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选】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体的运动实验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精选】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体的运动实验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精选】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体的运动实验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精选】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体的运动实验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物体的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晓华和同学取两张等大的同型号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如图甲所示,再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同的大小纸锥,进行纸锥下落快慢的研究:

(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此时应该拿至图乙的_______(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同时记录纸锥下落至地面的时间,就可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2)参照表中速度格式,请把实验表格中①和②两处填写完整_______;

(3)在测量过程中,发现_____(选填“下落的时间”或“下落的路程”)较难测出,于是我们可采用增加下落高度或换用锥角较_____(选填“大”或“小”)的纸锥进行实验;(4)晓华的同学猜想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可能与纸锥的锥角、纸锥的轻重(即质量)有关,并打算用第(1)题中的两个纸锥,研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的关系,晓华认为不科学,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来源】【校级联考】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片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阶段性测试物理试题

【答案】A 下落高度/m;下落时间/s 下落时间大没有控制纸锥的质量相同

【解析】

【分析】

(1)若使纸锥从同一高度落下,应使纸锥的尖端位置在同一水平高度处;

(2)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

s

v

t

=可知,要得到速度,需测量路程和时间,根据实验目的完

成表格所要记录的物理量;

(3)实验中若纸锥下落较快,则时间较难测量;因此可从增加时间等角度去考虑。

(4)制作纸锥时,从同样大小的纸上剪去了大小不等的一部分,造成了纸锥的轻重不同。【详解】

(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因为着地时纸锥的下端先着地,故应选图乙A的位置释放;

(2)根据

s

v

t

=可知,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因此本实验是测量两个纸锥的下落速度,因

此需要测量下落的高度h和下落所用的时间,故表格中空缺的内容是:

①下落的高度h/m;②下落所用时间t/s。

(3)纸锥下落快,时间较难测量,必须增加纸锥下落的高度和锥角,以增大下落时间,便于时间的测量,为减小误差,还要多测几次,取平均值。

(4)根据纸锥的制作方法,由于剪去部分的大小不同,所以纸锥的质量会不同,即没有控制纸锥的质量相同,所以不科学。

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选填“大”或“小”)。

(3)如果小车过了中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前半段的平均速度v1会偏_____。

(4)图中停表的1格表示1秒,甲、乙、丙分别对应了小车在起点、中点和终点位置的时间。其中s1=90cm,小车长10cm,则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_____m/s。

(5)由计算得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新康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答案】v=s/t 小小 0.225 变速

【解析】

【分析】

(1)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时的平均速度,原理为平均速度的公式,即

s

v

t =;

(2)为了方便计时,应使小车运动的时间长一些;

(3)小车过了中点才停止计时,计时偏长,根据

s

v

t

=分析速度的变化;

(4)确定对应的路程与时间,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平均速度;

(5)已知路程和运动时间,根据

s

v

t

=分析速度的变化,判断运动状态。

【详解】

(1)测平均速度时,分别测量路程和时间,利用公式计算速度,即原理为

s

v

t =;

(2)为了方便计时,应使小车运动的速度慢一些,所以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

(3)如果小车过了中点才停止计时,计时偏长,由

s

v

t

=分析可知,测得前半段的平均速

度v1会偏小;

(4)全路程s1=90cm=0.9m,下半程s3=0.45m;由图知下半程所用的时间为2s,

则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3

3

3

0.45m

0.225m/s

2s

s

v

t

===;

(5)观察图可知,上半程运动时间为3s,上半程平均速度为:

2

2

2

0.45m

0.15m/s

3s

s

v

t

===;

可见23

v v

<,即下半程平均速度大,所以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变速运动。

3.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________;

(3)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 .

(4)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 直线运动.

【来源】鲁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质量检测试题

【答案】

s

v

t

=刻度尺0.180.225变速

【解析】

(1)测量速度的实验原理是s

v

t

=;

(2)要测出速度,应测量出小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所以要用到刻度尺和秒表;

(3)上半段路程

2

1

90450.45

2

s cm cm m

=?==,通过上半段路程的时间

1

1035031035003

t s

=-=

::::,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2

2

2

0.45

0.15/

3

s m

v m s

t s

===,下半

段路程为

3

1

0.90.45

2

s m m

=?=,时间为

2

1035051035032

t s

=-=

::::,

则3

3

3

0.45

0.225/

2

s m

v m s

t s

===;全程长

1

900.9

s cm m,

==通过全程的时间

1

1035051035005

t s

=-=

::::,全程的平均速度1

1

1

0.9

0.18/

5

s m

v m s

t s

===,

(4)由(3)知,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变速运动.

故答案为(1). s

v t

=

(2). 刻度尺 (3). 0.18 (4). 0.225 (5). 变速

4.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同学们用频闪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 0.2s 曝光一次.

(1)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拍下纸锥竖直下落的照片如图 所示,由此可以判断反映纸锥下落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下图的________.

(2)若测得纸锥在 A 、C 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 8.40cm ,则 AC 过程中纸锥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3)小组间交流时,小段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 ①请你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个影响因素). ②为了验证你的猜想,应该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 【来源】山西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A 0.21 纸锥的质量 选择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竖直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最大速度,并分析最大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可以看出,纸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先变大,后不变,所以纸锥的运动速度先变大后不变,A 选项符合题意. (2)由速度公式s v t =

可得,0.084m

0.21m/s 0.4s

v =

= (3)(1)纸锥在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与空气阻力的作用,所以纸锥下落的速度可能跟纸锥的质量有关.

(2)选择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竖直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最大速度并分析最大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点睛】

题主要考查以下知识点:1.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和速度大小的计算;

2.力与运动的关系,

3.物体速度时间图象的识图方法

5.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实验中,小华用两个等大的圆纸片,做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如图甲所示.

(1)实验要测量的物理量有下落的高度和________.

(2)实验时想纸锥下落慢点,最好选择图甲中的________(选填“大”或“小”)纸锥进行测量.

(3)频闪摄影是研究变速运动常用的手段.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发出一次短暂的闪光,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图乙是纸锥竖直下落的频闪照片,频闪仪每隔0.1s闪光一次.纸锥从A到B过程的平均速度为v AB,从B到C过程的平均速度为v BC,则v AB:v BC=________.

【来源】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巩固训练题

【答案】时间大 7:10

【解析】

【详解】

(1)根据实验原理可知,需要测量下落的高度和时间,利用公式求平均速度;

(2)由图知,大纸锥的迎风面积在,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大,下落较慢;

所以实验时想纸锥下落慢点,最好选择图甲中的大纸锥进行测量.

(3)如图,;

,;

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得:

则:。

6.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_________?

(3)该实验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物理试题【答案】

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小车前段路程运动慢、后段路程运动快。秒表刻度尺【解析】

【详解】

(1)由图知:,由得:

,由得:

(2)由表可知:小车前段路程运动慢,后段路程运动快,小车的速度发生变化,小车不做匀速直线运动;

(3)要“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需要选择的器材是秒表和刻度尺.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均速度的测量,本题是通过实验测平均速度的实验题,从所给图求出小车的运动路程与对应的运动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7.小明为了探究物体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在课外实践活动中,选用了两辆不同规格的四轮驱动模型车和,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实验.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系内分别画出两辆汽车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根据数据分析,比较出汽车和的平均速度大小.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分析出两辆车处于静止状态还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运动?

在相同时间内,汽车和汽车,谁运动的路程要长?

【来源】人教版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试题【答案】汽车的平均速度小于汽车的平均速度.两辆汽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时间内,汽车的运动路程要长.

【解析】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知道:汽车A的四组数据分别是(1s,0.1m)、(2s,0.2m)、(3s,0.3m)、(4s,0.4m),在图象中做出这四个点,然后用线将它们连起来;汽车B的四组数据分别是(0.5s,0.2m)、(1s,0.4m)、(2s,0.8m)、(3s,1.2m),在图象中做出这四个点,

然后用线将它们连起来.图象如下:

汽车A的平均速度:,

汽车B的平均速度:

所以汽车A的平均速度比B的小.

(2)因为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都为一定值,所以两辆汽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3)当时;当时, ,由此可以知道,在相同时间内,汽车B的运动路程要长.

答: (1) 由数据可知汽车A 比汽车B 平均速度小 (2)两车做匀速直

线运动 (3)在相同时间内,汽车B 运动的路程要长.

8.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实验:

(1)实验原理是_____;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选填“大”或“小”). (3)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图中秒表的1格表示1秒,甲、乙、丙分别对应了小车在起点、中点、终点位置的时间.其中s 1=90cm 小车长10cm ,则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_____m/s ,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2=_____m/s .

【来源】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3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测试题 【答案】v=s/t 刻度尺 小 增大 0.18 0.225 【解析】 【分析】 【详解】

(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为s

v t

=;实验中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路程和时间,所以需用到刻度尺和秒表;

(2)为了方便计时,应使小车运动的速度慢一些,所以,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 (3)小车质量一定,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速度是增大的; (4)由图可知,全过程的路程190cm=0.9m s =,全程所用的时间为5s ,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10.9m 0.18m/s 5s

s v t ===; 下半段路程3111

0.9m=0.45m 22

s s =

=?,下半段路程所用时间25s 3s=2s t =﹣

, 所以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3220.45m

0.225m/s 2s

s v t ===; 可见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点睛】

重点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理解当斜面的倾斜程度较小时,小车的运动时间较长,所以便于测量时间,计算速度时注意单位要统一.

9.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 ,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 )、秒表、木块.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__(填“大”或“小”).

(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 ,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

(4)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________组小车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来源】河南省许昌市襄城一中(初)2019-2020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一次)

【答案】时间 大 大 0.25 7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减小时间造成的误差,斜面坡度应较小;

(2)[2][3]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 (3)[4]小车长15.00cm ,所以两个车长的距离:

s =15.00cm×2=30.00cm=0.3m ,

小车的平均速度:

0.3m 0.25m/s 1.2s

s v t =

==; (4)[5]已知木板长为120.0cm ,小车长15.0cm ,所以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小车数量是120.0cm

1715.0cm

-=组小车由静止释放

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10.如图是一小球从A 点沿直线运动到F 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

(1)小球在做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_____; (2)小球从B 点运动到D 点的平均速度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从A 点运动到F 点的平均速度;

(3)小球在_____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4)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A .

B .

C .

D .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白蒲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质检物理试题 【答案】变速 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 小于 EF C .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可以知道,球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做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

(2) 4.5cm 0.5cm 4.0cm BD s =-=,0.4s BD t =, 小球从B 点到D 点的平均速度: 4.0cm

10cm/s 0.4s

BD BD BD s v t =

==; 12.5cm AF s =,50.2s=1s AF t =?,小球从A 点到F 点的平均速度: 12.5cm

12.5cm/s 1AF AF AF s v t s

=

==,即:BD AF v v <, (3)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EF 的路程最大,所以EF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4)A 图说明物体做减速运动;B 图说明物体做匀速运动;C 图说明物体做加速运动;D 图说明物体先减速后加速,所以能说明小球下落运动(加速下落)的是C 图.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变速,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2)小于;(3)EF ;(4)C . 【点睛】

通过观察相同的时间间隔内,小球通过的路程大小,判断小球做何种性质的运动; AB 、BC 、CD 、DE 、EF 的时间间隔相同,比较通过的路程大小得出哪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4)由v-t 图可以判断物体做什么运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