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界牌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正式稿)

界牌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正式稿)

界牌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正式稿)
界牌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正式稿)

丹阳市界牌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发展背景分析

1.学校概况:

界牌中心小学前身是龙王庙中心小学,始建于1948年,1979年8月由龙王庙小学和康家埭小学合并并命名为“丹阳市界牌中心小学”。学校占地总面积45亩,分为教学区、生活区和校办工业园区,教学区建筑面积11757m2,绿化面积8360m2。下设大成桥和立新两所完小。目前中心小学有专任教师70人,30个教学班,1500多名学生,其中外来民工子女占60%。

2.发展优势:

(1)区位发展优势。以汽摩配件、路灯、化工为三大支柱产业的界牌镇,经济发达,社区资源丰富。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界牌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年来,学校坚持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方位打造育人平台,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和江苏省“十五”期间优美校园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009年9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基础实力优势。多年来学校多渠道筹资,开放式办学,在地方党委政府和骨干企业的支持下,大力发展校办企业,先后兴建了多功能体育馆、8泳道游泳池和200米的塑胶田径场,还拥有网络教室、语音室、劳技室、科学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标本室、舞蹈房、多功能教室、演播室等43个专用教室。校园内布局合理,景点设置优雅,环境优美。学校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先后投入150余万元,改建了二个网络教室,将所有班级和专用教室改造成多媒体教室,实现了校校通、室室通、家校通。

(3)品牌特色优势。学校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依据地方经济特色,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先后承担了江苏省“八五”规划课题,“九五”、“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的研究任务。“十五”劳技教育课题成果被评为江苏省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十一五”以来,学校整合劳技教育与综合实践课程,申报的“地方产业文化背景下开展综合实践研究”课题再次被省级立项,课题研究成果在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中再次荣获一等奖,并被推荐到教育部参加评比。“以劳育人,全面发展”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4)师资队伍优势。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创新教师专业成长思路,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现代化师资队伍。目前学校有丹阳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7人,占教师总数的10%,有镇江市级骨干教师7人,占教师总数的10%。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本科率达41%,大专率达54%,中学高级教师6人,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占教师总数的50%。

(5)人才培养优势。学校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为学生创设自由发展的空间,提供全面发展机会,有针对性地探索并推行有本校特点的人才培养内容和方式以及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改革和质量稳定提高的同时,以星海艺术学校为载体,开设书法、美术、器乐、舞蹈、戏曲、合唱、科技制作等12个特色班,配备专任教师,坚持长年辅导。学校舞蹈、戏曲、器乐特色班在丹阳市和镇江市小学生文娱会演中取得优异成绩,书法、美术特色班学生的作品在国家、省、市级各类竞赛中屡屡大面积获奖,学校被评为镇江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学校科技类特色班坚持常年训练,学生参加省级科技类竞赛有一百多人次获等级奖,连续八届获得江苏地区金钥匙科技竞赛先进学校。

3.制约因素:

(1)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与学校设施严重不够的矛盾。界牌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正在带动界牌经济的新一轮快速发展,吸引更多外来民工及其子女的涌入。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已无法满足其子女受教育的需要,目前学校的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活动面积、生均绿化面积已突破省定办学标准的下限,其他硬件指标正逐步趋于不合格,给学校未来的发展造成客观上的制约。

(2)新界牌建设的不断推进与外来民工子女教育相对滞后的矛盾。界牌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超过半数的外来民工子女,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心理素养与本地学生存在较大差距,如何让他们快速融合到界牌中心校这个“新家庭”,适应新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是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3)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断旺盛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供应不足的矛盾。随着时代对人才的更高要求和界牌经济的不断发展,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对学校教育也赋于了更高的期望值,部分优秀生源相继流出界牌。在这种形势下,学校势必要更加注重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在积极引导与群体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由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意识、诚信态度、责任心与服务意识,努力为每个学生个性发展以及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以培养更加出色的优质人才。

(4)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浓厚与迫切需要再成长的矛盾。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和绩效工资的落实,“以教师主动发展为本”的需求更将凸出,部分教

师的自我设计与理想追求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学校在管理实践中将围绕教师整体的主动发展与既有骨干教师的再成长,进一步完善与改革现有的管理制度,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首席教师,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体系,构建更高层次的学校管理运行体制与机制,营造更具传统精髓与时代气息的学校人文氛围,创设更加和谐的教师主动发展的生存环境。

(5)劳技教育效应的不断放大与突破发展瓶颈、扩大品牌效应的矛盾。学校劳技教育特色从“八五”发展到“十一五”已从“成型期”走向了“成熟期”,目前已进入了研究的“高原期”,未来三年中要顺应新课程改的不断推进,依托界牌社区教育资源,以综合实践课程为载体,进一步整合课程,突破劳技教育发展的瓶颈,以使界牌中心小学成为全市乃至省内外特色更加鲜明的名校。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

1.指导思想:

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学校教育的基础性、公益性和义务性,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遵循人才培养规律,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科研为先导、以改革求发展,把学校办成培养学生聪明才智的书园、发展个性特长的乐园、陶冶情操的学园。

2.办学理念:

培养有理想、会学习、爱生活的新界牌人。

新界牌人:所有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学校这个充满爱和阳光的天地里,自信地展开双臂,拥抱生活,以乐观向上、自立自强的姿态面对生活,走向社会,为界牌的未来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有理想:从小树立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的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强烈的责任感,长大成为界牌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喜欢学习,善于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收获学习的成果。

爱生活:实践求真,艺术求美,人文求善,培养学生多种才能,满足学生成功体验,开发学生各种潜能,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第三部分学校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1)办学目标:

把学校建成特色更加鲜明、质量提高更加显著、社会美誉度更加提升的农村现代化小学。

特色更加鲜明:继续开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依托省级课题《地方产业文化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巩固和拓展劳技教育主特色,逐步形成“以劳育人”体系,并在该体系中培育和提升学校艺术教育、科技教育、体育(田径)三个特色项目建设,不断丰富学校办学内涵。在区域教育品牌建设中发挥引领、示范、辐射作用,扩大在省内外的影响。

质量提高更加显著:结合学校生源的实际情况,确立“培养新界牌人”的理念,继续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十星级文明号”评比为抓手,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科教学中,以活力课堂建设为抓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省级课题《地方产业文化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为平台,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社会美誉度更加提升:继续提高学校在当地社会地位和美誉度,使学校成为界牌乃至全市的一张名片,让不同层次的家长都热爱学校、推崇学校,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界牌人民最大的实惠。

(2)培养目标:

健全的人格,鲜明的个性,扎实的基础,创新的能力。

2.具体目标:

(1)管理创新目标:围绕“以人为本”、“精致管理”的要求,不断深化“目标导向、分层管理、整体推进、全面达标”的管理模式。

(2)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总体要求是“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同行佩服、领导放心、自我认同”。以提升整体教师素质为重点,品牌教师培养为抓手,努力建设一支符合学校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期间专任教师本科率达50%(含正在进修),小学高级教师占65%,小学中学高级教师占9%-10%,丹阳市级拔尖人才达10人左右,镇江市级拔尖人才达8人左右,丹阳市名师工作室一个。)

(3)教学质量目标:在严格执行省“五严”规定的基础上,以打造活力课堂为抓手,以提高常态课质量为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通过培育基础扎实、兴趣宽泛、特长明显的学生来追求教学质量的提升,关注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可持续

发展。

(4)办学特色目标:完善以劳技教育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操作模式,构建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六种课堂类型,四种实施模式,三级组织方式”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框架。(六种课型:选题指导型、方案设计型、情境体验型、社会实践型、自我探究型、成果交流型;四种实施模式:实践性的社会参与模式、体验性的社会考察模式、设计性的实际应用模式、研究性的主题探究模式;三级组织方式:学校示范——年级组拓展——班级落实)

(5)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以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物态文化建设为依托,精神文化建设为重点。期间完善符合师生发展和学校特点的规章制度,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教师从教行为和学生学习、生活行为;整理校园环境,使其更人文化、生态化,进一步放大环境育人功能;强化以“三风”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建设,努力构建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

第四部分重点项目、工作措施及成功标志

(一)全方位拓展以劳技教育为主体的办学特色

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丹阳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丹阳市区域品牌建设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在学校已取得的特色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依托省“十一五”课题《地方产业文化背景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学校特色,丰富学校内涵,实施“学校特色发展战略”,提高学校办学品味,使我校劳技教育成为丹阳市区域教育品牌建设中的亮点。

措施及成功标志:

1.一体多元。

强化组织管理模式。按照“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的建设步骤,以科研为先导,创新为基础,改革为动力,管理为保证,发扬和扩大学校改革发展的实践与研究成果,提升办学品位,张扬学校个性,促进我校品牌学校的建设。进一步确立三个层次的组织管理方式,分层推进,螺旋上升。一是学校示范。以学校为活动主体,围绕共性课题,学校统一组织开展大型活动,为教师提供范例,带动其它各层次活动的开展。二是年级组拓展。以年级组为活动主体,年级组长负责劳技教育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各年级组围绕各自的板块内容,开展活动。三是班级落实。以班级为活动主体,由班主任主导、开发、设计和实施以劳技教育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样,三个层次互为依托,相辅相承能做到点、线、面结合,低、中、高一体。这一立体组织框架的构建,

可以将我校劳技教育活动得到高效运行。

2.一主多翼。

优化学科教学,整合教育资源和开发校本课程,将学校特色内化为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发展;将学校特色升华为学校精神,感召教师成长;将学校特色凝练为学校文化,促进学校发展。努力形成内涵丰富、外延博大、持久的、强势的学校特色。

多种措施、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积极开展综合实践培训,建立长效学习管理机制。主要采用专题观摩、专题评比、专题培训等方法,逐步培养一个有创新精神综合实践指导教师团队和具有个性化的多元发展的学生群体。

3.一本多模。

进一步坚持规范以下这些活动管理模式:一是实践性的社会参与模式。通过“明确参与项目→确定服务对象→联系社区机构→制定活动方案→实施社区服务→撰写反思日记”等五个步骤,实施社会参与式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直接参与、亲历社会活动领域。二是体验性的社会考察模式。通过“选择考察主题→确定活动方案→准备活动设备→开展考察活动→搜集整理资料→撰写考察报告”等步骤,开展社会考察调查活动,让学生直面生活、体验生活,丰富生活阅历。三是设计性的实际应用模式。通过“确定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搜集信息准备→设计实施制作→总结交流评价→作品展示应用”等步骤,让学生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四是研究性的主题探究模式。通过“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研究计划→组织研究小组→实施探究活动→撰写研究报告→总结交流评价”等步骤,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一题多样。

继续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在各年级中认真开展各种样本的综合实践活动,即:有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一次展示活动(可以是课堂展示、媒体式说课、布置展板或者手编小报)、每位学生撰写一篇活动体会、教师撰写一篇活动反思、课题组积累一套完整的过程资料。

(二)全面深化以育人为导向的德育工作

目标:

德育工作管理体系更完善,德育管理更顺畅,德育队伍更精良,德育手段、途径更广泛,德育资源更优化,德育建设网络更科学。

措施及成功标志

1、德育活动专题化。

(1)实施“每月一主题”德育行动,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专题教育活动。

(2)严格执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镇江市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和《界牌中心校常规管理细则》,将细化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分年级、分层次、有计划地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并把其与“十星级文明号”评比有机结合起来,与外来民工子女的“帮教”效果结合起来。

(3)以少先队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依托社区劳动实践基地和德育教育基地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参观、社会实践、公益劳动、敬老助残、助贫帮困等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意识,促使学生自我塑造、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

(4)继续开展外来民工子女“每周一课”活动。充分利用晨会、班会、思品课针对外来民工子女进行行为习惯、道德法制、心理健康教育。

2、德育研究校本化。进一步完善德育校本研究机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课题研究,着重研究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校心理健康咨询室,开展经常性心理辅导活动,接受咨询,为学生个人和团体提供咨询、辅导服务;了解学生心理状况,解除学生心理障碍,引导学生做好心理调节。

3、德育主体阵地化。充分发挥班级德育主阵地作用,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主题班、队会以及劳动、文艺、体育、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认识社会、锻炼能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创设和谐的学生关系,形成良好班风。以开展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特色班集体创建为重点,使“新界牌人”的建设在学校德育层面上得到落实。

4、德育评价多元化。

(1)改革评价方式,在完善“界牌中心校学生成长档案袋”的基础上,利用“学生成长记录手册”,对学生的品行进行导引与评定,促进他们自主参与班级管理,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综合能力,形成独特的个性品质。

(2)进一步加强德育干部队伍的管理,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认真举办系列专项培训,努力提高班主任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班主任的月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杠杆作用。

5、德育管理机制规范化。

(1)责任机制。完善校长室、政教处、班主任和全体教师共同承担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体系,坚持全员参与,全过程渗透,全方位结合,形成师生互动、实践体验牵动、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立体德育教育网络。

(2)协作机制。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个层面相互协作的工作体系。定期开展活动,班主任家访次数每学年不低于学生总数的50%,家长学校每学年活动不少于四次。

(3)干预机制。对外来民工家庭建立“跟踪家访”制度,深入了解外来民工家庭的生活状况,帮助改善其生活、学习条件。定期开展外来民工子女家长座谈会,加快外来民工及子女融入界牌的归属感。

(4)评价机制。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和《十星级学生文明号评估细则》,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

(5)激励机制。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和资金分配中优先考虑教师德育工作的成绩。通过评比三好生、优秀生、特长生等举措,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三)全力打造活力课堂

目标:

大力推进“五项改革”:改革教学设计,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听课评课制度,改革教学五认真考核,改革教师、学生评价;努力实现“四个激活”:激活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激活科学人文的教学内容,激活互动生成的教学过程,激活朴实真挚的师生情意;坚持做到“三个培育”:培育焕发师生活力的,动态、高效而愉悦的生命课堂,培育会学习、爱学习、心智健全的优秀学生;培育热爱学生、热爱课堂、热爱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群体。

措施及成功标志:

1.“三三三工程”探索促发展。

(l)加快“三个转变”: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变以知识学习为主为能力培养为主,变单一的学习方式为多元的学习方式。

(2)形成“三元一体”:学习方式走向“自主、合作、探究”,师生关系做到“平等、和谐、发展”,课堂氛围力求“民主、对话、活跃”。

(3)坚持“三个合一”:学法的研究和指导合一,“我要学”与“我会学”合一,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合一。引导、鼓励教师在课堂中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继续在网络环境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高效整合。

2.“五大系列”研究出成效。

一是提高每两周一次的顾问指导课实效。

二是每月开展一次推门听课活动,以强化常态课管理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是精心组织“每月一课”活动,每月由各学科教学骨干进行教学展示,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理念阐述,其他教师分学科和年级段全员参与听课,青年教师积极依托“每周三课”进行“学习汇报”课或“仿”课教学,邀请村小教学骨干到中心校借班上课,促进镇村师资力量均衡化,浓厚学校教研氛围。

四是结合每年“蓝天杯”教学设计和赛课活动,举办语数英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及课堂比武活动,结合五·四杯教学比武活动,精心组织全辅导区的镇级骨干教师就教学基本功、教案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进行教学大比武。

五是提高集体备课质量。集体备课由教研组长分析教材、阐述教学设计理念及教学思路,全体教师讨论分析学情、参与教法设计、目标制定及重点难点的确定和作业设计,电教能手制作课件,骨干教师展示汇报,全程拍摄,全体教师充分利用视频展示课,开展“实录反思,研究自我”的活动,真正实现一课一突破,一人上课众人受益。

3.“五强一优”使课堂管理进入新境界。

(1)强化教案管理。做到一般要求与突出个性相结合,鼓励教师既要体现普遍性,整体性,规范化的要求,又要充分展示个人的特色,特长。教案的设计,讲究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其内容、形式可以百花齐放,各展风采,不主张“一刀切”“一幅面孔”“一个腔调”,有效激发教师钻研教学业务的热情,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活泼。

(2)强化备课管理。各年级组每二周开展一次单元集体备课活动,围绕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研讨,制定并优化教学方案。每次备课活动仍然实行“六定”,每次活动都要作好详细完整的记录上交教务处。

(3)强化听课管理。坚持推门听课与行政抽查课相结合,力求做到反馈及时。

(4)强化学困生的辅导转化管理。制定学困生的帮教制度,建立学困生辅导跟踪档案,使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落实到实出。

(5)强化学校、年级的质量监控和抽测管理。加强三个层面(任课教师、年级组、学科组)的三级教学质量分析,尤其是根据定量分析及各班的成绩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补救。

(6)优化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建立教师、学生素质“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四级评价体系及个性成长记录袋,鼓励教师、学生合作学习,倡导教师、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张扬个性,促进教师、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目标全面落实,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迅速形成。

(四)全力以赴加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

目标:

以“创建学习型学校”和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校本研修”活动为

依托,以培植品牌教师为抓手,以加强制度建设为保证,借外力、激活力、聚合力,

造就一支善学习、能教学、会科研的骨干教师队伍(丹阳市级拔尖人才达10人左右,

镇江市级拔尖人才达8人左右,丹阳市名师工作室一个),使学习型、研究型、合作型、智慧型的优质教师群体不断壮大。

措施及成功标志:

1.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促进教师思想素质大提升。

着力营造以精益求精、超越自我、不断进取为基本内涵的学校文化,倡导以“责任”

为核心要义的道德情操和以“卓越”为核心的境界追求,不断完善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考核、奖惩机制,每学期对教师的师德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评价;把师德表现纳入教师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并作为教师评先评优与职务晋升等方面的依据。同时,建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师德监督网络,对严重违反者,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学校管理效能大提高。

进一步修订行政管理岗位考核细则,把学校的目标分解到各个管理岗位,责任到人,全面考核其大局意识、合作意识、岗位业绩等方面的情况。建立后备干部培养机制,将年轻、负责、有进取心的优秀青年教师吸引到学校管理队伍中来。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定期公开述职、接受群众评议,以强化干部队伍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政务实的作风。

3.优化结构,促进学历晋升率和高级职称比率新跨越。

支持青年教师积极参加高一级学历层次的进修,鼓励本科毕业的教师参加教育硕士的学习。同时积极为教师创设平台,使教师到达职龄时能顺利晋升高一级职称,促进教师队伍结构更优化。到2013年,专任教师本科率占50%,小学高级教师占65%,小学中学高级教师占9%-10%。

4.加强骨干培养,促进成长空间大拓展。

(1)逐年提高拔尖人才比例。学校将修订《界牌中心小学拔尖人才管理办法》,加强对各级各类骨干教师的考核管理,使拔尖人才队伍成为一个能者进平者下充满进取活力的优秀团队。到2013年,镇校级拔尖人才占专任教师的55%,丹阳市级拔尖人才达15%,镇江市级拔尖人才达9%-10%。

(2)加强岗位练兵。继续利用每周三课、顾问指导课、骨干教师展示课和“五四”杯教学比武等形式,促进拔尖人才的成长。

(3)实施反哺式培训。外出培训的骨干教师回校后必须对全校教师或本学科教师进行汇报交流,通过上汇报课、做专题发言、办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反哺式培训,做到培训效益最大化。

5.夯实三级培训体系,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步伐。

一是教师自学提高。依据学校的三年规划所有教师修订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并制订出三年读书计划。二是校本培训。通过每周三业务学习时间开展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观看专家讲座录像、优质视频课、沙龙研讨、本校骨干教师和外请专家讲座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三是外出培训。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市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及到苏州、上海、南京等教育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开阔教师视野,促进专业成长。

6.积极开展“三关心”活动,有效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发展。

结合我校教师的工作、生活实际,通过师徒结对、干群结对、座谈会、调查问卷等

多种形式,着力解决教师思想、情感、生活中面临的困惑、困难和问题,积极引领教师树立职业尊严,实现人生价值,不断提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五)全程打造教科研品牌

目标:

进一步落实“科研为学校发展决策服务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两大任务,进一步完善以项目推动、过程评价、成果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教科研体系,进一步探索“教、研、训”一体化的科研工作模式,进一步开展“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范围,不断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

措施及成功标志:

1.健全一个网络。

不断完善以校长室为领导,教科室为核心,所有教师广泛参与的教科研网络,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课题组为实施途径,以项目研究为手段,层层分解落实到人,不断强化科研过程管理,营造崇尚研究的科研氛围,激发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

2.构筑二个平台。

(1)科研展示平台。学校以《教改实验》作为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媒介,构筑新课程背景下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科研展示平台,使其成为展示教师科研成果、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平台。

(2)科研研究平台。以课题研究专题网站、骨干教师讲座、各类展示课等活动为载体,构筑科研研究平台,引导教师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3.完善二项机制。

(1)完善过程评价机制。根据教育教学研究和科研工作的规律,对学校科研工作、项目推进的过程进行科学规范地管理与评价,并及时提供过程的指导与服务,对教师的科研工作给予发展性评价。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六环节,即“确定课题、定人定责、指导督查、研讨完善、审核验收、总结推广”,规范有序地推进课题研究。积极争取专业机构的支持,为学校教科研提供指导,以保证课题研究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

(2)完善成果激励机制。学校对教师取得的科研成果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对科研潜力大、积极上进的教师提供考察、进修等机会,对科研工作成果突出的教师在年终评优、各类拔尖人才、职称晋升等评比中适当予以政策倾斜。努力通过成果激励机制,引导教师积极投身于学校科研。

4.深化三类研究。

(1)抓好省、市级课题研究。做好课题的申报、研究、结题、推广工作,尤其是与学校特色建设密切相关的综合实践课题。深化两大省级课题的研究。以“点面结合”

的方式进一步深化省“十一五”课题——《地方产业文化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和《利用网络及其资源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两大科研课题的研究。以年级组为单位,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实践与研究,力求以上课题研究获镇江市及以上科研成果奖。

(2)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荣鑫畜业公司、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等校外实践基地,以及学校外来民工子女较多的特点,努力打造具有学校特色、以综合实践为主要内容、关注外来民工子女的校本活动课程。

(3)做实校级课题研究。结合学校的省级课题研究和参与丹阳市活力课堂教学研究的实际情况,设置校级课题。课题立项后做好过程研究,不定期进行检查,组织中期论证,积累档案资料,落实科研成果的鉴定和推广。解决学校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扎扎实实地用研究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

(六)全方位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

目标

继续打造以“三服务”(服务于管,服务于教,服务于学)为核心的多层次的数字化校园,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现代水平。高标准、高水平地实现“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德育、网上教学、网上服务、网上学习”,充分发挥信息化窗口学校作用。

措施及成功标志

1.硬件上抓扩容。

进一步完善学校网络中心(包括流媒体服务器、视频点播服务器等)的建设;完成学校各楼层间的千/百兆网的建设以实现流媒体教学使用的需要。增加核心交换机的吞量提高其处理速度。

2.软件上抓资源库建设。

建设多个专题学习网站,多个教师教学网站,实现每个教师都拥有自己的网站和个人教学博客。引进具有新课改特色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各年级各学科按课程教材整理好教案和课件。

3.管理上抓制度。

制订全体成员信息技术考核指标和评估、奖惩办法;加强校园网网络设施的日常维护,保证校园网络畅通,使设备使用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制订师生联网安全保护管理条例,规范师生上网行为。并将开发新的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将覆盖学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实现数字化管理。

4.使用上抓规范。

实现智能化的数字化校园即时通系统,完善学校教科研信息数字化建设,开展各类网上课题研究,利用校园网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通过校园网的作业提交以及多种形式

的师生交流等。利用网络共享平台视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在网上对学生或者教师进行辅导培训,对学生进行网上心理辅导。

5.学生能力培养抓提高。

办好信息技术等级证书培训班和相关的电脑培训班。建立机器人科技制作室,开设“机器人制作”选修课,并扩大机器人制作兴趣活动小组,吸收更多的机器人制作人才。同时,还要扩大机器人制作的项目范围,如机器人足球比赛、机器人灭火等项目。

第五部分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具体实施“三年规划”的全程管理,各分管领导、处室、教研组具体落实,全员参与,确保规划顺利实施。管理小组负责本规划的全程实施和管理,努力做到团结协作,分工明确,条块清晰。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形成“分工不分家,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

2.制度保障

(1)不断完善教代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规章制度,积极推进民主管理,深化校内分配制度,充分体现“优劳优酬,多劳多酬”的分配原则,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对规划实施过程进行调控和改进,学校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和各部门做好规划的咨询指导、检查控制和调节平衡工作,及时纠正偏差的管理行为,形成干部接受群众监督的工作机制,齐心协力,保障三年规划的顺利实施。

(2)健全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实施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根据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将各种管理力求规范化、科学化,以保障学校的持续发展(3)及时做好规划各阶段的检查测评工作。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各部门及个体的短期目标行为进行评估,将行为绩效与实施奖惩结合,鼓励先进,激励全体,真正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

3.后勤保障

(1)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有计划培养一批业务精通、作风正派的后勤干部和服务人员,加强后勤人员的岗位培训和业务学习,明确岗位职责,熟知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意识和整体素质,使学校后勤工作能适应学校发展的新要求。

(2)以学校教学工作为重点,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编制学校年度预算,保障教师科研、教师培训、新课程改革、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资金的支出管理,确保每一笔的投入都能用在刀刃上,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加强学校经营性资产的管理,确保该收的钱一分不少,为学校的发展和规划的实施提供物质保障。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实施计划表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实施计划表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实施计划表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实施计划表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实施计划表

小学书香校园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小学书香校园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具体目标,突出“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的成长乐园,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二、工作目标大力开展校园、班级读书活动,优化校园文化和育人环境,引领广大师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用阅读引领成长”,让校园回归到阅读的本真中来,打造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校园”“书香班级”。用阅读让“师生的精神亮丽起来”,用洋溢的书香感染师生。重视学校传统,立足人文积淀,凸显文化特色,为学校建设寻求新的发展亮点。 三、阶段目标及措施 第一阶段:组织发动(2014年9月—2017年8月) 一、活动目标: 以“晨诵、午读、暮省”为主要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动员,在学校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和环境。 二、活动措施: (一)建设书香校园环境 1.学校大门的电子牌设计读书标语。 2.精心设计墙体文化,让一面墙壁飘满书香,走廊过道,校园或 教室内外xx设立读书内容的标识。 3.为学校绿地向学生征集富有书香的题名、题字或警示语,选取好的挂牌亮相。

4.学校每年力争投入一定资金,更新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增添校阅览室的报刊杂志,满足师生阅读。另外可以争取社会、民间团体、个人的赞助。 5.建立完善的图书借阅制度,合理安排师生阅读时间。 6.各班级进一步完善读书角,采取学生带一些,学校借一些等方式,方便阅读。 7.学校、班级有专人负责,向师生推介优秀书刊,组织师生读书交流,使读书活动健康、深入进行。 8.完善校园网站中与读书有关的内容。 (二)营造“晨诵、午读、晚省”的书香人文环境 1.学年初向全校师生宣布学校建设书香校园活动规划,向全校师生做好活动动员和宣传。班级及师生个人制定学期读书计划。 2.对语文教师进行动员、培训,使其带动和指导校园读书活动。 3.利用学校广播站、电视台为学生推荐、赏析一些经典美文,并作交流、点评。国旗下讲话一改以往教师占主体的教育方式,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利用国旗下讲话的时间进行演讲,或者交流自己读书的感受等等,营造校园读书氛围。. 4.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提倡亲子共读,让书香延续到家庭。 5.规范班级文化建设,打造“书香班级”,让教室的每个角落都散 发出文化气息。每个班级建立读书角,读书活动成果展示栏,书香板报,要求在规范的基础上彰显班级特色。 6.建立班级流动图书角。专门配备班级兼职图书管理员,负责对学生荐书的管理,定期向学校图书室借取图书,并负责班级图书的出借、登记、归还等工作。 7.在学校各班开展“晨诵、午读、晚省”活动。

学校未来三年发展规划(精)

学校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学校发展,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更关系到每一位教职员工。校兴我荣,校衰我耻。值此新的形势下,学校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使学校有更好的发展,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更全面有力的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成为宜宾市一流学校。学校拟出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希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认真阅读、分析,献言献策,共商巡中发展大计,为本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宝贵意见。 珙县巡场中学校 二00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1─ 珙县巡场中学校发展规划(草案 (2007──2009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正在面临一场新的调整和变革,为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更好的发展,立足于创建学校特色,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开展,学校特制定三年发燕尾服规划,作为学校未来三年发展的办学指针。 一、现状分析 巡场中学校创建于1958年,原名为珙县第一初级中学校,简称珙一中;198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为高完中,正式更名为珙县巡场中学校。现位于珙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巡场镇,交通便利,历史悠久。占地面积14592平方米,校舍面积11838平方米,目前有2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85名,在编在岗教职工74人,其中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了51%,中级以上职称36人,占48.6%。

学校现有班子成员9人,其中副校长兼党支部副书记1人,副校长2人,正校级教研员1人,教导主任1人,政教主任1人,后勤主任1人,办公室主任1人,体卫主任1人。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9岁,老中青结合,具有事业心、责任心和大局意识。 长期以来,学校把以科技艺术教育见长,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县力争第一,形成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活,社会声誉良好,受家长欢迎的学校作为发展目标。在“文明、和谐、务实、创新” ─2─ 的校风;“踏踏实实教学,认认真真育人”的教风;“善思、乐学、力行”的学风指引下来科学规范办学,力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关爱他人,文明守纪、诚实守信,乐学善思、身心健康的合格生,努力使学生在科技、艺术等领域学有一技之长,为学生的个性特长可技续发展打下基础。学校被先后授予“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宜宾市“文明单位”、“卫生先进单位”、“绿色学校”、“校风示范学校”、“青少年科技示范校”、“依法治理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近三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全国初中化学能力竞赛、全国英语能力竞赛等,共有25人次获国家级奖励,16人次获省级奖励,50多人次获市级奖励,100多人次获县级奖励。我校学生参加2005年“迎奥运”征文比赛,有1人获国家级一等奖,6人获国家级二等奖,2人获国家级三等奖。三年中,我校教师有30多篇文章、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刊物发表或获得相应级别的奖励,有70多篇获县级奖。我校有8名教师先后参加市、县说课、讲课比赛,分获市、县一、二等奖。在成绩和荣誉面前学校始终不敢懈怠,不固步自封,继续开拓创新,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色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信息技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积极进行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探究。学校坚持以教师的发展为本,用健全的制度规范人,用创新的方

实验小学三年发展规划讨论稿

弘扬传统树立品牌走和谐发展之路 江东实验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8月——7月) 一、学校情况分析 (一)学校概况 江东实验小学原名四眼碶小学,创建于1913年2月,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老校,学校历来以办学严谨、质量较高著称,曾是全国红旗大队,省先进学校,省文明单位。 7月,学校老校舍拆迁, 6月新校舍落成,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现有64名教职员工,学生1498人,28个教学班,拥有着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设施。 为了追求卓越,示范一方,学校不断将百年积淀的历史文化底蕴、优良传统与当前学校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谐教育”的办学特色。从学校管理到课堂教学,从教育的整体改革到学生的个体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胆改革和教育科学的实验研究。近三年来,学校又被评为“省依法治校先进学校”,“省首批校本教研先进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现代化达纲学校”,“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市中小学德育先进集体”,“市艺术先进单位”,“区三星级现代化学校”等荣誉称号。 (二)发展优势 1)学校办学已有90多年,具有良好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社会美誉度,学校地处中心地段,周围建有高档住宅小区,今后生源的基础会相对较好。 2)拥有一支具有良好教师职业道德和凝聚力的教师队伍,现有64名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占87.5%以上,近30名青年教师荣获省、市、区“教坛新秀”,“教改之星”, “教学能手”等称号。其中市名校长1名,区名教师1名,区学科带头人6名。 3)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扶持下,6月,学校新校舍全面竣工,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有40个教室,18个专用教室,大型体育馆,室内游泳池,微格教室,千兆网……有市、区一流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而且校园环境优美、整洁、舒适。 4)已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实施“教学、师训、科研”三位一体的操作框架和流程,特别是主题式教研、互动式评课、反刍式上课、联姻式教研活动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已获得省首批校本教研先进学校称号。

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2016年-2019年)

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2016年-2019年) 我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近几年来,通过全体师生共同持续努力,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进取,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和一支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在县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和绩效工资改革的背景下,特制定我校新三年发展规划。 一、基础与现状 1、教师结构状况。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46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44人,小学高级教师32人;近年来,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结构得到改善。 2、学校管理状况。近年来,学校在围绕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不断改善管理队伍结构,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方面做了努力,学校的管理机制和效能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在不断缩短差距。干部队伍在管理中有一定的开拓进取精神,并努力跟进学校发展目标。 二、存在的不足 1、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队伍建设任重道远。从整体上看,我校教师能够克服各方面的压力,积极主动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们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家长、学生的好评。但是,从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来看,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没有彻底跳出应试观。名优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任务还十分艰巨,专业引领作用需要不断增强。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有着全新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作为支撑。我校学科骨干教师的核心辐射功能仍未能充分发挥。部分青年教师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个体素质较好,但进取心不强,努力目标不明确,还未充分展示应有的风采,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2、教育科研与新课改亟待整合。我校虽有教科研课题,但是因为缺乏专家和理论的引领,尚停留在“自我摸索”的层面,教师的教

育科研意识不够强,缺少教育科研的热情,有待进一步强化良好的科研氛围。如何找准教育科研与新课改的有机结合点,真正形成科研课改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是我们当前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学校发展思路: (一)办学理念:知行结合学以致用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打造富有艺术气息的书香校园,让教师们在书香中自我发展,提高职业幸福感的指数,让孩子们在书香中不断快乐成长,创建和谐校园。主要围绕以下“一条主线,两个重点”。 1、一条主线:以学生快乐成长为宗旨,以教师提高教师幸福感为保障,打造和谐校园,让社会、家长、领导满意,提高社会赞誉度。这既是我们今后三年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将为之奋斗的办学理想。 2、两个重点:一是着眼于学生综合素养,完善活力课堂,打造书香校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是着眼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 (二)办学目标:办有特色的学校,培有智慧的教师,育有个性的学生。 三、重点发展项目 (一)、学校管理 责任人:匡斌 目标:坚持以科研兴校抓管理,促进学校制度建设,营造用心教育的良好工作氛围。 措施: 1、充分发挥校长室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各部门工作积极性,保障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营造严谨与宽松相融的和谐管理氛围。 3、加强学校团队文化建设,树立坦诚、信任、尊重、协作的团

小学科学三年发展规划

驼山小学科学学科发展规划 瓦房店市驼山小学教导处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充分发挥“研究、指导、培训、服务”四大功能。从瓦房店市小学科学学科建设的现状和加强学科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需求出发,继续围绕“高效课堂”这一学科建设主线,以落实学科课程标准,建立学科教学规范,推进区域性学科骨干教师群建设为重点,市、县(市、区)联动,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科研修活动,提高研修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总体目标 求高:目标高起点,研究高品位,质量高水平 求实:研究课改要务实,指导课改要踏实,服务课改要扎实 求特:备课组有特长,教研组有特点,课堂有特点 三、现状分析 1、师资队伍。目前,我校配有专职科学教师3人,基本满足教学的需要。3人均为大专学历,均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经过几年的培养和调整,我校已初步建立起一支稳定的专职科学教师队伍。但是,由于我校科学教师均为普师专业毕业,未经过相关专业的系统学习和培训,再加上科学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我校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探究活动、教育科研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2、生源。我校地处农村,属于农村小学。学校开展科技活动有良好的传统,每年瓦房店市都举办科技节活动,深受学生喜爱。但是人们对科学课程的重视不够,所以,学生进行课外探究活动的时间和质量得不到保证。 3、教材使用和课程计划。按市教育局规定,3-6年级均使用科学新教材,每周均为2课时。 4、教学评价。小学科学教育的评价体系在课程实施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科学教师也在努力建构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如填写课堂表现自我评价表、分组实验情况记载及小组自我评价表等,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价值取向依然主导着科学课的评价方式,与新课程的理念有较大的差距。 5、科研水平。全体科学老师积极投入学校开展的教育科研工作,3位老师均参与过课题研究, 从总体情况来看,我校科学教育有良好的实施基础,但现有水平与创建学科特色还有一定距离。主要问题为: 1、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能力不强。 2、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倡导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前提下,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学习的水平还不够高。 3、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作了一定探索,但进展不大,主要还是考试,重视结果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 三、工作目标 基于上述分析,着眼于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三年内我们准备主要

【发展战略】崂山区实验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崂山区实验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2011.9—2014.8) 序言 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小学(原高科园金岭学校)坐落于崂山新城区,紧邻崂山区政府、青岛国际会展中心、青岛市博物馆、青岛市美术馆、青岛大剧院等,学校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学校是目前崂山区唯一的一所直属小学。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众不同的身份给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发展,教育先行。“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崂山区的发展又迈上了新的台阶。这一时期是我区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方式、调结构进程,全面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区、国际旅游度假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建设,率先建成生态优美、富裕文明、宜居宜业、安定和谐的青岛新城区的关键时期。随着发展的需要,崂山区实验小学二期工程于2009年启动,已于2011年9月竣工,学校布局合理,硬件设施先进。 作为崂山区的一所窗口学校,崂山区实验小学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制定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作为学校未来三年发展的办学指南,对于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更好地开展,整合教育资源,创建学校特色,使学校成为青岛市知名学校,从而带动崂山区小学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部分学校发展综述 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小学前身为青岛高科园金岭学校,于2003年9月10日正式更名,改扩建工程于2011年9月8日竣工。现占地35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可容纳36个教学班。 学校现有教学班27个,学生1251人,教职工77人。其中省特级教师1人,青岛市名校长培养人选1人,崂山区名师培养人选5人,区市教学能手18人,青岛市优秀专业人才13人。 学校建有综合办公楼、教学楼(两座)、科技图书楼、餐厅、音乐厅等主体建筑。在改扩建同时,学校积极争取资金,进行内设配套,各专用教室功能完备。学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定稿篇)

禅家岩镇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2016——2019年) 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从学校实际出发,特制定学校三年(2016——2019年)发展规划。 一、基础分析 (一)发展优势 学校建立以来,特别是经过上一个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13——2015年)的实施,获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并取得了一定的办学成绩。学校得到政府、家长和社会一致的认可。现已具备以下的发展优势: 1.健全的管理体系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党总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工会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在依法办学的过程中,管理体系运行效率高、效果好。管理队伍整体遵守和形成了“各司其职、强化责任、精诚团结、自主发展”的干部工作原则。 2.成长中的教师队伍 把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作为解决学校发展问题的关键,学校从培养教师入手,多次派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教师的观念和角色起了很大转变,初步建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建立了“三维目标”教学观,提倡自主﹑合作﹑体验﹑探究的学习方式。团结、奋进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专业化水平和协作意识有了长足发展。 3.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

坚持从“一切为了学生,办好家门口学校”出发,德育工作扎实有序,总结提炼了“规范涵养品质,品质引领行为”的德育工作思路。教学思路坚持“强化合作研究,规范教学行为,注重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措施到位,学校、教师、学生关系融洽,教学业绩稳步提升。 4.形成中的学校文化 学校重视学生全面发展,课程建设初步开展,既关注学生学业水平发展,又鼓励支持学生个性、能力与特长发挥。“宽容大气,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学校精神深入人心。学校开发阅读、科学教育、美育等项目,建立相应的兴趣小组,初步取得教育效益。 (二)主要不足 1.对“质量”内涵的理解还不够理性和深刻,表现在德育和教学均存在一定粗放性,德育与教学,常规与创新,以及各部门之间发展有待协调和平衡。 2.长效管理策略有待进一步形成活力,层面主动发展的程度不平衡。 3.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整体发展不均衡,各评价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合理完善。 4.九年一贯制建设尚处于探索中,按现有规模,学校办学条件未达到省规范化水平,尤其表现在场地、功能室配置上不足。 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校站在“由稳步发展向领先发展”的新起点上,还有以上四方面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学校影响力、辐射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深化改革、全面创新十分迫切,全

(完整版)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乐清英华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2010年9月-2013年8月) 乐清市英华学校是一所从小学到高中的十二年一贯制全日制民办寄宿学校,创办于2002年。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通过学校董事会的精心运作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设施日臻完善,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已成为乐清市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大型学校。为了增添学校发展后劲,促使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在广泛征求教职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乐清英华学校2010—2012学年发展规划: 一、学校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1、地域环境: 学校地处乐清市柳市镇,东临柳黄公路,北靠乐清中心大道,西濒柳江规划路,柳市镇环城南路从学校南大门通过。每十分钟有一班从柳市车站去黄华、七里港码头的班车从学校东大门通过,距离柳市车站及孙中山先生称之为东方良港的七里港都不到五分钟的车距。与经济较为发达的乡镇七里港镇、黄华镇、象阳镇、北白象镇几乎是等距离,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2、学校设施: 学校占地面积117亩,建筑面积56100平方米,绿化面积31566平方米,绿地率38.36%,总投资已超过1.5亿元。 学校规划合理,生活区、教学区、活动区安排井然有序,校园东侧为活动区,拥有400米8跑道的塑胶运动场和建筑面积达3902平方米的三层体育馆以及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等;校园中间为教学区,拥有建筑面积达17354平方米的前后两幢教学楼和建筑面积达3602平方米的一幢科技楼;校园西侧为师生生活区,拥有建筑面积共16380平方米A、B、C三幢学生公寓,一幢建筑面积达5050平方米的教师公寓、一幢建筑面积达8184平方米的下三层为食堂、餐厅,上三层为教职员工宿舍的生活大楼,并拥有发电房、洗衣房、水泵房、锅炉房生活配套设施。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配备了三个分别容纳120人、320人、360人多媒体学术报告厅;四个计算机教室;八个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四个仪器室;一个面积为280平方米的图书馆,四个师生阅览室;一个面积为115平方米的校园音响中心以及体操房、医疗保健中心、美术书法室、劳技室等等。实验器材已

小学三年发展规划年

小学三年发展规划年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

新天三小三年发展规划(2017年—2020年)新天三小于2006年8月由村办新庄小学与原厂矿小学肉联厂子校合并而成。建校伊始,学校秉承“诚信知报勇毅”的校训,以“世界因我多美好”为办学理念,坚持“师生和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通过前三年规划的实施,学校在德育、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评价、校本课程建设等领域,积极进行探索实践,让我校的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个性自由发展,潜能充分发展,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营造了学校整体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建校十一年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XX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荣获了(教师和学生的主要荣誉称号)注:这是基础,前面的工作经验和特色不能是0 目前,由于历史遗留的原因,学校从硬件设施、师资水平、学生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待改善。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基础教育的飞速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方式、学习方法等问题都需要进行创新改革。 进入了新三年的发展规划,学校准备通过三年的全力以赴,把新天三小建成区级、市级优质品牌学校。为此,学校特制定《新天三小三年发展规划(2017年9月—2020年8月)》。 本规划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发展的基础与面临的问题 第二部分:学校办学理念阐述 第三部分:学校发展目标 第四部分:目标任务和阶段实施方案

第五部分: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第一部分学校发展的基础与面临的问题 1.办学优势 (1)队伍建设卓有成效。一是领导班子队伍敬业勤奋,和谐奋进,各成员有较强的决策能力和协调能力,工作效率高,战斗力、核心力、凝聚力强。二是有一支踏实勤奋,奋发向上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7人,其中一级教师33人,二级教师14人。本科学历23人,大专学历23人,中专学历1人。其中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8人,区级骨干教师1人;市创新型人才1人,市教坛新秀3人,区级创新型人才2人。 (2)学校管理日趋规范。2015年起对学校已有的管理章程进行梳理,通过召开教职工大会,修订各项规章制度。发挥制度的刚性管理和柔性的人文管理,落实管理精细化要求,突出抓好制度建设和教学过程性常规管理工作,力求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把规章制度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中,用规章制度规范每一位教职工的行为,效果良好。 (3)德育工作管理常态化。我校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突出学生优秀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通过升旗、黑板报、主题队会、道德讲堂、实践基地、敬老院、社区等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坚持学校教育系列化和社会教育经常化,致力于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型的和谐德育体系。 (4)课程改革初见成效。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落实综合素质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初步尝试差异性课时的落实,落实提质减负的目标。 (5)教科研工作扎实推进。自2007年以来,我校先后完成多个省级、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并顺利结题,教师教科研能力较强。目前正在进行的有三个区级课题。对于课题研究,广大教师参与率高,主动性强。 (6)综合实践活动课校本教材已经编写完成,并荣获贵阳市校本教材评比一等奖。 2.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镇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镇中心小学三年发 展规划

XXX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XXX镇中心小学创立于1953年,位于212省道赫章县城北20千米处,校园占地面积2151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080平方米;学校有教师56人,其中有53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有小学高级教师27人;有教学班19个,在校学生1207人。学校有远程教室、图书室、仪器室、实验室、微机室各一间,图书室藏书12560册;有班班通设备21套,办公电脑22台,篮球场3个,羽毛球场一个。 近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宗旨,秉承“发展教育,建设家乡”的办学传统,以“勤学习、诚做人、勇探索”为校训,崇尚“厚德,博学,敬业”的教风,团结进取,开拓创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使学校的内涵建设向纵深发展,努力成为县品牌学校,特制定我校新三年(——)发展规划。 一、学校现状分析 1.学校发展优势 (1)学校位于XXX镇中心区域,具有生源优势,且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该优势将更加明显。

(2)学校环境优美,教学设施较为完善。 (3)学校师资力量较强,行政班子较为年轻,团结一致,有开拓进取的精神。教师队伍年轻,素质优良,充满朝气,学历达标,发展潜力巨大。 (4)学校历史悠久,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管理体系。 (5)近年来,学校办学理念不断更新,在教育教学管理和质量方面提升较快,有一定的社会美誉度。 2.面临的问题 (1)我校距离县城近,对教师队伍稳定造成了很大影响,教师队伍主人翁精神不强,学校凝聚力不够。 (2)我校虽然教师队伍年轻而充满活力,可是相对年轻,教师教育底蕴不足,职业倦怠现象严重,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非常薄弱,专业引领作用需要不断增强,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需进一步深入。 (3)我校对教师及学生的评价体系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很好的契合,对教师学生的评价仍是以成绩论“英雄”,考评科目不全面,导致与素质教育相去甚远。 (4)我校虽有一定的教科研基础,拥有自己的课堂模式,校本教研与培训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但与新课改的整合研究还显不够,针对性和实效性仍不强,使得我校的教研工作趋于形式化,对教学及教师的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5)学校特色未彰显,我校当前工作仍处于完成任务的模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最新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最新 规划,意思就是个人或组织制定的比较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考量,设计未来整套行动的方案。WTT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最新 随着教育改革大形势的深化,学校的发展也随之突飞猛进,工作要求,工作节奏将越来越高,越来越快。而学校师资问题将是影响,阻碍学校进一步发展,提升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个人自身的发展就显得尤其的重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情,只有在做之前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和方向,才能在开展的时候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进行自我剖析,制定今后三年的个人发展规划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大事。鉴于自身情况,特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 —,自我分析 本人进入此校已有六年多的时间,在这六年多的时间里,我收获很多。学校的大力发展与改革,给了我们年轻教师很多机会与发展空间,使我积累了一些个人教学经验。 我能热爱教育事业,工作认真踏实,但是在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上有许多不足,尤其缺乏对学生心理状态,特征的认识和研究。乐于从事教学科研,但往往停留在感性经验的层面,缺乏耐力。 二,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第一年 1,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 2,教学常规与教学科研一起发展,往科研型教师方向发展。 3,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能力,一学年开设1-2堂研究课。 4,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本科函授的进修,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第二年 1,巧练课堂教学基本功,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地向前发展。 2,申报科研型教师,努力成为科研型教师。 3,继续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能力。 4,争取今年本科毕业,取得本科文凭。积极参加继续教育。 第三年 1,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学生形成乐学,善学的局面。 2,继续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能力,提升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更新知识结构。 3,加大课堂改革力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探索适合新时期的?教学模式。 4,认真研究,实践教研组工作的经验和规律,在学校领导和教导处的具体指导下,力争摸索出一套适合我校的数学教研组的发展之路。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三管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2017年9月—2020年8月) 为切实加快我校的发展,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适合我校发展需要的规划,以指导学校工作。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保证学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实施素质教育,以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长、服务于社会为宗旨。 2、总体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举“以人为本”之旗,走“和谐发展”之路,将学校建设成队伍精良、管理优化、特色明显、设施先进、校园优美的镇内好学校。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社会认可的现代化学校,为形成品牌校奠定全面基础。为此,我校积极开拓创新,团结互助,勤奋进取,为圆满完成三年规划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3、具体目标: 一、完善学校建设及教育设施配备和校园绿化。 学校建设及教学教育必备器材配备达标是重点,校园建设和环境绿化是我们今后三年的投入立足点。 具体规划如下: 1、抓紧完善学校的建设,学校的各功能室都将为学生创造更舒适、更现代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畅游,享受学习的无尽乐趣。(1年时间) 2、努力进行校园的绿化美化活动。打造花园式校园。(2年时间) 二、追求现代管理 以人为本,追求管理的现代化。学校干部要淡化干部的行政长官意识,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教育科研的业务能力。教师要树立“一切为学生、为家长服务”的新理念。学校管理不是某一个人的行为,而是一个群体的共同意识。因

此,要开发全体教师的主体性,充分调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内在积极性,创建规范、高效、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学校管理机制,促使三管学校能够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具体规划如下: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领导集体的自身建设,形成一个“政治坚定、团结和谐、业务精良、管理科学、务实廉洁、乐于奉献”的领导班子。实施人性化亲情管理,一切管理工作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服务于为教师创造舒心的工作环境、愉快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2、优化学校物质文化。争取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变办学现状,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教学设施现代化水平。精心布置校园的静态环境,建设动态的“温馨教室”,丰富校园物质文化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彰显快乐特色。 3、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发扬学校优良传统,挖掘学校办学潜力。在此基础上,打造“我们一起快乐学习,我们共同主动发展”的特色校风,以形成和谐快乐、健康向上的学校精神文化,提高学校“文化”的影响力。 4、完善学校制度文化。建立一个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的管理运行机制和一个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力、事尽其理的工作环境,以及优胜劣汰、优质优酬的工作氛围。 5、树立学校文化品牌意识,在继承和发扬学校历来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优化学校物质文化,完善学校制度文化,丰富学校精神校精神文化,初步形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和谐的学校文化。同时,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逐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力争示范学校达标。 三、深化教育科研 以“如何构建有效课堂”的课题为主,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力求通过学校课题组的实验工作,辐射全校教学教研教改工作,通过学习、实验、培训,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影响到教师教学行为上的转变,进而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学校将通过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研究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策略。通过对新课标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发展

小学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小学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小学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提要:新课程的实施,迫切要求教师加强学习、进修,提高专业化水平。努力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来自物业管理资料下载 小学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已是二十余年,工作以来一直兢兢业业。期间,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心酸。我深深地知道,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社会对于我们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自己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提高自身师德修养,不断学习,在教育教学中紧跟课改新理念,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思路,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是我必然的选择成为一名既“专业化”又“个性化”的老师。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全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是我的追求。现提出个人三年的发展规划如下: 一、自我分析 1、个人优势分析 从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二十年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平时能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甘当人梯,对教育事业挚爱,无怨无悔,善于用良好的师德去影响教育学生,对同事坦忱热情,对学生真诚爱护,能与同伴团结协作,能主动关心他人,

先人后己,能与时俱进,有健康向上的人生追求。能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个人不足剖析 在教科研方面缺乏深入研究的能力。在课堂教学方面,虽然掌握了一些先进的课改理念、方法,但却不能做到每节课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我将努力不断地运用改进课堂教学,形成高效的课堂教学风格。 二、专业发展目标 (一)总目标 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摆在我面前的任务是重新打造自己,将自己融入到教育改革的领域中。我决心在实践中加强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1、师德目标 加强师德修养,锻造高尚的人格,积极进取,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坚定献身教育的信念。 2、教学方面的目标 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力争提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名科研型、学习型、反思型、研究型、开拓型、全能型的教师。树立终身

小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瓦岗小学学校三年(2016-2018)发展规划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学校教育正在面临新的变革,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求得更好的发展,立足于创建学校品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加快学校自主发展步伐,促进学校持续、和谐、健康地发展。特制定学校近中期发展规划。 一、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我校位于镇政府北2公里、瓦岗村西100米处,占地面积5530平方米,是一所农村小学,为二层教学楼。学校6个教学班。学生近几年稳定在200左右,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学校现有教职工13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4人,小学一级教师8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历提高率80%。 (二)发展优势 学校经过长期艰苦的发展,已初步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无论硬件和软件建设都有了长足进展,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在新课改背景下,“团结、合作、和谐、发展”已在学校教职工中形成共识,“学校在和谐中发展,教师在协作中进步,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 2、积极开展学校制度建设、校本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 3、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常规化管理逐步走向过程化、具体化,校本研究走向正规化,教科研活动有机结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显著,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以德治校取得明显变化,人性化管理唤起学校谋求发展的迫切需求。这是师资流动与政策变化都难以削弱的优势; 4、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已经形成。几年来,认真实践为学生众生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着力打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广大教师积极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形成了我校教师独特的教风,从而提高了学校办学效益和质量。在近几年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三)面临问题 通过对以往工作的总结,确认了学校发展中蕴藏的潜在优势,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无视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的种种问题。通过与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人

(推荐)宝鸡高新第三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三年发展规划(2015年度——2017年度) 宝鸡高新第三小学 2015.09

宝鸡高新第三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2015年度——2017年度) 宝鸡高新第三小学成立于2014年,是由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批准建设的一所“双轨并行、优势兼蓄”的新体制现代化小学。学校经过1年的艰难创业,经历了从求生存,到求发展的阶段性跨越,实现了开办初期7个班级300多名学生到目前12个班级538名学生的初步发展。建校1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努力实践,开拓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家长的认同与支持,在社会上、家长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在创建初期的三年(2015至2017),是学校继续发展的重要时期,基于社会形势的发展和学校自身的需要,在调查研究和充分听取全校师生、家长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特制定《宝鸡高新第三小学2015—2017年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本规划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发展的基础与面临的问题。 第二部分:学校发展的目标与定位。 第三部分:学校规模及预期效益。 第四部分:具体目标、实施策略和推进计划。 第一部分发展的基础与面临的问题 一、学校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分析

(一)有利条件 1.学校设施齐全,发展态势良好。 学校创办至今已招收一到六年级12个班级,35名教职员工和538名在校生的办学规模,初步建立了有本校特色课程体系,管理高效、教育质量优异,成为家长向往、学生喜欢、社会和上级领导肯定的学校。学校教育设施齐全,学校电脑、美术、体育、书法、音乐、图书、阅览等功能场室齐全,教室全部配齐多媒体教学设备,各类教学设备设施基本完善。 2.管理优势: 民办学校的办学模式决定了体制和机制的灵活优势,学校逐步形成了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形成了学校独特的文化,为学校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服务优势: 随着地区性经济差距和社会的发展,面对社会上日益增强的知识需求,家长也理性地认识到不重视子女的教育,将会给自己带来沉重的教训。因此他们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对学校的办学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家长固有的知识结构已不能满足子女健康成长的需要,再加上他们平时忙于家庭生计,且较多家长外出务工,没有时间顾及子女的教育,因此更多的家长向学校寻求帮助,这就为民办学校的发展提供又一次机遇。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一、学校发展背景分析 北山小学地处李沧区政府所在地。学生来源于夏庄路以西、中心广场以北、京口路以东、大村河以南及部分东西大村庄居民的孩子,这些孩子家庭情况不一,受教育程度不同。十几年来,北山小学以其较为出色的办学成绩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学校现占地亩,建筑面积2990平方米,共21个班,11个办公室,多媒体教室及各种配套室13个,在职教师53人,在校生947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43人,专科10人,高级教师25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教学能手3人,市优秀专业人才4人,区级教学能手6人。 青岛北山小学是一所文化积淀深,名师、英才济济的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青岛市精神文明单位”、“青岛市红旗大队”、“青岛市规范化学校”、“青岛市优秀数学教研组”、“青岛市优秀家长学校”、“青岛市电化教学示范学校”、“青岛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青岛市依法执教示范学校”、“青岛市课外文化活动示范学校”、“青岛市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全国助残先进单位”。

拥有一支热爱教育事业,肯于钻研、锐意进取、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全校53名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大专学历以上100 %。学校领导班子老中青三结合、观念超前、锐意进取、敢于争先。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师德高尚、素质精良、业务精湛。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在一批省、市级教学能手、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坚持“求真、求实、求新、求进”,逐步形成了“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本,生以成才为本”的办学特色。我校以教育科研为龙头,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承担着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课题的研究任务,形成了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造就了一支观念新、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初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教育科研的创新体系,学校的教学质量受到家长及社会的好评。学校办学条件优良,具有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科研为先导、以改革求发展”,用创造的教育培养创造的学生,为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创设宽松的环境,帮助每个学生、每个教师满怀信心的走向明天,把学校办成了培养学生聪明才智的学园、发展兴趣爱好的乐园、陶冶情操的花园。

小学三年发展规划(2017年—2020年)

新天三小三年发展规划(2017年—2020年)新天三小于2006年8月由村办新庄小学与原厂矿小学肉联厂子校合并而成。建校伊始,学校秉承“诚信知报勇毅”的校训,以“世界因我多美好”为办学理念,坚持“师生和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通过前三年规划的实施,学校在德育、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评价、校本课程建设等领域,积极进行探索实践,让我校的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个性自由发展,潜能充分发展,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营造了学校整体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建校十一年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XX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荣获了(教师和学生的主要荣誉称号)注:这是基础,前面的工作经验和特色不能是0 目前,由于历史遗留的原因,学校从硬件设施、师资水平、学生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待改善。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基础教育的飞速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方式、学习方法等问题都需要进行创新改革。 进入了新三年的发展规划,学校准备通过三年的全力以赴,把新天三小建成区级、市级优质品牌学校。为此,学校特制定《新天三小三年发展规划(2017年9月—2020年8月)》。 本规划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发展的基础与面临的问题 第二部分:学校办学理念阐述 第三部分:学校发展目标 第四部分:目标任务和阶段实施方案

第五部分: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第一部分学校发展的基础与面临的问题 1.办学优势 (1)队伍建设卓有成效。一是领导班子队伍敬业勤奋,和谐奋进,各成员有较强的决策能力和协调能力,工作效率高,战斗力、核心力、凝聚力强。二是有一支踏实勤奋,奋发向上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7人,其中一级教师33人,二级教师14人。本科学历23人,大专学历23人,中专学历1人。其中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8人,区级骨干教师1人;市创新型人才1人,市教坛新秀3人,区级创新型人才2人。 (2)学校管理日趋规范。2015年起对学校已有的管理章程进行梳理,通过召开教职工大会,修订各项规章制度。发挥制度的刚性管理和柔性的人文管理,落实管理精细化要求,突出抓好制度建设和教学过程性常规管理工作,力求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把规章制度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中,用规章制度规范每一位教职工的行为,效果良好。 (3)德育工作管理常态化。我校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突出学生优秀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通过升旗、黑板报、主题队会、道德讲堂、实践基地、敬老院、社区等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坚持学校教育系列化和社会教育经常化,致力于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型的和谐德育体系。 (4)课程改革初见成效。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落实综合素质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初步尝试差异性课时的落实,落实提质减负的目标。 (5)教科研工作扎实推进。自2007年以来,我校先后完成多个省级、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并顺利结题,教师教科研能力较强。目前正在进行的有三个区级课题。对于课题研究,广大教师参与率高,主动性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