AC 于F .若123∠=∠=∠, AC=AE.求证:ΔABC ≌ΔADE . C B A D E F D A B C B A E D N M B D A C 213E D B A

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几何知识总结及试题

§9.1 图形的旋转 概念:将图形绕一个顶点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图形的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只改变图形上点的位置 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旋转所得到的图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距离相等,两组对应点分别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相等。 基本画法:将图形上的一些特殊点与旋转中心连接,以旋转中心为圆心,连线段长为半径画图,按照旋转的角度来找出对应点,再画出所有的对应线段。 典型题:确定图形的旋转角度、确定图形的旋转中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作图题、 §9.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 1、中心对称的概念一个图形绕某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称这两 个图形关于这点对称,也称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2、中心对称的性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 平分。 3、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把一个图形绕某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 §9.3 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条件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概念) (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4)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5、反证法 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的方法,不是从已知条件出发直接证明命题的结论成立,而是先提出与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由这个“假设”出发推导出矛盾,说明假设是不成立的,因而命题的结论是成立的。 常见题型:运用性质求值、添加条件题、实际问题相结合、体现数学思想的题型、 例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BC,BC=6cm,点P、Q分别以A、C点同时出发,P以 1cm/ s的速度由点A向点D运动,Q以2cm/s的速度由C出发向B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秒.则当x=时,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 §9.4 矩形、菱形、正方形 1、矩形的概念和性质 有一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矩形也叫做长方形。矩形是特殊的平时行不行,它除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外,还具有的性质: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2、判定矩形的条件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菱形的概念与性质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除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外,还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菱形的四条边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4、判定菱形的条件 (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概念) (2)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5、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条件 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正方形不仅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且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特殊的矩形,也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特殊的菱形。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一切性质。 判定正方形的条件: (1)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概念) (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9.5 三角形的中位线 1、三角形中线的概念和性质 连接三角形两边重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中位线平行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初二数学几何综合训练题及答案

初二数学几何综合训练 题及答案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初二几何难题训练题 1,如图矩形ABCD对角线AC、BD交于O,E F分别是OA、OB的中点(1)求证△ADE≌△BCF:(2)若AD=4cm,AB=8cm,求CF的长。 2,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DC,∠ABC=90°,AB=2DC,对角线AC⊥BD,垂足为F,过点F作EF∥AB,交AD于点E,CF=4cm. (1)求证:四边形ABFE是等腰梯形; (2)求AE的长.

3,如图,用三个全等的菱形ABGH、BCFG、CDEF拼成平行四边形ADEH,连接AE与BG、CF分别交于P、Q, (1)若AB=6,求线段BP的长; (2)观察图形,是否有三角形与△ACQ全等并证明你的结论 4,已知点E,F在三角形ABC的边AB所在的直线上,且AE=BF,FH//EG//AC,FH、EC分别交边BC所在的直线于点H,G 1 如果点E。F在边AB上,那么EG+FH=AC,请证明这个结论 2 如果点E在AB上,点F在AB的延长线上,那么线段EG,FH,AC的长度关系是什么 3 如果点E在AB的反向延长线上,点F在AB的延长线上,那么线段EG,FH,AC的长度关系是什么 4 请你就1,2,3的结论,选择一种情况给予证明 5,如图是一个常见铁夹的侧面示意图,OA,OB表示铁夹的两个面,C是轴,CD⊥OA于点D,已知DA=15mm,DO=24mm,DC=10mm,我们知道铁夹的侧面是轴对称图形,请求出A、B两点间的距离.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几何题证明题专题

1.(10分)如图,正方形ABCD中,P为AB边上任意一点,AE⊥DP于E,点F在DP 的延长线上,且EF=DE,连接AF、BF,∠BAF的平分线交DF于G,连接GC.(1)求证:△AE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求证:AG+CG=DG. 2.(8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BF=DE,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 (1)求证:△ABE≌△CDF; (2)若AC与BD交于点O,求证:AO=CO.

3.(9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M、N分别为AD、BC的中点,E、F分别为BM、CM的中点. (1)求证:四边形MENF是平行四边形; (2)若四边形MENF的面积是梯形ABCD面积的,问AD、BC满足什么关系? 4.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D=12,DO=OB=5,AC=26,∠ADB=90°. (1)求证:四边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 (2)求四边形 ABCD 的面积. 5、四边形ABCD中,AD=BC,BE=DF,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 (1)求证:△ADE≌△CBF; (2)若AC与BD相交于点O,求证:AO=CO.

6、如图,△ABC中,AB=BC,BE⊥AC于点E,AD⊥BC于点D,∠BAD=45°,AD与BE交于点F,连接CF. (1)求证:BF=2AE; (2)若CD=,求AD的长. 7、如图,E是?ABCD的边CD的中点,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ADE≌△FCE. (2)若∠BAF=90°,BC=5,EF=3,求CD的长. 8、如图,在菱形ABCD中,AB=2,∠DAB=60°。点E是AD边的中点,点M是AB边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重合),延长ME交CD的延长线于点N,连接MD、AN。 (1)求证:四边形AMDN是平行四边形。 (2)当AM为何值时,四边形AMDN是矩形?请说明理由。

初二数学几何综合训练题及答案

初二几何难题训练题 1,如图矩形ABCD对角线AC、BD交于O,E F分别是OA、OB的中点(1)求证△ADE≌△BCF:(2)若AD=4cm,AB=8cm,求CF的长。 2,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DC,∠ABC=90°,AB=2DC,对角线AC⊥BD,垂足为F,过点F作EF∥AB,交AD于点E,CF=4cm. (1)求证:四边形ABFE是等腰梯形; (2)求AE的长.

3,如图,用三个全等的菱形ABGH、BCFG、CDEF拼成平行四边形ADEH,连接AE与BG、CF分别交于P、Q, (1)若AB=6,求线段BP的长; (2)观察图形,是否有三角形与△ACQ全等?并证明你的结论 4,已知点E,F在三角形ABC的边AB所在的直线上,且AE=BF,FH//EG//AC,FH、EC分别交边BC所在的直线于点H,G 1 如果点E。F在边AB上,那么EG+FH=AC,请证明这个结论 2 如果点E在AB上,点F在AB的延长线上,那么线段EG,FH,AC的长度关系是什么? 3 如果点E在AB的反向延长线上,点F在AB的延长线上,那么线段EG,FH,AC的长度关系是什么? 4 请你就1,2,3的结论,选择一种情况给予证明 5,如图是一个常见铁夹的侧面示意图,OA,OB表示铁夹的两个面,C是轴,CD⊥OA于点D,已知DA=15mm,DO=24mm,DC=10mm,我们知道铁夹的侧面是轴对称图形,请求出A、B两点间的距离.

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B作BE⊥CD,垂足为E,连接AE,F为AE上一点,且∠BFE=∠C,(1)求证:△ABF∽△EAD ;(2)若AB=5,AD=3,∠BAE=30°,求BF 的长 7,如图,AB与CD相交于E,AE=EB,CE=ED,D为线段FB的中点,GF与AB相交于点G,若CF=15cm,求GF之长。 8, 如图1,已知四边形ABCD是菱形,G是线段CD上的任意一点时,连接BG交AC于F,过F作FH∥CD交BC于H,可以证明结论FH/AB =FG /BG 成立.(考生不必证明)(1)探究:如图2,上述条件中,若G在CD的延长线上,其它条件不变时,其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计算:若菱形ABCD中AB=6,∠ADC=60°,G在直线CD上,且CG=16,连接BG 交AC所在的直线于F,过F作FH∥CD交BC所在的直线于H,求BG与FG的长.(3)发现:通过上述过程,你发现G在直线CD上时,结论FH /AB =FG /BG 还成立吗?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经典题(含答案)

初中几何证明题 经典题(一) 1、已知:如图,O是半圆的圆心,C、E是圆上的两点,CD⊥AB,EF⊥AB,EG⊥CO. 求证:CD=GF.(初二) .如下图做GH⊥AB,连接EO。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GFH=∠OEG, 即△GHF∽△OGE,可得EO GF = GO GH = CO CD ,又CO=EO,所以CD=GF得证。 2、已知:如图,P是正方形ABCD内点,∠PAD=∠PDA=150. 求证:△PBC是正三角形.(初二) .如下图做GH⊥AB,连接EO。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GFH=∠OEG, 即△GHF∽△OGE,可得EO GF = GO GH = CO CD ,又CO=EO,所以CD=GF得证。 .如下图做GH⊥AB,连接EO。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GFH=∠OEG, 即△GHF∽△OGE,可得EO GF = GO GH = CO CD ,又CO=EO,所以CD=GF得证。 A P C D B A F G C E B O D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 CC 1、DD 1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 求证:∠DEN =∠F . 经典题(二) 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 D 2 C 2 B 2 A 2 D 1 C 1 B 1 C B D A A 1 B

八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压轴题

八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压轴题 1.如图,已知菱形ABCD中,∠ABC=60°,AB=8,过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P(不与B、D重合)分别向直线AB、AD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F. (1)BD的长是---------------------; (2)连接PC,当PE+PF+PC取得最小值时,此时PB的长是-----------------------------; 2.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BC=6cm. 射线AG//BC,点E从点A出发沿射线AG以1cm/s的速度运动,同时点F 从点B出发沿射线BC以2cm/s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 (1)连接EF,当EF经过AC边的中点D时,求证:△ADE≌△CDF; (2)填空:①当t为--------------------s时,四边形ACFE是菱形; ②当t为何值时,EF⊥BC,并加以说明; 3.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3,BC=6,沿EF折叠后,点C落在AB边上的点P处,点D落在点Q处,AD与PQ相交于点H,∠BPE=30°;⑴求BE、QF的长;⑵求四边形PEFH的面积;

4.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cm,∠DBC=30°,动点P以2cm/s的速度,从点B出发,沿B→D的方向,向点D 运动;动点Q以3cm/s的速度,从点D出发,沿D→C→B的方向,向点B移动.若P、Q两点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目的地时整个运动随之结束,设运动时间为t秒. (1)求△PQD的面积S(cm2)与运动时间t(s)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2)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得△PQD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5 如图1,在△OAB中,∠OAB=90°,∠AOB=30°,OB=8.以OB为边,在△OAB外作等边△OBC,D是OB的中点,连接AD并延长交OC于E. (1)求证:四边形ABCE是平行四边形; (2)如图2,将图1中的四边形ABCO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折痕为FG,求OG的长. 6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BCD=90°,AB=AD=10cm,BC=8cm.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3cm的速度沿折线ABCD方向运动,点Q从点D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沿线段DC方向向点C运动.已知动点P、Q同时发,当点Q运动到点C时,P、Q运动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 (1)求CD的长; (2)当四边形PBQD为平行四边形时,求四边形PBQD的周长; (3)当点P在AB、CD上运动时,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BPQ的面积为20cm2?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初二数学几何类综合题及参考答案

初中几何综合测试题 (时间120分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22分,每空2分) 1.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9和2,第三边长为奇数,则第三 边长为 . 2.△ABC三边长分别为3、4、5,与其相似的△A′B′C′的最大边长是 10,则△A′B′C′的面积是 . 4.弦AC,BD在圆相交于E,且,∠BEC=130°, 则∠ACD= . 5.点O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若平行四边行ABCD的 面 积为8cm,则△AOB的面积为 . 6.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cm和12cm,则斜边上的中线 长为 . 7.梯形上底长为2,中位线长为5,则梯形的下底长为 . 9.如图,分别延长四边形ABCD两组对边交于E、F,若DF=2DA,

10.在Rt△ABC中,AD是斜边BC上的高,如果BC=a,∠B=30°, 那么AD等于 . 二.选择题(本题共44分,每小题4分) 1.一个角的余角和它的补角互为补角,则这个角是[ ] A.30° B.45° C.60° D.75° 2.依次连结等腰梯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 A.矩形 B.正方形 C.菱形 D.梯形 3.如图,DF∥EG∥BC,AD=DE=EB,△ABC被分成三部分的 面积之比为[ ] A.1∶2∶3 B.1∶1∶1 C.1∶4∶9 D.1∶3∶5 4.如果两个圆的半径分别为4cm和5cm,圆心距为1cm,那么这 两个圆 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切 C.外切 D.外离

5.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半径为3cm,那么扇形的面积为[ ] 6.已知Rt△ABC的斜边为10,切圆的半径为2,则两条直角边的 长为[ ] 7.和距离为2cm的两条平行线都相切的圆的圆心的轨迹是[ ] A.和两条平行线都平行的一条直线。 B.在两条平行线之间且与两平行线都平行的一条直线。 C.和两平行线的距离都等于2cm的一条平行线。 D.和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都等于1cm的一条平行线。 8.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割线PBC交圆于点B、C,作圆的切线PM,M 为切点,若PB=2,BC=3,那么PM的长为[ ] 9.已知:AB∥CD,EF∥CD,且∠ABC=20°,∠CFE=30°, 则∠BCF的度数是[ ] A.160° B.150° C.70° D.50° 10.如图OA=OB,点C在OA上,点D在OB上,OC=OD,AD和

最新八年级数学上几何典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几何典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3?铁岭)如图,在△ABC和△DEC中,已知AB=DE,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DEC,不能添加 的一组条件是() A.BC=EC,∠B=∠E B.BC=EC,AC=DC C.B C=DC,∠A=∠D D.∠B=∠E,∠A=∠D 2.(2011?恩施州)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垂足为F,DE=DG,△ADG和△AED的面积分别为 50和39,则△EDF的面积为() A.11 B.5.5 C.7D.3.5 3.(2013?贺州)如图,在△ABC中,∠ABC=45°,AC=8cm,F是高AD和BE的交点,则BF的长是() A.4cm B.6cm C.8cm D.9cm 4.(2010?海南)如图,a、b、c分别表示△ABC的三边长,则下面与△ABC一定全等的三角形是()A.B.C.D. 5.(2013?珠海)点(3,2)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 A.(3,﹣2)B.(﹣3,2)C.(﹣3,﹣2)D.(2,﹣3) 6.(2013?十堰)如图,将△ABC沿直线DE折叠后,使得点B与点A重合.已知AC=5cm,△ADC的周长为17cm, 则BC的长为()

A .7cm B .10cm C .12cm D .22cm 7.(2013?新疆)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3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12 B .15 C .12或15 D .18 8.(2013?烟台)下列各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3a+2a=5a 2 B .(﹣3a 3)2=9a 6 C .a 4÷a 2=a 3D .(a+2)2=a 2 +4 9.(2012?西宁)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A .3x 2 ﹣6x=x (3x ﹣6) B .﹣a 2+b 2 =(b+a )(b ﹣a ) C .4x 2 ﹣y 2 =(4x+y )(4x ﹣y ) D .4x 2 ﹣2xy+y 2 =(2x ﹣y ) 2 10.(2013?恩施州)把x 2 y ﹣2y 2 x+y 3 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 A .y (x 2﹣2xy+y 2) B .x 2y ﹣y 2(2x ﹣y )C .y (x ﹣y )2 D .y (x+y ) 2 二.填空题(共 10小题) 11.(2013?资阳)如图,在Rt △ABC 中,∠C=90°,∠B=60°,点D 是BC 边上的点,CD=1,将△ABC 沿直线AD 翻 折,使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E 处,若点P 是直线AD 上的动点,则△PEB 的周长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12.(2013?黔西南州)如图,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B 、C 、D 、E 在同一直线上,且CG=CD,DF=DE,则∠ E=_________度. 13.(2013?枣庄)若 ,,则a+b 的值为_________. 14.(2013?内江)若m 2 ﹣n 2 =6,且m ﹣n=2,则m+n=_________. 15.(2013?菏泽)分解因式:3a 2 ﹣12ab+12b 2 =_________ . 16.(2013?盐城)使分式 的值为零的条件是 x=_________. 17.(2013?南京)使式子1+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初二数学几何试题含答案

一、细心填一填 3.在数轴上与表示3的点距离最近的整数点所表示的数是 . 4.如图,△ABC 中,∠ABC =38?,BC =6cm ,E 为BC 的中点,△ABC 平移得到△DEF ,则∠DEF = ?,平移距离为 cm. 5.正九边形绕它的旋转中心至少旋转 ?后才能与原图形重合. 6.如图,若□ABCD 与□EBCF 关于BC 所在直线对称,且∠ABE =90°,则∠F = °. 7.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以BC 为边在正方形外部作等边三角形BCE ,连结DE ,则∠CDE 的度数 为 . 8.如图,在□ABCD 中,∠ABC 的平分线交AD 于点E ,且AE =DE =1,则□ABCD 的周长等于 . 9 .在梯形ABCD 中,AD ∥BC ,∠的度数为 °. 10.如图,在△ABC 中,AB =AC = AD 两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1.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3,m ,则m = . 12.矩形ABCD 的周长为24,面积为32,则其四条边的平方和为 . 13.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其中AC +BD =28,CD =10. (1)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则△OCD 的周长为 ; (2)若四边形ABCD 是菱形,则菱形的面积为 ; (3)若四边形ABCD 是矩形,则AD 的长为 . 二、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有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6.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 . D . 18.给出下列长度的四组线段:①1,2,2;②5,12,13;③6,7,8;④3m ,4m ,5m (m >0).其中 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 )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19.在俄罗斯方块游戏中,若某行被小方格块填满,则该行中的所有小方格会自 动消失.现在游戏机屏幕下面三行已拼成如图所示的图案,屏幕上方又出现 一小方格块正向下运动,为了使屏幕下面三行中的小方格都自动消失,你可 以进行以下哪项操作 ( ) 第19题 A B D C E F 第4题 A B C D E 第6题 C 第7题 第10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