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材习题解析 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材习题解析 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材习题解析 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材习题解析 新人教版

《地球的运动》

自转活动

1.在暗室里,用手电筒或蜡烛等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自西向东缓缓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

【答案】本题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实验来验证昼夜交替的现象。

演示要领:左手拿地球仪底座,右手向外(右)拨动(自西向东)地球仪。

演示口诀:左手持球右外拨,自西向东细琢磨;不同角度定方向,北逆南顺不用说。

演示结果:多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并现象记录下来:从赤道上空看,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一天中,人们的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答案】我们自古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即日出开始了白天活动,日落时应结束劳作回来休息,通过一晚的体力恢复,以备第二天的劳作。这反映出人们在顺应与遵循着地球自转的运动规律。昼半球时提供光和热,利于人们活动、工作;夜半球时人们活动因黑暗受限。由此可知,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都与地球的自转现象息息相关。

3.读图1.17,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

【答案】由图可知,两人是以对方的实际时刻互致问候的。纽约与北京的经度相差很大,处于相对的两半球,昼夜和晨昏变化相反,图示时刻纽约已位于黄昏后,即将转入夜半球;而北京则位于晨昏线东边,旭日升起,处在昼半球范围内。

公转活动

演示地球公转,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参照图1.20,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

【答案】演示要领

(1)演示时,保证地轴总是指向北极星方向。(2)演示时,确保地球仪的转动方向自西向东转动(逆时针转动)。(3)演示时,在光源固定的情况下,地球仪要围绕光源在同一平面上进行移动。(4)注意观察,及时记录直射点(最亮点)的位置。以上实验选在暗室或晚上进行效果最好。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一年中什么季节中午太阳升得高一些?什么季节比较低?

【答案】就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而言,夏季中午大阳升得高,冬季比较低。

(2)一年中什么季节白昼时间较长?什么季节较短?

【答案】就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而言,夏季白昼时间较长,冬季比较短。

(3)一年中我国中午太阳升得高、白昼时间长的季节是什么季节?说说这个季节,地球在图1.20所示的哪个位置附近?此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什么季节?

【答案】一年中我国中午太阳高、白昼时间长的季节是夏季。地球在图1.20所示的B位置附近。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冬季。

(4)结合图1.18,说说季节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答案】由于地球的公转而产生了地球上的季节变化。二者为因果关系。随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不同,地球上各地特别是中纬度地区所获得的太阳光热在一年中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光热在时间上的差异是形成四季的直接原因。由上图可知,地球某地得到太阳能量的多少与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有关,而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是随着公转的变化而变化:(1)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南北热量均分,为春分或秋分。(2)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线以北地区太阳高度变大,昼长大于夜长,热量变多,为北半球夏季,南北球则相反,为冬季。(3)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太阳高度变小,夜长大于昼长,热量变最少,为北半球冬季。

3.观察图1.19,看看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答案】在图上描出我国的轮廓、北回归线、北极圈,然后判断我国处于哪些温度带里,得出结论: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在热带地区。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运动教案人教版

《地球的运动》教案(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知道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2、初步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工具演示地球公转,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介绍地球运动的形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讲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其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教学准备】 地球仪、手电筒。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喜欢看姚明打篮球的同学请举手,哟!这么多球迷哇!你们是否有这样的感受:我们有时想看姚明在美国纽约的一场下午比赛现场实况转播,常常是等到晚上三四点钟呢?为什么两地的时间不一样?我们刚开学的时候,多数同学穿的是短袖,现在多数同学已穿长袖长裤了,而且每下一场雨我们就感觉一天比一天冷了?要回答这些问题,就与我们今天学习的地理知识有关了。 讲授新课: 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绕转中心、方向、周期 教师:演示转动地球仪,并提问。 (1)地球怎样自转?(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2)观察并描述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教师:板图讲解不同的投影图地球自转方向的表示

学生同桌的两位同学演示地球的自转。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拨动地球仪的方向一定要自西向东(逆时针)。 (3)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每小时转多少度?(24小时,15°) 教师: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 学生:讨论、回答。 (4)昼夜的形成 教师:演示并讲解,教师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射到地球仪上。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 学生:地球仪一半亮,一半暗。 教师:为什么?如果地球仪是透明的,结果怎样? 学生:答略 教师:同样的道理,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我们叫它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是黑夜,我们叫它夜半球,昼夜就是这样形成的。 板书:2、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承转:地球不停的自转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板书:3、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师接着上面昼夜形成的演示进行:教师用手电筒照射自转的地球仪,并让学生仔细观察会产生什么现象?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球体。 2、运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2)月食现象。 3、经纬线特点。 纬线经线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长度:长度不一,赤道最长。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形状:除极点外,纬线圈都是圆。形状:所有经线都是半圆。

纬度经度 起止度数0度(0度纬线叫赤道)—90 度N/S 0度(0度经线叫本初子午线)—180 度 代号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 如何区分区分南、北纬(两种方法):1、 赤道(0度纬线)以北为北纬N, 赤道以南为南纬S;2、纬 度向北递增为北纬N,纬度向南 递增为南纬S。 区分东、西经(两种方法):1、本 初子午线(0度经线)以东为东经E, 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W;2、经 度向东递增为东经E,经度向西递增 为西经E。 半球划分赤道分南、北半球20度W和160度E分东、西半球 4、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5、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160°E.

6、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7、利用经纬网定位。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7页,第5题。要会判断A、B两点的经纬度。 8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什公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

运动转面对赤道面对北极面对南极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一天1、昼夜更替 2、时差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2、地球的公转 地球运动绕什么转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的变化 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 日期 3.21 6.229.2312.22 太阳直射点位置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教案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知道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2、初步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工具演示地球公转,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介绍地球运动的形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讲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其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教学准备 地球仪、手电筒。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喜欢看姚明打篮球的同学请举手,哟!这么多球迷哇!你们是否有这样的感受:我们有时想看姚明在美国纽约的一场下午比赛现场实况转播,常常是等到晚上三四点钟呢?为什么两地的时间不一样?我们刚开学的时候,多数同学穿的是短袖,现在多数同学已穿长袖长裤了,而且每下一场雨我们就感觉一天比一天冷了?要回答这些问题,就与我们今天学习的地理知识有关了。 讲授新课: 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绕转中心、方向、周期 教师:演示转动地球仪,并提问 (1)地球怎样自转?(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2)观察并描述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师:板图讲解不同的投影图地球自传方向的表示 生:同桌的两位同学演示地球的自转。 师:提醒学生注意拨动地球仪的方向一定要自西向东(逆时针)。 (3)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每小时转多少度?(24小时,15°) 师: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 生:讨论、回答。 (4)昼夜的形成 师:演示并讲解,教师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射到地球仪上。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 生:地球仪一半亮,一半暗。 师:为什么?如果地球仪是透明的,结果怎样? 生:答略 师:同样的道理,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我们叫它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是黑夜,我们叫它夜半球,昼夜就是这样形成的。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14分) 1.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大致是() A、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B、各占二分之一 C、海洋占三分之二 D、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2.下列大洲,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 A、南极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3.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是() A、亚洲 B、大洋洲 C、非洲 D、欧洲 4.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A、白令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黑海 5.三面临水,一面邻陆的陆地称为() A、大陆 B、大洲 C、半岛 D、鸟屿 6、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连线,错误的是() A、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的化石——地壳抬升 B、台湾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断裂下沉 C、非洲的西部海岩与南美洲东部海岸轮廓相似——板块断裂 D、地中海将会不断扩张——成为新的海洋 7、下列观点不符合板块学说的是() A、地球表层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B、六大板块在不断运动着

C、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稳定 D、火山、地震多集中在板块交界地带 8.世界上火山、地震最频繁的地区分布在() A、环太平洋地带 B、亚洲内部 C、北冰洋沿岸 D、非洲 9.一天中陆地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A、中午12点 B、子夜 C、午后2点 D、日出前后 10.“一山有四季”所包含的地理原理是() A、不同纬度气温不同 B、同一纬度的海陆气温不同 C、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D、南方气温比北方的高 11.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最好措施是() A、不使用煤、石油、天然气 B、开发新型能源,控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C、多种粮食作物 D、人口大增 12.小莉今年已经12岁了,可她还没见过下雪,她的家绝不可能在下列哪个城市。() A、哈尔滨 B、广州 C、深圳 D、海南岛的海口 13.下面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就是指降雨 B、有雨必定有云,有云就会有雨 C、降水与人们的生活关系不大 D、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是什么形状的?。(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 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有哪些?(1)(2), . (3)(4)(5)。 3.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多少?千米。 4. 地球的最大周长(赤道)是多少?约万千米。 5. 地球的表面是多少?亿平方千米。 6. 什么是地轴?地球的。 7. 什么是南极?地轴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8. 在南极怎样定方向?南极是地球上的最端,所有方向都朝。 9. 什么是北极?地轴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10.在北极怎样定方向?北极是地球上的最端,所有方向都朝。 11. 纬线 (1)什么是纬线?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周的。 (2)纬线有什么特点? 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3)纬度是怎样划分的?把最长的纬线(赤道)定为°。赤道以北划分为°,越往北数值越,称,用“”表示。赤道以南划分为°,越往南数值越,称南纬,用“”表示。 【结论:向南数值增加的是纬(S)。向北数值增加的是纬(N)。】 (4)纬度数值与纬线长短有什么关系?数值越大,纬线越。数值越小,纬线越。 (5)低、中、高纬度地区是怎样划分的? 为低纬度。为中纬度。为高纬度。 (6)南北极点的纬度各是多少?南极为。北极为。 (7)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以°纬线(赤道)为界,把地球划分 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南为半球,赤道以北为半球。 (8)南纬、北纬与南北半球是怎样的关系?南纬度(S)全部位于半 球。北纬度(N)全部位于半球。 练习1:在图1中填写纬线数值、低中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 练习2:图2中,A、B、C、D四点,属于南纬(S)的是,属于北纬(N)的是。位于低纬度的是 ,位于中纬度的是,位于高纬度的是。位于南半球的是,位于北半球的是。所在纬线最长的是,所在纬线最短的是。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3)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 ( 赤道 ) 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 1.地球仪 地球仪: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地球缩小,制作成的地球模型。 2.经线和经度 (1)经线:连接南北两极, 而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指示南北方向。经线也称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 0度经线:国际上规定,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2)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 ( 0°经线 )向西、向东递增到180°。(3)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 ”表示 ; 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 ”表示。 (4)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 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 ( 大于20°W或大于160°E )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 ( 小于20°W或小于160°E ) 3.纬线和纬度 (1)纬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 与地轴垂直而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指示东西方向。

(2)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 ( 0?纬线 ) 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3)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始线,定为0?。赤道以北称为北纬,用”N ”表示 ; 赤道以南称为南纬,用”S ”表示。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4)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纬度0°~30°称为低纬度,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纬度60°~90°称为高纬度。 4.经纬网 经纬网:地球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点都可用经度和纬度表示。中国的首都北京大致位于116°E, 40°N上。 第三节:地球的自转 1.自转方向和周期 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24小时 ( 一天 )。在北极上空,我们看到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 在南极上空,我们看到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时差。 2.昼夜更替 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 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地球的自转运动。 3.时间的差异 地球每小时转过的角度是15° ; 经度每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国际上规定,经度每隔15°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 0°经线所在地区为中时区。 180°经线所在时区为东西十二区,由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并而成。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1、在某电视台举行的一档“地理知识竞赛”节目中,观众对其中几道题目作出了以下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A、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B、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曾母暗沙 D、中国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 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纪念日,胡锦涛主席亲赴澳门参加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祝愿澳门和祖国的明天更美好!据此回答2—3题:2、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指()。A、省、市、县B、中央、省、县 C、省、县、乡 D、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3、与澳门行政级别相同的城市是()。A、哈尔滨B、台北C、昆明D、香港 国家统计局09年2月26日发布的人口报告显示,20XX年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28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5.7℅,男性占总人口的51.5℅。全年出生人口出生率为12.14‰;死亡率为7.06‰。根据以上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4—6题: 4、从以上资料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我国城镇人口多于乡村人口 B、我国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C、我国的人口总数正逐渐减少 D、我国的人口总数已达最高峰 5、人口数量过多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①资源紧缺②劳动力不足③环境破坏④就业压力大⑤住房困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6、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是()。 A、秦岭——淮河 B、黑河——腾冲 C、长城沿线 D、0℃等温线 7、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共有56个民族 B、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C、各民族均匀分布 D、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 读我国沿“北纬30°地形剖面图”,回答8—10题: 8、图中反映出的我国地势特征是()。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中部高,四周地 D、北高南低 9、图中,数字①所在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B、 C、柴达木盆地 D、黄土高原 10、从图可知,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A、山地和高原 B、盆地和高原 C、平原和丘陵 D、平原和盆地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教案.doc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教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2)东西半球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每小组至少准备一小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等。 2.教学器材:教学地球仪。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生讨论、小组交流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学生举例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学生看图“地球的大小”,读出地球的大小提问、引导,师生 2018-02-07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2)东西半球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

每小组至少准备一小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等。 2.教学器材:教学地球仪。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生讨论、小组交流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学生举例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学生看图“地球的大小”,读出地球的大小提问、引导,师生 2018-02-07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2)东西半球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每小组至少准备一小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等。 2.教学器材:教学地球仪。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生讨论、小组交流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学生举例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学生看图“地球的大小”,读出地球的大小提问、引导,师生 2018-02-07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重点】

201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以下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下列事例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B.16世纪初,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 C.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 D.远方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仔细判读经纬网图,图中四个小朋友所在位置的叙述,正 确的是 A.小红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B.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 C.小兰所在的地方气候终年寒冷 D.小明所在的地方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 3.右图中外国小男孩居住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来之美国的汤姆想了解220个参赛国的位置,他选用了“世界政区地图”;北京真大啊!玲玲想知道故宫在什么位置,她选用了“北京城市图”;小军去烟台市探访同学,他选用了“烟台市地形图”;兰兰去“莱州大基山风景区”旅游,她选用了“大基山风景区导游图”。据此材料回答4—6题。 4.哪位同学选用的地图不适用 A.汤姆B.玲玲C.小军D.兰 兰 5.下列图例是小明从“北京城市图”上描画下来的,可能描画错误的是 A.B. C.D. 6.假如上面提到的4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那么表示地理事物最详细 的是 A.世界政区地图B.北京城市图 C.烟台市地形图D.大基山风景区导游图 7.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地表形态的变化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不可能短时间内改变 B.喜马拉雅山地岩层中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 C.沧海桑田的变化主要是地壳变动和海平面升降造成的结果 D.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可能触发地震 8.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A.经济发达地区B.终年温暖地区C.出生率高的地区D.中低纬度地区 9.某地区在一年里平均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25个婴儿,死亡10人,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25‰B.35‰C.15‰D.15% 10.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属 A.白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混血人种 11.假如你有机会去埃及观看金字塔,你听到的当地语言是 A.西班牙语B.英语C.阿拉伯语D.汉语 12.《西游记》的故事中,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回的经书属于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注意身边的地理知识、动态的地理知识、发展中的地理知识。 2、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 3、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释、解决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4、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认识到地理知识就在大家身边,学习地理知识,能增强自己的生活和生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地理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难点:让学生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情的关系。 教学方法: 以学案为载体,实行小组教学形式,实施零距离课堂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创设情境(法),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法)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积极探究(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平时,人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样的词句来称赞一个人的博学多才、知识渊博。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地理”吗?它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呢?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共同走进地理,了解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揭开地理之“谜” 1、自主学习: 读“解开地理之‘谜’”一框所有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你对那些问题疑惑不解?请说出两个。 2).小组展示搜集材料:“世界上的地理之迷”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为什么我国新疆出产的瓜果特别甜? 【教师精讲点拨】白天糖分增加的多,晚上糖分减少的少,瓜果才会甜,想想、猜猜新疆的条件会是怎样呢? 【探究结论】 新疆白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学习任务(二)1、自主学习:读课本22页最后一段及23页的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读“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一框所有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讨论课本P.3的图1-1、1-2分别反映的是什么体育活动?这两种体育活动应该在哪些地方开展?(滑雪--在有冰雪地方才可进行;冲浪--在海边。) 2).说说你了解的商品及产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一、选择题(请把每小题唯一的正确答案填在表格内,每小题2分,) 1、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动中心相同 B、转动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C、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变化 D、自转和公转分开单独进行 2、有关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脊,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B、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C、陡坡,等高线稀疏 D、缓坡,等高线密集 3、下列有关世界降水量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赤道地区终年高温,气流上升冷却,易成云致雨,故降水多 B、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降水多于东部 C、两极地区降水较多 D、中纬度地区,内陆降水多于沿海 4、地球上最炎热的大陆是 A、亚欧大陆 B、南美大陆 C、非洲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 5、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低纬度 B、位于高纬度 C、海拨高 D、降水丰富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因素 B、地形 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 7、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是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8、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可用下列哪一项表示 A、人口数量 B、人口增长数量 C、人口密度 D、人口自然增长率 9、某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20个婴儿,死亡10人,那么这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10‰ B、20‰ C、5‰ D、30‰ 10、下列不属于人口密集地区的是 A、亚洲东部 B、欧洲西部 C、北美洲北部 D、北美洲东南部 11、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会产生 A、就业机会增加 B、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P2—P6) 1.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系辞》,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第一次合成了geographica. 2.农业生产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农业生产要因地适宜。 由此中国形成了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主食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主食以大米为主. 3.荷兰位于欧洲,濒临北海,国土1/4低于海平面,被称为“低地之国”,荷兰人筑坝围堤,利用风车做动力不断扩大领土,这一过程称为:围海造陆。 4.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当地气候炎热而干燥(气温、降水),阿拉伯人身着长袍,头戴头巾,长袍多为白色且宽大,因为:①防风沙②反射阳光透气好。 5.在解决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防灾减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地理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P7—P14) 1.现保存世界上最古老的地图是距今4700多年前亚洲西部的苏美尔人刻在泥板上的原始地图。 2.地图分为自然地图(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等)和社会经济地图(工业图、农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两大类。。 2、地图三要素是:一、方向;二、比例尺;三、图例和注记。 3、地图上的定向: ①在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②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指向北,用字母“N”表示。 ③既不是经纬网地图也不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4.实际定向:晴天白天看太阳,太阳永远东升西落,晚上看北极星,北极星永远指向北;无论晴雨白天黑夜指南针都可定向,指向南北。 5.学校南边的胜利大街走向为:东西走向;学校东边的仓程路走向为:南北走向;流经渭南东部的沋河河流向为:自南向北,所以渭南地势南高北低;流经渭南北部渭河的流向为:自西向东,所以渭南的地势西高东低。 6.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7.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8.比例尺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9.图幅大小的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列尺约小,表示的氛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

初一地理上册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C.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2.地球仪上,0°纬线和0°经线相比[ ] A.两者等长B.0°纬线稍长C.0°经线稍长D.0°经线约为0°纬线的一半长 3.在地球表面,纬度30°、经度110°的地方一共有[ ] 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 4.实际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 A.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B.0°和18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 C.西经20°和东经160°所组成的经线圈D.东经20°和西经160°所组成的经线圈 5.一艘科学考察船计划9月份从A点(20°N、20°E)出发,到达与A点纬度相同,经线正好相对的B点进行科学考察,则B点的经度是[ ] A.160°W B.20°W C.160°E D.20°E 6.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北为温带地区,这一点地理坐标应是[ ] A.°N,180°B.°N,180°C.°S ,20°W D.°S,160°E 7.右面图中P点位置,同时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热带三个条件的是[ ] 8.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是个球体B.地球不停地自转C.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 太阳公转D.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 9.某地位于东经170°,南纬20°,有关该地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该地位于东半球B.该地处于北半球 C.该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D.该地属于五带中的南温带 10.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下列说法中可信的是 [ ] A.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已是冬季 B.我国的河流都已经结冰 C.南极有极昼现象D.哈尔滨比广州的白昼短 11.下列节日中,当地昼夜悬殊最大的是[ ] A.三月八日妇女节B.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C.七月一日党的生日D.九月十日教师节 12.判读比例尺大小的正确方法是[ ] A.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大B.图上表示的内容愈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大 C.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愈小,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小D.1/50 000的比例尺比的比例尺小13.在1∶10 000 000的中国政区图上,测量长江的长度为62厘米,那么长江在地面上的长度为[ ] A.62 000千米B.620千米C.620 000千米D.6 200千米 14.一幅残破地图,比例尺已失去,但知地面上A、B两地相距120千米,图上两地相距为12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为[ ] A.1∶10 000 B.1/100 000 C.110 000 op D.1/1 000 000 15.两架飞机,东西相距一万千米,同时从赤道起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高度一直向北飞行,其结果是[ ] A.两架飞机各绕地球一周回到原地B.两架飞机距离保持不变 C.两架飞机在北极上空相碰D.两架飞机距离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 16.关于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67515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地理试卷 (满分:50 考试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30分) 1、风车、郁金香与下列哪个国家有关() A、日本 B、荷兰 C、西班牙 D、巴西 2、一天中最高气温应出现于() A、日出前后 B、正午时分 C、日落前后 D、午后2时 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刚果盆地 D、吐鲁番盆地 4、太阳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南界线是()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极圈 5、巴拿马运河沟通的两个大洋是() A、太平洋、大西洋 B、大西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太平洋 D、太平洋、北冰洋 6、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其中的原因有() A、利于观察夜景 B、降水少,屋顶是平的,方便住宿且晚上较凉爽 C、气温高,这样凉爽 D、为了避免大型野生动物的侵袭 7、世界上分布最广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分别是() A、英语、汉语 B、汉语、法语 C、汉语、英语 D、法语、日语 8、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 A、台湾岛 B、格陵兰岛 C、马达加斯加岛 D、海南岛 9、南北极圈位于() A、高纬度 B、中纬度 C、低纬度 D、中、高纬度分界线 10、放暑假时,下列描述符合你家乡实际的是()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全是白天 1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是最长的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0°和180°经线 C、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 D、所有的纬线长度都相等 1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下列哪个大洋还在不断扩张?()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13、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道教 14、与地球自转有关的自然现象是() A、极昼、极夜 B、四季更替 C、昼夜更替 D、昼夜长短变化 15、下列地区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拉丁美洲 B、非洲 C、欧洲 D、亚洲 16、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高线上的数值表示的是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B、等高线的数值越大,表示海拔越低 C、等高线呈封闭曲线表示的是山顶 D、等高线相交的地方表示的是鞍部 17、下列对五种陆地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面广阔平坦的只有平原 B、地面连绵起伏的只有山地 C、高原和丘陵相对高度都比较小,但海拔差异大 D、盆地是周围高、中间低的地形 18、关于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大 B、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 C、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一定导致人口的下降 D、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人口总量一定大 19、下列关于人种体貌特征与环境的关系,正确的是() A、人种体貌特征是天生的,与环境无关 B、白色人种多分布在较热的地方,因为白色可以反射阳光

七年级上册地理 期末试卷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苏伊士运河是哪两个洲的分界线() A.亚洲和欧洲B.亚洲和非洲C.亚洲和大洋洲D.非洲和欧洲 2.图是东南亚的高脚屋,其反映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高寒B.冷湿C.干旱D.湿热 3.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的大洋是 A.大西洋B.太平洋C.北冰洋D.印度洋 4.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是() A.东亚B.南亚C.东南亚D.西亚 5.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刘则去了海南岛的三亚领略海岛风情,下面是他们拍摄的两幅照片,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的影响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地势的影响 6.下面关于海和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洋的边缘部分是海 B.大洋一般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把大洋与另一个大洋隔开 C.有的海与大洋之间以海峡相连 D.海峡是连接两片海域的狭窄水道 7.湘潭市某居民欲购买一套商品房,他相中了城郊一处依山傍水、远离闹市的花园式小区,他主要考虑的是该小区( ) A.靠近工厂,便于上下班B.物产富饶 C.环境优美,空气清新D.交通便利 8.有关图例和注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②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

数字③填绘地图时,注记横写应从右到左,竖写应从上到下④在地图上,所有城市都用一样的符号表示.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9.下列各组气候类型,均为欧洲最典型是() A.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10.新疆民居比江南民居墙厚、窗小,原因是 A.建筑技术不同B.为了更好地隔热、防风沙 C.该地降水较多D.民族风俗不同 11.不利于聚落形成的因素是() A.水源充足、土壤肥沃B.山地崎岖、气候寒冷 C.资源丰富、气候宜人D.交通便利、地形平坦 12.如图中,若A为海洋,B为陆地,则图示表示() A.南半球7月等温线的分布 B.北半球7月等温线的分布 C.北半球1月等温线的分布 D.南半球1月等温线的分布 13.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①便利的交通②平坦的地形③高山、荒漠④气候湿热⑤水源充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14.下列气候特点或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对应错误的是() A.“山前桃花山后雪”——地形因素 B.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势因素 C.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海陆因素 D.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海陆因素发生15.今天(1月16日),地球运动的位置最接近右图中的 ( ) A.a B.b C.c D.d

七年级上册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选最合理的一个,共40分) 1.读右面经纬网示意图1,图中的字母代表经线或纬线,全部 都是纬线的一组是() A.abc B.aDE C.DEF D.cEF 2.人类认识到地球是球体形状有一个漫长历史过程,下列现象能 证明地球为球形的是() ①日、月都从天空东方升起,西方下落 ②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③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④观察日食现象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在比例尺为1:5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4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 A.0.2千米 B.2千米 C.4千米 D.20千米 4.地球自转产生了() A.昼夜现象B.昼夜更替现象C.四季变化D.地球上的五带5.一年之中,我们当地白昼时间最长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6.图中箭头所在地是相邻两座山峰之间的连接部位,它是() A.山谷 B.山脊 C.鞍部 D.陡崖 读部分板块示意图4,回答7~8题。 7.下图中,C是()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 8.按照板块学说的观点,右图4中() A.E山脉会消失 B.F山脉会消失 C.地中海会消失 D.红海会消失 9.测量气温的仪器要用到( ) A.温度计 B.湿度计 C.雨量器 D.气压计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 B.污染指数小,对人体的健康有害 C.世界第一张天气图的诞生,与一次战争有关 D.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 11.立春以来,我省雨雪天气频繁,雨量大,光照不足,导致田间作物苗情长势差。这反映了天气对人类的哪方面的影响()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教案

「■■目 标 1 1、 陆地和海洋的名称与分布特点。 2、 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概念的理解。 3、 运用地图和地球仪判断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与分布, 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在地球上的分布。 运用地图和地球仪判断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与分布 读图指导法 探究性学习法 ■■课堂 (一)地球?水球? 1、创设场景,引出问题 1 )、中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宇宙飞船升入太空,引导学生关注本课中地球是个大水球的说法的原因。 2)、教师设问:加加林认为,从太空看去,地球是个蔚蓝色的的“水球” 的时候,为什么把它叫做“地球”呢?限于当时的条件,人们并不知道陆地之外还有更广大的 海洋, 且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 (宇航员杨利伟是在校生崇拜的楷模,同学们熟悉他的事迹并引以为豪,通过他进入太空,激发了 同学们学习地球知识的兴趣。) 2、结合课本,自主学习 学生活动 1:观察地球仪,比较地球表面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陆分布呈什么形势?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海洋连成一片,陆地被分割成许多块。 学生活动 2 :读图对比:“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主 要集中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 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北极地区几乎是一片海洋,南极地区却是一块陆地。 (地球仪与地图是教学资源,也是学习媒体。利用学习媒体进行学习,这是教学情景场的主要 表现形式,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选择优质高校的教学资源,营造教学情景,以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 题。) 3、自主阅读,举例说明 学生阅读完课本中的“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这段文字,引导学生结合已学历史、语文等知识, 结合各人课外自学的知识,列举与本阅读材料有关的事例。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知识补充 /教后反 思 ,可人们当初给地球起名字

七年级上册地理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检测试题一、选择题(14分) 1.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大致是( A ) A、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B、各占二分之一 C、海洋占三分之二 D、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2.下列大洲,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 A ) A、南极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3.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是() A、亚洲 B、大洋洲 C、非洲 D、欧洲 4.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A、白令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黑海 5.三面临水,一面邻陆的陆地称为() A、大陆 B、大洲 C、半岛 D、鸟屿 6、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连线,错误的是() A、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的化石——地壳抬升 B、台湾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断裂下沉 C、非洲的西部海岩与南美洲东部海岸轮廓相似——板块断裂 D、地中海将会不断扩张——成为新的海洋 7、下列观点不符合板块学说的是() A、地球表层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B、六大板块在不断运动着

C、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稳定 D、火山、地震多集中在板块交界地带 8.世界上火山、地震最频繁的地区分布在() A、环太平洋地带 B、亚洲内部 C、北冰洋沿岸 D、非洲 9.一天中陆地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A、中午12点 B、子夜 C、午后2点 D、日出前后 10.“一山有四季”所包含的地理原理是() A、不同纬度气温不同 B、同一纬度的海陆气温不同 C、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D、南方气温比北方的高 11.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最好措施是() A、不使用煤、石油、天然气 B、开发新型能源,控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C、多种粮食作物 D、人口大增 12.小莉今年已经12岁了,可她还没见过下雪,她的家绝不可能在下列哪个城市。()A、哈尔滨B、广州C、深圳D、海南岛的海口 13.下面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就是指降雨 B、有雨必定有云,有云就会有雨 C、降水与人们的生活关系不大 D、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 14.武夷山的主峰黄岗山的海拔为2158米,当其山麓地带海拔为358米的黄地温度为

(七年级地理教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教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课时 【重点】 (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 (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每小组至少准备一小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等。 2.教学器材:教学地球仪。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学生举例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 学生看图“地球的大小”,读出地球的大小 提问、引导,师生共同总结。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观察地球仪,制作简易地球仪 引导、指导、评定、表扬 纬线和经线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看图思考、回答。 指图、引导,边提问、边启发、边与学生讨论,让学生分析、归纳规律,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 利用经纬网定位 学生读图回答问题,小组讨论,互帮互学。 提问,及时纠正、辅导。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 (板书)地球的形状、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展示图片)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 (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 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园地方→天如斗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 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展示教材图“观测帆船”) 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c.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解释。) (总结)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 (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