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理学 第八节

药理学 第八节

药理学 第八节
药理学 第八节

打印本页[题目答案分离版]字体:大中小

一、A1

1、酚苄明的不良反应是

A、心力衰竭

B、首剂现象

C、低血压

D、直立性低血压

E、心律失常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酚苄明常见直立性低血压、心悸、鼻塞和中枢抑制如嗜睡、乏力等。大剂量口服尤其是在空腹时易引起恶心、呕吐。应缓慢静注,并严密监测血压等。治疗休克时注意充分补液。

【该题针对“α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444,点击提问】

2、可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和充血性心衰的药物是

A、哌唑嗪

B、育亨宾

C、酚妥拉明

D、酚苄明

E、肾上腺素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酚妥拉明的临床应用:

(1)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如肢端动脉痉挛性疾病(雷诺氏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发生外漏时,可局部注射酚妥拉明,防止组织缺血性坏死。

(3)抗休克:能舒张血管,增加心排出量,从而改善微循环,使休克得以纠正,但给药前必须补足血容量。

(4)缓解嗜铬细胞瘤分泌大量肾上腺素所引起的高血压及高血压危象。

(5)治疗心衰:酚妥拉明能扩张小动脉和静脉,降低外周阻力,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从而使心排出量增加,改善心衰症状。

【该题针对“α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443,点击提问】

3、选择性α1受体阻断剂是

A、酚妥拉明

B、育亨宾

C、酚苄明

D、哌唑嗪

E、阿替洛尔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哌唑嗪(prazosin)及同类药物特拉唑嗪(terazosin)、布那唑嗪(bunazosin)、坦索罗辛(tamsulosin)及多沙唑嗪(doxazosin)等能选择性阻断α1受体,对突触前膜α2受体阻断作用极弱,因此不促进神经末梢释放递质去甲肾上腺素,降压时心脏兴奋副作用较轻,现主要用于抗高血压。

【该题针对“α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442,点击提问】

4、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治疗可选用

A、α1受体阻断剂

B、α1受体激动剂

C、β2受体阻断剂

D、β1受体激动剂

E、M受体阻断剂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α1受体阻断剂可以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如肢端动脉痉挛性疾病(雷诺病)、血栓闭

塞性脉管炎。

【该题针对“α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441,点击提问】

5、酚妥拉明使血管扩张的机制是

A、直接扩张血管和阻断α受体

B、扩张血管和激动α受体

C、阻断α受体

D、激动β受体

E、直接扩张血管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酚妥拉明既能阻断血管平滑肌α1受体,又能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使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血压下降。

【该题针对“α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440,点击提问】

6、普萘洛尔宜用于

A、高血压伴急性心衰

B、高血压伴心律失常

C、高血压伴支气管哮喘

D、高血压伴心动过缓

E、高血压伴房室传导阻滞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普萘洛尔具有较强的β受体拮抗作用,对β1和β2受体的选择性很低,没有内在拟交感活性,有膜稳定作用。用药后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和心排出量减低,冠脉流量下降,心肌耗氧量明显减少,血压下降,并收缩支气管平滑肌,增加呼吸道阻力。主要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和心律失常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比较适用于高血压伴心律失常。

【该题针对“β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1981,点击提问】

7、普萘洛尔的临床应用不正确的是

A、抗心绞痛

B、抗心律失常

C、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D、辅助治疗甲亢

E、抗高血压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普萘洛尔具有较强的β受体拮抗作用,对β1和β2受体的选择性很低,没有内在拟交感活性,有膜稳定作用。用药后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和心排出量减低,冠脉流量下降,心肌耗氧量明显减少,血压下降,并收缩支气管平滑肌,增加呼吸道阻力。主要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和心律失常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比较适用于高血压伴心律失常。

【该题针对“β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1980,点击提问】

8、普萘洛尔使心率减慢的原因是

A、阻断心脏M受体

B、激动神经节N1受体

C、阻断心脏β1受体

D、阻断交感神经末梢突触前膜α2受体

E、激动心脏β1受体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β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465,点击提问】

9、下列不属于β受体阻断药不良反应的是

A、诱发和加重支气管哮喘

B、外周血管收缩和痉挛

C、反跳现象

D、眼-皮肤黏膜综合征

E、心绞痛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β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00464,点击提问】

10、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的区别是

A、抑制糖原分解

B、对哮喘患者慎用

C、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D、对β1受体选择性的差异

E、没有内在拟交感活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β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00463,点击提问】

11、β受体阻断药禁用于支气管哮喘是由于

A、阻断支气管β2受体

B、阻断支气管β1受体

C、阻断支气管α受体

D、阻断支气管M受体

E、激动支气管M受体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β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462,点击提问】

12、对α和β受体均有阻断作用的药物是

A、阿替洛尔

B、吲哚洛尔

C、拉贝洛尔

D、普萘洛尔

E、美托洛尔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β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461,点击提问】

13、β受体阻断药诱发加重哮喘的原因是

A、促进组胺释放

B、阻断β受体,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C、拟胆碱作用

D、拟组胺作用

E、阻断α受体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β受体阻断药诱发加重哮喘的原因是阻断β2受体,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该题针对“β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460,点击提问】

14、对开角型青光眼疗效好的药物是

A、噻吗洛尔

C、纳多洛尔

D、拉贝洛尔

E、索他洛尔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噻吗洛尔的心血管效应与普萘洛尔相似,阻滞β受体作用较普萘洛尔强5-10倍,无膜稳定作用。临床用于青光眼或眼压增高的患者,疗效与毛果芸香碱相近或较优,且无缩瞳和调节痉挛等不良反应。局部滴眼时仍可吸收至全身,故哮喘及心衰患者宜慎用。

【该题针对“β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459,点击提问】

15、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可

A、抑制胃肠道平滑肌收缩

B、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C、加快心脏传导

D、升高血压

E、促进糖原分解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β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458,点击提问】

16、选择性β1受体阻断剂是

A、普萘洛尔

B、贝洛尔

C、噻吗洛尔

D、美托洛尔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β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457,点击提问】

17、具有内在活性的选择性β1受体阻断剂是

A、普萘洛尔

B、噻吗洛尔

C、吲哚洛尔

D、阿替洛尔

E、醋丁洛尔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β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456,点击提问】

18、β受体阻断药可引起

A、肾素分泌减少

B、呼吸道阻力减小

C、外周血管舒张

D、房室传导加快

E、心肌耗氧量增加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β受体阻断药阻断肾小球球旁细胞β1受体,抑制肾素分泌。【该题针对“β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455,点击提问】

19、不属于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的是

A、抑制心脏

B、减慢心率

C、减少心肌耗氧量

D、收缩血管

E、直接扩张血管产生降压作用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普萘洛阻断血管β2受体,使血管收缩。

【该题针对“β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454,点击提问】

20、膜稳定作用最强的β受体阻断药是

A、普萘洛尔

B、阿替洛尔

C、噻吗洛尔

D、纳多洛尔

E、艾司洛尔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有些β受体阻断药能稳定神经细胞膜产生局麻样作用,稳定心肌细胞膜产生奎尼丁样作用。这两种作用都由其降低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所致,故称膜稳定作用。其中膜稳定作用最强的β阻断药是普萘洛尔。

【该题针对“β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3334,点击提问】

21、普萘洛尔阻断交感神经末梢突触前膜的β受体可引起

A、NA释放增加

B、NA释放减少

C、NA释放无变化

D、外周血管收缩

E、消除负反馈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普萘洛尔阻断交感神经末梢突触前膜的β受体可引起NA释放减少。

【该题针对“β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3333,点击提问】

22、禁用普萘洛尔的疾病是

A、高血压

B、心绞痛

C、窦性心动过速

D、支气管哮喘

E、甲亢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可阻断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会诱发或加重哮喘,故伴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禁用普萘洛尔。【该题针对“β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3332,点击提问】

23、关于β受体阻断剂应用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A、久用不能突然停药

B、支气管哮喘患者忌用

C、心脏传导阻滞者忌用

D、心绞痛患者忌用

E、心功能不全者忌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心绞痛是普萘洛尔的适应症。其可阻断心脏上的β1受体,抑制心功能,有传导阻滞及心功能不全者禁用。它可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β2受体,支气管哮喘患者忌用。如果长期用药忽然停药,由于受体向上调节,会出现反跳。

【该题针对“β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3329,点击提问】

24、下列β受体阻断剂有内在拟交感活性的是

A、普萘洛尔

B、噻吗洛尔

C、吲哚洛尔

D、阿替洛尔

E、美托洛尔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有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断药是吲哚洛尔。

【该题针对“β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3327,点击提问】

25、下列药物和受体阻断药的搭配正确的是

A、异丙肾上腺素、普萘洛尔

B、肾上腺素、哌唑嗪

C、去甲肾上腺素、普萘洛尔

D、间羟胺、育亨宾

E、多巴酚丁胺、美托洛尔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异丙肾上腺素为β1、β2受体激动药,而普萘洛尔为非选择性β1、β2受体阻断药,故两药搭配是正确的。

【该题针对“β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3324,点击提问】

26、下列不属于选择性β1受体阻断药的是

A、索他洛尔

B、醋丁洛尔

C、艾司洛尔

D、阿替洛尔

E、美托洛尔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索他洛尔尽管具有一定β受体阻断作用,但主要作为钾通道阻断剂,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该题针对“β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3323,点击提问】

27、β受体阻断药一般不用于

A、心律失常

B、支气管哮喘

C、青光眼

D、高血压

E、心绞痛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β受体阻断药可阻断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作用,收缩支气管平滑肌,增加呼吸道阻力,用药后可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故选B。

【该题针对“β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3319,点击提问】

28、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宜选用的药物是

A、M受体激动剂

B、N受体激动药

C、α受体阻断剂

D、β受体阻断药

E、β受体激动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α受体阻断剂可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

【该题针对“α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3314,点击提问】

29、去甲肾上腺素静滴时外漏,可选用的药物是

A、异丙肾上腺素

B、山莨菪碱

C、酚妥拉明

D、氯丙嗪

E、多巴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酚妥拉明可对抗静滴去甲肾上腺素外漏时所引起的血管收缩,可局部浸润注射。【该题针对“α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3313,点击提问】

30、关于酚妥拉明的临床应用不正确的是

A、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如肢端动脉痉挛性疾病

B、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发生外漏

C、用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

D、抗休克

E、是一线降血压药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酚妥拉明的临床应用包括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发生外漏;用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抗休克,但不作为降压药应用。选E。

【该题针对“α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3309,点击提问】

31、选择性α2受体阻断剂是

A、可乐定

B、哌唑嗪

C、酚妥拉明

D、甲氧明

E、育亨宾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育亨宾是选择性α2受体阻断剂。

【该题针对“α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3308,点击提问】

32、患者,男性,33岁。高血压病史10年,伴有直立性低血压。近来常觉头痛、心悸、多汗,疑为嗜铬细胞瘤,帮助诊断应选用

A、阿托品

B、普萘洛尔

C、肾上腺素

D、酚妥拉明

E、组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嗜铬细胞瘤可持续或间断性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酚妥拉明为α受体阻断药,有对抗儿茶酚胺的作用。对其他原因的高血压无

明显降压作用,阳性者有诊断意义。故选D。

【该题针对“α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3306,点击提问】

33、可以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的是

A、M受体阻断药

B、N受体阻断药

C、β受体阻断药

D、H受体阻断

E、α受体阻断药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肾上腺素可激动α受体,使皮肤、黏膜、肾脏和肠系膜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α受体阻断药通过其阻断α受体效应使血压下降,可以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故选E。

【该题针对“α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3304,点击提问】

34、下列药物中降压的同时伴心率减慢的是

A、依那普利

B、美托洛尔

C、米诺地尔

D、氨氯地平

E、甲基多巴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美托洛尔为β受体阻断药,抑制心脏、降低血压,降压同时伴心率减慢。

【该题针对“β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35331,点击提问】

35、以下药物中既能阻断α受体,又能阻断β受体的是

A、酚妥拉明

B、普萘洛尔

C、吲哚洛尔

D、拉贝洛尔

E、美托洛尔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酚妥拉明为α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吲哚洛尔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对β1、β2受体均有阻断作用;美托洛尔选择性阻断β1受体;拉贝洛尔既能阻断α受体,又能阻断β受体。

【该题针对“β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35328,点击提问】

36、下列β受体阻断剂无内在拟交感活性的是

A、醋丁洛尔

B、氧烯洛尔

C、吲哚洛尔

D、阿普洛尔

E、美托洛尔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美托洛尔无内在拟交感活性。而其他四个药均具有内在拟交感活性。

【该题针对“β受体阻断剂,初级药士-专业知识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35327,点击提问】

37、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特点错误的是

A、有内在拟交感活性

B、有膜稳定作用

C、口服生物利用度个体差异大

D、对β1和β2受体的选择性低

E、可抑制肾素的释放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普萘洛尔是β受体阻断药的代表药,它具有某些此类药的共同特征,同时又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特点:口服生物利用度个体差异大,有膜稳定作用,抑制肾素的释放等。但是无内在拟交感作用。

【该题针对“β受体阻断剂,初级药士-专业知识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35326,点击提问】

38、选择性α1受体阻断剂是

A、酚妥拉明

B、育亨宾

C、酚苄明

D、哌唑嗪

E、阿替洛尔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哌唑嗪及同类药物特拉唑嗪、布那唑嗪、坦索罗辛及多沙唑嗪等能选择性阻断α1受体,对突触前膜α2受体阻断作用极弱,因此不促进神经末梢释放递质去甲肾上腺素,降压时心脏兴奋副作用较轻,现主要用于抗高血压。

【该题针对“α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35322,点击提问】

39、酚妥拉明过量引起血压下降时,升压可用

A、肾上腺素静脉滴注

B、肾上腺素皮下注射

C、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注射

D、去甲肾上腺素皮下注射

E、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酚妥拉明大剂量有α受体阻断作用,如用肾上腺素则出现“翻转作用”,血压会更低;而异丙肾上腺素主要激动β受体;只有去甲肾上腺素是α受体激动药,除激动α受体外,还有激动β1受体的作用,兴奋心脏,血压升高,同时与α受体阻断药竞争α受体。但皮下注射不行,因局部血管收缩作用强,易引起组织缺血坏死。

【该题针对“α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35320,点击提问】

二、B

1、A.酚妥拉明

B.酚苄明

C.阿替洛尔

D.普萘洛尔

E.多沙唑嗪

<1> 、对α1受体和α2受体均能持久阻断的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α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449,点击提问】

<2> 、选择性阻断β1受体,对β2受体作用较弱的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α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450,点击提问】

<3> 、对β1和β2受体都能明显阻断的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α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451,点击提问】

<4> 、对α1和α2受体均能阻断但作用短暂的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α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452,点击提问】

2、患者女性,67岁。因右下肺炎,感染中毒性休克急诊住院。当即给青霉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静脉点滴。治疗中发现点滴局部皮肤苍白、发凉,患者述说疼痛。

<1> 、此时应给的药物治疗是

A、酚妥拉明

B、普鲁卡因胺

C、普萘洛尔

D、阿托品

E、利多卡因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α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446,点击提问】

<2> 、该药的作用机制为

A、阻断β受体

B、阻断M受体

C、局部麻醉作用

D、全身麻醉作用

E、阻断α受体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α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447,点击提问】

3、患者,女性,67岁。因右下肺炎,感染中毒性休克急诊住院。当即给青霉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静脉点滴。治疗中发现点滴局部皮肤苍白、发凉,患者诉说疼痛。

<1> 、此时应给何种药物治疗

A、酚妥拉明

B、普鲁卡因胺

C、普萘洛尔

D、阿托品

E、利多卡因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治疗中发现点滴局部皮肤苍白是由去甲肾上腺素外漏引起的,宜用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治疗。

【该题针对“α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35324,点击提问】

<2> 、该药的作用机制为

A、阻断β受体

B、阻断M受体

C、局部麻醉作用

D、全身麻醉作用

E、阻断α受体

药理学名解集

药理学名解 (此部分比较精简,如果时间不足或是复习后期可参考) 1.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 一门学科。 2. 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 3. 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包括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4. 离子障(ion trapping):药物在跨膜转运时,非离子型(非解离部分)药物可以自由穿透, 而离子型药物就被限制在膜的另一侧。 5. 首关消除(first pass metabolism):口服药物从胃肠道吸收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有些药 物易被肝脏截留破坏(代谢),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明显减小。 6. 药酶诱导剂:有些药物能增强药酶活性或使药酶合成加速,从而加快其本身或另一些药 物转化,使其作用减弱或缩短。 7. 肝肠循环(enterohepatic cycle):有些药物在肝细胞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排入胆中,随 胆汁到达小肠后被水解,游离药物被重吸收,此过程称为肝肠循环。 8. 一级动力学消除(first-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又称恒比消除,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 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 9. 零级动力学消除(zero-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又称恒量消除,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 的速率消除。 10.稳态血药浓度(steady-state concentration, Css):也称坪值。按照一级动力学规律消除的药 物,其体内药物总量随着不断给药逐步增多,直至从体内消除的药物量和进入体内的药物量相等时,体内药物总量不再增加而达到稳定状态,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称为稳态浓度。一般需经4~5个t1/2 后达到稳态浓度。 11. 半衰期(half life, t1/2):常指消除半衰期,即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或者血药 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12.清除率(clerance, CL):是肝、肾等对药物消除率的总和,即单位时间内有多少容积血浆 中所含药物被消除。 13.表观分布容积(apparr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 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时所需体液容积。 14.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F):指药物经血管外给药时,能被机体吸收进入全身血循环 内药物的百分率。 15.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两个药学等同的药品,若它们所含的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 度无显著差别,则称为生物等效。 16.药物作用(drug action):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 17.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18.兴奋: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提高。 19.抑制: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降低。 20.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21.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不能根除病因。 22.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23.副反应(副作用)(side reaction):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 用做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 24.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执业药师药理学第二十八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习题

第二十八章利尿药和脱水药 一、A 1、轻、中度心性水肿的首选利尿药是 A、呋塞米 B、布美他尼 C、螺内酯 D、氢氯噻嗪 E、乙酰唑胺 2、呋塞米利尿作用机制主要是 A、抑制Na+-K+-2Cl-转运系统 B、抑制碳酸酐酶 C、抑制Na+-H+交换 D、特异性阻滞Na+通道 E、拮抗醛固酮 3、呋塞米属于下列哪类利尿药 A、强效利尿药 B、中效利尿药 C、保钾利尿药 D、碳酸酐酶抑制剂 E、渗透性利尿药 4、高效利尿剂的主要作用部位是 A、近曲小管 B、髓袢升支粗段 C、髓袢升支皮质部 D、远曲小管 E、集合管 5、目前常用利尿药作用方式主要是 A、增加肾小球滤过率 B、增加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C、增加肾血流 D、减少肾小管再吸收 E、影响肾内血流分布 6、易引起低血钾的利尿药是 A、山梨醇 B、阿米洛利 C、氢氯噻嗪 D、氨苯蝶啶 E、螺内酯 7、属于保钾利尿药的是 A、氢氯噻嗪 B、螺内酯 C、甘露醇 D、呋塞米 E、乙酰唑胺 8、关于噻嗪类利尿药,叙述错误的是 A、痛风患者慎用 B、糖尿病患者慎用 C、可引起低钙血症 D、肾功能不良者禁用 E、可引起血氨升高 9、螺内酯临床常用于 A、脑水肿 B、急性肾功能衰竭 C、醛固酮升高引起的水肿 D、尿崩症 E、高血压 10、关于螺内酯,哪项介绍是错误的 A、化学结构与醛固酮相似 B、为弱效利尿剂 C、起效慢,维持时间久 D、久用可致高血钾 E、肾功能不良者适用 11、下列何项不属于氢氯噻嗪的特点 A、使血氨升高的原因与碳酸酐酶无关 B、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 C、轻度抑制碳酸酐酶 D、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E、体内不易被代谢 12、有关高效利尿药,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引起高氮质血症 B、易致低血钾 C、长用可促尿酸排出,缓解痛风 D、应避免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 E、华法林可增加此类药物毒性 13、关于乙酰唑胺下列介绍哪项正确 A、为碳酸酐酶激动药 B、易致代谢性碱中毒 C、为中效利尿药 D、可抑制房水生成 E、为临床常用利尿药 14、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安全有效的首选药是 A、山梨醇 B、甘露醇 C、聚乙二醇 D、乙胺丁醇 E、甘油 15、关于脱水药下述哪一项不正确 A、易经肾小球滤过 B、口服不易吸收 C、不易被肾小管再吸收 D、在体内不易被代谢 E、易由血管进入组织发挥作用 16、脱水剂作用的决定因素是 A、肾小球滤过率 B、肾小管吸收功能 C、药物的渗透压作用 D、机体对药物吸收的程度 E、组织水肿程度

药理学名词解释归纳

药理学 名词解释 绪论 1.药理学Pharmacology 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一门科学。 2. 药物diug 能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以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3.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 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机体的作用下发生的动态变化规律。 4.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机体在药物影响下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及机制。 5. 售后调研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 上市后在社会人群大范围内继续进行受试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在广泛长期使用的条件下考查疗效和不良反应,该期对最终确定新药的临床价值有重要意义。 药效学 1.药物作用drug action 药物与组织细胞之间的初始作用。 2.药理效应drug effect 指继发于药物作用之后的组织细胞原有功能的改变。 3. 兴奋excitation 凡能使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加强的作用。 4. 抑制inhibition 凡能使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减弱的作用。 5. 特异性specifity 多数药物是通过化学反应而产生药理效应,这种化学反应的专一性使药物具有特异性。 6. 选择性selectivity 药物只对某些组织器官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组织作用很小或无作用。 7. 疗效therapeutic effect 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机体恢复正常。 8.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 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称对因治疗,或称治本。 9.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 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症状,减轻疾病的并发症称对症治疗,或称治标。 10.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 凡不符合用药目的或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的反应称不良反应。多数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效应的延伸. 11.副反应side reaction (副作用side effect)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称副反应,亦称副作用。副反应是药物本身固有的,是因药物选择性低而引起的,一般不严重,难避免. 12.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 药物在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机体敏感性过高时对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称毒性反应。一般较严重,但是可以预知和避免。 13.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 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14. 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 长期应用某些药物,突然停药后原有病情加重现象。又称回跃反应(rebound reaction) 15. 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aciton)药物对过敏特质病人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 16. 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tic reaction 少数患者对某些药物发生的与往常性质不同的不良良应。是由于遗传缺陷造成的。

《中药药理学》 作业答案

《中药药理学》第1次作业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许多温热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1分]D.加强基础代谢功能 2. 咸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D.无机盐 3. 下列哪项为大多数寒凉药的药理作用 [1分]E.具有抗感染作用 4. 相畏配伍的目的是 [1分]A.减少毒性 5.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温热药长期给药后引起动物的机体变化 [1分]B.体温降低 6. 酸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B.有机酸 7. 中药材储藏条件不适宜的是 [1分]D.日照 8. 黄连与连翘同用抗感染为下列哪项配伍方法 [1分]B.相须 9. 下列药物,除哪项外,均有镇静、解热、镇痛等中枢抑制作用 [1分]C.麻黄 10. 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是 [1分]A.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 11. 下列哪种配伍为复方配伍禁忌中应当遵循的原则 [1分]A.相反 12.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 [1分]E.机体病理状况 13. 昆布、海藻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1分]D.无机盐 14. 甘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D.蛋白质 15. 知母可兴奋红细胞膜钠泵活性,纠正寒证(阳虚证)病人的能量不足的药物是 [1分]E.附子

16.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长期给寒凉药后,对动物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产生的影响 [1分]D.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增多 17. 采用注射给药可导致药理作用产生质的变化的药物是 [1分]E.枳实 18. 辛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A.挥发油 B型题: 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 1. 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是 [1分] D.麝香、麻黄 2. 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物是 [1分] A.黄芩、栀子 3. 炮制后,药物的有效成分溶出率增加的是 [1分] D.延胡索 4. 炮制后,药物的毒性消除或降低的是 [1分] B.乌头 5. 由温热药造成的热证模型动物常表现为 [1分] D.痛阈值降低,惊厥阈值降低 6. 由寒凉药造成的寒证模型动物常表现为 [1分] C.中枢抑制性递质5-HT含量增加 7. 附子经炮制后 [1分] B.毒性降低 8. 黄芩炒制的主要目的是 [1分] C.便于贮存 9. 具有增效协同作用的配伍方法为 [1分] B.相须、相使 10. 减低或消除毒性的配伍方法为 [1分] C.相畏、相杀 11. 温热药对寒证大鼠的影响是 [1分] C.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和释放 12. 寒凉药对热证大鼠的影响是 [1分] B.基础体温降低,痛阈升高 13. 抑制机体基础代谢的药物是 [1分] B.大黄、黄连

药理学(基本概念,常见药物)

药物 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 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 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作用 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药理效应 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治疗效果 也称疗效,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对因治疗 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对症治疗 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药物的不良反应 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包括: 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性反应 乙酰胆碱(ACH) 作用: 1、M样作用:心率减慢、血管扩张、心肌收缩力减弱,扩张几乎所有血管,血压下降,胃肠道、泌尿道及支气管等平滑肌兴奋,腺体分泌增加,眼瞳孔括约肌和睫状收缩。 2、N样作用:激动N1胆碱受体,表现为消化道、膀胱等处的平滑肌收缩加强,腺体分泌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强和小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过大剂量由兴奋转入抑制。激动N2胆碱受体,使骨骼肌收缩。 3、中枢作用: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M、N胆碱受体激动药 乙酰胆碱醋甲胆碱、卡巴胆碱、贝胆碱 M胆碱受体激动药 毛果芸香碱

毛果芸香碱 作用: 1、眼:表现为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本品可激动瞳孔虹膜括约肌的M胆碱受体,使虹膜括约肌收缩,表现为瞳孔缩小,通过缩瞳作用使虹膜向中心拉动,虹膜根部变薄,从而使处于虹膜周围的前房角间隙扩大,房水易于经滤帘进入巩膜静脉窦,使眼内压下降。环状肌向瞳孔中心方向收缩,造成悬韧带放松,晶状体由于本身弹性变凸,屈光度增加,调节痉挛。 2、腺体:分泌增加尤以汗腺和唾液腺。 应用: 1、青光眼 2、虹膜炎 3、其他:用于颈部放射后的口腔干燥 不良反应及注意:过量可出现M胆碱受体过度兴奋症状,可用阿托品对症处理。滴眼时压迫内眦。 N胆碱受体激动药 烟碱、洛贝林 易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 新斯的明、毒扁豆碱

(完整版)药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和原理的科学,包括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两方面,前者是阐明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后者阐明药物在机体内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的过程,及药物效应和血药浓度随时间消长的规律,以达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目的。 药效学 是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作用原理、量效关系及有关影响因素的科学,也是选用药物的主要依据。 药动学 是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过程及体内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治疗作用 凡能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作用。 不良反应 用药后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其它作用。 副作用 指药物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一般症状轻。 毒性反应 药物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器官)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变态反应 指少数人对药物的特殊反应,它也是免疫反应的一种表现,与毒性反应不同。 后遗效应 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绛至有效水平以下时所残存的生物效应。 继发反应 指药物治疗作用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 三致反应 致畸、致癌、致突变 个体差异 个体之间同一药物的反应可以有明显差异 高敏性 对同一个药物,有的个体特别敏感,只需很小剂量就可以达到应有的效应,常规剂量就能产生强烈效应或中毒反应。 耐受性 有的个体对药物敏感性低,需要较大剂量才能达到同等药效 量效关系 药物剂量的大小和效应强弱之间呈一定关系 治疗量 大于最小有效量,并能对机体产生明显效应而又不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 极量 是由国家药典明确规定允许使用的最大剂量,比治疗量大,但比最小中毒量小,也是医生用药选量的最大限度。 效能 指继续增加剂量药效不在提高时的效应。 效价强度 该药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

药理学药名整理

一.外周神经系统药理 肾上腺素能神经药 1.拟肾上腺素药: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克仑特罗 2.抗肾上腺素药 酚苄胺、酚妥拉明、妥拉唑林、哌唑嗪、育亨宾、麦角碱类、氯丙嗪、氟哌啶醇 (α肾上腺素能阻断剂) 普萘洛尔、纳多洛尔、噻吗洛尔、吲哚洛尔、心得平--非选择性β阻断剂 美多洛尔、阿替洛尔--选择性β1阻断剂 丁氧胺--选择性β2受体阻断剂(β肾上腺素能阻断剂) 胍乙啶、溴苄胺、利血平(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阻断药) 胆碱能神经药 1.拟胆碱药 乙酰胆碱、乙酰甲胆碱、氨甲酰胆碱、氨甲酰甲胆碱、毒蕈碱、槟榔碱、毛果芸香碱、氧化震颤素、甲氧氯普胺(直接作用于副交感神经的拟胆碱药) 腾喜龙、毒扁豆碱、新斯的明、溴吡斯的明、美斯的明、西维因--可逆性抑制剂 蝇毒磷、倍硫磷、马拉硫磷、敌百虫、二嗪农、敌敌畏、沙林、梭曼--不可逆性抑制剂(间接作用于副交感神经的拟胆碱药) 2.抗胆碱药 阿托品、东莨菪碱、溴化甲基东莨菪碱、硝甲阿托品、后马托品和优卡托品、甘罗溴铵、甲胺太林和苯胺太林、托品酰胺 3.肌肉松弛药 筒箭毒碱、阿曲库胺、多杀氯铵、米哇库铵、冠罗宁、维库罗宁--非去极化型神经肌肉阻断剂 琥珀胆碱、奎双胺--去极化型神经肌肉阻断剂 愈创木酚甘油醚、氨基甲酸愈创木酚甘油醚酯、异丙安宁、美他沙酮、胺苯环庚烯、巴氯酚--中枢性骨骼肌松弛剂 硝苯呋海因--外周性骨骼肌松弛剂 局部麻醉药 表2-5常用麻醉药的特点 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 皮肤黏膜用药 1.保护剂 药用炭、白土、滑石粉、淀粉、碳酸钙、二氧化钛、氧化锌、硼酸--吸附药 淀粉、糊精、明胶、阿拉伯胶、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黏浆剂 豆油、花生油、棉子油、麻油、橄榄油、豚脂、羊毛脂、凡士林、液体石蜡、二甲基硅油、聚乙二醇、吐温-80--润滑剂 鞣酸、鞣酸蛋白、明矾、铝,锌,钾,银的无机盐--收敛剂 2.刺激剂 煤焦油、鱼石脂、薄荷醇、水酸甲酯、斑蝥素、辣椒、松节油、氨溶液 二.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镇静药和安定药 1.吩噻嗪类

第二十四章-利尿药及脱水药

第二十四章利尿药及脱水药 【授课时间】2010年4月19—22日【授课对象】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授课教师】段小毛【授课时数】2学时 【目的与要求】 1.掌握各类利尿药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应用原则、主要不 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 2.了解脱水药的作用机制,熟悉其临床用途。 【授课重点】 1.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髓袢升支粗段与尿液稀释和浓缩的关系。 2.高、中、低效利尿药作用部位与作用的关系,作用机制、临床用途。 3.利尿药对Na+、C l-、Ca2+、Mg2+、K+等电解质的影响机制 4..脱水药的作用特点、临床用途、禁忌症。 【授课难点】 1.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皮质部与尿液稀释和浓缩的关系。 2.高、中、低效利尿药的作用部位与机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利尿药Diuretics 一、概念: 利尿药:是作用于肾脏,增加电解质和水的排出,使尿量增多的药物。 用于治疗各种水肿及其他一些疾病,如高血压、肾结石、尿崩症、高钙血症,加速毒物的排泄等。

二、常用利尿药的分类:按作用部位及机制分 1.碳酸酐酶抑制药:作用于近曲小管——乙酰唑胺 2.渗透性利尿药(脱水药):作用于髓袢及肾小管其他部位—甘露醇 3.袢利尿药(高效):作用于髓袢升枝粗段——呋噻咪 4.噻嗪类利尿药(中效):作用于远曲小管近段——HCT 5.留K+利尿药(低效):作用于远曲小管及集合管——螺内酯 【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 一、尿液的形成过程: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集合管的再吸收 肾小管、集合管的分泌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图解 正常人原尿量180 L/日终尿量1~2 L/日,99% 原尿被肾小管再吸收近曲小管通过Na+—K+—ATP酶和H+—Na+交换子再吸收原尿中Na+的65%。 抑制碳酸酐酶(CA)使H+ 生成减少,H+-Na+交换减少,由于以下各段对Na+ 的再吸收代偿性增多,故利尿作用弱。低效能利尿药. 【髓绊升支粗段髓质和皮质部】图解 是高效利尿药的重要作用部位。再吸收原尿中的Na+约35%,依赖于管腔膜上的Na+—K+—2Cl-共转运子。 此段对水不通透,随着NaCl的再吸收,原尿渗透压逐渐降低-稀释功能转运到髓质间液中的NaCl在逆流倍增机制的作用下,与尿素一起共同 形成髓质高渗区,低渗尿流经集合管时,在抗利尿激素调节下,大量的水 被再吸收-浓缩功能。 作用于髓绊升支粗段髓质和皮质部的药物影响尿液形成的稀释和浓

药理学名词解释

1.药理学( pharmacology ):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2.药效学( pharmacodynamics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 3.药动学( pharmacokinetics ):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包括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4.离子障(ion trapping ):药物在跨膜转运时,非离子型(非解离部分) 药物可以自由穿透,而离子型药物就被限制在膜的另一侧。 5.首关消除( first pass metabolism ):口服药物从胃肠道吸收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有些药物易被肝脏截留破坏(代谢) ,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明显减小。 6.药酶诱导剂:有些药物能增强药酶活性或使药酶合成加速,从而加快其本身或另一些药物转化,使其作用减弱或缩短。 7.肝肠循环( enterohepatic cycle ):有些药物在肝细胞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排入胆中,随胆汁到达小肠后被水解,游离药物被重吸收,此过程称为肝肠循环。 8.一级动力学消除 ( first-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 ):又称恒比消除,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 9.零级动力学消除( zero-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 ):又称恒量消除,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 10.稳态血药浓度(steady-state concentration, Css) :也称坪值。按照一级动力学规律消除的药物,其体内药物总量随着不断给药逐步增多,直至从体内消除的药物量和进入体内的药物量相等时,体内药物总量不再增加而达到稳定状态,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称为稳态浓度。一般需经4~5个t1/2 后达到稳态浓度。 11.半衰期(half life, t1/2) :常指消除半衰期,即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或者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12.清除率( clerance, CL):是肝、肾等对药物消除率的总和,即单位时间内有多少容积血浆中所含药物被消除。 13.表观分布容积( apparr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 ):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时所需体液容积。 14.生物利用度( bioavailability, F ):指药物经血管外给药时,能被机体吸收进入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 15.生物等效性 ( bioequivalence ):两个药学等同的药品,若它们所含的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无显著差别,则称为生物等效。 16.药物作用( drug action ):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 17.药理效应( pharmacological effect ):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18.兴奋: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提高。 19.抑制: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降低。 20.对因治疗( etiological treatment ):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21.对症治疗( symptomatic treatment ):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不能根除病因。 22.不良反应( adverse reaction ):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23.副反应(副作用) (side reaction ):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做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 24.毒性反应( toxic reaction ):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

中药药理学(归纳精华)

中药药理学 第一章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 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1、对寒证动物灌龙胆草、黄连等寒凉药和执证动物灌附子、干姜等温热药电刺激后,大鼠痛阈值和惊厥值升高,中枢处于抑制增强状态; 2、用寒凉药灌胃一周,大鼠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A)和多巴胺(DA)含量降低,而抑制性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含量升高。 3、寒证大鼠经热性温阳药或温性补气药灌服3日,可使脑内NA和DA含量升高,而使脑内5—HT含量降低。 总之,许多寒凉药具有抗惊厥、解热、镇痛等中枢抑制作用。而温热药如麻黄、麝香等具有中枢兴奋作用。 二、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1、寒证病人的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偏低,即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偏低,表现为唾液分泌量多,心率减慢,基础体温偏低,血压偏低、呼吸频率减慢。而热证病人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偏高,即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偏高,出现相反的变化。 2、寒证、阳虚证病人副交感神经—M---CGMP系统功能亢进,病人尿中CGMP的排出量明显高于正常人,阳虚病人血中也占优势。在服用温热病和助阳药后,提高神经---B----CAMP 含量,使失常的CAMP/CGMP比值恢复正常。 3、热证病人尿中CAMP含量高于正常人,在服用寒凉病和滋阴病后能提高细胞内CGMP水平,使比值恢复正常。 4、滋阴药知母、生地、龟甲均可使升高的B受体的最大结合点位数值降低,而使降低的M 受体最大结合点位数值升高。 三、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1、长期给予温热药可使其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卵巢等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而寒凉药则使这些内分泌系统功能受到抑制。 2、大多数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如温热药鹿茸、肉苁蓉、人参、刺五加、黄芪、白术、熟地、当归、何首乌具有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 温热药附子、肉桂、紫河车、人参、黄芪、何首乌具有兴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 温热药附子、肉桂、鹿茸、紫河车、补骨脂、冬虫夏草、淫羊藿、巴戟天、肉苁蓉、海马、蛤蚧、人参、刺五加、五味子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具有兴奋作用。 四、对基础代谢的影响 1、寒凉药或温热药可通过影响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和细胞膜钠泵活性,纠正热证或寒证。 2、细胞膜钠泵活性与热证或寒证异常有关,肾阳虚病人红细胞膜钠泵活性显著低于正常人。经用温热病红细胞膜钠泵活性均有明显提高。 3、寒凉药生地、知母等具有抑制红细胞膜钠泵活性的作用。知母菝葜苷元是知母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一个抑制剂。生地地黄梓醇是生地抑制钠泵活性的有效成分。 五、寒凉药抗感染及抗肿瘤作用 第二节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 1、辛味药:入肝、脾、肺经。含挥发油。能行能散,具有健胃、化湿、开窍、行气等功效。

药理学名词解释

第1章药理学总论-绪言 1 及作用规律的学科。 2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又称药动学。 3 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药疾病的化学物质。 4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又称药动学。 5上市后在社会人群大范围内继续进行的受试新药安全性有效性评价,在广泛长期使用的条件下考察疗效和不良反应,该期对最终确立新药的临床价值有重要意义。第2章药物代谢动力学24页 1 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 2:药物制剂给药后其中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物相对份量及速度。 3 而发生变化所作的曲线。 4

5 划分的药动学概念。 6 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体液容积。 7 属于一级动力学的药物,经恒速恒量给药后,血药浓度稳定在一定水平的状态。 8 浓度每隔一段时间降到原药物浓度的一定比例。 9 每隔一定时间消除一定的量。 10 在常规给药前应用的一次剂量。 第3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1 (LD50/ED50),比值越大相对安全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2 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的反应性下降的现象。 3 显作用,而对其他组织作用很小或无作用。 4

效应。发生在常用剂量下,不严重,但难避免。 5 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6 量时效应不再继续上每升)。反映药物的内在活性。药物的效能与效应强度含意不同,二者不平行。 7 其值越大越安全。 8 剂量。 9 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10能与受体结合,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第四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 如乳糖、淀粉等制成的外形似药的制剂。但从广义上讲,安慰剂还包括那些本身没有特殊作用的医疗措施如假手术等。安慰剂产生的效应称为安慰剂效应。 要达到原

最新药理学药物分类

药理学药物分类目录 1麻醉药 A全身: 吸入性乙醚;氟烷 静脉性:盐酸氯胺酮;丙泊酚;羟丁酸钠 B局部 1.对氨基苯甲酸脂类:盐酸普鲁卡因 2.酰胺类:盐酸利多卡因;盐酸布比卡因;:盐酸甲哌卡因 3.氨基酮醚类、盐酸达克罗宁 2. 镇静催眠药 巴比妥类药物Barbiturates 苯巴比妥 苯二氮卓类药物Benzodiazepines地西泮 其它类药物: 醛类:水合氯醛 酰胺类:甲乙哌酮、导眠能、安眠酮、美索巴莫、甲丙氨酯 咪唑并吡啶类:吡唑坦、扎来普隆;褪黑素Melatonin:内源性促睡眠物质3.抗癫痫药 巴比妥类:苯巴比妥 乙内酰脲类:苯妥英钠 丁二酰亚胺类:乙琥胺 苯二氮卓类:地西泮 苯并氮杂卓类:卡马西平 脂肪羧酸类:丙戊酸钠 4.抗精神失常药 抗精神病药Antipsychotic drugs(抗精神分裂症药Antischizophrenic drugs)吩噻嗪类:盐酸氯丙嗪;奋乃静Perphenazine 硫杂蒽类(噻吨类):氟哌噻吨 丁酰苯类:哌替啶 其它类: 二苯并氮杂卓类:丙咪嗪,氯米帕明 二苯并环庚二烯类:阿米替林、多虑平 苯酰胺类:舒必利、瑞莫必利;氯氮平、氯噻平、马普替林 抗焦虑药Antianxiety drugs抗抑郁药Antidepressant drugs抗燥狂药Antimanic drugs 以苯并二氮杂卓类为首选:利眠宁;安定;奥沙西泮;阿普唑仑 三环类(TCAs):丙米嗪、氯米帕明、阿米替林 四环类(HCA) :马普替林、米安色林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 :异丙烟肼、托洛沙酮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氟西汀、氯伏沙明 5.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A解热镇痛药: 水杨酸类:阿司匹林 乙酰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吡唑酮类:安乃近 B非甾体抗炎药: 吡唑烷二酮类:保泰松 芬那酸(邻氨基苯甲酸)类: 吲哚乙酸类:吲哚美辛、舒林酸 芳基烷酸类:布洛芬、酮洛芬、吡洛芬奈普生、双氯芬酸钠、芬布芬、 精品文档

药理学名词解释整理

名词解释: 1. 药物: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 2.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3 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其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 4 药动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 5 治疗作用: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 6 不良反应:由于药物的选择性是相对的,有些药物有多方面的作用,一些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有时会引起对病人不利的反应。 7 受体: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传导的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8治疗指数:治疗指数(TI )= LD50/ED50半数致死量(LD50) : 50%的实验动物死亡时对 应的剂量,半数有效量(ED50):50%的实验动物有效时对应的剂量。 9 效价强度:效价即效价强度,是指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通常以毫克计)。 兴奋药:凡能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加强的药物。 抑制药:凡能引起功能活动减弱的药物。 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能与受体结合激动受体产生效应。拮抗药: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物质。 12 肝药酶:肝细胞的平滑内质网脂质中的微粒体酶是药物代谢最重要的酶系统,称为“肝药酶”,影响药物的药效。 13 生物利用度:药物制剂中的活性药物被全身利用的程度,包括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剂量和速度。 14 半衰期: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5 首过(关)效应:又称第一关卡效应。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经门静脉到肝脏,有 些药物在通过粘膜及肝脏时极易代谢灭活,在第一次通过肝脏时大部分被破坏,进入血液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药效降低的现象。 17 耐受性:指药物连续多次应用于人体,其效应逐渐减弱,必须不断地增加用量才能达到原来的效应。

药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药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药物:影响细胞生物学过程,用来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 2.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或动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产生的作用、规律和机制的一门学科 3.药动学: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4.药效学:研究药物作用,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禁忌症,适应症等。 5.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组织间的原发作用。 6.药物效应:是指药物原发作用所引起机体器官原有功能的改变。 7.治疗作用:符合用药目的,对疾病有防治效果的作用。 8.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的,甚至会给病人带来不适和痛苦的药物反应。 9.副作用:药物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10.毒性反应:用药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使机体内药量达到最小中毒量以上时出现的反应。11变态反应:是机体对药物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12.继发效应(继发性反应):是由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 13.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低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仍残存的生物效应。 14.特异质反应:指少数病人对药物产生的特殊反应。 15.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的能与特异性配体(ligand)结合,并能传递生物信息,引起生物效应的生物大分子,多为蛋白质、核酸等。 16.向下调节(又称不应性或衰减性调节):指长期使用激动剂后,使受体数目减少或亲和力下降。 17.向上调节(又称上增性调节):指长期使用拮抗剂后,使受体数目增多或亲和力增强。 18.同种调节:配体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使自身的受体发生变化。 19.异种调节:配体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对另一种配体的受体产生调节作用。 20.激动剂:与受体有较强亲和力,又有较强内在活性的药物。 21.拮抗剂(部分激动剂):对受体有较强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的药物。(能阻断激动剂作用的药物) 22.储备受体:有些药物只占领部分受体,就能引起最大效应,剩余的受体称为储备受体。 23.竞争性拮抗剂:指拮抗剂和激动剂可相互竞争相同的受体,其药理效应强弱取决于两者的浓度和亲和力。 24.非竞争性拮抗剂:指拮抗剂和激动剂虽不争夺相同受体,但会妨碍激动剂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即使不断提高激动剂的浓度,也不能达到激动剂单独使用时的最大效应。 25.量反应: 指药物效应的大小可用数或量的分级来表示。如:心率、血压、尿量、血糖浓度等。 26.质反应: 指药物效应的大小只能用阴性或阳性来表示。 27.强度(效价):药物产生一定效应所需要的剂量。剂量与效价成反比。 28.效能:指药物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此时增加剂量,效应不再增强。 ?半数有效量(ED50):使全部实验动物半数产生有效的作用所需的剂量。 ?半数中毒量(TD50):使全部实验动物有一半中毒所需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LD50):使全部实验动物有一半死亡所需的剂量。 29.治疗指数(TI):TI=LD50/ED50。是表示药物安全性的指标。此数值越大,表示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或致死剂量)间距离越大,越安全。 30.安全指数(SI):LD5/ED95的比值。 31.安全范围:是指最小有效量和中毒量之间的距离。

中药药理学试题

中药药理学模拟试题三(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中药药理 2.中药药动学 3.不良反应 4.双向调节作用 5.适应原样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苦味药具有燥湿或泻下作用,与其含有以下成分有关( ) A.有机酸 B.挥发油 C.鞣质 D.糖类 2、下列描述与柴胡的药理作用不符的是( ) A.抗炎作用 B.柴胡皂甙有保肝作用 C.柴胡皂甙无溶血作用 D.柴胡皂甙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3、对流感病毒没有抑制作用的是( ) A.金银花 B.黄连 C.黄芩 D.山豆根 4、泻下药的主要药理作用不包括( ) A.利尿作用 B.抗炎作用 C.解热作用 D.抗感染作用

5、无保肝作用的药物是( ) A.金钱草 B.茯苓 C.茵陈蒿 D.猪苓 6、青皮在临床上不能用于治疗( ) A.哮喘 B.消化不良 C.高血压 D.胸肋胀痛 7、具有强心作用的消食药是( ) A.神曲 B.山楂 C.麦芽 D.莱菔子 8、下列药物中没有镇静作用的是( ) A.川芎 B.丹参 C.延胡索 D.益母草 9、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益母草对子宫有兴奋作用 B.益母草有镇静作用 C.益母草可抗心肌缺血 D.益母草可抗血栓形成 10、以下有关附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附子对心率无影响 B. 附子可加快心率 C. 附子可减慢心率 D. 附子对心 率的影响不确定 11、钩藤降压的有效成分是( ) A.钩藤碱 B.挥发油

C.去氢钩藤碱 D.异去氢钩藤碱 12、以下有关羚羊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可增加小鼠的自发活动 B.可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 C.不影响小鼠的自发活动 D.对小鼠的自发活动呈双向调节 13、人参急性中毒的特征是( ) A.头痛 B.体温升高 C.出血 D.出现玫瑰疹 14、以下有关黄芪药理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有解毒的作用 B.对正常心脏有促进收缩作用 C.有保肝作用 D.可促进机体代谢 15、服用甘草流浸育,常发生血压增高、浮肿、血钾降低等,是因为甘草具有() A.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B.拮抗醛固酮受体 C.升高肾素水平 D.皮质激素样作用 E.直接保钠排钾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与麻黄平喘作用机理有关的是( ) A.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 C.阻止过敏介质释放 D.缓解支气管粘膜肿胀 E.兴奋α-受体 2、黄连的药理作用有( ) A.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B.调节平滑肌

(完整word版)药理学各种药的归纳总结

药理 糖皮质激素小结(记忆方法,八个四): 1.构效关系有四:基本结构为甾核 1)C3的酮基、C20的羰基及C4-5的双键是保持生理功能所必需; 2)C17上有-OH;C11上有=O或-OH; 3)C1~2为双键以及C6引入-CH3则抗炎作用增强、水盐代谢作用减弱; 4)C9引入-F,C16引入-CH3或-OH则抗炎作用更强、水盐代谢作用更弱。 2.四大生理作用:升糖、解蛋、分脂、保钠。 3.分四类:短效(的松类)、中效(尼松类)、长效(米松类)、外用(氟松类) 4.四大抗作用(超生理剂量):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 5.对血液及造血系统的作用,四多一少:1)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ˉ,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2)红细胞?、血红蛋白?,治再障。 3)血小板?,治血小板减少症。 4)中性粒细胞?,治粒细胞减少症。 6.不良反应: (一)四个一:一进,一退,一缓,一反。1)一进:类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柯兴氏综合症)。 2)一退: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分泌功能减退。3)一缓:伤口愈合迟缓。 4)一反:停药反跳现象。 (二)四诱发: 1)诱发或加重感染。 2)诱发或加重糖尿病、高血压。 3)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4)诱发或加重精神病。 7.四用法: 1)小量替代: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等。2)大量突击:严重感染或休克。 3)正量久用:自身免疫疾病、炎症后遗症等。 4)两日总量一次晨用。 胰岛素小结: 1.分三类:短,中,长效(纯胰岛素:单峰与单组分抗原性小)。 2.药动学三特点: 1)口服无效,加蛋白制剂禁注射; 2)加蛋白或锌为中,长效; 3)肝肾功能差影响灭活。 3.四大作用:降糖、合蛋、合脂、促钾; 4.三大用途:各型糖尿病,纠正细胞内缺钾或高血钾症,治疗精神分裂症。 5.三大不良反应:低血糖,过敏,耐受性。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关系图: 甲状腺激素——替代补充—→1.呆小病或克汀病(小儿) ↓ 2.粘液性水肿(成人)补充 ↓ 单纯性甲状腺肿---小剂量治疗---碘中毒 1.急:血管神经性水肿; ↓↓ 2.慢:口眼刺激症; 甲状腺激素过量诱发↓ 3.过量诱发甲亢; ↓↓ ↓ 1.大剂量碘; 1.甲亢术前准备 甲亢——内科治疗——2.普萘洛尔共有二作用: 2.甲危辅助治疗; 3.硫脲类(引起白细胞减少症,过敏反应) 强心甙小结 1.强心甙组成:甙元强心;糖延长其作用。 2.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率.慢效 ... 蛋白结合率洋地黄毒甙》中效.. 肝肠循环地高辛》速效 显效时间西地兰 维持时间毒K

药理学名解

1.药物是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 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以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 2、药理学(pharmacology):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科学。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 3.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科学。5、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 新药(New Drugs)是指化学结构、药品组分和药理作用不同于现有药品的药物 7、再分布(redistribution):药物进入体内,先向血流量大器官分布,随后再向血流量小器官分布。 8、AUC(曲线下面积):药-时曲线下所覆盖的面积。 10、消除半衰期(half life):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12、最低有效浓度/最小剂量;即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亦称阈剂量或阈浓度。 13、零级消除动力学: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14、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 15、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F):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的药物百分率称生物利用度。 16、副反应(side reaction):在治疗剂量时,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随用药目的而变。 17、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发生的危害性反应,称为毒性反应。 18、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8.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稳态浓度:按照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连续恒速给药或分次恒量给药,当进入体内的药物量等于消除的药物量时,血药浓度维持基本稳定的浓度 19、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患者对某些药物所产生的遗传性异常反应,反应性质可能与常人不同,与药物固有药理作用一致,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比例,药理性拮抗剂可解救。 20、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停药后原有疾病加重或加剧,又称回跃反应。 15.治疗指数:动物半数致死量和半数有效量的比值,即LD50/ED50。指数愈大,药物的安全性愈高。 16.激动药:与受体有较强亲和力,也有较强内在活性。 17.拮抗药:与受体亲和力强,但缺乏内在活性。 6.肝药酶诱导剂:连续反复使用某些药物可使肝药酶数量增加,活性增强的现象 7.肝药酶抑制剂:连续反复使用某些药物可使肝药酶数量减少,活性降低的现象 8.肠肝循环: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肝肠循环 9.生物利用度: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 10.恒量消除(零级动力学消除):指每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数量的药物,即每一定时间内血药浓度降低恒定数量。 11.恒比消除(一级动力学消除):指每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比例的药量,即每一定时间内血药浓度降低恒定比值。 12.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15.表观分布容积:静脉注射一定量药物,待分布平衡后,按测得的血浆浓度计算该药应占有的血浆容积。 1.协同作用:药理作用相同的药物联合应用,可产生效应增强,多用于增强疗效。 2.拮抗作用:药理作用相反的药物联合应用其结果是药效减弱,多用于减少不良反应或解救药物中毒。 21、半数有效量(ED50):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的药物剂量。23、受体(receptor):存在于细胞膜上、胞浆内或细胞核上的大分子蛋白质,能识别、传递信息并引起效应的细胞成分。24、受体增敏:因受体激动药水平降低或长期应用拮抗药所致的与受体脱敏相反的一种现象。 25、受体脱敏:在长期使用一种激动药后,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下降的现象。 26、量反应: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的变化,可用具体的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者称为量反应。 质反应:如果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 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 为反应性质的变化,则称为质反应。 27、效能Emax(最大效应):随着剂量 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 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 其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药理效应的极限 称为最大效应,亦效能。 28、效价强度: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的 相对浓度或剂量(一般采用50%效应 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化学治疗:应用药物对病原体所致疾病 进行预防或治疗称化学治疗,简称化疗。 30、化疗指数(CI):是评价化学治疗药 物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指标,常以化疗药物 的LD50/ED50或LD5/ED95表示。一般 化疗指数越大,表明该药物的毒性越小, 临床应用价值越高。 治疗指数(TI):通常将药物的 LD50/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以 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耐受性:为机体在连续多次用药后反应 性降低,要达到原来反应必须增加剂量。 32、耐药性: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 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也称抗药性。 获得性耐药性: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于原 来敏感的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才产生不 敏感的现象,称为获得性耐药性。 33、依赖性:在长期应用某种药物后, 机体对这种药物产生了生理性的或是精 神性的依赖和需求,分生理依赖性和精神 依赖性两种。 34、抗生素:是微生物(细菌、真菌和 放线菌属)的代谢产物,分子量较低 (<5000),低浓度时能杀灭或抑制其他 病原微生物,包括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半合 成抗菌素。 35、PAE(抗菌后效应):细菌与抗菌药 短期接触后,药物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 或消失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这 种现象称抗菌后效应。 赫氏反应:应用青霉素G治疗梅毒、钩 端螺旋体、雅司、鼠咬热或炭疽等感染时, 可有症状加剧现象,表现为全身不适、寒 战、发热、咽痛、肌痛、心跳加快等症状。 37、MIC(最低抑菌浓度):药物能够抑 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38、MBC(最低杀菌浓度):药物能够杀 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 39、二重感染: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时, 敏感菌被抑制,不敏感菌乘机大量繁殖, 由原来的劣势菌群变为优势菌群,造成新 的感染,称作二重感染或菌群交替症。 40、灰婴综和征:大剂量使用氯霉素可 致早产儿和新生儿药物中毒,表现为循环 衰竭、呼吸困难、进行性血压下降、皮肤 苍白和发绀,故称灰婴综合症。 41、金鸡纳反应:奎宁以及从金鸡纳树 皮中提取的其他生物碱,治疗剂量时可引 起一系列反应,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 腹泻、恶心、视力模糊等症状。 46、内在拟交感活性ISA:即有些β肾上 腺素受体阻断药与β受体结合后除能阻 断受体外,对β受体亦具有部分机动作 用,也称内在拟交感活性。由于这种作用 较弱,通常被其β受体阻断作用所掩盖。 47、抗菌药:对细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药(磺胺 类和喹诺酮类等)。 48、抗菌谱: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 生物的范围。抗菌药的抗菌谱是临床选药 的基础。 49、抗菌活性:药物抑菌或杀菌的能力。 49、抗菌活性:药物抑菌或杀菌的能力。 50、水杨酸反应:阿司匹林剂量过大时, 可引起头痛,恶心、呕吐、视听功能减退 等反应,称为水杨酸反应。 51、瑞氏综合征:病毒感染伴发热的儿 童或青年服用该药后,偶可发生严重的肝 衰合并脑病的表现。 、阿司匹林哮喘:某些哮喘患者服用阿司 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药后可诱发哮喘。 53、允许作用:糖皮质激素对有些组织 细胞虽无直接活性,但可给其他激素发挥 作用创造有利作用,称为允许作用。 1.M样作用:直接或间接激动M受体, 可引起心脏抑制,血管扩张,内脏平滑肌 收缩,瞳孔缩小及腺体分泌增加等,称为 M样作用。 2.N样作用:激动N受体表现为神经节兴 奋,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骨骼肌收 缩等,称为N样作用。 3.α型作用:是激动α受体所表现的作 用。突触后膜α受体激动时表现为血管收 缩、瞳孔扩大等效应;突触前膜α2受体 激动时则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4.β型作用:是激动β受体所表现的作 用。表现为心脏兴奋、血管扩张、平滑肌 松弛、糖原分解等效应;突触前膜β2受 体激动时则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调节痉挛:用拟胆碱药时使环状肌向瞳 孔方向收缩,结果使睫状小带放松,晶状 体变凸,屈光度增加,只适合于视近物, 而看远物则难以使其清晰地呈像于视网 膜上;故看近物清楚,看远物模糊。 2.胆碱能危象:新斯的明用量过大,可使 运动终板附近乙酰胆碱大量堆积,导致突 触后膜持久除极化而阻断神经肌肉传递, 使肌无力加重,此谓“胆碱能危象” .调节麻痹:阿托品能使睫状肌松弛而退 向外缘,从而使悬韧带保持紧张,使晶状 体变扁,其折光度减低,只适于看远物, 而不能将近距离的物体清晰地呈像于视 网膜上,故看近物模糊不清的作用。 2.去极化型肌松药:与运动终板上的N2 胆碱受体结合,产生与乙酰胆碱相似但较 持久的除极化作用,使终板不能对乙酰胆 碱起反应,使骨骼肌松弛。 3.非去极化型肌松药:又称竞争性肌松 药,此类药物能与运动终板上的N2胆碱 受体结合而本身并不激动受体,从而竞争 性阻断乙酰胆碱的除极化作用,使骨骼肌 松弛。 .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α受体阻断 药能阻断α受体介导的血管收缩,但不阻 断β受体介导的血管舒张,因此能把肾上 腺素的升压作用翻转为降压作用,此现象 称为“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 2.首剂现象又称首剂综合征,即首次用 药后发生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和心 悸等,在直立体位、饥饿或低盐情况下用 药容易发生(哌唑嗪易发生),将首次剂 量减为0.5毫克,并在临睡前服用可避免 折返激动指冲动经环行传导通路折回原 处而反复运行的现象,单个折返引起早 博,连续折返则引起阵发性心动过速、扑 动或颤动。 二重感染: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使敏感 菌受抑制,不敏感菌乘机在体内繁殖,造 成新的感染称二重感染,又称菌群交替 症。 多耐药性:肿瘤细胞在接触一种抗肿瘤药 物后,产生了对多种结构不同、作用机制 各异的其他抗肿瘤药的耐药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