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八课 国家利益至上 第1课时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八课 国家利益至上 第1课时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教学设计

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第1课时国家好大家才会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理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互关系;

2、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提高辨证思维能力。

2、概括什么是国家利益及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提高概况能力。

知识目标

1、了解国家利益的内涵和外延,知道国家核心利益的基本内容。

2、理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懂得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国家利益;增强对国家利益内容的认识,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难点:认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片段。从视频中,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引导:只有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才幸福安康;只有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才有“我是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二、预习提纲

1、对待祖国,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情感?

最深厚、最纯洁、、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她的荣誉受到任何亵渎和。

2、什么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包括哪些内容?都涉及哪些领域?

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包括、领土、和政权等。

国家利益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

3、国家核心利益包含哪些内容?

国家、国家安全、领土、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4、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是什么关系?

(1)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

(2)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3)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4)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的。

5.中国梦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

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三、新课讲授

第一目:认识国家利益

1、探究一:P86运用你的经验思考:你如何理解“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

了”这句话?“一二?九”运动的历史意义何在?

点拨:这句话生动准确地概括了“一二?九”运动爆发前,中华民族所面临的严峻社会形势。这句话警醒人们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已经到了千钧一发之际,它象号角,号召人们赶快行动起来救亡图存!

“一?二九”运动提高了国人的爱国意识,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国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探究二:结合篆书“国”字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点拨: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包括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等。

拓展延伸:《说文解字》说:“国,邦也;从囗从或”。按照古人的理解,一个国家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一是人口,以小“口”代表;二是土地,以“一”代表;三是军队组织,以“戈”代表;四是范围,以大“囗”代表。把这四个条件组合起来,便成了一个“国”字。

知识拓展:对比代近与当代,认识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3、探究三:P88下述举措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点拨:设立三沙市是一集提高国防能力与经济开发利用的大棋,一方面适应中国南海战略的发展,也为突破美国围堵中国战略在南海的捣乱迈出了重要一步。

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不仅为了保证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为了保障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知识归纳:

1、对待祖国,我们应该有什么情感?

答: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她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

2、什么是国家利益?

答: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包括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等,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国家利益涉及诸多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

第二目: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1、探究一:除夕之夜,中学生小京一家围坐在一起,畅谈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

思考:(1)在新的一年你的愿望是什么?

(2)个人愿望与国家利益之间有什么关系?

点拨:(1)例如,忧烦无踪了,快乐高涨了,惆怅无影了,幸福蔓延了。(2)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2、探究二:P90阅读感悟: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怎样?

(1)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P89)

(2)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P89)(3)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P90)(4)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P90)

微拓展:搜集爱国名言警句

点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知识归纳:

3、什么是国家核心利益?

答: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4、如何理解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

答:(1)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2)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3)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的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4)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5、维护国家利益有什么意义?

答:(1)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

(2)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

四、课堂小结:

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国家利益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维护国家利益最终受益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做到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决维护国家利益。

五、板书设计

六、课堂演练

1.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意味着邓小平对祖国怀有( D )的情感

①最深厚②最纯洁③最高尚④最神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7年4月10日在人民大会堂同缅甸总统吴廷觉举行会谈。习近平强调,中缅双方要加强高层交往,深化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上相互支持。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 D )

①国家主权、国家安全

②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③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

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6年11月20日在秘鲁首都利马开幕,21个APEC经济体领导人出席会议,是为了维护国家的( C )

A.安全利益B.政治利益C.经济利益D.文化利益

4. 2017年4月中缅原油管道工程投入运输,标志着新世纪以来我国已经建成海上运输、中俄石油管道进口等五条油气进口线路,这将大大缓解国内能源不足和满足国内旺盛需求。材料说明( B )

A.中国是一个石油资源短缺的国家

B.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C.中国政府努力创造和平周边环境

D.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

5.看下图漫画,说明( A )

A.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紧密结合、高度统一的

B.首先要保障个人利益,最后维护国家利益

C.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不可能一致

D.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就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6. 2017年2月,韩国乐天集团理事会作出决定,同意就“萨德”反导系统部署用地与韩国军方签署协议,“萨德”反导系统的部署进程又向前迈出危险的一步。在国家利益面前,我们队乐天说“不”,是因为( B )

① “萨德”反导系统损害中国国家利益②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③对那些侵害中国利益的明确实施者,我们有必要让其付出应有的代价

④国家利益只关系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无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7. 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以下属于国家核心利益的是( B )

①国家主权②国家安全③领土完整④文化利益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 对于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①是高度统一的②是相辅相成

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④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 “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表明( D )

A.“我为人人”的前提是“人人为我”

B.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他人利益

C.有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才会有保障

D.我们应该积极维护国家利益、报效祖国

10.2016年11月11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总书记说:“国家好、民族好、大家好。”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习总书记说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好”的认识。

认识题中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所要回答的就是“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进而回归教材,组织答案。

习总书记的话告诉我们:没有国就没有家,只有把国家建设好,才会实现民族的发展,社会

的稳定,大家的幸福。

(1)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2)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3)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4)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11.2017年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海军装备部政委在接受采访时透漏:“第二艘航母已经按计划进展,很顺利,与第一艘航母比,在技术成熟度、总体性能和未来训练作战使用上,都有很大提高。可以肯定地说,第二艘航母整体性能会有很大进步,体现中国造的特色。”思考回答:(1)我国制造第二艘航母说明了什么?

(2)我国制造第二艘航母对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有什么影响?

提示:我们积极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没有国土、人口和主权,国家就不能生存。没有和平的周边环境、充分的能源供应和平等的贸易关系,国家就难以发展。我国建造第二艘航母有利于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七、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